0

加权分是什么(合集13篇)

浏览

7551

文章

13

篇1:股票加权平均数的算法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加权平均数的求法是股市中经常运用到的一种计算方法。加权平均值其实就乃总量值(如金额)除以总数量得出的单位平均值,而不是简单的将各个单位值(如单价)平均后得到的那个单位值。

举例说明

1、有n个数,a,a,b,b,b,b,c,c,c,c.......z,z,z,z,加权平均数=(a*a的个数+b*b的个数.......+z*z的个数)/n

例如,有10个数,1,2,2,2,2,3,3,4,4,4,加权平均数=(1x1+2x4+3x2+4x3)/10=2.7

2、假设某公司第一个月月初股数100万股,第二个月月初增加股数50万股。则,第一个月月末股数为100万股,第二个月月末股数为150万股(100+50),第三个月月初减少股数10万股,则,第三个月月末股数为140万股(100+50–10)

将上述三个月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移项变化,则:

(100+(100+50)+(100+50–10)/3

=(100+100+100+50+50–10)/3

=(100x3+50x2–10x1)/3

=(100x3)/3+(50x2)/3-(10x1)/3

=100+50x2/3–10x1/3

展开阅读全文

篇2:Excel2010怎么做加权平均值?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工具/材料

Excel2010

操作方法

1

首先,打开Excel2010,如图所示录入需要的数据表,我们用两种方法算加权平均值

2

点击在B6单元格,输入等于号,再点击B3,再敲键盘上的乘号,再点击C3。结果如图,算出1日的总成本。

3

再输入加号,继续点击第2日的成本乘以第2日的数量,(即第2日的总成本),再继续加上第3日的总成本。

4

将所有日期的总成本的公式括号括起来,后面敲入除号,除以总数量(即C3+C4+C5)

5

公式输完确定后,得数就出来了,加权平均成本就是308.1081。

6

第二种方法是用函数计算,输入=SUMPRODUCT(B3:B5,C3:C5)/SUM(C3:C5)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加权赋分啥意思

全文共 1406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加权赋分是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的测试与评价中常用的术语,其主要目的是调整测试均衡效应,更好地解释测试的结果分数。

说到加权赋分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2018届的考生应该很多都是知道的,这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来说说加权赋分啥意思。

详细内容

1

加权赋分是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的测试与评价中常用的术语,其主要目的是调整测试均衡效应,更好地解释测试的结果分数。加权评赋分提供了基于许多标准选择项目的系统过程,在为每个项目分配权重和分数之后,通过将每个标准的权重乘以它的得分并添加结果值来计算加权赋分。

2

2018年11月浙江英语高考成绩加权赋分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2018年11月高考外语英语科目成绩结果中出现大量系统性成绩偏差引发的争议事件。此次高考英语科目加权赋分是一起因决策严重错误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

3

事件背景

根据浙江新高考试点方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高考直接挂钩,选考科目考试成绩以赋分方式计入高考成绩,但是语数外不参与赋分,按照原始分计算。

学考中的选考科目,7门中选3门,选考的成绩不是直接计入高考,实行的是赋分制,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

在2018年11月刚结束的英语科目考试中,根据答卷试评情况,发现部分试题与去年同期相比难度较大。

为保证不同次考试之间的试题难度大体相当,浙江省招委组织专家研究论证,在制订评分细则时,决定面向所有考生,对难度较大的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第三部分(语言运用)的部分试题进行难度系数调整,实施加权赋分。

其他试题未作调整。

4

社会质疑

浙江教育考试院原定于11月23日晚公布选考科目及外语成绩,实则于11月24日上午公布。英语公布成绩后,出现了大量客观题高分段考生最终成绩显著低于预计成绩,而客观题扣分较多者反而作文普遍扣分较少的现象,甚至出现根据官方答案预估的客观题扣分大于最终成绩与满分的差值的情况,即作文扣分为负分的“倒加分”。在普遍认为此次试题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不少中学的总体成绩与以往持平甚至高于过去,引起社会各方面质疑以及对此次高考工作的公正性的疑虑。 2018年11月25日晚,“浙江高考英语”话题热度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据河南大学新媒体暨舆情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浙江高考英语”微博话题下,阅读量达1.1亿次,讨论量达3.5万条。 另外,同期进行的“七选三”科目也被爆存在问题。2018年12月1日央视网发文称2018年11月选考物理的人数最后统计是2.8万,但实际保底赋分却存在偏差,按保障机制规则计算,相应的选考物理的考生人数至少也要有4.2万。

