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260

文章

644

社门王氏宗祠古戏台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社门王氏宗祠戏台为桂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社门王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桂阳县和平镇社门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

2017年4月12日,社门王氏宗祠古戏台被公布为桂阳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宗祠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5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10米处。

社门村:社门村(Shemeng Cun)位于和平镇东南部,东与本镇石碑村、下溪村相邻,南与本镇上苍村接界,西与本镇石城村毗邻,北与本镇西利村接壤,距镇政府6.5公里。辖白市、高家、上乐、中乐湾、四元、社门、大元、赤市、严家9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村498户2087人,王姓、高姓占70%人口。总面积16957.3亩。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坑口刘氏宗祠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坑口刘氏宗祠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坑口刘氏宗祠位于梅州市五华县棉洋镇棉洋村,年代为明,属于古建筑。

2016年6月29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坑口刘氏宗祠为第四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棉洋镇:棉洋镇地处五华最南端,毗邻揭西县,辖区总面积达254平方公里,离县城45公里。1958年9月设立棉洋公社,1983年10月改设区,1986年3月改设镇到今。2004年,在乡镇撤并时,原桥江镇并入棉洋镇。目前,全镇有山地面积26万亩,耕地面积4.6万亩,全镇上辖25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有16090户88447人,其中农业人口有84315人,设有42个党支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槐江罗氏宗祠古戏台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槐江罗氏宗祠戏台为桂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槐--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桂阳县舂陵江镇槐江村,年代为清乾隆时期,类别为古建筑。

2017年4月12日,槐--氏宗祠古戏台被公布为桂阳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宗祠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5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10米处。

槐江村:槐江村(Huaijiang Cun)槐江,原名槐子江,罗氏村民聚族而居之地。罗氏始祖嫩少十五郎(字庆衍1226至1298年)因宋未遭金乱,从江西大和县鹅颈丘迁居上海螺塘(今上塘村),五世祖罗文仙(1367至1444年)移居在此,以槐树布满小江两岸而得名,已有600余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北接敖泉镇,南连本镇觉山,海塘,上塘村。村域面积约为7平方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昌教林氏大宗祠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林氏宗祠位于顺德区杏坛镇昌教村,1276年宋景炎年间由新会大江乡开族到顺德昌教乡,祠堂最初建于元、明朝之间,早期规模比较小,于清朝乾隆年间进行大规模扩建,最大建筑面积清同治年间达十亩地之大,现存建筑实体也有5亩之多。

林氏算是昌教村比较大的宗族之一,其宗祠也是保留得比较完整。好多都系清中期遗留下来的古物。横梁上的精细的雕工争奇斗艳,艺术价值极高。每一个都诉说着不同的寓意、故事。落雁平沙,玉麟吐书,松龄鹤寿等。

历史上昌教林氏人才辈出,有清朝乾隆年间五品顶戴林雨田、清同治十三年钦点武进士守备营副将林滢。近代国民革命军少校团长林安民;十九路军大刀队教练林少立,淞沪第一战抗日名将蔡廷锴将军部属上尉团长机关官林景芳。

昌教村:昌教村委会昌教村委会位于杏坛镇中心城区东南2.2公里,面积4.1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的佛山市九横公路经过昌教村。下设海边、魁基、南塘、南安、东头、潭头、东街、村心、新街、司马、耕沙、镇龙等12个自然村,户籍人口4643人。昌教村工业基础较好,以塑料、电缆、五金、制衣等行业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朱源里卢氏宗祠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朱源里卢氏宗祠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朱源里卢氏宗祠位于尤溪县西城镇七尺村,年代为清—民国。

简介:由永成堂、余庆堂组成。永成堂建于清末,坐西北向东南,平面呈方形圆角,由沟渠、山门、围墙、内空坪、厢房、下堂、天井、厢房、正堂、护厝等组成,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正堂面阔五间、进深五柱,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余庆堂建于清末民初,坐西北向东南,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空间布局、建筑结构等与永成堂相近。

2013年,朱源里卢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面外延26米至农家菜地,南面至水田北岸,西面外延15米至新砖混民居,北面至靠山南边。

