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中世界历史下册【精彩19篇】

音乐十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心时需要音乐庆贺,失落时需要音乐安抚。现在也越来越多的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习钢琴,下面问学吧小编就来盘点一下世界上最难的十大钢琴曲。 世界上最难的钢琴曲排行

浏览

2879

文章

167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汉谟拉比法典的意义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对汉谟拉比法典意义知识的学习,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内容。

汉谟拉比法典的意义

《汉谟拉比法典》对当时的意义:是国家出现后的产物,是镇压劳动人民反抗、加强和巩固王权统治的工具,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

现在意义: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便于我们全面了解古巴比伦当时的社会情况,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是人类由史前时代向农耕文明时代过渡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

地位: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

实质:法典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

与现代法律精神的不同: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当时刑法的残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同现代法律所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平等精神是不同的。

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上面的内容,很好的掌握上面的知识点,相信一定能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复习学习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二战的全面爆发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一、慕尼黑阴谋:

1、背景:(1)希特勒上台后,大肆扩军备战,吞并了奥地利,没有受到国际社会的有效抵制,侵略野心进一步扩张,又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2)英法企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苏联。

2、慕尼黑会议:

①召开的时间:1938年9月,②参加的国家及首脑: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法(达拉第)、英(张伯伦)。③英法的目的:希望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时的太平。④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这一内容被称为慕尼黑阴谋)⑤影响:慕尼黑会议是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

3、绥靖政策:在面临法西斯侵略威胁时,西方大国既对法西斯侵略不满,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为了达到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于是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甚至是纵容侵略,为自己求得一时的和平,这种政策被称为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的推向了顶峰。

绥靖政策后果:绥靖政策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导致了二战爆发

二、二战的全面爆发:

1、时间: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二战全面爆发。

2、主要事件:(1)德军占领法国在内的西欧;(2)英国遭到德国猛烈轰炸;(3)意大利加入德方参战;(4)丘吉尔上台,主张对德强硬政策。

3、二战的扩大:

①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侵略战争。(主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

②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二战进一步扩大的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民族独立运动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1、亚洲民族独立运动

中国、朝鲜、越南北部等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47年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印巴分治,1950年,印度共和国成立;1956年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独立。

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成就: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在核工业和航天技术上也取得显著成就。1998年,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11位。

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官僚体制僵化,基础设施落后。

2、非洲独立运动

1952年,纳赛尔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应被迫承认埃及独立;

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故称非洲独立年。

20世纪90年代前期,纳米比亚独立,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约500年的历史结束。

1994年,黑人曼德拉当选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人欧洲殖民者推行的种族隔离制度最终结束。

3、拉美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人民展开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1977年,美、巴签订《巴拿马运河条约》,1999年12月31日,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雾月政变"

全文共 2103 字

+ 加入清单

青年时期的拿破仑以卓越的指挥才能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天才。法国国民革命军政府,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大胆任用他到各地带兵,拿破仑也不负厚望,对欧洲封建势力进行了有力的打击。

1797年,拿破仑被任命为"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同欧洲封建势力作殊死斗争,大大维护了革命政权所取得的胜利成果。

正当他在欧洲各地扫荡封建势力的时候,得到了一个使他震惊的消息:革命政府国民议会中钻进来大批保王党分子,准备伺机推翻国民政府,恢复封建君主制。他非常仇视保王党人对革命的进攻,他曾在一封信中说:"从大革命开始,我就一直在打击国内外一切敌人,履行我作为军人的职责,恪守一名军人的义务。我抛弃了我的家产、荣誉、地位,甚至亲人,我为共和国丧失了一切,但我毫无怨言!"所以当他得到保王党人企图对革命大举反攻时,就立即派军队回国,干预议会事务。

经过清查,大批保王党分子落入法网,拿破仑共处死了160名保王党人,再一次维护了资产阶级政权。当他谈到对保王党人的镇压时说:"只有当一切都告完毕之后,我才会放刀入鞘!"表现了对革命积极的、毫不妥协的态度。

之后,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铲除了意大利北部的封建势力,接着,他提出了一连串的进攻计划:远征埃及,进而打击英国。然后对俄、奥等反法国家逐个打击,以便建立一个强大的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秩序。

