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东方红一号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东方红一号问题。

分享

浏览

5990

文章

8

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在哪里发射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并成功发射。

东方红一号,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提出预研计划,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

为保证东方红一号卫星能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在长征一号火箭的第三级上试制安装了新研制的固体火箭。固体发动机有力一推使东方红一号卫星按照方案设计进入轨道,中国固体火箭从研制启动到发射成功,只用了3年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哪里发射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同时也是东方红人造卫星系列的首颗卫星。东方红1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中国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

扩展资料

人造卫星,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人造卫星基本按照天体力学规律绕地球运动,但因在不同的轨道上受非球形地球引力场、大气阻力、太阳引力、月球引力和光压的影响,实际运动情况非常复杂。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人造卫星发射数量约占航天器发射总数的90%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哪里发射?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东方红一号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提出预研计划,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东方红一号卫星在先后完成空间模拟实验和地面测控跟踪系统之后,装载卫星和火箭的专列于1970年4月1日秘密抵达位于酒泉的卫星发射基地。

1970年4月17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卫星顺利进入2号发射阵地。4月18日,火箭与卫星开始垂直测试;19日,各分系统测试,一切准备就绪。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一号卫星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10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轨道。

1970年5月1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停止发射信号;但卫星的轨道寿命并没有结束,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太空运行。

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卫星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是在哪里发射的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的发射也使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简介

东方红一号(代号:DFH-1),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提出预研计划,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卫星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 。东方红一号卫星工作28天(设计寿命20天)。卫星于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

获得荣誉

1978年,东方红一号多普勒测速定轨系统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

1980年和1981年,东方红一号采用的无机温控涂层和有机温控涂层技术,先后分别获得国家发明奖三等奖 。

1985年,东方红一号卫星获得中国首次颁发的科技进步特等奖 。

展开阅读全文

[深读新北京]"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十大数字奥秘

全文共 2671 字

+ 加入清单

46年前,歌曲"东方是红色的,太阳升起……"通过卫星传播到世界各地。这首歌是如何从太空回到地球的?东方红一号发射前,法国和日本的第一颗卫星在发射后不久突然不能正常工作。他们有什么问题?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命运如何?它突破了哪些问题?纪录片《坚持太空梦想》全面展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艰苦发展历程,该片于24日在Qianlong.com首播。这部电影分为两集,第一集于4月24日在Qianlong.com播出,第二集于25日播出。

图为开发“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工作人员。

北京神舟航天文化创意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坚持太空梦想》以中国航天发展的真实历史为背景,用图像数据还原当年东方红一号的艰辛发展历程。影片还特别邀请了孙家栋、王希季院士等10多位见证人,让观众通过口头的方式感受东方红一号最真实的历史。

根据纪录片《坚持太空梦想》,来自Qianlong.com的记者从10个鲜为人知的人物身上揭示了中国发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背后的艰辛发展过程。

图为“东方红一号”卫星。

为什么要花12年去探索?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但卫星发射项目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首次正式提出,代号为“581”工程。这也意味着东方红一号卫星项目总共花了12年时间,其间经历了许多难题的考验,包括导弹技术不成熟、不能把卫星送上天以及经济困难等。,并且已经滞留了很长时间。

两亿元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是多少?

为了开发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国已经拨款2亿元。当时,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值得注意的是,195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300多亿元,即卫星研发投资占一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650,占一年财政收入的比重更高。当时,参与开发的科学家说,这反映了中央政府对卫星开发的重视,使科学家感到巨大的压力和责任。

42天的关键会议“651会议”是什么意思?

正是由于导弹技术的不成熟等技术困难,中国的第一个人造卫星项目一再搁浅。1965年初,钱学森等人建议重新发射中国的人造地球卫星,并将其纳入国家任务,这得到了中国有关领导人的批准。中央政府已经动员全国各地的科学精英举行了为期42天的会议来讨论卫星的发展。这是651会议。这意味着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又被提上了日程。

173公斤的“重量”是如何确定的?

