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动物为什么会预知地震【19篇】

浏览

5192

文章

1000

为什么动物对地震比人类更敏感

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在生活中喜欢问为什么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好奇心有助于更加地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知识和眼界。下面小编给大家解答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为什么”,快点来跟小编一起探索问题的答案吧。

1、听觉。人的听力范围是20-20000赫兹,但很多动物可以听到更低频率的声音,而地震更多的是发出次声。

2、触觉。相比人类两足行走,大多数动物接触地面的面积更大。另外,有一些动物的触觉本就十分灵敏,比如蛇,它能感知地面震动获取猎物的方位与距离。

【小编科普】

生物异常现象

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等等。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能够察觉出来。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磨擦力,于是有人认为在磨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才能感觉到,而动物则不然。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动物反常的情形,人们也有几句顺口溜总结得好: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散粉刷用什么材质 散粉刷什么动物毛的好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化妆刷的材质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动物毛和人造纤维毛,不同的材质使用感觉都不一样,动物毛的化妆刷一般都比较好,价格也相对来说贵一些。

粉刷用什么材质

1、山羊毛

山羊毛材质的散粉刷抓粉能力很强,触感良好,具有弹性和耐久性。基本春末,夏天,秋初,气温比较高的日子用,上粉也是比较实在的。

2、灰松鼠毛

毛质柔软,触感好,是松鼠毛的代表性特征。灰松鼠毛的散粉刷比较适合皮肤敏感的人用,抓粉能力稍弱,比起山羊毛要娇嫩许多。并且如果灰松鼠毛的刷子如果长时间不用,一定要洗干净后放在干燥的地方,否则容易被虫蛀。

3、人造毛

人造毛不用担心刷毛很硬,刷毛也会很丰富。:用于粉类则发色良好,轻薄,但含粉量并不好,抓粉能力稍弱。

散粉刷什么动物毛的好

貂毛:质地柔软适中,是刷毛中的极品(网上大家说的貂毛都是假的,其实所谓的貂毛就是黄狼尾,不存在什么貂毛)

黄狼尾毛:此毛的硬度和弹性是最适合最眼影刷的,比起马毛更胜一筹

山羊毛:最常用的刷毛,质地柔软、耐用,其中白尖羊毛、中光峰羊毛是羊毛刷中的极品;

马毛:质地比山羊毛硬,多用作眼影刷

松鼠毛:比貂毛便宜,质地柔软

人造纤维:比以上的动物毛硬,适合质地厚实的膏状彩妆

尼龙:质地最硬,多用作睫毛刷,眉刷。

动物毛要比纤维贵很多,但是不同用途的化妆刷需要用不同的毛,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散粉刷怎么用

散粉刷在使用的时候,可以轻轻的蘸取散粉,将多余的浮粉滤掉后,再轻轻的在脸上定妆刷粉。使用的时候不要用毛尖儿的部分直接戳在脸上,而是用粉刷毛质的侧面,轻轻的扫在脸上。散粉一向都较受女士欢迎,尤其当BBcream大行其道之时,不少人也爱涂了BBcream后,再薄薄刷上一层散粉来作定妆及吸汗、油,务求令妆容更具持久度。

Step1:蘸取少量散粉由额头开始刷,之后可再刷容易出油、出汗的部位,如鼻翼位置,可逐少逐少涂上。

Step2:除了汗、油部位要扫上之外,下巴易泛油光的位置亦可刷上散粉。下巴位置则可一层一层涂上,这样扫上效果会更贴实。

Step3:到了面颊位置,可由内向外推上,尽量依循肌肤纹理扫。在发线位置向外扫上。

散粉刷使用方法

散粉刷在使用的时候,可以轻轻的沾取散粉,将多余的浮粉滤掉后,在轻轻的在脸上定妆。最后,由上往下一笔一笔将脸部多余散粉刷除。特别是在给脖、肩、胸、背等部位扑粉时,使用散粉刷更是其他化妆工具所无法匹敌的。切记使用的时候不要用毛尖儿的部分直接戳在脸上,而是用粉刷毛质的侧面,轻轻的扫在脸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怎样利用地下水预报地震

全文共 1430 字

+ 加入清单

怎样利用地下水预报地震

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壳上部岩层中的水,它存在于土壤或岩石的孔隙、裂隙或溶洞中。我们一般见到的地下水是井水或泉水。

国内外许多震例证明,大震前,在广大的地域范围内,地下水常出现水位、水质等异常变化。 1966 年 3 月 8 日河北邢台 6.8 级地震前震中区的隆尧县白家寨公社马拦大队党支部书记袁桂锁的家门口有一口井,震前发现井水翻花冒泡,他没有在意,结果 8 日发生了大震。半月后,又发现了翻花冒泡现象,又发生了一次 7.2 级地震。以后他每天几次观察,利用家门口的这口井,准确地报出了每一次余震。因而袁桂锁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地震预报的“土专家”。当地群众编了顺口溜:“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水发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建立测报网,异常快报告。”如何利用地下水预报地震也是地震专家研究的课题。

地下水由于存在于地下,和大气、土壤及各类岩石接触,其中蕴含有不同成分的气体、化学物质及微生物等。其流动方向、承压力的大小受岩层运动和地应力大小的影响,同时也决定了地下水的物理性质(温度、颜色、透明度、气味、比重、导电性、放射性)和化学性质(所含离子和气体等成分如氯、硫酸根、碳酸氢根、钾、钙、镁等离子和一氧化碳、氧、甲烷、硫化氢及少量氡等气体)都是变化着的。

氡在地震预报中更受到专家的青睐。氡(Rn)是一种惰性气体,是放射性元素铀(U)和镭(Ru)衰变的产物,它具有由压力大的地方向压力小的地方转移的特点。在浅层地下水中氡的含量受气压、气温影响较大,而在深层地下水中这种影响较小,可反应深部地下温度、压力的变化。我市地震局在东郊建立的水化站多年来对氡值的跟踪观测是我市重要的地震前兆观测手段之一。

地下水的地震异常变化与发震时间、震级、和震中有什么关系呢?

