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沅陵

沅陵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沅陵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沅陵问题。

分享

浏览

1159

文章

11

沅陵山泡子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春末夏初插田的时候,正是乌泡子成熟的时候。这东西有点不好的地方就是乌泡子那种乔木有刺,经常被扎,流血的是经常发生。这东西只要熟了,够大,甜死人。这种野果长的快,春天开花,夏初就熟了。早上还是黄色的,下午便可以变红了,这时就可以吃了。因为成熟的快,所以要抓紧时间摘,不然就要掉地了。

这个长的有点像乌泡子,但是个子要比乌泡子要小。而且是长在地上的。这个山炕边比较多,枝有刺.味道甜中带酸。每年端午时节成熟。

这种野果子,我们山里人,叫它阳春子,又叫藤春。这野果子比较怪,秋天开花,初夏的时候成熟。一定要红的发亮,熟透了成暗红色的才是甜甜的、才好吃,抓一大把就往口里塞,嚼起来,直呼过瘾;未熟透的味道酸酸的、酸得让你眨眼睛。

沅陵山野上,又小又嫩的油茶树,一到春天,就会长出许多嫩叶,其中一些,似乎是叶子营养太过于丰富了,长得又肥又厚又大,形如狗子,山里人就干脆叫它狗舌子,又的地方又叫山茶皮,这种山茶皮或者为米黄色、或者白里透红,嫩嫩的,长得很好看,吃起来脆脆的、甜甜的、微微清凉感,味道也相当不错,农村的孩子放学后或星期天,都喜欢寻摘山上的这种免费美味。

展开阅读全文

沅陵糍粑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糍粑沅陵人过春节、树新屋上梁、农历十月敬谷神、新年送小孩、结婚、白喜事等必做的食物。尤以春节时最为突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地说法,每逢春节来临,农历腊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据乡土志书记载:“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满月。大者直径1尺5,寻常者约4寸许,3至8分厚不等。”小糍粑做完后,由心灵手巧最会做糍粑的妇女,再做几个大糍粑,小则三五斤,大则十多斤。这叫“破笼粑”,象征“五谷丰登”。打糯米糍粑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活,一般都是后生男子汉打,女人粘水揉翻,两个人对站,先揉后打,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做糍粑也很讲究,手粘蜂蜡或茶油,先搓坨,后用手压平,要做得浑圆,光滑,美观。

