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动车能带火柴吗【热门19篇】

浏览

6396

文章

130

“人间的普罗米修斯”——火柴的发明故事

全文共 1124 字

+ 加入清单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神,他会毫不犹豫地违反天道,为人类偷火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受到了天神宙斯的迫害。他被绑在高加索山脉的悬崖上长达几万年。每天,他都暴露在阳光、风、雷和雨中,饱受老鹰的折磨。他为人类遭受了如此多的苦难,但他从未抱怨过。伟大的英雄是普罗米修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个“人造的”普罗米修斯,他牺牲了自己的身体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这是一场比赛。那么,谁发明火柴?在其发明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被老鹰吃掉的普罗米修斯(网络图)

人类早就发明了取火的方法。在古代,原始人发明了打火石和钻孔生火的方法。铁发明后,人类开始用铁和燧石碰撞的方法生火。然而,所有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技能,学习起来非常麻烦。生火前有很多准备工作,使用不方便。人们开始想办法生火。结果,火柴出现了。最早的比赛出现在18世纪末的罗马。那时,人们已经知道如何用化学方法生火。罗马人制造了许多超过一米长的大木棒。在木棒的顶端,涂上氯酸钾、糖和树胶的浓稠混合物,干燥并储存。当需要生火时,只需将木棍的头部伸入装有硫酸的容器中,两者相遇产生化学变化,于是木棍被点燃。这是火柴的雏形。虽然它们又大又重,但人们很容易找到火种。至于我们今天使用的小火柴,它们是偶然发明的。

燃烧匹配(网络图)

1827年,英国化学家约翰·沃克迷上了打猎。当时,火药不是很令人满意,而且通常是潮湿或干燥的。有时沃克找到了猎物,要么枪砰的一声爆炸,把猎物吓跑,要么他打不中子弹,眼睁睁看着猎物逃跑。沃克非常沮丧,想改进火药。一天,沃克集中精力尝试一种新的火药。他用棍子搅拌金属锑和钾的混合溶液,试图使它们融合得更均匀。后来,他想用棍子搅拌其他溶液,但是棍子的一端还残留着大量的金属锑和钾,所以沃克不得不在地上使劲摩擦。突然,棍子猛地着火了。

沃克表现出惊讶,并立即被这种突然的现象所吸引。他仔细研究了地面的质地,确定这是普通的沙子。沃克立刻想到:如果你用蘸有金属锑和钾的混合溶液的小棍摩擦沙子,它肯定会产生火种。他立即开始把它付诸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拳击比赛终于被发明了。1827年4月7日,火柴正式上市。盒子里有87根火柴,盒子外面贴了一小片砂纸。使用时,只要火柴头在砂纸上被用力刮擦,火柴头就会燃烧。因为有火柴,人们去救火就方便多了。

火柴在诞生后发展迅速。1830年,一些人发明了黄磷火柴,1835年,另一些人发明了白磷火柴。然后这些火柴燃烧得很快,这很容易造成危险并威胁到人们的安全。1855年,段瑞的伦塔·斯托姆用红磷代替白磷来设计和制造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这种火柴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尽管有越来越多的点火方法和工具,如电池打火机和天然气打火机,火柴仍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七根火柴和灯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七根火柴》和《灯光》的相同点是他们都是为了他人而牺牲,表现了革命战士的高尚品格。不同点是:《七根火柴》讲述的是长征途中的故事,而《灯光》是写解放战争时候的故事。《七根火柴》是现在作家王愿坚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灯光》的作者是王愿坚。

《七根火柴》描述了长征途中,暴雨倾泻在大草原上。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党证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焦干的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党组织。言毕,安然地闭上了眼睛。那位战友追上队伍,为战士们点燃了篝火,然后将余下的六根火柴和党证交给了指导员。作品细节描写感人,表现了革命战士的高尚品格。文章主角不是大量笔墨所写的卢进勇,而是有高尚品格的无名战士。

《灯光》主要写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的憧憬陷入在一本书里的一个在电灯下读书的孩子,并希望能用上电灯造福孩子;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路,郝副营长用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但火光却暴露了自己,最后英勇牺牲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为什么火柴一擦就会着火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火柴曾经造福人类的取火工具,20世纪初期以前,我泱泱大国既然还自己生产制造不了这个生活必需品,还要给洋人高价进口过来,故称其为洋火柴,那是多么遥远的距离啊!一查才知道,曾几何时,亚洲最大的火柴厂——河北泊头火柴有限公司。成立于1912年,曾经是亚洲最大的火柴厂,已经于2012年9月6日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而许多火柴厂也于前后基本关停。现在全国仅有10多家火柴厂在苟延残喘中度日。下面大家就把时间交给,一起进入今天的主题:为什么火柴一擦就会着火?请大家接着往下看。

