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炉峰禅寺【汇总20篇】

圣寿禅寺,原称仙岩寺,在瑞安市仙岩镇仙南村仙岩积翠峰下,创建于唐贞观627——649年年间。以下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炉峰禅寺,供大家参考!

浏览

6653

文章

160

篇1:南湖禅寺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南湖禅寺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湖寺位于辉县市沙窑乡白庙南湖村东部。寺院创建于汉代,盛于唐代。明代,寺院被诏封为“恩国寺”,并赐匾“恩国禅寺”。寺院地处侯兆川西部崇山峻岭间。背枕崇宁山龙处坡,面临水西沟山泉小溪,周边竹树苍翠。寺院坐北面南,一进二院,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包括山门(及春秋阁)、钟鼓二楼、中佛殿,大雄宝殿及配殿和配楼、禅堂、东0、左右厢房、龙王殿、奶奶殿以及看经明月楼等11座30余间。寺院西侧保存寺院仓储室,寺院东、南两个方位的台地上分布着和尚坟,西南200多米处的崖岸处有一座和尚塔的构件,西北山坡上还存有尼姑石塔构件,均原址保存。该寺院是南太行地区、辉县市北部侯兆川山区历史悠久、保存较为完好的寺院,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2008年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普陀山双泉禅院双泉禅寺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双泉禅院,位于普陀山象王峰东北麓,千步沙西上。明万历年间僧真静建造。清康熙间十四世孙广信重修。光绪年间僧愿宗复修。民国12年(1923)僧广印扩建。建筑面积为2759.27平方米,共有殿宇73间。

据传,此庵建成开光不久,即开《华严经》期间,八方信士前来朝圣,因人多而乏水,众僧精进祈福,未久即于殿侧岩石下有双泉涌出,泉水上乘,清冽甘甜,众皆称奇,感叹观音菩萨灵异,所以,称此庵为“双泉庵”。

地址: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象王峰东北麓(千步沙西上)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0.5-1小时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普陀山景区大门票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任县清凉禅寺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任县清凉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任县清凉禅寺位于任县固城乡后台南村,距任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唐武则天和明朝正统、成化、正德、嘉靖年间重修。清康熙初年碑文记载:“清凉寺方圆18亩,房200间,住僧300余人,占树500余株”,盛况空前。时至清末,僧去寺空。民国初期,寺内改建为台南小学。1963年一场空前的特大洪水,冲毁了清凉寺的全部遗址,仅留下一株古槐。

隋代古槐-清凉寺留存下来的唯一见证,现在台南小学后墙外。据明嘉靖年间的碑文记载古槐生长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至今已有1400余岁高龄。树高约20米,树围10余米。树身枯死部分形成一洞,可容纳5人。

据原竖立在古槐前的明嘉靖年间碑文载:“先有古槐一株,后建清凉大寺。”《任县志》载:“清凉寺在县东台南,隋开皇五年(585年)建。”可知隋槐至今己l400多岁高龄。现在隋槐树高l2米,胸围10米,冠幅15X13米。树干内心空洞,可容纳5人,内生一株子槐,胸径己达50厘米,形成独特的母槐抱子的奇观。当盛夏来临,树荫如盖,花满枝头,淡雅清香,仍可追寻到“清凉”的感觉。每至大年三十、农历六月十九、七月三十庙会之际,这里香客云集,香烟飘渺,经声远播。

景区地址:河北省邢台县任县固城乡后台南村

乘车线路:邢台或任县乘311、312、313、任县309等路公交在固城站下车,后南行至后台南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松隐禅寺

全文共 1133 字

+ 加入清单

松隐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素有“浦南第一山”之称的松隐禅寺,是金山区最大的佛教圣地,座落于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九丰村1080号。松隐禅寺始建于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年),原名“松隐庵”,由僧人唯庵禅师(又名德然和尚)所建。唯庵禅师俗姓张,华亭人,七岁到杭州天龙寺出家,后到江苏雾霞山师从石屋禅师,石屋住处庵前有棵松树,浓荫叠翠,覆盖满地。有一天,石屋禅师以手指松树对唯庵说:“子犹是松,后当广荫于人。”又说:“缘在吴淞。”于是手书“松隐”二字给唯庵。唯庵遵师教诲,不久还归华亭赤松溪,结茅而居,闭关三年,修持不出,里人(邻居)奇而敬之。里人吴山舍地捐款,集资为唯庵建庙,于元代至正年间(1357年)竣工,唯庵遂以“松隐”为庵名。

