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清真

清真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清真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清真问题。

分享

浏览

7769

文章

68

济南清真南大寺开放吗,济南清真南大寺地址

全文共 1021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著名景点中山东是一个民族文化底蕴厚重的地方,在济南有著名的趵突泉还有就是《还珠格格》中紫薇提到大大明湖,但是大家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吗它始建的年代已经无法考究了。唯独知道他是元代元贞元年迁到济南的。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济南清真南大寺,是在济南历山顶乌满喇巷,始建年代不详。元代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迁到现在的地址,当时只有“楹殿数间”。明宣德年间,当时的南大寺掌教整顿教务,济南教门为之一振。(公元1436年),开拓地基,修建院墙,增建礼殿,南大寺始具规模。明弘治七年(公元1492年)陈玺任南大寺掌教,领导济南穆斯林大拓寺基,扩建大殿,立南北讲堂、僻静所、沐浴室等,并将寺门朝向由南改东,南大寺自此始有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特色,成为较大规模的古建筑群。此后,南大寺又经明嘉靖、万历清嘉庆、道光、同治和民国初年的多次修葺扩建逐渐臻于完美。

总体布局以邦克楼、望月楼、礼拜殿为一条中轴线,两边配厢房,望月楼将建筑群分为前后两个小四合院。中轴线上的建筑一座比一座高,给人以深邃雄伟的感觉。

邦克楼

又名唤礼楼,意在登楼呼唤穆斯林教徒来做礼拜。邦克楼属门楼式建筑,是寺院的正门,高大威严,也是寺中一座标志性建筑。

望月楼

寺院中心位置,是立于13层台阶之上的望月楼,上书“望月思真”四个篆体汉字,给人一种古朴圣洁之感。望月楼是一座木棂玻璃窗式二层门楼,楼顶中心直立一铝制月牙。

礼拜殿

穿过望月楼,就能看到巍峨的礼拜殿雄踞于十多层台阶之上。

礼拜殿由后殿、前殿和抱厦三部分组成,具有典型的宫殿建筑特色。礼拜殿是勾连搭式结构,使后殿和前殿屋顶连接,后殿无前墙,前殿无后墙,抱厦连接前殿,这是中国古代工匠一种独特的扩殿方法,为的是增加面积。后殿和前殿的建筑结构非常独特:后殿为庑殿顶,是古建筑中档次很高的一种;前殿为歇山顶,比后殿次一级。两殿完美结合的形式在古建筑中非常少见。

据考证,后殿和前殿是明朝建筑,抱厦是清代建筑。在礼拜殿的外墙可以看到,明朝砌墙用大砖,清朝则用小砖,两者的接合处非常明显。整座大殿虽不是一朝所建,但建筑设计合理,结构处置巧妙,是中国古代工匠的一大创举。

【结束语】值得注意的还有清真南大寺门前高大的过街影壁。兴建于1833年,之所以叫过街影壁,是因为当时在影壁和寺门之间有一条街。过街影壁既突出寺院的地位,引起人们注意。如果有想去的小伙伴可以去逛逛而且名片也不算贵据小编了解也就在五十块钱出入所以还是比较实惠的。

展开阅读全文

营口清真西寺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营口清真西寺为营口市文物保护单位。

营口清真西寺位于西市区胜利街道办事处平安社区平安街清真寺里12号,为伊斯兰教建筑风格。

建筑整体坐西向东,东面为正门门房,西为礼拜大殿,再西为望月楼,南为沐浴室等建筑,北面为殡仪室。该寺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为当时天津洋枪队驻营口统领马魁等人牵头集资兴建,光绪年间由左宝贵等人出资扩建,左宝贵还亲题楹联,并开设经书义学,对市区回族少年进行文化教育和教义启蒙。1905年建后殿五间,仿古琉璃瓦窑亭一座,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又进行三次扩建、修缮,1980年重修礼拜殿和前殿,该寺被列为全国百所著名清真寺之一。

2012年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2012]173号)公布营口清真西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2013]185号)公布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以营口清真西寺围墙内及围墙外四周外延5米以内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外东至镜湖西路路基、北至回民小学院墙、南10米、西10米以内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

信息来源:市文体新广局 供稿人:董文杰

平安社区:平安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清真永寿寺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清真永寿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清真永寿寺在西城区三里河中巷2、3号。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始建,天启四年(1624)重修。重修碑为进士石三畏撰文。寺之旧址名“翁僧荒堂”。

寺门一间,石门额-“清真礼拜永寿寺”。入大门后左为水房名“规洁室”。右为望月楼,二层,上有横匾曰“唤醒楼”。往西,南为讲堂,北为学堂,大殿面阔3间。西房配有角亭,后窑殿向西凹去处,高起穹窿。大殿南北有耳房。后有六角亭1座。寺门外原有石桥1座。寺界内原有回教墓地,方圆约17里。寺内有碑7块,其中有阿拉伯文碑与《重修清真寺碑记》碑。

展开阅读全文

临清清真八大碗

全文共 2793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清真八大碗”,在临清可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过几代名厨的不断创造完善,临清清真饮食逐渐形成了独立于其他菜系的“临清八大碗、九大碗”。“八大碗”即烧肉、炖肉、松花羊肉、黄焖肉、肉杂拌、清汆丸子、圈巧阁、黄焖鸡,用于喜事;“九大碗”是在“八大碗”的基础上去掉一个“肉杂拌”,添加“羊尾烩海带”和“烩全羊”,用于白事。这些传统的清真菜品都是上笼蒸的,很少动炒勺,又因回民禁饮酒,严格的说这些就是饭菜。但吃起来清香满口,一汤八味,肥而不腻。

清真八大碗是如何形成的?

