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余姚

余姚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余姚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余姚问题。

分享

浏览

4443

文章

33

余姚属于哪个市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余姚属于浙江省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部宁绍平原。余姚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与宁波市江北区、海曙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接壤,西连绍兴市上虞区,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

余姚自古人杰地灵,是姚江学派的发祥地,也是虞世南、王守仁、黄宗羲、蒋梦麟、余秋雨、沈君山等人的故乡。宁波河姆渡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余姚属浙东盆地山区和浙北平原交叉地区,东西极距58.5公里,南北极距79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500.8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中间微陷。南部为四明山区,山峦起伏,散布大小不等的台地和谷地,最高峰大长山青虎湾岗海拔979米,中部为姚江冲积河谷平原,有弧山残丘,点缀两岸,北部为钱塘江、杭州湾冲积平原,全市耕地63.78万亩,园地9.33万亩,林地78.2万亩。素有五山二水三分田之称。

展开阅读全文

余姚四明山旅游攻略

全文共 1390 字

+ 加入清单

四明山镇位于余姚市最南端,与鄞、奉、嵊、虞四县市相邻,因地处四明山脉之巅而得名,是一个物产富饶、风景秀丽的高山集镇。去余姚四明山旅游之前,先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余姚四明山旅游攻略。

余姚四明山旅游景点攻略

1.白水宫

距余姚梁弄镇南8里的白山,有以瀑布和仙迹著名的白水宫。白山有治山、屏风、石层、云根四峰。石层和云根两峰之间,就是白水冲瀑布。瀑布长期奔泻,银珠飞溅,数里之内雾气腾腾,为历代文人骚客所咏叹。

石层峰北瀑布出水处有一岩洞,可容三五人,叫祠宇观,又名白水宫,即白公诵经问神之所。传说,东汉时,有下邳人刘纲,原为上虞县令,后因喜爱四明山水,便弃官偕夫人樊云翘,拜白公为师,向他学道炼丹。刘、樊二人在学道过程中,常比道术;刘纲作火烧礁屋,夫人禁之则灭;庭中有桃树两枝,各咒一树,使之相斗,刘纲所咒之桃不胜,走出篱外;刘纲唾痰盘中成鲤鱼,夫人唾痰成水獭吃掉鲤鱼;刘纲与夫人上四明山遇虎,刘纲禁虎不动,夫人则绳击虎头而摔回床边。最后得道仙时,白公也脚踏祥云来到大岗,口称“尔等夫妇道心精诚,心地善良,已成正果”,说完,刘、樊二人在大岗山顶,白日升仙。刘纲先上皂荚树而上天,夫人则平坐云气,冉冉飞举。传说虽然离奇,但足见此处山水灵秀。

唐天宝三年(744),唐玄宗遣使祷祠,因大岚山高路险,特令道士崔街和处士李建,将大岚的祠宇观移建到潺涛洞外的刘、樊修道的故居。宋政和六年(1116),宋徽宗下令扩建祠宇观,增建玉皇殿,并书“第九丹山赤水洞天”匾额,悬挂祠内。元代,道士毛永贞来主持祠宇观,见洞下石滩广阔,象平畴畦町,滩上多菖蒲、河车、芝草、苍平耳属等药材,生机盎然,名叫石田。试种水稻,亦有一、二成收获,因此在旁建石田山房,焚香修道。

2.白水潺涛

白水冲的削壁原多摩崖石刻,大多年久湮灭,仅存民国18年县长苗启平题的“白水潺涛”四个字,可供观赏。

据考古学者考证,白水宫遗址有两处,一在白水冲上游道士山南麓,面积小,遗物少,想是白水宫旧址。一在白水冲下平坡上,遗物较多,尚有大枫树十株、九龙松一颗、泉井一眼。石砌的宽阔大道,精美的山门台阶等。又寻得石田山房和清晖亭等遗址,是史料爱好者和考古学家的最好去处。

3.四窗岩

在大俞村境内,因岩中半高处有一岩洞,开四个大小不一小口,日月星光可透过四个石窗洞照射进去,人之于内,如觉窗口,故得此名,蒋介石下野住于奉化溪口时,曾来四窗岩游历。

4.道教洞天

教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世人以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怀仰慕。道教潜隐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静之山林,故多择有仙迹传说之处,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园融。历代以来,道侣栖止,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故洞天 福地已成为中国绵绣河山之胜境。

洞天福地,又名三十六小洞天。

四明山旅游相关

余姚四明山旅游交通指南

交通

T747(上海-宁波),上海火车站19:10发车,正点22:07到余姚(一般会晚点0.5-1小时)

T741(上海-宁波),上海火车站6:30发车,正点9:27到余姚

另开通多车次动车

余姚——四明山镇:

汽车南站有班车(中巴15/人),包面包车160-180,53KM,包车约1.5小时,中巴2小时

四明山镇返余姚:班车12:00(始发站),13:00(芦田途经),15:00(溪口途经)

余姚——上海:T746,15:41发车,正点18:40到达;T748,19:41发车,正点22:53到上海

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山赤水天。

展开阅读全文

余姚史前贝丘遗址出土了什么东西?井头山遗址距今多少年?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我国国内沿海地区埋深最大的一处古遗址,相信很多朋友们已经开始关注在2020年5月30日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到的井头山遗址了。这个突破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以往对史前遗址在分布时空框架及其规律的认识。

井头山遗址在我国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三七市镇三七市村,东距离田螺山遗址1.5公里处。早在2013年的时候,这个地方因为厂房的建设,在打桩的时候就发现了贝壳等物件。随后有科学考察人员进行考察后初步却认为该地是一处在浙江考古中从未发现过的史前贝丘遗址。

