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冬至的风俗(20篇)

每逢端午江南地区讲究吃“五红”,时至今日,“五红”不仅仅是我们舌尖上的美食,更是中华民族一种文化的根,永远传承。那么“五红”指的是什么呢?“五红”的来历是什么?下面一起随问学吧小编来探个究竟吧!

浏览

2117

文章

40

篇1:冬至的特点和风俗是什么?具体都有哪些?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1、吃饺子

在中国过节吃饺子是一种传统。这是因为饺子谐音为“交子”,意味着更岁“交子”,又因为冬至是一年里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故冬至吃的饺子则含有消寒之意,寓意为希望全家团团圆圆,吉祥如意。

1、赠鞋

在冬至时人们也会赠鞋予孩子、儿童。赠出的鞋上一般带有人们的手工刺绣。手工刺绣则不千篇一律,而是依照男童、女童而有所变化。赠男童的的鞋子上通常带有猛兽的刺绣,而赠予女童的鞋上一般多为花鸟。现在刺绣工艺渐渐小众,因此在冬至,人们会从市场购买,花纹图案也与以前有所变化。

3、酿酒

由于冬至是一年里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酒常在寒夜受人青睐,因此在冬至人们也常饮酒、酿酒。时至今日,根据地方的不同,在某些地方,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也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广州冬至有哪些风俗习惯_冬至风俗习惯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在广州又叫过冬、冬节、小年。广州的冬至是没有冰雪的,但是广州人对冬至的重视却不能质疑。冬至在广州就像过大年一样地热闹。广州的风俗习惯也是广东文化的一种体现,一种表达。小编给大家盘点了广州地区的冬至习俗,让大家长长见识。

广州冬至习俗有哪些

旧时,广州人过冬至,有自己的一套。敬神明、拜祖先、饲耗、食汤圆、做腊味糯米饭、劏鸡杀鸭炖八珍。冬至所食汤圆要是咸的,叫“咸汤圆”,以沙葛、猪肉、虾米做馅,配鸡汤,味道“有得弹”。在乡下,还要给耕牛吃一顿糯米糕,以及米汁、酒糟、萝卜、菜水等,以感谢耕牛一年的辛劳与贡献。

广州冬至吃吃汤圆。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广东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广州冬至吃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清朝记载,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

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号,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一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想起广州冬至吃什么,联想到汤圆也是我国传统的美味食品。南北各地还有不少汤圆的名品,如宁波汤圆馅多皮薄,糯而不粘;长沙姐妹汤圆洁白晶莹,香甜可口;温州县前汤圆用料考究,甜美味香,都是驰名的美味食品。如今在广东不仅冬至吃,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汤圆。

广州人开化,也传统,言语到习俗,古风尚存。在冬至,人们为何粘糯米丸喂老鼠(饲耗)呢?相传,最初的谷种,是老鼠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送来的,因此,人们约定每年镰禾时,要留下一些稻谷给老鼠食。但在神话中,耗是虚耗。

古籍记载的虚耗,是恶鬼。其“所至之处,令人损失财物,库藏空竭”。所以,随着钟馗的故事在唐代传播,民间就有了驱除虚耗的照虚耗(用灯照)、打耗(击鼓吓)、饲耗(给食物)的习俗。

“冬大过年”、“肥冬瘦年”,是广州人自细听到大的谚语。冬至似乎比春节还重要,阵仗比春节还要大。现在广州人过冬至,许多家庭还做汤圆、劏鸡杀鸭,家人围坐,吃顿丰盛大餐;也有许多广州人选择在酒楼过节,举家团聚,让大大小小的酒楼家家“墟撼”。只不过祭祖拜神已不是家家都有了,“饲耗”也极为少见。

广州也有许多与冬至有关的民谚,“冬节夜最长,难得到天光”;“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冬在头,卖被去买牛,冬在尾,卖牛去买被”……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各地冬至的风俗活动

全文共 1877 字

+ 加入清单

各地冬至风俗活动有哪些?冬至日的气候特点,冬至日的白昼虽短,但是气温并不是最低的,天气也不会太冷,地表尚有"积热",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后。一起来看看各地冬至的风俗活动,欢迎查阅!

冬至为什么要吃羊肉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伏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各地冬至的风俗活动

1、北方吃饺子

饺子,又名“交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面食,北方人年三十都要吃饺子。而“冬至大如年”,当然这天也是要吃饺子,民间有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至吃水饺相传还与我国医学家张仲景有关,饺子就是他发明的,原名“娇耳”,他曾用“驱寒娇耳汤”救治了当时很多被饥寒冻坏了耳朵的贫苦百姓,人们在过年和冬至吃饺子也是为了纪念他。现在仍然有“冬至吃了饺子不会冻耳朵”的说法。

2、宁夏人吃“头脑”

宁夏银川地区冬至这天要吃一种叫“头脑”的美食。“头脑”实际上就是羊肉粉汤饺子,用羊肉加蘑菇佐以葱、姜、蒜、辣椒、食盐和酱油等做汤,煮沸后加入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放切好的蒜苗、香菜和韭黄,一锅羊肉粉汤就做好了,它也是银川的一道特色小吃。

3、上海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据史料记载这一习俗在明、清就有了。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圆”寓意“圆满”、“团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冬至团还可以用来祭祖和赠送亲友。

4、苏州人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由于苏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而吴国始祖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袭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苏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遗俗。

在冬至,苏州人还有吃馄饨的习俗。相传,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美女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混沌。”后来,为了纪念西施创造的这种美食,苏州人便把馄饨定为冬至节的食物。

5、潮汕地区冬至祭祖先、吃甜丸

在潮汕地区,冬至又称“小过年”,是民间一个大节日。在这一天老百姓要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在沿海地区,则要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祭拜祖先,为渔民祈福,求神明和祖先保佑出海平安归来。

潮汕有“吃了冬节圆多一岁”之说,其中“冬节圆”就是汤圆了,在潮汕地区又叫甜丸,在冬至这一天吃甜丸的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在很久以前,这些甜丸不仅是用来吃,人们还将甜丸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之上,一来是这甜丸圆圆的,预示明年丰收、全家团圆,二来是为了答谢老鼠给农民送来五谷种子。如今人们也不在贴甜丸,不过冬至节吃汤圆的习俗依旧流传至今。

6、江南水乡冬至节吃红豆糯米饭

在我国的江南水乡,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不过,这个疫鬼最怕红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红豆糯米饭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7、杭州人一天三顿吃年糕