庵建成后23年后,规模日广,殿、堂、斋、寮逐渐具备。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唯庵募资在松隐庵边建造了华严塔,这使得松隐庵的影响大为扩大。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唯庵圆寂,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住持道明扩建庵院,除原有华严塔及其他建筑外,还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观音殿,旁有钟鼓楼。后道明和尚请于朝廷,得敕赐改额为“松隐禅寺”,太史杨宣题额“浦南第一山”。大明宣德年间(1427~1435年),住持无咎大师拓庵为寺,复经显大师等悉心扩展,先后历百年,才使殿阁巍峨,廊庑萦绕,僧侣成群。

“文革”中,寺庙一度被毁与一旦。1991年4月11日,经金山县人民政府批准修复并开放松隐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并新建一座建筑面积为260平方米的大雄宝殿。由时任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松隐禅寺”额匾。自此,寺庙又香火不断,佛事频繁,诵经梵呗之声,日以夜继寒暑无间。1996年扩建大雄宝殿,2000年松隐禅寺又进行了扩建。

在六百多年的历史中,松隐禅寺内两棵苍老的银杏树见证了寺庙的荣辱兴衰,并也亲身经历了历史的风雨。其中一棵被焚烧过的银杏仍然顽强地活着,那黑黑的树干记下了“文革”那特殊年代中的愚昧和无知。

松隐禅寺占地28亩,主轴线上建有观音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和华严塔,寺内还有偏殿和生活用房等建筑。藏经楼新建于2000年,为两层建筑,底层为法堂,二层为藏经楼,建筑面积650平方米,楼内梁和顶上的龙凤、仙鹤、花草彩色绘画颜色鲜艳、形态逼真。

2008年1月2日,松隐禅寺举行钟鼓楼落成暨华严三圣像开光典礼。来自上海市部分区县的佛教界代表人士,以及近三千名信徒参加了活动。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松隐镇九丰村1080号(320国道华严塔路北端)

交通指南:乘坐沪金线、南金线(南桥-朱泾)、莲金专线(莲花路地铁站-朱泾)、莲枫专线(莲花路地铁站-枫泾)、莘金专线(莘庄地铁站-朱泾)到松隐山庄(320国道华严塔路路口)下,沿华严塔路直走300米即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房山灵鹫禅寺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房山灵鹫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绍:灵鹫禅寺位于房山区坨里乡北车营村谷积山,建于元代。

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有山门、二进殿宇和4块石碑。山门与第一进殿之间,左边有明正统五年(1440)四月八日碑记一块,额篆书“敕赐灵鹫禅寺”。第二进殿是正殿,无梁建筑。第二进殿后搪墙两旁,立辽、元碑各一块。辽碑为大康四年(1078)四月十五日立。元碑为“大元至正七年(1347)三月”立。寺东配殿南侧有正统五年(1440)四月八日立“敕赐灵鹫禅寺兴建记”碑一块。旁有小石狮一尊。寺后台地上有圆通殿一座。在谷积山中,还有古塔三座。分别立在三座山上,铃档塔建于明代。鞭塔建于辽代,东塔也称和尚塔。明成化十五年(1479)所建,山上还有张公、华公太监墓。

景点位置

北京房山区坨里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长沙洗心禅寺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长沙洗心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洗心禅寺位于湖南省望城区黄金街道,西北8公里处之高顶山麓。穿过长沙高新开发区之后不远就到了。寺庙依山而建,感觉占地面积很大,建筑很宏伟。南毗毓秀麓山,北临浩瀚洞庭,风景秀丽,环境洁雅。

洗心禅寺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黄金乡。据《善化县志》记载:洗心禅寺原名洗心庵,为清初汉月法藏禅师创建,至今已有386年历史。开山以来,寺院佛事兴隆,高僧辈出,如清末中兴长沙开福寺的方丈体辉大和尚,原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和尚等都出自洗心禅寺。

寺院整个建筑群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红墙金瓦,翘角飞檐;殿内满堂缅白玉佛像,玉质上乘,雕刻精美,古朴神韵;法相庄严,其中三世佛每尊都是用高5.8米,重30余吨的整块玉石雕刻而成,更是极为罕有,不失为该寺的亮丽瑰宝。寺宇前方占地四十二亩,直径达一百零八米,能容纳上万人的洗心广场,恢宏别致,蔚为壮观。

