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五大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优秀20篇)

北美洲最长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大洋洲作为岛屿最多的洲,它的最长河流是哪一条呢?下面是问学吧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浏览

919

文章

102

篇1:大洋河漂流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大洋漂流距岫岩县城4公里左右,全长12.5公里,共分为3段。第一段起点在大洋河东桥下500米左右,终点在小虎岭口子街村民组,全长5公里;第二段起点在小虎岭口子街,终点在小虎岭第四村民组,全长3.5公里;第三段起点在小虎岭第四村民组,终点在小虎岭第一村民组,全长4公里。顺河漂流而下,急流处波涛滚滚,皮筏如脱缰野马,缓流处波光粼粼,皮筏似闲庭信步。两岸青山状如翠屏,山映水中,水绕山行,恍如漂入仙境。真是“筏在水上漂,人在画中游。”

除漂流服务外,大洋河漂流区还开展农家乐旅游接待项目。游客漂流完毕后可到农家院小住,自己亲手采摘一些绿色瓜果蔬菜,品尝具有满族特色的风味小吃。在口子街,天是蓝的,水是净的,空气是清新的,蔬菜是绿色的,人是真诚的,生活是惬意的……

大洋河是岫岩境内最大的河流,是岫岩的母亲河,因河水流量大如汪洋之意而得名。大洋河发源于偏岭镇,由西北流向东南,至哨子河乡哨子河村东侧与哨子河水汇合后出境,至东港市黄土坎注入黄海。大洋河全长230.2公里,岫岩境内流长180.2公里,流域面积1068.4平方公里。大洋河支流多,水量大,流速快,落差大,非常适宜开展漂流。据文献资料记载,百年前船只从海口可上驶至岫岩镇,后来河床逐渐淤浅,小船仅能驶至哨子河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地球分为几大洲几大洋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分为七大洲、五大洋

七大洲:亚洲(全称亚细亚洲Asia)、欧洲(全称欧罗巴洲Europe)、北美洲(全称北亚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南美洲(全称南亚美利加洲South America)、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Africa)、大洋洲(Oceania)与南极洲(Antarctica)。

五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南冰洋。

1、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南北最长约15900千米,东西最宽约19000千米,总面积为18134.4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

2、大西洋(Atlantic Ocean),是世界第二大洋,占地球表面积的近20%,原面积9165.5万平方千米,在南冰洋成立后,面积调整为7676.2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处波多黎各海沟深达9219米。

3、印度洋(英语:Indian Ocean),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根据NOAA数据,印度洋的面积为7056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9.5%。

4、北冰洋(Arctic Ocean)又称北极海,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最北端,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有狭窄的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通过格陵兰海和许多海峡与大西洋相连。

5、南冰洋也叫南大洋或南极海,是世界第五个被确定的大洋,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环绕地球却未被大陆分割的大洋。南冰洋是围绕南极洲的海洋,是南纬50°以南的印度洋、大西洋和南纬55°-62°间的太平洋的海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围绕的大洋是什么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亚洲欧洲北美洲围绕大洋是北冰洋。北冰洋又称北极海、冰水洋,是地球四大洋之一,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最北端,被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俄罗斯、挪威、冰岛和格陵兰环绕,有狭窄的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通过格陵兰海和许多海峡与大西洋相连。

北冰洋是世界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也是世界上唯一无人定居的大洋。面积仅为1475万平方千米,不到太平洋的10%。它的深度为1097米,最深为5527米。古希腊曾把它叫做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1845年,匈牙利布达佩斯地理学会命名,经汉文翻译为北冰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全文共 7018 字

+ 加入清单

七大洲四大洋,其中亚洲是七大洲面积之首,而太平洋则是四大洋之首。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通讯设施

太平洋第一条海底电缆是1902年由英国敷设的,1905年美国在太平洋也敷设了海底电缆。加拿大至澳大利亚,美国至菲律宾、日本及印度尼西亚,香港至菲律宾与越南,南美洲沿海各国之间都有海底电缆。在太平洋上空开始利用人造通讯卫星进行联系。

太平洋

太平洋(Pacific Ocean),地球第一大洋,覆盖着地球约46%的水面以及约32.5%的总面积。

太平洋跨度从南极大陆海岸延伸至白令海峡,西面为亚洲、大洋洲,东面则为美洲。南北最宽15500千米,跨越151°纬度。包括属海的面积为18134.423万平方千米。

分区

太平洋海盆可划分为3个区。1、东区:美洲科迪勒拉(Cordillera)山系从北部阿拉斯加起,向南直抵火地岛,除了最北、最南段峡湾海岸的岛群以及深入大陆的加利福尼亚湾之外,海岸平直,大陆棚狭窄,重要海沟北有阿卡普尔科海沟,南有秘鲁-智利海沟。2、西区:亚洲部分结构复杂,海岸曲折,大陆东缘有突出的半岛,岸外有一系列岛弧,形成众多的边缘海。从北向南有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岛群外缘有一系列海沟,北有堪察加海沟、千岛海沟、日本海沟,南有东加海沟、克马德克(Kermadec)海沟等。3、太平洋中部是面积宽广的海盆,是地壳构造最稳定的地区,海水深度一般在4570米左右。西经150°以东为东太平洋海盆,从中美地峡经科科斯(Cocos)海岭至加拉帕戈斯群岛一线以南是秘鲁-智利海盆和东南太平洋海盆。再向南越过东南太平洋海隆即为太平洋-南极洲海盆。这一海盆与西经150°之间的地区为太平洋-南极洲海岭。西经150°-180°,自东而西有太平洋中央海盆、马里亚纳海盆和菲律宾海盆;在新西兰与东澳大利亚之间为塔斯曼(Tasman)海盆,向南为麦加利(Macquarie)海岭,即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水下界线。

