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震级

震级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震级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震级问题。

分享

浏览

3632

文章

34

地震烈度和震级的区别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烈度与震级的区别是:

1、概念不同:烈度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震级:是指地震大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相关因素不同:烈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性质等许多因素有关,震级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有关。

3、依据标准不同:地震烈度区划是根据国家抗震设防需要和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按照长时期内各地可能遭受的地震危险程度对国土进行划分,共分12度;震级是根据里克特级数,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所制定,范围在 1-10 级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震级和烈度的关系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震级烈度的关系是震级越大,烈度越大,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地震中,震级指的是地震摇晃的大小程度,它是根据地震时放出的能量大小来划分等级,而烈度是地震后,地面上建筑物的被地震破坏的程度,也就是建筑物的损害程度,一般来说,地震等级越大,烈度越大,震源越浅,距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

地震的类型很多种,如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构造地震是地下深处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火山地震是火山岩浆活动引发的地震;塌陷地震时是由地下岩洞或者矿井的坍塌形成;诱发地震是由水库蓄水等活动引发的地震;而人工地震是人为活动造成的,如核爆炸、炸药爆破等。

展开阅读全文

地震震级的等级有几个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包括了微震、弱震、有感地震、中强震、强震、大地震等的,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划分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的等级。单位是“里氏”,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释放能量越大,地震震级也越大。

扩展资料:

地震震级是通过仪器给出地震大小的一种量度,考虑到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震级的测定需要考虑地震深度和震中距离。测定地震是依靠仪器记录的地震波。取不同的地震波震相可以求得不同的地震震级。通常所说的里氏震级是一种近震震级。我国使用的是统一震级Ms,最后的结果是取多台的平均震级。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决定。释放出的能量愈大,则震级愈大。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是通过地震仪记录的震波最大振幅来确定的。由于仪器性能和中距离不同,记录到的振幅也不同,所以必须要以标准地震仪和标准震中距的记录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烈度和震级的区别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烈度震级的区别:基本的概念不同、相关因素不同、判断所依据的标准不同。

烈度和震级都可以用来表示地震的强度,那么这两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区别吗?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说烈度和震级的区别。

详细内容

1

概念不同

烈度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震级是指地震大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

相关因素不同

烈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性质等许多因素有关,震级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有关。

3

依据标准不同

地震烈度区划是根据国家抗震设防需要和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按照长时期内各地可能遭受的地震危险程度对国土进行划分;震级是根据里克特级数,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所制定,它的范围在 1 — 10 级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上震级最高的地震是哪次?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1960年智利大地震是有仪器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1960年5月21日下午3时,智利发生9.5级大地震。从这一天到5月30日,该国连续遭受数次地震袭击,地震期间,6座死火山重新喷发,3座新火山出现,地震造成智利2万人死亡。

1960年智利大地震,又称为瓦尔迪维亚大地震,是有仪器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1960年5月21日下午3时,智利发生9.5级大地震。从这一天到5月30日,该国连续遭受数次地震袭击,地震期间,6座死火山重新喷发,3座新火山出现,地震造成智利2万人死亡。与此同时,这次地震还引起了巨大的海啸,智利沿海建筑物大部分被海浪卷走,破坏房屋16万栋。智利地震,成为了世界震级最大的地震。

此外,海浪还以每小时600公里~700公里的速度扫过太平洋,使日本沿海1千多所住宅被冲走,2万多亩良田被淹没。这次海啸在日本造成800人死亡,15万人无家可归。

大海啸还波及了太平洋沿岸的俄罗斯、以及菲律宾群岛等地。中国沿海由于受到外围岛屿的保护,受这次海啸的影响较小,但在东海和南海的验潮站,也都记录到了这次地震海啸引发的汹涌波涛。

展开阅读全文

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震级烈度的具体区别如下:

1、含义不同:

烈度的含义指的是在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而震级的含义指的是地震大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相关因素不同:

烈度的相关因素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性质有关;而震级的相关因素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有一定的关系。

3、依据标准不同:

烈度的依据标准是根据国家抗震设防需要和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按照长时期内各地可能遭受的地震危险程度对国土进行划分;而震级的依据标准是根据里克特级数,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所制定,它的范围在 1 -10 级之间。

震级和烈度的联系: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

展开阅读全文

地震震级按照规则分为几个等级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震级按照规定分为9个等级。震级其实就是地震的大小和发生地震时所出现的强度如何,目前在我国所使用的震级标准,则是采用国际通用的里氏分级表,震级就是通常用m表示地震,总共分为9个等级,在比2.5级小的地震发生时基本没太大感觉,只有5级以上地震才能造成破坏。震级越高,破坏力度越大。

1、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3、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4、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5、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6、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

7、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的震级其实就是在仪器经过测量过之后,检测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在测量地震震级的时候,正是因为地震波在传输过程之中也会衰减,所以也会考虑到与地震深度和正中的距离,主要还是要去依靠仪器记录的地震波去选取不同地震波,震能够得出的不同地震震级,而现在我国使用的则是统一震级MS,结果也都说是取得多台仪器的平均震级。

地震之所以会发生,主要还是因为地壳升降过程之中所产生的运动以及来自水平方面的挤压,而在水平运动为主的时期时,水平升降运动幅度强度还是比较大的,可是在历史之中地壳的结构强度本身就是在持续性的加强,在水平运动为主时期还不容易发生一些高频长幅度的地震波,而目前地球上一些山地高原等复杂地形地势都是在历史中产生。

在发生地震过之后,就会给自然灾害以及人类社会都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和破坏,一般地震都没办法去预测,是在忽然之间来临较大的地震就会摧毁房屋,伤人性命甚至摧毁整个城市,尤其是在地震过之后,还极其引发火灾,水灾,瘟疫等灾害。

在目前为止全球每年都要发生500万次左右的地震,太小的还不会被人察觉,但如果是较大的,就会给镇区人民带来生命财产损失,而从上世纪到目前全世界死于地震的人数就达到了120多万人。

展开阅读全文

日本樱岛火山喷发震级达到多少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从原先的三级提升到现在的5级。并且也要求周边的民众尽快的做好紧急避险的操作。根据了解,这也是自从日本引入警戒级别之后,第2次发出了一个最高级别的警戒,同样也是第1次针对樱岛火山所发布的一个最高级别。

樱岛出现了哪一些异常

经过相应的观察,可以看到这里的地壳已经出现细微的变化,因此就能够得知山体早就已经开始进入到膨胀的阶段。从23号到24号的下午3点,南岳山顶的火山口总共出现4次喷发,喷出的烟雾更是已经接近1200米左右,所以情况还是非常可怕的,也需要注意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当地气象台就已经警告,大概2公里范围内的人民一定要注意落石,应该注意火山的碎屑流,根据相应的观测可以发现。2018年4月份之后这里就曾经出现过第1次的喷发,大概在上午11点,10分左右直接就会上升羽流,然后上升到大概1千米左右。气象台则发现从1月份开始这里就已经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整座山好像就已经出现略微的膨胀,甚至会有一些肿胀,这种运动不知道和这次的喷发有没有关系。但是这次的肿胀如果突然的消退,意味着随时都有可能会出现大爆炸,而且还可能会留下一些更多的隐患。

樱岛有什么样的特点

这其实就是一个复式火山,顶峰也可以看到有一些正处于活跃阶段的山峰,其中北岳也就是最高峰,海拔大概会接近1117.在这里大概就会有110多个活的火山,这些年来也会出现一些比较频繁的火山喷发,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整体的喷发就已经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关于这一次的喷发,日本的气象台也没有做出进一步的数据信息,仅仅只是说喷发出来的石块,距离这个火山口之间大概经历只有2.5公里的位置。这就意味着情况已经非常的严重,需要注意好一些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地震的震级是如何决定的?它的标准又是怎样的?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简介:地震的强度是由其本身的强度决定的。这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释放的能量越多,强度就越大。

