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要是在沙漠迷了路该怎么办(经典20篇)

浏览

3567

文章

380

篇1:为什么沙漠里的沙子不能用于建筑 沙漠的沙子为什么不能用于建筑用沙

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建筑用的沙子基本采用河沙,从来不用沙漠里的沙子。这是因为沙漠里的沙子是在风吹日晒的干燥环境下,长期风化形成的。含碱量过高,会影响砂石混合物质量,从而影响建筑物的强度和安全。

沙漠里的沙子没有经过一个有害物质的过滤过程,所含的有害成分较多。而且沙漠里的沙子因为长时间风化,颗粒过于细小,不符合建筑用砂标准。此外,沙漠中的沙子基本都是在原地风化而成,没有经过远距离搬运分选,各种不同的粒度相互掺杂,因此级配不好,同样不适合用于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沙漠玫瑰的花语及象征意义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在干燥的沙漠中很少有植物可生存,然而,除了仙人掌外,其实还有一种植物叫做沙漠玫瑰的花卉。每一种花都有属于自己的花语,那么,沙漠玫瑰的花语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沙漠玫瑰的花语,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沙漠玫瑰小档案

沙漠玫瑰,又名:天宝花,夹竹桃科、天宝花属多肉植物、也称多浆植物。多肉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5m;树干肿胀。单叶互生,集生枝端,倒卵形至椭圆形,长达15cm,全缘,先端钝而具短尖,肉质,近无柄。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酷暑,不耐寒,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沙漠玫瑰;原产地为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花盛开时极为美丽,常栽培观赏。

要知道沙漠玫瑰是种坚强又随意的花,可能在任何恶劣环境中生存,是坚强的象征!原产于非洲,为夹竹桃科植物,其花朵艳丽夺人,在热带地区堪称奇花,当花朵全开时,全株满布艳红之花朵,犹如杜鹃花盛开之景象,故在其原产地又称之为假杜鹃。

沙漠玫瑰的花语

沙漠玫瑰花的花语:爱你不渝

沙漠玫瑰的象征含义

沙漠玫瑰的形成见证了历史,不但可以终生珍藏,更可以将她流传后人,成为家庭世代幸福的见证,沙漠玫瑰,带有唯美情怀,加强对美的鉴赏力,促进联想力、想象力,有益于艺术创造者,亦可当成少年男女互表钟情、传达爱意的礼物。

沙漠玫瑰的传说

相传浩瀚的戈壁沙漠里,有一种生长了千万年的石头。它是一种植物的结晶体。这种植物的种子天生成对,开花后根茎相连,花如玫瑰;如果其中一株死亡,另一株也不再开花,并且慢慢枯萎……无数年后它们的躯体与沙子结晶成一种奇特的花朵,没有生命但永不调谢,成为象征恒久爱情的“沙漠玫瑰”,传说在沙漠地区,玫瑰不易生存,所以当地青年人在情人节时多送沙漠玫瑰石代替。

猜你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吉木乃北沙漠景区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沙漠景区位于县城西北40公里处,有近2000平方公里的白色沙漠,沙丘绵延起伏,广阔无垠。景区年平均气温4.0℃ ,作物生长时间为4-9月,月平均气温15-23.8℃;景区海拔540-570米,地下水资源丰富,年可开采量1200万方。北沙漠地区风景独特, 因地下水水位高,动植物种类多而且珍贵,目前生长着多种名贵药材,如大芸、麻黄草、甘草、黄芪等和树种如黑沙枣、沙棘果、野山楂、枸杞等。另外还有一些珍稀物种,如胡杨、岩桦以及野骆驼、沙狐、野马羚羊、黄羊等,具有较高的观赏和开发保护价值。到了秋季,红色的、黄色的、黑色的、棕色的野果千姿百态挂满枝头,期间经霜后的胡杨、岩桦叶子红光闪闪使人犹如置身在一幅明媚清新的画廊之中。这是吉木乃沙漠地区的独特性,具有发展旅游的良好条件,是观光、休闲和探险的胜地,旅游开发潜力巨大。目前,我县投入了200余万元对北沙漠道路进行了建设;并在原有建设的基础上,修建了两座骆驼造型的沙雕和两座羊造型的沙雕,2006年夏季来北沙漠观光旅游的人数达到了2000人次。其中沙疗600余人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为什么骆驼是沙漠之舟?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骆驼沙漠船的两个驼峰是移动燃料箱。前面的驼峰可以用来遮挡阳光。后面的驼峰储存脂肪。有些骆驼旅行回来后发现它们的驼峰消失了,但它们可以把它们吃回去。

骆驼在旅行前会喝130升水。双峰驼的驼峰能储存40公斤的脂肪,当它又热又缺水时,这些脂肪会被分解成骆驼所需的营养和水分。骆驼可以在10分钟内喝下100多升水,而且几乎不排水。在夏天,他们一天只小便大约一公升。骆驼的脚底有宽阔的衬垫,脚趾分开,以确保它们在沙漠中行走时不会陷进沙子里。

它们有长长的睫毛,能自动开合的鼻孔,耳朵上覆盖着浓密的毛发,这能让它们抵御沙尘暴的袭击。

所以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库木塔格沙漠雪海 沙漠会下雪吗 为什么会下雪

全文共 1189 字

+ 加入清单

沙漠缺水,气候干燥,下雨都很奢侈,更别说是下雪了。但是,自然就是这么神奇,不可能的事也变成可能了。那么,沙漠会下雪吗?为什么会下雪?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城市文化对库木塔格沙漠雪海的介绍吧!