景区地址:长沙市望城区黄金街道洗心路普瑞大道

乘车线路:在长沙市内乘907A路公交车在洗心禅寺站下即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伊春天龙禅寺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伊春天龙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天龙禅寺

天龙禅寺始建于一九九三年,由于天龙禅寺坐落在小兴安岭中部山脉,衣翠绿之兴安青山,傍清澈之汤旺河水,鸟语花香,使寺院充满生机和灵气,有“群山抱一寺,一寺镇千山”的祥运。

天龙禅寺位于金山屯区址的东南侧,大丰河北岸,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1992年5月,哈尔滨极乐寺方丈慈法老和尚来伊春选择庙址,当他来到金山屯后,立刻被这里的青山绿水所吸引。这位高僧站在大丰河南岸的山坡上举目远望,仔细地环视了好大一阵后,对同来的徒弟说:“你们看,这东西两道丛岭弯弯曲曲,郁郁葱葱,正像两条巨龙卧在这里。两个龙头分南北藏在水中,而龙身环抱着金山腹地,恰似二龙戏珠。此地好风水,好风水呀!在此建庙,这里将是如龙得水,如虎添翼,人杰地灵。”据说,在寺庙开光大典的那天中午,寺庙上空的云层0现一条弯弯曲曲、白得发亮的云带,似天龙隐现,盘旋而上,所以就把这座寺庙定名为“天龙禅寺”。

天龙禅寺的整体设计、形式布局和建筑结构,均保留了我国寺院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天龙禅寺建成后,每年佛事不断,香火旺盛,游人如织。特别是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即“佛诞日”,寺院都要举行“释迦牟尼诞辰浴佛法会”,吸引了天南地北的僧侣、居士和各界群众,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目前,天龙禅寺已重新规划扩建完毕,庄重高大的大雄宝殿,采用单层庑顶殿屋面,殿内宽敞明亮,弥勒殿六角重檐,立面高达9米,内供四面弥勒和二千尊弥勒,藏经楼为11米高重檐屋顶,新增钟鼓二楼与配殿,均设有千手观音殿、地藏殿、药师殿、伽蓝殿、祖师殿、客堂、云水堂、斋堂、流通处等,现在是黑龙江省东北端规模最大的一座弥勒道场。

为了更好的促进佛教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光大佛法,为民祈福,国泰民安,富裕发达,现仰赖社会各界同仁,继续发宏愿共嚷佛门添砖加瓦,则其功德将浩高无量,更使天龙禅寺金壁生辉,以回报众生。

地址:伊春市金山屯区址的东南侧,大丰河北岸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东华禅寺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东华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东华禅寺位于翁源县郊东北部三公里处的东华山风景区内。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由印度智药三藏禅师创建。因东华山山形地貌酷似印度灵鹫山,故取名灵鹫寺。唐龙朔元年,六祖惠能于黄梅受衣钵后于此隐修,复建灵鹫寺,改名东华禅寺,后至宝林寺(南华寺)。自此流传:先有东华,后有南华;东华证道,南华弘法。寺于唐宋鼎盛,毁于明清。

东华景区风光旖旎,奇峰异石林立,有五指山、笔架山、灵鹫山、卧佛山、狮子山、骆驼山、象鼻山、玉兔峰、天王石等,或雄伟挺拔,或形象逼真,令人叹为观止,使景区成为广东省颇具特色的宗教旅游胜地。

公元1997年,曾于福建漳州、西藏林芝闭关四年的万行法师,于此山“三圣洞”再次闭关潜修,三年后证佛性本源而0出关,于2002年开始筹备重建千年宝刹,2006年9月工程启建,2008年10月东华禅寺正式落成,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投资过亿元,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独具特色。

万行法师继祖师之禅,“农禅并重,堂上坐禅,堂下禅做,不做不食”,立东华家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秉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道德模范,圣人品行”的理念严格管理寺院。僧众恪守丛林清规戒律,-实证的清净道风有口皆碑,使东华禅寺成为全国最具特色的实修中心,吸引了众多僧信前来参学问道。

