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宣城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汇集20篇】

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那么你知道去烈士陵园扫墓要注意什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烈士陵园扫墓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5643

文章

589

篇1:永城市革命烈士陵园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永城市革命烈士陵园为永城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城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永城市西城区。

永城市是革命老区,为了弘扬革命精神,教育青少年一代,1955年经省政府批准,建永城市烈士陵园,于1957年竣工。烈士陵园位于永城市西城区宝塔路中段路北,占地60030平方米,建有纪念碑、陈列馆、烈士公墓等。烈士公墓安葬自抗日战争以来为解放永城地区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及在和平时期牺牲的永城籍烈士共186名。公墓分上下两层,上层安放着150名革命烈士遗骨,下层安放着36名烈士骨灰。陈列有盛税堂行医药箱、挂包和烈士题词等13件物品。自2008年始,已在永城东城区划地重建。

烈士陵园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松江烈士陵园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松江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松江烈士陵园的前身是坐落在县苗圃桃园内的侯绍裘、姜辉麟烈士纪念碑。1986年5月,经松江县人民政府批准定名为“松江烈士陵园”。为了更好的褒扬革命英烈事迹,从2011年开始,历时两年,松江烈士陵园完成了整体改建。

改建后的烈士陵园占地面积30.172亩,建筑面积约为2399平方米。纪念碑高20米,由四片呈下垂状的红旗组成,表示对革命烈士的深切缅怀;墙体为红色,象征着烈士们用抛洒的热血将其染红;碑体上黑底金字“死难烈士万岁”六字系毛泽东同志的手迹。现配有2000平方米的祭奠广场,并且在1652平方米的纪念馆内,重点介绍松江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22位烈士光辉事迹;整体搬迁的墓区面积达到了约900平方米,安息着172位烈士,其中大革命时期4人、抗日战争时期12人、解放战争时期20人、抗美援朝战争时期79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57人。

松江烈士陵园内的侯绍裘(由陆定一同志题字)、姜辉麟(由陈云同志题字)、顾桂龙(由陈云同志题字)烈士纪念碑是松江县人民政府命名的县级保护文物;1999年松江烈士陵园被命名为“上海市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评选为“上海市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2012年被评选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南门村联络公路753号

邮编:201613

电话:67832810 67832810-203(传真)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6:30

公共交通:公交32路、34路、松米线、朱松线至联络公路松金公路站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吴勤革命烈士陵园

全文共 1164 字

+ 加入清单

吴勤革命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吴勤革命烈士陵园座落在佛山市岭南大道北57号(原大福路南浦村)。一九五二年,为怀念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广州市区游击第二支队司令员、一九四二年农历三月廿三遭蒋匪帮伏击杀害的吴勤烈士,佛山市人民政府发动佛山市和南海县人民捐石献砖,义务劳动,兴建起了这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

陵园占地面积1750平方米,四周由铁栏环绕,栏高二米多。陵园正门为一座宏伟壮观的二层琉璃瓦牌坊,上层题有“万世流芳”的横匾。陵园中央耸立着近八米高的吴勤烈士纪念碑,碑的下方镌刻着吴勤烈士的生平事迹。纪念碑两侧各有一平方米大小的六角花池,花池前各有一座占地约9平方米的水磨石结构的尖顶凉亭,亭内设有石台和石凳。纪念碑背面相去五米处有三座土坟,分别安葬着吴勤烈士、吴勤胞弟吴俭本烈士、吴勤生前警卫员邓卓英烈士的尸骨。土坟表层附植着长年葱茏翠绿的小草。陵园内外栽有木棉、松柏、桂花、米兰、天冬等花木,绿树成荫,四季常青。

吴勤烈士陵园始建质量较差,多年失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吴勤烈士陵园受到了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一九八二年,佛山市委、市政府根据人大代表的提案,先后拨出专款近三万元,将陵园修缮一新,并重新安装了铁门和加建了值班室,雇请了专职人员负责陵园日常管理工作。一九八九年和一九九Ο年,市政府又拨出专款作了专项维修。其中一九九Ο年三月,重新翻新了门楼,镶嵌了琉璃瓦;拆去了旧的砖墙,在西、南两面重砌砖墙,东、北面设置铁栅栏;重建墓碑,铺设路面;并设立了几个花坛,栽种了一批花草,使陵园面貌为之一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拨出经费,用于吴勤烈士陵园的管理和维护。吴勤烈士陵园于1994年12月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5月被市政府确定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吴勤革命烈士陵园修复后,每年清明节都有不少群众、学生自发前往扫墓、瞻仰。吴勤烈士陵园已成为我市褒扬革命烈士,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文化阵地,同时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

