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软盘

软盘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软盘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软盘问题。

分享

浏览

3150

文章

20

1.2mb软盘可以存储多少个汉字

全文共 119 字

+ 加入清单

1.2MB软盘大约可以存放60万个汉字

每个汉字占用2个字节的空间,而1兆字节(mb)等于1024千字节(kb),1千字节(kb)等于1024字节(b)。所以按照换算,1.2乘以1024乘以1024除以2 就得出结果,约等于 60万字 。

展开阅读全文

软盘是什么

全文共 243 字

+ 加入清单

软盘是个人计算机中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质。曾经是电脑一个不可缺少的部件,在必要的时候,它可以为我们启动计算机,还能用它来传递和备份一些比较小的文件。

软盘都是3.5英寸的,通常简称3寸。3寸软盘都有一个塑料外壳,比较硬,它的作用是保护里边的盘片。盘片上涂有一层磁性材料,它是记录数据的介质。在外壳和盘片之间有一层保护层,防止外壳对盘片的磨损。

软盘存取速度慢,容量也小,通常使用的软盘容量是1.44M。但它可装可卸、携带方便。作为一种可移贮存方法,它是用于那些需要被物理移动的小文件的理想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什么是软盘驱动器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时代在变化,电脑也在改进之中,犹记得以前还有软盘,但由于它的存储量比较小,所以被淘汰了,那么,什么是软盘驱动器呢?哪些移动存储设备可以传播病毒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网络病毒小知识吧。

第一,软盘驱动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软驱,它是读取3.5英寸或者5.25英寸软盘的设备,现今最常用的是3.5英寸的软驱,可以读写1.44MB的3.5英寸软盘,5.25英寸的软盘已经淘汰,很少可以见到。

第二,软驱分内置和外置两种。内置软驱使用专用的FDD接口,而外置软驱一般用于笔记本电脑,使用USB接口,软驱有很多缺点,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这些缺点逐渐明显,包括容量太小,读写速度慢,软盘的寿命和可靠性差等,数据易丢失等,因此软驱已经被其他设备取代.新造的电脑都已经不再安装软驱,个人装机用户也不再安装软驱。

第三,软盘驱动器有三种:1、5.25英寸低密软盘驱动器,现在已经被淘汰;2、5.25英寸薄型高密软盘驱动器。这种驱动器使用的软盘容量为1.2MB,也已经被市场淘汰;3、3.5英寸软盘驱动器,这种驱动器使用的软盘容量为1.44MB(或720KB、2.88MB),3.5英寸软盘基片封装在硬塑料盒中,抗挤压、防尘性能好。

综上所述,软盘驱动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软驱,现在电脑店中或许还有3.5英寸的软驱,但是5.25英寸的软盘已经被淘汰,很少可以见到。

展开阅读全文

什么是软盘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拥有电脑的用户都知道,电脑更新换代太快啦,也就几年的时候,从软盘到u盘,从磁盘光驱到智能手机,这都是进步,那么,什么是软盘呢?哪些移动存储设备可以传播病毒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网络病毒小知识吧。

第一,软盘是个人计算机,也就是PC端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质,它也是早期计算机上必备的一个硬件,是计算机上面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质,软盘英文缩写是FIoppyDisk,它作为一种可移储存硬件适用于一些需要被物理移动的小文件,而它的读写是用过软驱也就是软盘驱动器来完成的,软盘驱动器设计能接收可移动式软盘,目前常用的就是容量为1.44MB的3.5英寸软盘。

第二,软盘在个人计算机中作为一种可移贮存硬件,它是用于那些需要被物理移动的小文件的理想选择,软盘有八寸、五又四分之一寸、三寸半之分,当中又分为硬磁区Hard-sectored及软磁区Soft-Sectored,软式磁盘驱动器则称FDD,软盘片是覆盖磁性涂料的塑料片,用来储存数据文件,磁盘片的容量有5.25"的1.2MB,3.5"的1.44MB。

第三,软盘在使用之前必须要先格式化,完成这一过程后,磁盘被分成若干个磁道,每个磁道又分为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存储512个字节,磁道是一组同心圆,一个磁道大约有零点几个毫米的宽度,数据就存储在这些磁道上,一个1.40625M的软盘,它有80个磁道,每个磁道有18个扇区,两面都可以存储数据。

综上所述,软盘是个人计算机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质,软盘的读写是通过软盘驱动器来完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软盘有哪些特点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软盘可以说是u盘的前身,不过它需要通过软盘驱动器来完成读写工作,那么,软盘有哪些特点呢?哪些移动存储设备可以传播病毒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网络病毒小知识吧。

第一,软盘存取速度慢,容量也小,但可装可卸、携带方便,作为一种可移贮存方法,它是用于那些需要被物理移动的小文件的理想选择。

第二,第一个软盘是由IBM于1971年开发出的,直径8吋,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与使用的需要,又派生出5.25吋的软盘,并广为使用在AppleII、IBMPC及其他兼容电脑上,苹果1984年在Mac机开始采用3.5吋软盘,此时容量不足1MB,后来,由日本索尼的3.5吋软盘容量有1.44MB所取代,这种软盘80至90年代盛行,直至2000年代以前,3.5英寸软盘仍是电脑普及设备之一,后已渐被淘汰。

第三,用户在使用软盘的时候,不可触摸软盘盘面,因为这样可能擦伤表面或因手指接触后留下指纹,粘上灰尘并发霉,轻则因磁头与盘面距离加大使读写不可靠,重则会划伤盘面使软盘报废,也不可在软盘上压重物,不然,就可能引起软盘变形,造成永久性损坏,更不能放在阳光下直接曝晒,因为聚氯乙稀封罩会因温度过高而变形,致使软盘不能正常记录。

