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秦琼妻儿(汇集19篇)

浏览

6317

文章

19

篇1:隋唐演义中,秦琼和罗成谁跟厉害一些?

全文共 1317 字

+ 加入清单

秦琼和罗成,两个人都是古代小说《隋唐演义》当中的人物,所不同的是,秦琼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而罗成则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真实历史上并不存在,只是有一个人物原型。他们在小说当中还是一对表兄弟,而且同是习武之人,既然如此,就免不了会被拿出来进行一番比较,那么,秦琼和罗成两个人,谁的武功更厉害一些呢?

话说这隋唐演义之中,秦琼、罗成这对表兄弟那是响当当、了不起的的人物,这俩人不但长相英俊,器宇不凡,而且各有能耐,都俱一番好武艺。

单说秦琼秦叔宝,山东地界出了名的英雄好汉。人的名、树的影,在江湖之中,一听秦琼的名号,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特别是绿林道上的朋友,那家伙,简直对秦二哥佩服的无可无不可。在这南七北六十三省的江湖好汉之中,对秦琼的为人,都挑大拇哥,谁都想跟二哥套套近乎。

秦琼也够份儿,江湖夸赞他“孝母赛专诸,交友似孟尝;马踏黄河两岸,锏打山东九州六府半边天,神拳太保,双锏大将”。听听人家这名头,光是听就觉得巨牛掰。

这些话还真就不是虚的,人家秦琼在能耐方面不含糊,胯下黄骠马,掌中一对四棱金装锏,还有一条金纂提炉枪,江湖之中鲜有敌手。秦二爷不愧为响当当的山东好汉,江湖中的英雄。

再说罗成,按赵本山讲话“小伙比较帅呆了”,要不怎么人称“俏罗成”呢。罗成乃是北平王罗艺之子,十四岁之时就已经闻名当地。掌中一条五钩神飞亮银枪,胯下宝马良驹唤作“西方小白龙”。胯下马掌中枪各占两绝,一招梅花七蕊,外加回马枪,不知多少好汉死在他一条神枪之下。

罗成这小伙长的俏皮,武艺又精,就是不苟言笑,傲气十足,因此又被人称为“冷面寒枪俏罗成”。但要说起人品,罗成这人实在不咋地,有点蔫坏损,缺德事没少干。因此在被江湖人物夸赞的同时,又被骂是个“阴、险、毒、辣、狠”的小人。这一点,相比他表哥秦琼差的太远了。要不是因为自己做了太多缺德事,也不至于减寿50年,早早就惨死于乱箭之下。

说过二人人品,再说二人武艺。论起武艺,实打实的说,秦琼不是罗成对手,罗成十几回合秒杀秦琼不在话下。真若哪天兄弟二人翻了脸,这事罗成干的出来,一枪刺死大表哥,他连眼皮都不带眨的。而秦琼是个仁义之人,害自己兄弟这种事,他做不出来,因此在这一点上,他就输给了罗成。

再看二人排名,罗成在隋唐演义之中,排行第七杰,仅次于南阳太守伍云召。伍云召的功夫可了不得,一条160斤的丈八亮银蛇矛打遍天下无敌手,南阳关独战“天宝大将”宇文成都。扬州夺魁之时,突厥老英王手下大将铁木金,使一条180斤重的混铁棒,三合击败瓦岗五虎之一“勇三郎”王伯当。而伍云召出马之后,只两枪便剌死铁木金。

由此可见,如若王伯当与伍云召交手,一回合之内王伯当就可毙命。与王伯当武艺相当的如单雄信、苏定芳、王君可、程咬金等诸将也等同,真跟伍云召动手,这几位好汉,上来一个死一个。伍云召跟罗成斗在一处的话,两人打个平手没问题,估计罗成会吃点亏。但伍云召要是揍秦琼,秦琼必须吃亏,最多坚持5回合,再多就招架不住了。

秦琼在隋唐演义之中排名13,跟尉迟恭在一个等级上,人家罗成排第七,秦琼排十三,差着一半儿呢。想要打败罗成,秦琼跟尉迟恭一块儿上估计差不多。要论单打独斗,秦琼百分百不是个儿。

说到这里,就此打住,一篇闲文,权当胡诌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李世民玄武门政变为何找尉迟敬德不是秦琼 玄武门政变什么时候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尉迟敬德敢作敢当,粗豪忠朴;秦琼早期身经百战,受到很多的伤,身体多病;故李世民找尉迟敬德。据史书记载,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

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朝首都长安城玄武门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这次政变,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掌握了皇权,成为了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玄武门是唐朝皇宫的北门,位置重要且防御严密,是皇城内的重要屏障。当时,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已经年迈,而他的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争斗已经公开化。李建成作为皇太子,拥有大量支持者和权力,而李世民则通过自己的实力和才干,逐渐积累了大量势力和支持者。

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削弱了李建成的势力,并且提高了自己在皇宫内的地位。他还秘密训练了一支精锐的部队,准备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政变当天,李世民率领他的部队,在玄武门埋伏。当李建成和李元吉经过时,李世民和他的部下突然袭击,杀死了他们。李世民还派兵占领了皇宫内的各个重要地点,控制了整个皇宫。

李渊在政变后,被迫让位给李世民,自己退居后宫。李世民则成为了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使唐朝经济、军事和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玄武门之变虽然是一场流血政变,但在唐朝历史上却有着重要的意义。玄武门之变为唐朝的政治稳定奠定了基础,为唐朝的繁荣和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这次政变也成为了后世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话题。

对于这次政变,历史学家们研究的重点是背景、过程和影响。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了解到唐朝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李世民的个人性格和才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秦琼墓在哪里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秦琼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城西北22.5公里的九嵕山袁家村,墓前有石人石马,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十二年,秦琼病死,被追赠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李世民特意下令在秦琼墓前造石人马,用以彰显秦琼的战功。

扩展资料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

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病逝。生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死后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谥曰壮。贞观十七年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秦琼的老婆是谁 秦琼是谁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历史记载,秦琼的妻子是贾氏。秦琼是齐州历城人,隋末唐初名将。秦琼,中国古代著名将领之一,勇武过人,远近闻名。秦琼初仕隋朝,跟随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等将领的帐下任职,展现了出色的战斗才能和领导能力。这只是秦琼传奇的开始。

通过一系列的历险和投机,秦琼最终加入了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这支起义军曾经声势浩大,但最终败亡。在瓦岗失败后,秦琼没有放弃,而是转投郑国王世充。然而,秦琼很快就发现王世充为人奸诈,不愿意与其为伍。于是,秦琼再次选择了离开。

正值唐朝的奠基者李渊和秦琼的儿子李世民崛起。秦琼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了李渊父子,并为秦琼们效力。这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因为李渊和李世民很快就凭借杰出的才干和领导能力统一了中原,建立起了唐朝。

秦琼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秦琼在许多重要战役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展现了非凡的武勇。秦琼深受将士们的尊敬和崇拜,被誉为“百万军中之虎将”。

秦琼在职业生涯中并非一帆风顺。秦琼经历了多次的转变和选择,每一次都需要勇气和智慧。秦琼只有在看准机会和目标后才作出了决策,这显示了秦琼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洞察力。

秦琼不仅仅是一个出色的将领,秦琼还是一个人格魅力十足的人。秦琼在军队中广为流传的故事,表明了秦琼的坚韧意志和真诚的人际关系。秦琼与士兵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被尊称为“秦老爷”。

秦琼是一位勇武过人、远近闻名的将领。秦琼的职业生涯充满曲折和挑战,但秦琼始终保持着对正义和使命的忠诚。秦琼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选择和行动可以改变命运,而真诚、勇气和智慧是成功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秦琼为什么被人称为秦二哥?那大哥是谁?

