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撒哈拉

撒哈拉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撒哈拉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撒哈拉问题。

分享

浏览

5810

文章

25

撒哈拉沙漠在哪个国家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认为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时代不会早于第四纪。大量的地质记录显示第四纪冰期开始的时候撒哈拉出现了显著的干旱。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之外最大的荒漠。它横贯非洲大陆北部,东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32%。

撒哈拉沙漠在哪个国家

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北到地中海,南到苏丹草原;通常包括埃及、苏丹、南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等,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

阿拉伯语撒哈拉意即“大荒漠”,它有世界上最高的蒸发率,并且有一连好几年没降雨的最大面积纪录。撒哈拉沙漠充满着奇异与刺激,是世界10大奇异之旅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撒哈拉沙漠在哪里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的北部,从北边的地中海,到南边的苏丹草原。

撒哈拉沙漠形成于大约两百五十万年前,是世界最大的一个沙质荒漠,其面积约为九百三十二万平方千米,地处非洲的北部。该地区气候条件较为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一个地方。撒哈拉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在阿拉伯语中“撒哈拉”为大沙漠,源自于当地的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其意思是“大荒漠”。

在上一个冰河时期,撒哈拉还不是沙漠,其气候类似于东非,在沙漠地带发现了大约三万幅古代的岩画,其中有部分是在阿尔及利亚南部的恩阿杰尔高原,描绘的是河流中的动物,如鳄鱼等。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撒哈拉沙漠在什么地方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撒哈拉沙漠之称的是库木塔格沙漠,位于甘肃省西部和新疆东南部交界处(简称甘新库木塔格沙漠),大致位置北接阿奇克谷地-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一线、南抵阿尔金山、西以罗布泊大耳朵为界、东接敦煌鸣沙山和安南坝国家级保护区,该沙漠面积约2.2万平方千米,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

沙漠,主要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沙漠亦作沙幕,干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区。沙漠地域大多是沙滩或沙丘,沙下岩石也经常出现。有些沙漠是盐滩,完全没有草木。

沙漠一般是风成地貌。沙漠里有时会有可贵的矿床,近代也发现了很多石油储藏。沙漠少有居民,资源开发也比较容易。沙漠气候干燥,它也是考古学家的乐居,可以找到很多人类的文物和更早的化石。

展开阅读全文

撒哈拉沙漠形成原因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撒哈拉沙漠形成主要是特提斯海的收缩导致的,科学家利用挪威地球系统模式和公用大气模式推断出,在托尔顿阶特提斯海收缩导致非洲夏季风显著的减弱,干旱的沙漠环境就在北非大面积的形成。特提斯海收缩不仅导致了北非平均气候态的变化,同时也加强了非洲夏季风对轨道变化的响应,随后成为控制撒哈拉沙漠范围变化的主要因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最大的荒漠,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几乎占满了整个非洲北部,北到地中海,南到苏丹草原。东西长4800公里。南北在1300公里至1900公里之间,面积约占非洲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二。

展开阅读全文

撒哈拉沙漠曾经是绿洲吗?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撒哈拉沙漠这块地方,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森林化,沙漠化。从公元前70世纪到39世纪这一段时期,被称作绿色撒哈拉时期,也是距今最近的一次绿化撒哈拉阶段;到了公元前三十几世纪,干燥的气候终于导致撒哈拉沙漠化。

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类人猿发现在现在乍得境内,撒哈拉沙漠的南部。这个阶段的类人猿还是需要生活在森林里面的,所以现在那块已经是沙漠的地方,在八九百万年前就是森林。实际上在人类从类人猿开始演化的几百万年的历史里面,气候经历过多次很大的变化,所谓沧海桑田,各地环境变化是非常大的,现在撒哈拉沙漠这块地方,也经历了多次森林化,沙漠化。

冰期结束后,地球进入全新世,全球气温开始上升,比现在的气温要高出不少。撒哈拉沙漠地区在刚进入全新世的时候还是干燥的气候,但是到了公元前7000年开始的大约两千年的时间里,北非的气候变得非常湿润,这个地区的水体都要比现在大很多,比如乍得湖在最盛的时候面积达到40万平方公里,比现在的里海都要大,水位也要比现在高出30米左右。在现在撒哈拉沙漠的很多地方,遍布着湿地,草原,森林,自然也有众多的野生动物,也有很多人类定居在这里。

这个地区的气候从公元前5000年左右开始逐渐干燥,不过一直到公元前39世纪左右,撒哈拉整体仍然是湿润的,从公元前70世纪到39世纪这一段时期,被称作绿色撒哈拉时期,也是距今最近的一次绿化撒哈拉阶段。在这一时期,人类甚至已经在现在撒哈拉地区发展出了程度不低的农业文明,有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文明。在苏丹 发现的这个时期的岩画可以体现出当时绿色撒哈拉的繁荣程度。

到了公元前三十几世纪,干燥的气候终于导致撒哈拉沙漠化。到了公元前3400年左右,撒哈拉的干燥程度已经与现在相当,大多数地方已经沙漠化,原来居住在撒哈拉绿地的人们已经退守到了少数的河谷地区以及零零星星的绿洲里。其中退守到尼罗河河谷的人们最终发展出了古埃及的文明,在公元前32世纪左右进入了王朝时期。这个时候撒哈拉沙漠已经很具规模了。

展开阅读全文

牧马人罗宾汉和撒哈拉区别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牧马罗宾汉(Rubicon)和撒哈拉(Sahara)总的来说,罗宾汉注重极限越野性能,适应更糟糕的越野环境,而撒哈拉则注重日常越野的实用性和经济性。1)外观

差别不大,但细节上还是有区别的。罗宾汉采用双色设计,四个轮眉采用黑色塑料皮纹设计,撒哈拉轮眉与车身颜色相同。2)设计

撒哈拉采用2.低速档传动比72:1,Rubicon它可以达到4:1(更大的传动比可以带来更好的动力性能和加速性能,当然油耗也会增加)。3)底盘

两款车在底盘上有很大的不同,底盘的设计可以反映出两款车完全不同的越野风格。罗宾汉更注重极限越野性能,适应更糟糕的越野环境,所以在领土上,罗宾汉做了一定的加强,罗宾汉后桥减速比大于撒哈拉,相同的发动机功率输出,罗宾汉轮扭矩输出更大,缺点是速度不如撒哈拉,撒哈拉注重日常越野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展开阅读全文

撒哈拉沙漠形成的原因_撒哈拉沙漠的特征介绍

全文共 3155 字

+ 加入清单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阳光最多面积最大的沙漠,很多人都想看撒哈拉沙漠中的美景,不过对于撒哈拉沙漠是怎么形成就不太了解了。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原因吧。

形成撒哈拉沙漠的原因

(1)北非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且非洲大陆南窄北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范围大,干热面积广。

(2)北非与亚洲大陆紧邻,东北信风从东部陆地吹来,不易形成降水,使北非更加干燥。

(3)北非海岸线平直,东侧有埃塞俄比亚高原,对湿润气流起阻挡作用,使广大内陆地区受不到海洋的影响。

(4)北非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对西部沿海地区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使沙漠逼近西海岸。

(5)北非地形单一,地势平坦,起伏不大,气候单一,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地区。

撒哈拉沙漠的介绍

撒哈拉沙漠(英文名为:Sahara Desert) 世界上阳光最多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大和自然条件最为严酷的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几乎占满非洲北部全部。东西约长4,800公里(3,000哩),南北在1,300 至1,900公里(800至1,200哩)之间,总面积约9,065,000平方公里。撒哈拉沙漠西濒大西洋,北临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东为红海,南为萨赫勒一个半沙漠乾草原的过渡区。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之外最大的荒漠,位于非洲北部,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长的地方之一。阿拉伯语撒哈拉意即“大荒漠”。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北纬35°线),约北纬14°线(250毫米等雨量线)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红海之滨。横贯非洲大陆北部,东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总面积约9,065,000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 32%。可以将整个美国本土装进去,“撒哈拉”这个名称来源于阿拉伯语الصحراء,是从 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引入的,在其语言中就是“沙漠”的意思。这块沙漠大约形成于二百五十万年以前。

撒哈拉沙漠西从大西洋沿岸开始,北部以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为界,东部直抵红海,南部到达苏丹和尼日尔河河谷。撒哈拉沙漠分为几部分:西撒哈拉;中部高原山地(包括位于阿尔及利亚的阿哈加尔高原,位于尼日尔的艾尔高原和位于乍得的提贝斯提高原;东部是最为荒凉的区域,为特内雷沙漠和利比亚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最高点为位于提贝斯提高原中的库西山,海拔为3415米。

撒哈拉沙漠将非洲大陆分割成两部分,北非和南部黑非洲,这两部分的气候和文化截然不同,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界是半干旱的热带稀树草原,阿拉伯语称为“萨赫勒”,再往南就是雨水充沛,植物繁茂的南部非洲,阿拉伯语称为“苏丹”,意思是黑非洲。 是世界上有名的沙漠。

撒哈拉沙漠的特征

地形

撒哈拉沙漠主要的地形特色包括︰浅而季节性泛滥的盆地和大绿洲洼地,高地多石,山脉陡峭,以及遍布沙滩、沙丘和沙海。沙漠中最高点为3,415公尺(11,204呎)的库西(Koussi)山顶,位于查德境内的提贝斯提山脉;最低点为海平面下133公尺(436呎),在埃及的盖塔拉洼地(Qattara Depression)。

