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朝野

朝野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朝野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朝野问题。

分享

浏览

6880

文章

9

曹操权倾朝野势力庞大,为何至死都没有称帝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为什么至死都不肯称帝?

首先曹操虽然说有谋夺篡位之心,但是却并不想要背负骂名。曹操做了将近一辈子的汉城,心中对于汉朝其实非常的有感情,一开始也没有太大的野心。在自传中也曾经说过,自己只想要成为一个汉朝的臣民,就是因为天下大乱,在这种情况下,马上就进入到带兵打仗的道路。由此可见,一开始根本就没有想过谋朝篡位。

虽然说后来曹操也有了自己想要成为帝王的想法,但是因为很早去世,所以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去实现自己的想法,最终就把这个机会留给了曹丕。

其实曹操想要成为帝王,当时的时机根本就不成熟,曹操在去世之前整体的局势也是非常混乱的,曹操依然还是需要借助汉朝,所以就一直打着讨伐叛乱的旗号,一直都在狭天子以令诸侯。在最终的情况下才能够有效平定全国各地的事例,如果曹操直接选择篡位,那么这必然就没有去讨伐诸侯的借口。甚至也有可能就会导致自己内部出现明显混乱的现象,所以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地位,毕竟在这一个部队中也会有很多人是效忠汉朝的,比如说荀彧。

曹操之所以一直没有选择称帝,这主要就是因为和时机不成熟有着直接的关系。曹操早就已经是位极人臣这和皇帝其实差不多的,是否当皇帝这也是一个样子,如果他愿意的话,完全可以直接选择去带,没有必要去背负着一个骂名。当时的汉朝也并不是阵痛,汉朝的正统地位拥有着深入人心的效果,如果曹操称帝那么不仅大家都会选择效仿,而且整个局势也同样会失去控制,很有可能随时都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这明显有一些得不偿失,没有必要去选择冒险,没有必要去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鳌拜权倾朝野最后却把一手好牌会被打的稀烂,是为什么?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为何鳌拜权倾朝野最后却把一手好牌会被打的稀烂?

鳌拜权倾朝野,但是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可能是因为鳌拜自己也没有想到,另外也是因为鳌拜有一些害怕孝庄。

少年康熙本身就有着很深的城府,背后也同样会有孝庄太后,一直支持康熙下定决心准备处死鳌拜就必须要准备一些措施。但是在此时也需要做出一些努力,所以就假装根本就不想要理会正事,每一天都只是和小伙伴一起吃喝玩乐。让鳌拜认为康熙只不过是一个不成器的孩子,完全不需要过多的在乎。

但是在鳌拜的眼皮底下,康熙就已经招募了年轻的少年死士,这所有的一切鳌拜全部都是不知道的,等到鳌拜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最终也会发现自己真的是小看了康熙皇帝。这些人的武功或许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对手,但是鳌拜的年龄已经年老在年龄上就有一个优势,所以最终鳌拜就被抓,这可能就是一个意外,也同样是因为一个没想到直接就葬送了一辈子的英名。

鳌拜虽然说在小的时候一直都会欺负康熙,但是在孝庄面前也不敢造次,毕竟孝庄皇太后早就已经展现出自己的政治才能这点也是让鳌拜非常害怕的。鳌拜在这一方面自然是没有办法比得上孝庄。校长自从嫁给皇太极之后,一直都会拥有着雷厉风行的手段,而这一切也同样是鳌拜看在眼中的,所以鳌拜也会觉得这个女人简直是深不可测。

既然敢让鳌拜拥有兵权,然后又让他成为辅政大臣,不仅仅是因为一种信任也同样是因为手里面有底牌,到底孝庄有什么样的底牌,相信大家并不知道,但是鳌拜自然不敢反吧。另外鳌拜虽然说为人非常的嚣张,但是他却始终没有造反之心,之所以没有选择篡位,可能就是害怕孝庄,有可能是完全没有必要吧。

展开阅读全文

鳌拜权倾朝野,为什么最终会失败呢?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康熙王朝里 鳌拜为什么会败

首先是因为心理方面的原因,再者是因为鳌拜手中的军队太多,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一个女人,而这个就是孝庄太后。

