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石子饼的来历【实用20篇】

每年的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军节。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浏览

6374

文章

1000

篇1:世界环境日的来历介绍

全文共 2659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环境日,让我们保护环境,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环境日的来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世界环境日宣传标语

1、成绩你高我也高,环保意识要提高

2、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3、绿水青山是我家,大家不要破坏他

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5、环境与人类共存,开发与保护同步

6、贯彻环保教育,宣导环保资讯

7、生产绿色产品,节约地球资源

8、全员参与改善,持续环保社区

9、环境污染,后患无穷;珍惜生命之源水,不要让地球流泪

10、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11、保护地球,给后代一个蓝天、碧水、绿树的.世界

12、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3、节能减耗,从我做起

14、种树种草,有利环保

15、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绿色是地球的本色

16、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17、再不保护地球,地球就是一个传说了

18、让大气清新、让天空蔚蓝、让河山碧绿

19、清扫清洁坚持做,亮丽环境真不错

20、浪费水可耻,节约水光荣

环境保护日倡议书

爱护环境,就是珍惜生命。在第____个“65”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为了自己,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让我们一起“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共同做到:

1、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增强环保意识,做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参与者、监督者。

2、爱护公共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倒乱扔垃圾,不随意排放污水,不破坏花草树木,不露天燃烧稻草和其他有害物质,少燃放烟花鞭炮,减少环境污染,保护水源,保持村庄、道路、河流清洁。

3、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将玻璃瓶、废塑料、废纸、废弃电池、厨余垃圾及其他各种废弃物,按照“沤、烧、埋、收”的方式进行分类处理,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造福人类。

4、绿色低碳环保出行。尽可能的多选择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等绿色方式出行,健身环保两不误。

5、节约社会自然资源。推广使用节能电器、清洁能源汽车;拒绝过度包装,多使用耐用品及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工作生活用品,少使用一次性餐盒、一次性筷子以及塑料袋(布)等消费品;节约用水。

爱护地球,保护环境,倡导绿色生活,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共建现代生态文明县城、幸福莲乡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____镇____社区

20____年__月__日

保护地球的知识——善行由家里开始

1、 打扫清洁家居,减少使用化学清洁剂或杀虫剂

2、 用柠檬及炭等消除异味,代替化学空气清新剂

3、 餐具不大油腻时用暖水清洗,减少使用洗洁精

4、 室内外多种植物可使周围阴凉,减少开风扇、冷气

5、 时常留意保养电器(特别是冷气机),减少耗电

6、 选用效能好的电器用品(参考消委会的介绍)

7、 非必需的电器(电动牙刷等)可以少买

8、 若不是太热时,用电风扇代替冷气较省电

9、 冰箱放在阴凉角落可省电,开门取物后尽快关上

10、 冰箱不贮存太多食物,这样省电又减少中毒危险

11、 使用日光灯及省电灯炮较省电,更可多利用天然光

12、 离开房间时关掉电灯和冷气机

13、 冷天多穿衣服,必要时才开暖炉

14、 储积整机的衣物才开洗衣机,既省水、省电又省工夫

15、 多用淋浴少用浴缸,可省下许多水

16、 多用快锅或闷烧锅煮食,既省燃料又省时间,更保存营养

17、 多用蒸、煮、炒的方法煮食,可节省燃料

18、 厨房里用餐布一样卫生,不必用大量的纸巾

19、 煮食时份量不必过多,以免浪费

20、 尽量用密封盒或瓶装食物,减少消耗保洁膜

21、 采买用可回收材质包装的商品,少买其它包装

22、 不买象牙筷子或其它稀有动物的产品

23、 药物及残余食物不要冲入厕所,应包好放垃圾箱

24、 选购白色卫生纸,可以减少颜料污染,用草纸更好

25、 用电胡刀,不用刀片剃,减少浪费金属资源

26、 多用自然物料家具,少用塑胶及人造纤维

27、 必要时才换家具,选购耐用又款式不会过时的一类

28、 采用「二手」家具,减少不必要的购买

29、 采用乳胶漆少用磁漆,因为水溶性油漆污染较少

30、 不要取电话簿,减少消耗纸张

世界环境日主题为作文

今日,你还能听见小鸟那美妙的声音吗你还能看见那满地的翠绿吗你还能看见那清澈的河水吗如今,地球已经不复从前了,她正在一步一步的衰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些贪心的人类。因为我们的贪婪,旅行鸟灭绝了。因为我们不可满足的心,鲨鱼被捕获了。你看看那一些灭绝或死亡的动物,不都是我们的“功劳”吗?

地球不属于我们每个人,谁也没有权利去伤害她。她是我们共有的,需要我们共同的呵护、关爱。

水资源是供我们利用的,不是供我们浪费的。此刻有多少人因缺少水资源而死的,仅有此刻去珍惜水、爱护水才能保证不发生这些事情。所以从今日起,大家要做到不浪费水,并监视身边的人做到节俭用水。

大家生活中必须有很多可回收垃圾吧,如:电池、纸张……不都属于以上一类吗所以,大家在生活中必须要做大垃圾分类啊!因为这样,才能保证回收站的人把该回收的垃圾给回收。

大家买东西时都喜欢用塑料袋吧是啊,塑料袋既方便又美观,谁不爱用啊!可是,你明白塑料袋到底多么不环保吗它自然分解需要二百年以上,还污染水源和土壤塑料袋不容易分解,一百年都不会腐烂;如果埋在土里,就会破坏土壤的质量;如果把它丢在大海里,鱼儿们一不细心吃了,消化不良,就会死亡……此刻明白它的危害了吧所以期望大家少用塑料袋。

环保听起来是件大事,可是他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进行修改。说它离我们进,触手可及。说它离我们远,它又不会来靠近我们,需要我们去接近它。

我们仅有一个地球,她需要我们的爱护。让我们一齐环保,让昔日鸟栖虫居的日子回来吧!

世界环境日的来历介绍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

世界环境日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它自确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环境庆典活动,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6月5日都会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世界环境日”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全文共 4999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又能见到忙碌的身影,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来历习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清明节的习俗

一、祭祖扫墓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们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带上水果食品、纸钱等物品来到墓地,将供品摆放在墓地前面,将纸钱焚化,为坟墓添一些新土,然后再在墓前磕头祭拜,就可以收拾供品打道回府了。

二、折柳赠别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总能给人一种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感觉。自汉朝以来,人们就逐渐形成了折柳赠别的习俗,借此互祝平安,因“柳”与“留”谐音,所以也取恋恋不舍、尽情挽留之意。同时希望离别的亲友,到了他乡也如离枝的柳条,能够很快地生根发芽,随处存活,这些都寄托着对亲友的美好祝福之情。

三、荡秋千

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由来已久,历史相对古老,最早叫做千秋,后来为了避免某些方面的忌讳,才改为秋千。最早的秋千一般都是以树枝为架,然后再拴上彩带。后来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做成的秋千。荡秋千的习俗传承至今,深受人们喜爱,不仅能锻炼身体,也可以借此锻炼自己的勇气。

四、拔河

拔河的运动起源于春秋后期,开始是在军队中盛行,当时叫“牵钩”、“钩强”,后来流传到民间,到唐朝时期开始称为“拔河”。拔河就是人数相等的双方对拉一根比较粗的绳子,将对方拉出河界,就算获胜。唐玄宗时期曾经在清明节时期举行大型的拔河比赛,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清明节的民间习俗了。

五、蹴鞠

蹴鞠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活动,起源于战国时代,蹴鞠就是指一种古老的皮球,球面是用皮革做成,里面用羽毛填充。蹴鞠运动是古代清明节时期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到了汉代,蹴鞠就已经成为一项非常专业化的运动。到了唐宋,蹴鞠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成为一种大型活动,在宫廷内,经常有数百人参加。《水浒传》里的高俅,就是一位蹴鞠高手,正因为他球技高超,才深得宋徽宗赏识,一路平步青云。

六、踏青

踏青也称作春游,古时也叫探春、寻春等等。清明时节,春回大地,阳光明媚,万物复苏,人间处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踏青的大好时光。踏青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宋代,踏青之风最为盛行,一直相传至今。

七、吃鸡蛋

清明节吃鸡蛋的习俗,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古人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后涂上各种颜色,称为“五彩蛋”,他们把这些五彩蛋投到河水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们就争先抢捞,认为吃了以后,就可以孕育生子。

后来人们在清明节时期吃鸡蛋,象征一家团圆,也有民间传说清明节吃了鸡蛋,一整年身体都会好,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都是一种节日食品。

八、吃发糕

清明时节人们喜欢蒸发糕吃,发糕由黏米碾成米浆蒸熟做成,发糕重要的不少好吃不好吃,而是看蒸得够不够“发”、够不够“高”,用来寄托“发财”、“高升”的美好愿望。

九、吃青团

青团是江南一带的小吃,是清明节最有节日特色的食品。它是将一种清明节前后才有的艾草,打出汁拌进糯米粉里,然后做成团子,因为做出的团子呈碧绿色,所以取名青团。

十、儿女亲家互送麻糍

在浙江部分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儿女亲家互送麻糍的习俗。在古代,男女联姻后,往往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正式嫁娶,也是为了便于双方互相考察,毕竟结婚是人生的大事。儿女亲家互送麻糍,就是在嫁娶前的一种礼仪,男方一般在清明节前给女方送去麻糍,意思就是下一个清明节前就要来迎娶新媳妇过门了。等女儿出嫁后,女方家的父母,又要在清明节前给男方家送去麻糍,意思是祝福小两口日子过得糯滋滋、甜丝丝,幸福美满。