目前东华禅寺在万行法师的住持下,已成为韶关地区最具规模的佛教文化中心之一、市模范宗教活动场所、省和谐寺观教堂、翁源县公益慈善倡导者,每年为社会捐赠赈灾、助学、扶贫等功德善款数百万元,极大促进了翁源县域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杨梅观音禅寺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杨梅观音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杨梅观音禅寺坐落在广东佛山高明区杨和镇杨梅将军山上,寺院坐东向西,处在一片群山环抱之中,环境清静优雅。

观音禅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毁于1940年,1998年7月经省宗教事务局批准重新修建。

该寺院按照岭南古寺院建筑风格修建,规模雄伟,建筑总面积10000平方米,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正山门、藏经楼、千手观音殿、五百罗汉堂、功德堂、钟楼、鼓楼、僧舍等。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一座高达9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到此朝拜信徒甚众,香火缭绕。有一高僧到此惊喜发现将军山酷似一位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张开双臂稳稳抱住观音寺,使寺更添古韵与灵气,故人称大佛山。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杨梅镇境内

电话:0757-88851846

开放时间:3:00-19: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天津玉佛禅寺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天津玉佛禅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玉佛禅寺前身为“法藏寺”,始建于周隋之间(约公元557年-581年),毁于晚晴民国初年。2003年8月,天津市宗教事务管理局批准恢复重建该寺。2010年5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同时更名为“玉佛禅寺”。该寺占地400亩,主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卧佛殿,东侧有文殊殿、观音殿和客堂,西侧有普贤殿、地藏殿和发物流通处等,各殿堂有游廊相连,建筑气势恢宏,古朴典雅,生态和谐,佛教色彩浓厚,民族民俗色调赏目。该寺最大的特点是:集中供奉了一万余尊缅甸玉质佛像。其中卧佛殿供奉的卧佛像,长7米,高3米,重25吨,为一块天然玉石雕刻而成,玉质温润,色泽清雅,雕刻精美,为人间瑰宝。自开放以来,该寺香火日渐旺盛,现已成为津京地区乃至华北一处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和佛教旅游区。

门票价格:免费

景区等级:AAA

营业时间:早8:00——晚16:00

最佳游览季节:四季皆宜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当城村津静公路西侧

电话:27994384

当城村:当城村位于辛口镇政府驻地以西1.5公里。西沿子牙河,东靠津静公路。人口近8000人,有土地15400余亩,以种植业为主。是西青区人口最多的自然村。村内有关帝庙、高家祠堂等古迹。并新建有千尊玉佛寺。被评为天津市第四批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翻开当城的历史,是一部横跨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中有大量的历史考证,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是百姓生活的村庄,当城村在春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青云禅寺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青云禅寺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青云禅寺,座落在庄头镇高庙范村东的金鸡岭上,金鸡岭突兀高耸、气势非凡,不知何时人们在最高处建了一座五岳庙,唐初,佛教兴盛,五岳庙改为青云禅寺,金毁于战火,明景泰年间重建,为开封大相国寺下院,规模宏大,星辰殿宇,极为辉煌。更为奇者殿内塑释迦、老君、夫子,集佛、道、儒于一堂,祖师真人,天王金刚同一殿。

山门

如今寺庙已非昔比,但寺前四棵千年古槐却气度超凡,虽老态龙钟,有的甚至中空,可任人由腹中上下,但古槐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无限生机。

据传说,北宋时在青云禅寺还发生过“王和尚吊打包龙图,杨排凤大战金鸡岭”的故事。说的是北宋真宗年间,当地刘员外的爱女刘翠翠随母到寺内进香,被该寺主持王和尚撞见,王和尚顿生邪念,将刘翠翠禁于寺内密室中。刘员外投状开封府,包公微服私访被王和尚察觉,将包公擒拿,并吊在寺内大槐树上进行毒打。消息传到开封天波杨府,老太君派杨排凤前往营救。杨排凤与王和尚在金鸡岭上一场大战,活捉王和尚,救出包公。现在寺内的那棵古槐就是当年吊打包公的地方。

