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考物理技巧顺口溜(推荐20篇)

电饭锅是我们在家经常都会使用到的一种家电,因为使用操作十分的方便,而且又是十分的便捷,那么你知道有哪些煮饭的小秘诀吗?以下是问学吧小编为你整理的电饭锅煮饭小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浏览

2921

文章

1000

篇1:初二物理学习方法技巧

全文共 2338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小编和初二学生谈如何学好初二物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初二物理学习方法技巧,仅供参考。

初二物理学习方法技巧:

1.学会使用物理课本

初中物理课要学习的全部内容是什么?初二物理课要学习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哪些部分?物理课上老师会先讲些什么、后讲些什么?对新开的一门课程,同学们的脑海中会有一连串的问号,并且很想知道答案。这并不难,随着学习进程每个问题都会得到答案。关键是作为学生,是被动地等待答案,还是主动地探求去寻找答案,对!当然是做后者。

开学初,每位同学都会得到各学科的课本,初二的学生手中自然就会比初一时多出我们需要的《物理》课本。打开课本,同学们的某些浅显问题的答案就在眼前。物理课本是我们学习物理的依据,是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向导。同学们要学会通过课前看物理课本而了解上物理课时老师要讲的内容,知道上物理课时,针对所学环节听什么,使学习过程是有目的的行为。通过课中随着老师的引导看物理课本,达到认知知识、理解知识要点的目的。通过课后看物理课本,达到复习巩固知识,学会初步应用知识解答问题的目的。

物理课本中有大量的依据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推论物理结论的课文,同学们认真阅读后会发现,这些课文不仅能使你们浅显地认识物理知识,还会使你们很好地组织出解答物理问题的论述语言,这是解答物理简述题的语言之源。

在我们学习了一些可用数学表达式书写的物理规律之后,同学们会在物理课本中阅读到一些典型例题的解题分析、解题过程。这是解答物理计算题的范例,要很好地阅读、细心地反复阅读,这是分析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良好培养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使同学们对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能力提高,书写格式掌握,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物理课本中有一些引导同学们思考的小标题和小实验的课题,在学习时间宽松时不妨读一读,它会使你们眼前一亮。同学们的物理思维会得到扩展,对知识的理解会深化。

2.明确学习目标,注重理解物理概念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预期目标和要达到的目的,否则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学习知识亦如此。青少年时期的初二学生有着广泛的好奇心,但好奇心再多、再强也无法取代学习目标。每位同学要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好奇情感,使之转化为求知的欲望,然后理智地确定全学期的总体学习目标,针对物理课各章节的局部学习目标和平时各节课、各知识点的细节学习目标,使自己的学习过程是有序而行。

在物理课的学习过程中,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是重要的,也是困难的。因为每一个物理概念的建立,每一条物理规律的认知,都需要由知道上升为理解,才能达到应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解答问题的目的,这在学习过程中是非一日能完成的。同学们在学习每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时,要使自己由“机械记忆”转为“意义记忆”,最终上升为“逻辑记忆”。俗话说得好:概念通了,一通百通。就是说:知识的学习中,概念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因此,同学们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各章节中物理概念的学习,要特别注重理解每一个物理概念,每一条物理规律。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探寻好的学习方法。

在初中物理课的学习过程中,良好学习习惯的自我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近期作用是可以使自己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中,远期作用是使自己具有自主的继续学习能力。初中物理课的学习,同学们第一要学会“预习”,并且有意识地培养预习习惯。预习要达到的目的有:知道未来要学习的内容;明确将要学习的知识中,哪些部分已基本明白,哪些知识要在上课时聆听老师的讲解。第二要学会“有目标、有重点的听课”,这一点是跟预习密不可分的,只有预习的目的真正达到了,才能使听课时做到“有目标、有重点”。第三要学会独立完成作业,这里所讲的独立完成作业,不单纯指不抄他人的作业,而且是指做作业时不对照课本、不对照课堂笔记写作业。是指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是要在同学们在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信。

在不断培养自己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寻找一种优良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同学们不能忽视的。所谓好的学习方法,要有两个适合:一适合所学的学科;二适合使用学习方法的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现象为基础的学科,这就要求学习物理的同学要学会观察物理现象,善于有目标地观察物理现象,并学会依据物理现象,结合已有的物理知识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具体的学习方法会因人而异,每个同学要在认真的学习过程中去探求。基本原则是:学会有意识、有目标地观察,丰富个人的感性认知;把握好学习过的“预习、听课、作业”的三个环节;定期进行所学习知识的小结或总结。

