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乐谱

乐谱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乐谱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乐谱问题。

分享

浏览

7090

文章

14

教你如何看乐谱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音乐在生活中已经很普遍了,不管是各行各业的,闲的时候都会高歌一曲,也有不少业余爱好者想学习音乐,但是对乐谱不太了解,那么问题来了,怎么看乐谱呢?

首先大家需要有一个概念,应该牢记这一方面,声音是区分高低的,另外还有强弱与长短,同时音色也比较讲究。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长短与高低,乐谱的起源大家应该都很了解了,乐谱就是只简单的数字乐谱,就是用数字代替音符,这种记忆方式比较简单,1~7数字代表7个基本的音节,这种纯数字而且没有其它的音符号,把这些称为了4分音符。

看乐谱需要认识五线谱,五线谱有5个平行的横线以及4条平行的间隙来组合而成,从而分为了高音谱号与低音谱号,音符可以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符头,符干,符尾。

展开阅读全文

一分钟,教你快速了解乐谱上的数字和符号!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简谱是一种简易记谱法,也是我们学习音乐的好帮手,可是简谱中依然有很多难懂的乐理符号,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些乐理符号吧。

增时线,记录在音符后面的短横线,表示延长音的时值;

减时线,记录在音符下面的短横线,表示减少音的时值;

全音符,一种音符时值,音长是四分音符的四倍;

附点,记录在音符后面的小圆点,表示延长原音符时值的一半;

升记号表示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降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

还原记号,表示音符升高或降低半音之后回到原来高度;

延音线,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高音的音符相连;

休止符号,用以记录不同长短音的间断时值的符号;

延长号,自由的增长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

调号,表示乐曲所用音域的变音记号;

拍号,分母表示拍子的时值即几分音符为一拍,分子表示每一小节有多少拍;

反复记号,表示记号内的曲调反复唱;

换气记号,表示歌唱中要在此处换气,或乐句的结束。

以上,就是简谱乐理知识符号的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乐谱中各种符号分别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音乐是非常好听悦耳的,音乐能够舒展人们的心境,让人们更加的愉悦放松,生活中人们非常的喜欢听音乐,音乐也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音乐能够让音乐爱好者更好的获得一个高学历,音乐的学习中是离不来简谱的,那么简谱上的符号代表什么呢?

简谱是用来简单的记录乐谱的形式,简谱是根据音乐的发音高低不同而用发明的一种简单的记录音乐音调的方式,简谱中音符的搭配使用能够弹奏出一幅美丽的乐章,音乐是由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力度以及音色构成的,而简谱中则对音乐中相关的事项进行了标注,能够让人们更好的进行音乐的制作,简谱的学习能够让人们更好的了解音乐,同时也是音乐进步学习的基础。

简谱上的符号代表着音的高低以及音的长短,一般的简谱中有着1-7七个音符,这些音符的发音以及高低都有所不同,同时简谱上面也有标注音长短的符号,这些符号的标注让人们能够更好的进行音乐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乐谱中的音符都包括哪些?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乐谱中用音符来记录曲子,不同长短的音符用以表达声音的不同特性,如音高、时值、音量、表情记号以及演奏技巧的提示等。

音符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符头、符干和符尾。音符的种类有:

1、全音符:没有符干和符尾的空心的白色音符叫"全音符";

2、二分音符:带有符干、没有符尾的白色音符叫"二分音符",等于全音符1/2的时值;

3、四分音符:带有符干、没有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四分音符",等于全音符1/4的时值;

4、八分音符:带有符干和1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八分音符",等于全音符1/8的时值;

5、十六分音符:带有符干和2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十六分音符",等于全音符1/16的时值;

6、三十二分音符:带有符干和3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三十二分音符",等于全音符1/32的时值;

7、六十四分音符:带有符干4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六十四分音符",等于全音符1/64的时值。

音乐除了音符外还有升(#)、降(b)、重升(×)、重降(bb)、(⌒)、连音符(.)、附点(∠)、渐强(||)、双纵线(||:)、(:||)、小节反复记号∮、变音记号。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学习钢琴乐谱?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钢琴乐谱不仅有难度而且还非常耗费时间,下面给大家几点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操作方法

1

我们在看乐谱的时候,会发现有很多线条和空格,这些就是五线谱了。线条和空格都是被用作音符,并且这些音符决定着音调,所以学习乐谱一定要学会认识线条和空格。

2

我们在乐谱中还会发现一个符号,比如&等符号,这些就是谱号,它们决定着哪一些线条和空格高音或者低音。所以认识谱号也很重要。

3

在一个乐谱中,我们还会发现一些分数,这些其实是拍号,分数上面的数字表示一拍里面的几分,下面的数字表示什么类型的音符是一拍。

4

我们在认识一个乐谱中的线条与空格、谱号等基础知识,再加上练习,假以时日,一定能学号乐谱的。

展开阅读全文

乐谱如何认识,三步徜徉音乐海洋

全文共 1285 字

+ 加入清单

步骤一:节拍

·通常五线谱上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就会出现一条竖直线,这些竖直线又叫小节线。第一条小节线之前的部分是第一小节,第一根和第二根小节线之间是第二小节,以此类推,小节线对音乐本身没有影响,它主要是起辅助识谱的作用。

·在五线谱中,节拍是用一种类似于分数的形式表示的,称之为拍号,它位于谱号的右侧。就跟所有的分数一样,拍号既有分子也有分母。分子写在上两间之间,表示每一小节有多少拍,分母写在下两间之中,表示以什么音符为一拍。

·改变了拍号的分子,也就改变了每小节中的节拍数。另一种常见的拍号是3/4拍,每一小节有三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像华尔兹这种三步舞,一直数“1-2-3 1-2-3”就是很好的例子。

步骤二:节奏

·节奏和节拍很类似,但侧重于音的强弱以及音乐的整体感觉。用手指敲桌子,边敲边数1-2-3-4 1-2-3-4,保持不变,数1和3的时候敲得重些,数2和4的时候敲得轻些。

