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9上语文文学常识【最新20篇】

浏览

203

文章

318

篇1: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汇总之作家,文论家的文学主张归类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1、孔子文论:以诗教为核心,倡“兴观群怨”说。

2、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3、老子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

4、庄子文论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提“虚静”、“物化”和“得意忘言”。

5、屈原倡“发愤抒情”说。

6、司马迁提“发愤著书”说。

7、王充文论倡“真善美”相统一。

8、钟嵘文论以“直寻”为核心。

9、李白诗歌理论祟尚自然清新。

10、王昌龄倡“诗境”论。

11、词空图论诗歌要有“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12、韩愈文论:文道合一,务去陈言,气盛言宜,文从字顺。

13、欧阳修文论: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14、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5、严羽论诗倡“别才、别趣”、“妙悟”、“以盛唐为法”。

16、李蛰主张“童心说”。

17、公安派:倡导“性灵说”,各尽其变,力求创新。

18、王土帧主张“神韵说”。

19、沈德潜主张“格调说”。

20、翁方纲主张“肌理说”。

21、袁枚主张“性灵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强化训练题填空题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13、王勃、杨炯、卢照邻和()并称为“初唐四杰”。

14、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指罗贯中的()、施耐庵的()、吴承恩的()和曹雪芹的《红楼梦》。

15、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指吴沃尧(又叫吴趼人)的()、李宝嘉的()、刘鹗的()和曾朴的《孽海花》。

16、元杂剧四大悲剧指关汉卿的()、马致远的()、白朴的()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17、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指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白朴的()和郑光祖的()。

18、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年初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必修文学常识

11.韩愈,字退之,中唐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世称韩吏部,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师说”即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12.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共91部小说,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随笔等,如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1833)、《高老头》(1834),该巨著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恩格斯称该著作“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魏晋南北朝诗歌散文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③“竹林七贤”。阮籍、稽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刘咸

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

⑤此外,诸葛亮《出师表》、范晔(yè)《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王羲之《兰亭集序》、刘勰《文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都名垂史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必背的文学常识

全文共 187 字

+ 加入清单

100个必备文学常识

6、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7、五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8、十三经

《易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9、六子全书

《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10、汉字六书

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年初中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文学常识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文学常识

16、《朱子语类》是朱熹和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术思想在元明清三代一直是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其主要主张为“格尽人欲,复尽天理”。

17、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学者尊称其为亭林先生,以毕生心力所著为《日知录》,另有《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顾炎武对民众责任的论述曾被梁启超归纳为八个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文学常识填空题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29、《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_关羽___。(人名)

31、“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称赞的是关羽,报答的是刘备,义释的是曹操。

3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例:舌战群儒。草船借箭、赤壁之战。

33、《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体小说《三国演义》。

35、《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曹操、刘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文学常识:1-6册重要的作品、作者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1-6册重要作品作者

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生命的意义》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朱自清字佩弦,著名散文家、诗人。《春》(散文)免费资源-打造专业的中学教育资源网站。《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集》)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济南的冬天》(散文)《在烈日和暴雨下》(《骆驼祥子》)《龙须沟》(戏剧)

安徒生丹麦作家他的童话有160余篇《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童话)列御寇战国《列子》《两小儿辩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年初中语文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必备训练题填空题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4、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是学派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5、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6、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位________诗人,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__________,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开创了我国___________诗歌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_________”,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年初中语文必修二文学常识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必修文学常识

5、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楚辞》收集了屈原、宋玉、贾谊等人的诗赋,由西汉刘向编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地方色彩浓厚,故曰《楚辞》,也称“楚辞体”或“骚体”。《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6、《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乐府”,原是西汉的一个官署的名称,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包括文人乐府和乐府民歌两部分)。其特点是继承了《诗经》的写实传统,叙事成分增加,在形式上突破了四言体和骚体,形成了在我国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杂言诗和五言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文学常识:例题选讲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二、例题选讲: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B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描写要交代的是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背景等。C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D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主要指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需要一个集中的中心。

分析:A项缺漏了"文学",B项中社会环境描写是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是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自然景物。D要一个集中的中心。所以答案为:C

3、填空题:①《论语》是有关思想的重要著作,主要是记录时思想家言行的书。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史书,作者是时的。鲁迅誉之为""。③文房四宝是指:、、、。答案:"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笔墨纸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语文古诗汇总之诗中水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诗中水: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1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2、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忆江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文学常识:人名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47.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48.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风筝》,《雪》选自《野草》;《故乡》,选自《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选自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

49.冰心,原名谢婉莹,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50.郭沫若,原名郭开贞,诗人、学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

51.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作收于《闻一多全集》中。

52.孙犁,“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基础文学常识必背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23.奥运口号“更快、更高、更强”。在2008年举办第29届奥运,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吉祥物“福娃”(5个)。