安全火柴必须擦在火柴盒上才会燃烧起来,即使是以锤子敲打火柴头,也不会着火。而最早的火柴是“一擦即着”,与任何粗糙表面摩擦都能生火,哪怕是老鼠啮着火柴头,也会燃烧起来;用锤子敲,还会爆炸。安全火柴的着火原理,是火柴上的化学物质与火柴盒上的一种化学物质产生反应。擦火柴所产生的热力,会触发这种化学反应。若火柴头与摩擦表面没有接触,火柴就不会燃烧。

为什么火柴一擦就会着火?火柴全身都是容易着火的东西:鼓起的火柴头上的是硫(S)和氯酸钾(KClO3)等,它的身子—火柴杆—是用白杨木或者松木做的,在它的外套—火柴盒—上涂的是红磷(P)和玻璃粉等。当你拿火柴在火柴盒边上一擦的时候,火柴头就沾上了一些红磷,红磷一经摩擦受热就会冒出火星,很快将火柴头上的氯酸钾和硫引燃。于是,火柴就“哧”的一声,爆出火苗儿来了。

更多易燃物体知识,尽在,感谢大家的收看,下期精彩内容:如何安全使用火柴点火?值得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火柴为什么可以点火 火柴为何可以点火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火柴是根据物体摩擦生热的原理,制造出的一种取火工具,那么火柴为什么可以点火呢?

火柴头主要由氧化剂、易燃物和粘合剂等组成。火柴盒侧面主要由红磷、三硫化二锑、粘合剂组成。当划火柴时,火柴头和火柴盒侧面摩擦发热,放出的热量使氧化剂分解,产生少量氧气,使红磷发火。从而引起火柴头上易燃物燃烧,这样火柴便能点着了。

早期生产的火柴是用白磷制作的,白磷遇热容易自燃,非常危险。而且白磷是有毒的,制造火柴的工人一不小心就会中毒身亡。后来在1852年,经过瑞典人距塔斯脱伦姆的改进,发明了安全火柴,极大地降低了火柴的危险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怎么利用Flash制作火柴棍人光剑短打动画

全文共 1832 字

+ 加入清单

本教程教大家利用flash制作火柴棍人光剑短打动画的方法,双人光剑的短打,改进了不少制作方法,在光剑的处理上加入了滤镜,效果颇好我在这就谈谈我的制作经验光剑练习效果。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一、准备工作 模板文件(Template.fla),以及FLASH8或更新版本(因为要用到滤镜)。

二、整体设置

先简单说下我的源文件整体设置:

主场景大小:400*250

背景:一个比主场景稍大的矩形,这样做是因为它比直接用背景的颜色更方便修改。

帧频:25帧/秒

文件:2个FLA文件(注:强烈推荐在开始做之前,将源文件另存为另一个文件,这样可方便测试,测试部分最后再详谈。制作时,隔段时间另存为一次,也能有效地应付诸如停电或死机之类的突发状况。)

三、绘画

人物的图层当然是经典的鬼人式(呵呵):头、躯干、四肢各一个图层。(小技巧:我习惯于将人物的各个空白图层先命好名,比如RL:右脚,然后将这些图层放入一个影片剪辑中,下次要重画一个人物时,只需在影片剪辑中把相应的图层选中,再复制到主场景中就可用了,很方便。)

人物的身高在制作时,我个人觉得相当难保持。因为人物进行各种动作时,身体各部位经常变化位置,造成了画的时候人物越来越矮或越来越高。我喜欢在时间轴的顶层放上一图层,专门用于画辅助线,来帮助我们将人物的身高归位。

四、光剑

没有光剑的炫丽效果,就没有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成功。这句话确实不假。本文的重点也在于这个部分。仔细看过星战的朋友会发现,光剑在移动时,是呈扇形的,因此,在光剑FLASH的制作中,合理地调整扇形就尤其重要。这里推荐使用白色的扇形……具体原因……看星战电影就知道……随着移动速度地加快,光剑形成的扇形越来越大。

如果是平行地挥舞光剑,则把相应形状的扇形用自由变形工具压缩。两个扇形之间的过渡有一些讲究,只要不是很快速地移动,那么前后帧的扇形就应该遵守这个规则:后一帧扇形的尾边和前一帧扇形的首边重合。