·符干就是把音符串连起来的粗线,它是符尾的替代品。不同的音符串连的规则不同,就新手而言,只需要学会用符干把四分音符连起来就可以了。

·一条符尾减少一半的时值,也就是说每加一条尾巴,音符的时长就减少一半。附点的作用很类似,但却是增加时值。通常情况下附点写在符头的右边(只有少数的例外,这里就不列举了),表示该音符要延长半个时值。

·跟音符一样,不同时值的休止符写法不一样。全休止符是贴在第四线下方的一条短粗的横线。二分休止符是贴在第三线上方的一条短粗的横线。四分休止符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其他的休止符都由一根倾斜的符干和蝌蚪状的符尾组成的。符尾的条数和它相同时值的音符相同,只是休止符的符尾都写在符干的左边。

步骤三:旋律

·C调音阶是西方音乐的基本音阶。先看到它的第一个音符低音C,它的符头位于下加一线上,如果音符超出五线范围,就得给它单独加线,音符的音越低,加的线也就越多。

·视唱是学习音乐时为了训练识谱技能而设置的基础学科之一。听起来很难,但其实就是用平时所说的“do、re、mi”来唱出音符。

步骤四:变音记号和音乐调

·变音记号通常标记在符头的左边,升记号(♯)看起来很像井号,表示该音符升高半音。降记号(♭)则像小写字母b,表示降低半音。

·在西方音乐中,音符与音符之间不是相差一个全音就是一个半音。在钢琴键盘上找到音高为C的键,在这个键与下个音高为D的白键之间有一个黑键。这是因为音符C和D之间相差一个全音。音高为C的白键与相邻的黑键则相差一个半音。所以黑键上的音符名称得视情况而定。

小提示

·通常五线谱上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就会出现一条竖直线,这些竖直线又叫小节线。第一条小节线之前的部分是第一小节,第一根和第二根小节线之间是第二小节,以此类推,小节线对音乐本身没有影响,它主要是起辅助识谱的作用。

·全休止符是贴在第四线下方的一条短粗的横线。二分休止符是贴在第三线上方的一条短粗的横线。四分休止符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其他的休止符都由一根倾斜的符干和蝌蚪状的符尾组成的。符尾的条数和它相同时值的音符相同,只是休止符的符尾都写在符干的左边。

·变音记号通常标记在符头的左边,升记号(♯)看起来很像井号,表示该音符升高半音。降记号(♭)则像小写字母b,表示降低半音。

展开阅读全文

不识乐谱的曲作者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1937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戏剧表演专业的张写了一部宣传抗战的街头话剧。剧中有一集叫《松花江上》,是张创作的,他不懂音乐。

当时的张充满了抗日救国的激情。他一口气写完了歌词,但找不到合适的人来为它作曲。他非常担心。结果,这个在表演方面很有天赋的年轻人有了尝试亲自作曲的想法。然而,他不仅没有受过作曲训练,而且不知道乐谱。当时,在他的创作冲动的激励下,他找到了一个可以阅读音乐的人,并请他帮忙录制。他满怀激情地唱着他歌曲中感人的歌词。当他唱“从那个悲惨的时代”时,他忍不住大哭起来。当唱“爸妈,爸妈,爸妈”时,我的喉咙几乎哽咽了。

就这样,从这个不懂音乐的年轻人的口中,他唱出了悲伤而真挚感人的松花江旋律。这首歌仍被人们传唱。

展开阅读全文

word如何打出乐谱的低音、高音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用word乐谱低音高音?方法很简单的,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详细操作步骤请往下看。

最终效果图:

步骤

1、乐谱的低音,是数字下面一个小黑点,这个小黑点是如何打出来呢?操作如下:

比如,在数字3的下方加小黑点。先输入数字“3”。

2、然后,在文档的绘图工具栏中点“椭圆”图标。

3、按住键盘的shift键,在文档上画下,画出正圆形。

把正圆形填充黑色。

4、鼠标右键点下圆形,弹出的菜单中点“设置自选图形格式”。

弹出操作框,点开“大小”的页面。

5、在框内的“高度”和“宽度”分别输入“0.1”。

然后点确定。

圆形即显为如图中所示的大小。

6、然后,光标点住圆形,不放手,移到数字“3”的正下方。如图所示。

咪的低音即做好。

7、制作高音,同样操作,只是把小圆形移到数字的上方。

展开阅读全文

钢琴乐谱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全文共 3711 字

+ 加入清单

乐谱的发展与西方音乐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乐谱是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钢琴乐谱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钢琴的历史发展

五线谱的前身可追溯到中世纪的纽姆记谱法及有量记谱法。纽姆谱以横线为标准,用符号表示音的高低,但不显示音值长短。从7世纪起,这种记谱法出现于欧洲天主教堂内,最初只用1根线代表F音高,11世纪经阿雷佐的圭多逐步发展成4根线。规定音高为d、f、a、c,并将f线画成红色,c线画成黄色(后成为五线谱中高音及低音谱号的起源)。13世纪有人使用第5根线,成为五线谱的前身。16世纪又有加线的办法,使音高的记载更完备。

有量记谱法为13世纪科隆教士弗兰科创始。这种记谱法用音符、休止符和记号严格规定了音的长短,是对纽姆谱的补充和丰富。在1450年左右,音符是涂以黑色的,称为有量黑符,以后改用空心音符,称为有量白符,这种记谱法在西方使用到17世纪左右。

五线谱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出现,到17世纪逐步完善,18世纪开始定型而沿用至今。如小节线原用于文字谱,17世纪末被五线谱所采用;升降记号通用于18世纪,表情记号取有量记谱法;装饰音记号源于纽姆谱,17世纪系统化用于五线谱。

