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海宁湖塘镇(最新19篇)

海宁盐官古镇是一个经典的南方水乡小镇,是个十分适合旅游的地方,接下来这篇指南将给大家带来海宁盐官古镇及一线潮的旅游攻略。

浏览

7641

文章

19

篇1:海宁海塘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海宁海塘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海宁海塘位于海宁市,年代为清。

在钱塘江现存海塘中,海宁海塘纵深防御体系遗产要素最为完整,保存长度最长,是古海塘持续利用至今的典范。

海宁海塘修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唐代(713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有意思的是,自唐代至明末之前,“海塘”的称呼也在不断变化,南北朝前称防海大塘,宋前称捍海塘,宋时称海晏塘,元时称太平塘,明时称障海塘,直到清朝时期才被称为海塘。

钱塘江海塘有“海上长城”之称。现在的海宁海塘西起翁家埠,东至高阳山,全长约53600米,占北岸海塘总长的33.5%,其中这一次申遗的海塘部分是一线临江海塘,它西起老盐仓坝,东至塔山坝全长约32558米,约占钱塘江海塘所有现存一线海塘的49.0%。

值得一提的是,一线临江海塘现存有清代鱼鳞大石塘、近现代混凝土塘等塘型,其中鱼鳞大石塘占81.1%。鱼鳞石塘是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憾世杰作,代表了我国古代海塘工程技术的巅峰。

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海宁海塘丁桥段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海宁海塘桥段为海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海宁海塘丁桥段位于丁桥镇境内,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

2010年8月11日,海宁海塘丁桥段被公布为海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丁桥镇:海宁市辖镇。1959年建丁桥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建镇。面积31.8平方公里,人口2.6万。沪杭公路横穿境区。辖勤利、稻丰、红光、两塘、一新、群海、海星、芦湾、永星、联胜、民利、勤丰、丁桥、群力14个村委会。工业以生产丝织品、灯泡、色拉油为主,农业以粮食、蚕桑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又称“鱼鳞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街道东部沿杭州湾一带。此段海塘南至南台头闸北侧,北至城北路口,长约2300米,是钱塘江海塘的重要构成部分。鱼鳞塘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由浙江水利佥事黄光升创筑,用以抵御海水入侵。黄光升修筑的鱼鳞塘采用五纵五横的条石叠筑方法,底部开槽打桩,一二层五纵五横作“丁”字形排列,三四层五纵四横递减,跨缝相叠至十八层。南接海宁,北连平湖。历代增筑,清乾隆、道光年间曾对海塘进行维修。现海塘为重力式鱼鳞石塘,大部分为双盖鱼鳞石塘,塘底有木桩,塘外向海中有护坡、“丁”字挑水坝,塘上有防浪墙。鱼鳞塘是研究海盐县历史、文化、经济、军事、水利设施的实物见证,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现保存较好,仍在使用,2017年被评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7日,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海宁仰山书院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海宁仰山书院为海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海宁仰山书院位于长安镇青年路96号,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

仰山书院位于长安镇(高新区)海宁中学内,筹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七年(1802年)始成,仰山书院盛时规模颇大,是海宁市仅存的清代蜀元建筑,也是清末浙江教育改革的重要物证。

2003年7月28日,海宁仰山书院被公布为海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长安镇:海宁市辖镇。1958年建长安公社,1961年改为县直属镇,1992年长安乡并入。面积43.1平方公里,人口5.2万。沪杭铁路横穿镇境。辖褚石、东陈、盐仓、鹿耳、天明、虹金、新民、蔬菜村、老庄、东关、万渡、卫国、肖王、金桥、牧港、渔民16个村委会。工业以生产白厂丝、机械、电扇、铜铁挂锁、皮革服装、金属压延等为主,农业以粮食、络麻、油菜等种植和蚕茧生产为主。长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海宁海塘长安段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海宁海塘长安段为海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海宁海塘长安段位于长安镇境内,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