爱新觉罗氏打下了天下,鳌拜只不过是一个大臣,所以就算自己权势滔天,也必然不敢自己去做皇帝。虽然鳌拜的权力很大,从某一些方面来看,早就已经超越了当时的皇帝,可是他依然还是一个人臣,所以在这一方面也会觉得有一些担心。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地位也确实非常的尴尬,就是因为在开创清朝的过程中也立下悍马功劳,所以也会有一种功高盖主的感觉。

鳌拜手中的军队非常的多,在古代的时候,谁掌握的军权比较多,必然也可以掌握整个国家的命脉,当时鳌拜在手里面也同样拥有将近80%左右的军队,在他的心中依然还是非常佩服康熙,这对于外人来看好像是根本不可能的,就算没有谋反的心意,可能早就已经有了谋反的基础。所以在康熙的眼中,鳌拜就成为了眼中钉,肉中刺。

康熙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不要看年纪很小,但是却拥有着寻常人所没有的智慧,在这康熙对于政治的隐忍力也早就已经超过了常人,所以一直都会保持清醒,最终就能够扳倒鳌拜。

其实鳌拜会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和一个女人有关,这就是孝庄太后,在清朝的历史上,孝庄太后绝对是一个会影响到清朝发展的女人,历经三个皇帝知道如何来帮助国家运转,知道如何去处理国家政事,而且在这一方面也会拥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一套。孝庄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起到压制的效果,鳌拜在看到孝庄的时候,也曾经说过,一个女人就可以有效抵上10万士兵。

展开阅读全文

太平公主曾权倾朝野,为什么会被侄子所杀?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太平公主为什么会被自己的亲侄儿杀死?

这主要是因为太平公主一直都在扰乱朝政,而且还妄想着拥有着更高的权力,所以最终才会被自己的侄子杀掉。

武则天的男宠就诬告太平公主的情人在此时两者之间就发生了冲突。两家矛盾不断,虽然都是武家的媳妇,可是太平公主却始终会站在李家的阵营中,更是趁着这一个机会选择杀掉张昌宗,希望能够逼迫武则天退位,就是因为如此,才会被称之为护国太平公主,一时之间权倾朝野

太平公主拥立两任皇帝长,时间一直都在经营,会拥有着巨大的实力,甚至也在把持朝政,在朝中也会有七位宰相,其中有5位全部都是太平公主的门下。太平公主因为手中会有大任,所以在此时李旦所有的事情都会找他商量。太子李隆基还是非常年轻的。所以他没有把太子放在眼中,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自己做主。

李隆基自然看不惯太平公主的这种做法,总会觉得很有狼子野心,所以两人之间就有了一个正面冲突。如果太平公主能够选择后退,那么不至于会有后期的结果,可是太平公主一不做二不休,马上就选择发动政变,然后密谋将李隆基,只是很可惜,并没有办法轻松的完成自己的目标,当这一个消息走漏之后,对方自然就会选择做好准备,然后就杀掉了太平公主。

李旦那个时候还想为自己的妹妹求情,希望能够留下一条性命,只是很可惜李隆基不许,所以最终太平公主被杀,其实在太平公主专权期间,虽然有无数的人选择依附太平公主的门下,可依然还是会有很多的敌人。这主要是这段时间表现的非常的嚣张,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一个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赵高权倾朝野 子婴为何能轻易击杀赵高 而不被反噬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子婴则展现出惊人的政治才干和魄力。他在关键时刻击败了赵高,显示出他的智谋。大势已去,他无力回天,秦王朝也在动荡中走向了终结。

赵高原本只是一个中车府令,一个宦官,在秦王朝之时并不显眼。凭借着其狡诈老谋深算,他在秦始皇去世后,成功发动沙丘政变,将秦始皇幼子胡亥立为帝,掌握朝政,成为权臣之一。他的权势一度滔天,打击政敌,掌握整个秦朝朝堂。当赵高过度妄图自立为王的时候,却遭到大臣们的反对。

