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杨绛

杨绛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杨绛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杨绛问题。

分享

浏览

6603

文章

11

杨绛为什么称之为先生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在古汉语中,“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有一定地位的人的尊称,不受男女限制,杨绛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人们为了表达对她的尊敬,所以称呼她为先生。

杨绛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是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她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

杨绛的文字韵致淡雅,独具一格,更难得的是,当她描写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时,文字里拥有不枝不蔓的冷静,比那些声泪俱下的控诉更具张力,发人深省。

展开阅读全文

杨绛为什么叫先生,杨绛被称为先生的原因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杨绛被这样称呼是因为她的文学造诣很高,出于对于有文化有素养的人的尊敬,这种人通常都会被尊称为先生,它并不是一个现代汉语词汇,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词汇在古汉语文化长河里面流淌。

1

最早在《诗经》里面就曾经出现过这个词汇,“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这时它还不是一个独立的词汇,到后来先生慢慢演变成为年长于自己的长辈,望文生义,先于自己而生,那么年龄当然也就比自己要大,这就是先生一开始的含义。一直到战国时代,这个词汇才有了和现今比较接近的含义,主要是用于称呼有德行的长辈,这也是它演变成为现在的含义的基础。

2

虽然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对于男性的代称,但是在杨绛这里却似乎发生了改变,它不再局限于性别,似乎只与人的个人素养有关,因为从民国时代,女性慢慢解放,有了女教师,在以前,教师是一直被尊称为先生的,这也就慢慢形成了一种社会习惯,对于学识渊博、地位崇高的女性,也可以称为先生,除了大家公认的杨绛以外,还有当时的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也都在当时被称为先生,这在一方面反应了社会风气的逐步演化,另一方面也表明这些具有先生之称的人本身得到了高度的社会认可,因此才会得到这样的称呼。考察起来,这些人大部分都在一定的区域取得了杰出的社会成就,在如今先生主要用来是对男士的尊称,但是在以前并不是这个含义,杨绛之所以被称为先生,还是因为她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在文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身为钱钟书夫人为什么叫杨绛先生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杨绛是我国有名的文学家以及翻译家,也是杰出女性的代表,一直用先生一词称呼她,表达的是对于杨绛本身的尊重,这个尊称是对于有学识以及地位人士的称呼,是不关乎性别的,所以虽然作为钱钟书夫人,是一名女性,但是大家也更愿意用先生这个词去称呼她“先生”根据字面意思的解读,意思就是比自己要早出生的人,或者说是比自己更早去接触新鲜事物的人。后来在古代的时候,“先生”逐渐成为了老师的代词,很多人向他人请教问题的时候,都会称呼别人为先生,在那个时候先生,大多是男性,所以在大家的印象中,一般来说,先生也成为了男性的一个专有的代名词。

详细内容

1

到了民国的时候,新思想的不断涌现,男女平等的思想也逐渐深入,其中,女性开始不断为自身去争取权益,所以很多“女先生”出现了,让“先生”这个词的性别属性逐渐被淡化,可是这个词也不是,谁都可以去称呼的,通常来说是对于具有声望以及学识地位人的称呼。

2

杨绛作为钱钟书的夫人,基本上在整个文学史上都有着自己的重要地位,因为通晓法语,西班牙语及英语,在是作家的同时还是一个翻译家, 其在文学上具有高深的造诣,并且一生淡泊名利,丈夫去世之后,自己所拥有的800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都捐赠给了自己曾经的母校清华大学,成立奖金鼓励年轻人去多读书和多看书。

3

在历史上,有许多女作家都曾经被称为先生,比如李清照先生,冰心先生,张爱玲先生,这都是包含了大家对于这些女性代表的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作家杨绛通过《我们仨》,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善良美好的家庭世界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仨》及作者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本散文集,书名是《我们仨》。

其作者是中国作家杨绛。该书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作者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我们仨》共推出普通本、珍藏版、图书馆文库本以及小精装本四个版本,至2016年销量已经超过100多万册,而杨绛先生将这笔不菲的收入全部捐出。

《我们仨》分享推荐

《我们仨》自始至终彰显着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此起彼伏之中的知识分子人文情怀:一是挚爱亲情的浓墨抒发;二是爱国情操的本然流露;三是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宁和凸现。作品用朴实的语言和生活化的态度,向读者讲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只有家,才是最好的港湾。该书从女性视角出发,以平实而细腻的语言,揭示了一个善良美好的家庭世界,深刻地表达出作者对亲人的深深不舍。而书中那些实实在在的故事,那些生动有趣的细节,也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身为钱钟书夫人 为什么叫杨绛先生?