综上所述,软盘的特点是容量小,大约为1.44M,读取速度也慢,但是它便于携带,也是即插即用,却很容易损坏,所以就被时代给淘汰了。

展开阅读全文

软盘有哪些使用窍门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软盘需要软盘驱动器才能读写,它也是早期计算机必备的组件,但因为时代在前进,电脑技术也在发展,淘汰以前的组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软盘有哪些使用窍门呢?哪些移动存储设备可以传播病毒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网络病毒小知识吧。

第一,不可触摸软盘盘面,因为这样可能擦伤表面或因手指接触后留下指纹,粘上灰尘并发霉。轻则因磁头与盘面距离加大使读写不可靠,重则会划伤盘面使软盘报废。

第二,书写标记时不要用圆珠笔或硬铅笔,因为这样会刻伤软盘表面,引起读出错,最好使用软铅笔书写标记,也不要用橡皮擦抹标签上的字迹,因为擦抹时掉下的碎屑有可能进入软盘内,引起软盘和驱动器工作不正常,甚至损坏。

第三,在使用标签时,应先将有关的存储内容、标题等写在标签上,然后再贴到封罩右上方,不能把磁头窗或中心孔及索引孔挡住,否则,软盘不能正常工作,更换新标签时,应将旧的撕下再贴上新的,这样,才不致使软盘加厚,影响插入驱动器,而且也不可在软盘上压重物,不然,就可能引起软盘变形,造成永久性损坏。

第四,软盘不能放在阳光下直接曝晒,因为聚氯乙稀封罩会因温度过高而变形,致使软盘不能正常记录,也不能用夹子或橡皮筋捆扎软盘,保存软盘时必须装入专用盒内,以防造成封罩或介质的破坏,在操作软盘时必须保证环境清洁,不允许吸烟、喝饮料,以免污染软盘。

第五,软盘应远离有机溶剂,切勿靠近或接触乙醇或含有二氯二氟甲烷之类的物质,以免溶解、溶胀变形。

第六,软盘应有正确的存放方式。通常以几片或十片一起垂直立放在纸质盘盒或适当的盘架内,不要水平重叠放置,不可把软盘放在磁铁、收音机、电视机、电机、变压器附近,因为这些物体都会产生磁场,导致软盘上的信息破坏,若软盘在高温或低温下存放过,在使用之前应在正常工作环境下放置5分钟后,再插入驱动器工作。

第七,在用新买的软盘存储信息之前,必须对它进行格式化操作,否则,信息将无法存储进去。

综上所述,从软盘,到硬盘,到现在的流行的固态硬盘(和机械差别很大)到未来的云端,技术总是在进步,朝着更快,更强,更便宜的路上一直前进着!

展开阅读全文

软盘的组织结构有哪些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软盘很小巧玲珑,但是再小的电脑组件,也有其自己的组织结构,这是每一个事物最基本的组成,那么,软盘的组织结构有哪些呢?哪些移动存储设备可以传播病毒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网络病毒小知识吧。

第一,软盘在使用之前必须要先格式化,完成这一过程后,磁盘被分成若干个磁道,磁道是一组同心圆,一个磁道大约有零点几个毫米的宽度,数据就存储在这些磁道上,每个磁道又分为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存储512个字节,如果用户储存数据或者文件超过这个字节,则无法再存储,这个扇区已经满了。

第二,一个1.40625M的软盘,它有80个磁道,每个磁道有18个扇区,两面都可以存储数据,我们能这样计算它的容量:80×18×2×512=1440K=1.40625M。文件的大小用字节表示,但在存储的时候却是以簇为分配单元,即一个簇中不能包含两个文件的内容,也就是说无论一个文件有多小,哪怕它只有一个字节,一旦它占用了一个簇,那么别的文件就不能再写入这个簇了,也就是说这个簇中其它还未用上的空间就被浪费了。

第三,每个簇由一个或多个扇区构成,对软盘来说,一个簇只有一个扇区,即512字节,对于硬盘而言,簇的大小和硬盘分区大小有关,分区容量越大,每个簇的扇区数就越多,对一个含有5个字节的文件,它在软盘上至少要占用512个字节,在硬盘上会更多,

第四,用软盘备份数据是个好方法,只要方法得当,它们可以保存5-8年的时间,在使用软盘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划伤盘片,盘片不能变形、不能受高温、不能受潮、不要靠近磁性物质等等。

综上所述,软盘在格式化以后,会被分为若干个磁道,每个磁道又分为若干个扇区,而数据就存储在这些磁道上。

展开阅读全文

软盘写保护后还会感染病毒吗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软盘已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它却是九十年代以及二千年代时候最流行的移动设备了,因为它容量较小,但是携带方便,也可以说是u盘的前身,是以前在没有u盘的时候,用户存储数据最重要的移动设备了,那么,软盘写保护后还会感染病毒吗?哪些移动存储设备可以传播病毒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网络病毒小知识吧。

第一,软盘写保护就是禁止在软盘上写东西和删东西,但是已经存储在软盘上的文件和数据是可以读取的,所以如果用户的软盘上面没有病毒,那就不会被感染,一般来说,用户给软盘写保护是为了保护数据或者文件,主要是为了存储所用。

第二,但如果软盘本身已经感染了病毒,则读取后,还是会传染到其它的电脑或者设备,所以最好可以在软盘写保护前就对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查,也就是用软盘驱动器插入软盘后,先用360杀毒或者腾讯安全电脑管家对其进行杀毒,在确认软盘无毒的情况下,再对其进行写保护,如此一来,软盘就非常安全,里面的数据或者文件也是很安全,作为保存数据或者文件也是相当保险的。