交通提示:吴勤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岭南大道“市政府”公交站南侧约100米处,市民可乘坐105、107、110、117、117B、120、133、135、139、141、153、280等线路公共汽车前往参观。

联系电话:83334210

吴勤(1895-1942),原名吴勤本。原籍东莞,1895年l1月27日出生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县第四区南浦村(今属佛山市石湾区环市镇)一个贫农家庭。他祖辈因受地主恶霸压迫,在东莞家乡无法立足而迁到南浦村。吴勤一家人辛勤劳作却终日不得温饱。吴勤十一岁那年,父亲病逝。仅读了四年私塾的吴勤只得辍学,到佛山市区去帮人家清理粪便,与母亲共同挑起抚养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乌兰浩特市烈士陵园

全文共 721 字

+ 加入清单

乌兰浩特市烈士陵园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乌兰浩特烈士陵园,位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成吉思汗公园东侧。

乌兰浩特烈士陵园始建于1948年,原址位于乌兰浩特火车站东150米处。陵园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14平方米。陵园内矗立着一座烈士纪念塔,座北朝南,呈直立刺刀型,高15米。塔身正面镌刻着-题写“人民解放战争烈士纪念塔”的塔名,背面镌刻着-书写“为人民解放战争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的碑文。

1975年,科右前旗政府对在“文革”中遭到严重损坏的乌兰浩特烈士陵园进行重新修建。重建后的烈士纪念塔座东朝西,由原来的刺刀型改为火炬型,高18米。塔身镌刻着-为原塔书写的塔名和碑文。同时,新建了革命烈士灵堂和革命烈士纪念堂。

2000年,乌兰浩特烈士陵园整体搬迁到市区北部森林公园东侧山上,并按国家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标准进行扩建。新建的“人民解放战争烈士纪念塔”座落在烈士陵园晟高处,座北朝南,占地面积1010平方米。塔身呈火炬型,高23.7米。上面镶嵌着-为原塔题写的塔名和碑文。塔座左前方和右前方对称座落着各有238.5平方米的长方形革命烈士纪念堂和革命烈士灵堂。革命烈士纪念堂设有56米长的

展线,主要展示内蒙古骑兵第一师在辽沈战役中的战斗业绩;革命烈士灵堂存放着325位革命烈士的骨灰。台阶两侧为花岗石群雕,西南侧为高八米的内蒙古骑兵雕塑,东南侧为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烈士陵园门墙外镶嵌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书写的“乌兰浩特市烈士陵园”九个金色大字。

1996年3月,乌兰浩特烈士陵园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4月30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革命烈士纪念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安徽宣城春节有什么习俗

全文共 1699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春节,大街小巷却都热闹非凡,各地的习俗各具特色,那么,安徽宣城春节习俗有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古称“元旦”、“元日”、“元辰”、“元朔”、“正元”、“正旦”等,辛亥革命后改称“春节”,民间则俗称“过年”、“过大年”。农历“大年三十”古时称“除夕”,意为“旧岁至此夕而除”。正月初一乃“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故称“三元”,俗称“大年初一”。中国民间“过大年”亦称“腊月忙年”。

“过年”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共同的盛大节日,中国人过年热闹喜庆,还有一些很有讲究的习俗。

安徽宣城春节习俗二、恭贺拜大年

《北平年谣》有“三十日,黑夜坐一宿;大年初一,出来扭一扭。”新年正月初一,人们早起后穿上崭新的衣服,放过“开门炮”便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古代通常的“拜年”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拜亲朋好友,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不同的讲究,一直拜到正月十五,这年才算拜完了。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则是平辈间相互道贺。在宋代,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帖恭拜新年,这大概是早期的贺年片。至明代,贺年片设计更加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有“新年快乐”、“吉祥如意”之类的祝词。

安徽宣城春节习俗三、压岁钱祈福

过年时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要将事先备好的“压岁钱”赐予晚辈,寓意“压岁祈福”。相传“压岁钱”能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故又称“压祟钱”。