赵高之所以能掌权,源自于其得到了胡亥的支持。胡亥作为一个纨绔子弟,只是为了享乐而做皇帝,将朝政交给赵高打理。赵高以胡亥为傀儡,借助其手,将一大批忠良之士杀害。在朝堂上他敢说鹿为马,大臣们都不敢多言,他误以为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朝政。

当他暴露出极度野心之时,大臣们开始团结起来反对他。赵高意识到自己的权力来源在于胡亥,如果没有了傀儡皇帝,他将失去控制。于是,赵高拥立子婴为秦王,子婴乃秦王朝宗室,名正言顺。子婴是一个心机深沉的人,看透了赵高的真实目的。子婴与其两个儿子和宦官韩谈密谋,一举击杀了赵高,而后并没有受到反噬。

赵高之所以没有得人心,是因为他与胡亥所作所为众所周知。赵高虽权势滔天,但大家深恶痛绝他的行为。当子婴杀掉赵高后,并没有人愿意为他出头。赵高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但坏事做多了,最终还是要付出代价。

赵高的权谋终究落空,而子婴的智谋成为了秦王朝绝地逢生的最后一丝曙光。历史总是残酷的,不管是权臣赵高还是秦王子婴,他们的命运都被卷入了风云变幻的历史漩涡。

展开阅读全文

他权倾朝野 甚至可以废立皇帝 为什么还会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将自己的女儿立为皇后,毒死了汉宣帝的皇后许平君。汉朝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权臣,其中霍光无疑是一个备受瞩目的人物。他权倾朝野,甚至废立皇帝的权力令人震惊,然而,他最终却陷入了满门抄斩的悲剧结局。

霍光是汉朝的重要元老,自汉武帝时期起就担任重要职务。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将霍光托孤,使其成为汉室的重臣。然而,权力常常使人变得狂妄,霍光也不例外。他的权势逐渐膨胀,僭越之举显而易见。汉朝开始出现众多太后和外戚,这为后来的政治漩涡埋下了伏笔。

尽管大臣们曾试图阻止霍光的过度权力,但他却依然独霸朝野。即使前来弹劾霍光的大臣,汉昭帝却选择了相信霍光,这使得大臣们不得不退缩。汉昭帝的早逝导致皇位继承问题,霍光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他选定刘贺(后来的汉宣帝)为皇帝,然而刘贺并不称职。霍光决定废掉刘贺,这一行动成为后世帝王废立的前例。

霍光废立皇帝的行动引发了新的问题。他选择了刘贺的亲弟弟刘病已继位,却未料到刘病已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家族覆灭。刘病已是一个性格放纵的皇帝,导致国家治理陷入困境。霍光感到危机,为了保全自己的家族地位,决定废黜刘病已。然而,刘病已的废黜却成为他的绝命之举。

霍光为了将自己的女儿立为皇后,毒死了汉宣帝的皇后许平君。这一恶劣的行径使汉宣帝陷入深深的愤怒和绝望。他决定为许平君报仇,铲除霍光家族的势力。汉宣帝开始策划复仇,为了等待时机,他忍耐了五年之久。汉宣帝采取了毫不留情的手段,将与霍光有关的人一并诛杀,霍氏一族走向了毁灭。

霍光的命运注定了他权力与悲剧的交织。他一手推动了汉朝的权力漩涡,却最终陷入其中难以自拔。他的废立皇帝和毒死皇后的行径,成为他自取灭亡的导火索。汉宣帝的复仇行动揭示出权力背后的不可预测性和悲剧性。汉宣帝最终击败了霍氏一族,但也因此沉浸在复仇的苦痛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他是著名奸臣,睡了皇后却更受皇帝宠信!被杀后朝野上下都大快人心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历史上出过很多贤臣武将,不过在历史这个舞台,有贤臣自然少不了奸臣,其中如秦桧、魏忠贤、和珅等等我们都耳熟能详,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大家可能还没听说过,不过这位奸臣干出的事可一点不比上面那几位差,听说他和皇后有染却没受到皇帝的惩罚,反而更加宠信他,皇帝死后靠着和皇后的关系,更是权倾朝野。这可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大奸臣究竟是何许人也!

