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得意

得意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得意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得意问题。

分享

浏览

4091

文章

9

得意洋洋还是得意扬扬?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得意洋洋”与“得意扬扬”是一组异形词,其意思是相通的,即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但从使用的普遍性来说,“得意扬扬”比较多。而且目前《现代汉语词典》中仍以“得意扬扬”为推荐词形。因此,从规范性来说,写“得意扬扬”比较合适。

“得意洋洋”与“得意扬扬”都是成语,是一组异形词,其意思是相通的,即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语本《史记·管晏 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从其出处来看,应为“得意扬扬”似乎较好,但在平常的应用中,多为“得意洋洋”,“得意洋洋”是推荐词形。得意洋洋和得意扬扬用在句中是形容词,形容人的表情,做定语;区别在于得意扬扬形容人的神态。目前《现代汉语词典》中仍以“得意扬扬”为推荐词形。因此,从规范性来说,写“得意扬扬”比较合适。

得意扬扬

用法:补充式;作状语;指自鸣得意 。

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一个个都没有胜得他的,他便对了那先生~卖弄他那家本领。

近义词:沾沾自喜、扬扬得意

反义词:垂头丧气、灰心丧气

得意洋洋

近义词:沾沾自喜、得意扬扬

反义词:垂头丧气、灰心丧气

出自:《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用法:补充式;作状语;指自鸣得意。

展开阅读全文

得意洋洋和得意扬扬的区别

全文共 196 字

+ 加入清单

得意洋洋”和“得意扬扬”都是汉语成语,并且都是出自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所作的《史记·管晏列传》,这两个成语的具体区别如下:

得意洋洋和得意扬扬的区别

“得意洋洋”可以解释为得意、领会意旨、满意、称心、骄傲自满,成语中的“洋洋”二字主要是形容十分得意或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而得意扬扬主要是形容非常满足、高兴,神气十足的样子,虽然这两个成语的意思相似,但“得意洋洋”形容的范围更加广泛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动必得意怎么理解,它有什么意思?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境遇,有的人从出生以来就口含金钥匙,有的人出生就不太好,但是在成长的日子中不会那么顺风顺水,还有可能会一直努力却始终不能成功。而有的人却能春风得意,那么动必得意是什么意思?

世界的公平与不公平之间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界定,有的人出生以来不管做什么事都能得到非常好的运气,其实不是因为这些人运气好,而是因为这些人出生以后就有了非常优异的生长环境,物质条件的优异让这些人省去了很多的苦恼,不会因为家里穷而被欺负,不会因为吃饭的问题苦恼,不会因为经济的问题担心健康,而穷人就不一样了,从出生以来这些不富裕的家庭的孩子就要为了家庭付出更多的努力,担心吃,担心喝,担心身体,这些担心下来,学习无法提高,未来也就很迷茫。

动必得意的前半句是时来运转,意思是一个人在时来运转的时候,稍微使用一小点动力,就能获得非常满意的结果,做任何事情都会顺风顺水,这也是对于很多不屑于命运的人努力后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春分得意反义词

全文共 143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春风得意”这个成语,那么它的反义词是什么呢?下面由小编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吧。

春分来历

春分之意,一是指一天中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期,所谓"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我国自古就有"春分风不小,要防痛深扰"的说法。春分养生,人们在保健养生方面要保持饮食、起居、寒热规律平等,及保持阴阳平衡,这关键体现在精神、饮食、起居上的调整。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食,多吃甜食。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

春分亦是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后,宫中词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明代山东淄川于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酷。《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

在民间,春分时节,开始扫墓祭祖,这也称为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古时春分这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关于春天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中医也有很多讲究,俗称吃“春”,春分时节吃春菜可说是最佳的证明。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春风得意反义词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曹操留给后人最大的贡献是写了几首诗么?曹操一生最得意的三件事

全文共 1226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曹操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不是一个“典型”的好人,但是曹操的才华确实令人钦佩。要说三国时期里的人物,能为后人留下什么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他们的作品了,而曹操写的诗我们几乎都学过,这也说明了从文学角度来看,曹操的造诣还是非常高的。这里就帮大家总结一下曹操一生得意的三件事,一起来看看吧。