晚辈得到“压岁钱”即可平安度过新岁。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清人吴曼云《压岁钱》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

民间百姓将“压岁钱”放置孩子枕头下,正是为了“压祟”,期望在恶鬼妖魔或传说中的“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当然,这也是长辈们希望孩子们在来年平安健康的美好祝愿。

安徽宣城春节习俗一、团年饭守岁

据民间相传:“年”原是太古时代的一种怪兽,每届寒冬将尽新春来临之际,便四处噬人。古人为防御“年”的掠食,便聚集在一起,燃起篝火,投入竹子使其爆裂出巨响,把“年”吓跑。

既然“年”怕火光、爆响,人们每逢除夕便贴红对联、燃放爆竹,在烛火通明中聚集守更待岁,于是,便形成吃团年饭与除夕守岁的风俗。

“团年饭”又称“年夜饭”、“分岁饭”。根据《荆楚岁时记》记载,至迟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团年饭的习俗。除夕守岁也是从吃团年饭开始,这顿饭常常得准备好几天,是农家一年中最丰盛的合家团聚之宴,一般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一直吃到深夜。可见这顿“团年饭”是何等重要。

“团年饭”南北风俗各异,但大都有所寓意。北方人喜欢包饺子,意即“更岁交子”,南方人喜欢打年糕,楚地人喜欢做鱼肉糕,“糕”与“高”谐音,红烧全鱼则是祈祷“年年有余”。

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南北朝时期就有文字记载。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在共叙亲情中辞旧迎新,寄托了人们对来年年景的美好期望。

安徽宣城春节习俗四、拜神与祭祖

过年风俗源于远古农耕民族的“腊祭”。“腊祭”是古人“神先享用”意识的体现,由于宗教、风俗本身的保守性及历代统治者的倡导,这种原始时代的“敬神”礼俗代代相袭,并逐渐演化为祭灶神。灶神,俗称灶君、灶爷、灶王爷,自灶神产生开始,老百姓就顶礼相拜。人们想祈福禳灾,便对灶王爷恭恭敬敬。

“二十三,糖瓜黏”,说的便是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爷升天禀报一年情况时,人们要祭灶,麦芽糖和酒必不可少,酒是为让灶王爷喝得晕头转向,麦芽糖甜而黏,灶神嘴吃甜后只能说好话。民间百姓把“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用在对灶神的供奉上。宋代范成大《祭灶诗》即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祭灶风俗伴随社会的进步而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则是祭祖。过年祭祖,既是对祖先的一个悼怀,也祈望祖先保佑来年的平安。

祭祖一般在年三十,一般百姓人家在扫房子、净庭院、易门神、换桃符、贴春联之后,或举家去给祖先上坟祭拜,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墙上,摆上祭品,点上香烛,让后辈祭拜。晚上那顿准备多日的团年饭,大都也是先请祖先“前来”享用后方可开席。各地祭祖形式虽不尽相同,但“祭祖祈福”的含义大致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吴圩烈士陵园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吴圩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946年12月18-19日宿北大战人和圩战斗,就发生在现在的吴圩村境内。人和圩战斗,是宿北战役中一次重要的战斗,也是解放战争初期一次较大规模的围歼战斗。战斗围歼了敌整编69师师部,69师中将师长戴之奇被迫自杀身亡,中将副师长姚少伟、少将参谋长张东彝被俘。共毙、伤、俘敌三千余人,缴获大批武器。陈毅司令员留下了“敌到运河曲,聚歼夫何疑?试看峰山下,埋了戴之奇”的光辉诗篇。解放后县政府建立了吴圩烈士陵园,2001年全镇党员捐款重修了烈士陵园,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茶山烈士陵园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茶山烈士陵园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茶山烈士陵园位于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下艾崮村,年代为1959年,类别为抗战遗址、纪念设施。