清明节起源的传说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写的书信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书信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习俗的传说

1、禁火冷食

这一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朝诗人韩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由于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就需准备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备禁火期间食用,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寒食节期间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饼,上附红枣并捏成燕子形状的“子推燕”;有用梗米及麦芽糖调制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黄色近似今日点心的环饼;有用糯米与雀麦草汁舂合而成,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料的蒸食——青白团子。此外,鸭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冻鱼肉,也是寒食节常用的食品。

2、祭扫坟墓

在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期,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根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朝,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3、踏青游乐

大约从唐朝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朝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主要是以纪念仪式的方式,如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杜牧的《七绝·清明》诗,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春雨、牧童、酒家,诗人匆匆的步履牵引着清明节的诗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把人们带入另一番节日盛景,如林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态各异的车马轿舟,一片忙碌、一派繁华尽在画卷中。今天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共创幸福美好未来,是我们过节的主题。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简介

全文共 2540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又是土地神诞辰“社日节”。由于节期重叠,南方部分地区“二月二”既有龙抬头节习俗又有祭社习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简介,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1月二龙抬头10大禁忌

1、忌讳吃稀饭喝疙瘩汤,以免糊住龙眼,天将降冰雹

2、忌刀切,怕砍了龙头;

3、女子结婚选女送客和嫁娘忌用孕妇。“回头”和寡妇。

4、从春节到二月二不得空锅。

5、商店忌说“关门”,晚上关门叫“靠门”。

6、渔民或船户忌说“翻过来”,称“滑过来”。

7、忌说“吃醋”,叫“用忌讳”。

8、停止一切家务活

民间认为,二月二这一天,妇女们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目”;还要停止洗衣,恐怕“伤了龙皮”等等。

9、忌讳“磨面”

俗话说“磨为虎,碾为龙”,有石磨的人家,这天要将磨支起上扇,方便“龙抬头升天”。对于属龙或蛇的人来说这个日子是要特别在意,在二月初一的晚上家里有石磨的就要把石磨掀起来,说是不要影响了“龙抬头”,据说只有这样,才能“细雨下得满地流,一年吃穿不发愁”。

10、引龙钱—山西特有习俗

晋南地区认为这一天是青龙活动的日子,忌去河边、井上担水,以免带回龙卵。在河边、井旁走动与劳作时,很注意安静,尽可能不弄出声响,以免惊动了青龙,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破坏了。

2月二龙抬头的来历简介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把天空划分为28天宿,以此来表示日月五星的运行和位置。28天宿可分为4个大区,东方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西方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中“角宿”就是龙角。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了龙角星,所以称为龙抬头。民间又传说这一天龙神会从睡眠中醒来,于是人们在那时就会焚香祷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也称为“龙头节”。

3月2龙抬头吃什么饭

一、【韭菜猪肉饺子】

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

原材料:中筋面粉250克,清水130克,韭菜,猪肉馅

调料:盐,生抽,老抽,姜,白胡椒粉,植物油,淀粉

制作过程:

1、适量中筋面粉、少许盐加清水和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饧面。

2、肉馅加入少许白胡椒粉、姜末、1汤匙生抽和1/2汤匙老抽,1汤匙料酒,一点点清水和少许淀粉搅拌均匀腌制。

4、韭菜清洗干净一定要控干水分,然后切碎备用,这时候先不要着急拌馅。

5、先将面团搓成长条状,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擀成饺子皮。

6、要包饺子之前,将韭菜放在一个盆中,加入一些植物油搅拌均匀,先用油锁住韭菜的水分,最后再加入猪肉馅、盐搅拌均匀开始包饺子。

7、取一个饺子皮,放入韭菜馅,按照自己的习惯包成饺子。

8、待饺子全部都包好,锅内加水烧开,下入饺子煮熟即可。

二、【春饼】

立春之日讲究吃春饼,而过二月二同样讲究吃春饼,立春吃春饼叫做“咬春”,而二月二吃春饼则叫做咬“龙鳞”,是因春饼圆且薄的形状好似鳞片而得名。二月二吃春饼的习俗源于清代,饼内卷入酱肘子、猪头肉、樟茶鸭等肉食以及韭菜、萝卜、豆芽等蔬菜。

原材料:中筋面粉,土豆,胡萝卜,鸡蛋,黄瓜,里脊肉

调料:生抽、蚝油,老抽,豆瓣酱,白胡椒粉,料酒,葱姜

制作过程:

1、面粉放入盆中,加入大约80度热水,用筷子搅拌成絮状,待不烫手了,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饧面。

2、面团搓成长条状,然后分成均匀的小剂子,取一个小剂子用手压扁,擀面杖擀一下,呈比较厚的小饼。

3、在每张小饼上都刷上薄薄的一层植物油,3~4张小饼叠在一起。

4、再次擀薄,用力要均匀,这样饼的薄厚也更均匀。

5、平底锅烧热刷上少许植物油,放入擀好的饼小火烙熟,烙好后的春饼趁热撕开,卷上自己喜欢的菜即可。

三、【凉拌猪耳朵】

吃猪头肉称“挑龙头,二月初二吃猪头肉也有说法。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

原材料:卤猪耳朵,大葱

调料:盐,白糖,鸡精,辣椒油,花椒油,香油,生抽,陈醋

制作过程:

1、熟猪耳朵一只,比较肥腻的部分切除,将剩下部分切薄薄的条状。

2、大葱清洗后对半切开再切细丝。

3、大葱丝和猪耳朵放入一大碗中,加入盐、白糖、鸡精、生抽、陈醋、辣椒油、花椒油、香油。

4、搅拌均匀即可。

四、【炸糖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区,人们有在春龙节这天吃油炸糕的习俗,称之“食龙胆”。油炸糕色泽金黄,被称作龙胆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米磨成面,即成黄米面,由黄米面做成的黄米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所用食材:中筋面粉160克,水300克,白糖10克,馅料:白糖+面粉+黑芝麻

制作步骤:

1、水放入小锅中,加入白糖10克,大火烧开煮至白糖融化。

2、面粉放入大碗中,边倒入开水边用筷子搅拌,成粘稠的一团,放在一边晾一会。

3、待晾至不烫手后,和成柔软的面团,这个面团是比较软的会粘手,可以在手上抹点油,就比较好操作了。

4、小碗中加一些白糖、少许面粉和黑芝麻搅拌均匀,作为馅料。

5、面团搓成长条状分成均匀的小剂子,我一共分了12份。

6、取一个小剂子用手压扁,放上馅料,将其包好,收紧收口避免炸制时候露馅。

7、待全部糖糕都包好,锅内加油烧至6成热,一个个放入糖糕进行炸制,待糖糕浮起,要及时翻面几次,让其上色均匀,炸制糖糕变成金黄色控油出锅。

五、【阳春面】

北方人喜欢在这天吃碗“龙须面”讨个“好彩头”。龙须面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因抻出的面细如发丝,下滚水如银龙入海,故得名。“龙须面”有顺顺溜溜,顺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原材料:细挂面1小把

调料:小葱少许,猪油1汤匙,生抽1汤匙,盐1小勺

制作过程:

1、准备盛面的大碗中先加入1小勺盐、1汤匙生抽和1汤匙猪油。

2、煮锅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后舀出一些到大碗中,猪油会因为开水的加入而融化,香味弥漫开来。

3、然后将挂面下入锅中煮熟,火候很关键,面条要软而不烂,韧而不硬。

4、煮好后的面条控水捞入大碗中,撒上一些葱花就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门神的由来 门神的来历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门神,即司门守卫之神,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 作为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国民间深受人们欢迎的守护神。 按照传统习俗,每到春节前夕,家家户户便忙碌起来写挥春贴对联和门神,祈福来年。

根据史料记载,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祀门”的活动,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典礼。在门神的传说中,神荼和郁垒二神的传说在民间早有流传,《山海经》、《风俗通义》、《重修纬书集成》、《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典籍都有记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麻婆豆腐的起源 麻婆豆腐的来历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清朝同治元年,在成都的万福桥,有一家名叫“陈兴盛饭铺”的店,女店主人称“陈麻婆”,当年常有苦力之人光顾店铺,陈氏擅长烹饪豆腐,深受人们喜爱。她创的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后以“陈麻婆豆腐店”为店名,直至今天。

麻婆豆腐的起源

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在成都万福桥边,有一家原名“陈兴盛饭铺”的店面。店主陈春富(陈森富)早殁,小饭店便由老板娘经营,女老板面上微麻,人称“陈麻婆”。当年的万福桥是一道横跨府河,常有苦力之人在此歇脚、打尖。光顾饭铺的主要是挑油的脚夫。陈氏对烹制豆腐有一套独特的烹饪技巧,烹制出的豆腐色香味俱全,不同凡响,深得人们喜爱,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其饮食小店后来也以“陈麻婆豆腐店”为名。