撒哈拉沙漠约在500万年之前就以气候型沙漠形式出现,即在上新世早期(530万~340万年前)。自从那时起,它就一直经历著乾、湿情况的变动。

水系

有几条河源自撒哈拉沙漠外,为沙漠内提供了地面水和地下水,并吸收其水系网放出来的水。尼罗河的主要支流在撒哈拉沙漠汇集,河流沿著沙漠东边缘向北流入地中海;有几条河流入撒哈拉沙漠南面的查德湖,还有相当数量的水继续流往东北方向重新灌满该地区的蓄水层;尼日河水在几内亚的富塔贾隆地区上涨,流经撒哈拉沙漠西南部然后向南流入海。从阿特拉斯山脉和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以及摩洛哥的沿海高地流入的溪流和乾河床(季节性溪流)提供了额外的水量。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与提贝提斯山脉相关的乾河床、湖泊、池塘组成的综合网络,以及塔西利-恩-阿耶(Tassili-n-Ajjer)和阿哈加尔山脉的类似网络,如塔曼拉基特(Tamanrasset)河。撒哈拉沙漠的沙丘储有相当数量的雨水,沙漠中的各处陡崖有渗水和泉水出现。

土壤

撒哈拉沙漠的土壤有机物含量低,且常常无生物活动,尽管在某些地区有固氮菌。洼地的土壤常含盐。沙漠边缘上的土壤则含有较集中的有机物质。

气候

撒哈拉沙漠气候由信风带的南北转换所控制,常出现许多极端。它有世界上最高的蒸发率,并且有一连好几年没降雨的最大面积纪录。气温在海拔高的地方可达到霜冻和冰冻地步,而在海拔低处可有世界上最热的天气。

撒哈拉沙漠由两种气候情势所主宰︰北部是干旱副热带气候,南部是干旱热带气候。干旱副热带气候的特征是每年和每日的气温变化幅度大,冷至凉爽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至最高的降水量。年平均日气温的年幅度约20℃(68℉)。平均冬季气温为13℃(55℉)。夏季极热。利比亚的阿济济耶(Al-Aziziyah)最高气温曾达到创纪录的58℃(136℉)。年降水量为76公釐(3吋),虽然降雨变化极大,多数降水发生在12~3月期间。另一降水高潮是8月,以雷暴形式为其特征。这种暴雨可导致巨大的暴洪冲入无降雨现象的区域。干旱热带气候的特征是随太阳的位置有一个很强的年气温周期;温和干旱的冬季和炎热干旱的季节之后有个反覆多变夏雨。撒哈拉沙漠干旱热带区域年平均日温差为17.5℃(31.5℉)。最冷月份平均温度与北部副热带地区基本相同,但是日温差没有那麼大。春末夏初很热,50℃(122℉)的高温并不稀罕。虽然干旱热带山丘的降水量全年都很小,低地的夏季一次雨量可达最高。在北部,这类降雨多数都是以雷暴方式发生。年降水量平均约125公釐(5吋),中部山丘有时降雪。沙漠西边缘的冷加那利洋流降低了气温,从而减少了对流雨,但湿度加大还时而出现雾。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冬季是吹哈麦丹风期,这是带沙和其他小尘粒的干燥东北风。

植物

撒哈拉沙漠植被整体来说是稀少的,高地、绿洲洼地和乾河床四周散布有成片的青草、灌木和树。在含盐洼地发现有盐土植物(耐盐植物)。在缺水的平原和撒哈拉沙漠的高原有某些耐热耐旱的青草、草本植物、小灌木和树。

撒哈拉沙漠高地残遗木本植物中重要的有油橄榄、柏和玛树。高地和沙漠的其他地方还发现的木本植物有金合欢属和蒿属(Artemisia)植物、埃及姜果棕、夹竹桃、海枣和百里香。西海岸地带有盐土植物诸如柽柳(Tamarix senegalensis)。草类在撒哈拉沙漠则广泛分布,包括下列品种︰三芒草属(Aristida)、画眉草属(Eragrostis)和稷属(Panicum)。大西洋沿岸则有马伴草(Aeluropus littoralis)和其他盐生草。各种短生植物组合构成重要的季节性草场,称作短生植被区。

动物

撒哈拉沙漠北部的残遗热带动物群有热带鮎和丽鱼类,均发现于阿尔及利亚的比斯克拉(Biskra)和撒哈拉沙漠中的孤立绿洲;眼镜蛇和小鳄鱼可能仍生存在遥远的提贝斯提山脉的河流盆地中。

撒哈拉沙漠的哺乳动物种类有沙鼠、跳鼠、开普野兔和荒漠刺猬;柏柏里绵羊和镰刀形角大羚羊、多加斯羚羊、达马鹿和努比亚野驴;安努比斯狒狒、斑鬣狗、一般的胡狼和沙狐;利比亚白颈鼬和细长的獴。撒哈拉沙漠鸟类超过300种,包括不迁徙鸟和候鸟。沿海地带和内地水道吸引了许多种类的水禽和滨鸟。内地的鸟类有鸵鸟、各种攫禽、鹭鹰、珠鸡和努比亚鸨、沙漠雕鴞、仓鴞、沙云雀和灰岩燕以及棕色颈和扇尾的渡鸦。

蛙、蟾蜍和鳄生活在撒哈拉沙漠的湖池中。蜥蜴、避役、石龙子类动物以及眼镜蛇出没在岩石和沙坑之中。撒哈拉沙漠的湖、池中有藻类、咸水虾和其他甲壳动物。生活在沙漠中的蜗牛是鸟类和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沙漠蜗牛通过夏眠之后存活下来,在由降雨唤醒它们之前它们会几年保持不活动。>>>下一页更多精彩“撒哈拉沙漠的人口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五一自驾游选择:撒哈拉沙漠

全文共 10562 字

+ 加入清单

撒哈拉沙漠约形成于二百五十万年前,乃世界第二大荒漠,仅次于南极洲,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它位于非洲北部,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其总面积约容得下整个美国本土。“撒哈拉”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源自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原意即为“沙漠”。

世界上阳光最多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大和自然条件最为严酷的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几乎占满非洲北部全部。东西约长4,800公里(3,000哩),南北在1,300

至1,900公里(800至1,200哩)之间,总面积约9,065,000平方公里。撒哈拉沙漠西濒大西洋,北临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东为红海,南为萨赫勒一个半沙漠乾草原的过渡区。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之外最大的荒漠,位于非洲北部,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长的地方之一。阿拉伯语撒哈拉意即“大荒漠”。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北纬35°线),约北纬14°线(250毫米等雨量线)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红海之滨。横贯非洲大陆北部,东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总面积约9,065,000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32%。可以将整个美国本土装进去,“撒哈拉”这个名称来源于阿拉伯语,是从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引入的,在其语言中就是“沙漠”的意思。这块沙漠大约形成于二百五十万年以前。

撒哈拉沙漠西从大西洋沿岸开始,北部以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为界,东部直抵红海,南部到达苏丹和尼日尔河河谷。撒哈拉沙漠分为几部分:西撒哈拉;中部高原山地(包括位于阿尔及利亚的阿哈加尔高原,位于尼日尔的艾尔高原和位于乍得的提贝斯提高原;东部是最为荒凉的区域,为特内雷沙漠和利比亚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最高点为位于提贝斯提高原中的库西山,海拔为3415米。

撒哈拉沙漠将非洲大陆分割成两部分,北非和南部黑非洲,这两部分的气候和文化截然不同,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界是半干旱的热带稀树草原,阿拉伯语称为“萨赫勒”,再往南就是雨水充沛,植物繁茂的南部非洲,阿拉伯语称为“苏丹”,意思是黑非洲。

黄牛时期

黄牛时期约从公元前75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左右。当地居民开始从事游牧生活,放牧牛、羊。曾经发现陶器和新石器时代经过打磨加工的石斧、石磨和箭头,及一些打猎用的弓箭。放牧的动物是从亚洲引进。后期并发现一些能聚集较多人和牲畜的村落遗迹。

水系

有几条河源自撒哈拉沙漠外,为沙漠内提供了地面水和地下水,并吸收其水系网放出来的水。尼罗河的主要支流在撒哈拉沙漠汇集,河流沿著沙漠东边缘向北流入地中海;有几条河流入撒哈拉沙漠南面的查德湖,还有相当数量的水继续流往东北方向重新灌满该地区的蓄水层;尼日河水在几内亚的富塔贾隆地区上涨,流经撒哈拉沙漠西南部然后向南流入海。从阿特拉斯山脉和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以及摩洛哥的沿海高地流入的溪流和乾河床(季节性溪流)提供了额外的水量。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与提贝提斯山脉相关的乾河床、湖泊、池塘组成的综合网络,以及塔西利-恩-阿耶(Tassili-n-Ajjer)和阿哈加尔山脉的类似网络,如塔曼拉基特(Tamanrasset)河。撒哈拉沙漠的沙丘储有相当数量的雨水,沙漠中的各处陡崖有渗水和泉水出现。

岩画的发现

1850年,德国探险家巴尔斯来到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察,无意中发现岩壁上刻有鸵鸟、水牛及各式各样的人物像。1933年,法国骑兵队来到撒哈拉沙漠,偶然在沙漠中部塔西利台、恩阿哲尔高原上发现了长达数公里的壁画群,全绘在受水侵蚀而形成的岩阴上,五颜六色,色彩雅致、调和,刻画出了远古人们生活的情景。

壁画群中动物形象颇多,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动物受惊后四蹄腾空、势若飞行、到处狂奔的紧张场面,形象栩栩如生,创作技艺非常卓越,可以与同时代的任何国家杰出的壁画艺术作品相媲美。从这些动物图像可以相当可靠地推想出古代撒哈拉地区的自然面貌。如一些壁画上有有划着独木舟捕猎河马,这说明撒哈拉曾有过水流不绝的江河。

人们不仅对这些壁画的绘制年代难以稽考,而且对壁画中那些奇怪形状的形象也茫然无知,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谜。

植物

撒哈拉沙漠植被整体来说是稀少的,高地、绿洲洼地和乾河床四周散布有成片的青草、灌木和树。在含盐洼地发现有盐土植物(耐盐植物)。在缺水的平原和撒哈拉沙漠的高原有某些耐热耐旱的青草、草本植物、小灌木和树。

