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降雨量5mm是什么雨(热门20篇)

浏览

6659

文章

23

篇1:降雨量划分标准是什么?是怎么划分的?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雨量等级划分标准:24h降雨量小于10mm为小雨。24h降雨量10~25mm为中雨。24h降雨量25~50mm为大雨。24h降雨量50~100mm为暴雨。24h降雨量100~200mm为大暴雨。24h降雨量在200mm以上为特大暴雨。

降雨量是一种重要的灾害数据,具有混沌特性,对于降雨量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

气象部门的标准是: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

防汛部门的标准是: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

水文部门的标准是: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250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涿州为何损失如此惨重 涿州市的降雨量如何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由于受到强降雨的影响涿州出现断水断电断粮的情况,大约13万人受灾,部分的村庄被洪水所包围,如今涿州为何损失如此惨重,一方面是由于台风杜苏芮的影响,从7月29日8点到8月1日11点在涿州市平均的降水量达到355.1毫米,最大的降水量有435.7毫米,在多个街道和乡镇平均的降水量都已经超过300毫米,短时间的强降雨已经超过涿州平时的防汛标准。

1

六条河流交汇之处

另一方面原因就是涿州的地市属于平坦,有六条河流交汇之处,分别是小清河、永定河、拒马河、琉璃河、白沟河、胡良河,六条河流遇上最近几年最强的降雨,将产生严重的后果,现在救援队都已经到达涿州,开始救助被困居民,救援物资正在紧急运输。

2

与城市基础设施有关

涿州这一次的损失严重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关系,由于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当中的基础设施相对来说属于滞后,比如防洪设施、排水系统等方面都出现明显的不足,极端天气来临之时会导致损失的加剧,这一次涿州的损失严重和城市规划以及土地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城市发展过程当中出现占用河道等行为,导致水资源的减少以及水流受到阻碍,不利于城市面临洪涝的危险,因此在后续规划当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3

做好防范工作

央媒表示面对极端的降雨天气以及高温天气的双重考验,涿州需要做好应急的防范工作,首先加强防汛抗灾的相关工作,及时将预警信息发布,做好一系列的准备以及救援的措施,其次就是要注意降温防暑的工作,避免出现中暑以及射热病的情况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降雨量多少毫米算暴雨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暴雨是指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或连续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降水。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暴雨形成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般从宏观物理条件来说,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产生较大的暴雨。引起中国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切变线、低涡、槽、台风、东风波和热带辐合带等。此外,在干旱与半干旱的局部地区热力性雷阵雨也可造成短历时、小面积的特大暴雨。暴雨常常是从积雨云中落下的。形成积雨云的条件是大气中要含有充足的水汽,并有强烈的上升运动,把水汽迅速向上输送,云内的水滴受上升运动的影响不断增大,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急剧地降落到地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暴雨是指降雨量多少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暴雨:只要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50mm的降雨过程统称为暴雨。根据暴雨的强度可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三种。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30~7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50~100mm的降雨过程。

一、降雨量

雨量是指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作用,而以积聚的深度来确定的。我国规定以毫米为深度的单位。雨量的等级根据二十四小时内降雨量的大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几个等级。

二、降水的形态:

降水依据它不同的物理特征可以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另外还有液态固态混合型降水,如雨夹雪等。

三、中国气象局规定:

24小时内的降雨量叫做日降雨量,只要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叫做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降雨量如何计算 降雨量怎么计算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一般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目前,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有雨量筒和量杯。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

我国气象局规定: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的雨;小到中雨为5毫米-16.9毫米;中雨为10毫米-24.9毫米;中到大雨为17毫米-37.9毫米;大雨为25毫米-49.9毫米;大到暴雨为38毫米-74.9毫米。24小时内雨量超过50毫米的称为暴雨,超过100毫米的称为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夏季是降雨量较大的季节,容易引发洪涝灾害,要做好防汛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降雨量毫米是什么概念?降雨量怎么测量?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降雨量毫米是指降雨量的表示单位,降雨量以mm为单位。降雨量,又称降水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在一亩地(666.7平方米)上面的降水量到达水深1毫米。

降雨量的测量

降雨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淞等。气象学中常有年、月、日、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液态降水量称为雨量,有时两者也作为同义词。单位时间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常用mm/h或mm/min为单位。单位时间的雨量称为雨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降雨量和降雪量是怎么测量的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降水量能够十分直接了当地测出,可是对降雪量的精确测量却有一定难度系数,测量专用工具也相对的比较丰富多彩多种多样。要测量某一段时间内的降水量,气象局的作法是用一个简易的圆柱型管子收集降水,随后将给出時间内收集到的降水注浆到一个更小的圆柱型管子之中——该管子有相近量油计的等级分类和测量标尺。