名词由来

太平洋一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20年代,它是由大航海家麦哲伦及其船队首先叫开的。1519年9月20日,航海家麦哲伦率领270名水手组成的探险队从西班牙启航,西渡大西洋,他们顶着惊涛骇浪,吃尽了苦头,到达了南美洲的南端,进入了一个海峡。这个后来以麦哲伦命名的海峡更为险恶,到处是狂风巨浪和险礁暗滩。又经过38天的艰苦奋战,船队终于到达了麦哲伦海峡的西端,然而此时船队仅剩下三条船了,队员也损失了一半。又经过3个月的艰苦航行,船队从南美越过关岛,来到菲律宾群岛。这段航程再也没有遇到一次风浪,海面十分平静,原来船队已经进入赤道无风带。饱受了先前滔天巨浪之苦的船员高兴地说:"这真是一个太平洋啊!"从此,人们把美洲、亚洲、大洋洲之间的这片大洋称为"太平洋"。历史沿革

在史前时期太平洋地区发生过多次重要迁徙,最显著的一次是南岛民族(更明确地应是波利尼西亚人)从亚洲海边迁至大溪地,然后到达夏威夷和新西兰,后来还到了复活节岛。欧洲人于十六世纪早期见到了太平洋,最早的是曾横渡巴拿马地峡的西班牙航海家巴尔沃亚(Vasco Núñez de Balboa)(1513年)及以后在环球航行中横渡太平洋的麦哲伦(1519年-1522年)。太平洋之名称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为"平静的海洋",是由一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命名。麦哲伦于1520年10月,率领5艘船从大西洋找到了一个西南出口(此后称为麦哲伦海峡)向西航行,经过38天的惊涛骇浪后到达一个平静的洋面,他因称之为太平洋。

交通运输

海运

航运太平洋在国际交通上具有重要意义。有许多条联系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重要海、空航线经过太平洋;东部的巴拿马运河和西南部的马六甲海峡,分别是通往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捷径和世界主要航道。海运航线主要有东亚-北美西海岸航线、东亚-加勒比海、北美东海岸航线,东亚-南美西海岸航线,东亚沿海航线,东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航线,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东、西海岸航线等。太平洋沿岸有众多的港口。 纵贯太平洋的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船只由西向东越过此线,日期减去一天;反之,日期便加上一天。海底电缆太平洋第一条海底电缆是1902年由英国敷设的。

太平洋资源丰富。西太平洋的日本海、鄂霍次克海是重要的渔场,出产鲱鱼、鳕鱼、金枪鱼、蟹等。北美西海岸的哥伦比亚河以出产鲑鱼著名。海底有大量的锰结核,海水可提取海盐、溴、镁等。大陆棚是世界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如加利福尼亚南部海域、黄海、东海以及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南部等海区。西太平洋沿岸很早就是具有高度文化的地区。但是欧洲人直到16世纪才开始对这一大洋进行探察。他们寻求所谓"南方之地"--澳大利亚,从而进入太平洋岛屿。1513年,西班牙占领者巴尔沃亚(Vasco Nunez de Balboa)在巴拿马地峡的达里恩(Darien)山顶看到浩瀚的太平洋。之后,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横渡太平洋。17世纪时,荷兰航海家塔斯曼(Abel Tasman)发现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和斐济。18世纪时,英国航海家科克、法国航海家布干维尔(Louis-Antoine de Bougainville)等在太平洋航行考察。19世纪时,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Charles Darwin)于1831~1836年乘"比格尔号"(Beagle)环球航行,他在太平洋地区进行考察,在自然科学方面作出伟大的贡献。

太平洋南起南极地区,北到北极,西至亚洲和澳洲,东界南、北美洲。约占地球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其面积,不包括邻近属海,约为16525万平方千米。是第二大洋大西洋面积的2倍,水容量的2倍以上。面积超过包括南极洲在内的地球陆地面积的总和。平均深度(不包括属海)4187.8米。西太平洋有许多属海,自北向南为白令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东亚大河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和湄公河均经属海注入太平洋。西经150°以东的洋底较西部平缓。

西太平洋水下600米以上的海脊在有些地方形成群岛。自西北太平洋的阿留申海脊向南延伸到千岛群岛、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雅浦和帕劳;自帕劳向东延伸至俾斯麦、所罗门群岛和圣克鲁斯;最后由萨摩亚群岛向南至汤加、克马德克、查塔姆和麦夸里。由于北部陆地与海洋的比例高于南部,以及南极洲陆地冰盖的影响,北太平洋的水温高于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无风带和变风带海水的含盐量低于信风带。对太平洋垂直海流影响最大的是南极大陆周围生成的冷水。极地周围密度大的海水下沉,然后向北蔓延构成太平洋大部分底层。深层冷水在西太平洋以比较鲜明的洋流自南极洲附近向北流往日本。该深海主流的支流以携冷水流向东然后在两半球均流向极地。深海环流受邻近洋流会聚区表层海水下沉的影响。在太平洋热带会聚区分别在南北纬35°至40°之间,距赤道越远海水下沉的深度越大,最重要的会聚区在南纬55°至60°之间。

航运

太平洋在国际交通上具有重要意义。有许多条联系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重要海、空航线经过太平洋;东部的巴拿马运河和西南部的马六甲海峡,分别是通往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捷径和世界主要航道。海运航线主要有东亚-北美西海岸航线、东亚-加勒比海、北美东海岸航线,东亚-南美西海岸航线,东亚沿海航线,东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航线,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东、西海岸航线等。太平洋沿岸有众多的港口。纵贯太平洋的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船只由西向东越过此线,日期减去一天;反之,日期便加上一天。在太平洋上空开始利用人造通讯卫星进行联系。

