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煤形成的原因分析(汇编8篇)

浏览

1449

文章

8

篇1:风形成的根本原因分析

全文共 1558 字

+ 加入清单

在有海陆差异对气流运动的影响,在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大陆气压比海洋高风从大陆吹向海洋。那么风形成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小编在此整理了风形成的根本原因,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海陆风形成原因

海陆风的水平范围可达几十公里,垂直高度达1~2公里,周期为一昼夜。白天,地表受太阳辐射而增温,因为陆地土壤热容量比海水热容量小得多,陆地升温比海洋快得多,因此陆地上的气温显著地比附近海洋上的气温高。陆地上空气柱因受热膨胀,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气温(T)、气压(p)分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上空的空气从陆地流向海洋,然后下沉至低空,又由海面流向陆地,再度上升,遂形成低层海风和铅直剖面上的海风环流。海风从每天上午开始直到傍晚,风力以下午为最强。日落以后,陆地降温比海洋快;到了夜间,海上气温高于陆地,就出现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而形成低层陆风和铅直剖面上的陆风环流。海陆的温差,白天大于夜晚,所以海风较陆风强。如果海风被迫沿山坡上升,常产生云层。在较大湖泊的湖陆交界地,也可产生和海陆风环流相似的湖陆风。海风和湖风对沿岸居民都有消暑热的作用。在较大的海岛上,白天的海风由四周向海岛辐合,夜间的陆风则由海岛向四周辐散。因此,海岛上白天多雨,夜间多晴朗。例如中国海南岛,降水强度在一天之内的最大值出现在下午海风辐合最强的时刻。

如果你在海边住上一段时间,就会有这样的体验:晴朗的白天,常有风从海上吹来;而到了夜晚,风又从陆地吹向海洋。这种有规律循环出现的风就是气象上所说的海陆风。日间陆地受太阳辐射增温,陆面上空空气迅速增温而向上抬升,海面上由于其热力特性受热慢,上空的气温相对较冷,冷空气下沉并在近地面流向附近较热的陆面,补充那儿因热空气上升而造成的空缺,形成海风;夜间陆地冷却快,海上较为温暖,近地面气流从陆地吹向海面,称为陆风,这就是海陆风。海陆风因仅受一天的热力差异影响,能量微弱,风力不大,范围也小,一般仅深入陆地20~50千米,又称滨海风,在静稳天气最为显著。海风对抑制中午暑热,调节气候有很好的作用。我国拥有千万人口以上的上海市颇得海陆风的恩惠。

风形成的根本原因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受大气环流、地形、水域等不同因素的综合影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季风、地方性的海陆风、山谷风、焚风等。简单地说,风是空气分子的运动。要理解风的成因,先要弄清两个关键的概念:空气和气压。空气的构成包括:氮分子(占空气总体积的78%)、氧分子(约占 21%)、水蒸气和其他微量成分。所有空气分子以很快的速度移动着,彼此之间迅速碰撞,并和地平线上任何物体发生碰撞。

气压可以定义为:在一个给定区域内,空气分子在该区域施加的压力大小。一般而言,在某个区域空气分子存在越多,这个区域的气压就越大。相应来说,风是气压梯度力作用的结果。而气压的变化,有些是风暴引起的,有些是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有些是在一定的水平区域上,大气分子被迫从高气压地带流向低气压地带引起的。

大部分显示在气象图上的高压带和低压带,只是形成了伴随我们的温和的微风。而产生微风所需的气压差仅占大气压力本身的1%,许多区域范围内都会发生这种气压变化。相对而言,强风暴的形成源于更大、更集中的气压区域的变化。

