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慈溪古遗址【通用20篇】

浏览

1585

文章

1000

篇1:韦尔吉纳的考古遗址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韦尔吉纳遗址中的重大考古发现有墓葬群中的马其顿王国皇室墓群,其中有菲利普二世和亚历山大四世的墓穴,这两座墓穴中都装饰着大量由当时最为著名的艺术家所绘制的精美的壁画。这些建于铁器时代(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的墓葬群其宏伟令人难忘,整个墓地大约有300多处墓穴,这些墓葬中蕴含了难以估量的财富。

在遗址中还发掘出了王宫和剧院,据考证这两座建筑建于公元4世纪。宫殿是以一座以柱环绕的内院为中心来组织布局的,宫殿还建有圆形的神殿、豪华的宴会厅,其中的一所建筑中还有马赛克铺成的地板。遗址中的卫城和古城墙位于艾加伊城的西北方向,卫城建于城市居民区南边的一座陡峭的山上,古城墙则一直延伸到城市的东边。经过考古工作,古城墙的局部及周围的一些古希腊风格民居已被发掘出来。据考证,艾加伊城的防御工事建于古希腊文明的早期,即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3世纪初。

Archaeological Site of Aigai

必去理由:马其顿王国最早的古都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希腊[Greece]

景点所在省、州:中马其顿大区 [Central Macedonia Region]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可乐遗址可乐古夜郎遗址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可乐遗址(可乐古夜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可乐遗址位于贵州省赫章县可乐乡可乐河两岸的丘陵坡地上,是一处战国至汉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220年)的遗址。

遗址区包括遗址2处、墓葬群

14处。遗址和墓葬群均有汉代遗址和战国时期的当地少数民族(即夜郎)遗址和墓葬两类。汉代城址,位于可乐河南岸,平面为“猪心形”,面积约6-7万平方米,有夯土城墙环绕。城内出土大量青铜戈、矛、钱币、瓦当、花纹砖等建材及陶、铜、铁等生产和生活用品。夜郎文化遗址距汉城约1

公里,位于可乐河北岸,出土石器、铜器、陶器。汉墓一般规模较大,随葬少量金、银、玉等饰件及铜、铁、陶器等物。少数民族墓群除随葬少量陶、铜、铁、漆器外,其葬式极为特殊,其中的“套头葬”在国内罕见,反映出夜郎民族的埋葬特点。

可乐遗址对研究夜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景点位置

贵州毕节赫章县可乐乡可乐河两岸的丘陵坡地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州坝遗址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关州坝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关州坝遗址

关州坝遗址位于岚皋县城关镇四坪村东南约700米的关州坝,战国秦汉时代。遗址处在岚河东岸一级阶地上,地势较为平缓,呈不规则形分布,面积约30000平方米。文化层埋藏较深,暴露不明显,从遗址区边缘土坎中可见文化层堆积距地表深约1米,文化层厚约0.4米,包含较多的碳屑、烧土块、夹砂陶片、打制石器等物;遗址区村民房屋夯墙中有夹砂红陶片、夹砂褐黑陶片和红烧土;在中部及东南地表可见大量汉砖,子母口、扇形卷顶砖,大面饰绳纹,侧面饰花卉和菱形几何纹;遗址区散见较多的绳纹板瓦、筒瓦残片。该遗址局部因村民早年建房取土,略有破坏,大部保存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金川县商周遗址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金川县商周遗址(金川县)

1.独松乡卡拉塘遗址。

保护范围:古碉向西外延100米,向南、北外延150米。

2.河西乡乃当村遗址

保护范围:官寨向东、西外延100米,向南、北外延500米。

3.勒乌乡云盘村博尔乌寨遗址

保护范围:以张宗贵家为中心,向西外延100米,向南、北外延150米。

4.勒乌乡营盘村营盘寨遗址

保护范围:以尤明华家为中心,向东、西外延160米,向南、北外延380米。

5.万林乡西里寨遗址

保护范围:以吕永华家为中心,向东、西外延500米,向南、北外延300米。

6.咯尔乡咯尔遗址

保护范围:以周家包为中心,向东、西外延300米,向南、北外延150米。

7.卡撒乡巴拉塘遗址

保护范围:以乡卫生院为中心,向北外延200米,向东、西外延350米。

8.安宁乡末末扎村通斯坪遗址

保护范围:以郑祖发家为中心,向西外延100米,向南、北外延50米。

9.安宁乡安宁遗址。

保护范围:以柴登义家为中心,向北外延150米,向东、西外延35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水沟秦汉回中宫遗址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水沟秦汉(回中宫)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水沟秦汉(回中宫)遗址

