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语文仿句联句专项训练题一年级上册【汇总20篇】

浏览

6596

文章

99

语文病句表意不明专项训练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表意不明专项训练

下列句子都有表意不明的毛病。指出错处并改正。

25.记者日前走访了中秋节时参与哄抢街道摆放的盆花这一违法事件经公安机关拘留教育后释放的一些青年和他们所在单位的有关领导。

25."……青年,他们……领导也在场"。

26.主管会计只凭副总经理一个电话,未按总经理的指示,将预付款电汇给对方,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6."……指示将预付款……"或"……电汇给了对方……"

27.洛阳不愧为一座文化名城:闻名遐迩的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这里的龙门窟,有各种佛像十万尊以上,可谓石雕艺术的宝库。

27."……寺院;龙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语文仿句题专项训练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20.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中的格式相似,修辞手法相同。

例:心情犹如一棵树,快乐是笔直的树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仿写句子

下面是两个寓理于物的例句,请你另选一物品(例如:“镜子”“风筝”……),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含生活道理的句子。

例:(1)蜡烛:站着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苦。

(2)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仿句题专项训练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22.仿照下面的话,借助对某一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语言形式,写一句意象鲜明又耐人寻味的话。

例:教师的周围飘飞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它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自由选取一具体形象,运用“写物寓意”的手法,创造一句“名言”。

例——船:永远在风浪中生活,但从来没有因此而停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比喻+疑问)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每年清明节,人们总要用扫墓、植树等方式来祭奠先人(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

C.“我不会杀猪了,”胡屠户道:“有我这贤婿,还怕后辈子靠不着怎的?”

D.花儿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成果。

D

【解析】

试题分析:用反选排除法,A句中“大路平顺”后要用分号,B句中“扫墓”与“植树”之间不用顿号,而“和”连接,C句第一个逗号应在引号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病句不合逻辑专项训练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不合逻辑专项训练

下列句子都有不合逻辑的毛病。指出错处并改正。

22.棉花依靠纤维之间的空气层保暖,作用是双向的,既阻拦外界冷空气不能侵入,又阻止自身热量不致发散:因此寒冬穿棉衣觉得温暖。

22.去掉"不能"、"不致"

23.如果说他们已经真正掌握了理论,就可以在干训班结业了,不如说他们只是仅仅记住了书本上的一些空话、公式和材料。

23.改"如果"为"与其",去掉"就"

24.衡量够不够"佳作"资格的标准我想有两个:其一是创造性的如实反映生活,其二是能为广大读者欣然接受。

24.去掉"够不够"

25.今年成都球市出现"牛市"的火暴场面,套票发卖前一天晚上,绝大部分销售点均出现排队现象。

25.去掉"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病句结构混乱专项训练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结构混乱(句式杂糅)专项训练

7、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造。(2002年全国卷)

7、可以说成“本栏目将……进行了再创造”,可以说成“本栏目是……进行的再创造”,现在则杂糅成了一个句子。

8、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2000年春季高考题)

8、“自问世以来”和“问世近三百年来”是两种说法,杂糅在一起造成句子歧义:可以理解为《古文观止》问世已很久时间,只是“近三百年来”才广为流传;也可以理解为《古文观止》从问世到如今将近三百年。

9、古往今来,谁也不否认有伟大成就的天才,都是具有刻苦勤奋的精神。

9、谓语部分是判断句和陈述句杂糅,可在句末加“的”,形成“是……的”强调型结构,也可去掉“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知识点修辞手法之专项训练及解析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天高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C.“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运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青山的动态美。

D【解析

试题分析:D诗句中“出”是形容的山拔地而起,并没有夸张的意思。

考点:诗句赏析

点评:本题有难度,错误点不好判断。古诗赏析方法有三:理解全诗主旨及作者情感;分析关键语句的表达作用(对主旨的突出,对情感的点化,对景物特征的描摹);说明诗歌所运用的写作手法(用典,衬托,借景抒情,动静结合,修辞手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语文修辞专项训练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语文修辞专项训练

1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

A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D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2选出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

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A夸张设问B比喻设问C夸张反问D比喻反问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③当而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

④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仿句专项训练题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语文仿句训练

1、照下面两句仿写:

如果你是一朵花,就给人们带来一份温馨;

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给人们带来一份绿色;

2、例:春天来了,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请依照例句,用“你看,这里的+古诗

格式造一个句子:

例:你看,这里的水多清啊,水底的砂石粒粒可见,荡舟湖上,心旷神怡,真有“人在画中游”的感受。

春天来了,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你看,

3、依照下面两个句子,补写一句:

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

钱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

,;

,。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这个人到了陌生的地方就容易晕头转向,不知道哪是东,哪是西?

