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土地爷与城隍爷谁大(汇编六篇)

浏览

7330

文章

6

篇1:土地爷是什么神仙 为何在《西游记》中地位很低

全文共 1848 字

+ 加入清单

西游记》中,土地爷的出镜率还是很高的,每次大圣需要在当地打听什么事情,都会把土地爷召唤出来询问。感觉各地土地爷的性格都很相似,都是一副老好人模样,无论大圣问什么问题都会一一解答,也不会生气,感觉完全没有把土地爷当成是神仙看待。那土地爷究竟是什么神仙,在仙界地位如何,至于每次都要受这种气吗?俗话说“别拿土地爷不当爷”,虽然土地爷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较低,但在民间信仰度极高。1、活地图百事通

过去说“有困难,找警察。”互联网时代,遇到问题上百度。

但《西游记》中,既没有警察,更没有百度。取经路上,唐僧被各路妖魔鬼怪捉走了,下落不明,什么山什么洞,妖怪什么来头等等这些问题,孙悟空第一想到的就是叫出土地询问根由。

别看土地官不大,地位不高,找唐僧,问地名,打听妖怪来历,土地是事事说得清,件件都知道,有时还帮孙悟空出主意。而且还没错,不会上当。不像百度,一不留神,就会上当受骗。

蟠桃园看大门土地,知道三种不同树龄仙桃的神奇作用。《西游记》中只有这个土地在天上干事。五庄观花园土地清楚人参果的秉性特点。盘丝洞土地把蜘蛛精洗澡的濯垢泉来历,给孙悟空讲得清清楚楚。他也是《西游记》中唯一有老婆的土地爷。

鹰愁涧小白龙吃了唐僧的白马,躲在涧中不出来,急的孙悟空三尸神,七窍生烟,在涧边乱叫,孙悟空的短板——不善水中打斗。只得念咒语叫出当坊土地,才弄清缘由,并按土地所言请来观音菩萨,方降服此龙,一起取经。

玉华州,唐僧、八戒被九头狮子捉去,孙悟空束手无策,还是得了竹节山土地指点,请出太乙救苦天尊,收伏九头狮子,救出唐僧。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路上,土地给指路、解答问题,为孙悟空找唐僧救唐僧帮忙出力,有时还跑腿送饭送东西。孙悟空棒打白骨精,土地在空中照应。灭法国,为了救和尚,孙悟空打算剃国王、王后的头发,让当坊土地领着众人布散瞌睡虫。可以说离了土地爷还真不行。2、背锅侠,受气包

土地是活地图百事通,亦是受气包背锅侠。

鹰愁涧,孙悟空拿小白龙没办法,唤出当坊土地、本地山神,二话不说,就是“伸过孤拐,各打五棍见面,与老孙散散心。”心情不好,拿土地出气。金兜山唐僧被独角大王捉去了,土地扮作老翁来告诉唐僧下落,被孙悟空责骂:“你这老鬼讨打······”在无底洞,悟空一见黑松林土神就是:“快快从实供来,免打。”盘丝洞土地给他老婆说悟空是:“管你好歹就打。”

孙悟空不仅打土地,还冤枉土地。在五庄观,悟空偷摘人参果吃,果子落地没了,不分青红皂白赖说是花园土地把果子捞去了。

悟空如此,神仙也不礼貌。竹节山土地直接被金头揭谛、六甲六丁押到行者面前,吓得战兢兢只是叩头。

其他有来头有点能耐的妖怪更恶劣。六百里钻头号山,红孩儿的地界,土地山神被红孩儿拿了去,不光烧火顶门,黑夜提铃喝号做苦力,一群小妖还要讨常例钱,没钱就要拆庙门剥衣裳。三十名土地被剥削欺负地“没纸,血食全无,一个个衣不充身,食不充口。”清华庄柳林坡土地战战兢兢,不敢对悟空说出实情,害怕妖怪欺凌。

孙悟空和那些神仙妖怪对土地的态度:不拿土地爷当回事。皆因土地是小神,得罪了亦无妨。3、帮凶

到了车迟国,当坊土地在吴承恩笔下沦为帮凶。

车迟国斗法,虎力大仙不服输,和悟空赌砍头剖腹。悟空的头先行被砍下,被手一脚踢了三四十米远,谁知悟空从腔子里叫道:“头来!”鹿力大仙见有这等手段,慌了,忙念咒语,教本坊土地将悟空的头扯住,并许诺,待他赢了和尚,奏了国王,与土地把小祠堂盖做大庙子,泥塑像换做正金身。土地知道鹿力大仙有五雷法,闻听此言,动了私心贪念,暗中真个就把悟空的头按住了,做了妖道帮凶。4、暖神

