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粮仓

粮仓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粮仓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粮仓问题。

分享

浏览

6650

文章

26

骆驼的驼峰是个粮仓吗?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骆驼驼峰是个粮仓吗?

经解剖证实,驼峰中贮存的是沉积脂肪,不是一个水袋。而脂肪被氧化后产生的代谢水可供骆驼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有人认为,驼峰实际存贮的是“固态水”。经测定,1g脂肪氧化后产生1.1g的代谢水,一个45kg的驼峰就相当于50kg的代谢水。但事实上脂肪的代谢不能缺少氧气的参与,而在摄入氧气的呼吸过程中,从肺部失水与脂肪代谢水不相上下。这一事实说明,骆峰根本就起不到固态水贮存器的作用,而只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贮存库,它为骆驼在沙漠中长途跋涉提供了能量消耗的物质保障。

骆驼的瘤胃被肌肉块分割成若干个盲囊即所谓的“水囊”。有人认为骆驼一次性饮水后胃中贮存了许多水才不会感到口渴。而实际上那些水囊,只能保存5~6L水,而且其中混杂着发酵饲料,呈一种粘稠的绿色汁液。这些绿汁中含盐分的浓度和血液大致相同,骆驼很难利用其胃里的水。而且水囊并不能有效地与瘤胃中的其他部分分开,也因为太小不能构成确有实效的贮水器。从解剖观察,除了驼峰和胃以外,再没有可供贮水的专门器官。因此可断定,骆驼没有贮水器。

展开阅读全文

下樟粮仓战斗遗址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下樟粮仓战斗遗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下樟粮仓战斗遗址位于华安县沙建镇下樟村内郑组下楼社。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第8支队第1团、2团的所属部队在李仲先支队长、吴扬副支队长、副政委卢炎的带领下,经过高安一系列战斗后,一路奔袭下樟。部队赶到下樟时,天色已暗,黄雨定纠集40多名保安部队占据下樟粮仓,利用坚固的楼房为掩体,与解放军作负隅反抗,进行垂死挣扎。解放军赶赴下樟后即以猛烈火力发起攻击,狡猾的黄雨定孤立无援,眼看难以抵挡下去,便向攻楼部队提出谈判,以此为借口拖延时间,企图寻找机会逃脱。我军在掌握敌情动态后,及时识破敌人诡计,加强进攻,匪兵死命抵抗,由于缺乏爆破装置,坚固的楼体使敌人把战斗拖延到第二天凌晨。激战中,我军排长庄周鲁负伤牺牲。由于下樟离漳州较近,在得知漳州敌人援军将到的消息后,我军主动撤出战斗,迅速向南靖方向转移。华安解放后,黄雨定-民团上山为匪,最后被解放军剿灭。

下樟粮仓战斗遗址解放前为国民政府粮食仓库,解放后改为居民楼,楼房座西北向东南,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两层砖木结构的土楼,共有房间25间,现楼内村民陆续搬入新居,无人居住,年久失修。

信息来源: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沙建镇:沙建镇(驻汰内村)位于华安县南部、九龙江北溪中溪,素有“花果之乡”的美称。该镇辖13个行政村(汰内、利水、下樟、宝山、庭安、岱山、上樟、大坑、建美、日新、官古、沙建、沙溪美)和1个居委会(汰口居委会) ,人口2.55万人,土地面积225.1平方公里。 主要产业:(1)工业:2005年一季度新投产工业项目1个,在建工业项目5个,在谈项目2个。(2)。

展开阅读全文

湘城粮仓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湘城粮仓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湘城粮仓在湘城镇观桥头的粮库南栈,1951年改建灵应观为粮库,称为阳城区库。

当年,灵应观粮库称为“南栈”,改建的妙智庵库称为“北栈”,鹞鹰溇库称为“新栈”,三大粮仓共占地面积28293平方米,其中晒场5片,计13845平方米,仓房23只,总储量可达982万公斤。

1955年始,归并阳城区粮管所(库)。1958年8月,湘城设立粮食管理所,统辖粮库管理工作。

上世纪70年代末,粮库新建起砖圆粮囤,每座储粮10余万公斤,现存三座。

展开阅读全文

练市镇粮仓群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市镇粮仓群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练市镇粮仓群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练市社区,时代为20世纪60年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5年11月,练市镇粮仓群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练市镇:湖州市辖镇。由南浔区工委管辖。民国元年(1911)设练市镇,1956年分为练市、荃仁2乡,1961年均改公社,1962年析建镇,1984年为练市镇和练市、荃仁2乡,1993年练市乡和荃仁乡先后并入练市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41公里。面积71平方公里,人口5.1万。湖(州)盐(海盐)公路过境,水路有京杭运河杭申乙线、市南塘、福禄桥塘、白马塘纵横交错。辖练南、。

