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博客

博客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博客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博客问题。

分享

浏览

3715

文章

26

博客和微博的区别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博客指在博客(Blog或Weblog)的虚拟空间中发布文章等各种形式的过程。简言之,Blog就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不同的博客可能使用不同的编码,所以相互之间也不一定兼容。

微博(Weibo)是指一种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用户可以通过PC、手机等多种移动终端接入,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实现信息的即时分享、传播互动。

博客和微博的区别:

1、字数限制:微博必须在140字以内,这是为了手机发布阅读方便,博客没有限制,因为它主要是让人在电脑上发表和阅读的。

2、被动阅读:看博客必须去对方的首页看,而微博在自己的首页上就能看到别人的微博。

3、发布简便:微博可以通过发短信的方式更新,可以通过手机网络更新,当然也可以通过电脑更新,而博客一般来说,用手机更新非常麻烦。

4、自传播速度:博客要是靠网站推荐带来流量,而微博通过粉丝转发来增加阅读数。

5、使用人数和范围:微博的使用人数更多,范围更广,博客一般都是由专有人群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博客是什么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博客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至今已十分受大家的欢迎,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是以超级链接为入口的网络日记,是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

博客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大部分的博客内容以文字为主,但仍有一些博客专注在艺术、摄影、视频、音乐、播客等各种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博客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博客”(Blog或Weblog)一词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

博客主要用途

1.网络日志:这是博客最初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发表个人网络日志。

2.个人文集:可以作为自己的个人文集,把自己的写的文章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目录或者标签发表到自己的博客上。

3.个性展示:博客是完全以个人为中心的,每个人的博客都是不同的,从每个人的博客中可以看出一个人个性。

4.结交博友:通过博客、文章,可以结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博友。

5.提高个人影响力:博客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结交很多的博友,并在博友之间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新浪微博怎么进博客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新浪微博怎么进博客?若你有这样的疑问,那么,此篇指南能帮到你。

操作方法

1

360搜索到:新浪微博,然后点击进入,并用自己帐号登录微博。

2

接着,把网页一直拉到底,要拉到底哦,在底部这里,点击“新浪网导航”。

3

随即弹出新浪网导航的网页,然后,在快速入口这里,点击“博客”。接着,就进入到博客的首页。

4

也可以点击“新浪首页”,然后,转到新浪首页的网页,在网页右上方,这里显示着“微博”和“博客”;鼠标点击“博客”,即可转到博客的页面。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从新浪微博直接进入博客

全文共 158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首先你要拥有一个新浪微博账号,如果没有就需要注册,如下图所示,小编已经有了自己的新浪微博账号,先用网页登陆。

2

登陆好以后,将网页拉到最下面,然后你可以看到“新浪导航”四个字,如下图所示。

3

点击进入新浪网导航,就可以看到博客了,如下图所示。

4

因为你已经登陆了新浪微博,所以进入博客会自动登陆,以上就是今天的教程,你学会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进行微博客户端来源的设置

全文共 142 字

+ 加入清单

微博是博客的一种,目前新浪微博是国内最具有人气的社交网络平台。接下来小编就告诉大家如何设置微博客户端来源

操作方法

1

首先进入微博客户端页面“我”,然后点击微博头像右侧的空白区域。

2

进入“用户中心”页面后,点击“微博来源”设置选项。

3

接着就可以设置微博来源。

4

如果需要自定义微博来源则需要开通微博会员。

展开阅读全文

​博客是什么 为什么叫博客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简单来说这就是网络日记,是目前社会媒体网络的其中一个部分,又被称之为部落阁。这就是目前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网络交流方式,如今早就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一个大直接称之为读者文摘。会记录一些新的生活或者是学习。

博客的定义和特征

主要的特征是具有自动化,交互性,开放性,持续性还有多样性。里面的这些内容可以通过互联网分享或者访问,作者还可以通过链接的方式和其他的博客作者互动,可以对读者的反馈进行回应。利用多种不同的软件可以直接完成内容自动更新,并不需要人工干预。一般博客的内容比较丰富,里面可以包括评论,新闻,音乐,视频,日记以及摄影等等。从这一方面就可以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的优势,无论是什么样的内容,全部都可以通过博客,让无数的人都可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或者是传播一些内容。

博客的历史和发展

一开始是出现在20世纪的90年代,当时网络上就已经对外提供在线日记服务,伴随着网络逐渐的发展,慢慢就变成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大约在2000年左右,现在博客的概念早就已经逐渐的普及,甚至还会逐渐的扩大博客群体,就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

博客的安全问题

在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一些细节,比如预防侵犯他人利益,防范网络攻击,保护个人的信息。在平时写内容时,应该注重于保护个人的信息,千万不要过多的泄露,以免被一些不法分子的利用。在写博客的时候还需要特别注意,一定不可以侵犯他人的权益,其中包括名誉又或者是隐私。

展开阅读全文

日本最大的博客软件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或许你会知道中国最大的博客软件,但你又是否知道日本最大的博客软件?对日本最大的博客软件又了解多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有关日本最大的博客软件的文章,希望你会对日本最大的博客软件有更多的了解。