古槐

青云禅寺是尉氏县开放的佛教场地之一。

-旅游小贴士: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7:00-18:00

地址:开封市尉氏县庄头乡高庙范村

地址:尉氏县庄头镇高庙范村

庄头镇:尉氏县辖镇。1958年建庄头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城北,贾鲁河流经乡境。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4.4万,通公路。辖庄头、歇-、小营、高寨、高家、孙庄、田家、前曹、后曹、于家、文家、刘家、裴家、老鸦田、高庙范、赵迪、王家、小范、郑一、郑二、陈家、鸡王、黑高、魏家、栗林、新庄、三杨、邹家、韩集、阮家、朱家、牛家、马家、庞杨、二张家3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德安禅寺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德安禅寺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德安禅寺俗称老爷庙,始建于1927年,位于洮南市西郊。由山门、正殿、后殿、配堂、钟鼓楼等建筑组成,整个寺院布局严谨、错落有序。在历史中几遭破坏,1996年经白城市政府批准复修,并改现名。现在的寺院占地面积6592平方米,建筑面积865平方米,有正殿1处,还有地藏殿、观音殿、伽兰殿等3处殿堂,有东西寮房各1处,寺内有2米高1吨重的铜制佛像1尊,1米高铜制佛像10余尊。

相传1927年,镇守洮南的张海鹏(张-子)突然日做一梦,见关公横刀立马大呼他为“三弟!”,于是他立即提枪上马随关公向西狂奔,直追到现在的德安禅寺附近——那时还是一片荒茅之地,那马却死活不再前进一步。醒后颇觉神奇。至此,“张-子”乃张飞转世之说便不胫而走。

张海鹏为感谢关老爷点明其身世的大恩大德,决意按照梦境所指之处建一座关帝庙终生供奉。据说商贾和百姓闻听之后,都纷纷表示愿捐款、捐物以响应张的“忠义”之举。其实,-并非如此。作为镇守关东13县统帅,后沦落为日本帝国主义走狗的汉0张海鹏原本土匪出身,为了给不雅的出身涂脂抹粉,不得不编造离奇故事来呈行善只举。然而,事有巧合,当时已升任黑龙江省督军的吴俊升,来洮南视察防务时听说此事,竟于当晚也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金翅大鹏,端坐于如来身边,后来下凡尽情地享受着人间的香火。吴大帅在闲谈时把梦境说了,张海鹏等皆认为这是吴大帅不日即将展翅升迁的吉兆,于是将设计中的关帝庙扩建为关岳庙。除关羽外还供奉岳飞,以表达同吴大帅之间兄弟般的情谊和他们报效国家的“耿耿忠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玉佛禅寺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玉佛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玉佛禅寺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的安远路、江宁路口。原址在江湾镇,清光绪八年(1882年),普陀山慧根法师经五台,历峨眉,入西藏,到印度,礼佛后过缅甸,在当地华侨的赞助下,开山取玉,雕琢了五尊玉佛,并携返普陀山。

玉佛禅寺不仅是沪上名刹,也是闻名于海内外的佛教寺院,作为上海旅游的十大景点之一,它虽地处繁华的市区,却又闹中取静,被喻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玉佛禅寺创始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前后有十一任住持。首任住持慧根法师于清光绪八年(1882)从缅甸请回大小玉佛5尊,留下两尊供沪上信众瞻礼。先在上海张华浜建茅蓬,后于沪郊江湾车站附近建寺,供奉玉佛。慧根法师圆寂后,有本照、-法师先后继任住持。-法师圆寂后,有可成法师继任住持。他于1918年起,在槟榔路(今安远路)建新寺,10年方成,即今天的玉佛禅寺南院所在地。因可成法师传承禅宗临济法脉,故定名为“玉佛禅寺”。可成法师兴建新寺,费尽心力,被人称为玉佛禅寺的中兴者。可成法师圆寂,由远尘法师、震华法师、止方法师、苇一法师、苇舫法师先后担任住持。其中震华法师法师在寺内创办上海佛学院,培养了一批僧才。又在寺内设立图书馆和弘一大师纪念会,并发行《妙0》刊物,大力弘扬佛教文化。1945年,为纪念昆明“一二·一惨案”殉难烈士,在玉佛禅寺举行盛大公祭活动,主祭团由宋庆龄等7人组成,公祭后举行-,影响甚大。

景点位置

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70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灵山祥符禅寺

全文共 1111 字

+ 加入清单

灵山祥符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祥符禅寺位于江苏无锡市太湖马迹山秦履峰南麓之幽境。始建于唐,“昔人施荒邱,作寺灵山址”,历宋、明、清,几经增修,遂成规模,达“优钵花开西域种,浮屠法演上乘禅”之境。唐贞观年间(627年),马迹山里人杭恽官至右将军,归田后舍山建刹。在长安时,杭将军与唐僧玄奘交好。玄奘法师自天竺取经归来,见秦履峰南麓地形酷似西天之灵鹫,即呼为小灵山,命弟子窥基于此开法,为慈恩宗第一世。