北齐大臣和士开原本只是一个不学无术,谗言献媚之人,后因为投其所好,以游戏为名,开始找机会制造和高湛相遇的机会,由于握槊游戏玩的特别好,高湛又十分痴迷这个游戏,很快的就和他玩在了一起。

等到日后高湛登基为帝,在朝初期还没能拥有自己的重臣,于是就打算提拔自己人,立马就想到了曾经的玩伴和士开,他转而由一个富家子弟成为了皇帝的亲信。高湛成为君王后,不仅宠信奸臣,沉溺于女色,还不处理朝廷政事,丝毫没有一朝君主的样子。

因为齐宣帝的皇后李祖娥长得漂亮,高湛但对其起了歹心,强行霸占了她的身子,而高湛的这一行为让皇后胡氏非常气氛,但也阻止不了他的荒唐行径,慢慢的就和他的宠臣和士开勾搭在一起。令人惊讶的是,高湛知道后,没有大发雷霆,反而是有意成全,更加相信和士开的忠心。

朝堂之上有如此是非不分的君王,有权倾朝廷的大臣,自然整个国家的治理也是乌烟瘴气,令民间百姓苦不堪言,但忌惮皇帝的身份和他肆虐的生性,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劝阻。而和士开为了能够长久的坐稳位置,便怂恿高湛定太子高纬作为皇位继承人,这样他就可以慢慢退位,享受后宫生活,不用每日再烦心政事。

没想到的是,高湛竟然真的就这样做了,对和士开的建议没有一丝怀疑,退位之时还嘱咐他要辅佐好自己的儿子。没过多久,高湛就突然去世了,具体死因无人知晓。新皇继位,但年幼的小皇帝根本打理不了朝政,还需要人多要指导,于是和士开联合皇后,镇压反对意见,明目张胆的摄政,朝中大臣害怕被和士开杀害,都沉默不语。

最后还是太子高纬的弟弟对其不满,暗中联合了将领大臣将他抓住,并处死了他,和士开死后已经有47岁了,人们都对他的离世拍手称快!

展开阅读全文

魏忠贤能够权倾朝野,也是一路上有贵人替他开路

全文共 2165 字

+ 加入清单

魏忠贤是历史上最出名的宦官之一,他的人生巅峰权利堪比皇帝,真正做到了权倾朝野。其实仔细研究魏忠贤的晋升之路,会发生他是一位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当然其中也包含了一定的运气成分。不过谁能想到开启魏忠贤巅峰之路的贵人,竟然是朱由校的乳母,而且不得不说魏忠贤总能获得贵人相助,难道魏忠贤的运气就这么好?想要了解魏忠贤究竟是如何走上人生巅峰的话,就一起来了解下吧。自阉入宫,结识客氏

魏忠贤家中比较贫困,因而从小便混迹于街头,这使得他虽然没有读书识字,但却学得了一身射箭和骑马功夫。因长期混迹街头的缘故,这家伙可算是一身坏毛病,喜欢酒色、爱好赌博。后来,因为一次赌博输了很多钱,家贫还不上账的他极为苦恼,无奈之下发了狠心,给了自己一刀,改名李进忠。

自宫之后的魏忠贤于万历年间被选入宫,隶属于太监孙暹,靠着一手溜须拍马的功夫,顺利进入了甲字库当值。再后来,他又请求做皇长孙朱由校母亲王才人的典膳,主要负责掌管王才人的膳食。而就在此期间,他又转而巴结上了当时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的下属魏朝。

很快,聪明伶俐的魏忠贤就讨得了魏朝的喜欢,于是魏朝便在大太监王安面前多次称赞、举荐魏忠贤,这使得魏忠贤很快就得到了王安的赏识。

皇长孙朱由校的乳母名叫客巴巴,原是河北农妇,其姿色妖媚,生性淫荡,在十八岁入宫成为皇孙朱由校的乳母后,与其关系极为亲密。在宫中,客巴巴原本与魏朝是对食关系,在魏忠贤来到皇孙身边后,两人很快就对上了眼,于是客氏抛弃了魏朝,投向了魏忠贤(不排除魏忠贤的刻意巴结)。凭借客氏,获得皇帝宠信

