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核武器

核武器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核武器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核武器问题。

分享

浏览

6030

文章

12

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核武器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杀伤力和威慑力的武器,从核武器研发成功至今,只有美国在日本投下过两颗原子弹,其他就再无使用。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到底有哪些国家拥有核武器。

1.美国和英国。美国是最早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二战中,为了先德国一步制造出这一毁天灭地的武器,美国连同英国和加拿大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要不是德国屠杀赶走众多犹太科学家,可能第一制造出核武器的就是德国了。之后美国和英国都拥有了核武器,因为加拿大的国防承包给了美国,所以无需核武器。

2.苏联和中国。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科学家大量的将武器资料秘密透露给苏联,使得苏联迅速掌握了核武器资料,依据此制造出核武器,而我国则靠着苏联的支援和邓稼先团队的努力,制造出了核武器。

3.法国。法国本身就是一个用核大国,法国百分之八十的电力为核电,也是出了美国之外唯一拥有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国家,法国于二战之后,在英国的帮助下,成功研制出核武器。

同时,印度,巴基斯坦,朝鲜和以色列也有。此外,部分国家是否拥有核武器还存在疑问。

展开阅读全文

核武器的危害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核武器危害包括:杀伤破坏作用巨大、强烈爆炸、放射出大量置人于死地的中子、造成大范围的通信系统瘫痪、放射性沾染等。

核武器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这种武器的出现,给对手造成了很大的震慑,也给人类社会的安全造成了威胁,那么核武器的危害都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1

杀伤破坏作用巨大

原子弹是最普通的核武器,也是最早研制出的核武器。它利用原专子核裂变反应所放出的巨大属能量,通过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起到杀伤破坏作用。

2

强烈爆炸

氢弹是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等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产生强烈爆炸的核武器,又称热核聚变武器。其杀伤机理与原子弹基本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弹大几十甚至上千倍。

3

放射出大量置人于死地的中子

中子弹又称弱冲击波强辐射弹。它在爆炸时能放射出大量置人于死地的中子,并使冲击波等的作用大大缩小。在战场上,中子弹只杀伤人等有生目标,而不摧毁如建筑物、技术装备等设备。“对人不对物”是它的一大特点。

4

造成大范围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瘫痪。

电磁脉冲弹是利用核爆炸能量来加速核电磁脉冲效应的一种核弹。它产生的电磁波可烧毁电子设备,可造成大范围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瘫痪,在未来的电子战中可大显身手。

5

放射性沾染

伽马射线弹爆炸后尽管各种效应不大,也不会使人立刻死去,但能造成放射性沾染,迫使敌人离开。所以它比氢弹、中子弹更有威慑力。

展开阅读全文

计算机病毒武器比核武器更厉害的原因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被称为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具有破坏性,复制性和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武器核武器厉害原因

计算机病毒大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几年时间,它如同瘟疫一样蔓延到世界各地,从而发生众多恶性事件。美国军方也从中得到启发,从而加快了计算机病毒武器的研制,使它不但可以通过有线渠道,而且可以利用无线电打入敌方计算机系统,使它的指挥系统全都瘫痪。现在,计算机病毒武器的研制已经走出实验室,开始用于实践。

计算机病毒打入目标后的破坏方式多种多样。它不但能对自己进行许多复制。从而使敌方计算机系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因此被烧坏,或负责篡改抹掉许多重要文件、数据以及软件系统,而且完成任务以后,就会自动消失,不留下一点的痕迹;或者长期潜伏,得到指令以后便大量进行破坏。海湾战争前夕,美国的情报人员,就曾将美国安全机构设计制造的计算机病毒芯片悄悄装入伊拉克从法国购进的电脑中,因此在战争打响后,使伊拉克空军防空指挥系统完全失灵。

随着计算机病毒武器的不断发展,有人预言,用电脑进行战争比用核武器进行战争还有效。核武器并不能征服类似美国的国家,但是,利用计算机病毒却可以在1秒钟内从银行盗走过亿的美元,足够使美国失去战争基

