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释迦殿,弥勒殿在金顶【经典20篇】

弥勒佛,也称弥勒尊佛,即未来佛,藏语谓“强巴”。弥勒佛在民间普遍受到信奉。那么对于弥勒佛像的摆放有什么讲究的吗?下面由问学吧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弥勒佛摆放的相关风水知识。

浏览

7101

文章

27

篇1:2023弥勒女子半程马拉松5月21日开跑!

全文共 958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5月15日,2023弥勒女子半程马拉松新闻发布会在云南广播电视台举行,宣布2023年弥勒女子半程马拉松定档5月21日

1

发布会上,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副市长李静茹表示,弥勒市已经有两次举办女子半程马拉松和多次承办国际大型赛事的经验,今年,弥勒将举全市之力、全民之热情,全力以赴办好本次女子半程马拉松,希望来到弥勒的跑友能全方位认识弥勒、感悟弥勒,一起邂逅弥勒女子半程马拉松的浪漫,共赴一场属于玫瑰花瓣的盛宴。

2

弥勒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张伟介绍,今年弥勒将小河边“520”玫瑰花节、赛后一公里暨体育消费节“体育+”系列展销会、赛事评估分析等融入赛事策划和组织,让跑友浪漫奔跑、品味弥勒,感受弥勒人民的热情和福地弥勒的温度。

此外,据弥勒市文旅局副局长韩文昭介绍,为迎接本次体育盛会,弥勒从文旅服务保障方面和优惠政策方面,都做好了充分准备。

3

2018年5月20日,属于弥勒的第一届女子半程马拉松赛事正式鸣枪开跑,赛事得到了众多跑友的好评,并荣获中国田径协会“铜牌赛事”和“民族民俗特色赛事”称号。

2019年5月19日,第二届“弥马”强势归来,共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0名跑友报名参赛,这一年的弥勒女子半马喜获“中国田径协会银牌赛事”称号。

两届赛事紧扣弥勒元素,不仅推动了弥勒全民健身的热潮,更是带动了周末短线游到弥勒旅游观光的人群,助推弥勒第三产业发展。

4

2023年弥勒女子半程马拉松定档5月21日,本次赛事以“缘起弥勒·跑出美丽”为主题,旨在弘扬“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比赛共设置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十公里、迷你跑及家庭跑4个组别。其中,半程马拉松和十公里还分别设置了个人组、闺蜜及情侣组,让更多的跑友能参与集中,感受奔跑的快乐。

据了解,此次赛事线路将延续2019年的赛道规划,道路平整,起伏不多,能让参赛运动员跑出更好的成绩。同时,赛道主要途经湖泉生态公园、红河水乡、甸溪河景区……充分展示了弥勒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

另外,赛事还设立了多个奖项,其中最让人期待的便是创赛会纪录奖的争夺。据悉,弥勒女子半程马拉松最佳成绩为2019年姚妙跑出的01:17:46,期待今年的跑友能打破该项赛事纪录,将大奖收入囊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释迦殿、弥勒殿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释迦殿、弥勒殿为文化旅游景点。

释迦殿、弥勒殿

释迦殿、弥勒殿位于金顶之上,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被人们称为“空中殿堂”。释迦殿在左,弥勒殿在右,中隔金刀峡、天桥横跨其上连接两边。上金顶先到释迦殿,过天桥再到弥勒殿。两殿构造基本一致,一间独房,均由块石垒成,面阔5.4米,进深5.55米。两殿背后各有一方不可移动巨石,释加殿后为晒经台,弥勒殿后为说法台。据《铜仁府志》载:屋顶因“风峭,不可瓦,冶以铁”。殿内原有明铸铜质释迦、弥勒佛像各1座,道光二十九年(1847年)弥勒铜像被盗,咸丰二年(1852年),又铸铜质弥勒、观音像各1尊。解放后殿堂坍塌,铜像遗失,铁瓦无存,四周只剩2米左右残墙和释迦殿拱门。1984年由江口县人民政府进行重修,重塑释迦、弥勒像安放其中,修缮了上山铁链步道,

