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京剧

京剧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京剧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京剧问题。

分享

浏览

1680

文章

108

京剧黑色脸谱代表什么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被视为中国国粹。1883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

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京剧脸谱颜色有红色、蓝色、黑色、白色、绿色、黄色、蓝色。每种颜色代表的人物类型不同,其中黑色脸谱代表着:

1.正直无私

黑色脸谱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是正直的形象代表,如“包公戏”里的包拯。

2.威武刚直

黑色脸谱表现人物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

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

展开阅读全文

京剧主要特点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1、程式化:京剧表演的过程和形式都已形成高度的规范和固定化,不同行当的唱念有各自不同的声腔,表演的动作,唱念做打等及服装,脸谱,道具等都有相当明确的规定。

2、服装特点:纹样在戏装中,不仅是美饰,也具有象征意义.皇家和大臣的服装多用龙纹图案,它是封建权威和尊严的象征;武将的开氅多用虎豹图案,象征勇猛;文生的褶子描绘梅、兰、竹、菊,与他们的性格气质有关;而谋士的戏装用极图、八卦来象征智慧和道术。

3、综合性:指京剧中包含了多种艺术形式,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京剧中结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4、舞台和时空方式 :京剧舞台过去没有大幕,观众一眼就能看清整个舞台.舞台上一般只有一张带“桌围”的桌子、两把带“椅披”的椅子,称为“一桌二椅“,桌围和椅披上都有装饰性的绣花。有时舞台上什么也没有.后来在台前增加了大幕,演戏之前用它把舞台遮掩起来。

5、虚拟性:京剧的场景和道具相当简单,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演员在台上用高度虚拟化的表演引发观众的想象和共鸣。

6、音乐的特点:京剧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西皮、二簧为主要唱腔.西皮的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 凑,唱腔流畅明快,适合于表现欢快、坚毅的情绪;二簧的旋律则较为平稳,节奏舒缓,唱腔凝重浑厚,更宜于抒发沉郁、悲愤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京剧脸谱表示忠勇义烈的是什么?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红脸

脸谱色彩的表现十分丰富,可谓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切性格特点尽情流露于色彩中。京剧脸谱表示忠勇义烈的是红脸,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京剧脸谱表示忠勇义烈的是红脸。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国内外都很流行,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三点: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其图案是程式化的。

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它以夸张的色彩变幻无穷的线条为人物增了强烈的审美效果。脸谱色彩的表现十分丰富,可谓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切性格特点尽情流露于色彩中。

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为:

红色

一般: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多为正面角色,例如关公等。

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特例:老人显示年轻红光犹在;坏人做了点好事。

黑色

一般: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其他:表示阴阳中的阴,用于鬼魂。肤色较黑或面貌丑陋。

白色

一般: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其他:和尙,太监脸谱;表示老人年迈。

紫色

一般: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如:徐延昭。

其他:面色不好,丑陋。

黄色

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金色

一般:神仙高人。

其他:猛将。

银色 神仙,妖怪。

绿色

一般: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王彦章。

其他:绿林好汉。

蓝色

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展开阅读全文

京剧前身是什么剧?有什么由来?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在千百年的文化传播中,有很多戏剧种类流传至今,如果要论最能代表中国的戏曲种类,那么一定要属京剧了,毕竟京剧是国粹的存在。那么问题来了,京剧前身是什么剧呢?

根据记载,京剧的形成时间大概有150年左右,其前身应该是徽剧,理由如下:乾隆年间,徽剧名家高朗亭、郝天寿等人,带着江南地区一些著名的戏剧班来到京城,慢慢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欢迎。大概到了公元1828年左右,大批徽剧演员入京,而此时的徽剧也吸收了汉剧中的西皮,又杂糅了昆区。秦腔等多种曲艺的精华,最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剧种,也正是大家现在所看到的国粹京剧。

综上所述,在徽剧演员的不断改良后,徽剧慢慢转变成十分受欢迎的京剧,由此可见,京剧的前身应该是徽剧。

展开阅读全文

京剧剧目有多少?著名的有哪些?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据统计,京剧剧目总计五千八百余个,其中绝大多数是传统剧目。在传统剧目中又可分为几大类:

一类是徽班原有剧目以及汉调剧目或徽、汉共有剧目,如《大回朝》、《奇双会》、《打樱桃》、《贵妃醉酒》、《罗成叫关》、《状元谱》、《战长沙》、《击鼓骂曹》、《当锏卖马》、《四进士》、《李陵碑》等;

另一类是从梆子移植过来的剧目,如《铁弓缘》、《辛安驿》、《玉堂春》、《大劈棺》等;

再一类是昆腔的剧目,如《思凡》、《闹学》、《游园》、《惊梦》、《打虎》、《山门》等;

还有些唱“啰啰”、“纽丝”的小戏,如《打面缸》、《小放牛》、《打花鼓》、《探亲家》等。

按照角色分类可以分为:

武戏:《三岔口》

生角:《四郎探母》、《文昭关》 、《空城计》、《群英会》、《借东风》、《大保国》、《三家店》

旦角:《霸王别姬》、《贵妃醉酒》、《龙凤呈祥》、《红娘》、《钓金龟》、《王宝钏》、《白蛇传》

净角:《铡美案》、《赤桑镇》

丑角:《活捉三郎》、《徐九经升官记》、《法门众生相》

展开阅读全文

京剧四大行当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如何区分?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中的四大行当分别是指:

1、“生”:一般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其中又可细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

2、“旦”:女性统称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龄、性格又可细分为许多行当。

3、“净”:是舞台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类型,脸部化妆最为丰富。

4、“丑”:"丑"角演员又称为"小花脸",丑角的出场常会带来满堂的笑声。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其中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戏曲演员从小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京剧的艺术特色。更好地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京剧中生代表什么?具体还有什么?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生代表“生行”的意思,是中国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泛指净、丑之外的男角色,具体可以分为老生、小生、娃娃生、武生、扇子生、冠生、穷生、雉尾生等。除了“生行”,京剧中的其它角色还有旦、净、丑、杂、武、流等,且各行当都有其自己的一套表演方式。

常见的“生行”角色:

老生:老生通常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例如《空城计》的诸葛亮、《蝴蝶杯》中的田云山等。

小生:小生通常扮演青年男性,大致包括褶子生(扇子生)、冠生、穷生、雉尾生(翎子生)、武小生等。

娃娃生:娃娃生通常扮演儿童角色,同时京剧中还有娃娃武生,例如《乾元山》的哪吒。

武生:武生通常扮演擅长武艺的人物,具体可分为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例如《长坂坡》的赵云、《十字坡》的武松等。

展开阅读全文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为什么?有几个行当?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共五大行当。但后来末行融入了生行,成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

“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

“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主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

“丑”主要是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展开阅读全文

京剧红色脸谱是什么性格?有什么特点?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红色脸谱一般代表的人物性格是忠贞、英勇、侠义,红色脸谱普遍用于正面的角色,比如关公、岳飞等英雄豪杰。但也有一些红色脸谱带有讽刺意义,代表是性格是虚伪,多为一些假好人。

京剧的脸谱颜色起源于生活,每个人面部表情多与人物的年龄、生理、经历、生活的自然条件等有密切关系,就像生活中人们常说的脸色,如:被惊吓脸部会煞白、生气脸部会通红、病弱脸部会青黄等,京剧就是通过脸谱颜色来表达人物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的揭示和生理特征的表演。

人们可以通过脸谱来辨认人物的性格特征和道德伦理特征,这样可以使得舞台上的人物形象更加简单明了,观众可以直接的感受到剧中人物的魅力。脸谱还有辨认角色的作用,脸谱只依靠颜色很难分辨剧中的人物是谁,所以脸谱会添加一些与人物身份有联系的特征,如:包拯黑额头的白月牙、孟良额头的红葫芦、姜维额头的阴阳图等,暗示的表示了人物的身份。

展开阅读全文

京剧中唱白脸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代表人物?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中脸谱的色彩是十分重要的,不同色彩的脸谱有着不同的含义,在京剧中白脸指的是在传统戏曲中奸臣的脸谱形象,通常指的是狡诈的反面人物,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为曹操、严嵩。而在日常生活中唱白脸指的是在矛盾和斗争之中充当蛮横强硬的角色。