综上所述,软盘如果已经被写保护的话,任何文件都将无法写入,包括病毒文件,这样在染毒的机器它就不会被病毒作为传播的媒体对象,自然也无法向外界传染病毒了,也就不会再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软盘的存储格式是什么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软盘作为早期计算机存储资料的移动设备,也曾经风靡一时,也是计算机最重要的组件之一,那么,软盘的存储格式是什么呢?哪些移动存储设备可以传播病毒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网络病毒小知识吧。

第一,软盘的存储格式其实用的是FAT12的文件系统,也就是说,文件存储到磁盘上时至少要占用1个扇区,即使这个文件只有1个字节,如果文件有513字节,那就得占用2个扇区,下一个文件就不能用这只使用了一个字节的扇区,即软盘以扇区为单位存储文件,我们假设只有18个扇区的磁盘,以0-17来编址,如果一个文件保存在1-6扇区,另一文件保存在7-16扇区,如果我们对第一个文件增加了内容,又需要一个扇区来保存它,但由于文件连续存储,7号扇区是第二个文件的,我们当然不能用它,只有最后留有一个扇区可用,当只有少数两个文件的时候可以,但有很多文件的时候会变得麻烦起来,如果我们用一个表来表示有一个文件占用了1-6扇区和17扇区,那事情就简单了,也就是我们不必为文件不连续而烦恼,而这个表就叫文件分配表,英文叫FileAllocationTable,而为了知道这个文件存储的文件名和文件存放的起始扇区,就要再建一个表,用于存放文件名、起始扇区、文件创建时间、文件实际大小等等资料,这个表就叫它文件目录表,英文名是FileDirectoryTable,将这两个表放在磁盘指定的位置,以便操作系统使用,磁盘的其它扇区全都用来存放文件的实际内容,这就构成了有文件系统的磁盘。

第二,当驱动器传感器测得“索引”信号的前沿(表示磁道起点),经过46个字节的间隙区(全0或全1),1个字节的软索引标志(16进制FC),再隔26字节的间隙,接下去就是26个扇区,最后还有247个字节的间隙,表示一条磁道的结束。

综上所述,软盘的存储格式是以FAT12的文件系统来记录用户需要读取和保存的资料以及文件的。

展开阅读全文

软盘的适用盘片/ 接口类型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软盘适用盘片/接口类型适用盘片

适用盘片是指软驱能正常使用的软盘规格。现在我们使用的都是3.5英寸软驱,可以读写1.44M的3.5英寸软盘,同时也可向下兼容,读写720KB的3.5英寸软盘。接口类型

软盘接口(34-pin) 接口类型是指软驱与电脑主机之间的连接方式或连接类型。常见的接口类型有FDD接口和USB接口。

FDD接口:这是内置软驱接口,是传统的软驱接口,直接与电脑主板上的软驱接口相连,价格低廉。

USB接口:这是外置软驱接口,通过电脑的USB接口与主机相连,可移动,但价格较高,多用于笔记本电脑。USB接口又可分为USB1.1和USB2.0两种,不过,USB2.0这种高速接口用在软驱这种低速设备上也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软驱基本结构及软盘控制器

全文共 1401 字

+ 加入清单

不管软驱有多少的不足之处,但作为当初的先进产品,它还是值得我们去认真的。软盘驱动器是由读写快门、定位金属环、涂有磁性介质的盘片、保护外壳、写保护装置,这样简单的结构却在当时打开电脑信息储存的大门,是具有划时代的积极意义的,为后来的U盘、移动硬盘等储存设备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软盘驱动器的种类有以下3种:

1、5.25英寸低密软盘驱动器,早已淘汰;

2、5.25英寸薄型高密软盘驱动器。这种驱动器使用的软盘容量为1.2MB,已淘汰;

3、3.5英寸软盘驱动器。这种驱动器使用的软盘容量为1.44MB(或720KB、2。88MB)。3.5英寸软盘基片封装在硬塑料盒中,抗挤压、防尘性能好。

软驱基本结构及软盘控制器

软驱磁头定位系统、主轴驱动系统、读写系统(包括磁头)、信号检测系统组成。

1)磁头

磁头能够完成电磁转化。磁头含铁氧体和线圈。当电流通过它的线圈时,可以在磁隙处将磁盘的磁介质磁化,整个磁头由两个抹磁头和一个读写头组成,两个抹磁头分别固定在读写磁头的两侧。

写信息时,磁头中有高频电流通过,它将磁盘表面的磁介质磁化。抹磁头主要用来修整磁道两边参差不齐的飞边,使磁道边线更平整。

读信息时,运动的小磁元在磁头线圈的两端产生感应电势,该线圈中的电信号经过放大、整形、校验后即可送出。

2)磁头定位系统

磁头定位系统由步进电机(无刷电机)、蜗杆、磁头小车、导轨等组成,其作用是将磁头定位在指定的磁道上。

3)主轴驱动系统

主轴驱动系统由主轴电机(无刷电机)、磁盘驱动机构以及稳速电路组成。主轴驱动系统用来带动磁盘匀速旋转。主轴电机转速为300r/min。

4)读/写系统

读写系统用来控制磁头的读写操作。由磁头选择电路选定由哪个磁头来读或写。

5)检测系统

(1)00道检测。用以检测磁头起始道的位置,有微动开关和光电传感器两种。当磁头小车回到00道位置时,检测电路产生00道信号给软驱控制器。

(2)索引信号检测。用来定位磁盘上的第一扇区。由主轴电机上的磁盘驱动机构、磁铁和霍尔元件组成,插入磁盘后,磁盘驱动机构的凸块滑入软盘铁片的大方孔内,进行粗定位。主轴电机转子上有外露的磁铁,检测用的霍尔元件放在主轴驱动电路板上的某一位置,组成精细定位。

