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书画

书画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书画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书画问题。

分享

浏览

3518

文章

57

琴棋书画指的是什么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琴棋书画指的是弹琴、弈棋、书法、绘画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均起源于上古时期。在古代,琴棋书画,是文人雅士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常以此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古人说,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在古代,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大多指中国象棋和围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雅士(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即“文人四友”。琴棋书画不仅是人生雅事,更是个人文化素养的直观表现。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和必须掌握的四大才艺,因为抚琴对弈、能诗善画一直是才子们最向往和赏识的高雅形象。我隐在我的琴棋书画里,人离喧嚣越来越近,心与红尘渐行渐远。

展开阅读全文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的意思是什么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意思是文人的四大喜好是琴棋书画。

1、琴: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茉莉花》;

2、棋: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等;

3、书(书法、篆刻):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汉字等;

4、画(绘画):国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写意画等)、现代中国画(中国抽象油画、中国抽象国画等)、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等。

古代所说的“雅人四好”指的是琴棋书画。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大多指围棋和中国象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即“文人四友”。

展开阅读全文

书画同源的观点是谁提出的?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赵孟頫

书画同源的观点最早由赵孟頫提出。赵孟頫[fǔ],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赵孟頫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

书画同源的观点最早由赵孟頫提出。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赵孟頫于南宋末年曾任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隐居不仕。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赵孟頫经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赶赴大都,受元世祖赏识,授兵部郎中。此后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自世祖至武宗、仁宗、英宗四朝皆加礼敬。晚年逐渐隐退,延祐六年(1319年)借病乞归。至治二年(1322年),赵孟頫逝世,年六十九。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著有《松雪斋文集》等。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其书取法钟繇、“二王”、李邕、赵构等,于篆、隶、真、行、草诸体皆擅,尤以楷书、行书著称;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此外,赵孟頫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琴棋书画中的棋是指什么?是什么?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琴棋书画中的棋是指围棋,在中国古代称为“弈”,是一种策略型的两人棋类游戏,属于琴棋书画四艺之一。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把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落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的获胜。

围棋的规则:

1、基本下法: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色先下,白色后下,轮流下子,下在棋盘的交叉点上,每次只能下一子,下定后不能移动到其他位置上。

2、棋子的气:“气”是与直线紧邻的空点,如果棋盘上有同色棋子,连接成一个整体,即成为气;如果有异色棋子截断,这口气就不存在。

3、提子:指把无气之子清理出棋盘的一种手段,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另一种是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展开阅读全文

书画大家是什么生肖

全文共 156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有一种说法是书画大家大多都属蛇,因为在十二生肖中,只有蛇能在大地上滑行,在滑行的过程中写出最美的文字以及画出最美的画,不过这种说法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在我国历史上诸多的书画大家中,什么生肖的人都有。

生肖只是我国古代人民记录年龄的一种方式而已,并不是有特殊的含义,所以是不是能做成某件事和生肖并没有任何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书画频道有哪些?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中国的美术专业电视频道是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在2006年7月18日开始正式进入播放。

1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具有很多栏目分类所以会给观众很多选择,分别是:新闻类、教学类、访谈类、专题类、活动类、文化类以及欣赏类。

2

近年来,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始终坚持把美术带进生活,让艺术为人民。对于一些不同文化也坚持对外进行文化交流。

3

此外,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还具有培训的地方。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有着很强的实力,所以也会进一步拓展拥有了自己的培训中心。这个培训中心主要是面向一些对于美术有着很强兴趣的人,,向他们提供一些好的美术教学以及专业培训。

4

除了上述优点外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的实力非凡,具有很强的硬件实力,有着自己的制作、播出、面向大众进行节目推广的能力。所以自身的正常运转时十分顺利的并不会造成一些播出问题,节目状态也是十分稳定。

5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是全天24小时没有休息的播出,所以观看者不用担心因为时间冲突而无法观看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书画样样通的生肖是什么?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其实对于书画家来说样样精通,和生肖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并且古代书画大家都不使用属相来计算年龄,所以类似于王羲之和赵孟頫等书画大家的生肖是没有办法判断的,不过有传言说蛇生肖的人更擅长书画。

1

因为蛇是在十二生肖中唯一地上爬行的动物,可以在大地上划出文字和图形,不过这样的说法也只不过是一个噱头,没有其他实际含义。

2

不管是什么领域能不能做出成就,都不是靠着生肖能够决定的,所以不管书画大家是什么生肖,只要欣赏他们的作品就好。

展开阅读全文

书画同源的元代画家是谁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书画同源的元代画家是赵孟頫,赵孟頫是从南宋到元初的书法家和画家,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赵孟頫开创了一代风气,也是在楷书四大家中唯一精通画作的。如果说有一位书画同源的画家那么一定是赵孟頫。