全文共 2263 字

+ 加入清单

杨绛,原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少年时代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读书。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当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几篇身为钱钟书夫人为什么叫杨绛先生?供大家参考借鉴。

杨绛先生的“传承”故事

杨绛(1911-2016),

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

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

钱锺书夫人。

多少人爱她的温润清朗,

爱她的博学坚韧。

她出生在什么样的人家,

得以形成她独特的模样?

Part 2 | 杨荫杭先生其人

杨荫杭(1878-1945),

杨绛之父,

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学者、法学家。

他出生在江苏无锡一户贫寒的书香门第,

自幼就受到祖父和父亲的严格教育,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和宾西法尼亚大学。

作为19世纪的70后,

卓越的民国法学家,

上海律师公会的创始人,

他为中国的独立自由和民主法制做出了独特贡献。

《杨绛自述》里说到:

“父亲(杨荫杭)1895年考入北洋大学堂,

于1910年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硕士回国,

执教北京政法学校,

兼为清室肃亲王善耆讲授法律。”

杨荫杭1898年被南洋公学保送日本留学,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后赴美留学。

归国后,曾任高职,

历任江苏省高等审判厅长,

京师高等检察厅长等职。

后因追求司法公正,不愿随波逐流,

遂于1923年

“迁居苏州,专营律师事务,兼为报刊撰文。”

后来,在上海沦陷期间,

杨荫杭除教书外,

潜心研究音韵学。

抗战爆发后,在流离失所中备受煎熬,

后因中风逝世。

Part 3 | 满腹经纶,却无意传承

杨绛像父亲,

却又不像。

她像父亲气节高尚,

满腹经纶。

父亲晚年潜心研究文学与翻译,

她也和父亲一样。

用父亲探索文化的方式,度过自己的晚年。

翻阅资料,

杨荫杭先生通才博识,

但他生前害怕为家财所累,

并没有关注传承。

人寿保险曾经在他困难之际,

帮助他度过难关,

但他依然没有意识去做

和财富相关的安排与传承。

1983/05 原载《当代》

杨绛散文《回忆我的父亲》里说到:

“我们家随即又迁到苏州。

可是租赁的房子只能暂我时安身,

做律师也得有个事务所。”

“我父亲不精明,

买下了这宅没人要的破房子,

修葺了一部分,拆掉许多小破房子,

扩大了后园,添种了花树,

一面直说:“从此多事矣!”

(有了“财产”,“从此多事矣!”)

据他告诉我,买房子花掉了他的一笔人寿保险费。

修建时靠他做律师的收入。”

“我父亲去世以后,

我们姐妹曾在霞飞路(现淮海路)

一家珠宝店的橱窗里

看见父亲书案上的一个竹根雕成的陈抟老祖像。

那是工艺品,面貌特殊,

父亲常用“棕老虎”(棕制圆形硬刷)给陈抟刷头皮。

我们都看熟了,绝不会看错。

又一次,

在这条路上另一家珠宝店里看到另一件父亲的玩物,

隔着橱窗里陈设的珠钻看不真切,

很有“是耶非耶”之感。

我们忍不住在一家家珠宝店的橱窗里寻找那此玩物的伴侣,可是找到了又怎样呢?”

上海沦陷期间,杨荫杭除教书外,

潜心研究音韵学。

“他认为《诗经》一书,

可算是古代的一部音韵谱,

有着很美的节奏。

于是他将《诗经》逐字逐句地加注音韵。

接着,他又将屈原的《离骚》加注音韵,

后来还将两本音韵注文合成一书,

题名《诗骚体韵》。

可惜,这本被人称之为“绝学”的著作,

在他生前未能出版,

在他逝世后连手稿也散佚了。”

“我父亲根本没有积累家产的观念,

身外之物,人得人失,也不值得挂念。

我只伤心父亲答应传给我的《诗骚体韵》遍寻无着,

找到的只是些撕成小块的旧稿。”

没有传财,

也没有“传物”,

更没有留下孩子渴望的东西“传些念想”。

多么令人遗憾。

Part 4 | 用自己的方式做传承

财富传承,

不仅仅传承金钱,

也可以是传承思想、精神与文化。

杨绛像父亲,

却又不像。

在传承这一点上,

她真正做到了“传承精神与文化”。

杨绛为父亲整理的《老圃遗文辑》,

收集了杨荫杭在1920-1925年间,

在《申报》发表的600多篇文章,

这些文章短小精悍,

字字珠玑,篇篇锦绣,

仿佛一本“小小百科全书”,

因传承得以百年。

“钟书逃走了,

我也想逃走,

但是逃到哪里去呢?

我压根儿不能逃,

得留在人世间,

打扫现场,

尽我应尽的责任。”

钱钟书逝世后的那些年,

她几乎一人揽下整理钱钟书遗作的所有工作,

几麻袋手稿和笔记,

陆续出版。

年近90的杨绛,

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

如此浩瀚的精神财富,

如她不作整理与传承,

天底下会多了多少的遗憾?