国民政府同意了拿破仑的计划。

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当时埃及为英国占领,在英国的支持下,受到入侵的埃及、叙利亚人民对法国入侵者给予了有力打击。拿破仑进退维谷,难以立即作出决断。正当他陷入埃及困境之时,沙皇俄国军队在沙皇本人的带领下,组织欧洲其他反法各国,结成第二次反法同盟,向法国发起进攻,试图把法国革命彻底消灭。另外,法国国内保王党人看到这种情况,也蠢蠢欲动,企图从内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恢复他们旧有的统治秩序。

国内政局动荡不安。甚至连国民政府内部也对政府的统治不满,不少人要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向国内外敌人发起进攻。

在这种形势下,头脑清醒的拿破仑立刻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

于是,他抛下法国远征军,于1799年10月,只率少数随行人员,偷偷地离开埃及,急匆匆星夜赶回巴黎。

"拿破仑将军回来了!"

拿破仑刚一进入巴黎,他的支持者便奔走相告,立即一传十,十传百,巴黎沸腾了。人们欢呼雀跃,高呼着拿破仑的名字激动异常。

拿破仑也没有想到,他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狂热支持,他立刻把他周围的人召集起来,商量下一步计划。

"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行动,满足巴黎人民的要求,立即取消现在掌握权力的督政府,成立执政府,把大革命彻底进行下去!"其中一个人这样说。

"对!您应该成为我们的领袖。革命果实马上就要被瓜分豆剖了,我们必须对懦弱无能的督政府采取行动,捍卫革命政权、维护胜利果实。"不少人强烈要求。

拿破仑犹豫再三,他不是对自己将要采取的行动犹豫,而是想试探一下有多少人支持自己夺取政权。

终于,他微微一笑,对忠实于自己的这些部下发话了:"好!我答应你们的要求,我们立即采取行动。不过,我们要很好地商量一下具体行动措施。我的要求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是!"部下们异口同声。

看到这些人情绪高涨,满怀信心,他问他的得力干将布鲁斯说:

"布鲁斯,银行家们的事情做得怎么样?"

布鲁斯回答道:"他们都答应了我们的要求,同意提供足够用的资金。"

听了这句话,拿破仑终于咽下了最后一颗定心丸。几天前,他派布鲁斯到巴黎各大银行家那里去,希望说服这些资产阶级巨头们支持自己的行动,因为,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要发动政变是不可能的。结果,这些嗅觉灵敏的资产阶级银行家,早就从拿破仑身上看到了资产阶级的希望,所以,当布鲁斯一个个找到他们时,竟一个个都是满口答应。

11月9日,拿破仑开始行动,他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这一天是法国共和历雾月18日,所以,历史上称拿破仑在这天发动的政变为"雾月政变"。第二天,拿破仑把法国议会--元老院和500人院全部解散,夺取了议会大权,并宣布成立执政府。在执政府中,他自认第一执政,大权独揽,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雾月政变使拿破仑掌握了法国军政大权,此后,他连续采取军事行动,决定性地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对法国的几次反扑。1800年,拿破仑击溃奥地利军队,并进逼奥地利南部地区,迫使奥皇签订和约。1802年,以沙俄为首的第二次反法联盟又被拿破仑击溃,使俄国对法国的威胁解除了。

对国内,拿破仑也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其资产阶级统治的措施。他用武力征讨和分化瓦解的手段,镇压了保王党的复辟活动,同时,又采取了其他统治措施,巩固了他的统治基础。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举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礼,自称皇帝,将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第一帝国。

之后,他又进行了一系列维护帝国统治的战争。1805年,击败了由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组成的第三次反法联盟。1806年,击败了以俄国、普鲁士为主的第四次反法联盟,迫使普鲁士投降法国。1807年,拿破仑又逼迫沙皇俄国签订了梯尔西特和平条约,条约承认了法国在欧洲的统治。

这一切,都使拿破仑在欧洲的威望大增,也严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经济大危机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经济危机

一、经济大危机爆发

1.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3.时间:1929--1933年。

4.开始国:美国

5.特点: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6.影响:

⑴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社会矛盾加深。

⑵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二、罗斯福新政

1.原因: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2.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巩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时间: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

5.中心措施:调整工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调控。

6.评价:

(1)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恢复,人民生活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2)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7.启示: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演变

一、匈牙利改革

1.匈牙利事件

2.匈牙利改革

措施:政治方面——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

经济方面——1.针对国民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现象,降低积累率,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2.调整农业政策,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解;

3.在工业方面也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

(2)影响: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80年代面临新的经济困难。

3.1968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试图摆脱苏联控制,被苏联镇压。

二、东欧剧变

1.原因:

(1)内因: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造成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经济困难又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2)外因: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

2.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性改变。(由社会主义变成资本主义)

3.概况:各国执政党丧权;社会制度改变;政治版图的改变。

4.启示:(1)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4)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历史必背知识点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第1课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了沙皇****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编辑推荐: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国际联盟诞生记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民意为国联提供的是一般性的支持,但没法明确指导它的形态。它该扮演警察的角色,还是教士的角色?它的工具是武力,还是道德说教?

法国人倾向于认为,国联应该具备武力制止侵略的能力,这里的原因很明显。而律师,尤其是英语国家的律师,则相信法律和法庭。

对和平主义者来说,应对战争行为还有另一种方法:大规模裁军,并让国联所有成员国承诺不发动战争。

国联该以什么面貌出现呢?某种超级国家?各国首脑的俱乐部?一发生紧急事件就召开的大会?不管是什么形式,它都要有成员资格、规章制度这方面的考量,还要有秘书长一类的职务。

在战争期间,威尔逊这个将国联置于协约国和平进程核心地位的人,对此类具体细节神秘兮兮,一言不发。

他只说大概,当然都是些令人振奋的事情。他心中的国联要很强大,因为它要代表人类的有组织的意见。

他在"十四点计划"中指出,国联成员国要保证彼此的独立与国界不受侵犯。国联可以用武力来保护这类权利,但应该没有这个必要。

战争已经表明,普通人渴望有这样一个组织,这是他们奋斗的目标。在战争就要结束的时候,威尔逊在纽约大都市剧院对公众发表演讲:

"无论从哪个方面说,老百姓的忠告要比世故的公务员的忠告更简单直白,也更统一,后者给人的印象还是在搞玩弄权力、下赌注那一套。"

威尔逊认为,赶在战事未平的时候谈论细节是个错误。这样做只会导致协约国内讧,或许还会给敌人留下一种国联要针对他们的印象。

他觉得这个理念非常合理,是大家都需要的,因此可以自己健康地发展成形。

即便是国联公约文件正在巴黎起草的时候,他也会抵制那些在他看来过分细致的内容。他告诉国联委员会里的同事:

"先生们,我敢自信地说,下一代人会和你我一样聪明;我也觉得我们该信任国联,它能管好自己的事情。"

即便是威尔逊的支持者也对他这种随便的态度感到担忧,不过好在还有几个详细的方案出炉了……不过在这之后直到战争结束,华盛顿方面再未给出具体的方案。

编辑推荐:国际联盟诞生记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世界古代史

全文共 2179 字

+ 加入清单

【主题结构综述】

从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至公元15世纪,是世界古代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在漫长的史前社会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被阶级社会所取代。距今五六千年前,在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在奴隶制度衰落和崩溃的过程中,封建制度得以发展和确立,社会经济和文化缓慢地向前发展。

在世界古代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创造的古代文明为近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人类文明出现到15世纪,亚洲、非洲和欧洲之间的接触和交流逐渐加强,而美洲和大洋洲则与亚洲、非洲和欧洲处于基本隔绝的状态。

【基础知识识记】

第一单元

1、人类的形成和最初的人类社会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其中“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三大主要人种:黄种、白种和黑种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出现氏族。

2、亚非古代大河流域文明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

3、西方古典文明之源

雅典城邦的繁荣: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时,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罗马共和国的兴亡:罗马共和国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打败地中海西部的迦太基,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进入帝国时代。罗马帝国前后约500年(公元前27年至公元476年),与同时期的中国秦朝和西汉一样,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第二单元

1、大化改新:前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开始大化改新,成为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六世纪末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并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至632年他去逝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3、西欧封建社会: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宫相实行改革,对贵族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罗马教廷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地主,也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4、西欧城市的再兴:10世纪始,西欧出现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法国琅城市民城市自治权的斗争最典型。