早期的麻婆豆腐,用料是菜油和黄牛肉。烹饪手法是先在锅中将一大勺菜油煎熟,然后放一大把辣椒末,接着下牛肉,煮到干酥烂时再下豆豉。之后放入豆腐,稍微加水并铲几下调匀,盖上锅盖用小火将汤汁收干,起锅前再洒上花椒末。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制作麻婆豆腐时,油必用花生油,肉则不拘牛猪。肉炒熟后,加入豆瓣酱、豆豉、红椒粉、酱油、盐、糖,爆香后再加入豆腐片、高汤,滚煮后加入葱、姜、蒜,以水调太白粉勾芡,起锅前加花椒粉和麻油。作料与程序已有些变化,口味强调麻、辣、烫、咸。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世界环境日的来历

全文共 1625 字

+ 加入清单

环境日,促使我们更加去关注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环境日的来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世界环境日的意义

设立世界环境日,就是要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世界环境日也是联合国提高全球环境意识、敦促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世界环境日简介

世界环境日又称总称世界环境保护日,时间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世界环境日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世界环境日”主题。

世界环境日的来历

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1300多名代表出席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讨论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会议,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为纪念斯德哥尔摩会议和发扬会议精神,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设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同时,确定了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许多国家、团体和人民群众在这一天都要开展各种活动,来宣传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斯德哥尔摩会议提出的口号是“只有一个地球”。参加会议的各国,共同讨论了当代的环境问题,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世界环境日,象征着全世界人类环境向更美好阶段发展,标志着世界政府要积极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做出贡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世界环境日这天发表世界环境现状年度报告书,宣布世界各国环境质量状况。

世界环境日的由来

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出席会议的有113个国家,共1300多名代表。会议讨论了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制定了对策和措施。

这次会议提出了响彻世界的环境保护口号:只有一个地球!会议最后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简称《人类环境宣言》),以及包含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

《人类环境宣言》提出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规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呼吁“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而保护和改善环境”,“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会议建议将大会开幕日这天作为“世界环境日”。1972年10月,第27届联大确立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环境的内涵

人们的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囊括了对人发生影响的一切过去、如今和将来的人、事、物等全部社会存在,其中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社会关系等社会现实,则是更为重要的心理环境。人不能反映生活环境中的全部事物,实际上对人心理发生影响作用的心理环境只是人整个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在同样的客观环境中,每个人所受到的影响也并非一致。

现实环境在多大程度上能成为人的心理环境,取决于现实因素本身作用于人的强烈程度与人的主观心理因素,即受人的个性倾向(如注意、兴趣、需要、价值观等)和认知结构两个方面影响。只有客观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发生影响时,这些环境因素才对人的活动有作用。它才是具有主观意义的因素,才是人的心理环境。故人的心理环境比起人的周围客观现实来要小得多。因此,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人,头脑中的环境映象可能截然不同。而正是这种心理中的环境反映,调节着每个人的需要、动机和目标,引导和制约着一个人对周围的人和事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教师节的来历介绍

全文共 1473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的第33个教师节,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教师节的来历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师政策重大变革

1985年 我国设立“教师节”。这一时间比1994年国际社会设立国际教师节提前了9年。

1986年 义务教育法颁布,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对优秀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

1993年 教师法颁布,第一次全面地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资格和任用、待遇、奖励等方面作出了法律规定。此后,《教师资格条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等相继出台,从法律上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和地位。

1996年9月 第5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确立了跨世纪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要求优先发展师范教育。

2006年 全国人大会审议通过义务教育法(修订案),其中,将“教师”设为独立一章,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2009年1月1日 我国又在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

2012年9月 国务院召开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会前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这是新中国召开的第一个全口径全国教师工作会议,颁布了第一个全面部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2年11月 教育部联合相关部委分别出台了6个配套文件,着力解决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存在的瓶颈问题和突出矛盾。这标志着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教师节的来历

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师节是1931年。当时,教育界知名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发起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并发表《教师节宣言》,提出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增进教师修养三项目标。虽然,这个教师节的诞生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没有承认,但在全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六·六”教师节——1931年,教育界知名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并发表《教师节宣言》,提出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增进教师修养3项目标。这个教师节没有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承认,但在全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八·二七”教师节——国民党政府1939年决定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

“五·一”教师节——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把5月1日国际劳动节作为我国教师节。由于种种原因,教师节实际上并未实行。

“九·十”教师节——为了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高教师地位,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会第九次会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

国际教师节和世界各国教师节

国际教师节:10月5日。1994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从1994年起,每年10月5日为“国际教师节”,目的是向全世界所有教师表达国际社会的崇敬之情。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在这天庆祝这一节日。

泰国:1月16日。这天全国绝大多数学校都放假,让老师们能有机会休息。

捷克:3月28日。这一天是17世纪著名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的生辰。

美国:5月第一个整周(谢师周)的周二。这天,学生们会给老师送上小礼物或感谢卡以表达谢意和敬意。

韩国:5月15日。在这天,学生们会送给老师们康乃馨,并且这一天学校通常会提前放学。

印度:9月5日,为纪念印度第二位总统萨瓦帕利·拉达克里希南而设立。

新加坡:9月的第一个星期五。是新加坡的官方节日,所有学校放假一天,庆祝活动安排在此前一天举行。

俄罗斯:10月的第一个周日。学生们通常会送鲜花和巧克力等礼物给老师。

德国:6月12日。各地开展尊师敬师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立夏的来历 立夏的由来简介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立夏节气起源于公元前239年(战国末年),古代帝王会在立夏这天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立夏代表着季节的转换,是夏季开始的日子。

立夏的来历

立夏是节气中出现相对较早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末期。一开始立夏是做为一个迎夏的日子,这天帝王们会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举行隆重的迎夏仪式。

立夏的“立”是开始的意思,所以从含义上来理解,立夏是夏天开始的意思。立夏之时,太阳黄经达45°,对应时间为每年公历5月5~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

全文共 5023 字

+ 加入清单

面对感恩节的到来,为了能够进一步地了解,可以书写作文来进行。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感恩节的来历意义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篇1】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感恩,又会怎样呢·感恩,跟母亲有关,是她赐与了你宝贵的生命命;感恩,跟机会有关,是它给了你人生的大舞台;感恩,跟各位同学有关,是他们让我学会与人相处;感恩,跟众多记者有关,是他们让我知道世界讯息;感恩,跟……应感恩的有很多,无论是陌生人,还是身边每一个关爱我失,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间接地帮助我让我倍感温暖。想想身边有这么多人在关心我,心中无比温馨。

有些人付出了一辈子,为他人着想了一辈子,到年终时,迎得了一箩筐的赞扬,受过他恩惠的人的探望,问寒问暖,比给他一千万还幸福,这便是机会的回报刊。有的人他为了找到那位帮助过他的人,千辛万苦,跋山涉水,却最终没有我到那人而失望欲绝,那人为了对得起自己感恩的心,不惜付出任何代价,自古“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每当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体验生活,会发现善良在每人身上都插下了种子。在这时,我的心中产生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只有这几个人会慢慢去感恩,每一个人,帮助每一个人,当种子花开时,个人的感恩与帮助也像蒲公英一样散开,落在每一个人的心灵花园中呢·但在给予别人的一刹那,我仿佛深入了他们的心中。可能他们认为凡事都像一把尺子,在自己的人生观中衡量,当中没有对与错,只有值得与不值得。感恩,便是值得中最重要的因素。

假如每人都有感恩的心,世界就会变成怎样的呢?

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篇2】

拥有生命,我们应该感恩;上学读书,我们应该感恩;拥有友谊,我们应该感恩;得到帮助,我们应该感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朋友的相伴之恩,陌生人的帮扶之恩,这些早已被歌颂了成千上万次,而我想说:对于逆境也应感恩。

逆境带给了我们挫折,让我们尝试泪水。安徒生是一只“丑小鸭”,当他的梦想一次次落空,当他一次次面对挫折时,他选择了面对,选择了坚持,让自己懂得什么是坚强。最后,他成功了,他完成了在一个个破灭了的梦想后的梦想。当我们在挫折中哭泣,我们在挫折中拼搏时,我们就懂得了坚强。

逆境带给了我们失败,让我们感受泪水。爱迪生在一千多次失败后,终于成功研制出了电灯。他也曾失败过,一千多次的失败带给了他成功,他的成功是失败给的。当我们在失败中流泪,我们在失败中坚持时,我们知道失败后会是成功。

逆境带给我们被抑住咽喉的痛苦,让我们享受泪水。贝多芬在失聪后才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人在被命运抑住咽喉时,会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让自己快乐,这是痛苦中的快乐。当我们在痛苦中哭泣,我们在痛苦中挣扎,努力摆脱它时,我们会得到欢乐。

逆境带给我们挫折,带给我们失败,带给我们被抑住咽喉的痛苦。然而,的是挫折后的坚强,失败后的成功,痛苦后的欢乐。

我们要对逆境感恩,是逆境给了我们坚强,给了我们成功。

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篇3】

那一刻,是我人生中智慧的结晶;那一刻,是我人生中耀眼的光芒;那一刻,是我人生中璀璨的明珠……

是她,让我懂得了感恩。她,是我的“启蒙老师”,她让我知道了人世间的美好,人世间的真情传递。

那是寒冬的一天,她清早起来,冒着风雪,顶着严寒,去菜市场买菜。从菜市场回来时,她已成为了一个“圣诞老太太”,头发上、眉毛上,都覆盖着白雪。回家后,她顾不上休息,便开始干起了家务。中午,我放学回家,一碗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出炉了,可她仍在厨房里忙来忙去,望着她头上的汗珠,我的心酸涩极了。我情不自禁地走过去,对着她说:“妈,让我来帮你?”“好了,快好了,你去吃饭吧!”妈妈边说边烧出我平时最喜欢吃的大虾。我禁不住大虾的诱惑,但又左右为难。“快点,快点。”听到她催促而又嘶哑的声音,我真是于心不忍。我端着菜走了出去,望着这盘让我“魂牵梦绕”的大虾,我拿起筷子,又停住了,望着妈妈忙碌的身影,我把口水咽了下去,安静地等待妈妈的到来。可妈妈时时不来,我烦躁极了。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终于,我“窥视”到她缓缓走了过来。