Part 5 | 传承,从认知改变开始

传承,

首先,有关认知与自我意识。

下定决心要做传承这件事,

才是所有传承的开始。

真正开始去做,

持续,并优化,

才会离自己的“想要”越来越近。

也是责任得以担当的体现。

身为钱钟书夫人 为什么叫杨绛先生?

原来,先生是称谓,字面的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以此外延为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可以称为先生。古汉语“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并非所有人都可称为先生,现时日语、韩语和越南语仍然保留这种用法。 “先生”的历史与演变 “先生”一词其实并不是现代汉语词汇。相反,它出自古语,有“出生比自己早,年纪比自己大”的意思。 早在《论语·为政》中就有“有酒食,先生馔”的句子。当然在这里,“先生”是“父兄”的意思。 《孟子》中有“先生何为出此言也”一句,这里的“先生”则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到了战国时代,《国策》有云:“先生坐,何至于此。”同样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 汉代,则更多在“先生”加一“老”字,称“老先生”。 至于“先生”为何会演变为“成年男子”的代称,则是因为“先生”在古语中多有“老师”的意思,而古时老师又大多是男性,这才慢慢演变成了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但事实上,“先生”一词,最开始并不是“成年男子”的专属用词。

展开阅读全文

杨绛为什么叫先生,杨绛被称为先生的原因

全文共 945 字

+ 加入清单

先生的各类用法说到这,大概很多人更迷糊了:那“先生”到底怎么用呢?接着往下看,你就知道了。小编整理了杨绛为什么叫先生,杨绛被称为先生的原因,欢迎借鉴参考。

杨绛被称为先生的原因

原来,先生是称谓,字面的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以此外延为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可以称为先生。古汉语“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并非所有人都可称为先生,现时日语、韩语和越南语仍然保留这种用法。 “先生”的历史与演变 “先生”一词其实并不是现代汉语词汇。相反,它出自古语,有“出生比自己早,年纪比自己大”的意思。 早在《论语·为政》中就有“有酒食,先生馔”的句子。当然在这里,“先生”是“父兄”的意思。 《孟子》中有“先生何为出此言也”一句,这里的“先生”则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到了战国时代,《国策》有云:“先生坐,何至于此。”同样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 汉代,则更多在“先生”加一“老”字,称“老先生”。 至于“先生”为何会演变为“成年男子”的代称,则是因为“先生”在古语中多有“老师”的意思,而古时老师又大多是男性,这才慢慢演变成了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但事实上,“先生”一词,最开始并不是“成年男子”的专属用词。

先生的各类用法说到这,大概很多人更迷糊了:那“先生”到底怎么用呢?接着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1、老师等教育工作者。古时对有学问的男女都可以这样称呼,所以“杨绛女士”会被尊称为“杨绛先生”。

2、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

3、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旧时,管帐、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业的人也会被称为“先生”。

5、凡德高望重者,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庆龄、杨绛、冰心、丁玲、叶曼、许广平等均可称为先生。

6、现在对所有男性都可以称为“先生”。这就是我们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用法了。

杨绛为什么叫先生

女先生是指人们对女士的一种称呼,根据时代的不同有不同的含义,旧时可称女说书艺人为女先生,女算命师为女先生。近代和当代女先生均为对德高望重的妇女,有突出贡献的妇女的尊称。

以此外延为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可以称为先生。古汉语“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 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再一次,先生走好!

展开阅读全文

杨绛为什么叫先生

全文共 5744 字

+ 加入清单

凡德高望重者,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庆龄、杨绛、冰心、丁玲、叶曼、许广平等均可称为先生。一起来看看杨绛为什么叫先生,欢迎查阅!

杨绛为什么叫先生1

杨绛为什么叫杨绛先生?

许多人一定很好奇,杨绛是位女士啊,为什么大家都称她为杨绛先生?

原来,先生是称谓,字面的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以此外延为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可以称为先生。古汉语“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并非所有人都可称为先生,现时日语、韩语和越南语仍然保留这种用法。

“先生”的历史与演变

“先生”一词其实并不是现代汉语词汇。相反,它出自古语,有“出生比自己早,年纪比自己大”的意思。

早在《论语·为政》中就有“有酒食,先生馔”的句子。当然在这里,“先生”是“父兄”的意思。

《孟子》中有“先生何为出此言也”一句,这里的“先生”则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到了战国时代,《国策》有云:“先生坐,何至于此。”同样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

汉代,则更多在“先生”加一“老”字,称“老先生”。

至于“先生”为何会演变为“成年男子”的代称,则是因为“先生”在古语中多有“老师”的意思,而古时老师又大多是男性,这才慢慢演变成了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但事实上,“先生”一词,最开始并不是“成年男子”的专属用词。

先生的各类用法

说到这,大概很多人更迷糊了:那“先生”到底怎么用呢?接着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1、老师等教育工作者。古时对有学问的男女都可以这样称呼,所以“杨绛女士”会被尊称为“杨绛先生”。

2、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

3、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旧时,管帐、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业的人也会被称为“先生”。

5、凡德高望重者,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庆龄、杨绛、冰心、丁玲、叶曼、许广平等均可称为先生。

6、现在对所有男性都可以称为“先生”。这就是我们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用法了。

谨以此文,告诫先生在天之灵!