在京剧脸谱中,红色则代表着勇敢忠良的角色即正面角色,主要代表人物为关羽;黑色脸谱代表着性格严肃不苟言笑的人,通常为中性,代表着智慧,主要代表人物为包公戏里的包拯,也象征着威武有力豪爽之人,比如三国戏当中的张飞;蓝色脸谱则代表性格方正不阿,桀骜不驯的人,主要代表人物为上天台中的马武以及连环套当中的窦尔墩。

京剧脸谱具有夸张性和象征性,通过夸张变形的图案和色彩来表明角色的性格特征,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具有一定的格式,内行的观众从脸谱上一眼就能辨认出角色是正派还是反派。

展开阅读全文

京剧中的马鞭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中的马鞭是京剧表演中具有代表性的道具。京剧马鞭来源于古时儿童用竹竿当马骑的游戏,在京剧演员手中,马鞭成为了一种常用的道具。京剧表演中,用演员挥舞马鞭的模拟化舞蹈,就能代表该人物正在骑马。

一根不长的竹竿(或木棍)上面缠上三圈或五圈彩色缨穗,既是马匹,又是马鞭。在京剧表演中,上马、下马、栓马、骑在马上的状态,全靠演员用模拟的舞蹈化动作来表现,而观众一看便知。因此,京剧中的马鞭,也能体现出京剧是一种写意的表演艺术。

京剧舞台上,除了实物道具之外,还有代用品作为道具。比如用桌子代替山石,人要上山,就站在桌子上;如果这山很高,就用两张桌子叠起来;要跳墙,就用桌子当墙;要睡觉,将身伏在桌上,用手支住头等进行表演。除此之外,椅子还可以代替窑门,代替牢门等。

展开阅读全文

京剧是什么?基本常识有哪些?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杂、武、流等行当,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

京剧脸谱中的不同颜色,能表现出角色的不同性格: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展开阅读全文

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是一种剧吗,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国粹,人们立刻能够想到京剧。自打京剧诞生以来,一直都受到人们的关注,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也被分为了两大类,一种是传统京剧,另一种是现代京剧。那么同为京剧,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区别又在哪里呢?

首先,发音上的区别。传统京剧的唱腔一直都在追求演唱时出现的各种效果,例如典雅、苍老、或者凄苦等。这些特有的技巧,在多年的舞台经验累积过程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京剧发音技巧。而现代京剧则有所转变,其中有一部分借鉴了传统京剧的技巧,同时又按照人物的思想感情入手,进行了一番大胆的融合。其次,音乐结构的区别。传统京剧里,人们没有办法听出一出戏的主题音乐,只能通过其旋律能够区分出来西皮或者二黄。现代京剧在音乐结构上做出了大胆的创新,其中除了有传统戏剧里的节奏之外,还融合了西方音乐的思想。最后,念白吐字的区别。这是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最大的区别,人们都知道传统京剧基本上以中州韵和湖广韵为主,念白要求伤口。而现代京剧全都以普通话作为基础,念白更有节奏感。

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在发音、音乐结构和念白吐字都有着很大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京剧脸谱有什么含义?其中表示忠勇侠义的是什么?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脸谱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代面”,后来演化形成了如今的脸谱艺术,在京剧中脸谱具有严格章法,各种人物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其中表示忠勇侠义的是红色脸谱,红色一般用来表示耿直、忠义、有血性,多表现正面角色,例如关羽、姜维、常遇春等。

脸谱颜色除了红色,常见的还有黑色、蓝色、绿色、黄色、白色等,黑色脸谱一般用于正直无私、刚正不阿、性格直爽、刚毅勇猛甚至鲁莽的人物,例如包拯、张飞、李逵等;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豪爽、暴躁的人物,例如窦尔敦、马武等;黄色脸谱表示凶狠残暴,例如宇文成都、典韦等;白色脸谱一般表示阴险奸诈,例如曹操、赵高等。

另外脸谱的谱式也有区别,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六分脸、太监脸以及小妖脸等,主要从人的五官部位、性格特征出发,以夸张、美化、象征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从而使观众一看就明白人物的属性。

展开阅读全文

京剧脸谱邮票价值多少收藏价值?京剧脸谱邮票介绍

全文共 1712 字

+ 加入清单

有很多集邮爱好者,对于一些邮票有着非常痴迷的感情,各种各样的邮票,每次发行的成套的邮票,如果能够收集齐,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虽然现在邮票已经很少见了,但是邮票曾经的存在也是不可消磨的。而在邮票中,有一种京剧脸谱邮票,分为很多种类,这种邮票有多高的收藏价值呢?