光剑做好后……嘿嘿,想看效果了吧~~~~不过滤镜只对影片剪辑有用,所以我们要看到最终的效果,就得把光剑所在帧转化为影片剪辑才行。

方法如下:

1、光剑所在图层命名为LS1,LS2,LS3……,每个图层转成的相应影片剪辑也命名为LS1,LS2……方便日后修改。

2、选中光剑所在图层的所有帧,新建影片剪辑(名字为相应图层名),将帧复制进去。

3、切出来,把影片剪辑放到光剑出现的第一帧,打开图层的线框显示模式。

4、调整至刚好重合,然后再选中该层的最后一帧,剪切帧(这个操作的用途过会说)。

5、把该图层除了第一帧外的所有帧删掉,然后在原来最后一帧的位置插入帧(快捷键F5)。

6、OK,回到第一帧,选中影片剪辑,添加滤镜吧~~~我用的是发光,模糊X,Y都是8,颜色自定,强度227%。

7、测试看看效果吧~~酷不酷?

相信大部分人在制作的时候会选择做好一部分就测试一次效果吧?所以让我们再次回到FLASH制作界面中。想继续制作光剑。

可发现下图的情况:

找不到此时光剑的位置和大小了!OK,此时上面所提到的“剪切最后一帧”的作用就出现了。在光剑图层的最后一帧的后一个帧的位置粘贴一下,怎么样?知道怎么继续做了吧~~~不必把以后制作的光剑帧重建影片剪辑再套滤镜,只要重复上面的步骤,把相应的帧添到相应影片剪辑的后面接上就成~~~

五、声音

关于声音,我提供一个自认为不错的技巧吧~~~先把声音的图层用“插入帧”扩展得很长很长……多长大家看着办,用着方便就行,呵呵,然后再插声音,这样子就可以看到相应的波形,便于动作和声音的同步~~

对了,有必要的话,就多给声音加几个层,处理多个同时发出的声音时很好用。声音也可以用按住alt键的方法来复制,如果有多个地方使用同一个声音,用这个方法比一个一个选效率要高(主要是因为在下拉菜单中选择要用的声音文件很浪费时间)。

六、误操作

制作期间发现一个比较牛X的误操作,相当猛……使用元件,在调整它的位置时,千万不要把鼠标滑太快,以至于滑到“库”的范围里去了,否则会弹出一个菜单,告知你是否将其转成元件,我当时不幸选择了否……结果这个元件就没了……然后就……

七、测试

我的测试一般是在一开始另存为的那个源文件中进行的,相对于直接用原始源文件测试,优点如下:

可以自由添加开始、停止按钮(这个东西一般人在作品完全收工前,应该不会想加的吧……)光剑效果可以一次完成,方便~~~不像在原始源文件中那样,用一次加一次~~~当然……最重要的是防停电……我这经常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火柴燃烧产生什么气体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火柴厂曾是遍地开花的企业,上世界八九十年代,带着红、绿帽子的火柴棒养活着全国130家国营企业背后的上万家庭。车间里三班倒的工人用汗水换得体面的收入,享受旁人的羡慕和尊重。但是现代生活中人们已经很少使用安全火柴了。下面大家就把时间交给,一起进入今天的话题,火柴燃烧产生什么气体

早期生产的火柴有两个非常致命的缺点:

(1)黄磷是非常稀少及遇热容易自燃,非常危险。

(2)黄磷是有毒的,造火柴的工人一不小心就会中毒身亡。

在1852年经过瑞典人距塔斯脱伦姆的改进,发明了安全火柴.以磷和硫化合物为发火物,必须在涂上红磷的匣子上摩擦才能生火,安全程度提高。

据小编所知。火柴是由磷的化合物和硫等物质组成,所以燃烧会含有磷的气体,和少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

让火柴逐渐匿迹的主要原因还是有了更为便捷和环保的替代品的出现。比如打火机,用完后装进衣兜,不用怕受潮,寿命也要长很多,没有用完后的废弃物。且价格便宜。火柴对于林木的消耗远不及一次性筷子大,所以还不至于因为这个原因去让它淘汰的。但是也有不少酒店还是选用火柴来作为其形象的广告载体,但是它的主要功能已经不是用来点燃,而是一种商家的文化和个性的体现了。火花在民间的流行其实是很小的一部分人群,火柴的厂家是不会因为为了满足这极小的人群而做无利可图的事情的。包括现在的集邮,随着电子邮件等更为快捷的形式出现,让书信一度濒临瓦解,也让邮票随之殃及池鱼,是一个道理。