展开阅读全文

特斯拉创始人称人工智能潜在危险超过核武器

全文共 1028 字

+ 加入清单

据国外媒体报道,埃隆·马斯克是超智能电脑发展的最大推动力之一。这种计算机可以给一系列领域带来好消息,如太空旅行和电动汽车。但是特斯拉的创始人说,有一天这项技术可能比核武器对人类的危害更大。在他看来,未来可能会爆发机器人起义,对人类社会构成严重威胁。

上周末,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在推特上发布帖子,推荐尼克·博斯特罗姆的书《超级智能:方法、危险和策略》。马斯克在他的帖子中说:“我们需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它比核武器更具潜在危险。”尼克·博斯特罗姆的书《超级智能:方法、危险和策略》。这本书聚焦于机器人起义。博斯特罗姆在他的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处理超级智能计算机的问题。他指出,整个世界都是一场骗局,而我们实际上生活在一个计算机模拟的虚拟世界——3——马斯克在他的帖子中写道:“我希望我们不是数字超级智能的生物引导加载器。不幸的是,这种可能性正在增加。”今年6月,这位特斯拉创始人在推特上发表了类似评论,认为人工智能研究可以让像《终结者》这样的噩梦成真——42岁的马斯克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了担忧。他还投资了几家人工智能公司,但目的不是赚钱,而是密切关注这项技术,防止它失去控制。上周末,这位亿万富翁在推特上发布了一个帖子,推荐尼克·博斯特罗姆的书《超级智能:方法、风险和策略》。马斯克在他的帖子中说:“我们需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它比核武器更具潜在危险。”超级智能关注机器人起义。博斯特罗姆在他的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处理超级智能计算机的问题。他指出,整个世界是一个骗局,我们实际上生活在一个由计算机模拟的虚拟世界中。

马斯克在2014年初的帖子中写道:“我希望我们不是数字超级智能的生物引导加载者。不幸的是,这种可能性正在增加。”今年6月,这位特斯拉创始人在推特上发表了类似评论,认为人工智能研究可以让像《终结者》这样的噩梦成真。

42岁的马斯克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了担忧。他还投资了几家人工智能公司,但目的不是赚钱,而是密切关注这项技术,防止它失控。今年3月,马斯克投资了旧金山人工智能公司维卡瑞斯。马克·扎克伯格和阿什顿·库彻也投资了这家公司。代理人的最终目标是开发能像人类一样思考的计算机。联合创始人斯科特·菲尼克斯说:“这种电脑不仅可以像人类一样思考,而且不需要吃饭或睡觉。”

马斯克在接受CNBC采访时说:“我认为这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有很多关于这种危险的电影,比如著名的《终结者》。这种危险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应该确保好的结果,而不是坏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氚被称为核武器库中的珍品?

全文共 2476 字

+ 加入清单

自然界中罕见的访客

氢有三种同位素。它们是氪、氘和氚。一般来说,氢是指最简单的原子结构。为了区分它们,人们通常称它们为氢、重氢和超重氢。

在氢电缆中,直接投资几乎占全部(9.9852%);氘只占很少(0.0148%),而氚没有位置。因为氚的半衰期太短,所以在宇宙进化中形成的氚在地球进化之初就已经灭绝了。然而,由于宇宙射线的作用,每年有100万到500万居里当量的氚在大气中诞生,所以自然界仍然会留下氚的踪迹。

宇宙射线

氚在自然界中很少,分布广泛。它和其他氢元素一起存在于地球的每个角落,从动物和植物有机体到无机矿物。它具有普通氢元素的所有化学特征,与氧化结合合成氚水,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各种有机或无机物质,甚至在生命的基本元素脱氧核糖核酸中也能找到。

