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尔邦节典故(通用20篇)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在每年伊历12月10日庆祝古尔邦。古尔邦节有什么祝福语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古尔邦节的祝福语带图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5192

文章

828

孺子可教的故事 孺子可教的典故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天,张良在圯水桥上散步时,有位老人鞋子掉在桥下,老人叫张良帮他把鞋拣起来。张良下桥把鞋捡了起来,老人又叫张良给他把穿上,张良虽然很不高兴,但还是恭敬的替老人穿上鞋。鞋子穿好后,老人起身就走了。没走多远便返身回来,对张良说道:“你这小伙子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到桥上来见我。”张良听了,连忙答应。

由于张良连续几次都比老人去得晚,被老人责怪。于是,他半夜就抹黑来到桥上等候。天蒙蒙亮时,张良看到老人走上桥来,赶忙上前搀扶。老人拿出一部《太公兵法》交给张良,并要他苦功钻研。后来,张良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为汉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成语孺子可教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爱鹤失众”由什么典故而来?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爱鹤失众”出自《左传•闵公二年》,讲的是春秋时期卫懿公因为宠爱鹤而失去民心的故事。后用来比喻重物不重人,因小失大;也多用于形容不务正业的人将会失去群众的拥护。

“爱鹤失众” 比喻重物不重人,因小失大;也多用于形容不务正业的人将会失去群众的拥护。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二年》:“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有禄位,余焉能战?’”

典故

春秋时期,卫国的卫懿公养了非常多鹤,朝廷的官员们每天都要去伺侯鹤苑里的这些鹤,鹤越养越多,鹤苑的面积也越来越大。北方的燕国听说卫懿公爱鹤的消息,便特地给他送来几十只非常罕见的鹤。卫懿公听说后非常高兴,他在全国巡游这些鹤,并告诉国人这些鹤显示了卫国是多么的强大而富有。就在卫懿公到处吹嘘显富的时候,邻国的狄人出兵侵犯卫国,卫懿公命令国内的男人必须上前线应敌。但这时人们却都在后面报怨说:不是说鹤是最有能耐的吗?那么让鹤去上前线把狄人击退好了,我们饭都没吃饱可没力气打仗呢。卫懿公带着部队迎敌,但将士们都无心打仗,卫懿公最后在战死沙场,卫国从此灭亡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良药苦口的意思 良药苦口的典故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读音】 liáng yào kǔ kǒu

【释义】 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故事】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占咸阳后,进皇宫察看。秦宫宝物无数,美女如云,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新奇与满足,就想好好享受这一切。樊哙看出刘邦的心思,劝他速返回霸上,千万不能留在宫中,刘邦不听。谋士张良知道后,对刘邦说:“秦王昏庸无道,百姓才造他的反,您才能得到这些。现在刚到秦宫就想享乐,怎么能行呢?忠诚正直的话不顺耳,但对行动有利;好药一般都很苦,但能治病。”刘邦听了觉得在理,马上下令封府封库,关上宫门,返回霸上。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近义词】天衣无缝 无懈可击 无隙可乘 涓滴不遗 涓滴不漏 点水不漏

【反义词】破绽百出 漏洞百出 挂一漏万 暴露无遗

【例句】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石榴裙的典故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石榴裙是指绣着石榴花的裙子,石榴是一种非常美味的水果,因为它的果肉籽粒非常的多,所以有了多子的谐音,古人为了表示吉祥的美好寓意,经常在屋前种上一颗石榴树。

与石榴裙有关的典故,最著名的当属“拜倒在石榴裙下”了。这个典故是从何而来的呢?相传,杨贵妃非常喜欢石榴花。在唐朝天宝年间,唐明皇为了投其所好,在华清池的西秀岭、王母祠中大量栽种石榴花。每逢到了石榴花开的时节,这位风流天子便携爱妃去赏花游玩,两人常常设宴于花树之下,以饮酒作歌为乐。唐明皇常将杨贵妃的酒后粉颈与石榴花相比,看哪一个红得更为艳丽。

由于宠爱美人,天子不理朝政,疏于政务,文武大臣们不敢指责皇帝,于是迁怒于杨贵妃,见了她拒不行礼,杨贵妃很生气。有一天,唐明皇设宴招待群臣,并请爱妃献舞助兴,但是杨贵妃却将酒杯端起送到皇帝嘴边,耳语道:“这些臣子对臣妾非常不恭敬,我不愿意为他们献舞。”唐明皇一听,爱妃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这怎么能行?于是下令,所有的文武百官,见了贵妃一定要下跪行礼,如果不这样做,就以欺君之罪予以严惩。所有的大臣们无可奈何,只得遵从。从此之后,只要一见到杨贵妃,大臣们都要俯首叩拜。亦自此,“拜倒在石榴裙”便流传开来,成为一个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步罡踏斗什么意思?步罡踏斗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魏延在蜀汉的位置一直比较尴尬,自己一心为蜀,但却吃力不讨好,最后还被诸葛亮披上了一个反骨罪。不过魏延的确好像比较克制诸葛亮,诸葛亮当年在摆七星灯续命时,就是因为鲁莽的魏延把主灯给踢翻了,导致诸葛亮续命失败,有可能借此怀恨在心。不过诸葛亮既然要完成续命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不提前打好招呼呢?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步罡踏斗”就魏延还有诸葛亮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发生在诸葛亮与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期间,主人公是诸葛亮。原文如下:

时值八月中秋,是夜银河耿耿,玉露零零,旌旗不动,刁斗无声。姜维在帐外引四十九人守护。孔明自于帐中设香花祭物,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孔明拜祝曰:“亮生于乱世,甘老林泉;承昭烈皇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不敢不竭犬马之劳,誓讨国贼。不意将星欲坠,阳寿将终。谨书尺素,上告穹苍:伏望天慈,俯垂鉴听,曲延臣算,使得上报君恩,下救民命,克复旧物,永延汉祀。非敢妄祈,实由情切。”拜祝毕,就帐中俯伏待旦。次日,扶病理事,吐血不止。日则计议军机,夜则步罡踏斗。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兵出祁山,再度来到曹魏西北地区,与司马懿大军展开对峙。司马懿闭门不出,坚决不与诸葛亮大军决战,此举令诸葛亮无计可施。数月之后,诸葛亮的病情加重,不得不施法续命,企望上苍能让自己实现理想。在这段情节中,便出现了“步罡踏斗”这句成语。

所谓的“步罡踏斗”,意为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故称。罡,北斗七星之柄。斗,北斗星。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诸葛亮兵出祁山讨伐曹魏,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时间是从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开始,一直到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前后历经六年时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也是历史的真实,这一点可以从《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记载得到证实。

诸葛亮之死是不是如小说描述的那样与魏延有关呢?答案是否定的,在史料中并无类似的记载。那么,作者为何要将诸葛亮的死与魏延扯上关系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在罗贯中的笔下,魏延一出场就是个有“反骨”的人物,注定不会有好下场。而作者将扑灭主灯,导致诸葛亮祈求失败而病逝的罪名放在魏延身上,这会让后来魏延的被杀更加名正言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颖川衍派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来历和典故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去泉州旅游,看到有一些人家建筑物的门额横匾镌刻着“颍川衍派”人们不知道它说的是什么意思,下面就给大家具体说一下。

颖川衍派的意思是颍川侯陈轸的后裔,用来表示其宗姓的根源。陈姓最早出自妫姓,相传是舜帝的后代。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了舜帝的后裔妫满。武王把女儿太姬嫁给妫满,封他为陈侯,让他奉守舜帝的宗祀。妨满死后,谥号陈胡公,其子孙以国为氏,称为陈氏。陈胡公的十世孙陈完,为避祸奔齐国,改姓田氏,数代之后裔孙竟当了齐国国王,史称“田氏代齐”,后被秦所灭。齐王建的次子桓改姓王,三子轸则跑到楚,之后还做了楚国丞相,封颍川侯,迁入颍川,复改姓陈,故称颍川为陈姓的发祥地。后来,陈轸的十世孙陈寔,汉桓帝时任太丘长,德高望重,故后世陈姓又多尊奉陈寔为颍川衍派之祖。

颖川衍派是颍川侯陈轸的后裔的意思,是用来表示宗姓的根源的一种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堵书消得泼茶香用了谁的典故

全文共 1559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堵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一首诗也还是有很多人都知道的吧,非常好玩也非常有意思的一句诗了,这一句诗其实也还是很有寓意的,那么这个堵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又是用了谁的典故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学习看看!

1、堵书消得泼茶香用了谁的典故

用了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典故,并不是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所以不要搞错了,是用了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典故!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典故!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典故!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堵书消得泼茶香全诗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

作者:清代-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2、堵书消得泼茶香赏析

纳兰性德此词,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上阕是纳兰性德此时此地的孤独,下阕是纳兰性德和妻子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暂而无边的欢乐。

上阕写丧妻后的孤单凄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值此秋深之际,若在往日,妻子便会催促作者添加衣裳,以免着凉生病。但今年此时,已经与妻子阴阳阻隔,她再也不能来为作者铺床叠被,问寒问暖地关心他了。这句反问的答案尽在不言之中,混合了期待与失望的矛盾情绪。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首词哀伤的基调。在西风吹冷、黄叶萧萧的冬天日子里,作者紧闭着窗子,独自觉得特别寒冷,但有谁关心呢?词人明知已是“独自凉”,无人念及,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仅此起首一句,便已伤人心髓,后人读来不禁与之同悲。而“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气,更是词人的心境。

“萧萧黄叶”是秋天的典型景象。在秋风劲吹之下,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通过窗户飘进屋内,给作者心头更添一层秋意。于是,他便关上窗户,把那触绪神伤的黄叶挡在窗外。窗户关上了,黄叶自然不会再来叨扰,但作者因此也同外界完全隔绝,因而处境更加孤独。孤寂的感受使作者触景生情。他独立在空荡荡的屋中,任夕阳斜照在身上,把身影拖得很长很长。这时,他的整个身心全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次句平接,面对萧萧黄叶,又生无限感伤,“伤心人”哪堪重负?纳兰性德或许只有一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心短时的平静。“西风”、“黄”、“疏窗”、“残阳”、“沉思往事”的词人,到这里,词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向了一个定格镜头,凄凉的景物衬托着作者凄凉的回忆,长久地锲入读者的脑海,并为之深深感动。

下阕很自然地写出了词人对往事的追忆。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两句回忆妻子在时的生活的两个片断:前一句写妻子对自己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心,自己在春天里酒喝得多了,睡梦沉沉,妻子怕扰了他的好梦,动作说话都轻轻的,不敢惊动;后一句写夫妻风雅生活的乐趣,夫妻以茶赌书,互相指出某事出在某书某页某行,谁说得准就举杯饮茶为乐,以至乐得茶泼了地,满室洋溢着茶香。这生活片断极似当年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赌书的情景,说明他们的生活充满着诗情和雅趣,十分美满和幸福。纳兰性德以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比自己与卢氏,意在表明白己对卢氏的深深爱恋以及丧失这么一位才情并茂的妻子的无限哀伤。

纳兰性德是个痴情的人,已是“生死两茫茫”,阴阳相隔,而他仍割舍不下这份情感,性情中人读来不禁潸然。伤心的纳兰性德明知无法挽同一切,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七个字更是字字皆血泪。卢氏生前,作者沉浸在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中,但他却毫不觉察,只道理应如此,平平常常。言外之意,蕴含了作者追悔之情。