1967年底,中央政府最终批准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计划,规定该卫星重量不低于150公斤(最终确定为173公斤),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正式命名为东方红一号。最终,这颗卫星不仅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而且比前四个国家发射的第一颗卫星的总质量多出29.8公斤..美国的第一颗卫星只有8.2公斤,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比美国的第一颗卫星重165公斤。

在某种程度上,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卫星越重,它的功能就越多,技术要求就越高。

然而,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东方红1号曾被要求设计得越来越胖。当时,东方红一号卫星上还载有音乐“东方红”。东方红一号卫星要求普通收音机直接接收东方红一号卫星播放的“东方红”音乐。这需要在卫星上安装一个高功率发射器,但这将使卫星重量超过1吨。对于当时中国火箭的运载能力来说,这是不可行的,这个计划最终被否决了。

为什么正常运行时间比设计工作寿命长8天?

据介绍,由于化学电池的使用寿命有限,东方红一号正常运行28天,比设计的20天使用寿命多了8天。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使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这颗卫星不仅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而且质量比前四个国家发射的第一颗卫星的总质量还要大29.8公斤。同时,在卫星跟踪手段、信号传输形式和车载温度控制系统等技术领域。,它们也超过了上述国家的第一颗卫星的水平。

有一件事可以证明,日本第一颗人造卫星在绕地球仅六圈后不到一天就无法工作了。然而,观察显示,到2009年2月,东方红1号仍在运行。

40秒的音乐是怎么来的?

“站起来,坚持住,看着,听着”是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体要求。其中,“听说”是指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东方红一号卫星将搭载音乐“东方红”向全国发射和播放。最终选择了可靠性高、寿命长、功耗低、音乐悦耳响亮的电子音乐,并选出了一首40秒的《东方红》。

即使是今天,许多人仍然记得很清楚。事实上,当时人们并没有直接听到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回的声音。相反,信号由东方红一号卫星发送,由大型地面站接收,并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台转播。因此,卫星发射后,全国听到的“东方红”音乐都是广播电台播放的卫星信号。

为什么要设计成三级继电器?

说到东方红一号,我们不得不提到长征一号火箭。因为中国的人造卫星最初遇到了不能去天堂的问题。长征一号于1965年研制成功,并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长征一号是为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而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它的第一级和第二级火箭使用了当时成熟的技术,并为发射卫星做了适应性修改。第三阶段使用固体燃料作为推进剂。

这是世界固体火箭在“最后一公里”的强大推力的顶点,它把东方红一号加速到第一宇宙的速度,并实现了绕地球飞行。

100度的极端冷热是如何突破的?

尽管法国和日本以前发射过人造卫星,但这两颗卫星都出现了“太空综合症”。在地球附近的空间中,卫星面向太阳的一侧的温度通常高达100多度,而卫星面向太阳的一侧的温度通常为负100多度。正因为如此,法国和日本的卫星无法忍受这种极度寒冷和极度炎热的环境,不久将无法正常工作。然而,中国的卫星继续改进它们的温度控制系统,最终不仅超过了预定的工作寿命,而且以后还在太空中长时间运行。

为什么设计是72面的?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直径只有1米。为了使地面“可见”,技术人员将卫星的形状设计成由72个小平面组成的球体。目标之一是让卫星在轨道上闪烁。当它旋转时,由于角度不同会产生闪光效果,所以在地面上更容易观察到。

3米长的围裙怎么了?

事实上,虽然东方红一号卫星本身有72个变化,但由于它的距离很远,人们在地球上观察它仍然很困难,研究人员也不知道如何在地面上“看到”这颗卫星。

然而,在最无奈的时刻,当研发人员去北京的一家商场时,他们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那就是研发人员意外地看到了一把折叠伞,于是研发人员根据折叠伞的原理用特殊材料制作了一个“大围裙”,发射时并没有把它放开,然后在升空后又把它炸毁了,让它扩大到3米以上,从而大大提高了观测程度,人们可以从地球上看到东方红一号卫星。

展开阅读全文

如今的“东方红一号”是太空垃圾吗?