撒哈拉沙漠高地残遗木本植物中重要的有油橄榄、柏和玛树。高地和沙漠的其他地方还发现的木本植物有金合欢属和蒿属(Artemisia)植物、埃及姜果棕、夹竹桃、海枣和百里香。西海岸地带有盐土植物诸如柽柳(Tamarix senegalensis)。草类在撒哈拉沙漠则广泛分布,包括下列品种︰三芒草属(Aristida)、画眉草属(Eragrostis)和稷属(Panicum)。大西洋沿岸则有马伴草(Aeluropus littoralis)和其他盐生草。各种短生植物组合构成重要的季节性草场,称作短生植被区。

历史发展

依据撒哈拉沙漠里的岩画内容,可划分它们为几个时期:

动物

撒哈拉沙漠北部的残遗热带动物群有热带鮎和丽鱼类,均发现于阿尔及利亚的比斯克拉(Biskra)和撒哈拉沙漠中的孤立绿洲;眼镜蛇和小鳄鱼可能仍生存在遥远的提贝斯提山脉的河流盆地中。

撒哈拉沙漠的哺乳动物种类有沙鼠、跳鼠、开普野兔和荒漠刺猬;柏柏里绵羊和镰刀形角大羚羊、多加斯羚羊、达马鹿和努比亚野驴;安努比斯狒狒、斑鬣狗、一般的胡狼和沙狐;利比亚白颈鼬和细长的獴。撒哈拉沙漠鸟类超过300种,包括不迁徙鸟和候鸟。沿海地带和内地水道吸引了许多种类的水禽和滨鸟。内地的鸟类有鸵鸟、各种攫禽、鹭鹰、珠鸡和努比亚鸨、沙漠雕鴞、仓鴞、沙云雀和灰岩燕以及棕色颈和扇尾的渡鸦。

蛙、蟾蜍和鳄生活在撒哈拉沙漠的湖池中。蜥蜴、避役、石龙子类动物以及眼镜蛇出没在岩石和沙坑之中。撒哈拉沙漠的湖、池中有藻类、咸水虾和其他甲壳动物。生活在沙漠中的蜗牛是鸟类和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沙漠蜗牛通过夏眠之后存活下来,在由降雨唤醒它们之前它们会几年保持不活动。

中国人首次参加穿越撒哈拉沙漠行动

中英撒哈拉沙漠环境科学考察队于2001年10月14日从中国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出发,考察队中有一名中方成员,这是中国人首次参加穿越撒哈拉沙漠行动。

这次探险性的科学考察是为了纪念第一个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英国探险家汉斯·威斯切穿越该沙漠一百年,同时要唤起全球对世界珍稀动物野双峰驼的关注。

考察队由中方一人、英方两人及美国地理杂志社五人组成。成员包括英国野骆驼保护基金会创始人简·海尔博士,中国生态学会理事、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袁国映代表中方参加这次考察。

考察队于十月下旬从中非尼日利亚大西洋海滨向北穿越二千四百公里的撒哈拉沙漠,沿古驼道到北非利比亚的黎波里地中海边,全程三千公里,计划用三个月时间完成。考察队还将把撒哈拉沙漠与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对比,研究两者的沙漠类型、特点、动植物种类及分布区别等。

撒哈拉沙漠现数千年前陨石坑

研究人员在使用谷歌地图时,无意间在埃及撒哈拉沙漠发现了一个迄今保存最完好的陨石坑,虽历经数千年,撞击的痕迹仍清晰可见。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今年2月,一个由埃及和意大利的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使用谷歌地球时意外发现了位于撒哈拉沙漠偏远地区的巨大陨石坑。近日,研究小组抵达陨石坑现场。经测量,陨石坑的最宽处达45米,最深处距离地面16米。基于以上数据,研究人员估测,撞击地球的流星重约5000至10000公斤,直径仅有1.3米,但坠落速度超过每秒3.5公里。

最令研究人员惊讶的是,陨石坑还保留着原始的面貌。一般来说,陨石坑在大自然的“破坏”下都会逐渐受到侵蚀或直接被掩埋,但是该陨石坑撞击的痕迹仍清晰可见。这一不寻常的现象常见于大气稀薄的其他星体,比如月球,而非人类居住的地球。

研究人员估计,这个陨石坑形成于数千年前,可能是迄今保存最完好的陨石坑之一。

马时期

马时期约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700年左右。这时期有迹象已引进了马、骆驼和奶牛,并从事大规模农业。从腓尼基人学会使用和锻造铁器,可能在公元前1220年前后。腓尼基人其时在当地建立了横跨整个撒哈拉到埃及的大帝国联盟。

从公元前2500年开始,撒哈拉已经变成和目前状态一样的大沙漠,成为当时人类无法逾越的障碍,仅仅在绿洲有一些居民,商业往来很少能穿越沙漠。只有尼罗河谷是一个例外,由于有充分的水源,这里成为植物生长繁茂的区域,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是尼罗河有几个无法通航的大瀑布,也为商业贸易造成很大的障碍。不过埃及还是能够通过这里将铁器技术,也许还有帝王的观念传播到南方的努比亚以及更靠南的地方。

到了公元前500年时,古希腊和腓尼基人开始对这一地区产生影响,希腊商人顺着沙漠东部的边缘地带开发商机,在红海沿岸建立了许多商业殖民地。迦太基则沿着大西洋沿岸在沙漠西部开发,但是由于大西洋风波险恶,也没有充分的市场,所以他们的探索从没有超过现在摩洛哥所在的范围。中央集权的国家只分布在沙漠的北部和东部边缘,他们的权力达不到沙漠腹地,所以这些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经常受到在沙漠中游牧的柏柏尔人的袭击。

撒哈拉沙漠历史上最大的变化来源于入侵的阿拉伯人带来的骆驼,它们使贸易往来可以穿越沙漠,北方地中海沿岸的酋长们将马匹和工艺品运到南方,南方的萨赫尔王国由于出口黄金和盐而变得富裕强大。沙漠中的绿洲成为商业中心,逐渐被北方的酋长们控制起来了。

这种状态持续了几个世纪,直到欧洲人发明了大帆船,首先是葡萄牙人绕过撒哈拉去掠取几内亚的资源,然后其他欧洲国家也紧跟其后,撒哈拉很快就失去商业价值。

虽然殖民者们忽视了撒哈拉沙漠的价值,但现代却发现很多有价值的矿藏,包括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的油气资源,摩洛哥和西撒哈拉的磷矿。

从50万年前开始,就有人类在撒哈拉沙漠边缘生活。在上一个冰河时期,撒哈拉还不是一个沙漠,气候类似于现在的东非,在沙漠地带发现了大约有3万幅古代的岩画,其中有一半左右在阿尔及利亚南部的恩阿杰尔高原,描绘的都是河流中的动物,如鳄鱼等。同时也发现过恐龙的化石。但现在的撒哈拉自从公元前3000年起,除了尼罗河谷和分散在沙漠中的绿洲附近,已经几乎没有大面积的植被存在了。

现在还有大约250万人生活在撒哈拉范围内,主要分布在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有属于阿拉伯语系的柏柏尔人,图阿雷格人,撒哈威人和摩尔人;以及一些黑人种族,如图布人,努比亚人,萨哈威人和卡努里人。在撒哈拉范围内最大的城市是毛里塔尼亚的首都努瓦克肖特,此外比较重要的还有阿尔及利亚的塔曼腊塞特,马里的廷巴克图,尼日尔的阿加德兹,利比亚的加特和乍得的法雅。

研究和探索

古代描绘撒哈拉沙漠的记录与今日所见雷同——一个广阔无垠的可怕障碍物。埃及人只控制他们邻近的绿洲,有时也控制南面的土地;迦太基人显然延续了早在青铜时代就建立起来的与内地的商业关系。罗马人对撒哈拉沙漠感兴趣在西元前19年至西元86年的探险文献中已有记载。地理勘探在中世纪一直持续进行。

中世纪的旅游者怀著宗教和商业动机对进一步了解撒哈拉沙漠及其人民作出贡献。

接下来的欧洲人对撒哈拉沙漠的认真探索始于19世纪,很多是始于偶然对非洲内地的主要水道发生兴趣。为了试图决定尼日河的走向,英国探险家里奇(Joseph Ritchie)和里昂(George Francis Lyon)于1819年来到费赞区,1822年英国探险家德纳姆(Dixon Denham)、克拉珀顿(Hugh Clapperton)和奥德莱(Walter Oudney)接连越过这个沙漠从而发现了查德湖。苏格兰探险家莱恩(Alexander Gordon Laing)穿过撒哈拉沙漠,于1826年抵达传说中的城市廷巴克图,但是在他回来之前却在那里被人杀害了。法国探险家卡耶(Rene Caillie)乔装成一个阿拉伯人,于1828年从南部越过撒哈拉沙漠到北部访问了廷巴克图后生还。其他著名的探险由下列各人完成︰德国地理学家巴尔特(Heinrich Barth,1849~1855),法国探险家杜韦里埃(Henri Duveyrier,1859~1862)和德国探险家纳赫蒂加尔(Gustav Nachtigal,1869~1875)以及罗尔夫斯(Gerhard Rohlfs,1862~1878)。

自从欧洲各殖民国家军事占领撒哈拉沙漠之后,进行了更详尽的探险,至19世纪末,已经掌握了沙漠的主要特点。虽然20世纪政治、商业和科学等活动极大地增加了对撒哈拉沙漠的认识,但是无垠的地带仍很遥远,知之甚少,难以抵达。

环境气候

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以阿拉伯人为主,其次是柏柏尔人等。居民和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绿洲,部分以游牧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漠中陆续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磷酸盐等矿。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改变了该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面貌,如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尼日尔成为著名产铀国。沙漠中也出现了公路网、航空线和新的居民点。