早在1700年,科学家们就使用化学方法来制造氢,但当时没有人知道氢仍然是一种难以称量的含有氚的微妙混合物。

直到1934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首次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制造氚。几乎与此同时,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也发现了天然氚。

与上帝和谐相处

科学家估计,太阳每秒向地球释放的热量相当于燃烧115亿吨煤释放的热量。如果所有这些热量都被地球吸收,极地冰盖将消失,世界将变得像火一样热。幸运的是,地球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只有一小部分热量被地球表面吸收,从而维持了现有的适合万物生长的自然环境。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认为太阳是众神的最高化身。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不知道“天火”燃烧的奥秘。他们一直认为,由于神的力量,太阳神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光和热。科学发展后,人类用先进的科学仪器测量了太阳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并用科学来探测太阳日夜“燃烧”的“核火”。这是氘和氚,或者氘和氘之间的热核聚变反应。

在有太阳的特殊环境中,中心温度高达1500-2000万度,有很强的引力场,为聚变反应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谁能创造出这种有数千万度高温的人工环境呢?

科学家发现,只要氚参与反应,聚变反应就可能在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下发生,所需的氚量非常少。氚在这里有神奇的调谐能力。

核武器仓库中的宝藏

人类最早尝试使用氚是为了开发具有空前威力的热核武器。1952年,美国成功试制了第一个氢弹装置,使用液态氘和氚作为热核材料,这给氢弹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因为为了保持氘和氚的液态,必须带一个复杂的制冷系统,这样第一颗氢弹可以达到65吨,而这只能装载一个火车外壳。这将失去实战的意义。人们称这种含有液态氘和氚的氢弹为热核燃料湿氢弹。

后来,科学家发现锂同位素锂-6是一种极好的热核材料。如果氘化锂-6和氚化锂-6用作氢弹材料,不仅可以实现热核反应,而且可以省去笨重的制冷系统,可以大大减小氢弹的体积,实现小型化。人们称含有氘化锂和氚化锂混合物的氢弹为干式氢弹。

氚在曾经被视为现代核武器精英的中子弹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氚储存”是中子弹的核心。科学家指出,只要氚储存装置被插入战术核武器,它就能成为中子弹。

据说中子弹只需要少量的氚。计算表明,一枚当量为1000吨的中子弹理论上只需要7.224克氚。然而,考虑到氚的半衰期,它以每年5%的速率衰减,并且考虑到它的利用率,用于中子弹的氚的量比这个数字大得多。

此外,无论是原子弹、氢弹还是中子弹,都需要一个超小型中子源来引发核裂变的链式反应。目前,工业上常用的中子源不能胜任这项特殊任务。只有氘和氚中子源是最理想的脉冲中子源。它通过高压真空管将少量氚和氘加速到极高的速度,并相互碰撞。这时,大量的中子将被释放出来。这个中子脉冲可以引发核裂变的连锁反应。

氚是核武库中的珍宝。在早期制造热核武器的过程中,氚的价格是无法计算的。即使在产量激增的时候,它也价值数百万美元。在国际市场上,每克的价格高达数万美元。

默默地为人类服务

氚不仅是核武库中的瑰宝,而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你稍微注意一下,想想为什么夜光仪在黑暗中会自动发光,找到这个朋友并不困难。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向硫化锌涂层中添加极少量的氚是很常见的。氚发出的辐射被用来激发硫化锌晶体发出绿光。即使在黑暗中,你仍然可以看到表盘上的刻度。

“氚灯”也广泛应用于飞机消防通道、汽车仪表等常见场合。

近年来,民用氚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急剧增加。美国每年向瑞士、新加坡、墨西哥、菲律宾和其他国家出口氚,批准的出口量每年超过1000克。

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就是为什么氚在受控核聚变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世界的原子物理学家都在为此而共同努力。接力赛已经进行了60年,现在正朝着胜利的终点线冲刺。一旦认识到,仅使用地球上的锂和氘资源就可以解决人类5000亿年的能源需求,也就是说,氚将在未来漫长的岁月中不断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的光和热。