看钢琴谱的四大原则

背口诀

在五线谱中,高音谱表的5条线是自下而上的排列的

请跟我说:高音谱表一线mi 二线sol三弦si 四线re 五线fa

低音谱表中五条线的顺序是自上而下的排列

请跟我说:低音谱表一线la 二线fa 三弦re 四线si五线sol

一定要根据键盘来背这些线上的音,高音谱表上的一线mi是在中央C右侧的那个MI,低音谱表上的一线la 是在中央C左侧的那个la ,然后按照线的顺序高音谱表上线上的音依次向右侧排列,低音谱表上线上的音依次向左侧排列。

音的进行方向和音之间的距离

在五线谱上,音越来越往高走,在琴键上就会越来越往右侧走,反之,则往左侧走。这就是五线谱上音的走向和键盘上音的走向的关系。在五线谱中,相邻的两个线上音之间的关系是隔一个音的关系;相邻的两个间(就是线与线之间的空格)上的音之间的关系是隔一个音的关系;相邻的线与间之间的音的关系是挨着的关系。

五线谱上音与音之间的基本关系就是这三种。那么,其它的距离关系都可以通过音与音之间所隔的线和间来间接推算出来。比如,高音谱表上三线si,那么有一个音在在五线上方的间里,那么这个音可以用几种方法可以找到。

第一种就是背线上的音,高音谱表五线fa ,那这个音比fa又高一个,则这个音就是sol;

第二种方法,就是通过三线si来计算,这两个音之间隔了两条线。那么线和线之间的音是隔一个音的关系,那么最上面的线就和si 是隔一个音再隔一个音的关系,则比最高的线再高一个音就应该是sal 。

要上下两行对着一起看

要两行一起,上下对着看五线谱,比如上面一行有一个单音,下面一行有一个和弦,那么就将这几个音一起看,同时反应手指在键盘上的位置,然后再横向的看下一组音,同样是上下对着看。这样,就可以看到两个声部之间的交叉点和配合了(就是对位),也可以看到两个声部的走向,也可以缩小注意力集中的范围,做到100%正确。

正确的思维方法

先看(上下对着看第一个音)

à分析

用哪个手弹奏,用哪个手指弹奏,弹奏哪个音,弹奏几拍,节奏是什么样的,两个手之间的节奏是怎么配合的(也就是对位) ,用什么弹奏方法来弹奏等等。

à分析好后,用相应的手指弹奏下去,弹奏这个音的同时,眼睛再用同样的方法继续看下一个音,再分析 ,再弹奏……如此这样连贯看、想、弹下去。

钢琴乐谱基础知识

1、“1=do”那是简谱,不是钢琴谱。钢琴谱里都是用调号来表示调式的。 先说说简谱中其他每个调哪里是do: b1=do是降C调,#1=do是升C调,b2=do是降D调,2=do是D调,#2=do是升D调,b3=do是降E调,3=do是E调,#3=do是升E调,b4=do是降F调,4=do是F调,#4=do是升F调,b5=do是降G调,5=do是G调,#5=do是升G调,b6=do是降A调,6=do是A调,#6=do是升A调,b7=do是降B调,7=do是B调,#7=do是升B调

2、以下是钢琴谱(即五线谱中)调与调号的关系: 升号与降号统称调号。 以下一切内容均指在西洋大小调体系中的情况。 1、升号调总结: 一个升号是G大调或e小调, 两个升号是D大调或b小调, 三个升号是A大调或升f小调, 四个升号是E大调或升c小调, 五个升号是B大调或升g小调, 六个升号是升F大调或升d小调, 七个升号是升C大调或升a小调, 八个升号是升G大调或升e小调, 九个升号是升D大调或升b小调, 十个升号是升A大调或重升f小调, 十一个升号是升E大调或重升c小调, 十二个升号是升B大调或重升g小调, 十三个升号是重升F大调或重升d小调, …… 注意观察规律:升号数量每增加一次,大调和小调的主音(即调名中字母所表示的音)就升高纯五度。以大调为例,C升高纯五度是G,G升高纯五度是D,D升高纯五度是A,A升高纯五度是E,E升高纯五度是B,B升高纯五度是升F,……,以此类推。这叫做“调的五度循环”。当然,以一个升号至七个升号的居多。

3、怎样由升号的数量推求所升的音?方法如下: 首先列举: 一个升号是升F, 两个升号是升F和升C, 三个升号是升F、升C和升G, 四个升号是升F、升C、升G和升D, 五个升号是升F、升C、升G、升D和升A, 六个升号是升F、升C、升G、升D、升A和升E, 七个升号是升F、升C、升G、升D、升A、升E和升B, 八个升号是升F、升C、升G、升D、升A、升E、升B和升F

注意观察规律:升号的数量从一开始增加时,所升的最后一个音分别为(此时记唱名)fa、do、sol、re、la、mi、si、fa、do、sol、re、la、mi、si、fa……(每种加上上述它前面的所有音后就构成了该种调所升的所有音),规律为:从fa开始,先降纯四度,再升纯五度,再降纯四度,再升纯五度,再降纯四度,再升纯五度,再降纯四度,再升纯五度,再降纯四度,再升纯五度,以此类推(再观察上述从一个升号到八个升号的列举,仔细体会)。另外,由于从八个升号的调开始,所升的音就有重复的了,因此,要记得把重复的音合并成重升。例如:八个升号的调本来是升F、升C、升G、升D、升A、升E、升B和升F,那么合并后就应该是重升F、升C、升G、升D、升A、升E和升B。再例如:十三个升号的调本来是升F、升C、升G、升D、升A、升E、升B、升F、升C、升G、升D、升A、升E,合并后就应该是重升F、重升C、重升G、重升D、重升A、重升E和升B。