4.加强训练,掌握物理基本技能

在物理课的学习中,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有两方面,一是用物理用语表述问题和规范书写物理公式、解题格式的能力;二是物理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物理用语是学习物理的语言工具,必须学好。物理用语中专用词、专用符号需要一定的记忆,例如,每个物理量都有它的名称和表示字母;每一个物理规律或定律所有它的陈述原则。但是这些内容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每个物理量的表示字母,多数都是用物理名称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物理规律或定律的陈述,一般都是条件式陈述或因果关系式陈述。灵活运用上述规律,正确使用物理用语,记忆物理概念,陈述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就无需死记硬背,也不用担心表述不自如的尴尬。同样,物理公式的书写、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都要做到规范和熟练。它们是学好物理的基础。

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亲自动手做实验才能熟练掌握,在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找到操作技巧。实验操作时要手脑并用,照章操作,要多向自己提问题。对每一个物理实验,都要要求自己知道实验原理,明确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这样就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问题的辨析能力。逐步达到依据实验课题,提出实验原理、选择实验仪器、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步骤:通过实验操作得出实验结论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打麻将技巧十句口诀_打麻将必胜绝技顺口溜

全文共 103 字

+ 加入清单

麻将,起源于中国,由中国汉族人发明的博弈游戏,娱乐用具,一般用竹子、骨头或塑料制成的小长方块,上面刻有花纹或字样,每副136张。那么打麻将技巧十句口诀有什么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打麻将技巧十句口诀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物理知识点:热血顺口溜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冷热表示用温度,

热胀冷缩测温度;

冰点零度沸点百,

常用单位摄氏度。

量程分度要看好,

放对观察视线平;

测体温前必须甩;

细缩口和放大镜。

物体状态有三类,

固体液体和气体;

物态变化有六种,

熔凝汽液升凝华。

汽化当中有不同,

既有蒸发又沸腾;

蒸发快慢不相同,

温度面积气流通。

液化方法有区分,

压缩体积和降温;

液化现象遍天地,

雨雾露水和白气。

升华现象不一般,

灯丝变细冻衣干;

凝华现象造图画,

窗花霜雪和树挂。

晶体熔化和凝固,

吸放热但温不变;

液体沸腾需吸热,

升到沸点温不变。

人工降雨本领大,

干冰升华又液化;

吸收热量能致冷,

熔化升华和汽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物理知识常考点:天平使用技巧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天平使用技巧

(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或水平桌面上。

(2)、拨: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处。

(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位置平衡。

a、调节原则是:左偏右移、右偏左移。

b、判断横梁平衡的方法:指针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线上;指针运动时,看它在分度盘中央线两端摆动幅度是否一样。

(4)、测: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向天平右盘加减砝码(加减砝码原则:先大后小)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5)、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注意:当左码右物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6)、收:称完后,把被测物体取下,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物理知识常考点:液面升降的技巧

全文共 159 字

+ 加入清单

判断液面升降技巧

情况一

1、从水中把物体捞到船上时有以下特点:

a、若ρ物>ρ水时:则水面上升。

b、若ρ物

2、从船上把物体扔到水里时有以下特点:

a、若ρ物>ρ水时:则水面下降。

b、若ρ物

情况二

一块冰浮在液面上,当冰全部融化后,液面变化有以下特点:

1、若ρ物>ρ液时:则液面上升。

2、若ρ物=ρ液时:则液面不变。

3、若ρ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考物理知识点:密度的定义和应用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密度定义应用

一密度的引入:

⑴实验操作及数据:用天平测量体积不同的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

量,把数据填入表格。

⑵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用密度表示。

二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三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

四密度的单位:kg/m^3g/cm^31g/cm^3=10^3kg/m^3

使用公式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

⑴g/cm^3、g、cm^3。

⑵kg/m^3、kg、m^3。

五密度的物理意义: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它表示1cm3水的质量为1.0×10^3kg。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状态有关(冰和水的密度不同)。

六密度的应用:

⑴计算质量:m=ρ*v。⑵计算体积:v=m/p。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考物理知识点:密度的测量三种方法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密度测量三种方法

一原理:ρ=m/v

二被测物体的质量:m被测物体的体积:v

三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石块盐水水细线

四步骤:⑴测量石块的密度。

①画出记录数据的表格:

②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填入表格。

③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适量的含义:能浸没石块,放入石块后不能超过量程)。测出水的体积v1,填入表格。

④用细线拴好石块轻轻放入量筒的水中,测出此时的水的体积v2,填入表格。

⑤计算出石块的密度:ρ=m/(v2—v1)。若石块有吸水性,则上面的测量结果偏大。

⑵测盐水的密度:

方案(一):①画出记录数据的表格:

②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盐水,用调好的天平测出总质量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

④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m1—m2)/v。

方案(二):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

③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④计算密度:ρ=(m1—m2)/v。

两种方案的比较:第一种方案误差小,第二种方案由于烧杯中有残留的盐水。使体积的测量偏小,使密度的测量偏大。

方案(三):

没有量筒如何测盐水的密度: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杯的质量m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测出总质量m1。

③在烧杯中装满盐水测出总质量m2。

④计算盐水的密度:ρ=(m2—m0)/(m1—m0)。

注:当烧杯装满液体时,容易弄湿天平。可以不装满液体,而是在液面处做个标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考物理知识点:物体与物质的区别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物体物质的区别

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关物,而物质是指构成物体的材料。一个物体可以由多种物质组成,同种物质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体,如铁球、铁锅都是物体,而它们都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

例1,天平的每一个砝码都有一定的质量,它们的质量任下述情况下会发生改变的是()

A.生锈了

B.放在月球上

C.掉在干净的水泥地上碰了一下

D.气温升高

解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物体质量的大小只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形状、状态(温府)没有关系,故B.C.D错误;砝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这一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砝码的质量会增加,故A正确。

答案A

练习1,在下列各种情况下,物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A.一把菜刀用了两年

B.进入太空中的字航员所戴的手表

C.钢水浇铸成车轮

D.铁块锻打成铁件

答案A

点拨:看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应看它含有物质的多少是否有变化,宇航员所戴的手表在宇航员进入太空中时没有任何改变,钢水浇铸成车轮、铁块锻打成铁件,只是形态变化了,其含有物质的多少都没有改变,因此,质量也就不变.对于一接把菜刀,使用中由于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它含有物质的多少是会改变的,则其质量也就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考物理知识点:特殊物体质量的测量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特殊物体质量测量

1.用“累积”法测微小物体的质量

(1)测出n个物体的总质量M;

(2)所测物体质量为m=M/n

2.用“累积法”测物体的数量(如个数、长度等).

(1)测出纸张的总质量,记作M;

(2)测出50张纸的质量记作50M/m,则这些纸张的数目是?

例1,如何测量一张A4打印纸的质量?

解析:一张纸质量太小,无法直接测量,但可以测多?张相同纸的质量之和,再求出一张纸的质量。

答案:选100张相同的A4纸,测量其总质量再除以100,就可以算出一张A4纸的质量了。

变式训练,用托盘天平测量1枚大头针的质量,下列方法中既简单又正确的是()

A.把1枚大头针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求平均值

B.把1枚大头针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

C.把1枚大头针放在烧杯中,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再减去烧杯的质量

D.把100枚大头针放在天平盘里测其总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1枚大头针的质量

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考物理知识点:天平使用方法错误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天平使用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影响

天平的使用口诀:

一放平、二拨零,

三调平、四来称,

五读数、六放回.

注意事项口诀:

左物右码,调时不称;

称时不调,动后必调,

典例探究

例:用托盘天平称某物体的质量时,将被测物体和破机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在盘上放着100g和2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读数是4g,则物体的质量是()

A.124gB.118gC.122gD.116g

解析:准确把握天平的原理:天平是个等臂杠杆,所以天平(等臂杠杆)平衡时,左、右盘中的物体质量相等,且向右移动游及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所以应为m左=m右+m游.当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时,有m物=m右+m游;而右盘放物体时,有m物=m码-m游=100g+20g-4g=16g,故正确

答案D.

