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能源车产能【通用十篇】

浏览

6521

文章

10

篇1: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产能过剩通常与经济波动相伴随。那么,产能过剩产生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吧!

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

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一)投机。

在经济繁荣的后期,投资机会变得越来越稀少,大量资金缺乏出路,于是出于保值增值需要大量参与投机活动,比如投入房地产、股市、期货市场、农产品投机等,随着价格的上涨必定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虚假的价格上涨吸引企业扩张产能。比如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农民大量种植蔬菜,但是蔬菜价格的大幅上涨只是短期投机所致,真实需求并没有大幅膨胀,于是出现蔬菜产量严重过剩。

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二)借贷消费。

当需求不足时,企业主就无法继续扩张产能继续获利,因此他们想到了一个好主意:现在的收入不足那就鼓励人们花未来的钱,于是有了借贷消费,以房地产最为典型,这种模式在经济繁荣期是不会有问题的,但是一旦步入衰退,消费群体收入减少甚至失业,不但无法支撑现有的产能,即使是已销售出的房屋也会由于出现断供而过剩。

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三)制度和政策

官员为政绩和权力寻租而进行的不计成本和收益的投资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iPhone 6今年产能1.2亿部 富士康月底出货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iPhone6

苹果iPhone 6发布的倒计时已经开始。其主要生产工厂富士康在郑州、深圳和太原的加工和运输方面取得了进展。鸿海集团(富士康的母公司)董事长苟泰明最近数次视察iPhone 6生产线,以确保首批7000万至8000万件产品的顺利交付。

随着新iPhone 6屏幕尺寸的增加,分析称这将有助于增加手机用户的购买欲望。据估计,苹果公司的iPhone 6今年的总产量将达到1.2亿部,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iPhone系列。

富士康将获得至少70%的iPhone组装订单,这是苹果供应链的最大受益者。

供应链消息人士称,富士康在深圳、郑州、太原和其他三家工厂生产iPhone 6。目前,所有关键部件都已备齐,最终的整机测试将在不久的将来进行。预计本月底将开始大量装运。

根据台湾媒体获得的信息,4.7英寸的iPhone 6已经进入量产阶段,将很快完成测试和检查。5.5英寸的iPhone 6仍处于试生产阶段,预计将在8月底完成测试。如果产量达不到标准,5.5英寸的iPhone可能会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全文共 6515 字

+ 加入清单

产能过剩会带来物价水平下降,形成通货紧缩压力、形成大量产品积压、扭曲投资与消费预期、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不利影响,那么,产能过剩产生原因是什么?产能过剩产生的对策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吧!

产能过剩产生的对策

1.要充分估计若干行业产能过剩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一是有些行业效益下降。水泥,2005年前10个月,全行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60.6%。规模以上水泥企业亏损面超过40%。电解铝,2005年上半年,占总能力80%的86家独立电解铝企业,盈利同比下降72.6%;亏损企业亏损额5亿多,亏损面63%。铁合金行业平均开工率只有40%左右,亏损面50%。钢材全行业实现利润已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2005年11月下降47%。

二是影响就业和社会稳定,水泥行业140万人,43%的亏损面,意味着几十万人的工作岗位和收入出现问题。

三是增加金融风险。电厂、钢厂等行业的资金有相当部分来自银行。一旦这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就会增加银行的呆坏账。从历史上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看,爆发危机的导火索往往是一些重要行业资金链断裂造成金融信用崩溃。

四是影响经济增长。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钢铁和汽车是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电力和煤炭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如果这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必将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五是加剧资源紧张。资源紧张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瓶颈。而一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必然是对资源紧张的雪上加霜。目前我国铜产能超过300万吨,但原料69%需要进口。钢铁工业所用的铁矿石50%来自进口,全球新增铁矿石量的90%以上用于我国的消费,钢铁工业耗能2亿吨标准煤,耗用新水近40亿吨。再比如铜,2004年全国铜加工消费精铜320万吨,但国内铜矿资源仅能供给100万吨,进口依存度69%。铝土资源,按目前氧化铝产能估算,现已探明储量仅能用10年。

六是造成环境污染。电石、焦炭、铁合金等都是高污染行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如电石,95%的生产装置为内燃式或敞开式炉型,每生产1吨电石平均排放8000~9000标准立方米烟气。

2.一些行业产能过剩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对若干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要理性分析,既要充分估计其严重性和危害性,也不宜估计过重,贸然改变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

在方法论上,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总供给与总需求绝对平衡的观念,正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常出现供大于求的现实。要接受买方市场,习惯买方市场,利用买方市场。要树立新理念:适度的供大于求,有利于竞争,充分竞争有利于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质量和效率,有利于产业升级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纺织、家电等行业,也曾出现过产能过剩。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强制性调整,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从家电来看,经过激烈的竞争,打造出不少有竞争力的品牌,发展势头很好。从纺织来看,近5年来,纺织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5.8%,纤维加工量2416吨,占全球36%,纺织品贸易占全国贸易总额的23%。行业的运行质量改善,效益提高。2004年利润比2000年增长94%,劳动生产率每人一年44600元,比2000年提高30%。2005年1~9月利润同比增长32%。当然,目前棉纺行业投资增长57%,也应注意风险。

在价格和效益评估上,不仅要看某个行业,而且要看全社会,要看总水平。就利润而言,第一,有些行业利润下降是理性回归。第二,利润总是在各行业之间转移的。第三,目前工业利润总体情况是好的,同比增长20%左右,且是在上年同期增长近40%高增长基础上的攀升。就价格而言,价格波动是供求关系的反映;有人认为,出现产能过剩,表明存在“通缩”。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目前并无通缩,经济增长率高,总体效益好,物价总水平稳定,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

在预测发展前景上,要树立可以解决问题的信心。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是存在的,而且不能低估,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势头总体是好的。从发展趋势看,我国还在加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需求潜力巨大。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是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有信心在发展中得到妥善解决。

从有利条件分析,政府有相当强的调控能力,包括财力连年大幅度增加和宏观管理经验不断丰富;市场机制的作用和企业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不断增强。

