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紫禁城宫灯(精选20篇)

宫灯百合为多年生球根草本,由于其花形花色酷似中国宫灯而得名,开花时犹如一串串灯笼挂满花枝,凸显于绿叶之间,柔美多姿,极富特色。那你知道它的花语是什么吗?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宫灯百合花语,希望各位客官喜欢!

浏览

6115

文章

52

篇1:紫禁城的黄金外衣是怎么“穿”上的?

全文共 2057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紫禁城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即使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紫禁城里的古建筑仍然向世界展示着它们辉煌灿烂的外观。

黄金是一种灿烂的光泽颜色,但也是自然界中绚丽的纯色,并产生明亮华丽的视觉效果。除了黄色的琉璃瓦,紫禁城建筑辉煌的外观也反映在木制构件上的金色装饰。不仅如此,釉面砖是在普通瓷砖表面涂上一层黄色釉料制成的,而且木质构件表面的金色装饰也不一样,它的金色“外衣”上贴着真金。例如,太和殿的外立面由纯度为98%的黄金制成。

自古以来,黄金的价值赋予了它辉煌、高贵和神圣的象征意义。然而,古老的紫禁城总是能发出金光,这与黄金材料的性能密切相关:黄金不仅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而且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氧化速度非常慢,并能长期保持其光泽。经过几十万年后,它仍然像新的一样明亮,使得建筑无论花多长时间都会闪耀着金光。这件金色的外衣是紫禁城古建筑保持其辉煌的重要科学依据。黄金在紫禁城古建筑上的应用是中国古代传统镀金技术的体现。

所谓的镀金指的是由高度着色的金形成极薄的金箔(通常约0.12微米厚)。此时的金箔附着力强,可以用特定的材料粘贴在建筑构件表面,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不脱落。

我国古代建筑的镀金技术可见于敦煌石窟第263窟,窟内有北魏壁画,装饰有镀金。到了唐宋时期,出现了一种用泥巴或粉末堆砌黄金的方法,在后世建造大型宫殿和寺庙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到了明清时期,金箔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更加成熟,用金箔装饰的建筑也显得更加雄伟、庄严和威严。

紫禁城古建筑的镀金技术主要用于油饰部分(如立柱、门窗)和彩绘部分(如屋檐、托架和檩条)。根据应用范围,可分为泥金、片金、平金和镀金。

浑金是指给古代建筑的所有部件镀金的做法。金块是指古代建筑彩画中特定装饰图案的镀金。这是故宫古代建筑彩画中常见的一种黄金装饰方法。平金指的是平面上的贴金,通常用于给部件(如斗拱)的轮廓贴金。点金箔是指金箔粘贴在彩画的特定局部位置,而其他位置都用颜色表示。

烫金技术可以使金箔牢固地吸附在建筑物的外部,并长时间保持其光泽,这与粘合剂的科学应用是分不开的。金胶油是古代粘金的粘合剂。黄金胶油是以特制的粘性光油(即以桐子为主要原料熬制的油)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半干性油(如大豆油)制成的。选择金胶油的科学性在于它能保证金箔的亮度和烫金的合适时间。金胶油粘度高,油膜饱满,结膜厚实,不脱落,能保证烫金后金箔的亮度。此外,金箔油具有合适的干燥时间,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良好的粘度,使金箔能够牢固地粘附在部件表面,添加的半干性油能够起到延长干燥时间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紫禁城古建筑的金色外壳是古代镀金技术的科学应用。

作为一种镀金材料,金箔的加工要求极其严格。金箔是一块经过锤炼的薄金箔。

明代宋《天工开物》卷十四载:“金箔制作时,用黑金纸包裹,切片后全力以赴。”众所周知,金箔中的金箔非常薄,所以金箔在古代也被称为“金箔”。金箔的材料要求非常讲究。黄金本身是软的,没有足够的强度。用纯金制作极薄的金箔很难。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其他元素使其合金化,以增加金的强度。由于银和金是完全可混溶的,它们的延展性仅次于金,所以银是最重要的添加元素,其次是铜。紫禁城古建筑中使用的金箔大部分是国库黄金,含有98%的黄金,其余的2%由银、铜和其他材料制成。此外,黑金纸是以生于北方的竹子为原料,经过十几年的水浸泡后,经打浆、烟熏而成。韧性强,乌黑发亮,主要用于制作金、银、铝箔的床上用品。紫禁城里用来给古建筑镀金的金箔厚度只有0.12微米。只有把25片金箔叠在一起,它们才能和蝉翼最薄的部分一样。这种金箔几乎是透明的,可以透射蓝绿色的光。它不仅美观豪华,还具有特殊的保暖和透光功能。金箔制作包括将黄金熔化成金锭、反复对金锭进行烫金以及将金箔包裹成黑色金纸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金箔没有成品率,所有未成形的金箔都被回收再利用。金箔生产工艺独特,技术要求高。它从古至今一直是手工制作的。铝箔制作是最难的工作。要把一个金“块”做成0.12微米厚的薄片,需要两个人面对面地做数万次。打好的金箔薄如蝉翼,柔软如缎。民间传说,由一两盎司黄金制成的金箔可以覆盖一英亩三部分土地。可见金箔制作技术的精髓,也是我国古代金属冷加工技术的体现。

紫禁城里的古建筑贴上黄金后,外表闪闪发光,这也蕴含着科学的机理:金箔在光的作用下有很强的反光性能。金箔粘贴在起伏不规则的图案上,并增加金箔的反光面。因此,古建筑装饰衬托出金箔的光泽,金箔上布满图案,充分体现了图案的质感,使装饰与金箔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寺庙屋檐下的构件上的光线是暗淡的,但是由于金箔的反射,它强烈地显示了金色图案的存在。同时,在金光的作用下,各种颜色的亮度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即使欣赏者远离镀金建筑,他们仍能感受到其辉煌灿烂的艺术效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紫禁城古建筑的闪亮金色涂层是中国古代镀金技术的应用。其精湛的材料加工技术和其中蕴含的古代科学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作者是故宫博物院的研究馆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宫灯长寿花的养殖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1836 字

+ 加入清单

宫灯长寿花为景天科伽蓝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外形酷似小提灯故此得名宫灯长寿花。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宫灯长寿花的养殖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宫灯长寿花作用

1、净化空气:宫灯长寿花是CAM植物,白天气孔关闭,到了晚上气孔才张开释放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有很好的净化空气的作用,尤其是在夜间,可以使封闭的室内空气清新起来。

2、美化家居:宫灯长寿花株型紧凑,叶片晶莹透亮,花朵稠密艳丽,观赏效果极佳。宫灯长寿花的花期正逢圣诞、元旦和春节,可以用来布置窗台、书桌、案头,十分相宜,用于花槽、橱窗和大厅等,其整体观赏效果极佳,是冬季理想的盆栽花卉,可以美化家居。

3、风水价值:宫灯长寿花名称长寿,所以,节日赠送亲朋好友,寓意大吉大利、长命百岁,非常适合,而且讨人喜欢。在过年等为自己的家居添上一盆宫灯长寿花,可以衬托福寿吉庆的好兆头,带来好的寓意,好的风水。