全文共 1790 字

+ 加入清单

秦琼可以说也是一个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的英雄人物了,在《隋唐演义》等小说,还有后世的评书里面,那可以说是非常有名了。不过书中的秦琼自然是和历史上真实的秦琼不太一样,不过,为什么秦琼一出场就被人叫做“秦二哥”呢?二哥的含义到底是什么,难道说在秦琼之上还有一个大哥?那这个大哥又是谁呢?1.小说里的秦琼简介

《隋唐演义》、《说唐》等文学作品中的秦琼形象与历史上秦琼大不一样。小说里秦琼是山东历城县一名马快班头,擅长使用双锏,远近闻名,人送绰号“小孟尝”。在执行公务时结识单雄信、王伯当、徐茂功等绿林好汉。阴差阳错救了李渊一家,被李渊幼子李元霸当成是神仙。后来惹上官司被发配到北平府,而北平王罗艺却是秦琼的姑父,秦琼得以在罗艺帐下任职,并和罗艺的儿子罗成钻研武艺,传枪递锏。

离开北平府后,秦琼又辗转被杀父仇人靠山王杨林所赏识,成为杨林手下的十三太保。而后秦琼行走江湖所结识的好友及北平府罗成、张公瑾等人一同来历城县给秦琼母亲祝寿,却因为程咬金劫皇纲事泄漏,被杨林抓获,秦琼等救出程咬金后决定起义反隋,并于贾柳楼结义。

在徐茂功的建议下,秦琼单雄信等袭取瓦岗寨,以瓦岗为根据地,正式揭竿起义。程咬金称混世魔王、大德天子,秦琼为兵马大元帅,徐茂功为护国军师,单雄信、谢映登等为瓦岗五虎将(小说版本不同,五个人也有所不同)。

瓦岗后来因为新君主李密用玉玺换萧妃,搞的众将士离心离德,秦琼程咬金等离开瓦岗到了洛阳,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于是设计离开,投奔到李世民帐下,随李世民东征西讨,统一天下,被李渊封为护国公。后参与玄武门事变,助李世民登上帝位。2.秦琼为什么是二哥

第一,秦琼的父亲原是一名大将,后来被杨林所害,因此上杨林是秦琼的杀父仇人,秦琼父亲死后,他的母亲带着秦琼和其干儿子远走他乡,这个干儿子就叫秦安,秦安比秦琼大,故秦琼称之为大哥,这是原因之一。

第二,贾家楼结拜,魏征排名老大,秦琼老二,徐茂公老三,而“隋唐演义”又是以这些结拜兄弟为主线叙事的,这是原因之二。

第三,我想应该和山东文化的传承有关。因为古代的圣人孔子是山东人,孔子又称孔老二,所以在山东老二是对人的尊重。后来水泊梁山中的武松也叫武二郎。所以说在山东老二一直是尊重人的称呼,到现在有的地方还有这种传统。

秦安在秦家多年,又年长于秦琼,而主要的是他和秦琼关系很好以兄弟相称,虽然他们不是亲兄弟,却胜似兄弟。故秦琼称他为大哥,秦琼名满江湖、交友广泛,因他叫秦安为大哥,所以秦琼的朋友也叫秦安为大哥,故而称秦琼为秦二哥。

秦怡被杨广围困,里无粮草,外无救兵,被逼自杀,其大管家秦安带着秦母和年幼的秦琼逃出来,秦母就认秦安为义子,秦怡生前把所有的武功都授予了秦安,到山东后,秦安又把武艺传授给了年幼的秦琼,因为秦安年长于秦琼,所以秦琼称秦安为老哥哥,秦琼也就自然而然为二哥了。3.秦琼的轶事典故

冲阵斩将

据新旧唐书记载,秦琼每次随李世民征伐,敌阵中常有炫耀自己兵强马壮的武将,李世民就让秦琼前去,单枪匹马常将敌将斩杀于万众之中。但具体杀过哪些敌将,史书却无详细记载。

门神

民间过年时贴门神的习俗由来已久,即在过年的时候在自家门上贴上秦琼与尉迟恭的画像。据传,唐朝开国年间,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奏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其中执锏者即是秦琼。执鞭者是尉迟敬德。这个典故是小说西游记里的重要情节。

两肋插刀

“为朋友两肋插刀”,其来历是秦叔宝为救朋友,染面涂须去登州冒充响马,路过两肋庄时,在岔道想起老母妻儿,犹豫片刻,一条路去汝南庄,一条路去登州,一条路回家门,最终还是为朋友,视死如归去了登州,两肋庄岔道体现出秦琼的深重义气就被人们传为“两肋岔道,义气千秋”。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叔宝为朋友两肋庄走岔道”这句话传来传去就变成了“秦叔宝为朋友两肋插刀”了。

其它轶事

秦琼卖马、传枪递锏等典故虽然在民间广为流传,但都是小说虚构情节,而正史却无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隋唐十八条好汉秦琼排第十六罗成排第七原因揭秘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隋唐的历史想必大家也都是非常的喜爱的,最近很多网友都说了,这个事情也不是什么大事情,但是就是有一些的问题看不太明白了,那就是在隋唐十八条好汉的排行榜中,秦琼却只能排第十六,然而罗成却只能排第七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这两个人武功不差啊,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以前来分析看看吧!

隋唐十八条好汉,只是在传记演义中出现,都是以隋末农民起义故事为背景,讲述隋朝覆灭与大唐建立的一段历史演义,是一部演绎历史风云与歌颂传奇英雄之作。演义跟历史有很大区别,演义是文学性质较浓,故事性较强,虚构成分较大与历史事实不符。

在演义中,给书中的英雄人物作了排名十八条好汉,分别是:

第一名:西府赵王李元霸。一对擂鼓瓮金锤共重800斤,让天下英雄闻风丧胆,由于太厉害了锤震四平山后被雷击而死。

第二名:天宝大将宇文成都。一根凤翅镏金镗重320斤,被老大所杀,所以能做老一的尽量别去做老二。

第三名:裴元庆。一对八卦梅花亮银锤重300斤,四平山力战宇文成都。

第四名:紫面天王雄阔每。两柄板斧重160斤,“反王夺魁大会”一腔热血保住了多少英雄好汉。

第五名:南阳候伍云召。丈八蛇矛160斤,听说是春秋五霸名将伍子胥的后人。

第六名:伍天锡、第七名:罗成、第八名:杨林、第九名:魏文通、第十名:尚师徒、———第十六名:大帅秦琼。

小说与演义都来源与历史,在历史中大数都可以找到人物原形,《隋唐演义》本来就脱胎于《隋唐两朝志传》《大唐秦王词话》及唐书志传通俗演义》这三部书都是以李世民为主角,描述我们国家的历史上这个传大并建立丰功伟绩的帝王。