井头山遗址在地下8米左右的位置,基坑总计750平方米。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灰坑、橡子储藏坑、处理坑、烧土堆、烧土坑、食物处理点和器物加工等10多处遗迹。遗址中出土了各种可登记遗物数百件,这其中包括了大量先民食用之后所丢弃的各种海生贝类,有蚶、螺、牡蛎、蛏、蛤、蚝等;另外还有着人工制品陶器、石器、骨器、木器、贝器、编织物以及以阿邪动物的碎骨头等。

井头山遗址是我国浙江省境内迄今为止唯一一处被发现的史前贝丘遗址。其文化面貌、特征等与河姆渡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也与河姆渡文化来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井头山遗址中出土的物具有着很明显自身文化特征。就比如说陶器的主要器型是以釜、罐、圜底器为主,比较少的圈足器,没有三组器。与河姆渡文化中的小耳状、鸡冠耳状扳手等一些细节装饰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同时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会更加明显。

经过研究发现,井头山遗址已经距离今天大约有着7800-8300年的历史了,起生产方式主要是以海产捕捞为主,兼有采集和狩猎,以及早期的稻作农业。这项发现对我国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的研究有着非常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井头山遗址反映了全新世早中期环境变迁以及古海岸线人类活动的起源、发展的明确过程;对井头山遗址发现和发掘为全新世以来环境变迁,海侵时间、过程以及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的相互作用的人地关系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难得的案例。

展开阅读全文

余姚甲鱼

全文共 1360 字

+ 加入清单

余姚甲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余姚甲鱼是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的特产。余姚甲鱼外形色泽光亮,裙边光滑厚实富有弹性,体内脂肪较少呈自然黄,运动能力强,品质上乘,接近野生甲鱼。余姚甲鱼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余姚地处北纬30度线我国境内最东部,境内姚江水系为封闭水系,支流30余条,纵横交错,织成水网,并有众多湖塘水库,但只与宁波奉化江水系交汇在甬江三江口直趋入海,与其他淡水水系无交汇。有适合甲鱼生长最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甲鱼养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余姚甲鱼养殖历史悠久,但真正人工养殖的快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特别是近20年的发展,余姚甲鱼产业已进入规范、提高、做强的新时期。自2002年起,余姚市率先开始池塘生态甲鱼套养研究试验,在技术成熟后又陆续开展了虾塘、农田、大水面甲鱼套放养技术研究,发展到2013年,全市共构建出鱼塘套养、虾塘套养、农田套养等8种特色甲鱼养殖模式。其中虾塘套养、茭白田套养、水库放养模式还上升为宁波市地方标准并已在宁波全市推广。目前,全市生态甲鱼套养面积超3万亩,年产值超3个亿。2011年余姚被授予中国生态甲鱼之乡称号。

余姚甲鱼销售网络已覆盖了除西藏外的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形成了以生态养殖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品牌特色为依托,以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经济收入为目标的产业发展格局。

2013年,余姚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余姚甲鱼”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余姚甲鱼养殖区域地处浙东宁绍平原的余姚市,北纬29°39~30°21,东经120°52~121°25之间区域内,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接壤,西连上虞市,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养殖面积2006.67hm。 余姚甲鱼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具体地域是:滨海池塘甲鱼生态套养区包括黄家埠镇、临山镇、泗门镇、小曹娥镇;淡水池塘甲鱼生态套养区包括牟山镇、马渚镇、朗霞街道、低塘街道、凤山街道、阳明街道、兰江街道、梨洲街道;农田甲鱼生态套养区包括河姆渡镇、陆埠镇、三七市镇、大隐镇、丈亭镇;山区水域甲鱼增殖放流区包括四明山镇、大岚镇、梁弄镇、鹿亭乡共6个街道、14个镇和1个乡,全市265个行政村。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余姚甲鱼的主要特征是体型较薄,背甲色泽光亮,为青色或青黄色居多,背部光滑无明显的竖纹和凹凸,背疣不明显,腹部无明显的伤痕,腿部折褶较多,皮肤粗糙,裙边较宽且富有弹性,自然伸展且光滑,指爪色微黄,完整,长而锋利。余姚甲鱼解剖后血液鲜红多而稀,体内脂肪较少呈自然黄,肝脏呈鲜红色。 2.内在品质指标:常规营养检测分析,余姚甲鱼的每100g肌肉蛋白质含量为15.4g~18.6g,脂肪0.369g~0.5g,氨基酸总量为16.8g~18.9g。 3.安全要求:余姚甲鱼养殖按照国家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食品标准体系组织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5361—2010),余姚甲鱼产品质量依据《余姚甲鱼》(DB3302/T15.7-2009)、农办质[2013]17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茄果类蔬菜等55类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的通知》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余姚笋干菜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余姚笋干菜在明代就作为贡品进贡京城,色泽黄亮,肉质鲜嫩,味甘,香郁,被誉为“珍稀菜肴”。它的特点是储存持久、携带方便,鲜嫩可口,四季皆宜。余姚笋干菜的主要原料是雪里蕻和春笋,原材料的优劣会影响到质量,用冯村出产的原料做成的笋干菜口味最好,因为那地方水土特别适宜毛笋生长。余姚笋干菜可制作很多富有特色的菜肴,如泡汤、清蒸、烧鱼、炖鸡、煮豆腐、烤肉等等,荤素皆适,食之不嫌。据说,1总理来杭州时,总要让厨师炼制具宁波风味的特色菜――笋干菜烤肉。