水沟秦汉(回中宫)遗址位于县城北1公里香水镇水沟村西侧,面积约30万平方米,确认为秦汉遗址。亦有历史学者认为是秦汉“回中宫”遗址。遗址地表散布着大量的绳纹板瓦、筒瓦、云纹瓦当,出土有灰陶罐、铁灯、铁釜及“半两”、“五铢”铜币,还出土有铜弩机残件及泥质灰陶形地下排水管道等秦汉时期的建筑材料。《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宫。鸡头山在泾源县境内,当年秦始皇巡边曾驻骅回中宫。公元前166年,匈奴14万骑兵劫掠中原,在萧关(今三关口一带)与西汉北地郡都尉孙卬大战一场,孙卬英勇迎敌,战死疆场。匈奴撤离时焚烧了回中宫,至今遗址内还有火烧的痕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长城烽燧遗址

全文共 1257 字

+ 加入清单

长城烽燧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烽燧遗址

烽燧也叫烟墩或烽火台,是古代军事观察、通讯的前沿哨所,大部分建在高山顶或川地转折处。古代凡边陲、要隘、道路等处,均设置烽燧,屯兵戍守,传递军情,形成独立而又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如有敌情,夜间放火曰烽,白天掺加狼粪煨烟曰燧(俗称狼烟),故曰烽燧。燃烟举火和放炮的数目,根据来敌的多少而定,使千里防线数小时便知敌情消息。

皋兰县地处黄河北岸,历史上为金城外围屏障,县境内烽燧遗址较多,且纵横交错,大同小异,目前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为明代。皋兰烽燧大多建在高山地带,黄土夯筑,呈覆钵形,周围并挖有防御性壕沟。烽燧附近往往有戍卒、守望者遗弃的碗、砂锅等生活用具的残片。

皋兰县烽燧大体分为以下几路。北路自兰州河北盐场堡起,经邵家塘到长川后又分道设置,蔡家河、鹿角岘、悬帽塔达靖远为一路;长川、水阜、王家沟、山字墩、五墩、正路至永泰为一路;长川、文山、东湾、土龙川、王家湾、麻石面、狼家沟为一路。另外,沿黄河自砂井驿经老爷庙、东岭子、寄马桩、薛家墩、赵楼沟墩为一路;北圪挞墩、糜不老墩达榆中为一路。县境内计有烽遂50多处,多为明代建筑。其中西岔镇8处,黑石川乡3处,石洞乡10处,水阜乡12处,忠和镇8处,中心乡5处,什川镇4处。

皋兰县最早的烽燧为糜不老墩烽燧。建于汉代,位于什川镇接官亭村大阴岔山顶,东北距榆中县哈岘乡东湾村约7公里,西北距接官亭村约5公里。烽燧东与榆中县东湾、西与什川镇北圪挞、北与榆中县鹿谷子沟烽燧遥相互应。烽燧黄土夯筑而成,呈覆斗形,外围有屏障,呈长方形,长40米,宽30米,障之残高0.5米与2米之间,底部宽1.5米。烽燧距障之北端10米,墩高10米,顶部5米见方,底部10米见方,夯层厚约0.15米。

现保留最完整的烽燧有高岭子烽燧和烟洞沟烽燧。

高岭子烽燧

位于水阜乡水阜村臭蒿沟垴,东北距水阜村7公里,西距小圈沟1.5公里,南距忠和镇野马沟3公里。始建于唐末时期。此烽燧北接水阜乡诸烽燧,南连野马沟烽燧,东望蔡家河烽燧,西见烟洞沟烽燧。烽燧建于高岭子山顶,黄土夯筑而成,形如覆斗,高7米,顶部3米见方,底部周长约10米见方。墩之周围有平整的圆形台阶三级,各平台宽约3米,级差约2.5米,一级平台周长约160米,二级平台周长约193米,三级平台周长约333米。

高岭子烽燧是县境内现存最壮观的一座,今烽燧南部原貌犹存,北部因年久而成陡坡。现为县级文物保护遗址。

烟洞沟烽燧

位于忠和镇丰登村(又名烟洞沟)东北的高山上,东南距牟家沟1.5公里,西距丰登村200米,北距236站150米,为明代所建。此墩东与野马沟、东南与赵楼沟、西南与大墩沟三烽燧相接。现为县级文物保护遗址。