万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在一个月内先后驾崩,于是十五岁的皇孙朱由校便继承了皇位,是为明熹宗,次年改元天启。

皇帝年幼,自然是与谁亲近便更加信任谁,于是客氏和魏忠贤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小皇帝的亲近之人。在朱由校即位仅一个月后,便将客氏封为了奉圣夫人,并将客氏的儿子侯国兴、弟弟客光先和魏忠贤的哥哥魏钊都封为了锦衣卫千户。

在明朝,权力最大的太监便是司礼监的一众太监了,魏忠贤因为不识字,按理来说不能进入司礼监,但因为客氏的关系,魏忠贤不久后便从惜薪司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保和三殿,可谓一步登天。

天启元年(1621年),朱由校下令赐给客氏香火田,又给魏忠贤记治理皇祖陵墓的功劳,皇帝对一个奶妈和太监如此礼遇,很快便引起了外廷的忌惮。皇帝大婚,便标志着皇帝已经成年,于是在朱由校大婚之时,大学士刘一火景和御史毕佐周、刘兰便要求按照制度将客氏遣出宫外,但朱由校却对其依依不舍,以“皇后年幼,尚需老媪护理”为由,没有同意。

在外廷已经警觉的情况下,魏忠贤则开始在宫中树立自己的权威,他一方面将魏朝赶走,避免了其和客氏“旧情复燃”,另一方面则杀死司礼监大太监王安,并将其手下的阉官全部赶离司礼监,同时提拔王体乾和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等人为羽翼。对抗外廷,大权独揽

魏忠贤在内廷逐步掌握宫中大权,但并未引起外廷的警觉,外廷反而将攻击重点放在了客氏身上,尤其是在当客氏离开皇宫又再度被召回的情况下,外廷开始对客氏大肆攻击,结果以惨败收场。先是御史周宗建、侍郎陈邦瞻,御史马鸣起、给事中侯震暘先后因为劝谏而被斥责,接着便是给事中倪思辉、朱钦相、王心一因为再度进言而被贬往外地。

在完成内廷的整顿之后,魏忠贤也意识到了外廷的威胁。他一方面劝朱由校选择武阉人,制造火器在宫内操练,并秘密与大学士沈翭勾结,开始将手伸向外廷。另一方面则积极巩固与皇帝之间的关系,他每天带领皇帝沉溺于倡优声伎、狗马射猎之中,刑部主事见皇帝不误正事,于是上书谈何魏忠贤,却惹得朱由校大怒,幸好有大学士叶向高相救,才没有获罪。

天启初年,因“梃击”、“红丸”、“移宫”三案,朝廷官员之间派系林立,尤以东林党势大。于是在魏忠贤逐渐崛起后,便有一些官员想要借着魏忠贤之手对付东林党,纷纷投靠魏忠贤。徐大化、霍维华、孙杰三人首先投向魏忠贤,很快刘一火景和尚书周嘉谟都被孙杰弹劾而离去。虽然初战告捷,但东林党人势力仍然极大。

天启二年(1622年),朱由校评修庆陵功,魏忠贤的侄子被封为锦衣卫指挥佥事。给事中惠世扬、尚书王纪评论沈翭勾结魏忠贤、客氏之事,结果全部被贬职。当时正值初夏,结果天降冰雹,于是周宗建便说是魏忠贤这个奸佞造成的,修撰文震孟、太仆寺少卿满朝荐等人也同样这么说,结果又全部被罢免。

天启三年(1623年),魏忠贤推荐与自己交好的魏广微为大学士,并指使令御史郭巩攻讦周宗建、邹元标以及杨涟、周朝瑞等人保举的熊廷弼。周宗建和御史方大任则点明郭巩乃是受魏忠贤指使,但仍然失败。同年秋,朱由校诏令魏忠贤和客氏家族获封的锦衣卫官职可以世袭,兵部尚书董汉儒、给事中程注、御史汪泗论再度劝谏,朱由校仍然不从。

同年冬,魏忠贤兼领东厂事务,这使得魏忠贤获得了对抗外廷的最强大武器。此后,随着朝中非东林党人的不断投靠,魏忠贤一党逐渐壮大,而魏忠贤和客氏则利用手中的权力和皇帝的信任,不断打压排挤东林党人,最终得以大权在握。