茶山烈士陵园是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半程镇:半程镇位于临沂城北,兰山、费县、沂南三县区交界处,距临沂城22.5公里,面积81平方公里,辖50个行政村,5.3万人,有耕地4656公顷。205过道贯穿南北,镇驻地西侧紧靠-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是一个以食品加工业为主的工业主导型小城镇。近年来,半程镇的工业经济迅猛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以山东金锣、山东三维等大型企业集团为代表的工业集群。山东金锣集团被。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新溪桥烈士陵园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新溪桥烈士陵园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新溪桥烈士陵园位于临安区锦城街道新溪桥村,年代为1951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9年7月24日,新溪桥烈士陵园被公布为杭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溪桥村:新溪桥村东邻锦北西墅居民区,南濒南苕溪,西至横街村,北靠锦北街道龙马村,东至临西桥、西至新溪桥村,南至苕溪,北至狮子山、强盗山,区域面积4.25平方公里,共有5个自然村,现有10个村民组,总户数582户,户籍人口数1508人,党员数58人。耕地面积208亩,林地面积2673亩。特色产业是水果、蔬菜。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14582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5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孝感烈士陵园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孝感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孝感烈士陵园位于孝感市孝南区书院街光明村。

在革命战争年代,孝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这里,曾经分属鄂豫皖苏区和湘鄂西苏区,又长期是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指挥中心,为新四军第5师的重要活动地域。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块光荣的土地上战斗过。无数共产党员和人民英雄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缅怀先烈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继续革命的光荣传统,1952年建立了孝感烈士陵园。其主体建筑有革命烈士纪念堂、烈士事迹陈列馆、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亭、烈士墓群等。

2006年,由于北园烈士祠的整体拆迁,在孝南区书院街光明村建成了占地面积30亩的南园。主体建筑物有烈士事迹陈列馆1座,面积2000平方米,正面“孝感市革命烈士陵园”九个大字为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词;烈士纪念堂2座,面积500平方米;新建的烈士纪念碑,碑高21.6米,碑的正面镌刻着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亲笔题写的碑名“孝感市革命烈士纪念碑”十个金色大字,纪念碑的右侧是2个烈士纪念亭,面积20平方米,左侧是烈士墓群,28名烈士长眠于此。

孝感烈士陵园于1995年3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8年12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9年3月2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藕塘烈士陵园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藕塘烈士陵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日前,定远县藕塘烈士陵园在顺利通过市旅游局组织的实地检查评审后,成功申报国家AA级旅游景区。这是我县第一个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根据我县旅游景区A级创建计划,今年我县共申报了藕塘烈士陵园和令狐山两个AA级旅游景区。定远县藕塘烈士陵园位于定远县东南30公里的革命老区藕塘镇,建于1944年,1978年兴建纪念馆并装馆布展,1983年正式对外开放。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一座“烈士纪念碑”和一幢“革命纪念馆”。现有员工8人,每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

作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进行申报后,该景区对照2A级旅游景区的评定标准,寻找差距,落实整改,开展了扎扎实实的2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并通过了县旅游局的初审。在此基础上,市旅游局组织人员,专门进行了实地检查评审,对其服务质量、环境质量与景观质量进行了测评。审核认为,藕塘烈士陵园景区意识较强,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方面已达到国家AA级旅游景区标准,批准为AA级旅游景区。

藕塘镇:藕塘镇位于定远县东南30公里处,与滁州市南谯区接壤。藕塘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气候适宜,物产丰富,山青水秀,经济繁荣,有千年古镇之风韵,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荟萃,素有“小莫斯科”之誉称。1939年,-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因此藕塘成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民主革0据地之一。镇内的烈士陵园,是省、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省政府、省军区国防教育基地。藕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湘阴烈士陵园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湘阴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湘阴烈士陵园位于湘阴县芙蓉北路。湘阴是革命老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任弼时、红军早期将领陈毅安等革命先驱在这里出生,在和平年代涌现出抗洪英雄高建成等英模。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陵园于2005年始建,占地面积18.6万平方米,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任弼时纪念塔、陈毅安烈士纪念碑、陈毅安烈士纪念馆、抗日阵亡烈士塔、烈士纪念园等。陵园是湖南省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宣城股票开户去哪里好 宣城股票开户地址 宣城开户的地方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宣称股票开户去哪里好,一般股票开户是去证券公司,宣称有哪些证券公司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宣称证券公司地址吧,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宣城股票开户去哪里好

二、宣城股票开户地址

1、国元证券(状元北路证券营业部)

叠嶂西路68号

2、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宣城敬亭路营业部

敬亭路299

3、华安证券(鳌峰西路证券营业部)