1985年竣工向游人开放。2008年另辟了一条下山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威县弥勒经幢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威县弥勒经幢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邢台威县有宋淳化二年的《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幢》,简称弥勒经幢,因该经幢上同时刻有《弥勒菩萨上升兜率天经》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两部经书,所以也称作威县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简称陀罗尼经幢。1993年被列为河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弥勒经幢(陀罗尼经幢)修成于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全部用青石料选砌而成,共分十层,通高3.28米,1993年被列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

1985年8月25日,由威县三位农民在县城东南河渠挖土时发现。幢基座呈正方形,表面为双层莲瓣浮雕。中部有圆鼓形台面,幢身系用一块青石雕成,经幢青石质,八棱形。共为10节,通高3.28米。幢身通高116厘米,最大直径29厘米,每面宽10.5厘米, 刻《观弥勒菩萨上升兜率天经》一部,行70字。经首有“朝散大夫前殿中承前知滑州路,为自身年七十七省老耄预修生藏一所,于幢子上镌上生经一卷,伏愿天地神祗诸佛菩萨鉴照,堇启”五十三字。-由乡贡赵永图书,李荣刻字。伞盖以上的莲台上坐小经幢。小幢身亦为一八棱碑,每面刻字16行,行45字,楷书阴刻《陀罗尼》(亦称《大随求真言》)一部,通体为束腰宝葫芦形,上部形似将军盔,中部阴刻连体同心圆,下部为八瓣复莲座,造型古朴简练。在两个幢身之间,均有体盖、台座等,形态各异。第四、七两层为大小幢身,呈八棱碑式,幢身阴刻楷书《弥勒菩萨上升兜率天经》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共六千余字,字迹庄重苍劲,书法颇见功力。经幢的发现为研究北宋宗教、雕刻和建筑工艺等提供了具有较高价值的实物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雪弥勒真的存在吗 雪弥勒原型揭秘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昆仑神宫这一段旅程,应该是胡八一等人寻找雮尘珠最为凶险的一站,一路上会遇到很多具有超强杀伤力的生物,雪弥勒便是其中一种。雪弥勒虽然体型很小,但他们属于群居动物,每次出动都是一起,能形成很大的灾难。在故事中就有一个关于雪弥勒的传说,当时不少人和动物都未能逃脱雪弥勒的侵蚀。那雪弥勒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在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下面就来揭晓答案。

1、雪弥勒真的存在吗

雪弥勒自然是不存在的。《昆仑神宫》的故事中,对于雪弥勒的设定像是一个小boss。

小说里这样写道“有一个古老的恐怖传说,在雪山上,每当黑夜时分,便会有种生存在冰下的妖怪,聚集在一起掠取刚死不久的尸体。它们钻进尸体的衣服,尸体就会变成白色,如果继续扑咬活的人畜会越涨越大,随后会因消耗而萎缩,如果两三天内吃不到活人,就会散开,钻进冰川下藏匿起来,直到再找到新的死人。

这种东西喜欢钻雪沟和冰坑,只在深夜出没,七百多年前,曾一度酿成大灾,死人畜无数。在寺庙的经卷中有一套《至尊宗喀巴大师传》,对此事有很详细的记载。”因为它们吸收了尸体内地血肉,变得肥胖起来,象是整团整团的肥肉,一层层的黏在死人身上,远远看上去像是个很胖的雪人,当地人才管它叫做“雪弥勒”。

2、雪弥勒的原型

据悉,雪弥勒的原型或许是某种吸血水母。

小说中的设定,雪弥勒是原始痋术制造的怪物,是根据地下河里的淡水生吸血水母改造来的,就和云南虫谷里献王拿着夷女改造痋人一样。

胡八一等人下到冰渊深处后,看到河中大量的淡水水母,就怀疑那是雪弥勒的原形,在高山湖转变为古冰川的大灾难时期,逐渐演变进化成了在雪原冰层中生存的状态,它们惧怕大盐,可能也与此有关。也许古代魔国或者后世轮回宗,就是根据这些生物的特性,发明了“痋”这种遗祸百世的邪术。

当年、魔国根据吸血水母等生物的特性,开发出了痋术,并用痋术将吸血水母改造成了雪弥勒,雪弥勒并非原有的雪域物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弥勒熊庆来故居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弥勒熊庆来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熊庆来故居,位于弥勒县朋普镇庆来村,距县城46公里