烟洞沟烽燧建在高山之上,近处有两级平台。第一级平台周长200米,宽3米,与第二级平台差5米,第一级平台盘旋而上为第二级平台。此台周长130米,南面较宽,面积约70平方米,可能是昔日戍卒的住宅。烽燧由黄土夯筑而成,呈覆斗形,高10米,顶部3米见方,底部约为10米见方,夯层厚约0.15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二十里铺大坪遗址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二十里铺大坪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二十里铺大坪遗址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八里镇二十里铺村南侧的二级台地上,台地北部有一条大致呈南北向的沟壑将遗址分成东西两部分。遗址东西宽约300米,南北长约850米,分布面积约25.5万平方米。台地中东部断崖上存在多处房址和文化层遗迹,堆积厚度约0.3—0.8米,距地表深约0.7—1.1米。目前采集的各类标本有残石器、动物骨骼、陶片等。陶片有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两种,可辨识器型有双大耳罐、高领折肩罐等,纹饰以绳纹、篮纹为主,属齐家文化遗存。该遗址面积较大,保存相对较好。

二十里铺村:二十里铺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旧州城遗址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旧州城遗址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旧州城遗址位于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时代为唐。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沿城墙外侧墙基向东南延伸51.5米、向西北、东北各延伸50.1米、城墙内侧墙基向东南、西南各延伸50米、向西北延伸50.6米为文物保护范围。

旧州镇:琼山市辖镇。1987年置旧州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府27公里。面积126.2平方公里,人口2.3万。云长公路经过。辖旧州、红卫、道美、光明、联星、池连、岭南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经济作物有橡胶、甘蔗等。旧州岭周围盛产龙眼,以果甜肉厚著称。.。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后稷祠遗址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后稷祠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后稷祠遗址

《水经注》卷十八载:邰(武功)“城东北有姜女原祠,城西南百步有后稷祠,眉之邰亭地”。此即武功有姜女原

、后稷祠的最早记载。《长安志》更于武功条下载:“后稷祠在县西南二十三里,姜女原祠在县西南二十二里”。当然是就中亭川武功城(今武功镇)而言。康对山《武功县志》载:后稷庙、姜女原祠“今俱亡矣”,而“今(明正德时)后稷祠在城内西上,故宝意寺址也。明弘治丙辰(1496)知县(宋)学通改建,祠后又作姜女原祠”。《长安志》载:“宝意寺在县西一里,亦唐神尧别宅。乾封三年(668)建为宝意寺,周显德二年重恩宝意寺,寺东临绝崖”。显然是后稷祠在唐以前(乾封三年)即已有之,后来的宝意寺(俗称上阁寺),即以后稷祠为中心改建发展起来的。此后,厉有修葺。到清雍正十一年(1733)《后志》记载:“殿三楹,四角垂檐,南向,殿前有碑,马嵬阎铎记”。明、清数有修葺,每次立碑以记其事,碑文多言宝意寺“大唐创业天子(李世民)读书处”,与《长安志》的“唐神尧(李渊)别宅”之说想吻合。李渊在武功的住宅有三处,宝意寺即其一,此宅系以后稷祠为中心所建,由此可知,后稷祠建于李渊之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石岭下遗址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石岭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岭下遗址位于天水市武山县城关镇石岭村,陇海铁路南侧,石岭下文化类型命名地。甘石沟河水将遗址分为两段,东段为崖头,西段为西坪。遗址整体呈扇形,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遗址分布范围内散落着多处文化层,厚约1.7米,深1.5—2.5米。1955年甘肃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过试掘,出土有彩陶碗、盆、罐和石器等,陶器纹饰主要有旋纹、变体鸟纹、鱼纹等。

石岭村:石岭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神疙瘩山遗址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疙瘩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神疙瘩山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

地点:延川县马家河乡郭家河行政村

保护范围:西北以渭清路为界,东南以秀延河、滑马河为界,山体二级台地6万平方米。

2008年,神疙瘩山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马家河乡:马家河乡位于延川县城东南7公里处,处于210国道和渭清线交汇地,又有-线横穿而过,交通四通八达。全乡共有39个行政村,70个自然村,2754户,12800人。总土地面积175平方公里,可利用土地资源十分丰富。2003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1619万元,粮食产量6708吨,财政收入33.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 特色经济 特色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吐拉戍堡遗址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吐拉戍堡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吐拉戍堡遗址