余姚笋干菜的制作工序要求:选用鲜嫩毛笋,100市斤鲜笋切片后2日内晒干为4――5斤;雪里蕻也要嫩,洗净后当天晒燥,按100比3――4比例腌上若干天,然后晒干;用大锅,锅内放适量水,置笋干于底,舖干菜于上,先旺火烧,再文火烧,中间拌和均匀,待水干即可出锅。再用太阳晒至全干,放入酒甏储存。

余姚笋干菜大批量生产始于20世纪30年代,品牌为“唯一”,50年代后笋干菜制作遍及余姚各地,著名的品牌有“唯一”、“冯村”、“菜心园”、“牟山湖”、“过泡饭”等。

展开阅读全文

余姚绣花鞋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绣花鞋,是越地余姚的一朵民间剌绣艺术奇葩。据传说在鞋子上绣花习俗,盛于南宋时期,深受北俗绣花针法影响。绣花鞋,又称“花鞋”,图案采用当地四季花卉,融北方针绣,绣法有四种:缉绣、辫绣、拉锁针和直针绣。采用的线:常用有“红”、“绿”、“黄”,俗称“余姚三彩花线”。鞋子上绣花,一是绣在鞋面正中,二是绣在鞋帮合缝处。花样左右对称,富有美感。目前遗有北宋、南宋时期针法,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港地区仍有人来余姚考察这一绣花习俗。其鞋式共分七种:

1、儿童绣花鞋。主要有“宝宝囡囡鞋”( 又称“蝴蝶花鞋”)、“老虎头花鞋”、“狗头花鞋”、“狮子头鞋”,共同特点是在鞋面图案讲究一双大眼睛。

2、姑娘花鞋。主要鞋式有“蝶穿梅花花鞋”、“腊梅茶花花鞋”,“杨柳春篮”花鞋。

3、新娘绣花鞋。分“踏糕鞋”、“婚礼鞋”、“新娘鞋”三种。以花纹样,祝福新婚百年和好。

4、中年妇女花鞋。主要花鞋有“蓝采和花鞋”,由荷花、兰花、梅花组成,寓家庭和美,日子安康;“三梅花鞋”,以春梅、腊梅等花卉组成,辅以荷花纹样,寓品质高洁,勤俭持家。

5、老年绣花鞋。花样繁多,寓意深远,主要鞋种有:“祝寿花鞋”、“三荷花鞋”、“八仙花鞋”、“藕荷花鞋”、“万世称心鞋”、“福寿鞋”、“寿山福海鞋”、“十全十美鞋”等。

6、寿鞋绣花鞋。丧礼用鞋,主要有二双,一是“三荷万年青花鞋”,由三朵荷花加万年青花纹,喻脚踏荷花,进入佛国,荫泽子孙。二是“仙桥荷花鞋”,由荷花和桥组成,桥下有荷叶和藕,象征脚踏仙桥,进入仙境。

7、寡妇花鞋。只有一双,称“三兰花鞋”,由三朵兰花组成,花瓣以兰色为主,象征品质高洁,寡妇贞洁。

展开阅读全文

余姚草编

全文共 1112 字

+ 加入清单

草编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民间工艺,志载:余姚草编的历史至少在200年以上。清乾隆年间,编织草帽的工艺由外地传入余姚,《余姚六仓志》记述:“草帽俗名凉帽,女工所制。民谣流传:“姚北三件宝,棉花、白盐、草凉帽。”解放后,余姚在城区南滨江路,建立余姚草编工艺研究所和草编厂,负责全境草编工艺术技术、收购和产品外销。

在1922年前后,法国某洋行老板看到余姚妇女善编织,工艺精湛,工资低廉,便将南洋一带所产的金丝草原料运到余姚等地发放,组织编织成草帽,再销往欧美国家。以后,中外商客又相继在余姚城区、姚东长河设立几十家大小草帽行,草帽行雇佣的贩子频频活跃在当地,投放草料,收购凉帽。从此,以余姚为中心,形成了一个金丝草帽的商业网,余姚也因此而成为金丝草帽的加工生产中心,出现了“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尽是织帽人”的景象,“草编之乡”闻名遐尔。以金丝草为原料,制作程序是:先编织成帽坯,然后剪去帽坯缘的余草,放入漂白粉溶液里浸泡,约15个小时后取出,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阳光下曝晒,干后用光滑如卵的石块磨擦,再用熨斗烫平整,修光边毛,这样,一顶漂亮的金丝帽就编织完成了。金丝草帽的基本式样有四种,即:金丝两根蕊帽、金丝对花一根蕊帽、金双丝帽、喇叭式帽(又称长头颈帽)。金丝草帽洁白细软,手感极好,加上编织精细,使草帽显得光亮秀丽,雍容华贵,尤其受到欧美国家女士的青睐。金丝草帽编织在20年代后期有过蓬勃发展的兴旺局面,当时有1万多妇女参加编织,其年产量高达120万顶。草编妇女心灵手巧,技艺高超,令人叹为观止。1937年,抗战爆发,海运阻塞,原料中断,外销停滞,使处在辉煌时期的金丝草帽编织业几乎于灭绝的境地。

