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牛郎

牛郎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牛郎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牛郎问题。

分享

浏览

2671

文章

10

小牛郎的简笔画

全文共 160 字

+ 加入清单

七夕节是牛郎和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七夕节牛郎从地上飞到鹊桥上,等待着和织女相见。牛郎手上捧着玫瑰在等待着织女。

操作方法

1

首先,画出牛郎的脸型,这个画的Q版一点,可以把脸画圆一点。

2

加上头发和头巾,画出眼睛。

3

加上身体,再画上衣服的细节。

4

先在牛郎身体左侧画几个小圆圈,然后填上细节,使其看起来像一束玫瑰花。

5

最后再涂上颜色,就可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牛郎和织女代表哪一类人,看完就知道了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牛郎织女代表的是劳动人民。王母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他们之间的斗争是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曲折反映,寄托劳动人民追求自由幸福、反抗压迫的理想。

牛郎和织女中牛郎是一位天性善良,勤劳勇敢的普通凡人。 牛郎的特点是善良、心眼儿好,照看老牛很周到,总是给老牛最好的,也把老牛收拾的干干净净,“也很亲密”牛郎对老牛好,把他看成自己的亲人。而且通过牛郎的身世,反衬出牛郎的不抱怨,不怀恨以及吃苦耐劳。牛郎对织女非常坦白,这说明牛郎的诚实和不隐瞒,牛郎身上的特点正反映出劳动人民身上的特性,诚实、吃苦耐劳。

织女是一位天真纯朴,渴望凡间爱情生活,敢于反抗的神女,从织女遇见牛郎以后,她对自己的目标就很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而为了自己的目的去努力,这也是织女的特点,只要认定目标就一往直前。

展开阅读全文

七夕“冷知识”:“牛郎”“织女”真能相会吗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牛郎织女”虽然无法在现实世界中相会,但他们的爱情故事却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传说让人们深刻体会到爱情的力量和伟大,也让人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在七夕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向牛郎织女致以最深的敬意,也向那些为爱情不懈努力的人们致敬。

七夕节的临近,街头巷尾又开始弥漫着浓浓的浪漫气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相传牛郎是人间的一位穷苦青年,织女则是天上的仙女。两人因一次偶然的相遇而产生感情,但由于身份的差异,最终被强制分开。他们对彼此的思念却从未停止,于是便有了每年七夕之夜的相会。

地理距离是一个巨大的障碍。根据故事描述,牛郎位于地球上的人类世界,织女则生活在天上的仙界。这个遥远的地理距离,即使在现代,也难以让人与仙之间实现直接的交流。更不用说在科技落后的古代,人们只能通过想象来描绘他们的相会场景。物理定律也对他们的相会提出了挑战。众所周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约1670公里/小时,织女所在的仙界显然不会以这样的速度运动。如果牛郎和织女要在七夕之夜相会,他们必须克服这两种速度之间的巨大差异。

在传说中,牛郎和织女虽然无法实现现实的相会,但他们的爱情却成为了永恒的象征。为了纪念这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人们将七夕节定为祈求爱情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向天上的织女祈求智慧和技巧,希望她能指引自己找到理想的伴侣。这种习俗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却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董永是不是牛郎?织女和七仙女有什么关系?

全文共 3158 字

+ 加入清单

牛郎织女的故事,还有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一些类似的,同样都是天庭的仙女下凡,爱上了一个凡间的普通男子,但是被发现之后,仙女被抓回去,男子想尽办法终于再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妻子。所以有时候人们会对董永和牛郎产生怀疑,认为他们其实是同一个人。那他们真的是一个人吗?织女和七仙女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算得上家喻户晓了,两个人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恋爱中的痴男怨女,甚至专门为两个人设定了一个节日,就是七夕节,两人只有在这一天才能相见。不过一直有个疑问,牛郎织女的故事到底是真的吗,为什么会有这个传说,历史上真的有这两个人的存在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织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美丽的云彩,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它们的颜色,这是“天衣”。

自从牵牛被贬之后,织女常常以泪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牵牛。她坐在织机旁不停地织着美丽的云锦以期博得王母大发慈心,让牵牛早日返回天界。牵牛被贬之后,落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后来父母去世。他便跟着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和一辆破车,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独占了,然后,便和牛郎分家了。