“清真八大碗”是一道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清真复式饭菜,它的形成源自抱碗菜,而抱碗菜的形成又与回回兵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回回兵军屯临清又与大运河有着必然的联系。军屯就是驻扎在某军事要地的屯田军队。当年,元明王朝在临清军屯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漕运,保护粮仓。据《临清州志》记载,“西域回回徙居临清”主要来源有“军籍户、侨宦、游商”,其中军籍户主要来自元代军屯(1289年)和明代军屯(1369年)。据《临清县志》记载“元代延佑三年以海口屯军隶临清万户府”。据《明史•兵志》记载,“初,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卫所”,大明王朝为了保护临清漕运大码头,在临清设“临清卫”,其驻军级别等同于天津卫、威海卫。

元代,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西征,征服了中亚、西亚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大量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征调到中原。这些人大部分被编成“探马赤军”(或称“西域回回兵),参加平金、征宋、统一中国的战争。按元朝对探马赤军的规定:“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大运河沿岸是这些信仰伊斯兰教军士“屯聚牧养”的重要之地。据《元史•世祖本纪》载:“河洛,山东居天下腹心,则以蒙古探马赤军列大府以屯之”。而“河洛、山东”涵盖了临清境内的永济渠和会通河地域。据临清庄乡族谱记载,部分穆斯林姓氏即为“西域回回兵”的后人。

明初,以徐达和常遇春为统帅的明军南征北战。至正二十八年,这支明军“循河北上,师次临清”。徐达、常遇春系回族,其部将亦多回族。临清作为明军的征战要地,派有大批回族军士留守。据碑刻记载,临清老礼拜寺,就是由徐达、常遇春等回回教门始建,期间常遇春、徐达、胡大海率军沿运河征战临清一带,并在临清派回族将军和士兵驻守,因此,现在临清还有很多村庄仍保持着编民屯垦的称呼。比如:洪官营、陈官营、赵官营、老官营等。当时,军屯官兵被称为“军籍户”,明代的军籍是世袭的,卫所兵有定籍,兵农合一,屯守兼备,不但保证了兵源,也满足了军队的供给。随着战事的减少,社会的稳定,军屯的回回兵逐渐占籍临清,由“兵农”转为农民。

不论是元代回回兵,还是明代的回回军籍户,他们均祖居西域,饮食习惯多以牛羊肉为主。兵备战争期间,回回兵为了适应时间紧迫、行动迅速,方便快捷等军事用餐的特点,他们将穆斯林善于加工肉食的技艺运用到了战争中。回回兵预先将牛、羊肉等食物,通过炖、炸、蒸等方法,加工成熟制品,以备行军打仗之需。每到军队开饭时,火头兵架锅烧汤,将预先备好的熟制品,用热汤水一浇,便成了一份可口饭菜。这样不仅有利于行军携带,也有利于士兵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吃到适合本民族生活习惯的饭菜。而且,这样的饭菜可解决千百人同时用餐。又《民间访册》记:回回兵用饭时,每人面前放一大碗饭菜,他们以队为单位席地围聚而坐,念诵“太斯米”,“奉至仁至慈安拉之名”,“孩子啊,以安拉的名义开始,吃你面前的食物。”(《穆斯林圣训集》),抱碗而餐。抱碗菜首先在回回兵军队中初现雏形。后来,抱碗菜的加工、制作、用餐等方式在回民军籍户中流行开来,并逐渐融进了中原百姓生活习惯,由席地围坐,发展成了四方围桌的用餐民俗形式。当年,虽说桌面上放八大碗,有可能是每人一大碗炖肉,也可能是每人一大碗炖鸡,而且是每个人只吃自己面前的大碗菜。后来又逐渐演变为八人八大碗同桌共餐的形式,但,八大碗之中的菜品可单、可各异、亦可重复。

经过数百年间历代穆斯林厨师的不断创新、完善,结合临清穆斯林群众的生活习惯,在不违背伊斯兰教义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临清“清真八大碗”。寻根溯源,临清“清真八大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临清穆斯林教徒勤劳、智慧的结晶。

清真八大碗有什么特点?

说到临清“清真八大碗”有什么特点,除了色、香、味俱佳外,运河文化保护协会的刘英顺老师在他的《浅谈临清清真八大碗》中写到还有0,那就是一肉二汤三滋补:

一肉。原料以牛、羊肉为主。牛羊肉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其味佳美。伊斯兰教倡导食用牛羊等佳美食物,戒“奇形怪状、污秽不洁、性情凶恶、行为怪异等之肉”(《古兰经》)“归信的人们啊!你们可以吃我所供给你们的佳美食物”。所谓佳美食物,马坚阿訇解释说,牛羊肉就是佳美食物,其有良好的外观形象、鲜香的嗅觉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二汤。清真八大碗属于汤菜,它很注重汤的运用,其汤有原汤、清汤、白汤。巧阁、松花、闷子佐以白汤,清氽丸子佐以清汤,烧肉、炖肉佐以原汤。清真八大碗中的汤都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它们的原汁原味,不添加任何现代添加剂(味精、鸡精、香精、色素、酸钠、嫩肉剂等)进行调味、调色,这可称是另一个意义上的返朴归真。

三滋补。清真八大碗不仅都是佳美的食物,而且还都具有滋补强身的功用。元代回回太医忽思慧《饮膳正要》“羊、牛肉,温补不燥,培元固本,易筋壮骨”,经常食用可以“开胃健力,散寒助阳,益肾补虚”。据回回典籍《天方典礼》记载“饮食,所以养性情也”,“惟驼、牛、羊独具纯德,补益诚多,可以供食”。2008年首届“中国十大寿星排行榜”,其中穆斯林老人占7位。所以说,清真饮食不仅是一种文化,而且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长寿之方。