Ameba博客

日本比较出名的是博客软件有livedoor博客、Yahoo博客、fc2博客、goo博客、ameba博客等等,但其中ameba博客是日本最大的博客软件。

ameblo是Ameba旗下的博客网站,暂时在国内无法访问,必须通过在线代理去访问。里面有大部分日本明星的博客与个人页面,有庞大的客户群。而且国外的日本明星的粉丝也能建立自己的Ameba主页和日本明星发送信息,但必须经过管理员审核。发送的信息明星回复是回复在自己的主页中,会有信息消息提示。不过,很少有日本明星回复过。

它的基本功能与国内的博客相似。后台自带流量解析和访问途径分析;支持图片格式:gif,jpg,png;单个图片大小:最大2MB;相册容量:2000.0MB;单个视频大小:最大100MB;blog大小:1GB;模板数量:300左右。

有许多知名的明星也有自己的ameblo,例如,志田未来,丰崎爱生,久住小春,大岛优子, 前田敦子,akb48,西野加奈,腐男塾,miwa,田井中彩智,分岛花音,平野绫,指原莉乃,牧野由依,龟井绘里,玉置成实,juju,彩音,橘庆太,河合龙之介,大龟明日香,橘美绪,濑户康史,矢口真里,kanonbaby,水野佐彩,佐藤由加理,佐仓绫音,小泽亮太,小松彩夏,市道真央,清水一希,细贝圭,叶月爱,志保野凉,沢井美优,井上正大,户谷公人,松泽亮(一条一希)珠绪等。

展开阅读全文

博客的起源是什么

全文共 1042 字

+ 加入清单

博客,又译为网络日志、部落格或部落阁等。那么,博客的起源是什么?

博客推广

博客平台

博客的选择有很多,如百度空间、新浪、博客大巴、搜狐、网易等。但由于百度空间作为百度产品之一,百度赋予权重会更高,很多朋友都会选择百度空间,但由于百度空间并非建立了百度便会收录,当然收录了其排名必然靠前的,但叶剑辉更建议选择新浪博客,因为其更为火热,并且建一个,百度就收一个,而如网易博客由于设置nofollow属性,不再传递权重因此不建议选择。

内容更新

选择好博客并确立标题后,要做的便是对内容进行更新。在建立博客初期,文章最好不加或少加链接,建议在文章最后注明文章来源并加上关键字链接即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确立标题之后,博客更新的内容应围绕标题进行更新,如此才能更好的对网站关键词排名进行优化。

更新频率

对于内容更新的频率笔者建议每天更新1-2篇即可,不需要太多,但必须每天规律的更新,切勿心血来潮就更新多几篇,反之就不更了。

其实只要用心的去养,长期的坚持,博客推广效果不但会很好的,而且比论坛等外链更为稳定。

博客起源

史学界普遍认为“博客”一词最早来自于秦代。当时张良为了刺杀秦始皇,找到一位侠客,并选定博浪沙作为刺杀的地点。当秦始皇的车队驶入视线范围内后,侠客抛出一个大石椎,砸碎了秦始皇的副车。秦兵护卫察觉到有人想刺杀秦始皇,于是将秦始皇压在身下,并大声喝令车夫开车,从而逃过一劫。刺杀失败,张良侥幸逃脱,但大秦帝国还是被这一突发事件所震惊,纷纷在第一事件报道。无数竹简在驿道上往返奔驰,上面的新闻只刻着一行朱色的篆字:“博浪沙之侠客。”

由此可见,“博客”的最初含义是指突发性的大事件。后来,这个词的意义被进一步引申,代指“值得一看的东西”、“令人震惊的事件”或“富有新闻价值的言论”。以至于司马迁在《史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表示:“所谓史书就是无数博客的集合”。事实上,在敦煌以及甘肃出土的竹简则多次提到“博客”一词,基本都用于重大新闻之前。

史学界的另一种意见是,认为源头是嬴政为求长生不老,特派遣人前往海外寻找仙山,并在望海之处建造了一栋建筑,起名为“不老阁”,每日翘首企盼。如果没有发现回转的船队,他就会写一些感想,派遣自己忧郁的心情。嬴政死后,这栋建筑被政治化了,逐渐成了一切抒发心情记录感想的场所的泛称。

当西方人第一次接触到博客和不老阁时,发现无法用字母准确的表达,于是就将他们的概念合二为一,拼为blog。至今在匈牙利出版的《哈扎尔词典》中,对于博客的解释仍旧是“值得作为刺激性新闻观看的个人感想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畅销千年的古代院士私密博客——《梦溪笔谈》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孟茜·比坦可以被称为百科全书,里面有笔记,也有测试和辩论。它具有很高的科学和人文价值。但是你知道吗?《孟茜·比坦》的作者不仅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他是一个聪明的人,是一个有识之士。

古代院士的避世之作

沈括出生于北宋。通过进士考试后,他在皇家图书馆的赵文厅编辑和校对书籍。

漫画书《沈括》(网络地图)

唐宋时期人才辈出,但谈到文章,世人都盛赞“唐宋八大家”。明代的“荆川先生”唐顺之将“唐宋八大家”的文章收入《文辨》,而同期其他学者的文章则无一收录。王安石非常重视沈括。他和苏轼也是同事,都是北宋皇家图书馆的院士。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唐宋八大家”。由此可见,沈括虽然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但绝不是一个普通人。在宋神宗眼里,他的知识和才华可以与苏轼相媲美。流传至今的《孟茜笔谈》是沈括写的。