1.

杨绛为什么叫先生2

许多人一定很好奇,杨绛是位女士啊,为什么大家都称她为杨绛先生?

原来,先生是称谓,字面的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以此外延为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可以称为先生。古汉语“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并非所有人都可称为先生,现时日语、韩语和越南语仍然保留这种用法。“先生”的历史与演变 “先生”一词其实并不是现代汉语词汇。相反,它出自古语,有“出生比自己早,年纪比自己大”的意思。早在《论语·为政》中就有“有酒食,先生馔”的句子。当然在这里,“先生”是“父兄”的意思。《孟子》中有“先生何为出此言也”一句,这里的“先生”则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到了战国时代,《国策》有云:“先生坐,何至于此。”同样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汉代,则更多在“先生”加一“老”字,称“老先生”。至于“先生”为何会演变为“成年男子”的代称,则是因为“先生”在古语中多有“老师”的意思,而古时老师又大多是男性,这才慢慢演变成了现代汉语中的用法。但事实上,“先生”一词,最开始并不是“成年男子”的专属用词。

先生的各类用法说到这,大概很多人更迷糊了:那“先生”到底怎么用呢?接着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1、老师等教育工作者。古时对有学问的男女都可以这样称呼,所以“杨绛女士”会被尊称为“杨绛先生”。

2、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

3、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旧时,管帐、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业的人也会被称为“先生”。

5、凡德高望重者,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庆龄、杨绛、冰心、丁玲、叶曼、许广平等均可称为先生。

6、现在对所有男性都可以称为“先生”。这就是我们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用法了。

杨绛为什么叫先生3

许多人一定很好奇,杨绛是位女士啊,为什么大家都称她为杨绛先生?

原来,先生是称谓,字面的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以此外延为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可以称为先生。古汉语“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并非所有人都可称为先生,现时日语、韩语和越南语仍然保留这种用法。

“先生”的历史与演变

“先生”一词其实并不是现代汉语词汇。相反,它出自古语,有“出生比自己早,年纪比自己大”的意思。

早在《论语·为政》中就有“有酒食,先生馔”的句子。当然在这里,“先生”是“父兄”的意思。

《孟子》中有“先生何为出此言也”一句,这里的“先生”则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到了战国时代,《国策》有云:“先生坐,何至于此。”同样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

汉代,则更多在“先生”加一“老”字,称“老先生”。

至于“先生”为何会演变为“成年男子”的代称,则是因为“先生”在古语中多有“老师”的意思,而古时老师又大多是男性,这才慢慢演变成了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但事实上,“先生”一词,最开始并不是“成年男子”的专属用词。

先生的各类用法

说到这,大概很多人更迷糊了:那“先生”到底怎么用呢?接着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1、老师等教育工作者。古时对有学问的男女都可以这样称呼,所以“杨绛女士”会被尊称为“杨绛先生”。

2、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

3、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旧时,管帐、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业的人也会被称为“先生”。

5、凡德高望重者,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庆龄、杨绛、冰心、丁玲、叶曼、许广平等均可称为先生。

6、现在对所有男性都可以称为“先生”。这就是我们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用法了。

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去世享年105岁,杨绛为什么被称为 杨绛先生?

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澎湃新闻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对这一消息进行了确认。

杨绛,原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少年时代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读书。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当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1935年与钱锺书结婚,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法国留学。1938年秋回国,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1949年后,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杨绛先生的第一部作品为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于1934年初发表于《大公报文艺副刊》。1940年代初,她连续创作了喜剧《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这两部剧本写作和上演于抗战时期沦陷后的上海,当时引起很大反响。1980年代以来,是杨绛创作的“新时期”,她以散文和小说两方面的创作成就引起世人注目。其散文代表作《干校六记》出版于1981年,畅销于整个1980年代,在港澳台均出版了繁体字单行本,并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小说代表作《洗澡》(意即洗脑筋,系国内最早反映知识分子改造的文学作品),出版于1988年,在知识分子当中引起很大反响,作品亦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出版。

作为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先生写过多篇评析西班牙和英国文学名著的理论作品,如评论《堂吉诃德》、《小癞子》(Lazarillo delTormes)和《塞莱斯蒂娜》(La Celestina)等的文章,以及论英国作家菲尔丁等。