新中国诞生后,草帽编织业获得了新生。建立了“余姚草编工艺品厂”。特别是编织技术,在原有的平板编织基础上作了较大的改革,吸收、借鉴了竹编的技法,编织成重叠式的交眼,使织成的草帽给人以双层的感觉。又从一根蕊式发展到双根蕊、三根蕊、留空蕊、重叠蕊、辫编蕊式等。编织用的原料也由原来单一的金丝草逐渐发展到南特草、银丝草、咸草等10多种原料。 余姚草编,现已进一步发展到包括各种帽类、提篮、地毯、门帘、鞋子、玩具、礼品、包、垫等在内的数十个品种、1000多个式样,草编工艺品以其精致的工艺,新颖的图案而受到广泛好评。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草编工艺品大量出口,销往英、美、法、日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前余姚草编工艺与时俱进,值得一提的是,草编妇女用沿海特产的咸草,编织而成的咸草凉帽,成为继金丝草帽后最受人欢迎的草帽制品;当前余姚全市东部、西部地区,又种植蔺草,创办各种合资蔺草公司,用机械替代手工,制作草帽、草席、塌塌米等外销草编工艺术品。

展开阅读全文

余姚咸蛋

全文共 1198 字

+ 加入清单

余姚咸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余姚咸蛋

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牟山镇、梁弄镇、河姆渡镇、鹿亭乡、黄家埠镇、小曹娥镇、三七市镇、陆埠镇、大岚镇、临山镇、丈亭镇、大隐镇、马渚镇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申报“余姚咸蛋”和“余姚皮蛋”原产地地理标志的批复》,余政发﹝2011﹞104号

宁波金銮禽蛋食品有限公司《余姚咸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宁金办﹝2012﹞05号

余姚咸蛋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及辅料要求。

1.鸭蛋:

(1)品种:带圈白翼梢羽的本地麻鸭。

(2)饲养要求:

①饲养环境:饲养场地位于余姚境内湖区,每100只鸭设置鸭滩和水围面积均不小于50㎡。水围水深大于1m。

②饲养管理:饲料由本地产酒糟、贝壳粉、玉米粉、面粉、鱼粉等自配料混合而成,日粮中不得添加任何人工色素。

③鸭子的饲养环境、饲养过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兽药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原料蛋要求:不超过7天的本地产新鲜鸭蛋。蛋壳清洁、打开后蛋黄凸起,有韧性、蛋白澄清透明、无杂质、无异味、蛋内无血块及其他异物组织。

2.辅料:

(1)加工用水:应选自余姚四明山区水源,水质应符合国家关于生活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2)黄泥:应选自浙东四明山区的山黄泥,泥土无异味、无污染、无杂质、黏性好,干燥。

(3)食用盐:应符合国家关于食盐的标准规定。

二、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选蛋→配料→腌制→清洗→称重分级→真空包装→高温杀菌→冷却。

2.关键工艺:

(1)选蛋:通过旋转轻照、灯光1,剔除无毛孔、通透性差、沙壳蛋等不合格蛋。

(2)配料:

①腌制液制备:将食用盐和水按照一定配方混合搅拌均匀后,至浓度为28%至32%的盐水作为腌制液备用。

②料泥制备:将配制好的腌制液与山黄泥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料泥。

(3)腌制:

①盐水腌制:将挑选完后的新鲜鸭蛋逐层放入腌制液中腌制,当温度≥28℃时,腌制时间为25至30天;当温度20℃至28℃时,腌制时间为35至40天;当温度10℃至20℃时,腌制时间为60至70天;当温度≤10℃时,腌制时间为80天以上。

②料泥腌制:将新鲜鸭蛋均匀粘满料泥,表面撒一层草木灰或稻壳等进行腌制,腌制过程时间约同盐水腌制。

(4)清洗:清洁蛋壳表面,晾干。

(5)高温杀菌:咸蛋真空包装后进行高温灭菌,灭菌中心温度120℃至126℃,时间20至30分钟。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形态:剥壳后蛋白完整、不粘壳,蛋白无“蜂窝状”现象,蛋黄较结实,蛋黄与蛋白间具有一层灰黑色膜。

(2)色泽:蛋白清白,蛋黄红润或黄润。

(3)香气滋味:有余姚咸蛋特有的香气,咸淡适中,香味浓郁,蛋黄松沙可口,蛋白细腻、无异味。

2.理化指标:食盐(以氯化钠计)2%至6%;水分60%至68%;脂肪≥12%;挥发性盐基氮≤10mg/100g,铁≥3?g/100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余姚微雕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余姚微雕

微雕艺术品,就是在半粒米大小的象牙片上雕刻各种人物、动物,在放大镜下能清晰看到栩栩如生的造型。精妙绝伦的雕刻,被人们称之为“神工鬼斧,绝世之技。”

早在数千年前,我国已有微雕艺术品传世。余姚微雕传人李期慈,自幼爱好书画,学习微雕,刻苦钻研和练习雕刻,并自己制作刻刀。他制作的刻刀比绣花针还要细。雕刻时大都要安排在深夜万籁俱寂时,依靠心灵神感,做到心到、手到、意到,容大千世界于芥粒之中。他雕刻时,聚精会神,精神高度专注,不许一念之差,雕刻一件作品,往往要花上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

李期慈雕刻的微雕工艺品,俱是惊世之作。他在一粒米的四分之一大小的象牙片上,刻了一尊六面可看的阿弥陀佛座像,据说,是当今世界上最小的一座佛像。他在一粒米大小象牙片正反两面,雕刻出美国自1789年以来39位总统的头像。这件艺术品于1987年5月被送到美国洛杉矶展出。在展出的十天时间里,每天有几千名观众排着长队等候观赏,由于人实在太拥挤,不得不临时规定每位观众仅能观赏10秒钟。1988年1月,他又在一粒米大小的象牙片的一面,雕出美国39位总统头像,比原先缩小了一半。被送到美国亚特兰大展览。他还在口径只有3毫米小玻璃瓶内作油画,画成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用20倍的放大镜观看,画像五官清晰,色彩绚丽,神态栩栩如生。