熊庆来故居始建于清代末期,占地1055平方米。坐西面东,有大小四院,砖木结构,硬山顶建筑,为当地民房样式。有正房、厢房、书房、客厅等。

熊庆来(1893—1969年),字迪之,幼名竹生,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1907年入云南高等学堂,1913年赴比利时、法国留学,获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曾执教于南京东南大学、云南大学、清华大学等。1949年去巴黎研究数学。1957年回国,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函数论研究室主任。

2013年5月,弥勒熊庆来故居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熊庆来(1893.09.11--1969.02.03),字迪之,出生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息宰村,中国现代数学先驱,中国函数论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以“熊氏无穷数”理论载入世界数学史册。1907年,考入昆明方言学堂。1909年,升入云南英法文专修科。1911年进入云南省高等学堂学习,1913年赴比利时学习采矿公费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只得转赴法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蔚县弥勒寺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蔚县弥勒寺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弥勒寺位于蔚县涌泉庄乡弥勒院村内,属清、民国建筑。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该寺院订建筑分布南北一条中轴线上,从前至后依次为山门、前殿、正殿,各殿的距离较长,院落宽大。山门、前殿(弥勒殿)建于清乾隆年间,正殿(大雄宝殿)为民国十五年后建。

弥勒殿座落在平台上,单檐硬山布瓦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梁架为五架梁,砖木结构,前出廊。殿顶起背,兽吼走边,殿西有空缺房4间为禅房,殿东跨院有正房四间,为禅房,有东下房五间为伙房,院内有水井一眼,供僧众游客饮用。殿前出廊里左右各有点(扁钟)一面,上铸寺年月,布施弟子,经纪人等。殿内中塑大肚弥勒佛,笑逐颜开、袒胸露腹、双手扶膝、神态和善。弥勒佛背后有一-,台上坐南面北有站立的送子观音。

后殿(大雄宝殿),座落在月台上,面阔七间,进深二间。该殿为单檐歇山布瓦顶,殿顶起背,走边大兽,吼吻追逐,背正中有一风磨铜塔,高6尺余,可以避雷,寓意镇妖。大殿正中檐下悬一大匾:“大雄宝殿”,为清代黄庄举人五世民书。中间3间为释迦殿,殿正中须弥座上塑释迦牟尼佛像,释迦牟尼左前站阿难,右前站迦叶,左塑骑青狮的文殊菩萨,右塑骑白象的普贤菩萨。殿内均有精美细致的佛教壁画。

大殿内保存有木雕隔扇唐朝故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08年10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涌泉庄乡弥勒院村内

乘车线路:蔚县乘开往涌泉庄的班车,到涌泉庄在换小巴前往弥勒院村可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佛山圣境露天弥勒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经绿竹掩映、黄墙黛瓦的华严庵,远远能看到盘虎岩对面有一座小山,山似一尊佛,佛似一座山。山体宛如大佛的身躯,两膝端坐,袒胸露腹,右手扶膝,左手扶袋。自然形态唯妙唯肖。即为景区之佛山圣境。

设计者巧妙地用人工略加装点,配上10米高的头像,这一来,一尊通高30米,头顶蓝天,笑口常开、憨态可掬的露天弥勒就呈现在游客面前,石碑上刻有一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露天弥勒一侧,还置有6尊小石雕弥勒,既具有自然造化之奇,更具人工点缀之妙。看到这尊露天弥勒,人们就会自然地想到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实有其人,即是五代贞明三年(917)圆寂于奉化岳林寺的和尚契此,此和尚在临卒时说过一句“弥勒真弥勒,世人皆不识”的偈语。后人大约为证明自己并非“不识”,就认定他的形相为弥勒,并把他“腆着大肚,满脸堆笑”的尊容塑了起来传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弥勒市东风韵景区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弥勒市东风韵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东风韵艺术小镇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是一座集葡萄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旅游为一体,以文化艺术为主线打造的特色小镇,曾经两度蝉联“云南省特色小镇”名录,被称为滇中的“普罗旺斯”。

东风韵艺术小镇紧邻弥勒高铁站,距昆明约2小时车程,景区内有红砖修葺的万花筒艺术馆、半朵云、牛哆啰音乐农庄、印章房等“奇葩造型的丑萌建筑”,引人入胜,被众多游客称为网红“打卡”地。