“开饭了。”妈妈一声喊,仿佛勾起了我的馋瘾,我拿起筷子,直向大虾“进攻”,我吃了一口大虾,“嗯,大虾的味道相当好。”

我夹大虾时,瞅了一下妈妈,只见她的筷子像长了眼睛似的,就往蔬菜那盘夹去,那一刻,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您辛辛苦苦为我做了这么美味的大虾,可您呢?却默默地吃着蔬菜。我知道,这是妈妈省着给我们吃。我夹一块大虾放在你碗里,可您却说您牙疼,不吃,又让给弟弟吃。“妈妈,对不起,我对不起您,您的养育之恩我终身难报,您的恩情我将永记心中。”我的眼眶里泪珠在打转,我在心里默默地想着。

是您,妈妈,我唯一要感恩的人是您,至今,我已无话可说,但您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每一个动作,都牢牢印在我的心底。

当感恩的种子洒遍了人间,当每个人有了感恩的举动,世界就会沉浸在爱的海洋中。

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篇4】

感恩节那天正好是我妈妈的生日。

“砰砰……”这是妈妈敲门的声音,我突然打开了门,给妈妈戴上了生日帽,“妈妈,祝您生日快乐!”“宝贝儿,谢谢你还记得妈妈的生日。”妈妈被吓了一大跳。

悄悄地告诉你,我买了两个生日蛋糕,一个是地球形状的,名字叫“流浪地球”,另一个的四分之二是黄色的,芒果味,另外四分之二是白色的,奶油味,好看极了!

吃蛋糕的过程真是太有趣了!我拿出蛋糕,拆了包装盒,把两个蛋糕拿过来,插上了数字分别是“3”和“5”的蜡烛,因为妈妈35岁了。一会儿,数字“3”的那根蜡烛倒了,不过没倒完,“3”就变成了大写的“M”,妈妈就变成M5岁了!我们给蜡烛点上了火,嗤的一声,蜡烛燃起来了,关了灯,全家人一起唱到:“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接下来开始吃蛋糕了,可“流浪地球”怎么也打不开,我觉得吧,把这个放进微波炉里面煮,因为这个像一个超级大的鸡蛋呢!别胡思乱想了,回到现实,我拿起它,觉得像个皮球,我就往桌上一扔,“砰”的一声,“流浪地球”打开了,一半空空如也,另一半上插着一个爱心和一个五角星,真是太“惊喜”了,这个蛋糕酸酸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到了送礼物的环节了,我送给妈妈一个蛋糕和一双手套,妹妹送给她一个漂亮的笔记本,婆婆送了一个奶油蛋糕,爸爸呢?送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告诉你们,蛋糕是生日礼物,手套是感恩节的礼物。妈妈开心的说道:“谢谢你们!谢谢我们最最亲爱的家人……”

最后,我要祝婆婆、爸爸、妈妈感恩节快乐,感谢你们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祝妈妈生日快乐,我爱你!

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篇5】

福利中心里有12幢大楼,几条石板路,一片操场,十分美观。穿过走廊,走上楼梯,就会看到许多房间,有陶艺室,讲解室,展示厅等等。

在陶艺室内,我们和福利院的小朋友围做在一起,开始了今天的课程。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制作两支润唇膏”,做润唇高需要的材料有:天然蜂蜡,干花浸泡油,食用橄榄油,维生素C。这些材料都是可以食用的安全食品,做润唇膏配方很重要,蜂蜡和油的比例为1︰4,水晶老师说配方比例不当的话,做出来的润唇膏容易软绵绵。

首先,将润唇膏管用酒精消毒后,放在一边晾干;

其次,算出要用多少克蜂蜡,多少克干花浸泡油,一支润唇膏按照1︰4比例调制,需要0.8克蜂蜡,另外干花浸泡油和橄榄油加起来3.2克,一共需要4克材料。我们组一共7个人,需要5.6克蜂蜡,22.4克干花浸泡油和橄榄油。

然后先把一只空纸杯放到电子秤上,把重量清零,再放入蜂蜡,一直放到5.6克为止;再换一只空纸杯,按同样的方法倒入橄榄油和干花浸泡油,直到22.4克为止。

接着把两个纸杯内的蜂蜡和油倒入准备好的容器里,隔水加热,等水快沸腾的时候,加入维生素C,并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融化为止。

最后,将冷却后的润唇膏液体倒入润唇膏管内,再冷却一小时,润唇膏就完成了。

我把红色的润唇膏送给了妈妈,感谢妈妈养育了我;黄色的变色唇膏包装好,送给了福利院的阿姨们,感谢他们照顾这么多孩子,阿姨们真的很辛苦。

这次的福利院感恩节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学会了做润唇膏,了解了我们很幸福,还有很多孩子没有爸爸妈妈的照顾,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报答爸爸妈妈的恩情。11月22日就是感恩节了,我真诚地祝大家感恩节快乐!

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篇6】

父母给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这种关爱无需轰轰烈烈,从一些零碎的小事上足以体现。

爸爸热的牛奶——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喝的牛奶,八、九年过去了,现在每天早晚一杯牛奶已成了我的习惯。我喝的牛奶不能是冰冷的(这样会拉肚子),要在热水里浸一会儿,但也不能太热,这样奶香就会被带走,总而言之,温度要刚刚好。因此,我的牛奶还得要爸爸专门负责。有一天早上,我不知为了什么事而起了个大早,刚好看见爸爸在为我热牛奶:他对厨房已经了如指掌,熟练地从壁橱里拿出一个烧杯,接上热水,把手指伸入杯中试试水温,然后小心地把牛奶杯浸入水中,开始自己洗脸刷牙。许久,他看看钟——超时二分钟!他开始有些紧张,拿出牛奶,轻轻呡了一口,吐吐舌头——太烫了,奶香没有了!他马上又盛了一杯凉水,把牛奶再次放进去,一分钟后,他尝了一下,满意地笑了!风吹得我不小心打了个喷嚏,爸爸发现了我,笑着对我招招手:“快来吃早饭了,你的牛奶好了!”我不禁觉得有些酸酸的,自己的一点习惯,却让爸爸费了这么多心思,为了这牛奶,他肯定少睡了不少时间。而我却还因为牛奶的温度与他斤斤计较。从那天开始,我似乎懂得了什么——学会知足,学会感恩!

妈妈的苹果——我每天晚饭后要啃一个苹果,这就由妈妈负责。每天到点了,妈妈准时出现在厨房,开始削苹果。只见她削好后先用刀挖出一小块,自己先尝一下味道,然后再拿一个,削皮,同样先挖出一小块尝一下,最后,把苹果去芯切成小块,盛在盘子里,递给我。我接过苹果就吃了起来,出于好奇,我悄悄咬了一口她的苹果,顿时明白了——妈妈的苹果没有我的甜。她先尝一下,是为了分出哪个更甜,把它留给我,而自己却吃另一个!母爱是多么无私,我要做的,就是听妈妈的话,不让妈妈操心,好好感激她!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有时却还要和他们对着干,而且丝毫不懂感恩,这说得过去吗?

感恩节的来历和意义【篇7】

感恩是一首歌,唱出了人间的真情旋律。感恩是一把火,点燃了人间珍贵的情谊;感恩是一朵花,散发出人间最美好的回忆。然而,感恩与成长是密不可分的,他们肩并肩地向我们走来,感恩中,体现了我们的成长;成长中,我们懂得了感恩。

时不时的,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那些熟悉的画面。那是一个冷得叫人窒息的冬天,一个北风怒号的夜晚。房间里,还没有开空调,冷得我直哆嗦,我快速钻进被子,不一会就进入了梦乡。

隐隐约约,我好像听见了父母的低声谈话。紧接着,房间里的灯忽然亮了起来,睡眼朦胧的我忙把头伸进被子里。不料,一双温暖却粗糙的手轻轻地把我的头托起。我不耐烦地的睁开了双眼——是爸爸。爸爸眼神中的光芒罩住我,它温柔似水,但又犀利无比,似乎在批评我蒙头睡的不良习惯。这时爸爸小心翼翼地为我整理被子,生怕我着凉又怕把我弄醒。我注视着爸爸,他的一举一动都令我酸楚,一种浓浓的东西糊在心头。每天,我都享受这种温暖。可是,爸爸呢,谁又为他着想呢?每晚,我都想紧紧抱住爸爸。告诉他:“谢谢您为我的担心,我已经长大了,不用您如此的担心了。我一定会谨记您对我的每一份关怀,以后好好地报答您!”