宋大中祥符年间(1009年),重修后改称“祥符禅院”。宣和四年开寺(1124年)。明洪武二年重修(1371年)。正统十年,赐大藏经一部(1447年)。嘉靖三十年,重修正殿(1553年)。隆庆五年,重修藏经殿(1583年)。万历元年,重建塔(1574年)。天启四年,建大悲殿(1626年)。清康熙丁未年(1669年),海阳苏子荆捐资重建,历时九年,于中丞请灵岩释洪储开临济宗法席,寺僧众多,香火鼎盛,期间皆有高僧主持。时称“神骏寺”。咸丰庚申年(1861年),寺毁于战火,藏经片纸无存。惟天王殿、库房、香积厨十余间幸存。

民国三年重建(1914年),又复称祥符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祥符寺由地方出让于常州天宁寺,为天宁寺下院,天宁寺高僧圆寂后均于此入塔。1938年日军在马山实施“三光”政策,祥符寺所存屋宇大部被毁。

时岁更替,乾坤清朗,国泰民安。在党的宗教政策的春风吹拂下,经无锡市人民政府批准修复祥符禅寺,千年古刹获得了新生。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祥符寺后小灵山上建造一尊当今世界最高的八十八米青铜释迦牟尼佛立像,以图山色并湖光媲美,古寺与大佛齐辉。“万顷湖光耀佛像,千峰秀色落僧房”,更显祥瑞仙境之灵。

修复祥符禅寺,建造灵山大佛,承佛陀之教义,创无锡之大观。整体规划面积四百余亩,以南坡线为中轴,奠五阶台地,置九级浮屠。由下而上立照壁、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大佛立像。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左右两侧禅堂,僧房、配殿若干,靡不毕备。曲径通幽,渐入佳境;层层推进,蔚为壮观。其余服务设施均依势而筑,各得其所。云水胜境,相得益彰。

1994年7月3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诗云:“太湖三万六千顷,八功德水绕灵山。如来百福庄严相,无量光明照世间。”并作注曰:无锡市人民政府为保存古迹,弘扬文化,落实宗教政策,将重建祥符寺并建造大佛像于小灵山,敬赋此章为颂。赵朴老的这首诗,昭示着再生的祥符禅寺,在千古遗泽和世纪新风的融合中重放异彩,再度辉煌。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灵山路灵山胜境景区内

类型:古迹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510-8568901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灵山胜境门票210元已包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安禅寺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禅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禅寺

安禅寺(第六批国保)

时代:宋至明

地址:太谷县旧城内西南隅安禅寺巷太师附小院内

寺院创建年代不详,宋咸平四年(1001年)再建,元延祐三年(1317年)重修,清光绪年间再次修葺。现仅存藏经殿、后殿。藏经殿为北宋早期建筑,后殿为清代建筑。

藏经殿坐北朝南,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建筑面积139.24平方米,坡度平缓,出檐较深,栏额至角柱不出头。斗栱四铺作内外出华栱。各组斗栱均为隐刻栱,之上再置隐刻栱一斗三升,上为压槽枋。殿内无柱,梁架结构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脊槫下有“大宋咸平四季

······”题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明月禅寺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明月禅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明月禅寺位于调兵山风景区内,四面环山,景色优美,建筑规模宏伟状观,金碧辉煌,是东三省著名佛教圣地、辽北首刹。

明月禅寺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公元2000年得以重建,为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胜迹的精魄所在,也是辽北地区最大的一处佛教道场。其中设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伽蓝殿、法堂、五观堂(斋堂)、般若讲堂、念佛堂、僧人寮房、居士林、上客堂,并新建九层万佛琉璃宝塔。寺内挂有多块当代顶级书画大师赵朴初、启功、刘炳森、范曾、韩美林、文怀沙、沈鹏、贾平凹等所提牌匾,笔锋刚劲有力,突显功底深厚,给人以妙雅味浓的艺术美感。寺院门前建有宽大的放生池,池上架设三座白色玉石拱桥及周边护栏美观、大方、清净、典雅。门前广场和兀术城池前后呼应形成一体,每天人海如潮,车水马龙,商贸兴隆,游人如织。院墙内外有数十种松柏、红枫、核桃、丁香、刺梅、水蜡等树紧紧簇拥着高大宏伟的殿宇,使具典型北方皇家园林风格的建筑群更显金碧辉煌、彩绘云檐、相交辉映、壮观神圣。整个寺院到处洋溢着清净庄严,文雅祥和、抑扬顿挫的经声、佛号声、木鱼声梵音缭绕;道风学风严谨有序,法务昌隆、香火鼎盛、佛光普照、众心向善,善缘法缘盛况空前。