东风韵艺术小镇始建于2014年,整个景区涵盖生态农业、艺术文化、休闲度假养生等多种产业,包括薰衣草庄园(薰衣草主题公园和薰衣草服务展示中心)、葡萄酒庄园、艺术家庄园、玫瑰庄园、百合庄园、森林公园、湖滨湿地、静谧溪谷、农副旅游产品加工基地等,是一个集高端休闲养生度假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现代农业旅游综合体。

主要景点

万花筒艺术馆

万花筒艺术馆是弥勒最热门的网红拍照打卡地,建筑风格融合红酒文化、彝族支系阿细人的火文化,酒瓶、火苗状的城堡全部用红砖砌成,因造型奇特而火爆网络,被誉为“魔幻未来主义的魔幻城堡”“离你内心最近的童话城堡”。

薰衣草主题公园

薰衣草主题公园别称七彩花田,有薰衣草、燕尾草、风铃草、黄冠菊等10余种美丽的花卉,其中,一大片薰衣草花海簇拥着景区(花期:4月—10月),仿佛置身于异域欧洲,所以有着“滇中普罗旺斯”的美誉。

半朵云

半朵云延续了万花筒艺术馆的建筑风格,造型怪异,因神似“天边的半朵云彩”而得名,凸出的层层外壁像连绵起伏的云朵,此外还有牛哆啰音乐农庄、象罔艺术酒店、农垦展览馆、修为门等造型怪异的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弥勒卤鸡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卤鸡

弥勒卤鸡色、香、味、形俱佳,一点也不夸张。它选料精良,非刚打鸣的土公鸡不要;加工方法独到,卤料多达20多种,还有传统的“秘方”轻易不示人,最重要的是卤料的比例,多一钱则多,少一钱则不及。它佐以的蘸水也不同凡响,青韭白葱玉蒜黄姜……小小一碗竟盛着赤橙黄绿青蓝紫,让人叹为观止。当一盘坎切装盘后的卤鸡端到你面前时,一定让你胃口大开。还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配料的卷粉、米线的加工用料也是选自本地一种传统优质稻米。弥勒县城的10多家卤鸡店铺,每天加工出的卤鸡800只左右,都一销而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灵山胜境百子戏弥勒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大型青铜艺术珍品 “百子戏弥勒”位于无锡灵山大佛下阿育王柱广场右侧,弥勒佛高3米,宽7.8米,重9吨。喜庆吉祥,深受游客喜爱。斜倚而卧的弥勒神情和蔼,笑容可掬。在弥勒硕大的身体上,塑有整整一百个正在嬉戏耍闹的小顽童,各个形神各异,栩栩如生。他们有的在叠罗汉、有的杂耍、有的拔河、有的掏耳、有的滚打、有的在拿小树枝捅弥勒的肚脐、更有调皮的竟然在弥勒身上撒尿。百童散布弥勒周身,令人忍俊不禁。一百个嬉戏玩耍的孩童攀爬在笑眯眯的弥勒背上,给肃穆的灵山平添了几分活泼。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灵山路灵山胜境景区内

类型:雕像/雕塑

游玩时间: 建议0.5-1小时

电话: 0510-8568901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灵山胜境门票210元已包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弥勒锦屏山风景区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弥勒锦屏山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锦屏山山形独特,钟灵毓秀,气势磅礴,仿佛一道巨大的屏风,细看则像一尊景自天成的弥勒佛,山腰红墙黄瓦处是弥勒寺,流霞飞云,青烟袅袅。山门上方,悬挂着由中华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自题写的寺名。是滇东南最为著名的佛教胜地。弥勒县与智佛弥勒同名,遂成县名弥勒,山似弥勒,寺名弥勒,佛名弥勒之大奇。弥勒寺拥有大佛、大运、大雄、大智四院之宏阔,集弥勒强巴相、弥勒思维相、弥勒仙光相、弥勒布袋相、弥勒天冠相之绝,遂成“弥勒道场”之大寺。其间有南怀谨先生亲笔题词的弥勒大佛(弥勒布袋相)于1999年12月落成,高度为1999厘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笑佛,象征跨世纪的祖国和平统一繁荣富强的美好祝愿。锦屏山呈大丛林之恢宏,托1999厘米大佛之高大,延1999级台阶之绵长,显千年梯田、百年古树、潺潺清泉之灵秀。