全词情景相生。由西风、黄叶,生出自己孤单寂寞和思念亡妻之情;继由思念亡妻之情,生出对亡妻在时的生活片断情景的回忆;最后则由两个生活片断,产生出无穷的遗憾。景情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一层紧接一层,虽是平常之景之事,却极其典型,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沉重的哀伤,故能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尔邦节有哪些活动 古尔邦节举办什么活动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古尔邦节的主要节日活动是会礼和宰牲。会礼:古尔邦节的核心内容之一,很多人在节日这一天都要到心清真寺或宽畅的郊野举行盛大会礼仪式;宰牲:节日前三天须提前备好牲肉(包括羊、牛、骆驼等),宰什么牲口会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决定。

古尔邦节有哪些活动

一、会礼

会礼是古尔邦节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节日这一天,各地的人都会在清晨浴更衣后会,到清真寺或宽畅的郊野举行盛大会礼仪式,其主要内容是诵读《古兰》和纪念先知、赞美圣贤。在这一天,各地穆斯林的人都要戒食半日,等会礼后进食。

二、宰牲

宰牲主要是为古尔邦节日活动准备的食品,需要在宰牲,大户用驼,中户用牛,小户用羊,无力宰牲者免除。

古尔邦节所宰牲的肉不也不仅仅用来自家食用,一般分三份,一份馈赠亲友,1份施散穷人,还有一份留作自家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佯输诈败什么意思?佯输诈败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486 字

+ 加入清单

石亭之战,曹魏中了东吴的诈降之术,使得曹休十万部队差点全军覆没。当时魏军和吴军对江淮一带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后来周鲂采用诈降之术,让曹休带兵接应他。曹休信以为真,带着十万大军向安徽石亭出发,结果陆逊早已在周边设置埋伏,等曹休深入腹地后便遭到了伏军袭击。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佯输诈败”就跟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背后的典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发生在石亭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休、周鲂和陆逊。原文如下:

(曹休)急寻鲂问之。人报周鲂引数十人,不知何处去了。休大悔曰:“吾中贼之计矣!虽然如此,亦不足惧!”遂令大将张普为先锋,引数千兵来与吴兵交战。两阵对圆,张普出马骂曰:“贼将早降!”徐盛出马相迎。战无数合,普抵敌不住,勒马收兵,回见曹休,言徐盛勇不可当。休曰:“吾当以奇兵胜之。”就令张普引二万军伏于石亭之南,又令薛乔引二万军伏于石亭之北。“明日吾自引一千兵搦战,却佯输诈败,诱到北山之前,放炮为号,三面夹攻,必获大胜。”二将受计,各引二万军到晚埋伏去了。

却说陆逊唤朱桓、全琮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三万军,从石亭山路抄到曹休寨后,放火为号;吾亲率大军从中路而进:可擒曹休也。”当日黄昏,二将受计引兵而进。二更时分,朱桓引一军正抄到魏寨后,迎着张普伏兵。普不知是吴兵,径来问时,被朱桓一刀斩于马下。魏兵便走。桓令后军放火。全琮引一军抄到魏寨后,正撞在薛乔阵里,就那里大杀一阵。薛乔败走,魏兵大损,奔回本寨。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东吴鄱阳太守周鲂向曹魏扬州司马大都督曹休诈降,曹休信以为真,率领大军来到皖城接应。周鲂随即将曹休大军带入了东吴的包围圈,自己趁机离开。直到此时,曹休才明白自己中了周鲂的诈降之计,但心存侥幸,与吴军展开激战。在东吴统帅陆逊的指挥下,吴军兵分两路向曹休营寨发动奇袭,令曹休伤亡惨重。曹休因此羞愧难当,回到洛阳不久便一命呜呼。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曹休明白中计后对部下所作的部署,叫做“佯输诈败”,意为假装败下阵来,引人上当。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三国演义》中提到的这次石亭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不过小说对这场战事的介绍过于简略,无法展现这场战事的历史原貌。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这场战事不仅是曹魏和东吴之间爆发的最大规模的战事之一,双方兵力合计达二十多万人,也是曹魏在与东吴交战中最为惨重的一次失利。

这场战斗的起因也确如《三国演义》所描述的那样,由东吴鄱阳太守周舫诈降而引发的。只不过周舫并未如小说所言亲自来到皖城接应,而是连续写了七封信就使得曹休上当。曹休随即将此事上奏魏明帝曹睿,曹睿最终调集十余万兵力,兵分四路发动进攻。在这四路大军当中,实力最为雄厚的就是曹休这一路,兵力达十万之多。

据《三国志陆逊传》记载,曹休在进军途中已经发现周鲂的投降是诈降,吴军极有可能会在自己前进的途中设下埋伏。但他自认为兵力雄厚,吴军奈何不了自己,于是便下令全军继续进发。曹休的这一错误判断也为后来的惨败埋下了伏笔。在东吴统帅陆逊的指挥下,吴军分成左、中、右三路向曹休发动猛攻,“三道俱进,果冲休伏兵,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万余,牛马骡驴车乘万两,军资器械略尽。”

经此一役,曹魏及东吴两国之间在淮南地区的攻守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淮南地区在石亭之战前基本处于曹魏主攻、东吴防御的态势,而在石亭之战后,东吴淮南地区的局势基本安定,曹魏再也无法组织起大规模的攻势,东吴西部边境不仅得到安定,东吴还变成主动的一方。在此后的多年时间里,东吴多次主动出击,袭扰曹魏淮南地区,从而转入了战略进攻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含蓼问疾什么意思?含蓼问疾典故出处