综上所述,魏忠贤之所以能够走上权力巅峰,主要便是依靠了其察言观色和溜须拍马的能力,入宫之后他凭借这两点迅速崛起,最终成功凭借皇帝的宠信而得以掌权。十几岁的皇帝,他眼中的奸邪和忠臣几乎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喜好,而魏忠贤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外廷失败也就失败在了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孙鲁班是如何做到权倾朝野的?东吴隐藏的权术高手

全文共 2437 字

+ 加入清单

孙鲁班是孙权长女,曾嫁给周瑜的儿子周循。可以说,在整个东吴历史中,孙鲁班占据了重要一环,她在拥立孙亮继位后,凭借自己外戚的身份,开始排除异己,最后更是达到权倾朝野的地步。可以说孙鲁班是东吴隐藏权术高手,可能大家都没想到她竟然是一个欲望如此膨胀的人。历史上多为后宫干政,公主干政的情况比较少见,而孙鲁班绝对算得上是公主里的能人。一、难以想象的欲望

孙鲁班的第一任丈夫是周瑜的儿子周循,范成大誉周瑜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身为儿子的周循也丝毫不逊色他父亲,除却聪明才气,精通琴棋书画,长相也是公子人如玉的翩翩美少年。

可是孙鲁班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中,却是十分开放,用一句诗句来形容的话那么就是:放荡不羁爱自由。体质孱弱的周循经不起孙鲁班的折腾,17岁就早早离开了美好的人世间。

死了夫婿的孙鲁班按理封建伦理道德来说,应该一心守寡,老死闺阁,不该有别的想法了,可是皇帝的女儿就是任性,想法已不是三从四德能束缚得了的。

孙鲁班不为丈夫的死感到悲伤,反而耐不住寂寞,软磨硬泡的让孙权将她重新嫁给全琮。

全琮可是驰骋杀敌的大将军,因为常年锻炼的缘故,身体素质非常的强。孙鲁班嫁给这样的人,想必某些方面也应该得到满足了。但是全琮也经不住孙鲁班的折腾,没能伺候这个主到老,公元249年,正值壮年的全琮逝世。

好在孙鲁班给全琮生了俩儿子,所以孙鲁班又称全公主。

这时候的孙鲁班年纪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即使贵族里有自己的保养之法,说破了天也只能算是个徐娘半老。可孙鲁班还是内心蠢蠢欲动,她用自己的聪明和手中的权利“软捆绑”了自己的远方侄子孙俊,满足自己的欲望。

孙俊比孙鲁班小二十多岁,这个孙俊人如其名,长得比周循还要俊朗,比全琮还要强壮,孙鲁班的春心如花般又开始泛滥,升华第二春。

孙鲁班财大权大,孙俊有心的巴结讨好。

为满足自己在权利上的追求,也默默地从了孙鲁班,尽心尽力满足,也算是各取所需。孙鲁班把孙俊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保护的滴水不漏,孙俊也是有两把刷子的人,跟孙鲁班狼狈为奸,在政权在路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权利一度达到整个东吴的顶峰。

后来据说孙俊晚上做梦,梦见被自己杀害的诸葛恪给吓死了。看来人做孽不可活这话诚然不假,善恶到头终有报。二、玩转东吴大权

孙鲁班还做的一件大事就是诬害了太子孙和。孙鲁班的母亲是步练师步皇后。孙权先后有过七位夫人,但要说最爱的还要数孙鲁班的生母步夫人,她是孙权的宠妃和最爱,没有之一。

孙鲁班字大虎,她的名字里就透着霸气,在政权上也真是没辜负孙权起这个名字,虎虎生威地玩弄东吴政权。

步夫人在世时,孙权后宫中恩宠仅次于她的是琅琊王夫人,王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孙和。

孙和聪颖机敏,深受孙权喜爱,而母凭子贵,王夫人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与步夫人渐有分庭抗礼之势,因此孙鲁班对王夫人与孙和十分不满。步练师去世后,孙权马上立孙和为太子,同时也准备立孙和的生母王夫人为皇后。