相对于地表面的空气运动,风通常指它的水平分量。风是矢量,以风向、风速或风力表示。风向指气流的来向,常按16方位记录。风速是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水平距离,以米/秒为单位。大气中水平风速一般为 1.0~10米/秒,台风、龙卷风有时达到102米/秒。而农田中的风速可以小于0.1米/秒。风速的观测资料有瞬时值和平均值两种,一般使用平均值。风的测量多用电接风向风速计、轻便风速表、达因式风向风速计,以及用于测量农田中微风的热球微风仪等仪器进行;也可根据地面物体征象按风力等级表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绿斑藻形成的原因分析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绿斑藻

绿斑藻常见于水族箱的缸壁上,由于绿斑藻具有假薄壁组织,所以可以贴附在物体表面上生长,是缸壁中常见的藻类之一。那么绿斑藻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生长呢?形成绿斑藻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绿斑藻主要生长于静水流域中,且喜欢在有机营养物质丰富,水质清澈的水中生长,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绿斑藻繁殖速度很快,但是其生长速度极其缓慢。绿斑藻基本能适应各种生活条件,温度2-36℃、PH5-9之间、未氧化至高度氧化都可以生存。当在极端情况下(比如下了除藻剂),还可以暂时休眠难关,之后再继续生长。

绿斑藻形成原因:养份过剩或养份不均匀、光照太强、光照时间太长、CO2浓度较低、磷酸盐度低、新栽种的水草检疫工作不够确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煤形成的原因分析

全文共 1464 字

+ 加入清单

“十一五”期间是煤炭工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最佳时期。那么你知道煤形成原因是什么吗?小编在此整理了煤形成的原因分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煤炭分析

——优势

2010年下半年,随着国家政策的实施,煤炭产业集中度将明显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煤炭工业的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煤炭产业优化升级奠定了重要基础。

——劣势

技术及安全水平落后。由于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井工开采比例大,中小型矿井数量多,导致了煤炭开采技术水平的多层次性,煤矿整体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还相对落后,煤炭 资源洁净开发利用研究起步晚,技术不够成熟,大量煤炭直接燃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还相当严重。要解决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与创新,全面提升煤炭工业 的整体技术水平。

——机会

根据低碳经济策,国家淘汰煤炭落后产能,甚至关闭小煤矿,不准新建煤矿,更有利于上市公司减少竞争,有利于提高集中度,有利效益的大幅提高。

——风险

新技术应用风险。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对煤炭消费构成严重的压力,为了解决该问题对煤炭行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和煤炭的产品加工转化等技术。

洁净煤技术,主要包括煤炭的洗选、脱硫燃烧等,目前已经有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但是今后还面临低氮燃烧和固炭技术的开发应用,目前存在较大困难。

煤形成的原因分析讲解

一座大的煤矿,煤层很厚,煤质很优,但总的来说它的面积并不算很大。如果是千百万年植物的枝叶和根茎自然堆积而成的,它的面积应当是很大的。因为在远古时期地球上到处都是森林和草原,因此,地下也应当到处有储存煤炭的痕迹;煤层也不一定很厚,因为植物的枝叶、根茎腐烂变成腐植质,又会被植物吸收,如此反复,最终被埋入地下时也不会那么集中,土层与煤层的界限也不会划分得那么清楚。

但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和依据,煤炭千真万确是植物的残骸经过一系统的演变形成的,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只要仔细观察一下煤块,就可以看到有植物的叶和根茎的痕迹;如果把煤切成薄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就能发现非常清楚的植物组织和构造,而且有时在煤层里还保存着像树干一类的东西,有的煤层里还包裹着完整的昆虫化石。在地表常温、常压下,由堆积在停滞水体中的植物遗体经泥炭化作用或腐泥化作用,转变成泥炭或腐泥;泥炭或腐泥被埋藏后, 由于盆地基底下降而沉至地下深部,经成岩作用而转变成褐煤;当温度和压力逐渐增高,再经变质作用转变成烟煤至无烟煤。泥炭化作用是指高等植物遗体在沼泽中堆积经生物化学变化转变成泥炭的过程。腐泥化作用是指低等生物遗体在沼泽中经生物化学变化转变成腐泥的过程。腐泥是一种富含水和沥青质的淤泥状物质。冰川过程可能有助于成煤植物遗体汇集和保存。