5

政府介入

2018年12月1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表示,浙江省委、浙江省政府对此事件高度重视,决定成立以省长袁家军为组长、有关权威专家参与的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2018年12月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公布2018年11月高考英语科目加权赋分情况调查结果,认定此次高考英语科目加权赋分决策依据不充分、决策严重错误,导致结果不公正、不合理。并取消这次考试的加权赋分,恢复原始得分。同时,调查组责令决策者浙江省教育厅向社会发布整改措施并正式道歉;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党委书记郭华巍被责令免职,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王玉庆被免职并由浙江省监察委立案审查,院长孙恒予被诫勉谈话,纪委书记陈煜军被监察组立案审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加权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通用吗?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统计指标,一般分为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它们有一定的区别。

1、定义不同

算术平均数就是简单地把所有的数值加起来,然后除以个数。加权平均数是把所有的数值乘以相应的权数,然后相加,再除以总的单位数。

2、公式不同

算术平均数的公式是: M=(x1+x2+...+xn)/n

加权平均数的公式是: M=(x1f1+x2f2+...+xnfn)/(f1+f2+...+fn)

3、用法不同

算术平均数是把所有数加起来除以个数,加权平均数是把原始数据按照合理的比例来计算,在实际问题中,当各项权不相等时,计算平均数时就要采用加权平均数,当各项权相等时,计算平均数就要采用算数平均数。

4、影响因素不同

算术平均数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而加权平均数容易受到各单位的数值和数值出现次数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加权赋分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1291 字

+ 加入清单

加权赋分是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的测试与评价中常用的术语,其主要目的是调整测试均衡效应,更好地解释测试的结果分数。加权评赋分提供了基于许多标准选择项目的系统过程,在为每个项目分配权重和分数之后,通过将每个标准的权重乘以它的得分并添加结果值来计算加权赋分。

2018年11月浙江英语高考成绩加权赋分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2018年11月高考外语英语科目成绩结果中出现大量系统性成绩偏差引发的争议事件。此次高考英语科目加权赋分是一起因决策严重错误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

事件背景

根据浙江新高考试点方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高考直接挂钩,选考科目考试成绩以赋分方式计入高考成绩,但是语数外不参与赋分,按照原始分计算。

学考中的选考科目,7门中选3门,选考的成绩不是直接计入高考,实行的是赋分制,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

在2018年11月刚结束的英语科目考试中,根据答卷试评情况,发现部分试题与去年同期相比难度较大。

为保证不同次考试之间的试题难度大体相当,浙江省招委组织专家研究论证,在制订评分细则时,决定面向所有考生,对难度较大的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第三部分(语言运用)的部分试题进行难度系数调整,实施加权赋分。

其他试题未作调整。

社会质疑 浙江教育考试院原定于11月23日晚公布选考科目及外语成绩,实则于11月24日上午公布。英语公布成绩后,出现了大量客观题高分段考生最终成绩显著低于预计成绩,而客观题扣分较多者反而作文普遍扣分较少的现象,甚至出现根据官方答案预估的客观题扣分大于最终成绩与满分的差值的情况,即作文扣分为负分的“倒加分”。在普遍认为此次试题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不少中学的总体成绩与以往持平甚至高于过去,引起社会各方面质疑以及对此次高考工作的公正性的疑虑。 2018年11月25日晚,“浙江高考英语”话题热度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据河南大学新媒体暨舆情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浙江高考英语”微博话题下,阅读量达1.1亿次,讨论量达3.5万条。 另外,同期进行的“七选三”科目也被爆存在问题。2018年12月1日央视网发文称2018年11月选考物理的人数最后统计是2.8万,但实际保底赋分却存在偏差,按保障机制规则计算,相应的选考物理的考生人数至少也要有4.2万。