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然而,令人迷惑不懈的是:在这极端干旱缺水、土地龟裂、植物稀少的矿地,竟然曾经有过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沙漠上许多绮丽多姿的大型壁画,就是这远古文明的结晶。

水牛时期

水牛时期 约从3万5千年前至公元前8000年左右。其岩画主要在阿尔及利亚东南部、乍得和利比亚。它们约画于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之间,使用目前已在当地绝迹的动物奶汁混合颜料画在岩石上。这些动物包括水牛、象、河马和犀牛。画中人物经常戴著圆型盔帽,使用棍棒、斧头、弓箭,并投掷棍棒击打猎物,但未见标枪。

史前时期

史前时期在始新世的前后。撒哈拉当时并未很乾燥,而是广阔的河流冲积平原。这阶段没有发现人类活动迹象,因此取名史前,并非当时有岩画图像。

岩画的几个阶段

根据在撒哈拉沙漠发现的岩画,可以将这些不同的岩画分为几个阶段:

1.水牛时期,大约从3万5千年以前至公元前8000年左右,这时期的岩画大约产生于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时期,是用一些目前已经在当地绝迹的动物奶汁混合颜料画在岩石上的,这些动物包括有水牛、象、河马和犀牛,画中的人物使用棍棒、斧头、弓箭和用棍棒甩出去击打猎物,但没有见到标枪,他们经常戴有圆形的盔帽。这些岩画主要分布在阿尔及利亚的东南部,以及乍得和利比亚境内。

2.黄牛时期,大约从公元前75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一时期当地居民开始从事游牧生活,放牧牛羊,曾经发现有陶器和新石器时代经过打磨加工的石斧、石磨和箭头,也有一些打猎用的弓箭。放牧的动物是从亚洲引进的。后期也发现一些可以聚集较多的人和牲畜的村落遗迹。

3.马时期,大约为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700年左右。这一时期已经有迹象表明当地引进了马、骆驼和奶牛,并从事大规模的农业。可能在公元前1220年前后从腓尼基人那里学会了使用和锻造铁器。当地建立了横跨整个撒哈拉直到埃及的大帝国联盟。

组成部分

著名的有利比亚沙漠、赖卜亚奈沙漠、奥巴里沙漠、阿尔及利亚的东部大沙漠和西部大沙漠、舍什沙漠、朱夫沙漠、阿瓦纳沙漠、比尔马沙漠等。面积较大的称为“沙海”,沙海由复杂而有规则的大小沙丘排列而成,形态复杂多样,有高大的固定沙丘,有较低的流动沙丘,还有大面积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偏南靠近草原地带和大西洋沿岸地带。从利比亚往西直到阿尔及利亚的西部是流沙区。流动沙丘顺风向不断移动。在撒哈拉沙漠曾观测到流动沙丘一年移动9米的记录。

地貌类型

撒哈拉沙漠干旱地貌类型多种多样。由石漠(岩漠)、砾漠和沙漠组成。石漠多分布在撒哈拉中部和东部地势较高的地区,尼罗河以东的努比亚沙漠主要也是石漠。砾漠多见于石漠与沙漠之间,主要分布在利比亚沙漠的石质地区、阿特拉斯山、库西山等山前冲积扇地带。沙漠的面积最为广阔,除少数较高的山地、高原外,到处都有大面积分布。

经济

(1)资源。在殖民统治撒哈拉沙漠期间,殖民当局对这块看似没有希望的地区的经济发展毫无兴趣。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在发现了石油之后,此地引起了国际的兴趣和投资。

金属矿物在经济上相当重要。阿尔及利亚拥有几个很大的铁矿,茅利塔尼亚西部的伊吉尔山(Mount Ijill)的储存量也相当可观;埃及、突尼斯、摩洛哥、西撒哈拉沙漠和尼日的存储量略逊。毛里塔尼亚西南部阿克茹特(Akjoujt)附近埋有相当数量的铜矿石,阿尔及利亚贝沙尔(Bechar)南面有大量的锰矿。铀则广泛分布在撒哈拉沙漠,尤其尼日的极为重要。摩洛哥和西撒哈拉沙漠有极丰富的磷酸盐。

燃料资源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煤的来源有摩洛哥的无烟煤层和靠近贝沙尔的烟煤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著在阿尔及利亚的因萨拉赫(I-n-Salah)发现石油,在埃及的沙漠西部、利比亚的东北部、阿尔及利亚的东北部都发现丰富的储藏量。突尼西亚和摩洛哥的储藏量则少些,查德和尼日的储量也不多。在撒哈拉也发现了油页岩。阿尔及利亚的大天然气田已开采,埃及、利比亚和突尼西亚也有小一些的天然气田。

但是沙漠的经济发展极为困难,对传统的撒哈拉沙漠几乎未有所改变。

沙漠人民从采矿中几乎一无所得,也许还适得其反。游牧生活的衰落始于安抚政策,随著经济状况的改变和正式的定居政策的实行(因为游牧生活管理起来不便),更加快这种衰落。普遍的环境情况不佳进一步鼓励游牧民流入绿洲和城镇,从而产生过分拥挤和贫穷。油田里的高工资吸引著劳工,但传统的生活受到破坏,何况工作机会不多且又并非永久性。沙漠传统产品(诸如兽皮和羊毛,过剩的水果、盐)中只有海枣,尤其是北部绿洲的海枣,在商业上尚能维持其重要地位。盐虽然仍在提炼并送往南面苏丹西部区域,现在却要与廉价的进口盐竞争。1950年以来,旅游业有相当的发展,但是由于交通和提供膳宿的困难也只能限制在撒哈拉沙漠的边缘地带。 (2)交通运输。撒哈拉沙漠,传统上都是透过骆驼队,缓慢、艰苦,也很危险。需冒迷路、过热、窒息人的沙暴以及饿死、渴死等危险,再加上还可能遭到打劫。尽管有这麼多危险、困难,沿著连接绿洲的商队路线的泛撒哈拉沙漠贸易从很早时候起就一直延续了下来。主要的路线大多在提贝斯提山脉的西面,其中最东面的从查德河向北至比尔马(Bilma,今尼日境内),通过费赞(Fezzan)区至的黎波里(Tripoli),是多少世纪来一直在使用的路线。提贝提斯山脉东面几乎没有绿洲,但是尼罗河西面的“四十〔天〕路”(darb al-arbain)原先是运奴隶的路线。黄金、象牙、奴隶和盐是早期贸易的主要项目,但是今日,骆驼商队多半都已停业,只有从伊吉尔、比尔马和马利的陶代尼(Taoudenni)来的残留的盐生意仍使用骆驼队。但是主要的路线仍在使用,只是改由特别装备的机动车行驶,并且常常有护卫队护送。年复一年,现代的公路沿著沙漠中的古代贸易路线进一步延伸。法国首先创办了泛撒哈拉沙漠公共汽车服务,至今仍在运行。主路线外有一个认可的卡车网可行驶汽车,当然必须小心翼翼地驾驶;但是在这开阔的沙漠里四轮驱动是真正必需的,至少要有两辆车子、足够的零件和大量的发生意外事故时的供应品,燃料、食物和水——尤其在夏季,所有的特别规定对所有旅游者都适用。在大的地区,地图是不够的,导航方法才是必需的。

许多跨越撒哈拉沙漠的国际航空公司的定期航班辅助了地面旅游的不足,当地的航空公司联结各主要居住中心。铁路自从在阿巴德莱(Abadla,阿尔及利亚的贝沙尔附近)“泛撒哈拉沙漠”被弃而不用之后,很少有发展,只建了一条线来运输毛利塔尼亚的矿物。

居民

虽然撒哈拉沙漠(不包括尼罗河谷)大如美国,但是它的居民估计只有250万,每平方公里还不到0.4人。偌大的面积空无一人,但是只要瘦瘠的植被能供养牲畜,或有可靠的水源,散落的人群便会在这世界上最艰困的环境中和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下生存下去。

考古学上证明,已陆陆续续有形形色色的人在撒哈拉沙漠定居,动植物的培育驯养导致职业的专门化。对外贸易也发展了,模里西斯的铜在西元前2000年就找到其出路进入地中海的青铜器时代文明。

游牧民的大迁徙方便了他们卷入全撒哈拉沙漠的贸易。撒哈拉沙漠中的绿洲居民易遭桑哈亚人(柏柏尔族)和其他骑骆驼游牧民的袭击,他们之中有许多人是为了逃避北非古罗马末期的混乱和战祸而进入沙漠。许多馀下的绿洲居民,其中有哈拉廷人(Haratin),被游牧民所征服。7~11世纪期间伊斯兰教扩张至北非激起了更多的柏柏尔人和极欲保持传统信仰的阿拉伯群体迁入撒哈拉沙漠。伊斯兰教最终透过贸易路线扩张,成为沙漠中主要的社会势力。

尽管有相当大的文化差异,人们还是倾向将撒哈拉沙漠的人归类为牧人、定居的农夫或专业人员(诸如铁匠、牧工和耕作者)。图阿雷格人(他们自称为塔马什克〔Kel Tamasheq〕人)以好战和狂热的独立性闻名。他们虽然是伊斯兰教徒,但保留女族长的组织,且图阿雷格妇女享有不同寻常的自由。西面的摩尔人集团原先拥有强有力的部落联盟。提贝斯提及其南部边境的特达人(Teda)主要是骆驼牧人,以独立性和吃苦耐劳而著称。

在沙漠范围之内,固定职业限制在绿洲中,这里的灌溉情况允许有限地种植海枣、石榴及其他果树;谷物诸如黍类、大麦、小麦、蔬菜;及诸如散沫花这种特殊作物。水源严重限制了绿洲的拓展,在有些地方,水的过量使用已使水位严重下降,茅利塔尼亚的阿德拉尔(Adrar)区绿洲的情况即是如此。严重的蒸发而造成土壤的盐化和被侵蚀沙所埋是又一种危害;后者如阿尔及利亚苏夫(Souf)绿洲情况,需不断用人工清除。