从此,我每天都会对着送我上学的爸爸说再见,微笑着说:“爸爸,工作的时候要多注意身体,不用担心我在学校的生活。”晚上,我也会和爸爸玩耍,跳跳绳,散散步,也会谈谈学校的一些逸闻趣事。此时,他都会露出会心的笑容,而我的内心也会无比的高兴。

记得有一次,那天是他的生日,在我的记忆中,爸爸从来没有过过生日,他似乎忘记了自己的生日,同往日一样,上班工作。这一切的一切,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我知道:我长大了,我要学会感恩!我要学会感恩身边的一切。心想着,毅然拿出了准备许久的礼物径直朝爸爸走去,忍住泪水说:“爸爸,辛苦了,生日快乐!”那一刻,爸爸怔住了,颤抖地接过我手中的礼物,竟有些不知所措,只是不停地笑着,我分明看到爸爸的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我知道:爸爸感受到了我的一颗感恩的心。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在你的人生道路上,一定有不少的艰难险阻,挫折和失败。一定也有不少的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方向;一定也有不少的人伸出温暖的双手,为你解除生活学习的困扰;一定也有人付出自己的一切,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不值得我们感恩吗?不值得我们回报吗?只有感恩身边的一切,才能使我们更加茁壮成长,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来历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是由古代祭月演变而来。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二分之一日,所以被称为“中秋”。而这一天又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了中秋节。而且跟中秋季有关的传说非常的多,像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节是几月几日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的中秋节是在2019年9月13日。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寒衣节是几月几号?寒衣节的来历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寒衣节又叫祭祖节,这一天标志的严冬的到来,有送寒衣的传统。据说寒衣节和孟姜女有关,同时还有其他的由来和寒衣。下面本网小编为大家介绍。

寒衣节是几月几号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

2016年寒衣节是10月31号,农历十月初一,星期一,天干地支丙申年,戊戌月,丙戌日。

2016年寒衣节是什么时候

公历:2016年10月31日

农历:2016年十月初一星期一

寒衣节的来历

寒衣节自古有之。据考证,早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不过,前代授衣多在夏历九月,日期不确定。

唐玄宗天宝二年八月下诏(《唐大诏令集》卷77),这一诏令直接影响到民间拜墓送衣的习俗。由于十月刚入冬,九月稍嫌早,所以,这一习俗在宋代便推移到了十月朔日。

宋代十月朔的习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授衣、祭祀和开炉。宋人祀先用“绵球楮衣”,后世称之为“寒衣”,不过,宋人尚无此称。

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场》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的寒衣节:“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在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中,则记载有清代寒衣节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腊八节的来历和风俗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每到农历十二月初八,就是我国的腊八节,这是一个人们比较看重的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腊八节的来历风俗简介,以供大家参考!

腊八节诗歌

驿路羁旅赏梅花,欢天喜地过腊八。

粥敬如来佛开光,仁义忠孝蔚云霞。

儿不嫌母雏恋妈,春晖寸草难报答。

羊跪乳,鸦反哺,穷途发奋望腾达。

饮水思源身独善,知恩播爱济天下。

真情反馈福社会,戮力同心泽大家。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罡风护奇葩。

江海行歌当此时,翠染沃野靓中华!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其实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以前这个节日,各地的佛寺都会举行诵经,以及其他活动,并且会效仿释迦牟尼在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在这天,佛教徒会用香米、各种果实混合在一起煮粥供佛,并会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后来民间模仿这事的人多了,就成了一种风俗,这就是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风俗习惯

1、腊八粥: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2、腊八蒜: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节日食俗。腊八蒜通常是指用醋腌制的蒜,成品颜色翠绿,口味偏酸、微辣。因多在腊月初八进行腌制,故称“腊八蒜”。

3、腊八豆腐:腊八豆腐是安徽民间传统小吃之一,在春节前夕的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便称作“腊八豆腐”。

4、腊八面等: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腊八节是为了纪念谁

关于腊八节还有一个传说,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一位王子,他见到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而贵族们却天天依然享乐,就非常不满,于是他果断舍弃掉自己的王位,出家修道。释迦牟尼刚修道也是没有收获,几年后的腊月八日他在提树下悟道成佛,而在这几年的苦修当中,他每一天仅食一米一麻。后人为了感谢释迦牟尼,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再后来“腊八”就慢慢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谷雨的来历与习俗

全文共 1514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谷雨前后雨水充沛,更适合种瓜种豆。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过了谷雨,就再也不会有霜了,谷雨气温回升,开始彻底脱离冬天的影子。你了解谷雨的来历习俗吗?

谷雨习俗有哪些

1、饮谷雨茶

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会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祈求健康。

2、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3、食香椿

谷雨时节,北方有食香椿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句老话这样说:“雨前椿芽嫩无比,雨后椿芽生木体。”

4、赏花

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重要的娱乐活动。

5、祭海

谷雨时节海水回暖,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骑着谷雨上网场。”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渔民们在谷雨这天要举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

6、禁杀五毒

谷雨以後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

7、祭祀文祖仓颉

自汉代以来,陕西白水县谷雨有祭祀文祖仓颉的习俗。传说中,仓颉创造文字,功盖天地,黄帝为之感动,以“天降谷子雨”作为其造字的酬劳,从此便有了“谷雨”节。

谷雨的来历与习俗

谷雨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每年大约在阳历的4月19日到23日之间。它的名称“谷雨”源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解释,即“雨生百谷”,表示此时已经是春季的后期,雨水充足,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谷雨节气的来临标志着中国的春天已经进入到了后期,同时也预示着夏天即将到来。谷雨节气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传统。

从字面意思来看,谷雨,就是谷子雨。那么,很容易让人联想满天下谷子的壮观景象。那么这个传说是怎么来的呢?传言当年仓颉造字,被皇帝奖赏了一座金人,他自觉领之有愧,便又送了回去。一日睡觉时,听见有人喊他:“玉帝赏你的金人你都不要,那你到底想要什么?”仓颉在睡梦中喊:“百姓艰苦,要是天下百姓都有饭吃就好了。”第二天,仓颉要出门时,却遭遇了异常突如其来的大雨。漫天都在下这谷子,密密麻麻地下了将近半小时,把整个村子都铺满了。仓颉既高兴有奇怪,想起梦中场景,知道是玉帝对自己的奖励,便赶紧去派人告诉黄帝。黄帝感于仓颉功劳,就将下谷子雨的这天定为谷雨节,命令天下的人,美到了这一年都要欢歌狂舞来感谢上天,还有些地方甚至把这一天作为祭祀仓颉的节日。

农事习俗

1、种植水稻:谷雨时节,中国南方开始进入夏季的气候,是水稻的育秧时期。因此,在中国南方的许多地区,人们会在谷雨前后开始种植水稻,以期在夏季收获丰收的水稻庄稼。

2、斗鸡比赛:谷雨时节,是雄鸡拼搏的时候。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会举办斗鸡比赛,这是一种传统的娱乐活动。人们会选出自己养的最强壮的雄鸡,进行比赛,以决定谁是“斗鸡王”。

3、采摘茶叶:在中国南方的许多地区,谷雨时节也是采摘茶叶的时候。这是因为雨水充沛,茶叶的生长速度较快,品质也相对较好。因此,人们会在谷雨时节到山上采摘茶叶,并加工制成绿茶或乌龙茶等。

4、贴花龙舟: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谷雨时节也是龙舟节的时间。龙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在谷雨节气中,人们会在龙舟上贴上各种各样的花朵和彩带,以此来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5、食用野菜:在中国的一些地区,谷雨时节也是野菜生长的季节。人们会去野外寻找各种野菜,如蕨菜、竹笋等,作为春季的美食。这些野菜不仅味道鲜美,还富含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很好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脚趾两瓣的来历 小脚趾两瓣什么意思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明朝,当时河南、河北、江西等地人口稀少,于是统一天下的朱元璋想将人口众多的山西大部分人统一南迁,为了发展其他地区的经济。古时候,人们不喜欢背井离乡,但又不能违抗皇命。在被集中到洪洞县大槐树下后,族长在每个人的小脚趾指甲上砍一刀,将指甲一分为二,以此为记号,表明自己是山西洪洞人。

小脚趾两瓣的来历

“小脚趾两瓣”指的是跰趾,又称“复甲”“跰甲”,在医学上称作瓣状或小脚趾复形,是指小脚趾甲分瓣而非完整一块。西方医学认为,这是一种脚部的病变,是一种由摩擦生成的茧子。实际上,瓣状甲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性状,不能作为一个族群的特定标志。

遗传学认为,瓣状甲的遗传主要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家系中的传递遵循孟德尔分离规律。具有以下特点:遗传基因在常染色体上,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生机会均等;该性状在每代均有表达,呈连续传递。也就是说,跰甲与否,与其是否是汉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是,面对茫然的未来,山西民众极不情愿地集合到洪洞县大槐树下,被推推搡搡着离开家乡。这时,押解的兵士往每个人的小脚趾的指甲盖上砍上一刀,以后凡是小脚趾指甲上有裂痕,或小脚趾的指甲分瓣的都是山西移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玄铁重剑有什么来历?杨过为什么选择玄铁重剑?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玄铁重剑光听名字就很重,在《神雕侠侣》当中,原本是独孤求败的武器,后来到了杨过手上。不过,杨过在选择武器的时候,独孤求败其实有很多武器,但是其中玄铁重剑是最重的,而杨过当时也已经断臂,只剩下了一只手臂,想要拿起武器自然就更加费力,可为什么他还是执意要选择玄铁重剑,而不要其他的武器呢?