作为翻译家,杨绛先生的文学翻译成就卓著,除《堂吉诃德》外,她还翻译了西班牙流浪汉小说《小癞子》、法国文学名著《吉尔·布拉斯》(Alain ReneLe Sage: )以及古希腊散文柏拉图(plato)的“对话录”《斐多》(Phaedo)等。

跨入新世纪之后,杨绛先生在整理编订钱锺书遗稿之余,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难忘的一天》和《我在启明上学》等多篇忆旧散文;出版于2003年6月的家庭纪事散文《我们仨》,则因其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笔而深深打动读者,成为2003年的超级畅销书。2014年,103岁杨绛新书《洗澡之后》8月出版,这是杨绛先生在98岁后为其小说《洗澡》所写的续作。包括《洗澡之后》在内,数篇未发表的杨绛先生作品收入在2014年8月出版的9卷本《杨绛全集》中,《全集》共270多万字。

迷恋书的世界成名早于钱钟书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于辛亥革命前夕美国留学归来,到北京一所法政学校教书。1911年7月17日,杨绛在北京出生,取名季康,小名阿季。12岁,进入苏州振华女中。在父亲的引导下,她开始迷恋书里的世界。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

高中国文老师在班上讲诗,也命学生读诗。她的课卷习作曾被校刊选登。一篇《斋居书怀》写得有模有样,“世人皆为利,扰扰如逐鹿,安得遨游此,翛然自脱俗。”老师批——“仙童好静”。

杨绛在创作上成名其实早于钱钟书。当《围城》出版的时候,人们在问“钱钟书”是谁——杨绛的丈夫。1943年,还在小学教书的杨绛创作的第一部剧《称心如意》上演大获成功,一鸣惊人。她所署的笔名“杨绛”也就此叫开。此后,杨绛又接连创作了喜剧《弄真成假》、《游戏人间》和悲剧《风絮》。

胡乔木十六字考语:怨而不怒句句真话

八年后从干校回来,杨绛动笔写了《干校六记》,名字仿拟自沈复的《浮生六记》,记录了干校日常生活的点滴。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

胡乔木很喜欢,曾对它下了十六字考语:“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赞赏杨绛文字朴实简白,笔调冷峻,无一句呼天抢地的控诉,无一句阴郁深重的怨恨,就这么淡淡地道来一个年代的荒谬与残酷。

女儿钱瑗一语道破:“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浓烈、刺激,喝完就完了。”就连钱钟书自己也承认,“杨绛的散文比我好。”他还说,“杨绛的散文是天生的好,没人能学。”

2003年,《我们仨》出版问世,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中国人。时隔4年,96岁高龄的杨绛又意想不到地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被评论家称赞:“九十六岁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

忆初识钱钟书:眉宇间“蔚然而深秀”

1932年3月初,杨绛去看望老朋友孙令衔,孙也要去清华看望表兄,这位表兄不是别人,正是钱钟书。两人在清华古月堂门口初见,杨绛眼中的钱钟书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当时两人只是匆匆一见,甚至没说一句话。被问到是不是一见钟情,杨绛说,“人世间也许有一见倾心的事,但我无此经历。”后来钱钟书写信给杨绛,约在工字厅相会。一见面,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杨绛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从此两人便开始鸿雁往来,“越写越勤,一天一封”,直至杨绛觉出:“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难受了好多时。冷静下来,觉得不好,这是fallin love(坠入爱河)了。”

当杨绛的创作时期刚刚起步,并且稳步上升的阶段,钱钟书说自己要想一部长篇小说,杨绛毫不犹豫揽下所有家务活,甘当“灶下婢”,鼓励他创作。杨绛急切地想看到钱钟书的稿子,每天晚上,他就把写成的稿子给她看,杨绛大笑,钱钟书也大笑,两人常常放下稿子,相对大笑。

多年前,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把它念给钱钟书听,钱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

杨绛为什么叫先生4

著名作家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杨绛曾对人说过,如果去世,则不想成为新闻,不想被打扰。人文社亦透露,杨绛生前有遗言,火化后再发讣告。希望大家心意没有打扰到您,再无生离与死别的一家人,能继续幸福的生活下去。

许多人一定很好奇,为什么大家都称她为杨绛先生?

女先生是指人们对女士的一种称呼,根据时代的不同有不同的含义,旧时可称女说书艺人为女先生,女算命师为女先生。近代和当代女先生均为对德高望重的妇女,有突出贡献的妇女的尊称。

以此外延为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可以称为先生。古汉语“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再一次,先生走好!

