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先驱

先驱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先驱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先驱问题。

分享

浏览

62

文章

9

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谁 ?发源地是哪里?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先驱者,他们三者被称为“文艺复兴的三颗巨星”,也被称为“文坛三杰”。另外,在14—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臻于成熟,其代表画家有被誉为“美术三杰”,它们分别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但丁,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其代表作还有哲学诗歌《宴会》、拉丁文文章《俗语论》、政论文《王国论》。

皮特拉克,是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学者、人文主义的奠基者。早期资产阶级的艺术和道德观的建立与他是分不开的。他广泛搜集希腊、罗马的古籍抄本,并且敢于突破中世纪的神学观念,用新时代的眼光,把人和现实生活放在中心的位置,诠释古典的著作。

薄伽丘,是意大利时期的作家、诗人。以故事集《十日谈》留名与后世。代表作《十日谈》是批判宗教的守旧思想为主,主张“幸福人间”并被视为是文艺复兴的宣言,与前两者被称为“文艺三杰”。

展开阅读全文

小猫是先驱虫还是先打猫三联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小猫是先驱虫,然后打猫三联,两者要相隔一段时间。一般来说,3个月以内的猫需要先驱虫接种疫苗。成年猫对驱虫和接种疫苗没有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掌握。先驱虫的原因是体内的寄生虫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并可能导致免疫失败。大多数宠物医院要求猫在到家后半个月接种疫苗,通常是先驱虫,然后给猫接种疫苗。对于后猫每年的强化针,基本上没有明确的要求,无论什么驱虫剂,只要疫苗前后间隔三到五天。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猫咪有严重的皮肤病,疫苗期间不能驱虫。接触过传染病的狗和猫在过去15天内不能接种疫苗。

展开阅读全文

烟雾花的生日花语先驱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网小编语:有人说,秋是孤寂的,也有人说,秋是希望的代表,在这个季节中,我们见证了生命的真谛,也不断与责任和美丽相遇,相较于孤寂而言,秋更代表着希望。远处,绿荫环绕的森林中,一抹粉色显得格外突兀,只见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一双凤眼水灵明亮,柔美之色竟让人无法忘怀。

烟雾花简介

公元8世纪时,传播__教义的圣维利普勒德之花。自古以来,基督__将圣人与特定的花朵连结在一起的习惯,这因循于教会在纪念圣人时,常以盛开的花朵点缀祭坛所致!而在中世纪的天主教修道院内,更是有如园艺中心般种植各式各样的花朵。

久而久之,教会便将366天的圣人分别和不同的花朵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花历。当时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于南欧地区,而南欧属于地中海型气候,极适合栽植花草。属罂粟科的烟雾花,是献给公元8世纪在荷兰传播__的先驱者——圣维利普勒德。原产地在地中海沿岸,现在全世界四处可见。

烟雾花花语:先驱

此花是献给公元8世纪初,在荷兰传布__的先驱者-威利普罗特的花朵,因此,它的花语是“先驱”。接受此花祝福而生的人,是跟着潮流走的人,随时可以转变立场,变成另外一个人。对于爱情的态度,也是善变的,但是,一旦陷入真爱之后,也有愿意接受互相约束的一面。请和即使被约束也能自得其乐的对象约会吧!

展开阅读全文

袁翰青: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

全文共 8223 字

+ 加入清单

袁汉卿(1905-1994)是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和化学历史学家,也是我国著名的科普先驱

袁汉卿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表科普作品,推动科学普及。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担任科学普及局局长期间,按照党和国家在科学普及工作中的方针政策,以极大的热情和饱满的工作态度投身于科学普及工作。他成为新中国科学普及的领导者、科学普及活动的组织者和科学普及工作的实践者。

袁汉卿也是一位热衷于科普创作的多产作家。在他的一生中,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科普作品,通俗易懂,文笔流畅,内容丰富,简单深入,题材广泛,集知识性和思想性于一身,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特别是晚年,尽管患有脑血栓,右手拿不动笔,行动不便,但他仍以惊人的毅力继续写作,写了大量科普作品和翻译作品。

可以说,科学普及伴随着他的整个科学生涯,是他科学成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毫无疑问,他应该在中国的科普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1925年,他被清华大学录取后,曾任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清华科学社社长和《清华周刊》编辑。1927年后,他作为发起人,与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的七八名学生一起成立了“土地学会”,并与其他人一起出版了《现代中学生》,成为主要贡献者之一。作为一个年轻人,他向世界展示了他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以及他对科学普及的浓厚兴趣。

1972年,袁汉卿从干校回到北京。

袁汉卿于1937年开始出版科普作品,走了65年的科学研究和科普创作道路,在中国科普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在抗日后方,建立科普基地

袁汉卿的科普工作始于1940年11月。当时,他调到兰州负责建立甘肃科学教育博物馆。甘肃科教博物馆于1939年在兰州正式成立,接受董事会拨款管理中英联合基金。其目的是改善学校的自然科学教育,促进公共科学教育,调查甘肃的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实验和促进社会教育。显然,它包括两大任务: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该博物馆的第一任馆长是燕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梅贻宝。在袁汉卿到达科学教育博物馆之前,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只是预备性的,还没有完全展开。担任策展人后,他首先将自然科学分为两组——数学、物理和化学组以及自然历史组。数学、物理和化学单位的主要工作是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指导中学生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该单位还有一个黄金木工房和一个药房。自然历史股的主要工作是从事生物学和地理学的科学研究和普及,并设立一个科学展览室。他对准备工作的思路清晰,布局合理有序。