3.变挑战为机遇加快实现科学发展

一些行业产能过剩暴露出来的问题,充分证明实现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应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为契机,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一是积极推进结构调整。产能过剩是挑战,也是机遇。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发挥市场产品供过于求和产品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两个“倒逼”机制的作用,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些过剩的行业,大都属于市场调节领域,应尊重经济规律和市场法则,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二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如可以促进发展循环经济。以焦炭为例:目前国内焦炭实际消费量2亿吨,而生产能力近3亿吨,扣除淘汰落后能力外,每年仍有1000多万吨的在建和拟建能力,产能过剩明显。价格,2004年4月,国内焦炭价格涨到每吨1500~1600元,出口价格400美元。2005年以来,价格下跌,10月下旬,国内市场价格跌到1000元,出口130美元。目前发达国家的焦炭主要用于钢铁冶炼,其中95%的焦炭生产能力作为钢铁企业的配套设施进行布局。焦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气、余热、焦油等能够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我国钢铁企业用焦量占焦炭产量的80%左右,但只有33%的生产能力布局在钢铁联合企业内,67%的焦炭生产能力为独立焦化生产企业,除少数作为城市煤气供应的市政配套设施外,大部分集中在煤炭产区,远离产品用户,难以实现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要积极探索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三是提高产业集中度。例如钢铁工业,应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以资产资源和市场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重组,促进钢铁行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巩固 鞍钢和本钢重组的成果,结合 首钢搬迁改造,促进与河北省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总结宝钢与上海冶金企业重组的经验,推动其它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跨地区的联合重组。

四是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在产能过剩的行业,新投资的项目往往是竞争力强的。比如水泥,原有生产能力中,70%是立窑等落后产能;而新上项目,90%为新型干法水泥,且以大型生产线为主。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2005年比2003年翻了一番,达到40%以上。

4.政府要不断改善宏观经济管理

一是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一种观点,认为目前不少行业产能过剩表明,需要调整“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种观点是不能赞成的。显而易见,如果放弃“双稳健”政策,转为刺激性、宽松性宏观经济政策,后果将助长投资规模出现新的膨胀。有人认为,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会导致投资下降,并造成全社会“投资萎缩”。实际情况是,目前在建规模很大,新开工项目大幅度增加。2005年前三季度在建规模22.4万亿元,前10个月,新开工项目14.7万个,计划投资总规模增长28.5%。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之中,需求很大,且经济增长处于上升期,需要投资支撑。投资膨胀的机制依然存在,而且社会资金积累规模很大,银行大量存差,有继续扩大投资的条件。实践表明,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低水平品种有得以继续生存的空间。只有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比较充分的竞争,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好地进行结构调整。

二是区别对待,适度微调,有保有压。主要政策目标是防止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恶化,特别是要防止出现过于集中同时出现,防止重要行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在宏观调控政策上,应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包括完善行业规划,以增强银行贷款、供地、环评的科学性;制定相应的市场准入标准,包括环保、能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安全质量技术、规模等标准,以促使新上项目提高质量和水平。

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是宏观调控成功与否的关键。“压”要有力,“保”要坚决。“压”,包括:原则上不批新上钢厂项目;每年淘汰立窑水泥产能5000万吨;淘汰敞开式和产能低于1万吨的小电石炉,300立方米以下炼铁高炉和20吨以下炼铁转炉、电炉;淘汰达不到规模和安全标准、不具备整合改造条件的小煤矿;淘汰5000千伏以下矿热炉、100立方米以下铁合金高炉;逐步关停小油机和5万千瓦以下凝气式燃煤小机组。“保”包括: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加强研发体系建设,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持大型钢铁集团的重大技改和新产品项目,加快开发冷轧钢片技术,提升汽车板生产水平,推进大型冷热连轧机组本土化;支持高产高效煤炭矿井建设和提高煤矿安全整体水平的技术改造等。

三是研究建立对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的破产企业实施救助的办法和机制。包括对下岗职工进行培训,给予信息引导。帮助解决银行贷款呆坏账问题.

产能过剩的评价标准

我国还没有建立对产能过剩定性、定量的科学评价标准。欧美等国家一般用产能利用率或设备利用率作为产能是否过剩的评价指标。设备利用率的正常值在79%~83%之间,超过90%则认为产能不够,有超设备能力发挥现象。若设备开工低于79%,则说明可能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

正是因为当前我国并没有一个准确判断产能过剩的标准,所以不少研究者对产能过剩的提法提出质疑。有学者提出了合理的产能过剩概念,但什么是合理的产能过剩标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

有学者提出,行业产能过剩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价格相对下滑;二是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度下滑,亏损企业增加;三是行业供给超过了行业需求。也有人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所谓的三个标准与产能过剩有关系,但绝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产业利润下降绝不是产能过剩这一个因素造成的,价格竞争、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水平上涨都会造成行业利润下降,而且比产能过剩对利润下降的影响来得更直接。导致行业整体效益下降有诸多因素,在产能过剩程度还没有特别严重的情况下,产业利润下降是市场经济分配资源的结果。

因此,产能过剩并不是构成企业效益下降的最主要因素。行业供给超过行业需求是企业适应竞争的需要,在市场增长率回落的时候,企业会进行产能储备以应对市场可能再次出现的"井喷 "。

中国钢铁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对判定行业严重过剩给出了六项指标:

一是产品库存持续急剧上升,销售呈现停滞状态;

二是产销率大幅下降,供求关系严重失衡;

三是产品价格大幅度回落,长期处于成本线以下;

四是行业出现大面积的企业亏损,企业被迫举债经营;

五是一批企业相继倒闭或破产;

六是进口严重受阻,出口不计成本,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

他认为,如果以上六项指标在相对较长时间同时存在,就说明产品已经出现严重过剩。与前一种判断所不同的是,戚向东所指的是严重过剩时的状况,因此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

产能过剩的经济影响

微观影响

一是一些行业产品价格大跌,效益大幅滑坡。年中以来,由于产能过剩及需求增长的放慢,钢铁价格大幅下跌,与3月份的高点相比,至10月末钢铁价格跌幅超过了30%。与此同时,许多产能过剩行业企业效益明显滑波,前10个月钢铁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1.2%,比上年同期回落52.2个百分点;前10个月水泥和汽车行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60.6%和36.7%;另外,石油加工、化纤制造、建材和通信设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利润均为负增长。