沈括智商很高。他研究世界上的一切,精通天文学、地方志、法律、音乐、医学和占卜。

生于崇文时代的沈括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他曾担任天文台台长,后来得到了负责国家财政的宋神宗的认可和信任。沈括曾代表宋朝与辽使萧谈判。他还去辽国与契丹争论。他不仅捍卫了国家的主权,还在回朝鲜的路上写了《制作契丹地图抄本》,详细记录了山川、道路、文化习俗等,并将其交给了宋神宗。

然而,智商较高的普通人情商较低。沈括参与王安石变法,全心全意支持新法改革。他没有为自己留下任何出路。变法失败后,沈括被牵连到官员的降职中。几年后,沈括又因反抗西夏外敌不力而被降职。从那以后,他的职业道路就彻底毁了。

江苏省镇江沈括故居孟茜公园(携程旅行网)

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沈括回到了乡下,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在鸟语花香的孟茜公园,沈括为了缓解寂寞,整天都是笔墨朋友。他对皇帝的私事和他的仕途只字未提。他只“在山中树荫下谈爵”,“不关任何人的事”。这本书的隐逸是“孟茜碧潭”。

说起来,孟茜碧潭的创作过程有点像今天的博客。沈括以“孟茜碧潭”的身份开了一个博客。我写下的是我一生中所见所闻。我写它只是为了取悦自己。写完之后,我还设置了“只对我自己可见”。其他人无法评论,沈括也不在乎我读了多少书。我从来没有想到,沈括这个“唯一可见”的私人博客,一旦密码被破解,就成了出版业的宠儿。

展开阅读全文

优酷如何把视频贴到博客, 论坛或其他个人空间中

全文共 1106 字

+ 加入清单

在用户的博客论坛中, 发表新文章, 观察发表文章的页面:

1、如页面含有flash或windows media player的图标, 表示这个博客或论坛通过FLASH地址插入视频。在优酷播放视频的页面点击打开播放器下方的"分享", 复制"FLASH地址", 在博客或论坛发表新文章时, 点击"插入", 粘贴这段代码即可。

2、如页面含有"显示源代码"、"切换到HTML源代码编辑器"、"切换到代码模式"等选项, 表示这个博客或论坛是使用HTML代码插入视频。在播放页面点击打开播放器下方的"分享", 复制HTML代码, 在博客或论坛发表新文章时, 切换到编辑源代码的状态, 在要插入视频的地方, 粘贴这段代码即可。

优酷即优酷网。优酷网是中国领先的视频分享网站,是中国网络视频行业的第一品牌。由古永锵在2006年6月21日创立,优酷网以 “快者为王”为产品理念,注重用户体验,不断完善服务策略,其卓尔不群的“快速播放,快速发布,快速搜索”的产品特性,充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互动需求,使之成为中国视频网站中的领军势力。

优酷网现已成为互联网拍客聚集的阵营。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12月8日,优酷网成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12年3月12日,优酷股份有限公司和土豆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宣布双方于3月11日签订最终协议,优酷和土豆将以100%换股的方式合并。新公司命名为“优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

优酷坚持依循高端、大气的品牌路线,最长的广告时间称霸全互联网, 深深遭受网友诟病,以"合计划"为导向,联手众多合作伙伴 展开资源整合和内容拓展,充分借鉴跨平台媒体运作经验,利用视频媒体独特 的属性开创"网台互动"传播模式,不断响应行业及网民诉求,推动网络视频行 业主流化进程。此外,优酷还是惟一一家获得广电双证的商业网站,成为正版影视节目发行、传播和营销的合法平台。

优酷不断实践"三网合一"的使命,现已覆盖互联网、电视、移动三大终端,兼具影视、综艺、资讯三大内容形态,贯通视频内容制作、播出、发行三大环节, 成为真正意义的互联网电视媒体,影响视频行业格局及全媒时代的大格局。

优酷网以视频分享为基础,开拓三网合一的成功应用模式,为用户浏览、搜索、创造和分享视频提供最高品质的服务。优酷网是对古永锵诠释的“微视频”概念的全面演绎。关于“优酷”这个网名的由来,古永锵谈到:“优,代表服务品质,优酷倡导一种精品视频文化,让精品内容浮出水面,让用户价值充分展现;酷,代表用户体验,第一时间品味独特的视频自助餐,满足人人参与的热情与个性化生活方式的表达。”在优酷你可以最快、最方便地浏览、上传、搜索、分享丰富多彩的微视频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百度博客搜索Ping服务是什么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ping是基于XML_RPC标准协议的更新通告服务,是用于blog在内容更新时通知百度blogsearch及时进行抓取、更新的方式。百度blogsearch在成功接受到ping以后,会立刻进行抓取并更新。使用ping服务,可以让百度blogsearch在第一时间抓取到您博客上的新内容。

百度博客搜索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博客搜索引擎,全面覆盖全球中文博客,汇聚网民焦点。

公司简介

百度,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2000年1月创立于北京中关村。

1999年底,身在美国硅谷的李彦宏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务的巨大发展潜力,抱着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他毅然辞掉硅谷的高薪工作,携搜索引擎专利技术,于2000年1月1日在中关村创建了百度公司。从最初的不足10人发展至今,员工人数超过18000人。如今的百度,已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影响力最大的中文网站。

百度拥有数千名研发工程师,这是中国乃至全球最为优秀的技术团队,这支队伍掌握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使百度成为中国掌握世界尖端科学核心技术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也使中国成为美国、俄罗斯、和韩国之外,全球仅有的4个拥有搜索引擎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