展开阅读全文

县前粮仓群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县前粮仓群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县前粮仓群位于江山市双塔街道县前社区。

上世纪90年代中叶停用的县前粮仓群,共有8个粮仓,分成两排,一排有4个。每个粮仓墙体均为圆柱形,屋顶为攒尖式,阴阳合瓦。外侧墙体主要为白色,底端为黑色,中部偏上部分开有两个窗,上端与屋檐衔接处采用窄条边四层递缩结构。一排之中每个相隔0.5米,但有墙体相连。两排之间相隔5米,形成走廊,其上吊顶与粮仓的下端瓦面持平,且在上面又有两层楼高的附属建筑。北端和南端粮仓之间又有墙体封闭,如此使得8个粮仓组成一个建筑整体。粮仓(8个尺寸统一)内径8米,内高7.3米,墙体厚0.4米,用夯土夯筑,内壁与其他墙体一样用石灰粉刷成白色。

据了解,县前粮仓群作为近现代代表性建筑,造型美观,圆弧结构完美应用,又结合了古建筑的典型元素,至今仍保存这么完好,在浙西地区已是少见,因而具有很高的历史保存价值,同时对于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的粮仓构造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2011年1月,县前粮仓群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县前社区:县前社区地处江山城区中心,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东至鹿溪中路,南至中山路,西至环城西路,北至北关路。社区成立于2001年9月,辖区面积52万平方米,现有61个居民小组,3780户,9213人。社区党总支下设五个支部,共有在册党员202人。辖区内有西城华庭、锦绣府园等物管小区;有县河西路、下市新村、大修新村等老居民区;还有西山公园、百花园、县前粮仓、须女泉等自。

展开阅读全文

王店粮仓群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王店粮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店粮仓群位于秀洲区王店镇四喜社区塘东街13号长水塘东岸,建于20世纪50年代,占地面积约57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83平方米。粮仓群自西向东三排平行错位等距离排列,共计14个,均为房式仓与立筒仓结合的组合型苏式粮仓。

“王店粮仓群的存在,直接反映了嘉兴与大运河相辅相成的兴衰关系。”秀洲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嘉兴是全国著名的粮食产区,过去漕粮运输依靠水运,因此嘉兴地区在大运河畔建了不少粮仓。其中王店粮仓群位于大运河嘉兴段的重要支流长水塘畔,是王店周边地区粮食集中储存和运输中转的重要设施。同时,王店粮仓群建筑形制特殊,在嘉兴同类建筑中较为罕见,反映了新中国建立之初模仿苏联工农业建设模式的史实,因此建筑本身同样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2017年,王店粮仓群被评为省级文保单位,如今又更上一层楼,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随着当时的粮仓所有者原王店粮管所改制,粮仓群停止使用。随后,粮仓群周边逐渐被大量“低小散”企业所占据。2017年,王店镇回购了周边土地,大力腾退700余家“低小散”企业,对整个粮仓群进行了系统的规划整改。同时,还邀请驻镇规划师加以设计,把霉烂漏水的屋檐作适当修整,在不破坏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对其周边废弃的房屋进行整修布置,让沉寂许久的粮仓群旧貌换新颜,重回大众视野。2017年,秀洲区首个乡镇“城市客厅”在粮仓群边诞生。此外,由粮仓群周边废旧房屋改建而成的嘉兴市图书馆王店分馆已正式开放、王店镇党群服务中心也即将启用,王店粮仓群区域将成为王店镇全新的地标。

2019年10月7日,王店粮仓群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王店米厂苏式圆筒粮仓群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王店米厂苏式圆筒粮仓群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店米厂苏式圆筒粮仓群位于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四喜社区塘东街13号长水塘东岸,据米厂老工人回忆,建于20世纪50年代,为原王店米厂仓库。建筑占地面积5700余平方米。2002年米厂改制,仓库停用,目前除西侧少数租给小家电厂作仓库外,其余皆闲置。粮仓群由南向北分三排平行错位等距离排列,南起为第一排有6个粮仓,向北第二排有5个粮仓,最北第三排西起首位空缺,仅有3个粮仓,共计14个粮仓。各粮仓间等距7.8米,均为苏式圆筒形,同体积尺寸,直径12米、层高8.15米,墙体混泥土砌筑,内部有木梁架,屋顶为六面青瓦顶,大门开处离地2米。米厂西侧沿长水塘建有石码头(现已严重损毁)。长水塘为大运河嘉兴段的重要支流,沿河而建的王店米厂苏式圆筒粮仓群,是王店周边地区粮食集中储存和运输中转的重要设施;粮仓群从保存数量和体量上足见其当年的盛大规模,在嘉兴同类建筑中较为罕见,体现了嘉兴鱼米之乡的传统农业地位;粮仓群建筑形制特殊,反映了新中国建立之初模仿苏联工农业建设模式的史实,同时,建筑本身亦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2017年公布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闽中支队粮仓旧址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闽中支队粮仓旧址为涵江区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中支队粮仓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瑶山村三连自然村。