成煤植物的有机组成及化学性质影响煤的类型和性质。植物的有机组成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碳水化合物;木质素;蛋白质;脂类化合物,包括脂肪﹑树脂﹑树蜡﹑孢粉质﹑角质﹑木栓质等。此外,还有鞣质﹑色素等。高等植物的组成以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为主,低等植物则以蛋白质为主,并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植物遗体堆积在沼泽中﹐在微生物的参与下易发生分解。植物的不同组成﹐化学稳定性差异较大﹐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易水解成葡萄糖﹐还可进一步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木质素相对比较稳定﹐也可氧化成芳香酸和脂肪酸﹔蛋白质在分解过程中放出氨气并形成氨基酸﹑等含氮化合物﹔脂类化合物中只有脂肪容易因水解而产生脂肪酸和甘油﹐而树脂﹑树蜡﹑孢粉质等都很稳定﹐在强酸环境下也难溶解或分解﹐只有当沼泽水流通性强时﹐才发生氧化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城市风形成的原因分析

全文共 1493 字

+ 加入清单

有时,城市中的气候变化并非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的,城市风便是一例。小编在此整理了城市风形成的原因分析的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城市风形成的原因分析知识拓展: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TheUrbanHeatIslandEffect)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出1°C,甚至更多。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有时甚至比郊区高出6°C以上。此外,城市密集高大的建筑物阻碍气流通行,使城市风速减小。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与郊区形成了一个昼夜相同的热力环流。

晴朗无风的夏日,海岛上的地面气温,高于周围海上气温,并因此形成海风环流以及海岛上空的积云对流,这是海洋热岛效应的表现。这些年来,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交通拥塞,大气污染严重,且城市中的建筑大多为石头和混凝土建成,它的热容量低,热传导率高,加上建筑物本身对风的阻挡或减弱作用,可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可高2℃,甚至更多,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从而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在冬季最为明显,夜间也比白天明显,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城市风形成的原因分析介绍

产生城市风的原因,是那些林立密集的超高层建筑物,改变了地表状况,对该地及周围地区的风场结构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结果,风被引向地面,造成垂直下冲风。下冲风沿着建筑物的贴地面处刮去,猛烈地袭击街道,并在街道的拐弯处形成“尘卷风”和“龙卷风”,即旋风。密集耸立的摩天大楼还会引起狭管效应,使得某些街道上的风特别大,甚至危害行人和行车(特别是自行车)的安全。

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和街道狭谷效应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大城市所特有的风。现代大、中城市中,因为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燃烧释放出大量热量、大气污染物集中以及城市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等原因,造成城乡间的热岛环流,使得风从周围乡村吹向城市,在系统风微弱的夜间尤为明显。它对城市风场、对流性天气、降水和干湿分布都有影响,形成市区许多特有的气候特征,并可把郊区工厂排出的大气污染物汇集到市区而使浓度增高。此外,在两侧高楼林立的街道,也可由于屋顶与“狭谷”内受热情况的差异而形成小尺度的“街道风”环流。

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境,由此形成的风称为城市风。由于城市风的出现,城区口排出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而笼罩在城市上空,并从高空流向郊区,到郊区后下沉,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向城市中心。