无论是在降雪全过程中還是之后,许多要素都是危害到积雪的深层,非常是风速尺寸和测量頻率。这是由于当雪愈来愈厚时,其本身的净重会把下一层的积雪压紧夯实,压紧后的积雪深层要比正中间带有气体时低。英国国家气象局的考试大纲倡导气候工作人员应用一种新的积雪测量板。应用时将这类测量板置放在风雪交加中以收集积雪,每过1小时测量积雪量并将测量后的积雪清扫整洁。不容置疑,这将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作中。气象专家们则已经试着一种当降雪终止后对从10个不一样测量点测出的数据信息求得均值的新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降雨量50毫米是什么意思?降雨量怎么看?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降水量是指某一时段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降雨或降雪(经融化后)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以毫米为单位。降雨量50毫米的意思是一个地区24小时内降水量达到50毫米。降水量50毫米也是暴雨预警信号的一个划分标准。

当气象部门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时,说明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当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时,说明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当气象部门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时,说明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当气象部门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时,说明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会对生活造成毕竟严重的影响,可能会有积水成灾的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测量雨量的仪器叫什么?降雨量标准分为几个等级?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

降雨量有什么标准

每次降雨过程中,气象、水文都会根据各自的监测发布雨情,以毫米来计算。降雨量标准按等级划分分别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为了知道各自等级下了多少雨水,设定了降雨的标准。

小雨:24h降雨量小于10mm。

中雨:24h降雨量10-25mm。

大雨:24h降雨量25-50mm。

暴雨:24h降雨量50-100mm。

大暴雨:24h降雨量100-250mm。

特大暴雨: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降雨量1mm是什么意思,该如何理解?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降雨量1mm指的是单位面积上水深为1毫米,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一般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一般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

一般情况下,天气预报的降水量是有时限的,其正常情况下是指24小时的降水量。若是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

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根据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降雨量50毫米危险吗 降雨量划分标准是什么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50毫米降水量是属于大暴雨的范畴,相当于每平方米平均深度为0.05米,降雨量50毫米是危险。降雨量等级是按照降雨量来划分。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

降水量的划分标准是基于降水对人类活动和生活造成的影响来确定。小雨是指降水量在0.1-9.9毫米之间、中雨是指降水量在10-24.9毫米之间、大雨是指降水量在25-49.9毫米之间、暴雨是指降水量在50-99.9毫米之间、大暴雨是指降水量在100-249.9毫米之间、特大暴雨是指降水量超过250毫米。

虽然50毫米的降雨量属于暴雨范围,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衡量降雨影响程度的重要因素。相同的降雨量,在不同地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一个干旱地区,50毫米的降雨量可能会被认为是重大,因为土壤无法吸收这么多的水分,导致洪水和泥石流的发生。在一个湿润地区,土壤可以更好地吸收水分,降雨量相对较大的影响较小。

降雨的强度是需要考虑的因素。50毫米的降雨量如果在短时间内集中下降,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影响。这是因为土壤、排水系统和河流等无法迅速排除如此大量的水分,可能会导致洪水、道路塌方和其他灾害的发生。如果这样的降雨量持续时间较长,土壤和排水系统将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这些水分,从而减轻潜在的影响。

在一些已经建立了强大的防洪设施和紧急救援体系的地区,50毫米的降雨量可能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在一些贫困地区或缺乏适当基础设施的地方,即使只有50毫米的降雨量可能导致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虽然50毫米的降雨量被归类为暴雨,但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这个标准来评估影响的大小。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降雨强度以及当地的应对能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降雨量和降水量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降雨量降水量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同。降水量,又称降雨量,是指一定时间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以mm为单位,在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

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另外还有液态固态混合型降水,如雨夹雪等。

按降水强度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大暴雪和特大暴雪。

气象学中常有年、月、日、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降水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雨的降雨量是多少 小雨的降水量标准是多少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小雨降雨量是日降雨量低于10毫米以下,通常雨的等级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特大暴雨等等。而小雨的降雨量是以日降雨量来进行衡量的,一般小雨的降雨量是10毫米以下,中雨的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

1

大雨的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的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的降雨量为100~250毫米,而特大暴雨的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

2

微降雨量的含义

所谓微降雨量是指24小时以内降水量没有超过一毫米的雨,由于平时所说的小雨是指24小时以内,它的降水量没有超过10毫米的雨。由此可见小雨的降雨量要比微降雨量要稍微多一点点。