而小说演义大多都选择秦琼秦大帅做为主角,作为一个时代的英雄,他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他参加了几乎所有隋末唐初李世民、李密、王世充、窦建德诸造反集团间的军事冲突。隋唐十八条排名是论武功排的,作为一个英雄一个大帅,演义与小说中讲的是综合实力,包括为人及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秦琼怎么死的

全文共 195 字

+ 加入清单

在隋末时,秦琼已是将领,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随后,秦琼辗转瓦岗、王世充帐下,他才投奔到秦王李世民的麾下。后来,秦琼在南征北战中,虽取得多次胜利,但也常常在战争中受伤。

就这样,秦琼在长年累月的伤痛伴随下,驰骋在战场上。李世民称帝后,秦琼封官加爵,但他的健康却是急转直下,缠绵病榻。唐太宗贞观12年时,秦琼最终在病痛的折磨下死了。

秦琼一生经历过大小二百多次战斗,屡次身受重伤,也因此才会病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什么秦琼最后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秦叔宝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个人多一些,感觉这个人也还是非常的给力有意思的,最近也有不少的网友说了,其实知道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个事情了,但是熟悉的网友也知道了,其实秦琼是排最后一位的,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首先,我们需要去了解,李世民到底是为什么要做一个凌烟阁功臣录出来,真的只是想要纪念一下与自己一起拼搏奋战的手下们吗?

并不,这只是一小部分原因,更多的,是在当时的政治时局下,有这样一个功臣录,可以收买更多的人心,竖立自己的良好形象,让活着的其他人觉得,自己跟的领导是一个有功当奖的人,是有前途有奔头的,让牺牲了的将领后代觉得,自己的祖辈不是就白白牺牲,而且古人对身前死后事很在意,凌烟阁功臣录里有几位已经不在世,但是他的功绩依然得到了传诵,他的后代因此也可以得到更多的机会。通过这样的一个无关痛痒的功臣录,让自己的形象高大起来,让手下更有安全感,时局稳定,何乐而不为?

我们知道了凌烟阁功臣的起因,才能去考虑排名问题。

第二,纵观二十四功臣,很明显大部分是在玄武门之变和贞观期间发挥影响的人,具体他们的生平可以在我的凌烟阁功臣系列中看到,此处不细说了。

而秦叔宝的功绩,实际上更多是在反隋时期,尤其是玄武门之变中,他并没有旗帜鲜明地支持李世民,这与电视剧中其实是不一样的。这让李世民对他的信任度是有所下降的。

第三,秦叔宝的形象,是受到了很多神化的,广大人民在一次次的传扬中,很自然会去夸大,所以他虽然是一员猛将,但是并不是电视剧中那么举足轻重,也不是演员黄海冰那样俊俏,其实挺凶残嗜血的感觉,因为是冲锋的猛将,必定是要为后面的大部队打开局面,不允许他优柔寡断。

所以我们对他的功绩是夸大的,但是当时的李世民是清楚的,所以,这也是他的排名靠后的一个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隋唐头等悍将秦琼为啥经常在战斗中偷懒?其实一个字就能说明

全文共 220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正史中记载,秦琼可以说是隋唐年间的第一悍将了。在正史中最有名的单挑悍将有两个人,一个是万马军中刺颜良的关羽,另一个便是秦琼了。“关公战秦琼”并非异想天开,因为据《三国志》和新旧两唐书记载,古战场上最有名的单挑高手就是他们两个人。楚霸王项羽和李存孝虽然很能打,但似乎更喜欢混战而不喜欢单挑,“王不过项,将不过李”,单挑还得数关秦。

我们细看隋唐史料,就会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秦琼经常在战斗偷懒,有时候干脆就是出工不出力,两军鏖战的时候根本就看不见他那能跳过两领黑毡而且喜欢喝酒的忽雷驳,也看不见他那条“逾制”的超重大铁枪——此公经常会变成在战场上偷懒的隐形人。隋唐第一悍将的战斗力忽高忽低,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咱们在正史中抽丝剥茧,慢慢道来——以下记载来自《旧唐书》《新唐书》《隋唐嘉话》《朝野佥载》《酉阳杂俎》。

秦琼的成名之战,是与好兄弟罗士信一起,以两千精兵大破卢明月十万农民军。当时秦琼已经从来护儿军中转到了齐郡通守张须陀部下,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结识了能穿两套重甲并飞身上马的少年英雄罗士信。

一战成名受封建节尉之后,秦琼就开始“休息”了,真正跟瓦岗军死磕的,是张须陀和罗士信,所以隋炀帝皇宫中的画像,画的是张须陀和罗士信,没有秦琼的影子。这就可以说明一点:秦琼在打瓦岗军的时候,有些消极怠工,而且应该是寸功未立,所以杨广不知道他,他也没有再立功升职。

秦琼也并不是一直默默无闻,张须陀中了李密的埋伏,全军溃败以身殉国。这时候秦琼站了出来,不但组织溃兵打退了瓦岗飞将单雄信等人的进攻,还抢出了张须陀遗体,为老上级举行隆重葬礼之后,秦琼带领余部加入了隋军裴仁基序列。

裴仁基投奔瓦岗,秦琼和罗士信也跟着去了,但是裴行俨程咬金罗士信在为瓦岗军浴血奋战的时候,还是看不见内马军大统领秦琼的影子,所以之间裴行俨被王世充军射落马下,程咬金被马槊洞穿,却没有秦琼参战的记录。

还是像在张须陀军中一样,当瓦岗军被王世充击溃,连李密也被射落马下晕过去,眼看瓦岗军即将全军覆没的时候,秦琼有出来了:“左右奔散,追兵且至,唯叔宝独捍卫之,密遂获免。叔宝又收兵与之力战,化及乃退。”

从上面两段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秦琼平时作战很消极,只有在己方陷入困境的时候,才悍然出手,而且一出手就能扭转战局。而在跟随裴仁基再次转入王世充阵营之后,秦琼更是能躲就躲,坚决不战,唯一一次在两军阵前露面,是带着程咬金和自己的亲信骑兵施施然跑到了唐军阵营,王世充的千军万马连追都没敢追。

在唐军中,秦琼好像把多年积蓄的战斗力来了个大爆发:“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太宗以是益重之,叔宝亦以此颇自矜尚。”这时候的秦琼秦叔宝,威风凛凛意气风发,人挡杀人神挡杀神,杀出了隋唐第一悍将的威名,以至于他的大铁枪插在两军阵前,几十个王世充部下力士都拔不出来——估计也是不敢拔,怕下次见面的时候秦琼找他们要枪。秦琼的那杆大铁枪,成了大唐镇国之宝,在几代君王之后,还在大型祭祀和庆典的时候展出:“迄今国家每大陈设,必列于殿庭,以旌异之。”

在虎牢关(因避李虎之讳,改称武牢关)前,秦琼悍勇如常:“太宗将拒窦建德于武牢,叔宝以精骑数十先陷其阵。”秦琼数十骑兵冲散窦建德中军,这才使窦建德束手就擒。

当各路反王被平定得七七八八的时候,秦琼又开始偷懒了:玄武门前尉迟敬德浴血奋战,秦王李世民命悬一线(弦),却根本就看不到秦琼的影子。虽然《旧唐书》说秦琼“从诛建成、元吉”,好像秦琼参加了玄武门之变。而《新唐书》则说“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平隐(建成)、巢(元吉)”成了一个时间点,跟秦琼受封没有因果关系。这只能说明一点:秦琼又偷懒了,别人浴血奋战的时候,他不知道躲在哪个角落里,拿着李渊送给他的金酒壶喝酒呢,而且他的酒友很可能就是一直跟他焦不离孟的程咬金——正史中也找不到程咬金在玄武门前苦战的记载。

