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地震烈度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地震烈度问题。

分享

浏览

4175

文章

11

地震烈度和震级的区别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烈度与震级的区别是:

1、概念不同:烈度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震级:是指地震大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相关因素不同:烈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性质等许多因素有关,震级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有关。

3、依据标准不同:地震烈度区划是根据国家抗震设防需要和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按照长时期内各地可能遭受的地震危险程度对国土进行划分,共分12度;震级是根据里克特级数,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所制定,范围在 1-10 级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我国正筹备建设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6日14时,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接受了中国政府台网的专访。在采访中,潘怀文说,中国正在准备建设一个国家地震烈度快速报告和预警项目。

潘怀文说,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中国已将地震预警提上日程,并正在开展一些研究和实验工作。目前,正在为建设国家地震烈度快速报告和预警项目做准备。一个相对密集的地震网络将建立在预定的地区。该网络应能满足地震预警、地震参数快速报告、烈度快速报告和地震科学研究等多种用途。

潘怀文说,从预警信息的传播渠道来看,还没有形成网络和运行机制。如果目前获得的预警信息仅限于类似手机短信的信息,可能会导致人们迅速躲到桌子底下或跑到户外等安全措施。然而,对于其他生命线工程,如何采取下一步预警需要非常谨慎。它仍处于研究阶段,远未形成。此外,预警信息也存在误报和漏报的风险,信息发布后可供紧急处置的时间非常短,这也可能导致社会风险。因此,地震预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是在没有仪器记录的情况下,凭地震时人们的感觉或地震发生后器物反应的程度,工程建筑物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表的变化状况而定的一种宏观尺度。

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烈度就不一样,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地址构造,地面建筑物抗震性能等因素有关。

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传播到地面,会给地面各种物体造成不同的破坏现象。通常把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性或影响的程度叫烈度,它由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形地貌改观等宏观现象来判定。许多国家采用地面运动加速度值来表示地震烈度,一般在设定的不同地点安装加速度仪,直接记录当地的地面运动参数。地震烈度的大小,受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我国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共分为12度,6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1976年唐山7.6级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11-12度,北京、天津烈度则为6-7度。

今天小编对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地震烈度如何分类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烈度是在没有仪器记录的情况下,凭地震时人们的感觉或地震发生后器物反应的程度,工程建筑物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表的变化状况而定的一种宏观尺度。按照地震时的人的感觉,地震所造成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区分为几大类:无感地震、微感地震、有感地震、破坏地震、毁坏地震与毁灭地震。以描述地震烈度的高低,作为判断地震强烈程度的一种宏观判据,称地震烈度表。

中国地震烈度表

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2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5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6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7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8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10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11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12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今天小编对地震烈度如何分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有哪几种类型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地震烈度等级对应数值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我国把烈度划分为12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11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烈度为8度,北京市烈度为6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就只有4~5度了。

今天小编对地震烈度等级对应数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地震烈度和震级的区别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是相同的;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

震级是指地震大小,通常用字母M表示。地震愈大,震级数字也愈大,世界上最大的震级为9.5级。它是根据地震波记录测定的一个没有量纲的数值,用来在一定范围内表示各个地震的相对大小(强度)。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震级与地震烈度的概念根本不同。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强弱,只同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有关;烈度则表示同一次地震在地震波及的各个地点所造成的影响的程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性质等许多因素有关。

今天小编对地震烈度和震级的区别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地震烈度划分标准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在世界各国使用的有几种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国家比较通行的是改进的麦加利烈度表,简称M.M.烈度表,从I度到度共分12个烈度等级。日本将无感定为0度,有感则分为I至Ⅶ度,共8个等级。前苏联和中国均按12个烈度等级划分烈度表。中国1980年重新编订了地震烈度表地震的划分通常是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通常划分标准如下:

1.微震: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

2.有感地震:3-5级称有感地震。

3.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称破坏性地震。

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掛物轻微摆动;

Ⅳ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掛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寧,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Ⅵ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今天小编对地震烈度划分标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有何区别和联系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灾害。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中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2倍。

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波记录测定的一个没有量纲的数值,用来在一定范围内表示各个地震的相对大小(强度)。震级与地震烈度的概念根本不同。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强弱,只同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有关;烈度则表示同一次地震在地震波及的各个地点所造成的影响的程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性质等许多因素有关。

用地震释放的能量来表示地震的大小,即地震的震级。震级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多;震级小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少。中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小于2.5级的地震称为小地震,2.5-4.7之间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

今天小编对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有何区别和联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什么是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中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震级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多;震级小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少。中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小于2.5级的地震称为小地震,2.5-4.7之间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是相同的;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震级与地震烈度的概念根本不同。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强弱,只同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有关;烈度则表示同一次地震在地震波及的各个地点所造成的影响的程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造以及土壤性质等许多因素有关。

今天小编对什么是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丽江华坪地震烈度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是在没有仪器记录的情况下,凭地震时人们的感觉或地震发生后器物反应的程度,工程建筑物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表的变化状况而定的一种宏观尺度。

云南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在中甸—大理地震带上。丽江还紧邻青藏高原地震区,这个地震区是我国最为活跃的地方,受其影响也比较大。在1996年2月3日19时14分18秒,丽江地区发生7.0级地震,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近些年又发生了丽江华坪地震,此次地震的烈度是多大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2014年1月15日03时17分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北纬26.9度,东经101.2度)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地震烈度为8度。丽江华坪地震灾害共造成永兴、船房、中心、石龙坝、荣将等5个乡镇4124户12372人受灾,其中因房屋受损严重紧急转移安置87户305间261人,有922户2766间民房中轻度受损,主要为墙体拉裂、瓦片掉落等;因灾损坏人畜饮水工程744件;因灾受损石拱桥3座,部分路段的挡墙、路面开裂,直接经济损失达3479.28万元。因为地震比较多,目前云南丽江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

今天小编对丽江华坪地震烈度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地震如何逃生以及更多的自然灾害知识和地质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地震烈度是怎样划分的?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是烈度。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

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烈度为八度,北京市烈度为六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