大家熟知的“京剧脸谱”邮票为1980年1月25日发行的“T45”,但其实早在1964邮政就已经计划发行“京剧脸谱”邮票,邮票志号为特62,全套8枚(未发行),由邮票设计家刘硕仁先生负责设计,分别为:孟良、李逵、黄盖、孙悟空、鲁智深、廉颇、张飞和窦尔敦。

但准备发行时,恰逢京剧改革,在这一时期,文化领域开展了一些文艺作品的错误批判和斗争,大搞“现代革命样板戏”,这套京剧脸谱邮票被指责是同革命样板戏唱对台戏。在当时极左思潮下,邮政总局决定不再发行这套邮票,并将已经印好的成品、半成品全部销毁。由北京造纸总厂通县造纸厂执行,因邮票带有背胶,较小的纸块胶结成团,排放垃圾时造成邮票失漏,致使有少量留存下来,但也是存世极少,既无成套票,也没有很好的品相。而“特62”编号一直空缺到1966年3月30日,才由刘硕仁先生设计的另一套《工业新产品》邮票代替其发行。

直到1979年6月“京剧脸谱”邮票的选题再次被提出,该套邮票仍由刘硕仁先生设计,因鲁智深的脸谱原稿和票样均被破坏,所以是重新设计的,其余7个图均按原邮票印样绘制,于1980年1月25日发行。至此延误了16年的“京剧脸谱”邮票最终得以问世,邮票编号为T45,其枚数、内容与“特62”相同。而特62“京剧脸谱”邮票又称“老脸谱”邮票,则成为了新中国十大珍邮之一。

在1989年9月香港雄狮邮票公司拍卖会上,特62“京剧脸谱”4分、10分邮票各1枚,标价5.5万元(港币)。1995年5月特62“京剧脸谱”中的孙悟空、黄盖、张飞和窦尔敦四枚邮票在香港拍卖会上以149500元(港币)成交。1996年5月20日,在第九届亚洲国际邮展期间举办的邮品拍卖会上,“孟良”(中上品)和“张飞”(上品)邮票分别以13万元和12.5万元成交。

2008年12月15日,上海泓盛以22.4万元的高价拍出了“孟良”邮票(票面略脏,有修补)。2010年北京诚轩春季拍卖会上,“廉颇”邮票(上中品)成交价达47.04万元。2012年12月,在香港InterasiaAuctions拍卖会上“窦尔敦”邮票拍出了109.25万港元。2017年4月2日,香港InterasiaAuctions拍卖会上特62《京剧脸谱》邮票中的“孙悟空”未发行邮票,以161万港币成交(折合人民币134.8万元)。

京剧,又称“皮黄”,形成于北京,是中国的“四大国粹”之一,除了京剧脸谱邮票,之后还发行的有T87“京剧旦角”邮票、2001年“京剧丑角”邮票、2007年“京剧生角”邮票和2008年“京剧净角”邮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时间和精力加入到了投资和收藏的市场中来了。当然,现在的收藏不仅仅限于收藏一些古玩字画等等,而且邮票的收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了,其中T45京剧脸谱邮票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T45京剧脸谱邮票顾名思义就是以我国传统的京剧文化中的脸谱为主题设计的一版邮票,T45京剧脸谱邮票是由中国人民邮政在1980年1月25日发行的,这套邮票是由刘硕仁设计的,总共8枚。由于它独特的文化因素所以T45京剧脸谱邮票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现如今,邮票的收藏和投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而且邮票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T45京剧脸谱邮票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其独特的主题也越来越受到投资于收藏爱好者的青睐。T45京剧脸谱邮票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京剧脸谱为主题,脸谱是我国京剧文化中为了表现人物性格而使用不同的色彩在脸部勾勒出不同的纹样,脸谱是我国戏剧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艺术。