临清“清真八大碗”菜品名称及特色

1、烧肉

特点:酸香透烂,肥而不腻。

2、炖羊肉

特色:软烂醇香,汤汁醇厚

3、巧阁

特色:香嫩松软,汤汁爽口。

4、松花羊肉

特色:味醇透烂,汤汁鲜香。

5、清氽丸子

特色:汤汁清香,滑嫩劲道。

6、黄焖鸡

特色:肉烂清香,色泽金黄。

7、里脊

特色:色泽红亮,香透滑嫩。

8、肉杂拌

特色:清香爽口,味道各异。

任何一种美食,可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见解与评价,然而,我认为品评一种美食,首先应该是吃文化,然后是吃技艺,最后才是吃味道。一种食品,如果没有文化做支撑,那它只能是一种果腹的食物,绝对称之不上美食。而,“清真八大碗”可以说是美食中之美食。我们在品尝和欣赏“清真八大碗”的同时,可以从中感受到临清穆斯林文化底蕴的深厚和饮食文化的灿烂,还可从中参悟到穆斯林做人的准则,那就是大碗中透着质朴,清香中透着率真,简单中透着智慧。可以说,临清“清真八大碗”是运河文化与穆斯林文化在临清大地上和谐交融的典范,是临清运河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申报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章节。我们有责任去发掘、去保护、去弘扬,力争让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运河古城临清有一美食名菜“清真八大碗”。

展开阅读全文

泰山区清真西大寺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泰山区清真西大寺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泰山区清真西大寺位于泰安市泰山区财源街道,年代为明、清。

2013年10月10日,泰山区清真西大寺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财源街道:财源街道办事处位于驰名中外的泰山脚下,地处泰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因辖区内拥有古老繁华的财源商业街而得名,全街道总面积11平方公里,人口16万,辖28个社区,204个属地单位。 财源街道交通便利,位置优越。火车站、汽车站、中心医院、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网通、电信、移动、联通、银座广场、国美电器等机构都在财源辖区,是泰安市商业、金融、医疗、交通、通信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大厂清真八大碗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大厂回族的饮食文化上“清真八大碗”享有盛名,历史悠久,广泛流传,经久不衰。究其历史,之所以能发展流传和出名,归纳起来主要因由有二:

其一,这里的回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按教规不许喝酒,不饮酒就不用预备炒菜;同时教规教义上提倡节俭,反对铺张,任何铺张浪费都是“古那海”(罪过)。

其二,历史上,大厂回族人民生活十分贫苦,而回族人民又十分好客。为此勤劳智慧的回族群众创造了宴席形式——“清真八大碗”,既节俭,又表达了宴客的氛围。

这“八大碗”中有炖牛肉、炖杂碎,胡萝卜、长山药、海带、醋溜白菜、粉条、丸子、炸豆腐等,以八碗为限,灵活配伍。稍富的可上两碗杂碎,两碗肉;穷苦一点儿的,可八大碗仅上“菜帽”,下面一律用胡萝卜垫底。

展开阅读全文

萨那清真大寺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萨那清真大寺是也门著名清真古寺,位于首都萨那旧城。约于630年由也门行政长官、圣门弟子渥卜勒奉穆罕默德之命创建,后经伍麦叶王朝第六代哈里发瓦利德(705~715在位)扩建及其后历代的不断重修,得以保存至今,是也门的重要古迹之一。

大寺占地1万多平方米,为一组多座圆顶式的阿拉伯古建筑群,在大寺的12扇大门中,有一扇还刻有希木叶尔文字。该寺曾设有宗教学校,为也门地区什叶派支系栽德派的宗教教育中心。1972年,在维修大寺西墙时发现了有3万页的《古兰经》手抄稿,分别写在羊皮或古纸上,堪称伊斯兰教最珍贵的文物之一。清真大寺附有多种设施,其中所设图书馆,是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教典籍收藏最多的图书馆之一,馆藏多种珍本书籍和手稿,为其它图书馆所罕见。萨那有近百座清真寺,已列入也门文物古迹的清真寺中,其中萨那清真大寺名列前茅。

展开阅读全文

沧州清真北大寺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沧州清真北大寺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清真北大寺位于沧州市区解放中路回民聚居区的中心,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广州怀圣寺、泉州清真寺、济宁清真寺齐名。该寺始建于明朝建文末年,历时18载,于1420年正式落成。北大寺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其中礼拜大殿占地面积1350平方米。

建筑物以礼拜殿为主,配有女大殿、男女沐浴室、对厅、讲经堂、望月楼等。在我国属大寺、名寺之一,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礼拜殿由前古棚、中殿和后殿三部分组成。殿顶以硬山卷棚、庑殿顶、三攒亭勾连达式,殿内屋架卯榫咬合,浑然一体。八方亭宝顶上,竖有伊斯兰教星月标志。寺内的望月楼、对厅、南北讲堂与大殿相互衬托。更加突出礼拜寺大殿的主体的庄严气势。

地址:沧州市新华区解放东路14-13

类型:古迹历史建筑清真寺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317-3041677

展开阅读全文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全文共 2431 字

+ 加入清单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真大寺位于市区旧城北门外,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一座清真寺。当年,大批回族居民自新疆迁到呼和浩特,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们渐渐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并建造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位于市区旧城北门外,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一座清真寺。当年,大批回族居民自新疆迁到呼和浩特,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们渐渐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并建造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

该寺占地4000平方米,坐东向西的格局表现出对圣地麦加的尊崇。大经堂大殿是清真寺的主要建筑,高大宏伟,庄严肃穆,在大殿柱子上刻有《古兰经》-,穹顶具有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后院有讲堂、穆斯林浴室等,院东南侧有一座灰色塔楼,楼高33米,六角攒尖顶,楼内有木质楼梯,登楼可眺望全市风景。清真大寺内的装饰纹样都用阿拉伯文、几何线纹和各种植物做题材,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情。寺内还藏有30册阿拉伯文《古兰经》,是珍贵的宗教文献资料。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的包围中,有一座高耸入云的望月楼,会把你引向一座庄严绚丽、古色古香的伊斯兰清真寺,让你在车嚣人喧的闹市中,感受到一种安宁与清净的氛围,这就是呼和浩特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清真大寺。