以上是介绍的是火柴燃烧产生什么气体,明天的易燃物体知识还是由小编为大家讲解,欢迎大家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防风火柴的主要原料是什么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防风火柴是一种独特的火柴,具备防风作用。非日常生活所用,应用于航海、渔猎、地质勘探、野外行军和作战等特殊场景。防水防风火柴头上有防水蜡封,能够避免普通火柴由于潮湿而无法使用,塑胶盒进一步避免了普通火柴纸盒的易受潮湿,超长超粗的防风火柴,提供更强劲火力,更加适合户外的恶劣环境下使用。那么防风火柴的主要原料是什么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原料性质

1、赤磷:燃烧,分红、黄、白三种颜色不溶于有机溶剂,溶于三溴化磷,200度以上能着火。

保存:密封贮存干燥通风处,注意防火、防铁器。

2、二氧化锰:分子式MnO2作催化剂,黑色,分子量86、94,安全药品,易保存,主要密封,放入干燥通风处。

3、氯酸钾:分子式KC1O3,白色粉末或封末晶体,作反应产热,分子量74,危险物品,注意放在不能压、锤,还应避火。

4、硫磺:分子式:S、黄色粉末或块状起易燃作用,分子量32,保存通风干燥处。

5、富强粉:粘度大,要注意保存。(可用胶水代替)

6、色素:主要用来调火柴的各种颜色,工业,食用色素均可,一般工业色素较好。

配方

1、火柴皮的配方:

二氧化锰8克,赤磷3克,富强粉(胶水)3克溶剂,胶水5克,水3克。

2、火柴配方:

氯酸钾8克,二氧化锰2.5克,硫磺2克,溶剂、胶水各1克,水0.5克,色素自行适量决定。

火柴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我们可以使用安全火柴,想要知道更多的易燃物体知识请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火柴的燃烧原理是什么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燃起我们的希望,带给我们光明的火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它真的会消失吗?电灯一出现,煤油灯消失了。打火机出现了,火柴消失了。火柴承载着我们太多美好的记忆,真不希望它这样悄悄的离去!下面小编就把一些关于安全火柴的知识普及给大家。

火柴的燃烧原理是什么?笔者总结如下:

火柴头主要由氧化剂(KClO3)、易燃物(如硫等)和粘合剂等组成。火柴的磷主要由红磷、三硫化二锑、粘合剂组成。当划火柴时,火柴头和火柴盒侧面摩擦发热,放出的热量使KClO3分解,产生少量氧气,使红磷发火,从而引起火柴头上易燃物(如硫)燃烧,这样火柴便划着了。

火柴由国外传入中国,所以叫“洋火”。“洋火”占领我国市场有半个多世纪后,1894年,湖北建立了两家由官商合办的聚昌和盛昌火柴公司,从此我国才第一次有了自己生产的火柴。

一根火柴,最关键的在火柴头,调料时来不得一丝松懈。先打上蜡,再涂上彩色的“药水”,严格按配方调配的药水是每个火柴厂质量的保障。涂料之后,烘烤,逐级分选,再分类装盒,质检,贴商标,打包装箱,入库。

更多易燃物体知识哪里找?来是您正确的选择。感谢大家的收看,明天主要内容是如何安全使用火柴点火,请大家如约参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什么是安全火柴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火柴是过去人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常用之物。火柴的杆有纸做的和木头做的两种,木质的火柴杆,一般是以白杨木、核桃木等五六种木柴为原料。什么是安全火柴呢?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安全火柴

安全火柴必须擦在火柴盒上才会燃烧起来,即使是以锤子敲打火柴头,也不会着火。而最早的火柴是“一擦即着”,与任何粗糙表面摩擦都能生火,哪怕是老鼠啮着火柴头,也会燃烧起来;用锤子敲,还会爆炸。

安全火柴的着火原理,是火柴上的化学物质与火柴盒上的一种化学物质产生反应。擦火柴所产生的热力,会触发这种化学反应。若火柴头与摩擦表面没有接触,火柴就不会燃烧。

现代火柴的始祖是英国药剂师和克。1827年,他制成属于一擦即着的火柴,不过并不十分可靠。

1830年,法国的索里埃发明用黄磷作火柴头,制成更好的火柴。这种火柴称为摩擦火柴,一直沿用至19世纪末。

摩擦火柴非常可靠,而且方便储存。不过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致命。黄磷燃烧时放出毒烟,长期接触会引起一种称为磷毒性颌骨坏死的病,患者颌骨烂掉,最终死亡。火柴厂工人受影响最大。黄磷在上世纪末禁用于制造火柴制造,由三硫化四磷取代。