根据当时的条件,他率先大力加强化学实验和生物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编入《甘肃教育博物馆学报》和《甘肃教育博物馆特刊》。这两份刊物是在抗日后方和反法西斯同盟中发行的。这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中国灾难性的科学事业做出的贡献。此外,他还支持年轻的图书管理员乔国庆在甘肃收集了4000多份昆虫标本,并请他撰写了《甘肃蝴蝶初步报告》和《甘肃蜻蜓目初步报告》,这是甘肃最早的昆虫科学研究。他还支持西北师范大学孔教授撰写了《兰州植物志》这一研究中国区域野生植物的重要科学文献。

当时,他还因地制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科普活动。著名天文学家李远先生详细介绍了由袁汉卿策划和支持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日全食观测活动:“1941年9月21日发生了一次罕见的日全食,在我国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利用这一机会,天文学家在兰州和临洮放映了科学电影,举办了科普讲座和日食照片展览,掀起了传播科学知识、消除愚昧和迷信的科学普及高潮日食如期到来,甚至每一分钟都很重要。当地群众信奉科学,破除迷信,甚至将天文学家尊为“天文学家之王”。无论从时机、科研团队的组成还是所创造的势头来看,这都可能是抗战时期唯一的大规模科普活动。

鉴于抗日战争时期和政府经费有限,科学教育博物馆很难开展全面的科学研究。经过多年的探索,袁汉卿在新博物馆成立后,将科学教育博物馆重新定位为面向公众的科普教育。1944年后,他为教育大厅的新位置做了四件事:(1)建立一个科学展厅;(二)放映科技知识电影;(三)举办科普讲座;(4)开展学术旅游教育。后来,他把黄金木工房扩建成一个仪器制造学院,为中小学教学制作标准的物理和化学仪器、生物标本和挂图。

袁汉卿在科学教育博物馆工作期间,不仅组织博物馆工作人员撰写科普文章,还邀请著名外国专家到兰州作报告。1943年,他热情接待了访问英国西北部的李约瑟博士及其随行人员,并邀请李约瑟在博物馆发表关于“国际生物化学进展”的学术报告。随后,他邀请美国抗生素专家在甘肃科教博物馆就青霉素的性能、应用和制造方法做了报告,并当场作了解释。他本人也做过许多学术报告,如《原子弹原理与防御》。

一个只有20人的科学教育大厅,变成了一个相当规模的抗日后方科普教育基地。这是袁汉卿在抗日战争时期对科学普及的巨大贡献。

袁汉卿一贯主张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相结合。重新定位新图书馆后,他决心把科学研究平台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1943年3月中旬,在袁汉卿等人的努力下,中国化学学会甘肃分会在兰州成立,并当选为会长。1944年春,袁汉卿冒着战争的危险在重庆和兰州之间来回奔波,并为此做了积极的准备。他建议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工协会和中国化工学会在兰州举行第二次联合年会。这是他在甘肃科教博物馆工作期间组织的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科学盛会。150多人被邀请参加年会。来自昆明的曾昭伦教授和夫人俞大纲教授以及来自重庆的张洪文教授的到来为会议增添了光彩。在为期3天的学术报告中,宣读了40多篇论文,特别是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的女教师刘,她宣读了关于合成橡胶的论文,展示了一双合成橡胶制成的胶鞋,在大会上引起了轰动。因为合成橡胶代替天然橡胶可以解决战略物资——橡胶的短缺问题。此外,许多专家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化学资源开发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会后,应袁汉卿的邀请,10多位与会专家在兰州举办了12场科普讲座。这次会议对甘肃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化学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应该说,通过袁汉卿的努力,甘肃科教博物馆的工作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为解放后甘肃省博物馆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为甘肃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探索性的工作。

全国解放后,袁汉卿与甘肃的关系继续发展。1955年8月15日,张家福接见并确认他为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筹备委员会副秘书长。多年分离后,他来到兰州,负责筹建分公司的全面工作。当时,他不顾自己的高血压和妻子的重病,在兰州、Xi、北京和大连之间奔波。他潜心工作,确立了兰州分公司以资源环境为主体,重离子物理和材料化学为两翼的发展方向。50多年过去了,兰州发展迅速,拥有现代物理研究所、化学物理研究所、冰川冻土研究所等一流的科研中心。历史不会忘记袁汉卿和其他祖先在兰州的辛勤劳动。

2.为新中国的科学普及奠定基础

1946年后,他投身于民主革命的洪流中,成为北京大学“三大民主教授”之一。

新中国刚刚建立,一切都需要做。1949年10月,人民政府召开第三次理事会,任命袁汉卿为中央文化部科普局局长。当时副局长是王树壮,顾问是高士奇。据陶世龙先生说,“科学普及”一词最早出现于1949年。作为一个政府机构,科学普及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在这一时期,肩负着如此重要历史使命的袁汉卿进行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