二是产销率下降,库存增加,成本上升。3月份以来,工业产品销售率有5个月出现同比下降,其中8-10月出现了连续3个月的下降。与此同时,企业库存量明显增加,1-9月份,39个工业行业中有16个行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超过20%,其中钢铁、石油化工和化纤工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超过 30%。

三是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前三季度,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531.7亿元,同比增长57.6%,其中钢铁、石油加工、化纤等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幅接近或超过1倍。1-10月累计,工业企业亏损面达到22.37%,比上年同期扩大0.41个百分点。

四是开工不足,资源闲置浪费。已经出现明显过剩的行业如铁合金、电石行业企业开工率已降至不到一半;钢铁行业的能力利用率在逐步下降。总体来讲,当前经济运行开始出现“宏观喜、微观忧”的现象。

宏观影响

首先,许多行业产能过剩,将导致物价总水平明显下降,形成很强的通货紧缩压力,增加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

其次,产能过剩的发展将会使企业的投资预期和居民的消费预期下降,由此使经济增长面临越来越明显的下调压力。

三是产能过剩的发展将会导致银行不良资产明显增加,金融风险增大。

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

1.买方市场的反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消费品一直保持着供大于求的格局。进入新世纪以来,供大于求的行业也在逐渐向更多的领域延伸。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市场通过价格竞争实现利润,以利润的增加吸引生产要素转移,生产要素过多集中于某一行业,一旦过于超过市场需求,就产生了产能过剩。比如水泥和电解铝,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加快推进,需求急剧增加,价格成倍上涨,投资迅速膨胀。2001~2003年水泥行业投资连续三年增长1倍以上,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最高达425亿元。2004年国内水泥市场需求不到10亿吨,而生产能力为12.5亿吨。2004年增幅回落,2005年1~9月,同比下降10.8%,但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仍有276亿元。

电解铝的情况也是如此。前几年电解铝价格大幅上涨,电解铝项目大量上马,到2005年底产能超过1000万吨。目前在建电解铝能力112万吨,拟建能力140万吨。如果这些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十一五”后期可达1300万吨。而电解铝的国内消费量,2004年刚超过600万吨,2005年也就700多万吨。

2.产业国际转移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深化,世界性产业重组步伐加快。发达国家利用掌握先进技术和既有发展基础的优势,把 能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附加价值低的产品大量转移到国外,而集中各种生产要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附加价值高的产业。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方集中新上了许多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能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附加价值低的产品。比如铁合金,我国是世界铁合金的生产、消费、出口大国,三者分别占世界的40%、30%、30%。目前,我国共有铁合金生产能力2200多万吨,在建能力161万吨,拟建项目123万吨。这些项目建成后,总能力将达2497万吨。2004年国内表观消费量688万吨。2010年需求量1200万吨。2004年铁合金产量867万吨,同比增长35.95%;出口219万吨,增长20.3%。但是,这种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反对。

电石的情况也是如此。由于电石生产具有高耗能、高污染的特点,在国际上电石法渐被取代。但是,我国2004年底国内电石生产能力1600万吨,是当年实际产量(802万吨)的2倍。而目前在建和拟建的项目仍然不少,到2010年产能将超过2000万吨。届时国内电石需求量只有1370万吨。

3.体制机制等深层次原因

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有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新上项目时,对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市场供求情况掌握得不好,急功近利,盲目攀比,把投资规模和增长速度作为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有的甚至违反客观规律、不顾未来效果地干预企业活动,跟风投资,盲目扩张。财税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地方财权事权不匹配,致使一些地方政府强化了增加投资的内在冲动。国有商业银行还没有成为真正的金融企业和市场竞争主体,对风险的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严格的问责制,潜存着信贷风险。资本、土地、淡水、能源等重要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不到位,价格杠杆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不能抵制反而助长了盲目投资。国有企业产权不清,责任意识不强。一些重要行业市场准入标准不健全。由于地方保护主义,致使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大打折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剖腹产能剖几次 剖腹产有没有危险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剖腹产能剖几次,需结合医疗条件,医生技术以及个体差异,一般建议不要超过三次。当前医学早已快速发展,一般剖腹产时可保证健康,但未必能保证万无一失,依然会有一些风险。比如之前有过剖腹产出现,严重感染疾病以及子宫恢复不良,在这类情况下不建议继续剖腹产,会造成一系列的危害。剖腹产的危害主要是麻醉意外,大出血,以及羊水栓塞,还有大肠梗阻等等。

麻醉意外

剖腹产是大型手术,手术时需麻醉,而麻醉过程中有一些风险,医生技术较差,孕妇自身敏感都可能留下后遗症。在怀孕过程中,子宫会伴随着胎儿的成长,但如若胎儿较大,羊水多,双胎妊娠在剖腹产之后,子宫可能会出现收缩明显乏力等现象。这就说明在后期会增加大出血的风险,随时都可能危害自身。

羊水栓塞

剖腹产危害众多,不仅针对孕妇,同时还会影响到胎儿。在手术过程中,羊水中的某一些成分或许会经过血液循环,进入到胎儿的体重,此时随时会造成羊水栓塞,有着较大的可怕之处。

大肠梗阻

有一部分孕妇在选择剖腹产手术后,可能因为多次接受手术,排气时间晚、活动较少,会有一系列的危害,比如大肠粘连以及大肠梗阻。对于产妇而言会造成自身健康的隐患。另外一部分产妇在经过手术之后,会选择较长一段时间卧床,在长时间卧床之后可能会造成下肢血栓。由此可见,剖腹产并非是人们所想的如此安全,建议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定,不可盲目操作,如果自身满足顺产的要求,可通过顺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产能过剩的原因

全文共 1677 字

+ 加入清单

产能过剩原因众多。从宏观层面看,产能过剩通常与经济波动相伴随。那么,产能过剩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产能过剩的原因吧!