杭州人喜欢在冬至这一天吃年糕来庆祝。每逢冬至,都会制糕来祭祖或者馈赠亲友。在饮食上,三餐都会做不同风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丝炒年糕等等种类繁多。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图吉利,寓意年年长高。

中华大地上的各种冬至饮食风俗至今依然广为流传,足以见这一天对于百姓农耕劳作以及生活作息带来的重要影响。的确,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至,在此之后又有小寒、大寒和数九接踵而至,预示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即将到来。因此从冬至之后冬季要多注意保暖,在饮食上也要多食温热食物,增强御寒能力。

冬至吃羊肉注意事项

冬至吃羊肉虽然是源远流长,并且吃羊肉也是对人体有着诸多的好处,特别是冬季吃羊肉,可以起到强身益气防疾病的作用,但是专家特别指出,羊肉汤并非人人都能吃。特别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必须要加以禁忌。

冬至吃羊肉的好处

冬至正值冬季,人体的阳气潜藏于体内,所以身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良的情况。按中医的说法,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至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实在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冬至羊肉的吃法很多,爆、炒、烤、烧、酱、涮等等不一而足。不过因为它有一股令人不快的膻味,而受到一部分人的冷落。建议您在烹调羊肉时,可以加入适量的料酒和生姜,这样不仅可以去膻气,还能保持羊肉原有的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冬至的来历和风俗

全文共 1138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冬至如年”。每年的12月21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冬至点)时开始为“冬至”。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冬至的来历风俗”的相关内容,方便大家学习了解,希望对您有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冬至的来历

由于阴历阳历的差距,在中国的冬至季节,一般都在每年的12月21日~23日左右,冬至的这一天夜晚十分的长,在汉武帝时期,24节气被用来指导农事的历法,主要采用的是平均时间法来划分节气,这样一来冬至和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日期就被称为了中气,中气之间再进行划分,也就成为了24节气,冬至只是其中一个,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个节日。

古代人们认为冬至这天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所有人都要举行贺冬仪式,唐宋时期在东至,还需要祭天祭祖。

冬至的由来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冬至的来历和风俗

1、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2、冬至习俗: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冬至的来历

冬至是来自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古代的时候甚至可以把冬至当成新的一年来计算,比如在周朝的时候,冬至之后,便是新的一年。古人常说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就是从冬至这天开始,下一个循环就要开始了,所以把这一天定为冬至,很多朝代都会把冬至定为元旦的形式来度过。我经常说的日短至和日南至都和冬至有着直接的关系,古人是充满智慧的,虽然那个时候并没有现代科学的出现,但是古人们依然通过细心的观察留意到了冬至的特殊性。在冬至这一天,太阳正好直射南回归线,所以也是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

冬至五大传统习俗

1.祭祖: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

2.吃冬至团:在南方一些地区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

3.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

4.用九层糕祭祖: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5.喝羊肉汤: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冬至节气的含义和风俗是什么

全文共 3384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那么关于冬至的含义和习俗你都了解了吗?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冬至节气的含义和风俗是什么,仅供参考。

冬至吃饺子的寓意

寓意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风俗,据说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所以,在中国北方,一到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寓意二:冬至到,吃饺子,团团圆圆。

在一些地方,一到冬至这天,一家人就会忙忙碌碌,准备各种饺子皮、饺子馅,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团团圆圆过冬至。除了北方吃饺子,南方还有吃汤圆的习俗,寓意,圆圆满满、团团圆圆。

冬至是什么意思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的诗词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唐·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冬至》

贵谷子

日照数九冬至天,清霜风高未辞岁。

又是一个平衡日,子线从南向北回。

冬至习俗

冬至习俗1:享祀先祖

早在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已有记载,说民间要向玄冥和祖祢供荐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记载,至宋代多起来。《东京梦华录》讲京师最重冬至节,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武林旧事》说以馄饨享先。明清时代冬至祭祖盛行。嘉靖《江阴县志》记载:“节朝悬祖考遗像于中堂,设拜奠,其仪并依元旦。”在宗族制度兴盛的南方地区,祭祖往往在祠堂进行,嘉靖江西《南康县志》:“冬至祀先于祠,醮墓如清明。”福建省流行冬至祭祀始祖的风俗,如万历《建阳县志》说:“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礼。”福建祀祖用专门制作的粉米圆子。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于家,祭于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样,在家庙祭祀祖先。

冬至习俗2:吃饺子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过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在冬至这一天中国南北方会有不同的习俗,北方大部分地区会吃饺子、南方会吃汤圆,还有谚语:冬至到,吃水饺,以及关于该节气的诗词和影视作品。

冬至习俗3:吃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另有一种说法: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馄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馄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

冬至习俗4:喝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伏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冬至习俗5:吃汤圆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还有一种解释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立冬和冬至有什么区别?

立冬和冬至意思不同

立冬: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冬至:日影最长,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立冬和冬至日期不同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立冬和冬至天文位置不同

在天文上,冬至是太阳到达黄经270度,立冬是太阳到达黄经225度。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冬至的第二天就将向北移。而立冬这天,太阳的直射点还在一天天南移。

气候不同

立冬和冬至的寒冷天气呈现递进的趋势。

因为立冬的时间早于冬至,恰逢秋冬之交,是冬季的开始,所以立冬过后的气温并不会非常寒冷。

但是到了冬至过后,气温便进入一年之中的最低点。冬至的“至”除了表示太阳光直射点到达最南端,也可以表示气温最寒冷。不过冬至过后再有月余,气温就会逐渐回升。

习俗不同

再者,立冬和冬至的传统习俗大致相似,但是略有差别。

上面已经说过,立冬是收获的开始,所以人们往往在这一天设宴“补冬”,犒劳一家老小忙碌的一年。宴席之上最不能少的就是饺子,这也是立冬最主要的习俗。立冬吃饺子寓意“秋冬交子”。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地区酿黄酒、吃“交冬糍”或生葱的习俗,大多带有祈求冬季气候温暖的寓意。

冬至的主要习俗中虽然也有吃饺子,但是其寓意却与立冬不同。中国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认为这一天万象更新、与春节类似,吃饺子不会“冻掉耳朵”。南方也有地区酿米酒、吃汤圆或烧腊,这些习俗零散分布、因地而异,不是主要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冬至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拜冬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冬至祭祖、宴饮活动,相沿成习,遂成冬至风俗。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先民们自古以来就有在冬至祭祀祖先的传统,以示孝敬、不忘本。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灵,供品主要有三牲饭菜、三茶五酒等。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讲法,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很多地方至今仍保持着冬至祭天祭祖的传统习俗。

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南方沿海不少地区有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要吃饺子也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镇江冬至风俗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镇江冬至风俗有祭祖、煲鸡汤、晒香肠、吃汤圆等。