你可能感兴趣: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 让你感受沙漠的魅力

库木塔格沙漠雪海

1月14日晚至15日,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迎来2020年首场降雪。据鄯善县气象局公布消息,此次最大降雪量达9.8毫米,雪深10厘米,是该县40多年来最大降雪量。紧邻鄯善县的库木塔格沙漠一片雪白,降雪覆盖在沙浪上,犹如一片“雪海”。

现在正值春运高峰,为确保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方便市民出行,鄯善县启动应急预案,相关部门出动多台大型清雪机械,对县城内国道、主干道及人行道开展积雪大清除活动,尽快把道路上的积雪尽快打扫干净。

从14日晚上开始,鄯善县交警大队对高速、312国道还有县道开展了加强巡逻、分流、封路等工作。社区也发动带领居民对居民小区进行积雪清扫。

强降雪天气也使供热部门启动供热应急预案。供热公司在少拉慢跑、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增派车辆备足燃料,人员24小时在岗,维修人员全部在位及时抢修,保证全县各族人民过冬温暖。

你可能感兴趣:黄沙满地 世界十大沙漠

沙漠会下雪吗 为什么会下雪

雪的形成条件是气候区属中纬度至高纬度(即大约于南回归线以南/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地方就会有降雪的机会,如果于低纬度地方中有些地势高于海拔2000米的中山或高原也有同样的机会。

科学家的观点认为,下雪需要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足够的水汽,二是够低的温度。下雪跟下雨的区别,取决于高空的温度,如果高空的温度足够低,是能形成降雪的。但既然能下雨,那必然能下雪。只不过在沙漠地区下雪,是概率很小的事件,存在、但极为罕见。

昼暑夜寒也是沙漠气候的特征。在沙漠中,一天之中温度相差几十摄氏度并不稀有。这种温度差,到了中纬度的内陆沙漠更为显着。冬季的戈壁沙漠有时最低气温能到达-50℃。北非的撒哈拉沙漠,挨近中纬度的北部冬季有时还下雪。

你可能感兴趣:广袤的大漠 死寂的沙海 撒哈拉沙漠

相关阅读:撒哈拉沙漠的降雪历史

撒哈拉沙漠位于北回归线的两侧,终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的交替控制。这里气候高温、干燥、少雨,四季不明显。撒哈拉沙漠气候由信风带的南北转换所控制,常出现许多极端现象。撒哈拉地区山脉降雪有可能,但沙丘上出现雪极为罕见。

1979年2月18日是撒哈拉沙漠第一次下雪。不过,几个小时之后,雪就全融化了。都说是阿尔及利亚南部寒流漂移的原因。2016年撒哈拉沙漠降雪原因是因为。在数千米的高空,有一条长河,名叫西风带,这条长河的身后,是寒冷的极地气团。

不过天气学家分析起来,这场时隔37年的降雪虽然稀奇,但也不是啥神秘的事儿。就是因为所处位置的海拔足够高,当冷气团和强暴风经过小镇上空的时候,当地的湿度和温度都达到了能够形成雪花的水平,就自然而然的下雪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沙漠棉兔的简介 沙漠棉兔是什么品种?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沙漠棉兔的简介-沙漠棉兔是什么品种

沙漠棉兔的简介

沙漠棉尾兔是草食动物,吃各种各样的植物,包括草、灌木叶和仙人掌。栖所是干燥草原、灌木丛、岸边区域和杜松子森林地带。

沙漠棉尾兔(学名:Sylvilagusauduboni)是兔科、林兔属的啮齿动物。淡棕色,褐色或灰色;身体的下腹部发白;喉头经常有一个橙棕色斑纹;尾巴环绕看起来象一个棉花球。分布于北美洲,从东蒙大拿的平原到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内华达中部和南加利福尼亚。

沙漠棉尾兔身长30-38cm,耳朵长度7cm,雌兔体重1kg,雄兔体重0.85kg。雌性沙漠棉尾兔略大于雄性。成年沙漠棉尾兔是淡色、棕褐色或灰色;身体的下腹部发白;喉头经常有一个橙棕色斑纹;尾巴环绕看起来象一个棉花球。

沙漠棉尾兔分布于北美洲,从东蒙大拿的平原到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内华达中部和南加利福尼亚都有。它的栖所是干燥草原、灌木丛、岸边区域和杜松森林地。沙漠棉尾兔具有兔子的共性,没有汗腺,所以不会流汗,耳朵可以散热,兔子的排尿机制属浓缩性,对水分的需求比其他动物来的少,有些野兔只要靠青草上的露水即可,或是从蔬菜摄取足够的水分,故很少看到兔子到河边喝水。兔子喝过量的水份会造成肚子不适。

沙漠棉尾兔的巢一般是被放弃的獾或草原土拨鼠的洞穴,或者就在灌木之下。在40天妊娠期后出生,每次产1到6个幼崽。小兔18天以后断奶。雌兔负担养育幼兔八个月。每年可能产生二次。沙漠棉尾兔的天敌包括鹰、大角枭、獾、土狼、狐狸、美洲野猫和人。响尾蛇捕食幼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阿塔卡马沙漠是怎么形成的

全文共 2264 字

+ 加入清单

茫茫大地,很多景观可能一辈子都无法看见。阿塔卡马沙漠(Atacama Desert),西班牙语作Desierto de Atacama。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区,在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南北绵延约1000千米,总面积约为18.13万平方千米,主体位于智利境内,也有部分位于秘鲁、玻利维亚和阿根廷。介于南纬18°-28°之间,南北长约1100千米,从沿海到东部山麓宽100多千米。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离岸风和秘鲁寒流综合影响下,使本区成为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的“干极”,且在大陆西岸热带干旱气候类型中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形成了沿海、纵向狭长的沙漠带。你对它有什么了解吗?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

阿塔卡玛沙漠的科学用途:

美国宇航局开始测试最新的太空探测车,他们选择的测试地点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智利阿塔卡马沙漠。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空气干燥,寸草不生,被公认为世界上最荒芜的地区之一。美国宇航局的专家认为,这里的地表环境和火星十分相似,这也是他们选中这里为测试地点的原因。计划负责人戴维·沃特格林说:“我们在此测试新型太空车,并试着在阿塔卡马沙漠中找寻生物,这一工作在未来的火星探测中可能会派上用场。”而这次测试的主角,就是这台名为hyperion的太空车。它的长宽均为2米,上面还覆盖着大型太阳能电池板。科学家计划让太空车在沙漠中,独立完成采集水或其它有机物样本的任务,并借此完善太空车的软件控制系统。美国宇航局官员称,这辆太空车需要搭载飞行器飞行近一亿六千千米才能到达火星。到达火星表面后,要自动驾驶近160千米的距离,完成采样、测试等许多复杂的探测任务。

因此,早期的测试对今后hyperion能否顺利完成任务至关重要。另外,参与此次测试的智利科学家也表示,阿塔卡马沙漠的气候同火星上的气候很相似,通过考察可以对火星上可能出现的情况采取预防措施。而且,此次测试还能为同类机器人考察月球、大西洋海底等提供技术准备。

阿塔卡马是地球上最接近火星的自然环境,这里土壤荒瘠、强酸性,连细菌也不能存活,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其中一部分是因为缺水。这里每十年的降雨量,只能用毫米来度量,而在沙漠的某些部分,已经数百年都没有出现过丝毫的降水迹象。

阿塔卡马沙漠的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阿塔卡马沙漠是智利北部的干旱地区,介于南纬18°-28°之间。南北长1000-1100千米,绝大部分在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和阿塔卡马两省境内。

地质地貌

阿塔卡马沙漠主要包括西边海岸山脉的山麓盆地和东边普雷科迪耶拉(Precordillera)山脉底部的冲积扇。边缘界线不很清楚。在智利东北与阿根廷和玻利维亚交界处,有一块高达4260米的高原称为阿塔卡马山间高原。

气候

从亚马逊盆地吹来的潮湿气团,被安第斯山脉挡住,使这个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干旱地区之一。

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在最好的情况下其降雨量也很少,而在最坏的情况下这里几乎没有什么降雨,而这种情况恰恰是最常见的。智利西北部的阿里卡镇,在1903年10月至1918年1月期间没有任何降雨,创造了世界上最长的“无降雨时间”纪录。由于降雨量太少,智利阿塔卡马省很多地方如火星般荒凉。美国西南部的“死谷”常常被认为是最热、海拔最低、最干燥的地方之一,但是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莫哈韦沙漠也毫不逊色。事实上,美国有记录干燥时间最长的是加利福尼亚的“巴格达”,从1912年10月3日到1914年11月8日,那里持续干燥的时间长达767天,自从1991年以来,“巴格达”成为了一个“鬼城”。

阿塔卡马沙漠的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沿岸由秘鲁寒流带来南极冷水,使空气下冷上暖,造成逆温层,亦不利於成雨。在一个世纪中,伊基克(Iquique)和安托法加斯塔只下过2-4次大雨。温度较低,安托法加斯塔平均夏温18℃。这片沙漠在19世纪本分属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三国,主要资源是安地斯山区丘基卡马塔(Chuquicamata)和沿海帕波索(Paposo)的铜矿。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Atacama Desert)出产很多钠硝酸盐,19世纪就开采,用于炸药和肥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出产了3百多万吨。

生物资源

阿塔卡马沙漠中有超过200多种花,大多数都是此地区特有的物种,不同的花会相继绽放,并伴随着昆虫、鸟类与蜥蜴的繁殖。

旅游资源

在“旱极”阿塔卡马沙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出了迷人景致。宽广的盐碱地和永恒的雪火山远远望去别具情致。沙漠中还有一片区域,其地理构造如同月球一样,因此被地理学家赋予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月亮谷。人们可以在那里欣赏美丽的落日和由盐渗透、侵蚀而成的天然雕塑。许多过惯了多雨生活的人慕名去当地感受“干旱”的滋味,阿塔卡马沙漠也因此成为智利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

阿塔卡马沙漠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阿塔卡马沙漠为什么如此干燥呢?一部分原因在于来自南极的寒流产生了很多的雾和云,但并没有降雨;另外一部分原因是东面的安第斯山脉就象一道屏障,挡住了来自亚马孙河流域可能形成雨云的湿空气。但在这里却生活着100多万人。没有水,他们就用一张张稠密网幕,捕捉翻滚过山峰上的浓雾。让浓雾在网表面凝聚成水滴,再用管道引来应用。他们凭借这种方法及从蓄水层中采集的少量地下水,种植橄榄、西红柿和黄瓜。而在高原上的人们则依靠高山雪水种植作物,放牧骆驼、羊驼。

阿塔卡马沙漠还是世界的“干极”,平均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特别是1845-1936年的91年从未下雨,一般来说,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而阿塔卡玛沙漠正好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所以常年高温少雨,属热带沙漠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怎样让沙漠玫瑰快速开花 怎么让沙漠玫瑰花爆盆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沙漠玫瑰性喜高温、干旱、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要让沙漠玫瑰花爆盆,可以选用疏松肥沃的盆土栽种,给予充足的光照并注意控水。沙漠玫瑰开花与光照,温度密切相关,每天6小时以上的光照,温度控制在20°C至30°C范围。可以让沙漠玫瑰快速开花。沙漠玫瑰是一种原产于非洲的灌木植物,其花朵形状美丽,花色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在适宜的气候环境下,沙漠玫瑰能够迅速开花,给人们带来美丽的视觉享受。

