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宝宝退热药物【最新八篇】

浏览

2117

文章

8

篇1:宝宝发烧临床最常用的退热药有哪些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入夏,气温迎来一阵又一阵的热浪,儿科发热宝宝也越来越多起来,发热是儿科门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热宝宝的临床处理,是每一位儿科医生的基本功,同时,把发热处理相关知识普及给更多的家长,以便家长们更好地照顾宝宝,也是我们临床医生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下面来了解一下宝宝发烧临床最常用退热药有哪些吧?

1.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使用退热药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不适的症状(减轻家属担忧情绪)、减少不显性体液丢失(降低脱水风险)、镇痛作用等等。

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肝衰竭儿童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服用舍曲林、氟西汀类药物儿童避免使用布洛芬。

2.对乙酰氨基酚

临床上已有该药的长期安全追踪记录,建议>3月龄的患儿,可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10—15mg/kg(最大单次剂量为800—1000mg),口服,Q4—6H(一般可降低1-2℃,30-60分钟起效,3-4小时达到峰值效应,持续时间约为4-6小时)。

3.布洛芬

大于6个月龄的患儿,可服用,剂量为5—10mg/kg(最大单次剂量为600mg),口服,Q6H。(一般在可降低1-2℃,60分钟内起效,3-4小时达到高峰,持续时间为6-8小时。)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发烧临床最常用的退热药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宝宝退热药应该如何正确使用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给孩子退热时,最好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要想达到理想效果,还要保证孩子摄入充分的液体,以达到散热、退热的效果,下面来看看宝宝退热药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吧?

1、最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比如美林和泰诺林。

2、给孩子退热时,最好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这两种药物成分不同,对婴幼儿的副作用也不同。

3、原则上,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小时可选择布洛芬;使用布洛芬6小时后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如果退热效果不理想,前期使用药物剂量不足的可以将剂量补足,也可以选择另外一种退热药物。如果孩子出现高热惊厥,两种药物可以同时选用,而且每种药物剂量依然照旧。

4、服用一种药物如果出现呕吐,应该选择另外一种药物。

5、如果孩子不能忍受口服药物,可选择直肠内使用的栓剂。

6、即使药物选择正确,剂量也适当,但要想达到理想效果,还要让孩子摄入足够的液体,这样才能保证机体通过散热达到退热的效果。

7、退热剂只是针对退热而言。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很多,要咨询医生,选择适宜的对因治疗。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退热药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宝宝妈们不要被退热药的药名弄糊涂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发热,妈妈用药害怕有副作用,不用药又担心不能缓解宝宝发烧。妈妈们还是别纠结了,其实宝宝妈们不要被退热药的药名弄糊涂

退热药不是以商品区分的,而应该注意其成分。退热应该选择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也称扑热息痛,它和布洛芬都是药物成分名;而泰诺林和百服宁是对乙酰氨基酚的商品名,美林是布洛芬的商品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可交替使用,控制高热。但家长注意不要被商品名称弄糊涂。

对乙酰氨基酚,比如泰诺林的有效退热时间为3-4个小时;布洛芬,比如美林的有效退热时间为6-8个小时。当孩子高热时,可使用两种退热药物交替,以减少药物副作用。服泰诺林后3-4个小时,若体温再度超过38.5℃,可服美林;若6-8小时后再度升高可服泰诺林,如此交替服用。

含有这两种成分的退热药物有各种剂型,覆盖从新生儿至成年人。家长选择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剂型。就儿童来说,就有幼儿型和儿童型之分。每种剂型药物浓度不同,使用剂量也不同。孩子发热时,最好交替使用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以避免同一药物使用过多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要注意使用足够的药物剂量,切忌给12岁以下儿童使用含阿司匹林的退热剂。

日常生活中,最常给孩子选择的退热药是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泰诺林。儿童使用的泰诺林有两种剂型幼儿使用的相对浓缩(100毫克/毫升)的滴剂和儿童使用的相对稀释(32毫克/毫升)的糖浆。家长在给孩子使用前,先要注意药物浓度,再考虑剂量。

最常给婴幼儿使用的退热栓剂为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剂量是150毫克。每公斤体重每次用量为10-15毫克。家长可根据婴儿体重选用半粒、1粒、1.5粒或2粒,可4小时重复一次。使用前可在栓剂外表涂上少许润滑剂,比如橄榄油等。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妈们不要被退热药的药名弄糊涂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口服退热药是治疗宝宝发热的首选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口服退热药治疗发热首选疗法,不仅仅适用于家庭治疗,也同样适用于医院和其他所有医疗机构——目前没有其他推荐的常规注射或者静脉点滴用退热剂,而口服退热药起效快,疗效稳定,是绝对的“一线药”、“首选药”,也是药店可买的OTC药物。

而布洛芬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婴幼儿退热首选药,可以用于3个月龄以上的婴儿,而世界卫生相关文件规定,扑热息痛可以用于1岁以上的幼儿。布洛芬过去一般仅有少数报告有肾脏毒性,新近研究发现它可能造成肾脏衰竭,但见于长期较大剂量的抗炎用药。而对于健康宝宝,正常的口服剂量还没有造成。肾衰竭的报告。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口服退热药是治疗宝宝发热的首选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宝宝发烧,怎么选择宝宝退热药?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家长自己生病从不当回事,但是正所谓关心则乱,自己家小孩碰到就慌了。对于更多新手父母来说,遇到心肝宝贝生病估计更加慌张了,往往不知所措,用错药,或者用多了药的现象经常发生。那么宝宝发烧,怎么选择宝宝退热药

如果说口服退热药中也有“金”标准,“金”药物的话,那么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当之无愧的。

两种药选哪一种更好呢?