祭祖:镇江人注重冬至祭祀,把冬至祭祀活动看的比过年还重要,他们认为祭祀祖先是一种对祖先的崇拜,重视祭祖,可以培养族人的共同意识。

煲鸡汤:镇江有句话说:“逢九一只鸡,来年身体好”,所以在冬至这一天,镇江人都会早早的买上一只鸡带回家煨汤。

晒香肠:冬至的这一天,镇江的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制作香肠,在镇江的菜市场附近,可以看到一串串红红的香肠挂在晾衣架上,晒得光泽红润,让人看了垂涎欲滴。

吃汤圆:“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到了冬至这一天,镇江的家家户户都会做汤圆,做好的汤圆既可以自己食用,也可以当做供品,又可以送给邻居或者用来接待客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冬至有哪些节日风俗

全文共 1959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一般是在公历上的十二月二十一日或者十二月二十二日,没有固定的期限,而从古至今,对“冬至”的说法不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冬至有哪些节日风俗2022,以供大家参考!

冬至古诗词

1、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2、满江红·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3、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4、冬至一阳来服

(宋)张伯端

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

月中复卦溯晨潮。望罢乾终姤兆。

日又别为寒暑,阳生复起中宵。

午时姤象一阴朝。炼药须知昏晓。

5、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6、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7、满江红·冬至

(宋)邵雍

冬至天之半,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元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

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庖牺。

8、冬至

(宋)鲍照

舟边庄甚笑,水流孔急叹。

景移风度改,日至晷回换。

眇眇负霜鹤,皎皎带云鹰。

9、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10、奉和圣制冬至

宋 晏殊

吉序冠三正,民时顺盛成。

岁穰千亩实,气爽六符平。

肆乐遵年律,迎长蔼颂声。

云浓燕雁度,雪霁楚兰荣。

异域梯航集,诸侯篚贡盈。

尧仁敷万有,同此一阳生。

冬至有哪些节日风俗

一、返乡祭祖

古时称“冬节大如年,不返没祖先”,意为冬至来临,出门在外的游子需要归乡,敬拜祖先,此传统流传至今,现在多以南方地区进行这样的活动为主,因地区的差异,有些南方区域还有着祭祖完毕,大摆宴席的习俗,以招待前来一起祭祖的亲朋好友,借以联络感情。

二、喜吃水饺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此句谚语揭示的就是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吃饺子”,主要以北方地区为主,因为北方的气候寒冷,而“饺子”又有着消寒之意,为此流传。

三、喝羊肉汤

“冬至”是位于十二月份的节日,这时候的天气步入冬季,天寒地冻,俗话有云“三九补一冬”,羊肉乃冬天补身的上好食物,而且喝羊肉汤还有着御寒的作用,为此每到“冬至”,也有着各地喝羊肉汤的习俗。

四、乐享汤圆

“冬至”有着多种说法,有些地方,也将其叫做团圆节,意为这是一个一家团圆的好节日,为了表示此意,就流传出了冬至合家围在一起,品尝汤圆的习俗,此习俗在江南地方非常的盛行。

五、品尝年糕

冬至吃年糕的习俗,主要体现的地方是在杭州那一带,其在明末清初,就流传有这一习俗。在杭州地区,每到冬至那天,一日三餐,都会做出不同口味的年糕,吃年糕,意为年年长高,是为求个吉利之意。

六、饮冬酿酒

江苏地区十分重视“冬至”这个节日,每逢冬至,家家户户,都会饮自家所酿的冬酿酒,其一是为了庆祝节日,其二则是为了驱寒。江苏那边的冬酿酒,乃桂花酿造的米酒,清香逼人,香醇可口。

七、番薯汤果

做“番薯汤果”是宁波那边“冬至”的习俗,“番薯”的“番”字,其音通“翻”,意为翻篇、翻过去,表示一年的不好运气全都翻篇。那边的“番薯汤果”,是一种形似汤圆、但是比汤圆要小的食品,滋味十分美妙。

八、滋溜面条

安徽的合肥,在冬至那天,流传有这么一句话“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其在冬至的吃面习俗,是结合于节气、气候、农事而产生的。此外,试想下,在寒冷的冬季,吃上那么一碗热乎乎的面条,着实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冬至起源

冬至, 是周代出现的,到了唐朝开始成为节日,盛行于唐宋时期,相沿至今。据记载,冬至这天,日影最长,古人认为,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所以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这一习俗一直沿用到汉朝仍是如此。

西汉时期,冬至被称为“冬节”。《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由此可见,西汉时期的冬至,官府不仅要举行祝贺仪式,而且还要放假,官员不上班,商人停业,亲朋互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

魏晋时期,冬至这天要接受方国和百官的朝贺。唐朝也是如此,冬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唐朝皇帝会着盛装出席活动,百姓也会在这一天向父母尊长祭拜。

宋朝时期,冬至在民间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年节,资料记载:“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冬至的民间风俗活动

全文共 3471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是地理上的学术用语,主要是指每年的12月22日这天,正好是太阳公转到南回归线,日影最长,冬至的民间风俗活动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冬至的民间风俗活动,欢迎查阅!

冬至的养生方法

针灸通穴

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神阙穴是激发身体阳气上升的最佳时间。

在冬至前后四天,加上冬至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过用艾条灸神阙穴的方法养生。 把艾条点着后以肚脐为中心,熏灼肚脐周围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烫到皮肤,有温热的感觉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起居宜忌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严冬时节还要注意老人的低体温。低体温是以35℃为界限,低于35℃者为体温过低。由于老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与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体温过低的老年患者,发病多缓慢,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这类病人一般不出现寒战,但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继而昏迷,体温随即降至30℃以下。此时,患者脉搏及呼吸甚微、血压骤降、面部肿胀、肌肉发硬、皮肤出现凉感。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冬至的民间风俗活动

冬至吃饺子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吃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一阳生习俗

传说,把葭灰,就是竹膜烧成的灰,放在无风的地上,一到”冬至“的那一刻,葭灰就飘飞起来了。原因是冬至到了,阳气上升吹动的结果。叫做”冬至而葭灰飞“。

没试过,觉得有牵强的成分。

冬至,是太阳升起的高度最小的一天,也是白昼最短的一天。黄道上有四个最重要的“点”:冬至点,夏至点,春分点,秋分点。至,是到头儿的意思,不是到来的意思。夏至的至 同样是到头儿的意思。

冬至的那一天开始,就是”数九“的开始。中原一带说”一九二九不伸手....。但是在黑龙江:一九二九冻死狗,三九四九石头裂口,五九六九坐在炕上瞅,七九才能出门口。

在清宫,冬至开始穿“大毛”,百官朝贺,赐宴赏戏,热闹隆重。

民间,各地风俗不同。但都是喜气洋洋地欢庆一番。

冬至节气的短信祝福语

1.再美的日子如果没人牵挂也是种遗憾。也许祝福只是一种形式,但却能给心灵带来温馨,所以我花了十分钱发条信息给您,祝冬至快乐!