1949年3月底,大洋度口街岗楼被拔除后,中共大洋区委书记蔡光宇在大洋小学主持召开区委会议,蔡光瑜、赖杜等参加。会议决定乘敌逃跑之机,打开国民党设在大洋的粮库。于是,大家分头下村发动群众,组织队伍,由蔡光宇带领,黄兴中率队配合,冲入粮库,仓管员闻讯逃跑,从而顺利打开仓库,将粮食分给贫苦农民,部分谷子运到水头宫粮仓加工成大米,供给闽中地委机关和游击队。

闽中支队粮仓旧址为水头宫,始建于宋代,清代重建,坐东朝西,通面阔14.36米,进深18米,由前殿、天井、后殿组成,后殿面阔5间,进深4柱,梁木结构,占地面积258平方米,是奉祀忠顺圣王、姚氏夫人的宫庙。

闽中支队粮仓旧址于2006年9月被涵江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涵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九都路粮仓遗址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九都路粮仓遗址为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九都路粮仓遗址

类别:古遗址

时代:战国

地址:西工区洛北乡瞿家屯村东九都西路

洛北街道:洛北街道位于河南洛阳市西工区城乡结合部,下辖8个行政村,皆属“都市村庄”。全乡总面积约6.2平方公里,总人口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42人,人均耕地0.028亩。洛北乡的五女冢村、东涧沟村、西小屯村、瞿家屯村、西下池村、东下池村环绕西工城区西部和南部,西工村、金谷园村均已融入城区。她们既是西工区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的重点,也为西工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

展开阅读全文

太平粮仓乾益升粮栈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太平粮仓原名乾益升粮栈,最初为清末长沙富商朱昌琳(原国务院总理-之曾祖伯父)于咸丰年间开设,此处即是遗址。太平粮仓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其立面造型运用了西洋近代建筑手法,而山墙做法又具有明显的长沙地方特征,已被列入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单。太平粮仓历史上为储粮之所,如今其符号已经超越建筑本身,象征着文化的聚集和流动,现已辟为专门提供文化艺术展览和文化艺术沙龙的古建场所,它以展示、销售湖南本土艺术家作品为主,并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品位“老工艺、老民俗、老长沙”的文化体验平台,已成为太平老街集文化展示、旅游观光、艺术消费为一体的重要文化窗口。

电话

0731-85530558

景点位置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太平街99号

展开阅读全文

新桥粮仓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新桥粮仓为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

新桥粮仓: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宝安区新桥街道新桥社区桥头村20号。始建于1946年,1948年宝安县田料科在此设立田料。1949年后为新桥料食中心仓库,是全县4个料食中心仓库之一。坐东向西。院落南北长51.3米,东西为53.2米,面积2729.8平方米。在院中有两座并联的圆形仓库,麻石墙裙,红砖墙体,水泥地面,穹窿顶。内径13.7米,檐高约7米。下部无窗,上部设有透风小窗。2010年9月宝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宝安区文体旅游局

新桥社区:新桥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良庆粮仓群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良庆粮仓群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良庆粮仓群位于良庆区那陈镇旧街,时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7年,良庆粮仓群被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那陈镇:那陈,一个大山之隈、滨水之畔的传奇,是南宁市重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滨水之乡),是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主区域,是中国“嘹啰山歌”民俗文化发祥地(嘹啰歌乡),是广西平话文化重要源头,是桂西南盐马古圩,是广西水果之乡。坐落广西首府南宁西南偏隅,地处防城港市上思县的十万大山北麓。距离南宁市区53公里,地域面积299平方公里。东与大塘镇接壤,西与延安镇毗邻,南与。

展开阅读全文

平桥粮仓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平桥粮仓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平桥粮仓位于金堂县平桥乡兴平街1号,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共5个粮仓,建于1964年,是金堂县当年重要的粮食仓库。