七尺村:七尺村紧临镇区,距集镇仅5公里,省道206线穿村而过,即将动工建设的沙厦高速公路尤溪互通口可望设在七尺村,交通条件便利。是人口大村,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666户、2679人,其中男1397人、女1282人,劳动力总数1551人,已向非农产业转移776人。全村土地总面积25965亩,其中林地20775亩、耕地2685亩。2008年,全村共完成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汤池刘氏宗祠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汤池刘氏宗祠为安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汤池刘氏宗祠位于岳西县温泉镇汤池村,年代为清。

2012年10月23日,汤池刘氏宗祠被公布为安庆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汤池村:汤池村建于2004年7月,由原汤池、石台、路思三村合并而成。新建汤池村辖32个村民组和一个社区,农户1025户(含温泉新街个体工商户196户),人口3678人,国土面积4.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59亩,山场面积1094亩,是镇政府及镇直单位的所在地,市级示范中学——汤池中学坐落在汤池村,是温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县城仅5公里,是城乡结合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许村姚氏宗祠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许村姚氏宗祠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许村姚氏宗祠位于歙县许村镇,时代为清。

许村姚氏宗祠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许村镇:许村镇位于黄山南麓,距县城21公里,东南分别与上丰乡、富堨镇相邻,西北分别与徽州区、黄山区交界。全镇土地面积73.7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8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845人。许村镇是一个以粮、林、茶为主的山区乡镇,2003年全镇水田面积8355亩,旱地面积808亩,茶园面积6847亩,名优茶产量125吨,生猪年饲养量14207头,家禽年饲养量38268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西垣蒋氏宗祠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浙江省龙游县石佛乡西垣村,西垣是村委会所在地,“西垣以山川体势名之也,平畴方旷,环立峰岚,俨如缭以藩垣,中建文阁,而族居偏于西,故曰西垣。西垣当通衢孔道,昔宋武穆王靖边下临安道所经之地也。”因为村里人主姓蒋,因此叫西垣蒋。据《龙游县志.氏族考》载:“其先阳羡(今江苏常州义兴县)人,宋宣和间,蒋仕泰子贞莆,随康王南渡,仆居西垣村,为其始祖。”村里保存完好的古民居众多,其中的蒋氏宗祠,建于明代,规模宏大,雕梁画栋,2006年公布为“龙游县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由省政府公布成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佛乡:石佛乡位于龙游县西北部,东与横山镇相连,南与塔石镇毗邻,西与衢江峡川镇接壤,北与建德市上马、溪口乡交界,属丘陵半山区。总面积6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6万亩,辖14个行政村,86个自然村,152个村民小组。石佛乡政府驻地石佛村,东南距离县城16.4公里。公路通县城。杭新景高速公路分别穿越境内下洪村、杜山坞村。全乡有220家工商企业。其中规模企业5家(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张氏宗祠及长生桥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张氏宗祠及长生桥为歙县文物保护单位。

张氏宗祠及长生桥位于森村乡绍村,时代为清。

张氏宗祠及长生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绍村村:绍村村:地处天目山脉白际山系石耳山北麓,2010年11月由原绍村村与逢村村两村合并,村部设在原绍村村部所在地。绍村村现辖有20个村民组,621户、2331人。绍村村位于森村乡西北部,东南方与森村、渔岸村接壤,西南与王村镇为邻,西部与雄村镇交界,北与坑口乡毗连,敬绍公路穿村而过。全村总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9207亩,耕地面积1283亩,茶园面积10。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元坑蔡氏宗祠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元坑蔡氏宗祠为顺昌县文物保护单位。

元坑蔡氏宗祠位于顺昌县元坑镇九村,时代为清代。

元坑蔡氏宗祠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九村村:顺昌县元坑镇九村村地处元坑镇的东南面,辖有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28人,九村村原名元坑村,解放后更名为九村村。全村总面积10455亩,其中山地面积8000余亩,耕地面积1107亩。九村村地处低丘温暖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海拔一般在300米以下,年均气温18℃-18.9℃,霜期80天左右,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相对湿度80%,日照17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浦源郑氏宗祠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浦源郑氏宗祠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浦源郑氏宗祠