土壤

撒哈拉沙漠的土壤有机物含量低,且常常无生物活动,尽管在某些地区有固氮菌。洼地的土壤常含盐。沙漠边缘上的土壤则含有较集中的有机物质。

地形

撒哈拉沙漠主要的地形特色包括︰浅而季节性泛滥的盆地和大绿洲洼地,高地多石,山脉陡峭,以及遍布沙滩、沙丘和沙海。沙漠中最高点为3,415公尺(11,204呎)的库西(Koussi)山顶,位于查德境内的提贝斯提山脉;最低点为海平面下133公尺(436呎),在埃及的盖塔拉洼地(Qattara Depression)。

撒哈拉沙漠约在500万年之前就以气候型沙漠形式出现,即在上新世早期(530万~340万年前)。自从那时起,它就一直经历著乾、湿情况的变动。

形成原因

(1)北非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且非洲大陆南窄北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范围大,干热面积广。

(2)北非与亚洲大陆紧邻,东北信风从东部陆地吹来,不易形成降水,使北非更加干燥。

(3)北非海岸线平直,东侧有埃塞俄比亚高原,对湿润气流起阻挡作用,使广大内陆地区受不到海洋的影响。

(4)北非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对西部沿海地区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使沙漠逼近西海岸。

(5)北非地形单一,地势平坦,起伏不大,气候单一,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地区。

气候

撒哈拉沙漠气候由信风带的南北转换所控制,常出现许多极端。它有世界上最高的蒸发率,并且有一连好几年没降雨的最大面积纪录。气温在海拔高的地方可达到霜冻和冰冻地步,而在海拔低处可有世界上最热的天气。

撒哈拉沙漠由两种气候情势所主宰︰北部是干旱副热带气候,南部是干旱热带气候。干旱副热带气候的特征是每年和每日的气温变化幅度大,冷至凉爽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至最高的降水量。年平均日气温的年幅度约20℃(68℉)。平均冬季气温为13℃(55℉)。夏季极热。利比亚的阿济济耶(Al-Aziziyah)最高气温曾达到创纪录的58℃(136℉)。年降水量为76公釐(3吋),虽然降雨变化极大,多数降水发生在12~3月期间。另一降水高潮是8月,以雷暴形式为其特征。这种暴雨可导致巨大的暴洪冲入无降雨现象的区域。干旱热带气候的特征是随太阳的位置有一个很强的年气温周期;温和干旱的冬季和炎热干旱的季节之后有个反覆多变夏雨。撒哈拉沙漠干旱热带区域年平均日温差为17.5℃(31.5℉)。最冷月份平均温度与北部副热带地区基本相同,但是日温差没有那麼大。春末夏初很热,50℃(122℉)的高温并不稀罕。虽然干旱热带山丘的降水量全年都很小,低地的夏季一次雨量可达最高。在北部,这类降雨多数都是以雷暴方式发生。年降水量平均约125公釐(5吋),中部山丘有时降雪。沙漠西边缘的冷加那利洋流降低了气温,从而减少了对流雨,但湿度加大还时而出现雾。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冬季是吹哈麦丹风期,这是带沙和其他小尘粒的干燥东北风。

麦当娜欲在沙哈拉沙漠参加马拉松

如果连看似弱不禁风的阿汤嫂都能跑马拉松,把自己锻炼成浑身肌肉纠结的麦当娜怎么可能被比下去?据美国最新一期《Star》杂志透露,麦当娜准备报名参加撒哈拉超级马拉松!

比赛为期6天,需穿越摩洛哥南部的撒哈拉沙漠,总长241公里。参赛者必须背负自己所有行李来完成比赛。

麦当娜报名的超级马拉松虽分6天完成,但距离是一般马拉松的5.5倍,而且是在天气炎热的撒哈拉沙漠。51岁的她决心把自己提升到新的层次,最近正展开特训。

穿越撒哈拉沙漠

长久以来,撒哈拉沙漠犹如天险阻碍着旅行者的深入探险。时至今日,几条穿越大漠的路线相继开通,使冒险家们的梦想成真。沙漠中的旅行是对人的体力与智力的挑战,但却奇异而刺激:游走漫漫大漠,远离城市的喧嚣。是世界10大奇异之旅之一。

起点始于突尼斯或摩洛哥。在深入大漠之前,可先游览古老的城市,随后乘坐专门的车辆,融入旅行队,浩浩荡荡地启程。穿越起伏的沙丘,走访原始的非洲部落,在绿洲集市上寻宝。行程日期可作调整,但基本在三周以上,有的可延续两个月。花费:2500至4000美元。

24位独自穿越沙哈拉大沙漠的阿拉伯妇女

一位独自穿越沙哈拉大沙漠的阿拉伯妇女,在沙漠里,迷失了方向,连装干粮和水的背包也丢失了。她翻遍了所有的口袋,只找到一个桔子。“我还有一个桔子,我还有一个桔子..............”她握着那个桔子,在心里不停的默念着。几天后,她奇迹般的走出了沙漠。她回家剥开那个桔子,却发现里面秙如败絮,根本无法食用。感悟:在困境中,勇敢的心和不败的信念是最好的伴侣。遇见危难时,有的人几乎不能自助,又不知如何忍受,于是困难倍增。有信念的人,就能克服困难,征服一切。要想渡过难关,就要有必胜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全文共 2934 字

+ 加入清单

撒哈拉沙漠(SaharaDesert),横贯非洲大陆北部,东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总面积约9,065,000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撒哈拉大沙漠32%。是世界上阳光最多面积最大的沙漠。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世界最大的沙漠:

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但这并不是她最初的面目。在沙石遍布的 撒哈拉不但有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更有顽强的生命存在。如果不是亲 眼看见了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壁画群,人们很难想象在这样恶劣的环境 曾有过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

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大陆的北部,是世界上除南极洲 之外最大的荒漠,大约形成于250万年以前。“撒哈拉” 一名来源于阿拉伯语,是从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 的语言引入的,意思是“大荒漠”。

撒哈拉沙漠西临大西洋海岸,东抵红海之滨,北起阿 特拉斯山脉,南至苏丹。东西约为 5600千米,南北纵贯1500—2000 千米,并且横跨摩洛哥、阿尔及利 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毛里 塔尼亚、马里、尼日利亚、乍得、 苏丹等国国境。撒哈拉沙漠是世界 上最大的沙漠,面积约960万平方 千米,几乎占了整个非洲大陆面积 的三分之一。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 平均每平方千米不足1人。以阿拉 伯人为主,其次是柏尔人等。居民 和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 和绿洲,部分以游牧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漠中陆续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磷酸盐等矿,改变了该地 区一些国家的经济面貌。

撒哈拉沙漠共分为西撒哈拉、中部高原山地和东部荒 凉地区三部分。中部高原山地包括位于阿尔及利亚的阿哈 加尔高原,位于尼日尔的艾尔高原和位于乍得的提贝斯提 高原,而撒哈拉沙漠的最高点就位于提贝斯提高原中的库 西山,海拔为3415米;东部为特内雷沙漠和利比亚沙漠。 撒哈拉沙漠将非洲大陆分割成两部分——北非和南部黑非 洲。这两部分的气候和文化截然不同,南部边界是半干旱 的热带稀树草原,阿拉伯语称为“萨赫勒”,再往南就是 雨水充沛,植物繁茂的南部非洲,阿拉伯语称为“苏丹”, 意思是黑非洲。

撒哈拉沙漠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属热带沙漠气候。常 年受副热带高气压下沉气流的控制,所以气候十分干旱, 不容易形成降雨,即使降雨也多为暴发性的阵雨。大部地 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是世界上降雨量最少的地 方。在中心地带,甚至数年下不了几滴雨,如埃及沙漠地 区的卡格,曾有17年没有下雨的记录。不但如此,蒸发 力还非常旺盛,几乎为降水量的20倍以上,甚至百倍, 空气的相对湿度也很小。这一切导致了沙漠地区终年热浪 滚滚,暑气逼人,从而获得了 “世界热极”的称号。

如果说降水少,温差大是沙漠气候的特征,那么“多 风沙”就是沙漠中常见的天气了。尤其在春季,更是风沙 盛行,沙暴频繁。每当沙暴来临时,狂风怒吼,飞沙走石, 霎时间天昏地暗,流沙滚滚,沙丘顺风移动,吞没大片沃 土、牧场,掩埋许多城镇、村庄,阻塞道路交通。而当沙 暴平息后,到处都是一层厚厚的沙尘,树林前缘,常堆起 沙堆或沙丘。可是天气特别晴朗,一切景物好像比平时更 为清晰,令人有“风过沙山分外明”的感觉。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撒哈拉应该是一片沙丘起伏的区域,但实际上除了沙丘还有裸露的砾石平原、岩石高原、陡 峭的山脉和盐滩。高原上布满在过去潮湿气候时期流水形成的 干河谷。高原的外围是大片的岩漠和砾漠,再向外是沙海,而 绿洲只是其中的点缀。

撒哈拉沙漠干旱地貌主要由石漠(岩漠)、砾漠和沙漠组 成。沙漠中的风暴,把碎石、沙子和尘土吹走,留下的岩石裸 露地表,便成为岩漠,又称石漠。石漠多分布在撒哈拉中部和 东部地势较高的地区。地面上堆积的沙粒被风刮走,留下了石 块、石子,这里便成为砾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戈壁。砾漠多 见于石漠与沙漠之间,主要分布在利比亚沙漠的石质地区、阿 特拉斯山、库西山等山前冲积扇地带。当地沉积的大量沙土被 风吹刮,细的尘土被吹走,沙子留下来,再加上风沙中挟带的 沙子沉积下来,这样使地面上的沙子越积越多,便形成沙海——一望无际的沙漠。除少数较高的山地、高原外,沙漠的 面积最为广阔。著名的有利比亚沙漠、赖卜亚奈沙漠、 奥巴里沙漠、阿尔及利亚的东部大沙漠和西部大沙漠、 舍什沙漠、朱夫沙漠、阿瓦纳沙漠、比尔马沙漠等。面 积较大的称为“沙海”,沙海由复杂而有规则的大小沙 丘排列而成,形态复杂多样,有高大的固定沙丘,有较 低的流动沙丘,还有大面积的固定、半固定沙丘。流动 沙丘则顺风向不断移动,并且曾有过一年移动9米的记 录。