但孙鲁班一向憎恨王夫人,对太子孙和也难免迁怒。孙权卧病在床时,孙和到宗庙为孙权祈神求福,孙和妃子的叔父张休的住所靠近宗庙,便邀请孙和到家中做客,被孙鲁班派人看到后,她就到孙权面前诬陷说孙和不在宗庙,而是在张休家图谋不轨。

孙鲁班又称孙权生病时王夫人面有喜色,自古君王疑心重,孙权听后大骂王夫人,对王夫人日渐冷落,结果王夫人居然一时想不开,忧闷而死。王夫人死后,没了母亲的枕边风,加上孙鲁班刻意嚼舌,孙和逐渐被孙权疏远。

晚年的孙权又开始宠爱潘夫人及幼子孙亮,孙鲁班乘机在孙权面前多次称颂大侄子全尚的女儿全氏,为将来自己的地位埋下伏笔。

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终废太子孙和,改立孙亮为太子,并赐全氏为孙亮的妃子。公元252年,孙权驾崩,太子孙亮继位,次年,全氏被封为皇后,全尚被任命为城门校尉,封都亭侯,接替滕胤任太常卫将军,加封永平侯,总领朝政。全氏一族封侯的有五人,全氏家族的权势又上了一个台阶,是自东吴自建国以来外戚中最为兴旺的。

这都是孙鲁班一手操纵的结果。

在南鲁党争之际,孙鲁班图谋废太子孙和,当时是想立鲁王孙霸的,但是这个计划没有得到胞妹孙鲁育的赞同,于是姐妹之间产生了隔阂。

五凤二年(255年),孙仪等密谋诛杀权臣孙峻,因事情败露,孙仪自杀。孙鲁班顺势诬陷孙鲁育是孙仪的同谋,孙峻最懂孙鲁班,直接杀害了孙鲁育。

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后来被孙亮知道了,便向孙鲁班询问孙鲁育的死因。孙鲁班说:“我实在不知道,是朱据的两个儿子朱熊、朱损向孙俊告的密。”

在性命攸关的时候,情夫被孙鲁班赤裸裸出卖。而孙俊还没等被处死自己就吓死了。三、宫斗传奇第一人

孙峻死后,其堂弟孙綝开始把持朝政,没了帮凶的孙鲁班的权力王朝也慢慢开始走向下坡路。

孙亮作为皇帝,十分厌恶孙綝专权,以孙鲁育被害之事为借口。降诏怒责孙綝的亲信虎林督朱熊与外部督朱损当年没有匡正孙峻诛杀鲁育公主的错误。孙綝上表入谏求情,但孙亮不予准许,派遣左将军丁奉诛杀了朱熊与朱损,折损了孙綝的羽翼。

但经过这件事,孙亮与孙綝的矛盾也发展到公开化。因此孙亮则私下与鲁班公主、太常全尚、将军刘丞(承)密谋诛杀孙綝事宜。但谋事不密,被孙亮的一个妃子知晓,那个妃子是孙綝从外甥女,于是偷偷向孙綝密报此事。

孙綝听后连夜带兵造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皇宫,夺取了玉玺,立孙权六子琅邪王孙休为皇帝,将孙休迎回建业登基称帝。另将废帝孙亮贬为会稽王,送回封国;将孙鲁班迁徙至豫章郡,全尚则被流放到零陵郡,刘承被杀。

至此,孙鲁班的故事才算落下帷幕。

三国硝烟四起,群雄逐鹿,这血与火的历史,因为有孙鲁班的出现,改写了只属于男人们的角逐游戏规则,她当属三国第一宫斗专家!身为孙权之女,孙鲁班虽仅是公主身份,但却以一己之力影响了整个东吴的政治进程,她还因纵欲早亡两任夫婿,玩弄男宠,与自己的侄子暧昧不清。

这在三国时期甚至整个中国历史上,均十分罕见。她这一生,精彩跌宕,是她自己的选择,还是命运在做无形的推手,都无从得知了。

【作者简介】孙英杰,喜欢用文字慰藉心灵,作品曾刊发报刊和诗歌年选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