海宁海塘位于海宁市境内,西起与余杭区交界的翁家埠,东至高阳山与海盐县的海塘相连,长53.6公里,塘面平均宽10米,占钱塘江北岸海塘总长33.5%,海宁海塘保护的完整性、真实性,对全面展示潮文化具有积极贡献,代表了海塘建筑技术的最高成就

2010年8月11日,海宁海塘长安段被公布为海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长安镇:海宁市辖镇。1958年建长安公社,1961年改为县直属镇,1992年长安乡并入。面积43.1平方公里,人口5.2万。沪杭铁路横穿镇境。辖褚石、东陈、盐仓、鹿耳、天明、虹金、新民、蔬菜村、老庄、东关、万渡、卫国、肖王、金桥、牧港、渔民16个村委会。工业以生产白厂丝、机械、电扇、铜铁挂锁、皮革服装、金属压延等为主,农业以粮食、络麻、油菜等种植和蚕茧生产为主。长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海宁皮革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产品名称:海宁皮革

产品产地:浙江省嘉兴市海宁

产品特性:光滑平整,柔软抗折,具有极佳的透气性和浮雕感。

产品简介:海宁市以皮革皮件为支柱产业,是中国最大的皮革及皮革服装等皮革制品生产基地,被命名为“中国皮革皮衣之乡”。

产品历史:海宁丰厚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海宁的文化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和内在因素。目前,海宁经济得到全面发展,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3位。海宁要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更大的飞跃,必须进一步发挥文化软实力特别是商业文化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的素质、增强综合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皮革城作为海宁市产业的龙头,在传播皮革文化、推进产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皮革产业是海宁的支柱产业,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内新一轮专业市场建设热潮的兴起,专业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模式可以输出,可以克隆,但文化难以模仿。海宁皮革市场新一轮建设中,加强了皮革市场文化建设,凸现城市商业文化个性,使文化在融入经济、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增强生命力中发挥作用,进一步为海宁经济建设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海宁公交车横穿隔离带撞毁对面货车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据网友爆料,4月18日上午海宁01省道盐官扁梁桥处,一辆公交车撞倒路灯又撞过隔离带,最后撞上对向车道的货车造成被撞货车司机死亡多人受伤的惨烈事故。

详细报道:

4月18日上午10时15分左右,海宁01省道盐官扁梁桥处,一辆号牌为浙FC3866的123路公交车(海宁火车站到长安)穿越中间绿化带,与对向一辆中型货车相撞,车头几乎全毁。货车司机当场死亡,公交车上一名乘客轻伤,其余多人皮外伤,伤员均已送医院治疗。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肇事大巴车

据开过现场的目击司机说,当时集装箱车就开在公交车的前面,而不知道什么原因,集装箱突然停车,公交车来不及避让,只能冲进花坛。冲过花坛的公交车一下子也没有刹住车,直接和对面开来的货车撞上了,“隔了十多米路,还能听到车子里面的尖叫声”。目击者表示,事后也没有看到那辆急刹的集装箱车。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

被撞毁的货车司机不幸身亡

佰佰说:

公交车是很多人上下班必须搭乘的交通工具,由于公交车上乘客很多,而道路情况瞬息万变,保证乘客安全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公交车司机的技术。如今人们都有体会,公交司机车速越开越快,驾驶也越来越激进,这都容易造成事故,带来严重损失。呼吁有关政府部门规范公交车司机驾驶方式,维护百姓安全出行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海宁皮衣是真皮吗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海宁皮衣中既有真皮还有pu皮,它的材质种类和品牌较多,并不是所有的款式都是真皮。真皮一般由动物皮革制作而成,而PU皮是人工合成的,在外观上和真皮相似,但透气、舒适性要稍差,其价格要更便宜,选择海宁皮衣之前,需详细了解衣服的面料材质。

海宁皮衣都是真皮吗

并不都是。海宁皮衣指的是来自浙江海宁的皮质衣服产品,它是中国最大的皮革城,这里盛产皮革制品,但有很多品牌,且材质也不完全是真皮,会使用一些人工合成的皮革,所以海宁皮衣中真皮和其他的面料都有,要看具体的款式来分辨。