地址:红河州弥勒市西三镇锦屏山风景区

类型:森林山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电话:0873-6264399

开放时间:

8:00-17:30

门票

锦屏山风景区(弥勒寺+锦屏后海)门票40元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弥勒特产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弥勒特产有弥勒卤鸡、弥勒椪柑、弥勒葡萄、弥勒冬瓜蜜饯、弥勒黄金梨等。

弥勒卤鸡:弥勒卤鸡的主要食材是土鸡,而且不是刚打鸣的公鸡还不要,卤鸡色香味俱全,特别好吃。

弥勒椪柑:弥勒椪柑果皮是橙色,容易剥皮分瓣,果肉嫩脆,香甜多汁,主品种有普通椪柑和生系椪柑。

弥勒葡萄:弥勒葡萄果实大小均匀,含糖量高、汁多肉软、味甜清香,营养价值高。

弥勒冬瓜蜜饯:弥勒冬瓜蜜饯品质好,颜色金黄,味甜如蜜,并且入口沁人心脾,滑润细腻,剔透晶莹,美味可口。

弥勒黄金梨:弥勒黄金梨,果皮是淡黄色,果面干净,果点稀而小。果肉是白色,肉质脆嫩,汁多,吃起来又甜又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弥勒山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弥勒山位于韩国庆尚南道统营市凤坪洞山阳邑,海拔461米,虽然不算很高,但山里除了有葱翠的树林和清澈的溪谷外,还有许多奇岩怪石与洞窟、古剎,是韩国的百大名山之一。游客登上山顶可以看到统营前海的美景,统营前海散落着包括弥勒岛在内的许多大大小小的岛屿,因此被称为多岛海。

以前,上弥勒山顶唯一的办法就是爬山,后来,弥勒山上修建了缆车,全长1975米,是韩国国内最长的缆车。通过缆车,游客可以很轻松的到达山顶欣赏美景,从山顶缆车站到弥勒寺,建有400米的木造平台,天气好的话还可看到日本的对马岛、智异山天王峰、丽水突山岛,视野相当好。春天山顶上绽放的花朵与秋天的枫叶都相当吸引游客的目光。

Mireuksan

必去理由:统营市最著名的山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韩国[Korea]

景点所在省、州:庆尚南道 [South Gyeongsang Province]

景点所在城市:统营市 [Tongyeong]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大佛寺石弥勒像和千佛岩造像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佛寺弥勒像和千佛岩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寺石弥勒像和千佛岩造像

新昌大佛寺位于新昌县城西南,在南明山与石城山之间的山谷之中。寺内有大弥勒佛石像,寺外有隐鹤洞、锯开岩、濯缨亭、俊貌石、石棋坪、放生池及一些摩崖石刻等胜景。寺始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5—350),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寺院依山而建,正面外观5层,寺内高大雄伟,巨大的弥勒佛石像正面趺坐于大殿正中。这座巨大的石像,雕凿于悬崖绝壁之中,历时约30年才全部雕成,为江南早期石窟造像代表作。佛像高大巍峨、气势磅礴,经测定,石佛座高2.4米,正面趺坐像高13.2米,阔15.9米,两膝相距10.6米,耳长2.7米,两手心向上交置膝间,掌心可容10余人。大佛寺西北约300米处还有一小刹名“千佛院”,院内有佛千尊,每尊长约7寸,宽近5寸,排列整齐,个个神采飞逸,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无穷智慧与高度的艺术水平。新昌大佛寺中有一尊卧佛,处于卧佛寺中,为亚洲第一大卧佛。

大佛寺位于新昌“千仞壁立,嵯峨怪石,环布如城”的石城山。大佛寺建寺历史悠久,在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地位,曾是我国佛学研究和传播中心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弥勒风吹豆豉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风吹豆豉是云南省弥勒县的传统名食。相传,清朝年间,住在县城的彭正明氏按祖传制作方法,加工风吹豆豉出售,在当地声誉很高。因靠自然发酵风干,故名风吹豆豉。1958年该县酱菜厂,组织大量生产,畅销省内外,深受用户的欢迎。年产量300吨。