作为国内的一家知名企业,百度也一直秉承“弥合信息鸿沟,共享知识社会”的责任理念,坚持履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成立来,百度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先后投入巨大资源,为盲人、少儿、老年人群体打造专门的搜索产品,解决了特殊群体上网难问题,极大地弥补了社会信息鸿沟问题。此外,在加速推动中国信息化进程、净化网络环境、搜索引擎教育及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等方面,百度也一直走在行业领先的地位。2011年初,百度还特别成立了百度基金会,围绕知识教育、环境保护、灾难救助等领域,更加系统规范地管理和践行公益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百度博客搜索如何提交博客网址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博客搜索首页上点击“提交我的博客”,在提交框中输入您的博客地址或RSS地址,然后点击“提交博客”按钮即可。

百度博客搜索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博客搜索引擎,全面覆盖全球中文博客,汇聚网民焦点。

公司简介

百度,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2000年1月创立于北京中关村。

1999年底,身在美国硅谷的李彦宏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务的巨大发展潜力,抱着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他毅然辞掉硅谷的高薪工作,携搜索引擎专利技术,于2000年1月1日在中关村创建了百度公司。从最初的不足10人发展至今,员工人数超过18000人。如今的百度,已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影响力最大的中文网站。

百度拥有数千名研发工程师,这是中国乃至全球最为优秀的技术团队,这支队伍掌握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使百度成为中国掌握世界尖端科学核心技术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也使中国成为美国、俄罗斯、和韩国之外,全球仅有的4个拥有搜索引擎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

作为国内的一家知名企业,百度也一直秉承“弥合信息鸿沟,共享知识社会”的责任理念,坚持履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成立来,百度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先后投入巨大资源,为盲人、少儿、老年人群体打造专门的搜索产品,解决了特殊群体上网难问题,极大地弥补了社会信息鸿沟问题。此外,在加速推动中国信息化进程、净化网络环境、搜索引擎教育及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等方面,百度也一直走在行业领先的地位。2011年初,百度还特别成立了百度基金会,围绕知识教育、环境保护、灾难救助等领域,更加系统规范地管理和践行公益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百度博客搜索是否有什么特殊的技巧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百度博客搜索的使用技巧与网页搜索一致,如果您想学习更多的技巧,请参考网页搜索帮助。

百度博客搜索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博客搜索引擎,全面覆盖全球中文博客,汇聚网民焦点。

公司简介

百度,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2000年1月创立于北京中关村。

1999年底,身在美国硅谷的李彦宏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务的巨大发展潜力,抱着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他毅然辞掉硅谷的高薪工作,携搜索引擎专利技术,于2000年1月1日在中关村创建了百度公司。从最初的不足10人发展至今,员工人数超过18000人。如今的百度,已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影响力最大的中文网站。

百度拥有数千名研发工程师,这是中国乃至全球最为优秀的技术团队,这支队伍掌握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使百度成为中国掌握世界尖端科学核心技术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也使中国成为美国、俄罗斯、和韩国之外,全球仅有的4个拥有搜索引擎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

作为国内的一家知名企业,百度也一直秉承“弥合信息鸿沟,共享知识社会”的责任理念,坚持履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成立来,百度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先后投入巨大资源,为盲人、少儿、老年人群体打造专门的搜索产品,解决了特殊群体上网难问题,极大地弥补了社会信息鸿沟问题。此外,在加速推动中国信息化进程、净化网络环境、搜索引擎教育及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等方面,百度也一直走在行业领先的地位。2011年初,百度还特别成立了百度基金会,围绕知识教育、环境保护、灾难救助等领域,更加系统规范地管理和践行公益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如果在博客搜索中找不到想要的信息怎么办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在博客搜索中找不到想要的信息,可能您搜索的信息不在百度博客搜索的信息库中,请尝试使用拥有数十亿中文网页的百度网页搜索。

百度博客搜索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博客搜索引擎,全面覆盖全球中文博客,汇聚网民焦点。

公司简介

百度,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2000年1月创立于北京中关村。

1999年底,身在美国硅谷的李彦宏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务的巨大发展潜力,抱着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他毅然辞掉硅谷的高薪工作,携搜索引擎专利技术,于2000年1月1日在中关村创建了百度公司。从最初的不足10人发展至今,员工人数超过18000人。如今的百度,已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影响力最大的中文网站。

百度拥有数千名研发工程师,这是中国乃至全球最为优秀的技术团队,这支队伍掌握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使百度成为中国掌握世界尖端科学核心技术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也使中国成为美国、俄罗斯、和韩国之外,全球仅有的4个拥有搜索引擎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

作为国内的一家知名企业,百度也一直秉承“弥合信息鸿沟,共享知识社会”的责任理念,坚持履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成立来,百度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先后投入巨大资源,为盲人、少儿、老年人群体打造专门的搜索产品,解决了特殊群体上网难问题,极大地弥补了社会信息鸿沟问题。此外,在加速推动中国信息化进程、净化网络环境、搜索引擎教育及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等方面,百度也一直走在行业领先的地位。2011年初,百度还特别成立了百度基金会,围绕知识教育、环境保护、灾难救助等领域,更加系统规范地管理和践行公益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新浪博客怎么加关注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新浪博客怎么加关注

在所想要加为关注的对象的博客里面,在博客左上方博主的个人资料下的四个选项中点击便可,即直接点击“加关注”这一选项便可完成对对方的关注了。

新浪博客加关注步骤:

1.首先登录新浪。可以进入博客新浪官方网站,点“博客”,进入新浪博客网,填用户名、密码、验证码,点“登陆”

2.在对方博客首页个人资料的下面有“加关注”按钮,点击,就可以把对方博客加到自己的关注中了。

3.系统提示加关注成功,以后就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对方博客的动态。

新浪博客简介:

新浪博客,中国门户网站之一新浪网的网络日志频道。新浪网博客频道是全国最主流,人气颇高的博客频道之一。拥有娱乐明星博客、知性的名人博客、动人的情感博客,自我的草根博客等等。博客,又译为网络日志、部落格或部落阁等,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博客上的文章通常根据张贴时间,以倒序方式由新到旧排列。许多博客专注在特定的课题上提供评论或新闻,其他则被作为比较个人的日记。

时至今日,博客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最初博客是为了让朋友了解自己最新动态、生活,等等情况的途径,也是社交的一部分。而对于自己博客的用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有的开始做广告,有的做得像一个小网站。这些做法也没有什么不对,只是喜欢大家能还博客一个原本的样子,一个讲述心声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新浪微博客户端“悄悄关注”查看方法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新浪博客户端“悄悄关注查看方法

作为微博控,新浪微博经过多次的更新,应该不难发现微博的查看方式更加人性化,可以根据时间、智能、明星、好友等进行分组查看。而“悄悄关注”就是其中一种分类,要想快速浏览到悄悄关注人的微博怎么办?

进入微博首页,点击顶部导航栏昵称,弹出下拉框,点击“悄悄关注”(我的分组中最后一个),即可查看悄悄关注的朋友的微博信息。

如果将自己的微博账号绑定,那么每次登陆都能很快进入微博界面,只要轻轻按下自己的昵称,就会出现一个下拉框,“悄悄关注”就在其中。相同道理,除了“悄悄关注”查看,还可以进行时间排序,智能排序等进行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Vitalik博客科普以太坊链上的开源众筹平台Gitcoin

全文共 4290 字

+ 加入清单

编者按:

公共产品募资一直是效率较低的事情。而以太坊上的应用Gitcoin通过以及的形式(尤其是采用二阶投票的方式),使得募资整体上更加高效以及公平。

那么,先来聊一聊二阶投票。二阶投票简单来说就是把投票出的“平方根”记做投票的分数,比如投出1票积1分,投出100票则积10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同时。因为在此种投票模型下,随着投票分数的增加,投票者需要付出的代价呈指数型上升(二次方)。

根据二阶投票的原理,在Gitcoin上面,项目最终获得的资金为社区成员捐出的资金的“平方根之和的平方”。即假设分别有5个社区成员对项目进行投票,对应票数为1,5,10,100,1000。则项目获得的Grant金额为 2,306.03 DAI,其中1,116DAI来自社区成员,剩余部分将由以太坊基金会进行配捐。

目前,Gitcoin已经进行到了第五期,而几乎每一期Vitalik都会在他的个人博客上发表关于Gitcoin的最新动态。另外,Vitalik还列举了Gitcoin办到第五期时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

1. 尽管重复性捐款可以看作是收入稳定性的指标之一,但是有捐赠者基础的项目会在下一轮募资中占据优势,从而导致了不公平现象发生。

2. 公共产品不一定会对社会产生正向影响,如何判定项目的正面性是Gitcoin的问题之一。

不置可否,目前Gitcoin还在不停地完善中,但是它的投票机制以及操作却让我们看到未来公共产品募资的新形势。

第五轮Gitcoin Grants刚刚结束,25万美元的资金被投放在了技术、媒体以及新的类别上。总的来说,Gitcoin Grants项目机制和社区的发展正在步入平稳的节奏。人们知道捐款的意义,亦知道什么项目值得期待,所以募资的结果相对来说是可预测的——即使我们并非那么容易预测哪类项目能获得最多的资金。

收入的稳定

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各轮收入的稳定性:诚然,如果我们想支持一个由“二次方自由职业者”组成的生态系统时,收入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希望项目方在知道下一轮资金不会完全消失的情况下,能够安心地用现在的资金。另一方面,如果一些赠款接收方地位牢不可破,不让新项目进入圈子并参与竞争,那将对于整个生态是有害的。这时候就需要做一些平衡。

在媒体这一块,我们希望能见到稳定性和活力相互平衡。

项目Week in Ethereum 收到的赠款在上一轮和本轮都是最高的。同时,项目EthHub和Bankless的收入也都非常高。另一方面, 项目Antiprosynthesis,其收入却从13813美元降至5350美元。至于Chris Blec的YouTube频道,收入从5851美元增至12803美元。每轮的融资额有些波动,但也保持着一定的连续性。

在技术层面,我们可以看到,其收入在不同轮次之间关系不明确。

上一轮的赢家是Tornado Cash,当时它宣称获得了30783美元募资额;而这一轮它的募资金额已降至8154美元。这一轮,Samczsun(4631美元的捐款+15704美元的配资=20335美元总数)、Arboreum(16084美元的捐款+9046美元的配资=25128美元总数)和1英寸交换机(58566美元捐款+7893美元的配资=66459美元总数)这三个项目是大致相等的赢家。上一轮,这三位赢家甚至排名不到前十,有些项目甚至不在Gitcoin Grants项目里。

这些数字告诉我们两件事。首先,大部分Gitcoin社区的人的思维是这样的:他们不会将捐款视为两个月辛苦工作的所得而是将它视为对过去多年贡献的一次性奖励。这是我上一轮批评Antiprosynthesis获得13813美元以后所收到的最激烈的反驳之一:获得奖励的人并不认为这是两个月的薪水,而是多年来为以太坊生态系统奉献和工作的奖励。

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重复捐款?