4、降号调总结:降号调的所有项目均正好与升号调相反,本来对照升号调就可以了,但为了清楚起见,我还是都列出来吧。 一个降号是F大调或d小调, 两个降号是降B大调或g小调, 三个降号是降E大调或c小调, 四个降号是降A大调或f小调, 五个降号是降D大调或降b小调, 六个降号是降G大调或降e小调, 七个降号是降C大调或降a小调, 八个降号是降F大调或降d小调, 九个降号是重降B大调或降g小调, 十个降号是重降E大调或降c小调, 十一个降号是重降A大调或降f小调, 十二个降号是重降D大调或重降b小调, 十三个降号是重降G大调或重降e小调, …… 注意观察规律:降号数量每增加一次,大调和小调的主音(即调名中字母所表示的音)就降低纯五度。以大调为例,F降低纯五度是降B,降B降低纯五度是降E,降E降低纯五度是降A,降A降低纯五度是降D,降D降低纯五度是降G,降G降低纯五度是降C,……,以此类推。这叫做“调的五度循环”。当然,以一个降号至七个降号的居多。

5、怎样由降号的数量推求所降的音?方法如下: 首先列举: 一个降号是降B, 两个降号是降B和降E, 三个降号是降B、降E和降A, 四个降号是降B、降E、降A和降D, 五个降号是降B、降E、降A、降D和降G, 六个降号是降B、降E、降A、降D、降G和降C, 七个降号是降B、降E、降A、降D、降G、降C和降F, 八个降号是降B、降E、降A、降D、降G、降C、降F和降B, …… 注意观察规律:降号的数量从一开始增加时,所降的最后一个音分别为(此时记唱名)si、mi、la、re、sol、do、fa、si、mi、la、re、sol、do、fa、si……(每种加上上述它前面的所有音后就构成了该种调所降的所有音),规律为:从si开始,先升纯四度,再降纯五度,再升纯四度,再降纯五度,再升纯四度,再降纯五度,再升纯四度,再降纯五度,再升纯四度,再降纯五度,以此类推(再观察上述从一个降号到八个降号的列举,仔细体会)。另外,由于从八个降号的调开始,所降的音就有重复的了,因此,要记得把重复的音合并成重降。例如:八个降号的调本来是降B、降E、降A、降D、降G、降C、降F和降B,那么合并后就应该是重降B、降E、降A、降D、降G、降C、降F。再例如:十三个降号的调本来是降B、降E、降A、降D、降G、降C、降F、降B、降E、降A、降D、降G、降C,合并后就应该是重降B、重降E、重降A、重降D、重降G、重降C、降F。

展开阅读全文

基本乐谱知识乐谱有哪几种

全文共 1920 字

+ 加入清单

乐谱,是一种以印刷或手写制作,用符号来记录音乐的方法。那么你对乐谱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基本乐谱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乐谱的分类

我国早在古代就发明了乐谱。记谱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公元九世纪我国唐五代世俗歌舞音乐的琵琶伴奏谱手抄本《敦煌曲谱》、《敦煌卷子谱》,曾经广为流传的《工尺谱》,古琴演奏用的《古琴谱》,锣鼓用的《锣鼓谱》等等,这些古老的乐谱有的还延用至今。现在我们的专业音乐工作者还在研究它们。此外还有现在仍广为应用的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所熟悉的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简谱》。以及国际上流行通用的《五线谱》等等。

总谱

记载合奏或合唱的乐谱,由许多单行谱联合组成。

分谱

分别记载着每种乐器或每个声部的乐谱。

大谱表

由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联合组成,用于钢琴、管风琴、竖琴及混声合唱等。两谱表中隐伏一条临时加线代表中央C,故又称十一线大谱表。

五线谱的前身可追溯到中世纪的纽姆记谱法及有量记谱法。纽姆谱以横线为标准,用符号表示音的高低,但不显示音值长短。从7世纪起,这种记谱法出现在欧洲天主教堂内,最初只用一根线代表F音高,11世纪经阿雷佐的圭多逐步发展成四根线。规定音高为d、f,a、c,并将f钱画成红色,c线画成黄色(后来又成为五线谱中高音及低音谱号的起源)。13世纪有人使用第五根线,成为五线谱的前身。到了16世纪又有了加线的办法,它更加完备了音高的记载。

有量记谱法是13世纪科隆教士弗兰科创始的。这种用音符、休止符和记号严格规定了音的长短的记谱法,是对纽姆谱的补充和丰富。在1450年左右,音符是用涂以黑色涂成的,它被称为有量黑符,以后改用空心音符,又被称为有量白符,这种记谱法在西方一直使用到17世纪左右。

五线谱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出现,到17世纪逐步完善,18世纪开始定型沿用至今。如小节线原用于文字谱,17世纪末被五线谱所采用,升降记号通用于18世纪,表情记号取自有量记谱法,装饰音记号源于纽姆谱,17世纪系统化后用于五线谱。五线谱所用的音符及休止符各有8种。

五线谱传入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1713年的《律吕正义》续编,书中记述了五线谱及音阶、唱名等。五线谱在中国逐步流传和使用,是于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及新学的兴办才有所推广。在五线谱之外,还存在着各种线谱的体系。除纽姆谱外,在16世纪中意大利和英国就曾使用六线谱及七线谱(供管风琴之用)。20世纪初,也有人对五线谱进行过改革,并作过种种多线谱的尝试,但都未能普及。

什么是乐谱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为了能使音乐保留下来,并且便于学习与交流,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记谱方法。象我们唱歌,或者演奏某一种乐器,仅仅靠记忆,或者是口传心授都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乐谱。按照作曲家提供的乐谱,才能演奏和演唱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也由于有了乐谱,才使得很多的优秀作品流传下来。

比如我国优秀的民间艺人华彦钧(瞎子阿炳),他从小爱好音乐,勤于学习,既能唱又能演奏,当时当地的乐器样样精通。群众非常喜欢听他的演奏和演唱。他能奏“十番鼓”,“十番锣鼓”,又掌握许多民间唱腔,还创作了大量的乐曲,如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及琵琶独奏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和一些优秀的民间唱腔,他所创作演奏的作品,个个是精品,但由于生活所迫,流落街头,成了一个街头流浪艺人,受尽欺凌与压迫,受尽了折磨,刚刚解放就病故了,仅留下了有限的曲目,带着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离开了人世,再没人记得这些。