宫灯长寿花的养殖方法

1、土壤:宫灯长寿花虽不甚择土,但在重黏土中易烂根,而在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中生长最佳。家庭盆栽宜用腐叶土与菜园表土等量混合后,再加5%至8%的沙作培养土。种植时加点骨粉或氮磷钾复合肥作基肥。

2、浇水:宫灯长寿花为肉质动物,体内含水分多,较耐旱而怕涝,在高层楼房空气干燥的条件下,生长良好。不可浇水过多,每2-3天浇1次水,盆土以潮湿偏干为好。假如盆土过温,易惹起根腐朽。浇水把握“见干见湿、浇则浇透”冬季应增加浇水,中止施肥。春秋两季3天左右见盆土干后浇一次透水,常保持稍润即可。夏季宜少浇水,5天至7天浇一次为好,置于室外的长寿花,雨季要避雨淋,水多易烂根落叶甚至死亡。

3、光照:宫灯长寿花对光照请求不严,全日照、半日照和散射光照条件下均能生长优良。宫灯长寿花喜阳光充足的环境,除盛夏中午宜稍荫蔽外,其余时间都要放在向阳处,每天至少要能见4小时以上的直射光才能健壮生长。楼房阳台每半月要将花盆转动180度,使之受光均匀,避免偏冠,降低观赏价值。半阴处虽也能生长,但茎细叶薄花少色淡,远不如向阳处繁茂。如过阴不仅易掉叶无花,就是已开花的植株置于阴处,也会花色变暗淡,继而花脱落枯萎。

4、温度:宫灯长寿花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5℃至25℃,高于30℃生长迟缓,进入半休眠状态,也就是说夏季长寿基本是不长的,低于10℃生长停滞,低于8℃叶色发红,花期推迟,0℃以下则易冻死。冬季酷热时要留意透风、遮荫,防止强阳光直射。冬季入温室或放室外向阳处,温度坚持10℃以上,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温度低时叶片轻易发红。因此要养好长寿花,须为其创造一个冬暖夏凉的小环境,盛夏的中午要避强光暴晒,置于散射光充足的半阴处,如大树下、屋檐下或北向阳台,特别要注意通风降温,可向附近地面洒水,但不能洒在植株上。立秋后,从8月下旬到9月上旬,可逐步见阳光,10月起则应多见阳光,促其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当最低气温降至10℃左右时,移入室内置于南向或西向窗台前,使之多见阳光,保持夜间10℃,白天15℃至18℃,12月便可开花。

5、施肥:宫灯长寿花喜肥,幼苗上盆定植半月或老株分株半月后可施2次至3次以氮为主的液肥,促长茎叶,花后可施一次以氮为主的液肥,促其复壮。其余时间除夏季停施外,只能施氮磷钾复合肥,施肥时勿将肥弄在叶子上,否则叶片易腐烂,如不小心弄脏叶面,应用水冲洗掉。长寿花的花期长,要打破花期不施肥的戒律,每月施一次稀薄的氮磷钾肥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使后期花不致因缺肥而变小色淡。

6、支撑:当宫灯长寿花植株长髙后,应设立竹竿支撑。地栽的则需搭设花网,以防折枝。

7、病虫防治:主要有白粉病和叶枯病危害,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有介壳虫和蚜虫危害叶片和嫩梢,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防治。无论地栽或盆栽,块茎种植前均需进行土壤消毒,以防土壤传染病害。

8、采收贮藏:宫灯长寿花作切花时,应在茎的最下部3朵花完全绽放并呈金黄色时采收。茎干枯黄后,将块茎挖起,贮藏于3~5℃的冷室中。挖起的块茎洗净后,用多菌灵或百菌清等药剂消毒,可减少病害的发生。

宫灯长寿花的生长习性

宫灯长寿花以种植在通透性较好的土陶盆中生长最佳,但置室内不美观,可外套塑料盆或瓷盆,亦可直接种在小巧的紫砂盆或塑料盆中。种植时在盆底放层碎木炭块或碎硬塑料泡沫块,增强其通透性。

宫灯长寿花虽不甚择土,但在重黏土中易烂根,而在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中生长最佳。家庭盆栽宜用腐叶土与菜园表土等量混合后,再加5%至8%的沙作培养土。种植时加点骨粉或氮磷钾复合肥作基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紫禁城是哪个朝代建的 紫禁城真正的设计者是谁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紫禁城一般指北京故宫,是明朝时期建立的,北京本来是朱棣的封地,“靖难之役”后朱棣登基,为提高燕京北平府的地位,改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

永乐四年,明成祖朱棣下诏以南京皇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朱棣先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去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运送到北京,光是准备工作,就持续了11年。

永乐十四年,明成祖朱棣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京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臣工一一革职或严惩,从此无人再敢反对迁都。次年,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的北京紫禁城正式动工,永乐十八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建成,规模比南京皇宫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紫禁城是由谁建成的 谁开始建造紫禁城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紫禁城是由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开始建造的。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现称为北京故宫。北京故宫从明朝永乐四年开始建设,于永乐十八年建成。北京故宫现在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

北京故宫的结构

北京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

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宫灯长寿花的风水学应用 宫灯长寿花在家居中的作用

全文共 2276 字

+ 加入清单

宫灯长寿花喜阳光充足的环境,除盛夏中午宜稍荫蔽外,其余时间都要放在向阳处,每天至少要能见4小时以上的直射光才能健壮生长。楼房阳台每半月要将花盆转动180度,使之受光均匀,避免偏冠,降低观赏价值。

宫灯长寿花的风水应用-宫灯长寿花在家居中的作用

宫灯长寿花与家居风格的搭配

美化家居

宫灯长寿花株型紧凑,叶片晶莹透亮,花朵稠密艳丽,观赏效果极佳。宫灯长寿花的花期正逢圣诞、元旦和春节,可以用来布置窗台、书桌、案头,十分相宜,用于花槽、橱窗和大厅等,其整体观赏效果极佳,是冬季理想的盆栽花卉,可以美化家居,所以在室内种植宫灯长寿花,可以使家居环境变得生机盎然。尤其是在萧瑟的冬季,用于布置厅堂、居室,更显春意。而且,由于宫灯长寿花自身的喜庆寓意,也可以增添冬日节日的喜庆气氛,是惹人喜爱的室内盆栽。

宫灯长寿花是喜阳植物,适合放在阳光充沛的地方,因此有这样的植物在室内,显得室内明丽活泼,再者由于其大吉大利、长命百岁、福寿吉庆的美好寓意,既显自由个性的简约家居风格更加阳光明丽,又显欧式风格的美丽奢华,更显中式优雅庄重的风格。

净化空气

光合作用对于家居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宫灯长寿花作为绿色开花植物,光合作用自然是其本性。而且,宫灯长寿花的光合作用与大部分的植物不同,大部分的植物到了晚上只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在夜晚植物对家具环境具有不好的影响。但是宫灯长寿花是CAM植物,它在白天气孔关闭,到了晚上气孔才张开释放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宫灯长寿花有很好的净化空气的作用,尤其是在夜间,可以使封闭的室内空气清新起来。