等到李世民当了皇帝,秦琼把偷懒发挥到了极致:干脆请了长期病假,逍遥快活了十二年,这期间尉迟敬德拳打李道宗、侯君集控告李靖谋反,秦琼都不闻不问,就更别提参与其中了。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对秦琼的人品产生质疑了:这位隋唐第一悍将是不是太善于明哲保身了?读者诸君切莫着急,咱们还是来回顾一下秦琼战斗的一生:当年大破卢明月的时候,秦琼还不到二十岁,血气方刚急于建功立业,所以一听征剿贼寇,自然是斗志昂扬。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自然也会困惑:盗贼真的是盗贼吗?杨广值得效忠吗?所以秦琼开始消极怠工,在打农民军乃至瓦岗军的战斗中,根本就看不到秦琼的身影。

虽然作战不积极,但是秦琼却也不能看着器重自己的张须陀和李密死无葬身之地,更不能看着战友溃败被屠,所以他总是在逆境中出现,解救那些濒临死亡的上级和战友。而在能“济世安民”的李唐军中,秦琼终于知道了自己为谁(百姓)而战,所以他每战争先,以至于“屡受重创”依然强悍无比。

江山初定之后,李唐皇室兄弟阋墙同室操戈,也让秦琼厌倦了,以他的本心,是一万个不想参与其中。所以“懒病”复发,再也不肯舞刀弄枪了。

我们经常看到秦琼在战斗中偷懒,并且好奇这位经常偷懒的秦琼秦叔宝是怎么成为隋唐第一悍将的,其实这个问题用一个字就能回答:“义”!不义之战,秦琼能偷懒就偷懒,为江山安定百姓安宁而战,秦琼义无反顾,悍勇无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秦琼为何排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最后一个?

全文共 1737 字

+ 加入清单

秦琼我们都不陌生,即使不知道他是谁,也可以想起来,每次贴门神的时候,能够看到他的名字。他也是《隋唐演义》里面重要的人物,历史上,跟随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为李世民拿下帝位做出过很高的贡献。那么,为什么李世民在对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把秦琼排到了最后一位?

秦琼秦叔宝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唐朝名将,但我们大多对秦叔宝的认识来源于一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像《隋唐演义》,《隋唐英雄传》等等,小说中的秦叔宝绝对可以称得上隋唐时期的第一名将,经常担任出征大帅,鲜有败绩,地位崇高,而这毕竟是小说里的说法。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秦叔宝到底是怎样的呢?他在唐朝有着怎样的地位呢?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当皇帝以后曾经做了一个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画像,而秦琼也是其中之一,只不过是倒数第一。其中最里层的是劳苦功高的宰辅功臣,中间的是一些王侯将相,最外面的就是一些其他功臣。秦叔宝功劳有多高?他本是隋朝来护儿的部下,后来因为兵败投靠了裴仁基。又跟着裴仁基投靠了李密,被得到了重用。还曾经跟随王世充作战过一段时间,几经周折到了李世民帐下。之后跟随李世民己经战场,被封为上柱国。

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秦叔宝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李密、王世充手下任职,虎牢大战后王世充败亡,这才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秦叔宝和程咬金投奔李唐后,被李渊派到李世民府上任职。从此,他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抓住了建功立业的最后机会。你看看,等到秦叔宝到了李世民帐下的时候,已经换了五个主公。虽说他也是随着部队转战,身不由己。但真要算起来,肯定不如殷开山、柴绍、长孙、独孤等人亲切。

《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选精锐千余,组建了一支玄甲军。玄甲军由李世民亲自率领,之下设四名将军: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翟长孙。李世民年轻气盛,见不得敌人耀武扬威。每当有敌人在阵前炫耀,李世民就命令秦琼出击。秦琼跃马负枪,杀敌于万众之中。可见秦琼武艺高强。单从官职来看,秦琼是左武卫大将军,品级是正三品,这在武将中是很高的品级了,但绝对不能算的上是最高的的人,比如李靖就是尚书右仆射,是二品的官。也就是说,秦琼的确是大唐武将权力圈的核心人物,但并非没有进步的空间。

当然关于秦琼最有争议的就是他到底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秦琼到底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本来是不应该有这么多质疑和争论的。因为新、旧《唐书.秦叔宝传》都明确记载了他参加这次军事政变的史实。那么,为什么现在还有那么多人提出疑问呢?主要就是从他在凌烟阁的地位和李世民上台后的封赏,很多人都不解,这么大名气的武将,为什么最后却在代表功劳最高的排名时反而排在了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后面。

其实,秦琼秦叔宝自唐统一后就伤病缠身,没有其他出战立功纪录。还有一点就是唐太宗建凌烟阁画像时,叔宝已去世5年了。而且凌烟阁只是从太宗对杰出的功臣的表彰和纪念的感情出发而建的,并不是功劳排名册,也不是武力排名,更不是人品判定排名。也许李世民只是按自己的喜好和亲近来进行排名的呢。

我们知道玄武门兵变的时候,李世民手下的猛将悉数出动,唯独漏掉了秦琼。而城外有十万大军,如果没有一名镇得住的人去掌管,这支军队会怎样?因此结论就是,秦琼在兵变的时候,被李世民派往了城外,毕竟秦琼此时是这支部队名义上以及实际上的最高军事长官。有他在,这支军队就是自己的接应,就算是李世民兵变失败,有这么一支军队在外接应,也可以保证李世民失败之后还能出来。同时,从李渊的御林军不知所踪看,我们可以判断,秦琼应该是派兵夺取了城门之后,领兵进城缴了御林军的械,由于秦琼在军中威望大,这种方式是当时可以减少兵员伤亡,并且最为安全的方式。秦琼死后,李世民下令为其陵墓设立石马、石人,这是这些功臣中唯一一位享受到这种礼遇之人,可见李世民对秦琼的敬重远在其他人之上。

关于秦琼在唐朝并没有明确的一些记载,但不过从后世的一些传说故事和文学作品可以推断,秦琼在唐朝百姓心目中地位还是不错的!元明时期,秦琼和尉迟恭逐渐变成了民间所供奉的门神;在清代出现的小说《隋唐演义》当中,秦叔宝便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将领,他的锋芒绝对是当时的隋唐英雄中最有魅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人。与秦琼相关的故事更是在后世广为流传,像秦琼卖马、传枪递锏等等。由此,可见秦琼在民间百姓的心目中,地位还是很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公战秦琼是怎么回事?关公如何能战胜秦琼?

全文共 3711 字

+ 加入清单

关公战秦琼,一听就是一件“瞎扯”出来的事情,关羽生活在汉末三国,秦琼是隋末唐初,这中间相差了好几百年呢,两个人怎么可能碰到一起来一场战斗?实际上,这句话本身也就是用来讽刺那些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的人。不过,如果硬要把他们拉出来比一比,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进行比较呢?两人当中谁又会获得胜利?