平桥粮仓用白灰、泥土、篾条作为建筑材料,屋顶用牛毛毡覆盖,主体结构保存基本完好。该构筑物为研究当地上世纪政治、经济及老百姓生活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材料,同时也承载了独特的时代记忆。整个粮仓造型优美,通风排湿设计较好,体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融合。

2018年5月2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成都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水上粮仓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水上粮仓

雷山县大塘乡新桥村有座被建筑专家誉为“罕见的建筑风格,举世无双”的水上粮仓,粮仓由40多个分仓组成,整齐地排列在一个水深数尺的水塘中,用青石块垫基脚,六个木柱置寸:石墩上,仓高约3.5―4米。在距离地面1.5米处,用横穿枋将六个柱子连起来,再横装楼板及板壁,屋顶用青瓦或杉木皮加盖。每仓面积约25平方米,可储粮5000公斤,全部粮仓可容纳上百吨粮食。这种粮仓具有防火、防鼠、防虫蚁三大功用。古朴的建筑、精妙的设计,使人为之着迷。历史上,该村村寨经过2次大火灾洗礼,粮仓却毫发未损。据了解,这种储存食物的“粮仓”全国独有,已有600余年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大荔县永丰粮仓遗址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大荔县永丰粮仓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公元589年,南北朝对峙结束,隋统一全国,在沙苑建立了永丰粮仓。

《续朝邑县志》载:“唐高祖自河东引兵而西济河至朝邑,舍于长-,休甲养士,仍资永丰仓为用,后尝命太宗镇此。”《大荔县志》载:“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诏永丰仓出十五万石米付同州,减时价十千粜于百姓。”

据地名资料考察,原朝邑县的仓西村,就是因为在永丰仓之西而得名;仓头村,也就是因为在永丰仓之前(头)而得名。两村虽已搬迁,参阅本书之朝邑县地理图,仍可知其遗址的大概方位。

展开阅读全文

明粮仓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粮仓地处张掖城区东大仓院内,旧名甘州仓,俗名大仓。明朝洪武二十五年由甘肃都督宋晟建造。此后经过历次翻新增建,至清光绪年间,占地面积达4659平方米,可储存粮食770万公斤。现存廒房9座54间,建筑面积1982.8平方米。

廒房建造全是土木结构,设计科学,建造精巧,房顶屋架为“人”字形梁,由大梁、檩条、椽子通脚开铆套制而成。廒房坚固耐用,通风抗震,储粮具有防潮、防鼠、防虫害、防霉变的功能。

明粮仓建造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曾为储粮备荒、军城民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张掖的大多数收购粮均在东仓入库。明粮仓至今还能储存粮食,是目前国内保存时间最长、最完整,还能继续使用的古代仓廪之一。

2002年4月,明粮仓向游人全面开放,展出清时期粮仓内使用的升、斗、囤、称、印、石磙、石碾、石磨、犁、耧等计量器具和耕作工具等近百件,是一处不可多见的古迹胜境,也是一座魅力无究的古建筑。

景点位置

甘肃张掖城区东大仓院内

展开阅读全文

清代粮仓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清代粮仓

清代粮仓位于昌吉市宁边古城东南角,总建筑面积约为650平方米。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清代粮仓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开始为清兵屯积粮草,解放后又为解放军存放军粮,为保卫祖国边疆起到了重要作用。1987年,清代粮仓作为宁边古城的一部分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该建筑系土木结构,留存的粮仓已基本成为危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2006年和2007年,昌吉市连续两年对清代粮仓进行了落架维修和对粮仓的二期文物本体进行了修缮,同时加快了布展进程。2007年,昌吉市将清代粮仓和三十里大墩烽火台成功申报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坐月子如何照顾好宝宝的粮仓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月子如何照顾宝宝粮仓?宝宝的粮仓可是妈妈们关心的头等大事,所以妈妈也应该花费一些时间,照顾、护理好自己的粮仓。其实也不仅仅是新手麻麻们啦,只要你还在给宝宝哺乳,下面的小方法都是可以随时用到的哦。

一、日常清洁和护理

1.平日保持乳房清洁与适当干燥。

2.每日哺乳前,妈妈要用温水浸湿毛巾清洁乳头和乳晕,切忌使用肥皂或酒精等。

3.乳头处如有痂垢,可先用油脂(消毒过的植物油)浸润后再用温水洗净。

二、内内的选择

1.建议妈妈选择纯棉、宽松的内衣、哺乳文胸或喂奶服;

2.妈妈们不宜穿化纤制品,因为化纤制品中的往微球可能会顺着乳腺开口进行体内;