震例表明,地下水异常现象大多集中在大震前几天,尤其是前一、二天更为集中。其表现除水位大幅度升降以外,常有水发浑、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打旋等。一个七级大震地下水异常初期表现为缓慢的升降,其超前时间短的一两个月,长的可达几个月甚至一年左右。如 1976 年 7 月 28 日唐山 7.8 级地震,地下水异常总起数的 73.7%出现在震前 1-2 天。

一般情况下地震震级越大,地下水位异常的范围也越大。如 1966 年邢台 6.8 级地震前地下水异常范围南北长约 230 千米,面积达 4 万余平方千米,3 月 22 日邢台 7.2 级地震异常范围达 5 万平方千米。1975年 2 月 4 日辽宁海城地震前地下水异常范围南北长达 370 千米,东西宽达 380 千米,总面积达 14 万平方千米。唐山 7.8 级地震前相距 600 千米的安阳地下水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异常。地下水与震中的关系往往有以下规律:异常分布早期出现在周围地区,以后逐渐向震中收缩集中,震中多为地下水位上升区。如唐山地震前 1-2 天,震中区水位出现大面积上升,外围地区下降,震前 16 小时之内,地下水异常变化主要集中在烈度八度区内。地下水的观测注意排除自然与人为干扰因素。如大气降水、冰雪融水、人工抽水、灌溉、天气干旱蒸发、气压上升下降、环境污染等。只有排除了非地震因素干扰后,才可确定为地下水地震前兆异常。在有中短期预报的背景下,广大群众在有观察条件的地区应注意了解地下水的异常变化情况,如发现异常应积极向地震部门报告,为扑捉临震前兆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动物咬伤急救常识

全文共 1320 字

+ 加入清单

春夏时节,人们纷纷走出户外踏青、郊游,专家提醒,此时正是被各种动物咬伤、昆虫蜇伤的高发季节。有些动物或昆虫甚至带有毒性,正确的处理会大大减轻对身体的伤害。急救专家教你根据咬伤的种类,迅速有效地应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动物咬伤急救常识1

1.确保现场环境安全。

2.当发生以下情况时,请自己拨打或让他人拨打急救电话,并去取急救包。

受伤者出现重度过敏反应征象

受伤者告诉您他对昆虫叮咬严重过敏。如果受伤者身上携带肾上腺素注射笔,请帮他拿出。

3.如果受伤者是被蜜蜂蛰伤

请找到叮刺。蜜蜂是唯一一种会留下叮刺的昆虫。

用一个边缘较钝(例如信用卡)的东西刮掉叮刺和毒液囊。

4.用大量自来水(和肥皂,如果有)冲洗叮咬部位。

5.用毛巾或布包住冰袋敷在伤口上,持续冷敷20分钟。

6.观察受伤者至少30分钟,以防他发生过敏反应。

需要注意:一定要用边缘平钝的东西刮除叮刺,这样不会挤压到它。挤压毒液囊会 导致它释放更多毒液。

动物咬伤急救常识2

状况一 蜂蜇伤

症状:一般只表现局部的红肿和疼痛,数小时后即自行消退,无全身症状。如果蜂刺留在伤口内(在红肿的中心可见一黑色小点)有时局部可引起化脓。如果被蜂群蜇伤,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严重的可出现休克、昏迷或迅速死亡;有的可发生血红蛋白尿,以至急性肾衰。过敏病人,即使是单一蜂蜇伤也可发生荨麻疹、水肿、哮喘或过敏性休克。

处理:蜜蜂蜇伤可用弱碱性溶液外敷,以中和酸性毒素。黄蜂蜇伤则用弱酸性溶液中和。如果蜂刺留在伤口内,用小针挑拨或胶布粘贴,取出蜂刺,切记不要挤压。局部症状较重者,可采用火罐拔毒和局部封闭疗法,并给止痛剂或用抗组胺药止痒。也可采用中草药外敷。对有全身症状者,须立即就医进行对症治疗。

状况二 蜈蚣咬伤

症状:局部表现有急性炎症和痛、痒,严重者可发生坏死、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有的有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谵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

处理:立即用弱碱性溶液洗涤伤口和冷敷,或用等量雄黄、枯矾研磨,以浓茶或烧酒调匀敷伤口。疼痛较重者给予止痛或伤口周围封闭,亦可用蛇药片内服或外敷,必要时清创。局部坏死、感染者、急性淋巴管炎者,应加用抗菌药物。

动物咬伤急救常识3

多数的动物咬伤都是由家养宠物造成的。狗比猫更喜欢咬人,可是猫造成的咬伤比狗造成的更容易感染。没有接种过疫苗的家畜和野生动物都可能携带狂犬病毒。如果您或您的孩子被动物咬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对比较轻的咬伤:如果几乎没有皮肤破损且没有感染狂犬病毒的危险,那就当成一个小创伤来处理。用水和肥皂彻底清洗伤口后,涂抹链霉素乳膏以防感染,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包扎。