后来,王母为牛郎和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无数成群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鹊桥之上,牛郎织女团聚了。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在一般读者印象中,董永应该是个“穷小子”,是古代最低层劳动者形象,靠给人家打工生存,一度家贫如洗,故父亲病死后只能“卖身葬父”。董永遇到的是“织女”还是“七仙女”?最早提及“董永遇仙”传说的,是汉末才子曹植。曹植在其悼念父亲曹操的《灵芝篇》中写道:“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债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最早对“董永遇仙”作开放式描写的,是《搜神记》。原文这样写到:“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可见,“夫妻双双把家还”时,这“妇人”才说出了真实身份“天之织女”。原来天帝为董永“卖身葬父”行为而感动,遂派自己的小女下凡,帮董永一起还债。

在早期传说中,董永与牛郎的妻子都是“织女”。织女是什么人?司马迁所撰《史记·天官书》中有一种说法,“织女,天女孙也。”天帝的孙女怎么能既是董永的妻子,又是牛郎的媳妇?在隋唐时期,这段“人仙之恋”被合伦理化,借用天上的织女星有三颗一说,将“一织女”换成了“三织女”。

这样,董永与牛郎所娶对象,就不是同一位仙女。为了让“三织女”说深入人心,古人还借用《史记·殷本纪》中“三人行浴”的传说,流传出“三织女浴于池”的故事。让与董永相恋的织女和与牛郎结合的织女完全分开,董永与牛郎的传说不再纠缠不清。

“七夕”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说汉朝的少女们常常七月七日在开襟楼拿丝线比赛穿针孔,当时的人们纷纷效仿,南朝梁宗谋的《荆楚岁时记》也记载了南朝妇女七夕穿针乞巧的民俗。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说,到了七夕,宫中嫔妃们要祭祀牛女二星,并对月比赛穿针,民间百姓也效仿他们。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也说,七夕,宫女们比赛穿针引线,先完成的就是“巧者”,大家要凑钱奖励巧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七夕“乞巧”的习俗已经逐渐消失了,但它却更多了爱情的味道。清丁观鹏《乞巧图》之“月下穿针”如今,“七夕”被誉为中国的“情人节”,而一说到古代的爱情故事,大家往往都会想到牛郎与织女,或者董永与七仙女,有的人对这两个故事往往分不清楚,那么“七夕”究竟与这两对情人中的谁有关系呢?

汉代以前,牛郎织女只是天上的两个星座,并无关系。汉代的时候,牛郎与织女“结婚了”,开始形成为爱情神话故事:传说天帝的女儿住在天河的东边,她忙于织布而耽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天帝看她可怜,就把她嫁给了天河西边的牵牛。织女出嫁后,荒废了织布的工作,天帝很生气,就又把织女带回到了天河东边,只允许他们夫妻一年见一次。每年七月,就会有很多喜鹊来天河搭桥,夫妻踩着喜鹊相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见到的喜鹊,头上的毛如同脱了而变成了白色。

南阳汉代画像石,牛郎织女星座董永七仙女故事也产生于汉代,但较牛郎织女故事稍晚,是说有一个家贫的孝子董永,他的孝顺感动了一位仙女,仙女下凡帮他织布卖钱偿还债务。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中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说成是汉代孝子董永夫妇的故事。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开始合流交错:汉朝有一个叫董永的,年少时就死了母亲,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后来父亲也死了,他没有钱安葬,就打算卖身为奴换钱办丧事。一个有钱人知道他是孝子,就给了他一万钱,但没有让他当自己的仆人。董永埋葬了父亲,守丧三年后,打算回到那个有钱人家做苦力,以报答他的恩情。结果路上碰到一个女子,说自己会织布,她愿意做董永的妻子,她用十天时间织了一百匹布,替董永偿还了债务,董永重新获得了自由。女子自称是天帝的女儿,因为董永孝顺,天帝特意派她来帮助他,说完,女子就飞天不见了,再也没有回来。