在选用盆土时,疏松肥沃的土壤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沙漠玫瑰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土质特点,我们需要模拟并提供类似的土壤条件。疏松的土壤可以提供足够的排水性,避免积水导致根部腐烂。同时肥沃的土壤可以为沙漠玫瑰提供丰富的养分,促进其健康生长。

充足的光照是沙漠玫瑰快速开花的关键。沙漠玫瑰喜欢充足的阳光,因为它们通常生长在干旱炎热的沙漠地区。在栽种沙漠玫瑰时,应该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位置,避免阴暗和潮湿的环境。每天至少需要6小时以上的光照,以保证沙漠玫瑰能够充分接受阳光的照射,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适宜的温度也是沙漠玫瑰开花的关键。沙漠玫瑰喜欢高温干燥的气候环境,但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一般来说,温度控制在20°C至30°C的范围内,可以促进沙漠玫瑰的正常生长和开花。如果温度太低,沙漠玫瑰可能无法正常开花;如果温度太高,可能会导致花蕾干枯或萎蔫。

控水也是栽种沙漠玫瑰时需要注意的重要细节之一。由于沙漠玫瑰生长在干旱的环境中,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低。过度浇水会导致根部过湿,可能引发根部腐烂或病菌滋生。所以在栽种沙漠玫瑰时,应该注意保持适度的湿度,避免土壤过湿。一般来说,每次浇水后要等到盆土表面稍干时再进行下一次浇水。

栽种沙漠玫瑰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包括选用疏松肥沃的盆土,给予充足的光照并注意控水,以及控制适宜的温度。这些细节将有助于沙漠玫瑰快速开花,为人们带来美丽的花朵和愉悦的视觉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沙漠里的跳鼠为什么善跑善跳?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跳鼠那善于跳跃的脚,是长期生活在沙漠中适应环境而形成的。这种强健而长长的后肢,成了跳鼠能迅速跳跃、跳远的最有利武器,再加上尾巴的密切配合,因此跳鼠就成了沙漠里的跳远健将了。

在沙漠地区,除了列队纵行、缓步而过的骆驼外,还有—类很奇特的小动物。它那沙黄色的小小身体,竖着两个宽耳朵,带着一条长尾巴,在沙丘或稀树丛旁跳跃而过。这种小动物不但跳得快,跳得远,一步可跳一两米,而且能连续不停地跳跃,直到脱离危险地为止。这就是生活于沙漠中的小型啮齿兽,它的名字叫跳鼠。

跳鼠有好些种,有大也有小,在我国华北、西北等地以都有分布,主要生活在开阔的草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住在洞穴中,一般多在晨昏或夜间出来活动,但有时也在白天出外活动。它们以植物种子和茎叶为食,偶而也吃昆虫。

跳鼠的身体一般都比家鼠小,有的只有小家鼠那么大。跳鼠的全身除腹部和尾巴末端是白色外,其他部分都是沙黄色,这样的体色与沙漠环境极相似,能很好地隐蔽自己,起着保护作用。

跳鼠的耳朵比较宽大,个别种类跳鼠的耳朵甚至有身体一半长,与兔子的耳朵一样,也能竖立起来,听觉非常灵敏。

跳鼠还有一条比身体还要长的尾巴,尾梢扁平又有长毛。尾巴富有弹性,跳跃时上下甩动,能使身体保持平衡状态。最突出的是,跳鼠的后肢要比前肢长很多,有的种类长两三倍。跳鼠那善于跳跃的脚,是长期生活在沙漠中适应环境而形成的。这种强健而长长的后肢,成了跳鼠能迅速跳跃、跳远的最有利武器,再加上尾巴的密切配合,因此跳鼠就成了沙漠里的跳远健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去沙漠穿什么衣服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沙漠中空气非常干燥,空气湿度小,人体汗液很容易蒸发,造成脱水,但穿着厚的衣服就能减慢水分的丢失,建议还是穿多点。所以我们会看到大多数生活在沙漠的人都是只露一对眼睛的。建议穿冲锋衣裤、雪套(防沙) 、防沙防风的头巾。相机也买个防沙罩,不然细沙会对你的镜头造成致命的伤害。

而我们进场听到的沙漠服饰是指沙漠地域环境影响下人们形成的服饰特色总称。由于沙漠地区气候干旱,沙尘多,大陆性强,温差变化大,光照强烈,形成人们有别于其他气候特征地区的服饰。它们成为显示沙漠地区人们生活文化的不二符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沙漠中那么多的沙子是从哪儿来的?

全文共 1440 字

+ 加入清单

山脉附近的沙漠沙子来自于附近高山的岩石风化。处在地质时期形成的大型冲积平原上,且气候干旱,在长期的风力作用下,越来越多的沙子汇聚形成沙漠。地表干旱且主要由砂岩等组成,在长期的岩石物理风化下,产生大量沙子形成沙漠。沿海沙漠的沙子来源于海浪对基岩海岸的长期冲刷和当地基岩的物理风化。