有时,你也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亚历山大的东征部队与始皇帝的秦军不期而遇,双方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如果壮年的程咬金邂逅如日中天的西楚霸王,哪一个会笑到最后?如果巅峰时的勒布朗·詹姆斯对上90年代初的迈克尔·乔丹,谁又会打爆谁?

三个问题貌似很难,但在有些人的眼里,解决它们并非难事,比如,可以这么做:第一个:打一把类似《帝国时代》的游戏,第二个:玩一盘《王者荣耀》,第三个:用NBA2K试试。

可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次涉及类似的问题,天空仿佛会飘来五个字:"关公战秦琼",普遍的看法是,两位强者没有生活在同一时期,无法进行对比。事实上也是如此,关羽、秦琼都是骁勇善战的猛将,论武功,孰优孰劣难以衡量。然而,如果换一个角度,关公确实可以与秦琼一战,那就是两人在后世影响力上的对比。

这方面,关羽明显要好于秦叔宝。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在去世一千多后,关羽成为了朝廷与民间都十分推崇的人物,他先被封为武安王,后被封为关圣大帝。中国古代将心璀璨,名将如云,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非常多,关羽却可以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与"文圣"孔子并列的"武圣"。无论是大陆地区,还是港澳台,甚至日韩、东南亚、美国,都可以看到关帝庙的身影,无论黑道白道,心中都敬佩关老爷为人,给他毕恭毕敬地上柱香。至于秦琼,相比之下,他受到的待遇便很一般了,只是位民间的门神,并没有受到后世朝廷、上层人士的青睐。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关羽能够在后世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而秦叔宝为什么稍逊一筹?

1.武力值

关羽的职业是武将,在生前,他是这个行业中的优秀人物。白马之战,曹操派张辽、关羽迎击颜良,关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袁绍诸将中,没有一个人打得过关羽;襄樊之战,淫雨霏霏,汉水暴涨,关羽抓住战机,降于禁,斩庞德,击败"七军","威震华夏",曹操一度产生迁都的想法。刮骨疗毒更是典型的事例,医生给他治疗时,关羽和诸将饮酒吃肉,谈笑自若,面无惧色。

对于关羽的勇猛,敌人也是心知肚明,比如程昱说:"刘备有英明,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夷陵之战前,曹丕召集群臣讨论,刘备会不会出兵攻吴,几乎所有大臣的都认为:"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一个"唯"字可以看出关羽在魏国大臣心中的地位,连他都死了,刘备还敢上?

在古代,底层的百姓无权无势,战乱、疾病、灾害、强权……威胁着他们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活,人们希望得到关羽这样的猛将庇佑,获得安全感,驱散邪恶势力,保一家平安。特别是在金兵南下、蒙古入侵、满清入关这样的日子里,尽早结束杀戮,免遭涂炭之苦是百姓极度渴望的。

在史书中,秦琼也是位勇将,也能在万人之中取敌将首级,但他的作用主要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看不出有多少独当一面的能力;至于关羽,往往被刘备予以重任,占领徐州时,任命他为下邳太守,征讨刘璋,留关羽镇守荆州。总体来看,两人都十分勇猛,武艺高低并不是造成双方差距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关羽身上肯定有秦叔宝没有的某些特点。

2.尊刘贬曹

如果你看过陈寿的《三国志》,会发现作者以曹魏为正统,曹操、曹丕都是本纪,刘备、孙权只是列传,但是在南宋读书人的眼里,正统变成了蜀汉,尊刘抑曹的倾向十分明显,为什么要以蜀汉为正统呢?仔细一想,会发现南宋的情况与蜀汉的情形十分相似,三国时期,曹魏占据中原,刘备虽然地盘最小,但政治口号是"复兴汉室",当蜀中谣传汉帝已死,刘备称帝,国号仍为"汉"。诸葛亮北伐,目的是"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刘蜀政权的使命就是复兴汉室,恢复前朝。南宋曾经拥有中原,金人南下后,靖康之变,二帝北狩,丧失半壁江山,皇帝要给祖宗上坟都得办护照。但他们依然在苦苦支撑,伺机恢复,这和蜀汉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关羽作为蜀汉政权的头号武将,为了复兴汉室奋斗终生,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歌颂他,就可以鼓舞更多的南宋男儿向关羽学习,为正统政权流尽最后一滴血,不屈服于北方的女真人。秦叔宝为李世民征战完,唐朝已经统一了,跟南宋的情况差别很大,而且李唐皇室与胡人的联系较为密切,论正统性,不如汉朝来的纯粹。加之李渊起兵不是为了复兴隋朝,他们是要推翻隋朝,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李渊攻入长安,架空、废黜隋恭帝,和曹氏父子对待汉帝的手法有一定相似性,这不是宋代读书人想要推崇的东西。

3.跳槽次数

除了彰显正统,还有一个统治者非常关心的东西,那就是关羽身上的忠君,关羽虽然跟过曹操一段日子,但一直忠诚于刘备,绝无二心。史书说他"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畏艰险"。即使遇到困难,也没有弃刘备而去。徐州之战后,曹操待关羽极好,给的条件非常优厚,但关羽却对张辽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临行前,曹操对关羽赏赐有加,关羽分文不取。生命的最后关头,败走麦城,关羽宁愿逃跑,也不投降,最终用自己的死亡报答了刘备的恩情。如此誓死卖命的忠臣良将,自然是上层非常喜欢的人物,毕竟枪杆子里出政权,不光要教军人怎么开枪,还要告诉他们对谁开枪,洪承畴、祖大寿等人,明明是满清的功臣,可死后却被放入《贰臣传》,史可法、张煌言,明明是敌对方,却受到乾隆皇帝的尊重,青史留名。

在封建统治者看来,他们不喜欢识时务的俊杰,更喜欢宁死不屈的忠臣,就算是愚忠也无所谓。从这个角度看,秦叔宝便没有关羽那么完美了,据两唐书记载,秦琼先为隋朝效力,在张须陀、来护儿手下当兵,后来又投奔过李密、裴仁基、王世充,在发现王世充不是明主后,与程咬金等人一起在阵前投奔李唐,可以说是一位经常跳槽的武将,对于秦叔宝个人来说,他舍弃王世充,跟随李世民,绝对是明智之举,是人生的重要转折。但在后世统治者看来,秦叔宝的行为就是叛变,他辅佐的李渊、李世民,也是隋朝的叛臣。如果以官方的力量大力推崇秦叔宝,岂不是在鼓励部下"良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哪天轮到自己势微,手下都敢换门庭,连个殉葬的都没有,着实可怜。权衡之下,关羽的忠君更受上层的喜欢,要是全天下都忠于自己,没有二心,那就更完美了,当然,那绝对是痴心妄想,世上总有明白人。

4.其他原因

此外,还有一些原因也推动关羽成为"网红",比如中国老百姓更同情失败的英雄,关羽奋斗一生,活了五十多岁,与儿子关平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充满了悲情与唏嘘;秦叔宝则功臣名就,封妻荫子,位列国公,尽管晚年屡屡得病,但他辅佐的君主统一了天下,自己也高官厚禄,陪葬皇陵,登上人生巅峰。相比之下,关羽的结局更让人印象深刻,毕竟是血的教训。同样的问题在刘邦、项羽身上也有体现,人们往往更同情别姬、自刎的项羽,认为他英勇、率直、真性情,对善于权谋的"老司机"刘邦,尽管他屌丝逆袭,也很不容易,但他是位成功者,荣华富贵了,缺少些悲情。