地震的强度由其本身的强度决定。这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释放的能量越多,强度就越大。

在距离震中100公里处,用放大倍数为2800、周期为0.8秒、阻尼系数为0.8的地震仪测得的振幅为1微米的地震为0级。根据这一标准,每一级的幅度都是按照一定的公式计算的。每增加一个震级,地震能量就会增加3_3倍。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准。例如,日本发生的0 ~ 7级地震是基于木屋的损坏程度。当规则是0级时,人们什么也感觉不到。一级是微震。二级地震是轻微地震。三级地震是弱地震。震级为4级,地震时木屋摇晃得很厉害。5级地震是一次强烈地震。基石和烟囱像石灯笼一样倒塌了。6级地震很强烈,将近三分之一的木屋倒塌。7级地震导致超过1/3的房屋倒塌。

最近,国际标准被定为12,或MSK。大致有三个等级,五个。6是弱地震;7 ~ 9级为中强地震;10 ~ 12级是强震~地震。

展开阅读全文

雅安地震震级是多少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据雅安市政府应急办通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根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雅安地震后余震包括:8时6分,4.8级地震;8时7分,5.1级地震;8时27分,3.6级地震;8时31分,4.1级地震;8时37分,4.1级地震;8时42分,3.8级左右地震;8时50分,3.1级地震;8时52分,3.7级地震;9时2分,4.6级地震等。中国地震局消息:截至21日12时整,共记录到余震1339次,其中3级以上余震70次:5.0〜5.9级3次,4.0〜4.9级17次,3.0〜3.9级50次,目前最大余震为5.3级。此次地震的危害极大,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截至24日14时30分,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

雅安地震成因

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20km,与地表近,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影响强烈。

今天小编对雅安地震震级是多少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震级大于几级叫特大地震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震级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多;震级小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少。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里氏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中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里氏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2倍,相隔二级的震级其能量相差1000(~32x32)倍。

一般将8级以及8级以上的地震称为特大地震。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小于里氏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里氏规模2.5-5.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里氏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里氏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南美洲的智利,根据美国地质调查所,里氏规模达9.5。

今天小编对震级大于几级叫特大地震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什么是地震震级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震级是通过仪器给出地震大小的一种量度。考虑到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震级的测定需要考虑地震深度和震中距离。现在测定地震是依靠仪器记录的地震波。取不同的地震波震相可以求得不同的地震震级。通常所说的里氏震级是一种近震震级。此外,还有面波震级,体波震级,P震相测定的震级,PP震相测定的震级,利用持续时间测定的震级等,现在认定的测定震级的方法有20余种,不同方法测定的震级可以通过一定公式换算。现在比较通用的震级是Ms震级,也称为统一震级,可直接用M表示。我国现在使用的是统一震级Ms,最后的结果是取多台的平均震级。

地震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划分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的等级。单位是"里氏",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地震震级分为九级,释放能量越大,地震震级也越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为9级。

今天小编对什么是地震震级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地震的震级分为哪三种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划分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的等级。单位是"里氏",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释放能量越大,地震震级也越大。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为9级。

1.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巨大地震

6.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巨大地震

7.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通常情况下,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今天小编对地震的震级分为哪三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如何划分的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

1.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巨大地震

6.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巨大地震

7.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是相同的;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提出地震烈度的定义。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中国地震烈度表