如何对产能利用低进行调控相当复杂,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富余产能。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即使出现较大规模的产能富余,几年后就会自动消除;

⑵政府不一定比市场更有效,不能期望政府干预就能解决问题,计划经济没有取得成功,政府干预造成更坏结果的案例相当多,因此哪些情况可以干预需仔细甄别;

⑶政府调控应侧重于事前防范,淘汰富余产能靠市场调节就能做到。事前调节要求政府具有很强的预见能力,能准确地把握未来的市场动向。如果预见能力不够强,对市场动向出现误判,那么干预就会导致更糟的结果

;⑷政府干预应是逆周期的。高盈利或超高速发展最容易引发某个行业盲目投资,政府要对这类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投资状况进行监测和判断,以便及时发布预警信号或采取限制性措施;当某一个行业因暂时性原因过度萧条时,政府应对将来仍需要的产能进行保护;

⑸大范围的产能大量富余是总需求不足的表现,要靠总量调控来解决。凯恩斯理斯论虽然引发了赤字膨胀的严重后果,但成效也很大,危机的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都大幅下降;

⑹不宜用危机的方法消除产能过剩,虽然危机阶段的大量产能富余会把落后产能淘汰掉,但也会把一些今后仍需要的产能淘汰掉,从而对生产力造成巨大破坏。

产能过剩的原因

从一个产业或一种产品看,产能过剩并不一定源于盲目投资和过度扩张,也有可能源于需求下降或需求增速减缓。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需求呈大幅波动的产业和进入成长后期的产业。钢铁产业的需求就波动很大,2008年,钢材产量增长率从2007年的22.7%回落至3.6%。2011年之前,光伏产业在各级政府大力扶持下急速膨胀,但国际市场需求在2011年急转直下,光伏产业进入寒冬,地方政府和光伏企业都不得不吞下过度干预的恶果。需求波动引起的产能过剩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暂时的,只要需求重新进入扩张阶段,产能过剩会自然消除。1998年发生过电力过剩,并采取了限制电力投资的措施,但到了经济回升的2003年,电力紧张再次拉响警报。

在基础设施领域,产能过剩更是正常现象。一条道路需要使用很长时间,如果按当时的需求来建,那么几年后就需要扩建,而扩建的费用甚至要比新建还高。由于缺乏远见,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形成了众多难以弥补的严重问题。由于排涝能力不足,城市在爆雨天变成蓄水池;由于停车设施不足,城市变成了超级停车场;一些刚建好的马路被挖得到处是补丁。基础设施没有与需求同步发展的可能,只有超前或滞后两模式。在经济落后和资金紧缺的年代,滞后模式是不得已的选择,但现在的储蓄率很高,资金相当充裕,超前发展理所当然,在那些难以扩建的领域,如城市地下管道,纵使超前百年也不为过,法国巴黎的下水道很能说明问题。

产能过剩有时具有积极的意义,是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市场竞争就是优胜劣汰,拥有先进技术和更高效率的生产者要进入和扩大产能,但原有的生产者不会轻易退出,这时候有可能形成严重的产能过剩,落后的生产者会被逐渐淘汰出局,这个过程很残酷,会有资源浪费,但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1995年工业普查发现,彩电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很低,但仍有大量彩电生产线上马,当时北京还有牡丹集团,竞争的结果使彩电行业上了一个台阶,若因产能过剩进行干预,后果只能是阻碍彩电行业的重组进程。

关于盲目投资和过度扩张,古典经济理论的解剖很深入,古老的蛛网模型很好地描述了盲目投资引发的波动过程。猪周期就是典型的案例,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就是产能在过剩与不足之间循环。为了消除猪周期,政府在不停地干预,但问题还在不断地重演,因此盲目投资不是有了政府干预就能解决的。政府干预有时还会加剧盲目投资引发的波动,2007年在猪肉价格大涨时对养猪进行补贴,加剧了之后产能的过度扩张。这种情况的产能过剩有时也是合理的,比如开个煤矿,两年就挣了总投资的好几倍,即使之后关闭了也是值得的。

从以上分析可知,所谓的过剩产能并不是需要淘汰的产能,因此用产能利用率低或富余产能来描述更为确切。除非是落后产能或将来不需要的产能,否则不宜称为过剩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希捷关厂原因正式通报:营收下降 产能严重过剩

全文共 2142 字

+ 加入清单

连日来,全球最大硬盘制造商之一的希捷集团旗下希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捷苏州公司)关闭的消息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希捷苏州公司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官方微博1月14日晚发布通报称,近几年希捷苏州公司和无锡公司的订单持续减少,产能严重过剩

事实上,除了希捷之外,近两年选择关闭苏州工厂的有诺基亚、苹果、小米代工厂,还有联建科技等企业。有业内人士表示,这背后反映出了当前加工制造业面临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创新不够,这在去年出现下滑的加工贸易数据中反映得最为明显。

官方通报希捷关厂原因

根据上述通报内容显示,希捷集团在全球有三家硬盘制造公司:苏州公司、无锡公司和泰国公司。希捷苏州公司于2003年1月在苏州工业园区注册成立,前身为迈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2005年底迈拓科技被希捷收购,主要生产自主品牌(Seagate)的笔记本电脑硬盘、台式机电脑硬盘和企业级服务器硬盘。

通报称,希捷苏州公司关闭是希捷集团基于整个市场变化和集团自身产能状况作出的正常调整。希捷在中国工厂的产品以磁头驱动的传统硬盘为主,但是新型固态硬盘已经占据了市场主要份额且呈逐年上升态势,导致近几年希捷苏州公司和无锡公司的订单持续减少,产能严重过剩。

通报还称,希捷苏州公司2015年外贸进出口额19.2亿美元,2016年的进出口额12亿美元左右,同比下降37.5%。希捷集团考虑到优化运营效率、整合资源和控制成本的必要性,进行相应战略调整。

长期从事硬盘技术研究的吴昊说,“固态硬盘占比大幅上升,加上个人电脑市场需求持续下滑,希捷产品主要是用于个人电脑等原因,市场对机械硬盘需求量出现下滑,从而导致订单量减少,产能出现过剩。”