(3)写保护检测。为微动开关式,位置在软驱左边第一个开关。用于检测软盘写保护口的状态。当拨动软盘上的写保护滑块露出方孔,此时写保护开关未被压下,处于写保护状态,只能进行读操作。

(4)软盘更换检测。为微动开关式,位置在软驱左边第二个开关。用于软盘是否更换的检测,有磁盘时开关被压下。

(5)磁盘容量检测。为微动开关式,位置在软驱右边的开关。用于检测软盘的容量规格。1.44MB软盘只使一个开关压下,720KB软盘压下两个。

软盘控制器

1.软盘控制器的作用

提供了软驱与总线的接口。接收CPU发来的命令和数据,进行解释和转换后,发送到软驱中去。同时,它也接收软驱送来的数据和状态,进行解释和转换,再发给CPU和内存。

2.软盘控制器电路结构

微处理控制电路,它接收来自主机CPU的数据和控制信号,然后进行译码,发给软驱,以控制软驱的全部操作。

时钟及定时电路的作用是使微处理控制芯片能够独立地工作。

写补偿电路的作用是补偿由于记录密度高而造成读出的数据峰点和写入的数据之间产生的偏移。

数据分离电路的作用是把从软盘上读出来的数据中的时钟位和数据位分离开来。写盘时,时钟信号作为0、1的判断基准亦被写入盘中

展开阅读全文

怎么关闭软盘驱动器

全文共 993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软盘驱动器

软盘驱动器简称“软驱”,曾经是电脑很重要的部件,这种设备是专 门 用来读取3.5英寸和5.25英寸软盘。现在最常见的是3.5英寸的软驱,5.25英寸的基本已经被淘汰了,一般来说软盘驱动器的储存容量比较小,寿命比较短,读写速度也很慢,数据容易丢失,非常不可靠,所以渐渐已经被淘汰了。软盘驱动器又分为有内置和外置,一般的 笔记本电脑 多为外置软驱,用USB借口进行连接,内置的软驱有专门的FDD接口。

怎样维护软驱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维护软驱呢?首先,最好不要使用那些本身有物理损伤的、质量不佳的、磁盘脱落的软盘,使用这种不好的软盘会造成软驱的磁头损坏;其次,如果软盘不使用,要及时从软驱中取出来,不要任由软盘放置在软驱中不管;第三,软驱在读取数据的过程中,切勿强行退出取走软盘,这样很容易造成软盘和软驱磁头的损坏;第四,一般最好半个月一次定期清理磁头,因为软驱上经常会存留磁层脱落的物质或者灰尘,会损害软驱运行,可以直接清洗软盘或者拆开软驱清洗磁头。

软盘驱动器使用注意事项

1、对有物理损伤、受潮、霉变等的盘片严禁使用,以防损坏磁头。对于磁头脏或有故障的驱动器,在清洗修复之前不要读写磁盘,以免损坏磁盘。

2、不要卷曲、折叠和在软盘上堆放其他重物,磁盘放回磁盘盒中,以垂直放置为宜。对一些重要的文件资料和数据信息,一定要作备份,以免意外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不要用手触摸磁盘暴露表面,磁盘不用时,应放入磁盘纸袋盒内,防止灰尘进入软磁盘。磁盘不可靠近带磁物体,以免被磁化,破坏磁记录信息。

4、软盘应存放在温度10℃-50℃、相对湿度8-75%的环境中,在潮湿地区和梅雨季节要注意防潮,最好放于密封的容器或塑料袋中,并放入少量干燥剂。

怎么关闭软盘驱动器

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话,这里教大家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

第一步:鼠标右键点击【我的电脑】—【属性】—【硬件】;

第二步:选择【设备管理器】点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软盘驱动器】,鼠标右键点击【软盘驱动器】—选择【停用】。

第二种方法:

第一步:鼠标单击【开始】—【运行】,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gpedit.msc】;

第二步:双击选择【用户配置】;

第三步:双击选择【管理模板】;

第四步:鼠标双击【Windows组件】;

第五步:鼠标双击【Windows资源管理器】;

第六步:鼠标双击【隐藏我的电脑里面指定的驱动器】;

第1七步:选择【已启用】—选择【仅限制驱动器A和B】—单击【确定】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软盘驱动器是什么

全文共 1165 字

+ 加入清单

软盘驱动器是什么

软盘驱动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软驱,英文名称叫做“floppy disk drive”,它是读取3.5英寸或5.25英寸软盘的设备。现今最常用的是3.5英寸的软驱,可以读写1.44MB的3.5英寸软盘,5.25英寸的软盘已经淘汰,很少会见到。

软驱分内置和外置两种。内置软驱使用专用的FDD接口,而外置软驱一般用于笔记本电脑,使用USB接口。软驱有很多缺点,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这些缺点逐渐明显:容量太小,读写速度慢,寿命较短,可靠性差,数据易丢失等,因此软驱已经被其他设备取代。新造的电脑都已经不再安装软驱,个人装机用户也不再安装软驱。

如今的新电脑早就不在安装软驱了,已经被其他设备所取代,个人组装电脑的时候,也不会在选择安装软驱了。软件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见证者,推出了计算机舞台。

软驱的作用是读取软盘中的资料或者信息。电脑发展到现在,它的作用越来越微乎其微了。

软盘驱动器工作原理

软驱的主要组成有:控制电路板、马达、磁头定位器和磁头。磁头其实是很小的,上下各有一个,我们看到的是它的滑轨。

软盘驱动器的工作原理是马达带动软盘的盘片转动,转速大概为每分钟300转,磁头定位器是一个很小的步进马达,它负责把磁头移动到正确的磁道,由磁头完成读写操作。这是3寸盘插到软驱中的情况,它的读写孔被打开,磁头通过这个位置和盘片接触。