先来看看玄铁重剑的来历。在原著当中说,玄铁重剑的重量达到八八六十四斤,是由玄铁铸造而成,原本是剑魔独孤求败四十岁之前所使用的武器,但是独孤求败又是怎么得到玄铁重剑的?书中说他是六七十年前的人物,从杨过的时间推断,独孤求败可能是北宋时期的人,而历史上在北宋治平年间,天上的确掉下来一颗陨石,这玄铁重剑很可能就是从陨石里面提取出来的玄铁所铸造。

玄铁十分珍贵,因为是从陨石里面提炼出来的,陨石本身就很难得,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有的,因此不管是从里面提炼出多少来,都是十分难得,也不是谁都能拥有的。可是玄铁重剑重达六十四斤,这把剑的珍贵程度就不用多说了,就算说是武侠世界里最珍贵的武器都不为过,仅此一把,再无第二。

杨过因为救下了神雕,被神雕引导来到了这里来挑选武器,他看到了很多剑,什么样的剑都有,唯独这把玄铁重剑最为特别。书中说,独孤求败在四十岁之前用的就是这把玄铁重剑横行天下,而且还有八个字让杨过深思,“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这其实与他之前所见已经大有不同,重点就在于“重”。

天下间武功门派中,招式的变化总会以轻巧灵活为重点,这样看起来才更容易完成进攻或者防守,但是玄铁重剑却完全相反,剑的本身就很重,使用起来身法自然更不可能灵活得起来,所以力道、动作必然会迟缓,这一点看起来在实战中是很不占优势的。杨过又看到了一把木剑,原来在四十岁之后,独孤求败已经无所谓武器是什么了,即便是木剑,在他手里也是很厉害的。

这一点有点类似于《秦时明月》中剑圣盖聂在佩剑渊虹折断之后,为自己削了一把木剑,十分普通,但是在他手里却威力大增,原因不在于剑的本身,而在于持剑之人。杨过看了独孤求败所有的剑之后,选择了最重的玄铁重剑,其实他要的不是如何能够让自己更厉害,而是如何才能够与自己最契合,最适合自己的。

玄铁重剑从当时的情景来说,的确是最适合杨过的,不光是金庸的安排,杨过选择玄铁重剑,或许也是为了和过去的自己做一个彻底的了断,他的人生从此也有了新的发展,这才能有后来的神雕大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全文共 4170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重阳节,相信大家听得最多的就是着名诗人王维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你知道关于重阳节的来历习俗吗?下面小编就告诉你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一起看看吧!

上海重阳节的食俗

在上海,重阳节吃重阳糕!重阳糕是上海和江浙一带的传统名点。相传,重阳节饮菊花酒、吃糕的风俗始于汉代。据《西京杂记》载:“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在唐代曾有“中秋方过近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面夹双层多枣粟,当筵题句傲刘郎”的诗句。它说明在唐代重阳节吃花糕已很盛行。

重阳糕,北方最早叫“花糕”,是用糯米(或黍米等)制成的节令美食,因糕上插有各种花色而得名。在上海和江浙一带称为“重阳糕”,用米粉制成红、绿、白等5种颜色,再配以果仁制成。

有关重阳节的习俗,在《续齐谐记》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东汉时,“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及系臂登高饮菊酒,此祸可消。”此后世人每至九月初九出游登高,饮菊花酒,佩戴茱萸以避邪恶,另外还要吃一种用蓬草与黍米制成的叫蓬饵的米糕。到了唐朝,米糕制作技艺日臻精良,品种繁多,许多地方都有蒸花糕的习俗。

这里说五代后周时,开封地方有一个糕团店老板,因为卖糕发了财,就花钱捐了个员外郎,人称花糕员外。他店里的花糕名称也特别精巧动听,有满天星、水晶龙凤糕、紫云糕、米锦糕等等。尤其到了重阳日,还在这些花糕上插上五彩小旗,招揽顾客,馈赠亲友,作为登高远游的食品。由于糕与高同音,后来有些城里人就在重阳节这天把吃糕来代替登高了。从此,重阳吃花糕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上海人吃的重阳糕,是选用糯米粉与粳米粉,按3:7的配比调合,加适量水拌成细粒状、蒸熟,再加入白糖,芝麻、桂花、枣泥、瓜仁、青丝、红丝等,捏成菱角形,或用模子涂上油、压成各种形状而成的。据稻香村食品厂厂长池向东介绍:糕点铺每年重阳节都做花糕,实际是富强粉烤制的两层酥皮点心、中间夹枣泥馅,有桂圆馅等。

重阳节别称

1、重九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节。

2、踏秋

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相对应。依据传统,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现代社会,很多传统在变化,但是重阳登高依然盛行。

3、女儿节

重阳节又名“女儿节”,若有女子新出嫁,娘家必赠送重阳旗与时鲜盒,称为送“重阳节盒”。据晋代《搜神记》记载,丁氏女遭恶婆婆虐待,永无休息之日,不堪忍受折磨,于九月九悬梁自尽,死后冤魂不散,托告世人,劝人家善待媳妇,请于重阳节让她们休息。于是人们为丁氏女立祠祭祀。后来每逢重阳节,父母都要把出嫁的女儿接回来团聚,称之为过女儿节,实质上也是让妇女休息之意。

4、登高节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5、菊花节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The 9th day of the 9th lunar month is the traditional Chongyang Festival, or Double Ninth Festival. It usually falls in October in the Gregorian calendar. In an ancient and mysterious book Yi Jing, or The Book of Changes, number "6" was thought to be of Yin character, meaning feminine or negative, while number "9" was thought to be Yang, meaning masculine or positive. So the number nine in both month and day create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or Chongyang Festival. Chong in Chinese means "double." Also, as double ninth was pronounced the same as the word to signify "forever", both are "Jiu Jiu," the Chinese ancestors considered it an auspicious day worth celebration. Thats why ancient Chinese began to celebrate this festival long time ago.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The custom of ascending a height to avoid epidemics was passed down from long time ago. Therefore,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is also called "Height Ascending Festival". The height people will reach is usually a mountain or a tower. Ancient literary figures have left many poems depicting the activity. Even today, people still swarm to famous or little known mountains on this day.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On this day, people will eat Double Ninth Gao (or Cake). In Chinese, gao (cake) has the same pronunciation with gao (height). People do so just to hope progress in everything they are engaged in. There is no fixed ways for the Double Ninth Cake, but super cakes will have as many as nine layers, looking like a tower.

在这一天,人们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在汉语里,“糕”与“高”同音,”,人们会用“吃糕”代替“登高”,祝愿百事俱高。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最高的有九层,像一个塔。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is also a time when chrysanthemum blooms. China boasts diversified species of chrysanthemum and people have loved them since ancient times. So enjoying the flourishing chrysanthemum also becomes a key activity on this festival. Also, people will drink chrysanthemum wine. Women used to stick such a flower into their hair or hang its branches on windows or doors to avoid evilness.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当然,人们也会喝一些菊花酒。女人会把茱萸插在头上或挂在门口,可以避难消灾。

In 1989, the Chinese government decided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as Seniors Day. Since then, all government units, organizations and streets communities will organize an autumn trip each year for those who have retired from their posts. At the waterside or on the mountains, the seniors will find themselves merged into nature. Younger generations will bring elder ones to suburban areas or send gifts to them on this day.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liuxue86.com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圣诞袜的来历

全文共 1694 字

+ 加入清单

圣诞袜是圣诞节的象征之一,网小编今天与您分享关于圣诞袜的来历介绍。

The origins of Christmas stockings

There is a Kind-hearted decline aristocracy, living very difficultly. Three daughters were being married, he didnt have money to buy dower. Happy Christmas Eve, three girls early in the Kangshang to sleep curled up, leaving the father in sigh deeply. Santa Claus decided to help them. He is in the house of their chimney cast a lot of gold, fall into the girls next to the stove in the baking stockings. From then on, they lived a happy and happy life...... Christmas stockings were created.

According to "the Bible" records, from the east of the saints in the birth of Jesus gift, this is Santa Claus for children to give gifts custom. British children on Christmas Eve put stockings on the fireplace, believe in Santa Claus at night from the big chimney down, bring them to full socks gift. French children put shoes at the door, let the child to put the gift on the shoes.