地理环境

地理范围

太平洋,北到白令海峡,北纬65°44′,南到南极洲,南纬85°33′,跨纬度151°。东到西经78°08′,西到东经99°10′,跨177个经度。南北长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19900千米。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海岸至亚洲的马来半岛,东西最长21300千米。包括属海的体积为71441万立方千米,不包括属海的体积69618.9万立方千米。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939.5米,不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4187.8米,已知最大深度11033米,位于马里亚纳海沟内。北部以宽仅102千米的白令海峡为界,东南部经南美洲的火地岛和南极洲葛兰姆地(Graham Land)之间的德雷克(Drake)海峡与大西洋沟通;西南部与印度洋的分界线为:从苏门答腊岛经爪哇岛至帝汶岛,再经帝汶海至澳大利亚的伦敦德里(Londonderry)角,再从澳大利亚南部经巴斯海峡,由塔斯马尼亚岛直抵南极大陆。

气候

太平洋由于面积广阔,水体均匀,气候有利于行星风系的形成,特别是南太平洋更为突出。北太平洋情况不同,东西两岸差异悬殊,以俄罗斯东海岸的严冬和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和的冬季对比最为鲜明。信风带位于东太平洋南北纬30°-40°之间的副热带高压中心和赤道无风带之间。

中纬度地区、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辐合形成副极地低压带。两个风带气温、湿度相差悬殊,极地东风带锋面甚为猛烈,冬季尤为突出。西太平洋(北纬5°-25°)菲律宾以东、南海和东海洋面上,夏秋之间,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产生超低压中心,形成猛烈的热带风暴,即台风。夏季亚洲大陆为低气压,北太平洋气流向大陆运动,冬季情况完全相反,形成广大的季风气候区。北太平洋的海水温度比南太平洋高,这是因为南太平洋水域更广阔,并受南极地区冰山及冷水团的影响。信风带的海水含盐度比赤道地带低。赤道附近含盐度小于34;最北部海域含盐度最低,小于32。太平洋的洋流在信风影响下自东向西运动,形成南、北赤道暖流。

南、北赤道暖流之间的中轴线上产生相反的赤道逆流,从菲律宾东岸流向厄瓜多尔西岸。北赤道暖流在菲律宾附近转北流向日本东面,为著名的黑潮;北赤道暖流的支流经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称对马暖流。黑潮在东经160°附近转向东流,称北太平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向东运动,到北美洲西海岸转向南流,称加利福尼亚寒流。这样就形成了北太平洋环流。此外,白令海海流向南流,称为堪察加寒流,又称亲潮,流向日本本州岛东面,在北纬36°附近与黑潮相遇。南赤道暖流抵所罗门群岛之后,向南流成为东澳暖流,折向东卷入西风漂流,至南美洲西面、南纬45°附近分为两支,一支向东经德雷克海峡进入大西洋;另一支折向北流,即秘鲁寒流。这样形成南太平洋环流。

地形地貌

安山岩线(The andesite line)是太平洋地貌中最重要的分界线,将中部太平洋盆地较深层的火成镁铁岩及大陆边沿的半沉降火成长英岩分隔开来。安山岩线沿加里福尼亚州西端岛屿、阿留申群岛南端、堪察加半岛东端、千岛群岛、日本群岛、马里亚纳群岛、所罗门群岛,直达新西兰;亦向东北伸延至安第斯山脉西端、南美洲及墨西哥,再折返加州。印尼、菲律宾、台湾、日本、新几内亚、新西兰等澳洲大陆及亚洲大陆的东部延伸地区全在安山岩线以外。

洋流潮汐

太平洋洋流大致以北纬5-10°为界,分成南北两大环流:北部环流顺时针方向运行,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组成;南部环流反时针方向运行,由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组成。两大环流之间为赤道逆流,由西向东运行,流速每小时2千米。潮汐多为不规则半日潮,潮差一般为2-5米。太平洋水温随纬度而异,在极地附近接近冰点,在赤道则大约为25至30℃左右。海水的含盐量则在中纬度较高:靠近赤道的水全年雨量充足,靠近极地则因寒冷而少蒸发,以致这两处的含盐量较低。整体来说,太平洋的海水要比大西洋的温暖。 在北半球,太平洋表面海水主要以顺时针方向流动(北太平洋涡漩),在南半球则以反时针方向流动。北赤道洋流沿北纬15度,受信风带动向西推进,到达菲律宾附近转向北方,与日本洋流(又称黑潮)会合。在大约北纬45度,黑潮分成两支。往南的一支重返北赤道洋流。另一支往北形成阿留申洋流,接近北美洲时推动白令海峡反时针方向的水流,往南成为寒冷缓慢的加利福尼亚洋流。南赤道洋流沿赤道往西流动,在新几内亚往东南一转,在大约南纬50度完全转往正东方向。洋流在这段自西沿南太平洋流动,是为南极绕极环流一段。到达智利海岸时,洋流分成两支:一支经合恩角流进大西洋,另一支向北成为秘鲁洋流。

自然资源

经济特点

环太平洋地区在自然和经济方面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经济发展上有世界上排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国家或地区美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自1980年代开始成为创造发展奇迹的"四小龙",至今极具发展活力;日本、韩国和美国西海岸为重要的技术策源地;俄罗斯远东地区、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共、印度、墨西哥和巴西正快速走上工业化发展之路;中国和印度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美国、智利和新西兰有生产力水平极高的农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具有发达的畜牧业。经济学家们预测,未来世界的经济中心由传统的欧洲、北美东部转向环太平洋地区。