1

他本人一直徘徊在仕与隐的两极中间,加之又是以旧王孙的身份出仕,所以他是一个非常有理想抱负的人,但是因为一些社会因素,经常会让他身不由己,赵孟頫其实对家对国是有一种愧疚之情在里面的,只能借作品来抒发。

2

有人曾评价赵孟的书法,超越宋人,直抵晋唐,甚至有人说,除了王羲之的经典作品之外,其他人的书法作品无法和赵孟頫相比。

展开阅读全文

金石录收录了历代金石书画的什么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金石录》一书,著录其所见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金石录》共三十卷,先由宋代赵明诚撰写大部分,其余部分由其妻李清照完成。

《金石录》和《集古录》齐名,《金石录》的体例是仿照《集古录》,不过是把目和题跋合为一书。全书三十卷,前十卷是目录,一共著录二千卷,实际不到二千种,因为少数大碑是一碑分为二卷或多卷的,但已比《集古录目》的一千卷多出许多,这二千卷都按时代先后排列,比《集古录目》的不按时代也是后来居上。

作者简介

赵明诚(1081—1129年),字德父(或作德甫、德夫),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人。宋代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赵明诚在著撰《金石录》期间,历仕南北,中经靖康之乱,与清照两地睽隔,流离坎坷,家藏古物奇器及书画碑文渐次丧失,但著述之志未衰。

展开阅读全文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张飞,擅长书画还是个美男子!

全文共 1028 字

+ 加入清单

谈起三国时代刘备的三弟张飞张翼德,大家第一印象肯定是一个粗鲁的莽夫,说起来这些印象都是《三国演义》的“功劳”,让我们先入为主的觉得张飞就是粗人。《三国演义》毕竟只是小说,和正史还是有着不少差别的,其实历史上的张飞非但不是个粗人,还是一个擅长书画美男子,相信大家一定很吃惊,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中张飞的形象早已为人熟知,小说中写道他身高八尺,像豹子一样的脸型长了一双圆眼睛,胡须茂密,嗓门大,跑起来和发疯的马一样,这种形象就是一个粗鲁的武夫。在民间俗语里,张飞也是指代那些粗鲁的大汉,在我们的生活里若有人冲动不细心,就会有人说他是“莽张飞”。

但是根据最新的一些学者考究,张飞根本就不是什么“大老粗”,并且很有可能就是精通书法绘画的将领,不只可以披甲杀敌,也可羽扇纶巾。首先我们口里的猛张飞是位书法家

大多数人眼中,张飞一定是不惧生死以一敌百又壮又矮的大汉。历史上张飞可能勇武如此但也是智力超群,才华横溢的。《三国志集解》等很多史料中写到,他还会写诗,擅长画画。而更让你们会下巴掉地上的是,他还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受到重视的书法家。《三国志》中就有写过:当年张飞以少胜多,把曹操名将张郃打得大败。因打赢了而开心,他当即就用石头当纸,用他的丈八蛇矛当笔,在山上书写了两行大字,用来记录自己的功,勉励自己的士兵,顺便羞辱嘲笑曹军一下。

张飞的书法到了什么水平呢?著名诗人元吴镇有写诗说张飞的书法很有造诣,连三国时期很多的著名书法家都比不过他。在古代,书法家一般都是作家。张飞作为武将不只书法作品水平很高,而且还很喜爱作画。张飞的书法作品还有很多留存于世,可惜的是张飞的画我们现在还一直未发现不过由于其他文人也有很高评价所以我们可以期待一下,期待考古学家的发掘。

再讲相貌,三国志中对许多角色人的外貌长相等等都有详细的描写,就只对张飞的长相却一个字没有提,这实在是一个有趣地方。就是因为这样,罗贯中有了更多的艺术创作空间。根史书里说张飞有两个女儿,先后都嫁给了贪图美色,沉迷玩乐的刘禅。还有一个当上了皇后,想必长得肯定非常好看了,在讲究后妃美貌的古代,她们一定有非同一般的美貌。她们好看,她们的父亲、张飞本人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我女儿都那么漂亮,并且我一个眼神就能让夏侯淳女儿一见钟情被勾走的帅哥,怎么在演义里面变成了一个只懂得打打杀杀吼来吼去的莽夫了呀。还有哦,最近考古学家有发掘一个雕塑据推测应该是汉代武将的雕塑,这雕塑拿的武器正是长矛,脸上并无一点点胡须。

展开阅读全文

皇家珍藏书画的前世今生——《石渠宝笈》

全文共 1211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秋,为迎接建馆90周年,故宫博物院推出了“石渠宝鸡特展”,引起了游客的极大关注。据媒体报道,由于武术展览馆的人流有限,周末至少要排队6个小时才能看到国宝。

本次展览的亮点是,528厘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将全部展出,而最后一整卷是10年前紫禁城80岁生日时展出的。由于这个难得的机会,许多观众成了观看《清明上河图》的“钉子户”。

《清明上河图》和《石渠宝鸡》是什么关系,《石渠宝鸡》是什么关系?