吐拉戍堡遗址,[大尤都斯乡西南面·唐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戍堡平面呈方形,东南角筑一烽火台。因盐碱腐蚀严重,戍堡的构筑方法不清。其东西墙垣长65米,南墙垣尝2、北墙垣长69米,面积约4257·5平方米。墙基宽5米,顶部宽2·5米。北墙中段有一宽7米的缺口,东北、西北和西南角隅有斜向伸出的垛墙。烽火台以土坯夹夯土层的方式修筑,平面为方形,南北长24米,东西长14米,残高约10米。剖面呈梯形状。在戍堡内采集到一些陶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平梁城遗址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平梁城遗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平梁城位于巴中市巴州区城西郊10公里处的平梁寨上。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年),先任四川安抚制置使、时任兵部尚书的余玠令都统张实修筑平梁城,取扫平梁州之义,而山寨遂以此而得名。平梁城居山寨之上,而山寨四周如削,易守难攻,是四川抗御蒙军的古城寨之一。宋时在山寨上修筑城墙达20里,5寨9门,内外两层,排列整齐,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抗蒙期间,州城官民及州衙曾迁入此城寨。清嘉庆二年(1797年),白莲教农民起义军占领巴州城,州城吏民及州衙再次迁入平梁城,并在城内建有鸿禧寺,又名真武庙(已毁)。清咸丰皇帝赐四川提督、抗英将领张必禄为“武壮”谥号,张必禄系古巴州人,死后葬于平梁寨上。山前刊有“武壮佳城”四字。

1933年,红四方面军曾在乎梁城作战,总指挥徐向前在此指挥战斗。

城寨上有天生的平梁洞和古时建造的摩崖造像,城中有古井、饮马池。

清《巴州志》载:出州城西行十余里,山渐高,迤邇以至平梁山下。雉堞(高矮城墙)参差,望之如半天赤城(如浙江天台赤城),缥缈在空际。四周皆悬岩峭壁,仅微径可上,既入城,则平野豁然矣。城创自张实。宋至淳祐,境土日蹙(收缩),兹城僻在一隅,乃以抚平梁州(今汉中)为名。其摩崖云:坐据要地,汉中在掌握,将以为兴复之基,故在南宋不效(南宋时没有效果、作用)。历数百年至昨,‘教匪’(封建统治者对白莲教军的贬称)扰乱,州城残破,官民侨居其中,大军粮饷咸在,经略(官名)额公,亦接印于此,卒之扫平‘逆孽’(封建统治者对白莲教起义军的贬称),川陕肃清,则平梁之名,殆为今设也。后之人抚今追昔,其亦知天人助顺,灵应固自有时欤!

巴州平梁城

平梁城创建以来已历750余年,而今环山城墙、城门、基石犹存。城内建的真武庙、饮马池、州衙署等遗址尚在,城外尚有接印台、石旗杆。平梁城山下的平梁洞,人称仙人洞,据传,昔有一妙通居士在洞中炼丹,人称仙人,故此得名。

保护范围:西、南自寨墙边缘外延150米,北自遗址寨门第一步石梯边缘外延250米至公路旁,东自寨门第一步石梯边缘外延300米至龙背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青川地震博物馆

全文共 932 字

+ 加入清单

河口地震遗址公园(青川地震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裂山崩,媲美九寨前生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本次地震首破点起于汶川映秀,止于青川东河口,烈度10度。青川县地震灾害遇难4697人,失踪124人,受伤15489人,垮塌房屋135万间,25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达500.8亿元。

东河口地震遗址,是本次震灾中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地震堰塞湖数量最多最为集中、伤亡最为惨重的地球应力爆发形成的地震遗址群。遗址群带从关庄镇沿青竹江经红光乡东河口、石板沟至前进乡黑家,沿红石河经红光乡东河口、石坝乡董家至马公乡窝前,成“Y”型布局,集中连片分布近50平方公里,红光乡东河口村、石坝乡青龙村、马公乡窝前村、和苏河乡三凤村等四大地球应力爆发形成崩塌现场,依次展示了地震造成的崩塌、地裂、隆起、断层、褶皱等多种地质破坏形态。