5、拜占庭帝国灭亡:15世纪末,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占领,延续千年之久的拜占廷灭亡。

第三单元

1、希波战争:指的是前五世纪时,波斯帝国发动的三次出征希腊的战争,以希腊取得胜利告终。

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3、罗马帝国的扩张:经过多次侵略战争,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疆域达到最大规模。

4、“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的计数法,阿拉伯人改造之,并将其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5、马可·波罗:13世纪意大利人。在中国生活游历17年。《马可·波罗行记》记述其东方经历和见闻,在欧洲广为流传。

【能力情感价值】

1、国际意识和世界主义精神:世界上的文明虽然各具特色,但作为创造文明的人,却具有普遍的、共同的人性。一个人首先应该爱他的祖国,但这种爱国情感应该有一定的前提,那就是它必须建立在人类的和平与友好等共同的利益基础之上。倘若背离了这个基础和前提,那么这种爱国情感就会变成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日本人和德国人的狂热情绪。

狭隘的民族主义是一种极不健康的民族情感,是对人类和平的威胁,甚至是人类的公害。而国际意识和世界主义精神是一个现代文明民族和个人所应该具有的观念和意识,是一个现代人所应该具有的高尚修养。

2、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及启示:

(1)原因:拜占庭帝国为恢复过去罗马帝国,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此后,日益衰落下来;再有就是在它辉煌的时候,它在卓越中洋洋自得,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封闭保守。

(2)启示: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今天,这种启示对我们尤为重要。

3、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物质财富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交汇更新及由此而带来的人们在生活质量上的提高与内容上的丰富。同时,这种交往活动也确实对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积极影响。所以,我们要坚持和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流,力避冲突,为世界大团结而努力奋斗。

【中考试题解析】

例[2005年河南省中考试题(课改实验区)]

学校准备举办一次古代埃及、古代中国文明成就展。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参加筹备工作:(本题共3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1分)

(1)请在展览中列举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国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各一例。

(2)在展览的结束语中,要归纳出中、埃两个文明古国形成的相同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你认为是什么?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材料题,此题难度并不大,但却突显出开放性试题人性化的特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轻松活泼。第一问答案是开放性的,只要符合题意的文化成就,即可得分。第二问是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结合地图能很容易地看出两者的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1)只要符合题意的文化成就,即可。如:埃及的金字塔、象形文字、木乃伊等;中国四大发明等。(2)都形成于大河流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古文字

象形文字:

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发明了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楔形文字:

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发明的,因为文字的形状像楔子,所以叫楔形文字。人们称字为“东方的拉丁语”。

腓尼基的字母文字:

大约公元前2000多年,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西亚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在大约西元前6世纪建立,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主要流行于东亚、东南亚及南亚等地区,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量信徒。佛教认为一切未解脱的有情众生都在天道、人道、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这六道里生死流转,无有止境。四谛学说是佛教教义的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历史答题规律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政治、法律制度及人文思想的起源

世界古代

2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从政治机构的设置来看,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体现了人民主权这一特征。

(2)从运作方式来看,通过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方式保证了每一个公民都有执掌最高权力的机会,即轮番而治。

23、罗马法的演变及影响

(1)一个趋势: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

(2)两个转变:由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体系最终完成。

(3)三大核心:维护奴隶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4)四大影响:

①稳定了罗马的统治;

②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现代许多国家法律制度和原则的源头;

④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英国人戈登传奇之常胜军

全文共 1955 字

+ 加入清单

李秀成后来在狱中写"回忆录",这样反省江南战事的逆转:"苏、杭之误事,洋兵作怪,领李抚台之银,攻我城池。洋兵见银,打仗亡命。"

1860年3月,李秀成率军从皖南进入浙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杭州,引清军江南大营分兵来救,然后退回皖南,会合陈玉成回师天京,大破江南大营。5月,李秀成领兵东征,连克常州、无锡和苏州,兵锋直指上海。当时清朝上海守军薄弱,上海官绅惊恐万状,谋求自救。他们先乞求上海的英法联军"派兵助剿",由於英、法两国正和清政府交战,拒绝援手。两江总督何桂清即令江宁布政使薛焕和上海道台吴煦筹饷募勇,保卫上海。

