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梅雨季节什么时候出梅(精选九篇)

导语:这人身体总是会有些小病小痛,上楼梯感觉膝盖疼不算是很严重的事,别担心,小编来为你解答。

浏览

2739

文章

9

篇1:梅雨季节是啥时候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梅雨季节通常是每年的六、七月份。由于此时正是江南梅子成熟的时候,所以称之为梅雨,这个时段就称为梅雨季节,通常会受到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六月中下旬开始“入梅”,七月上旬到中旬“出梅”,主要特征是持续连绵的阴雨、温度高并且湿度大,由于每年的气候不同,所以梅雨出现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梅雨季节的时候,空气的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东西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亚热带高压主导,从此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

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和出梅,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六月中旬入梅,七月上旬出梅,历时二十多天,但是,对于具体年份来说,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早晚以及强弱等,都会存在着很大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浙江梅雨季节什么时候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浙江梅雨季节是在6、7月份。

梅雨季节,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注:目前学界认为东亚夏季风始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平均在5月下旬左右),这个南海夏季风属于热带西南季风的范畴,南海夏季风逐步增强北抬,梅雨期正北抬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和副高西北侧的副热带西南季风合体,与冷空气交汇、风速辐合等形成梅雨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南方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会持续多长时间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中旬前后,由于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会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6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就是”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在气象上,一般将初夏季节连续5天平均气温超过22度以上,有4天为雨天才算是”入梅“;连续5天气温超过30度,且不下雨,算是”出梅“。这个日期是不固定的。

但是在日历上,是根据“干支记日法”来推算的,会把“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称为“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称为“出梅”。“入梅”的时间总是分布在6月6日至6月15日之间,“出梅”的时间在7月8日至7月19日之间。

因此,气象上的“入梅”和日历上的“入梅”在时间分布上是不一样的,只有个别年份会碰巧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 什么叫梅雨季节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梅雨季节一般是每年的六七月份,夏季来临后,就会经常会出现下雨的天气。而当时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所以被称为梅雨天。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最常下雨的季节。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东南季风带来了太平洋暖湿气流。而这种气流的出现,会使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降雨的气候现象。

梅雨季节会导致天气潮湿,对人体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衣服最好选择容易干,且光滑的布料。在空调房内最好能穿上有袖衫能护住膝盖的衣裤,遮住膝盖能让关节等易受风部位得到保护,减少关节炎的发生。

梅雨季节也要及时开窗通风,早晨7至8点空气流畅时最适合开窗了。傍晚的5至7点空气湿度低,也可以开窗通风。梅雨季虽然不长,也要注意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重庆有梅雨季节吗 重庆梅雨季节什么时候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重庆梅雨季节。梅雨季节,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一种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虽然重庆属于长江上游地区,但也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在6-7月出现梅雨天气。

重庆有梅雨季节吗

重庆,简称“渝”,别称山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中西部唯一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在1000~135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说。重庆在地形和气候双重作用下,多雾,素有“雾重庆”“雾都”之称。璧山区的云雾山全年雾日多达204天,堪称“世界之最”。

重庆靠近四川盆地,也临近长江。因此,重庆是有梅雨季节的。重庆的梅雨季节主要在春夏交替时期,空气湿润,4月份差不多雨就多起来,然后秋冬的时候雨也多。经常是一五天雨,阴一天,晴一天,整个城市雾蒙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梅雨季节是每年的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这段时间,6月中旬到下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是出梅。

在我国部分地区,每逢夏季的时候,会有一段梅雨季节,梅雨季节的特点就是高温多雨,那么梅雨季节究竟是什么时候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1

梅雨季节,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2

梅雨主要出现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中国台湾、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的最南部、日本的中南部。世界同纬度的其他的地区没有梅雨。华南地区没有明显的梅雨现象。

3

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亚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4

梅雨开始的日子为“入梅”(或“立梅”),结束那天为“出梅”(或“断梅”)。梅雨开始的时间,大致上纬度越高则时间越晚。中国台湾地区大约在5月中旬入梅,6月中旬出梅。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农历每年4月中旬入梅,5月上旬出梅。但具体各地有所差异,浙江地区是农历五月初入梅,具体是逢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梅。

5

黄梅雨季过后,通常天气放晴进入炎炎盛夏。如果这个时候又转成阴雨绵绵,并且持续较久,仿佛又回到梅季,就称为“重梅”。民间俗谚有云“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重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梅雨季节多久结束 梅雨季节什么时候结束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梅雨季一般从六月开始,七月结束。梅雨季节,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

梅雨季节多久结束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所以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梅雨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

而梅雨季节的特点就是阴雨、潮湿,所以食物易发生变质,需注意饮食健康。梅雨季节,除了食物易变质之外,地毯、棉衣、家具等日常用品也会容易发霉,要经常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减少湿气。此外,梅雨季节也会伴有暴雨、雷电等灾害性天气,大家出门前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梅雨季节下雨天晚上要开窗吗?开窗通风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梅雨季节下雨天最好不要开窗,东南风带来的是最为潮湿的空气,一直开着窗,水汽将严重渗透至每个角落,容易导致家私发霉。因此梅雨季节一定要注意及时关窗,雨稍小的时候在中午和下午适当开窗通风透气。

一天至少要留出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开窗通风,通风后再关上门窗,然后才去其他措施除掉室内水汽,比如用干嘛不擦干水珠,开一会空调抽湿等,而最忌讳的便是为了除湿,家中门窗一天到晚紧闭,空调一天到晚开启,这样极易诱发空调病。

面对连续阴雨天气和时不时的暴雨,家居门窗的防雨抗风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水密性良好的门窗面对雨季,能够有效阻挡室外雨水进入,让室内保持干爽,一般水密性好的门窗普遍使用双层中空玻璃,中间装入能够吸收水汽的干燥剂,能够有效避免水汽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梅雨时节是什么季节 梅雨时节是什么时候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梅雨季节顾名思义就是指连续降雨的季节,因为正逢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梅雨时节一般是在每年6、7月份的时候,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

梅雨时节是什么季节

所谓“梅雨时节”是指连续降雨的季节,因为正逢江南梅子的成熟期得名“梅雨”,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梅雨时节的时间主要在每年6、7月份,其特征是天气潮湿易降雨。

据小编了解,梅雨季节很多地方也会叫成“霉雨”,因为这一两个月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故称“霉雨”,这时候人们都会采取一系列防潮措施,比如关闭门窗、地板铺报纸等措施防止潮湿。

另外,小编也提醒大家,梅雨时节注意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感染。还有需要多吃些健脾化湿的食物,避免难于消化的生冷食物、肉食和油腻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