余姚微雕工艺品,已在美国、日本等地引起轰动。其中一些象牙微雕,鼻烟壶、玻璃瓶内画,成为美国、日本一些博物馆、收藏家的珍藏品。

展开阅读全文

余姚瀑布仙茗

全文共 2174 字

+ 加入清单

余姚瀑布仙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余姚瀑布仙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瀑布仙茗”是中国第一个有正式品牌名号的古名茶。这并非空穴来风,她的前世今生有着五彩光环。

“瀑布仙茗”由河姆渡文化中的原始茶演绎而来。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它地处姚江岸边的四明山麓,与“瀑布仙茗”的原产地——余姚相连,同属四明山脉。如今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内陈列的樟科植物遗存,经专家鉴定为原始茶。而从同属河姆渡文化的田螺山遗址里挖掘出六千年前的古茶树根,经专家检测为山茶科中的山茶属植物,属下的植物组中有可能是茶树种,此后经中国农科院有关部门检测,其所含的茶氨酸为茶树所独有。这一切都在表明六千年前余姚已有茶的元素。“瀑布仙茗”自它诞生那天起,就沐浴在河姆渡原始文明的氛围中。

余姚的四明山是道教圣地。仙家道人丹丘子发现四明山中有大茗,惠泽余姚人虞洪,正如陆羽《茶经》所载:“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吾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虞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南朝道教医药家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记“茗菜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诗僧皎然作有“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与“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诗句……也许丹丘子是古代神化了的爱茶道士,但四明山里丰厚的地域文化处处可见道人与茶的影子,那大岚茶乡的茶仙祠里,供奉的不正是丹丘子茶仙吗?道教修道,佛教念经,皆用茶解渴驱睡、提神醒脑,以得到精神世界的升华。

茶圣陆羽著作的《茶经》是中国茶文化形成的标志。这部七千余字的经典著作中不仅多处写了余姚茶事,而且还在《茶经·八之出》中写了唯一有名号的茶叶——“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中国的茶区纵横数千里,遍及全国900多个县(市),《茶经》独有名号的茶为“瀑布仙茗”,这实在是余姚之荣幸。

后人对“瀑布仙茗”的出现往往以唐代《茶经》为准,而“瀑布仙茗”的名号其实是陆羽据当时“仙茗”的声望而记录。古人写-事,提倡“述而不作”。陆羽写《茶经》以史为证,自有出处。“仙茗”应出现在汉魏六朝时期。唐代名茶,已带有“茶”字,如阳羡茶、泸州茶,唐之前则没有“茶”字,把茶称谓“荼”、“荈”,而吴越一带又多称“茗”。《茶经》写“瀑布仙茗”未用“仙茶”而用“仙茗”,说明此茶在唐朝之前已有,并久享盛誉。汉魏六朝时代,修道之风盛行,何况“瀑布仙茗”有仙霭之气,“汉仙人丹丘子”示虞洪“山中有大茗”, 这个古名茶有声望、有质量,又有茶祠传之四方。《浙江省农业志》记述:“汉朝名士丹丘子,在余姚四明山的瀑布泉岭山中发现大茶树。”

余姚四明山上产茶始于汉魏六朝,盛于唐宋时代。“瀑布仙茗”出产年代之早,品牌之先,品质之优,名号之古,堪称中国第一古名茶。

当今余姚“瀑布仙茗”在传承中创新。2009年,该茶产量达655吨,在多次评茶中屡获金奖,为浙江省和宁波市名牌产品,并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等称号。

茶学泰斗庄晚芳教授曾题诗:“瀑布仙茗古著名,泉流胜迹万家迎,四明传记忆旧荈,味美香清寄友情。”

地域范围

余姚市位于浙东宁波平原,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市接壤,西连上虞市,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全市总面积1526.86平方公里,有21个乡镇街道,268个行政村。 余姚瀑布仙茗产自于四明山、大岚、梁弄、鹿亭、陆埠、大隐、河姆渡、三七市、丈亭、马渚、牟山、临山、兰江街道、梨洲街道、低塘街道、阳明街道、凤山街道等十七个乡镇(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20°52′00″~121°54′00″,北纬29°40′00″~30°23′00″,全市茶园面积6.1万亩,产量为655吨,产值1.2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余姚瀑布仙茗以品种、加工工艺为基础,推出“三色四字”系列产品,其中黄之绿茶对应“金韵”系列,设2个级别分别为24k、18k,金韵系列产品外形卷曲如螺、匀净、金色悦目,香高郁持久,滋味醇鲜回甘,汤色黄亮,叶底玉黄、细嫩成朵明亮;白之绿茶对应“雪韵”系列,设3个主级别(雪韵700、雪韵500、雪韵300)和1个副级别(普级),主级别的鲜叶嫩度基本一致,根据白化茶白化程度不同,内质不一的特性加以区别,雪韵系列产品外形卷曲如钩、匀净、绿翠镶金,香高鲜持久,汤色翠绿明亮,滋味鲜醇,叶底显白、嫩匀明亮;绿之绿茶对应“针形”、“龙珠”等2个系列,“针形”系列设5个级别,产品外形条紧略扁、匀净、色泽绿翠,香气嫩香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芽叶成朵、匀齐;龙珠系列设2个级别,即一级、二级,产品外形蟠曲、紧结、匀净,色泽砂绿油润,香高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绿亮,叶底芽叶成朵、匀整明亮。余姚瀑布仙茗丰富的产品构成,囊括高端品位特色珍稀产品和适合大众消费的低值产品,构成高、中、低三个层次的产品结构,从而达到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 (2)内在品质指标:水分含量≤6.5%,总灰分≤6.0%,碎末含量≤5.5%,粗纤维含量≤14.0%,水浸出物含量≥36.0% (3)质量安全要求:卫生指标执行GB 2762和GB 2763《新茶叶卫生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余姚年糕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余姚年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年糕是余姚市三七市镇的特色产品。近年来,在“生态育糕、品牌强糕”两大战略的引领下,三七市年糕走出宁波,远销到全国各地。