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2度:微有感-特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5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6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7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8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10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11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12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今天小编对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如何划分的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地震按震级大小分类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震级的标度最初是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C.F.Richter)于1935年研究加里福尼亚地方性地震时提出的,规定以震中距100km处“标准地震仪”所记录的水平向最大振幅的常用对数为该地震的震级。后来发展为远台及非标准地震仪记录经过换算也可用来确定震级。震级分面波震级(MS)、体波震级(Mb)、近震震级(ML)等不同类别,彼此之间也可以换算。用里克特的测算办法计算,到2000年已知的最大地震没有超过8.9级的;最小的地震则已可用高倍率的微震仪测到-3级。按震级的大小又可划分为超微震、微震、弱震(或称小震)、强震(或称中震)和大地震等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里氏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中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里氏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2倍,相隔二级的震级其能量相差1000(~32×32)倍。

地震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弱震、有感地震、中强震、强震以及巨大地震:

1.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2.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3.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4.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

5.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今天小编对地震按地震的远近分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有哪几种类型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地震时各地震级一样吗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震级的标度最初是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于1935年研究加里福尼亚地方性地震时提出的,规定以震中距100km处“标准地震仪”所记录的水平向最大振幅的常用对数为该地震的震级。后来发展为远台及非标准地震仪记录经过换算也可用来确定震级。震级分面波震级(MS)、体波震级(Mb)、近震震级(ML)等不同类别,彼此之间也可以换算。用里克特的测算办法计算,到2000年已知的最大地震没有超过8.9级的;最小的地震则已可用高倍率的微震仪测到-3级。按震级的大小又可划分为超微震、微震、弱震(或称小震)、强震(或称中震)和大地震等。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

震级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多;震级小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少。中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小于2.5级的地震称为小地震,2.5-4.7之间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中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

今天小编对地震时各地震级一样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有何区别和联系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灾害。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中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2倍。

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波记录测定的一个没有量纲的数值,用来在一定范围内表示各个地震的相对大小(强度)。震级与地震烈度的概念根本不同。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强弱,只同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有关;烈度则表示同一次地震在地震波及的各个地点所造成的影响的程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性质等许多因素有关。

用地震释放的能量来表示地震的大小,即地震的震级。震级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多;震级小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少。中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小于2.5级的地震称为小地震,2.5-4.7之间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

今天小编对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有何区别和联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地震三要素及震级划分方法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地震危害极大,发生时可使大量房屋倒塌,道路损坏,更严重的是还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所以,平时我们有必要要了解一下地震知识,以防地震来临时,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将伤害降至最低,下面来看看地震三要素震级划分方法有哪些吧?

地震三要素是什么

地震三要素是指地震的发震时刻、震中和震级。发震时刻就是地震发生的时刻。地震发生的地点叫做震中,常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当然也要标明该地的地名。地震的大小用震级M来表示。地震三要素是一个整体,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预测就没有意义。

地震震级如何划分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划分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的等级。单位是“里氏”,通常用字母M表示。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简称震级。

1.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

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6.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

7.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展开阅读全文

什么是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中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震级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多;震级小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少。中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小于2.5级的地震称为小地震,2.5-4.7之间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是相同的;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震级与地震烈度的概念根本不同。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强弱,只同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有关;烈度则表示同一次地震在地震波及的各个地点所造成的影响的程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性质等许多因素有关。

今天小编对什么是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天津大爆炸 爆炸震级相当于21吨TNT

全文共 1718 字

+ 加入清单

前天夜里23: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第五大街与跃进路交叉口的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

通过网友拍摄的视频可以看到,现场火光冲天,在强烈爆炸声后,高数十米的灰白色蘑菇云瞬间腾起。

随后爆炸点上空被火光染红,现场火焰四溅。附近居民能听到巨大爆炸声,附近数十公里有强烈震感。

附近多处建筑物受到爆炸冲击导致门窗等掉落,爆炸瞬间的冲击波,将大楼门窗全部震碎,监控摄像失灵。祈祷图中的男孩能够平安!