风吹豆豉制作方法独特,也得益于弥勒的优越水质和气候条件。制作时间在冬春两季,气候干燥,此时温度、湿度适合微生物生长,自然风力也大,是生产豆豉的最佳季节。它选用优质黄豆为主料,经选洗、浸泡、煮熟后,发酵风干成坯,然后将坯打散,加入糖、盐、八角、辣椒粉等配料,入池腌制,一般两个月后即为成品。

风吹豆豉外观桔红油亮,颗粒分明,香辣回甜。若用油脂炒食,更是味美无穷。( 红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弥勒白龙洞风景名胜区

全文共 963 字

+ 加入清单

弥勒龙洞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弥勒白龙洞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省弥勒县境内西南虹溪镇,白龙洞距弥勒县城28公里,白龙洞风景区1993年公布为云南省第二批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评定为国家AA级旅景区。随着弥勒县旅游业的发展,凭着白龙洞独天特厚的自然资源和白龙洞人坚持不解的努力,一步步的在打造国家AAAA级景区。

白龙洞喀斯特地貌发育精美,属峡谷型叠层溶洞。它是云南溶洞中钟乳石最多,最精美的溶洞之一,很多钟乳石的形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罕见的。洞内钟乳石类型几乎包括世界各类洞穴近30种类的沉积无特征,发育于距今2.25亿年的三叠纪白去质石灰岩中,主要地质成因是乳白色次生碳酸钙、碳酸镁的堆积、沉积物。洞内的石钟乳,单复体共生,有渗滴水流形成的石笋,石塔、石柱;有片状水流形成的石梯田、边石盆;有溅滴水流形成的石瘤、石珊瑚;有管状水流形开的石幔、石帘和飞溅水流形成的石花、石葡萄。类型繁多,造型奇特。洞中四绝“龙壁浮雕”、“弯笋奇石”、“灵芝斜塔”、“海底世界”为世所罕见,具有很高的科研考察、旅游观赏价值。

白龙洞分上下两层,全长2500米,有南宫、北官、瑶池仙境、海底世界等四大景区、10多个厅堂,100多个景点,洞中有洞,洞中见天,奇景叠出,步步有景。南宫以雄伟高大的石帜、石幔为特点,有“取经路上”、“犀牛望月”等景点。北宫以造型奇持的龙嶙状浮雕、龙往、石幔见长。瑶池世界以“岛屿罗列”、“幽谷小溪”、“碧水莲花”等景点取胜。海底世界:为石花、石珊瑚、石葡萄、石珍珠等,更显奇异。

如何去弥勒白龙洞?

从弥勒县城出发——上昆河公路开远方向(二级路)——行走18公里右转(路边有白龙洞广告牌)——往虹溪镇方向前行走10公里就到白龙洞。

地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西南31公里外

类型:洞穴

开放时间:

08:00-18:00。

门票:

门票40人民币

虹溪镇:虹溪镇古称“十八寨”,距弥勒市区40余公里,是清末巨商王炽的故乡。全镇国土面积1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106。最高海拔1974米、最低海拔1080米,年均气温16.8℃,年均降雨量800毫米。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养殖业以牛、羊、猪、家禽为主,新兴产业有花卉、蓝莓、巴西菇、食用玫瑰、大棚葡萄、韭黄、生菜、芦笋等。镇党委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弥勒菩萨成就院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庙原名为弥勒菩萨成就院,创建于清康熙年间,是目前阜新市区内唯一尚存的一座藏传佛教古刹建筑群。寺庙因依山而建,山坡一词蒙语谒海洲,故寺庙又因此而得此名,它因地处市商业繁华中心地段,更为市区增添了一大景观,极具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游览开发价值。海州庙往昔盛期有-达300人,殿宇楼阁林立,有法相僧院、时轮僧院、关帝庙、前殿、后殿、大雄宝殿等10多座金碧辉煌雄伟建筑,共600多间房舍,占地二十多亩,方圆四华里,周围古树参天,院内经相乐曲,晨钟暮鼓令人有一番如入仙境之感。据历史记载,昔日不管汉族、蒙古族、满族、锡伯族,婚表欢悲寿之大事,都要到该庙焚香礼佛。每逢大节,人来人往,更是热闹非凡。该寺自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第一次修复以后,历史上曾多次翻修,后因种种原因失修,特别是0的浩劫,该庙宇及古文物受到严重的破坏,场地被侵吞,周围非法临时建筑四起,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二层被拆,下层变库房,使本来就年久失修的构体更是残墙断壁,面目全非,成为危房险房。自1995年以来,在阜新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开始落实政策,归还了部分房产。1997年被批准为佛教活动场地。1999年8月经阜新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同意修复了大雄宝殿。经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帮助和政府拨款,以及多方自筹资金,原样修复工程于1999年10月动工。投入资金人民币260万元,于2000年10月完工,使该寺的面貌有了初步恢复,受到佛教居士们和广大群众的欢迎。目前僧人和管理人员已由原来的2-3人增至现在的15人。现在每天前来从事佛事活动和参观游览的人群络绎不绝,香火缭绕。每逢节假日和大型佛事活动日,院内更是达上千人,挤得水泄不通,热闹非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圣弥勒尔教堂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弥勒教堂位于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海山胡同24号,9、101路等公交车能直达教堂。属建筑类人文风景旅游区。