吴煦靠捐纳起家,先任嘉定知县,后署理松江知府,曾联络英、美、法等国,镇压小刀会起义,赢得西方人的信任。现在大难临头,吴煦首先想到的便是洋人。他找到在一艘商船上任大副的美国人华尔(FrederickTownsendWard),从上海租界的酒吧里招募了数百西洋盲流,组建了一支"洋枪队"。

华尔曾经效力于法国外籍军团,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当时各国武器贩子云集上海,出售的武器良莠不齐,华尔慧眼识珠,购买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洋枪队,比如美制夏普后膛步枪(SharpeBreech-loadingRifle)、德制德莱塞撞针步枪(DreyseNeedleGun)和美制寇尔特左轮手枪(TheNavyColtRevolver)等等。8月,洋枪队协同清军首战青浦,西洋盲流一触即溃,太平军胜利克服松江,进抵徐家汇,离上海县城仅9公里之遥。这时英法联军为了自己的利益武装干涉,出动海军陆战队和军舰夹击太平军,迫使其退回松江。

青浦战败以后,华尔痛定思痛,遣散了西洋盲流,以一批菲律宾雇佣军为骨干,招募了大约三千中国人,组成三个团,着西式军服,以西法操练。此时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结束,英、法等国开始改变以前的"中立"政策,帮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军。华尔洋枪队得到大批新式榴弹炮和臼炮,战力大增。1862年2月,华尔洋枪队在松江附近两败太平军,被清政府命名为"常胜军",华尔官封四品,后来又娶了吴煦的女儿为妻,并加入中国籍。4月,李鸿章率领淮军乘英国商船抵达上海,立刻被任命为江苏巡抚。以后常胜军和淮军并肩作战,接连攻占了南翔、嘉定、青浦、南桥、柘林、奉贤等地。青浦被清军攻克以后,李秀成领精兵一万从苏州赶来,连续击败常胜军和淮军,收复青浦,但没有继续前进,而在上海城外30英里和淮军、常胜军对峙。

1862年9月,华尔在宁波附近阵亡,美国人白奇文(HenryBurgevine)继任常胜军统领。白奇文显然并不称职,洋枪队官兵军纪败坏,李鸿章大伤脑筋,请求英军司令斯塔夫利(C、W、D、Staveley)为常胜军任命一位统领,斯塔夫利挑中的人就是刚刚升任少校的戈登。这个任命有裙带之嫌,因为斯塔夫利是戈登的嫂兄,而且两人曾经在克里米亚共事过。由於这个任命必须得到英国政府的批准,戈登一直等到次年3月才走马上任。

戈登上任以后,很快用他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艺术征服了常胜军。戈登治军公正严明,他严肃军纪,建立刻板的操练制度,禁止士兵掳掠,而代之以优厚的军饷和奖金。戈登虽然严厉,但通情达理,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决不强求士兵去做。为了鼓舞士气,行军时戈登走在队伍的前面,除了一支手杖并不携带任何武器。部队行军时常遭到伏击,戈登每次都安然无恙,很快被部下敬为神灵。

此时李秀成在苏南一线分散兵力,固守星罗棋布的据点,消极防御。太平军的要塞堡垒对付寻常的绿营乡勇绰绰有余,在常胜军和淮军新式火炮面前则不堪一击。1863年5月,常胜军进攻太仓,戈登先以榴弹炮进行四个小时的狂轰滥炸,将太平军的防御工事彻底摧毁,然后再命令冲锋,常胜军、淮军士兵和残余的太平军激烈肉搏,经过苦战才攻克太仓。此战太平军阵亡两千人,是常胜军的十倍。

接下来攻昆山,戈登和淮军将领程学启考察地形,发现昆山被水道包围,唯一退往苏州的道路建在河边。戈登於是率军乘炮艇迂回西南,断敌退路。昆山太平军溃逃,常胜军的铁甲炮艇沿河追击,在十几码的距离上以密集的霰弹猛烈轰击,太平军伤亡惨重。苏州太平军守将谭绍光率兵来援,和淮军、常胜军发生激战,被击退。昆山之役太平军阵亡三千,而常胜军也伤亡五百人。