24.三国时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北宋时期“三苏”指苏洵、苏轼和苏辙三父子。

三班:汉朝史学家、政治家班固、班超、班昭兄妹。其中班昭是我国第一位女史学家。书法史上“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25.鲁迅:“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流传于世仅八十回,后四十回由高鄂补写。《红楼梦》,堪称中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时称“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现在已成了一门“红学”。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很多的诗词。并在第四十八回借香菱之口对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作了精采的评论,认为诗中“直”、“圆”两字精妙,将大漠景色写得异常鲜明。第五十回中,王熙风这样的俗人也可以说出“一夜间北风紧”这诗般的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年初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必修文学常识

3.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勇气是海明威作品的中心主题。

4.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豪放飘逸,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文学常识《雨的四季》刘湛秋

全文共 1435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而又美丽的旋律,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深意。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人的心灵。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一、作者

刘湛秋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二、思考:

1.文章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1)更有韵律美

(2)文章写的不单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

“四季的雨”:单纯强调“雨”,显得呆板、生硬。

“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2.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春雨:柔情而生机

夏雨:热烈而粗犷

秋雨:端庄而沉思

冬雨:自然而平静

3.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

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4.四季的雨有什么特点,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

5.分析文章的语言特征

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效果?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6.“春雨图”这段文字是如何写春雨的?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

是间接描写。这段文字实际上写的是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确切的说,这应该是一幅“春雨初霁”图,因为它展现的是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作者的笔墨主要放在了春雨给世界带来的变化上。

7.作者说:“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那么在春雨到来之前“世界的姿容”是什么样的呢?

植物是僵硬的,颜色是昏黄的,空气是干燥的,整个世界是寂静的,然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来了,一切都变了。

8.春雨图中作者都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树、水珠子、水雾、小草、空气等

9.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在写景上有许多亮点,你认为春雨图中有哪些亮点?

①树:“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

如果把“特别明亮的”去掉,是否影响表达效果?——影响。

“特别明亮的”生动形象地写出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时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②花:把花苞滴下来的水珠子与少女的眼泪作比,说它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使本来平淡无奇的自然现象拥有了人的神态和情感。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娇媚,那么那朵花呢?那个春雨浸润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艳动人吧!

③水雾:或浓或淡的水雾映射着雨后的阳光,更映射着雨后的美丽世界。

④小草:谁听过春草复苏、萌发、成长的声音?作者听到了。这沙沙声是真正热爱大自然、珍视生命、细心于生活的人用心灵听到的,这美丽的文字是作者用细腻的心写出来的。

⑤空气:空气本是无色无味的,平常到甚至让人忽视。可是在作者笔下空气却在春雨过后透出果子一样的芳甜,这正好可以和我们学过的一个句子互相诠释“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三、小结

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他的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吸引着你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

摘录的句子是: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表达作用是: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春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七年级文学常识必背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25、《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纪昀,字晓岚,清代文学家。《阅微草堂笔记》以记录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26、《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相传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游记》不仅内容极其丰富,故事情节完整严谨,而且人物塑造鲜活、丰满,想象多姿多彩,语言也朴实通达。更为重要的是,《西游记》在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集大成者。

27、《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夜莺》、《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年初中语文必修课外文学常识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6.《雷雨》作者: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著名剧作家。他的代表作品:《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蜕变》,《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雷雨》分别属于话剧(表现形式)、多幕剧(作品容量)现代剧(题材所反映的时代)悲剧(情节主题)舞台剧(演出场合)。

7.《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作者莎士比亚,全剧以哈姆莱特和新国王克劳狄斯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线索展开的。塑造了一个说话直率、酷爱思索、有着忧郁与彷徨复杂情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与英国黑暗现实尖锐复杂的矛盾。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文学常识:1-6册重要的作品、作者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1-6册重要作品作者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青年人》《小橘灯》(小说)

巴金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繁星》(散文)

郭沫若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石榴》(散文)《天上的街市》(诗歌:选自诗集《星空》)《在萧红墓前排五分钟讲演》(讲演)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社戏》(小说选自《鲁迅全集》)《一件小事》(小说选自《呐喊》)《故乡》、《孔乙已》(小说《呐喊》)《论雷峰塔的倒掉》(杂文)《坟》《"友邦惊诧"论》(杂文)《二心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年初中语文必修课外文学常识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10.《苏轼词两首》选自《东坡乐府笺》作于元丰五年。苏轼北宋(朝代)词人,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开创了豪放派。

11.辛弃疾,南宋(朝代)词人,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又名《稼轩长短句》。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他写的诗词甚多,至今留存六百多首,被誉为“词中之龙”。其词题材广泛,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接近,世称“苏辛”。辛词充满了誓复中原的爱国思想。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京口,今江苏镇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