为了提升项目的稳定性,有一个需要测量的指标就是重复性捐款:。然而,重复性捐款这一指标并不明显:在8000多个捐款数目中,实际缴纳重复性捐款的只有120个。对此,我可以想到三种可能的解释:

1)人们不愿意重复性捐款,是因为他们更愿意重新思考他们每一轮支持的对象。

2)人们可能愿意重复性捐款,但是碍于某种叫做“市场失灵”的东西。对于集体来说,重复性捐款是最佳选择,但是对于个体来说并不是。

3)用户界面的不便或其他“偶然”状况,也可能使重复性捐款受阻。

在最近与Gitcoin团队的一次通话中,假设三被频繁提及。具体的问题是,人们之所以担心重复性捐款,是因为他们担心为此锁定的资金是否安全。改进支付系统和通知流程可能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因为为新进入者留出空间并防止生态僵化是真正有价值的,所以假设一的问题也应该被认真对待。但我更想聊一聊假设二。

有趣的是,我对假说二的解释始于对假说一的辩护:假设有两个项目A和B,并且它们的质量都一样;但是A已经建立了好的捐赠者基础;而B则什么都没有(我们可以说它只有几个捐赠者)。以下是你通过参与每个项目所贡献的匹配度:

很明显,,因此A的贡献者越来越多,B的贡献者越少越少。即使项目B稍微好一点,支持A的影响仍然可能产生锁定效应,进一步巩固A的地位。然而当前大大限制了项目“巩固自身”的能力,毕竟每个人的匹配都是重置的、都是从零开始的。

然而,阻止稳定的重复性捐款会导致市场失效,而每一轮的重置实际上都会加剧这种情况。看上面同一张图,不要把A和B看作两个不同的项目,而是把它看作本轮和下一轮的同一个项目。A和B同为一个项目,只是因为轮次不一样,募资效果却截然不同。

我们将模型简化成如下。每个人有两种选择:本轮捐款10美元或者本轮捐款5美元,下一轮捐款5美元。如果两轮的配资是相等的,那么后一种选择实际上会更有利:因为配资与捐赠规模的平方根成正比,前者可能会给你200美元的匹配资金,但后者会给你本轮141美元轮+下一轮141美元=282美元。但如果你看到在本轮中有大量的人捐款,而你预期在第二轮中捐款的人要少得多,那么这样选择的结果不是200美元对282(141+141)美元,而是200美元对146(141+5)美元。所以你最好不要加入目前疯狂的一轮。

我们该怎么解决?一种选择是为匹配比率增加一点连续性:在计算成对匹配时,不仅要与本轮的贡献者匹配,还要与上一轮贡献者的1/3匹配。

这在哲学上有一定的意义:二次方融资的目的是补贴被判定为公共物品所作出的贡献。而上一轮的捐款数额肯定也能证明项目价值,那么为什么不重新利用这些数据呢?因此,做实验并且保持平衡需要一步一步来做。有一个更广泛的哲学问题是,固化的风险和收入稳定的风险之间是否真的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权衡,或者我们如何能成全两者?

对负贡献的应对之策

这一轮再引入一个我曾经在第四轮时提到的特点——负贡献。相对于重复性贡献以外,极少人会做出负贡献,这里的负贡献指的是项目对于结果造成的影响几乎是可以忽略的。

我已经料到Gitcoin第四轮会有很大的反对声。即使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如果加入允许惩罚他人的机制,将会带来棘手且有害的社会影响。有些人反对负贡献机制,以至于他们会对受到负贡献影响的人给予关心并让他们接收到正贡献。

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长时期来看,筛。尽管它没有必要作为二次方募资的一部分进行集成,但类似的机制必须有。这种机制,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一定会从始至终地促进社会活性。

有一种做法是隐瞒更多的信息:不仅隐瞒做负贡献的那个人,且隐藏负贡献本身。许多反对负面贡献的人明确表示,他们对这样一个模式是可以接受的(或者至少更可以接受)。事实上(见下一节),这是我们无论如何都必须走的方向。但这将以成本低效益高的方式隐藏负面贡献,意味着不会对哪些项目获得了多少资金提供实时反馈。

加大打击合谋的力度

这一轮,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尝试去防治合谋行为:

显然,在目前的规模下,系统在反操纵方面需要更多强有力的保护。首先,我们可以做的是,这是Gitcoin团队已经在做的事情。安全性和包容性之间需要复杂的权衡,但先开发第一个版本并不复杂。如果身份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就足以防止当前规模的合谋行为。但从长远来看,系统所需的不仅是防止通过制造许多虚假账户来操纵系统,还要。

我提出的MACI解决方案正在解决这个问题。从本质上讲,MACI是一种加密结构,它允许对项目的贡献以一种隐私保护以及加密的形式上链,允许任何人以加密方式验证该机制是否可行,并阻止参与者向第三方证明他们做出了任何特定贡献。这说明了如果有人试图贿赂他人,受贿者将无法证明他们确实为该项目做出了贡献,从而使贿赂无法实施。亲朋好友之间支持彼此的善意“合谋”仍然会发生。