3

有时有小雨的含义

在天气预报当中往往不同的说法,所代表的含义各有不同,比如很多人经常听到的,有时有小雨,意思就是天气不是特别的好,阴阴沉沉的。可能在有些时间段内,会出现短时间的降水。降雨主要是指夏季降水开始和终止,都非常突然,有时候比较大,有时候比较小,但涉及到的雨量是比较大的,另外雷阵雨主要是指下阵雨时伴随着电闪雷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雨的降雨量是多少 小雨的降水标准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气象局规定: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的雨。小雨的特点是雨点清晰可见,下地不四溅,洼地积水慢,屋檐只有滴水,不带雨伞可以在雨中短距离行走而不至于把衣服全淋湿。

雨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唯一方法。它可以灌溉农作物,也利于植树造林。小雨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能够降低气温;下雨可以隔绝嘈杂的世界营造安宁的环境,还能洗刷街道。但下雨过多会影响植物生长,持续较长的阴沉小雨天气,容易导致物品返潮霉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什么来测量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一 雨量筒是测量在某一段时间内的液体,和固体降水总量的仪器引,一般为直径20厘米的圆筒,为保持同口的形状和面积,筒质必须坚硬,为防止雨水溅入,筒口呈内直外斜的刀刃形,雨量器有带漏斗和不带漏斗的两种类型。

二 雨量器是用来收集降水的专用器具,并通过与之配套的雨量量筒用来,测定以毫米为单位的降水量。

三 虹吸式雨量计能连续记录液体,降水量和降水时数,从降水记录上还可以了解降水强度,可用来测定降水强度和降水起止时间,是用于气象台水文台农业林业等有关单位。

四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是一种水文气象仪器,用以测量自然界降水量,同时将降雨量转换为以开关量,形式表示的数字信息量传输,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记录,和显示等的需要。

五雨量记录仪可广泛应用于气象,农业 工业 自动化工程,智能楼宇系统 车间 仓库,博物馆实验室,温室等应用场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暴雨指的是降雨量多少毫米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暴雨:凡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50mm的降雨过程统称为暴雨。根据暴雨的强度可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三种。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30~7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50~100mm的降雨过程。

一、降雨量

雨量是指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作用,而以积聚的深度来确定的。我国规定以毫米为深度的单位。雨量的等级根据二十四小时内降雨量的大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几个等级。

二、降水的形态:

降水根据它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另外还有液态固态混合型降水,如雨夹雪等。

三、中国气象局规定:

24小时内的降雨量叫做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叫做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最大降雨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降雨量,又称降水量,最大降水量是描述一个局部地方的降雨大小,通过对一年降雨量的统计来对比降雨的大小。如要计算某市一年的最大降水量,先测量出每天的降水量,然后进行统计,得出一个月的降水量,再对比其他月份的降水量,从而得出最大降水量,在哪个月。

降水量与降雨量是同一意义,表示一个地区降雨大小。降水量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降水量以mm为单位,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性质 降水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松等。

采用求算可能最大降雨的方法较多,但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种,第一种水文气象法,称为可能最大降水,简称PMP;第二种频率计算法,也称数理统计法;计算一定重现期的年最大口雨量,研究试图把国内外一些求算可能最大降雨的方法予以综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最大降雨量毫米是什么概念?最大降雨量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最大降水量是描述一个局部地方的降雨大小,通过对一年降雨量的统计来对比降雨的大小。降水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来表示。最大降水量是描述一个局部地方的降雨大小,通过对一年降雨量的统计来对比降雨的大小,从而得出一个时间段的最大降水量,如七月为年最大降水,达1200毫米。

降水量与降雨量是同一意义,表示一个地区降雨大小。降水量是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降水量以mm为单位,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性质,降水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松等。

气象学中常有年、月、日、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降雨量毫米是什么概念 降雨量的单位毫米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一般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例如,1毫米的降雨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深1毫米。我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雨量超过50毫米的称为暴雨,超过100毫米的称为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在天气预报中,“零星小雨”指降水时间很短,降水量不超过0.1毫米;“有时有小雨”意即天气阴沉,有时会有短时降水出现;“阵雨”指的是在夏季降水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一阵大,一阵小,雨量较大;“雷阵雨”则是指下阵雨时伴着雷鸣电闪;“局部地区有雨”指小范围地区有降水发生,分布没有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降雨量单位是什么?降雨量用什么测定?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降雨量以mm为单位,降雨量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降雨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淞等。气象学中常有年、月、日、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液态降水量称为雨量,有时两者也作为同义词。单位时间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常用mm/h或mm/min为单位。单位时间的雨量称为雨强。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