为了提高年糕品质,该镇近年来陆续建设了1万余亩年糕专用稻米基地,现在这里生产的年糕不仅外观洁白如玉,而且口感韧糯滑爽。同时,该镇积极引导年糕生产企业打响品牌,提高三七市年糕的知名度。为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该镇一些年糕生产企业近年还开发出多个品种多种规格的年糕产品,如统一精制年糕厂与中华老字号———宁波缸鸭狗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出火锅年糕、切片年糕、手工年糕等10多个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销售区域和销售量。

据统计,三七市镇现有上规模的年糕生产企业10多家,年生产能力达7000余吨,年销售收入超过2500万元。年糕已成为三七市镇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娃娃”。

展开阅读全文

余姚白羽王鸽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白羽王鸽是由美国育成的著名肉用鸽品种。由于其乳鸽生长快、饲养周期短,并可烹制出高档美味佳肴而成为快速发展的特禽品种。我市规模饲养王鸽始于1996年,目前全市规模最大的“余姚市恒大禽业有限公司”率先从深圳和南京引进种鸽,经过五年精心选育,已形成存栏种鸽1.5万对,并集育种、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市级“菜篮子”建设基地。近几年,又先后掘起“章臣鸽业有限公司”、“宏翔达养殖有限公司”、“振华禽业有限公司”等王鸽规模饲养场。我市现有种鸽2.3万对,可年繁育种鸽7万对和联产联销乳鸽30万只。( 余姚)

展开阅读全文

余姚葡萄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余姚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余姚是浙江省葡萄的重点产区之一,已有20余年栽培历史,栽培面积0.8万亩,投产面积0.75万亩,年产量1.68万吨。栽培区域集中分布在姚西北临山、黄家埠两个乡镇,主栽品种已有过去的“金皇后”、“巨峰”调整到“藤稔”、“美国提子”等优良品种。全市葡萄生产具有以下特点:栽培集中,规模大,拥有新庵、甘大舍等多个面积在世1500亩左右,常年产量达因3500吨左右的专业特色村;二、品种新、质量好,产地栽培品种均为当前市场最受欢迎的优良品种,如红提、青提、黑提等均具有味甜、色艳、粒大、耐贮的特点;三管理科技含量高,大都采用大棚、遮雨等设施栽培确保葡萄品质。余姚葡萄于7月中旬开始上市,供应期长达1个月,产地现行平均价在1.4?/FONT>2.0元/公斤之间,因其质量好,价格合理,深受消费者欢迎。每当葡萄上市时季,外地客商纷涌而来上门收购。全市葡萄主要销往杭州、宁波、温州、上海等大中城市。特别是“仙农”牌余姚葡萄,因其高规格的质量和精美的包装成为人们送礼的佳品。( 余姚)

展开阅读全文

余姚蜜梨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余姚蜜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余姚蜜梨栽培历史悠久,经验丰富,1987年以来发展很快,现基本形成以姚北平原小曹娥、泗门、低塘、朗霞等乡镇为主栽区,早中晚品种熟期配套的生产格局。全市栽培面积2.5万亩,产量2.61万吨,早熟蜜梨以翠冠、脆绿为主,中熟蜜梨以清香、黄花为主,其中早熟蜜梨面积达到1.5万亩左右,成为目前浙江省最大的早熟蜜梨产地。近年来全市梨果销势看好,市场已拓展到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广州等省内外城市,特别是早熟蜜梨因其果形美观,色泽佳,成熟早,质量好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套袋栽培梨果更成为市场宠儿,现行价为2.5元/公斤左右。梨果于7月20日左右开始大量上市,持续到8月底左右结束,供应期约1个半月。全市生产的鲜果具有个大、均匀、汁多、外观漂亮,含糖量高、品质好的优点。"舜水牌"、嫦娥牌"、等蜜梨品牌多次在浙江省、宁波市评比中获奖,成为省、宁波市优质农产品,其中"舜水牌"蜜梨夺得2000年浙江省精品水果展示会一等奖。全市拥有宁波市专业特色村--小曹娥镇曹一村,低塘镇果木园等一大批优质、高效梨生产基地和低塘早熟蜜梨种苗基地。( 余姚)

展开阅读全文

余姚杨梅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余姚杨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余姚杨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余姚杨梅冠天下,浙江余姚是中央农业部命名的全国杨梅之乡,种植杨梅历史悠久,据境内河姆渡遗址考证,早在7000年前就已有杨梅原种存在,人工栽培历史亦有2000余年。现有栽培面积8.1万亩,目前常年产量1.3万吨左右,今后随着幼令树增长,产量逐年增加。杨梅已销往北京、上海、广东、东北等全国各地,部份产品已进入香港国际市场。