在裴松之的注中,有这么一条记载:"关羽爱《左氏春秋》,讽诵略皆上口。"虽然这句话没有出现在《三国志》的正文中,还是引起了后代读书人的关注,这句话说明什么?说明关羽喜欢看"四书五经"中的《春秋》,是一员儒将,推崇关羽,不就是推崇信奉儒家学说的人吗?这对于五代以来伦常败坏,渴望恢复纲常名教的宋代儒学复兴运动是大有裨益的,能够引导更多的读书人学习儒家经典,看,连关公都学,你还有什么理由不重视呢。

最后是宣传渠道、力度的差别,关羽是官方大力宣扬的人物,朝廷在中国有多大的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借助官府,关公的形象被推及四方,介绍给各地的百姓,而秦琼,则没有这么好平台,原因之前说过了。民间了解关羽主要还是通过《三国演义》,该书通俗易懂、精彩纷呈,成就极高,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路人转粉,每次提到古典小说,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四大奇书",后来演变为"四大名著",关羽做为其中的正面人物,"义绝"的化身,很容易得到大众的认可。

既然有《三国演义》,那有没有其他朝代的演义呢?当然是有的,这就好比十年前,《明朝那些事儿》走红后,突然之间,每个朝代都有"事"了,成功的方式往往被效仿,有条件的都想分一杯羹。但论成就、论水平,其他朝代的演义无法达到《三国演义》的高度,涉及隋唐的小说演义也是如此,虽然作品的数量挺多,但人气远远比不上《三国演义》,如此一来,知道关公的人比了解秦琼的人多就不足为奇了。

民间流传着相当多的关羽故事、传说,虽然离事实有一定差距,但也不是空穴来风,在史书中,往往能够找到最初的源头,如果历史上压根就没有这个人物,有关于他的信仰便无从谈起。关公能够获得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可,除其本身具备的素质外,还因为人们在关羽身上寄托了许多现实的需要,朝不保夕的难民看重他的"勇",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看重他的"忠",混迹于江湖的黑社会老大喜欢他的"义",人们各取所需,殊途同归,使关公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当然,如果比的不是影响力,是其他方面,最后得出结论秦琼比关羽好,那也是正常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唐朝凌烟阁功臣中,秦琼为什么排最后?

全文共 1274 字

+ 加入清单

秦琼秦叔宝,很多人都会在过年的时候看到他的画像,因为他是现代的门神之一,很多家庭都会在大门上贴上门神秦琼。秦琼是唐初时期的人物,是李世民夺取皇位的功臣之一,李世民为了纪念这些功臣,特意在凌烟阁当中挂上了他们的画像。然而,民间名气很大的秦琼,在唐初的凌烟阁功臣里面仅仅排到最后一位,这是为什么?

正所谓“马踏黄河两岸,锏打山西九州六府一百单八县,镇山东半边天,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神拳太保秦叔宝!”秦琼,是中国最具知名度的隋唐英雄,是历史上相当当的好汉,同时也是唐太宗李世民最信任的猛将。

早年,秦琼本是隋朝大将来护儿手下的将领。其后,秦琼被瓦岗军击败,最终选择加入瓦岗军。其后,李密被王世充击败,秦琼又被迫服从王世充。但是秦琼看不起王世充为人,因此他临阵投降了李世民,开启了他辉煌的军事生涯。

史书记载,秦琼手持宝枪,身跨宝马,有万夫不当之勇。每战必先,常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然而唐朝统一后,秦琼却不再有什么作为。这是因为他常年征战,一身是伤,身体已经很不好了。玄武门之变后,秦琼就淡出了政坛,不久之后便去世了。

最终,秦琼光荣地陪葬于昭陵,被封为胡国公。为表彰他的功劳,李世民还为他立了好几个石马。在唐初诸功臣中,这是独一无二的荣誉。后来,秦琼还被题名于凌烟阁,成为二十四功臣之一。

虽然秦琼威名赫赫,神勇无敌,但是他的身世却一直是个谜、史书中对他的家世毫无记载,至于他的父亲是谁,我们就更不知道。因此民间作者就给秦琼杜撰了一个父亲——秦彝。在评书中,秦彝本是南陈大将。其后靠山王杨林率领隋军伐陈,秦彝城破不降,被迫自杀。

就这样,秦琼成为了忠烈之后,与隋朝结下了不共戴天的私仇。因此,秦琼之所以投奔瓦岗山,组织反隋大军,也在情理之中了。

1995年,济南工人正在经七路小卫六路修筑公路,不想却发现一座石室墓葬。其后当地文物管理人员立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最终,在石室中发现了一座石碑,碑上字走龙蛇,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经过仔细辨认,专家们惊喜的发现,这个碑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秦琼的父亲——秦爱。

通过碑文,我们终于明白,秦琼的父亲并不是南陈人,而是北齐人。秦琼的曾祖父秦孝达、祖父秦方太、父亲秦爱三代均系魏、齐两朝的下层文职官吏,因其地位低下,因此史书对他们没有什么记载。即便如此,秦琼幼年时期的生活还是要超过普通人的,因此也塑造了他健壮的体型和神勇无比的性格。而在此之前,某些县志都说“秦家世代冶铁”。

除了解决秦琼的身世之谜以外,我们还从碑文中提取了秦琼在玄武门之变中的相关信息。在此之前,有些学者甚至认为,秦琼当时有伤在身,因此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所以,在凌烟阁上,秦琼排名末尾,比他的好兄弟程咬金要低上好几位。

然而从碑文中看,秦琼确实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并“从诛隐太子(李建成)、巢王(李元吉)”。在此政变中,秦琼主要负责阻挡东宫的反扑部队,因此没有像尉迟恭那样,亲手杀死李建成、李元吉等人。或许立下的功劳有限,因此才让秦琼排名末尾。

秦爱碑的发现填补了隋唐历史的一些空缺,让我们彻底解开了秦琼的身世之谜和他在玄武门之变中的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秦琼死后,他的大铁枪去了哪里?

全文共 1243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现代人供奉的门神之一,秦琼秦叔宝的武力值绝不一般,水浒传中有鲁智深神力倒拔垂杨柳的故事,但我们都知道那也是虚构,可信度并不高,但是有关秦琼的史料记载却能与鲁智深有的一拼,而且是官方认证过的,更加靠谱。但是,秦琼死后,他的后代却并没有继承他的武器大铁枪和枪法,那么,这些东西究竟去了哪里呢?