软盘驱动器磁头在读写操作时是接触磁片的,所以它会沾染灰尘,时间一长,它的操作就有可能出现故障。如果有一天,软驱读写出现故障,先不要着急去维修,这可能是磁头太脏的缘故,一个清洗盘就能够解决问题。

清洗盘的外观和普通软盘一样,但它的里面是一层清洗膜,把少许特制的清洗液滴在上面,然后把清洗盘插入软驱,再让软驱读盘,尝试几次后清洗工作就完成了,之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以使磁头上的清洗液挥发。对于软驱工作频繁的人来说,定期清洗磁头是有好处的。

世界上第一个5.25英寸的软驱,是1976年的时候由Shugart Associates公司为IBM的大型机研发的。后来才用在IBM早期的PC中。1980年,索尼公司推出了3.5英寸的磁盘。到90年代初开始,3.5英寸、1.44MB的软盘一直用于PC的标准的数据传输方式。早期的计算机一般使用5.25英寸软驱,5.25英寸软驱主要有两种。一种为5.25英寸高密软驱(也叫5.25寸1。2M软驱)、5.25英寸双面低密软盘(360K)。后来生产出3.5英寸双面高密软驱(也叫3.5寸1.44M软驱)和3.5英寸单面高密软盘(720K)。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计算机一般带有两个软驱,分别为5.25寸1。2M软驱和3.5寸1.44M软驱,后来一般只配3.5寸1.44M软驱。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曾出现一种LS120软驱,除可读写3.5寸软盘,还可读写一种容量120M的高容量软盘,但只是昙花一现,现已难以寻到其影踪。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利用vFloppy把启动软盘装进硬盘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Windows 2000/XP的用户常常会为无法到DOS中进行一些基础操作而烦恼,比如用DOS引导电脑重装系统,或者在DOS删除一些在Windows下被保护而无法删除的文件等等。这时,惟一能做的就是翻箱倒柜地去找那些启动光盘或软件。一旦有了vFloppy(虚拟启动软盘),就不要再发愁了,它可以将启动盘虚拟到你的硬盘里。

vFloppy(虚拟启动软盘)小档案

软件版本:1.0 软件大小:1.1MB

软件性质:免费软件 适用平台:Windows 98/NT/2000/XP

第一步:下载运行vFloppy

从本刊光盘下载vFloppy,不用安装,直接解压缩运行其中的vFloppy.exe。

第二步:选择映象文件

在“映象文件”选项里选择BootDisk.img存放的位置,注意它和vFloppy.exe被解压缩到同一文件夹下。

第三步:编辑Boot.ini文件

最后,单击“配置文件”后的“编辑Boot.ini文件”按钮,如果你不是默认安装的Windows,需要指定Boot.ini的路径。在打开的“文件编辑器”窗口中,修改Timeout为合适的时间数值,也可以修改“由虚拟启动软盘启动”为自己想看到的语句。

第四步:随时使用启动盘

所有修改完成后,单击“应用”按钮。重启系统后,启动盘真的就这样请到了你的硬盘里。选择它,就和Windows 98启动盘启动一样,随时可以到DOS下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软盘是什么

全文共 1257 字

+ 加入清单

软盘是个人计算机(PC)中作为一种可移贮存硬件,它是用于那些需要被物理移动的小文件的理想选择。软盘有八寸、五又四分一寸、三寸半之分。当中又分为硬磁区Hard-sectored 及软磁区Soft-Sectored。软式磁盘驱动器则称FDD,软盘片是覆盖磁性涂料的塑料片,用来储存数据文件,磁盘片的容量有5.25”的1.2MB,3.5”的1.44MB。软盘存取速度慢,容量也小,但可装可卸、携带方便。作为一种可移贮存方法,它是用于那些需要被物理移动的小文件的理想选择。

初识软盘

软盘驱动器是电脑一个不可缺少的部件,在必要的时候,它可以为我们启动计算机,还能用它来传递和备份一些比较小的文件。软盘都是3.5英寸的,通常简称3寸。 3寸软盘都有一个塑料外壳,比较硬,它的作用是保护里边的盘片。盘片上涂有一层磁性材料(如氧化铁),它是记录数据的介质。在外壳和盘片之间有一层保护层,防止外壳对盘片的磨损。软盘插入驱动器时是有反正的,3寸盘一般不会插错(放错了是插不进的)。 通常使用的软盘容量是1.44M。

组织结构

软盘在使用之前必须要先格式化,完成这一过程后,磁盘被分成若干个磁道,每个磁道又分为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存储512个字节。磁道是一组同心圆,一个磁道大约有零点几个毫米的宽度,数据就存储在这些磁道上。 一个1.44M的软盘,它有80个磁道,每个磁道有18个扇区,两面都可以存储数据。我们能这样计算它的容量:80×18×2×512≈1440K≈1.44M。文件的大小用字节表示,但在存储的时候却是以簇为分配单元,即一个簇中不能包含两个文件的内容,也就是说无论一个文件有多小,哪怕它只有一个字节,一旦它占用了一个簇,那么别的文件就不能再写入这个簇了,也就是说这个簇中其它还未用上的空间就被浪费了。 每个簇由一个或多个扇区构成,对软盘来说,一个簇只有一个扇区,即512字节;对于硬盘,簇的大小和硬盘分区大小有关,分区容量越大,每个簇的扇区数就越多。对一个含有5个字节的文件,它在软盘上至少要占用512个字节,在硬盘上会更多。 用软盘备份数据是个好方法,只要方法得当,它们可以保存5-8年的时间。在使用软盘时,需要注意:不要划伤盘片,盘片不能变形、不能受高温、不能受潮、不要靠近磁性物质等等。