城市也能制造局地大风,以致造成灾害。因为城市粗糙的下垫面好比地形复杂的山区一般,街道中以及两幢大楼之间,就像山区中的风口,流线密集,风速加大,可以在本无大风的情况下制造出局地大风来。还有,据风洞实验,在一幢高层建筑物的周围也能出现大风区,即高楼前的涡游流区和绕大楼两侧的角流区。这些地方风速都要比平地风速大30%左右。这是因为风速是随高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的当高空大风在高层建筑上部受阻而被迫急转直下时,也把高空大风的动量带了下来。如果高楼底层有风道(通楼后),则这个风道口处附近的风速可比平地风速大2倍左右。也就是说,当环境风速为6米/秒时,这时风道附近就可达到18米/秒,也就是8级大风了。城市中因大风刮倒楼顶广告牌,掉下伤人的例子前面已经举过了,其中不少是因建筑物造成的局地大风。国外因高楼被风刮倒伤人,投诉法院获巨额赔偿的事件也有过多起。它还能产生它自己的特殊风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地震为什么会形成蓝光 分析地震出现蓝光的原因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地下岩石发生破裂,断错产生摩擦所生成的一种电磁效应作用。在地震的时候经常性的就能发现出现蓝光现象,也被称作是地光,造成特别大的一个范围内发光的现象,一直沿着断裂层到大气层,引起大气电离和发光的现象。大地震前几分钟,数几小时会出现地光,也有小部分是在地震后出现的。

蓝光是什么

蓝光其实就是一种光线,在长时间照射人眼球的时候,就会造成对视网膜的损坏,是属于短波蓝光,除了地震所出现的蓝光之外,像是在生活之中各类电子产品用具之中都会出现蓝光的存在,而地震也并非只有蓝光,还有红色,黄色和绿色的,只是蓝光较多。

蓝光出现的原因

在土耳其这次一天发生两次7.8级地震过之后,就有很多人发现当地天上出现了多道蓝光,也被称作地震,光出现的时候是没有规律性的,在很多地震之中都曾有过类似的现象。有的是在震前的几分钟几秒,有的则是在正前几小时之前出现蓝色闪光。

之所以会出现蓝光,是因为在大地震前,震区一带的地磁地电厂出现变化,所导致于大气中电离层,互相影响所产生的光线,其次则是在震区地下天然气甲烷之类的物质冒到地面之上,被静电点燃所产生的光线。最后也有可能是在震区地壳岩石层,在大地震前段时间发生剧烈碰撞摩擦破碎所产生的热量以及电流的释放。

地震光的原因和特性

关于地震光到底该什么时候会出现,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也没达成共识,就只是一种短期的释放,没有什么科学的依据,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则是普遍时间都非常的短,有的是散光有的是发光的云层以及球形结构,还有的是从地面散发出来的光线,但大多数都是在强烈地震的时候会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分析埃及沙漠形成的原因

全文共 1379 字

+ 加入清单

沙漠,主要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那么埃及沙漠形成原因是什么呢?小编在此整理了埃及沙漠形成的原因,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世界沙漠分布

全球沙漠分布

从地理位置而言,全球沙漠集中分布于13个地区。

由气候因素而形成的沙漠集中分布在南北纬度15°—35°之间。南半球沙漠从大西洋沿岸的卡拉哈里、纳米布沙漠开始,通过印度洋,经澳大利亚沙漠,越过太平洋到达南美的阿塔卡玛沙漠;而北半球沙漠从大西洋沿岸的沙哈拉沙漠开始,越过苏伊士运河,过红海,经阿拉伯沙漠,通过伊朗、阿富汗、印度塔尔沙漠,越过太平洋,到达北美西南部。

受地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沙漠多分布于北半球北纬35°—50 °之间,集中分布于亚洲的中部和美国西部。

中国沙漠概况

中国沙漠总面积约70万平方千米,如果连同50多万平方千米的戈壁在内总面积为12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中国西北干旱区是中国沙漠最为集中的地区,约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80%,主要沙漠自西向东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柴达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及库布齐沙漠等八大沙漠。