戈登在1864年春天给他母亲的信中这样写道:"我想,如果我能活下来,圣诞节之前应该能回家。我承受的损失惊人,100名军官伤亡48人,3,500名士兵伤亡1,000人。不要说我脾气倔强,但我真是不在乎提升或荣誉。我知道当我离开中国时,我会和来时一样穷。但是我想,通过我的努力,数十万人的生命能够得救,我就心满意足了。"挽救生命云云,大概指尽早结束战乱,使老百姓不至於长期流离失所。戈登以后的所作所为,证明他这封信并不是在唱高调。

编辑推荐:英国人戈登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美国移民的历史

全文共 952 字

+ 加入清单

移民的争议越演越烈,正在洛杉矶访问的中国近代史及文化史研究专家郑师渠教授在加州理工学院发表演讲,指出19世纪中叶以后华人移民来美的背后都有一种无奈和扭曲。

定居在美国源自一个理想,这个理想是人们可以一起并同意经由以大众利益为基础法律的定立,去管理他们自己。心怀这个理想,102个英国殖民(后来被称为?#28165;教徒?在西元1620年坐上"五月花"轮船,他们在麻卅的Plymouth市登陆,这是一般被认为欧洲"计画"移民的开端。在西元1638年,即五月花号航行的18年后,瑞典开始来美国的移民。跟清教徒不同的是瑞典移民不是因为宗教的迫害-他们是瑞典政府派有组织的殖民地开垦者,并Delaware建立一个殖民地。在1655年,殖民地被荷兰所占,约1840-1850年中,另一波从瑞典的移民开始在纽约地区开垦,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殖民地时代,美国大部份移民来自北欧,在1770年代有些下降,但到1800中期又开始增多。新移民来自几个国家,但主要是德国爱尔兰,因为他们的农作物欠收而迫使他们离乡背景。其他有从纽芬兰、西班牙、义大利.、北

他表示,移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正常现象,但华人移民美国则与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联系在一起,他们在美国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时常遭受歧视和欺侮,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历史现象。

他表示,自从鸦片战争以后才有较多的华人来到美国,多数是从广东台山、番禺、顺德等地背井离乡,来到这块土地上“淘金”的。他们多数属被掠卖的华工,被欺骗并像“猪仔”一样被运到美洲,特别是旧金山。从1850年到1882年,大约有三十万华工来到美国,为美国西部的开发做出了贡献。

他指出,目前美国华人人数已达两百万左右,其经济、政治地位与15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洛杉矶地区作为华裔集中的地区,华裔还能当选为市议员,出任市长、副市长,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在美生活的华裔及华人,不应当忘记过去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为中美两国及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做出贡献。

他于近日应加州州立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邀请,来美国讲学及进行学术交流。在加州州立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他主讲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动”。在加州理工学院,他主讲了“早期来美华人的历史背景”。在加大洛杉矶分校(UCLA),他主讲了“中国近代的文化民族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历史必背知识点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赫鲁晓夫改革

1.时间:1953--1964年。

2.内容: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弊端,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3.评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

1.时间:1985年

2.前期重点:经济改革,没取得成效。

3.后期重点:政治改革。

4.影响: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一党制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三、苏联解体(1991年底)

1.原因:

(1)根本原因:长期以来极端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4)其它原因: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泛滥;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等。

2.催化剂: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

3.认识: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编辑推荐: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动荡的中东地区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动荡中东地区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1.“中东”概念:亚洲西部,欧亚非三洲交界地带,以阿拉伯人为主,也是犹太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地理位置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阿拉伯和以色列矛盾错综复杂。

2.特点: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

3.表现:四次中东战争(发生在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引发第一次中东战争)

二、错综复杂的矛盾

1.原因:

(1)重要根源:列强的介入。

(2)争夺实质:领土之争。

(3)加剧冲突因素:水资源之争。

(4)民族矛盾、宗教斗争:圣城之争

2.中东问题的关键:巴以冲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自由女神像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自由女神像,作为美国象征,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以西的一个小岛--自由岛上,她手持火炬,矗立在纽约港入口处,日夜守望着这座大都会,迎来了自19世纪末以来到美国定居的千百万移民1984年,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自由女神像是法国人民1884年赠给美国人民的礼物,是自由的象征,女神像高46米,连同底座总高约100米,是那时世界上最高的纪念性建筑,其全称为"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正式名称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整座铜像以120吨的钢铁为骨架,80吨铜片为外皮,以30万只柳钉装配固定在支架上,总重量达225吨,铜像内部的钢铁支架是由建筑师维雷勃杜克和以建造巴黎埃菲尔铁塔闻名于世界的法国工程师埃菲尔设计制作的