对穿透性的咬伤:如果动物咬伤造成了很深的皮肤刺伤,皮肤的严重撕裂和流血。请用干净的干毛巾压住伤口止血,然后立即到医院就诊。

对已经感染的咬伤:如果你发现了伤口感染的症状,如肿胀,发红,伤口越来越痛并不断渗出组织液,请立即到医院就诊。

对可能感染狂犬病毒的咬伤:如果咬伤你的动物可能携带狂犬病毒,即非免疫体质的家畜或野生动物,无论咬伤是否严重,请立即到医院就诊。

医生建议每10年注射一次破伤风疫苗,如果你的上一次疫苗注射是在5年以前,而你的伤口比较深又比较脏,医生会建议注射一次疫苗加强针,这次注射应该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学校防地震安全知识_校园防震安全常识

全文共 4045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造成灾区大部分学校建筑坍塌,使成千上万的学生活埋于学校废墟中,校园防地震教育非常重要,那么你对学校防地震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学校防地震安全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校园地震逃生

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3、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4、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5、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6、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7、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8、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9、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10、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11、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防止地震次生灾害

要注意防止地震次生灾害。所谓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是指地震后引起的水灾、火灾以及有毒气体蔓延等等。很多经验表明:次生灾害往往比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大得多。如何防止次生危害呢?

1、对工矿企业中的易燃、易爆、剧毒品,要严密监视,地震时,一旦发现剧毒品或易燃气体溢出,应立即组织抢救。

2、对于大型水库、堤坝等,要预先做好防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固。水库下游的居民,在地震发生时,要严密注视堤坝的安全,遇有险情,除组织力量抢救外,要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

3、大地震发生在山区,由于山崩塌方等,可能堵塞河道,遇到此种情况,要立即组织人员疏通,以免造成水灾。

校园地震的预防

1、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一般家庭常备的东西有粮食和饮水,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为佳。另外再准备一些防灾用品,如防灾头巾、手电筒、急救药品、蜡烛、半导体收音机等以及一些逃生用具,如毛毯、便携式炊具、固体燃料等。

2、由于住宅不宽裕,人们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如棚、架、搁板)。不过,由于地震的震动,搁板上放置的重物是很容易掉下来的。因此,平时放置东西要多加考虑。

3、人们对黑暗很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心理上增加了压力。因地震而停电是不奇怪的,黑暗中就是在自己的房间也很难分辨东西南北,所以手电筒随时带在身边,就不会有太多的恐惧了。

4、地震发生后,电视中断,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息来源完全被断绝。此时,只有小型的收音机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重要情报,从而可以更好地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

5、当大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饮用水的问题。这种场合,水道断水是经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地震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一些应急的饮用水。

6、考虑到地震后的混乱情况,准备好三个月的现金花销是必要的。因为地震之后,银行、邮局等处往往取不出款。

7、人们总喜欢把急救用具藏在某一角落,或不起眼的地方,可是,这些东西在地震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平时要把它们放在某一固定并且容易拿到的地方。

8、地震时,穿高跟鞋对避难百害而无一利。平时应穿或备用跑得快、耐用、平跟的棉鞋或运动鞋。拖鞋和草鞋都不合适,高跟鞋绝对不行。

地震避险和自救、互救基本常识

一、地震时避险和自救互救方法

(一)地震时,在家中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你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面积小的卫生间、墙角,减小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居民,震时可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待地震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静听外面的动静,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

(二)地震时,室外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地震时在户外的人,千万不能冒着大地的震动进屋去救亲人,只能等地震过后,再对他们及时抢救。

2、如果你正行走在高楼旁的人行道上,要迅速躲到高楼的门口处,以防碎片掉下来砸伤。

3、汽车司机要就地刹车。

4、如果在山坡上感到地震发生,千万不要跟着滚石往山下跑,应躲在山坡上隆起的小山包背后,同时要远离陡崖峭壁,防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威胁。

5、在海边,如发现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就要注意海啸的突然袭击,尽快向高处转移。

(三)地震时,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一旦地震发生,在工作、生产岗位上的人员,首先应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阀门,个人根据所处的环境,当机立断迅速避震。

1、地震时,在办公楼的工作人员,要赶紧躲在办公桌下面。

2、在厂区上班的工人,地震时,要立即关闭机器、断掉电源,迅速躲到车床、机床及高大的设备下。

(四)地震时,在公共场所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要沉着冷静,特别是断电时,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

3、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二、地震后的个人自救方法

一次大震发生后,在没有外来人员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项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地震对人身的伤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压后,要做到:

1、被埋压在废墟下时,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

2、被压埋后,注意用湿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尽量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条件允许时设法逃避险境。

3、被埋压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信息求救。

4、无法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 地震有先兆

一次地震,特别是一次强烈地震之前,大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这些与地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叫做地震前兆。地震前兆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表现为自然界突然发生的某种与地震发生有关的变异,是地震前大自然的信号警告。

地面倾斜、伸缩、海平面的升降等,反应地球物理学现象变化的地磁、地电、地温、电磁波、重力、水氡、水质成分等的变化,这些现象就是所谓的微观前兆现象。

大的地震发生过程中,每次大震前都有一些异常现象,特别是有丰富的宏观前兆现象。例如井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陡涨、陡落;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动物习性异常反应;地声、地光、火球;植物的反常开花结果等。由此群众总结了如下谚语:

群测群防搞预报 宏观异常很重要

井水忽高又忽低 变色变味冒气泡

果树提前把花开 植物反季发芽早

骡马牛驴不进圈 狗上房屋狂吠嚎

老鼠蛇子和家兔 纷纷出洞向外逃

鸟不进窝鹅鸭飞 家养金鱼上下跳

地声地光很怪异 这是它们来预报

宏观异常排干扰 方法简单效果好

在大地震发生前动物的异常变化特别丰富和突出。人们对震前动物异常现象,在很早以前就有所认识。据资料和近40年来我国所发生的强震震例统计,震前有异常反应的动物已有100多种。一般说来,动物在地震前大多为惊恐反应,像遇到敌害,极度紧张,少数表现为抑制型,表现为委靡不振。我国历次震例表明,动物异常超前时间多数在24小时左右,震前11小时动物异常的频率会有所增高,震前2~3小时达到高潮。

有些大震有地声、地光现象,地声、地光现象比较复杂,很难做出确切描述。一般而言,与人看惯的光象、听惯的声音不一样,让人感到怪异甚至恐惧。地光的特点: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它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球状光、片形光、火样光、柱状光等,颜色多样,呈红、白、紫、橙等色。地声的特点:多数出现在震前或震时,但也有出现在震前几小时甚至几天的,声音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炮声、狂风呼啸声、撕布声、石头相互摩擦声等。另外还可能有天气骤冷或骤热,出现大风、大雨、大雪等变化。

1986年2月9日至8月16日,我省德都发生的中强震群,2005年7月25日,大庆市林甸县发生的5、1级地震,震前都出现过狗狂叫、叼狗崽搬家,鸡鸭晚上不进窝、惊叫、乱飞;老鼠不怕人、惊恐乱窜等动物习性异常的现象。因此,发现这些宏观异常现象的群测群防人员要及时上报,对实现地震的短临预报至关重要。

看过“学校防地震安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地震自救小常识

全文共 1621 字

+ 加入清单

(1)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3)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4)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时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较低、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萧秋水注:此处请注意,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是传统、惯用的说法,但据国外有经验的搜救人员介绍,正确的做法,应是:不要躲在桌子、床铺下,而是要以比桌、床高度为低的姿势,躲在桌子床铺的旁边。

(5)将门打开,确保出口。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6)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7)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通道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行动。就地震而言,地下通道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灯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

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

搭乘电梯的话,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附近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停止,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播放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使人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因此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人一起行动。

(10)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地震和火山是什么引起的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火山是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地壳之下100-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成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那么,

大家是否了解地震和火山是什么引起的?地震和火山是由于地球的板块运动引起的。板块运动,地质学专业术语,一般是指地球表面一个板块对于另一个板块的相对运动。板块构造理论建立以来,很多学者根据板块理论建立了全球火山模式,认为大多数火山都分布在板块边界上,少数火山分布在板内,前者构成了四大火山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带、大洋中脊火山带、东非裂谷火山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板块学说在火山研究中的意义在于它能把很多看来是彼此孤立的现象,联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但以这个学说建立的火山活动模式也并不是十分完美的,如环大西洋为什么就没有火山带;板内火山不在板块边界上,用地幔柱解释它的成因似乎依据也不够充分。在两极挤压力作用下,地球赤道轴扩张形成经向张裂和纬向挤压,全球火山主要分布在经向和纬向构造带内。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地震发生时的规律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给人类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

1、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2、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今天小编对地震发生时的规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智利地震对日本有何影响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智利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境内多火山,是地震多发国,地震活动平时比其它国家多。全世界平均每年记录到的9000次地震中,有21%发生在智利。历史上曾发生多次造成重大伤亡的大地震。智利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接处,两块板块的挤压形成火山,以及其不断地移动摩擦形成地震。由智利地震引发的海啸会对日本产生影响。例如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产生了巨大的海啸。在不到1天的时间内,海啸波走完了大约1.7万公里的路程。到达了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岛。此时,海浪仍然十分汹涌,波高达6--8米,最大波高达8.1米。本州、北海道等地,停泊港湾的船只、沿岸的港湾和各种建筑设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那些船只不是被击碎,就是被击沉、击翻、船上的人员和物品被卷入大海,在海浪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临太平洋沿岸的城市、乡村和一些房屋以及一些还来不及逃离的人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波涛卷入大海。一时间,水漫金山,波涛汹涌,堤岸、房屋、树木、建筑物等不是被冲走,就是被毁坏,街道成了海水进退的通道。这次由智利海啸波及的灾难,造成了日本数百人死亡,冲毁房屋近4000所,沉没船只逾百艘,沿岸码头、港口及其设施多数被毁坏。

今天小编就智利地震对日本有何影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强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鳄龟是保护动物吗?鳄龟是外来物种吗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知道鳄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肉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是有些人吃鳄龟时候担心其是不是保护动物。那么,鳄龟是保护动物吗?鳄龟是外来物种吗?