隐藏捐款额挑战在于,我们失去了“社会证明”去做好事:如果捐款无法证明,你就不能公开吹嘘自己做了什么。最好的解决方案是通过一种机制:比如说某个特定参与者的捐款总额(仅需要计算收到10个以上捐赠者的项目,以防止通过自我交易而使数字膨胀)。然后,每一个人将有一个通用的“慷慨证明”,以此证明他们捐赠了具体的总额,并可以公开声明他们支持了哪些项目。但出具“社会证明”对用户体验来说一个重大的改变,需要进行多轮实验,才能做到正确。

结尾

总而言之,Gitcoin Grants正在成为以太坊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支柱,越来越多的项目正依赖于它或多或少的支持。虽然它目前的募资金额相对较低,它涉及的领域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募资不足的情况,但我们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看到。这种资金来源可以是MEV拍卖,可以是新的或现有的代币空投到匹配的资金池,亦可以是各种申请时所付的交易费用。有了更多的资金,GitcoinGrants可以作为一个更重要的资金流为更多项目服务。尽管要达到这一点,我们还需要对系统做进一步迭代并对机制进行微调。

此外,这一轮Gitcoin Grants首次涉足以太坊以外的。地方政府机构和其他非区块链集团对二次方募资越来越感兴趣,因为这种募资形式能更广泛到应用部署到其他领域,这将是非常有价值的。同时,这种募资形式也面临着独特的挑战。首先,对于还没有加密货币的人来说存在一些问题。其次,以太坊社区在社区需求方面非常专业,但社区以及社区的普通人却无法为冠状病毒提供专业的医护支持。当参与者不是这些领域的专家时,我们预计二次方融资的表现会更糟。二次方募资的非区块链应用是否会将重点放在那些可以自给自足的本地社区?或者人们是否很快会尝试更大规模的部署?如果更大规模的应用开始部署了,结果会怎样?目前还有很多问题待回答。

(翻译自Vitalik的个人博客)

展开阅读全文

Visa博客发布未来数字货币项目的提示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金融服务业巨头维萨(visa)利用数字货币使电子支付民主化的潜力,在周三亮相,加倍努力以“塑造和支持”加密货币在“货币未来”中的地位。

现在,三个“关键价值”将引导Visa的数字货币手册:保持稳健的数据保护标准;其余网络和货币不可知;该公司在博客中写道,并与该付款公司现有专业知识相适应的项目合作。

Visa已经是成千上万商户的加密货币桥梁,将其数字货币合作伙伴关系对于保持其所谓的六十年创新至关重要。它说:“将这种遗产延伸到未来几十年,需要与公共和私营部门进行持续的创新和合作。”

这家公开交易的公司引用了其与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的业务合作以及对加密货币托管人Anchorage的投资。它还声称其研究团队影响了Zether和FlyClient加密项目。

维萨表示,它还直接与政策制定者和非政府组织合作,以“帮助塑造围绕数字货币的对话”,包括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或CBDC的发展。

Visa嘲笑,未来几个月将在数字货币方面发布更多公告,但周三没有明确宣布任何消息。Visa没有回复置评请求。

展开阅读全文

微博和博客的区别

全文共 3003 字

+ 加入清单

博客与微博的区别,谈社交创新的九败一胜。下面由小编为你分享微博和博客的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博和博客有哪些区别:

时至今日,微博依然是很多社交产品争相参考模仿的对象,很多人声称自己的产品是“图片版”微博、“视频版”微博、“语音版”微博,乃至于大家对微博本身的解释都变得有些模糊了。

这里,我觉得很有必要分享一下我对微博的几点认识与看法,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在微博刚刚面世的时候,大众对它不是很了解,于是在宣传和推广上面,便将微博定义为了“140字的博客”。而这个“微博”的“微”,从字面意义上来讲,似乎指代的便是“140个字”。可仔细分析一下,发现微博与博客的区别哪有这么简单,甚至可以说,微博与博客根本就是两个东西——140字,早已从最初的量变,引起了质变。

140字与时间线feed流

140字与时间流feed流是相辅相成的,很多人总是从字数短,创作成本低来看待这个问题。其实远非如此,在传统的博客feed流也是时间线的,或者编辑精选之后的时间线,但是受限于博客的“标题+正文”的固定格式,feed流上的显示大多只是标题加时间。

用户在浏览的时候,对于标题里面的内容是不知道,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黑箱。用户在阅读标题便已经产生了预期,这种预期将会带来两种后果,一种是写得不错;另一种,标题党,用户觉得自己被骗了。

前一种,固然会让用户获得了一个满足,但这个满足是建立在用户沉浸于这篇博客之中的,当阅读完成之后,这个满足感就被释放了,重新,又要重新来过。

而后一种,直接让用户产生受骗的感觉,而用户此时能否完成足够的心理建设去挑战下一篇“黑箱”,这是值得怀疑的。

但这种风险在微博中是不会存在的。在微博中,feed流直接显示内容的全部,140字固然是很重要的一个特点,但更加本质的特点是没有标题,这也就是微博之所以能够被“刷”着看的原因。而这个“刷”的动作在传统的博客中是无法实现的,博客用户的操作习惯是点进去,跳出来,再点进去。这种一进一出的动作,每一步都是独立的、不连续的。可以说,相比于微博,博客的封闭性,很差,刚沉浸进去,又得跳出来。