黄梅戏《天仙配》《搜神记》中董永与妻子织女的故事,显然是脱胎于牛郎织女神话。但牛郎与织女已经结合了,那么《搜神记》中董永遇到的也是织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到了宋代,人们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董永遇仙传》说汉代提出“独尊儒术”的董仲舒是董永的儿子,董仲舒为了寻母,道士严君平指点道:“难得这般孝心。我与你说,可到七月七日,你母亲同众仙女下凡太白山中采药,那第七位穿黄的便是。”织女一下子变成了七位,董永所遇的仙女第一次成了七仙女,从此,明清以来的各种地方戏中,董永所遇的仙女都叫七仙女了,织女与七仙女不相混同,牛女传说与董永传说则自然分离开了。《天仙配》年画选页董永的故事在明清不断被演绎,在一些话本小说里,把原本好心帮助董永的有钱人以及天帝,塑造成了反派,说七仙女偶然下凡,见到卖身葬父的董永,被他的孝行打动,就决定嫁给他。董永的主人家曹员外百般刁难董永。为了给董永赎身,七仙女请来自己的六位姐姐一起来织布,一夜织成十匹锦绢,终于使得董永重获自由。夫妻返家途中,七仙女发现自己怀有身孕了,这时候天兵天将出现,传玉帝旨意,限七仙女返回天宫,违命则将董永碎尸万段,七仙女不忍丈夫受害,只得返回天庭,后七仙女将孩子生下送给董永抚养。

董永传说虽然山寨了牛郎织女,但二者最大的不同就是结局,牛郎织女可以每年鹊桥相会,董永七仙女别后再也无法相见了。所以,七夕,我们纪念的是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牛郎织女”的故事在传统诗词中有很多表现,如汉末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此诗倾向于分别的意味,语调凄婉,而经过魏晋的转变,织女牵牛从悲剧传说逐渐演变为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喜剧故事。唐代权德舆作《七夕》曰:“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宋代秦观《鹊桥仙》曰:“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我们现在过“七夕”,虽然已经失去了“乞巧”的习俗,但每到这一天,人们依旧会想起牛郎织女,而提起这个故事,如今,人们更多的是倾向于其爱情的内涵,显然,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爱情符号了。

展开阅读全文

牛郎渡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牛郎渡位于乘槎河上,是一块横在河里的石头,它好似一座小桥,帮助人们过河。因为从此踏过乘槎河后,便可直到织女峰,故名。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天河配》在长白山找到了物证。

天池水刚刚流入乘槎河,水平如镜,清澈见底。河水闪着碧蓝的光,映着蓝天、白云和山影,下种田园的寂静笼罩着荒野,透出一种恬淡的诗情。只看这里,根本不见大荒山的磅薄气势,倒有一种农家田园风情。在河道最窄处,人们踏着石头即可过去,年轻的人,甚至可以跳过去。在河湾处,建有巨大的碑石。卧牛形状的巨石上面镌刻着“牛郎渡”三个大字。如今,许多青年男女在此留影,以示坚贞的爱情。牛郎渡巨石成了一块爱情石。长白山望天鹅景区长白山天池乘槎河长白山国际天然滑雪公园长白温泉群长白石林风景区白云峰长白山高原冰雪运动训练基地老虎背幽谷森林长白山瀑布长白山东北虎林园长白山冷泉长白山大峡谷长白小天池长白山火山群长白山谷底林海绿渊潭

展开阅读全文

牛郎岗海滨浴场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牛郎岗海滨浴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牛郎岗位于福鼎市秦屿镇东南方,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23公里,度假区依山面海,与嵛山岛隔海相望。这里气候冬暖夏凉,素以“碧海金沙好消夏”而吸引各地游客慕名而至。牛郎岗海滨沙滩平坦、明净,环山绿树成荫,周围礁石造型各异,有鸳鸯礁、织女洞、海上一线天等自然景观。

景区山青水秀,沙滩明静,海浪平缓,水色湛蓝,气候温和,温度宜人,分为海滨浴场区、高科技农业园区、垂钓区、鸟岛保护区等18处游览观赏项目,有鸳鸯礁、织女洞、海上一线天等自然景观,是一处集休闲、旅游、海滨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新景区。纵观海湾沙滩,这里尤如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卷,更象一盘精心雕琢的巨大天然盆景。