火焰山土地是个例外,他是临时充当土地。但却是书中阳光正面的一个土地爷。

火焰山大家都知道的,五百年前孙悟空闯的祸。这个土地就是当年那个看守丹炉的道士,被太上老君以失于职守为由,罚下界到火焰山做了土地。

他“身披飘风,头顶偃月冠,手持龙头杖,足踏铁靴。”谈笑自如,知道唐僧师徒过不了火焰山,主动出来帮忙,还给四人带了斋饭。并告诉孙悟空要寻求牛魔王才能借到真扇子。

他帮唐僧师徒过了火焰山,就可以回兜率宫继续守丹炉,做神仙道士。土地爷经历,算是下基层体验生活。

土地是最基层的神,这个群体人数众多,面目也不尽相同,最坏的少,最好的不多,多得是不好不坏。且会随着环境情势而变化。只有民间图画中,永远是一个样子:头戴员外帽,身着宽袍大袖,双手持护板,端坐帐下,慈眉善目,笑看众生。

【作者简介】润芳,原名申芳玲,教师一枚,兴趣广泛,无事宅家,养花饲狗,率性固执,豪爽仗义,人送外号“独行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城隍爷和土地爷的区别?城隍爷和土地爷谁的级别高?

全文共 1428 字

+ 加入清单

在很多影视剧里面,都有“城隍庙”或者“土地庙”,人们经常会去祭拜,或者是因为有什么愿望想要祈求。在很多人印象中,好像城隍的位置要比土地高一些,因为《西游记》里面的土地经常被孙悟空当小弟一样使唤,而城隍好像要高高在上一些。那么在古代,城隍和土地之间,到底谁的地位要更高一些呢?

城隍,即城市的护卫之神。城隍信仰,在我国由来已久。根据考证,先秦时期出现的“水庸”祭祀(天子八祭之一)就是城隍信仰的早期祭拜形式。”

到了明代,朝廷要求全国各府、州、县均需模仿衙门规制建造一座城隍庙。

城隍是守护城池、护国安邦、统辖亡魂、调和风雨之神,故历代官员在赴任时,都要先到城隍庙内烧香、祭拜、宣誓等,以求城隍护佑一方平安。一般来说,城隍神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神灵,而会根据地域的不同有所变化,但最有影响的城隍则以庞玉、周新、霍光、秦裕伯和杨椒山为主。道教在做“超度”道场时,需要发“城隍牒”文书以知照城隍,才能拘解亡魂赴坛受度。在城隍庙中,一般除主祀城隍爷外,两旁还配祀判官和牛头、马面,以及黑白无常等神。

古代传说守护城池的神称为城隍,它是神鬼世界中的一城之主,它的职权范围相当于人世间的县官老爷。道教把城隍当作“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说它能应人所请,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保谷丰民足。据史料文献记载,早在三国时,即公元239年芜湖就有了城隍庙,其他地方并没有。后来,城隍庙才逐渐遍布全国各地。城隍虽属道教之神,但历代帝王却多重视它的作用,屡次给以加封。后唐末帝李从珂封之为王,元文宗又封及其夫人。城隍本无姓名,自宋代后多以殉国而死的忠烈封为本城城隍。《宋史·苏缄传》记载:“缄殉节于邕州,交州人呼为苏城隍。”

中国的城隍信仰十分流行,全国各地的大小城市一般都有城隍庙(注:在文革期间有一部分已严重损坏)。

在民间,无论是喜事还是丧事,老百姓都会去城隍庙上香求拜。至今,这一信仰仍旧影响着地方民风与日常风俗。

你知道“城隍爷”和“土地爷”的区别吗?

土地爷,又称土地神、土地公。土地神的形象多为穿袍戴帽、拄着拐杖的白发老者。他们衣着朴实,平易近人,慈祥可亲。一般在土地庙中,除供奉土地神外,还有土地奶奶相陪,共享人间香火。

土地神在道教神阶当中地位相对较低,但在民间信仰中极为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可以说,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土地庙、土地神。

据记载,早在殷商之时就有祭祀“大地”的活动。汉唐以后,土地庙已遍及各地。

到了明代,土地神更受尊崇。相传,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出生在土地庙中,故土地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发展到了各个地区的城镇、乡村,街头和巷尾之中。

古人认为,土地神能保佑本地百姓的平安,他能让这一方土地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也能使长出的农作物丰收殷实。

历代上至国家、诸侯,下到官府、乡绅都会在每年的春、秋两季进行大型的祭拜活动,是谓“春祀”和“秋祀”。而寻常的百姓家只要是需要时,就会到土地庙中烧香许愿,祈求土地神保佑。

传农历二月初二为土地公诞辰,八月十五日,为其成道升天日。土地神属于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民国(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土地神又叫做福德正神、土地公或土地爷,是汉族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流行于全国各地。与城隍不同的是,土地神的管理范围一般认为与人间的村、镇同级,是城隍的下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土地爷与城隍老爷有什么区别?城隍爷就是土地爷吗?