《清明上河图》(局部)

名画汇编

石衢宝鸡,又名石衢宝鸡,位于秘密寺珍珠林中,是最新的大型官方馆藏书目。它写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历时70余年。《秘寺中的朱琳》主要记载石岛的书画,而《石渠宝记》记载的是一般的书画,以“千字”为前缀编号,共7757件,成为中国书画收藏史上的杰作。

那么,这个著名的文献目录是如何在文学戏剧和文学收藏领域编纂的呢?

甘龙九年(1744年),爱新觉罗弘历颁布圣旨:“内廷收藏的历代字画已累计一万余种。迹象是多种多样的,并非没有真理和谬误。《青石》和《道氏》两个版本被编成一集《灵堂明珠林》。此外,添加更多细节并选择最佳编译是合适的。”

近代出版的《石渠宝鸡》(网络地图)

就像中国历代的官方文件一样,这个庞大的工程不可能由一两个人完成。甘龙十年(1745年),《史记》被编成44卷,并开始编纂。10名参加者来自进士,包括张照、梁郑石和李宗万。他们不仅是词和林的大师,也是书画大师。

由于前面有“宝珠林秘堂”,故《石渠宝记》是根据清代内廷书画的存放地点,按照先例进行编修的。然而,这种编辑方式在今后的编辑中会带来很多不便,因为字画收藏日益增多,存放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这就不可避免地给查询和审核带来了复杂的不便。

为弥补现行《史记》版本的不足,甘龙五十六年(1791年),又命、、彭、等编著《密宗史记》续编,收录现存版本中未记载的、官员新赠的作品。《续篇》共40卷,风格与《正典》一致,不再评定书画等级。然而,每幅画和书法都有详细的记录,并有一个总的清单,便于今后检查。

嘉庆二十年(1815年),何英、黄阅、姚文天等奉命编著《朱琳秘庙石渠藏宝图》,共三卷,120卷,2000余件。风格与“延续”一致。它前面有一个目录,每卷的第一行也列出了这本书,这样更便于查阅和评论。然而,这三个版本只是手稿,还没有印刷。它们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学者罗振宇编纂了《石渠宝鸡三目录》以资借鉴。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罗振宇(网络地图)

经过第一、第二、第三版,《史记》收录了数万篇。其中,清代宫廷书画收藏有九大类,包括书画卷、轴、卷。每个类别分为上层和下层。《上层阶级》是一部真实而精致的作品,编辑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下层阶级素质差或有疑虑,描述相对简短。最后,根据其收藏进行整理,如干青宫、养心殿、三溪殿、中华宫、玉树宫等。

该书编辑定稿后,指定专人将两套朱手稿用小楷分别书写和保存。现在一套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套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展开阅读全文

泾县书画纸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泾县书画纸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泾县书画纸是指采用产自安徽省泾县境内的沙田稻草和青檀皮,不掺杂其他原材料,并利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按照传统工艺,经特殊工艺配方,在精密的技术监控下精制而成。是供书画、裱拓、水印等用途的高级艺术用纸。有“国之瑰宝”、“千年寿纸”的美誉。

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

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再加上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十九世纪在巴拿马国际纸张比赛会上获得金牌。

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

展开阅读全文

开封市至道书画博物馆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开封市至道书画博物馆,自2012年开始筹备,经过长达3年的时间,整理、收藏了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价值的河南名人名家书画。于2014年8月,向开封市文物局正式提出申请,开始启动建设开封市至道书画博物馆。2015年3月,正式投资建设,投资金额五十万元。于2016年2月26日获得开封市文物局批准。

开封市至道书画博物馆收集了众多历史久远、具有较高收藏意义的河南名人名家书画藏品,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宋代书画艺术为目标,努力打造成为开封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新平台。同时,通过名人字画的历史故事,名人字画的收藏,以及名人字画的画家简介等,充分展示名人字画的独特魅力。博物馆展区分为八个部分,楹联掇萃、翰墨留香、星耀中原、古韵遗痕、大梁书坛、砚池临风、丹青问道、朝堂撷乌。博物馆本着“不求多而全,只求精、珍、稀”的收藏宗旨,抢救收藏有:爱新觉罗·宝熙;林则徐;左孝同;伊立勋;戴彬元等一大批知名度较高并且在历史上为河南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名人名家作品。