海滨浴场海浪平缓,沙滩明净,环山绿树成荫,海水清澈见底。置身此地,大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之感。其周围礁石经千年海浪冲刷,造型各异,有潮音洞、鸳鸯礁、织女洞、海上一线天等自然景观。这里环境清幽,景色迷人,成为闽浙地区婚纱摄影基地,同时也为各地电视媒体提供良好的文化传播舆论宣传氛围。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秦屿镇金安路11号

类型:地质地貌山

电话:0593-7271636;0593-6177788

开放时间:

08:00-19:00

交通

"全国各地飞机航班直达温州、福州,再乘坐动车到达太姥山火车站(太姥山火车站距牛郎岗海滨度假区12公里)或乘坐汽车到达秦屿汽车站,最后乘⑨路坐公交到达海滨度假区。自驾车游客由沈海高速太姥山(秦屿)互通口下,出口环岛右转直行7公里至牛郎岗海滨度假区。"

门票

门票40人民币

展开阅读全文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牛郎织女民间故事原文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牛郎织女的故事:有一天,天上的七位仙女下凡游玩,而后在湖里洗澡;牛郎悄悄偷走一位仙女的衣服,要求仙女做他的妻子,不然不还她衣服;那位仙女就是织女,她答应了牛郎,从此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久王母娘娘发现此事,拆散了牛郎和织女;喜鹊们被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感动了,就搭成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在七夕节相会。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见于《月令广义.七月令》引南朝梁殷芸《小说》,原文如下: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译文

天河的东边住着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她年年在织布机上劳作,织出锦绣天衣,自己都没有空闲打扮容貌。天帝可怜她独自生活,准许她嫁给天河西边的牵牛郎,织女出嫁后荒废了纺织的工作。天帝大怒,责令她回到天河东边,只许他们一年相会一次。每年入秋的第七天,我们总会看见喜鹊的头顶突然秃去。相传这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役使喜鹊做桥梁从它们头顶走过去,所以喜鹊头上的毛都被踩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织女牛郎鹊桥相会