公元2014年,明月禅寺得以修建万佛宝塔,本寺方丈昌静大和尚梵行皎洁,悲心广大,为众生之大事因缘,行大愿,践大慈,为弘扬佛教文化,秉承“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愿力,奔波于各地募资化缘,在十方善信踊跃发心布施下,历时三年建造了八角重檐玲珑式九层万佛宝塔,塔内供奉相好庄严的释迦摩尼佛宝像万尊,故称万佛塔。塔内珍藏供奉佛骨舍利,万尊佛像,大乘经卷。万佛宝塔挺拔秀丽、气势宏伟,嵌空玲珑,蔚为壮观,可谓“辽北第一佛塔”兵山胜景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护国禅寺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护国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梵净山西线古寺众多,是传统的朝山路线,早在唐宋时期,印江就有甲山西岩寺、大圣墩铁瓦寺、梵净山护国寺等众多寺庙,到了明清,梵净山区佛教兴盛,形成了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的盛况。中国佛协曾认定:“梵净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齐名的中国佛教名山”。

护国寺最早建于唐代,开始叫“天池院”,兴旺于明代,改称“护国寺”,兴旺时期,两万平方米的建筑而庙宇重重,几百僧人而佛乐声声。但后来若干次兵匪患难,几度重毁重修。护国寺现占地两万多平方米,山门的门额上“护国禅寺”蓝底金字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重庆书法协会主席、印江籍贯的魏宇平先生所书。进山门后,第一座建筑为天王殿。

然后过放生池,走“T‘型桥,拾台阶而上,到大雄宝殿。此大雄宝殿为西南之最,它面宽36米,进深31米,高20米。大雄宝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四角供奉四大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大雄宝殿两边供奉24尊天。

大雄宝殿左边文物展厅,玉佛请自缅甸。碑碣、药师佛12叉神将等佛像出土自护国寺修复过程中,有一尊佛像背面刻有“万历三年”四字。

大雄宝殿右边书法展厅。“黔山第一”匾是清代题写“颐和园”大书法家严寅亮所书,原先这块匾就放在护国寺的大门上,寓意护国寺为黔山第一皇庵!这里还有西藏十一世班禅母亲朝拜梵净山的照片,和她送给护国寺的班禅照片等珍贵的东西。

现在的护国禅寺于1998年重建,重建的经历颇有些曲折。1956年护国寺尽毁,仅存残墙荒基,占地约12500平方米。1992年贵州省佛教协会捐资修建木结构寺庙六间,供游客朝拜。辽宁高僧僧佛友有感于残垣断壁,挑起了修复护国寺之重担,于1998年9月1日开工历经六载艰辛经营,共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占地16950平方米。

2003年护国禅寺落成。2004年9月在护国禅寺举办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暨大雄宝殿开光典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曹王禅寺

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曹王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曹王禅寺座落于上海市嘉定区徐行镇和桥村。史传为曹王祠。曹王者,何许人也,今已无史可考。传说不一乏祥实之记载。或说曹魏、或说李唐皆无佐证。今据第二十七代僧慧智以文物印象回忆,说是纪念汉相曹参。为当地百姓认可,实亦难可信,需求索佐证。对此,现实已无细据之必要。以佛教观照,曹植、李明皆有情众生,即使被当地百姓奉为神明。仍在六道之中。皆是佛门超度对象。此间百姓视曹王为神灵,将曹王祠更名为曹王庙。香火渐旺。百姓聚而居之,遂形成曹王镇。镇民究之根本,信佛之风渐成,便在寺内设建大雄宝殿,供奉释迦世尊。由庙而寺,定名为曹王禅寺,沿革至今。