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失落,给我们留下更多的遗憾。乐谱实在是保留曲目、交流文化的重要工具。

3线谱的优点

《简谱》的优点:它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在单旋律的情况下运用还算方便。但是如果是多声部(几个音同时出现)或者是音域比较宽(高低音距离较远)以及转调频繁的时候,简谱就不那么方便易读了。

相反五线谱在这方面却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五线谱在视觉上有明显的表示。比如那些复杂的和声(在一个位置上有几个音同时出现)(如谱例1)很容易识别。视觉非常清楚。其次在表示旋律方面尤其是高高低低的众多音的形态更是一目了然(如谱例2),就好象站在我们面前的一排排的人,哪个人高,哪个人低,而哪些人胖,哪些人瘦,都是很明显的,一眼望去很容易辨认。因此在国际上广为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五线谱。

我们国家的专业音乐工作者,也都采用五线谱,连民族音乐领域也逐渐过渡到五线谱上来与国际接轨。在音乐的领域里不管你是哪国人,只要拿起同一张五线谱,大家唱出的都是同一个调子。可以说五线谱是无国界的,是音乐中的“世界语”。这就是五线谱的优点,要想进入音乐的世界里,我们必须首先学会五线谱,它是我们跨入音乐大门的桥梁。

看过“基本乐谱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吉他乐谱基础知识

全文共 2209 字

+ 加入清单

乐谱对于音乐,就好比文字对于语言,不识乐谱要想学好音乐,就好像一个文盲要读文章一样不可思议。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吉他乐谱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吉他符号谱(即六线谱)

符号谱采用六条线,每一条线代表吉他上的每一根弦。最上面的一条线代表吉他的第1弦,最下面的一条线代表吉他的第6弦。

在线上放上数字,可以表示某弦的某个品位的音,数字0表示某弦的空弦音。例如:对于吉他手来说,六线谱相对于五线谱的明显的好处在于:它能告诉你在什么位置正确地弹奏一个指定音符。例如:这个音符(高音E)在吉他上可以在五个不同位置弹奏:六线谱在表示音符的把位时尤为方便,它以图解形式告诉你在什么位置换弦,什么时候转换把位,而五线谱则无法象六线谱一样处理把位转换。

吉他数字谱(即简谱)

它主要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音符,简单明了。通过上述三种乐谱的结合,你应当非常清楚地知道在吉他上怎样和从哪里寻找音符,以及这些音符的长短。本书中所有谱例将同时用五线谱、简谱、六线谱编写。

节奏

音乐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节奏和音高。节奏是指音符如何及时发声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每一音符相对音乐节拍都有一定的音长。节拍是音乐的基本组成单位,也叫拍子。当你跟着音乐拍脚(即用脚打拍字时),你是在随着节拍动作.

着音乐拍子有规则地拍脚是一种应培养的技能。这会让你实际地感受到节拍,而你的手可以抽出来根据脚所打出的拍子在吉他上弹奏。这使你能感觉到音符和节拍的关系。

节拍通常“成组”重复。在乐谱中,我们把音乐分成这些重复的组。一组所占的时间称为一个音节(俗称小节)。每个小节的边界由竖线来表示,这叫做小节线。

乐谱开头的节拍符号表示每一小节有几拍,以何种音符为一拍。在这个例子中,音乐是4/4拍。

这意味着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一小节有四拍。四分音符是根据它在4/4拍中占一个小节的1/4而命名的。4/4拍应用相当广泛,因而也被称为普通节拍,大多数摇滚和流行音乐都是4/4拍。

音符时值

下面是4/4拍中基本的音符时值:

=全音符-4拍一个全音符占一小节或4拍

=半音符-2拍一个半音符占半个小节或2拍。两个半音符占一小节,相当于一个全音符的时值。

=1/4音符-1拍,一个1/4音符占1/4个小节或1拍。

=1/8音符-1/2拍一个1/8音符占1/8个小节或1/2拍。2个1/8音符相当于一个1/4音符的时值。8个1/8音符占一小节。

这是每个音符时值的计拍方法:

为了很好地掌握节奏,你必须会数节拍。试练习:开始慢速用脚打拍子。保持平稳似钟摆的节奏,这样每拍之间的间隔正好一致。一边拍脚一边计数,按4/4拍的拍子数,数到4后便反复,象这样:1-2-3-4,1-2-3-4。

要保证你的计数发音与脚拍同时进行,确保在4(一个音节的末尾)和1(下一音节的开头)之间的间隔与任何两拍之间的间隔一致。换言之,在一个小节的第4拍和下一小节的第1拍之间无间断。

其它表示节奏的方法

你可以用附点、连结线和休止符来改变一个音符的长度,一个附点把一个音符的时值延长一半。

连结线是连结两个具有相同音高的音符的一条曲线。连结线指示你只弹第一个音符,这个音符的音要持续两个音符相加的时值。

音符之间的静止由休止符表示。休止符与发声音符一样分有长短。一个休止符表示某段时值不发声(不弹奏,没有持续的音符声)。

音高

一个音符的音高是指这个音符发声的高低。在五线谱中,音高用字母:A,B,C,D,E,F和G表示。一个音符的音高在五线谱上由符头落在哪条线或间上来表示。在简谱中,音高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表示.面是对应的简谱

下面是吉他空弦音(标准音高)在五线谱、简谱及六线谱中的表示方法。下面是吉他3品内的一些自然音符(无升半音号或降半音号):这七个自然音符可以通过使用升半音号和降半音号来改变。一个升半音号(#)把一个音符提高平音──吉他上一个品的距离。一个降半音号B把一个音符降低半音(一个品)。一个改变后的音符可以被称为升半音或降半音。例如,在第1品,第3弦上弹奏的音符可根据情况称为G#或Ab

节奏型

在弹奏节奏吉他时,光读节奏而不管音高显得较为容易。这样只有和弦发音,可使用节奏型来标示。

和弦发音由这样的图表表示(称为和弦图):仅仅是吉他琴颈的一张图。图中圆圈表示你手指的位置,和弦图框上的字母0表示要弹奏的空弦,图框上的×表示不弹奏的弦。圆圈中的数字表示用左手哪个手指去按弦。

节奏型看起来象没有符头却有切口的音符。符头、符干和符尾依然表示节奏型的节奏时值,但你不用去反复读一组音符,你只要读一下和弦标记,然后根据节奏型所示弹奏。

例如,若你要用四分音符来弹奏这个和弦,则用五线谱和六线谱来标记就如下图所示:但更为简单、更好的方法是给出和弦图,并告诉你这一节奏的节奏型。这样读起来就容易多了!