海宁皮衣是真皮一般价格是多少

如果是真皮的海宁皮衣价格一般在600元以上,但具体价格其实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因为真皮只是其中的面料,价格还与工艺、品牌价值等等有关。通常真皮的衣服价格要比普通面料的贵,如果售价是200-300元的所谓真皮的皮衣,基本可以判断假的可能性大。

网上海宁皮衣为什么那么便宜

因为网上售卖的海宁皮衣无法保证真假,且材质也不一定是真皮,所以它的价格有些会非常便宜。如果既想要品质好,同时做工精良、面料是真皮,最好是在一些靠谱的地方购买,且收到货后仔细的对比真假,不要贪便宜买到一些假的真皮的皮衣。

海宁皮衣哪个牌子好

由于海宁皮衣在中国服装市场的名气非常大,现在很多品牌都在生产相似的产品,那么哪些牌子属于比较靠谱和质量好的呢?其中比较常见的牌子有银杉、依努珈、慕容等等,但其实要注意的是真正的海宁皮衣应该是来自中国皮都的产品,而不是其他地方的皮衣。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海宁大缺口观潮点要门票吗?需要交钱吗?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海宁缺口观潮点是不需要门票的,但可能会收取一些停车费用。从海宁八堡到海宁盐仓都是极佳的观潮地点,和在需要收费的地方观潮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海宁观潮和钱塘江观潮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在海宁市区到景区这个区间中,观看更加壮观,更加震撼。

海宁潮是一个壮观无比的自然动态景观,钱塘江观潮始于唐朝,盛行于宋朝,而海宁的观潮是盛行于明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钱塘江位于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东南沿海一条著名的江流,全长605公里,流域面积多达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3%,是浙江省的第一大河流。

观潮的注意事项:

1、观潮的游客必须自觉遵守相关秩序,听从现场管理人员指挥,不可越过防护栏,更不能下江游泳。

2、切记远离斜坡等其它危险的地方,避免在潮水来临之时,发生拥挤、推撞、哄闹等意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海宁紫薇甘蔗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产品名称:海宁紫薇甘蔗

产品产地:浙江省嘉兴市

产品季节:10--11月之间

产品特性:粗挺拔,质松脆,汁多味甜,品质上乘,产量高。

产品成分:糖、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和粗纤维、灰分等,

产品功效:生津下气、滋阴润燥、和胃止呕、清热解毒之功效。

产品简介:果蔗是许巷的一种传统经济作物,一般在清明之前播种,国庆之后收获。因其富含糖份、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和粗纤维、灰分等,故而有生津下气、滋阴润燥、和胃止呕、清热解毒之功效。 紫薇果蔗茎身中粗挺拔,质松脆,汁多味甜,品质上乘,产量高。近几年来, 紫薇果蔗实行了标准化生产,农药、化肥用量受到严格控制,品质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伴随着产品净皮小包装销售方式的推出,紫薇果蔗已以崭新的面貌走入超市,成为上海、苏州、杭州等大中城市水果市场中的新宠,并因其独特的风味而深受人们青睐。

产品历史:紫薇甘蔗是海宁一项种植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产业。據說甘蔗的原產地於恆河流域,東傳至中國、南洋及日本;西則經敘利亞、埃及、地中海諸島、西班牙而傳至南美洲、瓜哇。甘蔗向西傳的開端,據說是亞歷山大遠征印度之時,但是東傳的歷史卻沒有記載。根據乾隆二十五年余文儀的《續修台灣府志》所記載,「唐大曆中,鄒和尚始教民黃氏造蔗霜法。」這應該就是中國有關甘蔗製糖最早的紀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海宁州旧城遗迹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海宁旧城遗迹为海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海宁州旧城遗迹位于盐官镇拱辰门城墙,年代为元代,类别为古城址。