全文共 2965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七月七日是民间的“乞巧”节,妇女们这晚在庭院中摆下酒脯瓜果,虔诚地向夜空膜拜,以盼望织女星赐予技巧。由于诗人的吟咏,画家的描绘,文人的铺排,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于是流传人间,缠绵绯恻,委婉动人,这便是牛郎与织女的故事。《诗经》的《小雅》中有一首诗:“或以其酒,不认其浆;鞙鞙佩璲,不认其长。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坐在织布机旁,无心织绢,却一心一意地想着银河对岸的牵牛星,而为之眷念不已。可见在西周时代,就有了牛郎与织女爱情故事的想像与传说。《史记天宫书》和《汉书天文志》中,也都有牵牛、织女双星的记载。晋代宗怀的《荆楚岁时记》里,说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七月七日夜晚与牵牛在银河相会,已经为这个恋爱的故事勾勒出一个鲜明的轮廓。到了南北朝时,任眆在《述异记》中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这项记载准确他讲是从“古诗十九首”中获得灵感,其中的一首描写《七夕双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携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儿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诗比起《诗经》中的那首,更描绘得凄凄切切,道出了一对有情人,两地相思,愁昔满怀的悲凉况味。此外,晋代于宝的《搜神记》中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说成是汉代孝子董永夫妇的故事。甫北朝时吴均的《续齐谐记》里记载:“桂阳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至今云:‘织女嫁牛郎也’。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记述唐玄宗与杨玉环,以牛郎织女为例,共誓白头之约。宋代秦少游专门写过一首《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总之,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素材的诗词、戏曲,不胜枚举。综上所述,可以推断牛郎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大约是发生在西周时代,当时的奴隶社会,等级十分严苛,这个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声与饱受压抑的写照,托言天上双星,也就是人间的实情。据说西周时齐地,也就是今山东一带,有一贫苦人家,父母早丧,幼弟依兄嫂度日,每日出外牧牛,人们都把他叫作“牛郎”。牛郎渐渐长大了,他的嫂子一直不喜欢他,于是他牵着一条老黄牛流浪到一片荒山下结茅而居。一面垦荒,一面哭泣,泪珠点点滴滴落地上,不久后就生出一朵朵艳丽的牵牛花来。继而,有粉蝶双双在上面飞舞,小鸟在枝头碉啾和呜,叫个不停,田地里也长出了茂盛的庄稼。老黄牛的来历不凡,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触犯天条而被谪降人间受苦受难,有感于小主人牛郎对它的饲养和爱护,除了感恩图报辛勤耕作外,还挖空心思想要为牛郎撮合一段美满的良缘。终于,金牛星得知天上的七仙女,时常结伴到人间来溜达,甚至在东边山谷中的明镜湖里沐浴。于是便在夜间托梦给牛郎,要他第二天清晨天未明时到湖畔,趁仙女们戏水时,取走一件仙女挂在树上的衣衫,头也不回地跑回家来,便会获得一位美丽的仙女做妻子。牛郎将信将疑地翻山越岭,在晓雾弥漫中,果然瞥见七个绝色美女在湖中嬉戏,粉装玉饰,云鬓花颜,不觉为之心神荡漾;旋即抱起矮树上一件粉红衣衫,飞奔而回。这个被抢走衣衫而无法返回天庭的仙女就是织女,当天夜里,她趁着夜幕的掩护,赤身露体地轻敲牛郎的柴扉。在微明的灯影里,一个是诚实憨厚,壮硕俊朗的少年农夫,一个是美艳如花,柔情似水的天上仙女,四目相接,一见钟情,于是在静褴的春夜里,两情相悦,同赴巫山云雨。幸福的生活过得总比痛苦的生活要快一些,时光荏苒,眨眼三年,织女已为牛郎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老黄牛已死,留下的一对牛角挂在墙上,牛郎舍不得老黄牛,天天对着牛角发楞。织女私自偷下凡间的事终于被天帝知道,天兵天将把她拘回宫里,牛郎此时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一对小儿女也天天哭着要妈妈,牛郎肝肠寸断,想着曾给过他无限帮助和关怀的老黄牛,抱着牛角痛哭。谁料一不小心,牛角掉到地上,奇迹发生了,两只牛角竟然变成两只箩筐,牛郎把两个孩子放入箩筐中,准备一肩挑起,寻找娇妻,一阵清风吹过,两只箩筐像两只强有力的翅膀,蓦然平地飞升,腾云驾雾,风驰电掣般地飘飞在霄汉之中,眼看娇妻就在前面,牛郎奋力追求,眼看赶上了,却被王母娘娘察觉,拔下头上的金钗,在牛郎与织女之间一划,立刻出现了波涛汹涌,白浪滔天地银色河川,从此一个河东,一个在河西,遥遥相对,却无法相见。鹊鸟非常同情牛郎与织女的情真意挚,每年夏秋之间,趁银河风平浪静的时候,群集河上,口尾相衔,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相聚。“鹊桥崔鬼河宛转,织女牵牛夜相见。”据说七夕过后,鹊鸟的羽毛都会七零八落地脱掉不少,就是因为辛苦搭桥的缘故。牛郎织女的故事大致如此,后世的《天河配》、《天仙配》、《鹊桥会》等平话或戏曲都大同小异;不但把人仙化,也把神仙凡人化,仙女可以下凡,凡人也可以升天,一段天人揉合的爱情故事,充满了馥郁甜蜜的人情味,也洋溢着农牧社会的生活面貌与伦理道德色彩。杜牧的《秋夕诗》:“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甫《银河诗》:“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波生?”这些都为世人传诵,还有:“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儿百条。”这诗传说是一个六岁的儿童,唐代的林杰写的,可见一般人对七夕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连六岁小儿也能执笔成诗,朗朗上口。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最为少年男女所向慕。南北朝所谓“七夕节”,禁中优伶扮演《鹊桥仙》戏曲,进时新果品,市井儿童手执荷叶,欢呼雀跃。唐时在七夕夜登高楼危树,安排筵会,以赏节序。宋时以七夕为“女儿节”,妇女在庭院中以巾帕蒙面,仰首空际,默默祷告,根据所看到的迷蒙景象,以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元、明、清各代,称七夕为“七巧节”,当夜的花样更多。最常见的是在庭中摆设香案,盛陈瓜果,望空焚香膜拜,然后一口气在朦胧中以丝线连穿七个针孔,能有如此眼力,想必也有一双巧手,还有捉取小蜘蛛以小盒盛着,翌晨观看如果网丝圆正,叫“得巧”,另有“丢针”,盛清水一碗,在星光下把绣花针轻轻地丢在水中,能浮在水面的叫“大吉”,事实上这就是物理学上的表面张力,只要小心翼翼,大概不难办到。还有两首描写七夕的诗,字丽句清,可堪一读。一首是:“乞巧楼前雨乍晴,弯弯新月伴双星;邻家少女都相学,斗取金盆卜他生。”一首是: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寻看。”这两首诗对七夕夜晚妇女们的活动和心态形容得入木三分。时至今日,少男少女们的情感已了无阻隔,不只是抽象的银河无法隔绝,就连实质的尊长约束,社会道德法律,也已发生不了多大效果,然而重温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则可对少年男女的情爱,产生了一种虚幻而浪漫的憧憬,从而唤起更加珍惜的意念,则认七夕为“情人节”,就有了积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牛郎织女的故事 牛郎和织女的神话故事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天帝的孙女偷偷下凡游玩,遇上了凡人牛郎并爱上了他,就私自嫁给了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天帝知道后大怒,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牛郎和织女的神话故事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而且也已经成翻拍成了好几版电视剧,这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爱情故事,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牛郎织女的故事,由古典中蕴含浪漫,更反映了难能可贵的曲折爱情。我们相信,在天河的两侧,牛郎织女一直默默地守护着彼此,一直见证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可贵精神,激励着青年男女追求美好爱情的决心和勇气!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相传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千百年来这个古老而动人的爱情故事,世代流传,这一天还被现代人誉为中国版的“情人节”,很多情侣都会很看重这一天,会跟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度过。