最年轻的科普干部张今天回忆说,科普工作分组织指导部、编写部、装备部、电教部、办公室四个部门一个室,共有50多人。还有四个直属机构,即中央科学博物馆筹备办公室、视听教育工具制造研究所、博物馆标本制造研究所和仪器制造厂,共有数百人。

袁在担任主任期间,强调“科普工作要在科学界开展群众工作”。他认为做好科普工作的关键是普及,普及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为此,科普局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召开座谈会,进行调查研究,听取各方意见、要求和建议。二是积极开展各种科普活动,开展实验和示范,组织推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春节期间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平门旧址举办的“首都春节科学知识展”。展览分为三个部分:自然科学知识,妇幼保健,从猿到人。展览持续了12天,吸引了超过10万名参观者,相当于当时北京人口的1/10,这使得它在首都成为一个大新闻。后来,科学普及局成立了一个科学普及实验队,到老太行山去考察,探索开展农民科学普及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了他所倡导的“科学普及工作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

袁汉卿、高士奇等人在1950年8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会议上,借鉴苏联建立全苏普及政治科学知识协会的经验,倡议成立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科普协会成立后,袁汉卿任副秘书长,朱书记、主任主持协会日常工作。当时,有一段时间,科普局的工作是和科普协会一起开展的。科普协会成立后,在全国各省市设立了25个分支机构,吸收会员7000多人,发表演讲1600多次。据张先生回忆,当时“奉命与全国科普协会的同志一起去河北等省推动科普协会的成立。他还推出了几套“科普巡回展”,可以在县市巡回展出到华北各省,为期两到三年

后来,在文化部党委书记周扬的提议下,中宣部决定撤销科普局。科学普及局和文化遗产管理局被并入社会和文化事业管理局。文化中心的四大任务中只有一项是普及科学知识。科普进入了一个由科普组织主导的新阶段。

科学普及局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在历史上的这个时刻,周恩来总理曾经关注过它。1949年秋,著名民主党人的女儿、锦江饭店老板夏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电影技术学院,并被分配到科普局电化教育工具制造研究所担任科长。她非常渴望建立一个教育电影制片厂。一天晚上,周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召集当时的中央文化部规划委员会主任杨汉生、中央文化部办公厅主任、中央文化部电影司司长袁、袁汉卿、夏等讨论筹建教育电影制片厂的事宜。周总理说:“你们五个负责筹备这个教育电影制片厂。杨负责这件事。他经常向我汇报情况。”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计划当时无法实现,但作为首相,他对科普事业的关心仍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工作转型后,袁汉卿不仅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而且对科普工作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李远先生回忆道:“1951年9月,天文学界的朋友听说民主德国给中国青年送去了一个小小的大通天文馆。紫金山天文台张牛哲台长写信给我,要求我利用天文馆推进北京天文馆的筹备工作。”10月李园回到北京后,他去拜访了最近刚访问过民主德国的袁汉卿。袁汉卿告诉李远,德国只送了一个天文馆的模型。然而,他很高兴将李远介绍给吴汉市长,并立即与吴汉进行了交谈。吴涵对北京天文馆的建立特别感兴趣。北京天文馆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普协会和北京市共同合作,于1954年建成,1957年9月开放。北京天文馆的筹建过程也得到了袁汉卿的关心和支持。

3.跟上科学研究的步伐,继续写作

袁汉卿对科普的热爱始于他年轻的时候。1929年,在去美国留学之前,他在上海买了一本名为《科学》的杂志,里面有一篇由曾昭伦教授写的纪念德国化学家威尔勒发明合成尿素100周年的文章。他回忆道:“读完之后,我收获了很多。我在美国学习有机化学的原因多少受到了这篇文章的影响。”他非常清楚,有时一篇有影响力的科普文章可能与一个人的人生选择有关。

为了消除疑虑,促进科学发展,他在繁忙的生活中一直非常重视科普创作,并将其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从他的科普创作来看,他总体上有以下特点。

3.科普创作服务于当前政治

解放初期,从苏联的经验中学习新的苏联科学技术成为一个重要方面。

1958年,为了打破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核垄断,中国开始研制用于防御目的的原子弹和氢弹。对于当时科技水平相对薄弱的我国来说,除了掌握核心技术外,还需要普及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袁汉卿写了两本书,氟的工业制造技术和硼烷的制备,出版于1958年。许多年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亲切地说:“虽然这本书没有包括我的右翼名字,但这本书的价值是无法改变的。”

“地球上只有一个林”是为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大会准备的实用背景材料和概念性基本意见。该报告由政治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和科学家雷内·杜博斯在来自58个国家的152名成员的交流咨询委员会的协助下编撰而成。可以说,“这是关于人类环境的最完整的报告”;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袁汉卿被授权翻译这本书作为反面教材。中文译本在1974年出版时,没有署名。从这篇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袁汉卿深厚的科学背景和熟练的英语水平。整篇文章流畅而有逻辑性,尤其是文章的最后一段,令人震撼。结尾是这样翻译的:“在这个空间里,只有一个地球独自滋养着所有的生命系统。地球的整个系统被巨大的能量所激励。这种能量是通过最精确的调节提供给人类的。尽管地球难以控制,不可预测,不可预测,但它最大限度地滋养、激励和丰富了一切。这难道不是我们珍贵的家园吗?难道这不值得我们去爱吗?难道不应该把人类所有的智慧、勇气和宽容倾注在它身上,以保护它免遭退化和毁灭吗?难道我们不明白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吗?”从字里行间,读者可以感觉到译者在尽一切努力与作者发出共同的呼声,并感到译者和作者有着共同的环保理念。令人遗憾的是,这本书被批评为“毒草”。在今天对环境保护的强调中,回顾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译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强者抗争的精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类图书的翻译在科技出版业是罕见的。更有价值的是能够翻译这本书并保持其原有的味道。