曹操纵横一生,令他后悔的事情不少比如没有及时对刘备采取行动而放虎归山,虽然明知司马懿可能是个祸端但仍然放过了他;也说了些让后世痛骂他的话比如“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意思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也冤杀了不少人比如替他背黑锅的粮官和梦中杀人等等。除了这些,曹操意气风发,一生得意的事情也不少,从生前死后来看,曹操一生最得意的应该是这三件事:迎回了一个人,认养了一个儿子,写了几首诗。

迎回了一个人指的是曹操听从荀彧郭嘉等人建议在汉献帝东归驻跸安邑之际,趁其他诸侯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及时西迎汉献帝于安邑归返洛阳,随后弃洛阳定都许都,通过剪除异己和清除忠于汉室力量等一系列措施之后把汉献帝牢牢掌握在了手里,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了政治上的主动。

在迎奉天子之前,曹操的力量并不强大,不要说和袁绍相比,就是比起袁术也是颇有不如,他当时的地盘主要在兖州一地,四周强敌环伺。迎奉天子之后,在当时汉室仍有相当影响力的情形之下,曹操以天子的名义发号施令,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仅次于袁绍的北方两大强者之一,并最终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迎回汉献帝可以说是曹操的得意之作,称其为曹操一生得意的一件事实不为过。

认养了一个儿子指的是曹操收养了曹真。曹真本姓秦,他的父亲为了掩护曹操被袁术部下杀害,曹操感其恩于是收秦真为养子,改名为曹真。曹操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一报恩之举却为曹魏带来了一员虎将:曹丕和曹真关系很好,登基之后把曹魏西线的防守大任放心的尽数交给了曹真,曹真在曹氏宗室二代中能力居首,接连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

不仅如此,曹真在和诸葛亮对垒中也不落下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曹真副手张郃大败马谡的主力部队,曹真自己在箕谷也击败了赵云的偏师,诸葛亮只得退兵;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又因为曹真早已判断诸葛亮会兵出陈仓早有准备,使得诸葛亮无功而返,在曹魏诸将不敌诸葛亮之际,曹真两次使得诸葛亮退兵,能力可见一斑。以此来看,曹操收养曹真认其为义子实在是一件让他得意之事。

曹操自诩文采出众,本身又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他的一生诗作不少,较为有名的是《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蒿里行》等等。其中名句不少比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这些名句和诗作奠定了曹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从他几个儿子的表字比如曹彰字子文,曹冲字仓舒(乳名)来看,曹操的文学修养还是相当高的。相比较于三国其他诸侯比如刘备孙权袁绍等等来看,能文能武的曹操对自己文学上的地位还是比较得意的,几首代表作也是他的得意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仙翁得意景区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仙翁得意,是前山第一峰,远远望去其峰貌若一老翁端坐,因名“仙翁峰”。由仙翁峰起始依次排列着黑风口、剑道、再生树、破岩松、观音峰、山神座、佛掌岩、野狼峪、天碑、天渠、狐仙洞、玉笔峰、拜神台等景观。

黑风口为仙翁峰与野狼峪之间的山口,宽约2米,此口四季冷风袭袭,即便是盛夏,游人至此也觉凉风扑面,格外清爽,故人们谓之“黑风口”。过黑风口绕行到仙翁峰背后就可看到石壁上一道宽约1米,深约5米,垂直约30米的石缝,犹如剑劈而成,故名“剑道”,游人从山崖下顺剑道可攀登到半山腰。

出黑风口,沿山崖下的步道行大约50米,有一棵碗口粗的柞树,在距地面1米高处成75度角向下弯曲,约0.8米处被一石块抚挤后又成75度角,向上直生,这便是“再生树”。过再生树继续前行约30米,便到了“破岩松”,此松树十分奇特,树根扎在岩石之中,与岩石融为一体,看不到根与岩的分离。此树本可靠岩壁生长,无任何障碍,但主根向右横伸到2米多远的突出石崖下,这突出的石崖好像专为抑制此松而形成,受到石崖的阻碍后,树底部又折回约半米,钻入岩石缝隙之中,两面岩石紧紧挤住不想主其生长,但此松挣扎在岩石之中,稍弯几曲后又突破岩石直上云霄。此松树干下部长在岩石之中有2米多长,与岩石合为一体,如同与岩石一起生成。岩石形成于海西运动时期,此树不过几百年,游人观之无不为之惊叹不已。