政府介入

2018年12月1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表示,浙江省委、浙江省政府对此事件高度重视,决定成立以省长袁家军为组长、有关权威专家参与的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2018年12月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公布2018年11月高考英语科目加权赋分情况调查结果,认定此次高考英语科目加权赋分决策依据不充分、决策严重错误,导致结果不公正、不合理。并取消这次考试的加权赋分,恢复原始得分。同时,调查组责令决策者浙江省教育厅向社会发布整改措施并正式道歉;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党委书记郭华巍被责令免职,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王玉庆被免职并由浙江省监察委立案审查,院长孙恒予被诫勉谈话,纪委书记陈煜军被监察组立案审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学分加权平均分怎么算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里的加权平均分也就是平均学分绩点,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每学期最低学分一般计算方法为:每学期最低学分=总学分/2×(标准学制+2)

每学期最高学分一般计算方法为:每学期最高学分=总学分/2×(标准学制-1)

国内高校通用的绩点计算方法为:绩点=分数/10-5,学分绩点=学分×绩点=学分×(分数/10-5)

学分绩点的作用:

1、绩点是课程学习质的体现,它充分反映了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程度,而不包括绩点的学分制是不完整的。因此,许多高校引入绩点制来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使课程学分与绩点相结合,成为课程学分绩点,通过计算平均学分绩点来区分学生的学习质量。

2、绩点的计算,是将学生修过的每一门课程(包括重修的课程)的课程绩点乘以该门课程的学分,累加后再除以总学分。平均学分绩点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能力与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之一。能方便地与美国的GPA制挂钩,想出国留学的中国本科生应该引以为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加权赋分怎么算?

全文共 1045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浙江新高考试点方案,学考中的选考科目,7门中选3门,选考的成绩不是直接计入高考,实行的是赋分制,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语数外不参与赋分,按照原始分计算。2018年11月浙江英语高考成绩加权赋分是个别事件,在制订评分细则时,对难度较大的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第三部分(语言运用)的部分试题进行难度系数调整,实施加权赋分。

2018年11月浙江英语高考成绩加权赋分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2018年11月高考外语英语科目成绩结果中出现大量系统性成绩偏差引发的争议事件。此次高考英语科目加权赋分是一起因决策严重错误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

社会质疑

浙江教育考试院原定于11月23日晚公布选考科目及外语成绩,实则于11月24日上午公布。英语公布成绩后,出现了大量客观题高分段考生最终成绩显著低于预计成绩,而客观题扣分较多者反而作文普遍扣分较少的现象,甚至出现根据官方答案预估的客观题扣分大于最终成绩与满分的差值的情况,即作文扣分为负分的“倒加分”。在普遍认为此次试题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不少中学的总体成绩与以往持平甚至高于过去,引起社会各方面质疑以及对此次高考工作的公正性的疑虑。

2018年11月25日晚,“浙江高考英语”话题热度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据河南大学新媒体暨舆情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浙江高考英语”微博话题下,阅读量达1.1亿次,讨论量达3.5万条。 另外,同期进行的“七选三”科目也被爆存在问题。2018年12月1日央视网发文称2018年11月选考物理的人数最后统计是2.8万,但实际保底赋分却存在偏差,按保障机制规则计算,相应的选考物理的考生人数至少也要有4.2万。

政府介入

2018年12月1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表示,浙江省委、浙江省政府对此事件高度重视,决定成立以省长袁家军为组长、有关权威专家参与的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2018年12月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公布2018年11月高考英语科目加权赋分情况调查结果,认定此次高考英语科目加权赋分决策依据不充分、决策严重错误,导致结果不公正、不合理。并取消这次考试的加权赋分,恢复原始得分。同时,调查组责令决策者浙江省教育厅向社会发布整改措施并正式道歉;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党委书记郭华巍被责令免职,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王玉庆被免职并由浙江省监察委立案审查,院长孙恒予被诫勉谈话,纪委书记陈煜军被监察组立案审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什么是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用于什么?加权调和指数对我们有什么作用?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讲讲。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是以报告期总量为权数对个体质量指标指数进行加权调和平均,据此计算的加权平均数指数等于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Kp个体物价指数。

由上式可知,在一定条件下,加权调和平均指数是派氏综合指数的变形,而只有用qlpl这个权数进行加权,加权调和平均指数才有可能变形为综合指数;否则,假若要用q1p1以外的其他任何权数进行加权,这种变形关系就不复存在。