当心偷袭

氚是放射性同位素中温顺的成员之一。它只发射“软”射线,不像drill -60,它发射致命射线。因此,在操作和运输过程中,没有必要担心接触到人员的威胁。然而,一旦氚进入人体并积累,这种“软”辐射将通过电离辐射损害人体组织。现代医学告诉我们,只要0.05克氚进入人体,就会在6小时内因电离辐射损伤而导致急性死亡。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人为因素,地球上的氚量大大增加了。例如,氢弹爆炸将释放大量的氚,而巨大的氢弹爆炸将产生2000万居里的放射性氚。自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大气核武器试验释放的氚已经积累到30亿居里,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全世界核电站泄漏的氚量为200万居里。尽管这些人为因素给自然界增加了如此多的氚,但它们并不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这是由于大气的稀释作用和氚本身的持续衰变。然而,处理不当也会导致灾难。在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2011年日本福岛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中,有一定量的氚丢失。

真正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的是氚运行过程中吸入的氚。因此,国内外对氚净化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严格规定了安全生产操作程序,控制和减少了氚向大气中的排放。

总之,只要采取谨慎的保护措施,氚的危害是可以预防的,甚至氚的危害也是可以消除的,没有必要紧张。氚,像其他放射性同位素一样,在被驯化后,肯定会很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汪瀚:将一生献给中国核武器事业

全文共 1854 字

+ 加入清单

82岁的王汉,头发花白,有点驼背,但充满活力。他和他的妻子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把三个孩子都带进了这个群。这个团体叫做“家庭和国家感情”。王汉经常和他的孩子们分组讨论如何履行他的工作职责以及如何为国家做出贡献。

王翰一生都在练习四个词“家庭和国家的感情”。20世纪60年代,他去了西北沙漠,成为一名从事核武器试验和试验的科学研究人员,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核武器和导弹事业

王汉的父亲在北京辅仁大学学习,母亲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心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王罕出生在六安舒城县。为了避免战争,年轻的王罕和他的父母一起搬家了。

“奶奶会给我们讲木兰从军的故事。祖父经常读报让我们了解战争。与外国现代武器相比,我们的‘小米加步枪’是一个真正的劣势。”王汉回忆说,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使他深刻认识到现代武器的重要性。他把一个愿望藏在心里:“要是我们的国家有原子弹就好了!”

1955年,18岁的王涵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在他五年的学习生涯中,他渴求知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初,王翰被选中到西北工作。

"我的愿望是研究核武器,为祖国的现代化做出贡献."王汉回忆说,他也是当时北京大学唯一入选的学生。

西北地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很艰苦。你必须一年穿10个月的棉衣,忍受高海拔缺氧的痛苦。“有些士兵的鞋子和脚被冻在一起,在零下20度的天气里无法脱掉。”王涵回忆说,恶劣的环境考验着每个人。

“千千的一千万人民继续做出贡献和牺牲。核武器肯定不是一个人的工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分工,没有人可以没有他们。”王翰感叹着。

除了克服环境挑战,王汉和他的同事还必须克服许多科学研究问题。当时,苏联撕毁了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技术数据的协议,并撤回了在中国的所有专家。相关科研数据和仪器应从零开始。

在他的工作中,王翰专注于爆炸物理学的研究。“我们需要研究爆炸波在炸药中的传播速度和方向,这就要求仪器的性能精确到微秒。”王翰叹了口气。

“技术越来越差,一切都取决于自己。人们常常不得不从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方法中学习来获取数据,以便团结合作。”然而,王汉和他的同事们心里有一个想法:尽快研制原子弹,填补空白,加强国防!