初识驱动器

软盘驱动器对软盘进行读写操作,现在我们使用的都是3寸软驱,可以读写1.44M的3寸软盘。 软驱的主要组成有:控制电路板、马达、磁头定位器和磁头。 磁头其实是很小的,上下各有一个,我们看到的是它的滑轨。

软驱读写出现故障,先不要着急去维修,这可能是磁头太脏的 缘故,一个清洗盘就可能解决问题。清洗盘的外观和普通软盘一样,但它的里面是一层清洗膜,把少许特制的清洗液滴在上面,然后把清洗盘插入软驱,再让软驱读盘,尝试几次后清洗工作就完成了,之后,需等待一段时间以使磁头上的清洗液挥发。 对于软驱工作频繁的人来说,定期清洗磁头是有好处的。安装软驱比较简单,它有一个电源插座和数据接口。数据接口有 34根针,这是一根连接软驱的数据排线。

展开阅读全文

在Linux下如何使用软盘、光盘以及DOS等非Linux分区

全文共 1119 字

+ 加入清单

在Linux下如何使用软盘光盘以及dos等非Linux分区?这是Linux初学者问得最多的问题。由于大家已习惯了微软的访问方法,总想用类似的思路来找到软盘和光盘。但在Linux下,却沿袭了UNIX将设备当作文件来处理的方法。所以要访问软盘和光盘,就必须先将它们装载到Linux系统的/mnt目录中来。

装载的命令是mount,格式如下:mount -t 文件系统类型 设备名 装载目录

文件系统类型就是分区格式,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有许多:

msdos DOS分区文件系统类型、

vfat 支持长文件名的DOS分区文件(可以理解为Windows文件)系统类型、

iso9660 光盘的文件系统类型、

ext2 Linux的文件系统类型

......

设备名,指的是用户要装载的设备的名称.软盘一般为/dev/fd0 fd1;光盘则根据用户的光驱的位置来决定,通常光驱装在第二硬盘的主盘位置就是/dev/hdc;如果访问的是DOS的分区,则列出其设备名,如 /dev/hda1是指第一硬盘的第一个分区。装载目录,就是用户指定设备的载入点。

1. 装载软盘

首先用mkdir /mnt/floppy 在/mnt目录下建立一个空的floppy目录,然后输入mount -t msdos /dev/fd0 /mnt/floppy 将DOS文件格式的一张软盘装载进来,以后就可以在/mnt/floppy目录下找到这张软盘的所有内容。

2. 装载Windows所在的C盘

mkdir /mnt/c 在/mnt目录下建立一个空的c目录;

mount -t vfat /dev/hda1 /mnt/c 将Windows的C盘按长文件名格式装载到/mnt/c目录下,以后在该目录下就能读写C盘根目录中的内容。

3.装载光盘

mkdir /mnt/cdrom 在/mnt目录下建立一个空的cdrom目录;

mount -t iso9660 /dev/hdc /mnt/cdrom 将光盘载入到文件系统中来,将在/mnt/cdrom目录下找到光盘内容.有的Linux版本允许用mount /dev/cdrom或mount /mnt/cdrom命令装载光盘。

要注意的是,用mount命令装入的是软盘、光盘,而不是软驱、光驱.有些初学者容易犯一个毛病,以为用上面命令后,软驱就成了/mnt/floppy,光驱就成了/mnt/cdrom,其实不然,当用户要换一张光盘或软盘时,一定要先卸载,再对新盘重新装载。

4.卸载

卸载的命令格式是:umonut 目录名,例如要卸载软盘,可输入命令umonut /mnt/floppy.要注意的是,在卸载光盘之前,直接按光驱面板上的弹出键是不会起作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软盘坏道怎么办 软盘坏道造成读写错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软盘坏道怎么办?

软盘是个人计算机中作为一种可移贮存硬件,它是用于那些需要被物理移动的小文件的理想选择。软盘有八寸、五又四分之一寸、三寸半之分。当中又分为硬磁区Hard-sectored 及软磁区Soft-Sectored。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软盘坏道造成读写错误原因解决方法

正常碰见这样的问题是因磁盘坏道造成的.一般磁盘坏道,除了用软件工具,还可用Windows的磁盘扫描功能就能解决,在DOS、Windows 9x/Me系统里用自带Scandisk的命令扫描软盘就行了,只要对您想所要修复的软盘来运转“Scandisk A:”,并且在执行完成表面检测,程序就会自行的把数据从已经坏了的磁道或者是扇区挪动到良好的地方,在修复以后的磁盘就跟没有坏的时候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连接u盘提示驱动器中没有软盘怎么办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朋友在使用u盘的时候发现,我们将u盘插入电脑后会弹出windows没有软盘提示窗口,如果按照驱动器中没有软盘 。请在驱动器DeviceHarddisk1DR5中插入软盘,也可能无法解决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教大家一个比较实用的技巧来解决问题。

1、右键单击计算机图标,在弹出的选项列表中点击“ 属 性”按钮, 如下图所示:

2、在打开的窗口中点击“ 设备管理器 ”应用, 如下图所示:

3、接着展开“ 磁盘驱动器 ”设置,然后右键单击u盘驱动器(u盘插入电脑就会显示该驱动器),在弹出的选项列表中点击“ 禁用 ”项, 如下图所示:

4、此时会弹出警告提示窗口,点击“ 是 ”按钮执行, 如下图所示:

如果用以上的方法还不能够解决 驱动器中没有软盘 的问题,那么可以先进行驱动器更新,再把bios中第一个启动设备软驱设置成硬盘,或将软驱设置为None属性,最后使用杀毒工具执行病毒查杀,这样基本就能够解决驱动器中没有软盘请在驱动器的问题了。