沙漠是指沙质荒漠,大约覆盖了地球陆地表面的1/3。沙漠地区植被极少,气候干旱,堪称“生命的禁区”。沙漠在自然景观上表现为连绵的沙丘,大的沙漠又称“沙海”,形象地表达了沙漠是由浩瀚的沙子组成。沙漠中那么多的沙子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一问题至少有四种解释。其一,地球上的很多沙漠处在高大山脉的背后或者由山脉环绕的盆地之中。前者如美国落基山脉背后的内华达州沙漠,后者如中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位于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这些沙漠沙子的来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与附近或周围的高山密切相关。这些高大山脉的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昼夜温差大,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山上的岩石极易破碎,产生巨量的岩石碎屑。如果海拔更高,也就是说岩体进入了冰冻圈,那么,由于冰川研磨作用的加入,岩石风化后的碎屑物质就产生得更多了。这些碎屑物质最终会被冰川融水或洪水、河流带出山脉,从而在山前形成大型的、扇状分布的岩石碎屑。如果该山脉的山前地带恰好是干旱、多风的自然环境,这些粗细混杂的碎屑物质会在长期的风力吹蚀下被分选。较粗的砾石不易被风吹动,滞留在地表形成了戈壁,而能够被风吹得滚动起来的沙子则聚集成沙丘,越来越多的沙丘则汇聚成沙漠。所以,对上述沙漠而言,来自附近高山的岩石风化破碎,是产生海量沙子的主要原因。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沙漠里的沙丘有多种多样的形状,最常见的是新月形沙丘,呈现迎风坡缓、背风坡陡的形状。其他的还有金字塔形沙丘、线状沙丘、抛物线形沙丘以及更加复杂的复合型沙丘链等。

其二,有些沙漠周围并无高山,但一样可以形成沙漠,例如中国内蒙古境内的科尔沁沙地。这些地区的沙子来源与地质时期的河流作用密切相关。如果一个地区处在地质时期形成的大型冲积平原上,而气候又恰好处在干旱区的话,那么在长期的风力作用下,组成冲积平原的物质也会发生分选,使越来越多的沙子汇聚地表,形成沙漠。

其三,有些沙漠既不处在高大山脉的背后,也不处在地质时期的大型冲积平原上,那么上述沙漠的沙子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知道,地质时期本身就存在一些主要由沙子组成的岩石,比如砂岩。砂岩物理风化后极易产生细粒的沙子。中国的鄂尔多斯高原,就存在大范围的白垩纪的砂丘岩。有一种观点认为,鄂尔多斯高原的毛乌素沙漠的沙子是由更早的白垩纪砂丘岩风化而来。其次,地球表面的花岗岩也很容易风化产生沙子。如果一个地区的地表主要由砂岩等组成,加之地表为干旱环境的话,那么,在长期的岩石物理风化下,上述岩石逐渐破碎,产生大量的沙子,也可以形成沙漠。

沙漠绿洲的形成离不开河流,很多沙漠的外围,一般都有高大的山脉存在,源自山脉的河流,会奔波千百里之遥,最终伸入沙漠,生命也因此而存在。

其四,地球上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也分布有沙漠,形成沿海沙漠,如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以及非洲的纳米比沙漠。上述地区的沙漠形成受陆地、洋流和天气系统的共同影响。当地气候极为干旱,沿海沙漠的沙子来源与海浪对基岩海岸的长期冲刷以及当地基岩的物理风化有关。

总之,不管地处何地、何时形成的沙漠,归根结底,沙子的最终来源与地球上岩石的破碎产生的碎屑物质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塔敏查干沙漠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塔敏查沙漠为文化旅游景点。

明晃晃、绵亘起伏的“塔敏查干沙漠”自奈曼旗东部伸入到库伦旗,曲折蛇行入科尔沁左翼后旗境内,号称“八百里瀚海”。(塔敏查干,蒙语,译为“魔鬼”或“地狱”)。塔敏查干沙漠,呈东西走向,在库伦北部坨甸区的南沿,海拔250米—300米之间。旗境内长约60公里,宽约5公里,总面积280平方公里,横惯六家子镇、茫汗苏木、额勒顺镇、库伦镇四个苏木镇。交通便利,在这浩瀚的沙海中,植被稀少。除其腹地生长的黄柳条、沙蒿、骆驼蓬等少许沙地植被外。一概是金光灿灿的明沙,有的沙丘高达70—80米,连绵起伏,广裹无际。在酷热的夏日,沙漠深处偶而会出现“沙市蜃楼”的奇观,或楼台殿阁,或都市风光,绡纵即逝,如梦如幻。是库伦旗生态旅游中的优良旅游区,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沙漠带。2005年,科左后旗投资商在库伦旗瓦房牧场三分场处投资兴建了塔敏查干沙漠旅游区。增设了沙漠骑马、骑骆驼、沙漠探险、滑沙、沙滩排球、足球。沙地跑车等游乐项目,开业至今,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万多人。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塔敏查干沙漠旅游区

类型:沙漠戈壁

游玩时间:建议2-4小时

开放时间:

7:00-18: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25.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的最大的沙漠

全文共 1884 字

+ 加入清单

乌兰布和沙漠

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宁夏东部、黄河西岸的乌兰布和沙漠,横跨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盟,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历史上曾是"人民炽盛、牛马布野"、"将军塞外游,杏花撒满头"的绿荫冉冉的富庶草原。现在的土地类型由沙丘、沙荒地、耕地和小片草原组成。这里的沙丘形态异彩纷呈:堆状沙丘分布在敖包图、敖包鲁格、吉兰泰地区;垄岗沙丘分布在白云敖包;格状新月形沙丘分布在契里盖、傲伦布鲁格、敖包图;新月形沙丘分布在哈腾套海一带。 位于内蒙古乌海地区的乌兰布和沙漠部分与黄河漠水相连,每当夕阳西下,麟波闪闪,"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构成一幅瑰丽多姿的塞上风景画。

库布齐沙漠库

布齐在蒙语中意为"弓弦"。它长400公里,宽50公里,沙丘高10-60米,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横跨内蒙古三旗。我们所拜谒的是杭锦旗段的库布齐。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六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令京城人谈之色变的今春沙尘暴的源头之一就是库布齐沙漠。腾格里沙漠腾格里沙漠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东抵贺兰山,南越长城,西至雅布赖山。腾格里为蒙古语,意思是象天一样浩渺无际。腾格里沙漠海拔1200多米,总面积3.67万平方公里。沙漠上沙丘、湖盆、山地、残丘及平地相互交错,其中沙丘占70%以上,多为新月形沙丘链,高10-30米,常向东南移动。腾格里沙漠还有大小湖盆400多个,多为淡水湖,可供人畜饮用,周围植物生长茂盛,为主要牧场,适于开展沙漠探险、观光等旅游活动项目。