展开阅读全文

沅陵碣滩茶

全文共 1291 字

+ 加入清单

沅陵碣滩茶是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的特产。沅陵县“碣滩茶”是湖南省十大名茶之一,历史悠久,在唐代时被列为贡茶而盛极一时。其营养丰富,水浸出物多,茶多酚、氨基酸等含量较高。而且,由于生态环境良好,“碣滩茶”铅含量极低,属无公害有机绿茶。2011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命名沅陵碣滩茶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碣滩茶产于湖南省沅陵县,主产茶园碣滩,海拔高程100多米,南临滔滔沅水,北依武陵群山,处于亚热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年均温16.6摄氏度,年均降水量1440.9毫米,无霜期272天。常年水气多、云雾大、日光不很强烈,有着 “三伏暑天如寒秋,四季云雾泛浪头”的独特环境。温润的气候、丰富的光热,优质的水土资源,非常适宜茶叶的生长,所产茶叶,根深叶茂,芽多叶大,质地柔软,早在汉代就已经非常有名。西晋成书的《荆州土地记》记载说“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七县之一的沅陵,其茶叶质量非常上乘。唐代魏王李泰主编的《括地志》记载说,沅陵无射山多茶树,当地百姓,凡有喜庆吉祥之事,男女老少,都有围着茶树载歌载舞,阖村狂欢的习俗。茶圣陆羽在其所撰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亦对此加以引用。唐代中央大员权德舆在为陆挚《翰苑集》所写的序言中也说“(沅陵)邑0茶处多,先以碣滩产者为最”。从唐代开始,碣滩茶就从老百姓的生活茶成为朝廷特贡茶,享誉全国,流传日本。之后宋元明清各代,碣滩茶一直都是朝廷的贡茶。清同治十年《沅陵县志》载:“(碣滩茶)极先摘者名曰毛尖,今且以之充贡矣”。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访华期间,向1总理提及碣滩茶,称其为“中日友好茶”,1985年日本政府代表团来湖南考察,通过鉴定和座谈,正式将碣滩茶命名为“中日友好之茶”,为碣滩茶的生产发展带来一个新的契机。古老的碣滩茶,再次受到人们关注喜爱,相继通过日本“JONA”和欧盟“IMO”有机茶认证,频频登上各种优质名茶榜,先后获得10多项国际、国内金奖。1991年,在17个国家400多个地区参加的国际茶文化节上,碣滩茶力挫群芳夺得金奖,被评为“国际文化名茶”,载入《中国名茶录》;2006年,荣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金奖;2010年5月,在中国(上海)国际茶博会上,碣滩茶从参展的1600多个茶样中脱颖而出,获得此次茶博会绿茶类的最高奖项“特别金奖”。2011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命名沅陵碣滩茶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高档碣滩茶的品质,外形条索细紧,圆曲,色泽绿润,匀净多亮;香气嫩香、持久;汤色绿亮明净,滋味醇爽、回甘,叶底嫩绿、整齐、明亮。碣滩茶多次被评为湖南省优质名茶,1985年被列为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碣滩茶冲泡后,开始芽嘴冲向水面,渐渐吸水后浸大张开,竖立游空,接着徐徐下沉杯底,三起三落,宛如戏虾。碣滩茶场对面有座银壶山,附近有条小溪,名叫碧水。相传,唐代有人用碧水冲泡碣滩茶,近杯觉得香气不高,离杯远些则感到浓香扑鼻,难以形容。更让人惊叹的是:相传有位老人平素爱惜碣滩茶如同珍宝,将此茶藏于秘密地方,舍不得饮用;太想念忍不住时拿出来看一看,闻一闻,身体不舒服时,也只饮少量,就会顿感全身舒爽,病痛全消。

展开阅读全文

沅陵板栗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沅陵板栗是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的特产。沅陵丘陵山地盛产板栗,是传统的板栗生产大县,在国内享有盛名。其中“沅优一号”为板栗中的精品。

沅陵地处沅水中游,武陵山脉的东南边,是湖南产板栗的重点县之一。沅陵的灰栗、毛栗红、大果油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沅优一号”为板栗中的精品,它是从3500多亩的大果油栗林中选出优株,经过嫁接培育而成的良种板栗。在湖南1978年的木本粮油作物科研协作会上,“沅优一号”深得与会专家的好评,后在西南几省推广栽植。据统计,目前全县板栗种植面积达18.2万亩,其中挂果板栗林为8.1万亩,年产板栗200万公斤。

板栗是落叶乔木,板栗的果实---栗子,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和糖分等,营养价值很高,是受人喜爱的干果。栗子味甜好吃,生食、炒食、煮食、烹调菜肴均色宜。糖炒栗子、栗子烧鸡、栗子烧肉,都是沅陵人的最爱,也是最好的时令馈赠佳品。栗子磨粉后还可以制作各种精美点心。

展开阅读全文

沅陵腊肉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沅陵腊肉是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的特产。沅陵腊肉(在湖南省外也叫做沅陵熏肉),口味麻辣咸香,味美可口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沅陵人特有的一种隔年熏腊肉的习惯。每年临近年关,杀了年猪,将猪肉切成三至五斤一块,擦上盐和各种香料后腌三至五天,待盐及香料浸进肉内,再用竹条或藤条穿串挂到火坑上,以烟火慢慢熏干。熏制得比较好的腊肉一般可保存半年以上。如用桔子皮熏烘,腊肉油中透红,红中透亮,不见烟灰,颜色更显好看。腊肉做菜前须洗净,煮熟、蒸软、再切片,既可直接蘸酸汤辣子食用,也可加佐料翻炒,香味独特,菜色亦佳。