对于外界质疑的裁员问题,通报称,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在获知希捷苏州关闭消息后,始终关注希捷苏州相关动态情况,多次走访和协调企业有关工作,围绕具体事宜与企业管理层进行多次反复沟通,在确认关闭消息后,高度重视并积极跟进和应对关闭事项,确保关闭过程依法依规,“一方面,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完成相关程序,做好员工遣散预案。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切实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据上述通报内容显示,截至1月14日中午12时,希捷苏州公司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1900名员工中,已有1214名职工按照该公司的计划办理了离职手续。

反映加工贸易的低迷

虽然希捷官方称,此次关闭中国工厂、大裁员是希捷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大背景是PC市场需求低迷,HDD(机械硬盘)出货量快速下滑。但是苏州工厂作为希捷全球最大的HDD组装中心,并非不盈利,关闭苏州工厂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放弃HDD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5年希捷宣布未来5年在泰国投资4.7亿美元,扩大泰国Korat硬盘工厂,建成之后将占据希捷49%的产能,新增2500员工。公开资料显示,希捷公司1983年进入泰国设厂,现有员工大约1.64万人,而在希捷之外,泰国还是西数HDD工厂的主产地。

事实上,除了希捷苏州工厂关门之外,近两年以来,苏州加工制造类关闭的企业不少。其中,有苹果代工厂、小米代工厂,拥有两万工人的联建科技,同时还有诺基亚代工厂等企业,而往昔,因为频临上海以及占据长三角重要位置,苏州成为全球不少知名制造业企业在国内代加工选择地。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反映了目前加工制造业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代加工企业,“苏州是长三角加工制造业的中心,近几年不断出现的企业关闭苏州工厂,反映出了加工制造业现在面临问题是产业转型方面的不足,这也导致了加工贸易在去年出现了下滑。”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张健说。

不过,根据海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值24.33万亿元,比2015年下降0.9%,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4.9%。其中,我国外贸大省江苏在2016年前三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达到11661.1亿元,增长6.1%,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47.8%,高于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整体可见,外贸整体形势虽然仍然低迷,但呈现出一般贸易好于加工贸易的外贸新动向。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广东省,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至11月,同样是外贸大省的广东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全省进出口的43.7%,超过同期加工贸易5.2个百分点,对加工贸易实现历史性超越。

另据新华社报道,江苏省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远鹏等专家认为,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在促进就业、培养熟练工人和拉动GDP增长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属于“打工经济”,缺乏品牌,设计、研发等环节也相对较少,主要靠劳动力成本优势。一般贸易则是自己当老板,产业链长,从设计、生产到销售,产品增值率较高,还往往包含知识产权。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王新奎则向媒体表示,经济全球化处于重要调整期,全球贸易量的增加将不再显著,甚至会萎缩,但全球生产布局将出现调整,国际竞争将转向价值链竞争。

张健教授则对表示,“加工贸易是促进就业和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重要方式,但是工厂的陆续关门,反映出了加工贸易的不景气。一般贸易出现增长超过加工贸易,这反映出了一部分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么一些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跟不上步伐的企业,就会在竞争出处于劣势,最后只能选择关闭工厂,甚至是退出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DRAM无新增产能,服务器内存合约价续涨

全文共 1489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整体内存产业不论dram或NAND Flash,都度过了一个黄金好年,那么2018年可否持续荣景呢? 综合目前业界的看法,DRAM热度可望延续,供不应求态势依旧,但NAND部分,恐怕就不会那么乐观了,由于大厂3D NAND良率大跃进,供给过剩问题已经提前在2017年第四季引爆,至少2018年上半年恐怕都不会太理想, 最快2018年第二季供需平衡,第三季再度供给吃紧,届时产业由悲转喜。

DRAM无新增产能

首先就DRAM部分,以大方向来说,2018年在Fab端并无新增产能,顶多就是制程从2X奈米推进到1X奈米或是1Y奈米,带动位的成长。 市调单位集邦科技更直接表示,2018年各DRAM厂资本支出计划都倾向保守,新增投片量约5~7%,这些新增产能都来自现有工厂产能的重新规划与制程转进。

此外,集邦也提到,随着智能手机内存容量升级,以及服务器、数据中心需求强劲, 2018年DRAM需求将成长约20.6%,供给端方面,预估将提升19.6%,为此,就整体面来看,2018年整体DRAM产业供需持续吃紧无虞,也因此,2018年各大DRAM厂商,包括三星、SK海力士、美光, 甚至是台湾的南亚科、华邦电持续稳健获利不成问题。

但目前在DRAM端有两点要留意与观察,第一、虽然2018年整体DRAM端无新增Fab的产能出来,但是三星有意在平泽(Pyeongtaek)兴建第二座12吋厂,SK海力士也将在无锡兴建第二座12吋厂, 这两大厂的新厂产能最快2019年才会开出。

只是韩媒持续报导,三星将在DRAM端持续扩大产出的消息,不断动摇市场对DRAM产业的信心。 韩媒不断提到,三星在平泽厂区的半导体厂是两层楼建筑,二楼无尘室将近完工,这些空间将投入DRAM的扩建,但根据内存业者的透露,这两层楼中,有一层是投入3D NAND的扩产,至于另外一层楼中, 有意置入月产能五万片的DRAM产线,只是设备商也透露,三星还没下单采购设备,因此所谓新增五万片的DRAM产能想在2018年就开出,真的很困难。

服务器内存合约价续涨

第二个观察点是,DRAM种类繁多,包括Commodity、Specialty、Mobile、Server等DRAM,因为彼此间有产能排挤效应,究竟在2018年,哪几种会最缺,价格涨幅最大,市况还不明朗, 因为国际三大DRAM厂,三星、SK海力士与美光,尚未揭露2018年的产品组合。

但市调单位集邦科技已经提前预测,2018年最缺的会是Server DRAM。 集邦认为,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需求与日俱增,2018年服务器内存的成长率将达28.6%,续居内存各大产品线之首,带动价格上涨,主要原因包括第一、Intel与AMD新服务器平台转换推波助澜,以及第二、 北美网络服务业者如Google、Amazon Web Service、Facebook与Microsoft Azure在新数据中心建案上的需求。

而光是2018年第一季,服务器内存合约价将再上涨约5~8%,届时主流模块报价方面,一线厂32GB服务器模块将达300美元大关,二线厂更会高于此价格,使得2018年第一季度价格将会维持在相对高点。

2018年NAND产业怎么看? 业界多估「先下后上」,而与NAND产业连动性最高的群联董事长潘健成估第一季价跌需求增,第二季报价回稳,第三季供不应求。 而其实,因3D NAND良率终于快速上升,尤其64/72层3D NAND纷纷量产,并已优先应用于SSD产品线,120GB的SSD在2017年12月中旬就跌破2017年年初的起涨价,通路商开始大举抛货,报价下看30美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引完产能吃芒果吗?引完产吃芒果好不好?