年代:清

座落地点:周宁县浦源镇浦源村

南宋嘉定二年(1208)始建,明洪武十八年(1387)重建,清道光十年(1830)、光绪二年(1876)重修。平面前窄后宽,呈船形,为三进式传统宗祠建筑,由门厅、戏台、次厅、主厅等组成,建筑面积1830.2平方米。大门外两侧有清咸丰九年(1859)设置的旗杆石4对,祠内有泥塑7尊、木雕神祖牌及名人匾额等。

保护范围:四周围墙基向外延伸20米。

2009年,浦源郑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浦源村:浦源村位于周宁县中部,距县城5公里,是镇人民政府驻地,主村海拔905米,土地总面积6.5平方公里。小(古镇)浦(城)公路贯穿村南,是闽东通往闽北的交通要道,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村中情趣独特的鲤鱼溪,人鱼同乐,遐迩海内外。浦源俗名孵兜,宋时隶宁德县青田乡东洋里。宋嘉定二年(1209年),郑尚从宁德谷口(今八都镇福口村)迁浦源定居,繁衍裔孙,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宁波余氏宗祠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宁波余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余氏宗祠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南郊路159~161号、鹅场跟20号,清晚期建筑,2005年4月,被公布为第四批宁波市级文物保护点。由前部三合院、祠堂主屋及后偏屋组成,总占地面积828平方米。前部三合院由二倒座、一主屋组成,倒座单檐斜坡顶,均二柱三檩。主屋单檐硬山顶结构,五开间。祠堂单檐硬山顶结构,五开间。前偏屋单檐硬山顶结构,三开间,三柱三檩。后偏屋单檐硬山顶结构,三开间,六柱七檩。

该宗祠保存较为完整,雕刻精细,为一座较典型的清晚期木结构祠堂,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信息来源:海曙区文管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西垅刘氏宗祠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西垅刘氏宗祠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垅刘氏宗祠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龙城镇西垅村西垅刘家组。1986年4月,公布为彭泽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公布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是彭泽迄今发现保存下来的最大面积的清代祠堂。

西垅刘氏祠堂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自建成至今,一直是西垅村刘氏家族的祠堂,建筑面积大,布局结构分间多,它为清代村落、家族和祠堂的研究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实物资料。西垅刘氏宗祠总宽16.8米,深26米,建筑面积约430平方米,系三进两天井的砖木结构清代徽式建筑,左右厢房,门厅置0-,走廊后为正堂,大小十余间,且大部分门窗和梁柱装饰雕刻保存较好,石础、石门、石凳等雕刻精细、图案清晰,门前石旗鼓与左侧清代同期民居均保存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会宫张氏宗祠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会宫张氏宗祠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会宫张氏宗祠又名公茂堂,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419.8平方米,分前后二进,由戏台,前厅、后堂等部分组成。属全封闭抬梁式结构,封火墙到顶,两面坡屋面,拱棚卷起。前厅上层为一戏台建筑,天花及四壁均存有彩绘图案。门前有石质上马石1对。该宗祠是目前我县发现的唯一的一座内有戏台设施、外存上马石的古代建筑,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古建筑。戏台内的与戏文相关的彩画、建筑构件上精致的雕刻,长江中下游地区少见,对研究古代建筑史、中国戏台艺术史、民俗史以及古代的工艺技术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

保护范围:墙基四周外,东、南、西、北各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5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西洋港徐氏宗祠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西洋港徐氏宗祠为海曙区文物保护单位。

西洋港徐氏宗祠位于海曙区古林镇西洋港村仓门自然村,清末建筑,主体坐北朝南,合院式,由门楼两厢及大殿组成,门楼为位于院墙正中,为一道夸雕石库门,大殿为单檐硬山顶高平房,面宽五间,明间梁架四柱十檩,前施卷棚顶,后为双步,次间用中柱,六柱落地,后为单步,设双廊,梢间用柱八根,穿斗式结构,天井两侧施厢房,单檐楼房,面宽二间,进深二柱六檩。