展开阅读全文

沅陵晒兰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沅陵晒兰( 沅陵)

晒兰,是中国传统龙舟发源地湖南沅陵的一种传统特色食品,由明末清初流传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晒兰必须选用优质新鲜的猪后腿肉,经整形剖制切片,加食盐、料酒、白糖、花椒等天然香辛料腌制一段时间,经无烟木炭烘制,成品色泽润红,闻之芳香扑鼻,食后余味无穷,是沅陵人佐餐、下酒、送亲访友的首选名贵佳肴。

沅陵晒兰的制作

取沅陵本地黑山猪后腿肉,去皮,去脂肪,去骨,去筋,用独特配料经十几道工艺精制加工而成,不含防腐剂,保质期长,具有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可蒸、炒、炸、烤、煮,是老少皆宜的美食佳肴,更是馈赠佳品。

展开阅读全文

沅陵酥糖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沅陵县传统食品。相传于明朝中期已开始制作,有500多年生产历史。以当地出产的芝麻为主要原料,加拌饴糖、榴花粗糖、花生油、面粉精制而成。具有香、甜、脆的特点,营养丰富,且有润肺和助消化等功用。现年产量达15万公斤,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顾客欢迎。

沅陵酥糖是沅陵县的传统食品。相传明朝中叶开始制作,有500多年的历史,最有名的数龙兴牌酥糖(1982年8月前称沅陵酥糖)。

沅陵龙兴酥糖的制作与外地相比独具一格。其精美之处就在于馅子的制作上。在制作馅子之前,先把芝麻用水浸湿、洗净、去其壳,然后用锅把芝麻焙干炒熟。炒熟的芝麻要求呈银白色,颗粒膨胀,用手指一捻即成粉末。然后把它拌和其它原料制成馅子。沅陵酥糖的骨子更是与众不同,做骨子的饴糖要用人力拉扯数次,使它既有韧劲又有弹性,饴糖越拉越白,远看如白霜蒙裹,用它做成的骨子其薄如纸。

现在沅陵龙兴酥糖的年产量不断增多,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顾客的欢迎。沅陵酥糖自1982年以来连续三次获湖南省优质产品奖。1988年12月,龙兴酥糖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牌奖,誉为全国名优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沅陵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沅陵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沅陵县沅陵镇城南凤凰山森林公园内凤凰寺山下。

1941年元月,沅陵县驻军辰沅师営区荣誉大队长傅凤威率全体官兵在城南风凰山为该部抗日阵亡将士建立“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墓碑为当地的红砂岩,长1.68米、宽0.57米。中间刻有“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几个字。落款为“辰沅师営区荣普大队长傅凤威率全体官兵民国三十年元月敬立”。这是沅陵县境内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唯一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沅陵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遗址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石刻字迹模糊不清,局部风化剥落。现为凤凰山森林公园收藏,罝放路边。

展开阅读全文

沅陵胜利公园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沅陵胜利公园位于湖南省沅陵城内梧桐山上,现龙舟广场左上角,占地18000多平方米。元、明、清和民国时期为路、道、府所在地。三面群山环抱,原名西园,抗日战争时期,辟为中山公园。

1949年9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解放沅陵。1949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奉命挺进湘西,深入大湘西山区,浴血奋战,仅用一年多时间,肃清土匪8万余。解放湘西22县,长达三百年的匪患,为人民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湘西人民为对剿匪有功的四十七军全体指战员表示深切的缅怀和纪念在剿匪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于1951年元月,将中山公园改建为湘西剿匪胜利公园。园前修有胜利门,气势雄伟。园中建有高16米的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塔,连塔台共18米;塔身正面立有一尊高3点2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塑像,下嵌有建塔序文。塔的另三面有党、政、军领导人黄克诚、王首道、晏福生、黄志勇、曹里怀等同志的题词。公园两侧建修纪念亭四座,内立石碑,刻记剿匪牺牲的烈士名单1024人,以志功勋,永垂千古。园内林木青翠,百花吐艳,鸟语花香。1988年1月,湘西剿匪胜利公园列为湖南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沅陵凤凰山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沅陵凤凰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沅陵凤凰山位于沅陵县城东南沅水之畔,沅陵凤凰山海拔200米,沅陵凤凰山面积约0.6平方公里,沅陵沅陵县凤凰山