改善家居光线

宫灯长寿花因为喜阳,适合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因此,在家居种植宫灯长寿花必然要让阳光透进来,所以,可以改善家居的光线,使家居明亮。有这样的植物在室内,显得室内明丽活泼,再者由于其大吉大利、长命百岁、福寿吉庆的美好寓意,既显自由个性的简约家居风格更加阳光明丽,又显欧式风格的美丽奢华,更显中式优雅庄重的风格。

宫灯长寿花的风水学应用

宫灯长寿花的花语是:大吉大利、长命百岁、福寿吉庆,所以,种植宫灯长寿花可以带来好的寓意,好的风水。

宫灯长寿花小巧玲珑,株型紧凑,叶片翠绿,花朵密集,是冬季理想的盆栽花卉,可以美化家居,让人们生活在一个优雅的环境之中,心气调和,做起事来也往往会觉得特别得心应手。这样,家居的“风水”与人的活动便很好地调和起来,人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达到阴阳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的境界。因而对于居住其内的主人而言,更可以平心气,和精神,永葆青春和良好的身体状态。所以说,宫灯长寿花的好风水还是有依据的。

由于宫灯长寿花名称长寿,所以,节日赠送亲朋好友,寓意大吉大利、长命百岁,非常适合,而且讨人喜欢。在过年等为自己的家居添上一盆宫灯长寿花,可以衬托福寿吉庆的好兆头。

宫灯长寿花在家居中的作用

宫灯长寿花的观赏价值

宫灯长寿花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是一种肉质植物,它的花色很喜庆,就像红艳的灯笼那样,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宫灯长寿花具有一种视觉的冲击能力,所以我们说宫灯长寿花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多肉植物,值得我们去珍惜和鉴赏,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哦。

宫灯长寿花的收藏价值

近些年来不断涌现的多肉植物爱好者们,对于各种多肉植物总是有着一种近乎执念的喜爱。而宫灯长寿花作为一种多年生的肉质植物,其肉质又比较厚实,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宫灯长寿花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收藏意义的花卉,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又很多人收藏着宫灯长寿花这种植物哦。

宫灯长寿花的养殖方法

宫灯长寿花虽不甚择土,但在重黏土中易烂根,而在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中生长最佳。家庭盆栽宜用腐叶土与菜园表土等量混合后,再加5%至8%的沙作培养土。种植时加点骨粉或氮磷钾复合肥作基肥。

宫灯长寿花较耐旱而怕涝,在高层楼房空气干燥的条件下,生长良好。春秋两季3天左右见盆土干后浇一次透水,常保持稍润即可。夏季宜少浇水,5天至7天浇一次为好,置于室外的长寿花,雨季要避雨淋,水多易烂根落叶甚至死亡。

宫灯长寿花喜肥,幼苗上盆定植半月或老株分株半月后可施2次至3次以氮为主的液肥,促长茎叶,花后可施一次以氮为主的液肥,促其复壮。其余时间除夏季停施外,只能施氮磷钾复合肥,施肥时勿将肥弄在叶子上,否则叶片易腐烂,如不小心弄脏叶面,应用水冲洗掉。长寿花的花期长,要打破花期不施肥的戒律,每月施一次稀薄的氮磷钾肥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使后期花不致因缺肥而变小色淡。

宫灯长寿花喜阳光充足的环境,除盛夏中午宜稍荫蔽外,其余时间都要放在向阳处,每天至少要能见4小时以上的直射光才能健壮生长。楼房阳台每半月要将花盆转动180度,使之受光均匀,避免偏冠,降低观赏价值。半阴处虽也能生长,但茎细叶薄花少色淡,远不如向阳处繁茂。如过阴不仅易掉叶无花,就是已开花的植株置于阴处,也会花色变暗淡,继而花脱落枯萎。

宫灯长寿花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5℃至25℃,高于30℃生长迟缓,进入半休眠状态,也就是说夏季长寿基本是不长的,低于10℃生长停滞,低于8℃叶色发红,花期推迟,0℃以下则易冻死。因此要养好长寿花,须为其创造一个冬暖夏凉的小环境,盛夏的中午要避强光暴晒,置于散射光充足的半阴处,如大树下、屋檐下或北向阳台,特别要注意通风降温,可向附近地面洒水,但不能洒在植株上。立秋后,从8月下旬到9月上旬,可逐步见阳光,10月起则应多见阳光,促其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当最低气温降至10℃左右时,移入室内置于南向或西向窗台前,使之多见阳光,保持夜间10℃,白天15℃至18℃,12月便可开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宫灯长寿花花语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宫灯长寿花花语:健康长寿

宫灯长寿花是景天科伽蓝菜属的一种多肉植物,其外形酷似小提灯故此得名宫灯长寿花。花钟状,粉红色,花瓣先端黄色。一般在冬末开花,但若养护得当,也可全年开花。冬季温度要保证在5℃以上,宫灯长寿花扦插很容易成活。!

中文名:宫灯长寿花

英文名:Kalanchoe ‘Wendy’

别名:吊钟长寿花、红提灯、蔓生吊钟海棠

科属:景天科伽蓝菜属

形态: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木质化,多分枝,新生分枝柔软常下垂。叶对生,长卵形,稍具肉质。花淡红色,管状,先端4瓣稍分开,其外形酷似小提灯。

分布:原产马达加斯加。

繁殖:适合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扦插繁殖。

养护: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半阴和干旱。

用途:其花形奇特有趣,是良好的室内观花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藁城宫灯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藁城宫灯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藁城宫灯始于东汉、盛于隋唐,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为了庆贺统一天下之功业,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所挂宫灯盏盏精致,宫灯之名由此而生,后来宫灯的制作技术传入民间。在河北藁城,每逢元宵佳节,家家宝灯高挂,宫灯遍及全城,同时又有游园赏灯猜谜活动,半月不息。

藁城宫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常见的有白帽方灯、纱圆灯、罗汉灯、走马灯、蝴蝶灯、二龙戏珠灯等等,尤以红纱灯最为有名,其造型优美、宜书宜画、撑合自如、易于保存。近40年来藁城宫灯大为发展,名师高徒人才辈出,天安门也挂起了藁城宫灯。

据传,明代藁城县屯头村李师傅手工制作的纱灯,以美观明亮、耐风耐用为特色,遐迩闻名,州府县署、豪门富户多有悬挂。及至清代,乾隆皇帝南巡,目见其灯,喜其工艺精湛,遂命侍从精选数盏,悬挂宫廷。宫灯因此得名,生意愈发兴隆,其艺世传而不绝。

自1981年开始,其传人李洛硕再展其技,与村民一起,结合现代技术,进行研制开发。省、地主要领导同志曾前往该村视察参观宫灯生产,指示“开发传统工艺,振兴一方经济”。现已形成系列化、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全村95%以上的农户从事宫灯生产经营,年生产能力达500余万对,成为“大江南北独一村”--宫灯生产专业村。其品种主要有圆宫灯(门灯)、六角宫灯(室内灯)、走马灯、花灯四大系列,其规格可谓应有尽有。“珑玲世人叹,艺绝神仙惊”。近年,藁城宫灯以其独特工艺畅销全国各地,上至京师圣地(如新华门等),下至百姓庭院,皆以宫灯添喜庆,复令节日再增辉。(藁城)