全文共 131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东方红一号”,我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不会感到奇怪。它不仅是一颗人造卫星,而且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东方红一号”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以来,已经在太空飞行了47年,预计至少还将继续运行数百年。然而,“东方红1号”的设计寿命只有20天。早在发射的那年5月14日,它就与地面失去了联系,也就是说,它是一颗报废的卫星。在这种情况下,“东方红1号”属于“太空垃圾”吗?

“东方红一号”卫星(网络图)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太空垃圾。在人们的印象中,“垃圾”这个词有贬义。事实上,太空垃圾有一个专业名称——太空垃圾。我们知道卫星、宇宙飞船和其他宇宙飞船需要借助运载火箭发射。当运载火箭把宇宙飞船送入太空,并把星星和箭分开时,剩下的火箭就留在了太空中,这是太空碎片的来源之一。空间碎片的主要来源是航天器在轨碎裂(约占空间碎片总量的一半)。当宇宙飞船在轨道上爆炸或碰撞时,会产生大量的碎片。这方面的著名案例包括2007年初我国进行的反卫星导弹试验,当时报废的风云1C气象卫星被成功摧毁。产生了30,000多块大于1厘米的碎片,同时产生了数百万块大于1毫米的碎片,这是空间碎片数量最多的一次事件。此外,从航天器表面脱落的物质和油漆碎片、逃逸的固体和液体物质,甚至宇航员的排泄物也将成为空间碎片。

风云1C被摧毁一个月后的碎片轨道平面(来源:维基百科)

太空垃圾在太空中高速运行,这无疑给宇航员和航天器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你知道,一个只有几百微米大小的金属粒子就能穿透太空服,一块平板大小的碎片就足以报废卫星,而且大量的空间碎片甚至会落到地球上,对地面人员造成伤害。美国的一项研究估计,地球上的空间碎片数量正在接近临界值,近1000颗卫星面临着受到空间碎片撞击的威胁。此外,空间碎片经常干扰军事调查和天文观测。例如,一些空间碎片可能被误认为洲际导弹的弹头,大块碎片可能会扭曲天文监测数据。

空间碎片撞击航天器留下的洞(网络图)

虽然“东方红一号”充满了全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但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它早已被遗弃,失去了控制,因此它是太空垃圾,由于它的体积大,重173公斤,它仍然是一个真正的大“垃圾”。既然太空垃圾是一个巨大的危险,它需要从太空中清理吗?

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首先,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东方红一号”虽然没有被控制,但它的轨迹是可以预测的。目前,它在近地点约为441公里、远地点约为2039公里的椭圆轨道上平稳运行(2017年4月数据),基本上不会对其他航天器的飞行安全构成威胁。其次,在情感上,“东方红一号”似乎是中国太空道路上的一座灯塔。47年来,它一直照耀着中国航天工业从零到辉煌。现在天气晴朗时,人们仍然可以观察到它。俗话说:垃圾是一种错位的资源,“东方红一号”无疑是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是科学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样本。即使是“太空垃圾”,也是所有中国人珍惜的财富。

“东方红一号”运行轨迹示意图(网络图)

2016年,“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日期被正式定为中国空间日。随着第二个中国太空日的临近,你想知道“东方红一号”此刻在哪里吗?如果你想实时监控“东方红一号”,请拨我!

中国航天日标志(来源:国家航天局官方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入轨 他笑着哭了

全文共 1529 字

+ 加入清单

太空星月传奇池子——孙家洞(科普中国)

从1970年至今,中国航空公司拥有80多颗人造卫星,平均每年两颗。这些卫星中有三分之一与孙家洞直接相关。他是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奠基人之一,中国月球探测的主要倡导者和工程领导者之一,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总工程师。