变式训练:如果天平在调节时右端稍高,称量读数时横梁却在水平位置,那么读数将比真实值()

A.大B.小C.相等D.无法确定

答案A

点拨:因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调平衡时右端稍高,称量读数时横梁在水平位置,这需要右盘中砝码的质量与游码所示的质量的和大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所以读数比真实值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考物理知识点:天平的原理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天平原理

1.天平的原理

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制成的,它的横梁是等臂杠杆.当两个盘中物体质量相同时,天平就会平衡.正确称量的读数为:m物=m砝+m刻.(m刻为标尺上游码指示的刻度)

2.使用天平应注意的问题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2)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拿,且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

3.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零刻度处.

(2)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3)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中,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示的质量,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知识拓展

游码的作用

第一次是调节天平平衡过程中,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第二次是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若放上最小砝码右盘下沉,取下最小砝码右盘翘起时拨动游码,作用是相当于向右盘中添加小的砝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考物理知识点:质量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质量

一: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1.质量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2.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因为它的形状、温度、位置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说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二:质量的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千克Kg,常用:吨(t)、克(g)、毫克(mg)进率是10^3

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质量

一枚邮票:50mg、一元硬币:6g、一只羊:50kg、一头象:5t、一个中学生:50kg

点击查看更多信息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本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考物理知识点:学习使用天平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学习使用天平

一:学会使用天平

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将天平底座调制水平,注意观察砝码盒中砝码的组成及标尺上的分度值

2.移:将游码移动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注意一定要用镊子,不要用手

3.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1)若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则向右调节平衡螺母;若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则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简记为:“左偏右调,右偏左调”(2)如果天平移动了位置,必须重新调平

4.称: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内,根据估测,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1)简称“左物右码”(2)如果指针偏向分度尺标尺一侧,此时只能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调节,绝对不允许动平衡螺母(3)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4)放砝码要从大到小,即根据估计值先加所需要的最大质量的砝码(5)液体或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入水平的托盘中

5.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即

(左物右码)

在记录时一定要有单位

6.收:测量完毕,取下物体,砝码回盒,游码归零

速记:天平放置要水平,游码归零再调平;天平平衡勿移位,两盘对调不可行;夹取砝码用镊子,左物右码两盘分;移动游码看指针,指针中央示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考物理知识点:质量的概念与单位

全文共 243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质量概念单位

1、物体的质量指的是这个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比如:一张木头桌子,含有木头这种物质大约是20千克。

(1)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千克(kg),还有常用的吨、克、毫克等,要求记住单位之间的换算(吨、千克、克、毫克之间进位都是1000)。

(2)质量不随地理位置、形状的改变而改变。例如一块石头,质量为2kg,可以理解为不论在地球还是月球上,质量都是2kg,所变化的是重力。

质量也不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例如:一杯水质量为2千克,当它结成冰时质量任然为2千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考物理知识点:质量的测量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质量测量

(1)质量的常用测量工具为天平,在初中物理中,主要应用托盘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请对照下面的图,了解普通托盘天平的结构。

(2)、天平是个比较精密的仪器,在使用前需要调节,可以简单的记忆为:

“底板水平游码零,指针不正螺母拧;左物右码不能反,砝游之和记在心。”

(3)天平的读数:当我们正常称量时,在读取被测物体质量时,只要用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就行,但有些题目中会把砝码与被测物体放反了,即放成了右物左码,此时的读数就应该用左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减去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就行,这也算是特殊的测量。

(4)天平属于精密的仪器,在调节横梁平衡、放入物体、加减砝码时动作一定要轻,不能让天平的刀口振动;在称量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时,可以把两个盘中同时放上同样的容器或塑料纸片,不要让药品直接接触托盘,防止托盘被腐蚀。

(5)天平的砝码更容易锈蚀,所以加减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夹取,不能直接用手去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考物理知识点:密度的定义与公式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密度定义公式

(1)、密度:在物理学中,把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体积之比,叫做该物质的密度(亦可记为: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着这种物质的密度)。它是物质的本质属性,不同的物质,数值一般不同。密度符号为:ρ

(2)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和体积的单位复合而成,常用的有:kg/m^3和g/cm3,要记住它们之间的换算:1g/m^3=103kg/m^3,在计算中经常用到。

(3)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直接写出求密度的公式:

Ρ=m/v公式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或克;V表示物体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或立方厘米,要根据对象注意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考物理知识点:密度的测量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密度测量