全文共 146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经常可以在农村或是深山里或是在影视剧中看到城隍庙或是土地庙这样的地方,人们经常会去这样的庙中进行祭拜,或是去乞求什么愿望。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似乎城隍老爷的地位要比土地爷的地位要稍高一些,必将在西游记当中孙悟空使唤土地爷就跟使唤小弟一样,而城隍爷似乎要高高在上一些。那么在古代,城隍和土地之间,到底谁的地位要更高一些呢?他们有着什么区别呢?

城隍,即城市的护卫之神。城隍信仰,在我国由来已久。根据考证,先秦时期出现的“水庸”祭祀(天子八祭之一)就是城隍信仰的早期祭拜形式。”

到了明代,朝廷要求全国各府、州、县均需模仿衙门规制建造一座城隍庙。

城隍是守护城池、护国安邦、统辖亡魂、调和风雨之神,故历代官员在赴任时,都要先到城隍庙内烧香、祭拜、宣誓等,以求城隍护佑一方平安。一般来说,城隍神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神灵,而会根据地域的不同有所变化,但最有影响的城隍则以庞玉、周新、霍光、秦裕伯和杨椒山为主。道教在做“超度”道场时,需要发“城隍牒”文书以知照城隍,才能拘解亡魂赴坛受度。在城隍庙中,一般除主祀城隍爷外,两旁还配祀判官和牛头、马面,以及黑白无常等神。

古代传说守护城池的神称为城隍,它是神鬼世界中的一城之主,它的职权范围相当于人世间的县官老爷。道教把城隍当作“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说它能应人所请,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保谷丰民足。据史料文献记载,早在三国时,即公元239年芜湖就有了城隍庙,其他地方并没有。后来,城隍庙才逐渐遍布全国各地。城隍虽属道教之神,但历代帝王却多重视它的作用,屡次给以加封。后唐末帝李从珂封之为王,元文宗又封及其夫人。城隍本无姓名,自宋代后多以殉国而死的忠烈封为本城城隍。《宋史·苏缄传》记载:“缄殉节于邕州,交州人呼为苏城隍。”

中国的城隍信仰十分流行,全国各地的大小城市一般都有城隍庙(注:在文革期间有一部分已严重损坏)。

在民间,无论是喜事还是丧事,老百姓都会去城隍庙上香求拜。至今,这一信仰仍旧影响着地方民风与日常风俗。

你知道“城隍爷”和“土地爷”的区别吗?

土地爷,又称土地神、土地公。土地神的形象多为穿袍戴帽、拄着拐杖的白发老者。他们衣着朴实,平易近人,慈祥可亲。一般在土地庙中,除供奉土地神外,还有土地奶奶相陪,共享人间香火。

土地神在道教神阶当中地位相对较低,但在民间信仰中极为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可以说,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土地庙、土地神。

据记载,早在殷商之时就有祭祀“大地”的活动。汉唐以后,土地庙已遍及各地。

到了明代,土地神更受尊崇。相传,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出生在土地庙中,故土地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发展到了各个地区的城镇、乡村,街头和巷尾之中。

古人认为,土地神能保佑本地百姓的平安,他能让这一方土地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也能使长出的农作物丰收殷实。

历代上至国家、诸侯,下到官府、乡绅都会在每年的春、秋两季进行大型的祭拜活动,是谓“春祀”和“秋祀”。而寻常的百姓家只要是需要时,就会到土地庙中烧香许愿,祈求土地神保佑。

传农历二月初二为土地公诞辰,八月十五日,为其成道升天日。土地神属于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民国(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土地神又叫做福德正神、土地公或土地爷,是汉族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流行于全国各地。与城隍不同的是,土地神的管理范围一般认为与人间的村、镇同级,是城隍的下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蟠桃园的土地爷很厉害吗?为何连孙悟空都敢拦?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看过西游记的朋友们肯定会有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在这里面,什么土地爷,山神啊什么的,那叫一个惨啊,最低级神的存在,仙佛妖都不把他们当回事。妖怪还有事没事的就欺负他们,就比如红孩儿奴役了60位山神和土地、金银角大王让山神和土地给他们轮班当值等等,那叫一个惨。不过呢,也有运气好的,比如五庄观的土地公,没人欺负不说,还有机会吃上人参果。