看过“吉他乐谱基础知识“

吉他标准乐谱(即五线谱)

乐谱就是在纸上代表音乐声音的书写符号。吉他手们很幸运,可以用两套互补的乐谱体系来描述所弹奏的音符;即标准乐谱──五线谱和符号谱──六线谱。

标准乐谱即五线谱是钢琴、提琴及管弦乐器等共用的乐谱体系。它由五条线和,一个叫高音谱号的符号组成。符头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决定了它的音高(由一字母表示),音符形状(符头、符干、符尾)决定了节奏(音长)。

音符的组成

一个音符的音高由它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决定。符头是否充实表示其音长。符干是否存在表示音的长短。符尾是否存在表示音有多短。当在同一行中有一个以上音符带符尾,这些符尾由梁代替,梁与尾的长度正好一致。这样易于读谱。

展开阅读全文

吉他乐谱知识

全文共 3039 字

+ 加入清单

吉他谱是弹奏吉他的记谱方法,吉他谱可以分“六线谱”“五线谱”“简谱”,还有一种是“和弦谱”(即只有和弦名称和歌词的吉他谱),这几种都是学习吉他不可缺少的部分。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吉他乐谱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吉他乐谱六线谱

六线谱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种专为吉他设计的记谱方法,我们在学习吉他时,接触最多的也是他。六线谱的基本结构是由六根间隔相等的线组成,这六根线分别代表吉他上的六根弦,最下面的一条线,代表吉他的第六根弦,注意,是第六,不是第一,这个要反过来理解的,然后依次是由上到下看谱,倒数第二根线代表第五根弦,下面的依次类推。

表示方法

所有风格的音乐都是由众多不同时值的音符组成,他们是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八分付点音符,十六分付点音符,切分音符,及一些组合音符等,这些不同的音符,以后再慢慢介绍。想要学习好吉他在各种技巧的时值表示方法,我们首先要学习各种音符及节奏在六线谱上的表示方法。

上音表示

六线谱是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吉他记谱方法,六条线上的数字,分别代表这根弦上相应的品上的音。如图:最上面一条线上的0、 3、 12、18,表示吉他一弦上的空弦、第三品、第十二品、第十八品的音符,其他线上的数字依次类推。

节奏表示

节奏技巧不同于其他的演奏技巧,他要根据不同的节奏,来扫规定和弦中六根线的不同区域,而且扫弦的方向也要根据不同的节奏变化。在六线谱中的扫弦方法,是用不同方向、不同长度的箭头表示,图中的第一个箭头表示拨片从六弦扫到一弦。第二个箭头表示拨片,从第一弦扫到六弦。第三个箭头表示拨片,从六弦扫到四弦。第四个箭头表示拨片,从一弦扫到四弦。这样,四个不同方向,不同长度的箭头按不同的时值来演奏,可变化多端,节奏丰富。

拍的概念

拍是时值的计算单位,我们在学习时值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掌握平稳的拍速,拍速就是在演奏乐曲时候,每分钟弹多少的音。不同的乐曲有不同的拍速,我们要严格的按照谱中规定的拍速来演奏,才能与乐队一起来演奏音乐。如果你在演奏的时候,时快时慢,别人无法与你同步演奏,所以练习好拍速对于每一位演奏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经过严格训练,把自己变成一个极其准确的节拍器。

拍表示法

拍是用下图的形式来表示的。一拍是由前半拍加后半拍组成的,时值中最长的基本单位是全音符,他是由四个这样的一拍组成。二分音符是由两个拍组成,四分音符是由一个拍组成,八分音符是由半拍组成,十六分音符是由四分之一拍组成,三十二分音符是由八分之一拍组成,其他更快的音符同理类推。

音名唱名

概述

音名,顾名思义,既为谓音的名称。我们把钢琴(键盘)上每七个一组的白键,分别用英文字母:C、D、E、F、G、A、B命名,就叫做音名,最中间的白键为C音,往右一个为D音,再往右一个为E音,依次类推,七个音重复(只限于白键)。其中,C音到D音的音程为一个全音,D到E为一个全音的音程,下面依次为:E-F为半音、B-C为半音、A-B为全音。举个例子:在C调里面,1=C,意思是C调的1的音名是C,2的音名是D,那么从C音到D音在同一个八度里面,D比C升高了多少呢我们说,D比C音升高了一度。

在音乐体系中,虽然有着一百多个音高低不同的音,但音名只有这七个基本音,又称做本位音。

升音

将基本音升高半音程,叫做升音。用在表示特定音名的字母左上角记“#”来表示。如:#C、#E……这里只能表示在前面,不能表示在左上面。

降音

将基本音降低半音,叫做降音,用在表示特定音名的字母左上角记“b”来表示。

变化音阶:变化音阶是指包含升、降记号的音阶,它是在自然音阶的每个全音距之间加一个升、降半音。#1 = b2 , #2 = b3 这是同音,但不同名称。

音符唱名

记录音乐的方式很多,如五线谱、简谱、六线谱等。

例如,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就叫做音符,它是由7个阿拉伯数字或缀以其他符号构成的。