B.在两幅画前我感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也许是达到了与艺术家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C.晚上,屋里静悄悄的,只听见父子俩的翻书声和窗外三、四只蟋蟀的鸣叫声。

D.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D

【解析】

试题分析:A不是问的语气,句末不用问号。B句号应放到句末(后引号之后)。C“三、四只”中的顿号应去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口语交际专项训练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

中考语文试题-口语交际专项训练

附答案(教师专用)

8.示例:妈妈,演讲比赛结束了,我得了一等奖。

【答案】某某某,你们不要再疯打了。这样做非常危险。有可能伤了别人,还有可能伤到自己。我们可不愿看到流血事件发生吆

【答案】示例:同学们,是妈妈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为了妈妈的笑脸,我们应该高举生命智慧的火炬,让青春花一样盛开,鸟一样歌唱,旗帜一样高高飘扬。(有称呼1分,内容符合要求3分,排比修辞手法2分。)

【答案】世博会是世界各国欢聚的盛会,参观者会看到一个浓缩的世界;志愿者将会一直陪伴着你,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答案】大伯,这里是公共场所,是禁止吸烟的。请不要在这里吸烟。

【答案】(1)①校园建筑中墙体裂缝、墙皮损坏②勒索事件③携带管制刀具④交通事故⑤食品中毒等(2)略(3)示例:校长您好,我是某班班长,为了保障同学们的安全,我代表全班同学向您提出两条建议:①通过板报、标语、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②对学校安全构成危害的人员加大处罚力度。希望校长能采纳我们的建议。(4)说清具体地点及事件即可得满分。

【答案】(1)B(2)C(3)示例一:我认为翻拍名著应该尊重原,著,尊重史实,这样才能让观众吸收名著的营养,而不应该天马行空,恶搞名著;示例二:我认为翻拍名著要与现代生活接轨,,首先要让观众能够感兴趣,从而吸引大家阅读名著,因此娱乐化和偶像化是很好的手段;示例三: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观众认可,忠实原著也好,有自己的独创也好,各有各的好处,这只是一种文化现象;示例四:我认为翻拍名著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和

拍摄技术适当改编,制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精品.

【答案】从维护城市形象、做文明市民、讲究社会公德、遵守法纪法规等角度谈均可。

示例:阿姨,您张贴这些小广告,破坏了城市卫生,损害了城市形象,这是不对的。创建文明城市,我们人人有责,您可不能再干这样的事了。(观点正确、语言得体、符合情境记2分,语言流畅记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扬州城东新区的建设工作刚刚启动时,许多市民都纷纷打听广陵大桥在哪里建?居民小区的住房质量能不能得到保证?

B、语言,是人们用来抒情达意的;文字,是人们用来记言记事的。

C、为了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国务院最近颁布了“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D、“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诗句,出自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

B

【解析】

试题分析:A、扬州城东新区的建设工作刚刚启动时,许多市民都纷纷打听广陵大桥在哪里建,居民小区的住房质量能不能得到保证。C、为了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国务院最近颁布了《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D、“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诗句,出自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字形专项训练

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威慑矍铄流芳百世山清水秀

B、频律署名赴汤蹈火脍炙人口

C、度假斡旋重蹈覆辙积腋成裘

D、筹划暴燥浮想联翩一愁莫展

7、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嗑碰黯淡层峦叠嶂好高骛远

B、辑拿渲泄班师回朝要言不烦

C、赘述磋商披肝沥胆如愿以尝

D、邂逅秸秆见风驶舵茅塞顿开

8、下面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必竟痉挛越俎代疱视死如归

B、对弈慰籍门可罗雀弱不经风

C、蛰伏真谛如鲠在喉举步为艰

D、锻炼端倪磬竹难书真知灼见

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九州宫阙绵里藏针珠光宝器

B、轻挑貂婵和盘托出额手称庆

C、函养缴税螳臂当车气喘吁吁

D、辩论膨胀纹丝不动无上光荣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瞭望闻过饰非珠联璧合事实胜于雄辩