徐氏宗祠布局规整,牛腿、雀替月梁等木雕精美,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2014年7月被公布为鄞州区第十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宁波市行政区划调整时归至海曙区。

信息来源:海曙区文管所

古林镇:古林,又名黄古林,是闻名中外的草席之乡,也是鄞州历史上四大重镇之一。古林镇座落于甬江、姚江、奉化江上游,东与宁波市区接壤,南邻宁波栎社机场,杭甬高速公路和鄞县大道穿境而过,境内的段梅公路横贯东西,水网纵横交叉,为典型的江南水乡。1986年1月,古林乡改名为古林镇。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原古林、布政、蜃蛟三乡镇合并建立新的古林镇。目前,全镇行政区域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上溪陈大宗祠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上溪陈大宗祠为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溪陈大宗祠位于义乌市上溪镇云门村前宅1号,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

1997年8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1997.08.11义政[1997]115号。

文物价值:规模较大,保存相对完整的家族宗祠。

保护范围:陈大宗祠整体建筑。

建设控制地带:南前檐向外延伸15米至田,西边墙向外延伸3米至路,东边墙至镇西北路,北后墙延伸7.5米至陈子和户前檐墙。

云门村:云门村与上溪镇区紧密相临,南与上溪镇集市相临,前是镇中心小学,北是环高速公路,后靠航慈溪。全村现有农户369户,总人口898人,土地面积281亩,分为6个村民小组,有党员32人,村两委成员6人,2008年人均收入8576元。近年来,云门村在修建牌楼,树立本村形象的同时,还建造了大操场,为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文化娱乐场所,其有300余年历史的祠堂,更是义乌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卢家洲卢氏宗祠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卢家洲卢氏宗祠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卢家洲村坐落在泸水、禾水交汇冲击而成的绿洲上,村中有明清建设遗存63栋,其中祠堂5座、书院4座、庙宇4座、古民居50栋。卢氏宗祠占地一亩,门框、门槛、台阶都用汉白玉砌筑。宗祠正厅中间的一级阶基,用一块5米长的汉白玉铺就,这在全国都属罕见。

氏宗祠大门汉白玉的门楣上雕有传说中的八仙和太白金星像,人物小巧神态各异,却栩栩如生,为祠堂添加了不少庄严的气势。大门下面的汉白玉门槛和门蹲上,雕有龙、蝙蝠、麒麟和喜鹊等祈福消灾的吉祥动物,门槛正中雕有“钱斗”,里面装有不少“花边”,希冀进出玉吃词卢氏族人,都能日进斗金。玉石浮雕图案之精美,寓意之深刻,让人叹为观止。

卢氏宗祠有大门、腰门、后堂门共8座,其门楣、门槛、门、卢家洲村蹲、条柱、门臼、墙角石、祠内16尊柱础以及面阔三间的明厅阶石均用整块汉白玉制成,其中,中厅阶石长近6米,宽0.48米,厚0.30米,比故宫最长的汉白玉还长1米多。此外,祠堂内还有大型汉白玉石鼓8尊。卢氏宗祠用这么多大型汉白玉造就,不仅造价昂贵,有的较故宫御用石料还大,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要灭九族的,然而卢氏居然用了,而且还没招祸,这确实是个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陈氏宗祠南祠堂——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遗址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陈氏宗祠(南祠堂)——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遗址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宗祠(南祠堂)——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成立遗址位于南城街道袁屋边社区阜东路旁,GPS坐标:北纬22°59′35.3″,东经113°42′49.4″,海拔高程28米。

袁屋边陈氏宗祠(南祠堂)始建于明弘治年间,重建于清光绪年间,2004年重修。三间三进合院式布局,面宽15.3米,进深35.5米。砖木结构,抬梁与穿斗式混合木作梁架。硬山顶,辘筒灰瓦屋面,灰塑龙舟脊。头门置塾台。陈氏宗祠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