地址:开封市鼓楼广场京古斋二楼

展开阅读全文

书画楼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书画楼建成于1936年,面积670平方米,是一座小二层楼,溥仪从北京故宫带来的善本古籍、历代名人书画、清宫珍贵文物都存放于此。一楼东侧的房间内存放着手卷30箱,约1300件,包括《曹娥碑》、《二谢帖》、钟繇的字、僧怀素的草书、欧阳询的墨迹、王维的人物画、阎立本的真迹等书画国宝。一楼西侧存着宋版书32箱,其中有司马光《资治通鉴》原稿、殿本书3箱、清朝历代皇帝墨迹2箱等珍贵图书。伪满0溥仪逃离伪满皇宫时,为便于携带,精心挑选出最珍贵的收藏品57箱,全部运往通化大栗子沟,剩余部分全部散失。伪满皇宫博物院缉熙楼勤民楼同德殿东御花园怀远楼

展开阅读全文

古田溪山书画院

全文共 1447 字

+ 加入清单

古田溪山书画院为文化旅游景点。

五十年前,古田旧县城东北郊外两溪交汇处的沙坂高地处有座建于宋淳化二年(991)的溪山书院,朱熹曾在此讲学,并题匾曰“溪山第一”,曾圮于水,明清两代曾重建、重修,清代每年盛夏这里是诗人雅士吟哦之所,1952年为大水冲毁,1958年建古田溪水库,溪山书院旧址亦随之沉入湖底,人们总是念念不忘。五十年后的今天在原溪山书院不远处的翠屏湖后垅后岛建起溪山书画院,真是令人欢欣鼓舞。

从湖滨码头乘溪山号轮船航程20分钟,就可望见后垅后岛上一座巍峨耸立的主楼和卫星拱卫式的别墅群点缀掩映在绿水青山之中。

下船后,从南朝北沿石级而上,直奔古香古色的书画院主楼,进入正门,青石门边镶嵌着朱熹手迹的对联是:碧海开龙庄,青云起雁堂。横批是溪山书画院院长-堂书写的“溪山书画院”五个大字,门内天井是鹅卵石铺成的。靠上厅旁的天井中有巨石,石上又现朱熹笔迹“引月”两字,上有仿朱熹笔迹“溪山第一”四个大字。

由左右两走廊可通向边厅和正厅。登数级上正厅,这是一个面积二、三百平方米的大会场,两列咖啡色桌椅有序,前面有一对高2.4米的大青花瓷花瓶,瓶上绘制着名画“清明上河图”,画面栩栩如生。大厅两旁有8间小房间,或作办公室、寝室、或作卫生间,大厅上面直通屋顶,楼上两边回廊通往8个小房间,还有曲径小梯通往三楼玲珑小房间。登楼凭栏遥望湖景,令人心旷神怡。

主楼东面是单独成座的单层“凝翠轩”,轩里有一中等会场,毗邻有厨房和玲珑的数间膳厅。

书画院不负盛名,目前其中已搜集到不少名家书画作品。在主楼大厅里有一张高1米宽5.8米的巨幅翠屏湖风景照,令人陶醉。省美协副主席、武夷画院院长张自生一张浓墨风景画和省书画院院长曾贤谋等名家联合绘制的风景图都别具一格。省文联主席许怀中题词:“溪山尽画图”;省委-部副部长陈济谋题词:“艺海游龙”都引人注目。我县书画家在其中也大显身手,全国优秀中学美术教师朱大鹏绘的高80公分、宽1.2米“旧县城全景图”,再现被淹的旧城景观,令人目不忍离。古田一中教师刘-绘画“单荷图”很引人欣赏,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年书法家杨安细在凝翠轩门前题联:“临风对月常得乐,把盏吟诗尽抒怀”。别具一格。

走下主楼,浏览了拱卫在下方的六座别墅群,每座临湖,规格统一,占地近100平方米,含地下室各共四层,从二层至四层各有一间会客厅,共有8个房间,各座别墅除了有居住功能外,还各有不同分工,如2号房为“美容足浴室”、3号房为“休闲酒吧”、5号房为“水上运动服务室”、6号房为“茶吧棋牌室”,它们各司其职,各有相应设施,如5号房由于开展水上运动需要,备有脚踏船、橡皮船、平板船、浮排、还有100多号存衣柜,足可供游客尽情水上娱乐。