从波形记录结果看,第一次爆炸发生在8月12日23时34分6秒,近震震级ML约2.3级,相当于3吨TNT,第二次爆炸在30秒种后,近震震级ML约2.9级,相当于21吨TNT。

天津大爆炸爆炸震级相当于21吨TNT

已知17人死亡,有人被困

由于天降玻璃渣,已致至少数百人受伤。目前附近各大医院人员爆满。

天津大爆炸爆炸震级相当于21吨TNT

医院大夫称“没法统计接受了多少伤员,伤者太多了,很多被高温灼伤的。”截至目前,已知17人死亡,附近建筑物内有人被困。

切勿传谣造谣!

天津大爆炸爆炸震级相当于21吨TNT

对已已经发生的事故,我们应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受伤群众把伤害减到最低,而抱着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到处传播谣言,夸张事实。

请勿轻易前往现场

天津大爆炸爆炸震级相当于21吨TNT

由于伤员众多,各大医院可能会血库告急,呼吁附近有条件的网友做好去血站献血的准备。同时建议附近的网友关好门窗,不确定是否有有害气体,减少外出,不要凑热闹!

天津血液中心献血预约电话:022-27615555

路途遥远的好心人请尽量不要前往事发地点,为了你的安全也为了让出生命之道,现场情况本身就混乱,去了只是徒增拥堵。感谢大家的好意!理智救援第一位!

捂好钱包,警惕诈捐

天津大爆炸爆炸震级相当于21吨TNT

这个紧急的阶段,绝对有不法之徒试图捞取钱财!一切向你索要钱财之类的请慎重考虑。目前没有任何官方渠道发起募捐,请大家格外注意!

不要消费灾难

天津大爆炸爆炸震级相当于21吨TNT

遇难家属已经是心如刀绞,还请大众不要再消费灾难!各种诈骗电话,营销手段,广告……这是毫无底线的刷存在感,强烈谴责!

尽管官方还未统计出全部死亡数字,但是微博上已经陆续传来一些坏消息。

天津大爆炸爆炸震级相当于21吨TNT

发生火灾时对烧伤员的紧急救助安全常识

天津大爆炸爆炸震级相当于21吨TNT

1、肢体骨折:用夹板和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

2、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送医。

3、疑有颈椎损伤:在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放置头部两侧以使颈部固定不动。

4、腰椎骨折:将伤员平卧在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下肢一同进行固定。

5、迅速送医。

天津大爆炸爆炸震级相当于21吨TNT

1、人工胸外心脏挤压:病人平卧,抢救者位于病人一侧,双手重叠以掌根放于两乳正中,手臂伸直,用力向下挤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然后放松。下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应保持相等。完成一次挤压放松后,再进行下一次

2、人工呼吸:抢救者位于病人头侧,按住病人鼻子,吹气要深而快,每次吹气量800~1200毫升。一次吹气完毕,松开口鼻,或用手轻压胸部,以助气体排出。

天津大爆炸爆炸震级相当于21吨TNT

1、包扎止血法:用绷带、三角巾、止血带等物品。直接敷在伤口或结扎某一部位。

2、指压止血法:较大的动脉出血后,用拇指压住出血的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封住,中断血液。但每次按压不要超过10分钟。

3、一般小动脉和静脉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止血法。较大的动脉出血,应用止血带止血。在紧急情况下,须用压迫法止血

天津大爆炸爆炸震级相当于21吨TNT

1、烧伤创面,立即用清水冲洗,用干净布包扎。眼烧伤时,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用棉棍取去异物并滴0.25%氯霉素眼液。手足烧伤包扎时应将指趾分开,以防粘连。

2、被液体烫伤后,立即剪去被浸湿的衣服,如某处衣肉粘连太紧时,不要强行撕下,先剪去未粘连部分。

3、缺水时可多次少量口服淡盐水、盐茶水。

4、大面积烧伤(超40%)如有呕吐者,在24小时内禁食,口渴时可用小量水湿润口腔。

5、二、三度烧伤时,及时送到医院抢治,途中少颠簸,保暖、吸氧、输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