在用派氏综合指数公式计算商品价格指数时,必须具备报告期与基期的销售量、价格以及报告期 plql及p0q1的销售额资料。但在实践当中,按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假定销售额p0q1资料不易取得。而报告期销售额p1q1是现实可以取得的资料,因此加权调和平均指数适合于质量指标平均指数的计算。

通过小编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是什么意思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编制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上式中,K表示质量指标个体指数,表示报告期的某个总量指标。也就是说,要编制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一要掌握质量指标个体指数,二要掌握报告期总量。

当已知质量指标的个体指数kp,或报告期与基期的个体价格指标p1、p0及报告期的总量指标(产值或销售额)p1q1为权数时,即可分别计算数量指标的总指数及质量指标的总指数 。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Chain Hill Capital :加密货币指数研究:波动率加权

全文共 5060 字

+ 加入清单

波动加权是实现风险分散化的指数构建方法,它可以提升加密货币组合的风险调整绩效,并获得主动回报。

加权方式和风险分散化

采用市值加权的指数一直都是监测股票市场的晴雨表,比如标普 500 指数、上证指数。

虽然市值加权是最普遍的指数构建方法,但近年来它也受到了一些质疑。比如说,虽然跟踪市值加权指数的 ETF 或共同基金持有数百只股票,但影响最大的往往只有少数几只股票。也就是说,这些基金并没有做到真正的风险分散化。

造成这种质疑的原因在于,市值加权指数往往向规模最大的股票严重倾斜,低估了较小成份的业绩和贡献。这种特大型股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似乎不存在问题,因为近年来,那些最大的公司一直都比一般股票增长得更快。但是,当这些巨头企业动力耗尽,失去市场青睐时,以特大型股为重心的市值加权指数可能会受到影响。

为此,业内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方案,来探索如何更好的实现风险分散化。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替代方案是等权重加权法,即,将权重平均分配给所有的成份。例如,将标普 500 指数中每家公司的占比固定在 0.20%。这种方式看起来好像更加分散化,因为它解决了市值加权指数中权重过度集中于一些行业和大公司的问题。但实际上,投资组合整体的风险却提高了,因为这种方法将权重“过度”分配给较小的公司,而长期来看,小公司波动性更大。

另一种方法是将指数样本的范围限制在低波动率股票,这固然可以实现低波动率的投资组合,但它并不是最佳的风险分散化策略。因为低波动率的股票往往集中在消费必需品、公用事业等防御部门,这样的投资组合明显不是理想的股票配置方案。

因此,上述两种替代方案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风险分散化问题。相比之下,波动率加权提供了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更好的平衡每个组成部分对整个投资组合的波动性贡献,从而平衡成份的风险贡献,使得每个组成部分的敞口更加合理。股票市场的研究和实践也表明,这种方法有助于创建一个在不同市场周期内持续表现良好的投资组合。

表 1:股票市场常见指数加权方式对比

参考资料:VictoryShares

一般而言,表格中的加权方式对应的波动率从上到下递减

理解波动率加权

1. 波动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对于股票而言,波动率描述了股价波动的程度。而风险是指会导致股票失去价值的因素。

有很多类型的风险会影响股票的价格行为,包括宏观风险、利率风险、公司特有的风险、货币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股票的价格变动受到这些风险因素不同比例和程度上的综合影响。由于这些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并相互影响,因此很难制定一个全面并且具备前瞻性的风险计算方法来准确地衡量这些因素对个股以及更广泛的市场的影响。

在实践当中,价格波动是衡量股票风险的可靠指标。一方面,历史价格波动通常具备持续性:历史波动较低的股票在短期内更有可能继续保持较低的波动,而历史波动较高的股票在短期内更有可能保持较高波动。另一方面,风险敞口较大的股票的历史价格波动往往比风险敞口较小的股票来的更大。因此,可以认为波动率是持有某个股票的相关风险的一种表达,也是对该股票风险的一种综合衡量。标准差是最常用来量化风险的指标。