全文共 934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以仁义著称,可能刘备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高的成就就是因为他有情有义。像刘备这样的出身,在门阀制度的背景下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因为大家都会去投靠更加可靠的国家,而刘备最后却凭借自己的人格闯出了一片天。当然,这不是要吹刘备,这次要为大家讲的成语含蓼问疾就是要夸刘备的人说出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含蓼问疾的意思,还有典故出处,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先主传》注引习凿齿的评论,所涉及的故事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要人物是刘备。原文如下:

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先主刘备颠沛流离历经艰险,但非常讲究忠信礼义,虽然形势紧迫危险,但所说的话却不失道义。缅怀刘表对自己的恩义,其情感动三军。倾心相随的士人们,也愿意与刘备一起同甘共苦,看他获得拥戴的原因,又岂止是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他最终能成就大业,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习凿齿所说的“含蓼问疾”,意为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这也是东晋史学家首创的一句成语。

说完了成语,再来说说故事的历史背景。时值曹操发动荆州之战期间,荆州牧刘表之子刘琮投降。刘备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从樊城撤出,一路南下,赶往江陵。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故此,习凿齿才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其实这个故事就是后所熟知的“携民渡江”。

刘备“携民渡江”究竟是保护百姓撤退还是裹挟百姓掩护自己呢?这个问题曾引发过很大的争议。其实,这个问题是一目了然的。刘备南撤时,荆州百姓是自动加入南撤行列的,并非刘备有意而为的。十余万百姓随行,拖住的是刘备的行军速度,最终导致他在长坂地区被曹军追上。如此裹挟百姓的做法是不是太愚蠢了?刘备此举的真正目的,正如《三国志·先主传》中刘备自己所说的:“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他是舍不得荆州的百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夜朗自大是什么意思?出自什么典故?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夜朗自大意思是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的行为。这个成语典故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夜郎是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国土很小,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有一次汉朝派使者出使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滇王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使者被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个小国家竟然无知的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结果到了夜郎国,夜郎国的国王不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竟然也不知天高地厚的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

所以后来就用“夜郎自大”来讽喻骄傲无知又肤浅自负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三秦是指哪三秦?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三秦”指的是现在陕西省的陕南、陕北和关中地区。刘邦称汉王之后,封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南郑,继而三分关中,立秦三将:章邯为雍王、董翳为翟王、司马欣为塞王。这就是“三秦”的由来,咸阳也因此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但其实,当年三秦之地不包括陕南,只是后来人们理解的“三秦”观念变化,即将陕北、关中和陕南合称为“三秦”,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

“三秦”的称谓产生后,历史上也有人将它作为政权名称。例如五胡十六国时期,公元350年居住在甘肃秦安县东南的氏族首领苻洪起兵,自称“三秦王”,建立政权。352年,其子苻健称帝,都长安,国号“秦”,史称“前秦”;385年羌族首领姚苌擒杀前秦皇帝苻坚,386年姚苌称帝,都长安,国号“秦”,史称“后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直言正色什么意思?直言正色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130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上对于曹操的评价始终都是褒贬不一,有人说曹操生性残暴,动不动就喜欢乱杀人,虽然曹操的确也做过比较残暴的事。但从治国这方面来看,曹操还是非常开明的,而且时长打破那些陈旧的规矩,例如曾推新政转而向民间求才,而且不允许出现舞弊隐瞒真相的情况。其实曹操能听真话,但是接受不了背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直言正色”,就从侧面反映出了曹操真实的性格,一起来看看这段故事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国渊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至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之间,主人公名叫国渊。原文如下: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师事郑玄。后与邴原、管宁等避乱辽东。既还旧土,太祖辟为司空掾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太祖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统留事。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后有余党,皆应伏法。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太祖从之,赖渊得生者千余人。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太祖大悦,迁魏郡太守。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国渊字子尼,乐安郡盖县人氏,早年拜大儒郑玄为师,后来与邴原、管宁等人一起去往辽东避难。回到故乡后,曹操征召他担任司空掾属,每次在朝廷议论国事时,国渊常常言语正直,仪容严肃,退朝后不徇私情……曹操征讨关中马超、韩遂期间,任命国渊为丞相府长史,总管留守事务。

不久,田银、苏博在河间地区叛乱。田银等人被歼灭后,剩下的党羽都被判处死刑。国渊认为这些人不是首恶,请求不要行刑。曹操听取了他的意见,一千多人因此得以活命。

一直以来击败敌人后上报的文书中存在一个习惯,都是将“一”说成“十”,而国渊上报的人数却与实际人数完全一致。曹操问他这么做的原因,国渊回答道:“征讨外来的侵略者,多报斩杀和俘虏的敌人数量,是想因此夸大战功,并让老百姓炫耀战绩。河间在我国的疆域之内,田银等人叛乱,虽然克敌有功,但我内心认为和并不光彩。”曹操非常高兴,晋升他为魏郡太守。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国渊为官时的表现,叫做“直言正色”,意为言语正直,仪容严肃。这也是由《三国志》作者陈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这则成语故事有两个知识点。首先是“直言正色”这句成语,体现出国渊这位文臣的风采。无论在任何朝代,这样的大臣都是必不可缺的。缺少这样的大臣,朝堂必将是奸佞横行,君主也将听不到任何的真话,国家会日益腐败和混乱。

第二个知识点便是文中提到的“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这个约定俗成的习俗在华夏文化当中存在了数千年之久。大不少人在阅读史料时,往往会被奏章、诏书中的杀敌人数感到震惊,其真实的原因就出在“以一为十”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门可罗雀的典故 门可罗雀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门可罗雀讲的是翟公当廷尉的时候有很多宾客前来拜访,塞满门庭。当他被罢官之后,就没有宾客再来了,门口都可以张网捕鸟了。当翟公复官之后,由于宾客又来拜访他,他便在门上写了一张纸条,门客便都不好意思的走了。