19世纪50年代中期,瑞典制造商伦德斯特罗姆将磷与其他易燃成分分开,创制出安全火柴。他把无毒的赤磷涂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其他成分则藏于火柴盒中。现在,火柴都是以自动化机器制造。每小时生产量达200万根,并把火柴装进盒子备用。标准火柴的制作是先把原木切成小木条,每根厚约2.5公厘,再把小木条切成火柴枝,浸于碳酸铵中,这是为了确保火柴枝不会闷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火柴头朝上为什么着得慢?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燃烧时,火柴产生的气体比空气轻,所以火焰总是向上的。当我们把划开的火柴头放下时,火焰将很快点燃它后面的火柴杆,使它继续经历复杂的变化,然后释放可燃气体,形成火焰并继续燃烧到火柴杆的更远的部分,燃烧将像接力赛一样向下传递。然而,当我们把火柴头抬起来时,向上的火焰更难燃烧下面的火柴头。上面提到的“接力”将会减慢和减弱,燃烧火柴自然会减慢。

你不妨同时击两个球,一个头朝上,另一个头朝下,看看哪一个先结束,然后想想这是否是一个真理。

然而,你不应该随意划火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火柴最早出现在哪里?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

根据记载当前认为最早的火柴是在公元577年发明的,当时是南北朝时期。

在中国民间,火柴被称为“洋火”。顾名思义,“洋火”就是来自于西方的火柴。据说是因为在清朝时,有人把火柴作为一种“贡品”献给中国皇帝,所以时人就认为火柴是外国人发明的。这可是天大的误解。

据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考证,世界上最早的火柴产生在中国。公元577年,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齐,被北周以及南方的一些势力夹击,腹背受敌。当时北齐的物资奇缺,特别是缺少火种,烧饭取暖都成了大问题,一群宫女在这种环境下急中生智发明了火柴。

早期的火柴是用硫磺制成的。公元950年前后,北宋学者陶谷在其《清异录》一书中就写到:“晚上急着要去茅厕,点灯又嫌太慢,有一个聪明人就把松木劈成小条,再涂上硫磺备用。这些涂上硫磺的木条一遇到摩擦就会燃烧起来,光焰如同谷穗。这种神奇的木条,当时被叫作‘引光奴’。后来,在成为商品后,更名为‘火寸条’。”

南宋时期,据《武林旧事》记载,在公元1270年左右,杭州的大小街道上就已经有火柴出售了。明朝田汝成著的《西湖游览志余》中也有关于火柴的记录,其中写道:杭州人把松木削为薄如纸片的小片状,把硫磺融化后涂在木片前端。人们把这种东西叫做“发烛”或“淬儿”。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火柴无论从形式还是从作用上,都与现代火柴很相似。

在公元1530年以前,欧洲并没有火柴,取火的方式依旧是磨擦法、打击法等方式。可以说,中国使用火柴的历史比欧洲早1000年。

在马可波罗时代,到中国的欧洲旅行者已经可以很方便地买到火柴带回欧洲,而欧洲最早的火柴也是用硫磺制成的。因此极有可能,欧洲的发明者参考了中国的火柴。

现代火柴是19世纪20年代由英国人沃尔克发明的。1830年,法国的索利亚和德国的坎默洛对火柴进行了革新,并用黄磷、硫磺和氯化钾混合原料制成了现代的安全无害的火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火柴的发明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画火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过去,人们通常有四种取火方法:摩擦法、敲击法、挤压法和光学点火法。其中,第一种是摩擦点火和冲击点火。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个故事,说是燧人教人们钻木生火。所谓的“钻木生火”是指用一根木棍站在另一块木头上,用力旋转木头,使其通过摩擦产生热量而变得愤怒。

在古代,燧石主要是用来互相撞击来取火的。当钢铁可用时,人们转而采用用燧石撞击铁块来生火的方法。

更科学的取火方法出现在18世纪末的罗马。当时,一些人使用一根一米多长的大木棒,并在其顶部涂上浓缩氯酸钾、糖和树胶的混合物。当人们想用火时,他们把木棍的顶端放入装有硫酸溶液的容器中,使两者相遇并产生化学反应而燃烧。这是火柴的雏形。