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向以“召城”著称。但在林立的宗教寺院中,位于回民区通道南街的清真大寺,却风姿独特,透露出伊斯兰文化的鲜明底蕴。关于这座古寺的确切建筑年代,无文献史籍记载。据《呼和浩特回族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的编写者考证,清真大寺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初建时,规模较小,以后经逐步扩建修缮,方成先今的格局和建筑群。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清真大寺座东朝西,布局合理,由东西狭长的一进两出四合院组成。建筑由西向东依次是:山门、圣殿、南北讲堂、过厅、望月楼、沐浴室、接待室等。清真大寺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式建筑,又带有明显浓厚的伊斯兰风格。座西迎东的山门是出檐式,西边矮墙陪衬,中开三门,一大两小。大门上有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所制“清真大寺”横匾一块,两侧由“国泰”“民安”两短匾做衬。大门一般不开,只在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祭时才敞开,平时人们由南、北两个小门进寺。

进入山门,在圣殿的后壁上,分别雕刻着魏碑体“认主独一”、“日监在兹、极乐真境”,墙的中间是民国十二年(1923年)由时任绥远都统的马福祥(回族)题写的:“正心诚意修身”以及“见性”、“明心”。马福祥的楷体手书,笔势雄浑,苍劲有力。

清真大寺的主体建筑是圣殿,基地约1米高,殿长26.50米,宽16.50米,共25间房子大小,为水磨青砖中式建筑。圣殿门向东,为三开拱式门,门前有约长3米宽同圣殿的月台,三面用青砖矮墙围着。圣殿门上,有阿拉伯文的砖雕及花卉砖雕相衬托,极备灿烂,可谓建筑的珍品。圣殿最具特色的当数其顶部,登高眺望,可看到5座出檐小塔楼将殿顶连为一体,四座玲珑六棱塔楼簇拥着中间一座八角塔楼。中间塔楼顶矗立着一弯新月,闪闪发光。整个殿顶错落有致,起伏多变,极具艺术性。五顶,意寓伊斯兰教信仰的“五大天命”。“五大天命”又称“五项功课”,即念作正词、坚持礼拜、斋戒一月、交纳天课、麦加朝觐,穆斯林一般简单将它概括为五个字:“念、礼、斋、课、朝”。这五项内容既是功修和制度,又是伊斯兰教法定的宗教义务,被视为体现虔诚信仰的基石。在清代闭塞的归化城(现呼和浩特旧城),已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体现出伊斯兰文化的内涵,并将其表现得水0融、天衣无缝,令人叹为观止。殿内规模宏敞,由12跟立柱支撑着整个殿宇穹庐。厅柱为赫红油漆所漆,上有雕刻精细的阿拉伯-,刀工讲究,可谓巧夺天工。整个大殿内的顶梁、天花板,绘着色彩鲜艳的装饰画,雕梁画栋,绮丽多彩,匠心独运。墙壁洁白无暇,书以硕大伊斯兰-,庄重典雅。

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清真寺不饰以人物、飞禽、走兽形象,建筑门楣、窗口、飞檐等多以花卉和几何图案的造型来装饰。值得游客观赏的是,在圣殿屋顶的四角和门顶,刻镂了七座花卉镂空雕,花团锦簇,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坐落在后院东南隅的望月楼,是一座砖木结构六面四层的塔楼,高36米,它建筑于1939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前呼和浩特的最高建筑。望月楼内设旋梯,可盘旋至顶。第二层处由悬臂梁挑出走廊,环以栏杆,楼上有一六角攒尖亭,顶饰一弯新月。望月,就是看月亮。按照伊斯兰教教义规定,每当伊斯兰教历九月(称莱麦丹月)把斋(又称封斋)一个月,称为斋月。过去遵从见日封斋,见月开斋。在莱麦丹月的月首、月末,需德高望重者登上望月楼,进行观察,看新月呈现,决定封斋和开斋的日期。呼和浩特回民称之为“月”。大寺望月楼的特殊之处是它的一楼两用。所谓两用,即可望月又可念“邦克”(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唤醒)。其二层由悬臂梁挑出的回廊,也可称为“邦克楼”,伊玛目(教长)或海立凡(学生)在礼拜前站在上面念“邦克”的地方以召唤人们去礼拜亦称“唤醒楼”。“望月楼”岿然向上,雄伟壮丽,登高俯瞰青城,全市景色尽收眼底。它与五塔寺、辽代万代华严经塔、天主堂高大建筑相映成趣,蔚为大观。

圣殿对面是五开间的过厅,是穆斯林礼拜前后研讨教义及信息的地方。其南北两个墙上整壁绘制了伊斯兰圣地麦加的“克尔白”图(是麦加城“禁寺”内一座方形石殿的名称,也称“天房”,是全世界穆斯林朝拜的中心)。该画作工精细,色彩艳丽,体现浓郁的伊斯兰教色彩,它对研究呼和浩特伊斯兰教绘画艺术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圣殿南侧有碑亭一座,亭内存碑七通,较重要的碑刻有《清重刻洪武御制回辉教百字碑》和《重修绥远清真大寺碑》等,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整体布局庄严肃穆,浑然一体,绚丽多彩,富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特色,并带有浓厚的阿拉伯装饰风格。它是一座中阿合壁的建筑,是几百年来各族能工巧匠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内蒙古宗教建筑中的精品杰作,是回汉两族文化、工艺交流的体现,民族团结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青田阜山清真禅寺

全文共 1269 字

+ 加入清单

青田阜山清真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阜山清真禅寺属县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座名寺之一。

寺庙主体建筑以中轴线为标准,依次为山门、钟鼓楼、放生池、一进门台、二进白衣丞相殿、三进观音殿、厢房,西侧配殿有夫人殿,总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山门为砖混仿古建筑,重檐歇山顶,首建于1985年。门额匾“泽被侨乡”为沙孟海于1991年题写,过山门左右两边为钟鼓楼,平面呈正方形,8.2米见方,三重檐四角攒尖顶,楼内分别置巨形钟鼓各一。天井中处为放生池,并建“吉祥桥”,放生池面积约200平方米,1987年修建。一进门台面阔七间20.9米,进深三柱4米,五架檩,中柱分心双步梁。二进白衣丞相殿,面阔22米,进深11.25米,十一架檩,前后双步梁,明间上施八角六跳藻井。重檐歇山顶,屋面正、垂脊施邸尾走兽,飞檐起翘。殿内供白衣丞相塑像,厢房面阔7.6米,进深5米,檐廊设栏凳。三进观音殿,面阔三间18米,进深14.9米,重檐歇山顶,大殿供塑观音、十八罗汉塑像。二、三进天井之间建有清同治十一年的放生池,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紧依白衣丞相殿的西侧为配殿夫人殿,共三进,一进面阔14.4米,进深9.3米,重檐歇山顶,明间置弥勒佛,两侧供塑四大金刚。二进面阔19.7米,进深7.3米,明间供塑如来,两侧供塑罗汉壁。三进观音殿,面阔19.7米,进深12.1米,清真禅寺殿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煌,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特色。