中国西北、华北北部及东北西部,有大片沙丘覆盖的沙质荒漠,由砾石、碎石组成的戈壁、砾漠,以及称之为岩漠或石质荒漠的岩石裸露的山地。它们主要位于北纬35~50°、东经75~125°之间,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陕西、吉林和黑龙江等7个省区。据统计,中国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面积总计约130.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5%,在荒漠地带以流动性沙丘为主的沙漠,占全国沙漠面积70%以上,在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地带以半固定、固定沙丘为主的沙漠化土地,面积约32.8万平方公里。其中,以新疆分布的面积最广,约占全国沙漠、戈壁面积的60%左右。中国著名的八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达32万平方公里,比3个浙江省还大,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沙漠之一。

埃及沙漠形成的原因

1、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范围,呈下沉气流,气候干旱,降水少;

2、东部有埃塞俄比亚高原阻挡气流进入;

3、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破坏植被;

人为因素

(一)不合理的农垦。无论在沙漠地区或原生草原地区,一经开垦,土地即行沙化。在1958到1962年间,片面地大办农业,在牧区、半农牧区及农区不加选择,乱加开荒,1966-1973年,又片面地强调以粮为纲,说“牧民不吃亏心粮”,于是在牧区出现了滥垦草场的现象,致使草场沙化急剧发展。

由于风蚀严重,沙荒地区开垦后,最初1-2年单产尚可维持二三十千克,以后连种籽都难以收回,只有弃耕,加开一片新地,这样导致“开荒一亩,沙化三亩”。据统计,仅鄂尔多斯地区开垦面积就达120万公顷,造成120万公顷草场不同程度地沙化。

(二)过度放牧。由于牲畜过多,草原产草量供应不足,使很多优质草种长不到结种或种子成熟就吃掉了。另外,像占牲畜总数一半以上的山羊,行动很快,善于剥食沙生灌木茎皮,刨食草根,再加上践踏,使草原产草量越来越少,形成沙化土地,造成恶性循环。

(三)不合理的樵采。从历史上来讲,樵采是造成我国灌溉绿洲和旱地农业区流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伊克昭盟为例,据估计五口之家年需烧柴700多千克,若采油蒿则每户需5000千克,约相当于3公顷多固定、半固定沙丘所产大部或全部油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痘痘形成的原因分析

全文共 2630 字

+ 加入清单

痘痘在医学上也称为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那么痘痘形成原因是什么呢?小编在此整理了痘痘形成的原因分析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祛除痘痘和预防痘痘的诀窍

一、吃火锅 多加一点柠檬片

放眼望去,火锅底料全是密密麻麻的花椒、辣椒,看着都在冒虚汗,即便是这样,仍有无数的好吃美女们,无限享受吃火锅的美妙,她们说,“火锅好过瘾哦,就是越辣才越巴适,痘痘嘛,长几颗出来是正常的事,过两天戒点口,吃点清淡的就消灭掉了”。

其实,在火锅底料里,加少许柠檬片,不仅能减少些油辣,也能提高火锅的“别有风味”。

二、睡前护理少不了

在美女们的眼里,繁重的工作之后,释放自己做好的方式莫过于去酒吧座座。熬夜是导致皮肤变差的致命伤,而在酒吧里,地方小,空气浑浊,烟草尼古丁的拼命进攻,再加上酒精的腐蚀作用,长痘痘更是不可避免的事,待到午夜时分回到家时,一身疲倦,倒头就睡,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卸妆,化妆品的化学物质渗透进皮肤,想做无痘美女都难哦!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只要坚持几分钟,做好睡前护理,第二天才能美美的。

三、额头肌肤露出来

美女爱漂亮,每当时尚界流行着什么最新元素的时候,总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街上的美女们效仿,例如Bobo头、复古头盛行的时候,也吹起了美女们的这股爱美风。可是,爱美也是有代价的,当厚实严密的头发,完全遮住自己的额头时,额头的肌肤没有了呼吸空间,肌肤出了油,痘痘也因此冒然而生。留有刘海的美女们,到晚上的时候,记住把头发全部“掀”开,让额头的肌肤透出来好好休息一下。