1827年,英国化学家约翰·沃克发明了一种类似现代火柴的引火棒。这项发明也是非常偶然的。一天,沃克正集中精力试生产一种猎枪用火药。方法是将金属锑和钾混合在一起,然后用棍子搅拌。这样,棍子的一端就被金属锑和钾的混合物粘住了。后来,他想把粘在棍子上的混合物从地上磨碎,这样棍子就可以用来搅拌新的混合物。然而,就在他在地上使劲擦棍子的时候,一团火焰突然“冲”地燃烧了起来。

这个发现让沃克非常高兴。他想:如果人们能使用他们发现的方法制造火种,那将是多么的方便。因此,他开始根据他发现的方法开发火柴。1827年4月7日,约翰·沃克制作的第一盒火柴售出。他的84根火柴是一盒,卖一先令。火柴盒的一端贴有一小片砂纸。火柴头夹在砂纸中间,向外拉,火柴点燃。从那时起,比赛已经在全世界普及。

1830年,黄磷火柴再次出现。这些火柴一擦就能点燃,但是它们很容易危险,而且它们的烟有毒。1835年,另一个人发明了一种安全无害的红磷火柴。到1848年,德国人已经发明了如今普遍使用的安全火柴。火柴的发明为人类使用火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国际航班可以带火柴吗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飞机上不能带什么?作为日常交通工具,飞机由于空中飞行的特殊性,有许多禁带物品,旅客们一定要提前知道乘飞机禁带物品,以免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带着宝宝的乘客,一些婴儿儿用品也可能是禁带品哦!父母一定要注意。那么国际航班可以火柴吗?且看以下分解。

国际航班上安全火柴是不可以托运的,火柴易燃易爆物品,严重影响飞行安全,随身携带上机属于非常严重的危险行为。所以火柴和打火机都是严禁随身携带上飞机,可以放进行李中,交付航司托运处理。

小编有几次在酒店带的火柴,忘记拿出来了在随身的包中,过安检几次都没有被检查到,不过安检后的候机大厅吸烟室里面,有火种给使用的,但都是固定的。

乘飞机禁带物品:

1、枪支(含各种仿真玩具枪、枪型打火机胶其它各种类型的带有攻击型的武器)弹药、军械、警械、管制刀具(任何刀具)、爆炸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性物品、危险溶液及国家规定的其它禁运物品。

2、手术刀、屠刀、雕刻刀等专业刀具,文艺单位表演用的刀、矛、剑、戟等,以及斧、凿、锤、锥、加重或有尖钉的手杖、铁头登山杖可作为行李托运。2001年10月1日起,民航部门允许旅客可以随身携带的生活用刀刃长不超过4厘米,水果刀、剪刀、男士的剃须刀片等生活用刀都必需放在托运行李中,或者交机场安检部门暂存。

关于如何安全使用火柴点火的解答,将于下期给大家准确答案,请大家拭目以待,小编这里准备了有更丰富的易燃物体知识,来等待您的发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 卖火柴的小女孩主要讲什么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的童话故事,发表于1846年。

它讲述的是一个在圣诞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因为没有卖掉一 根火柴,小女孩一天没有吃东西。她又冷又饿,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看见了喷香的烤鹅;她擦亮第二根火柴,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她擦亮了第三根火柴,看见了久违的外婆,她想让外婆留在自己身边,擦亮了一整把火柴。然而当火柴熄灭的时候,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见了,小女孩就是这样在圣诞之夜悲惨地死去,没有人知道她在生前最后一刻看到的美好情景。

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无情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卖火柴的小女孩》于2019年入选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的第8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一根火柴不能给三个人点烟原因揭秘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小编有看到一则特别有意思的老话,那就是有人说了一根火柴啊他其实是不能点三个人的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其中还是有非常大的说法的,那么具体的到底是为什么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事情就是一根火柴他是可以点三个人的烟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一根火柴不能给三个人点烟”的说法呢?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分析。

第一:

在二战期间有这样一个故事,虽然经常打仗,但是在稍微休息的时候士兵们也是非常的无聊的,这个时候又不能打牌搞什么其他大动作的事情,所以抽烟对于士兵来说那就是非常好消遣的一件事情了,于是有一天,士兵们都闲得慌,第一位士兵划亮了火柴,点好了香烟,接着给第二位士兵点,第二位点完之后准备给第三位点的时候,这个时候出现问题了,那就是第三位士兵被子弹打死了,其实早在第一位士兵点烟的时候,远处的狙击手就已经瞄准了但是不确定是人,结果点第二位的时候就已经确定是人了,所以在点第三位的时候就瞄准射击了,所以第三位士兵就这样命送敌手了,所以从这个故事来看的话,在战场上这样做真的是超级危险的,所以这件事情在士兵队伍里面传开了,所以这个禁忌也流传到了民间了。