T45京剧脸谱邮票的设计独特,色彩鲜明,再加上它的独特的文化因素,T45京剧脸谱邮票的回收价格一路攀升,市场行情也是一路看好的,因此T45京剧脸谱邮票是投资和收藏的精品。但是我们也要认清风险,谨慎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京剧的脸谱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戏剧中的面孔出现在数百年前。在12世纪和13世纪,小丑面部化妆的特点是在脸的中央有一个小白点,这是在宋杂剧金的表演中创造的。到了17和18世纪,京郊已经能够扮演许多不同性格的正面和负面形象,化妆艺术开始多样化。京剧形成于19世纪初,它的勾连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多彩京剧脸谱,一种造型艺术,不是普通的脸谱,与面具大不相同。它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它和京剧的唱腔、音乐、舞蹈和服装一样深刻。脸谱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和特征,不能被成千上万的人使用。

看一眼。京剧里有数百种脸谱。每种面部化妆都有一种主色,这是人物的基本颜色。例如,红色表示忠诚、勇气和正义。黑色意味着正直和坚决。白色表示足智多谋和狡猾。黄色意味着勇敢和残忍。蓝色表示坚韧、勇敢等。这种主色也是对自然肤色的艺术描绘,主要夸大了眉、眼、口、鼻、额五个部位。构图风格分为全脸、三瓦脸、六面、碎花脸等。光谱公式基于不同字符的形态特征。即使使用相同的光谱公式,对于不同的字符,不同部分的线条颜色绘制和颜色处理也是不同的。演员有不同的面孔和不同的轮廓。

京剧脸谱不仅具有很强的民族艺术特色,而且能表达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和好恶,区分忠诚与邪恶,区分善恶,寓意褒贬。例如,李悝jy的面部化妆需要调整,而不是打破,以充分反映他的善良,正直和粗鲁的独特性格。张飞是一只大脸盘的蝴蝶。表现出慷慨和谨慎的性格;楚霸王是一条长生眉,鱼眼睁得大大的,天空的眉毛一直被拉着,象征着勇敢和不可战胜,傲慢和悲恸。

展开阅读全文

被誉为“京剧之母”的汉剧文化

全文共 1198 字

+ 加入清单

现今社会好像没有什么年轻人喜欢看喜剧了,有看的都是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人还有喜欢看戏听戏的。一种文化的传承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今天带你们看看被誉为京剧之母”的汉剧文化,这是经过了四百多年的传承才具有了特定的文化内涵的,它是历史的文化记忆。一起走进武汉文化看看吧。

汉剧旧称楚调、汉调,又名楚腔、楚曲,初步形成于清代康乾年间,至嘉道年间走向进一步成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流行于湖北,远及湘、豫、川、陕、粤、皖、赣、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

汉剧的角色行当较为完整,共分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十大行。各行都有自己的表演程序,对兄弟剧种行当的丰富和发展有较大影响。在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上,汉剧为京剧的形成作出过特殊的贡献,对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赣剧等地方戏曲剧种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研究戏曲板腔体系、戏曲音乐结构演变的重要史料和进行艺术创新的资源。

汉调在中国戏曲史上最重大的贡献是直接孕育了我国称之为“国剧”的京剧,为庆贺乾隆皇帝八十岁生日,自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湖北汉调艺人亦随徽班“北上”,徽汉相互影响,同时吸取北京的秦腔及昆腔,逐渐融合,演变发展而成“班曰徽班,调曰汉调”的“皮黄”班,“二黄戏”。从声腔、板式、乐器、语音、剧目、演员、服饰、砌末等形成了一个上至清王朝慈祥太后所“独喜”,黎民百姓所“同赏”的新型剧种——京剧。(京剧之称,乃京城二黄班赴沪演出,由京班演变而来)。

汉剧在历史上不仅湖北一地,曾有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大河派的繁衍发展。汇入汉河为主的汉调(前期亦称楚曲、楚腔、楚调等)一直是湖北首出一指的主要地方戏剧种。楚调形成之后,外省而入的昆腔(昆曲)弋腔(弋阳腔),清戏等均曾被楚调所融汇,昆曲剧目中的长短句套曲声腔,汉剧改造成平板搬演,清戏的剧目也大量改编成皮黄演唱,仅高腔未被湖北汉剧所吸取,由常德汉剧所接纳传唱。

昔日的楚调,在荆楚大地有着“一统天下”的兴旺局面。这是由于汉口一地,九省通衢,占地势交通之利,因居于华中而四通八达;又因经济商贸物质,经与荆、襄、府、汉四大支流涌入汉水与长江交汇之汉口,商贸经济带来了地方戏曲的兴盛。地方戏曲的兴盛也推动经济的不断繁荣,“货到汉口就能卖,戏到汉口就能红”,成为经济与戏曲共同繁荣的形象写照。