杨绛先生的一生

1911年7月17日,杨绛出生在无锡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杨荫杭是民国著名的大律师,姑母杨荫榆亦是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从小虽身材短小其貌不扬,但杨绛学业精良,乖巧聪慧,深得父亲宠爱。少年时代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读书。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当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1935年与钱钟书结婚,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法国留学。1938年秋回国,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1949年后,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由她翻译的《唐.吉可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她是当今之世少有的我们还能称之为先生的女性大家,她温婉而坚毅的品性诠释了这个世界上女性所能昭示的最高境界,这是蕴藉的锋芒与空灵的通脱。看她平静写下的大事记,仿佛看见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全部人生,那是超越生死的叙述,是含着微笑的无常。

被称为先生的女士还有谁?

很多女作家或女名人被称为先生,是取其最初的衍生意义,即“文人学者”、“长者”、“尊者”之意,如李清照先生、宋庆龄先生、冰心先生、张爱玲先生、许广平先生,等等。

杨绛语录:

1.

你现在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2.

丑人照镜子,总看不到自己多么丑,只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美。

3.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4.

人能够凝练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5. 《杂忆与杂写》

“人的那点灵光,也微弱的只够我们惶恐 地照见自己多么愚暗。人的智慧自有打不破的局限,好比猫儿的聪明有它打不破的局限。”

6.

假如说,人事有灵性、有良知的动物,那么,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于禽兽无异。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展开阅读全文

杨绛为何称先生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先生”一次在很多人的常识中,是用来称呼成年男性的尊称,但是杨绛是女人,又怎么会被称为“先生”呢?那么,杨绛为何称先生?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杨绛为何称先生吧!

“先生”的各类用法

说到这,大概很多人更迷糊了:那“先生”到底怎么用呢?接着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1、老师等教育工作者。古时对有学问的男女都可以这样称呼,所以“杨绛女士”会被尊称为“杨绛先生”。

2、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

3、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旧时,管帐、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业的人也会被称为“先生”。

5、凡德高望重者,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庆龄、杨绛、冰心、丁玲、叶曼、许广平等均可称为先生。

6、现在对所有男性都可以称为“先生”。这就是我们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用法了。

“先生”的历史与演变

“先生”一词其实并不是现代汉语词汇。相反,它出自古语,有“出生比自己早,年纪比自己大”的意思。

早在《论语•为政》中就有“有酒食,先生馔”的句子。当然在这里,“先生”是“父兄”的意思。

《孟子》中有“先生何为出此言也”一句,这里的“先生”则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到了战国时代,《国策》有云:“先生坐,何至于此。”同样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

汉代,则更多在“先生”加一“老”字,称“老先生”。

至于“先生”为何会演变为“成年男子”的代称,则是因为“先生”在古语中多有“老师”的意思,而古时老师又大多是男性,这才慢慢演变成了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但事实上,“先生”一词,最开始并不是“成年男子”的专属用词。

展开阅读全文

人们为什么如此怀念杨绛先生

全文共 1419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为什么如此怀念杨绛先生?你知道吗?那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人们为什么如此怀念杨绛先生吧!

人们为什么如此怀念杨绛先生

5月25日凌晨,杨绛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105岁。像近年很多名人的遭遇一样,杨绛“去世”的谣言,早先已多次在网上传播。在新媒体时代,这或许是一种令人遗憾的无奈,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各界对杨先生健康的关注。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杨绛的地位可能不是最高的,她所取得的社会关注度,或许可以说超越了其在文学界本身的地位。但是,众人的敬仰并非毫无依据,从杨绛先生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当代人所稀缺的闪光点。

杨绛是钱钟书的妻子,是著名作家、戏剧家和翻译家。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60多年,直到2014年还在公演;她的《干校六记》、《我们仨》等散文作品具有穿越时代的力量,也是出版界叫好又叫座的畅销书,堪称洛阳纸贵;而她翻译的西班牙文学名著《堂吉诃德》是该书最好的中文译本之一。与一些文学家相比,杨绛称不上是高产作家,但是几乎篇篇以精致的文本、深邃的思想让读者折服。

人们怀念杨绛,因为她的作品让人在当下浮躁的文学风气中感受到一股清新。从创作活跃的年代看,杨绛和“鲁郭茅巴老曹”等现代文学大家属于同代人,但是因其高寿与晚年旺盛的创作力,她又是不折不扣的当代作家。

杨绛的许多著作都是“超级畅销书”,但是没有一本书的销量是通过炒作获得的。《我们仨》等杨绛晚年作品让人接触到一种“新鲜的经典”,她的创作态度明白地回答了当代文学能不能产生经典和怎样产生经典的疑问。