藁城宫灯是藁城市地方特产之一,始于东汉、盛于隋唐,因进贡宫廷故名“宫灯”。藁城宫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主架及外敷红绸布做成一定的造型为表现形式。传统的藁城宫灯都是手工制作,形状分为大小号,均为椭圆形,象征红红火火、圆圆满满、吉祥喜庆。藁城宫灯式样繁多,常见的有白帽方灯、纱圆灯、罗汉灯、走马灯、蝴蝶灯、二龙戏珠灯,等等。其尤以红纱灯最为出名,具有造型优美、宜书宜画、撑合自如、易于保存等特点。

据介绍,传统宫灯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共有56道工序,包括挖竹篾、洗竹竿、钻座眼儿,样样靠手工作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保持传统宫灯外形及特色的基础上,经过老艺人们的研制开发,藁城宫灯在用料和制作上不断改进,已经形成了系列化、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模式。同时,以造型优美、易于保存等特点驰名中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时的老照片 太监宫女们被遣散集体抗议

全文共 1330 字

+ 加入清单

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在北京政变中围困了紫禁城。根据《修正清室优待条件》的宣言文书,冯玉祥要求溥仪签订退位声明,并以炮击紫禁城为要挟,将溥仪赶出紫禁城。在此过程中,宫廷侍女和太监们也不得不离开紫禁城。

这组照片展示了1924年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后,宫廷侍女和太监们在步军统领衙门前举行集会抗议的场景。他们被迫解散,面对着未知的未来。曾经他们忠诚地为皇室服务,在紫禁城内尽心尽责,如今却被抛弃在外。这些照片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的情景,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宫廷侍女和太监们面临的困境和失落。

走出宫闱的宫廷侍女和太监面临着无依无靠的境地。他们被迫离开了曾经的工作地点和居所。照片展示了宫廷侍女和太监们离开紫禁城时整理行李的情景。他们换上普通的便服,面对着未知的人生道路,需要自己寻找生活来源。然而,作为太监和宫廷侍女,他们的特殊身份让他们很难融入社会,找到合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们的身份缺陷和过去的角色束缚了他们在外界生活的可能性。

照片中,看到容惠太妃的行李被运送出神武门,宫门已经被冯玉祥的军队接管。宫廷侍女和太监们面临着无家可归的境地,无法回到曾经熟悉的环境。这些照片展示了他们无助的处境,还强调了他们离散的身份,无法再回到过去的生活中。

遣散的宫廷侍女和太监们面临着艰难的处境。照片展示了他们被遣散出宫的场景,冯玉祥的军队士兵正在检查他们的行李,以防止他们私藏紫禁城内的物品带出宫外。这种严格的检查显示了当时对于紫禁城文物保护的重视,也显示了宫廷侍女和太监的身份受到的限制。与此同时,他们面临着失去工作和收入来源的困境,需要重新适应社会,在陌生的环境中为生活奋斗。

照片中军警查封乾清宫的场景传达了一种庄严和无奈的情绪。乾清宫曾是皇室的居所,如今却被军警封锁。这个场景象征着紫禁城从此闭门谢客,历史的尘埃开始遮蔽皇家的辉煌,宫廷侍女和太监们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被遣散的宫廷侍女和太监们在离开紫禁城后面临着巨大的生活挑战。他们失去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需要在社会中重新谋求生计。然而,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和缺乏相关技能,他们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他们可能面临着贫困、无家可归、社会歧视等问题。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太监和宫廷侍女的身份被视为特殊和有争议的。太监被剥夺了生育能力,而宫廷侍女则被视为与皇室有着特殊关系的人。这些身份特征在社会中可能引起不理解和歧视。他们在重新适应社会生活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在离开紫禁城后,一些宫廷侍女和太监们可能试图通过与其他人建立人际关系来寻求帮助和支持。他们可能寻求与其他太监和侍女建立联系,以共同面对困境。另外,一些慈善组织和社会机构也可能提供一些援助和支持,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无论他们如何努力,他们的新生活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失去了紫禁城中的特殊地位和保护,他们需要学会适应社会的规则和生活方式。他们可能需要学习新的职业技能,改变自己的身份认同,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这些被遣散的宫廷侍女和太监们的故事是我国历史中一个重要的片段。他们作为紫禁城的一部分,见证了清朝的兴衰和末世。他们的遭遇提醒我们,历史的变迁不仅影响到统治者和政治家,也深刻地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社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宫灯长寿花的简介 宫灯长寿花的养殖方法

全文共 965 字

+ 加入清单

宫灯长寿花的简介-宫灯长寿花的养殖方法

宫灯长寿花的简介

宫灯长寿花为景天科伽蓝菜属,也叫红提灯,蔓生吊钟海棠,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木质化,多分枝,新生分枝柔软常下垂,叶对生,长卵形,稍具肉质。花红色,管状,先端4瓣稍分开,其外形酷似小提灯故此得名宫灯长寿花。

宫灯长寿花的养殖方法

宫灯长寿花虽不甚择土

但在重黏土中易烂根,而在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中生长最佳。家庭盆栽宜用腐叶土与菜园表土等量混合后,再加5%至8%的沙作培养土。种植时加点骨粉或氮磷钾复合肥作基肥。

宫灯长寿花喜阳光充足的环境

除盛夏中午宜稍荫蔽外,其余时间都要放在向阳处,每天至少要能见4小时以上的直射光才能健壮生长。楼房阳台每半月要将花盆转动180度,使之受光均匀,避免偏冠,降低观赏价值。半阴处虽也能生长,但茎细叶薄花少色淡,远不如向阳处繁茂。如过阴不仅易掉叶无花,就是已开花的植株置于阴处,也会花色变暗淡,继而花脱落枯萎。

宫灯长寿花较耐旱而怕涝

在高层楼房空气干燥的条件下,生长良好。春秋两季3天左右见盆土干后浇一次透水,常保持稍润即可。夏季宜少浇水,5天至7天浇一次为好,置于室外的长寿花,雨季要避雨淋,水多易烂根落叶甚至死亡。

宫灯长寿花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5℃至25℃

高于30℃生长迟缓,进入半休眠状态,也就是说夏季长寿基本是不长的,低于10℃生长停滞,低于8℃叶色发红,花期推迟,0℃以下则易冻死。因此要养好长寿花,须为其创造一个冬暖夏凉的小环境,盛夏的中午要避强光暴晒,置于散射光充足的半阴处,如大树下、屋檐下或北向阳台,特别要注意通风降温,可向附近地面洒水,但不能洒在植株上。立秋后,从8月下旬到9月上旬,可逐步见阳光,10月起则应多见阳光,促其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当最低气温降至10℃左右时,移入室内置于南向或西向窗台前,使之多见阳光,保持夜间10℃,白天15℃至18℃,12月便可开花。

宫灯长寿花喜肥

幼苗上盆定植半月或老株分株半月后可施2次至3次以氮为主的液肥,促长茎叶,花后可施一次以氮为主的液肥,促其复壮。其余时间除夏季停施外,只能施氮磷钾复合肥,施肥时勿将肥弄在叶子上,否则叶片易腐烂,如不小心弄脏叶面,应用水冲洗掉。长寿花的花期长,要打破花期不施肥的戒律,每月施一次稀薄的氮磷钾肥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使后期花不致因缺肥而变小色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慈禧逃亡之后的紫禁城是什么样子的?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清朝,眼前浮现出的都是电视剧里金碧辉煌的大殿,恢弘大气的屋檐,百花绽放争奇斗艳的御花园,精雕玉琢的石碑等等。但是大家都知道电视剧都是经过美化的场景,为了呈现出完美的作品所作出的艺术加工,就像我们平时美女们拍照一样虽然已经很美了但还是习惯的打开美颜功能一样。我们今天就通过一组清宫老照片一起来看一看当年真实的皇宫是什么样子的。

1900年8月14日,联军攻进紫禁城,当时紫禁城情况十分混乱,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还有公主等人逃跑了,而就是这个时候日本的建筑学人士伊东忠太来到了中国,打着研究建筑的旗号,拍了很多紫禁城的照片!