在一次例行检查中,一个装置发生事故并受到高压电击后,王汉幸运地保住了性命。"我试图让自己落在一个相对安全的方向,幸运的是我救了自己。"过了三个月,他才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高。高立即叫道。

高,辽宁人,常年在偏远山区从事建筑安装设计工作。1963年初,他们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婚礼。这对夫妇一年只能见一次面,而不是在他们忙的时候见一次面。

1964年10月16日,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那时,王翰还在做实验。当他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眼泪“刷”掉了。“这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绪。我欣喜若狂,不停地欢呼。”

王汉和他的同事没有放松。"我很荣幸参加了许多实验研究,比如投掷原子弹."王翰说道。

王汉的家人都为国防做出了贡献。1983年,他的大儿子说他想参军并为祖国服务。王汉回忆道:“经过三个多月的训练,他跟随队伍到阴山前线进行了对越南的自卫反击。"

由于核武器发展的特殊性,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保密。王汉的父亲直到他去世才知道他的儿子在做什么。直到1985年人民解放军报给他一个独家采访,王汉才敢告诉他的母亲真相。

1987年,王涵来到中国科技大学,先后从事实验设备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王翰觉得用他一生所学的知识为国家服务是他的荣幸。

现居合肥市包河区的王涵,也是芜湖路街道“赤兰桥讲师团队”的讲师。他走进政府办公室和校园,讲述自己的个人经历,传播爱国主义的积极能量。

在为芜湖路街道选择讲师时,HKUST推荐了王涵。起初,街道官员担心王老的健康。王老说:“我希望通过我自己的传道,我能发扬不怕苦、愿意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努力学习,不要忘记自己的首创精神,继续奋斗。”

有一次,王涵在合肥市第二中学上完自然科学课后,孩子们很感兴趣,围着他问问题。王涵说,他非常愿意给孩子们讲故事,推导物理公式,以及他的家庭和国家的感受,这也是孩子们喜欢听到的。如果条件允许,他想在寒假和暑假组织孩子们,带他们做实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研究核武器是一群人的历史,而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在采访中,王涵反复强调,他不应该过分夸张。在王罕看来,他的故事是一代人的荣耀,一代人的民族情怀。年轻人应该了解这段时间并学习这种精神。

——原标题:核武器研究员王汉:在他的生活中实践“家庭和国家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计算机病毒武器为什么比核武器还要厉害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计算机病毒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几年后,它像瘟疫一样蔓延到世界各地,导致了许多恶性事件。美国军方也因此受到启发,从而加快了计算机病毒武器的发展,使其不仅能够通过有线渠道渗透到敌人的计算机系统,还能利用无线电使其所有的指挥系统失效。现在,计算机病毒武器的发展已经走出实验室,并开始在实践中使用。

电脑病毒进入目标后,有许多方法可以摧毁它们。它不仅可以复制自己。从而使敌方计算机系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并被烧毁,或负责篡改和擦除许多重要文件、数据和软件系统,并在完成任务后自动消失而不留任何痕迹;或者它可能潜伏很长时间,收到指令后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海湾战争前夕,美国情报人员将美国安全机构设计和制造的计算机病毒芯片秘密装入伊拉克从法国购买的计算机中,从而在战争开始后完全瘫痪了伊拉克空军的防空指挥系统。

随着计算机病毒武器的不断发展,一些人预测与计算机的战争比与核武器的战争更有效。核武器无法征服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但使用计算机病毒可以在一秒钟内从银行窃取数亿美元,这足以使美国失去战争基础,从而彻底失败。虽然这有点夸张,但计算机病毒武器的出现预示着未来的战争将会彻底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核武器的威力

全文共 1872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一种给日本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出现了。

1945年8月6日上午,在日本广岛,一个有24万人口的城市,居民们像以前一样平静地生活着。突然,随着急速的嗡嗡声,一架美国军用飞机飞进了这座城市。在此之前,尽管空袭警报已经发出,人们已经习惯了战争环境中的警报。有些人甚至把它误认为是一架侦察机,所以大多数人没有及时进入掩体逃跑。