根据大量的临床观察,两种药物口服常规剂量到起效的时间一般在1.5小时左右,2~3小时左右退热效果最好。但布洛芬退热效果更持久,服药后6小时仍有效,扑热息痛4小时左右体温开始回升。

除了口服给药,拒绝口服或者严重呕吐消化道症状(这时由于吸收不良也会严重减低口服退热药的效果)的情况可以考虑鼻腔滴药(主要在鼻黏膜吸收)、肛门给药。这两种给药方式需要专门的剂型。

对乙酰氨基酚的肛门剂型商品制剂比较多,可以考虑选用。但肛门给药的吸收量不好控制,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使用,不要使用上限剂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宝宝退热药怎样用效果好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通常退热是针对高热而言,也就是指体温超过38.5℃的体温。因为高热会使体内代谢过高,导致人体消耗明显增加。3岁以前的孩子大脑发育还不够成熟,高热有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异常兴奋,出现高热惊厥,使孩子的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所以,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时,应该采取退热治疗。退热治疗分为物理疗法和化学疗法。物理疗法包括:多喝水后增加多排尿、温水浴、甚至枕冰袋等,化学疗法主要是药物治疗,下面来看看宝宝退热药怎样用效果好吧?

1.最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比如美林和泰诺林。

2.给孩子退热时,最好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这两种药物成分不同,对婴幼儿的副作用也不同。

3.原则上,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小时可选择布洛芬;使用布洛芬后6小时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如果退热效果不理想,前期使用药物剂量不足的可以将剂量补足,也可以选择另外一种退热药物。如果孩子出现高热惊厥,两种药物可以同时选用,而且每种药物剂量依然照旧。

4.服用一种药物如果出现呕吐,应该选择另外一种药物。

5.如果孩子不能耐受口服药物,可选择直肠内使用的栓剂。

6.即使药物选择正确,剂量也适当,但要想达到理想效果,还要让孩子摄入足够的液体,这样才能保证机体通过散热达到退热的效果。

7.退热剂只是针对退热而言。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很多,要咨询医生,选择适宜的对因治疗。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退热药怎样用效果好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宝宝退热药安全服用原则是怎样的?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妈妈从宝宝发热到退烧,似乎都是懵懵懂懂过来的,因为有时候着急上火,会一股脑给宝宝试验各种退烧方法,甚至乱吃退烧药。那么宝宝退热药安全服用原则是怎样的?

退热药,这么用效果好

1、最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比如美林和泰诺林。

2、给孩子退热时,最好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这两种药物成分不同,对婴幼儿的副作用也不同。

3、原则上,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小时可选择布洛芬;使用布洛芬6小时后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如果退热效果不理想,前期使用药物剂量不足的可以将剂量补足,也可以选择另外一种退热药物。如果孩子出现高热惊厥,两种药物可以同时选用,而且每种药物剂量依然照旧。

4、服用一种药物如果出现呕吐,应该选择另外一种药物。

5、如果孩子不能忍受口服药物,可选择直肠内使用的栓剂。

6、即使药物选择正确,剂量也适当,但要想达到理想效果,还要让孩子摄入足够的液体,这样才能保证机体通过散热达到退热的效果。

7、退热剂只是针对退热而言。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很多,要咨询医生,选择适宜的对因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传言:一种容易导致宝宝夺命的退热药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发烧了,有的贴退热贴、有的吃退烧药、有采取物理降温的、有观察几天再送医院的......然而,近日有传言:一种容易导致宝宝夺命的退热药,它就是尼美舒利,它安全性究竟怎么样?

传言:一种容易导致宝宝夺命的退热药

与扑热息痛等解热镇痛药类似,儿童谨慎起见可换用其他药物。

尼美舒利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和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药物同属一个大家族。这个家族的成员能止痛退烧,绝大多数也能对抗关节炎等炎症反应,因此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人们在感觉“头疼脑热”的时候,总会用上一点。尼美舒利主要的用途是止痛和抗炎,不作为退烧的首选药物,但也不是禁忌。

其实,尼美舒利本身安全性是比较好的。这个药物通常只是短期应用,本身副作用就比较轻微,也不担心累积毒性。虽然也有严重副作用的个例报道,比如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但都很罕见。而且尼美舒利的安全性与其他同类药物相比也都差别不大,在胃肠道损伤方面还比许多广泛应用的退烧药危害轻一些。

至于肝脏损害,确实有尼美舒利导致肝损害,甚至致死的个例报道,但也不必太过担心。几乎任何药物都有损伤肝脏的可能,我们不能因为发生过损伤个例就把它们都一棒子打死,评价其安全与否还要看肝损伤的发生率。就病例回顾研究的结果来看,尼美舒利导致肝损伤的概率其实很小(百万分之一数量级),而且也不比同类药物高。

当然,儿童这个用药人群本身比较特殊,这也是许多专家较为谨慎的原因。针对儿童使用尼美舒利的安全性也有过一些研究,总的结论是其短期使用(10天以内)的安全性与其他解热镇痛药相当。不过,这些研究的样本量不是很大(单个研究人数多在百人左右,对多个研究的汇总评价也只纳入了一千余人的数据),因此结论仍不十分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