门可罗雀的典故

门可罗雀出处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汲郑列传》:“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门口罗雀本来的意思是指可以张网捕雀,后来用来形容事业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的意思。

门可罗雀的故事

开封的翟公曾经当过廷尉。他在当官的的时候,登他家门拜访的宾客十分拥挤,塞满了门庭。但是由于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后来被罢了官,生活陷入困境。这个时候宾客也不再上门了,门口空当的可以张起网捕麻雀了。

但是官场多变,过了一个时期,翟公官复原职。于是,那班宾客又想登门拜访他。经过了一系列的变故之后,翟公感溉万千,在门上写了几句话:“一生一死,乃知交情;—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迎刃而解什么意思?迎刃而解典故介绍

全文共 1058 字

+ 加入清单

杜预是魏晋时期著名军事家和学者,他出入仕途便授尚书郎,成为司马昭身边的高级参谋。等晋朝建立以后,杜预被任命为镇南大将军,成为灭吴的统帅之一。杜预博学多才,也事明朝之前唯一一位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人。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迎刃而解”就和杜预有关,也证明了杜预的才能在当时的确受人敬佩。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晋书•杜预传》,时间是在西晋泰康元年(公元280年),主人公为杜预与王濬。原文如下:

王浚先列上得孙歆头,预后生送歆,洛中以为大笑。时众军会议,或曰:“百年之寇,未可尽克。今向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宜俟来冬,更为大举。”预曰:“昔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遂指授群帅,径造秣陵。所过城邑,莫不束手。议者乃以书谢之。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王濬上表说斩杀了孙歆,并取得了他的首级,但没过多久杜预便将活生生的孙歆送到了京城,京城洛阳的人都将此时当成了一个大笑话。当时,晋军的将领们在一起开会,有人说:“百年的贼寇,难以在一时消灭。如今快到暑天了,雨水又多,疾病和瘟疫即将爆发。应该等到冬天再开始行动。

”杜预表示:“过去乐毅凭借济西一战就吞并了强大的齐国,如今军威正盛,这就好像是在劈开竹子,已经将竹子劈开了口,下面的一段竹子就会迎着刀刃裂开,不会再有费力的地方。”于是,杜预下令部下直扑秣陵。所经过的城邑,无不放弃抵抗,原本对此持有异议的人纷纷写信谢罪。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杜预口中的“迎刃而解”,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它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或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这也是由杜预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这则成语故事发生在西晋期间的灭吴之战期间。文中提到了王濬和杜预都是此次灭吴之战的晋军统帅。按照战前部署,龙骧将军、益州刺史王濬率巴东监军、广武将军唐彬等将领从巴蜀地区顺流而下直捣东吴都城建业。征南大将军杜预则率部从襄阳进军进逼东吴在荆州地区的重镇江陵。

在战事的进行中,晋军闹出了一个笑话。年过七旬的王濬上表晋武帝司马炎,声称将吴军将领孙歆斩杀,而实际情况则是杜预将此人生擒,此事让王濬非常尴尬。

此后不久,以太尉贾充为首的部分朝臣上书司马炎,要求停止行动,其理由便是江南一带的气候潮湿,疾病瘟疫必定流行。为了避免失败,应当立即找回前线诸军,为日后再度伐吴做准备。而部分晋军将领对这个建议也表示赞同。不过,这个意见遭到了晋武帝司马炎和征南大将军杜预的坚决反对。最终,司马炎下令继续发动进攻,东吴帝国随之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深沟高垒什么意思?深沟高垒典故介绍

全文共 1669 字

+ 加入清单

孙坚传说是“兵学鼻祖”孙武的后代,统军能力十分强大。东汉末年,天下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孙坚作为联军先锋,屡屡击败董卓部队。但此后袁术故意为难孙坚,不为他运送补给,导致孙坚败给华雄。此后董卓迁都,孙坚率先入住洛阳以外发现玉玺,于是便产生了私心,想要藏匿返回。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深沟高垒”,就和孙坚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回,发生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袁绍、孙坚和曹操。原文如下:

(孙)坚曰:“玉玺何由在吾处?”(袁)绍曰:“建章殿井中之物何在?”坚曰:“吾本无之,何强相逼?”绍曰:“作速取出,免自生祸。”坚指天为誓曰:“吾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绍背后颜良、文丑皆拔剑出鞘。坚背后程普、黄盖、韩当亦掣刀在手。众诸侯一齐劝住。坚随即上马,拔寨离洛阳而去。绍大怒,遂写书一封,差心腹人连夜往荆州,送与刺史刘表,教就路上截住夺之。

次日,人报曹操追董卓,战于荥阳,大败而回。绍令人接至寨中,会众置酒,与操解闷。饮宴间,操叹曰:“吾始兴大义,为国除贼。诸公既仗义而来,操之初意,欲烦本初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固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制其险要;公路率南阳之军,驻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深沟高垒,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操窃耻之!”绍等无言可对。既而席散,操见绍等各怀异心,料不能成事,自引军投扬州去了。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孙坚攻入京城洛阳,意外得到传国玉玺,便心怀鬼胎,向袁绍辞行返回江东。不料袁绍早已知晓此事,在众诸侯面前责令孙坚交出传国玉玺。孙坚矢口否认,几乎与袁绍发生火拼。在众诸侯的调解下,孙坚离开洛阳而去。袁绍大怒,差人送信给刘表,要求刘表在截杀孙坚。不久后,兵败荥阳的曹操返回大营,看到众诸侯心怀鬼胎,心中失望,独自率部前往扬州,十八路诸侯讨董之战也因此草草收场。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曹操口中的“深沟高垒”,意为深挖壕沟,高筑壁垒,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韩非子说林下》中的“将军怒,将深沟高垒;将军不怒,将懈怠。”