根据密度的公式,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哦,由此可见,密度只能是间接的测量(液体的密度也可以用密度计直接测量)。

(1)在密度的测量中,质量的测量用天平,上面已梳理过;但体积的测量需要用量筒或量杯。如下图所示,量筒的刻度是均匀的,而量杯的刻度是上密下疏,在读书时,眼睛的视线一定要和凹液面的底部相平。

(2)测量不溶于水而可沉于水的固体密度:

这个过程比较简单,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再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用密度公式计算就行。

(3)、测量不沉于水的固体密度:例如上图漂浮于水面上的石蜡块,我们可以利用下坠重物法的方法测量它的体积,过程是:1)先用细线拴好一个铁块,投入有水的量筒中,记下量筒的刻度;2)再把石蜡拴在小铁块的上面,一起放入量筒中,再记下刻度,两次刻度之差就是石蜡的体积。(开始测量质量利用天平就不再赘述)

(4)测量比较粘稠液体的密度:

比如牛奶、食用油等较粘稠,利用常规的方法测她的密度误差就会较大,我们可以利用免除残留法减小误差,其步骤为:(a)把粘稠液体倒入烧杯,放在天平上称量出共同质量m1;(b)把液体倒入适量在量筒中量出体积V(不要沿着量筒的筒壁往下倒),同时再称量出烧杯中的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c)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就行(这样就避免了粘稠液体粘在杯子上加大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考物理知识点:判断固体是实心还是空心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判断固体实心还是空心

判断固体物块是否空心,近几年也经常考到,判断方法有如下三种:

(1)质量判断法:称质量、测体积、查密度,利用m=v×ρ?进行计算,把求得的质量和称量的质量比较,若称量的质量等于求得的质量,说明是实心的;若称量的质量小于求得的质量,说明是空心的。

(2)密度判断法:称质量、测体积、查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得该物体的密度,若求得密度=查找的密度,说明是实心;若求得的密度

(3)体积判断法:同样要称质量、测体积、查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得体积是多少,然后比较:若求得的体积=测得的体积,说明是实心的;若求得的体积

具体利用哪种方法,要看已知条件而定,要灵活机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考物理知识点:质量的测量工具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质量测量工具

一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理符号:m

二单位:国际单位:㎏,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

单位换算:1t=10^3㎏1g=10^-3㎏1㎎=10^-6㎏

三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四测量工具:生活中用各种秤测量质量,案秤、电子秤等…实验室用天平测量质量。

天平:

⑴构造:底座托盘横梁平衡螺母标尺分度盘指针

⑵使用方法:①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量程和标尺的分度值。

②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

③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左偏右调),使横梁平衡(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④把被测物体放在盘里,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用镊子向右盘中加砝码,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心处(注意此时不能调平衡螺母)。

m=m砝码+游码所对应的刻度。

测量液体的质量时:先测容器的质量m0,再测总质量m总,m=m总—m0

测量一个微小物体的质量时:测出几个的总质量m总,m=m总/n

⑶砝码的质量一般为1.2.2.5(1g,2g,2g,5g,10g,20g,20g,50g…)。

例:测得一个物体的质量为67g,没有使用游码,最少需要个砝码。

⑷天平使用的错误及结果偏大或偏小的判断:

①使用磨损的砝码,测量结果偏大,使用生锈的砝码测量结果偏小。

②游码归零后,天平没调平,若指针左偏测量结果偏大,若指针右偏测量结果偏小。

③游码没有归零,天平调平后测量的结果偏大。

④若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m:m砝码—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考物理知识点: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探究通过导体电流电压的关系

本实验主要的考查点有:

(1)实物图的连接;

(2)电路连接注意事项;

(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4)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使用和读数;

(5)电路故障分析;

(6)动态电路分析;

(7)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8)设计实验表格(①实验次数须大于3次;②电流l/A;③电压U/V);

(9)I-U图像的绘制与分析;

(10)分析实验数据得结论;

(11)换不同电阻进行测量的目的;

(12)实验中不能用小灯泡代替定值电阻进行探究的原因。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

(1)请在方框中画出能够改变定值电阻的电压,并可以同时测量电压和电流的电路图。

(2)通过实验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表所示:

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实验序号(),排除错误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想用此电路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每次更换电阻后,可以通过调节(),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