四、补充维C效果好

事业型的白领女性,这些女性看起来高高在上,可是依旧有着大家所共同的敌人目标:青春痘。社会竞争越来越大,工作上的压力,以及家庭所面对的,熬夜、加班、应酬、家长会……心理专家曾经分析过,面对的压力过大,心理的抑郁会与之成正比。所以,都市女性出现失眠,是平常的事,而由失眠引起的内分泌失调,也是引起痘痘的主要原因。身体内部发出的信号,往往是最难攻克的,除了要放轻松自己的情绪外,还要多吃对身体有益的东西,例如维生素C、蔬菜、水果,每天至少要喝两公升水。

五、多喝菊花茶

肺热型痘痘是丘疹状的,就是一个一个的小包包,平时容易口干,心烦,舌苔很黄,典型的上火症状。可以多喝些菊花茶,清肺解毒,平时少跟人生气,心平气和,多吃素菜,最好忌一个月荤再看看。必要的时候喝点枇杷膏。

六、早上一碗蜂蜜水

湿热型痘痘是脓包型的,流脓流水的那种,而且有痛感,还有口臭、便秘等症状。这也是吃得太好了,而且上火,不通常,建议吃排毒养颜胶囊,但是记住,那东西有依赖性,不能常吃,还是以饮食调节的好。早上起来喝一碗蜂蜜水也行,多吃萝卜,实在不行用牛黄泻一下。

七、当归配海带

痰瘀型痘痘是硬的,囊肿型的,平时怕热,动不动就流汗,大便也不成型。这就有妇科病的危险了,用当归熬点药喝吧。再吃点海带,海带拌芹菜,少加点鸡胸肉,就是为这种体质的长痘者准备的——其他体质的人不要试!有人说海带祛痘,那得因人而异,要是你本来就体寒,再来点海带,你不用见人了。

八、不要做的事

1、不要常常洗脸

一天洗2次脸是你必须遵守的规则。常常洗脸,会反而刺激皮脂腺的分泌功能,因为一旦皮肤表面的油脂被洗净,皮脂腺就必须“加班”工作来进行它的天然保护功能,如此一来,皮脂腺会变得愈来愈毛躁,愈来愈活泼。

2、不要用磨砂膏和收敛水

磨砂膏和收敛水会过度刺激表皮,恶化已在发炎的皮肤状况,同时也会激化皮脂腺的分泌功能,使情况更糟。此外,收敛水能使毛孔收缩,让原本已堵塞的毛孔洞口更小。

3、千万别吸烟

香烟中的尼古丁会收缩微血管管壁,使血液和淋巴中的毒素堆积,皮肤细胞的复氧率降低,因而使皮肤的愈合能力减弱,易于形成痤疮伤口的交叉感染。

4、千万别抠、挤、挑

青春痘如果用手或工具去挤压,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因手上的细菌而造成二次感染,或因挤压的力道,造成皮下瘀血,留下必须4-6个星期才会消失的瘢痕。此外,因抠挤而造成的伤口,经一再的刺激、皮肤增生的结果,形成隆起的疤痕。

九、便用药物帮忙

因应病患需要,目前市面上可买到治疗青吞痘的外用药很多,大部份是安全又有效。但绝不可能收立竿见影之效,通常在正确使用下也要二、三个月。

有收外用药品使用时,初期会变得更严重,甚至皮肤会因为适应性的关系又红又脱皮,如维他命A酸的外用药膏,但只要持续使用下去,就会接受而调适,青春痘的症状也因而改善,有些外用药效果很好,但可能会过敏,所以如果使用后会红、痒,就应先停止用药,并拿着药去请教医师。

痘痘形成的原因分析介绍

1、额头长痘:

原因:压力大,心火旺,脾气差,常生气,造成心火和血液循环有问题。

改善:早睡早起,多喝水。

2、太阳穴:

太阳穴附近出现小粉刺,显示你的饮食中包含了过多的加工食品,造成胆囊阻塞,需要赶紧行体内大扫除 ;在经络中是属于汇集与舒解的位置,当消化系统不良时就会长痘。

3、双眉间长痘:

原因:胸闷,心律不整,心悸。

改善:不要做太过激烈的运动,避免烟、酒、辛辣食品。

两眼、鼻柱之间: 肝机能不好,最好生活作息正常,不要熬夜、喝酒、抽烟。

4、鼻头长痘:

原因:胃火过盛,消化系统异常。

改善:少吃冰冷食物。

5、鼻翼长痘:

原因:与卵巢机能或生殖系统有关; 当气不顺时就很容易冒出痘痘。

改善:不要过度纵欲或禁欲,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6、左边脸颊长痘:

原因:有热毒,容易感到疲劳,口干,肝功能不顺畅。 改善:作息正常,保持心情愉快,该吹冷空气就吹,不要让身体处在闷热的环境中。

7、右边脸颊长痘:

原因:肺功能失常;容易感冒,过敏体质.

改善:注意保养呼吸道,尽量避免芒果、芋头、海鲜等易过敏的食物。

8、唇周边长痘:

原因:便秘导致体内毒素累积,或是使用含氟过量的牙膏。

改善:多吃高纤维的蔬菜水果

9、下巴长痘: 原因:内分泌失调。

改善:少吃冰冷的东西

10、颧骨之下:消化系统不好,营养不容易吸收。

11、两颊之下至耳朵:

身体虚寒,生殖内分泌系统异常,最好少碰冷饮或是寒性食品。

一、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诱发的痘痘多长在下颚(包括脖子)和两鬓.

二、消化系统隐患

显示消化系统问题的痘痘多长于嘴周和下巴两侧.身体症状可能是便秘,习惯性腹泻,胃酸过多,溃疡等.

三、情绪紧张因情绪紧张,脾气暴燥,学习及工作压力大而产生的痘痘一般集中于额头.

四、气候变化

气候,季节变化,温度骤变,使皮脂腺分泌调节失灵,会造成短发性痘痘,这种痘痘通常遍布全脸.

五、坏习惯

不注意卫生、刘海过多过密、思考时喜欢用手托腮、抠脸、不彻底卸妆、洗脸、不注意防晒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城市形成的经济学原因分析

全文共 2467 字

+ 加入清单

城市经济学以城市的产生、成长,最后达到城乡融合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以及体现在城市内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小编在此整理了城市形成的经济学原因分析的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城市形成的经济学原因分析知识拓展:中国城市发展史

起源和初期发展时期

中国是世界上人类发源地之一。距今7000到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了相当进步的农业经济。随着农业的出现,永久性的村落也开始出现。新石器时代,距今8300-4800年的天水 大地湾遗址,遗址总面积为110万平方米。出土房址238座, 灰坑357个, 墓葬79座,窑38座, 灶台106座,防护和排水用的壕沟8条,各种骨、石、 蚌、 陶器、 装饰器和生活器物共计8034件,2006年发掘工作的最新发掘研究成果显示,大地湾遗址的人类活动历史由距今8000年推前至距今6万年。仰韶文化时代, 聚落的规模已相当可观。 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面积近30万平方米,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 临潼姜寨遗址,面积为5.5万平方米。这些村落都已有一定规模,特别是后两个遗址,在居住区外发现了起防御作用的壕沟。距今4000至5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生产力有进一步的发展, 氏族社会走向解体,部落之间的战争也日趋激烈,这时出现了城市的萌芽—— 城堡。

封建社会前期的发展

自春秋开始,中国 奴隶制社会逐渐走向解体,至 战国时代后期, 封建制度最后得以确立。这一时期是社会的大动荡、大分化时期,也是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

封建社会中期的发展

西汉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城市的分布也以北方为主。 东汉末期,北方 军阀混战,黄淮流域遭到极大破坏。其后虽有魏晋时的短暂统一,但不久北方地区接连受到边远地区游牧部落的侵占,经济又遭到极大破坏。与此相反,江南地区自 孙吴以后,经济逐渐发展,至唐后期成为中国新的经济重心。