撒哈拉沙漠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海。细致如粉的黄 色沙丘,色黑如墨的黑色沙丘,和雪白如银的白色沙丘 构成了一道最璀燦的风景线。在沙漠中,据说常常能听 到一种奇异尖叫声,像兽吼声,又像汽笛的鸣叫。虽然 没有节奏,但听起来甚为奇异,而且风沙走动,也发出 响叫。海市蜃楼的奇景也常常遇见。

在靠近摩洛哥有个叫做科萨培卡的沙漠,面积虽然只有800平方千米,但在东部的高地上,却有一个非常著名 的“鬼湖”。因为,它的出现变幻莫测。比如在晚上看来,那里明明是一片水深达百尺的大湖,但到了清晨,却变为了一百多尺的大沙丘。而且,它的出现是不定时的,有时白天也会出现,而且连续十天八天,情况不变,湖水清澈见底,还可以饮用。为了验证“鬼湖”的存在,一群探险家曾到当 地附近去驻营。到了深夜,湖水突然从沙土里升腾起来,来 势澎湃急骤,瞬时形成一片湖泊。好在探险家们及时逃走, 才幸免于难。但第二天,等他们再到那里时看到的仍是平沙 一片。地质地理学家们推测,在“鬼湖”附近可能有一个比 “鬼湖”地势高的地下空洞,贮存着由别处渗流而来的地下水, 并有一个类似虹吸泉那样的地下坑道将“鬼湖”同地下空洞 连接在一?。当虹吸现象出现时,地下空洞里的水大量流出, 便出现“鬼湖”,而由于“鬼湖”地处沙漠之上,即使水量再大,

也会不消多大工夫就流到沙层下面或者渗流到别处去了;即使一时未来得及渗流掉的水,由 于沙漠上狂风乍起,风沙迷漫, 也是不大一会儿工夫就被流沙所 覆盖,变成了一片茫茫的沙海。

大漠中的风力很大,其威力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它能把 岩石表面已经风化破裂的碎石和沙粒吹走,扩大岩石中的裂纹、 裂隙,同时,风挟带的碎石、沙子,在岩石的上部和岩块之间 的裂缝、沟槽中,对岩壁进行磨蚀,使岩块逐渐被磨削而变细 变形。此外,它还能随着风力的大小,风向的转换,像能工巧 匠一样,不断地变换它的雕琢手法和力量,使各种造型更加精 奇多姿,瑰丽壮观。因此人们把这些造型精美的景象称为“风 雕”。

在撒哈拉沙漠中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土山,大多高出地面 八九米。这些土山不但样子奇特,成分也很特殊,因为它们是 由沙漠里一种白蚁衔来的泥土和它们分泌的黏液、排泄物经过 漫长的岁月而形成的。这些土山自然又成为了沙漠里一道亮丽 的景观,不过这也是撒哈拉沙漠里特有的景观,别的沙漠里是 很少见的。

浩瀚的撒哈拉沙漠那令人窒息的高温、强烈的沙暴和恶劣 的气候条件虽然常常使人“谈漠色变”。但其变化多端的大漠 景致,连绵不断的沙丘轮廓线,质地特殊的各色沙石,以及造

型精美的特色石雕又强烈地吸引着人们不断前往探险和游览。

展开阅读全文

撒哈拉沙漠诞生于多久之前?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撒哈拉沙漠附近岛屿上的灰尘隐藏了它诞生的秘密。来源:pixabay

作者|卢卡斯·乔尔

翻译|赵桓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最具传奇色彩的亚热带沙漠,但人们对此知之甚少。即使在估计其形成时间时,意见也大相径庭。今天,地质学家研究加那利群岛上的沙子和灰尘(来自撒哈拉沙漠,随风飘动)几乎可以得出这个问题的最终结论:根据他们的报告,撒哈拉沙漠有近500万年的历史。

撒哈拉沙漠形成时间无法确定的原因之一是不同的研究者使用了不同的估算方法。这些估算方法包括研究大西洋海底沉积物中发现的沙漠尘埃、分析砂岩特征、模拟古气候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貌学专家丹尼尔·慕斯和他的同事们对西班牙的富埃特文图拉岛和大加那利群岛的沉积物进行了研究,他们在那里发现了撒哈拉沙漠的沙子和灰尘。灰尘出现在非常古老的地层中。研究人员根据同一地层中的化石估计了该地层的年龄。对海洋沉积物的研究也产生了同样的年代信息。今年9月,莫斯作为第一作者,在《古地理学》(古地理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

“这项研究非常好,”钟石·张说,他是挪威卑尔根大学的气候模型专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他补充说,在岛上发现的尘埃可以与海洋记录相比较,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跨越数百万年的模型。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灰尘来源之一,在到达非洲西海岸的加那利群岛后,它不会结束他们的流浪之旅。莫斯指出,灰尘将继续在空气中传播,并传播到加勒比海、亚马逊雨林和其他地方。他说,新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来自非洲的沙漠尘埃将如何跨越山脉和海洋,持续滋养南美洲的生物多样性达数百万年之久。

展开阅读全文

撒哈拉沙漠气候会“变脸” 两万年一轮回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和法国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由于地轴和季风活动的变化,撒哈拉沙漠和整个北非地区的气候在一个20,000年的周期中在湿润和干旱之间变化。美国《科学进步》杂志2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地轴在围绕太阳旋转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季节之间阳光的分布。地球在夏天接收的阳光水平将从高变低,然后每20,000年返回到高。

特别是在北非,季风活动在夏季阳光最充足的一年最为活跃,此时撒哈拉沙漠气候更加湿润,植被更加茂盛。撒哈拉沙漠将会像今天一样干燥,那时夏天的阳光最不充足,季风活动最弱。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过去24万年中西非海岸海底沉积物中的灰尘沉积。结果表明,沉积层中的大量沙尘表明,撒哈拉沙漠在那几年相对干燥,风把更多的沙尘带到了海底。然而,沉积层中较少的灰尘表明撒哈拉沙漠气候相对湿润。海底沉积物的分析结果还表明,撒哈拉沙漠的气候以20,000年为周期来回循环。

该论文的合著者、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副教授大卫·麦基(David McGee)说,这是一个有用的时间序列,有助于我们了解撒哈拉沙漠的历史,并确定人类何时在撒哈拉沙漠定居,何时越过撒哈拉沙漠离开非洲。

展开阅读全文

撒哈拉和亚马逊都曾经繁华的很!

全文共 1072 字

+ 加入清单

在最近的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年会上,两名研究人员表示,卫星图像和无人驾驶飞行器等遥感技术正在揭示隐藏在这两个地方眼前的过去文明的痕迹。

撒哈拉沙漠

"虽然(亚马逊和撒哈拉)看起来非常不同,但许多问题实际上非常相似."英国莱斯特大学的考古学家David Mattingly说。他致力于研究拉曼铁人的文明。大约公元前1000年,这个古老的民族开始在利比亚南部撒哈拉沙漠的绿洲中建造城市、要塞和农田网络。文明在共同时代的早期达到顶峰,然后在公元700年开始衰落。马蒂利说,原因可能是他们耗尽了该地区的地下水。

许多拉曼斯特人的建筑仍然以某种形式保存着,但是考古学家几乎没有见过它们。马蒂利指出,在炎热、干燥和偏远的撒哈拉沙漠,人们很难进行实地考古工作。“此外,现场调查的相对缺乏导致缺乏拉曼铁文明和其他文明可能在这里繁荣的证据。”

然而,由于许多拉曼铁位点没有被掩埋或破坏,它们在卫星图像上显示出极好的细节。通过分析这些照片,“在大约2500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我们找到了158个主要定居点、184个墓地和30平方公里的田地,以及各种灌溉系统。”马蒂利说。研究团队不仅可以挑选出最有希望进行实地考古的地点,还可以利用这些图片来重建区域足迹——这是通过遗址挖掘很难获得的信息。

亚马逊河

但是在亚马逊雨林,卫星图像用处不大。在这里,茂密的植被形成了一个厚厚的树冠,挡住了大多数古老的定居点。因此,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考古学家乔斯·伊里亚特选择使用无人驾驶飞机在这里寻找失落的文明。

Iriarte说,当生态学家观察亚马逊雨林时,他们发现“原始荒地”不受人类影响。然而,由于发现了地质印象和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如亚马逊黑土,考古学家得出结论,至少一些热带雨林是大规模农业文明的家园。“是时候开始量化过去人类活动对亚马逊部分地区的影响了。”伊里亚特说。

Iriarte的无人驾驶飞行器装备有激光雷达设备,通过树木绘制下方的景观,这对于揭示隐藏在浓密的树冠下的大规模地质标志非常有帮助。此外,无人机还配备了可以自己分析植物分布的设备。如果古代文明通过在特定地区种植有益的作物来“培育”热带雨林,这些做法可能已经决定了哪些物种生长在哪里。这也将改变人们对亚马逊雨林保护方式的思考。“我们想保护非常多样的生物多样性,这本身可能是几个世纪或近一千年来人类干预的遗产。”伊里亚特说。

"这些新技术只是为我们打开了这些领域。"马蒂利说。但是时间非常重要。亚马逊和撒哈拉的这些废墟正被现代发展所掩埋,有时不了解其考古重要性的人正在摧毁它们。遥感数据可能只能在这些遗迹永远消失之前获得关于它们的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神秘的撒哈拉之眼是如何形成的?