比如下面的这个图是紫禁城的精武门,从照片上我们能够知道,这个精武门前面都是很高的草,看起来荒无人烟,楼上的玻璃都被破坏了,建筑的磨损情况也很重,应该是联军攻入的时候的炮火造成的,看起来凄凄凉凉,精武门也无主了,完全不复往日繁华,前后对比,不免更加凄凉。

这个地方可能我们在电视上也能够看到,很多大臣上朝的时候都会走过这样的一个阶梯,但是从照片中我们能知道,这个地方也长满了草,没有电视剧里那种的恢弘气派的感觉,十分破败荒凉,完全感受不到皇家贵族的气息。

这是坤宁宫的一角,门口有一个特别高的卷帘,相信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坤宁宫都是地位很高的人住的地方,很奢华也很气派的感觉,但是照片里的这个坤宁宫却显得十分残破十分凄凉,完全没有一丝气派的感觉。

看完了这些照片,是不是觉得十分惊讶?当时的真实情况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其实这么多年我们可以说都被电视剧骗了!你们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再见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故宫为什么叫紫禁城

全文共 1303 字

+ 加入清单

故宫是现存最重要的皇家宫殿之一,然而故宫是我们现在对它的称呼,明清时期,人们都称呼其为“紫禁城”。那么,故宫为什么叫紫禁城?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故宫为什么叫紫禁城吧!

故宫为什么叫紫禁城?

明清两代的皇宫在建成时,原本就叫“紫禁城”,而不是现在所说的“故宫”。说起紫禁城名字的来源,还要从天上的星星说起。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中央,明亮耀眼,太微垣和天市垣陪设两旁,因而有“紫微正中”的说法。据古代天文学家的叙述,他们通过对太空天体的长期观察,发现紫微星垣居于中天,位置永恒不变。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世间存在着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即玉皇大帝,是法身无上,统驭诸天,主宰宇宙,权衡三界的“天帝”。天帝总不能在世间到处游荡,居无定所。于是,人们幻想了一个“天宫”,为天帝提供了一个日常工作和休息的地方。按照人们的理解,天宫当然应该在天空的正中央,而紫微垣正好在天的正中央,位置又一直没有变化,便成了古人心目中天宫应在的场所。因此,天帝居住的天宫也被称为“紫宫”。

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们都将自己喻为是“上天之子”,即“天子”,也就是玉皇大帝的儿子。既然“天父”在天上住的是“紫宫”,那么,儿子在人间的住所也应该可以称为“紫宫”。此外,皇帝居住的皇宫四周警戒森严,有严格的宫禁,不是寻常百姓可以随便出入的,否则就是“犯禁”。因此,“紫宫”也就成了一座“禁城”,合起来称呼,就是“紫禁城”。

其实,紫薇星就是北极星,二等亮星,大熊星座的主星,距离地球约400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4倍,是离地球最近的造父变星,即一种高光度周期性脉动变星,也就是其亮度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在地球上观测,北极星的位置和亮度相对比较稳定,所以,古代的科学家们便认为它是恒久不变的,也正因为如此,北极星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意义。长久以来,古代天文学和古代神学的文化交融,将北极星推到了天空中最尊贵的位置。《论语·为政》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观象玩占》载:“北极星在紫微宫中,一曰北辰,天之最尊星也。其纽星天之枢也。天运无穷,三光迭耀,而极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因此,北极星也就成了“帝星”,通过古代占卜学的演绎,命宫主星是紫微(北极星)的人就是具有帝王之相的人。现在人们知道,北极星不是恒久不变的,宇宙中的所有天体都不是静止不变的。因此,北极星在天空的位置会慢慢的靠近北天极。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整座皇城也是按照“紫微正中”的格局而修建的,城内城,城套城,而紫禁城就建在北京城的中心。太微垣南有三颗星被人视为三座门,即端门、左掖门、右掖门,与此相应,紫禁城前面设立端门、午门,东西两侧设立左、右掖门;午门和太和门之间,有金水河蜿蜒穿过,象征着天宫中的银河;宫中的太和殿居高临下,象征天的威严;乾清宫和坤宁宫两座帝后寝宫象征天地乾坤;乾清宫东西两面的日精门和月华门象征日月争辉;东西十二宫院,象征十二星辰;十二宫院后面的数组宫阁象征群星环绕。设计者们绞尽脑汁地设计出这些象征天、地、日、月、星辰的建筑模式,从而突现皇帝“君临天下”的威严和权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宫灯百合花语是什么

全文共 1774 字

+ 加入清单

宫灯百合为多年生球根草本,由于其花形花色酷似中国宫灯而得名,开花时犹如一串串灯笼挂满花枝,凸显于绿叶之间,柔美多姿,极富特色。那你知道它的花语是什么吗?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宫灯百合花语,希望各位客官喜欢!

种球繁殖

能正常生长的宫灯百合种球至少需要5克,一般种球越重,植株生长的越高,所开的钟状花数量就越多(平均8-12枝花/株)。

宫灯百合以种球繁殖时,每一球具两个生长点可产生两个新子球,以此法所生产的种球较大,但繁殖倍率较低;子球生长发育中常长出二次球,此二次球很容易在挖掘或人工处理时脱离子球,造成子球失去生长点与发芽能力。由于以种球繁殖倍率低,因此目前以种子繁殖为主要方式,达到大量生产优质种球。

宫灯百合花语

宫灯百合花语:喜洋洋、庆祝、真情、望乡

宫灯百合的繁殖方式

宫灯百合可以用种子繁殖,而后长成小状的球或叉型的球茎。

宫灯百合经授粉后每一花茎可着生8-12个蒴果,每一蒴果约有50-70粒种子,因其种子具有深度休眠机制,发芽率极低;采用赤霉素处理,可提高其发芽率达20%。种子萌芽后经一个生长季,可长成1-2克的小种球,小种球再经1-2年才能养成提供切花栽培的商品球。

通常,种子繁殖较麻烦,约需要花费两年的时间,因为种子表皮坚硬,休眠较深,需要层层破壳才能生长。并且在第一个生长季,种子繁殖长成的种球一般很小(仅有2-3克),它们不能用于生长出口切花。