鳌峰西路9

4、海通证券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敬亭路299号

三、宣城股票开户时间

宣城证券公司营业时间是每周一至周五(节假日休市)9:30-11:30、13:00-15:00。有部分证券公司为了方便用户可以在周末开户。详情可以查询相关证券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东明县烈士陵园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东明县烈士陵园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东明县烈士陵园位于东兰公路东侧国营东明林场境内,是一座集教育、瞻仰、参观为一体的红色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占地面积70余亩,建筑面积710㎡,于2013年5月动工,2014年9月竣工,园内集中管理有名烈士墓226座、无名烈士460人。建有纪念塔、纪念馆、英烈墙、烈士墓及配套基础设施。革命烈士纪念塔高21米,英烈墙镶嵌1009位烈士英名录。东明县是革命老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前沿阵地,涌现出了如张岸、孙自端、张恩桐、汪涛等数百名著名烈士。始建于2014年6月的烈士纪念馆,主要展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牺牲的烈士事迹及生前日记、书信、照片、遗物(纪念证、章)等遗物品62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镇巴革命烈士陵园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镇巴革命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防教育基地。

镇巴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陕南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缅怀先烈,启迪后人,1958年,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建“镇巴县革命烈士纪念塔”,1984年9月竣工落成。2001年,又在塔右建成“革命历史陈列馆”。塔后是革命烈士陵园。1987年8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将“纪念塔”列为“省级第一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5月被汉中行署列为“汉中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汉中市重点开发的名胜景区之一。

纪念塔区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园林面积878平方米,植被覆盖率达99%基建筑面积349平方米,纪念塔整体造型庄严,塔向高15.3米,肃穆宏伟,四周雕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和烈士英名。东面半坡建有革命烈士陵园,塔区下部设有“定远、班程”两亭。塔区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名贵花木丛生,每逢清明时节,人们自发前往祭扫陵碑,年接待瞻仰人员4万多人次。此纪念塔将列入汉中市开发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以景区吸引外地各界人士来镇巴观光旅游,增进镇巴县风景名胜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外交流与发展。

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时,县内留有许多重要遗物及革命斗争史料、文献,为妥善保存各个时期先烈们的重要遗物和史料,2001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又动工修建了占地800余平方米的“革命历史陈列馆”,馆内收藏的革命文物400余件,由革命烈士纪念塔管理所负责管理,并配有专门的讲解人员,以宣传革命烈士英勇事迹,发挥烈士纪念建筑物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基地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镇巴县革命烈士纪念塔1987年8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第一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5月被列为“汉中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嘉定区革命烈士陵园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嘉定区革命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嘉定区革命烈士陵园,建于1959年,1993年初迁建,现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塔城东路486号,占地面积53亩。1994年3月完成一期工程,2000年3月两期工程竣工。2002年对革命烈士史料陈列馆陈展形式及手段进行了改造,全馆引用声、光、电、影视合成、视听台等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展示手段和形式隐现烈士风采。陵园主体建筑有烈士墓区墓碑6座,群体墓穴17只,烈士史料陈列馆、烈士骨灰安放楼各一幢。陵园褒扬的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牺牲的烈士741名,其中在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的22名,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43名,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487名,建国后牺牲的189名。

嘉定区革命烈士陵园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嘉定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995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嘉定区人民政府分别列为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嘉定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8年被列为嘉定区廉政教育基地之一,2009年被评为嘉定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被评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塔城东路486号,

邮编:201822

电话:59996644

开放时间:每天上午8:30至下午16:30,双休、节假日团队参观须提前预约。

公共交通:嘉定5路、嘉定10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在甘肃省录取分数线

全文共 1048 字

+ 加入清单

1、甘肃省2020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根据甘肃省招生考试院2020年公布的数据,合肥理工大学(宣城校区)2020年甘肃省最低录取分数线如下: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5分,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116分;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6分,最低录取分线为12027分。2、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招生省科目年录取批分数线录取分数线省控线天津不限2020本科A62887562476天津物2020本科A625928510476天津化2020本科A天津物化或生2020本科A6151207276河北理科2020本科627160474515河北文科2020本科6023746A山西文科2027583137A562742内蒙古文科2022A内蒙古理科20205553620A549202452辽宁理科2020本科58513702359吉林文科2020A吉林理科2020556250A2027年54013年吉林理科A黑龙江文科2020A黑龙江理科202355科2023A2015年2015年2015年2015年2015年2015年2015年2015年2015年2015年2015年2015年20201年201年201年201年20202年201年20202年20202年20202年20202年20202年20202年20202年20202年20202年20202年20202年20202年20202年20202年2020202年20202年20202年20202年202025年20202025年202025年202020202025年2020202025年202020220202020202025年2020202025年20202025年202025年20202020202202020220202020220202025年202020202020202022020202020202025年202020202020202025年202025年202025年20202020202020202025年15年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5年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5年15年15年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5年15年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1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温岭烈士陵园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温岭烈士陵园为温岭市文物保护单位。