2.再美的日子如果没人牵挂也是种遗憾也许祝福只是一种形式,但却能给心灵带来温馨,所以我花了十分钱发条信息给您,祝冬至快乐!

3.被祝福是快乐的,被祈祷是神圣的,被保佑是安全的,你是被我惦记着祝福了 祈祷过保佑下的朋友, 所以幸福快乐永伴你!冬至快乐。

4.大雪过后是冬至,冬至的饺子,夏至的面,愿你开开心心每一天!过完冬至过圣诞,平安夜的欢快,圣诞节的浪漫,愿你平平安安过一生!送走圣诞迎元旦,圣诞节的温馨,元旦日的欢腾,愿你团团圆圆又一年!提前预祝你圣诞元旦"双蛋"快乐!

5.值此冬至岁末,冬至之日,新年伊始之际,祝福您和您的家人:吉祥如意!

6.冬至到,吃水饺,送你一碗热气腾腾的大水饺,水饺里面有奥妙,吃了就会好运到:白叟吃了寿命会越来越高,小孩吃了学习会越来越好,男的吃了事业会越做越好,女的吃了样子容貌会越来越俏和你开个小小玩笑,只是为了让你开心一笑,笑一笑,烦恼消,寒意跑,冬至来临,祝你一切都好!

7.今天是冬至日,是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度过冬天来临的日子。这样的日子不多,要好好珍惜!不要到“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的时候,才想到去”“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8.郑重提醒:今天冬至,别忘记吃饺子,若忘记了。后果严重:一不漂亮了,二没法带眼镜了,三没法听甜言蜜语了……吃饺子可防止耳朵被冻掉。

9.今天是冬至,我送你一碗特制饺子:平安皮儿裹着如意馅儿,用爱心煮熟,吃一个快乐,吃一个幸福,吃三个健康,吃一碗发财,喝汤顺利!!

10.知你工作辛苦送上我的祝福;懂你上班疲惫送上我的安慰;但愿我的祝福赶走你的辛苦;希望我的安慰消去你的疲惫冬至到了,希望你以后开心每一天!

11.冬至吃饺子,一个饺子一颗心吃韭菜馅饺子,愿你青春常驻;吃萝卜馅饺子,愿你健康长寿;吃蘑菇馅饺子,愿你钱袋渐鼓;吃三鲜馅饺子,愿你家庭和睦

12.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13.冬天至了,春天近了;快乐至了,烦恼溜了;健康至了,病痛逃了;平安至了,意外没了;财运至了,霉运光了;幸福至了,郁闷藏了;甜美至了,疏告别了;关怀至了,寂寥去了;祝福至了,温馨留了冬至节气,愿你心花怒放,时至运转!

14.在冬至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送你一朵晶莹剔透的雪花,愿它飘舞在你每个欢快的瞬间;送你一缕暖和如春的阳光,愿它帮你驱赶冬的严寒;送你一碗热腾腾的水饺,愿它暖和你心房的每一寸地方;送你一碗甜滋滋的团聚,愿它带给你合家欢乐大团聚冬至福至,祝你健康平安幸福快乐!

15.今天是冬至,我送你一碗特制饺子:平安皮儿裹着如意馅儿,用爱心煮熟,吃一个快乐,吃一个幸福,吃三个健康,吃一碗发财,喝汤顺利!!

16.明日冬至,装满一车幸福让平安开道,抛弃一切烦恼让快乐与你拥抱,存储所有温暖将寒冷赶跑,释放一生真情让幸福永远对你微笑!

17.冬至暝,搓汤圆;喜洋洋,大家欢搓个小猪圆又圆,快乐就像猪膘涨;搓个秤砣沉又沉,年终奖励值千斤;搓个秤杆长又长,全家平安福禄全;搓对宝物来成双,明年好事再相连你搓我搓大家搓,搓出幸福总动员;左搓右搓随意搓,搓出美满好前程!冬至是个好日子,笑口常开吃美食北吃饺子南汤圆,一口一个吐心愿一个饺子一种馅,五彩生活笑开颜;一个汤圆一个型,四季健康伴你行!

18.今日冬至,装满一车幸福让平安开道,抛弃一切烦恼让快乐与你拥抱,存储所有温暖将寒冷赶跑,释放一生真情让幸福永远对你微笑!

19.冬至这天,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加上这天是阳气初萌而冬尽春回的日子,所以称之为”冬至”。愿我的朋友虽然天气寒冷但心里永远荡满着暖意!

20.冬至到,刺骨寒;昼短夜长美梦笑;享天伦,吃饺饺;煲热汤,驱寒冷;发短信,送祝福:祝你身安康、业有成、事事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冬至南北方不同的传统风俗

全文共 1906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的寓意了解过的人不多,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至南北方不同传统风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北方的冬至风俗

北方人过冬至,必不可少的就是饺子。每到这一天,不论贫穷还是富裕,家家户户必备的节日饭就是好吃又有寓意的饺子。传说中饺子是东汉医圣张仲景发明的,他为了救治饥寒交迫的老百姓,用药材、牛肉和面皮熬煮而成的“祛寒娇耳汤”,就是饺子的原型。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吃饺子,除了缅怀先人,也有御寒解冻的含义。除了饺子,馄饨也是北方人冬至的传统食物,馄饨最开始是用来祭祀,拜祭完才可以食用。有古人认为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破阴释阳,支助天地间阳气生长。

冬至养生之谈

冬至节气养生应该吃的食物 萝卜. 民间有言:“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 ”又说:“冬季萝卜赛过小人参。”所以冬至吃萝卜最滋补,在冬至夜,正适合炖上一锅热乎乎的萝卜排骨汤,补充营养,滋补身体,又能增强抗寒能力。.所以i,在冬至,我们应该多吃点萝卜好好过“冬”哦。

皇帝正位代表坚定的意志,责任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只要你坚持按照你所计划的去行动,遇到困难也不放弃的话,将来成功的几率将会很大。不仅如此,在这件事上你还有可能会有贵人相助,比如年长的或者心理成熟的男性好友,可以多听取他们的经验和指导。