经过四百年的发展,汉剧已形成特定的文化内涵。它是历史悠久的文化记忆,也是具有传承性的特色文化。随着汉剧渐渐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它就成了一种较为人熟知的文化现象。汉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能够帮助人们系统地去认识汉剧事物,了解古典戏曲文化的精髓,研究具有地域性的文化生活。同时,汉剧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部分内容,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积极作用。

猜你可能也喜欢:

潮州清明习俗知多少

具有原始景观的成都西岭雪山

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沈阳故宫

具有当地特色的武汉饮食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京剧张飞脸谱颜色 京剧张飞脸谱是什么颜色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张飞脸谱颜色是黑色,黑色脸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水浒戏”里的李逵。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有着一定的色彩含义,通常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京剧张飞脸谱颜色

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三点: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其图案是程式化的。

京剧脸谱的颜色代表不同个性人物。红色一般用来表示耿直、忠义,有血性,多表现正面角色。如:“三国戏”里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蓝色在京剧脸谱中,蓝色与绿色的含义相近,都是黑色的延伸,表示人物性格刚强、豪爽,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墩。

黑色最初也是用来表示人物肤色的,包公画黑脸表明他的皮肤黑,随着包拯铁面无私的公正形象备受推崇,黑色就符号化为一种性格的表征,经过延伸后,黑色脸谱一般用于正直无私,刚正不阿以及性格直爽刚毅而勇猛的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snp京剧脸谱面膜功效 snp京剧脸谱面膜真假

全文共 2153 字

+ 加入清单

snp京剧脸谱面膜是SNP在动物面膜差不多出的一款面膜,对于动物系列面膜大家应该心里都十分的了解,至于这款京剧面膜其实和动物面膜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集补水、保湿、去角质等多种功能的一款超实用面膜,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这款snp京剧脸谱面膜功效以及真假辨别相关知识。

用完要洗吗

对于面膜小编一直都是建议大家用完清洗,如果不洗感觉就像穿着丝袜在洗澡一样,久而久之也会对皮肤的毛也有堵塞风险,对于睡眠面膜看情况。

snp京剧脸谱面膜功效

主要功效镇定舒缓补水

滋润肌肤、补水:集中供应水分,是干燥和松弛的肌肤充满水分、紧致、清爽。

平衡油脂水分:是皮肤充满水封,避免过多的油脂和水分,让肌肤更平衡健康U区和T区同时管理,更清爽。

柔软光滑:水分集中,让粗糙的肌肤更柔软光滑。

强力保护肌肤:椰子水成分中含有补充肌肤水分,增强力度,保护肌肤。

滋润肌肤、补水:集中供应水分,是干燥和松弛的肌肤充满水分。

snp京剧脸谱面膜真假

一、SNP动物系列面膜特征1.系列包括:老虎款、熊猫款、海豹款和神龙款——

2.各款特色功能

(1)老虎款:延缓衰老,抗皱保湿,让肌肤更紧致、有弹力和光泽;(2)熊猫款:亮白补水保湿,让粗糙暗黑的肌肤充满能量;(3)海豹款:深层补水滋润,补充肌肤水分,让肌肤水分保持平衡;(4)神龙款:舒缓镇静,补水提亮肤色,特别适合皮肤敏感的MM使用。

3.正品SNP动物面膜包装特点

下面,萌猪将以老虎款面膜为例子,给各位分析一下正品的动物系列面膜包装的特点,看准这些特点,无论是哪个版本的假货都能快速辨别出来。

这就是老虎款面膜的纸盒,每个纸盒内有10片独立包装的面膜纸。正品纸盒印刷图案精致,颜色纯正,纸质硬朗,包装整体质感好。

来看这是纸盒背面,相关图片及其它说明文字相当清晰,不同系列的背部图案及标注说明是不尽相同的噢!