温岭烈士陵园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太平街道东门村瓦屿山南麓,占地30余亩,初建于1958年,1963年和1974年两次重修和扩建,后来又逐年进行整修。陵园山巅的平台上有烈士纪念塔,塔顶饰一颗红星,塔身正面是毛泽东题写的“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八个馏金大字。镶嵌在塔基上方的青石碑,镌刻着朱德、董必武、郭沫若的亲笔题词。陵园内松柏常青,竹木茂盛。陵园内安葬着解放舟山、积谷山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牺牲的300多位烈士的灵骨,是温岭一处最重要的革命纪念建筑,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东门村:太平街道东门村位于市太平街道中心繁华地段。东起体育场路、南至前溪路、西至东城路、北靠万寿路以南,面积为1.5平方公里,7个村民小组,人口1246人,526户,党员67人,村民代表44人,2015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200多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襄阳烈士陵园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襄阳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襄阳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襄阳市襄城区铁佛寺路60号。

襄阳市革命烈士陵园是1950年为缅怀在解放襄樊战役中英勇牺牲的先烈们修建的。园内有烈士纪念碑一座,碑后建有革命烈士墓,墓中安葬的是解放襄樊战役中英勇牺牲的103位无名烈士以及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先烈们的遗骨。半山腰安葬有社会主义时期因公牺牲的先烈。园内还建有烈士亭等10多处建筑物。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是烈士陵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烈士陵园广场东南侧。该馆建于2001年,设有襄樊战役史迹陈列厅。

1948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根据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决定以桐柏军区司令员王宏坤统一指挥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桐柏军区28旅、陕南军区12旅等主力部队发起襄樊战役,消灭盘踞在江汉之间重要战略要地——襄阳、樊城的国民党军。襄樊战役从1948年7月2日开始至16日结束,共俘获国民党驻襄阳地区第15“绥靖”区司令官康泽、副司令官郭勋祺及其以下17000余人,毙伤3500余人,共计21000余人。这次战役的胜利,被称为“五路大捷”之一。周恩来亲自起草贺电,经毛泽东主席修改后,以中共中央委员会的名义祝贺襄樊战役的胜利。朱德誉称此役为“小的模范战役”。

襄樊战役史迹陈列展厅分三个部分,通过大量真实的照片、实物反映了当时的战略背景、战役经过等历史史实,并运用现代高科技的声、光、电等手段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

襄阳市革命烈士陵园于1995年3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8年12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湖西公园湖西革命烈士陵园

全文共 1292 字

+ 加入清单

湖西公园(湖西革命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湖西革命烈士陵园原名为湖西区抗战烈士陵园,始建于1945年,是原湖西地委、专署、军分区为集中安葬和悼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在湖西大地上的革命烈士修建而成。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犯单县,陵园遭受严重破坏。1952年,湖西地委予以重修,并更名为湖西革命烈士陵园。1984年,在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等老干部和山东省民政厅的大力关心支持下,重建了纪念塔、西大门,新建了南大门,并对全园予以整修。1986年春,全国各地的湖西老干部、苏鲁豫皖四省六市二十多个县的代表、单县驻城机关、工厂、学校的干部、工人、学生等数千人举行了新塔落成典礼。原湖西地委书记、铁道部长陈璞如,原湖西青委书记、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原湖西地委秘书长、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和珍,山东省军区司令员闫琢等为烈士塔剪彩并主祭烈士;1992年,单县县委、县政府发动全县干部群众和全国各地的老干部、老战士集资300多万元,对陵园进行了改扩建;2008年,单县又斥资6000多万元,将陵园西扩东展,扩大到420亩。新建了英雄阁、纪念广场、抗日战争纪念亭等。陵园面貌焕然一新,大具规模,情景交融,寓教于情景之中。