而记录拟稿的基本符号,只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这七个数字各表示一个音名,其读法就是该音名的唱名:

简谱 1 2 3 4 5 6 7 1

音名 C D E F G A B C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Ti Do

注意:在这个音阶中 3——4 相隔半音,7——1 也相隔半音,其余相邻两音都相差全音,这也是吉它乐理中一个极重要的公式。在吉它指板上,半音是相邻两格之间的距离。

大调小调

每个大调都与其上行六度(或者下行三度)的小调互为关系调,它们所使用的音阶相同。

关系大调----关系小调

CAm

DBm

E#Cm

FDm

GEm

A#Fm

BGm

和弦知识

概述

这里指的和弦通常指同时响出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高度的音,音名的排列有C、D、E、F、G、A 和 B七个音其中任何一个音都可以作主音(即根音)加上其上三度音和上五度音,便构成最基本的三和弦,分述如下:

C :1 3 5

D :2 4 6

E :3 5 7

F :4 6 1

G :5 7 2

A :6 1 3

B :7 2 4

以上七和弦均由相隔三度的三个音组成,所以称为三度和弦,这七个三和弦便是一切和弦的根基。

三和弦

上述七个基础的三和弦,从音程上来说,可分出三种不同性质的三和弦

1、大三和弦

主音至三度音共有四个半音;主音至五度音共有七个半音。上面七个三和弦中的 C、F、G 便是。

2、小三和弦

主音至三度音共有三个半音;主音至五度音共有七个半音。上面七个三和弦中的 D、E、A 便是。为了区别,写成 Dm、Em、Am 。

3、减三和弦

主音至三度音共有三个半音;主音至五度音共有六个半音。上面七个三和弦中的 B 便是。写成 B- 。

七和弦

由于上面的七个三和弦不够用,因此,在各三和弦的上方,加上一个三度音,便够成下列七个七和弦:

C7 :1 3 5 7

Dm7 :2 4 6 1

Em7 :3 5 7 2

F7 :4 6 1 3

G7 :5 7 2 4

Am7 :6 1 3 5

B-7 :7 2 4 6

七个七和弦中,在音名排列第五个音 G、即属音作主音所成的七和弦,是上述七和弦中最常用的一个,既属七和弦 G7 。

因G7的四个组成音:“5 7 2 4” 已包含了 G 和弦的 “5 7 2”。因此,在和声手法上,大调歌曲用 C、F、G7 这三个和弦,便可以伴奏一般简单的大调歌曲。

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要弹出准确的音,或者说,要学习吉他,第一步要学会调弦,吉他音不准的话,怎么学也有问题。

看过“吉他乐谱知识“

吉他乐曲的基本组成

一首完整的乐曲是由一些固定的音乐单元组成,分清这些音乐单元,对于学习乐理是非常有好处的。一首完整的曲子,由很多不同时值的音符组成不同的小节,再由这些小节组成不同的乐句,由不同的乐句组成不同的段落,由段落组成完整的乐曲。关于这些不同的组成单位,我会在以后慢慢讲解。

时值

时值是音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单位,它控制着音符发音的长短,按照一定时值演奏的音符才能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一个人在演奏一首乐曲时,即使音符弹得非常正确,如果音符的时值不正确,那么它的音乐也是非常糟糕的,所以正确练习好不同时值的音符,对于我们初学者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给予一个时值的定义:时值就是控制音符长短的单位,他的计算单位是:拍。

我们目前的记谱方法有三种:五线谱、六线谱、简谱等。在这三种不同的记谱方法中,它们表示时值长短的方法略有不同,但大体相似,他们都是以五线谱为基础形成的。

吉他入门乐理

基本的乐理对于刚开始接触吉他的初学者非常重要,如果不懂乐理就不能更好的学习吉他,所以下面的内容是学习吉他不可缺少的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乐谱的基本知识

全文共 1876 字

+ 加入清单

乐谱是一种以印刷或手写制作,用符号来记录音乐的方法。那么你对乐谱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乐谱的基本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乐谱的分类

总谱

记载合奏或合唱的乐谱,由许多单行谱联合组成。

分谱

分别记载着每种乐器或每个声部的乐谱。

大谱表

由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联合组成,用于钢琴、管风琴、竖琴及混声合唱等。两谱表中隐伏一条临时加线代表中央C,故又称十一线大谱表。

五线谱的前身可追溯到中世纪的纽姆记谱法及有量记谱法。纽姆谱以横线为标准,用符号表示音的高低,但不显示音值长短。从7世纪起,这种记谱法出现在欧洲天主教堂内,最初只用一根线代表F音高,11世纪经阿雷佐的圭多逐步发展成四根线。规定音高为d、f,a、c,并将f钱画成红色,c线画成黄色(后来又成为五线谱中高音及低音谱号的起源)。13世纪有人使用第五根线,成为五线谱的前身。到了16世纪又有了加线的办法,它更加完备了音高的记载。

有量记谱法是13世纪科隆教士弗兰科创始的。这种用音符、休止符和记号严格规定了音的长短的记谱法,是对纽姆谱的补充和丰富。在1450年左右,音符是用涂以黑色涂成的,它被称为有量黑符,以后改用空心音符,又被称为有量白符,这种记谱法在西方一直使用到17世纪左右。

五线谱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出现,到17世纪逐步完善,18世纪开始定型沿用至今。如小节线原用于文字谱,17世纪末被五线谱所采用,升降记号通用于18世纪,表情记号取自有量记谱法,装饰音记号源于纽姆谱,17世纪系统化后用于五线谱。五线谱所用的音符及休止符各有8种。

五线谱传入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1713年的《律吕正义》续编,书中记述了五线谱及音阶、唱名等。五线谱在中周逐步流传和使用,是于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及新学的兴办才有所推广。在五线谱之外,还存在着各种线谱的体系。除纽姆谱外,在16世纪中意大利和英国就曾使用六线谱及七线谱(供管风琴之用)。20世纪初,也有人对五线谱进行过改革,并作过种种多线谱的尝试,但都未能普及。