海洋资源

太平洋生长的动、植物,无论是浮游植物或海底植物以及鱼类和其它动物都比其它大洋丰富。[3]渔业 太平洋浅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各大洋浅海渔场总面积的1/2,海洋渔获量占世界渔获量一半以上,秘鲁、日本、中国舟山群岛、美国及加拿大西北沿海都是世界著名渔场。盛产鲱、鳕、鲑、鲭、鳟、鲣、沙丁、金枪、比目等鱼类。此外海兽(海豹、海象、海熊、海獭、鲸等)捕猎和捕蟹业也占重要地位。矿物资源 近海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煤很丰富,深海盆地有丰富的猛结核矿层(所含锰、镍、钴、铜四种矿物的金属储量比陆地上多几十倍至千倍),此外海底砂锡矿、金红石、锆、钛、铁及铂金砂矿储量也很丰富。太平洋海域广阔 ,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已经开发和利用的主要是水产资源和矿产资源。太平洋中的动植物种类繁多,有近10万种,主要生活在大洋表层 ,尤其是边缘带,存在于2000米以下水域中的动植物只占总数的4%~5% ,在5000米以下水域中生活的动植物只有800种,6000米以下水域中仅有500种,7000米深处有200种,到1万米深处只剩下20多种了。同时海洋中生物的种类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但每一种动植物的分布密度则是高纬度区大于低纬度区,在高纬地区多优势种。在大洋表层大量繁殖着浮游藻类和浮游动物。近海的海底植物,在温带有鹿角藻类和昆希科藻类(主要是海带),在热带有褐藻、绿藻及多种细藻。海岸带分布有红树林。众多水藻为近海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饲料,繁殖多种软体动物、软体虫类、甲壳类和棘皮动物,以及珊瑚虫等,并出产大量鱼蟹。在岛屿和滨海带是海鸟的栖息地。大洋中有不少兽类,如鲸、海豹、海豚、海熊、海狗、海獭等。太平洋的渔业生产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居世界各大洋之首。1980年的产量为3545万吨,占世界总渔获量(6457.6万吨)的一半以上。主要渔场有两个:一是西北太平洋渔场;另一个是东南太平洋渔场。西北太平洋渔场包括白令海一部分、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台湾海峡。渔场的大陆架面积达219万平方千米 ,海水较浅 ,阳光可透入底层,众多河流带来大量无机盐类,以及寒暖流带来冷性和暖性浮游生物,为浮游生物滋养和鱼类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成为世界主要渔场之一。1980年渔产量为1878万吨 ,居世界主要渔区中第一位,其中日本北海道渔场主要产鲱 、鲑、鳟等鱼类。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以捕海兽为主,其中捕鲸为多。堪察加半岛沿海是世界最大的捕蟹场。中国沿海舟山群岛一带以捕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鲳鱼、海鳗、乌贼为主。东南太平洋渔场包括秘鲁、智利、厄瓜多尔渔场,这里大陆架狭窄,只有16万平方千米,但由于有强盛的秘鲁寒流流经和沿海上升流等环境条件,无机盐类也相当丰富并适宜浮游生物繁殖,鱼类十分丰富,成为重要渔场。

渔场

太平洋生长的动植物,无论是浮游植物或海底植物以及鱼类和其它动物都比其它大洋丰富。太平洋浅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各大洋浅海渔场总面积的1/2,海洋渔获量占世界渔获量一半以上,秘鲁、日本、中国舟山群岛、美国及加拿大西北沿海都是世界著名渔场。盛产鲱、鳕、鲑、鲭、鳟、鲣、沙丁鱼、金枪鱼、比目鱼等鱼类。此外海兽(海豹、海象、海熊、海獭、鲸等)捕猎和捕蟹业也占重要地位。

矿物

资源近海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煤很丰富,深海盆地有丰富的锰结核矿层(所含锰、镍、钴、铜四种矿物的金属储量比陆地上多几十倍至千倍),此外海底砂锡矿、金红石、锆、钛、铁及铂金砂矿储量也很丰富。目前,矿产资源勘探开収工作主要集中在大陆架石 油和天然气、滨海砂矿、深海盆多金属结核等方面。目前的主要产油区包括加利 福尼亚沿海、库兊湾、日本西部陆架、东南亚陆架、澳大利亚沿海、南美洲西海 岸,以及中国沿海大陆架。滨海砂矿的分布范围是:金,铂砂主要分布太平洋东 海岸的俄勒冈至加利福尼亚沿岸,以及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沿岸;锡矿主要分布在 东南亚各国沿海,其中主要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沿海;印度和澳大利亚沿海是钻 石、金红石、钛铁矿最丰富的海区;中国沿海共有十余条砂矿带,有金刚石、金、 锆石、金红石等多种砂矿资源。另外,日本、中国和智利大陆架上都有海底煤田。 在深海盆区有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其中主要集中在夏威夷东南的广大区域。总储 量估计有17000亿t,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为南极洲和北冰洋。

南极洲和北冰洋在地球的最南(南极)和最北(北极)附近,纬度最高,又因为所有经线都在南北两极相交,所以它们跨经度也最广。

1、南极洲

南极洲是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大洲,四周环绕着南冰洋,外接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南极洲的土地面积约有1400万平方公里,位列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之后,是世界上第五大洲。南极洲冰盖厚度平均达到1.6千米。冰盖覆盖下的是高原和山地,海拔达到2000米以上,是世界上平均纬度和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

2、北冰洋

北冰洋又称北极海、北大洋,意指正对着大熊星座的海洋,位于北极圈内,大致以北极点为中心,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

北冰洋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有狭窄的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通过格陵兰海和许多海峡与大西洋相连。它的面积仅为1475万平方千米,不到太平洋的10%;深度为1097米,最深为5527米。1845年,由英国伦敦地理学会命名,经汉文翻译为北冰洋。2012年8月25日,北冰洋海冰面积达观测历史以来最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大洋嶂阻击战战场遗址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大洋阻击战战场遗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大洋嶂阻击战战场遗址位于泰宁县城西北的杉城镇邱洪行政村大洋坪自然村。

大洋坪自然村处于大洋嶂南面山脚下,村前有一片开阔平坦的山坡地,站在大洋嶂顶峰居高临下,可以俯瞰整个村庄,对于阻击敌人十分有利。

大洋嶂距离泰宁县城约10公里,是一座雄踞于从县城北上新桥和江西黎川交通要道的大山。主峰海拔1100米,东、西、北三面全是悬崖峭壁,只有南面的两座小山峰之间有路通往山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