山体运动造成的滑坡和泥石流,数月间在当地丰富矿化资源的作用下,沉淀出石板沟、东河口、红石河等地区36个形态各异、美轮美奂的堰塞湖,湖水已呈现出深绿、天蓝、金黄等五彩斑斓、碧波荡漾的秀美风光,形成了世间难得的旷世奇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相关地质专家考研后认为,地震遗址是“山崩地裂形成的自然风光奇观,与今日九寨沟美景的前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对大自然的崇尚,对逝者的慰藉,全世界关注的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东河口,这里有着最强烈的心灵震撼,探索来自大自然最深处的能量爆发点,见证和体验灾区人民如何战胜灾难,相信会成为您一生中最难忘的科普之旅、探秘之旅、爱心之旅、祈福之旅。

保护范围:北至石板沟堰塞湖西北侧尾水,西至窝前堰塞湖尾水,东至东河口公园大门20米,南至杨林生民居遗址,面积约23.1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0米。

地址:广元市青川县关庄镇红光乡东河口村

类型:博物馆纪念馆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839-7705009

开放时间:

9:00-17: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50.0元

博物馆公共展厅无需费用,讲解费,10人以上50元一批,10人一下30元一批,要进三个体验厅需要另购门票,通票50元

信息来源:中共青川县委 青川县人民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丹丹乌里克遗址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丹丹乌里克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导 游 丹丹乌里克遗址位于和田策勒县达玛沟乡北约90公里的沙漠中,知名度很高,具有很强的神秘色彩,是文物工作者及旅游探险者的向往之地,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介 绍 该遗址从建筑材料上看,残存的墙壁和寺塔都是用晒干的土坯垒成的,有的还使用了烧过的砖。房屋则是用胡杨木构成,墙壁是芦苇纺织的,缠得紧紧的一小捆一小捆芦苇夹在棍子上,再在直竖的芦苇把子上涂抹一层和着碎草的墙泥。墙内外两面都刷了白灰,再绘制出优美的壁画。城区曾出土有佛像、壁画、陶器及古文字等,还有一些由成排的胡杨、杏树、李树等组成的花园。

遗址周围沙丘连绵高大,遗址相对处于低洼的地带,有枯死的胡杨林树干。从遗址所处位置看,可能是达玛沟水系的末端绿洲或克里雅河分支所形成的绿洲。从遗址0土文物分析,遗址可能属于汉至唐时代的遗址,与约特干遗址的时代相仿。

新疆和田

达玛沟乡:一、 地理位置策勒县达玛沟乡位于自治区南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它位于策勒县东南部,“315”国道横穿乡辖境内,东与于田县相邻,西与策勒县固拉哈玛乡相邻,海拔高度1380米,距县城27公里,距地区所在地和田市127公里,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1500公里。二、行政区划、民族人口达玛沟乡行政区域面积420平方公里,有17个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怀安军遗址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怀安遗址为金堂县文物保护单位。

怀安军遗址,宋代,位于淮口街道同兴社区,2007-2008年多次勘探调查初定范围,为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0.6平方公里,2008年发掘面积8000余平方米,发现了北城门、城墙、民居、寺庙、作坊等重要遗迹。1988年金堂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淮口街道:淮口镇位于四川金堂县城东南,东邻黄家乡,南邻白果镇,西邻九龙镇,北与赵家镇接壤。海拔425-915.5米。镇人民政府驻文化街23号,距县城25公里。1999年,全镇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861亩,其中:田8583亩、土23279亩。 元代为杨村地。明代于此置怀口镇巡检司,以镇西为古怀安军而得名。清初置怀口镇,属大渡乡。宣统二年(191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火烧沟遗址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火烧沟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火烧沟文化遗址位于甘肃省玉门市清泉乡境内312国道边,范围约20平方公里,中心面积0.2平方公里,距玉门市区20公里,是甘肃六大古文化遗址之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3700年。因火烧沟文化的出土地周围是一片红土山沟,土色红似火烧,所以这一古文化遗址被考古界称为“火烧沟文化”。

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对其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在遗址中心边缘发掘古墓葬312座,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陶器、铜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部分金银器。最为突出的当推大量的陶器,它们大多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其中不少属于珍品,如人型彩陶罐、人足彩陶罐、鱼型陶埙、鹰嘴壶、三狗方鼎等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出土的20多只陶埙是远古时代的一种吹奏乐器,是国内已经出土的古代乐器中年代较为久远的古乐器之一,极富特色;鹰嘴壶、三狗方鼎等造型优美,制作细腻,形象逼真,表现了远古时期的火烧沟人高超的智慧和审美能力。火烧沟出土的陶罐有98种,质地繁多,图案花纹各异,极具艺术性,富有观赏价值。