女神双唇紧闭,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着罗马式宽松长袍,右手高擎象征自由的几米长的火炬,左手紧握一铜板,上面用罗马数字刻着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日期--公元1776年7月4日,脚上散落着已断裂的锁链,右脚跟抬起作行进状,整体为挣脱枷锁挺身前行的反抗者形象,女神气宇轩昂神态刚毅,给人以凛然不可侵犯之感而其端庄丰盈的体态又似一位古希腊美女,使人感到亲切而自然当夜暮降临时,神像基座的灯光向上照射,将女神映照得宛若一座淡青色的玉雕而从女神冠冕的窗孔中射出的灯光,又好像在女神头上缀了一串闪着金黄色的亮光,给热闹而喧嚣的大都会平添了一处颇为壮观的夜景创造这一艺术杰作的是法国雕塑家巴特尔迪,女神的形象源于他在17岁时亲眼目睹的激动人心的一幕: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了推翻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政变一天,一群共和国党人在街头筑起防御公事,与政变者展开巷战暮色时分,一位忠于共和政权的年轻姑娘,手持燃烧的火炬,跃过障碍物,高呼"前进"的口号向敌人冲去,不幸中弹牺牲从此,这位高擎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了雕塑家心中追求自由的象征,另外,女神像的形体以巴特尔迪后来的妻子为原型创作,面容则取自他的母亲

一个多世纪以来,耸立在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铜像已成为美利坚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谊的象征,永远表达着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美国经济的发展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原因

1.战时积累的大量工业生产需求;

2.有效的经济措施;

3.战后对外的经济扩张: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3)马歇尔计划开拓欧洲市场;

(4)第四点原则开拓第三世界国家市场。

4.新的科技革命的促进作用。

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

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

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启示

1.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的经济建设在产业结构上应该注意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合理配置;在空间布局上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开发的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达芬奇画作200年来首现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在拍卖会上以一万一千英镑购得、最初以为是某位无名艺术家所作的一幅年轻妇女画像,被多位专家断定是达芬奇所作,使得其潜在价值飙升至一亿英镑或更高。

如果获确认,这将是十九世纪初《抱银鼠的女子》被断定为达芬奇作品以来,第一幅被确认出自达芬奇的画。

收藏家意外发现

根香港大公网报道,一位匿名瑞士收藏家于1998年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购得这幅叫做《少女侧面头像》的画作。当时佳士得把这幅作品列为“德国学派,十九世纪初”。

该名收藏家只是心血来潮购买了它。他的朋友、加拿大收藏家彼得?西尔弗曼说:“他只是觉得这幅画很好看。”该匿名收藏家把这幅画放在家中抽屉里,没有给它上裱。

去年,这位收藏家向西尔弗曼展示他的收藏时,把《少女侧面头像》从抽屉抽出来。于是,西尔弗曼成为第一个发现这画幅可能是达芬奇所作的人。

西尔弗曼说:“我的心开始狂跳,我相信一分钟跳了一百万次。我立即想到这有可能是一位佛罗伦萨艺术家的作品。我脑中闪过这是出自达芬奇之手的念头。”

西尔弗曼把这幅画的照片寄给大英博物馆和盖蒂博物馆画作馆长尼古拉斯?透纳博士。透纳说:“我立即想到两个可能性:一幅非常出色的赝品,或一幅不为人知的达芬奇作品。”

他对这幅画中少女面部周围的明暗技巧惊叹不已,他相信这只有像达芬奇这样的左手画家才有可能画得出。他说:“当时,除了达芬奇之外,只有两三位左手画家有这等高超技法。”

众多权威专家认定

西尔弗曼安排与巴黎一家专门处理美术作品数码图像的公司吕米埃技术公司的专家们见面。他们利用扫描技术鉴定之后说:“这是一幅达芬奇作品。”