展开阅读全文

windows没有软盘怎么解决 windows没有软盘解决方法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使用老电脑,系统和硬件都是正常情况下,开机状态插入u盘却弹windows没有软盘的提示框。有一种情况是这样的:用户电脑弹出如下提示框,排查了电脑出现这情况的原因是由于qq电脑管家里面的设置问题所导致。下面就针对这种情况为大家整理出windows没有软盘解决办法,一起来看看吧。

1、打开电脑上的qq电脑管家软件,点击设置中心进行设置,如图:

2、在设置中心主菜单中,点击左侧的“u盘、下载”选项,再把“使用u盘时,在文件系统窗口的侧边展示u盘内容”前面的勾选去掉,然后点击应用--确定即可,如图:

3、重启计算机,再次插入u盘检查会不会出现windows没有软盘现象,如果再次出现可能就要检查u盘是否中病毒了。

以上是关于windows没有软盘导致的原因之一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如果您遇到这问题,不妨参考上述方法试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从 3.5 寸软盘到 IPFS:个人数据所有权的历史变迁

全文共 3998 字

+ 加入清单

可能有点阅历的互联网用户,对 2016 年国内云盘行业关停潮还有印象。当年 UC 盘、新浪微盘、金山快盘,到华为网盘和 360 云盘相继停服,不少人风声鹤唳,不得已把目光重新转向移动硬盘,或者干脆自建 NAS 私有云服务。

2013~2016 年,互联网公司打过惨烈的一仗,大浪淘沙后,幸存者无几。个人云存储已经不是商业公司关注的焦点了,大家都知道音频、视频等渠道的流量成本很高,但相比而言,个人存储入口性价比更低,如今的赛道上,也只留下了百度云盘、腾讯微云和天翼云盘等屈指可数的几家。

不过,时不时出现的社交应用停服消息,还是会激起人们关于信息存储的讨论:云存储免费是否可取、该如何收费?这些讨论背后,其实潜藏着另一个问题:用户对数据没有所有权,全部数据都掌握在商业公司手里。

而当我们走到 Web3.0 的十字路口,悄然出现了一个新选择:用户掌握私有数据权成为了可能。当去中心化存储成为焦点,人们对它倾注的希望能实现吗?它和目前云存储方案又会是怎样的关系?

去中心化存储的机会

四年前的网盘大战,各家公司在关停云盘业务时,给出的原因大多是配合监管部门对淫秽色情等信息的专项整治行动,但很多人分析,这其实只是压倒网盘业务的一根稻草,却不是主要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是个人云盘业务没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当年那场云存储军备竞赛,平台给出少则 2T,多则 16T 的免费空间,已经基本能满足需求,用户付费的意愿并不强烈。免费模式下,服务商「不堪重负」停服,用户无话可说,只能转移阵地。

除了云盘服务商,掌握了海量用户数据的社交应用,同样拥有无上支配权。移动互联网时代冲击下,用户的社交方式发生转变,朋友网、网易论坛等平台关停的同时,用户在此之上的记录和痕迹随之消失,每当这时候,总会掀起一股打捞记忆的风潮。

比如 2019 年最后一天,曾经火遍网络的「中国 Facebook」人人网推出了新版人人 APP 公测,正式宣告回归,掀开了人们尘封已久的记忆。这款 APP 继承了人人网从 2005 年以来积累的 2.4 亿真实用户的历史信息,包括超 70 亿张照片、百亿级别的用户状态,在曾经的状态、日志和照片再次开放后,大家往日非主流和偷菜的记忆重新被唤醒。

数据安全和稳定同样是基本需求。此前,阿里云就曾出现过用户文件及命令被误删除的情况;而 2014 年,百度云在未通知用户的情况下,将存储在百度云上的涉嫌「淫秽色情信息」直接删除,虽然这一行为没有违反用户注册时勾选确认的用户协议,但平台如何确认、又对用户存储的数据进行了哪些大数据分析,仍是一个谜团。

2018 年 2 月,苹果将中国内地的 iCloud 服务转由云上贵州负责运营,导致很多人对此表示担忧,害怕隐私泄露和监管审查问题,有人甚至社交平台上声称着要「自己买两块硬盘,再也不用 iCloud 备份。」

发展到现在的互联网,已经背离了最初方向。对流量的扩张是互联网公司主基调,免费只是表象,用户对自己产生的数据没有自主权背后,是用户数据的再利用和变现。

Web3.0 呼啸而至,信息要素的充分流动已经成了趋势,而 Filecoin、Arweave、Storj 和 Sia 等去中心化存储方案,试图解决用户数据的所有权问题,缔造一个数据确权世界。

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基于 IPFS(星际文件系统)开发的存储项目 Filecoin,它试图通过存储、检索和区块奖励三种收益来刺激节点的长期运行,用智能合约实现区块链上、链下交易市场和数据传输。它的设想是,将所有内容存储在分布世界各地的机器中,用户需要查看的时候,再提供检索和下载。

此外,还有向后兼容 IPFS 的 Arweave,这意味着在 IPFS 上构建应用的开发者,也可以无缝过渡到 Arweave。相比于 Filecoin,Arweave 主打一次付费,永久存储以及永久应用托管,并免费读取。

目前,Filecoin 在进行测试网的第二阶段,如果不再跳票,预计会在下月底至 8 月上线。作为两年前就已经上线的 Arweave,目前生态已经有近 200 个应用,类型涵盖了技术开发、金融应用、游戏、身份认证和社交等多个领域和维度。这些还是小众圈子的去中心化存储方案,会成为互联网用户的新选择吗?