冬至南北地区的传统饮食习俗

1、北京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2、南方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北方人吃混沌,南方人出饺子。

3、狗肉羊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4、红豆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5、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6、苏州冬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7、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福建人祭祀时的供品。麻滋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麻糍也是闽南著名小吃,其中又以南安英都出产最为出名,其原料为上好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糍香甜可口,食后耐饿,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软韧、微冰。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

冬至的来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每年12月21日至23日左右,当太阳黄经达到270度的时候,也正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最早可追溯至周朝,周公用土圭测景的方法,选取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新年开始的日子,周历中的正月即夏历中的十一月,汉代时,汉武帝采用夏历,将正月和冬至分开,从此开始专门过冬至节,并一直延续至今。

南方的冬至风俗

冬至一般寓意着吉祥和团圆,在南方,冬至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热气腾腾又甜蜜的汤圆,吃了这碗汤圆,就代表着又长大了一岁。除了汤圆,还有部分地区有吃牛肉和羊肉的习俗,加上一些驱寒的药材一起炖煮,吃完之后可以加强身体素质,抵御冬天的寒冷。南方还有冬至祭祖的习俗,从冬至节这天开始,在外的游子会陆陆续续回到故乡,准备一些吃食和祭品,祭祖,表达对先人的尊敬和缅怀的感情。而东南沿海地区,有冬至祈福的习俗,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全文共 1084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那么关于冬至风俗你知道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以供大家参考!

冬至的寓意

冬至的到来就寓意着开始正式进入冬天了。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冬至在我国古代是非常受重视的,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冬至的来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平气法”(即平均时间法)划分节气。

“平气法”用测影确定黄河流域的日短至作为冬至日,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把相邻“中气”之间的日期等分,称为“节气”;平均每月有一个“中气”与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

冬至南北地区的传统饮食习俗

1、北京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2、南方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北方人吃混沌,南方人出饺子。

冬至简短独特祝福语

1、冬至冬至,幸福必至。

2、冬天,我的祝福也许来迟,可是温暖不会推迟。

3、最美丽的是冬天,因为有你伴随。

4、饺子一定要吃,祝福提前预支。

5、汤圆滚滚白玉汤,合家团圆幸福长。

6、祝冬至快乐,至善至美。

7、进入寒冬,多注意保暖。

8、多吃饺子,冬至快乐。

9、快乐好运伴你行一路。

10、冬至愿你更幸福。

冬至古代传统习俗

1、祭祀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2、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冰开,__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冬至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全文共 1354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可是冬至的习俗是什么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冬至的风俗习惯有哪些”的相关内容,方便大家学习了解,希望对您有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冬至习俗

1、北京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2、南方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北方人吃混沌,南方人出饺子。

冬至吃什么

第一:冬酿酒。苏州的冬至节应该是最热闹的,每家每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虽然现在有可能不在家里直接做饭,那得也要到饭店里聚餐一顿,到饭店里定包厢得提前几个月订,否则就没有桌位了,不管在饭店还是家里,冬酿酒是少不了的,冬酿酒成为冬至一道主食。冬酿酒喝起来有点儿甜,里面有桂花,一打开就有桂花香味,酒精度2度左右,老少皆宜,价格不贵。不喝冬酿酒,就好像没有过完冬至,可见冬酿酒在冬至中的地位。

第二:吃饺子。北方也好,南方也好,冬至大都选择吃饺子,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吃饺子,也预示着接下来的日子万万顺,一切顺利。也有地方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就是冬至要吃饺子。当然在南方有的地区冬至吃馄饨,代替饺子,其实寓意都是一样,期待全家团圆之际,能够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当然在寒冷的冬天,来一碗热汤汤的饺子,浑身顿时也就暖和起来。

冬至吃什么

1、北京馄饨

过去 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 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 户户都吃馄饨。

2、狗肉羊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冬至的习俗:古代纪念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冬至的习俗: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冬至的习俗有哪些

1、祭祀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2、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扬州冬至风俗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扬州冬至风俗有祭祖、冬令进补、吃番瓜、吃汤圆、忌送钱等。

祭祖:在冬至这一天的中午,扬州人会准备七道菜来孝敬先祖。煮鱼、青菜、豆腐、烧肉、大粉这五道菜是每家每户冬至都会准备的,而每家都会在此基础上再添加其他菜品。

冬令进补:扬州人在冬至这一天会食用一种美食来进补,它是用母鸡、羊肉等与肉桂、黄芪、生姜等食材来制作的。

吃番瓜:因为扬州人认为冬至吃番瓜可以预防疾病,所以人们会把老番瓜贮藏好,到冬至这一天来食用。

吃汤圆:汤圆是扬州人过冬至必备的美食,因为汤圆是圆形的,吃了汤圆就代表着全家团圆。

忌送钱:扬州人在冬至这一天是比较忌讳有人给自己钱的,这是扬州人老一辈就有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节气冬至的风俗有哪些

全文共 1708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24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冬至的到来,预示着一年也即将走到了尽头。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节气冬至的风俗有哪些,供大家参考。

冬至吃饺子的好处

1、从烹饪科学的角度看,蒸煮饺子以水(汽)为介质的烹饪方式,温度只在100左右,即可致熟食物又可消杀菌,避免了烧烤炸条件下生成苯并芘等强致癌物,保证了食品安全。而且,食物的营养成分在蒸煮过程中也不至于因过氧化或水解而损失。

2、从膳食结构角度看,饺子的馅料都包在面皮中,可以做到谷类与菜果、肉类的适宜组合,使主副食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并酸碱平衡,膳食宝塔形结构。

3、从营养角度看,饺子以水(汽)为传热介质经蒸煮而熟,可以使食品中淀粉类多糖充分裂解,利于人体吸收。

2、冬至吃混沌。

冬至吃馄饨一般是在北京比较流行,主要是当时北方的匈奴有浑氏和屯氏对于北方边疆始终的侵扰。当时的军民非常的愤恨,就把肉包在面皮里面煮熟了吃,称之为混沌。毕竟这些人搅得四邻不安,于是在冬至这一天把这道美食称作为混沌,主要是吃了以后分身体非常暖和,能够有蕴含的效果也提高了军民的抵御外敌的能力。

3、冬至祭祖祭神。

冬至天气非常的冷,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一到冬至了,一些既神祭祖都非常的活跃,因此在古代冬至这一天又被叫做鬼节。主要是悼念先祖,而且祈求风调雨顺,阖家幸福。