信息来源:三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邱洪村:邱洪村系位于泰宁县北部,距县城10公里,辖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12户434人,拥有山林面积5947亩,土地面积667亩。改革开放以来,给我村村容村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县城到我村路面进行了水泥硬化,一条国家标准的二级公路通往我村,县新开发的大洋坪工业园区座落在我村境内,开发用地面积3000余亩。全村以种植水稻、烟叶等多种经济为主,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大洋为什么会酸化,酸化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大洋酸化的原因是大气二氧化碳的增加,海洋过量吸收人为排放入大气的二氧化碳,源源不断供应着海水中碳酸向生成多余H+方向发生,过量增加二氧化碳,改变了海水碳酸盐系统缓冲能力,海水就会加速变酸。

海洋酸化即海水由于吸收了空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酸碱度降低的现象。酸碱度一般用pH值来表示,范围为0-14,pH值为0时代表酸性最强,pH值为14代表碱性最强。蒸馏水的pH值为7,代表中性。海水应为弱碱性,海洋表层水的pH值约为8.2,当空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中时,海洋就会酸化。

海洋酸化不仅改变了海洋的化学成分,而且破坏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使它们的骨架、外壳等无法正常形成,珊瑚礁等也在腐蚀性环境中不断解体。海洋酸化尤其影响到形成碳酸钙骨骼和贝壳的生物,如软体动物、海胆、海星和珊瑚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完全位于北半球大洋是北冰洋。北冰洋又称北极海、冰水洋,是地球四大洋之一,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最北端,被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俄罗斯、挪威、冰岛和格陵兰环绕,有狭窄的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通过格陵兰海和许多海峡与大西洋相连。

北冰洋是世界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也是世界上唯一无人定居的大洋。面积仅为1475万平方千米,不到太平洋的10%。它的深度为1097米,最深为5527米。古希腊曾把它叫做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

1845年,匈牙利布达佩斯地理学会命名,经汉文翻译为北冰洋。洋名Arctic源于希腊语,意指正对着大熊星座的海洋。2012年8月25日,北冰洋海冰面积达观测史以来最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八大洋是如何划分的,你知道了吗?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大洋分别是西太平洋、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印度洋、南印度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北冰洋,它们是根据地理位置进行划分的。同时,八大洋是从四大洋中按照其地理位置的不同进一步细化而形成的约定成俗的叫法。

人们根据地球表面海陆的分布情况,把海洋划分成了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当然也有加一个“南冰洋”划分成五大洋的,通常还是按照常用的划分方法,划分成四大洋。

四大洋当中“太平洋”是面积最大的一个,总面积约为1.81亿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间。太平洋和其他三大洋都有相连,太平洋北部几乎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所包围,但是还是通过白令海峡和北冰洋相连。人们可以以亚欧大陆最东点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大陆最西点的威尔士王子角之间为界划分,以北是北冰洋,以南是太平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七大洲,四大洋记忆有窍门!记住这个口诀妥妥意难忘~

全文共 1016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上有七个大洲,它们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四大洋是地球上四片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总称。也泛指地球上所有的海洋。

七大洲简介

七大洲指地球陆地分成的七大陆地板块,包括亚洲(全称亚细亚洲)(Asia)、欧洲(全称欧罗巴洲 )(Europe)、北美洲(全称北亚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南美洲(全称南亚美利加洲) (South America)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Africa)、大洋洲(Oceania)、南极洲(Antarctica)。

四大洋介绍

四大洋是地球上四片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总称。也泛指地球上所有的海洋。海洋面积为36100万平方公里,太平洋占49.8%,大西洋26%,印度洋20%,北冰洋4.2%。

世界海洋面积太平洋占将近一半,其他三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占一半。由于海洋学上发现南冰洋有重要的不同洋流,于是国际水文地理组织于2000年确定其为一个独立的大洋,成为五大洋中的第五大洋。但在学术界依旧有人认为,依据大洋应有其对应的中洋脊,而不承认南冰洋这一称谓。

其中,海洋3611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2/3以上达71%分为四大洋;陆地1489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29.2%不到1/3,分为七大洲。南极洲1400万平方公里无人居住。人类居住的陆地面积实际为135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26.47%,四分之一多一点。约相当于13个中国国土的面积。

七大洲四大洋就这么记

七大洲怎么记:

以中国地图为中心进行记忆:中国是属于亚洲国家,在地球的北半球上,太平洋的西岸,所以,我们首先记住的大洲就是——呀(亚洲)!以中国为中心哦!就是“亚洲”。

中国地图的鸡尾最漂亮,所以,我们漂亮的羽毛对着的方向就是爱喝鸡尾酒 xo(欧洲)的文明发达的“欧洲”。西藏和云南在鸡屁股地方,所以,下蛋的地方“非(非洲)人类愿意居住的地方”,稀脏稀脏的方位就是贫瘠落后的“非洲”。鸡头靠北,直对着的方向是文明富裕的“北美洲”,北美洲下方就是“南美洲”。

两只鸡腿踩着的方向就是以群岛为主的“大洋洲”,大洋洲下面靠近南极圈的是冰天雪地的“南极洲”。

记忆四大洋的位置:

开着汽车向前走,四个车轮(上面:上左轮亚洲,上右轮北美洲。下面:左下轮大洋洲,右下轮南美洲)中间夹的是“太平洋”,向左开,印度下面是“印度洋”,再向左开进入“大西洋”,转弯往北极圈开就是“北冰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恒河流入哪个大洋了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恒河流入了印度洋。恒河,是南亚大河,有两个主干,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和德干高原,流经印度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尔邦、恰尔肯德邦、西孟加拉邦后,进入孟加拉国,改称帕德玛河,汇合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国境内的下游贾木纳河,最后注入印度洋北部的孟加拉湾,其入海河段称为梅克纳河。

恒河流域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河系。水的补给在一定程度上依靠7月西南季风带来的雨,以及4~6月热季中喜马拉雅山脉融雪汇成的流水。