存储的发展历史

如果纵观存储发展的历史,为保存信息出现的各式各类存储工具,基本都沿袭这样的演变路径:适应市场需求,越来越便捷与无感化。

例如,在电子数字计算机出现前,用于存储信息的是打孔卡、打孔纸带和磁带这些「远古」产品。后来,软盘成了个人计算机最早的可移介质,人们只需要把必须的文件拷贝到软盘中,找到一台安装了软驱的电脑,就能读取其中的信息。

当时,一张 3.5 英寸的软盘通常只有 1.44MB,放到现在,可能连一首标准音质的歌曲都装不下,但在那个年代,数以万计的生产设备正常运行,都需要通过安装着软盘的计算机来操控,而软盘,也一度成为「保存」的代名词。

最鼎盛时候的 80 至 90 年代,全球有多达 50 亿张软盘被使用,直到市场上出现体积更小,读取、下载速度更快的 USB 存储设备,软盘的销量才开始下滑,而对于专业化要求更高的用户,市场上出现的移动硬盘也足以满足需求。

再然后互联网出现并快速发展,携带不便的 U 盘等设备逐渐满足不了要求,有人巧妙地找到了一种方式:给自己发送邮件、然后添加附件。这样,文件就永久存储在邮箱中,任何一台能上网的电脑上都可以使用,还省去了购买设备的钱。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用户拥有多台智能设备变得习以为常,「在所有设备上共享(同步)信息」成了潜在需求。2007 年,受够了把文件用 Email 发给自己的 Drew Houston 和 Arash Ferdowsi 两人,开发了能在不同设备间更优雅同步文件的产品——Dropbox。

另一边,固态硬盘也完成了迭代,有大容量备份和存储需求的用户,甚至可以搭建私人云存储 NAS。苹果就曾在 2008 年 1 月推出过功能类似 NAS 的 Time Capsule(时间胶囊),能以无线的方式自动备份 Mac 电脑内容,如果丢失,恢复极为容易。

不过,在无线网络获得大幅升级、苹果放弃路由器市场后,Time Capsule 这种线下实体备份的方式逐渐被线上的 iCloud 网络备份代替了。本地备份的概念被弱化,个人采用云存储成了新选择。

但云存储本身是一个高度依赖服务的产品,只要用户使用云存储服务,就有可能出现文章开头的社交应用或网盘关服带来的问题:免费的服务说关就关,没有付费的用户去哪投诉都不会有人理会。

从上面的历史轨迹中,我们大概能看到这样的主线:存储的介质从有形变无形,使用体验越来越便捷,用户自身也从最初掌握自身数据,到服务商提供存储空间服务流行开来后,数据的所有权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转移。

去中心化存储项目的未来

在过去十年中,互联网的大部分数据完成了「云存储」,1983 年乔布斯参加活动时埋下时间胶囊,里边的丽莎鼠标在 30 年后才重现于世的经历已经不会再现了,因为我们每天使用各种应用程序产生的数据基本上都已经存放在服务器中,只要想调取,无时无刻都能实现。

只是,所有的信息都被存放在由商业公司维护的私人数据库中,你要想调用,基本不可能。就像人们在亚马逊上购买了电子书、各种音乐平台购买了付费歌曲后,实际上,这些数据也并不在自己手中,只是获得了使用权,即使其中的数据进行了修改,人们也无可奈何。

但去中心化存储方案提供了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方式:通过引入代币经济,让矿工协助完成存储与检索,对数据进行确权和永久性保存。有意思的是,这种方式虽然没有大范围出圈,但已经开始尝试和落地,尤其是备受关注的 Filecoin,很多人都在等它上线。

不过,哪些数据最值得进行永久性存储,仍值得思考。

比如每逢特殊日子或意外事件发生,就有玩家说要将部分敏感信息或文字保存到 IPFS,声称是为避免审查、保存留底,但这种方式的效用又怎样呢?之前在币圈传播甚广的「区块链上竖起来李 **医生的一座丰碑」事件,热度过去后,有多少人会去查看,而不是直接在网上搜索。互联网的转载、爬虫功能已经足够强大了,一个平台的信息被删除,很难完全避免其他网站出现同样的信息,即使原文全部被删除,聪明的网友也能通过图片、甚至倒叙文体的方式留存。

目前,去中心化存储项目 Arweave,因为采用的是一次性付费、永久保存的机制,已经开始被存入更多的数据,虽然开始尝试「利益分享代币」的玩法,能吸引多少圈外人参与仍有待观察。

今年 6 月 15 日,视觉艺术家组织 DADA 艺术合作社联合发起了「No Justice No Peace」项目,利用 Arweave 存入了被杀害黑人和与之相关警察的信息,这些信息无法被审查、修改或删除。不过,这类数据也引发了一些人对 Arweave 的担忧:这会不会成为政治、色情等敏感信息的泛滥之地?

有意思的是,目前很多区块链项目,诸如各种 NFT 收藏品的链下信息存储,使用的还是中心服务器,原因是如果采用的 IPFS 存储,国内用户没有科学的方法根本不能用。这也意味着,在当前的环境下,即便 IPFS 存了数据,普通用户也不能看、不能用。

当然,这不意味着去中心化存储就没有需求,对普通用户来说,类似在云盘存储或社交应用产生的私人数据,还是掌握在他人手里,如果有一些工具,能提供集成这部分的信息,让用户能将文档,或看到的任何一个网页、新闻,甚至各种 UGC 内容存入,实现一键永久存储,未必不是一个新的选择。

任何的变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来看,去中心化存储要想完全取代现有存储方式不太可能。上线两年的 Arweave,还在尝试走出加密小圈子;历经 3 年开发还未上线的 Filecoin,对投资者来说,目前还是要避免陷入投机的狂热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