全文共 1306 字

+ 加入清单

小编知道,很多时候,女生会有各种情况特殊的时候,比如我们女生有一些人,在做完流产之后,能不能吃芒果,女生的体质比较特殊,所以小编这里为你介绍,女生引产之后要注意什么,引产之后能吃芒果吗?

引完产能吃芒果吗?

刚做完引产后是不适宜吃水果的,产后一个月内最好还是少吃生冷的食物,术后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禁止坐浴,禁止阴道冲洗和给药。因为这个时候宫口松弛,内膜脱落,局部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引起逆行感染,而造成: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等盆腔炎症,严重了可以引起不孕症。吃芒果的正确方法

主要是有的人脸上沾了芒果汁还不以为然,大家知道吗?果汁长时间残留在我们的皮肤上就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性的作用,从而引起了过敏反应。吃芒果的好处多,但是大家在吃芒果时也不用着急哦,你将果肉切成小块,直接送入口中,这样就可以避免对芒果过敏了。吃完芒果以后,应及时簌口、洗脸,以避免果汁的残留。引产后吃什么最补身体

1医院里买了鹿胎膏,然后每天吃一点,鹿胎膏是比较补血的,对月经不调,产后虚弱是比较好的,还可以帮助修复子宫,调理内分泌的平衡,是种不错的中成药。

2现在隔一天就煲鸡汤喝,在鸡汤里放点中成药,比如铁皮枫斗之类的,喝这个汤比较滋阴,对身体比较好,如果恶露多的话,可以把红糖泡茶喝,可以帮助排恶露。

3引产后要吃一些补血的食物,可以用枸杞红枣泡茶喝,也可以炖着吃,还应该多吃点猪肝,猪肝是比较补血的,记得不能喝冷的食物,也不能直接洗冷水澡,对健康不好

引产后调理方法有哪些?

1、女性在接受引产手术后,身体较为虚弱,经常容易出汗。此时要注意多补充水分,补充水分时应少量多次,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量。另外,出汗时会把体内的水溶性维生素也排出体外,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因此,引产手术后要适量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补充所丢失的维生素,这样也有利于预防便秘的发生。

2、女性在接受引产手术后,要多补充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尤其是要注意多补充含铁量较丰富的食物,防止缺铁性贫血的发生。鸡肉、鱼肉、动物肝脏、动物血液、瘦肉、大豆制品、莲子、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都是不错的选择。

3、引产后需忌口:忌食刺激性食品,如辣椒、酒、醋、胡椒、姜等,这类食品均能刺激性器官充血,也应忌食螃蟹、田螺、河蚌等寒性食物。另外,术后一星期内脂肪控制在每日80克左右。

引产后该吃什么好?

引产后要补充水分:引产手术后,由于身体较虚弱,常易出汗,因此补充水分非常必要。补水原则:

1、少量多次,减少水分蒸发量;

2、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除了帮助补水,对减少便秘也有好处。

3、引产后要补充蛋白质:人工引产后半个月之内,蛋白质每公斤体重应给1.5克-2克,每日量约100克-150克。因此,引产后吃什么好?可多吃些鸡肉、猪瘦肉、蛋类、奶类和豆类、豆类制品等。

引产后注意什么?

1.引产成功后住院3--5天,如果一切正常,即可出院,出院后注意休息。

2.注意子宫收缩情况、流血多少、是否发烧等。

3.根据引产经过情况,酌情使用子宫收缩药和抗生素,促进子宫复旧,减少出血,预防感染。

4.发现流血过多或感染时,要积极治疗。

5.引产后1个月内注意外阴部卫生,禁止性生活。

6.休息1个月后,如果未发现异常即可恢复工作。

7.1个月后复查,并选用新的避孕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产能正逐步释放是真的吗

全文共 2846 字

+ 加入清单

药店布洛芬供应依然紧俏,部分顾客改选其他替代药物,多地政府向市民免费发放退烧药。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产能正逐步释放是真的吗,希望大家喜欢!

布洛芬和布洛芬缓释有啥区别

有媒体采访专家指出,布洛芬胶囊/片主要用于退烧,而布洛芬缓释胶囊/片则主要用于缓解疼痛。而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主任伍俊妍介绍,布洛芬缓释剂型如缓释胶囊国内说明书也有退热的适应证,但如果高热需要快速退热的,就不宜选择缓释胶囊。此外,有网友发现,不同厂家生产的布洛芬包装上小人儿的姿势各不相同。布洛芬包装为何有不同姿势?专家解释,包装盒上的示意图动作不同,跟药物的疗效没有关系。这些动作图案只是提示药品的解热镇痛作用,加深大众对产品的印象,具体适应证看说明书。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产能正逐步释放是真的吗

为有效应对退烧类药品市场紧缺,多地政府正在协调退烧药免费向居民发放,缓解一药难求的局面。同时,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的在产制剂企业在逐步释放产能。12月20日,海南省委网信办发布消息,12月21日至23日,海口市将免费发放40000粒退烧药,市民可到42家指定药店领取,每人限领4粒,发完即止。海南网信办表示,海口市政府正在全力帮助全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筹措原料,扩大产能,优先保障本地医疗机构和市场供应,同时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药价、散播虚假消息等违法行为。同日,河南省周口市、洛阳市、平顶山市等发布关于免费发放退烧药品的通知。 此外,也有多地鼓励退烧药品拆零销售。