鳄龟是保护动物吗

大鳄龟由于人类的猎杀及失去栖息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成易危。猎杀它们是为其龟壳,其胸甲的十字架形状很值钱。也有将它们烹调成龟汤。大鳄龟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三的保护,限制其出口及国际贸易。

国内一般都是饲养的而且中国本来是没有野外分布的,不过现在出现了小鳄龟,那属于物种入侵,不属于国家保护动物

鳄龟是外来物种吗

是外来物种,但是很难消灭,鳄龟毕竟也是经济物种

肉用龟种鳄龟也占了很大比例的,所以要倡导人们科学饲养,不要随便乱放生,在一定范围内饲养就不容易引起问题。

鳄龟保护级别

由于过度捕捉和贩卖,正濒临灭绝。世界野生生物联盟报告显示:在濒于绝种的世界珍稀生物排名中,大鳄龟名列第六位(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一、黑犀牛,二、大熊猫,三、东南亚虎,四、大鳄鱼,五、金玺草,六、大鳄龟,七、玳瑁海龟,八、大叶桃花心木,九、绿颊鹦鹉,十、马可鲨)。北美大鳄龟早已成为世界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红皮书名录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种群现状

曾由于人类的猎杀失去栖息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成易危物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养猫家庭如何饲养其他小动物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田园猫

一般只要是养宠物的人都很博爱,尤其是养猫咪的主人。他们愿意奉献自己无私的爱给猫咪。很多猫奴们想在饲养猫咪的同时在饲养一只宠物,可是,猫咪是天生的猎手,养猫家庭如何饲养其他小动物呢?

一、猫咪捕猎是天性,主人保护弱小是关键。

猫咪狩猎的天性,会让它们在看到活物的时候相当的激动,本能被激发,及时它们没有吃的打算,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伸出“罪恶之爪”,使得小动物惨死在爪下。因此,主人保护弱小是很关键的,家中的小动物要全部关在猫咪无法抓到的地方,不能散养。鱼儿的鱼缸要罩上玻璃罩、小鸟的笼子要挂在房子中间的顶上、仓鼠关在仓鼠笼子里而不能让它们趴趴走……

二、在主人的监视下让猫咪和小动物接触。

俗话说“好奇害死猫”,要让猫咪能接触到这些小动物,不然猫咪会好奇死的,好奇更会加重猫咪想要玩它们的欲望,所以主人应该在密切的关注下让猫咪和小动物们接触,一旦猫咪出现要动爪伤害小动物的行为要立即制止。让猫咪先熟悉小动物们的气味儿,让它们知道小动物也是家人,不能伤害,然后在主人的监视下多接触几次,让猫咪完全熟悉小动物的行为行动,让猫咪不再好奇,猫咪就会打消去抓它的想法。有朋友养鹩哥,他家的猫最开始也是要抓鸟,后来慢慢接触的多了,猫咪习惯了鹩哥飞来飞去和扑棱翅膀,不再感兴趣了,竟然和鹩哥成为了朋友。

三、幼猫时让猫咪就熟悉家里的小动物。

猫咪在小的时候,如果没有母猫的训练,自己的狩猎技巧不会很好,对猎物也没用那么浓厚的兴趣,所以最好让猫咪在小的时候就和小动物们接触,这样猫咪就不会出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苏州在地震带上吗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探明的苏州地区主要断裂带共有9条,分别是梅李-董浜断裂、无锡-崇明断裂、岳王-何市断裂、沙溪-藕渠断裂、苏州-无锡断裂、湖苏断裂、太仓-支塘断裂、吴江-安亭塘断裂、昆山-嘉定断裂,其中湖苏断裂最长。苏州在大地构造分区上属于扬子断块区,是中、强震过渡区,在地震带上苏州位于长江中下游以南黄海地震带,该带历史上共记载4.75级及以上震级地震39次。1990年2月10日01时57分常熟-太仓交界处发生5.1级地震,直接死亡26人,经济损失达1.75亿。

苏州历史上几乎没有破坏性地震。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今天小编对苏州在地震带上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哪些地区是地震的多发地带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防火防地震防溺水安全知识

全文共 3227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学生的生命安全,需要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需要普及防火地震溺水的知识。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防火防地震防溺水安全知识的内容,一起来学习!

防地震安全知识

一、地震的预防

1、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一般家庭常备的东西有粮食和饮水,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为佳。另外再准备一些防灾用品,如防灾头巾、手电筒、急救药品、蜡烛、半导体收音机等以及一些逃生用具,如毛毯、便携式炊具、固体燃料等。

2、由于住宅不宽裕,人们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如棚、架、搁板)。不过,由于地震的震动,搁板上放置的重物是很容易掉下来的。因此,平时放置东西要多加考虑。

3、人们对黑暗很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心理上增加了压力。因地震而停电是不奇怪的,黑暗中就是在自己的房间也很难分辨东西南北,所以手电筒随时带在身边,就不会有太多的恐惧了。

4、地震发生后,电视中断,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息来源完全被断绝。此时,只有小型的收音机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重要情报,从而可以更好地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

5、当大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饮用水的问题。这种场合,水道断水是经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地震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一些应急的饮用水。

6、考虑到地震后的混乱情况,准备好三个月的现金花销是必要的。因为地震之后,银行、邮局等处往往取不出款。

7、人们总喜欢把急救用具藏在某一角落,或不起眼的地方,可是,这些东西在地震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平时要把它们放在某一固定并且容易拿到的地方。

8、地震时,穿高跟鞋对避难百害而无一利。平时应穿或备用跑得快、耐用、平跟的棉鞋或运动鞋。拖鞋和草鞋都不合适,高跟鞋绝对不行。

二、地震逃生

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3、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4、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5、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6、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7、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8、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9、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10、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11、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防火的安全常识