人们怀念杨绛,还因为她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品格。杨绛出生于1911年,这决定了她要生活在一个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年代。“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句英国诗人兰德的诗,也是杨绛一生为人处世方式的写照。杨绛有着传统知识分子的骨气,特别是在日寇侵华期间,她和钱钟书先生身陷上海孤岛,面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巧妙地与之周旋;杨绛同样有着深厚的西学素养,对推动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们怀念杨绛,同样因为她与钱钟书先生的爱情故事在当世的稀缺。钱钟书引用英国作家的话来描述自己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在各类关于杨绛的传记和报道中,流传着许多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之所以能够屡屡打动当代人,是因为这种爱情观念传达了人类最真挚的情感。一些流行的浮躁爱情观相形见绌,衬托出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观的可贵。

杨绛应对困难的勇气和担当也令人折服。在““””的年代,杨绛一度被安排扫厕所,她认为“收拾厕所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其一,可以躲避红卫兵的“造反”;其二,可以销毁“会生麻烦的字纸”;其三,可以“享到向所未识的自由”。她跟钱钟书能够相对平安地度过““””这场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更跟这种豁达精神与坚韧意志脱离不了关系。难能可贵的是,杨绛能够真实地将自己在逆境中的遭遇记录下来,以文学的方式提醒后人牢记历史教训。

近年来,每每有文化老人去世,公众都会自发地产生强烈的怀念情绪。这种现象是令人欣慰的,它至少说明了尊重文化和文化人的社会风气没有消失。但是,人们的怀念也蕴含着一句潜台词:像那些被怀念的文化老人一样的人,在当下的时代是否能够继续出现?文化老人给我们的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继承和创造更多精神财富的责任,落到了当代人的肩上。这也是人们怀念杨绛所要表达的最主要的观点。

杨绛先生千古!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杨绛被称为先生

全文共 2516 字

+ 加入清单

105岁杨绛逝世的消息占据了各大网站的新闻头条,网友们转载杨绛生前的金句名言,纷纷表示哀痛之情。然而也有一些天真的网友好奇为什么要说杨绛是先生。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为什么杨绛被称为先生吧!

民国第一夫人——宋庆龄先生

宋庆龄祖籍广东省文昌县(现属海南省文昌市),1893年1月27日(清光绪十九年)出生。从小家境殷实的她14岁就被送去美国留学,才貌双全。都说宋氏三姐妹每个人都是一段传奇的历史,一个爱钱,一个爱权,一个爱国,她们就如同浓缩的中国现代史。宋庆龄不顾家人反对嫁给孙中山,从此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在近代中国历史与对外关系中,这个女人的力量不可小觑。

逆袭的人生——潘玉良先生

潘玉良早年并不幸福,她原名张玉良,幼年时就成了孤儿,14岁被舅舅卖给了妓院作歌妓,17岁时被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赎出,纳为小妾,改名潘玉良。逆袭的人生就在她身上上演,她1921年考得官费赴法留学,与徐悲鸿同学。潘玉良的作品陈列于罗马美术展览会,曾获意大利政府美术奖金。她是东方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的第一人。这个类似开了外挂的女子告诉我们三个字:“不信命”。

随着这一代代文坛巨匠的离去,我们被称为“先生”的女性貌似越来越少。快餐化、碎片化的文化打造了无数个“直播美女“,却再难塑造一代“女先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拿杨绛先生的一句话来回答就是:“年轻人,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是想得太多”。

看了杨绛为什么叫先生的原因还看:

世纪老人——冰心先生

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她是近现代伟大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出生于1900年的她1999年去世,享年99岁,因此被称为“世纪老人”。在这个世纪里冰心创作了无数佳作,流传至今。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的散文和诗歌一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分别被茅盾称为“繁星体”和“春水体”。“在其《忆读书》中的金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仿佛成为后人纪念她的标志,想必每位读者都不陌生。

小彩舞——骆玉笙先生

骆玉笙1914年出生在江南,刚刚6个月便被送给江湖艺人天津人骆彩武做养女,“小彩舞”这个艺名最初就是这样得来的。1951年参加天津曲艺团后,不再称艺名,改用本名骆玉笙。她是京韵大鼓的代表人物,唱段以声情激越、昂扬向上著称。1989年,骆玉笙以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获得“建国40周年最令人难忘的歌曲一等奖”。她对京韵大鼓的钻研和传承为世人赞颂,被称之为先生绰绰有余。

5——张兆和先生

除了宋氏三姐妹的传奇故事外,还有“沈氏四姐妹”的故事。安徽一个名叫张吉友的富商因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儿而尽人皆知。二女儿张允和嫁给了颇有建树的语言学家周有光,而三女儿张兆和则嫁给了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沈从文。“三三”就是沈从文对张兆和的爱称。张兆和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性人物,1932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外语系。毕业后任中学教师,1949年就读于华北大学二部。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湖畔》、《从文家书》等。“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人。”这是沈从文对张兆和才女的最深情的告白。