塔克拉玛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意"进去出不来的地方", 人们通常称它为"死亡之海"。它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面积三十二万四千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陆性气候,风沙强烈,温度变化大,全年降水少。这儿风沙活动频繁,沙丘形态奇特,最高达二百五十公尺。最奇妙的是两座红白分明的沙丘,名圣墓山。山顶经风蚀而形成"大蘑菇"。由于地壳的升降运动,红砂岩和白石膏构成的沉积岩露出地面,形成红白鲜明的景观。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生长发育着密集的胡杨林和树柳灌木,形成沙海绿岛"。特别是纵贯沙漠的和阗河两岸,长生芦苇、胡杨等多种沙生野草,构成沙漠中的"绿色走廊", "走廊"内流水潺潺,绿洲相连。林带中住着野兔、小鸟等动物,亦为"死亡之海"增添了一点生机。考察还发现沙漠中地下水储存量丰富,且利于开发。有水就有生命,科学考察推翻了"生命禁区论"。 浩翰沙漠中,迄今发现的古城遗址无数,尼雅遗址曾出土东汉时期的印花棉布和刺绣。

通古特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介于北纬44°15′~46°50′,东经84°50′~91°20′。在准噶尔盆地的中央,面积4.88万平方公里。由4片沙漠组成,西部:索布古尔布格莱沙漠,东部:霍景涅里辛沙漠,中部:德佐索腾艾里松沙漠,北部:阔布北-阿克库姆沙漠。 准噶尔盆地属温带干旱荒漠。 年降水量70~150毫米,冬季有积雪。降水春季和初夏略多,年中分配较均匀。沙漠内部绝大部分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其面积占整个沙漠面积97%,形成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固定沙丘上植被覆盖度40~50%,半固定沙丘达15~25%,为优良的冬季牧场。沙漠内植物种类较丰富,可达百余种。植物区系成分处于中亚向亚洲中部荒漠的过渡。沙漠的西部和中部以中亚荒漠植被区系的种类占优势,如白梭梭、苦艾蒿、白蒿、囊果苔草和多种短命植物等;在沙漠东部和南部边缘,亚洲中部植物区系种类较多,如梭梭、蛇麻黄、花棒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梭梭分布面积达100万公顷,在古湖积平原和河流下游三角洲上形成"荒漠丛林"。 沙漠的沙粒主要来源于天山北麓各河流的冲积沙层。沙漠中最有代表性的沙丘类型是沙垅,占沙漠面积的50%以上。沙垅平面形态成树枝状。其长度从数百米至十余公里,高度自10~50米不等,南高北低。在沙漠的中部和北部,沙垅的排列大致呈南北走向,沙漠东南部成西北-东南走向。在沙漠的西南部分布着沙垅-蜂窝状沙丘和蜂窝状沙丘,南部出现有少数高大的复合型沙垅。流动沙丘集中在沙漠东部,多属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沙漠西部的若干风口附近,风蚀地貌异常发育,其中以乌尔禾的"风城"最著名。 沙漠中风沙土广泛分布。沙漠南缘平原上发育灰棕漠土,1949年后已大量开垦。人为活动破坏了天然植被,造成沙漠边缘流沙再起和风沙危害。沙漠西缘有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为中国唯一以保护荒漠植被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在沙漠种树有没有难度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沙漠种树是有难度的,沙土严重的缺水,一直要深入地下水十几米左右才能够有机会找到水。要想在沙土中种活树,本身就会有着较大的难度。根本就没有办法保证水源的持续供给,耐旱的树苗基本也没有办法存活,因此难度是非常大的。

需要使用一个带有螺旋转的打孔杆。然后在沙地里面不停的挖坑,在挖坑的同时还需要给周围的树苗浇水,一旁的人在此时就需要插上树苗。依靠技术的力量,或许就能够有效提升成功种植的机会,但每一个细节上不要过于的忽视。

有效抵挡风沙

在沙漠中种树可以有效抵挡风沙,空旷的沙漠容易会热来狂风。此时,在沙漠上也会刮起沙尘暴。如果住在沙漠的附近,容易会招受到沙尘暴的影响,会祸害田地,威胁到人民的心里。如果选择种植沙木树木的根部就可以直接固定在沙子中,能够有效达到防风的效果,尽可能减少沙尘暴。

有效改善水土

还可以有效改善水土,让更多的田地都可以种植。在各种原因的祸害之下,我国可以种植的田地就已经逐渐的减少。在沙漠上选择种植树木,可以使得沙漠慢慢的变成绿洲。可以增加可种植的田地,还能够改善环境,使得环境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在沙漠中种植树木同样也需要比较大的劳动力,会给无数的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种植好的树木,还能够避免受到沙漠的影响,从此之后出行会比较便利。但在种植沙漠之后,还能够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逐渐会有效提升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可以有效改变许多的问题。在沙漠中种树非常重要的,但一定要注重一些细节,在种植是会有一些难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的撒哈拉沙漠

全文共 1909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上71%是被海洋覆盖,大陆上主要有平原,丘陵,高原,雨林和沙漠覆盖,世界各地都有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相信这是大家在平时或者课程当中学习过的。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关于撒哈拉漠的简介。

地形

撒哈拉沙漠分为几部分:西撒哈拉;中部高原山地(包括位于阿尔及利亚的阿哈加尔高原,位于尼日尔的艾尔高原和位于乍得的提贝斯提高原;东部是最为荒凉的区域,为特内雷沙漠和利比亚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最高点为位于提贝斯提高原中的库西山,海拔为3415米。