这架美国飞机不是侦察机,而是B-29轰炸机。这一次,它只投下了一枚炸弹,然后绝望地逃离了广岛。这个黑色的大炸弹带着降落伞慢慢降落在城市中心,当它离地面500或600米的时候突然爆炸。

在爆炸的瞬间,一道强光闪过,紧接着爆炸把天空炸成了碎片。然后一个大火球出现并逐渐升起。翻滚着,膨胀着,变成了一团深棕色的烟雾。地面上的灰尘和沙砾被扬起,抛向空中,形成一个厚厚的灰尘柱,迅速将上升的烟团追上。最后,两者会形成一个高高的蘑菇云。广岛立即浓烟滚滚,房屋倒塌,成为火海,20万人丧生。占总人口的五分之四以上。

这个黑色的大炸弹是原子弹。由于日本法西斯拒绝投降,美国政府决定用新研制的原子弹袭击日本城市。广岛被摧毁三天后,另一个日本城市长崎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

为什么原子弹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奇怪的是,它无与伦比的能量来自于太小而看不见的原子核释放的能量。

众所周知,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如此之小,以至于一粒尘埃包含了数十亿个原子。每个原子的中间都有一个带正电荷的原子核。

原子核中的能量是普通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的数百万倍。当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时,会释放出大量能量。例如,当一克铀裂变时,其原子核产生的爆炸力相当于20吨梯恩梯的能量。

人们通过实验发现,当一个铀原子分裂时,它会释放出许多中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正电的中子组成),而这些中子会击碎其他原子,产生更多的中子,这些中子反过来继续运动。这种现象被称为连锁反应。原子弹是通过核裂变的连锁反应爆炸的。

为了实现核爆炸,即维持裂变的链式反应,必须有足够的核电荷(如铀和钚),因为当核电荷的数量少时,体积就小,而且如果产生的中子不击中其他原子核,它们可能跑到核电荷的外面,中断链式反应。确保正常链式反应所需的最小核电荷量称为“临界质量”。

原子弹的结构与临界质量有关。核装料(如U-235)被分成几块,并放置在射弹中一定距离处。每一枚核电荷都必须小于“临界质量”。这是一项安全措施,旨在防止在制造和储存原子弹的过程中,中子意外进入核电荷而导致核爆炸。

核电荷的外表面覆盖着一层固体中子反射材料,用来反射过早耗尽的中子,以提高链式反应的速度。一个能产生中子的中子源设置在核电荷的中间,一个起爆装置设置在反射层的外面。起爆装置与装在核装药外面的炸药电连接。

当原子弹需要爆炸时,引爆装置首先点燃雷管,然后引爆炸药。在炸药爆炸产生的高压下,分成几块的核装料被压在一起,从而使核装料达到“临界质量”。与此同时,中子源释放出中子,导致核电荷发生连锁反应,于是原子弹爆炸了。

核裂变反应可以释放巨大的能量,这是一种获取核能的方法。后来,当人们研究太阳发光的秘密时,他们发现“氢”元素的原子核在极高的温度下聚合成较重元素的原子核时,也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释放能量的方法被称为“核聚变反应”或“热核反应”。

然而,核聚变反应比核裂变反应更复杂,核裂变反应需要数千万度的高温。因此,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只有在阳光下才能满足这些条件。直到原子弹爆炸成功,用人工手段实现核聚变反应的愿望才得以实现。

这个产生核聚变反应的装置实际上就是后来出现的氢弹。

由于氢弹使用原子弹作为引爆的“触发器”,它的结构与原子弹有些相似,例如,氢弹装有原子弹和用于核聚变反应的热核装料。原子弹爆炸后,炸弹内部产生极高的温度,引起热核电荷的聚变反应,导致氢弹爆炸。

氢弹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比原子弹大得多,因为热核电荷没有“临界质量”的限制,所以可以根据需要制造出极高功率的氢弹。世界上第一颗氢弹于1952年爆炸,释放的能量是投在广岛的原子弹的500倍。