通常可能遇到的火灾类型

(1)楼房火灾。通常由炸弹、煤气泄漏、电路短路或其他原因引起。特点是:下层着火,烟雾向上会挡住楼上求生人员退路,存在人员被倒塌物体砸伤的危险。

(2)公共场所火灾。由电线短路、吸烟、遭轰炸等原因引起。特点是:人多,秩序乱,有烟雾影响,因停电无照明易找错逃生方向。

(3)地下室或人防工程内因某种原因引起的火灾。特点是:存在毒烟、热火焰双重危害效应,无照明,心理恐惧,出入口少、逃生难度大。

(4)战时核袭击光辐射或燃烧弹引起的大面积火灾。特点是:冲击波、风暴性火灾、放射性、砸伤等危害因素同时存在,复合伤人员多,救援力量不足,居民主要依靠工程掩蔽逃生。

扑救楼房火灾

烟头是否能引起火灾

燃着的烟头表面温度为200~3000℃,中心温度为500~8000℃,明显高于其他可燃烧物品的燃点。如:纸张的燃点为1300℃,棉被、麻绒为1500℃,松木为2500℃,涤纶稍高也只有3900℃。吸剩的烟头一般能继续燃着1~4分钟,在这段时间内,许多易燃性物品均能被点燃。有时烟头扔在棉被、刨花、木屑中,要阴燃几十分钟,不容易被人注意,危险性更大。有资料显示,在我国一些城市中烟头引起的火灾约占火灾总数的七分之一。熄灭烟头,不乱扔烟头,是吸烟者的社会义务。

烟头可能引起火灾的情况:(1)醉酒或疲劳后在床上吸烟;(2)将未熄烟头放在烟灰缸中或烟灰落在纸上;(3)叼烟办公,烟灰掉进抽斗;(4)乱丢烟头到纸堆中;(5)清洗机件时吸烟;(6)用衣服、衣兜遮蔽吸烟等。我国约2亿人吸烟,平均每天要扔22亿个烟头。可见烟头引起火灾的潜在威胁有多大。

火灾对人员的危害

火灾导致伤亡的原因主要有浓烟窒息、火焰烧伤及强大的辐射热,其中浓烟窒息是最主要的伤害因素。资料表明,火灾中被浓烟熏死、呛死的人是烧死者的4~5倍。很多人是先因烟气导致中毒窒息死亡后又被火烧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碳造成的窒息及某些材料燃烧产生的剧毒气体中毒,如聚氯乙烯、尼龙、羊毛、丝绸等威胁人的生命。浓烟的危害还能影响人们的视线,使人看不清逃离方向而陷入困境。

家庭防火应注意事项

家庭防火应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

(1)要养成良好的火源管理习惯,学习防火知识,强化防火意识,宣传防火的重要性,家庭最好备有小型灭火器具。

(2)要教育小孩不要玩火,不要玩弄电器设备。

(3)要及时关闭电源开关及煤气、液化气、天然气总阀门;外出、睡前要熄灭室内外火种。

(4)要经常检查家用电器是否接触良好,有无漏电现象,及时更换破损电源线,以免引起电源短路失火。

(5)要确保走道、楼梯的畅通,不要在楼层通道和安全出口处堆物、封堵。

五不要:

(1)不要乱拉乱接电线,不能用其他金属丝代替保险丝,防止超负荷用电。

(2)不要用明火寻找物品和查漏煤气、液化气、天然气,不能倾倒液化气残液。

(3)不要把点燃的蜡烛和蚊香放在床沿和窗帘处。

(4)不要在室内焚烧物品。

(5)不要用塑料桶存放汽油,机动车加油时不要吸烟。

防溺水安全知识

1. 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单独在水边玩耍;没有会游泳的人的陪伴,不要独自下水。最好要有安全员的带领。游泳时间不宜过长,20到30分钟应上岸休息一会。

2. 游泳前应做全身运动,充分活动关节,放松肌肉,以免下水后发生抽筋、扭伤等事故。如果发生抽筋,要镇静,不要慌乱,边呼喊边自救。常见的是小腿抽筋,这时应做仰泳姿势,用手扳住脚趾,小腿用力前蹬,奋力向浅水区或岸边靠近。

3. 不要从高处跳水,以免碰撞到硬物。可以在水中玩抛水球的游戏,但不能起哄瞎闹、搞恶作剧,不能下压同伴、深拉同伴或潜水“偷袭”同伴。

4. 游泳应在有安全保障区的游泳区内进行,严禁在非游泳区内游泳。游泳者应选择水下情况熟悉的区域进行游泳。

自救: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游泳时用鼻子吸气,最容易引起呛水。如果呛了水,首先要张大嘴,做深呼吸,哪怕喝上几口水,也一定要张大嘴,而不能用鼻子吸气。 不熟悉水性者自救方法 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此时千万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四川历史上的大地震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上看,四川是中国地震发生较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四川的地震大多分布在东经104度以西地区,主要集中在鲜水河地震带、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金沙江地震带、松潘-较场地震带、龙门山地震带、理塘地震带、木里-盐源地震区、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等。有明确文字记载、震级在七级或超过七级以上的地震有过10多次。

四川历史上的发生过的地震

1)唐宪宗元和九年三月丙辰(公元814年4月6日),发生在四川西昌一带;

2)南宋宁宗嘉定九年二月辛亥(公元1216年3月24日),发生在四川马湖一带;

3)明嘉靖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公元1536年3月29日),发生在四川西昌北;

4)清雍正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公元1725年8月1日),发生在四川康定一带;