凤凰山西北临沅水,为陡峭山壁,东南群山连绵。沅陵凤凰山因山体貌似凤凰展翅,故得名“凤凰山”。

凤凰山林壑幽深,村落暖暖,炊烟依依,山顶古树参天,修篁遍地,风光旖旎,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列为黔中郡第一胜景。明代诗人张志遥曰:“晴峰缥缈出云端,野经迂回挠曲栏;人向绿杨荫处去,隔江指点画中看”。

凤凰山有凤凰古寺、凤凰古井、送子观音樟、钓鱼池、石龟、雪仇洞、屈将室、望江楼、凤鸣塔、叙丞墓、咪子山、水上游乐场、河涨洲岛等30多个景点。

1936年12月,抗日爱国将领张学良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终身-。1938年10月,特务头子戴笠受蒋介石旨意,指使特务队长刘乙光把张学良从苏仙岭秘密密转押沅陵,囚禁在凤凰寺内,过着“山居幽处境,旧雨行心寒,辗转眠不得,枕上泪难干”的痛苦生活,因此,在凤凰山的墙壁上题写了“万里碧空孤影远,故人行程路漫漫,少年渐渐鬓发老,惟有春风今又还”的憾作。由于局势的进一步恶化,1939年12月转押贵州息峰,修文等地囚禁。

沅陵凤凰山古寺

沅陵凤凰山山顶建有凤凰古寺,为明万历年间(1573~1620)所建。寺旁古木参天,环境清幽。南山香炉山建有“风鸣塔”,塔高7层,气势雄伟;沿峭壁砌有石阶路,宛如彩带飘落江边。1938年,爱国将领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于沅陵凤凰山古寺内达一年之久,沅陵凤凰山因此为中外所知。

沅陵凤凰山景色

沅陵凤凰山林壑幽深,村落暖暖,炊烟依依,山顶古树参天,修篁遍地,风光旖旎,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列为黔中郡第一胜景。明代诗人张志遥曰:“晴峰缥缈出云端,野经迂回挠曲栏;人向绿杨荫处去,隔江指点画中看”。沅陵凤凰山有凤凰古寺、凤凰古井、送子观音樟、钓鱼池、石龟、雪仇洞、屈将室、望江楼、凤鸣塔、叙丞墓、咪子山、水上游乐场、河涨洲岛等30多个景点。

昔日沅陵凤凰山,几经兴衰,受尽摧残。解放后,沅陵凤凰山省政府列为重点保护单位,国家拨专款修复和重建。现在沅陵凤凰山以崭新的风貌接待中外游客。

门票

30元

开放时间

8:00至17:00

景点位置

湖南怀化市沅陵县凤凰山省级森林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沅陵龙兴寺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沅陵龙兴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兴寺座落于中国中部湖南省沅陵县城西虎溪山的南麓,是一座保留有宋代(公元960~1279年)至清代(公元1644~1911年)建筑风格的佛寺建筑,也是湖南省内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群。

龙兴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以后历代曾多次修葺。该寺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气势宏伟,现存有山门、大雄宝殿、观音阁等10余处建筑。大雄宝殿是寺内的主体建筑,重檐歇山顶,殿内明间开阔,立有8根直径达80多厘米的楠木内柱。柱基与础石之间嵌有鼓状木枝,石础呈覆莲花状。大殿前还悬挂有明代(公元1368~1644年)书法家董其昌所书的“眼前佛国”匾额。此外,寺内还保存有多处历代名人留下的遗迹。

龙兴寺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等方面,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国家文物局)

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为108-30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