封建社会后期的发展

从元开始,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就再也未分裂过。 元、 明、 清三代的统一局势,造就了中国 城市发展史上最为雄伟、辉煌的 都城——北京。但是,从总体看,随着封建社会开始 走下坡路,元、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未能在宋代的基础上取得全面突破,在某些方面甚至有所倒退。如明清时的海禁政策,就阻碍了 港口城市的发展。又如,随着城市商业的发展,南宋都城 临安市中心的商业非常繁荣,已形成 中心商业区。然而, 元大都乃至 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却将 皇宫置于全城的中心,并按《 考工记·匠人》所述的“ 左祖右社”的思想布置了天坛和 地坛,这种“皇权至上”的布局充分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利用城市规划来维护其最后的统治。

近现代时期

1840年爆发的 鸦片战争,外国资本大举入侵,“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同时又给中国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毛泽东选集》,第589页)。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新技术和大 机器生产的浪潮也波及中国,使中国城市的发展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但是,由于我国处于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下,城市化进程与 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又是十分缓慢的。

城市形成的经济学原因分析介绍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也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农耕时代,人类开始定居;伴随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崛起和城市文明开始传播。其实农耕时代,城市就出现了,但作用是军事防御和举行祭祀仪式,并不具有生产功能,只是个消费中心。那时城市的规模很小,因为周围的农村提供的余粮不多。每个城市和它控制的农村,构成一个小单位,相对封闭,自给自足。学者们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如13世纪的地中海岸,米兰、威尼斯、巴黎等,都是重要的商业和贸易中心;其中威尼斯在繁盛时期,人口超过20万。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了,由于农民不断涌向新的工业中心,城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美、德与法国等西方国家,绝大多数人口,都已生活在城市里。这不仅是富足的标志,而且是文明的象征。

“城市”的提法本身就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城”为行政地域的概念,即人口的集聚地;“市”为商业的概念,即商品交换的场所。而最早的“城市”(实际应为我们现在“城镇”)就是因商品交换集聚人群后而形成的。而城市的出现,也同商业的变革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最初城市中的工业集聚,也是为了使商品交换变得更为容易(可就地加工、就地销售)而形成的。在城市中直接加工销售相对于将已加工好的商品拿到城市中来交换而言,则正是一种随着工业城市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商业变革。城市包括包括有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城市布局和城市交通,而这几方面所发生的变化,都必然地会对城市的商业活动带来影响,促使其发生相应的变革。

随着通讯和交通的发展,城市联系越来越不受制于距离的约束,而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去寻找更加符合自身需求的城市开展合作,这个城市可能与自己相距半个地球。早期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汉萨同盟这样的城市联盟,在海盗协防、促进贸易上,这些城市展开了密切的合作,但是随着时间汉萨同盟逐渐衰落。到了全球化的今天,国家的力量在许多领域显得无能为力,这就需要国家里面的公司、城市等自己开展对外的联系,城市作为一种共同体,也有着与其他城市合作的动力。

比如全球著名的气候城市联盟,由全球40个大都市组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在国内,各地的城市协调会也类似于这样的形态,城市之间不一定地域相连,但是却有着共同的目标,会促使城市之间进行合作,在医疗、旅游等方面进行一体化的尝试。比如中四角的四个省会: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就开展了医保互认、旅游互通等一体化的尝试,而这四个城市地域上并不相连,而且分属不同的省份,但是差不多的地位和合作的需求使得他们走在了一起。城市联盟算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形态,它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但是一样具有城市所拥有的共同体和流动性的特征,甚至城市群也是城市联盟的一种。如何协调城市联盟,如何设计相应的协调措施和制定政策,城市联盟如何合理分工与合作目前还都是空白。未来需要重视对这一点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