布洛芬为何一药难求

一瓶难求,黄牛卖至千元

不止成人用布洛芬,儿童用布洛芬也处于一药难求的状态。李女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线下药店都买不到美林,最后多方联系才购买到。在社交平台上,仍有来自青岛即墨、浙江台州以及江苏昆山等全国各地的宝妈们在求购美林。

美林是强生旗下的一款退烧药,针对不同年龄段宝宝的需求,美林拥有不同规格的混悬液和滴剂。12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在医药电商平台搜索发现,美林处于全面断货状态,无论是100ml还是35ml规格的混悬液,均显示“无货”。

在买不到药的情况下,宝妈们开启了“互救”模式。有同城宝妈们互相匀药、赠药的,也有外地宝妈们帮忙买药邮寄的。消费者小茹花68元抢到了35ml的美林,这一价格相较正常价贵出了好几倍。小茹一开始有些怨气,最后还是庆幸买到了药。

此外,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父母焦急的心情天价售药。有网友反映,日前有人在天津儿童医院等三甲医院门口兜售儿童退烧药,平日里20元左右的美林,被卖到了2500元甚至3000元以上的高价。另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爆料,抚顺的美林卖到600元一瓶。

据天津市场监管方面披露,针对个别医院周边有非法买卖涉疫药品的行为,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会同市药监局、市公安局迅速启动全市打击整治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联查联办机制,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打击非法收售药品专项行动。12月16日上午,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行动,对儿童医院周边非法收售涉疫药品行为进行突击检查,现场抓获1名兜售退烧药违法人员,发现布洛芬混悬液(美林)11盒,病毒合剂3盒,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原料大国,药都去哪儿了

“布洛芬作为老药,没有什么技术和生产难题,产能提升起来后会很快。”国内一布洛芬药品生产厂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一个数据是,国产企业拿到布洛芬的注册批文数量达到558个,涵盖了布洛芬片、布洛芬软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布洛芬颗粒等众多剂型。

同时,作为全球布洛芬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大国,我国占全球产能的1/3,生产了全球50%以上的布洛芬原料药和40%以上的对乙原料药。国内原料药龙头企业新华制药、亨迪药业的产能分别达8000吨/年、3500吨/年。

从原料和生产端来看,布洛芬的供应似乎不成问题。那为什么终端会出现一药难求的情况?在上述布洛芬药品生产厂家看来,非理性囤药是造成缺药的重要因素。据了解,11月中旬起,部分消费者便开始囤药,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囤药清单。

根据豆瓣小组网友爆料,一新疆旅游从业者把一家药店的布洛芬买空,其中就包括15瓶美林。还有一“90后”家长在网上晒出囤的药品,该家长花费超1500元,跑了4家药店买下了枇杷露、布洛芬、消炎止咳片等种类的药物超47盒。

“12月初的过量囤货、储备不足、产能限制,12月中旬的物流配送等综合因素造成了药品短缺。”一药品零售从业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预期不足叠加采购集中,并不是所有厂家短时间内都能开足马力全力供应。其次,很多厂家有布洛芬批文,占用其他药品的产能优先供应,这都需要调配,10天左右的空档期很正常。”

具体到药店终端,据上述药品零售从业者透露,大部分中小连锁药店从分销商拿药到门店正常是一周一次。“想快但物流供应不上也是一个问题,集中需求下,卖得快自然难跟上。”

一布洛芬原料药生产商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布洛芬是大宗原料药,我国在全世界的产能上占到较大比例,达到万吨级,所以说生产上不存在技术困难。只是要在短期内去提高产能,厂房需要投入设备,要投入人力,这需要时间。

政府调控,药企保供加速度

“一周内全国将不再缺药。”上述药品零售从业者透露称,政府在上周就关注到了市场现象,原料生产大概3-4天,布洛芬技术成熟,流水线生产,24小时马力不停的话,运输速度上来,一周内缺药问题就会解决。

新华制药证券事务部相关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市场需求增加后,公司调整了生产线,提高了制剂、原料的产能,目前公司加班加点地生产,尽最大的努力保障供应。

12月19日,针对公司布洛芬原料药产能被政府相关部门征用的消息,亨迪药业方面对此予以否认,并表示,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不存在产能被政府相关部门征用的情况。

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称,正常来说,产能达50吨,如果要生产50吨,可能存在一些物流、原材料的困难,政府来帮忙解决这个困难,帮助产能的实现,这不能称之为征用。另有药品生产从业者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从这周起,政府将加大对退热药物的供应管理。

目前,包括恒瑞医药、石药集团以及人福医药在内的多家大型医药企业都在积极扩大产能。据恒瑞医药方面透露,公司近期旗下治疗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布洛芬混悬液、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产品销量确有较大幅度上涨,各个渠道的订单量仍在增加。对于公众当前对这类药品的需求增长,目前公司正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扩大产能,多措并举扩产保供稳价。而石药集团的布洛芬生产经营正常,公司布洛芬涉及片剂和颗粒剂型,年产能总计约10亿片(袋)。

据“宜昌发布”消息,宜昌人福药业将现有的产品批量扩至2倍以上,布洛芬片每分钟可生产3800片。人福药业还准备增加30片的小包装布洛芬,在原有每瓶100片包装的基础上,增加一种每瓶30片的小包装。

针对强生旗下美林、泰诺等退烧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强生方面回应称,公司时刻关注目前疫情防控现状,并积极响应政府和医院号召,全力支持当前医药物资保障工作,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的工厂已将产能提升至最高水平,并在亚太供应链网络中优先供给中国市场。同时也在积极推进优化生产设施等计划,以期进一步提高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产能过剩的原因

全文共 3005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当前的需求与生产矛盾突出,工业领域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工业领域呈通缩迹象,产能过剩问题具有普遍性,部分行业甚至出现了绝对过剩。那么,当前我国产能过剩的现状怎么样?中国产能过剩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产能过剩怎么处理?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中国产能过剩的原因吧!