从关注到关注

显然微博中的关注在博客中也是存在的,但这两种关注却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效果,这种差异来自于平台属性——微博是你个人的微博,博客却是平台的博客。

这就像每个人点开博客之后的首页,往往不是自己关注的朋友们发的博文,而是平台编辑们的精选,而且这种精选是分模块,分版面的,这是一种二次加工后的产物,有点像UGC门户。也就是说,虽然同样存在关注关系,但博客并不借助于这种关注关系来实现用户们的“发现”,而是相信自己的编辑,想要通过自己的媒体属性,把那些“好”的东西拿上主页,给大家看。

每个人在博客时代,都在追求的是一个“上首页”的荣誉,而这在微博时代是不能想象的。这里面存在一个平台与用户间的关系问题,平台是否介入这个“发现”机制,或者讲得更加深入一些,平台是否通过自己的价值观来引导用户的“发现”,而判断这个问题的依据很简单,这个平台是否需要编辑。

按照“去中心化”的角度来讲,也就是平台是否是去中心化的。按照“UGC”的角度来讲,对于这些UGC内容,它的发现机制是否也是UGC的。

转载和评论到转发评论

微博的病毒式传播,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转发”,而这种转发又往往是“转发+评论”的。甚至可以说,即使用户只是单纯转发一个内容,没有附着任何评论,这个转发其实也是有“评论”的。当然了,这在微博的语境中又往往不仅限于肯定,甚至有时候还有晒晒这傻X的潜台词。这样的行为是对信息的一种“自我补完”,也就是信息的在加工,再创作。

这在博客中却不能出现,在博客时代,评论与转载是割裂的,这种割裂,博客本身受限于他的固定格式,是无法融合的。而这又回到了feed流与140字的问题,可以说转发与标题+内容的格式是格格不入的。

可以这么说,相比于博客,微博的“短”、“平”、“快”,是从内容到机制,又从机制到内容的。前两天一个朋友对我讲,按照twitter、instagram、vine的顺序,接下来的风口就是视频社交、语音社交啦。

对此我是不认同的,因为如果想要通过改变媒介形态来复制微博的成功,其实是不合逻辑的。twitter和instagram的成功,一个很必要的条件是,文字和图片都是静态的,是可以放置在feed流中,被人刷着看的,而视频和语音这类动态的东西,其实跟博客的形态是一样的,它们都太“重”了,不大可能像微博那样被轻易的阅读继而转发出去。

在类微博的视频、语音社交中,在feed流中完成“刷——播放——刷”的动作和在博客中完成“刷——点进(阅读)——退出——刷”的动作难度是相当的,也就是说,是否能在feed流中完整展现内容的全部,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所以我认为twitter和instagram的成功,在视频和语音社交中难以再现。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交形态,就是轻博客

轻博客的问题在于它没有找到博客与微博的本质,硬是要整合微博的传播优势与博客在内容质量上的优势,结果沦为四不像。

我认为在这里转发机制都还好说,唯一的问题是,轻博客要不要标题?如果要标题,它的feed流该怎么显示?如果不要标题,那它的feed流上要显示多少内容才合适?如果要显示全部的话…………我都不敢接着往下想。

因此我觉得创新是具有两面性的

创新,很简单

首先是收敛归纳,通俗点讲就是找特点,从个例中寻找深层次的一般性结论;然后是发散,从一般性结论出发,想象出很多个例(可能是你没看到的,也可能是根本就不存在的);最后是适应,结合技术、市场、行业氛围等等环境因素,从发散出的个例中找出一个可以适应环境的,然后落实。

创新,很困难

一个产品发展到后期,产业线非常复杂,复杂到不是那么容易看清,连看清都不容易,更何谈透过现象看本质。而当你看到本质之后的又要面临发散的问题,发散出的概念太少或者发散出了数量,但没发散出质量,这样的结果又会在过滤环节全军覆没。最后,当你发散出了大量优质的概念,然后从中进行可行性选择的时候,对环境的分析又不足,发散出的概念再好也白瞎。

在交互设计中,大家有这样一个共识,完成任务的难度与所需步骤数的平方成正比,而在创新的“三步”,一步走错便是三三得九,正好对应“九败”。

难道微博之后,就再也没有成功的社交产品创新了么?

当然有了,我认为微信就算其中最大的“一胜”。而它的成功,借用张小龙的一句话,避免“整合”,“凡是需要整合的,说明都不行了”。

“朋友圈”在微信自身“即时通讯”的定位中算不上主力,但却能吸引那么多以前刷微博的用户,这是很值得大家去思考的。

如果说微博的成功来源于“140字”的内容全展示feed流与“转发”所引起的病毒式传播效率,可既没有“140字”限制,也不支持“转发”的朋友圈却对微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微信不仅没有采纳微博“成功的要素”,也并未作出任何“重大的创新”,它只是在大家大谈特谈140字改变世界,并意图借此来创造”下一个微博“的时候,从手机通讯录、QQ好友入手,稳准狠,直击微博的薄弱环节——社交关系链。可以说,这是一场不在同一纬度上的战争。

如今,当很多人开始思考如何打败微信的时候,马化腾那一句”打败微信的,决不是另一个微信“言犹在耳。如果你们能听进去这句”敌方势力“的话,我希望你们别把子弹浪费在那些不可能成功的”下一个XX“吧,换个姿势,少侠,请重新来过。

可能感兴趣的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