与真实的历史相对比,小说中描述的这段孙坚私藏传国玉玺并与袁绍反目的情节可谓半真半假。首先,孙坚私藏玉玺之事便是个难解之谜。这一记载出自《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注引《吴书》。该书记载:“坚入洛,扫除汉宗庙,祠以太牢。坚军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气,举军惊怪,莫有敢汲。坚令人入井,探得汉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圜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初,黄门张让等作乱,劫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玺者以投井中。”

不过,南北朝裴松之对《吴书》中这个记载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他认为:“臣松之以为孙坚于兴义之中最有忠烈之称,若得汉神器而潜匿不言,此为阴怀异志,岂所谓忠臣者乎?吴史欲以为国华,而不知损坚之令德。如其果然,以传子孙,纵非六玺之数,要非常人所畜,孙皓之降,亦不得但送六玺,而宝藏传国也。受命于天,奚取于归命之堂,若如喜言,则此玺今尚在孙门。匹夫怀璧,犹曰有罪,而况斯物哉!”故此,孙坚是否私藏玉玺之事尚有待考证。

至于说到袁绍因玉玺之事命刘表截杀的故事情节,则是小说作者的虚构,并非历史的真实。从《三国志》相关传记的记载来看,袁绍与孙坚之间的冲突始于豫州之争,首先发难的则是袁绍和曹操。《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载:“(袁)术表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吏。”从此,袁术与孙坚结成了同盟,孙坚也得以控制豫州,而这个结果令袁绍和曹操非常不满,于是便利用曹操的心腹、会稽人周喁在豫州与孙坚正面对抗。《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注引《吴录》载:“是时关东州郡,务相兼并以自强大。袁绍遣会稽周喁为豫州刺史,来袭取州。”《会稽典录》则称:“初曹公兴义兵,遣人要喁,喁即收合兵众,得二千人,从公征伐,以为军师。后与坚争豫州,屡战失利。”至于孙坚与刘表之间的冲突,并非如小说之言是在孙坚返回江东途中,而是孙坚奉袁术之命主动入侵荆州造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古代免官为什么叫“丢了乌纱帽”?乌纱帽的来历典故介绍

全文共 1216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官员被罢免,一般会称作“丢了乌纱帽”,以至于传到现代依然适用,那这个乌纱帽究竟有着怎样的来历呢?乌纱帽最早在民间属于很平常的一种便帽,后来慢慢发展为给官吏佩戴的帽子。东晋时期就有官员戴乌纱帽,但直到隋朝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官服的一部分。到了唐宋已经十分盛行,明朝后乌纱帽正式成为当官的代名词。所以官位没了,乌纱帽自然也就没得戴了。

在古装电视剧和戏剧里,我们常常会看到官员头上戴着有两翅的帽子,这种帽子就叫“乌纱帽”。如今,在人们的口头语中,有一句话叫“小心你的乌纱帽”。就是说,对于那些欺下瞒上的官员,那顶“乌纱帽”,随时会被摘掉。那么,这“乌纱帽”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乌纱,是古代官帽的名称。有文献记载:乌纱帽最早出现在东晋。东晋成帝时,凡在宫里做事的人,都要戴上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不过,当时还没有“帽”这个称呼,而是叫“乌沙”。这顶“乌沙”,当时只是仆人们的穿戴。晋朝的贵族们都是戴着高高的白色纱。后来,南朝宋明帝时,有个叫王休仁的官员,为了标新立异,把一块黑纱的四边扎起来,做了一顶与众不同的帽子。王休仁戴着自制的帽子在街上走的时候,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由于材料便宜,制作简单,样式大方,所以人们开始仿制着戴起来这种帽子。

到了隋文帝时期,“乌纱帽”一词开始出现。根据《通典》的记载:“隋文帝开皇初,尝着乌沙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意思是说,由于隋文帝喜爱戴乌纱帽,无论王公贵族还是低级小吏,都跟着赶起时髦来。到了唐朝也是如此,唐太宗甚至下诏书说:“自古以来,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不过,皇帝和百姓都戴着同样的帽子,身份不好区别。于是,隋文帝就定下了一条规矩:用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来区别官职的大小。一品的玉饰有九块、二品八块、三品七块、四品六块、五品五块、六品以下及老百姓的乌纱帽就不准装饰玉饰了。

到了宋代,“乌沙帽”终于定格为官员的专利。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了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下诏书改变了乌纱帽的样式:官员的乌纱帽两边各加一个翅。只要脑袋一动,软翅就会忽悠忽悠地颤动。皇上居高临下,当然会看得清清楚楚。此外,赵匡胤还要求在乌纱帽上装饰不同的花纹,以区别官位的高低,免得高级别的大臣觉得自己与低级别的官员没有分别,心里不舒服。赵匡胤这份机巧的心思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朝堂之上,果然秩序井然。

到了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三年做出规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但皇上就不用戴了。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也可以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就成了官员的一种特有的标志。

清初顺治皇帝入关时,收留了很多明代的降臣。为了笼络人心,清廷允许地方官员继续穿明代的朝服,戴明代的乌纱帽。等到清室政权巩固之后,清廷才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改为红缨帽,只是人们仍然习惯使用“乌纱帽”一词。久而久之,“乌纱帽”便成了官位的代称了。

时至今日,我们仍将罢官称为“丢了乌纱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心害其能什么意思?心害其能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75 字

+ 加入清单

早年的马超便以名震天下,当时他投奔张鲁时,两人之间还发生过一些小摩擦,最终差点酿成大错。当时马超的敌人还不是曹操,但自己也需要找一位靠山,很显然张鲁这个靠山并不怎么靠谱。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心害其能”,便是马超和张鲁之间发生的一些事,当时马超在张鲁账下并不得知,所以最终转投刘备。看来这个抉择还是没有做错的,不然后人也不会记住他。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马超传》注引《典略》,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主人公是马超。原文如下:

(马超)后奔汉中,张鲁以为都讲祭酒,欲妻之以女,或谏鲁曰:“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鲁乃止。初,超未反时,其小妇弟种留三辅,及超败,种先入汉中。正旦,种上寿于超,超搥胸吐血曰:“阖门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贺邪?”后数从鲁求兵,欲北取凉州,鲁遣往,无利。又鲁将杨白等欲害其能,超遂从武都逃入氐中,转奔往蜀。是岁建安十九年也。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马超后来逃到汉中投奔张鲁。张鲁任命马超为都讲祭酒,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有人提醒张鲁说:“像马超这样的人,让全家都受到自己的连累而遭殃,他还会爱别人的女儿吗?”张鲁因此打消了这个念头。

当初,马超还没有与曹操为敌时,他小妾的弟弟种氏留在三辅地区。等到马超失败时,种氏先行到了张鲁所在的汉中。过年节时,种氏举杯向马超道贺。马超捶胸吐血,悲伤地说道:“现在我一家满门二百余口都被屠杀于一旦,你们二人还忍心道贺吗?”

后来,马超又多次向张鲁借兵,想夺回凉州。一开始张鲁答应了马超的请求,但马超并未获得成功。这时,张鲁手下的将军杨白等人妒忌马超的能力,马超便从武都郡逃入氐人所居住的地区,转而投奔刘备。这一年是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心害其能”,意为嫉妒他人的能力。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司马迁《史记》中的“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借口出兵汉中进入关中地区。马超与韩遂等其他割据势力联合发动叛乱,而此时包括马超父亲马腾在内的家族两百多人尚在曹操控制地区作为人质。不久后,马超兵败,不得不逃往汉中,家人也全部被曹操所杀。张鲁一开始对马超较为重视,一度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马超。

不过,张鲁的部下显然对马超这位有背父骂名的猛将心存疑虑,向张鲁劝谏,终于使得张鲁打消了嫁女的念头。随着马超多次入侵凉州的失败,张鲁阵营对马超的不满越发强烈,将领杨白的表现尤为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马超不得不背弃张鲁而转投刘备。从后来的发展来看,张鲁显然对马超的背叛非常愤怒,又将马超留下汉中的亲属全部杀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象棋中为何将帅不能相见?背后的典故介绍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象棋中,黑色棋子首领叫“将”,红色棋子首领叫“帅”,根据象棋规则将帅是不能相见的,不然其中一方就能直接终结比赛。那为什么会制定将帅不能相见这样的规则呢?其实背后的典故和项羽、刘邦有关。楚汉之战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战役之一,西楚霸王项羽前期气势如虹,但最后却败给了刘邦,此后刘邦登基称帝,建立汉朝。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这个典故,感兴趣的话就来看看吧。

象棋文化在我国经久不衰,近日变得更加风行一时。近代时期只是富家子弟作为玩乐,少有穷人可以作为消遣,而近些日子来广大民众的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生活中的娱乐手段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起来。类似于青少年难以离手的手机游戏,作为阅尽人间沧桑的长者象棋便成了大人们一个重要消遣方式。每逢黄昏闲时,经历了一天的辛苦劳累,广场上,大街小巷中便不乏有一伙一伙的中老年长者在棋盘前静坐沉思、以棋会友。

象棋“马走日,象走田,卒子一去不复返”的规则大家都知道也赞同这样的棋子走法,可是象棋规则中还有一个“将帅不能见面”的规则使得众人疑惑。好么好的为啥将帅就不能见面呢?其实对于这一规则是有一个典故蕴含其中的。众所周知楚汉文化对于象棋的演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棋盘中间的楚河汉界也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体现出了楚汉文化对想起的影响,而这一条“将帅不能见面”的规则也来自于楚汉争霸中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的一次相遇。

项羽刘邦本是各自占据着天下的半壁江山,在之前刘邦曾和项羽立下盟约称相约共同伐秦,而后以先攻破咸阳城者为王。在项羽尽心攻敌伐秦之时刘邦却因实力薄弱选择了避其锋芒先一步攻破了咸阳城。由此本应刘邦为皇但迫于项羽威势不能就这样无视项羽的大军,由此便产生了楚汉争霸。

楚汉争霸过程中项羽约刘邦隔山而谈,在此过程中刘邦自以为安全便难掩地痞流氓本性对项羽破口大骂,项羽一介武夫自然口头上不占便宜,于是便让手下一将士以百步穿杨的箭术直射向刘邦,刘邦为了保住士气敷衍说并无大碍,但实际上这一箭差点要了刘邦的命。再次之后便有了象棋中两方对垒将帅不可见面一说,若是见面必将拼个你死我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掷果盈车的典故,掷果盈车说的是谁?

全文共 2530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不管在任何时候,人们对于美的人或者事物,都是有很大的追求的,女子看到帅哥总是会忍不住想要靠近,想要给他送东西,历史上也就有“掷果盈车”的典故,这位帅哥出行的车上总是会堆满了别的女子抛给他的水果,究竟是什么样的美男,居然能够这样赢得女性们的芳心?掷果盈车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一位帅哥呢?