清真禅寺初创于宋末元初。初创时为正殿两进。元大德年间(1297-1307)建右侧配殿“夫人宫”,明嘉靖八年(1529)增建前殿,清乾隆年间重修正殿;清嘉庆年间(1796-1820)扩建女客房,清咸丰十一年,太平军攻占青田,前殿被焚毁,同治元年重建;清光绪三十一年建东西辕门,民国十六年(1927)建钟、鼓楼,1985年筑围墙,拆去东西辕门,建山门,挖筑放生池,造花园,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将钟鼓楼纳入寺庙范围,形成一个整体寺庙建筑群。

清真禅寺坐落在阜山乡眠牛山麓,坐北朝南,东西两侧是村民住房,寺南空地前约150米处有单孔青石砌筑的乐安桥,桥两侧设栏杆,栏杆花板浮雕花鸟,望柱刻饰莲瓣,与清真禅寺遥相呼应。

清真禅寺常年点燃着几十对巨烛,分别为600斤、1000斤、1200斤,甚至2000斤,俗称千斤烛。千斤烛是长明灯,是延寿烛。一对蜡烛,长明365个日日夜夜,照亮一个周岁,实乃中华一绝。制作千斤烛有专门的民间信仰组织――“廿四拜会”(逢初一十五祭拜,一年廿四次)主持,每年二月十九清真禅寺庙会时,善男信女购买千斤烛,用彩车乐队的仪式贡送而来,择时举行燃烛仪式。

清真禅寺主供唐朝丞相李泌,唐德宗朝拜为中节待中、同平章事(丞相),因常穿白衣,故有白衣丞相美称,据传与李泌同朝一陈姓京官,因受奸臣陷害,被打入天牢,后经李泌冒死相救,转危为安。陈氏晚年退隐故里青田,撰文记述此事,告于后辈,永铭白衣丞相李泌恩泽。此后在青田、永嘉一带,修建了许多供奉白衣丞相的寺庙,阜山的清真禅寺规模最大,年香客数量近二十万,在浙西南一带颇有影响。

地址:丽水市阜山乡朱庵村

门票

20元

展开阅读全文

清真禅寺旅游区

全文共 1044 字

+ 加入清单

清真禅寺旅游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清真禅寺位于浙江省丽水地区青田县西南23公里的阜山乡眠牛山麓,原称“清真堂”,1984年易名。寺院占地面积五千九百多平米,建筑面积三千二百多平方米,该寺始建于宋末元初,寺院建筑三进;元大德年间(1297-1307)建右侧配殿“夫人宫”,明嘉靖八年(1529)增建前殿,清乾隆年间重修正殿;清嘉庆年间(1796-1820)扩建女客房,清咸丰十一年,太平军攻占青田,前殿被焚毁,同治元年重建;清光绪三十一年建东西辕门,民国十六年(1927)建钟、鼓楼,1985年筑围墙,拆去东西辕门,建山门,挖筑放生池,造花园,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将钟鼓楼纳入寺庙范围,形成一个整体寺庙建筑群。

清真禅寺庙主体建筑以中轴线为标准,依次为山门、钟鼓楼、放生池、一进门台、二进白衣丞相殿、三进观音殿、厢房,西侧配殿有夫人殿,总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山门为砖混仿古建筑,重檐歇山顶,首建于1985年。门额匾“泽被侨乡”为沙孟海于1991年题写,过山门左右两边为钟鼓楼,平面呈正方形,8.2米见方,三重檐四角攒尖顶,楼内分别置巨形钟鼓各一。天井中处为放生池,并建“吉祥桥”,放生池面积约200平方米,1987年修建。一进门台面阔七间20.9米,进深三柱4米,五架檩,中柱分心双步梁。二进白衣丞相殿,面阔22 米,进深11.25 米,十一架檩,前后双步梁,明间上施八角六跳藻井。重檐歇山顶,屋面正、垂脊施邸尾走兽,飞檐起翘。殿内供白衣丞相塑像,厢房面阔7.6米,进深5米,檐廊设栏凳。三进观音殿,面阔三间 18 米,进深 14.9 米,重檐歇山顶,大殿供塑观音、十八罗汉塑像。二、三进天井之间建有清同治十一年的放生池,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紧依白衣丞相殿的西侧为配殿夫人殿,共三进,一进面阔14.4米,进深9.3米,重檐歇山顶,明间置弥勒佛,两侧供塑四大金刚。二进面阔19.7米,进深7.3米,明间供塑如来,两侧供塑罗汉壁。三进观音殿,面阔19.7米,进深12.1米,清真禅寺殿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煌,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特色。

此外,清真禅寺还常年点燃着几十对巨烛,分别为600斤、1000斤、1200斤,甚至2000斤,俗称千斤烛。千斤烛是长明灯,是延寿烛。一对蜡烛,长明 365个日日夜夜,照亮一个周岁,实乃中华一绝。制作千斤烛有专门的民间信仰组织——“廿四拜会”(逢初一十五祭拜,一年廿四次)主持,每年二月十九清真禅寺庙会时,善男信女购买千斤烛,用彩车乐队的仪式贡送而来,择时举行燃烛仪式。

展开阅读全文

张家川羊羔肉和清真碎面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张家川羊羔肉和清真碎面

张家川羊羔肉主产于关山林区,肉嫩味纯,色泽鲜艳,尤以小尾寒羊为最。以羊肉为主要原料的手抓羊肉、清炖羊肉、羊肉泡馍是陇上美味。清真碎面的做法与其它面条的做法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把面擀开后,不立即切,要晾成柔干再切成菱形。面要擀得又薄又匀,切得又细又匀,切成的菱形小片长约