3.文胸的松紧要适度,以免对乳房造成压迫。

三、哺乳前的乳房护理

1.每次喂奶前认真洗手

2.用温热毛巾清洁乳房

3.柔和地按摩乳房,刺激排入反射。

4.乳房过胀时:先挤掉少许乳汁,待乳头发软时再开始哺乳。

四、哺乳时的乳头护理

1.妈妈要让新生儿把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均含在嘴里。

2.每次哺乳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30分钟。

3.如果妈妈有先天乳头凹陷及乳头皲裂,可以建议使用乳盾(乳头保护器)协助哺乳。

4.哺乳时要让宝宝吸空一侧再吸另一侧。

五、哺乳后的乳房护理

1.哺乳结束后,妈妈可以挤出多余乳汁,涂抹在乳头上,这样既能起到滋润作用,也能防止乳头皲裂。

2.妈妈可以使用外置水凝胶、乳垫等乳头保护品,然后选择舒适的内衣以保护乳房。

3.吸空乳汁,多余乳汁按要求科学储存。

展开阅读全文

粮仓大米长虫怎么办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夏令时节由于天气炎热、空气湿度大,大米容易吸湿、发霉和生虫。如果大米生虫了需要用农药来治理虫害,如在密闭的条件下用磷化铝来熏蒸。

粮仓大米长虫“治大于防”,下面了解一下大米的储藏技术

1、常温储藏

主要用干燥、自然低温、密闭的方法,将加工出机的大米冷却到仓温后,才堆垛保管,高水分大米,可以码垛通风后进行短期保管,或通风摊凉降水后再密闭储藏。

2、低温储藏

采用低温储藏是大米保鲜的有效途径。霉菌在20℃以下大为减少;10℃以下可完全抑制害虫繁殖,霉菌停止活动,大米呼吸,酶的活性均极微弱,可以保持大米的新鲜程度。

3.化学储藏

生产性试验多应用磷化氢气体储藏高水分大米,不仅可以预防大米发热霉变,而且对已经发热生霉的大米也有抑制作用。

4.塑料薄膜密闭

用塑料薄膜密闭米堆,可防止吸湿和虫害感染。

5.二氧化碳气调储藏

生产性试验气调储藏大米,每万千克粮充入10千克二氧化碳,用塑料薄膜密封储藏,有抑制虫、霉、发热、脱糠、保持米质正常过夏的效果,或用小包装"冬眠储藏"保鲜,每袋装大米3-5千克,充二氧化碳保鲜储存,可安全储藏1年以上。

6.真空充氮储藏

可以促进粮堆迅速绝氧,能压低粮食呼吸强度,抑制微生物繁殖,并杀死全部仓虫,

今天小编对粮仓大米长虫怎么办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防止米面长虫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粮仓如何防治鼠害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长期以来,我国劳动人民与鼠害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灭鼠工具和灭鼠方法,如灭鼠器、鼠笼子、鼠夹子、盆扣、缸陷、胶粘等等。使用这些捕鼠工具和家庭用具进行灾鼠,称为器械灭鼠法,那么粮仓如何防治鼠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化学灭鼠法是大规模灭鼠中最经济的方法。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人、畜中毒事故。现今家庭常用的化学灭鼠法是毒饵法(目前常用大米、谷子和瓜子等基饵来配置).家庭灭鼠常用慢性抗凝血灭鼠剂包括羟香豆素或茚满二酮类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肝微粒体中的维生素K循环使动物死于内出血。因为它作用较慢,又有特效的解毒剂维生素K1,所以对非靶动物比较安全,适合用于室内灭鼠。慢性抗凝血灭鼠剂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

现在室内灭鼠毒饵主要用的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例如0.005%溴敌隆灭鼠毒饵和0.001~0.005%大隆灭鼠毒饵。使用抗凝血灭鼠剂,放在鼠类经常活动的地方,如鼠道、天花板内、管道井内等处;使鼠易于取食。定期检查,保持毒饵的充分供应。在投放灭鼠毒饵前,先要将食物收好,如(有罐的要加盖,饭菜最好放入冰箱中,其他的食物要收入柜子中,或加盖的食物盒或桶中);家里的垃圾要日产日清,这样可以提高鼠类摄食毒饵的机率,大大提高灭鼠效果。

提醒您:以上就是对鼠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的相关介绍,虽然鼠害防治措施有很多,但是也要找到根源才能彻底的解决,所以大家可以多了解些鼠害知识、自然灾害知识和生物灾害知识来解决鼠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