看过“乐谱的基本知识“

乐谱的分类方式

1、中国古代就有“宫,商,角(jue),徵(zhi),羽”五音,对应简谱中的12356,是

2、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0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17世纪时法国天主教方济名会教士J·J·苏艾蒂加以改进后用来教唱宗教歌曲。18世纪中叶,著名的法国思想家J·J·卢梭再加改进,大力倡导,并编入他的《音乐辞典》之中。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19世纪末叶,简谱传到日本,再传入中国。1904年沈心工编著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国最早自编的一本简谱歌集;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30年代随着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简谱得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由于简谱的记法与中国的工尺谱(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相当接近,因此在中国简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吸收得最好、最发扬光大的国家。而五线谱,通过以西方为中心的音乐教育体制,已基本通行于各个国家,在学校里已是必修项目之一,它为世界音乐统一于一谱提供了基础。

3、五线谱,是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5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种方法。五线谱的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和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一线、上加第一间,下加第一线、下加第一间等,各代表一个音级。这些音级的固定高度根据所用的谱号来决定。谱号有三种:高音谱号,又称G谱号,低音谱号,又称F谱号,中音谱号,又称C谱号。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声和乐器的需要,并避免过多的加线,有多种谱表,其中常用的有五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三种用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大提琴、大管、长号的较高音区。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女中音谱表等。

较有针对性的记录不同种类乐器的演奏方法的乐谱,列如:钢琴谱、吉他谱、古筝谱、琵琶谱等。

展开阅读全文

乐谱符号知识

全文共 1896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图像处理识别技术的提高,乐谱符号识别技术成为近年来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那么你对乐谱符号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乐谱符号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乐谱符号知识

---力度记号---

pp pianissimo 最弱

p piano 弱

mp Mezzo piano 中弱

mf Mezzo forte 中强

f Forte 强

ff Fortissimo 非常强

cresc. 渐强

Crescendo 渐强

decresc. 渐弱

Decrescendo 渐弱

>渐弱

dim Diminuendo 渐弱

poco 稍微、略

poco a poco 一般暗示你句子和需要影响到的地方很多很长,一般后面会空很长的一块.

如同- - - po-co - - a - - po- co - cresc....渐强

piu 更、愈

>^.Accento 加强地,突强,特重

sf Sforzando 加强地,突强,特重

fz forzatoo 加强地,突强,特重

rf.rfz.rinf. Rinforzando加强地,突强,特重

fp Forte piano 加强地,突强,特重

Led 踩下右边第一个踏板

* (雪花一样的符号) 放掉踏板

u.c. 踩下左踏板

注意,无论是踩下踏板还是松放踏板,脚掌前部都要贴靠在踏板上

---速度记号---

Largo 最缓板

Aentoq 缓

Adagio 慢板

Larghetto 甚缓板

Andamtte 行板

Andantino 小行板

Moderato 中板

Allegretto 稍快板

Allegro(All"o)Moderato 中庸的快板

Allegro 快板

Allegro Assai 很快的快板

Allegro vivace 活泼的快板

Vivace 甚快板(活泼的)#p#副标题#e#

Presto 急板

Prestissimo 最急板

Piu allegro 速度转快

Meno allegro 速度转慢

Piu mosso 更快

Poco a poco 逐渐地

Accelerado=accel渐快

Ritardando=rit. 渐慢

Rallentando=Rall.渐慢

A tempo 原速,速度还原

Tempo primo=Tempo I原速,速度还原

---表情记号---

Agitato 激动地,兴奋地

Animato 精神焕发地

Appassionnato 热情地,热烈地

Brillante 华丽的

Cantabile 如歌般的

Con brio 辉煌灿烂的

Con moto 活跃的,稍快的

Con spirito 精神抖擞的

Dolce 甜蜜的,温柔的

Doloroso 伤心的,悲痛的

Energiaco 用力的,加强的

Espressivo 富有表情的

Grave 极缓慢的

Grazioso 优雅的

Legato 圆滑的

Leggiero 轻快的

Maestoso 庄严的

Marcato 加强的

Molto 很,甚

Morendo 逐渐消失

Scherzando 诙谐的

Sostenuto 音要持续的

Subito 突然的,立刻的

ten.=tenuto 音要尽量保持

Tranquillo 安静的,平静的

Vivo 活泼

其他常用符号

8va 如果出现在谱子的上面,就是高八度演奏,如果出现在谱子的下面,就是低八度演奏

simile con Ped. 翻译成英文就是:similar with pedal,翻译成汉语就是:相似与脚蹬(意思就是,和前面一样使用踏板)

Coda相关反复记号:

“$”(这个符号应该是两边有两个点,我在WORD里没找到,找个类似的充一下)要与其他符号连用,表示反复从此处开始。设置时先将光标移至反复处,选“Segno”也就是第一项“$”即可。

“Φ”(这个符号应该是还有一个横线,也是找个类似的充一下)要两个结合着使用,表示反复时跨过此两个符号中间的部分。设置时将“Coda”(第二项)设置在开始跨越处,将“To Coda”设置在跨越结束处。

“D.S.al Cod”表示到此处后再从“$”处反复。

“D.S.al Fin”表示到此处后再从“$”处反复,并且到fine处结束。

“D.C.al Cod”表示到此处后从头反复。

“D.C.al Fin”表示到此处后从头反复并且到fine处结束。

“Fine”为乐曲结束标记。

coda 通常与反复记号配合使用。例如《梦中婚礼》这首钢琴曲,的反复记号应该这样用:从开始弹到标有 D.S.处反复到前面$号处,从$处再弹到标有Φ Coda的符号处。另外To Coda Φ 是指从D.S处返回$后,见到To Coda就直接跳到Φ Coda处。

符尾上打斜线是短倚音,需要短促,轻巧的弹出。

看过“乐谱符号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