宫灯百合的生态习性

宫灯百合原产南非海拔600到1200米的夏雨冬旱的地区,夏天潮湿多雨,是其生长季节,冬季干燥无雨,为其休眠期。由于宫灯百合对温度与日照的要求不很严格,因此非常适合于温带与亚热带地区温室与田间栽培。

宫灯百合最适合的土壤温度为18℃-24℃,最好栽培在有避雨、遮荫设施的温室中。如温度高于30℃将抑制生长,使花茎扭曲。夏天种植时,高温会缩短生育期,短于45天开花,而且花茎也缩短。正常情况下,宫灯百合在定植后60天开花。在我国台湾北部或中海拔地区冬季因低温期较长,温度不至于过高而影响宫灯百合生长,因此切花品质佳、种球产量高;而夏季则因高温期较长,造成宫灯百合生长期较短,较不利于切花及种球生产。

种球在春天种植,地温大于16℃时,2-3周即可发芽。如果气候冷凉或休眠不足16周,我们建议进行催芽。在适宜的环境下,45-60天植株就可开花。宫灯百合种球的自然休眠期至少需要12周,但冷藏可以打破休眠。总的来说,整个生长周期约需要20-25周的时间,若此期气温较低,则生长期会延长。

在土壤温度较高(18-24℃)、有防风、雨、暴晒的环境条件下,宫灯百合生长最好。研究表明,温度过高会生长和开花,如夏季高温会使生长周期缩短,但花茎长度也会相应减短,从而使开花量减少。因此,建议至少60天后再收获。如果在晚冬或早春种植,一定要保证温室内的基质温度。

宫灯百合是温带作物,生长基质透水性好,浇水应有规律。应定期用杀菌剂进行基质消毒,最好种植在通风良好的温室。最适生长的土温是15-22℃,最适生长的气温是12-28℃。

宫灯百合简介

宫灯百合(学名:SandersoniaaurantiacaHook.):仅一属一种。为多年生球根草本,由于其花形花色酷似中国宫灯而得名,多年生球根草本,半蔓性,高约1米。叶轮状互生,无柄,叶面光滑,柳叶形,长约5~10厘米,宽约2~3厘米,有3条深刻纹。花坛状,形似宫灯,亮橙黄色,上阔下窄,宽处约2厘米,花柄约5厘米,下垂,腋生,有短裂片6,雄蕊6,花药丁字形,花柱三裂。7月~翌年1月,从仲夏到秋冬。瓶插寿命可达2~3周。蒴果3瓣,胞背开裂。

根状茎含秋水仙碱,有毒。生长时间长,对环境的要求高,故向来属于高单价花卉。原产于南非东部地区,通常生长在潮湿的草地或林缘。因为在南半球她的花期恰逢圣诞节,因而别名“圣诞风铃”,又因为它那金黄色的花酷似灯笼故名“中国宫灯”。宫灯百合目前是一种国际流行的新潮切花,是一种国际流行的新潮切花,尤以新西兰种植的最多。

实践证明,1-2克的种球就可以正常发育,并开较小的花。然而种植者出于销售的目的,通常,种植的种球至少有5-7克和7-10克以上的,其植株能长至80厘米。当植株下方有3-4朵铃状花着色后,便可开始收获,其上方未成熟、呈绿色的花,通过瓶插仍能生长并正常着色。若不切花,花完全成熟后,就可结实种子(约50-70粒/朵)。值得注意的是,在温室中或在封闭的遮荫条件下会影响花的授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为什么故宫被称为"紫禁城"?

全文共 142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的故宫是元、明、清三个朝代的皇宫。古代的人认为,主宰世界万物的天帝就居住在紫微星上的紫微宫里,紫微宫是天帝的皇宫。皇帝既自称"受命于天",是"天子,那他的住所当然也要称为"紫宫"了。另外,皇帝的住所戒备森严,绝不许平民百姓接近,是一块"禁"地。所以,皇宫就被人们称为"紫禁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甘谷宫灯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甘谷宫灯制作技术从清同治初年起有较大发展,距今已有160多年。灯的形状正方形,一灯四面,灯架能开能合,装卸自如,全部采用经过漂白处理的高级丝纱为灯面。其工艺制作精湛,绘画技艺高超,人物造型生动逼真,内容以古典及其绣像图本为范,一个章回为一幅画面。多为《三国演义》英雄灯、《西游记》降妖灯、《封神榜》神话灯、《精忠岳传》爱国灯、《西厢记》爱情灯、《绿牡丹》武侠灯组成的几百盏规格一致的连环画式系列彩绘宫灯等,还有梅花灯、菊花灯、幸福灯、美人灯、鱼灯、老鼠灯、猫灯、兔灯、牛羊灯、公鸡灯等,形状有圆、方、扁、长各形,并有转灯、滚灯等,五颜六色,各具特色,广销县内外。在安远,初期的灯会只是观灯、讲灯,后为安远社火等民间活动的主要内容。每年灯会期间,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涌向长街,观灯赏月,一派洋洋喜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长信宫灯是哪个朝代的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长信宫灯是汉代的。

长信宫灯,指西汉长信宫灯,1968年出土于河北保定,整体造型是一位掌灯跽坐的宫女,优雅端庄,通体鎏金,设计极具巧思,看似宫女一手执灯,一手挡风,实则是以袖口作为虹管吸收油烟,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得名于它曾经放置的窦太后所居的长信宫。

长信宫灯与我们通常所见的青铜器不同,造型雅致,小巧便携,且利用性极高,灯芯燃烧产生的灰尘会通过宫女的衣袖累积在体内,不会飘散至环境中造成污染,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智慧与环保理念,2010年作为展品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被誉为“中华第一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故宫里的千年假山 比紫禁城年代还久远?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紫禁城排成一行穿,观皇宫看十万年的寺庙。皇家风格不仅仅是惊人的,文物和历史遗迹是前所未有的。”

事实上,我认为花一天时间参观故宫是不够的。除了金碧辉煌的三个大厅外,一个小小的皇宫花园就包含了无数等待人们去发现的故事和秘密。

作为紫禁城游览路线的最后一站,一般游客走到御花园时都会感到极度疲劳,没有心情欣赏更多的风景。也许你不知道,有一个比紫禁城更古老的“宝藏”藏在你的安息之所后面。

位于故宫御花园东北面的独秀山,是一座由珍贵的太湖岩石制成的人工假山。虽然它只有10米高,但它又高又直,优雅而精致。

据史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明神宗朱翊钧命工匠在御花园里用奇石造一座山,并在山顶上建一座亭子,取名“独秀山”和“御景阁”。

据史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明神宗朱翊钧命工匠在御花园里用奇石造一座山,并在山顶上建一座亭子,取名“独秀山”和“御景阁”。

也许你不知道,陈独秀山上的太湖石有近1000年的历史,比紫禁城还要古老300年。北宋灭亡后,宋徽宗在东京建造的“艮岳”被毁。明初,残存的“艮岳”太湖石被运到北京建造现在的独秀山。

明清时期,在中秋节和重阳节期间,皇帝带着他心爱的皇后去皇家园林中的对秀山赏月,看皇家亭子里的风景。靠近皇家花园,你可以看到红墙黄瓦的皇宫。也许在他们眼里,这就是所谓的“全世界”。