在《西游记》里,混的最好的土地公是哪里的土地呢?天庭蟠桃园。

原著道:“他等不得穷忙,即入蟠桃园内查勘。本园中有个土地拦住,问道:大圣何往?大圣道:吾奉玉帝点差,代管蟠桃园,今来查勘也。那土地连忙施礼,即呼那一班锄树力士、运水力士、修桃力士、打扫力士都来见大圣磕头,引他进去。”(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在天庭任职的土地公,《西游记》里混的最好的了。还有山神,也是混的最好的山神。

天庭虽说是上界,但也是有土地和山的,还有水,土地公、山神等必不可少啊。

此处的土地公,权力那是很大的,谁要是进入蟠桃园,他第一个现身。

这不,堂堂齐天大圣就被他拦住了。

纵观整部《西游记》,敢拦孙悟空的土地公,也就这一位了。

职责所在,再强的仙人前来,他也要出现,否则就是失职。

蟠桃园土地公混的最好,也能得到便宜。

蟠桃,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大蟠桃,土地公是吃不到的,可这小蟠桃和中蟠桃,他绝对有机会吃。

不是说他监守自盗,而是作为蟠桃园的土地公,尽职尽责,不给谁吃,也要给他吃。

土地公会不会监守自盗呢?这点原著没有提到。

但是,以孙悟空偷吃的那些蟠桃来看,这土地公也是偷吃过的。

否则,蟠桃也不会剩下那么少。

只是,这偷吃不是一直都偷,而是趁着孙悟空在蟠桃园里祸害的时候,他在另外的地方偷着吃。

反正看守蟠桃园的孙悟空都偷吃了,他土地公神不知鬼不觉的偷着吃点蟠桃,那也无关紧要了。

孙悟空,在天庭的那段时间,真没带个好头。

为弼马温时,嫌弃官小,以后谁还愿意做那弼马温呢;看守蟠桃园,监守自盗,以后再有哪位神仙看守,也有可能跟着他学,偷不了多,也能偷少。

像蟠桃园土地公这样权力大的鬼仙,在《西游记》里恐怕只有他一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火焰山土地爷是个什么来历?为何连牛魔王都很忌惮?

全文共 1372 字

+ 加入清单

西游记相信大家都有看过了,正在这部作品中,有着各种各样众多的妖怪。而在这众多妖怪当中,有一个妖怪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而且这妖怪所控制的地盘也很大,一个人就拥有着座山头,分别是积雷山、翠云山、火焰山、号山。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已经猜到是谁了,没错这个妖怪就是牛魔王了。

而说到牛魔王,他可以说是西游记妖怪之中,最有风情,而且在爱情和事业上达到双丰收的妖怪了。他不仅娶了铁扇公主为妻,还生下一子红孩儿,另外,他还去傍了一个富婆玉面公主。加上他的家族独占了4座山头,他简直就是西游中的一个人生赢家呀。可是随着唐僧师徒踏上西天取经之后,牛魔王家族的格局就变了。

先是在号山的时候,红孩儿因为想吃唐僧肉,于是就把唐僧给抓了去。可他不知道,唐僧的徒弟孙悟空可不是一个好惹的主。于是就和他进行了一番激战,虽然孙悟空在战斗的过程中败给了红孩儿,可是孙悟空却有着请神仙帮忙的本事。很快随着观音的到来,红孩儿就被观音给收服了。而号山自然也就充入到了佛派的地盘当中,所以牛魔王就少了一块地盘。

后来,在唐僧师徒经过了火焰山的时候,他们被火焰山的熊熊大火给阻住了去路。后来孙悟空在火焰山土地的指导之下,来到翠云山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好扇灭火焰山之火。可是铁扇公主因为孙悟空害的自己的儿子皈依佛门,与他们妖怪成了陌路,使得母子不得相见。

铁扇公主对孙悟空怀恨不已,又怎么能轻易把扇子借给他。之后,孙悟空就使用了一些手段骗取铁扇公主,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孙悟空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找昔日的结拜大哥牛魔王。希望他能看在昔日的兄弟情谊之上,把芭蕉扇借给孙悟空。可是牛魔王因为孙悟空害得自己的儿子红孩儿陷入佛门,使得一家不能团聚。