核爆炸造成的损害和杀伤力不同于普通武器弹药,主要包括冲击波和光辐射。通过辐射、放射性污染和核爆炸这五个方面,电磁脉冲、冲击波和光辐射是最具破坏性的。冲击波的速度非常快,是一般强台风的几倍。它不仅会倒塌建筑物,还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光辐射能导致物体大范围燃烧,对人员造成严重烧伤。此外,它还能发出强烈的X射线和紫外线,起到破坏作用。

为了打破超级大国对核武器的垄断,维护世界和平和祖国安全,中国先后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三线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三线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5年,代号902的三线--研制基地在绵阳市梓潼县开工建设,1974年基地基本建成,1992年迁往绵阳科学城。在梓潼旧址的二十余年间,我国-、-完成了武器化、小型化、实战化的进程,将核弹和-结合在一起,真正地形成了有效的核威慑力量。同时完成了中-的研制工作,是我国新一代--研究的重要突破。两弹研制中的--实验共计45次,其中有22次是在三线--研制基地旧址指挥完成的。旧址中的专家宿舍是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唯一一个有如此多的专家、院士集中居住、工作过的场所。旧址现在已发展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核科普教育基地。

2019年10月7日,三线--研制基地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红山核武器试爆指挥中心旧址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红山核武器试爆指挥中心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山--试爆指挥中心旧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乃仁克尔乡。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21基地。此处基地是中国“两弹”试验基地司令部和研究所所在地之一。2007年6月4日,公布为第六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中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3年5月,红山--试爆指挥中心旧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原子城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原子城)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原子城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银滩草原,总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它是我国建设的第一个-研制基地,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这里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和第一颗-。原子城建于1958年,我国第一颗-、第一颗-均诞生于此,故称为“原子城”。1995年5月15日退役,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海镇,现为海北州府所在地。2001年,青海原子城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原子城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60年代,一批科技人员隐姓埋名来到在这里,当时对外称国营221厂、青海矿区等。经过艰苦努力先后研制成功了中国的第一颗-和第一颗-,并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战略-。1987年,这座封闭了三十多年的军事0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中央作出了撤消基地的决定。1993年基地退役后移交地方政府,青海省将这里命名为西海镇,并确定为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

青海省西北--研制基地,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银滩草原,总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

《海北藏族自治州中国第一个--研制基地旧址保护管理条例》是为加强对自治州境内中国第一个--研制基地旧址(即原国营二二一厂旧址,以下简称旧址)的保护管理,继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海北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结合实际,制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威力无比的核武器

全文共 1966 字

+ 加入清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出现了一种给日本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大规模杀伤武器。

1945年8月6日清晨,在日本广岛这个仅有二十四万人口的城市,居民和往日一样平静地生活着。突然,随着急促的嗡嗡声,一架美国军用飞机飞入市区上空。在这之前,虽然已发出了空袭警报,然而人们在战争环境下对警报已习以为常,有人甚至误认为是来了一架侦察机,所以大部分人没有及时进入防空洞躲避。

这架美国飞机不是侦察机,而是一架B-29型轰炸机。这次,它只投下了一颗炸弹,然后就拼命逃离了广岛上空。那颗黑色大炸弹带着降落伞慢慢落向市中心,离地面还有五六百米时,急剧地爆炸了。

爆炸的瞬间,先是耀眼的强光一闪,随即是天崩地裂的爆炸声。紧接着出现一个大火球,逐渐上升。翻滚和扩大,变成一团暗棕色的烟云。地面上的尘土、碎石被扬起卷入空中,形成一个粗大的尘柱,并急速追赶上升的烟云团,最后两者会合成一个高大的蘑菇烟云;顿时,广岛市烟尘滚滚,房倒屋塌,成了一片火海,死伤人员达20万。占总人口五分之四以上。