全市杨梅重点分布在姚江流域两岸低山缓坡地带,基本形成了以姚东三七市镇、丈亭镇、河姆渡镇、余姚镇为主的荸荠种主产区,以姚西马渚镇、牟山镇为主的粉红种(西山白杨梅)主产区的生产格局。并在生产上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栽培面积全国最大、产量位居前列,成为全国最大的孛荠种产区;第二、栽培日趋标准化,省级地方标准《余姚杨梅系列标准》已在产区推广实施:第三、果品质量好,全市主栽品种荸荠种是国内专家首推鲜食兼加工良种,质量上乘,果均重10克,色艳多汁酸甜适口,富含各类矿质和维生素,拥有“鹤顶牌”余姚杨梅等省优质农产品品牌。( 余姚)

展开阅读全文

余姚名茶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余姚,地处浙江宁绍平原中部,素有“鱼米之乡”、“文献名邦”之称。七千年河姆渡文化孕育了我市悠久的产茶历史,九十年代以来,在调整茶叶产业结构上,大力开发名优茶,至1996年名优茶成为我市茶叶生产的半壁江山,并开发了七只名茶产品,主要分布于以四明山所辖的四明山镇、大岚镇、梁弄镇等山区半山区乡镇,全市目前名优茶产量已达350余吨。“余姚瀑布仙茗”是本市主要名茶,该名首见于晋《神异记》,后载于唐朝陆羽《茶经》,并在唐朝问世,名扬四海,是全国最古老的历史名茶之一。( 余姚)

展开阅读全文

余姚番鸭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产品名称:余姚番鸭

产品别名:瘤头鸭、呆头鸭

产品产地:宁波余姚

产品特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产品简介:番鸭又称瘤头鸭、呆头鸭,是一种优良的瘦肉型肉用鸭,它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耐粗食、适应性强、肉质鲜美、瘦肉率高等特点。

产品历史:余姚,地处浙江宁绍平原中部,素有“鱼米之乡”、“文献名邦”之称。余姚市番鸭养殖己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几年,经引进优良种鸭,进行品种选育改良,使余姚番鸭品种质量更优。生产性能更高,饲养量也逐年增加, 2000年肉鸭饲养量达300多万只,生产种苗500万只,其中苗鸭和肉鸭销往市外300多万,销售地区已至国内大陆各个省市。余姚番鸭毛色分黑花和纯白二种,成年个体重公鸭5.8kg、母鸭3.2kg,母鸭170-190日龄开产, 64周龄平均产蛋120枚, 83周龄202枚。肉鸭个体重: 75日龄公鸭3.8-4.3kg, 60日龄母鸭2.0-2.5kg,屠宰率87.2%,半净膛率78.5%。

展开阅读全文

余姚惠爱医院旧址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余姚惠爱医院旧址为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

余姚惠爱医院旧址位于余姚市凤山街道凤山社区阳明东路。惠爱医院,由中华基督教会宁绍区会发起筹建,美籍教徒捐助,于民国3年(1914年)3月正式成立。惠爱医院占地9亩,有西式楼房4幢,现仅存住院楼一幢。

住院楼坐北朝南,砖泥混作结构,二层西式洋楼。面南三间,方柱粗大。走廊设拱门,明间与西次间之间实墙隔开。面东三间,门窗残破,走廊石板铺砌。整座洋房呈半“凸”字形。

余姚惠爱医院旧址住院楼保存尚好,是余姚境内现存为数不多的教会医院之一,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凤山街道:凤山街道位于余姚市城区的东北部,是余姚的经济、文化中心。区域面积45.5平方公里,人口8万余人,辖8个行政村、6个社区、1个居民委员会。 凤山街道现有工贸企业近4000余家,其中工业企业1000余家,塑料、模具、机电、五金等行业集聚发展,三资企业50家,形成了良好的外资、外贸、外经“三外联动”格局。辖区内“中国塑料城”、“中国轻工(余姚)模具城”、“余姚五金。

展开阅读全文

余姚城隍庙大殿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余姚城隍庙大殿为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大殿位于余姚城区阳明东路南侧,始建于宋代,原在龙泉山东南麓,宋末迁至县衙的东首,现该处仅存大殿。相传城隍庙菩萨是古代守护城池的神。20世纪80年代城隍庙部分建筑迁建于龙泉山,存大殿。大殿坐北朝南,占地约430平方米,五开间,重檐歇山顶,翼角飞挑。明间抬梁式梁架,五柱十一檩。次间、梢间八柱落地。檐下设廊,檐柱上施斗拱。城隍庙历史悠久,古朴壮观,体现了浙东寺庙建筑的艺术特色。

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凤山街道:凤山街道位于余姚市城区的东北部,是余姚的经济、文化中心。区域面积45.5平方公里,人口8万余人,辖8个行政村、6个社区、1个居民委员会。 凤山街道现有工贸企业近4000余家,其中工业企业1000余家,塑料、模具、机电、五金等行业集聚发展,三资企业50家,形成了良好的外资、外贸、外经“三外联动”格局。辖区内“中国塑料城”、“中国轻工(余姚)模具城”、“余姚五金。

展开阅读全文

余姚汽车保养常识

全文共 2215 字

+ 加入清单

车主应该知道车要“三分修、七分养”,养护固然不能让汽车永葆青春,不过在保养汽车中,也有部分车主爱惜过度,损坏了爱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余姚汽车保养常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余姚汽车保养常识之四种浪费现象

第一种浪费:

保养太过“勤快”。赵小姐是个车盲,她经常会收到经销商发送的保养信息,新车才开了8000公里,赵小姐的机油已换过3次,机滤也换了3次,保养间隔里程3000公里都不到。汽车保养周期是指汽车保养的间隔里程或时间。保养频率高不是什么坏事,能更有效地保障车辆的各项性能,但过于频繁也没必要。科学地确定各类保养作业的间隔里程,能使汽车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同时也节省保养费用和修理费用。