民国才女——林徽因先生

林徽因可说的实在太多,这个传奇的女子让徐志摩神魂颠倒,让金岳霖终生未娶。她不只是个倾国倾城的女子,也是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更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当时中国没有建筑学这一门学科,是张学良请林徽因执教,才有了建筑系。借用papi酱一句话,林徽因才是“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子。

著名画家——何香凝先生

何香凝原名瑞谏,又名谏,广东南海(今广州市荔湾区)人,1897年与廖仲恺结婚。何香凝的父亲是香港经营茶叶出口和房地产的著名商人何炳桓,从小就家境颇好的她自幼学习,其他富家千金整日热衷打牌穿戴,而她却爱读书绘画,用尽各种办法只为求得看几眼书,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她的确是个激进者。何香凝是早期宣传妇女解放、倡导女权的杰出代表。同时,她也是一代画师,她的艺术作品透露着她的革命高风亮节。何香凝美术馆1997年4月18日建成开馆。时任中共中央江泽民题写馆名,这也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国家级美术馆。

百岁才女——杨绛先生

她是钱钟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是让钱钟书发出“见到她之前从没想过结婚”的女子;她是精通英、法、西班牙等多国外语的女子;她是《堂·吉诃德》的中文译者;她是先后送走了自己独女和爱人的女子;她是写作《走到人生边上》的105岁老人——杨绛。作为一个文坛巨匠和百岁才女,她用一生辅佐文化昆仑,独成一派,像世人展现了一个女性传奇而厚重的人生。

杨绛人物评价

“她坚忍于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她坚贞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她固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杨绛的内心是坚硬的,又是柔软的。”(搜狐网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赠予杨季康(杨绛本名),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钱锺书 )

“你们捧钱锺书,我捧杨绛!”( 夏衍 )

“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 卢翎评)

“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周国平评)

“杨绛让我看到了‘过去的品质’,这是一种哑光却不暗哑,低调却不哽咽,醇香却不刺鼻的品质,它像北极光:明亮、坚韧、耐寒,在人格的高纬度闪闪发光。”(作家黎戈评 )

杨绛被称为先生的原因

在古代,"先生"这个词主要称呼老师,据史料记载,用“先生”称呼老师,始见于《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也就是说“先生”一词最开始表示对老师的敬称,后来对于身份、知识等达到一定层次的人也都叫做“先生”。而以前的老师大部分为男性,所以“先生”就逐渐就变成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而事实上,一些知识女性也应该属于“先生”之列。

生于民国,大家闺秀,书香门第,德高望重。杨绛被称为“先生”,代表了众人对她最大的敬重。历史上,被称为“先生”的女士也一样矫矫不群,甚至叱咤历史风云。她们抹去了世人的刻板成见,证明了女人,也可以顶半边天。

展开阅读全文

杨绛为什么叫先生

全文共 869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5月25日,著名文学家、翻译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逝世,终年105岁。也有人提出疑问了:杨绛明明是女人啊,用“先生”称呼确定不是搞错了吗?那么,杨绛为什么叫先生?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杨绛为什么叫先生吧!

杨绛为什么叫先生?

“先生”一次在很多人的常识中,是用来称呼成年男性的尊称,但是杨绛是女人,又怎么会被称为“先生”呢?且听小新慢慢道来~

“先生”的历史与演变

“先生”一词其实并不是现代汉语词汇。相反,它出自古语,有“出生比自己早,年纪比自己大”的意思。

早在《论语•为政》中就有“有酒食,先生馔”的句子。当然在这里,“先生”是“父兄”的意思。

《孟子》中有“先生何为出此言也”一句,这里的“先生”则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到了战国时代,《国策》有云:“先生坐,何至于此。”同样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

汉代,则更多在“先生”加一“老”字,称“老先生”。

至于“先生”为何会演变为“成年男子”的代称,则是因为“先生”在古语中多有“老师”的意思,而古时老师又大多是男性,这才慢慢演变成了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但事实上,“先生”一词,最开始并不是“成年男子”的专属用词。

5月25日,随着杨绛先生离世,一段署名为杨绛先生《一百岁感言》的鸡汤手写文在网络疯转,文字这样写道:“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就连井柏然也转发曾与2015年上传的此段手写文字,悼念杨绛先生。

此段话随后也遭到网友的质疑,称并非杨绛先生所做。其实早在2013年7月15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官方微博就对此事进行过辟谣,微博中称:“最近网络上一篇《杨绛百岁感言》的文章被疯狂转载,特别是被李开复等大V转载后,流传甚广。据查证,前面内容确实是来自《坐在人生的边上——杨绛先生百岁答问》,但后面诸多人生感悟系拼凑而成。杨绛先生即将迎来102岁生日,让我们共同祝福她身体健康事事如意!”随后又有媒体从人民文学出版社获知,“我们的责编跟杨绛先生本人确认过,这不是她的话,手写体的也不是她写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