5)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戊申(公元1786年6月1日),四川康定再次发生大地震,不过,震中南移;

6)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十五日(公元1786年6月10日),发生在四川泸定一带;

7)清嘉庆二十一年十月二十日(公元1816年12月8日),发生在四川炉霍一带;

8)清道光三十年八月初七(公元1850年9月12日)。发生在四川西昌、普格间,被砸死的有20652人;

9)清同治九年三月十一日(公元1870年4月11日),发生在四川巴塘一带;

10)清光绪十九年七月十八日(公元1893年8月29日),发生在四川道孚乾宁一带;

11)清光绪三十年七月二十日(1904年8月30日),发生在四川道孚一带;

12)1933年8月25日迭溪地震,7.5级,二万多人死亡,发生在茂汶县迭溪。

今天小编对四川历史上的大地震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大地震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10级地震会怎么样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共分9个等级。里氏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中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里氏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2倍,相隔二级的震级其能量相差1000(32x32)倍。

10级地震会释放大致相应1兆吨(1万亿吨)TNT当量的能量,约相当于一个直径约为100千米的石质陨石,以秒速25千米撞击地球时所产生的地震。目前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南美洲的智利,里氏规模达9.5。由于此震规模巨大,地球的整体受到首都圣地亚哥市容一次罕见的冲击,因而发生地球自由振荡。与此同时,这次地震还引起了巨大的海啸,智利沿海建筑物大部分被海浪卷走,破坏房屋16万栋。海啸波海浪还以每小时600公里~700公里的速度扫过太平洋,到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岛波高仍有6到8米,最高8.1米。日本的本州、北海道等地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数百日本人被突如其来的波涛卷入大海,几千所住宅被冲走、冲毁,2万多亩良田被淹没,15万人无家可归,港口、码头设施多数被毁坏。大海啸还波及了太平洋沿岸的俄罗斯、以及菲律宾群岛等地。中国沿海由于受到外围岛屿的保护,受这次海啸的影响较小,但在东海和南海的验潮站,也都记录到了这次地震海啸引发的汹涌波涛。

今天小编对10级地震会怎么样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强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野外地震能躲在石堆旁吗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来说石头堆是不稳定的,地震会引起地面强烈的震动,导致石头堆松散垮塌,很容易造成人员被埋,产生危害。因此,在野外地震的时候是不能躲在石头堆旁边的。野外地震的时候,还应该迅速的离开桥面、隧道等设施,因为地震会导致桥面垮塌、隧道塌方。

还应该注意在野外避震的时候应该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环境

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山脚下、陡崖边,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等。

避开水边的危险环境:河边、湖边、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或上游水库坍塌下游涨水,或出现海啸;水坝、堤坝上,以防垮坝或发生洪水;桥面或桥下,以防桥梁坍塌时受伤。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变压器、高压线下,以防触电;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以防发生意外事故时受到伤害。

应该选择开阔、稳定的地方就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如果附近有化工厂,还应该避风,背朝风向,以免吸进有毒气体等。还要注意震后不要独自在野外停留,要通过各种媒体,例如收音机、网络、电视等了解地震发生的情况,迅速撤离至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今天小编对地震时在野外该怎么办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来临时躲哪最安全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浅源地震的划分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震,那什么是浅源地震呢?浅源地震一般是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的地震。它发震的频率最多,对人类的影响也最大,若以释放的能量多少来比较,百分之八十五是浅源地震。在大陆上,浅源地震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因此地震灾害主要由浅源地震造成,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地震的划分方法有哪些吧?

一、按地震形成或产生的原因分类: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根据发生原因的不同,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构造地震:指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所形成的地震。全球90%的天然地震都是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指由于火山活动作用引起的地震,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7%左右。

陷落地震:指由于地层陷落,如地下岩洞塌陷、大型山崩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它占世界地震总数的3%左右。

人工地震:是指核爆炸、工程爆破、水库蓄水、矿山采矿、油田抽油注水、机械震动等人类活动引起的地面震动。

二、根据地震深度进行分类: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也称为正常深度地震,大多数破坏性地震都是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指震源深度在60公里到300公里的地震。

深源地震: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786公里。

三、按震中距分类:

地方震:指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

近震:指震中距在100至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

远震:指震中距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

四、按震级大小分类:

弱震:指震级小于3.0级的地震。

有感地震:指震级大于等于3.0级,小于4.5级的地震。

中强地震:指震级大于等于4.5级,小于6.0级的地震。

强震:指震级大于等于6.0级,小于7.0级的地震。

大地震:指震级大于等于7.0级,小于8.0级的地震。

特大地震:指震级大于8.0级的地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面对地震如何心理保健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27日13时,武汉大学高级心理咨询师严瑜正在给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的学员上课,教室的灯和桌椅突然晃动了几下。接着听见别的教室有学生跑出来。严瑜笑着说:“看来,还是我们心理咨询师们的心理素质好!”