经过前后几次建设,现陵园内主要有:湖西革命烈士纪念塔、英雄阁、浩然亭、抗日战争纪念亭、俊亭长廊、烈士英名碑、两座烈士单墓、四座烈士公墓、纪念广场等二十多处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共安葬烈士2649名。其中有湖西抗日根据地的开拓者、中共苏鲁豫特委书记王文彬、湖西专署专员李贞乾、解放军旅长吴大名等著名烈士。

半个多世纪以来,湖西革命烈士陵园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刘伯承、杨得志、宋任穷、舒同、潘复生、梁步庭等领导同志先后为陵园题词、题字。邓小平等就陵园建设谈了一些意见。还得到国内外老干部和有识之士的大力资助,有一千多人建言献策、慷慨解囊。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次改建扩建整修,湖西烈士陵园景点多而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再加以单县特殊的中心位置和湖西区在历史上的影响,每年到陵园凭吊游览的人有数十万之多。有鉴于此,1988年陵园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6年确定为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1998年确定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长期以来,每逢清明时节,单县及周边县市的干部群众都集中到陵园悼念先烈、接受教育。平时,陵园每天都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白发老人指指点点给青少年和外来人员讲解陵园、讲解景点。除当地干部群众外,每年还有成千上万苏鲁豫皖晋冀等省份的吊唁者。他们有的不远数千里,携妻带子,献上一束鲜花,留下深深的眷恋,带走一把黄土,蕴涵无限情思。场景催人泪下。一批批青少年,或举行团队活动,或举行18岁成年人仪式,决心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做出更大贡献,其场面令人奋发!

湖西革命烈上陵园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又是游览休闲的理想场所。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健康路东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秦皇岛烈士陵园

全文共 1033 字

+ 加入清单

秦皇岛烈士陵园为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秦皇岛烈士陵园的前身是山海关烈士陵园,始建于1956年。

82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秦皇岛爆发了京奉铁路大罢工;76年前,这里打响了长城抗战第一枪;64年前,英勇的人民军队组织了山海关阻击战;61年前,以辽沈战役胜利为契机,解放军摧枯拉朽逐穷寇……在秦皇岛这块热土上,长眠着3860名革命烈士,他们在保卫家乡、抗击外侵战斗中壮烈牺牲。他们是共和国永远的英雄,是后辈不能忘记的恩人。然而,他们有的至今还散葬在秦市农村,有的牺牲在外地找不到尸骨,秦市现有的4座烈士陵园也设施简陋并年久失修。2008年秦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誉峰带领民政等相关部门对全市烈士墓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全市目前虽有烈士陵园4座,但大都修建于解放初期,普遍存在破损严重、设施老化、配套设施不全、绿化美化档次低等现象。

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工作与时代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形成较大反差,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需要,影响着教育功能的发挥。为此,秦市市委、市政府决定,改建山海关烈士陵园为秦皇岛烈士陵园,以缅怀先烈之英灵,并对北戴河、抚宁、卢龙、青龙、昌黎的烈士陵园进行修缮。

秦市随即成立了市陵园改造工程领导小组,聘请专业的陵园设计公司进行设计,市财政列专款同时面向社会募集,市委、市政府将在陵园内为捐赠单位和个人立功德碑予以彰纪。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支持,大家踊跃捐赠款物。河北远洋运输集团向秦皇岛烈士陵园改造工程捐款港币250万元、人民币50万元;市人大代表刘江华送来100万元捐款……

2009年5月底,陵园建设工程开工,经过百余日的鏖战,一个占地15880平方米、投资1200万元的市级烈士陵园正式落成了。园内主碑高19.48米,寓有秦皇岛于1948年解放之意,园内纪念碑、烈士墓、烈士墙、碑前广场、碑前雕像、碑亭、展示长廊、烈士事迹陈列馆一应俱全。经普查,在本市牺牲的秦皇岛籍和外省籍烈士、在外地牺牲的秦皇岛籍有名烈士3860人的英名被刻在烈士墙上,墙上还特别留出一块空白,那是为众多的无名烈士而留。

此外陵园的两侧还修建了10座知名先烈的雕像,他们分别是:李大钊、王尽美、李运昌、曾克林、安德馨、周春富、马骥、王册、阮务德、邵洪生。

秦市市委书记王三堂在致辞中表示,秦市兴建烈士陵园,就是要深切缅怀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儿女,深情告慰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把烈士陵园建成秦皇岛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