加上孙悟空又调戏了他的妻子铁扇公主,还打死了他的小妾玉面公主。这让牛魔王十分不爽,于是就对其展开了一番激战。在对打的过程中,牛魔王化成了一只200丈的大牛,而孙悟空则化成了一个1000丈的大圣。并且猪八戒也加入到了战斗当中,三人扭打了一天一夜,愣是不能分出胜负。

后来天庭派人来帮助孙悟空,牛魔王见不敌大家伙,于是就要逃窜而去。可是当他开跑没多远,火焰山的土地就带领着300阴兵,拦住了牛魔王的去路。并且嘴里说着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的话语。可是牛魔王听完之后的表现很让人诧异,按理说,牛魔王凭借着他的实力,可以直接冲过去把这些人给放倒,从而杀出一条血路的。

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了退缩,这才使得有了降服他的机会。看到这里,显然牛魔王是害怕着火焰山土地的。那么火焰山土地究竟有着怎样的来头,能让牛魔王感到害怕呢?原来火焰山的土地来头不简单,他可是太上老君八卦炉边生火的童子。当年因为孙悟空踢翻了八卦炉,使得炉火掉落凡尘,形成了火焰山。

而太上老君就派他下界看护炉火,别让他蔓延,否则人间将会迎来灾难。也就是因为这样,太上老君的童子来到了火焰山,成了土地。并在这里日夜看守着火焰山的山火,待到孙悟空来到之时,他才把事情原委告知于他。因此,牛魔王见火焰山土地的背景强大,实在是惹不起,所以才选择退缩,终被哪吒降服。

而火焰山土地的背景天上老君,如来也不敢惹,当时孙悟空遭遇青牛精的时候。如来不敢挑明他的背景是太上老君,只是隐晦地提醒孙悟空高兜率宫去找找看,可见如来也是不敢惹太上老君的。所以说,火焰山土地有何来头,能让牛魔王害怕?他背景曝光后,如来也不敢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蟠桃园的土地爷为何从来都不偷吃蟠桃?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看过西游记的朋友们都会知道,蟠桃是三界当中一等一的延寿神果,像这样的神果,相信是个人就想要,人人都非常的向往。玉帝当初让孙悟空到天庭做官,其实真实目的就是想让孙悟空把蟠桃会给毁了。那么问题来了,那么多蟠桃为啥就没有人去偷,或者去偷着吃呢?而且,连管蟠桃的土地,园丁,力士都没人去偷吃。

如果玉帝直说了哪个园丁偷了蟠桃,不是也能起到孙悟空毁了蟠桃会一样的效果吗?

《西游记》第5回,孙悟空再一次上天做官。玉帝即命工干官张、鲁二班,在蟠桃园右首起一座齐天大圣府,府内设个二司:一名安静司,一名宁神司。司俱有仙吏,左右扶持。

这期间,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闲时节会友游宫,交朋结义。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去云来,行踪不定。

但是玉帝想的是孙悟空能去偷桃子,这样四处交友可就有人证说明孙悟空不具备作案时间了呀。

所以玉帝借了言官的话,调孙悟空去看守蟠桃园。各位请看啊,孙悟空对玉帝是千恩万谢还挺恭敬的鞠躬了。

然后孙悟空进入了蟠桃园,土地忙着给孙悟空做导游,一班锄树力士、运水力士、修桃力士、打扫力士都来见大圣磕头,引他进去。并介绍:

蟠桃树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孙悟空听了这些,反而更加努力的看管蟠桃。玉帝又失望了,孙悟空竟然还没偷桃子。

孙悟空其实心里是想吃桃子的,可是他也奇怪,土地、锄树力士、运水力士、修桃力士、打扫力士竟然没一个人偷桃子吃。

一日,见那老树枝头,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吃个尝新。奈何本园土地、力士并齐天府仙吏紧随不便。忽设一计道:“汝等且出门外伺候,让我在这亭上少憩片时。”那众仙果退。

只见那猴王脱冠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在树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饱。玉帝窃喜,猴子终于偷桃了。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玉帝为啥不能用力士偷桃毁掉蟠桃会,而是得借助孙悟空的理由。下面六石就来揭晓答案:

首先神仙无法长生,他们躲不过三灾天谴的,他们就要用蟠桃无限期延后三灾的到来。其实蟠桃虽然品种不一,但延寿效果其实是一样一样的。

还有蟠桃是药,不完全是果子,常言道,是药三分毒,神仙们每年吃一次蟠桃可以,但是天天吃就会有身体上的疼痛等副作用。

这会老君的九转仙丹就起作用了,和玉帝争抢对神仙的控制权了,这就是为啥玉帝听了孙悟空吃了金丹会悚惧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