3.科普创作为教育服务

教育对科学普及是不可或缺的。袁汉卿科普创作的一个重点是实践他的主张,把科普与教育的发展联系起来。在有文化的人群中,中小学生是科普教育的主要对象和科普工作的重点。

1954年至1956年间,他为年轻人写了《解决方案》、《铜的故事》和《糖的故事》。这本小册子《解法》从中国宋代大科学家沈括开始,在他的《孟茜笔谈》中讲述了一个故事:“在江西省潜山县的山区,有一股泉水从山上流下来,变成了一条小河。河里的水味道苦,颜色蓝,有点像胆汁。水烧干后,可以得到一个蓝色的明矾块,叫做“胆矾”。如果你把它放在铁锅里煮,铁锅上的颜色会逐渐变淡,铜会出现。”科学史上的这个小故事引起了化学初学者的兴趣。作者告诉读者理解科学的正确方法。这本名为《铜的故事》的小册子讲述了铜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铜的开采、冶炼和精炼、纯铜和铜合金之间的区别以及它们的不同用途、铜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辉煌成就以及中国铜冶炼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本书语言简洁,内容丰富,并配有一页彩色插页——各种铜矿地图。这的确是一本简单易懂的关于工业常识的小书。

1975年,他患脑血栓后,右侧偏瘫。由于半身不遂,他决心夺回在文化大革命中失去的时间,坚持用左手写字,还计划写一部中国化学和立体化学史。但是即使是健康的人也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他转而在报纸上发表短文。从1980年到1988年,他非常重视中学教育,引进了拉瓦锡、道尔顿、门捷列夫等26位世界著名化学家。这些科学家的生活和成就以及他们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都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他们的崇高理想、顽强意志和为科学事业献身创新的精神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这些系列文章受到了许多中学教师的欢迎,为他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由于我国科普作家的英语水平不高,许多信息来源不可靠,甚至是错误的。可以说,袁汉卿的这些文章对纠正外国科学家的传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曾经告诉我,引用的材料必须是可靠的,必须是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要知道在哪里查阅,什么作品,绝对不能道听途说。他的文章发表后,他收到了大量读者来信,有些是他亲自回复的,有些是他口述给他的秘书写的,并亲自签名。一位化学老师告诉我,他一直很珍惜这位老科学家手写的回复。

为了弥补中学教师对化学历史事件和科学家了解太少的问题,他借助学生的应力文写了50多万字的《重要化学事实》。在写作过程中,他口述了它,嬴先生记录了它,然后仔细地修改了它。他还要求应先生从北京各大图书馆借阅大量外文资料,并逐一核实。其中200多张照片是他的秘书在照相馆拍的。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首次出版。为了拍一张外国科学家的照片,他还给这位科学家的亲属写了一封信。没有人认为这位科学家的亲戚送来了照片。在这方面,袁汉卿得到宝藏时非常兴奋。他在序言中指出:“居里夫人与中国学生施士元的照片;居里夫人的女儿、女婿和钱三强;霍尼施密特和梁树全;保龄球夫妇和唐有祺在长城的照片“都是珍贵的纪念品”儿子寄来的科塞尔父亲的照片也是一张罕见的照片”。该书于1989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并被授予首届“国家科技史优秀图书”荣誉称号。

3.科普创作与科学研究是同步的

袁汉卿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化学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积累研究史料,后来成为中国古代化学史研究的权威。当他的科研重点转向化学史研究时,他也发起了科普创作,其中一些是研究过程的副产品。他的许多关于科学史的文章都是半通俗和半学术性的,可以作为科普读物来阅读。

德拜教授发表于1937年《化学通讯》第2卷第3期,是他最早的科普文章。此外,同年出版的《列宁格勒周期表纪念碑》和《西班牙化学家导论》具有相同的性质。

1954年10月25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含镍白铜——中国古代化学成就之一》是他后期科普作品的代表作。在这篇短文中,他从学生常用的白铜墨盒开始,指出“青铜和黄铜在我国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在其他国家使用它们还不算晚。只有我国的一种特殊产品白铜成为历史上的产出产品之一,”他补充说,指出不到100年前镍被用作电镀原料,而镍在我国被用作白铜已有2000多年。

1975年,瘫痪后,他认为他的业余工作是写科普文章。他在《北京晚报》的“100字”专栏中发表了“科学”和“技术”两个词的溯源”、“诺贝尔遗嘱与诺贝尔奖”、“x射线漫谈”和“马与发现氧气的问题”等文章,受到读者的传阅和欢迎。