圣诞袜的来历

有个心地善良的没落贵族,生活非常艰难。三个女儿快要出嫁了,他为没有钱给她们买嫁妆而难过。喜庆的圣诞夜,三个姑娘早早地蜷在炕上睡觉了,剩下父亲在长吁短叹。圣诞老人决定帮助他们。他在他们家的烟囱里撒下了许多金子,落进姑娘们烤在火炉旁的长统丝袜里。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而快乐的生活……圣诞袜就这样产生了。

据《圣经》记载,来自东方的圣人在耶稣降生的时候赠送礼物,这就是圣诞老人为儿童赠送礼品习俗的由来。英国孩子在圣诞前夕把长统袜子放在壁炉旁,相信圣诞老人在夜里会从大烟囱下来,给他们带来满袜子的礼物。法国的孩子把鞋放在门口,让圣婴来时把礼物放在鞋里面。

圣诞袜的传说:

最早以前是一对红色的大袜子,多大都可以,因为圣诞袜是要用来装礼物的,小朋友最喜欢的东西,晚上他们会将自己的袜子挂在床边,等待第二天早上的收礼。要是有人圣诞节送小汽车那怎么办?那最好就叫他写张支票放进袜子里好了。

圣诞袜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心地善良的贵族,他的妻子因病去逝,抛下他和他的三个女儿。这个贵族尝试了不少发明,都失败了,但也因此耗尽了钱财,所以他们不得不搬到一家农舍里生活,他的女儿们也只得亲自烧煮、缝纫和打扫。

一晃几年过去,女儿们陆续到了出嫁的年龄,父亲却变得更加沮丧,因为他没钱给女儿们买嫁妆。一天晚上,女儿们洗完衣服后将长统袜挂在壁炉前烘干。圣人Nicholas知道了她们父亲的境况后,就在那天晚上,来到她们的家门前。他从窗口看到一家人都已睡着了,同时也注意到了女孩们的长统袜。随即,他从口袋里掏出三小包黄金从烟囱上一个个投下去,刚好掉在女孩们的长统袜里

第二天早上,女儿们醒来发现她们的长统袜里装满了金子,足够供她们买嫁妆了。这个贵族也因此能亲眼看到他的女儿们结婚,从此便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后来,世界各地的孩子们都继承了悬挂圣诞袜的传统。有些国家的孩子则有其它类似的风俗,如在法国,孩子们将鞋子放在壁炉旁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阿根廷独立节的来历

全文共 4553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7月9日为阿根廷独立节,你知道这个节日的来历是什么吗?下面小编为您介绍阿根廷的独立日的来历。

阿根廷近代史

1900年——澳大利亚各殖民地组成联邦。 澳大利亚联邦成立

1905年——我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开始拍摄,主演谭鑫培。

1910年——有关耶路撒冷陷落的古代记录被发现。

1912年——西方各国大肆发展海军。

1919年——曹锟、吴佩孚向段祺瑞宣战。

1922年——美国游泳运动员约翰尼·维斯穆勒以58秒6的成绩打破1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中国共产党成立旅欧支部。

1926年——中国国民革命军在广州举行誓师大会,对北洋政府发动北伐战争。

1929年——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在北平西山密谈反蒋介石。

1929年——长阳县委在西湾召开工农群众大会,正式宣布武装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长阳红六军是一支以土家族优秀儿女为主体的正规红军武装,也是中国红军史上第一支少数民族红军。李勋任军长、陈寿山任副军长,李子俊任参谋长,陈泽南任军法处长,李步云任政治处长,陈兴垣任军需处长。

1932年——洛桑会议决定停止德国赔款。

1935年——《新生》周刊总编辑兼发行人杜重远因《闲话皇帝》一文,被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设在上海)以“诽谤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

1938年——三民主义青年团(三青团)成立。

1942年——《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法兰克一家躲入暗室。

1944年——英军和加拿大军队占领法国战略重镇卡昂。

1944年——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经过25天的作战,终于攻陷日军驻守的塞班岛。

1947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

阿根廷独立节的来历

7月9日是阿根廷独立日,七月九日大道亦因此得名。它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双向十八车道,宽度达148米,全长4.6公里,贯穿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区。在大道中央,有独立纪念碑,79米的高度契合了独立的日期。在巴西队被淘汰之后,阿根廷担负起捍卫美洲球队荣誉的重任,以防世界杯变成欧洲杯的可能。结果,蓝白军团没有让阿根廷、美洲球迷失望,独立日成了胜利日。

当马克西·罗德里格斯的点球一蹴而就后,梅西第一个跑向了他,球王的梦想得以延续。24年后,阿根廷队再度杀进世界杯决赛。而他们所要面对的,正是1990年世界杯决赛的对手——德国队。值得一提的是,7月9日这一天正好是阿根廷的独立日。在巴西队被淘汰之后,阿根廷担负起捍卫美洲球队荣誉的重任,以防世界杯变成欧洲杯的可能。结果,蓝白军团没有让阿根廷、美洲球迷失望,独立日成了胜利日。

阿根廷此前4次进入决赛,2次夺冠,1990年世界杯负于德国则是球王马拉多纳终身的遗憾。再次面对老对手,能否为马拉多纳复仇,梅西能否迎来职业生涯乃至人生的巅峰?全世界的阿根廷球迷都在翘首以盼!

(2)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时期

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分两路侵入阿根廷。一路从大西洋侵入拉普拉塔河地区。1527年由s.卡波特率领的西班牙考察队在巴拉那河罗萨里奥附近的圣斯皮里图斯建立第一个西班牙殖民据点。1536年2月,a·de门多萨率领的另一支西班牙远征队到达拉普拉塔河地区,建立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阿根廷遂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541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城被起而反抗的印第安人焚毁。1580年西班牙在亚松森的统治者j·de加拉伊重建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将该地划归亚松森管辖。另一路从智利侵入阿根廷西北部地区,并将这部分土地划归智利都督区管辖。到16世纪末,西班牙殖民者已征服阿根廷中部、东北部和西北部地区。1776年,殖民者设置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首府的拉普拉塔总督辖区。

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实行极其野蛮的大屠杀,把封建奴役性的“监护制”和“米塔制”强加在印第安人头上,激起印第安人多次起义。17世纪初,阿根廷农业和畜牧业开始有一定发展。到18世纪末,阿根廷畜牧业取得很大发展,皮货、腌肉和油脂出口显着增长,并出现了纺织业和造船业。

阿根廷重要人物逝世

1085年——程颢逝世,北宋理学家。(1032年出生)

1582年——张居正逝世,明朝政治家。(1525年出生) 张居正

1856年——著名化学家阿伏加德罗逝世。(1776年出生)

1970年——相声表演艺术家张寿臣逝世。(1899年出生)

1974年—— 美国首席大法官,加州州长厄尔·沃伦逝世。(1891年出生)

2005年——陆文夫,中国作家。(1927年出生)

2005年——郭松棻,台湾小说家。(1938年出生)

阿根廷相关

阿根廷重要人物出生

1249年——龟山天皇,日本天皇。(1305年去世)

1701年——让-弗雷德里克·菲利波,法国路易十五,路易十六时代的政治人物。 (1781年去世)

1781年——乔治·史蒂芬逊诞生,火车的发明人。

1791年——弗里德里希·阿道夫·艾伯特诞生,德国图书馆学家。

1843年 ——戈尔季诞生,神经组织学家和病理学家。

1847年——黄飞鸿,中国武术家。(1924年逝世) 黄飞鸿

1858年——法兰兹·鲍亚士诞生,美国人类学家。

1888年——王云五(1888—1979),现代出版家、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1894 年——彼得·卡皮查,苏联物理学家。

1911年——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1911—2008),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物理学思想家和物理学教育家。

1916年——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出生。

1933年——奥利佛·萨克斯,英国伦敦脑神经学家。

1950年——维克多·费奥多罗维奇·亚努科维奇,乌克兰总统。

1956年——美国影星汤姆·汉克斯出生。 汤姆·汉克斯

1958年——郭华强,1980年代香港自由搏击的拳手。

1960年——程广生,香港魔术师。

1965年——高河弓,日本漫画家。

1969年——雷颂德,香港作曲家。

1970年——津田雅美,日本漫画家。

1974年——草彅刚,日本顶级偶像团体smap成员

1976年——何晟铭,内地男演员。

1978年——赵鸿飞,内地男演员

1979年——官恩娜,香港女歌手、模特儿。

1979年——曹格,马来西亚华人歌手。

1980 年——李威,台湾演员。 李威

1981年——帕莉亚,泰国运动员,模特儿和演员。

1981年——李天秀,韩国足球运动员。

1982年——张天其,内地男演员。

1982 年——陆琳,内地女演员。

1983年——钟欣愉,台湾女演员、曾爱媚,香港艺人。

1984年——国立幸,日本声优、演员。

1985年——梁雨恩,香港女歌手、主持。

1986年——肖雨雨,内地女演员;持月玲依,日本声优。

1990年——拉斐尔·达·席尔瓦和法比奥·达·席尔瓦兄弟,巴西足球运动员。

阿根廷古代史

公元前180年——吕后立其侄孙吕通为燕王,封通弟吕庄为东平侯。

公元756年——灵宝西原之战。哥舒翰大败被俘。

公元1357年——布拉格的查理大桥奠基。

公元1655年——清朝于山东莱州铸钱。

公元1686年——反法国的奥格斯同盟建立。

公元1816年——阿根廷正式宣布国家独立。

公元1882年——英国皇家海军炮轰埃及亚历山大港。

公元1891年——中国北洋舰队访日。#p#副标题#e#

(3)阿根廷独立运动

西班牙人的殖民统治不断引起印第安人的反抗。土生白人由于受到宗主国的歧视,尤其深受宗主国贸易垄断政策之害,分离行动也日益加剧。18世纪末叶,法国大革命和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以及导致这些历史事件的政治、经济思潮的传播,促进了阿根廷独立运动的发展。1806和1807年,英国军队两次入侵拉普拉塔地区,均遭失败。抗英斗争的胜利,鼓舞并推动了拉普拉塔地区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和争取独立的斗争。(见拉普拉塔人民抗英斗争)

1808年拿破仑一世入侵西班牙,这成为阿根廷人民争取独立的良好时机。1810年5月25日,布宜诺斯艾利斯人民在革命领袖m。莫雷诺和m·贝尔格拉诺等人领导下发动革命,成立拉普拉塔临时政府,史称“五月革命”。(见阿根廷五月革命)

五月革命胜利后不久,西班牙调集殖民军向拉普拉塔爱国军民反扑。1812年9月24日,贝尔格拉诺率领北方军在图库曼城下击败殖民军。1813年2月3日,j·de圣马丁指挥的骑兵团在圣洛伦索战役中击败殖民军对拉普拉塔地区爱国军的进攻。1816年7月9日,爱国者在图库曼召开国民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拉普拉塔联合省独立。