全文共 1151 字

+ 加入清单

(照片来源:网易)

906万平方公里的沙海,年降雨量只有3英寸(7.62厘米),最高温度为57.7℃,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在许多人的眼里,这是生命的禁区,充满了神秘,甚至有人说这里藏着一只眼睛——撒哈拉之眼。从早到晚,它一直在为地球看天空。

撒哈拉之眼,也称为里沙特结构,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西南的毛里塔尼亚,是世界十大地貌奇观之一。它独特的地貌吸引了无数的地质学家和游客。神秘的撒哈拉之眼长什么样?

顾名思义,撒哈拉的眼睛看起来像一只眼睛。这个隐藏在沙漠中的大眼睛有340公里长,145公里长。光眼的直径有48公里长。因为它太大了,人们站在地上找不到它奇怪的形状。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绕地球轨道运行的美国地球观测卫星在穿越撒哈拉沙漠时才发现了这一奇特的地质景观。从太空看,这只大眼睛有深蓝色的眼睛和浅黄色的瞳孔。当你凝视它时,它似乎会吸走你的灵魂。更不可思议的是,在眼睛的北缘有一层弯弯曲曲的小山脉,像长睫毛一样守护着凝视天空的眼睛,而南方是一片温柔的沙漠,就像人们眼睛下面的袋子。

从太空看撒哈拉之眼(blog.sina.com.cn)

这个神秘地区的原因还没有解决,意见不一。起初,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天体撞击地球形成的陨石坑。然而,撒哈拉之眼的地形平坦,缺乏标志着大规模地外撞击构造的圆形沉降和地层翻转现象,也没有外部撞击造成的柯应时标志矿物。因此,陨石撞击的原因基本上被排除了。一些学者认为环形结构可能是由火山爆发引起的,但这一论点很快被否定了。因为火山通常发生在地壳的裂缝处或板块的俯冲带,而撒哈拉之眼没有这样的地理条件。更有趣的是,许多外来者将撒哈拉之眼与消失的亚特兰蒂斯文明联系起来,认为它是亚特兰蒂斯的遗址。当然,这只是人们美丽的想象。

显微镜下的石英

关于撒哈拉之眼的地质起源,学术界现在普遍认为它是地形抬升和外部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白垩纪晚期,撒哈拉沙漠也是生命的天堂,那里生活着许多鳄鱼和小恐龙。当时,地幔中活跃的岩浆热液想要突破沉积岩的防御,冲出地球表面,摧毁这片绿色的土地。由于岩浆的强烈侵入,沉积岩层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地面上出现大面积隆起和许多断层线。在沉积岩的顽强抵抗下,岩浆终于破灭了它的梦想,没能冲破地壳。在过去的几年里,战场被冲走后变得破败不堪。脆弱的沉积岩被缓慢侵蚀,暴露出岩浆产生的侵入岩和喷出岩,其中辉长岩(基本侵入岩)形成两个同心的圆形岩脉。岩浆附近的硅质岩经过过热接触变质形成石英岩,用神秘的蓝色装饰了撒哈拉之眼。

撒哈拉之眼(图片来源:美国航天局)

撒哈拉沙漠是荒凉的,但战场似乎告诉我们一亿年前激烈的地质运动。尽管撒哈拉之眼的确切原因仍然未知,但它为地质学家研究地壳运动提供了线索。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通过这只神秘的眼睛,人们可以看到地球更长的历史和地壳的未来演变。

展开阅读全文

撒哈拉沙漠过去是一片大草原吗?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简介:大约8000年前的一幅画中有长颈鹿、鸵鸟和羚羊等食草动物。这表明撒哈拉沙漠是许多动物赖以生存的绿洲。

在阿拉伯语中,“撒哈拉”是指棕色和沙漠。这个词生动而概括地描绘了撒哈拉沙漠的荒凉景象。在撒哈拉沙漠的塔希里高原地区,发现了几幅20-30,000年前到2000年前的冰河时期的古人遗留在岩石上的壁画。

大约8000年前的一幅画中有长颈鹿、鸵鸟和羚羊等食草动物。这表明撒哈拉沙漠是许多动物赖以生存的绿洲。

还有一幅大约6000到4000年前的壁画,描绘了一个人用角放养牛,这再次证明撒哈拉沙漠确实是一个放牧的草原

此外,另一幅大约2000年前的画发现了骆驼和战争的场景。从那以后,由于干旱少雨的热带气候和人类的破坏,昔日植被茂盛的绿洲和成群的牛羊逐渐变成了今天的撒哈拉沙漠。

展开阅读全文

撒哈拉之眼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撒哈拉之眼也被称为“理查特结构”,坐落于撒哈拉沙漠西部、毛里塔尼亚境内,是一个巨大同心圆地形,被誉为十大最壮观的地质奇迹之一。由空中俯瞰,撒哈拉之眼就像是一座方圆十里的城。

撒哈拉之眼的直径有50公里,海拔高度约400米,整体相当平坦,看起来就像个菊石,从绕地球轨道才得见其全貌。一开始撒哈拉之眼被认为是个陨石坑,但构造的中心地势平坦,没有发现曾有高温与撞击的地质证据;也不太可能是火山,因为当地没有发现火成岩堆积的圆顶。现在普遍认为,撒哈拉之眼是地形抬升与侵蚀作用同时进行的结果;结构的同心圆状痕迹则是硬度较高、不易受侵蚀的古生代石英岩;但这无法解释为什么撒哈拉之眼会这么大、这么圆,总之,撒哈拉之眼的成因仍未明了。

Eye of the Sahara (Richat Structure)

必去理由:世界上最罕见的地质景观

景点所在大洲: 非洲【Af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毛里塔尼亚[Mauritania]

景点所在省、州:阿德拉尔省 [Adrar Region]

展开阅读全文

撒哈拉沙漠

全文共 929 字

+ 加入清单

我举目望去,无际的黄沙上有寂寞的大风呜咽的吹过,天,是高的,地是沉厚雄壮而安静的。

正是黄昏,落日将沙漠染成鲜血的红色,凄艳恐怖。

近乎初冬的气候,在原本期待着炎热烈日的心情下,大地化转为一片诗意的苍凉。

——三毛 《白手起家》

说到撒哈拉,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女人和一本书。

自古以来,撒哈拉这个枯寂的大自然,一直固执地拒绝着人们的打扰。酷热干燥,是它的性情;风声沙动,是它的语言。

三毛,一个长发中分、身材高挑、一笑露出一口不太整齐的牙齿的小女子,不美丽,却灵动,带着她小小的行囊,一个人径直奔着黄沙满天的撒哈拉而去。从此,那一片茫茫的沙漠海,在她笔下如一幅轻巧的画卷,有声有色地展开。把粉丝叫做“雨”的中国饭店,用指甲油补牙齿的江湖郎中,棺材板做成的长沙发居然明朗美丽,旧轮胎洗干净就成了温馨的小座位……坟场区可以造出罗马,没有花朵的荒原开出了春天,千千万万个女人骨子里可望不可及的浪漫,被发挥到了极致。

撒哈拉成全了三毛半生的乡愁,三毛成全了万千大众年轻的梦。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年纪,茫茫世界处处是未知的旅程,怎么甘心做井底之蛙,只在自己固定的小圈子中仰头观看那一片小小的天空?隐藏在平静生活中的心,渴望的是另一种东西,一种更自由,更洒脱甚至更疯狂的生活。撒哈拉是一个绝好的圆梦之地,它那么遥远,那么神秘,如梦似幻。

但是,怀着浪漫梦想的人们从踏入撒哈拉的第一天起就会发现,沙漠是个真正无关风月的地方,一切都市中的浮躁骚动在它狂野的风沙面前都无奈地净化成一个最纯粹的信念:活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撒哈拉也许是最接近生命本原的地方。一个能润喉的泉眼,一片能立足的绿洲,一切在尘世中唾手可得因而让你不屑一顾的东西,此刻都可能成为你全身心的企望。当你的眼睛在和太阳的无限亲密接触中逐渐失去神采,当你品尝着流出苍白肌肤下久违的汗水,你也许会忽然明白,这就是撒哈拉的游戏规则,先掠走你的一切,然后不动声色地教你学会人生:你可以满怀热情地想象,但是必须脚踏实地地生活。

每个人经历了撒哈拉之后,多少都会变得和以往不同,但是大沙漠却永远超脱着人类的喜怒哀乐自顾自真实地存在着。三毛用一条0了断自己一生的流浪时,撒哈拉也不曾动容半分。在它广袤的怀抱里,人实在渺小得有如沙砾。

摩洛哥拉巴特

展开阅读全文

小撒哈拉沙漠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金黄色撒哈拉沙漠的存在可谓是大自然的一大奇迹,为世界最大的沙漠,让人望而生畏,着实也让人着迷。在世界的另外一个角落,还有一片白色小撒哈拉沙漠的存在,这片沙漠虽然没有撒哈拉沙漠面积广阔,但却让人眼前一亮。

小撒哈拉沙漠坐落于南澳大利亚州的袋鼠岛,为袋鼠岛的一个遗产区域,丰富了袋鼠岛的多样地貌,每个到访的游客都会赞叹于独特的白色沙景,在夕阳的照射了会变成金黄色。这是一片白色的沙漠,周围被天然灌木包围,这些细致的白色沙丘距离大海数英里,也顺理成章地成就了一种别样的运动-小撒哈拉沙漠滑沙。这里吸引了世界不少冲浪高手也会在征服了海浪后,前来挑战一下松软的沙堆,在白色的沙漠中尽情地游玩。初学者可以爬上沙丘,在高高的沙丘上坐在滑沙板一滑而下,技术好的人可以站在滑沙板上迅速滑下。

Little Sahara (Kangaroo Island)

必去理由: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小撒哈拉沙漠

景点所在大洲: 大洋洲【Ocean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澳大利亚[Australia]