游书画院眼福不浅,听院长介绍艰苦创业建院的过程更动人心弦。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县的宣传部、文化局等单位,旨在不断加强全县文化建设氛围,敢于白手起家筹建溪山书画院。县政府拨给一块18亩山地,书画院蓝图设计出来了,缺乏建设资金,他们到处奔走,向省、市有关部门求援,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多争取到资金130多万元,终于建成1200平方米的主楼。在建设过程中,精打细算,把整体装修工程,切块预算,单项包干,到源头采购材料,如市面售价每块7元的瓦片却从生产厂家以4.2元采购来。

建了主楼,再建配套的别墅房经费更难筹措了,只好发动社会能人筹资建造,采取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统一规划,建成委托书画院管理,收益分成,建每座别墅投资30多万元。终于建成六座别墅群,构成了美景如画的溪山书画院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射洪县书画博物馆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射洪县书画博物馆位于射洪县太和镇洪达家鑫路何家桥,2006年修建,建筑面积3530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成立于2009年4月,2010年10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展馆面积约2500平方米,共分三个展区:临时展区(一楼)、文物精品展区(二楼在规划设计中)、射洪书画展区(三楼)、解说办公室、馆藏文物办公室、文物库房与修复管理部。工作人员26人,安全保卫人员22人。2013年正式命名为国家三级博物馆。主要职责: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和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的可移动文物的征集、收藏、保管、陈列、展示、修复等工作,充实博物馆展品的内容,提高展品的内涵;对馆藏文物参照国家博物馆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进行妥善保管;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馆藏文物的防火、防盗、防霉、防蛀工作,确保馆藏文物的安全;开展馆藏文物保护技术及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提高馆藏文物保护技术水平。

博物馆馆藏文物现有7359件,其中珍贵文物387件。对外免费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其中青少年6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地址射洪县宏达家鑫路上段35号文化艺术中心内

联系电话0825-6185016

服务时间夏季:9:00-18:00冬季:9:00-17:30,闭馆日:周五(节假日无休)

交通线路乘坐县内2路、5路公交车可到达

展开阅读全文

收藏书画有什么风险?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1、选择书画家不当

头脑发热不懂装懂,跟风博傻毫无选择。在高度投机性的市场中,不少新入市的买家狂热追逐市场热点,市场热什么就买什么,只考虑能否短期变现获利,追求“短平快”,到时所购作品一旦被市场淘汰沉淀,也许就永无翻身之日了。山东一位朋友张先生,就曾在2005年的热潮中有过类似沉痛的教训,那时购买的一部分作品至今仍压在手里,价格上升无望。

2、风险来自于书画家本人

有些画家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市场上标价或成交价不高,为了面子不承认是自己的作品;有些书画家被金钱迷住双眼,不负责任一味卖画不顾质量,作品不求上进毫无艺术性可言,逐步被淡出市场,最后无人接盘。2013年就有一位类似的书法家犯过这样的错误,到现在其市场价格仍无增长的迹象。

3、鉴定全靠个人经验

书画的鉴定完全靠鉴定人的经验,由于眼光不同,几个专家得出几个不同结论是司空见惯的。不仅书画这样,其它纯人造艺术品也有类似情况,如果初入收藏,建议选择如玉器、翡翠、鸡血石、寿山石、田黄等由天然材质制成的收藏种类。这些收藏品易于鉴定,可以免掉其它种类“交学费”的风险。

4、仿品越来越逼真,以至于资深鉴定专家都无法看出破绽;

展开阅读全文

投资收藏书画怎样规避风险?

全文共 721 字

+ 加入清单

投资收藏书画,要选对人选对作品。选对人是说选对书画家,选对了书画家即便一时的走高停顿,还有再继续增长的时候。反之若被淘汰,就不好讲了。具体来说,投资收藏书画,怎样规避风险呢?

首先,弃热求冷,收藏非热门画家,追求中长期回报。

现在市场上疯狂追逐齐白石、徐悲鸿,过分追求短期效益。由于市场需求大,于是拍卖公司也纷纷抢拍,造成假画大量涌现。因为越是热门的画家,其假画往往就越多。“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如果你不是研究徐悲鸿的专家,还不如去选择二三线名家的作品收藏,不少有潜力的艺术家,目前价位、行情还不是很高,收藏风险小,未来升值空间较大。对于书画收藏的新人来讲,弃热求冷,收藏非热门画家作品,追求中长期回报,无疑是更佳的选择。

其次,一定要遵循“不怕买贵,就怕买假”的原则。

真迹买贵了并不可怕,买错了钱就打水漂了。一件名家真迹多花几十万元没有什么,将来画还会升值,但买张假画,就分文不值了。坊间曾说:“吴冠中的《狮子林》1.15亿元,太贵了!有这钱还不如去买幅齐白石、徐悲鸿的呢!”其实,《狮子林》虽贵,但好歹是真品,现在想买幅齐白石真迹哪有这么容易?