继续向前行走便到了山神座、佛掌岩、野狼峪、天碑、天渠和狐仙洞。如果登上天渠下至县崖底部,朝前望去就看到了观音峰。那观音站在仙翁背后,插有杨柳枝的玉瓶放在身旁,两个童子并排站在观音脚下,好像在听观音的训戒。从天渠下来,行至100多米便到了仙翁得意景区的最后一景——“拜神台”。

这“拜神台”,为忘忧崖山脊延伸的山梁尽头。站在拜神台下,一面30多米高、10多米宽的直立崖壁呈现在面前,在离地面2米多高的崖壁上长着一棵红松,紧靠石壁扶摇直上,松树左侧端立一块高约3米的立方石。有人说这棵松是山神的笔,这石是山神的印;也有人说这松是迎客松,这石是石屏镜;更有人谓之:青松锦屏。这石崖底下有一块百平方米的平地,像是为进山朝拜的人专门开辟而成。传说满族的祖先完颜氏曾两次到此朝拜。

地址:伊春市南岔区仙翁山森林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得意忘形的故事 得意忘形的由来

全文共 243 字

+ 加入清单

阮籍是魏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从小失去父亲,家境贫寒。阮籍勤奋好学,后来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隐士。阮籍本来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对执政的司马氏家族非常不满,又不敢明白地表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只能以写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他经常和好友聚在一起,在山阳竹林下,饮酒作诗。高兴时就纵声狂笑,不高兴时就痛哭一场。其中数阮籍最为疯癫,尤其是在喝醉的时候,常常哭笑无常。

因此《晋书》上描写他时说到“当其得意,忽忘形骸”。后人根据这句话总结出成语得意忘形来形容人在顺境的时候快乐得失去了常态。

展开阅读全文

泰然处之 人生得意与失意不妨多点平常心

全文共 2602 字

+ 加入清单

目录:

第一章:少思八九常想一二

第二章:谚语助健康

第三章:别让“春困”影响心理健康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什么不如意的事情都能够遇到。面对这些不如意,我们不能总是悲伤着。让自己走出悲伤,充分的享受生活。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如何让面对得意失意

少思八九常想一二

人生充满了得意与失意,就像一张纸的正反面,一个人的左右手。

说到得意,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南宋进士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记下的《得意失意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敌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是人生四大得意之事之时。可有人还觉得不过瘾。明代朱国祯《涌幢小品》记,秀才王树南就在此诗每句前面各添二字曰:“十年久旱逢甘雨,万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老儒金榜题名时。”改后的诗用夸张的数量、奇特的人物来突出喜上加喜、喜出望外,将喜的意味推到极致,且产生幽默风趣的效果,令人忍俊不禁,拍手称妙。

不过,得意与失意常常是结伴而行,非此即彼,变幻莫测。清初一个读书人科举落榜,回家途中天又下起了一点小雨,住店时听到邻院娶亲的阵阵唢呐和鞭炮声。于是,他不禁浮想联翩,感慨万千,给《得意失意诗》加了八个字,变成:“久旱逢甘雨——几滴,他乡遇故知——仇敌。洞房花烛夜——隔壁,金榜题名时——梦中。”这样一改,诗中原来所说的人生四喜就变成了人生四悲,对比十分鲜明,也符合他当时的处境。

还有人干脆针对“四喜诗”写了一首“四悲诗”:“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恩宫女面,下第举人心。”也颇生动传神,流传甚广。当然,人生失意事多矣,再编个十条八条也不在话下。《晋书·羊祜传》记:“祜叹日:‘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宋人方岳更是夸张:“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所以,李太白发牢骚,“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偶尔碰到一回高兴事,就呼朋唤友,“会须一饮三百杯”,不醉不归,诗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依我之见,对大多数人而言,那些极典型的得意事和失意事,在人生中所占比例都极小,也就是各占5%左右罢了,其余的90%都是不喜不悲的平常事。而人们往往容易过分夸大那些悲喜之事,特别是那些失意之事,阴影常留在心里挥之不去,严重影响我们的幸福指数。