然而,在近代,故宫御花园中的10米高的独秀山成了晚清皇室唯一一个隐居于此从高空眺望外界的地方。“外面的世界是美好的,但是外面的世界是无助的,”它似乎仍然让人叹息。

直到今天,故宫御花园的独秀山和御景阁仍未完全向游客开放。展望未来的某一天,每个人都可以登上秀山上的皇家馆,看看前皇帝眼中的"世界之山"。

原名“紫禁城千年假山只有10米高,比紫禁城老300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紫禁城的四座城门分别是 紫禁城有哪四个城门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紫禁城的四座城门分别是: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其平面为凹形;午门后有五座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紫禁城的四座城门分别是

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午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其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大清门,其后有太和门。

神武门

神武门是紫禁城北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玄武门,取古代“四神”中的玄武,代表北方之意,后因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改名神武门。神武门作为皇宫的后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重要门禁,明清两代皇后行亲蚕礼即由此门出入。

东华门

东华门是紫禁城东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东华门东向,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与其它三门不同的是,东华门靠近太子宫,是专供太子出入紫禁城的,所以东华门上只有8排门钉。

西华门

西华门,是北京故宫建筑,紫禁城的西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西华门与东华门形制基本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汉白玉须弥座,城台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门钉为纵九横九。出西华门,正对皇家园林西苑。清代帝后游幸西苑、西郊诸园,多由此门而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为什么把故宫叫做紫禁城,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有些连我们自己都傻傻分不清楚。我们都知道北京故宫,可是到底是紫荆城还是紫禁城呢?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明成祖开始修建,是中国明、清两代25位皇帝的宫城。为什么称皇家宫殿为紫禁城呢?大致有如下三种说法。

1、比较让人容易接受的一种说法是认为这与古时候“紫气东来”这个典故有关。传说老子出函谷关,有紫气从东至,被守关人看见,未久,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守关人便知道这是圣人。守关人请老子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因此紫气便被认为具有吉祥含义,预示着圣贤和宝物出现。从这以后古人就把祥瑞之气称为紫云,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称为紫海,将神仙称为紫泉,把城郊外的小路称为紫陌。紫气东来,象征吉祥,皇帝居住的地方,防备森严,寻常百姓难以接近,所以称为紫禁城。

另外两种说法分别是道家学说和紫薇星垣学说。

2、道家学说认为皇帝自命为是天帝之子,也就是天子。天宫是天帝住的地方,那也就是天子住的地方。我国古代的皇帝常常认为自己是道家仙人,古代道家把仙人的住所叫做紫府、紫请、紫台、紫阁,所以皇帝也把自己的住所称为紫台、紫阁。古代天子做的马车都是紫色的盖子,皇帝乘坐的马车又叫做紫轪。车上面是紫色,戴的帽子是紫色,城池也是紫色的,紫禁城由此而来。

3、紫薇星垣学说则认为古代人把天子比作为紫薇星垣,紫薇星垣是皇极之地,所以古代人把帝王宫殿叫做紫极、紫垣、紫禁,紫禁的说法早在唐代的时候就有了。紫禁城占地上千余亩,东西宽七百多米,南北长九百米,周长大概三千五百米,全部的殿堂屋宇九千多间,四周的城墙高也有十多米,所以把这座帝王之城叫做紫禁城不仅名副其实,而且蕴含着天子之城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故宫的内皇城是什么?存在于皇城和紫禁城之间

全文共 1473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到故宫,很多人都能够想起它还有很多其他的名字,比如紫禁城皇城等等,虽然说现在很多人都用这些称呼来指代故宫,但其实在古代,这些称呼都是一个特定的称谓,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而在皇城和紫禁城之间,就还有一个内皇城,这个地方现如今很多人可能都已经不知道了,那究竟内皇城是什么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内皇城在什么位置

很多人都知道,北京城有四圈城墙:外城、内城、皇城、宫城(紫禁城)。鲜为人知的是,在皇城与紫禁城之间还曾经建有一圈“内皇城”。

单士元先生在著作《故宫史话》中写道:“皇城城墙在明清两代都是两重,所谓外皇城和内皇城。内皇城在筒子河外围,一方面在紫禁城和各离宫间起隔离作用,另一方面,又使紫禁城和皇城之间增加一道防线……在内外皇城的相对城门之间再增筑一个城门,如东上门和东安门之间有一个东中门,西安门和西上门之间有一个西中门,由于北安门和北上门之间相隔一个景山,所以北中门设在景山之后,在今地安门大街南端的丁字路口处。”这段文字提到的,便是文献史籍中很少提及的内皇城。

内皇城环护城河而建,根据弘治《大明会典》一百一十八卷和清人撰写的《明会要》记载,明朝环绕紫禁城的内皇城共有十二座门,分别为紫禁城北面的北上门、北上东门、北上西门、北中门,东面的东上门、东上南门、东上北门、东中门,西面的西上门、西上北门、西上南门、西中门。每座城门均有禁军日夜值守、门禁森严。2、为何建立内皇城

明代北京城的这种“内皇城-上门”系统,与紫禁城一样,都与南京皇城一脉相承,其目的在于加强紫禁城的安全防卫。不过,到了清朝,由于顺治帝入主北京后实行“旗民分居”,将原内城中所有汉人强行迁至外城居住,整个北京内城逐渐只有旗人居住。如此,清代帝王眼中,被八旗环绕的皇城及紫禁城安全系数大大提升,内皇城的安保作用便逐步降低。

与此同时,清初几任帝王还对明代遗留的内廷衙署机构进行了改革,将皇城之中原明朝的十二监、四司、八局等“二十四衙门”全都撤除,统一设内务府掌管。机构裁撤后所腾退出的大量房间屋舍,被进一步改建为坛庙寺观、民宅商铺。当然,有资格在皇城内居住的只能是满族八旗官兵及家属。

就这样,明朝森严禁闭、暮气沉沉的内城,逐步衍变为开放宜居、生机勃勃的市民生活区。正如《金鳌退食笔记》中所载:“紫禁城外已尽给居人,所存宫殿苑囿,更不及明之三四。凡在昔时严肃禁密之地,担夫贩客皆得徘徊,瞻眺于其下……”3、内皇城的开放

乾隆时期的《京师生春诗意图》(清 徐扬绘)局部。图为“东华门大街”与“南北池子大街”交叉路口部分,从中可见,距离紫禁城东华门不过百米的区域,已经衍变为居民区。

皇城的逐步开放,使内皇城的安保作用不再。屹立于当街之中的各道“上门”不但逐渐形同虚设,而且还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及来往交通造成了妨碍。最终,东华门、西华门外的两组“上门”在清朝时悉被拆除,只保留了神武门北侧的北上门、北上东门、北上西门、北中门。清末民初,大量西方及日本摄影师进入北京,景山前街——这条紫禁城与景山之间的分界线,由于神武门、护城河、北上门及大高玄殿的存在,成为外国摄影师镜头中的一套经典的景观组合。

民国时期,本着“还城于民”的思想,北京城开启了一系列拆垣通路的工程。其中首要工程就是“东西两横”(长安街、景山前街)与“南北三纵”(府右街、南北长街、南北池子)的开通。作为“东西两横”之一的景山前街,恰好从北上门与景山南门之间穿过,北上东门与北上西门就成了这条街上的障塞,最终于1932年被拆除。进入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进一步拓宽景山前街,北上门及两侧廊房也被拆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宫灯杏仁蜜能搽脸吗?宫灯杏仁蜜有激素吗?