恒河流域降水与西南季风相伴,但也随6月间起源于孟加拉湾的热带气旋而来。只有少量降雨发生在12月间。年平均降雨量在流域西头的760mm至东头2286mm余之间(在北方邦的上恒河平原,平均降雨量约为760mm;在比哈尔中央平原,为10312.4mm;在三角洲地区为1524mm)。

三角洲地区在雨季开始前的3~5月间和雨季结束后的9月间遭受强气旋风暴的侵袭。这些风暴中有一些造成大量生命损失和家园、庄稼及牲畜的毁灭。1970年11月的一场风暴就具有灾难性规模,造成至少20万人乃至可能多达50万人的死亡。

源头至安拉阿巴德为上游,恒河的两个较大源头是阿勒格嫩达河和帕吉勒提河,两河上游奔腾于喜马拉雅山间,地势由3150m急降至300m,急流汹涌。两河在代沃布勒亚格附近汇合后,才被称为恒河。当恒河流至安拉阿巴德时,海拔已降至120m。

恒河上游河段以赫尔德瓦尔为界,以上的河段穿过西瓦利克山脉,河床多为岩石,河道狭窄,多急流;以下的河段进入平原,河面变宽为0.76~3.3km,泥沙淤积,河道两侧多沼泽和低洼地,雨季常改道。旱季时,流量为200m³/秒;雨季时,流量达5680m³/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大洋度口街岗楼战斗遗址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大洋度口街岗楼战斗遗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大洋度口街岗楼战斗遗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大洋村洋边自然村。

1948年底,中共闽中地委决定进驻大洋。为了扫除革命斗争的障碍,闽中地委领导游击队在大洋发动群众,开展反霸除恶斗争。至1949年3月,国民党大洋乡保两级政权全面瘫痪,仅剩下位居高处的度口街一座岗楼,由10多名自卫队据守。于是中共大洋区委决定以群众武装拔除这一个敌人据点。3月27日夜,区委书记蔡光宇组织民兵,带上梭标、长矛、大刀、锄头,包围了岗楼,并对敌进行起义投诚的政策宣传。岗楼被民兵包围了两天,虽未攻克,但民兵自动撤离解散后,敌人感到大洋群众的革命意识高涨,难以立足,只好自动撤出大洋,龟缩到新县镇。大洋度口街岗楼的拨除,为闽中支队司令部进驻度口小学扫清障碍。

大洋度口街岗楼战斗旧址已损毁。

信息来源: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闽中支队第4与第6中队及大洋游击队驻地旧址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闽中支队第4与第6中队大洋游击队驻地旧址洋尾寨位于永泰县大洋镇大展村卞湖自然村。

洋尾寨(含旧寨和新寨),地处永泰与闽清交界,是未通公路前大洋往盘谷、红星和闽清的必经-之路。洋尾寨是大洋游击队驻地,也是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第4中队与第6中队、大洋游击队在大洋开展筹粮支前迎-接人民解放军的驻地,又是解放战争时期截击国民党第96军残部的战斗地点之一。

1947年,在新寨居住的开明绅士鄢守松与吴盛端接头,参加了革命,负责西区一带地下工作活动。同年,邵瑞琛经-人介绍与闽中地委(1949年2月改称闽中工委)委员饶云山接上了关系。1949年春,大洋游击队在洋尾寨成立,有大展、凤阳、麟阳、珠洋、龙门等村的进步群众150多人参加,队长邵瑞琛,副队长何在勋,归闽中司令部领导。大洋游击队袭击大洋乡公所,擒获乡长余宝郎,缴获20多支-。7月,大洋乡人民政府成立,吴永新任乡人民政府主席。大洋游击队还参加了雁门大王堂攻打国民党第25军炮兵连、霞拔攻打国民党第96军残部的战斗。

1949年6月,蔡石如土堡战斗结束后,饶云山、祝增华率闽中支队第4、第6中队移师驻扎到洋尾寨。其中,第4中队驻新寨,中队长施章干;第6中队驻旧寨,中队长高飞。指挥部设在新寨。洋尾寨村民积极献粮、让屋、提供生活用品等给游击队、解放军食宿使用,数万过境解放军住宿洋尾寨,补充给养后继续前进。

1949年8月19日,从南屿向永泰逃窜的国民党第96军先头部队1000多人在红星石碑岭遭解放军第28军第84师某部截击,向雁门撤退,又仓皇退至龙门,进而向大洋逼近。饶云山、祝增华带领永泰游击大队(原-闽中支队第4中队整编)、闽中支队第6中队、闽清游击大队(原-闽永游击队整编)以及大洋游击队驻扎在洋尾寨阻截敌军,毙敌4人、打伤数十人,敌败退闽清九都。

洋尾寨旧寨在西,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新寨在东,建于清乾隆末年嘉庆年间,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两寨建在相距200米左右的两个山包上,居高临下,成犄角之势。洋尾寨是古城堡式建筑,寨墙高寨壁厚,十分坚固,易守难攻。由于年久失修,旧寨大部倾圮,新寨还基本保持原-貌。

大展村:大展村系福州市永泰县大洋镇第二大行政村,位于永泰西部,在风景秀丽的佛道教圣地高盖山“名山室”北面的大洋溪畔,东临凤阳村(古称右洋、腾裡)毗邻,距县城31公里;西与麟阳村(古称利洋)交界;南为苍霞村相依,北依溪墘村(古称龙洋)接壤;县道穿境而过,是镇政府所在地,也是西山片政治、文教卫生、经济文化中心。又是0闽中游击队活动区之一。[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7大洲4大洋大小顺序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七大洲的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的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大家都知道地球可分为7大洲4大洋,这7大洲4大洋的面积也不一样,那7大洲4大洋大小顺序是怎样的呢?下面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详细内容

1

七大洲:亚细亚洲(亚洲)、 阿非利加洲(非洲、) 欧罗巴洲(欧洲)、 北亚美利加洲(北美洲)、 南亚美利加洲(南美洲)、 大洋洲南极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