这附近有点小事故。当《科学》和《技术》出版时,它们引起了争议。一位叫焦秀起的同志写了一篇题为《格致》不等于《科学》的文章,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袁汉卿对此非常重视并保存了这篇文章。事实上,为了写好这篇文章,他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查阅北京图书馆的《格致简编》,给上海的格致中学写信核实情况,向在中学教中文的女儿了解鲁迅先生在《呐喊》的序言中提到“格致”一词。不久,又有一篇文章写了反对焦文。有一天,焦秀起来了,说她在上课,袁汉卿则反复说,许多问题只有通过论证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并鼓励她经常写文章。

袁汉卿在撰写科普文章和研究科学史方面非常严格。他写了一篇题为《中国化学史研究近年来的进展》的文章,只有16000多字和115篇参考文献。为了确定纸张的来源,他曾经虚心请教过考古学家夏奈。他说:“我更倾向于认为纸是在西汉时期开始存在的,基于1942年在中国西北额济纳河附近的发掘。”然而,当夏奈就此事采访袁汉卿时,他诚恳地表示证据不足。所以袁汉卿接受了夏老的建议。

在袁汉卿留下的书籍中,有一本是1948年9月7日购买的《科学通讯》。那天是他的生日,这表明了他对这本书的珍惜和热爱。这本书的作者是海登,一位20世纪40年代世界著名的英国生物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坚持每周给伦敦的《工人日报》写一篇科学论文,至少持续了六七年。当德国元帅戈培尔威胁要用一枚12吨重的导弹袭击伦敦时,海登明确指出,这种导弹“不能任意控制,也不能精确瞄准,而且威力也不大。”他的科普文章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的士气。那时,当伦敦的剧场仍然拥挤的时候,导弹到处都在飞。海登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来研究科学。科普作品事关时政民生。这些特点正是袁汉卿所追求的。后来的事实表明,袁汉卿正是这样一位科学家,他把科普作为自己科学生涯的一部分。

在他78岁生日的时候,他曾经为自己写了一首“自嘲”的诗:“当一个人的生命结束时,他会醒来嘲笑柯南。张竹浪砸砖,张江烟飞还是在职。大海已经流过很多次了,欧洲的风和雨收集了更多的灰尘。莫寒为在后来的研究中迷失方向而感到羞愧,他的青春浪费了,珍惜了那些挥之不去的波浪这最后两句话充分展示了他不屈不挠、不断自我完善和努力工作的精神。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他生命中的某个时期,而在于他一生的始终。

袁汉卿为他最喜爱的科学事业奋斗了65年。他的工作从一个变到另一个,但他对科学事业的执着精神没有改变。直到1994年他的生命结束,他的足迹一直深深地留在祖国的土地上。一个人的历史早已过去,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永恒的。今天的科学家应该从老一代科学家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专访王晓东院士:作为先驱,总要经历冷暖

全文共 2081 字

+ 加入清单

王晓东正在接受Guangming.com的独家采访。

早春的中午,阳光灿烂。当记者赶到中国科技馆时,王晓东正在低头看下午讲座的材料。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陈东,主题为“免疫疾病与免疫治疗”。对话主持人王晓东在现场与陈东及观众互动。

王晓东相当低调,很少引人注目。例外的是,他和生物学中的其他几只“大牛”总是以随机组合的方式出现在一些流行科学和科学活动的现场。饶毅、石、、...外界羡慕他的“朋友圈”。

说出真相的勇气

当饶毅落选为院士时,王晓东抵制不公正,支持饶毅“不仅是作为一个国际公认的科学家,而且作为一个有良知和敢于说真话的学者”他直截了当地说,“标准院士不是一个可以打扮的小女孩。”

"你有没有想过说真话会得罪人?"

“总会有得罪人的事情。但哪个更重要,冒犯他人还是你心目中的公平和正义?”王晓东反问了一句。

王晓东身上有很多标签。他在41岁时被选为国家科学院的成员。他成为当时在美国学习的20多万名学生中第一个进入美国科学最高殿堂的中国大陆学生。他也是最年轻的学者之一。他还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盛研究院”)院长、百吉神州创始人,现任未来论坛主办的“未来科学奖”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

在朋友眼里,王晓东是科研的“大神”。陈东说,他第一次见到王晓东是在很远的地方,当时他已经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当时他正在耶鲁大学做演讲,还是一名博士后。同样从美国留学归来的石说,王晓东“已经达到了中国科学家走出新中国所能达到的美国最高地位”。

我很高兴我选择了回家。

除了在生物学上“互相领导”之外,他的“朋友圈”还有一个共同特征,所有人都选择重返工作岗位。石龚毅说,王晓东的话促使他决定回国。

“在国外,我们有很多思想交流和学术合作,回国的选择也相互鼓励。我们这一代有许多共同的时代品牌。”王晓东习惯性地淡化他的影响。

“我很高兴我选择了回家的路,”王晓东说。“一方面,我的科学研究还在继续,至少不会比国外差。另一方面,我可以在科学研究之外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回归中国最明显的客观影响可能是两个,”王晓东解释道。“首先,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表明我们也可以在中国进行世界级的科学研究。现在年轻人的回归已经很明显了。第二,在这些人真正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后,一些依靠宣传和欺骗的科学家主导中国科学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在陈东看来,一方面,他们“把国外的一些前沿科学领域带回了中国”,另一方面,“自从我们回来以后,我们一直在与原有的科学研究体系进行斗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还将促进中国人对科学研究体系的思考”。