正品的纸盒和内包装袋子都是严格遵从一定的尺寸生产的,以袋子为例子,正品的标准尺寸为120mm×168mm,这个尺寸是不会变的,大家可以对照实测一下自己手里的货。

怕就单片内袋包装实拍,正品的袋子首先是质感好,手摸上去有类似磨砂的感觉,而不是有些仿品的光面感觉。另外,袋子切边相当规范,平直有度,袋子封边距离也是一致的,相当标准。

这是正品面膜打开盒子后的样子,10片独立装整整齐齐地叠放在内,韩国原装进口制造,背面有产品相关信息,盒装贴有相应动物图案标签,单片背后同样印有商品详细信息。

新新鲜鲜的面膜纸拉开是这样子的,叠放整齐,面膜纸质地较好,水水润润的感觉。

二、真假SNP动物面膜对比图解看过了上面的正品特征说明后,下面来看看真假SNP动物面膜对比有哪些不同之处——

1.盒子的整体外观

从盒装外观来看,假货的颜色是会比正品还要浅些。并且盒装下面那两行英文的颜色明显不一样,正品的是红棕色的,而假货导深棕色的。再看下两行英文的下方,正品下面是有小英文字母的,而假货却遗漏了。

2.盒子包装上的品牌标识细节

大家来看一个细节的对比,除去刚上面说的几个间题,我们再来看看盒装顶部的SNP标志的字母,注意看“P”字哦。正品的“P”字的尾巴是有间隙的,而假货的“P”字却紧紧连在一起。

3.单片包装的对比

从单片面膜包装来看,颜色就区别比较明显了,正品是橘红色的,而假货的颜色饱和度比较低,并且颜色有点脏,这里不得不说下印刷问题。一般大牌产品包装的颜色都会比较下成本用“专色”来印刷,因此印出来的颜色会比较鲜艳。而假货大都是为了节约成本,根本不会为了产品包装效果而在印刷上下成本。

4.钢印对比

通过对比可知,正品的底边边距折痕位置是比较宽的,而假货的边距比较短。在对比下钢印,正品钢印是英文和数字,并且凹凸感很强,一般国外产品都不是直接印生产日期的,他们会印个生产编号,正品的K0DO就是生产编号(具体这些数字代表什么,亲可百度啊),而假货除了都是数字外,钢印的数字凹凸感比较弱。

再看这个细节,对比下正品与假货单片面膜的包装,正品单片面膜的边缘是有切边的圆角形状。而假货面膜的边缘却是直角的。再看下老虎的鼻头位置,正品的鼻头是粉红色的,而假货老虎的鼻头颜色却是橘黄色的。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SNP京剧面膜怎么样

就是被这个要命的外表吸引了!事实证明用起来也很要命![哈哈]虽然面膜纸不薄,这个价格很耐斯啊,我们这种年轻可爱的学生就喜欢物有所值的东西,一开始以为就是卖个包装,其实不是哦,[萌]味道带点洗洁精肥皂水(这个我还是有点介意的)液体流动性有点强刚拿出来就会滴水,不过正因如此不会觉得油腻,第一次敷完拿下来我傻掉,不是说单纯的保个湿吗![晕],还是我敷久脑子进水了,居然觉得自己有点白(那种亮肤的白),把室友传唤到朕面前问了一下,确实皮肤亮了[害羞]当时我就蛤蛤蛤了!不过后来再用就......没有亮了的感觉(真的很奇怪Jayjun的樱花Dr.jart橙色药丸第一次用都觉得自己白了可是后来就再也没有用了)不过话讲回来!这一款补水还是可以的!当然不是那种水到像婴儿屁股那种程度。保湿没有Dr.jart好,但是也算好(好尴尬这么形容)[酷]自己有个tip觉得这款里面水超级多,就算往脸上加点水也觉得多,我就会装在小瓶子里,连着积两天也就是两袋多下来的精华,第三天中午或者下午用无印良品的化妆棉,三片差不多正好敷一下。我也是网上看别人这么做的!只是我不会在小瓶子里放太多水,听说放久了长细菌哈哈哈哈!