B、荟萃丰功伟绩细水长流不费败灰之力

C、颠簸挺而走险在所不惜吉人自有天相

D、题词强驽之末人才辈出风马牛不相及

6【答案】A

【考点】考查了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

【解析】B律-率C积-集D燥-躁愁-筹。"暴躁"指遇事急躁,容易发怒。

一筹莫展: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成语出处:《宋史·蔡幼学传》:"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思路点拨】适当准确记忆词语的含义,再根据含义来判断其字形,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7【答案】B

【考点】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能力层级为A级。

【解析】本题共有十六个词或短语,基本是依照原来"一般生字词不考,考的生字词一般不错"的规律来出题。A嗑-磕B项辑--缉渲-宣C尝-偿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一回:"况且他家里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愿以偿之后,贼人心虚,怕人议论,岂有不尽力推在医生身上之理?"D驶--使

【思路点拨】要准确记住字的写法,这题要求较高,要求找出所有的错字,然后加以比较,有两个的是哪项。

8【答案】:B

【考点】考查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汉字。

【解析】A必-毕B籍-藉经-禁C为-维D磬-罄"慰藉、罄竹难书"等等为形近字,"弱不禁风"是易望文生义的字。

【思路点拨】此题难度比较大,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每一个字,才能答对。字形题干扰的方法主要是选择形近字或易望文生义的字。

9【答案】D

【考点】考查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汉字。

【解析】A"珠光宝器"应改为"珠光宝气"B"貂婵"应改为"貂蝉"、挑-佻C函应为涵

【思路点拨】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

10【答案】B

【考点】考查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汉字。

【解析】A闻-文C挺-铤D驽-弩。"文过饰非"中"文"是"掩饰"的意思,而非"听到",如果理解了这个字的含义,这个词就不会错了。

【思路点拨】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病句不合逻辑专项训练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不合逻辑专项训练

下列句子都有不合逻辑的毛病。指出错处并改正。

4.科学没有终点,技术永在发展,因此标志竞技体育水平的世界记录也不会停滞不前,难道你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4.改"否认"为"认为"

5.刘国梁不愧是中国乒乓球队年轻的老将,可能是年轻气盛的缘故,他在场上那种勃勃生机总是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5.改"气盛"为"气壮"

6."一模"时大家成绩并不理想;经过努力,到了"二模",全班同学平均成绩都超过了其他班,位居年级第一。

6.去掉"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口语交际专项训练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

中考语文试题-口语交际专项训练

附答案

1.【答案】(1)暴露老板急于获取更多利益的心态。(1分)(2)讽刺老板短斤少两,坑害顾客。(1分)(意近即可)

【答案】(1)不设统一答案,与下面的示例意思接近亦可。

示例:"压岁钱!"--民间习俗,过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子贺新年的钱,含有暖暖的亲情(1分)。"压谁钱?"--"谁"是"岁"的谐音,一语中的,说明现在变味的"压岁钱"更像"人情债",而且数目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长辈不堪其"压",以致喘不过气来(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仿句专项训练题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19、“畏惧错误就是毁灭改革”是从怀特黑德的名言“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仿造而成的句子,请你从多角度思考再仿写两个句子:

20、仿照例句,再写出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语文是,让人;

语文是,让人;

语文是,让人;

21、按要求表达。

从除例句以外的23个大写英文字母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个联结在一起的心,是友谊。C是未满的月牙,是缺憾。

仿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字音字形专项训练

全文共 931 字

+ 加入清单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掎角(jǐ)蟠桃(pān)稼穑(s)沆瀣一气(hng)

B.炮烙(po)针砭(biān)肇事(zho)栉风沐雨(ji)