亚洲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3.3%,是世界第一大洲;非洲面积约3020万Km²,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是世界第二大洲;北美洲面积2422.8万Km²,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南美洲总面积1797万Km²,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南极洲面积约 1400万Km²,是世界第五大洲;欧洲面积1016万Km²,是世界第六大洲;大洋洲陆地总面积约897万Km²,是世界第七大洲。

3

四大洋是地球上四片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总称,太平洋占49.8%,大西洋26%,印度洋20%,北冰洋4.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七大洲八大洋都有哪些

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七大洲包括: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八大洋分别是:西太平洋、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印度洋、南印度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北冰洋。

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占比大于陆地面积,为了能更好地辨认如此大范围的地区,所以我们就有七大洋八大洲来区分各个区域。

详细内容

1

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

2

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其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因为亚洲地域辽阔,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6个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3

非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面积为3020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约12亿)。

4

大洋洲位于太平洋,狭义上指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广义上指包括这三大岛群在内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等。

5

南极洲是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大洲,四周环绕着南冰洋,外接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南极洲的土地面积约有1400万平方公里,位列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之后,是世界上第五大洲。

6

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北部,总面积2422.8万Km²(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其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东北面隔丹麦海峡与欧洲相望,地理位置优越。

7

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南部和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南美洲是第四大的大洲,陆地面积刚刚超过1780万平方千米。

8

八大洋:西太平洋、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印度洋、南印度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北冰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面积 南北长约15 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19 900千米,面积17 968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8%,占地球总面积的35%。太平洋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和岛屿、珊瑚礁最多的海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大洋的中央被称为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大洋中央称为大洋中脊,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中洋脊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东,称东太平洋海隆,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近于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

关于大洋中脊的成因,大多采用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来解释。此说认为: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的中心,热地幔物质沿脊轴不断上升形成新洋壳,故中脊顶部的热流值甚高,火山活动频繁。中脊的隆起地形实际上是脊下物质热膨胀的结果。在地幔对流带动下,新洋壳自脊轴向两侧扩张推移。在扩张和冷却的过程中,软流圈顶部物质逐渐冷凝,转化为岩石圈,致使岩石圈随远离脊顶而增厚。

冷却凝固伴随着密度增大、体积缩小,洋底岩石圈在扩张增厚的过程中逐渐下沉,于是形成轴部高两翼低的巨大海底山系。长时间后,再变成另外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七大洲八大洋分别是?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1

七大洲包括: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八大洋分别是:西太平洋、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印度洋、南印度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北冰洋。

2

七大洲指地球陆地分成的七大陆地部分,即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与南极洲。七大洲欧洲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洲。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起伏较小。称为"高原大陆"。南极洲覆盖着很厚的冰雪,平均海拔超过了2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洲。南北美洲地形由山地,高原和平原三大地形区组成。西部是高大的山地,中部有广阔的平原,东部是高原。大洋洲的地形也是由三大地形区组成,西部是广阔的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亚洲的地形比较复杂,主要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洲面积的四分之三。平原分布在大陆的周围地区。

3

八大洋分别是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北印度洋、南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 。八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南北长约15 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19 900千米,面积17 968万平方千米。

4

八大洋是从四大洋中按照其地理位置的不同进一步细化而形成的约定成俗的叫法,从地球卫星照片上可以看出,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差别是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只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并分割成几块面积广大的大陆和许多面积较小的岛屿。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大洋盆地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大洋盆地位于大洋中脊与大陆边缘之间,它的一侧与中脊平缓的坡麓相接,另一侧与大陆隆海沟(太平洋型大陆边缘)相邻。

大洋盆地被海岭等正向地形所分割,构成若干外形略呈等轴状,水深约在4000~5000米左右的海底洼地,称海盆。宽度较大、两坡较缓的长条状海底洼地,叫做海槽。海盆底部发育深海平原、深海丘陵等地形。

深海平原是起伏的玄武岩基底被厚沉积物披盖而成,坡度小于千分之一。除赤道生物高产带外,深海平原的形成多与源自大陆或岛屿的浊流沉积物的大面积铺盖有关。通常分布于邻接大陆隆处。若盆底沉积物无几,则为熔岩流或岩盖组成的深海丘陵,有的个体呈小型盾状火山,起伏为几十至几百米。

深海丘陵常分布于深海平原向大洋中脊一侧。太平洋边缘展布着海沟,浊流沉积等陆源的物质难以越过海沟输送到洋盆区,来自上覆水层的远洋沉积一般为量有限,不足以铺覆成深海平原,故太平洋中深海丘陵约占洋底面积的80~85%。而大西洋中深海平原却十分发育。

长条状的海底高地称海岭或海脊。洋盆中的海岭几乎没有地震活动,叫无震海岭。海山多属火山成因,有些海山孤立地散布于洋盆中,规模巨大露出水面的构成火山岛。

还有些海山出现平坦的顶面,称平顶海山,顶面水深数百米至2000余米不等,是火山岛被海蚀作用削平后沉没而成。三大洋内还散布着宽缓的海底高地,称海隆,如百慕大海隆。

总结:一些顶面平坦,四周边坡较陡的海台(也称海底高原),或由熔岩堆积形成,或具有花岗岩基底,后者亦称微型陆块,如印度洋中塞舌尔群岛所在的马斯卡林海台。海台在印度洋中最为发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大洋路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导 游 此外,切勿错过伦敦桥(London Bridge),它是由海水侵蚀而成的一个石岬拱桥,以前可通向一个小岛,不过后来桥身倒塌,两个游人更因而遇险。 其他景点还有阿德湖峡谷(Loch Ard Gorge)、剃刀背(Razorback)、拱门岛(Island Archway)、雷公洞(Thunder Cave)、烤炉石(Bakers Oven Rocks)、哨兵石(Sentinel Rocks) 和哥洛多岩穴(Grotto)。 看 点 在波特兰(Portland)和尼尔逊(Nelson)之间的大西南走廊(Great South West Walk)是一条250公里长的来回灌林自然径,途中有河流和隔绝的海滩,在茵绿的山崖旁边。在波特兰附近的毕列治维特海角(CapeBridgewater)有维多利亚最大的大陆海豹皮草场,这里亦是全澳大利亚最大的海豹皮草场的所在地。大洋路(Great Ocean Road)的海岸风光是全球最佳的地点之一。这里有宁静的海湾、冲浪海滩、热带雨林、山洞和风口,也有举世知名的景点——奇特的天然石柱“十二使徒岩”(已有一根倒塌)屹立于海洋里。伸展至106公里路程,这路线上还可以观看到历史性的海底沉没船只和多种野生动物。