展开阅读全文

织女难会牛郎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人以夜空的繁星为题材,创造出许多美好动人的神话故事,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便是其中之一。据说,勤劳的牛郎是人间的普通村夫,而织女却是西天王母娘娘最宠爱的孙女儿。织女心不甘天宫寂寞,动了凡念,私自下凡与牛郎结为夫妇。此事犯了天上神仙们的法律,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把织女捉回天上。牛郎挑着担子,一边坐着女儿,一边坐着儿子,在后面飞快地追赶。眼看着牛郎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从头上拔下碧玉簪,在牛郎和织女之间轻轻地一划,立即出现了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把一对有情人

永远地隔开了。然而,情之所钟,惊天动地。天上的神鹊非常同情织女和牛郎,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它们飞临天河上空,架起鹊桥,让织女和牛郎相聚一宵。

古老神话那令人倾倒的巨大魅力,在现代天文知识面前显得黯然失色。今天,观测的结果告诉我们,即使在织女星和牛郎星上真有本领高强的“神仙”,他们想要每年聚首一次也是根本不可能的。织女星距地球约 26 光年,每秒走 30 万公里的光也要跑 26 年之久。牛郎星距地球 17 光年左右;织女星和牛郎星则相距 14 光年以上。换言之,以目前所知最快的宇宙速度——光速飞行,从织女星到牛郎星也要 14 年多的时间。

当然,织女星和牛郎星上也根本不存在任何生命,它们都与太阳类似,是炽热的恒星。织女星表面的温度约 9000℃,比太阳表面高 3000℃左右;直径约 400 万公里,差不多为太阳的 3 倍;它的体积差不多是太阳的 24 倍。牛郎星表面温度有 7000℃上下,比太阳表面也高出 1000℃左右。

可是,织女星好像与地球上的人类结下了不解的缘份,据天文学家预测,随着天体的运动,斗转星移,特别是随着地轴倾斜角度的缓慢变化,到公元 14000 年的时候,今日的织女星,将正好位于地球北极的上空,成为新的、明媚的北极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