袁屋边乡位于莞(城)太(平)公路篁村路段的丘陵地区。1942年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第三大队为了巩固和扩展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派出-队到袁屋边活动,发动和组织群众成立了农会组织——岗岭会,随后又成立民兵队和乡民主政府,袁屋边成为抗日游击队的一块抗日根据地。1944年6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东莞大队大队长张英,在袁屋边陈氏宗祠(南祠堂)召集袁屋边、白马、石鼓、赤岭等乡的群众代表开会,宣布成立抗日民主政权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会议选举张英为办事处主任,陈德枫、张高峰为副主任。办事机构设在袁屋边蔡屋基村,但陈氏宗祠(南祠堂)仍作为开会或临时办公场所。1945年,上级党组织增派陈文慧为办事处指导员。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管辖范围为莞太路沿线的乡村,其主要任务是:在莞太线上的袁屋边、新基、翟家村、白马、石鼓、赤岭、桥头、三屯、河田、白濠、白沙等地建立乡、村抗日民主政权;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运动和减租减息运动;组织民兵维持治安、开展抗日斗争、协助东江纵队作战等。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于1946年6月东江纵队北撤时撤销。

2012年11月,袁屋边陈氏宗祠(南祠堂)被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袁屋边社区:袁屋边社区居委会位于南城车站旁,东莞大道、莞太路、环城路贯穿整个社区,交通十分便利。辖区面积为2.11平方公里,户数494户,常驻人口1846人,外来人口3500人。下设服务机构有:袁屋边社区居委会、社区治保会、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劳动服务中心、社区出租屋服务中心等,同时设有电教室,图书室、市民学校等。经济发展2008年,集体经济总收入2116。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烟桥何氏大宗祠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烟桥何氏大宗祠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烟桥村何氏大宗祠位于南海市九江镇烟桥村大巷口。是一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何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始建年代不详,清嘉庆十九年(1814)重建,光绪十八年(1892)重修。题额为清同治六年(1867)顺天举人顺德梁骝藻所书。二进三间、抬梁式木构架、镬耳山墙硬山顶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

现在保留的是清末重修后的原貌,精致典雅的砖雕、石雕、灰雕、木雕在经历了百年的历史风霜后,昔日容颜展示在世人面前。

九江镇:现九江镇于2005年1月10日由原九江、沙头两镇整合而成。合并后,新九江位于南海西南部,紧邻西樵、顺德、高明、鹤山、新会等市镇,面积94.7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9万多人,外来人口5.5万多人,下设5个社区居委会,23个行政村,是珠江三角洲为数不多的典型水乡,也是南海著名的侨乡。全镇有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15万,足迹遍布世界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九江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定内坡定内宗祠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定内坡定内宗祠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定内坡定内宗祠位于西乡塘区坛洛镇朱湖村定内坡,时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

2017年,定内坡定内宗祠被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坛洛镇: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位于南宁市西北部,距离市中心约42公里,周边与金陵镇、江南区的江西镇、隆安县、扶绥县相毗邻。南昆铁路、国道324线、南百二级公路、南坛高速公路横贯全镇,设有南武康火车站,左江、右江两大水域夹流而下,水陆交通极为便利,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坛洛镇设有一个党委,辖有6个党总支部(其中村级党支部5个),92个党支部(其中村级党支部14个,机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桂阳廖氏宗祠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桂阳廖氏宗祠为桂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桂阳廖氏宗祠位于桂阳县板桥乡麻布村,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

桂阳廖氏宗祠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墙基四周外延10米

建筑控制地带:墙基四周外延20米

板桥乡:位于县西北,乡治中板桥,1818省道东西穿境,乡村公路村组相连,全乡以农业为主,特产有红枣。该乡人多耕地少,且土地瘠薄,资源贫乏,是典型的干旱死角乡,历史上争山争水械斗时有发生,乡民外出乞讨远近闻名。近些年,乡内修筑小Ⅱ型水库2座,加上贤江水库和漼江渠道使该乡农田受益,水利条件大有改善,烟稻连作普遍施行,1996年,被郴州市评为“八五期间脱贫先进乡镇”和“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