1厘米左右,形如雀舌,码在盘中。也有人不称碎面,而形象地称为“雀(天水人读雀为qiao)舌头”。

清真碎面的臊子非常讲究,先把炒好的半生羊肉丁放进饭水中,用文火慢煮,等煮出香味来,再配入切成丁、粒与细条形的海带、榨菜、鸡蛋饼和虾皮等,烩煮成香味浓郁的臊子。食时,在煮好的碎面上浇淋上臊子,放上一撮香莱,调上醋、盐、油泼辣子,味精等,香气透鼻,令人食欲大增。吃清真碎面时,因面切得非常碎细小,配菜也随其形以细为佳,故多不用筷子,而用汤匙。

展开阅读全文

清真碎面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清真碎面的做法与其它面条的做法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把面擀开后,不立即切,要晾成柔干再切成菱形。面要擀得又薄又匀,切得又细又匀,切成的菱形小片长约 1厘米左右,形如雀舌,码在盘中。也有人不称碎面,而形象地称为“雀(秦州人读雀为qiao)舌头”。

清真碎面的臊子非常讲究,先把炒好的半生羊肉丁放进饭水中,用文火慢煮,等煮出香味来,再配入切成丁、粒与细条形的海带、榨菜、鸡蛋饼和虾皮等,烩煮成香味浓郁的臊子。食时,在煮好的碎面上浇淋上臊子,放上一撮香莱,调上醋、盐、油泼辣子,味精等,香气透鼻,令人食欲大增。吃清真碎面时,因面切得非常碎细小,配菜也随其形以细为佳,故多不用筷子,而用汤匙。

展开阅读全文

北关清真上寺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北关清真上寺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北关清真上寺位于卢氏县城关镇北关村。年代为清。北关清真上寺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卢氏县北关清真上寺位于豫西的三门峡境内,是该地区最古老的一座清真寺。该寺始建于清朝初期。寺院的主体结构有卷棚、大殿、六角形后窑。三部分组成,另有北讲堂、南讲堂、水房等设施。

上寺始建于明末,在嘉庆年代又买到院落进行扩大,至今已三百余年历史,经公元1958年大跃进时期修电站和路把清真寺内古碑拉走使用,古式家俱已大量烧毁,炼铁使用,在文革期间,破四旧立四新,又毁坏了清真寺内古建筑物件。总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19.8平方米,寺院方位坐西向东,内设男、女大殿、卷棚、迎旭楼、南、北讲堂、男、女水房、古建门楼街建筑物,寺内有大量的文化遗产,碑刻、匾额、书籍等历史文献资料。

北关村:北关村。

展开阅读全文

西安洒金桥清真古寺

全文共 1073 字

+ 加入清单

西安金桥清真古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西安洒金桥清真古寺,亦称清真北寺,其建筑年代久远,历史悠长,相传元明时期已存,距今已六、七百年之久。世代以来,聚居于洒金桥、大麦市街、新寺巷、香米园、东举院、庙后街等街坊的回族穆斯林群众依寺而居、依坊而商地生活在这片热土上。

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中国大地的时候,古寺这一圣洁之地也未能幸免,竟然惨遭日寇飞机野蛮轰炸。1940年4月30日,两枚炸弹分别落到大门内天井(古槐之西约两米处)和大殿上殿南墙处,所幸两弹均是“臭弹”,没有0,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由于猛烈的冲击力和巨大的震动,致上殿半毁,后殿移位。日本投降后,经坊民出资出力,并多方募捐,大殿才得以恢复。穆斯林群众对日寇的这一暴行痛恨至极,世代难忘。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古寺照常开放,穆斯林群众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然而,1958年以后,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古寺一度关闭。之后又被几家工厂分割占用。特别是经历“极左”,尤其是“文革”,清真寺这一古建筑群遭到毁灭性的破坏。除寺门楼基本保留完好,古槐树未动外,精美的砖雕二门楼、两座角门、照壁走廊、月台、假山、阿訇满拉宿舍、沐浴处等全部被拆除。大殿墙体虽然未动,但重檐沿卷棚和古式木雕格子门被拆去,屋面上的琉璃瓦改换成红色机瓦,屋脊上的琉璃鸱吻花卉等饰物被毁殆尽,凸显文化遗存的所有牌匾及其他砖石木雕刻物更是荡然无存;植于正院和大殿周围的五棵巨柏、两棵梧桐树全部被砍伐了,这些都成为永远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

值得庆幸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随着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1985年4月25日,古寺重新开放了,这令穆斯林群众无比欢欣,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几年来,经过本坊群众共同努力,连同我市各坊和本省一些县市穆斯林的支援,在寺院原基础上进行了重建。考虑到若要恢复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原貌其难度非常大,故以钢混结构为主材料,历经数年,先后建成了占地600余平方米、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礼拜大殿,并作了相应装饰。还建了两幛各为200余平方米的北厅、南厅,北厅为讲经堂、阿訇居室和学员教室,南厅为沭浴室和营业性浴池。其次还建了学员宿舍,妇女礼拜堂,举行宗教活动的大厅和停车场以及灶房和亡人洗浴停放间等。

现在,洒金桥清真古寺已成为一座集穆斯林坊民进行正常宗教活动、弘扬伊斯兰教、学习和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的中心场所。

西安洒金桥清真古寺伴随着历史的脚步,走过了数百年的历程,现在,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清真寺,继续凝聚着穆斯林的力量,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化觉巷清真大寺

全文共 1467 字

+ 加入清单

化觉巷清真大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清真大寺位于西安鼓楼西北的化觉巷内,又称化觉巷清真大寺,它与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大寺并称为中国西安最古老的两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学习巷寺以东,故又叫东大寺。

清真大寺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中国宫殿式古建筑群,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结晶。该寺院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的维修保护,成为目前的格局。该寺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晋升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5月被评为西安市旅游十大景观之一。