严瑜认为,无破坏性有感地震虽然没有造成直接破坏,但由于人们的恐震心理等原因,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知震”才不会“恐震”。消除“恐震”心理的有力武器是防震科学传播,让公众全面了解地震、正确对待地震,掌握防护的基本知识。血的教训说明,在应对地震这样突发的自然灾害时,如果掌握避震防灾的常识和技能,就能大大减轻损失。

面对突发事件,感到心理压力大时,应当与亲朋好友多沟通,让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大胆说出你的恐慌。这时最好选择电话、上网等方式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交流来减轻内心的不安。坦然面对和承认自己的心理感受,不必刻意强迫自己抵制或否认在面对灾害和突发事件时产生的害怕、担忧、惊慌和无助等心理体验,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切不可以烟酒来排遣压力,更不可有发怒等不良情绪出现。同时,启动科学的心理调节措施,进行一些能让自己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看小说,写日记,收拾家务等等让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小事情,转移自己的情绪,并保持良好的睡眠。

家里有老人或者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常的表现:易怒、兴奋、不安、絮叨,甚至联想到以前的一些负性事件等。这时,家人要尽量理解,最好能够在一起,以增强相互的依赖和安全感。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情绪反应,使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信任,从而充满自豪与信心,以降低不良情绪的影响几率,用自己的信心去鼓励和激发亲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城市楼房如何躲避地震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城市楼房躲避地震的方法

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特别要牢记的是,不要滞留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另外,要立即灭火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避震位置至关重要。住楼房避震,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在暖气旁、承重墙墙根处、结实的家具旁边以及厨房厕所等小开间等地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

还应该注意躲避地震时身体应采取正确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等。不能躺卧,因为躺卧姿势会使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今天小编对城市楼房如何躲避地震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来临时躲哪最安全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植物精华液和动物精华液哪个好 2大提取物pk

全文共 1372 字

+ 加入清单

精华在护肤品中承担着重中之重的地位,为什么呢?它不仅刺激性小,功效性高,而且精华中含有的提取物大多数都是从天然植物动物中提取所制成的,下面本网小编带大家来看一下植物精华液和动物精华液哪个好?

植物精华液和动物精华液哪个好

1、植物类

植物是我们在护肤品中最常用天然提取物,它是从不死鸟等其他野生植物中提取而成,研究发现,不死鸟的叶子自带“小水库”,而且它的绿叶结构与人体细胞结构极其相似,所以依靠它可以让我们肌肤时刻保持水润。

挑选Tips:由于植物类刺激性小,对干皮油皮都特别友好,敏感肌孕妇都可以使用。从天然的植物配方里提取出有效的生物活性多肽,使得精华呈现出来水漾轻薄的质地,能够滋润、调节我们肌肤的水油平衡,赶走肌肤过敏等问题。

2、动物类

顾名思义,就是从动物体内提取出来的精华,因为与人体肌肤组织相似,更容易被吸收,具有极好的补油滋润能力。但由于国际保护动物的一致呼声,现在从动物体内提取出的精华已经越来越少了。

挑选Tips:由于动物精华性质温和、养分充足,适用于缺水性肌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干皮。那具有高养分的动物护肤精华就能够很好的滋润干裂的肌肤,补水保湿能力Max,告别肌肤干燥起皮、无光泽等烦恼。

植物精华液推荐

1、茱莉蔻赋活精华水

又称植物玻尿酸,补水、锁水、打开肌肤水通道,干皮、油田的大救星。挤压4-6滴直接涂抹于全脸10-15分钟,可达到媲美贴张的效果哦~更可妆前急救使用,更亮透、更贴妆、好像打了玻尿酸!从配方成分表可以看出玻尿酸的功效很大,香蜂花叶的提取也有很好的保湿效果~同时金盏花的防止过敏成分,薰衣草的美白作用,以及迷迭香的清洁功效……等等很多提取物的混合功效很全面综合。

2、纪梵希少女精华露

粉莓当归植物是核心配方,会增加胶原蛋白,会让皮肤粉嫩有光泽。滨海当归、粉莓萃取、在补充肌肤营养能量、滋养保湿肌肤的同时,能帮助肌肤对抗自由基,提高肌肤抵御外界压力,改善肌肤疲惫,提升气色。减少胶原蛋白等肌肤养分流失,增加肌肤弹性,恢复活力。里面加入了一些帮助提升肤感的成分,还有改善肤色的微粒,因此更适合白天使用,特别是拿来跟妆简直是完美搭配!

动物精华液推荐

1、契尔氏夜间修护精华

参考价格:rmb300/30ml

不可小觑的蓝精灵。契尔氏家的蓝精灵真的确实不错,它主要是植物精油,里面有薰衣草油、角鲨烷和月见草油等。主要起到一个夜间修复,提亮肤色的效果。而且它薰衣草精油有舒缓的功效,按摩的时候闻一闻会比较宜人。

2、雅诗兰黛小棕瓶

参考价格:rmb900/100ml

精华界的常青树啊!说到精华怎能没有大名鼎鼎的小棕瓶。这款精华与其说是入门抗老精华不如说是一款维稳精华。看似无功无过,其实它一直在帮助你的肌肤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里面添加了一些可人的保湿、抗氧化成分:角鲨烷、咖啡因、酵母提取物等等。无酒精、无香精,适合任何肤质。

精华液的使用方法

step1:先取出一元银币大小的精华液,双手叠交后将精华液包裹住脸颊,然后再轻轻的拍打,在五秒钟之后,再加一点精华液包裹脸颊。

step2:在涂抹额头的时候方向是由下向上,用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以按压的手法轻轻的把精华液融入到皮肤当中。

step3:使用精华液涂抹鼻子的时候要注意方向是由上向下的,鼻翼部位也是同样的手法哦。

step4:然后再轻轻的用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按压眼睛周围,最后沿着发际线轻轻的在脸上按压,让精华液充分的吸收,长期坚持此手法还能帮助紧致肌肤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