最后,投资“潜力股”——优秀青年画家作品

对市场不太了解,但又想收藏书画的入门者,往往会想到收藏中国书画界大名家的作品,但在书画市场上闯荡多年的行家表示,关注有实力的优秀中青年画家同样可获得不菲的回报,他们是投资书画的“潜力股”,事实上,部分优秀中青年画家作品的市场价格几乎三四年就能翻一番,投资前景十分诱人。

哪些人可算得上优秀中青年画家的范畴?

通常,优秀中青年画家从年龄上看,属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且受过良好的学院教育,在画界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作品的个人风格鲜明,其作品往往已得到市场认同。

展开阅读全文

喜欢书画艺术的人为什么能健康长寿

全文共 1729 字

+ 加入清单

喜欢书画艺术的人为什么能健康长寿呢?中国书画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艺术内涵在世界的造型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追溯中国书画发展史,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古代传说有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及史皇作画的故事,被推为书画之祖,但考古证明是先民在劳动中创造了艺术。起源于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已出现绘画和书法结合的作品,如彩陶图案和文学符号结合,而且用类毛笔书写完成。原始社会中书画同源是同义词,而一直延伸到现代,书画并茂的作品甚多,处处皆是,书画是中国三大国粹之一,是人类、人生的轨迹和记录。

由于古代纸帛缺乏和不宜长期保存,铸刻在坚固物质上的铭刻书法、绘画更突显其价值和优势,形成了当时中国书画史,实际上也是书画铭刻史。新石器时代末期在龙虬庄出土的黑陶刻划文字是我国最早的书法文字记录。从殷商时代两千多片甲骨文,直到唐代百余件碑刻题记,其在各个时期各具特色的铭刻书法无不反映了先民们高超的智慧和独特的审美精神,组成了不断发展的中华文化和生生不息的优秀传统。

中国书画诗词和六朝艺术乃至以后各代直到现今,都深受人们热爱和赏识,并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作出了新贡献。中国书画可谓一枝独秀,魅力无穷。在前卫艺术风行全球的近现代,书画特别是书法更受到空前的欢迎和好评。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主动脉,可谓中国的一切艺术都是书法的延伸。

古代画家常说“外师造化勤动脑”。深入生活,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以静观景,看看走走,边走边写,对记忆的印象进行创作,正如石涛所讲“搜尽奇峰打草稿”。画家的主观情思要熔铸到客观景物中去,画其所见、所感、所想,以期达到“迁想妙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地。中老年人阅历广泛,经验丰富,传统及新时期的文化积累及修养都较厚实,加上所学到的书画基本技巧,就可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多彩的内心世界在书画中表达出来。与时俱进,博取广学,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立身书画之外,存心书画之中,泼墨挥毫皆成天趣也。创作或欣赏书画的过程又会使身心更加健康。

随着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人们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很多家庭、公共场所、游览胜地等都用书画点缀,这很有益于身心健康。古今中外许多书画家进行书画活动,都取得了防治疾病和长寿的效果。人们认为这是因为书画艺术有益于情绪调节,能使心理达到平衡。

书画与健康的关系,必须涉及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黄帝内经》指明“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并提出“百病之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情绪就是这样主宰着人们的健康,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证明影响人最大的因素是情绪,所谓七情六欲致内伤,是疾病来源的绝大部分。七情既是生理现象,亦是心理活动。习作和欣赏书画无疑使人精神愉快,调节了心理。目前多数人认为愉快是心理的最佳状态,它既不过于兴奋,又抑制和冲淡了不良情绪。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愉快可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及对生活的每一印象更易感受,可使身体更强健。

专工书画时凝神一致,排除杂念。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乃能立志进取,学习书画理论,研读画册、碑刻字帖,观摩欣赏书画展,以书画诗文会友、交流心得。用功学好书画,才能提高鉴别能力,识别字迹及绘画的优劣,才能写好字、绘好画,出精品。一旦有了长足进步,更会自得其乐,心情愉快。好的书画应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才能相得益彰。人们可以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诗文、书画中汲取精神食粮。例如画中林、竹、山、云使人心灵升华在天地之间,有成仙脱俗之感,大大有益于心理健康。此外,研习书画还可以求德、修德,使人心理上具有高尚情操,乐于助人,与人和睦相处。在获得内心温暖的同时,也调节了情绪,缓解了焦虑,从而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所谓“德高者长寿”由此而来。