今者,政治清明,国运昌隆,四众弟子进香礼佛者与日俱增,每逢佛教圣节,云集此者常达三千余人,为适应徐行曹王两镇合并的总体,市政规划。保护和满足广大佛教信众的宗教活动,经嘉定区政府批准,迁址、重建于此。

现已初具规模,落成之后,有圆通宝殿、大雄宝殿、文殊阁、普贤阁、钟鼓楼、伽蓝殿、祖师殿等。及斋堂、寮房等附属设施。整个建筑群采用明清风格,整体远景规划,将占地三十多亩。展望未来,这里琳宫梵宇、气象焕然、庄严肃穆,必将成为上海市嘉定东北部寂妙修善理想之场所。空气清新、水流明净、无喧闹之浊音、梵呗荡漾于田园上空、断烦恼、得净心、生菩提。亦必将提升嘉定徐行曹王地区之文化底蕴。

曹王禅寺修复工程浩大,耗资甚巨,工程进展尚需时日,故特劝请十方善信,念佛诸友,共享盛举,捐资无论多少,积沙成塔,皆是无量功德,是为启。

乘车线路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徐行潘桥路198号

乘车线路:嘉潘线北华线区间华亭963路钱泰线

和桥村:和桥村地处嘉定区徐行镇东首,东与宝山区罗店镇接壤,以沪太路为界,南与马陆镇大裕村相望,西与小庙村毗邻,北与红星村相依,土地总面积为4.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00亩。解放初期为慕浜乡红星二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期,属曹王人民公社管辖下的和桥大队,1983年正式分设更名为和桥村民委员会,2002年撤二建一,由原来的施庙村并入和桥村,二村合一,下设22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斗方山禅寺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方山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浠水县白莲河,有一座千年古刹——斗方山禅寺。寺庙坐落在白莲河风景区内,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浠水、英山、罗田三县交界处。

斗方禅林,最初由后唐同光元年(923)无著禅师建造,北宋时佛印禅师驻锡传经,元遭兵毁。明洪武重建,规模宏大,僧弟子数百人云集山上,盛极一时。建国初,寺庙仅存上斗方三重殿堂,上殿梁、柱皆石结构,石柱八根,高4.6米,柱围2.2米,建筑牢固,造型壮观,工程巨大。殿前有月台式场地,场前有石质台阶。中殿和下殿为青砖结构,亦有石柱八根,殿内有石质佛龛。

近年来,香港印静法师率海内外佛门弟子筹资数千万元修复斗方寺,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当今禅宗大德高僧本焕0师任斗方寺方丈。重修后的斗方寺于1998年11月16日正式对游人开放。当时,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名“斗方禅寺”,更使名山焕彩,古寺增辉。

斗方寺古殿为一色的花岗石建筑,石梁、石竹、石墩、石架、石墙贯斗,上刻蟠龙花纹,工精形肖,势态宏伟壮观,富有浓厚的传奇色彩,是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北普陀禅寺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北普陀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北普陀禅寺位于锦州北普陀山,殿中供奉的释迦牟尼佛由旃檀木雕成像,表面上金壁辉煌,用24K金贴面。佛光普照,香烟缭绕,经声佛号,中外游客,顶礼膜拜,络绎不绝。

北普陀禅寺法宝楼:供奉着缅甸玉佛释迦牟尼涅磐像.展现了佛祖80岁时在桫椤树林安禅入灭的造像。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举世罕见的佛祖真舍利子,是尊贵的无价之宝。其中《乾隆大藏经》是中国仅有的十部之一。此外,还有各国高僧赠予的珍品和手迹。

北普陀山禅寺的东侧是举世闻名的五百罗汉坡。五百罗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共护佛祖,宛如众星捧月,一派西天极乐世界的庄严气氛。大德高僧维贤法师亲笔题字命名为“天下第一五百罗汉坡”。

北普陀山是历代皇帝、高僧、宗师及信众朝拜的圣地。清初顺治皇帝的生母吉特皇太后游北普陀山寺,赏银千两。乾隆五十二年,锦城绅士魏养本倾全部家资修筑上山石路。历代爱国诗人、民族英雄,如孙承宗、袁崇焕、王尔烈等以及开国元帅罗荣桓登临洞府赋诗吟联,留下不朽的题咏。

光绪皇帝御笔《普陀山碑》雄浑依旧。旷世奇才王尔烈刻“得天独厚”行书于悬崖峭壁,令人高山景行,怦然心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