倘若沿着“四悲诗”的思路想象发挥,今天可悲的失意事也确实不少,譬如美人迟暮,明星过气,炒股崩盘,经商赔罄,政客下台,贪官入狱,嫖娼被抓,外遇露馅,高考落榜,恋爱受挫,提拔无望,应聘被拒,竞标失败,投资被骗,还不说生老病死,飞来横祸。但这些林林,总总的失意事,如果分析起来,有些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抗拒,想也没用,由它去吧;有些是没事找事,无事生非,属于“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之类;有些则是生活的必要代价,是正常成本,不必大惊小怪。

可见,至少一小半失意事是可以避免的,欲望越大,失望就越多。如果我们能多一点平常心,多一点知足常乐情怀,不去刻意争那些不该争或意义不大的东两,不给自己定下太高的人生标准,不和这个比那个比,不设置太多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适当放弃一些身外之物,减一减太盛的名利之心,失意之事自然就会减少。正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还有一个办法,少想失意事情,多想如意事,此乃民国元老于右任的人生态度,也很管用。他曾写过这祥一副对联:“少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是“如意”。既然“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的大趋势无法改变,那何妨索性忘掉或少思那不顺心的“八九”,多想想让人高兴的“一二”。这可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不是鸵鸟的埋头战术,而是达观者的生活态度。想想看,虽是兵荒马乱,颠沛流离,于老仍得享长寿,就获益于此啊。

谚语助健康

1.饮食谚语。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贪吃贪睡,添病减岁;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早饭要好,午饭要饱,晚饭要少;饥不暴食、渴不狂饮;五谷杂粮壮身体,青菜萝卜保平安;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一天吃个枣,一生不知老;鱼生火、肉生痰,粗粮淡菜保平安……

2.运动谚语。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饭后散步,不进药铺;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卫生是妙药,锻炼是金丹;人怕不动,脑怕不用;一日舞几舞,活到九十五……

3.生活习惯谚语。不抽烟、少饮酒、活到九十九;娱乐有制、失制则精疲力竭;快乐有度、失度则乐极生悲……

4.讲究卫生谚语。饭前洗手,饭后漱口;预防肠胃病,饮食要干净等,提醒人们防止病从口入。指甲常剪,疾病不染;旱天未到先修塘、疾病未来先预防;机器不擦要生锈,卫生不讲要短寿……

5.物候养生谚语。春不减衣,秋不加帽;冬不蒙首,春不露背;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6.精神养生谚语。笑口常开,青春常在;遇事不恼,长生不老;不气不愁,活到白头;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

别让“春困”影响心理健康

一些患者不知道春困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因春困影响工作,陷入强烈的自责情绪,从而导致心理疾病。也有研究精神病的学者把这样的“气象病”看作是现代社会一种独特的文明病。

有关调查显示,30%的人对天气变化较敏感,会出现种种不适症状,如疲倦、健忘、眼冒金星、情绪低落、工作效率降低、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春困对高三学生的影响似乎更大。一名高三男生就因为春困,上课老打不起精神,书也背不进去。焦虑之下,他怀疑自己“脑子坏了”,特别悲观,甚至没有信心再回学校上课。

停学数日后,父母带他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身体各方面完全正常,纯属心理疾病。专家分析,3、4月不少学生都进入了一个“高考平台期”,竞争压力日渐加大,又逢春困,容易产生疑病心理,进而导致悲观、自卑心态。专家称,只要懂得调节,适当宣泄,就能平稳度过春困。

专家们忠告:预防心理疾病的最有效途径是保持正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多与人沟通,多交心理健康的朋友,多给自己放松的时间,千万不要盲目用药,那样反倒会适得其反。

结语:失意是一时,得意也只是一时的,切莫因为得意或失意让自己心情受到太大的影响,须知此时你在意的,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一笑而过了。(文章原载于《健康生活报》《长沙晚报》,刊号:2012.01.04,作者:陈鲁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什么意思 人生须尽欢莫让空樽空对月的意思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意思:在人生得意的时候就要尽情享受欢乐,不要让金色的酒杯无酒空对明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

《将进酒》

李白 〔唐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大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

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需要也应当痛快地喝三百杯。

岑勋,元丹丘,快点喝酒,不要停下来。

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贵,只希望能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设宴平乐观,喝着名贵的酒纵情地欢乐。

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把这些钱用来买酒一起喝。

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叫侍儿拿去统统换美酒,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尽的长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