曾有画家把明朝遗老集的联语作画,称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含义极深,通过画面可悟出哲理,悦人心情。现代书画家王学仲的行书“砚墨醉人一生”,言及了书画的真谛。

书画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有着十分雄厚的群众基础。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书画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由此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获得身心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书画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全文共 3437 字

+ 加入清单

书画是书法和绘画的总称,也称字画,尤专指东亚传统的书法和绘画。喜欢书画的朋友可以来看看书画的知识。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书画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书画基础知识

书法和法书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书法是指毛笔字书写的方法,主要讲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等方法。如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要中锋铺毫;点画要圆满周到;结构要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分布要错综变化,疏密得直,全章贯气等等。主要是讲写汉字的方法,如李慎言的《书法概论》一类的书。进一步说,就是书写汉字的文章诗句使之成为艺术作品的方法。

法书是指有一定书法艺术成就的作品,与名画是对称的。常见的书法艺术作品的字体有五:楷书、行书、草书、隶书和篆书。这五体只要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可供临摹取法的,都可以称之为“法书”。

书法与法书虽说是两字的颠倒,其含意的广狭却有所不同,一个属于理论,一个属于实践,且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

中国画(宣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既有悠久的历史,还有优良的传统。是指用笔、墨、颜色在帛、布、绢、纸、绫等上面画的东西。不是一般人画的,而是历史上有名的画家们画的。有些画虽不是名家画的,但年代较早,具有文物性的,我们也要保存、整理。

绘画艺术

中国的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起源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比如在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就绘有互相追逐的鱼、奔跑跳跃的鹿,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有一定的艺术意境。这说明我们中华民族的先人,远在原始社会就已具有相当高的审美意趣和高超的艺术创作才能。

书画的保存方法

书画装裱

俗话说的好:人靠衣装,马靠鞍。书画岂不是也是一样,三分书画,七分裱。书画,画的好,也需要一个好的装裱师装裱,才能成为一幅完美的书画。

装裱是装饰书画、碑帖等的一门特殊技艺。古代装裱的专称叫做“裱背”,亦称“装潢”,又称“装池”。据明代方以智《通雅·器用》载,“潢”犹池也,外加缘则内为池;装成卷册谓之“装潢”。

一幅完整的书画作品,要使其更为美观,以及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是离不开装裱的。因为中国画大多画在易破碎的宣纸上和绢类物品上的。装裱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就像西方的油画,完成之后也要装进精美的画框,使其能够达到更高的艺术美感。

装裱还可以分为原裱和重新装裱,原裱就是把新画好的画按装裱的程序进行装裱。重新装裱就是对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于管理收藏保管不善,发生空壳脱落、受潮发霉、糟朽断裂、虫蛀鼠咬的传

装裱剪纸

世书画及出土书画进行装裱。经过装裱的书画,牢固、美观,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而重新装裱的古画,也会延长它的生命力。古人说:“古迹重裱,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

那么中国画装裱的程序是怎样的呢?一般是先用纸托裱在绘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绞、绢、纸等镶边,然后安装轴杆成版面。传统的装裱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成品按形制可分为挂轴,手卷,册页,折页四大类。原裱的绘画不论画心的大小、形状、及裱后的用途,都只有托裱画心、镶覆、砑装三个步骤。只是画心的托裱是整个装潢工艺中的重要工序。而旧书画的重新装裱则就相当困难了。首先要揭下旧画心,清洗污霉,修补破洞等,再按新画的装裱过程重新装裱。

我国的装裱工艺是伴随着中国绘画的历史而产生的,从现今保存的历史资料看,早在1500年前装裱技术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对于装稼浆糊的制作、防腐,装裱用纸的选择,以及古画的除污、修补、染黄等都有文字记载。到了明代,周嘉胄着有《装潢志》,清代周二学着有《一角篇》,均是我国系统论述装裱的专门著作。

装裱亦称“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美化和保护书画及碑贴的技术。装裱也一是门艺术。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可见装裱之重要。书画作成一经装裱、便觉神采墨妙而成为完整的作品使人感到赏心悦目。其方法是先用纸托裱在书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绫、绢、纸镶边,及至扶活,然后安装,轴杆或版面。成品按形制可分为卷、轴、册页和片。经装裱后的书画,碑帖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明代周嘉胄所著《装裱志》,清代周二学所著《一角篇》及现代冯鹏生所著《中国书画装裱概说》杜子熊所著《中国书画装裱》;都是系统论述书画装裱的专门著作。