第二:

其实在民间也一直有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什么事情最好不要过三,如果事情到了三那就是要生变故的,事情到了三其实就寓意着散伙,放弃,离开等等意思,所以事情是不能到三的。

一般需要点三根烟的队伍是什么队伍呢?其实就是一些兄弟啊,有过命的硬兄弟,也有表面兄弟,所以谁都不希望散伙吧,随也不愿意离开吧,所以这三是不轻易点的,还有一件事情也值得大家知晓,那就是人在给神灵上香的时候,一般都是三炷香吧,你点烟点三个是什么意思呢?所以这是不敬畏的一种表现了。

第三:

其实说来说去也都是一些比较忌讳的东西了,但是其实根本的原因还是挺好悟到的,大家仔细想想,一根正常的火车他其实挺短的,当它划好的那一刻生命就以每秒的速度减少,点完第一根烟的时候其实已经剩不了多少了,再点第二根的时候就非常勉强了,当你再点第三根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手已经烫得不行了,所以为什么不点第三根,火柴不够烧啊。

所以综上所述这个火车点三次这个说法还真的是很有意思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火柴是怎么做出来的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火柴是根据物体摩擦生热的原理,利用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活性,制造出的一种能摩擦发火的取火工具。那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火柴的杆有纸做的和木头做的两种,木质的火柴杆,一般是以白杨木、核桃木等五六种木柴为原料。在火柴的圆头中,含有氯酸钾、重铬酸钾、氧化铁、硫磺、松香、二氧化锰、硫化锑等,有时也适当地掺入一些一氧化铅。

为了便于火柴燃烧,紧挨着火柴圆头的杆上还涂有1厘米长的石腊。纸制火柴杆上,这一部分看得更清楚。火柴盒的摩擦面上涂有作为发火剂的红磷、氧化锑,有时也涂有二氧化锰、硅砂等。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压住火柴猛一划,摩擦面上的红磷最先燃烧。

这一热量使其他氧化剂在一瞬间发出氧气来,杆上的石腊就被引燃,火柴棍就能顺利地燃烧起来。

火柴

关于火柴的歌词

因为还不确定未来

只能承认现在

爱像划了一根火柴

只有瞬间光彩

我在这一瞬间徘徊

而你似乎也在顷刻间明白

我抓不住动情那一夜

面对爱情选择了幻灭

若承认这是真的又难以割舍

还需要乞求什么

想穿过那动情的一夜

说服爱情与时间妥协

若不能让它停留就找个借口

善意的让它走

不要再回来

因为还不确定未来

只能承认现在

爱像划了一根火柴

只有瞬间光彩

我在这一瞬间徘徊

而你似乎也在顷刻间明白

我抓不住动情那一夜

面对爱情选择了幻灭

若承认这是真的又难以割舍

还需要乞求什么

想穿过那动情的一夜

说服爱情与时间妥协

若不能让它停留就找个借口

善意的让它走

不要再回来

不要再回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火柴气味对人体有害吗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845年,奥地利化学家施勒特尔发现无毒且不能自燃的红磷,从而出现了安全火柴。安全火柴是把引火物成分分别涂在火柴头和特殊摩擦表面两个部位上制成的。那么今天的问题就是,火柴气味人体有害吗?

火柴被点燃时,能嗅到一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种气体会污染空气,对人体有害,点燃时能燃烧生成这种有害气体的物质是硫磺,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会污染空气,对人体有害。

在欧洲,火柴出现于古罗马时期。当时一些小贩,将木柴浸泡在硫磺中出售。这种被浸泡在硫磺中的木柴本身并不起火,而是可以用来引火。人们用铁块撞击火石,让溅出的火星落在这些木柴上,就能获得火种。到了中世纪时期,欧洲人又用芦苇取代了木柴,成为引火的材料。

1669年,德国人H.布兰德提炼出了黄磷。人们利用黄磷极易氧化发火这一特性,在小木棒一端沾上硫磺,然后再沾黄磷而发光。1805年,法国人钱斯尔将氯酸钾和糖用树胶粘在小木棒上,浸沾硫酸而发火。这些都是现代火柴的雏形。