第二种浪费:

追求高标号汽油。以为汽油标号越高越好的张先生,因爱护新车,两年来一直给爱车加97号汽油。一般车主都知道如果高档轿车长期使用低标号汽油,除了会产生爆震外,还会产生诸如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发动机内部零件损坏等问题,严重缩短发动机的寿命。因此,不少车主喜欢使用高标油。事实上,汽油标号并非越高越好,即使是高档车也不等于必须加高标油。

第三种浪费:

轮胎要进口的。有些人买轮胎特别喜欢强调“进口”,玩车的陈先生就是这样。但几次经历后陈先生发现,国外推出的新款轮胎对国内用户来说并不适用。有一次,他新换的轮胎只跑了一次山路,胎侧就起了包。国外平整的路面与国内的路况有着较大区别,进口轮胎在国内的道路上不一定有上佳表现,特别是胎侧的耐冲击力方面显然有些水土不服。一些国外品牌的轮胎在国内合资生产后,都根据国内道路状况在轮胎侧面增加了一层帘子布,从而大大增强了胎侧的抗冲击力,合资生产的轮胎在性能上完全能够替代进口货,而且价格更实惠。

第四种浪费:

机油太多。车主小王的新车刚过5000公里的首保,学会看机油标尺的小王“五一”时跑了2000公里的高速,害怕机油会不够,就将一位朋友送的一瓶机油添加了进去。谁知没多久,他的新车开始烧机油。这是因为小王的新车里机油太多了。发动机在工作时曲轴柄、连杆大端会产生剧烈的搅动,增加了发动机内部功率损失,还使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产生烧机油故障。应将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线之间为好。

余姚汽车保养常识具体如下:

1、及时清洗

遇到大雨天气时,车子返回后应进行及时清洗,否则可导致车辆下侧的空隙处积存污泥,这就是湿气得以藏匿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导致生锈的地方。

2、漆面保护

雨水中的酸性成分对汽车的漆面具有极强的腐蚀作用,久而久之就会对汽车的漆面造成损害,因此在雨水较多的季节,最好能给爱车进行一次漆面修容。

最简单的是打蜡,更长久更有效的是进行封釉容。无论何种方法,都给爱车穿上一件看不见的保护外衣,防止漆面褪色老化,让亮丽的车容常伴左右。

3、底盘护理

底盘是和地面最贴近的部位,受路况影响特别严重,一般这个部位最容易锈蚀斑斑,轮壳处甚至还可能松动穿孔。

因此,一定要注意汽车底盘的清洁防锈处理做一次底盘防锈处理,防锈效果可保持3个月时间。做完防锈护理还要注意不要用碱性清洗液冲洗车身及底盘,这样会影响防锈效果并缩短防锈时间。

4、点火启动

雨天,车主经常会碰到发动机不易启动的毛病,有时即使勉强启动起来,也是有气无力的。这种毛病最大的可能是出自点火系统因潮湿而产生的漏电。此外,可能是一到下雨天气变凉了,而封在分电盘内的热空气就有可能凝结成水滴而造成分电盘内部的小水灾,因而丧失了正常的点火功能。

一旦发现是因为点火系统的潮湿而造成点火不良、发动机性能下降的话,最好先用干燥的纸巾或干布把分电盘内外及电线等擦干,然后用专用干燥剂喷罐将干燥剂喷在分电盘盖、电瓶接头、火花塞、高压线及点火线圈等处,等一阵后就可启动发动机了。

5、制动除水

轿车制动系统绝大多数是双管路真空助力液压制动,值得重视的是,传递制动力的制动液具有极强的吸水性。如果有水进入制动液,在制动的过程中,摩擦产生的高温会使水气化。而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在制动液中被压缩,就会造成制动失灵甚至失效。

雨水多时,空气的湿度会越来越大,如果制动液在雨季到来之前就有少量水分,那将是很危险的。有些制动液吸水较严重的车辆,在制动液油杯盖上就能看见水珠。所以在保养时必须要检查制动液,以保证驾乘者的生命安全。

6、雨刮保养

雨水的增多必然让雨刮器承担更多的责任,因为雨天的路面及视线都不利于驾驶,如果雨刮器不能很好刷掉雨水,会给您行车安全带来很大危险,此时的雨刮器则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因此对它的检查保养要更加细心到位。

7、勤开空调

在室内防潮方面,开冷气是最好的方法,即使天气凉,只要设定温度,一并开启冷气并不会减少暖气的效果,反而可以增加除湿的功能。一遇天气放晴,将车子停在太阳下接受日晒,打开四门车窗,让室内空气对流一番,被晒热的车身会很快地排除内部淤积的水汽。

不用车时,干燥剂是代替空调除湿的好帮手,空气清新剂也有不少好处,又省电,两节电池便可不间断地用好长时间,有了这两样东西,再也不怕一开车门又湿又浊的空气迎面扑来了。

8、音响避潮

雨季来临湿度加大,CD唱片表面经常会有一层雾气,会产生读盘困眩,最好每隔一段时间擦洗一次。在安装CD驱动器时为了避免潮湿,不要安装在底板和座位下面,最好安装在车身的高处,但是不要安装在后风挡玻璃处,温度过高会使电子元件和激光头加速老化。

此外,为了防止音响潮湿,还可以在后行李箱中放个小型的除湿盒,安置稳当,以确保在行车时不会倾倒,隔一段时间需开启后备箱检视一番。#p#副标题#e#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