4、冬至吃年糕。

冬至吃年糕在南方地区是比较流行的,毕竟南方有做年糕的习俗,一天吃三顿年糕,而且都不重样。预示着年年高,年年好的美好愿望。

5、冬至喝羊肉汤。

由于冬至到来,天气变得异常寒冷,特别我国北方地区雪非常的多。在寒冷的地区,当地的人们一般都喜欢喝羊肉汤,这样能够提高身体的热能,补充身体的能量,达到御寒的效果。

冬至各地区食俗

吃烧腊与姜饭

广东人冬至吃烧腊与姜饭,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潮汕一带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

吃年糕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

吃冬至团(冬至丸)

在南方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冬至丸),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实际上,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节气冬至的风俗有哪些

绝事?拜贺。

“绝事”,就是断绝一切事情,把冬至作为一个息事宁人的特殊日子对待。古人认为,冬至是死而复生的关键点,因此,冬至绝事、安身静体便是模拟死亡,以待回归。这是古老农事信仰的反映。冬至,因是一阳之首,古代又曾作为岁首,因此,迎阳贺新的活动也在冬至保留下来。在这一天,人们要有交贺活动,互相拜贺,又称贺冬。汉代时,朝廷和民间甚至有五天的假日,宋时尤盛。

数九?献鞋袜。

冬至到春分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也是由寒冷变暖的转折时期,因此,自古以来,就有从冬至起数九个九即八十一天的风俗,谓之“数九”。数九的风俗,最早见于《荆楚岁时记》一书,讲南朝“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所以,“数九”之俗,意在消磨沉闷而寒冷的冬天,企盼春回大地。此后,历代沿之,并产生了类似于《九九词》《九九歌》等歌谣。早在汉朝时,就流行冬至日儿媳妇向公婆献鞋袜的风俗,此后历朝承之,直到清末,此俗还盛行于北方。那么,为什么在冬至日儿媳要向公婆献鞋袜呢?曹植在其《冬至献袜履表》中说:“国家冬至,献履贡袜,以迎福践长。”原来,贡献鞋袜是为了“迎福践长”,以图祓厄迎福,生命得以长久。

另外,冬至日还有测日影、添线、飞灰、履长等习俗,但各种资料记载,语焉不详,不作赘述。值得一提的是,冬至食俗:吃馄饨,历朝均存。

祭祖

南方沿海一带如粤西、潮汕、浙江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冬至的来历和风俗

全文共 1955 字

+ 加入清单

天气严寒异常的冬至来历你知道多少呢?关于冬至的风俗你又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冬至的来历和风俗,以供参考,欢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哟!

冬至的风俗

一、祭祖

祭祀祖先是我国许多节日里常有的习俗活动,冬至也是其中之一。《中华全国风俗志》里,就有“冬至节,祭扫坟墓,亦名“鬼节””之说。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里,祖先的灵魂对于家族的意义,与天地诸神对于国家的力量完全可以相提并论,不可马虎,不可怠慢。祭祀或者是在家庙,或者是在坟地,都是把好吃好喝的东西,尽可能地供奉给祖先。

二、吃饺子

在我们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有冬至吃饺子的节日习俗。吃饺子,又称吃“捏冻耳朵”,源于汉代的一个传说。当年张仲景在长沙做官,他告老还乡时,恰逢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很多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他非常难过,就让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棚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煮熟,然后捞起来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熟,施舍给百姓吃。大家吃了以后,耳朵就都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就模仿这做“捏冻耳朵”吃,后来就称它为“饺子”。

三、吃馄饨

冬至吃馄饨,最早流行于南宋。相传宋高宗赵构非常爱吃御厨做的馄饨,因为有一次馄饨没有煮熟,有人就要送这位御厨去大理寺治罪,但因为只有这位御厨会做馄饨,赵构就赦免了他。后来馄饨的制作方法就流传到民间,品种和花样越来越多,每逢冬至节时,家家户户都包馄饨吃,从而有了“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四、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就进入数九寒天。从冬至开始,每九天分为一个“九”共分9个“九”吗,数到81天时,便是“九尽桃花开”。

老北京自清代起,就有吃“九九火锅”、“九九酒肉”等九九消寒的饮食习俗,在九九当中要吃十次火锅,十次火锅还有十种不同的内容,但都一次火锅,一般都是涮羊肉,这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很盛行。

五、吃羊肉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以后,在民间就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以求来年有一个好的兆头。

六、吃汤圆

冬至节吃汤圆的传统习俗,在明清时代就已经约定俗成。尤其是在江南一带,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吉祥。

七、冬至赠鞋

在冬至节里,民间有赠送孩童鞋帽的习惯。赠送鞋帽,主要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健康地成长。在过去主要是手工刺绣,而现在大多数都是从市场上购买,形式也是紧跟时代潮流。

八、吃赤豆糯米饭

相传,共工氏有个儿子,作恶多端,最后在冬至这一天死去,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赤豆饭吃,用以驱邪避鬼,防灾祛病。

九、苏州冬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在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都会在冬至这天晚上喝冬酿酒。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寄托。

冬至的来历

由于阴历阳历的差距,在中国的冬至季节,一般都在每年的12月21日~23日左右,冬至的这一天夜晚十分的长,在汉武帝时期,24节气被用来指导农事的历法,主要采用的是平均时间法来划分节气,这样一来冬至和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日期就被称为了中气,中气之间再进行划分,也就成为了24节气,冬至只是其中一个,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个节日。

古代人们认为冬至这天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所有人都要举行贺冬仪式,唐宋时期在东至,还需要祭天祭祖。

冬至的美食

清代北京及苏杭等地注重冬节,所谓“肥冬瘦年”,即宁愿过年时节俭,也不能在冬至虚度之意。民间或用各种食物互赠,叫“冬至盘”,并互相庆贺,叫作拜冬。至今,江浙、闽台、两广民间仍盛行过冬至节,在此节祭祖、吃糯米制品以及聚宴等,其中有不少很有意思的饮食活动。

如江浙一带多吃冬至肉、冬至鱼及鸡鸭。冬至肉是用猪肉和酱油煮烧熟的,相传吃了能身体壮健。冬至鱼是把鱼分食后留下头尾,用碗盛着放在米桶内,叫“吃剩有余”,取食物丰足之意。这和除夕夜吃鱼,寓意“年年有余”相似。

北方一些地区如北京、天津,冬至夜吃饺子或馄饨。谚语云:“冬至馄饨夏至面。”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河南名医张仲景。他在冬至日开设舍药棚,用羊肉与药物包入面皮中,制成耳朵状的“娇耳”,给人们治疗冻烂的耳朵。