更多海量易燃物体知识,由小编提供,大家如果喜欢以上内容,那么就给小编点个赞吧。小编期待能有更多的新朋友来充电学习,这样才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安全小知识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万次火柴可以带上飞机吗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小编有个一万次火柴,个人觉得万次火柴还是很好用的,火石就跟一根金属棒似的,很抗用,平时加油就行。那么万次火柴可以带上飞机吗?请大家收看一下小编的调查结果。

万次火柴属于易燃品,禁止带上飞机。

坐飞机不可带的东西:

具有威慑力的东西:枪支、军用或警用械具及管制刀具这些东西即不能托运也不能携带,只会被没收,这大家都知道。

易燃、易爆物品: 打火机、爆竹、烟花、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显然也是既不能携带也不能托运的。

万次火柴到底能用多少次呢?

如果按照产品名称来理解的话,那就是一万次但产品使用过程中至少会有1~2成的损耗所以你也就不用满打满算了哦。

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防水万次火柴,防水万次火柴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属于日常用品的技术领域。该火柴的火柴棒由擦火片、燃烧载体、手柄所组成,擦火片的前端呈扁平锯齿状,手柄上设有两个相对的手柄,该平面与擦火片的平面在一个平面上,燃烧载体采用石棉纤维,盒体的侧面设有发火条。该火柴发火量大,一次点燃率高,使用方便,即使在黑暗中也能凭手感准确地将火柴点燃。

由于时间紧迫,今天的易燃物体知识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关于如何安全使用火柴点火,请大家关注一下明天的相关详情,更多安全火柴的专业介绍尽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火柴与打火机哪一个先发明?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打火机

传统意义上的认知大众肯定觉得打火机的科技含量比火柴的科技含量要高一些吧!这不仅仅是从其外形来看,更是从其使用的燃料的来说都是如此,然而实际情况是打火机的发明却远远要比火柴还要早!

在人们普遍的认知当中,最先接触的是什么,那么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哪一种是先发明的。传统意义上的认知大众肯定觉得打火机的科技含量比火柴的科技含量要高一些吧!这不仅仅是从其外形来看,更是从其使用的燃料的来说都是如此,然而实际情况是打火机的发明却远远要比火柴还要早!

最原始的打火机是从燧石点火枪衍生出来的。带有弹簧的扳机扣动时,击打在火石上产生火花,点燃干树叶。现代打火机的鼻祖可以说是16世纪欧洲的火绒盒和与其齐名的CHUCK-MUCKRS打火铁盒。它俩的工作原理相同,都是用打火铁产生火花而引燃火绒的。

所不同的是,火绒盒的打火铁是由链子栓在一边的,而打火铁盒则完全是一体的。后者是中国的。当世界上第一支手枪问世不久,第一只早期的打火机也就出现了,因为它就是用手枪改成的,叫火绒手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飞机可以托运火柴吗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火柴制作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工序——蘸药,蘸药的质量决定着火柴的发火质量,蘸过药的火柴在连续机上缓慢移动,将进入下一道装盒工序,蘸药完成后,一名检验人员进行发火质量检验,火柴厂蘸药车间.蘸药完成的火柴由工人用车推到下一个车间,筛选机剔除不合格的火柴梗,火柴装进火柴盒有人工和机器两种办法,一半由女工手工完成,另一半交给了机器,机器虽然速度快,但破损率很高,火柴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10盒包成一小包,装箱就可出厂了,在这道工序中全部由人手工完成。像这样的才能卖大价钱,其实材料都是一样的。以下是更详尽的介绍,请大家仔细收看。

飞机可以托运火柴吗?小编总结如下:

飞机上安全火柴是不可以托运的,火柴易燃易爆物品,严重影响飞行安全,随身携带上机属于非常严重的危险行为。所以火柴和打火机都是严禁随身携带上飞机,可以放进行李中,交付航司托运处理。

不过你把火柴放在行李里一起托运是没有问题的,她问你有没有火柴或打火机,你就告诉他没有就可以了,没有人去打开看的,小编托运行李每次都有火柴,从没拿出来过。不过打火机就不行了,不要放在行李里,能测出来的。不过小编建议大家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不要冒险带着火柴上飞机哦。

如何安全使用火柴点火?专题讲座将于下期和大家见面,最后小编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都能来这里丰富一下自己的易燃物体知识,小编将竭诚欢迎新老朋们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