中国产能过剩怎么处理

1.建立产能利用率评估和预警制度,改革产业调控思路

第一,将现行企业统计、景气指数分析与产能利用率评价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统一的行业产能过剩评估指标体系和预警系统,让企业和投资者及时准确地了解行业产能及相关信息,理智决策进入或退出市场行为,商业银行据此控制信贷投向和规模,防止投资过度,规避金融风险;第二,把审批制度以经济规模作为主要审批依据转变为以社会性管制为主的方式,并且要以能源资源、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作为前置性条件,监管方式也应该从前置性审批,转变为事中和事后的过程监管,提高调控水平。

2.对不同性质的过剩产能,应采取不同的调控方法

对“技术落后、企业分散、规模过小、非法生产”的企业,依照国家法律和法规关停、淘汰,防止这类企业在市场出现短期需求趋旺、价格上涨时“死灰复燃”。对结构性缺陷导致的“低水平”过剩产能实行“有保有压”的调控措施,利用信贷、财税、价格等经济政策杠杆“扶优汰劣”,引导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因购买力水平低、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相对性产能过剩和部分行业出现的阶段性产能过剩,加强规划引导,提高企业集中度,引导企业站在技术进步前沿、顺应产品更新换代趋势进行结构调整。

3.降低地方政府的投资扩张冲动

改革以考核GDP增长为重点的政府政绩考核和官员晋升体制,消除地方政府不当干预企业投资的强烈动机。可以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进行立法,从主要考核GDP指标转向全面客观考核政府治理水平,从政府内部的自我考核转向内、外考核相结合,让公众意见有更多参与权;更多地把经济发展质量、能源资源消耗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等指标反映进来;优化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税分配,使地方政府的财力和事权相匹配,弱化地方政府投资动机;促进地方财政透明化与民主化。凡涉及政府补贴、税收优惠或返还、提供优惠贷款等行为,都应该公开公示透明。同时,严禁地方政府给企业下增长指标。

4.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

第一,考虑按行业推进国有资产管理。要超越按企业进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层次,考虑按行业进行国有资产管理。国有出资企业如果有同质竞争,恶性竞争会导致国有资产难以保值增值,可以根据企业意愿和市场可行性,考虑合并重组或退出部分资本;第二,支持地方国企的跨地区兼并重组,以及民营企业参与国企重组。在财税分配方面,企业兼并重组后,不搞统一纳税,仍维持原纳税渠道不变,增值税和所得税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交、集中结算”;探索建立跨地区并购的税收分成、产值分开统计制度;第三,使国有资本进入到战略新兴产业的高端生产环节,掌握核心技术,形成引领和示范作用,让更多的国有企业愿意通过资本结构调整的方式进入到高端产业领域。

当前我国产能过剩的现状

1.产能过剩具普遍性,由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蔓延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我国工业生产领域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2013年一季度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仅为78.2%,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回落1.9个百分点,是2009年四季度以来的最低点。部分主要行业产能利用率已降至75%以下。其中,建材、铁路船舶等运输设备制造业、煤炭采选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5%、73.6%和74.9%。

传统产业中钢铁、水泥、有色、平板玻璃、石化、家电等都存在产能过剩,部分行业甚至出现了长期性和绝对的产能过剩。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达到21%;水泥产能过剩达到28%;有色金属的产能利用率已由2007年的90%降至65%左右,部分行业甚至已经出现了绝对量和长期性过剩,电解铝产能过剩达到35%;汽车产能过剩为12%。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光伏行业也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能占全球的60%,风电设备产能3000-3500万千瓦,而产量只有1800万千瓦,产能利用率低于60%,光伏电池的产能过剩达到95%。如此大范围、大规模的产能过剩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将使我国工业陷入长期的萧条。

2.当前产能过剩具有结构性和体制性特征

不同于2000年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周期性产能过剩”,也不同于2003-2004年和2006年前后在经济过热下产生的“非周期性产能过剩”,我国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既反映出长期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形成“结构性产能过剩”,如汽车行业;又有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投融资体制改革不彻底遗留下来的“体制性产能过剩”,如钢铁、水泥等行业;因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导致的局部产能过剩,如光伏行业。

3.产能过剩化解更具复杂性,化解难度更大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很大: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剧要求宏观政策保持稳定性,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要求改革力度加大形成矛盾;全国经济布局和产业规划一盘棋统筹,与市场经济要求投融资体系多元化发展形成矛盾;内需活力不足无法满足经济增长,与外围经济与贸易形势导致出口拉动模式不再适用形成矛盾。现阶段的产能过剩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不是单一的,既受体制、环境、资源等普遍适用的影响因素,又受具体行业自身发展特点的影响,复杂化程度加大化解难度。

中国产能过剩的原因

1.地方政府行政力量推动是造成新一轮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

地方政府在产能过剩中扮演了一个较为积极的角色。钢铁、水泥、造船等基础性制造业,投资规模巨大,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或直接投资,民营资本通常不愿涉足。即使是多晶硅、风电设备、新材料等新兴行业,与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也密切相关。2009年国家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地方政府不顾地方实际,也积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势必造成全国各地产业重复投资现象严重,因此最终出现产能过剩也并不意外。以钢铁行业为例,我国钢铁生产能力已经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但还有在建能力7000万吨。“十一五”期末,我国汽车产能超过实际需求一倍以上,已经过剩200万辆,但还有在建能力220万辆,正在酝酿和筹划的新上能力达800万辆。其根本原因在于,类似钢铁、水泥等大项目投资,契合了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短期化倾向,在短期内可以抬高地方的GDP,迎合了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要求。

2.经济运行波动性大,内需和外需的收缩加剧产能过剩

为了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我国出台了4万亿的一揽子的经济刺激政策,加上地方的相关配套政策和资金,经济刺激规模远远超过4万亿,我国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我国消费和投资需求增长有所放缓,消费和投资增速均出现一定的回落,内需的放缓也难以消化当前大规模的产能,出现产能过剩。金融危机爆发5年之后,欧美日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胀和增长回落的局面,造成我国外需明显收缩,难以化解当前明显过剩的产能。

3.政策有效性不高,政府服务信息不足引发产能过剩

信息不对称造成地方政府、企业不能在信息充分的基础上,做出科学规划或理性的投资决策。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有可能造成所有企业投资生产能力的总和超过未来市场的需求,不少企业为了避免丧失市场机会,产能规划一般都适度超前于市场需求,窖藏一部分生产能力,从而造成市场需求高峰到来之前的产能过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