古墓中的随葬品有狗、猪、牛、马、羊等,其中羊骨多而普遍。墓葬中的男女都佩带着金银首饰、松绿石珠、玛瑙珠等,证明当时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已经很发达了。墓葬中男女的装束、发饰、发具等,都表现了古代游牧民族的一种风俗习惯。联想其发达的畜牧业,这里很可能是古代羌族部落的生活遗迹。

1981年9月,火烧沟文化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多祜清代砖瓦窑遗址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多祜清代砖瓦窑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多祜清代砖瓦窑遗址

多祜清代砖瓦窑遗址位于弥渡县寅街镇多祜村委会东北面,距村委会约1公里、小瓦窑村500米处。

多祜清代砖瓦窑的结构属于明窑,因形状象馒头一样而俗称“馒头窑”。其制作方法是在山坡地上挖一个竖穴,然后在竖穴周壁用砖块支砌。窑体由火门、火膛、窑室、排烟孔、回火沟、火口等结构组成。烧砖瓦时,窑工将制好的窑坯码入窑室之内,然后通过窑前的坑道将柴薪从火门放入火膛,火膛上有火口,柴薪在火膛中燃烧后,火焰从火口进入窑。窑室底部砌有回火沟,四周有四个排烟孔,进入窑室的火烟从四壁的烟孔排出。当砖瓦烧好后,为使砖、瓦冷却并转为青灰色,窑工必须将水从烟孔中倒入窑室,因此窑室底部的回火沟又起到了回水的作用。最后,待窑冷却后,烧成的砖、瓦由窑顶逐层取出。

窑体坐北朝南,窑口为正南;操作坑长1.3米,宽1.2米,深1.8米;火门高1.1米,宽1.08米,火膛壁厚17厘米;窑室内径3米到2.7米,深1.8米;回火沟宽12厘米。从窑室出的砖瓦形状、尺寸看,多祜砖瓦窑属清代晚期所建造。烧制出的砖瓦由于土质差的原因,故多呈红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边区群众报社遗址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边区群众报社遗址位于榆林市绥德县义合镇霍家坪村。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边区群众报》随西北局机关迁址绥德县义合镇霍家坪村。报社设部、印刷厂、译电科、排字部等机构。1948年1月10日,报社改名为《群众日报》。在绥德期间,该报曾刊登短评《马文英事件的教训》和“无定河畔六烈士”等报道。1948年2月,迁到绥德城内南关,5月底,迁回延安。1949年5月27日,迁至西安出版。1953年1月,成为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报。1954年10月16日,更名为《陕西日报》。

霍家坪村:霍家坪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古叠州城遗址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古叠州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古叠州城遗址在今迭部县城东郊电尕乡然闹村,位于白龙江北岸的台地上,背倚扎尕独山之巅。今迭部县境在南北朝时期为合川县,唐高祖武德二年置叠州,置州前称交戍城,后称叠州城。

该城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450米,城墙随地形而筑,城廓呈不规则五边形,城内东北部筑有内城。迄今古城残垣断壁犹存,残垣上夹棍眼和夯土层清晰可见。在遗址内和城堡残垣夯土层中,多处发现大量彩、素陶片,以及陶壶、石器、布纹瓦、绳纹砖、石斧、牙齿化石等古文化遗存。古城西北约80米高的山梁上,有一处黄土夯筑的古烽燧。该古城遗址已于1993年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迭部县境内还有多处古城遗址。县城东15公里处的电尕乡吉爱那村南,有一处南北朝西魏时土谷浑所筑的“马牧城”,遗址现存残垣尚能显示呈平行四边形的古城轮廓,并曾挖出过很多陶器和陶片,其中有细泥质无耳陶壶,细泥质双耳红陶罐等。

距县城西10公里益哇乡的布岗山崩,有一处古城遗址,系唐代贞观年间,因战争迫使将古叠州城迁往该地所筑—该城附近曾发掘出古墓葬。还有古叠州城西南1公里处的嘉木堂古城遗址、县城东35公里处白龙江畔的古芳州城遗址、达拉沟的九如卡古城遗址、洛大古城遗址,均为唐代及唐以前所筑。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