撒哈拉沙漠主要的地形特色包括︰浅而季节性泛滥的盆地和大绿洲洼地,高地多石,山脉陡峭,以及遍布沙滩、沙丘和沙海。

沙漠中最高点为3,415公尺(11,204呎)的库西(Koussi)山顶,位于查德境内的提贝斯提山脉;最低点为海平面下133公尺(436英尺),在埃及的盖塔拉洼地(Qattara Depression)。

撒哈拉沙漠约在500万年之前就以气候型沙漠形式出现,即在上新世早期(530万~340万年前)。自从那时起,它就一直经历着干、湿情况的变动。

位置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之外最大的荒漠,位于非洲北部北到地中海,南到苏丹草原。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北纬35°线),约北纬14°线(250毫米等雨量线)以北。

撒哈拉沙漠西从大西洋沿岸开始,北部以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为界,东部直抵红海,南部到达苏丹和尼日尔河河谷交界的萨赫勒——一个半沙漠半草原的过渡区。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几乎占满整个非洲北部,占全洲总面积的25%。沙漠东西约长4,800公里(3000英里),南北在1300公里至1900公里(800至1200英里)之间,总面积约9065000平方公里。横贯非洲大陆北部,东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32%。

气候

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长的地方之一。阿拉伯语撒哈拉意即“大荒漠”。撒哈拉沙漠(英文名为:Sahara Desert)世界上阳光最充足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大和自然条件最为严酷的沙漠。

撒哈拉沙漠气候由信风带的南北转换所控制,常出现许多极端。它有世界上最高的蒸发率,并且有一连好几年没降雨的最大面积纪录。气温在海拔高的地方可达到霜冻和冰冻地步,而在海拔低处可有世界上最热的天气。

撒哈拉沙漠将非洲大陆分割成两部分,北非和南部黑非洲,这两部分的气候和文化截然不同,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界是半干旱的热带稀树草原,阿拉伯语称为“萨赫勒”,再往南就是雨水充沛,植物繁茂的南部非洲,阿拉伯语称为“苏丹”,意思是黑非洲。

撒哈拉沙漠由两种气候情势所主宰︰北部是干旱副热带气候,南部是干旱热带气候。干旱副热带气候的特征是每年和每日的气温变化幅度大,冷至凉爽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至最高的降水量。

年平均日气温的年幅度约20℃(68℉)。平均冬季气温为13℃(55℉)。夏季极热。利比亚的阿济济耶(Al-Aziziyah)最高气温曾达到创纪录的58℃(136℉)。年降水量为76公釐(3吋),虽然降雨变化极大,多数降水发生在12~3月期间。另一降水高潮是8月,以雷暴形式为其特征。这种暴雨可导致巨大的暴洪冲入无降雨现象的区域。干旱热带气候的特征是随太阳的位置有一个很强的年气温周期;温和干旱的冬季和炎热干旱的季节之后有个反覆多变夏雨。撒哈拉沙漠干旱热带区域年平均日温差为17.5℃(31.5℉)。

最冷月份平均温度与北部副热带地区基本相同,有的时候日温差特别大,在北非的黎波里以南的一个气象测站,于1978年12月25日曾有白天最热达37.2℃,而晚上降至最低温-0.6℃的记录,日温差达37.8℃,真是可用「朝穿皮袄午穿纱」来形容,正可谓白天烈焰,晚上冰寒刺骨(虽然-0.6℃并不冷,但是温差达到了37.8℃,从酷热到酷冷之间的瞬间转换,其冷便可想而知),至春末夏初很热,50℃(122℉)的高温并不稀罕。

虽然干旱热带山丘的降水量全年都很小,低地的夏季一次雨量可达最高。在北部,这类降雨多数都是以雷暴方式发生。年降水量平均约125公釐(5吋),中部山丘有时降雪。

沙漠西边缘的冷加那利洋流降低了气温,从而减少了对流雨,但湿度加大还时而出现雾。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冬季是吹哈麦丹风期,这是带沙和其他小尘粒的干燥东北风。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约形成于250万年前,是世界仅次于南极洲的第2大荒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它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区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其总面积约容得下整个美国本土。

“撒哈拉”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在阿拉伯语中“撒哈拉”为大沙漠,源自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原意即为“大荒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怎么看待沙漠植树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沙漠植树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它属于非常伟大的事业。它的形成拥有着长远的意义,比如它可以让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更加的友好。另外,人类也能够更好的为自己今后的生活负责。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不能够坚定的实施沙漠植树,那么我们将不会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加美好安全可持续的生存环境。

沙漠植树是非常重要的事业

由于沙漠植树是一项关乎环保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事业,由于现如今的自然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引发了众多的问题。再加上沙漠化的蔓延,给整体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现如今想要通过沙漠植树来缓解这类问题,虽然国家和地区已经大规模的进行沙漠植树。

但是在沙漠植树时,却面临着种种困难性。人类从最初的探索阶段发展到现如今的阶段,已经增加了土地的绿化率。还适当的改善了气候,减少了水土流失。

沙漠植树还存在一些问题

可能时代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沙漠植树的理念跟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现如今沙漠植树在不断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管理。另外经济成本也会影响到沙漠植树,所以尝试沙漠植树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塔克拉玛干沙漠