要探索改革,人们必须总是经历温度的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王晓东的三个字几乎可以等同于北生的三个字。从2003年他和邓兴旺共同担任联合所长,到2010年他担任专职所长,到今天,他已经在北盛学院徘徊了近15年。

2005年12月9日,北盛学院举行了揭牌仪式,由于嘉宾和嘉宾的数量和“重量”,一度被称为“最佳”揭牌仪式。当时,除了许多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学者以及国家科技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之外,还有13名副部级以上的领导人。在当时各种规模的“流行”揭幕仪式中,这样的场景确实很难看到。

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场”,北盛研究院有着许多承诺和期望。王晓东从回家的那一刻起就在想:中国科学发展需要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让科学在中国影响世界?

他决定从两个方面着手:创造环境和引进人才。支持科学家、服务科学家、让科学家不受干扰地学习已经成为王晓东哲学的一部分。“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场,北盛学院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建立一个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和制度环境,并以此为载体吸引受过科学训练和追求科学的青年回国。”

十多年后,北盛研究所交出了它的成绩单:它的研究人员已经在《科学》、《自然》和《细胞》等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了30多篇论文,质量在业界首屈一指。2012年,世界著名研究机构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授予来自17个国家的28名研究人员“国际杰出青年科学家”称号。在7名中国入选者中,北盛学院独占4席。王晓东本人也获得了许多奖项,如2013年秋仕奖和首都杰出人才奖。

然而,这样一个“开创性”和富有成效的研究机构曾经面临着资金短缺和人才流失的困境。王晓东遗憾地说:“北盛倡导的‘专注科研,引领世界’似乎仍然有些高和低,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在过去10年里科研经费的大幅增加,北盛的经费支持并没有多大变化。”。

成就和困难交织在一起。当年,王晓东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的?“一方面,它实现了,甚至超过了我的愿望。我们的许多年轻科学家确实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各自的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另一方面,这真的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作为先锋,你总是要经历各种各样的变化。”

尽管有一些遗憾,但在理顺了资金来源等一系列问题后,北盛学院现在正面临着“光明的未来”。去年10月,北盛研究所邀请了国内外许多著名的生物科学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对研究所10年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最终的评价是:北盛学院已经“成为领先的精英学院之一”。

当被问及王晓东是否会继续与北盛学院同行时,他给出了一个极其坚定的肯定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俄国革命的先驱——12月党人

全文共 2026 字

+ 加入清单

1818年9月的一天,在彼得堡皇家近卫军营地,几名年轻的军官在上尉雷列耶夫的房间里正低声而热烈地议论着什么。这时,从外面走进一个高大而英俊的青年人,房间里的人一见他进来,马上一起欢呼:"你终于回来,我们正谈论着呢!"看来,他们彼此都很熟。

进来的人姓恰达耶夫,也是一名近卫军军官,他刚从法国旅行回来。

"你们谈论些什么?"恰达耶夫问。

"那还有什么?当然是你和你的法国之行。怎么样?你带回些什么?"年轻的军官们迫不及待地问。

"我带回了你们最需要的东西,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著作,凡是我能弄到的都带回来了,他们的著作在法国是禁书。贵族们每天都在担心哪一天会再来一次革命,所以他们禁止出版这些人的书。"

"伏尔泰在《老实人》中不是说过吗,要紧的是耕种自己的园地。这话说得真精彩,我们要做的,不就是耕种俄国这块土地吗?俄国需要的是象法国那样的革命!"雷列耶夫激动地说。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宣传,俄国到处都是黑暗、愚昧、落后,我们要象法国人那样搞思想启蒙。所以,在俄国出版伏尔泰等人的著作是非常必要的。"雷列耶夫说。

"我认为,在俄国,我们要先推翻沙皇,消灭野蛮的农奴制。你们还记得普希金的《自由颂》吗?"一名军官说。"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

专制的暴君和魔王,

我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

你的覆灭,你子孙的死亡。"

有诗人气质的雷列耶夫和几名军官一齐大声背诵普希金《自由颂》的最后一节。普希金和这些人是亲密的朋友,对于普希金的诗,他们都非常喜欢,也非常熟悉。

"说到普希金,他的勇气我们都比不上,虽然还不到20岁,诗写得却非常有力量。有自由思想的青年人都会喜欢他的诗。我去法国之前,他为我送行,还送我一首诗,你们看吧,看最后一节,写得多么好!"恰达耶夫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本子递给雷列耶夫。

雷列耶夫一看,诗的题目是《致恰达耶夫》最后一节写道:

"朋友,相信吧,迷人的幸福的晨辰

就要上升,射出光芒,

俄罗斯要从睡梦中苏醒,

在专制暴政的废墟上

将会写上我们姓名的字样。"

"太好了!"

"真棒!"

"好极了!"