“金装锏,挂鞍桥,上阵临敌锏法妙。晃三晃,摇三摇,兵见愁,鬼见跑,五虎上将命难逃。背弓带箭逞英豪,威风凛凛杀气高,要问此公名和姓,姓秦名琼字叔宝,好汉的英名四海飘。”这赞语说秦琼“好汉的英名四海漂”没错,但是说秦琼上阵拿的是金装锏,就值得商榷了,秦琼作为玄甲军统领,后来的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在马鞍上挂一对破甲锏是可能的,而上阵杀敌的主要兵器是一杆大铁枪,那铁枪插在地上,几十人都拔不动。这在正史中是有记载的,而且比《水浒传》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靠谱得多。

笔者曾经计算过,鲁智深要不是身高五丈的话,那么他拔树的时候实际是站在树根上的,站在树根上拔树,跟薅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拎起来一样困难。而及唐玄宗天宝年间兼修国史的集贤院学士、右补阙刘餗所著《隋唐嘉话》(很多史料被《新唐书》《旧唐书》采用)中明确记载:秦武卫(秦琼曾任左武卫将军)勇力绝人,其所将枪踰越常制。初从太宗围王充于洛阳,驰马顿之城下而去,城中数十人,共拔不能动,叔宝复驰马举之以还。

这段史料说的是秦琼的大枪大得离谱,把他插在地上,几十个敌人都拔不起来——这事儿十分靠谱,我们把拿刀剁骨头,也经常被嵌住,要左摇右晃才能拿下来,这一点比较有些年纪打过桩的人也深有体会。而且几十个人也不可能同时上去拔枪,可能是大家轮番上阵或者三两个人挤在一起使劲儿。而秦琼飞马近前,探手拔枪,然后疾驰而去。

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一个身穿耀眼明光铠的青年将军,骑着满嘴酒气的忽雷驳,铁枪挥舞来去如风,这酷耍得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笔者心中禁不住产生一个想法:秦琼耍酷,神仙也挡不住!要评隋唐最潇洒的武将,当然非秦琼莫属。

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要问:秦琼的马怎么会喷着酒气?难道秦琼上战场是醉驾?其实秦琼比醉驾还潇洒,别人醉驾是司机喝酒,他这醉驾是连“车”都醉了。这在唐人笔记里还真有记载,跟秦琼同时代有个名将叫段志玄(凌烟阁位列第十),段志玄有个玄孙(不知几代)叫段成式,段成式写了一部笔记叫《酉阳杂俎》,那里面明确写着“秦叔宝所乘马,号忽雷驳,常饮以酒。”

这位喜欢骑着醉马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叔宝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的秦琼秦叔宝,生的儿子却没有子承父业上阵杀敌,而是给唐太宗当了贴身保镖(千牛备身,执“千牛刀”负责皇帝的安全),历史上也没说秦怀道等秦家子孙继承了秦琼的大铁枪和枪法,那么秦琼的大铁枪哪去了呢?

答案是秦琼的那把大铁枪被“充公”了,而且成了“镇国之宝”,每逢国家大典,都要抬出来展示一番,一直到唐玄宗时期还在“展览”,史官刘餗还见过:“迄今国家每大陈设,必列于殿庭,以旌异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秦琼为什么不支持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秦琼和李世民真实关系怎么样?

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李世民决定发动玄武政变,除掉他的两位兄弟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的。像李世民手下的大将秦琼就比较中立,没有支持李世民但也不反对,如果换做别的人可能以后都不会在重用秦琼,但李世民还是依然相信秦琼,并给他了一个可以选择的机会。或许这也真是将领们愿意追随李世民的原因。历史上李世民和秦琼的真实关系可能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好一些。

自古人们对于皇权的渴望都是近乎痴迷和疯狂的,有人为了当上皇帝征战四方,有人为了当上皇帝弑父逼宫,无所谓对错,本来皇权斗争中就是你死我亡。但是如果在皇子们为了皇权斗争的不可开交之际,而大臣们没有站好队,一旦新皇大权在握的话,一定会整治当初那些当初没有追随自己的人。但是李世民却没有这么做,在玄武门之变中,李靖、李勣和秦琼(《旧唐书》中记载秦叔宝参加了玄武门之变,但是其他史书上均未记载)都没有选边站,为了李世民并没有整治他们呢?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期最血腥的政治事件。当时李渊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本就让二儿子李世民不服气,毕竟在大唐开国战争中李世民的贡献最大,据说李渊也曾经许诺要将太子之位封给李世民的。但是李渊的性格就是一个马大哈、乐天派,说过的话并不一定能够记得,于是就立了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为皇太子。

李世民对此当然不服,而太子李建成又联合齐王李元吉,准备与秦王李世民来一场权力的战争。但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低估了战争的残忍程度。李世民麾下的武将尉迟恭和侯君集等一帮子,又有长孙无忌出谋划策,在玄武门下做好埋伏就等着李建成和李元吉自己成为瓮中之鳖。

就在李世民这边率领着文臣武将来密谋玄武门之事时,作为秦王府将领的秦叔宝却选择了中立。早在此之前朝中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太子李建成,尤其是文官集团对于他们辅佐的太子很是看重。而为大唐立下过军功的武将们都支持唐王李世民。而卫国公李靖和英国公李勣都没有参与站队,而是选择了中立。

但是历史对李靖、李勣和秦叔宝都非常尊重,即使他们在李世民生死存亡之时依然没有忘记自己效忠的乃是大唐,而不是李世民,这种忠君思想是李世民非常看重的。并且李世民对于李靖、李勣和秦叔宝都不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都有他们几位,可以说李世民是一个具有大格局的人,即使在“私人问题”上你没有帮助,但是你恪守忠君之道,我还是很敬重。不仅如此,李世民甚至对对手都非常爱护,只要是有其才,比如魏征就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李世民不杀之反而重用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秦琼打擂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98 字

+ 加入清单

李渊称帝建唐后,他对将相之才求贤若渴,随即想到了救过他一家的猛将秦琼。于是,李渊传召秦琼进京,但来到京都的却是假冒秦琼的曹英。随后,李渊还准备封假秦琼为大元帅,但此举遭到朝臣的反对,并提出让假秦琼曹英摆下擂台百日的要求。

身在瓦岗的秦琼得知消息后,便带着程咬金等人来到京都,刚好赶上正在摆擂台的曹英。在秦琼将曹英打死后,他还带着瓦岗众英雄归顺了唐朝。

人们为了纪念秦琼的勇武过人,就流传下了这个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秦琼卖马的故事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隋朝末年,秦琼在潞州办事途中染上重病,所带盘费也耗尽,只好将自己的黄骠马拿到二贤庄去卖。不一会,当世好汉单雄信途径此地看中了秦琼的马。在交易时,落魄的秦琼碍于颜面谎称自己是秦琼的好友。单雄信得知两人的关系后,为表对秦琼的仰慕,特修书一封托其转交。

交易完后,当单雄信来到潞州酒楼偶遇另一好汉王伯当时,才知秦琼的情况。于是,单雄信返回找到秦琼,并盛情款待他,让其在二贤庄精心养病八个月。二度离别时,单雄信为秦琼的黄膘马配上了金镫银鞍等,从此二人结下莫逆之交。虽然后来,单、秦二人各谋其主而分道扬镳,但患难中结下的兄弟情谊始终如故。

后来,这个典故演变成成语秦琼卖马,指不得已而为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秦琼排凌烟阁24功臣最后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为何秦琼排在最后