这颗黑色大炸弹就是原子弹。由于日本法西斯拒不投降,美国政府决定用刚刚研制成功的原子弹袭击日本城市。在广岛被摧毁的三天以后,另一个日本城市--长崎,也遭受了同样的厄运。

原子弹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杀伤和破坏威力呢?说来也怪,它无与伦比的威力,竟来自小得人眼看不见的原子核中释放出来的能量。

大家知道,世界上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很小,一粒灰尘中就包括有几十亿个原子。而每个原子中间都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

原子核中具有的能量比一般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大几百万倍。当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时,都能将其中的丰富能量释放出来。例如1克铀在裂变时,它的原子核产生的爆炸力相当于20吨TNT炸药的能量。

人们通过实验发现,一个铀原子分裂时能放出许多中子(原子核就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而这些中子又能击破别的原子,产生更多的中子,依次延续下去,这种现象叫做连锁反应,或者链式反应。原子弹就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连锁反应来爆炸的。

为了实现核爆炸,即维持裂变的连锁反应,就必须有足够的核装药(如铀、钚)等,因为核装药数量少时,体积也就小,所产生的中子如果没有击中别的原子核,就有可能跑到核装药外面去,使链式反应中断。这种保证链式反应正常进行所需要的核装药的最小数量,叫做“临界质量”。

原子弹的结构与临界质量有一定的关系。核装药(如铀235)分成了好几块,并间隔一定距离放在弹体中,而每一块核装药都必须小于临界质量"。这是为了防止在原子弹的制造和储存过程中,由于意外原因使中子进入核装药而引起核爆炸所采取的安全措施。

在核装药的外面包了一层坚固的能反射中子的材料,其作用是将过早跑出来的中子反射回去,以提高链式反应的速度。在核装药的中间装有能产生中子的中子原,在反射层外面装着起爆装置。起爆装置与装在核装药外面的炸药以电路相连。

需要原子弹爆炸时,先由起爆装置点燃雷管,进而引爆炸药,在炸药爆炸产生的高压作用下,将分成几块的核装药压合在一起,使核装药达到“临界质量”。与此同时,中子原放出中子,使核装药发生链式反应,于是原子弹就爆炸了。

原子核的裂变反应能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是获得核能的一种方法,后来,人们在研究太阳发光的秘密时发现,“氢”元素的原子核在极高的温度下聚合成较重元素的原子核时,也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释放能量的方法,叫做“核聚变反应”或“热核反应”。

但是,核聚变反应比核裂变反应更复杂一些,它在反应时需要几千万度的高温。因此,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只有在太阳上才能满足这样的条件。直到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用人工方法实现核聚变反应的愿望才得以实现。

这种产生核聚变反应的装置,实际上就是后来出现的氢弹。

由于氢弹是用原子弹作为引爆的“扳机”,所以它的结构与原子弹有些相似之处,好比是在氢弹内装了一个原子弹和发生核聚变反应的热核装料。原子弹爆炸后,在弹内产生极高的温度,从而引起热核装药的聚变反应,使氢弹发生爆炸。

氢弹爆炸时释放出的能量要比原子弹大得多,而且由于热核装药没有“临界质量”的限制,所以可根据需要制造威力特别大的氢弹。1952年爆炸的世界上第一颗氢弹,它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投向广岛的那颗原子弹的五百倍。

核爆炸时产生的破坏和杀伤力与一般的武器弹药不同,它主要包括冲击波、光辐射。贯穿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爆炸电磁脉冲五个方面,其中尤以冲击波和光辐射的破坏作用最大。冲击波的速度很高,约为一般强台风风速的好几倍。它既能使建筑物倒塌,又能使人体受到严重伤害。

光辐射能在大范围内引起物体燃烧,使人员受到严重烧伤。此外,它还能辐射出强烈的X射线和紫外线起杀伤破坏作用。

为了打破超级大国对核武器的垄断,保卫世界和平和祖国的安全,我国已先后研制成功了原子弹和氢弹,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