C.噱头(xu)中听(zhōng)踱步(du)高屋建瓴(lng)

D.饿殍(piǎo)堤岸(t)勾当(gu)日臻完善(zhē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篡权羸弱觊觎以身作责

B.塑像整饬驯服恬不知耻

C.高亢涣散溃乏美轮美奂

D.钓杆砥砺信札贻人口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江南书苑位于蜀山区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生活设施完善,占尽天时、地利,当仁不让地成为该地区房产板块中的一颗新星。

B.进也好,退也罢,这都不是问题,怕就怕做事首鼠两端没个准主意,耽误了时间不说,到头来落得两手空空。

C.当年襄阳一别,倏忽已有十个年头,昨偶然接到您寄来的手书,获悉您一切安好,真所谓空谷足音,我喜不自胜。

D.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各国均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全球股市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未见好转迹象。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还记得那个芳香满径的午后,我带着一只新油漆的木箱和一床新被褥,辗转来到县城,挤上公共汽车来到这所学校。

B.每到暑假,门前那条滔滔的襄江,饱涨着盛夏的雨水,在阳光下卷起一条条银色的白练,那么地耀眼,那么地迷人。

C.他是那种一讲话就能给人震撼的作家,他的从容、大度和无拘无束,全是我很少见到过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企业员工通过共同努力,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圆满的结果,获得了检查团全体成员的一致好评。

1.C[A.蟠桃pnB.栉zhD.堤dī]

2.B[A.以身作则C.匮乏D.钓竿]

3.A[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B.首鼠两端:首鼠,鼠性多疑,出洞时一进一退,不能自决;两端,拿不定主意。指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左右动摇不定。C.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的音信、言论或来访。D.风雨飘摇: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4.D[语序不当、暗换主语。宜改为: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通过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迎检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圆满的结果,获得了检查团全体成员的一致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2013年“青歌赛”上,歌手王晰凭借其出色的嗓音一举夺得流行组唱法冠军,被著名歌唱家韦唯誉为“低音王子”。

B.今天下午第四节课,我班进行了大扫除。劳动委员安排第一二两组同学打扫了教室,安排第三四两组同学打扫了包干区。

C.陈光标先生为什么要高调行善并决定“裸捐”?是有意炒作自己呢?还是要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慈善事业?

D.“遇到危险情况时,”校外安全辅导员告诉我们说:“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镇定。”

A

【解析】

试题分析:B“第一二两组”中“一二”中间应用顿号。C第二个问号应改为逗号。D“说”后应用逗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病句不合逻辑专项训练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不合逻辑专项训练

下列句子都有不合逻辑的毛病。指出错处并改正。

1.朱熔基此次率团访美,受到美国朝野和广大侨胞的热烈欢迎,这不仅因为他是中国总理,而是他本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

1.改"而是"为"而且因为"

2.参加广交会的中国公司经理们得到共识: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能否保证产品质量,是求得生存、获取发展的关键。

2.去掉"能否"

3.禁止在铁路线路两侧二十米以内或防护林边放牧,凡因上述行为造成铁路交通事故的,铁路运输企业不承担赔偿责任。

3."……事故,致使放牧者损失的,铁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病句不合逻辑专项训练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不合逻辑专项训练

下列句子都有不合逻辑的毛病。指出错处并改正。

13.本协议自1985年1月1日起至1990年12月31日止,有效期5年,其间如无特殊原因,双方均有恪守协议的义务。

13.改"5年"为"6年"

14.同学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自己当然要耐心给他们讲解;自己有问题,也要虚心向老师请教,不能死顾面子。

14.去掉"虚心"

15.社会具有监督和批评领袖人物的机制,是进步的标志,因为任何人都难免不犯错误,领袖人物也不例外。

15.去掉"不犯"的"不",或改"难免"为"难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的一项是()

A.“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B.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

C.麻城的杜鹃花海,织就了大地斑斓的锦嶂,黄梅的戏曲,婉转了世间动人的情感,武穴的酥糖,甜蜜了心头美丽的梦想。

D.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D

【解析】

试题分析:A“说”字的后面应用逗号,B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C第二个,第四个逗号应改为分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