后人在冬至日包饺子吃以作纪念,相传这样一来耳朵就不会冻掉了。其实冬至吃馄饨应追溯到古代的祭祀食物、南北朝时的偃月形馄饨等,与张仲景可能没什么关系。

在闽台及两广的部分地区,则有搓丸之俗。以糯米粉拌水揉成团,搓成实心或加馅料的圆子,入水煮熟,祭祀先人,叫作冬至圆,也和元宵一样,寓有祈盼家庭团圆、诸事美满之意。

相传,冬至圆原是闽南一位老妈妈因思念在他乡谋生的儿子,泪水滴入碗中滚成的,后来人们相沿成俗。有的人家如有亲人在外的,要在聚宴席上空位前摆上冬至圆,以示团聚。或晒干圆子,留待回家之日补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冬至除了吃饺子还有什么风俗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除了吃饺子还有祭祖、喝酒消除寒冷的风俗。冬至作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其中之一,一直有着吃饺子的传统风俗,但在很多地方都有着不同的风俗,祭祖和喝酒消寒就是其中之一。

在浙江绍兴的民间就有着冬至祭祖的风俗。每至冬至,家家户户都会去家庙或者祠堂来祭祀祖先,意味着追思祖先,仪式特别隆重。冬至时的祭祀其实是因为古代人们对自然的原始信仰,由于无法解释很多自然现象,古人便把这些归于上天的操控。因此,从古代人们就尤为重视祭祀活动。

在山东各地都流传着在冬至喝酒消寒的风俗。俗话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在冬至之后就入九了,所以喝酒消寒便成为了很多地方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冬至的来历和风俗和传说是什么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来历不可考了,风俗自然很多,传说也有的。

拜祖:冬至日,民间有拜祖、敬老、赠袜子的风俗习惯;在外维持生计的人必须回到故乡过新年,表示人有归处。

吃饺子:每一年阴历冬至节气这一天,无论穷富,是不可或缺的传统节日饭。

吃馄饨:饺子馅包成角儿,呼作“小馄饨”。最开始做成小馄饨是在冬至节气这一天,原意也是求平安的。

关于冬至夜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传说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共工氏有子,不成才器,作恶多端,于冬至日横死,死后化为疫鬼,还要生事端。人们发现他畏惧赤豆,所以在冬至日吃赤豆饭,防灾祛病。吃饺子的来源,更多了,有说是张仲景,又有说是神医扁鹊,还有说是女娲造人,心疼泥人忍冻害耳,所以做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冬至祭祖是什么地方的风俗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浙江绍兴民间在冬至祭祖风俗。每当冬至时节,浙江绍兴民间家家户户都会祭祀祖先,有祠堂家庙的是要聚集族人到宗祠里的,称之为“做冬至”。像安徽合肥、巢湖等地区,也是有“做冬至”的传统。一般冬至是用剪纸剪出男女衣服,送到祖先的坟前焚化,俗称为“送寒衣”。祭祀之后,亲朋好友会聚在一起吃个饭,联络一下感情。

冬至又叫做冬节、日南至等,兼具人为和自然两大内涵,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较为重要的一个节气,还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作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的民间是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福建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全文共 1968 字

+ 加入清单

不同地方过冬至风俗都是不一样的,福建的各个市过冬至都有所差异,福建省中又包含好几个市,不同的市风俗又有些不一样。那么福建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福建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厦门

厦门人对鸭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一年四季都在吃鸭,盐鸭、酱鸭、烤鸭、四物炖鸭,冬至吃姜母鸭。姜母鸭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别滋补。因此,冬至一到,就有很多人开始排队买姜母鸭。

福州

福州人搓“米时”(是一个字,xi第四声)时,桌上置竹箩,箩中放红桔数粒、红筷一双、纸花一对等。搓“米时”也称“搓圆”,寓意团圆;“米时”则象征“时来运转”。搓“米时”由全家人围坐在圆桌周围,边搓“米时”,边唱歌。

泉州

泉州风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

漳州

漳州的风俗,要吃冬至糖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用糯米磨粉搓丸,放置在竹筛上。第二天清晨放入红糖锅内煮熟,作为节日早餐。旧时农在这一天还要到祠堂祭祖。

沙县

沙县人的汤圆,汤汁中喜欢配于竹笋、香菜等作料。因为沙县临近三明市区,所有有些习俗已经逐步消失,一些传统的习俗,比如舞龙舞狮什么的估计只有在乡下可以见到。

客家人

客家人称冬至为“冬节”、“亚节”。宁化流传着这样的民谚:“冬至至长长也短,夏至至短短也长。”所以冬至他们会进补和酿米酒、制腊味等,而乡民们进补首选的是狗肉,那天他们大都买小狗宰杀,用狗肉配一些如当归、党参、熟地、黄芪、人参等补血补气的中药煨或清炖后食用,且须早晨起来服用。也有一些乡民取猪蹄、公鸡等配补药炖食。

长至节是不是冬至的别称

是的,冬至除了长至节这个别名,日短至、冬节、亚岁也是冬至的别名。

冬至节气谚语

1、冬在头,卖了被置头牛;冬在腰,冻死猫;冬在尾,冻死鬼。

2、晴冬至,年必雨。

3、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

4、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5、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

6、冬至下场雪,夏至水满江。

7、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冬至在尾,后悔没有火炉。

8、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

9、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

10、冬至南风百日阴

11、阴过冬至晴过年

12、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13、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

14、冬至头,天气暖;冬至中,天气冷;冬至尾,冷得迟。

15、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

山西吃饺子谚语

山西:饺子就酒、越过越有。

山西: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

山西:送行的饺子迎行的面。

山西:冬至饺子夏至面。

山西:哑巴吃饺子--肚里有数。

山西: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来。

东莞冬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1、冬团

正所谓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东莞水乡人则吃“冬团”。在往时,冬至到,东莞家家必做冬团。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选择多了,有些传统小食已经没有往日那么流行,但在不少人的家里,冬团仍是过冬至的必备食品。

新鲜出炉的冬团口感很好,表层糯米粉十分松软,里面的馅料甜而不腻。冬团有甜和咸两种,甜冬团的馅料是爆米花、花生、糖,一般是爆米花一斤、花生两斤、糖三斤这样的比例。咸冬团的馅料则是眉豆、盐和糖。

需要注意的是,冬团的馅料如果是用盅捣鼓出来的,就很松软不会变结实,但如果是那种用锅把糖炒溶化的馅料,很快会变结实就不好吃了。另外,包好的冬团要用蕉叶包起来摆放成一行行放进蒸笼,然后放到锅里蒸20分钟左右即可。