全寺总面积1.3万平方米,寺院内有建于17世纪初高达9米的木结构大牌坊,牌坊琉璃瓦顶,异角飞檐,精缕细雕;东西走向成正方形,共分为四进院。殿内有石碑七通,碑文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和汉文。第二进院内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和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真迹。第四进院内有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殿堂,可容纳千余人做礼拜,殿内有壁画400余幅,书以阿拉伯文图案,构图各具千秋。

清真大寺的建筑形式、基调一派中国民族风格,然而,寺院内的一切布置又严格按照伊斯兰教制度,殿内的雕刻藻饰、蔓草花纹装饰都由阿拉伯文套雕组成,中国传统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如此和谐地结合,令人赞叹,因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伊斯兰文物之一。

大清真寺的建筑形式为中国风格,寺院内的一切布置又严格按照伊斯兰教制度,殿内的雕刻藻饰、蔓草花纹装饰都由阿拉伯文套雕组成,是中国传统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独特结合。

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化觉巷清真大寺建于公元742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经宋、元,特别是明、清几次重修和扩建,逐步形成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建筑群。全寺沿东西轴线分为五个进院,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前院紧邻照壁的木牌楼,建于17世纪初,距今己有380余年,高约9米,琉璃瓦顶,挑角飞檐,雕梁画栋,与高大的照壁相映衬,极为壮观。南北两边的展室,亦为仿古建筑,剔透玲珑,古香古色。南展室陈列有一些明清红木家具等,尤其是紧靠展室背墙陈列有一件清三代皇宫使用的红木雕刻五爪龙床,极其珍贵。在左厢房紧靠背墙摆放有一对西洋沙发,该对沙发是外国人送给慈禧太后的。在北展室收藏有宋、明书法家的拓片等。

进入悬挂有“清真寺”匾额的五间楼便来到第一进院。在五间楼迎面一字排开摆放有4件圆形的器物,这4件圆形的器物是灯架,在灯架上沿顺时针方向插有两圈30余个灯座。这些灯架在化觉巷清真寺的使用有相当长的历史,它主要用来庆祝“盖得尔夜”。

盖得尔夜是伊斯兰教对《古兰经》“始将之夜”的敬称。“盖得尔”是阿拉伯语的音译,亦译“大赦之夜”,又称“平安之意”,意为“前定”、“高贵”。“盖得尔夜”是指伊斯兰教历的九月二十七(一说二十五或二十九)日之夜。相传这夜,真主安拉将世间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一切事物都大体安排好了,所以穆斯林称这一夜为“前定之夜”。这一夜,安拉通过枷百利天使开始向穆罕默德圣人颁降《古兰经》,众天使和精灵都奉命降临人间。在这个夜里,做一件善功可获取千月善功的报偿,所以穆斯林称这一夜为“高贵之夜”。《古兰经》第九十七章即以“盖得尔”命名,认为是高贵的夜间,胜过平时一千个月。所以全世界的穆斯林每逢此珍贵之夜,都要依各个民族的方式举行庆祝活动。这一夜,在穆斯林集中的地方还要张灯结彩,以示庆祝。

地址:西安市莲湖区化觉巷30号

类型:清真寺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29-87272541

开放时间:

8:00-21:00

门票

旺季25元,淡季15元

展开阅读全文

在清真餐馆吃饭有什么礼仪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礼仪之邦,吃饭也是非常讲究礼仪的,那么大家知道在清真餐馆吃饭有什么礼仪吗?接下来请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来寻找答案吧。

在清真餐馆吃饭有什么礼仪?小编总结如下:

清真的由来“清真饮食”是指穆斯林食用的、符合伊斯兰律例的食品的统称。“清真”是中国穆斯林对伊斯兰的专用名称,一般多用于一些固定的称谓,如“清真寺”、“清真饭店”、“清真食品”、“清真小学”等。“清真”一词古已有之,最初和伊斯兰无关,宋代陆游《园中赏梅》中说:“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这里的“清真”指高洁幽雅之意。宋、元时期,伊斯兰在中国尚无固定的译名,后来穆斯林学者根据伊斯兰信仰真主,崇尚清洁的教义,多选用“清真”、“清净”一类词译称“伊斯兰”或“礼拜所”。

在清真餐馆吃饭不准自带酒水,不准自带菜肴,像你要加饭,应该让他给你盛饭。清真食品,即符合伊斯兰Halal食品标准的食品。在中国,清真食品通常是指按照中国穆斯林饮食习惯屠宰、加工、制作的符合清真要求的饮食产品。清真饮品、清真副食品、清真食品,简称为“清真三食”。此外,生产、销售清真食品的专用运输车辆、专用计量器具、储藏容器和加工(储存、销售)的专用场地应当保证专用,不得运送、称量、存放清真禁忌食品或者物品。不符合以上标准的,都不属于清真食品。

另外就是要用公用餐具,不能拿你的餐具来拿去米饭。回民一般忌讳与汉民共用餐具。他们在家中招待客人时吗,都会用专用的茶杯给外来客人!现在有一次性的餐具就好多了。另外就是回教中认为,人的左手是很脏的,而且,这也是回教徒的一个习惯,左手是用来上厕所的,给人家东西或递拿物品时,一定要用右手,特别是在结账付钱时,不要用左手给钱,很不礼貌的。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各位还想知道我国的饮食习惯风俗有哪些,就请继续关注我们下期的旅游饮食安全小知识讲座吧,小编很高兴为大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清真饮食文化有哪些特点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清真是什么意思?中国清真饮食是指中国穆斯林食用的、符合伊斯兰教法律例食物的统称。那么大家知道清真饮食文化有哪些特点吗?接下来请大家来寻找答案吧啊。

清真饮食文化有哪些特点?小编总结如下:

中国清真菜有5000多种,如葱爆羊肉、黄焖牛肉、手抓羊肉、清水爆肚、油爆肚仁等,都是各地清真餐馆中常见的。各地还有一些本地特别拿手的清真风味名菜,如兰州的甘肃炒鸡块、银川的麻辣羊羔肉、云南的鸡士从里脊、吉林的清烧鹿肉、北京的它似蜜、独鱼腐等等,其风味更是独树一帜。清真菜还善于吸收其他民族风味菜肴之长处,将好的烹饪方法嫁接到本民族的菜肴中来,如清真菜中的东坡羊肉、宫保羊肉等便来源于汉族的风味菜肴。还有些菜肴如涮羊肉,原为满族菜,烤肉原为蒙族菜,后也成为清真餐馆热衷经营的风味。

清真饮食的特点就是清真菜选料主要取材于牛、羊两大类,特别是烹制羊肉菜肴极为擅长。远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已经有以羊肉、羊头、羊尾、羊蹄、羊舌、羊脑、羊眼、羊耳、羊脊髓和羊内脏为原料的清真全羊席。可以做出品味各异的菜肴120余种,体现了厨师高超的烹饪技艺。全羊席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极为盛行。以后,因烹制全羊席过于糜费,遂逐渐演化为全羊大菜。

中国清真菜点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饮食规定,绝对不用禁食的家畜及其他凶禽猛兽,不用牛羊的血液等。水产类只用那些脊有刺、腹有翅、身有鳞、口无齿、形美而性善的鱼类,绝大多数清真菜都以牛羊肉为主。

口味上:清真菜的口味偏重咸鲜,汁浓味厚,肥而不腻,嫩而不膻。但不同地区的清真菜又有西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等不同的流派。清真菜宴席也极有特色,大体可分为燕菜席、鱼翅席、鸭果席、便果席和便席5类。具有繁简兼收,雅俗共赏,高中低档咸备,色香味形并美的特点。此外,清真小吃名目繁多,用料广泛,应时当令,丰富多彩。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期旅游饮食安全小知识讲座中小编给大家介绍我国的饮食习惯风俗有哪些,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清真饮食有哪些禁忌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清真饮食是指符合伊斯兰教法律例食物的统称,“清真”是中国回族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专用名称。那么大家知道清真饮食有哪些禁忌吗?接下来请大家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清真饮食有哪些禁忌?小编总结如下:

1、自死物。自死物之所以被禁食是很容易被理解的,在自然情况下死亡的动物,不外乎有这样几个原因,病死,老死,中毒而死,摔死,等或因其他事故和灾害而死,在这种情况下而死亡的动物,不是肉质败坏,就是有毒或大量细菌,吃了后难免对人体有害。再者,人的天性是厌恶死物的,它与污秽联系在一起,与人的尊严格格不入。不过,在所有的自死物中,鱼是例外。

2、血液。不饮血液,除了饮血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外,至于血液中所含的各种病毒,也是现代医学所证明的了。

3、猪肉。过去的伊斯兰学者都对禁食猪肉的原因从不同角度给予过解释.刘智在他的著作《天方典礼——卷十四》中说到:“豸,畜类中污浊只尤者也。其性贪,其气浊,其心迷,其食秽,其肉无补而多害。乐从卑污,有锯牙,好攫。愈壮愈惰,老者能附邪魅为崇,乃最不可食物也。”

4、其他禁食之物。穆斯林除了禁食猪肉以外,还有一些动物也在禁食之列,禁食的动物主要有:鹰,虎,狼,狗,狮,熊,象,猫,驴,骡,龟,蛇,蟹,鳖,青蛙等,这些动物都是:暴目者,锯牙者,环喙者,钩爪者,杀生鸟者,恶者,暴者,贪者,吝者,性贼者,污浊者,秽食者,异形者,似人者等。

5、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是万物的创造者,是生命的赋予者和终结者。因此要求穆斯林在宰牛,羊,鸡等可食动物时念诵“以真主之名”,结束该动物的生命是以真主的名义进行的,是合法的,是清真的。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期旅游饮食安全小知识讲座中小编给大家详细总结我国的饮食习惯风俗有哪些,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清真饭店为什么不能喝酒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清真饭店的一般为少数名族(回民居多),他们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他们不食猪肉、不饮酒。本期就为大家讲一讲清真饭店为什么不能喝酒?

清真饭店理应谢绝烟酒,这是回族和穆斯林宗教信仰的规定使然,是按照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对烟酒的禁令来执行的。按照回族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是禁止饮酒的。众所周知,酒能乱性。古今中外历史上,因酗酒而造成国破人亡的事例太多了。同时,酒在医学上来讲,对身体有许多危害,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再次,酿酒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资源。对于浪费粮食这一点,先不说历史上的事,仅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上还有数以千万计的人们吃不饱肚子,挣扎在死亡的边缘。

针对酒的上述特点,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描述酒类是:酒对于人只有少许的利益,但它给人带来的危害却是巨大的。因此,饮酒是魔鬼的行为,诸多罪恶的起因,所以穆斯林是禁止饮酒的。

社会上有种流行说法,叫做烟酒不分家。在医学和养生学发达的今天,说到吸烟的危害,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浪费钱财不说,更容易引发各种癌变,会导致不孕不育。因此,有人形象地把吸烟称为慢性自杀。实际上这不仅是自杀,更是某种程度的他杀---二手烟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危害,要胜于吸烟对吸烟者的直接危害。伊斯兰教历来对任何会导致危害自身和他人生命健康的途径,都严加禁止。同样,现在国际和国内都立法规定,在公共场合禁止吸烟。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见到有部分回族人在吸烟喝酒,少数饭馆为了商业目的而提供烟酒。但是这种现象完全属于个人行为,是违反回族的宗教信仰的不良行为。打个比方:杀人,偷盗,这在任何宗教或者法律里都是不允许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仍然会发生。

有人说:“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但是,按照上述事例来看,应该说:存在的并不一定都是合理的;只是它依然客观存在罢了。

读了以上文章,大家以后去清真饭店就餐时,一定要注意他们的风俗习惯,应该对回民的宗教信仰加以尊重,以免引起大家的误会。欢迎大家登陆查询饭店安全知识,下期我们讲会介绍饭店就餐需要哪些礼仪,敬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