这幅以黑、红、白粉笔和水彩作的画,画中人物可能是即将下嫁奥地利大公、墨西哥皇帝马克西米连前的意大利伦巴第贵族比安卡·玛丽亚·斯弗尔扎。达芬奇曾随这对新婚夫妇横越阿尔卑斯山脉,前往奥地利蒂罗尔。

吕米埃技术公司研究主任帕斯卡尔·科特说:“我们发现它与《抱银鼠的女子》有一个令人吃惊的相似之处,一个罕见的笔触──画家画了眼上眼下的睫毛。”该公司将于九月份完成对该画空白部分的羊皮纸进行的碳年份测定。

西尔弗曼预计,如果该画的作者被确定是达芬奇,而拥有者又愿意出售的话,至少可卖五千万英镑。其它专家说,该画价值可高达一亿英镑。

佛罗伦萨画派权威专家米纳?格雷戈里和达芬奇学派专家克里斯蒂娜?盖多,也都认为这幅画出自达芬奇之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古希腊人两千年前即已制造计算机

全文共 1228 字

+ 加入清单

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人便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一个装有刻度盘、齿轮和嵌齿的盒子,在这台“超级计算机”的帮助下,古希腊人能够提前几十年预测日食和月食。

古希腊“超级计算机”名为安提凯希拉装置(AntikytheraMechanism),是100多年前在一艘罗马沉船上发现的。除了预测日食和月食外,它也被用于记录奥运会长度4年的周期。安提凯希拉装置是在大约公元前100年制造的,此前的研究显示,它用于绘制有关行星移动和岁月变迁的图表。

根据《科学》杂志报道,X光扫描结果显示,这个装置能够预测日食和月食,同时用于记录古希腊发生的重大事件。加的夫大学天文学教授迈克·埃德蒙斯(MikeEdmunds)说:“它要比此后1000年问世的其它任何已知装置都要复杂。”剑桥大学前数学家、伦敦“ImagesFirst的托尼·弗里斯(TonyFreeth)博士说:“我们知道,这个有着2100年历史的古希腊装置能够计算数理天文学中的复杂周期。令我们真正感到惊讶的是,它居然还记录古希腊运动会的4年周期,其中就包括奥运会。”

公元前1世纪,一艘搭载安提凯希拉装置的罗马货船在希腊安提凯希拉岛海岸沉没。1900年,潜水者发现了这艘满载青铜器、双耳陶瓶、玻璃制品和陶器的沉船。除了上述物品外,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已经腐蚀钙化的块状物体,尺寸大约与一本大字典差不多。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它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扫描结果显示,这个装置最初被放置在一个矩形木框中,木框上有两扇门,上面注有使用说明。位于安提凯希拉装置前端的是一个单独的刻度盘,上面是古希腊人绘制的黄道十二宫图和一个古埃及日历。后面则是两个刻度盘,显示的是有关月球运动周期和月食的信息。整个装置靠一个手动曲柄驱动。

迄今为止,考古学家已发现81个碎片,它们构成了这台“超级计算机”所有30个青铜齿轮。据分析,安提凯希拉装置能够跟踪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等当时已知的所有行星的运动、太阳的方位以及月球的方位和盈亏。在装置后面一个跨度19年的日历上,研究人员设法读取了所有月份的名字。

月份名字均是科林斯式,说明安提凯希拉装置可能是在位于希腊西北部或西西里的锡拉库扎的科林斯殖民地制造的。锡拉库扎是大名鼎鼎的数学家阿基米德的家乡。在制造安提凯希拉装置时,罗马人已经控制了希腊的大部分地区。美国古代世界研究所的亚历山大·琼斯(AlexanderJones)教授说:“很多人一定会将这个装置与伟大科学家阿基米德联系在一起,他生活在安提凯希拉,公元前212年去世。但这个装置最有可能是在他去世后很多年制造的,它应该与可能由阿基米德发明的一系列科学仪器有关,或者说在它们的基础上制造的。”

安提凯希拉装置记录了古巴比伦人几百年前发现的一些重要天文周期,以帮助预测日食和月食,其中就包括沙罗周期。沙罗周期的长度大约为18年,此时的月球、地球和太阳处于同一相对位置。据悉,安提凯希拉装置正在雅典国家考古学博物馆展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俄国十月革命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俄国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