2003年7月28日,海宁州旧城遗迹被公布为海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盐官镇:海宁盐官镇是观赏钱江潮的胜地,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以往到盐官观光的人,大多是冲着钱塘江的“一线潮”而来的;如今去盐官,除了观潮,很多人都会去看一看“宰相府第风情街”,一条重现旧时风貌的千年古街。新建成的“宰相府第风情街区”位于盐官小东门直街,是一条以清代宰相府第“陈阁老宅”为主景的千年古街。这条古街由东向西,全长600米,分布着陈阁老宅、杨兵部宅、郑晓沧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海宁崇福寺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海宁崇福寺为海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海宁崇福寺位于硖石街道东山西麓,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

1982年2月16日,海宁崇福寺被公布为海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硖石街道:硖石街道地处杭嘉湖平原,境内因有东、西两山,唐朝始,峡石更名为硖石。宋永徽六年(655)置硖石镇,开元十一年(723)置硖石市,会昌中(841-844)复置硖石镇,南宋建炎四年(1130)置硖石寨。自古学风兴盛,民风淳厚,名人辈出,区内有徐志摩、张宗祥故居和钱君陶艺术研究馆等人文景观,硖石灯彩声名远扬。 街道东邻袁花镇及海盐县百步镇、南接马桥街道、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海宁盐官古镇及一线潮观看旅游攻略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海宁盐官古镇是一个经典的南方水乡小镇,是个十分适合旅游的地方,接下来这篇指南将给大家带来海宁盐官古镇及一线潮的旅游攻略。

操作方法

1

首先,我们来到盐官古镇,这里的建筑保留的比较完整,而且极具江南特色,漫步在古镇的小路上,是十分惬意的事。

2

然后,我们还可以在盐官古镇内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比如海宁缸肉、盐官朱万昌糕点、海宁宴球等美食。

3

观看一线潮最好的地点就是盐官的观潮公园,这里是观潮的最佳位置,不过是需要收取门票费的。

4

观看一线潮最好的时间就是早上的八九点左右,这时候正是海水的涨潮时候,想要一线潮的话,就一定要准时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海宁西瓜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海宁西瓜是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的特产。海宁西瓜,历史悠久,享誉甚远。海宁西瓜脐部凹入,瓜蒂细小,四周充分发达,皮薄瓤红,汁多味美。

海宁西瓜产地,除陈安寺、丰士庙外,斜桥、周王庙、长安等出产者也不少。据《海宁州志稿》载:“近海上得佳种,子细质红,艺之倍售。”“近时以陈安寺出者为最,又有白质、黄质两种,出丰土庙一带,远贩者均称海宁西瓜。”传说乾隆下江南,路经海宁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献双秧乡陈安寺所产西瓜,乾隆帝食后称赏,钦点为贡品,使海宁西瓜盛名远播。30年代后,西瓜种植区渐向东移至黄湾等地。

建国后上述盛产地区几乎灭种,“黄湾西瓜”取而代之,闻名远近。1990年黄湾全乡种植西瓜4008亩,年产量达8万余担,品种有新澄一号、巨龙、新红宝等,销往杭州、德清、嘉兴、苏州、无锡等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海宁冬至吃什么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海宁冬至主要吃赤豆糯米饭和核桃炖蛋。

在海宁,冬至有着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煮好后的糯米饭,白的米饭,红的赤豆,特别的好看,米的软糯,豆的腻,吃起来美味可口。在寒冷的冬天,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赤豆糯米饭,屋子里香气散发,吃完后胃也是暖暖的。

吃赤豆糯米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共工氏有一个儿子,无恶不作,死在了冬至的这一天,死后变成了疫鬼,继续祸害百姓。不过这个疫鬼最怕的是红豆,所以,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吃赤豆糯米饭来趋避疫鬼,祛病防灾。

核桃炖蛋特别的美味,核桃的醇香伴着鸡蛋的嫩软,滑滑的,甜甜的,满口都是香甜味。冬至夜吃一碗热腾腾的核桃炖蛋,会感觉整个冬天都不冷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海宁禅寺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海宁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沿山路攀缘或乘缆车可至三元宫。三元宫是云台山区的主庙,也是花果山的主体建筑。