阿根廷现代史

1949年——中共希望与美国建交,陈铭枢给司徒雷登带去了中共领导人的答复,交给司徒雷登一份长篇备忘录和两个附件。备忘录是陈铭枢根据到北平后同中共领导人的谈话,以及对毛泽东政治经济思想所作观察综合整理而成。他解释说,美国政府应注意中共对“国家立场”和“政治路线”是有所区别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可以有共同的立场而互相合作,但彼此的“发展路线”应允许有所不同。两个附件都是中共领导人给司徒雷登的答复。他们希望美国此后停止援助国民党政府,重新按照罗斯福、史迪威、华莱士的方式制定对华政策。若能如此,中共自然以同样友好的态度予以回报并建交。

1949年——林彪指挥三路大军渡江进击两湖地区。

1949年——鞍山钢铁公司正式开工。

1951年——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墨西哥等四十几个国家宣布结束对德战争状态。

1964年——世界上第一架三栖飞机在美国试制成功。

1969年——香港政府公布公共小巴合法化细则。

1970年——世界青年大会在联合国总部举行。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7年——中国高考最后一日。

1980年——在加纳首都阿克拉举行首届国际文化节。

1981年——成昆线由于线路被泥石流破坏,发生严重铁路事故。2台机车、1节邮政车、1节行李车以及1节客车坠桥。

1982年——西哈努克亲王在柬埔寨境内宣布民柬联合政府成立。

1985年——我国与玻利维亚建交。

1986年——中央鼓励科技人员合理流动,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通知》。

1986年——中国首次赴北极考察。

1988年——我国与卡塔尔建交。

1992年——彭定康正式出任香港最后一任总督。

1998年——中共中央大型企业工委正式成立。

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

2001年——《百家讲坛》开播。

2002年——非盟首届首脑会议开幕。

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在德国柏林举行,由意大利对法国,在90分钟内以1:1言和,加时30分钟均无建树,最终意大利于互射点球以5:3取胜,成为大力神杯(世界杯)的得主。

2002年——中国高考最后一日。

2001年——中央电视台第10套节目(科教频道)、第11套节目(戏曲频道)开播。

2007年——山东省济南市原人大会主任段义和制造了举国震惊的济南汽车爆炸案。该案于8月6日宣判段义和等两名主犯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段于同年9月5日在济南被执行死刑。

2009年——7月9日19时19分,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昆明有明显震感。震后半小时,姚安境内现奇异天象-地震云。

2011年——苏丹南部分离,南苏丹共和国正式成立。

2011年——泰国超人气巨星BIE在曼谷最大的场馆举行爱不怕,怕不爱的第二场演唱会。

(1)印第安人时期

阿根廷居住着约30万印第安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区、东北部林区、拉普拉塔河流域、潘帕斯平原、巴塔哥尼亚及火地岛等地。大部分印第安部族处于原始公社阶段;少数部族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在玉米、马铃薯、烟草等的种植,石砌住房、灌溉系统、道路桥梁的修建以及弓箭、戈矛、陶器的制造和纺织诸方面,已经具有一定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儿童节的来历

全文共 1053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节,也叫"六一国际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举行,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那么儿童节的来历是什么?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儿童节的来历

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1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倡议建立儿童纪念日,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积极响应先后建立了自己国家的儿童节,英国规定每年的7月14日为儿童节,美国规定5月1日为儿童节。日本的儿童节很特殊,分男女儿童节,男儿童节5月5日、女儿童节3月3日。我国在1931年也曾经规定4月4日为中国儿童节。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规定将中国的儿童节与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

自从1949年确立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以后世界各国纷纷废除原来的儿童节而统一为“六一国际儿童节”。

当时的很多国家表示赞同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在欧美国家儿童节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举行社会公众性的庆祝活动。因此有人误解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将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为了保障全世界儿童的权益。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决定将每年6月1日作为国际儿童节。

儿童节儿歌——记忆里永远的童年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

长大了你就可以去远方

走过很长很长的人生路

踏遍万水千山

那时候,我就盼呀盼……

盼望自己快快长大

长大了就可以像大人一样

去远方

走过很长很长的人生路

踏遍万水千山

童年 童年

记忆里永远的童年

常常在我的梦里展现

它美丽也温馨

它纯洁

也快乐

六一儿童节的习俗

看过“关于儿童节的来历”

儿童节介绍

六一国际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又称儿童节,是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节日。1950年3月30日,旧的4月4日儿童节被废除。1951年6月1日,国际儿童节定名。1954年1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11月20日为国际儿童日。大多数国家通常定为每年的6月1日,所以通常称六一儿童节为国际儿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重阳节的传说及来历

全文共 2281 字

+ 加入清单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重阳节的传说来历,供大家阅读参考。

重阳节的传说

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子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他就决定前去拜访。

谁知他翻越了千山万水,还是找不到仙人的纵迹。有一天,他忽炙看见面前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断地向他点头,桓景走近前一看,鸽子忽然飞了两三丈远,落地后又不断地向桓景点头。就这样,桓景跟着白鸽,终于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门口,恭恭敬敬的跪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大门忽然开了,一个白发老人笑眯眯的对他说:“弟子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进院吧”。

费长房就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让他练习降妖的法门。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乡,就把费长房的话向大伙儿说了一遍。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就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让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是可以避瘟疫。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

不一会儿,汝河里狂风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来。忽然抬头看见人群都在山上欢聚,它便冲至山下,却被酒气及茱萸的香味吓得不敢上前。一回头,又看见桓景抽出宝剑,和瘟魔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斗他不过,转身就跑。桓景“嗖”的一声射出了宝剑,宝剑闪着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钉死在地上。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人们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祸的习俗,一代代的传到现在。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双九重叠,所以也称“重九”。为什么称为“重阳”呢?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古籍(易经)上有:“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因此又称“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屈原的《远游》诗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官兮”之句。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到了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祝贺词

1. 三三令节春时松更高九九芳辰重阳鹤添寿,愿秋风捎去我的思念和祝福,祝你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轻!

2. 地位一言九鼎,实力九牛二虎,交际三教九流,朋友遍布九州,烦恼九宵云外,快乐直达九天,机会九星连珠,祥瑞九龙归海,重阳九九大吉!

3. 喜逢佳节又重阳,恰是秋凉;风吹野菊遍地黄,天高气爽。瑟瑟冷风吹遍野,别忘加点衣裳,此时此刻希望你,别把重阳节忘。重阳节快乐。

4. 重阳佳节,独在异乡的你孤单么,送给你最真诚的问候,为你驱散心中的乡愁,带给你最完美的关怀,为你阻挡早秋的寒冷。

5. 重阳佳节到了,在这里祝:事业如登山一样,步步走高,爱情如秋叶一样,成熟和美丽,家庭如果实一样丰硕美满。

6.朋友,在心的世界里,打开心灵的天窗,释放欢乐获取幸福,寻求美丽追索梦想,品饮孤独宣泄痛苦,谱写希望向往明天,在这重阳佳节,把我的祝福收藏!

7. 菊飘香,插茱萸,欢欢喜喜过重阳,斟满酒,敬敬老,父母安康永不老,表思念,送祝福,愿你幸福永相伴,重阳节愿你开心!

8.时间久了,果实就会红;秋意深了,会惹来一个冬;牵挂久了,思念会更浓。九九重阳节,久久的情谊,久久的问候,愿你快乐久久,好运久久,幸福久久!

9. 老不必叹,更不必讳;花有开有谢,树有荣有枯。祝重阳节快乐!

10.岁月流逝,流不走偶心中的你!将万千思念托付那吉祥鸟,带去偶深深的问候;时间阻挡不了那份执着,不管未来之路多么崎岖,今天给你送上重阳祝福!

11.空气中弥漫着欢乐,树梢上飘落着祝福,重阳的温馨在招手,节日的激情在喷薄。偶愿化作清风阳光白云,给你载来如意健康财富。重阳节快乐重阳节来历!

12. 快乐的节日!秋风徐徐,重阳九九,蒸上九重的粟糕,备好香醇的菊酒,等着与你分享。

13.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4. 风是我激情的号角,雨是我昂扬的战鼓,月亮代表我真诚的心声,太阳代表我燃烧的热情。无论你身在何时何地,我的祝福如影随行:重阳节快乐!

15.日月如梭催人老,人人都有老来难。请珍惜我们的父母都健在的时候,好好孝敬,今天过了,明天就少了一天孝敬的机会!又是九九重阳了,孝敬老人是中华美德!

重阳节禁忌讲究事情有哪些

忌房事

“重九"是阳数之巅峰,过后则转为阴数,在这个时间点,要禁忌一切冒失的行为,小心慎行,房事也在禁忌之列。男女交合必以时,才能达到阴阳调和。否则,阴阳不调,不利于后代的繁衍。

忌煮饭

过去传说”重阳不蒸粑,老虎要咬妈“。重阳节是老人节,这天是过节,所以要让老母亲休息,不能因做饭而劳累。当时没能把这个道理讲清楚,就拿这个俗语来吓唬人。

忌送菊花

因为菊花是祭花,送菊花不合适。

忌说节日快乐

重阳节是全家出去登高辟邪的日子,因此重阳节里的祝福是“身体健康”或“全家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