2、咸丸

除了冬团之外,很多东莞人还有吃咸丸的习俗。东莞咸丸用糯米粉随意捏成团,不加馅。汤一般用虾米、腊肉、鸡、蚝等熬成,还有少量的青菜,汤汁味道鲜美。

咸汤丸是一种在东莞埔田地区很受欢迎的冬至美食。在寒冷的冬至夜晚,用鸡、排骨、瘦肉、蚝豉、鱿鱼、瑶柱、虾米、冬菇熬成一锅分量十足的浓汤,把搓成手指粗细的糯米条掰成小块投入汤锅中,待滚之时放进大白菜丝煮熟即可。

除了冬至外,在元宵等传统节日里,咸汤丸都会出现在东莞人的餐台上,寓意丰收富足、家庭和睦。

3、萝卜粄

在东莞东部生活着很大部分的客家人,客家人每逢冬至的时候,都会自制客家风味食品——萝卜粄。虽然各地制作的萝卜粄形状多种多样,但在东莞的客家人却多钟情于圆形,寓意“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萝卜粄可以选择糯米粉和粘米粉,也可以选择面粉,比例要适当,面粉放到锅里煮到八成熟,拿出来放大大盆里和,这就是粄头。接下来就是炒馅料,即将准备好的猪肉、萝卜丝、虾仁等馅料来回翻炒,炒熟后,用粄皮一包,放在事先准备的香蕉叶蒸,二十分钟就大功告成。

4、红薯糖水

每逢冬至,东莞沿海镇区的人,就会食红薯鸡蛋糖水,红薯寓意鸿运,渐成习俗,是为了图个好意头。煮红薯想要煮得漂亮,也有技巧,煮之前,可以用热水冷水交替清洗,有助于烹煮时成型,糖水不会太糊,汤色更漂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节气之冬至的传说和习俗是什么的知识_冬至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

全文共 3046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冬至的由来风俗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冬至节气的语录

1. 拧紧时光的发条,释放祝福的信号,放慢匆忙的步调,又是冬至来到,愿你把快乐接收了,把好运全拥抱,心情美丽面带笑,休闲日子更美妙。

2. 冬至到访,养生有道,静神少虑,快乐第一,不计琐事,豁达心里,头脚保暖,感冒远离,劳而勿过,注重休息,适当运动,慢跑太极,食宜多样,谷肉蔬配,温热当道,热粥为宜,起居有常,早睡晚起。关怀送上,安康伴你!

3. 最幸福的是吃饺子,最痛苦的是包饺子,就像感情一样,最幸福的是爱情,最痛苦的也是爱情。

4. 冬至开始起阳气,却是一年最冷季,我有牵挂与惦记,想你发送暖信息,北方袭来冷空气,莫把防寒当儿戏,愿你天天都得意,冬天不冷心情如意!

5. 冬至节气到,天气更寒了,保健不可少,贴士来关照,阳光是个宝,晒晒身体好;要想身体健,必须天天练。祝福你,健康快乐,幸福美满乐逍遥。

6. 冬至冬至,好运至,倒霉跑了;平安至,意外没了;健康至,疾病去了;快乐至,忧愁溜了;关怀至,心里暖了;祝福至,幸福来了;祝冬至快乐!至善至美!

7. 朋友,赶快进入快乐驿站吧!因为冬至圣诞元旦举行串联会,来送礼物:冬至把健康送于你,圣诞用快乐给予你,元旦拿幸福相赠你,还等什么!收礼物吧!

8. 饺子饱,尖尖角,冬至到,吃饺子,白亮亮,热腾腾,去寒冷,家家户户吃饺子,开开心心好日子,祝你冬至吃的开心温暖。

9. 对于吃货来说,每天有好吃的东西,生活不会单调到哪儿去。

10. 冬至悄悄到,忧愁渐渐消,烦恼统统跑,压力日日少,快乐紧紧抱,开心连连找,健康团团绕,富贵滚滚到,事业步步高,生活岁岁好,冬至快乐!

11. 吃下一口饺子,就吃下父母包的心意,父母对我的好,怎么也不会忘记。

12. 知你工作辛苦送上我的祝福;懂你上班疲惫送上我的安慰;但愿我的祝福赶走你的辛苦;愿望我的安慰消去你的疲惫。冬至到了,别忘记吃饺子,愿望你今后高兴每一天!

13. 冬至时,寒暑替,祭祖先,敬神灵,吃圆子,人团圆,吃面食,精神抖;九层糕,糯米做,敬长辈,拜祖宗,去灾邪,宁严冬,念朋友,遥相祝。

14. 冬至到,为你送上暖胃煲汤。一碗羊肉汤,洋洋得意喜洋洋。一碗排骨汤,强筋健骨身体壮。一碗狗肉汤,营养滋补更健康。一碗幸运汤,幸福如意添吉祥!

15. 冬至,思念的时节,漫天飘飞的雪花是想你的心絮,呼啸凛冽的北风反衬想你的热情,寒冷将是暂时,友情永远温暖,祝冬至快乐!

16. 大地有了阳光才显得生机盎然,生活有了朋友才不会寂寞孤单,冬至有了祝福才让彼此温暖。冬至到了,不要忘记为朋友送上深深的祝福,冬至快乐。

17. 雪花飘逸出芬芳,让你醉心于清爽;雪花放飞出舞姿,让你沉迷于逍遥;雪花流放出异彩,让你感受到光洁;雪花谱写出旋律,让你冬至愉快!

18. 冬至了,望着那弯弯的水饺,想你的心又加剧了,想你那弯弯的睫毛,看我时的含情脉脉,想你那弯弯的嘴角,为我的一点幽默而微笑,想你想你。今天冬至了,我不在你身边,记得照顾好自己啊!

19. 有句话儿对你说,冬天运动一下消化快;有句话儿对你说,多运动多吃饺子;有句话儿对你说,冬至吃个饺子更幸福;有句话儿对你说,祝你冬至安康。

20. 冬至要到了,天气变冷了,友谊思念了,祝福送上了,衣裳该加了,不要感冒了,营养要补了,饺子该下了,温暖下肚了,心情热乎了,生活滋润了。预祝冬至快乐!

冬至各地的习俗

1、北京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2、南方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北方人吃混沌,南方人出饺子。

3、狗肉羊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4、红豆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5、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6、苏州冬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7、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福建人祭祀时的供品。麻滋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麻糍也是闽南著名小吃,其中又以南安英都出产最为出名,其原料为上好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糍香甜可口,食后耐饿,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软韧、微冰。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

冬至的传说故事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枢的日子,这一天之后,阴气渐消,阳气渐长。冬至,皇帝到天坛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