展开阅读全文

京剧脸谱知识

全文共 2158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那么你对京剧脸谱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京剧脸谱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京剧脸谱的色彩含义

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有:

红色

一般: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特例:老人显示年轻红光犹在;坏 人做了点好事。

黑色

一般: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其他:面色不好,丑陋。

白色

一般:阴险奸诈;刚愎自用。

其他:和尙,太监脸谱;表示 老人年迈。

紫色

一般: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其他:面色不好,丑陋。

黄色

勇猛而爆躁

金色

一般:神仙高人。

其他:猛将。

绿色

一般:勇猛,莽撞。

其他:绿林好汉。

蓝色

刚强阴险。

看过“京剧脸谱知识“

2、京剧脸谱的绘色方式

“脸谱”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这种脸部化妆主要用于净(花脸)和丑(小丑)。它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有一定的格式。内行的观众从脸谱上就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是使人厌恶。京剧那迷人的脸谱在中国戏剧无数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京剧脸谱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它通过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眼睛,额头和两颊通常被画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状,再加上夸张的嘴和鼻子,制造出所需的脸部效果。

京剧脸谱的描绘着色方式有揉·勾·抹·破四种基本型。

揉脸:是用手指将颜色揉满面部,再加重眉目及面部纹理轮廓,是一种像真性的脸谱。京剧《三国演义》戏中的关羽所揉的红脸,是按照小说、评书所描述的关羽面容而设计的,表示关羽面如重枣,卧蚕眉,单凤眼和七星痔。

勾脸:是用毛笔蘸颜色勾画眉目面纹,填充脸膛色彩,成为五光十色的图案。有的贴金敷银,华丽耀炫,光彩夺目。京剧《西游记·金钱豹》中的金钱豹即用勾脸,脸膛贴金,脑门上勾豹头形花纹,脸蛋上勾金钱图形,成为一种复杂的花脸,用以表示豹的凶猛。

抹脸:是用毛笔蘸白粉把脸的全部或一部分涂抹成白色,表示这一类人不以真面目示人,是一种饰伪性脸谱,又称粉脸。《三国演义》的曹操在京戏中是奸雄,用大白粉脸,脸上全涂白色。

破脸:是指左右图形不对称的脸谱,揉、勾、抹三种脸中都有破脸,是一种以贬意为主的脸谱。小说、评书中说宋朝初年的开国功臣郑子明雌雄眼,相貌丑陋,郑子明是京剧中采用破脸的典型人物。

根据脸谱的图案排列,又把脸谱分为以下四种:

1、整脸:最原始的脸谱形式,利用双眉把脸分为额和面两个部分的脸谱。

2、三块瓦脸:在整脸的基础上再利用口鼻把面部分为左右的脸谱。

3、花三块瓦脸:把三块瓦脸的分界边缘艺术化,加上各式图案的脸谱。

4、碎脸:三块瓦脸的变种,其分界边缘花形极大,破坏了原有的轮廓。

3、京剧脸谱的行当分类

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不同于其它国家任何戏剧的化妆。戏曲脸谱有着独特的迷人魅力。脸谱与戏曲人物角色的关系如何?是不是戏曲中的每个人物都需要勾画脸谱呢?回答是否定的,不是每个人物都要勾画脸谱,脸谱的勾画要按照人物角色的分类来进行。

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分行方法,近代以来,由于不少剧种的“末”行已逐渐归入“生”行,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每个行当又有若干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净”、两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一般来说,“生”、“旦”的化妆,是略施脂粉以达到美化的效果,这种化妆称为“俊扮”,也叫“素面”或“洁面”。其特征是“千人一面”,意思是说所有“生”行角色的面部化妆都大体一样,无论多少人物,从面部化妆看都是一张脸:“旦”行角色的面部化妆,也是无论多少人物,面部化妆都差不多。“生”、“旦”人物个性主要靠表演及服装等方面表现。

脸谱化妆,是用于“净”、“丑”行当的各种人物,以夸张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与“素面”的“生”、“旦”化妆形成对比。“净”、“丑”角色的勾脸是因人设谱,一人一谱,尽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种谱式组成,但却是一种性格妆,直接表现人物个性,有多少“净”、“丑”角色就有多少谱样,不相雷同。因此,脸谱化妆的特征是“千变万化”的.

“净”,俗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这类人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宽阔宏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气度恢宏。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廉颇等即是净扮。

净行人物按身份、性格及其艺术、技术特点的不同,大体上又可分为正净(俗称大花脸)、副净(俗称二花脸)、武净(俗称武二花)。副净中又有架子花脸和二花脸。

丑的俗称是小花脸或三花脸。“丑”(小花脸或三花脸),是喜剧角色,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多扮演滑稽调笑式的人物。在表演上一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齿清晰流利为主。可分文丑和武丑两大分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