全文共 1212 字

+ 加入清单

塔克拉玛干沙漠为文化旅游景点。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南新疆塔里木盆地,维吾尔语中,“塔克”、“塔格”、“博格‘达’”的“达(克/格,轻声)”都是山的意思。“拉玛干”,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大荒漠”,引申有“广阔”的含义;那么“塔克拉玛干”就是“山下面的大荒漠”的意思。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五大沙漠,故被称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流沙面积世界第一。沙漠在西部和南部海拔高达1200~1500米,在东部和北部则为800~1000米。-也有资料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腹地被评为中国五个最美的沙漠之一。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吸引力的一个。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陆性气候,风沙强烈,温度变化大,全年降水少。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沙丘的面积很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达300米左右。沙丘类型复杂多样,复合型沙山和沙垄,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条条巨龙,塔型沙丘群,呈各种蜂窝状、羽毛状、鱼鳞状沙丘,变幻莫测。沙漠有两座红白分明的高大沙丘,名为“圣墓山”,它是分别由红沙岩和白石膏组成,沉积岩露出地面后形成的。“圣墓山”上的风蚀蘑菇,奇特状观,高约5米,巨大的盖下可容纳10余人。白天,塔克拉玛干赤日炎炎,银沙刺眼,沙面温度有时高达70-80度,旺盛的蒸发,使地表景物飘忽不定,沙漠旅人常常会看到远方出现朦朦胧胧的“海市蜃楼”。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生长发育着密集的胡杨林和柽柳灌木,形成“沙海绿岛”。特别是纵贯沙漠的和阗河两岸,长生芦苇、胡杨等多种沙生野草,构成沙漠中的“绿色走廊”,“走廊”内流水潺潺,绿洲相连。林带中住着野兔、小鸟等动物,亦为“死亡之海”增添了一点生机。考察还发现沙层下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石油等矿藏资源,且利于开发。有水就有生命,科学考察推翻了“生命0论”。

塔克拉玛干沙漠,系暖温带干旱沙漠,酷暑最高温度达67.2℃,昼夜温差达40℃以上;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高达2500—3400毫米。全年有三分之一是风沙日,大风风速每秒达300米。由于整个沙漠受西北和南北两个盛行风向的交叉影响,风沙活动十分频繁而剧烈,流动沙丘占80%以上。据测算底矮的沙丘每年可移动约20米,近一千年来,整个沙漠向南伸延了约100公里。

由于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四面为高山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充满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变幻多样的沙漠形态,丰富而抗监碱风沙的沙生植物植被,蒸发量高于降水量的干旱气候,以及尚存于沙漠中的湖泊,穿越沙海的绿洲,潜入沙漠的河流,生存于沙漠中的野生动物和飞禽昆虫等;特别是被深埋于沙海中的丝路遗址、远古村落、地下石油及多种金属矿藏都被笼罩在神奇的迷雾之中,有待于人们去探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腾格里沙漠旅游攻略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腾格里沙漠旅游要怎么玩?小编来告诉你,请看下文。

操作方法

1

腾格里沙漠在内蒙古地区,但是从内蒙古去比较远,建议从宁夏的中卫去,坐火车到中卫,然后再坐车去腾格里沙漠,腾格里沙漠离中卫只有30多公里。

2

去腾格里沙漠游玩要注意防晒和防沙,尽量不要让皮肤裸露在外面,戴好帽子,墨镜也需要戴上,最好还要带个脸罩。

3

腾格里沙漠有很多的娱乐项目,比如滑沙、卡丁车、越野吉普车、游泳、骑马、骑骆驼等,想玩这些项目的话可以买联票,联票便宜。

4

你还可以坐观光大巴或者骑骆驼在沙漠里走走,看看月牙泉、月牙沙丘等沙漠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沙漠玫瑰一朵花开多久?能开多久?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一朵沙漠玫瑰开花能够维持4—5天左右,而最长久的则能够维持在15天左右。沙漠玫瑰一年会有两次开花的周期,第一次在4—5月份,第二次开花是在9—11月期间。

沙漠玫瑰,是夹竹桃科,又名称为天宝花,它属于多肉植物,也称为多浆植物。一般高达4.5m,树干肿胀,单叶互生,集生枝端。其花形类似一个小喇叭,玫瑰为红色,颜色较为艳丽。因为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一般而被称为沙漠玫瑰。

这类植物,喜欢在高温、干旱、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并且喜欢含有钙物质的、输送透气的、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但是不耐荫蔽,忌涝,忌高浓度的肥料和生肥,畏寒冷,生长较为适宜的温度在25-30℃。

沙漠玫瑰的原产地分布在,东非至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地区,原产地在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等一些北非国家。中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中国华南地区栽培后,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广西、内蒙古等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纳米布沙漠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纳米沙漠(Namib Desert)是纳米比亚西部的一个沙漠,位于非洲最大的国家公园——纳米布—诺克陆夫国家公园(Namib-Naukluft National Park)内。该沙漠面积达50000平方公里,位于纳米比亚长1600公里的大西洋海岸线上,东西阔度由50-160公里不等,安哥拉西南部也属于纳米布沙漠范围。此地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干旱和半干旱的气候已持续了最少8千万年,从大西洋吹向该地区的空气经过寒冷的本吉拉洋流后变得干燥并冷却下沉,形成干旱气候。

一些不常见到的动植物品种只出现在这个沙漠中,其中一种叫“百岁叶“(Welwitschia mirabilis)的植物,类似灌木,不过它一生中只会长出两片长带状的叶子,这些叶子可以有数米长。虽然这个沙漠大部份地方无人居住及难以到达,在Sesriem仍然有人聚居,该地接近著名的索苏维来(Sossusvlei)及一连绵的沙丘,有些沙丘超过300米高,其中有世上最高的沙丘。它的沙丘形态复杂及有规律,成为地质学家的研究对象。人们可从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斯瓦科普蒙德或鲸湾乘小型飞机来到纳米布沙漠,也可经砾石路到达。

Namib Desert

必去理由: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

景点所在大洲: 非洲【Af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纳米比亚[Namibia]

景点所在省、州:哈达普区 [Hardap Region]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