上述波动率和风险之间的关系同样适用于加密货币。 2. 波动率加权如何改进组合的风险分散化

波动率加权的基本原理是,对波动率较高的指数成份赋予较小的权重,对波动率较低的指数成份赋予较高的权重,目标是让每个成份为投资组合贡献同等数量的预期风险。这种风险均等化是加强风险分散化的一种直观方式,在理想的情况下,它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总体波动率,波动率水平会低于市值加权法。

表 2 的示例比较了三种不同加权方案下的投资组合风险贡献:市值加权、等权重和波动率加权。在这个案例中,波动率加权的投资组合是三种加权方法中最风险分散化、组合预期风险最低的。

表 2:不同加权方式对组合风险的影响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直观看到,波动率加权创造了一个风险均衡分配的组合。

这种风险分散化效果通过每日收益率体现的更为明显。图 1 展示了由市值排名前十的加密货币组成的指数中市值最大和最小的成份币种在不同加权方案下对组合整体的影响。在市值加权指数中,市值最大的币种对组合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市值最小的币种,相比之下,小市值币种对整体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通过波动率加权,不同市值币种的风险贡献差距变得很小。

图 1:单个成份对投资组合风险的影响

2020 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

在加密市场中应用波动率加权

基于我们对加密货币波动率指数的研究发现以下结果。 1. 波动率加权无法降低组合的波动率

股票市场上,波动率加权指数通常可以降低组合整体的波动率。但是,我们的研究发现,通过波动率加权实现的风险均衡并不能降低加密货币组合的波动率。相反,波动率加权指数的波动率相比市值加权指数有明显的提高。

表 3:ChainhillCapital波动率加权研究摘要

注:表格展示了市值加权指数和 11 个基于不同频率(日线、周线、月线)和周期(30、90、180、360 日)数据的波动率加权指数;

d,w 和 m 代表三种不同频率的数据,分别为每日、每周、每月;30、90、180、360 分别代表基于 30、90、180、360 日周期计算的波动率;

回测时间从 2014 年 11 月 31 日至 2020 年 11 月 31 日;

表格中数据针对市值排名前 10 的加密货币,这个范围的加密货币从市值占比和流动性上看最具代表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加密货币市场自身特有的结构:市值两极分化十分严重。正如我们在《加密货币指数投资研究报告》中指出,“当前加密市场市值分布存在很明显的头部效用。排名前 10 的项目市值占全市场市值的 85%,排名 11-30 的项目市值占比为 6%,排名 31-100 的项目市值占比为 4%”。相比之下,美股市场市值排名前 10 的股票占全市场的比例大约是 20%。

更特殊的是,比特币的市值占比长期超过 50%,尤其是在 2017 年以前,其占比超过 90%。同时,比特币的波动率显著低于其他币种。因此,对包含比特币的组合进行波动率加权时,必然会大幅度降低比特币的权重,并提高波动率大的币种的权重,导致组合的波动率增加。表 4 中可以看到,比特币的波动率远远低于组合中其他成份,而波动率加权将比特币的占比减少了约 55%。

表 4:市值前十加密货币不同加权方式对比

注:采用 2020 年 11 月的市场数据

表 5 展示了市值前十以外的组合情况,这部分加密货币使用波动率加权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预期风险,原因可能是市值排名 11 至 100 的加密货币市值和波动率的分化没有那么严重。

表 5:不同加权方式的预期风险对比

注:采用 2020 年 11 月的市场数据

表 4 和表 5 中的组合预期风险只是静态的预期值,只有在组合中的加密货币波动率水平在两个权重调整日期之间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种预期值才会等于实际的波动率。在 2014 年 11 月 31 日至 2020 年 11 月 31 日的回测当中,波动率加权的中小市值组合(市值排名市值排名 11 至 100 的加密货币) 没有实现表 5 中降低组合风险的预期,其波动率依然比市值加权高 7%。但相比之下,包含比特币的组合(大市值组合和市场组合)波动率的增加更为明显,其原因如前所述。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应该对波动率进行区分,因为收益率的上下波动通常是不对称的,向下的波动相比向上的波动具有更大的风险信息。换句话说,向上的波动率是有利的,向下的波动才会对投资组合的价值产生破坏。波动率加权组合的下行波动率增加的幅度远小于整体波动率,这说明其波动率的增加更多的来自于上行波动率。也就是说,波动率加权带来的正向波动率要高于负向波动率。