三元信仰源远流长,早在1600年多年前东晋时代,干宝的《搜神记》上便载有东海人陈光蕊,生了三个儿子,得道升仙。分管天、地、水三界的记叙。明代苏北鲁南三元信仰非常兴旺,万历十五年(1587年)淮安人谢淳破家扩建三元宫,奠定了三元宫建筑群的基础。《西游记》的作者更是三元的坚定信仰者,书中说唐僧是东海陈光蕊的儿子,这庙里的三元也就是唐僧的骨肉兄弟了。近年三元宫易名海宁禅寺,改塑释迦牟尼佛,三元圣像已移至东配殿。

大雄宝殿面前有两棵千年银杏,显示着三元宫古老的历史。抗日战争时三元宫遭受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这两棵树虽然枝干断裂遍体枯焦,但在胜利的春风吹拂下,又绽发新芽,结出了累累果实。三元宫近年经过多次修葺,已逐渐恢复原貌,只在东南部位的下方,保留下一块当年的残垣断壁,作为历史的见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海宁三把刀

全文共 1275 字

+ 加入清单

产品名称:海宁三把刀

产品产地:浙江

产品类别:工艺品

产品特性:刚柔兼备,锋利无比

产品历史:“海宁三把刀”起源于清同治四年(1835),由盐官“周顺兴铁店”创立

产品简介:以药刀、叶刀、厨刀驰名的“海宁三把刀”,尤为“手心牌”药刀最具特色,该刀刚柔兼备,锋利无比。用以切半夏,片薄如轻纱,透明照人;近年来各地药商求购药刀用以切割西洋参片,用斜切操作使小株切成大片,提高产品等级大受欢迎,最近福建一药商专程寻访“周顺兴”的“手心牌”药刀,一口气订购了100把,说是新加坡和台湾用户指定的产品。

据史料记载,其药刀创始人周富亭,幼时为“周顺兴铁店”女店主领养,他原本姓曹。周富亭13岁去诸暨学青刀炉手艺,四年艺成回店。周见当时市场上药刀奇缺,而且价高利厚,便去杭州湖墅药刀作坊观摩,偷学技艺。后经试样仿造,研究改进,终于制成了优质上品的药刀。因其刀口明钢系选用德国“手心牌”旧锉刀钢,因此取名“手心牌”。再加上锻铸时千锤百炼,淬火烧的用淮南块煤、磨刀取镇江丹徒著名的“孩溪荡砖”,使药刀质量过硬,很快打入市场,当时南京、北京乃至云南、贵州、新疆、黑龙江等地纷纷慕名而来;杭州胡庆余堂、北京同仁堂等著名药店,都把它指定为专用产品,生意日益兴隆起来。

“三把刀”中的叶刀,是海宁的传统产品。“周顺兴”在当地菜刀的基础上改进锻铸工艺,制成了既薄匀又锋利,价廉物美的叶刀,达到了切叶如发丝,喂幼蚕正合适,大受蚕农欢迎。但传说到了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闻说海宁有“叶刀”之名,认为与自己的名字“叶那拉氏”犯了讳忌,因此下禁令改成了“桑刀”的叫法。然而这“桑刀”与海宁民间用以稼接桑苗的“桑刀”名同,分不清爽,于是只好各在前面加一个动词,即成了“切桑刀”和“接桑刀”,但还是非常别扭。要晓得民俗这东西一旦形成自己不成文的法规之后,就很难用人们的主观意志去改变它的。因此等慈禧死了,“叶刀”和“桑刀”还是正了自己的本名。