书画艺术效果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是记事的工具,也具有丰富的形象特征,和书画一样,它是用线条来表现的,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书法家充分发挥毛笔等书写工具的性能和书写技巧,就能创造出各种风格的作品来,给人以艺术享受,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当今书法艺术都是从古代书法艺术中发展变化的,许多书法家都是继承古人书法的优秀传统而又有所创新。想要欣赏书法艺术,必须具备一些书体和书法源流的知识。

和其他艺术形式不同,书法艺术和人们的生活贴得最紧,从儿童上学的第一天就要学写字,写字漂亮美观不仅便于学习、生活,还能反映一个人的品行修养和素质,故前人有“字如其人”的说法。书法源于写字练习,又高于一般实用性的写字。其中的讲究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日本人在吸收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之后,在书法研究和学习方面投入了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力。为了提高世人对书法的重视,日本人称书法为“书道”,将古代中日书法家的名帖碑刻精印出版,早在本世纪初就出版了多卷本的大型书法集《书道全集》,中国不少当代书法家还是从中获益者。近些年来各类书法字帖、大型法帖、书法工具书、速成字帖、各体书法字典,层出不穷,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许多方便。

书画的保护方法

一、存放登记:(可按年代、姓氏、尺寸进行登记。)

二、污渍的处理方法:(1)霉斑,用75%的酒精加脱脂棉再加吸水纸擦拭。(2)墨渍,20%的双氧水加脱脂棉再加吸水纸擦拭。(3)便污,20%的双氧水加布再加吸水纸擦拭。(4)返铅,20%的双氧水加脱脂棉再加吸水纸擦拭。(5)油渍,用铁熨斗加热,在下面用吸水纸垫着。

三、展阔看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拿画时,手要戴手套;(2)与画距离很近时,不要咳嗽;(3)不要抽烟;(4)画不要久挂,久挂容易变形。

书画收藏保养方法

字画是文人们抒发自己的感情陶冶情操的一种艺术手法,现如今收藏文人字画成了收藏界的热门,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但如何保管好字画使其艺术价值长存,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介绍几种保管字画的简易方法。

字画,不论是立轴、屏、对联、手卷、册页,还是扇面、斗方,基本上属纸质品和丝织品两种,因为都含纤维质,所以具有吸湿性。装裱字画用过的糨糊,含有蛋白质和糖,这又是蠹虫赖以生存的食粮。一幅字画若不精心保管,就很容易遭受各种侵蚀,从而损坏变质。

凡收藏的字画,最好放在封闭的箱、橱、柜内,使字画能拥有一个稳定的有限空间,避免直接受侵蚀和污染。但这并不是说一旦放进去就万事大吉,因为它还是会受到侵蚀的,被虫蛀是常见的一种毁坏现象。大约每年5月左右,随着温度的升高,蠹虫也大量繁殖。防止的办法,可用樟脑丸或上海产的樟脑精块等类药物驱虫。使用时可以将樟脑药放在字画的周围。此药一年之中最好分期放二次,第一次在3至4月,第二次在10至11月,这样防虫效果更好。

放在箱、橱、柜内的字画除放药外,还要做到勤翻动,及时清除不洁之物。每隔半年左右就要展开字画看看,特别是梅雨季节过去之后,最好能分批将字画取出来挂几天进行“晾画”,这样能有效地防止字画生霉。

霉菌在潮湿、温暖和黑暗条件下最易繁殖,因此,字画的贮藏空间的温度应保持在14℃至20℃左右,相对湿度在50%至60%。若室内相对湿度偏高,容易引起纸张受潮而滋长霉菌;而太干燥又容易引起字画的翘曲变脆。一般的家庭遇天气干燥时,可常用湿墩布拖地,或在房内放盆水。天气潮湿时,尤其在雨季,尽量少开窗户,这样可以使房间的湿度得到相应的控制。

长期悬挂在外面的字面,会受到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使字画颜色褪淡,字迹模糊,发生纤维的老化、变脆。因此,一般不要将珍贵的字画长期地挂在厅室里,更不要挂在太阳能直射到的地方。应挂一段时间再收藏起来。若字画数量多,则可以采取轮流悬挂的办法。这样做,既能展现收藏字画的不同风格,又能延缓老化变色过程。

尘埃也是字画的大敌之一。挂在墙上,或存放在箱、柜中的字画,同样会受到尘埃的影响,细小的尘埃沾在字画表面,遇到一定的湿度,它会成为不洁净的小颗粒,等小颗粒的水分蒸发,就会在画面上留下黄色斑点。

除此之外,对字画保护还应注意,在欣赏观看时,不要用手指指点点接触画面,更应避免唾沫沾染。展开和收卷时不要将画折坏留下折痕。在收、拿、卷、挂字画时,一定要格外小心,动作要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