图 2:波动率对比

波动率差 = 波动率加权组合的波动率-市值加权组合的波动率

**## 2. 波动率加权可以提高风险调整绩效

从表 3 可以发现,采用较高频率和较短周期参数的波动率加权组合在夏普比率和索提诺比率等指标上有最为明显的提升,这可能是由于加密市场变化较快,因此需要更“即时”的波动率来捕捉信息。基于我们的研结果,最近 90 天的日收益波动率是最佳的参数设置。

图 3 展示了三个主要加密货币组合的风险和收益情况。可以看到,波动加权对收益的提升幅度要高于波动率的增加。因此,以夏普比率衡量的风险调整绩效在三个组合中都有所改善。而索提诺比率的提高更为明显,这表明,波动率加权的组合在承担相同单位下行风险能获得更高的超额回报率。

图 3:风险调整绩效对比

注:大市值组合指的是市值排名前 10 的组合;中小市值组合指的是市值排名 11 至 100 的组合;市场组合指的是市值排名前 100 的组合

信息比率从主动管理的角度描述风险调整后收益,衡量单位主动风险所带来的超额收益,信息比率越高,说明投资组合表现持续优于基准的程度越高。从股票和债券市场的统计数据来看,只有头部 5% 的主动基金经理能够获取超过 0.5 的信息比率。

以市值加权作为基准,波动率加权指数获得了超过 0.6 的信息比率,说明波动率加权指数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优于市值加权指数。从阿尔法收益指标来看,波动率加权指数也获得了明显的主动回报。意料之中,由于前文提及的原因,包含比特币的大市值和市场波动率指数贝塔系数有所提高,而中小市值波动率指数贝塔系数有所降低。

表 6:波动率加权表现指标 3. 在不同市场周期中的表现

最后,我们来观察一下波动率加权指数在上行市场和下行市场中的表现。表 7 中,我们通过两个指标来衡量波动率加权指数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表现情况,分别是月回报率均值捕获率和胜率。从表格中获得的结论是:波动加权超额捕获了市场上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下行。平均而言,波动率加权指数在市场上涨的月份中获得了 116% 的基准回报率,在市场下跌的月份中只损失了基准的 84%。此外,从跑赢的胜率来看,波动加权在上行市场中表现优于基准的可能性略高。平均而言,波动率加权在上行市场中有 52% 的时间跑赢基准,但在下行市场中只有 48% 的时间跑赢基准。大市值和市场指数在下行市场的胜率明显较低,尤其是大市值指数,其原因还是在于比特币具备压倒性的市值占比以及全市场最低的波动率,从而扭曲了波动率加权指数的效果。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波动率加权指数在下行市场中可以很好的保护中小市值指数,其在下行市场中跑赢基准指数的概率最高。

表 7:上行和下行市场的捕获率和胜率

注:上行市场和下行市场由正负基准月回报定义。回测期间 2014 年 11 月 30 日至 2020 年 11 月 30 日。

表格上半部分展示波动率加权指数及其基准指数(市值加权)的平均月回报率。捕获率计算方法是波动率加权指数与基准指数回报率的比值。

表格下半部分展示波动率加权指数或基准指数跑赢的总月数。胜率计算波动率加权指数跑赢的月数占总月数的比率。

总结

股票市场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波动率加权可以提供更为合理的风险分散化方案,使得组合的风险敞口更加均衡。

我们针对加密货币波动率加权指数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由于加密货币市场自身特有的结构,波动率加权指数的波动率相比市值加权指数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其波动率的增加更多的来自于上行波动率。即,波动率加权带来的正向波动率要高于负向波动率。

2. 波动率加权可以显著提升风险调整绩效。以夏普比率和索提诺比率衡量的风险调整绩效在主要加密货币指数中都有所改善,尤其是索提诺比率。这表明,波动率加权的组合在承担相同单位下行风险能获得更高的超额回报率。此外,衡量主动风险回报的信息比率和阿尔法收益指标说明波动率加权方法实现了明显的主动回报。