隋唐当时有很多英雄,他们的身世在史上都有记载,但是关于秦琼的身世一直都比较模糊,没有具体说法,只有一个民间传说。到1995年的时候,他的身世才正式被后人所了解。秦琼一开始是讨伐瓦岗军的,但是后来是后来被打败了,就在他们的手下做事,但是后来所在的军队又被王世充所打败,所以之后又投靠了王世充。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发现王世充非常奸诈,所以不想跟他一块儿做事,后来就带领程咬金投靠了李世民,李世民也听说过他的英勇事迹,所以马上给他一个官职。秦琼在这期间曾多次要求出战,并且每次都表现的非常英勇。慢慢的就出名了,成为了当时很有名的大将军,他随着李世民征战,立下很多功劳,但是因为他常年上战场,所以身上留下很多毛病,这些兵他年纪稍大的时候全部显现了出来,经过玄武门之变,他几乎不上朝,病情越发严重,所以就去世了。

他的传说就是这样,人们为了能够补充他的历史事迹,于是就杜撰了他的一个爸爸。他父亲本是南朝的大将军,后来被隋朝进攻的时候被迫自杀,秦军为了给父亲报仇投靠了李世民。这个说法正好和历史吻合,慢慢的被沿用。但是直到1995年的时候,身世之谜被揭开。

济南的一个修工队在修路过程中发现一个石碑,碑上的文字记载了他的身世,原来秦琼的父亲是秦爱,是齐北人,不是南城人,而且他父亲和之前的祖先都是官吏,只官吏较小罢了,没有记载,这次发现也很有意义。虽然石碑上没有记载重大历史事件,但是也补充完整了秦琼的身世,让我们对秦琼更加了解,不再只凭只凭猜测传说了解他,并且此碑上还记载着玄武门事变的另一些事情,他在玄武门之变的贡献并不是特别突出,所以没能排得上功臣的前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秦琼的一生是怎样的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秦琼一生过得怎样的

秦琼是一个有勇有谋、战功赫赫的武将,作为李世民身边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为了李世民的江山做下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对李世民十分的忠心,秦琼的名声非常大,受到了世人的崇拜,古往今来都知道他是一个勇敢的大英雄。在群众心目中。

当时在秦琼等一众人的支持下,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取得了胜利,将太子李建成拿下,让李世民顺利的坐上了太子的位置,最终登上皇位,秦琼始终如一的对李世民忠心耿耿。

虽然李世民在历史上是十分有名的皇帝,他开创了大唐盛世,但是李世民的成功和秦琼一众等人离不开的,他们对李世民非常的忠心,为了李世民的江山,经历了上百场的战争,虽然身负重伤,但是也从不言败。

由此可以看出,秦琼还是一个十分重义气的人,作为唐朝初期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至今被广泛流传,深受人们的敬佩,为大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为何秦琼一直装病?

全文共 1747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到秦琼,很多人对他都是非常敬佩的,而且在民间,秦琼还是门神之一,与尉迟恭一起守护千家万户,而这也是源于一个传说,据说只有秦琼和尉迟恭守卫宫门的时候,李世民才能睡一个好觉。这样看来,秦琼在李世民时期应该是很得宠的,不过这毕竟只是传说,在真实的历史上,李世民登基成为皇帝之后,其实秦琼就一直在装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秦琼难道是对李世民很不满,所以不肯承认他这个皇帝吗?秦琼装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秦琼为李世民效力

在隋朝末年,也是有很多的大英雄人物闪亮出场,因为看不惯隋朝皇帝的所作所为,百姓民不聊生,有胆识有才智的人都纷纷揭竿而起,比如像罗成、徐茂公、程咬金等人物,都是一些忠肝义胆的人物,当然还有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秦琼,秦琼也是一个大英雄。

唐朝能够建立跟他有着莫大的关系,本来是忠臣理应享受着朝堂上的荣耀,随着众多演义小说和影视作品的流传,秦琼这个人也逐渐变得家喻户晓。后来几度辗转,秦琼成为了李唐帐下一员大将,立下不少战功,最为著名的就是将同是名将的尉迟恭降服,令其自愿归顺,秦琼一时声名显赫,无人能及。

刚开始秦琼参军时只是最底层的士兵,或者说是一线的小兵,但是他在多达几万的新兵中很是突出,当时就得到了赏识。后来,秦琼就一直跟着来护儿做事,然而这时的隋朝已经濒临灭亡之际,兵败后,秦琼先是投奔了裴仁基。

后来跟着裴仁基一起投靠了瓦岗寨,这时瓦岗寨正是李密当家,没过多久,李密又输给了王世充,于是秦琼再次投靠了新的主子王世充。为王世充做事一段时间后,秦琼觉得王世充不是个值得投奔的主子,于是秦琼又去投奔了李渊。

在李渊和其他叛臣争夺天下时,如果少了秦琼这位大将在战场上的付出,李渊也很难这么快就击败隋朝旧部和其他叛臣的势力,从而建立唐朝。之后李渊让二子李世民带着秦琼等瓦岗英雄一起在战场上作战,秦琼和程咬金以及尉迟恭三人所向披靡。

当敌军看到唐军的主帅是他们三人时,作战的士气瞬间低迷。秦琼一般会作为总指挥指导全军,程咬金作为先锋,凭借一招三板斧就让敌军吓破了胆。如果程咬金在和敌军大将作战时处于劣势,这时尉迟恭会上场助他一臂之力。2、李世民登基后秦琼为何装病

可在唐太宗建国之后,秦琼便装病十二年,从此不再出现在战场上,甚至连家门都很少再出。世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甚至连君主唐太宗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有次亲自去询问,他只是回答是没有大碍,只是多年征战留下的隐疾。

唐太宗一听这套说辞就不再强求他,并亲自派人去他府上为他送去宫里的上等药材,可秦琼从来不喝,都吩咐下人倒掉,可能是很强的防备心也可能只是他得的是再好的药都治不好的病。按理说,唐太宗待他不薄,专门给他在二十四位里留了一席,立功后的封赏也从不含糊,秦琼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其实在发生玄武门之变之前,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想拉拢他,但是他站了个中间派。后来李世民顺利上位,登基之后,秦琼开始了多年的装病。这样一来也是能够看出来秦叔宝是一个敢作敢当的勇士,他并不愿意屈服在别人的手中,也不愿意和别人蛇鼠一窝。

而且我们也是知道秦琼是李渊的老部下,伴君如伴虎,他是为李渊打天下的,他的功劳大多数都是跟随李渊有的,所以这样一来在李世民的眼里是一个前朝旧臣,或许秦琼也是不想要转进这样的斗争之中,而且在玄武门之变里面秦琼可能也是看到了李世民的心狠手辣,所以秦琼就开始这样装病,一装就是12年之久,到后来也是去世了。

所以大家看到这里大概也是知道了为何在李世民上位之后,赐给秦琼一个爵位,但是秦琼却装病十二年的原因了,只能够说生活在皇宫里面,每天都是在刀口上面过日子,或许用你的一个举动一个想法都是会惹来祸端,或许秦琼就是这样的想法吧。3、秦琼是怎么死的

武德九年(626年),秦琼参与玄武门事变,随李世民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事后被拜为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后来秦琼经常生病,每逢病时就对人说:“我戎马一生,历经大小战斗二百余阵,屡受重伤,前前后后流的血能都有几斛多,怎么会不生病呢!”

贞观十二年(638年),秦琼病死,被追赠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李世民特意下令在秦琼墓前造石人马,用以彰显秦琼的战功。

贞观十三年(639年),秦琼改封为胡国公。十七年(643年),李世民命阎立本画秦琼等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挂入凌烟阁,以供自己怀念,后人景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