传统的海宁厨刀,主要有两种型号。一是圆头阔刀,前段披精肉,锋利无比,刀至肉成薄片,后段斩骨无痕,削铁如泥,适用菜馆酒家;另一种是家庭用菜刀,刀口略呈弓形,中段微凸,在稍有凹陷的墩板上也能运用自如。据说这种厨刀最早传入京城的媒介是海宁陈家(陈元龙世家),因为盐官陈家大官满京城。他们回故乡把地方特产厨刀带入了皇宫的御缮房,御缮房厨师们用后感到与其他刀具优之无以伦比,后来成御缮房的专用刀具。关于“海宁三把刀”的传人,另有一种传说这“周顺兴”原是山东腾州打刀世家周铁山的两个儿子,即周顺和周兴兄弟俩。因在明代时周氏专为朝庭打铸兵器而受过皇恩,因此清兵入关后,首要捉拿周氏一家。为了避难,父子三逃来浙江龙泉,开设了华国剑行,以打宝剑出名。当时清政府闻知好事,就命周铁山为清政府打兵器,而周铁山是条硬汉,宁死不从,结果被清兵杀害。两个儿子连夜出逃,一路奔波,辗转来到了海宁,被北门外的一家的铁店收留。周顺、周兴根据当地销路,借鉴了“山东刀”和“龙泉剑”各长处融为一炉,创造了远近闻名的“海宁三把刀”。因此,“周顺兴铁铺”店号,为两兄弟之名而誉满江南,一直流传了如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海宁缸肉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海宁缸肉是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的特色美食。海宁缸肉色同琥珀,入口则消,含浆膏润,不油不腻,特异非常。它不是东坡肉,而是东坡肉的“娘”。

用缸煮肉,为海宁一大奇观。在海宁每逢过年过节,设宴招待亲朋好友之时都可见到缸肉(俗称“酥肉”);敬神祭祖,喜庆宴会,招待贵宾友人时,缸肉也必不可少。

凡用缸煮其肉“色同琥珀,入口则消,含浆膏润,不油不腻,特异凡常。”在我国最古老的儒家十三经之一《礼记•内则》“淳熬”篇可查到缸肉的用火之法;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求》“炙法第八十”又有发展。是谁发明用缸煮肉?在烹饪学中寻到:陶烹时代陶器的发明是烹饪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先民有了陶质的缸、罐,不仅有了容器,也可用它作饮具;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证实了这六千年前仰韶人用泥质较细的黄土作胎,为了增强耐火性能,在陶土中渗和适当的沙子烧成砂陶。七千年前河姆渡人的饮具中,有陶釜,这就是改进的陶罐。此后,把食物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水煮熟,就成了用缸煮肉的烹饪方法。海宁就一直保留着这一祖先煮肉的方法,至今已逾七千年。(就这“海宁缸肉”也可获个世界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宁缸肉”的又一大提升,就是北宋熙宁八年(1075)六月,苏东坡来海宁撰《安国寺大悲阁记》。他是美食家尝到海宁缸肉后大为惊喜,并亲自为此进行了佐料调整。元丰二年(1079)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他常与一批怀才不遇的墨客骚人一起饮酒解闷,吟诗消愁。他即把用缸煮肉之法,改瓦罐煮给友人吃,并告诉好友罐不及缸,缸可煮猪一头,那煮出的肉才叫美。有名的《食猪肉诗》便是当时的作品:“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摧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诗中详细介绍了缸肉的煮法。后来在杭州任知府他就用此肉慰劳修苏堤的民工。后苏东坡又在眉州、杨州、常州居住,随即“海宁缸肉”大为流传。因他的传播人们却习惯称“东坡肉”了。但“海宁缸肉”不管怎么叫,它已成为人间美食之精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鄂州海宁皮草城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鄂州海宁皮草城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鄂州海宁皮草城作为湖北省重点工程,鄂州市招商引资重点工程。于2012年底落户华中交通枢纽,三国吴王古都、武汉城市圈核心城市鄂州市。项目地址位于鄂州市鄂州大道,与葛山大道两条城市主轴交汇处,雄踞鄂州市未来商业中心。自2012年2月开工建设以来,工程进展顺利。招商工作火爆,已有近2000名浙江皮草商户陆续预约登记。抢驻中国鄂州海宁皮草城的黄金旺铺。中国·鄂州海宁皮草城实行先招商、后销售的政策,出售30%商铺,剩下70%开发商自持。2013年正式开始销售,为投资者解除投资的后顾之忧。

地址:葛山大道(106国道)与鄂州道交汇处

电话:(0711)388888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