潘安人长得很美,驾车走在街上,连老妇人都为之着迷,用水果往潘安的车里丢,都将车丢满了。

比喻女子对美男子的爱慕与追捧。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笑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潘安(247年—300年),本名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祖父潘瑾,是安平太守;父亲潘芘,是琅琊内史。

潘安是西晋文学家、政治家。美姿仪,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年少时以才智聪颖著称,乡里都称他是奇童。司马炎建晋后被司空荀凯召授司空掾。因作《藉田赋》,被众人嫉妒,于是滞留了十年不得升迁。咸宁四年(278),贾充召潘岳为太尉掾。后出为河阳县令,颇有政绩,令全县遍植桃花,遂有“河阳一县花”之典故。四年后迁怀县令,后调补尚书度支郎,迁廷尉评,不久免职。永熙元年(290),杨骏辅政,选拔突出的吏佐,召潘岳为太傅府主簿,杨骏被诛后,潘岳被除名。不久选为长安县令。元康六年(296)前后,因为母亲生病而离官免职,回到洛阳。不久又就任著作郎,转任散骑侍郎,迁任给事黄门侍郎。在这一时间,他经常参与依附贾谧的文人集团“二十四友”之游,是其中的首要人物。

晋惠帝永康(300年),赵王伦擅政,中书令孙秀诬潘岳、石崇、欧阳建等阴谋奉淮南王允、齐王冏乱,被杀。

《隋书·经籍志》录有《晋黄门郎潘岳集》10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潘黄门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潘安的名字,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人称潘安。潘岳在文学上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钟嵘《诗品》称“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王勃《滕王阁序》“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相貌俊美

潘安作为男性美符号,他所体现的那种唇红齿白的清秀、偏于柔美多愁的文才风流。

《世说新语·容止篇》三十九则中两则描绘潘安的相貌:

《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篇·七则》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篇·九则》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

虽然说现有的正史并没有详细地去记载潘安的五官长相如何、身高具体几尺,但是他容貌秀丽却是件不可置疑的事情,因为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成了焦点人物,“粉丝”众多。“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刘孝标注引的《语林》

潘安的小名为“檀郎”、“檀奴”。因潘安既是美男子,又对结发妻子一往情深,忠贞不渝,即便后来妻子很早就去世了,他也没再娶。是女性心目中完美的情人、夫君形象,“檀郎”、“檀奴”遂成为夫君或心上人、情郎的代名词。这一称谓寄托着女性对情人、夫君用情专一的热切希望。

才华如江

文学作品中常用“陆才如海,潘才如江”(《滕王阁序》“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来形容潘安与陆机,是魏晋第一流的文学家。潘安诗歌名列钟嵘《诗品》上品,潘安亦是西晋著名文学、政治团体“金谷园二十四友”之首,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特别是《悼亡诗》更成为中国文学史悼亡题材的开先河之作,历代被推为第一,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闲居赋》、《秋兴赋》、也很知名在小说中常以“貌若潘安”来形容一个人文采风流并且容貌出众。特指男性。在汉魏晋那个时代,赋写得好是文人最高的成就,潘安的《秋兴赋》、《闲居赋》、《藉田赋》文字优美,富有感情,是那个时代顶峰。潘安、陆机是西晋作品流传下来最多的文学家,可见后世对他们的推崇。潘岳作品的最大特色是情,读者句句能体味到他内心所想,潘岳的感情细腻,多愁善感这也融入到他的作品中,一般男性文学家的作品这样的风格不多。其主要作品有《悼亡诗》、《秋兴赋》、《闲居赋》、《哀辞》、《沧海赋》、《登虎牢山赋》、《狭室赋》、《怀旧赋》。

至情至孝

至情:潘安的《怀旧赋》中这样写道:“余十二而获见于父友东武戴侯杨君。始见知名,遂申之以婚姻。”潘安十二岁与父亲的朋友、大儒、扬州刺史杨肇相见,被杨肇赏识,许以婚姻。后来杨氏早亡,潘安对杨氏感情至深,自此不再娶,并作《悼亡诗》怀念杨氏,开悼亡诗之先河,这之后悼亡诗的范畴仅限于悼亡妻子。《悼亡诗·一》中有一句“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是说夫妻一人先去,像比目鱼的分崩离析。潘安的三首悼亡诗都写得情真意切,李商隐曾讲“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表扬的就是他的这三首诗。唐朝诗人元稹对潘安的悼亡诗有个评价“潘安悼亡犹费词”,这当然是妒忌潘安的才华,要知道魏晋时期文风是铺垫、堆砌成风的诗体还属于古体诗。

至孝:北宋之前《二十四孝》里记载有潘岳辞官奉母的故事:“荥阳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他事亲至孝,当时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长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亲自搀扶母亲来林中赏花游乐。一年,母亲染病思归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随即辞官奉母回乡。上官再三挽留。他说:‘我若是贪恋荣华富贵,不肯听从母意,那算什么儿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动,便允他辞官。回到家乡后,他母竟病愈了。家中贫穷,他就耕田种菜卖菜,之后再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奶给母亲喝。在他精心护理下,母亲安度晚年。诗曰:弃官从母孝诚虔,归里牧羊兼种田;藉以承欢滋养母,复元欢乐事天年。”《二十四孝》是唐宋在民间流传的文本记录了二十四个远自虞舜近至魏晋的二十四个孝子故事,虽然版本众多但都记录了潘安的弃官奉母,后来宋人郭居敬重新校订《二十四孝》因为潘安在政治上的趋附不已最终导致夷三族,潘安的母亲以七十余岁的高龄也未能幸免被杀,正因为此虽然潘安至孝但已不足以列入,故把他从《二十四孝》中删去,用宋代的孝子朱寿昌弃官寻母的故事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古尔邦节的习俗 古尔邦节有什么习俗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的盛大节日,节日清晨,穆斯林沐浴熏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参加会礼,无论城市农村,都要在广场上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

维吾尔族人参加完清真寺的聚礼后,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宰牲,之后男子们开始互相串门,妇女们则留在家里摆上节日食品,烧茶备水,准备迎接客人。

而回族的穆斯林在节前就要将家庭院落、大街小巷打扫干净,家家户户节前都要炸油香、馓子、花花等。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兹别克等民族在节日期间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