3. 波动率加权可以超额捕获市场上行收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下行收益。但是这种下行市场的风险管理作用目前对中小市值指数最有效,其在下行市场中跑赢基准指数的概率是 71%。而波动率加权的大市值指数在下行市场的胜率明显落后,其原因还是在于比特币具有压倒性的市值占比以及全市场最低的波动率,从而扭曲了波动率加权指数的效果。预计随着加密市场的成熟,波动率加权指数可以更好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中小市值的波动率加权指数可能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限制。这是因为,相比市值加权,波动率加权会提高小市值币种的权重,而加密货币的小市值币种往往以流动差著称。因此,中小市值波动率加权指数在现阶段可能不适合大体量资金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币币交易-时间加权委托说明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止盈止损说明

跟踪委托说明

冰山委托说明

高级限价单说明

策略委托说明

时间加权委托指的是客户希望大额交易BTC时,为避免过大冲击成本,通过策略将大单拆细为多个小额委托,根据最新的对手方委托量自动选择委托量,主动与对手方成交进行连续买入的策略。

案例1:某客户希望买入1000个BTC,此时其设置时间加权委托:

假设某一时刻的委托队列如下表:

按照客户设置的吃单范围,最高买入价格为当前买1价18726.93*(1+吃单范围1.0%)=18914.19美元,则统计所有低于18914.19美元的卖单总数量156+100+8+1+1=266,根据客户设置的吃单比例,则该笔委托的数量=对手单数量*扫单比例=266*5%=13.3个。此时系统自动进行委托:买入数量13.3个,委托价格18914.19的买单。所有未成交委托会在委托后立即撤销。根据客户设置的下单间隔,系统将会自动进行连续委托,直至策略的总成交量达到客户设置的总委托数量。当策略计算出的委托价格高于客户设定的最高买入价时,系统将会自动按照客户设定的最高买入价格进行委托,若此价格无可成交对手单,则策略自动暂停,直至价格回到可成交范围内。当委托数量大于单笔委托限量时,以用户设置的单笔委托限量为委托数量进行委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1、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2、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3、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或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什么是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就是,利用过去若干个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同一变量的观测值,并以时间顺序变量出现的次数为权数,计算出观测值的加权算术平均数,以这一数字作为预测未来期间该变量预测值的一种趋势预测法。

加权平均法可根据本期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和金额与本期存入存货的数量和金额,在期末以此计算本期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作为本期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的价格,一次性计算本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加权平均法是指标综合的基本方法,分别有加法规则与乘法规则两种。加权平均法又称“综合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一个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Excel中怎样利用公式来设置加权平均?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Excel中怎样利用公式来计算加权平均值呢?下面小编来教大家。

操作方法

1

首先,我们打开我们的电脑,然后我们打开我们电脑上面的excel,之后我们在里面输入相应的数据,然后我们点击选中图示中的单元格,之后我们点击公式,然后点击自动求和;

2

之后我们直接按回车键;

3

然后我们选中图示中的单元格,之后我们点击公式,然后点击自动求和的下拉箭头,弹出的界面,我们点击平均值;

4

之后我们选中图示中的区域,然后按回车键;

5

然后我们在图示中的单元格中输入=C9/C10,然后按回车键;

6

结果如图所示,这样我们就算出加权平均值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什么是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是以报告期总量为权数对个体质量指标指数进行加权调和平均,据此计算的加权平均数指数等于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编制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上式中,K表示质量指标个体指数,表示报告期的某个总量指标。也就是说,要编制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一要掌握质量指标个体指数,二要掌握报告期总量。

当已知质量指标的个体指数kp,或报告期与基期的个体价格指标p1、p0及报告期的总量指标(产值或销售额)p1q1为权数时,即可分别计算数量指标的总指数及质量指标的总指数。即: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Kp个体物价指数。

由上式可知,在一定条件下,加权调和平均指数是派氏综合指数的变形,而只有用qlpl这个权数进行加权,加权调和平均指数才有可能变形为综合指数;否则,假若要用q1p1以外的其他任何权数进行加权,这种变形关系就不复存在。

在用派氏综合指数公式计算商品价格指数时,必须具备报告期与基期的销售量、价格以及报告期plql及p0q1的销售额资料。但在实践当中,按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假定销售额p0q1资料不易取得。而报告期销售额p1q1是现实可以取得的资料,因此加权调和平均指数适合于质量指标平均指数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