天主教圣弥勒尔教堂为黑龙江天主教堂内的主要建筑,民国19年(1930年)动工,民国20年(1931年)末竣工启用,由当时天主教黑龙江教区主教瑞士人英贺福主持修建,资金由瑞士国教徒捐赠。教堂地基、骨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主塔通高43米,顶端有高1.75米的十字架。十字架下为钟楼,内悬德国进口的5口铜合金钟,1大4小。大钟高度和直径均1米多,重1000多千克。小钟高度和直径各是0.30米,每个重100多千克。铜钟每天报时3次,钟声音谱是1、2、3、4、5,能传送到数公里远。现铜钟已遗失。

钟楼四周镶着德国进口五色厚花纹玻璃装成的十字架长条窗户。教堂底层为大堂(礼拜堂),北端有祭台,墙上绘有天主教的传说故事壁画。教堂北侧为总堂主教府,两层黄色楼房,建筑面积360平方米,是主教、副主教办公、住宿处。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海山胡同24号

乘车线路:齐齐哈尔市内乘9、101等路公交在中环广场站下车250米可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弥勒黄金梨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黄金梨:果实近圆形或稍扁,平均单果重250克,大果重500克。不套袋果果皮黄绿色,贮藏后变为金黄色。套袋果果皮淡黄色,果面洁净,果点小而稀。果肉白色,肉质脆嫩,多汁,石细胞少,果心极小,可食率达95%以上,不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6%,套袋果12%~15%,风味甜。果实9月中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29天左右。较耐贮藏。

栽培习性:幼树生长势强,结果后树势中庸,树冠开张,萌芽率低,成枝力弱。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成花容易,花量大,腋花芽结果能力强,改接后第二年结果。坐果率高,丰产。极易成花,早实性强,定植后二年结果,花粉量极少,需配置授粉树。适应性强,抗黑斑病、黑星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弥勒寺址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弥勒寺址坐落在韩国全罗北道益山市金马面岐阳104-1号,是百济时期最大的伽蓝寺——弥勒寺的遗址。据《三国遗事》记载,薯童武王(百济第30代王,公元600-641年)娶新罗善花公主为妻后,一天在与善花公主去龙华山(现在的弥勒山)狮子寺的途中,突然弥勒三尊从莲花池中显现,后来武王便在此修建了弥勒寺。该寺将感悟大众,普度众生作为佛法的宗旨,经过不断发展,曾一度成为百济时期济最大的伽蓝寺。

弥勒寺址有两个值得看的游览地:一个是弥勒寺石塔,另一个就是幢竿支柱。弥勒寺石塔高达14.24米,是韩国现有的最高、最大的石塔,已被列为韩国第11号国宝。经1993年的修复,该石塔被还原为9层高27.67米;幢竿支柱是为了支撑幢竿而在其左右竖立的柱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支柱,弥勒寺址的这些支柱都是统一新罗中期以前创建的,对研究那个时期的宗教文化和艺术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Mireuksaji Relics

必去理由:百济时期韩国最大的伽蓝寺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韩国[Korea]

景点所在省、州:全罗北道 [North Jeolla Province]

景点所在城市:益山市 [Iksan]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