景点所在省、州:南澳大利亚州 [South Australia]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什么?撒哈拉沙漠面积有多大

全文共 3018 字

+ 加入清单

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阿拉伯语撒哈拉意即“大荒漠”。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北纬14°线(250毫米等雨量线)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红海之滨。横贯非洲大陆北部,东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32%。 撒哈拉沙漠干旱地貌类型多种多样。由石漠(岩漠)、砾漠和沙漠组成。石漠多分布在撒哈拉中部和东部地势较高的地区,主要有大片砂岩、灰岩、白垩和玄武岩构成,或岩石裸露或仅为一薄层岩石碎屑。如廷埃尔特石漠、哈姆拉石漠、莎菲亚石漠等,尼罗河以东的努比亚沙漠主要也是石漠。 砾漠多见于石漠与沙漠之间,主要分布在利比亚沙漠的石质地区、阿特拉斯山、库西山等山前冲积扇地带,如提贝斯提砾漠、卡兰舒砾漠、盖图塞砾漠等。沙漠的面积最为广阔,除少数较高的山地、高原外,到处都有大面积分布。 著名的有利比亚沙漠、赖卜亚奈沙漠、奥巴里沙漠、阿尔及利亚的东部大沙漠和西部大沙漠、舍什沙漠、朱夫沙漠、阿瓦纳沙漠、比尔马沙漠等。面积较大的称为“沙海”,沙海由复杂而有规则的大小沙丘排列而成,形态复杂多样,有高大的固定沙丘,有较低的流动沙丘,还有大面积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偏南靠近草原地带和大西洋沿岸地带。从利比亚往西直到阿尔及利亚的西部是流沙区。流动沙丘顺风向不断移动。在撒哈拉沙漠曾观测到流动沙丘一年移动9米的记录。 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以阿拉伯人为主,其次是柏柏尔人等。居民和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绿洲,部分以游牧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漠中陆续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磷酸盐等矿。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改变了该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面貌,如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尼日尔成为著名产铀国。沙漠中也出现了公路网、航空线和新的居民点 撒哈拉沙漠的自然特征 地形 撒哈拉沙漠主要的地形特色包括︰浅而季节性泛滥的盆地和大绿洲洼地,高地多石,山脉陡峭,以及遍布沙滩、沙丘和沙海。沙漠中最高点为3,415公尺(11,204呎)的库西(Koussi)山顶,位于查德境内的提贝斯提山脉;最低点为海平面下133公尺(436呎),在埃及的盖塔拉洼地(QattaraDepression)。 撒哈拉沙漠约在500万年之前就以气候型沙漠形式出现,即在上新世早期(530万~340万年前)。自从那时起,它就一直经历着干、湿情况的变动。 水系 有几条河源自撒哈拉沙漠外,为沙漠内提供了地面水和地下水,并吸收其水系网放出来的水。尼罗河的主要支流在撒哈拉沙漠汇集,河流沿著沙漠东边缘向北流入地中海;有几条河流入撒哈拉沙漠南面的乍得湖,还有相当数量的水继续流往东北方向重新灌满该地区的蓄水层;尼日河水在几内亚的富塔贾隆地区上涨,流经撒哈拉沙漠西南部然后向南流入海。从阿特拉斯山脉和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以及摩洛哥的沿海高地流入的溪流和干河床(季节性溪流)提供了额外的水量。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与提贝提斯山脉相关的干河床、湖泊、池塘组成的综合网络,以及塔西利-恩-阿耶(Tassili-n-Ajjer)和阿哈加尔山脉的类似网络,如塔曼拉基特(Tamanrasset)河。撒哈拉沙漠的沙丘储有相当数量的雨水,沙漠中的各处陡崖有渗水和泉水出现。 土壤 撒哈拉沙漠的土壤有机物含量低,且常常无生物活动,尽管在某些地区有固氮菌。洼地的土壤常含盐。沙漠边缘上的土壤则含有较集中的有机物质。 气候 撒哈拉沙漠气候由信风带的南北转换所控制,常出现许多极端。它有世界上最高的蒸发率,并且有一连好几年没降雨的最大面积纪录。气温在海拔高的地方可达到霜冻和冰冻地步,而在海拔低处可有世界上最热的天气。 撒哈拉沙漠由两种气候情势所主宰︰北部是干旱副热带气候,南部是干旱热带气候。干旱副热带气候的特征是每年和每日的气温变化幅度大,冷至凉爽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至最高的降水量。年平均日气温的年幅度约20℃(68℉)。平均冬季气温为13℃(55℉)。夏季极热。利比亚的阿济济耶(Al-Aziziyah)最高气温曾达到创纪录的58℃(136℉)。年降水量为76公釐(3吋),虽然降雨变化极大,多数降水发生在12~3月期间。另一降水高潮是8月,以雷暴形式为其特征。这种暴雨可导致巨大的暴洪冲入无降雨现象的区域。干旱热带气候的特征是随太阳的位置有一个很强的年气温周期;温和干旱的冬季和炎热干旱的季节之后有个反覆多变夏雨。撒哈拉沙漠干旱热带区域年平均日温差为17.5℃(31.5℉)。最冷月份平均温度与北部副热带地区基本相同,有的时候日温差特别大,在北非的黎波里以南的一个气象测站,于1978年12月25日曾有白天最热达37.2℃,而晚上降至最低温-0.6℃的记录,日温差达37.8℃,真是可用「朝穿皮袄午穿纱」来形容,正可谓白天烈焰,晚上冰寒刺骨(虽然-0.6℃并不冷,但是温差达到了37.8℃,从酷热到酷冷之间的瞬间转换,其冷便可想而知),至春末夏初很热,50℃(122℉)的高温并不稀罕。虽然干旱热带山丘的降水量全年都很小,低地的夏季一次雨量可达最高。在北部,这类降雨多数都是以雷暴方式发生。年降水量平均约125公釐(5吋),中部山丘有时降雪。沙漠西边缘的冷加那利洋流降低了气温,从而减少了对流雨,但湿度加大还时而出现雾。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冬季是吹哈麦丹风期,这是带沙和其他小尘粒的干燥东北风。 植物 撒哈拉沙漠植被整体来说是稀少的,高地、绿洲洼地和干河床四周散布有成片的青草、灌木和树。在含盐洼地发现有盐土植物(耐盐植物)。在缺水的平原和撒哈拉沙漠的高原有某些耐热耐旱的青草、草本植物、小灌木和树。 撒哈拉沙漠高地残遗木本植物中重要的有油橄榄、柏和玛树。高地和沙漠的其他地方还发现的木本植物有金合欢属和蒿属(Artemisia)植物、埃及姜果棕、夹竹桃、海枣和百里香。西海岸地带有盐土植物诸如柽柳(Tamarixsenegalensis)。草类在撒哈拉沙漠则广泛分布,包括下列品种︰三芒草属(Aristida)、画眉草属(Eragrostis)和稷属(Panicum)。大西洋沿岸则有马伴草(Aeluropuslittoralis)和其他盐生草。各种短生植物组合构成重要的季节性草场,称作短生植被区。 动物 撒哈拉沙漠北部的残遗热带动物群有热带鮎和丽鱼类,均发现于阿尔及利亚的比斯克拉(Biskra)和撒哈拉沙漠中的孤立绿洲;眼镜蛇和小鳄鱼可能仍生存在遥远的提贝斯提山脉的河流盆地中。 撒哈拉沙漠的哺乳动物种类有沙鼠、跳鼠、开普野兔和荒漠刺猬;柏柏里绵羊和镰刀形角大羚羊、多加斯羚羊、达马鹿和努比亚野驴;安努比斯狒狒、斑鬣狗、一般的胡狼和沙狐;利比亚白颈鼬和细长的獴。撒哈拉沙漠鸟类超过300种,包括不迁徙鸟和候鸟。沿海地带和内地水道吸引了许多种类的水禽和滨鸟。内地的鸟类有鸵鸟、各种攫禽、鹭鹰、珠鸡和努比亚鸨、沙漠雕鴞、仓鴞、沙云雀和灰岩燕以及棕色颈和扇尾的渡鸦。 蛙、蟾蜍和鳄生活在撒哈拉沙漠的湖池中。蜥蜴、避役、石龙子类动物以及眼镜蛇出没在岩石和沙坑之中。撒哈拉沙漠的湖、池中有藻类、咸水虾和其他甲壳动物。生活在沙漠中的蜗牛是鸟类和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沙漠蜗牛通过夏眠之后存活下来,在由降雨唤醒它们之前它们会几年保持不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自然环境

1.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非大裂谷,最高山峰:气力马扎罗山;刚果盆地及成因

2.河流、湖泊:水力资源最丰富河流—刚果河最深湖—坦噶尼喀湖

3.气候特点:炎热多雨,以热带草原、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4.矿产:南非黄金产量第一,几内亚铝土,赞比亚铜矿、尼日利亚石油

(二)居民和经济

1.黑种人的故乡黑色人种为主2.政治版图变化3.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4.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粮食增长率,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不合理开发导致环境恶化。(2)解决问题途径: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团结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特征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地形: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部和南部分布着埃塞阿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非洲的最高峰是乞力马扎罗山。

2、河流: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主要河流有尼罗河、刚果河;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从南向北流入地中海。刚果河流经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终流入大西洋。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几内亚湾是非洲最大的海湾;好望角位于非洲的最南端。

4、本区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因此是很多热带经济作物的故乡,如咖啡、可可;此外,本区很多矿产资源在世界中占有有重要地位,如金刚石、铜。

5、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①概念: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生产的经济;

②弊端:初级产品价格低廉,工业制成品价格昂贵,制约了本国经办济的发展;

③形成原因:长期受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控制;

④出路:发展多样化农业,振兴民族工业。

6、本区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粮食及经济增长速度,己构成了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和控制,本区科学技术落后,农牧业生产水平很低,粮食始终不能自给。而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保护自然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