孙家栋晚年最难忘的事情是世界闻名的“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开发。1967年,中共中央把“两颗炸弹一颗星”提上了议事日程。“要有一颗中国人造卫星,它不可能像鸡蛋一样大!”这是当时中央领导人最想看到的。那年夏天,中央委员会成立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由科学家钱学森领导。当时,从苏联回来的孙家东在国防部第五研究所第一分院从事导弹研究。钱学森很久以前就知道这个脚踏实地的中年人,也听说过他在苏联学习的突出事迹。不久,经聂元帅荣臻批准,钱学森批准,孙家栋调到新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担任卫星总体设计部部长。“如果国家需要,我就去!”孙家栋毫不犹豫地轻松上任。

说到轻装上阵,实际上是指孙家栋在多年的学术工作中养成了一种“举重”的心态:似乎有很大的困难,我一直很坚定。在沉重的负担下,孙家栋很快理清了思路,决定分三步走:选拔人才、制定计划、找人做决定。

孙家栋

"这颗卫星将升入天堂,挑选候选人是当务之急。"钱学森曾经说过。于是,孙家东从从事卫星事业的需要出发,从不同的派别中挑选了18名技术人员组成了“卫星发射队”。这18个人后来被誉为“太空18勇士”。

一旦候选人准备好了,如何开展工作?当时,赵九章等人已经撰写了300页的卫星研究项目,但还没有完全深入。孙家栋翻看着这些文件,想起了聂元帅的八字方针“尽可能简单,尽快上天堂”。他决定不为文件归档,更不用说写研究文章了,因为国家等不起。很快,以“天堂”为主题的新计划只发布了30页。

最后一步是做出决定。因为这是国家大事,需要中央领导签字确认,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没有人敢做决定。孙家东知道航天事业不能再拖了,就咬紧牙关去找国防科委副主任刘华清,直截了当地说:“刘主任,这件事现在你说了算。你知道怎么签字,如果你不明白,你必须签字,否则你就做不到。”刘华清看着孙家栋坚定的眼神,一言不发地签署了提案。

为了得到他给自己的“军令状”,孙家东一点也不激动。相反,他的心情相当沉重。来自苏联、美国和法国等国家的卫星一颗接一颗地飞上天空已经成为事实。是时候让中国的人造卫星尽快上天了。带着这样的心态,孙家栋投身于无私的工作。

一两天;一月和二月;一年,两年...1974年4月24日21: 34。173公斤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这颗卫星的重量相当于苏联、美国和法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和。当然,它比不上鸡蛋。

董一世

成功总是属于那些能忍受孤独的人。孙家东清楚地意识到,第一颗人造卫星只是长征的第一步。他肩上的担子仍然很重。当务之急是调整他的心态。一周后,在五一劳动节的晚上,来自“东方红”研究所的18名战士被邀请到天安门广场观看仪式。作为最大的贡献者,孙家东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被邀请。当然,孙家东并不在乎。那天晚上,他在天安门广场给他的爱人买了一件毛衣。然后他平静地回到家,调整他的思想为下一步做准备。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后,孙家栋领导并参与了“实践一号”、“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三号”等卫星的发射。每颗卫星都记录了孙家东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将永远记录在中国航空史上。

由于孙家东对人造卫星的杰出贡献,国家于1999年授予他“两颗炸弹一颗卫星”的荣誉奖章。2010年1月11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会议上,他被授予200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些都是对这位献身于太空飞行的伟大科学家最公正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50年依然在太空运行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四月二十四日,是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50周年纪念的生活,尽管过去50年,可是“东方红一号”卫星并沒有返回地面,只是依然在太空轨道上运行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设计方案寿命为20天,在1972年5月11日,也就是运行28天后,“东方红一号”的充电电池耗光,终止发射数据信号,与路面丧失联络,《东方红》曲子也停止播放,算作告一段落其工作中寿命。可是“东方红一号”的路轨寿命并沒有完毕,迄今“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变成了一颗真正的自由卫星。

趣味的是,有直接证据显示信息,“东方红一号”卫星已经慢慢的杜绝地球上,可是每一年杜绝的间距不大,在未来的好多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将再次从大家头上绕开。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在我国老一辈生物学家艰苦奋斗精神行动的结晶体,开辟了中国航天史的新世界,使我国变成继苏、美、法、日以后全世界第五个单独研发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國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