全文共 2072 字

+ 加入清单

宫灯是一个老国货了,要知道被标榜为老国货的东西一般就是便宜大碗好用,没错,宫灯家的产品一样主打天然温和,其中这款杏仁蜜是它们家的明星产品,下面一起和本网小编来了解一下

宫灯杏仁蜜能擦脸吗

杏仁蜜就是擦脸的啊冬天用效果特别好我记得小时候冬天都用妈妈买的价格便宜味道闻得习惯了就好了如果脸非常油的话我建议你还是别用了杏仁蜜很油为的就是防寒防冻的咏梅奶液我没用过不好说

我洗完澡后就用宫灯杏儿蜜涂全身,顺便也就把脸给涂了,用的还可以,但个人肤质不同,你要担心的话只用它当浴后乳还是不错的。

宫灯杏仁蜜有激素

国货的价位估计都没什么激素起码我用的感觉很好杏仁蜜的味道也能接受淡淡的杏仁味我很喜欢,很清爽也好吸收保湿效果也挺好的我是很支持国货的

用后脸上从没出现过问题而且原来的问题都好转了因人而异吧。。

主要成分有;水、甘油、硬脂醇、甘油硬脂酸醇、聚二甲硅氧烷、月桂醇硫酸酯钠、EDTA二钠、、香精

感觉不错。闻着杏仁味,用了就是玫瑰味。保湿还不错,用于一般护理尚可,性价比高

宫灯杏仁蜜好用吗

宫灯杏仁蜜是国内的品牌,并且润肤的效果很不错,而且还不油腻,并且适用于任何肌肤,如果皮肤比较敏感,过敏体质的人不要乱用,如果在用了宫灯杏仁蜜之后,脸部出现任何不好的反应,像有灼热感,像皮肤痛,起红点,起疙瘩,这说明是皮肤过敏了,要立即停用宫灯杏仁蜜,并且脸部不要在涂抹任何的护肤品,等待皮肤好转以后,在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护肤品。

宫灯杏仁蜜使用方法大全

最近很迷宫灯杏仁蜜,发现它除了最主要的保湿功能,其实还有很多种用法,可以开发成全能护肤选手哦。就像芦荟水一样,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哈哈

止痒保湿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很多人会因此觉得肌肤很痒。宫灯杏仁蜜独具保湿止痒功效,每晚一次,洁肤后抹于腿部或身体搔痒部位。而市场上的一些止痒露大多添加了化学试剂,虽能止痒,却会损害肌肤。

毛毛虽然是油皮,但是秋冬也缺水的,前段时间小腿很干,以前冬天腿部肌肤都起皮了,又痒,一抓就一道道白痕。自从用了宫灯,腿部不干燥了,也不痒了。保湿,不止脸部要,身体的干燥部位也要。

洁面护肤卸妆护肤

没想到吧,宫灯还能洁面卸妆?哈哈,的确哦,宫灯特具洁面功效,用宫灯代替洁面露洁面,效果奇佳,不妨一试。而把宫灯拿来卸妆则有着悠久的历史,宫灯有着丰富润泽的质地,非常适合经常化妆和在外面走动的MM,不会过度带走肌肤原有的油脂,同时能为肌肤补充适度的滋润。

清水湿润脸部后,取3g左右,覆盖面部轻柔按摩,再用化妆面擦拭,洁净彩妆,冲净后再用一次宫灯作为润肤。

面膜精华

哈哈,宫灯还能做面膜哦。不仅能给肌肤补充水分,增加透明感,使肌肤白皙透亮,柔滑如丝。

方法:取一容器,放入一份宫灯三份纯净水(或者凉开水),调和。即成面膜美容护肤液,取一片压缩纸膜放入该容器中,待纸膜涨开后敷脸,半干后取下,再用清水洗净便可。

祛斑褪色

宫灯能抑制黑色素生成,预防色斑的形成,显著减少和消除皮肤色素沉积。同时具有滋润、收紧、调理皮肤抗衰老等功效。对色素斑、黄褐斑、晒斑等效果显著。

方法:早晚用温水湿面,用宫灯轻柔按摩面部,颈部,再用温水洗净,然后在面部颈部有色素斑、黄褐斑、晒斑的地方,涂抹薄薄一层宫灯,15-30分钟后用化妆棉擦拭,15天为一个护理周期,30天为一个养肤疗程。长期使用效果更佳。

消除干燥

秋季,气候干燥,肌肤经过夏季高温和汗水的伤害,此时最需保养。

冬季,气候干寒,肌肤为抵御寒冷而导致水份大量流失,此时最需保养。

早晨洁肤后,用宫灯抹于脸部、颈部、手部。

晚上洁肤后,用宫灯抹于腿部、腰部、手臂部和背部。

女性脱毛体贴温柔

宫灯能帮助女性有效清除人体五大部分的不雅体貌,无论是上唇、腋下、手部、大腿内侧及小腿,均可用宫灯帮助脱毛。能使女性在脱毛的同时滋润肌肤。

方法:每次只需在脱毛处涂抹2mm厚度的宫灯,3-5分钟左右用专用的刮片轻轻刮去,再冲洗干净擦干。然后再在脱毛处涂抹宫灯,以滋润肌肤。

男性须后舒适享受

宫灯能有效舒缓和滋润肌肤,柔和滋润,清爽不油腻,能避免剃须后发生感染或红肿,增强肌肤再生功能,保持健康,带来舒适的须后感受。

方法:剃须后,把适量宫灯涂在脸上并按摩皮肤,令肌肤倍感舒适,有效保湿、养颜润肤。

护足按摩

宫灯能有效滋润足部及皮肤干燥,并有促进血液循环,清除皮肤表面的角质和污垢,清除脚藓,脚气,抑制真菌感染的功效。

方法:(1)用60-70度左右的水浸泡双足15-30分钟,注意水温太烫太凉都不好,浸泡过程中可添加一两次水,以达到恒温作用。如在水中添加天然浴盐,则足疗效果更加突出。水量以淹没足踝部为宜,水量太少,不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2)挤出大约5-10ml宫灯,涂于手心,双手合十,用手心力量将宫灯温热,而后双手交替按摩足底、足背,先脚心、后足背,至少5分钟,感觉到脚心发烫为准。

祛除风藓抵御沙尘

风沙的侵袭,脸部会起风藓,干、痒、燥是风藓的主要表象。宫灯可以解除你的烦恼。每逢风沙天气,出门前,在脸部、颈部等肌肤裸露部位抹上宫灯。

宫灯基本上有快30年的历史了吧,再捡起姥姥用过的宫灯,总是觉得温暖和欣喜。只要用了,一定还能发展别的功用吧,大家都来支持国货,让自己的国产品牌一直做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