年轻的军官们激动地纷纷称赞。他们是一些有头脑的贵族青年,在1812年的卫国战争中他们追击拿破仑的法军,一直打到巴黎。在那里,他们受到启蒙思想的熏陶,看到了大革命给法国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自由、民主、平等这些字眼,让这些年轻人热血沸腾。是啊,英国、法国都发生了革命,日益强大起来,而俄国呢,还是落后反动的专制农奴制。他们决心改变这种黑暗现实。

恰达耶夫,雷列耶夫是年轻军官们的领袖,他们成立了秘密的革命团体和小组,在俄国各地从事宣传鼓动工作,等待时机,准备先在彼得堡发动一次起义。

转眼1825年底。老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死了。他没有子女,谁来继位呢?俄国枢密院大臣和大主教最后决定由沙皇的二弟康斯坦丁继承皇位。于是,他们派信使去迎接远在华沙的康斯坦丁回国。

但是,康斯坦丁从华沙写信回来,表示自己不愿当沙皇,声明放弃继承权。

这时,沙皇的三弟尼古拉趁机写信给二哥康斯坦丁,表示自己想当沙皇。康斯坦丁马上同意了。于是,枢密院通告全国臣民,决定在12月14日举行正式的登基仪式。

12月14日清晨,全副武装的3000多名近卫军突然开进彼得堡的元老院广场,围绕着彼得大帝的铜像排成一个战斗的方阵,领头的军官正是雷列耶夫,恰达耶夫等人。

"打倒专制暴君沙皇!"

"制定宪法!"

"要求民主!"

"要求自由!"

"废除农奴制!"

近卫军突然高呼口号,洪亮的口号声惊醒了彼得堡市民,他们兴奋地打开窗子,注视着近卫军官兵,为他们呐喊助威。口号声传到了皇宫,正在试穿登基新衣的尼古拉大为惊恐,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个时候会有人反对他。他恼羞成怒,大声吼道:"马上集合军队,消灭这群叛党!"

"是"。

"是"。

大臣和将军们急忙出了皇宫去调集军队。一队骑兵向起义者冲去,他们高举雪亮的马刀,气势汹汹,"砰!""砰!"突然一阵枪响,沙皇的骑兵纷纷落马,后边的又冲上来,起义者还以密集的射击,沙皇的人马自相践踏,混乱一片。

勇敢的起义者鼓舞了广大的市民。中午时分,彼得堡的穷苦工人、手工业者、贫民纷纷涌向广场,用砖头瓦块袭击政府军。起义的队伍迅速扩大了。

这时,彼得堡城外的炮兵开了进来,尼古拉命令大炮对准广场袭击。一颗颗炮弹在广场中央爆炸,起义的人群很挤,不一会儿广场上就血流成河,起义队伍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出广场。沙皇的骑兵又猛冲过来,雷列耶夫指挥士兵顽强抵抗,但因寡不敌众,起义队伍很快溃散了。恰达耶夫和雷列耶夫被沙皇抓住,关进监狱。

半个月以后,即在12月29日,俄国南部的乌春兰士兵发动起义,结果也被残酷镇压下去。

因为彼得堡和乌克兰起义正好是在俄历12月,他们又是相同组织发起的,所以历史书上把领导这次起义的成员称为"12月党人"。

起义失败之后,12月党人的五位领袖雷列耶夫,恰达耶夫等人被绞死,100多人被流放西伯利亚,600多人受到牵连被判刑。

12月党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们英勇无畏反抗暴政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来的俄国革命者。

展开阅读全文

比特币先驱亚当·巴克表示,Theranos是“以太坊般的”

全文共 1010 字

+ 加入清单

Blockstream首席执行官Adam Back是后来在比特币(BTC)挖掘算法中使用的hashcash 工作量证明(PoW)系统的发明者,曾将以太坊(ETH)与现已倒闭的生物技术初创公司Theranos进行了争议。

作为11月26日发布的Twitter交流的一部分,Back声称以太坊所谓的过高承诺可以与Theranos的失败进行比较。他认为:

“ Theranos具有几代医学测试设备,并极大地推动了他们的工程师。管理层太过夸张地推销了它可以做的事情以及对技术状态的虚假陈述。就像以太坊一样。”

从斯坦福大学到硅谷再到SEC

Theranos的警告性故事由于其创始人的早熟和令人眼花of乱的炒作和崩溃轨迹而获得了接近传奇的地位。

这家初创企业由斯坦福大学辍学的伊丽莎白·霍尔姆斯(Elizabeth Holmes)创办,当时只有19岁,其革命性的承诺通过使用纳米技术和机器人技术,以一种开创性的新形式的血液样本测试重塑生物医学产业,从而重塑了生物医学产业。

从她的登峰造极之作全球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女性亿万富豪,福尔摩斯结束了她的公职生涯中的耻辱当Theranos在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来了。在2018年达成的和解中,监管机构将这家曾经价值90亿美元的企业判定为秘密的,“ 精心设计的,长达数年的欺诈行为”。

在昨天回应Back在Twitter上的论点时,前比特币核心开发人员Peter Todd将Theranos的经验扩展到以太坊之外,明确指出:

“ Theranos是一次成功的骗局,因为他们确实在开发新技术。这个骗局是在说谎该技术实际上可以做什么并掩盖故障。很多区块链技术都在这样做:ETH,Teechan,Tierion,Ripple甚至Zcash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如此。

党派分歧

Back和Todd的评论都引发了社区成员的强烈分歧-可以预见的是,在所谓的比特币极简主义者和以太坊倡导者之间,部落之间的分歧正在扩大。

其他人表示他们的不适,在一个成熟的欺诈行为危害大献殷勤生命与复仇项目的愿望的风险之间的比较。

另一个争论的焦点在于以太坊社区中普遍存在的开源开发和测试的可审计性,这与Theranos臭名昭著的隐形策略背道而驰。

本月早些时候,以太坊基金会团队负责人PéterSzilágyi 确认了该网络即将到来的升级伊斯坦布尔的日期为12月4日,该开发的开发已经通过一系列以GitHub仓库发布的以太坊改进提案进行了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加密银行先驱希望在整个行业获得更高的透明度

全文共 974 字

+ 加入清单

华尔街的资深人士和怀俄明州即将推出的“加密银行”Avanti背后的力量CaitlinLong督促加密行业的领导人提高透明度

华尔街资深人士和区块链先驱CaitlinLong在虚拟区块链周期间发布了演讲,督促加密货币界警惕稳定币和第三方托管资产所支撑的大量欠条。

Cointelegraph与Long开展了交谈,探讨了她对行业的建议和担忧,为什么加密用户必须保留对其私钥的控制权,以及为什么她认为尽管发生了3月的剧烈崩溃,比特币(BTC)是避险资产。

需要加强披露以增强对加密货币的信心

长说:“在加密行业,关于各种交易所和托管人提供的债务确实很少披露,”他督促加密社区“不要重现传统金融业所发生的事情。”

朗强调,加密用户无法说出行业的服务提供商是否具有偿付能力,他说:“我们不知道他们背负了债务,但我们不知道他们背负着债务,因为没有人公开任何东西。”

Long督促加密货币交易所和公司发布储备证明,并指出“上次我们实际上看到一些交易所真正在做储备证明是在2014年。”

另外,Long主张更多地使用审计公司,并补充说:“这是业界证明其确实值得我们业务和我们信任的最简单方法。”

太多IOU支撑着加密行业

Caitlin断言,有相当数量的“IOU”支撑着加密生态系统的关键部分。

她指出,尽管分析师估计约有25%的比特币和以太坊(ETH)由第三方托管,而75%则由第三方托管,但整个稳定币行业均建立在借据的基础上,并指出:

“确实,这个行业并不像你打开引擎盖时所想的那样固执己见。这就是为什么作为一个行业,重要的是要加强并开始披露交易所和保管人是否真正具有偿付能力。”

Long还督促加密用户保留对其私钥的控制权,并指出:

“如果你完全拥有自己的加密资产,则应该控制自己的密钥,我相信比特币是一种避险资产,正因为它没有人的欠条。”

“比特币是避险资产”

Long表示,她对比特币作为避险资产的信念并未因全球流动性危机中3月的剧烈崩溃而动摇,并指出:“我们所看到的行为与2008年黄金的行为完全一样。”

“最初,它开展了很大的修正,因为在每个人都只是随意出售所有商品的环境中,比特币的交易价格是24/7,很容易出售-这是一个流动的市场。”

她说:“仅仅因为它在最糟糕的交易日中没有表现为避险资产,并不意味着它不是避险资产,”她补充说,“我对此一点也不感到沮丧,因为我愿意以前看过。”

展开阅读全文

幼犬驱虫和疫苗次序 幼犬应该先驱虫吗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狗狗活波可爱,对人忠诚。而且养狗狗可以减轻焦虑哦,很多人选择饲养幼犬因为可以从小培养感情,幼犬没有形成坏的习惯,很容易教。当然,我们养狗狗就要对它们负责,所以为了狗狗健康着想,疫苗和驱虫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哦。幼犬驱虫和疫苗次序是什么? 幼犬应该先驱虫吗?

一、从时间方面来看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一只幼犬在出生以后的第四个星期就已经可以进行驱虫了。而且给幼犬做完驱虫之后,他们的食欲会变得更加的好,并且身体的生长与发育也会更健康。这都是因为驱虫之后,体内没有寄生虫跟他们争夺营养的原因。

其次就是在成犬进行配种之前其实也是要进行驱虫的,若是没有进行驱虫就交配的话,生下来的小狗很有可能从母体当中就自带寄生虫,这无疑会影响他们身体的成长发育。另外,幼犬在出生的第六个星期以后才能够接种疫苗,所以为了幼犬能够健康成长,还是应该先进行驱虫。

二、从安全性方面考虑

大家应该都知道出生的小奶狗非常容易拉肚子,而拉肚子对于幼犬来说是一件非常致命的事情,至于导致幼犬拉肚子的原因就是因为寄生虫。所以从安全性方面考虑,我们还是应该先驱虫。

三、从科学性方面考虑

首先我们知道疫苗是为了防御某些疾病的药剂,但是在注射这些药剂之前必须要保证幼犬的身体健康,而如果幼犬有寄生虫的话,那他们的身体肯定是处于不健康的状态,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先给幼犬进行驱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