交 通 大洋路始于滨海城市吉隆,距墨尔本75公里,止于波特兰。自己租车前往,车程4小时。 门 票/开 放 时 间免费开放时间:全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魔海龙三角位于哪个大洋

全文共 2273 字

+ 加入清单

海龙三角位于哪个大洋?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魔海龙三角跟大西洋中的百慕大三角一样,位于西太平洋中也有一个与之相似的死亡三角海域,它就是从东京以南的日本东岸海域。沿着东南方向南下到东经145度左右的太平洋海面,然后转向西南西方,经过小笠原群岛,到关岛与台湾以西的雅浦岛,然后沿北东方向回到日本东京湾。在这里也有无数船只、飞机神秘失踪,而且未留下任何踪迹。

来由

在千年前,日本人就知道有这个危险海域存在,并把它称为“魔之海”。几个世纪以来,不断有日本渔船在这儿神秘失踪,日本渔民认为这处海域底下住有海魔和恶龙,经常浮到海面吞噬过往船只,所以也有人把这儿称作“龙三角”百慕大三角和龙三角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位于大陆架的东方,地层陡降,海水极深,海底火山活动频繁,洋流强劲。海床的变化很大,有浅滩,也有全世界最深的海沟。都有无数船只与飞机在这里神秘失踪。不过龙三角发生的神秘事件则比百幕大三角更早些。 从古代纪录可看出,中国宋、元朝代和日本中古幕府时代一直到今天,不断有船只在这个海域失踪。1970年2月10日,一股日本货轮“加州九”在于叶县以东的东京湾内沉没,轮船长丧生。最离奇的一次海难是“柏吉.伊斯特拉号”。这艘大船排水量为227912吨,于1975年12月29日在棉兰老海沟沉没。当时天气晴朗,海面平静无波,全船30名船员中,只有2人生还。更奇怪的是,事经3年10个月后,“柏吉·伊斯特拉号”的姊妹船“柏吉·苍加号”也在龙三角神秘失踪。当时,该船正从南非驶往日本途中,所有的无线电联络突然中断,从此船失去踪影,事后不但找不到任何残骸,船上的40名船员也无人生还。这一对姊妹躺同属一家轮船公司,在同一造船厂建造,载运相同的货物(铁砂),而且航行同一航线,如此多的巧合,使得它们的失踪更为离奇了。

知识延伸:

日本龙三角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无数巨轮在日本以南空旷清冷的海面上神秘失踪,它们中的大多数在失踪前没有能发出求救讯号,也没有任何线索可以解答它们失踪后的相关命运。如在地图上标出这片海域的范围,它恰恰是一个与百慕大极为相似的三角区域,这就是令人恐惧的日本龙三角。

连续不断的神秘失踪事件引发了人们的好奇,科学工作者们开始以不同的方式试图去揭开魔鬼海之谜。但在“深入虎穴”进行科考之前,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片恐怖海域的斑斑劣迹:

“德拜夏尔号”的不归路

1980年9月8日,相当于泰坦尼克号两倍大小的巨轮德拜夏尔号装载着15万吨铁矿石,来到了距离日本冲绳海岸200海里的地方。这艘巨轮的设计堪称完美,已在海上航行了4年,正是机械状况最为理想的时期。因此,船上的任何人都会感到非常安全。

这时,船遇上了飓风。但船长对此并不担心,在他眼里像德拜夏尔号这样巨大并且设计精良的货轮,对付这种天气应该毫无问题。他通过广播告诉人们:他们将晚些时候到达港口,最多不过几天而已。

可是,岸上的人们在接到了船长发出的最后一条消息(我们正在与每小时100公里的狂风和9米高的巨浪搏斗)后,德拜夏尔号及全体船员便失踪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它并不是孤立的、惟一的。请看

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的潜水艇同样在这里遭遇了厄运。据美军统计:凡在此执行任务或路经此处的美军潜艇中,有1/5因非战斗因素失踪,总数达52艘之多。

二战后期,为了夺取海上优势,美国海军第38航母特遣队对日本的神风突击队发起了三天三夜的狂轰滥炸。正当舰队重新补充燃料,准备再战的时候,在这片海域不得不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展开了一场生存之战。当时在强大的飓风和18米高恶浪的袭击下:16艘舰船遭到严重破坏、200多架飞机从航母上被掀到了海里、765名美军水兵遇难。这是美国海军在20世纪所遭遇最严重的自然灾难。

1957年3月22日凌晨4点48分,一架美国货机从威克岛升空,准备前往东京国际机场,机组成员是67名军人。飞行时间预定为9个半小时,飞机上准备的燃料足够13个半小时的航程。在开头的8个小时,飞机飞行状况一切正常。下午2点,驾驶员发出信号,预计到达时间为下午5点,飞机所有的设备都处于正常状态。此时飞机所处区域天气晴朗,对于飞机飞行而言,条件几近完美。1小时15分钟以后,驾驶员在距东京300公里的地方发出讯号,空中交通控制中心回复说希望她能够在2小时以内到达。然而,这架美国飞机却永远没能降落到东京机场。

搜救队在方圆数千公里的海面上来回搜索,最终无功而返。这架为战争而造、飞行条件几近完美的飞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到今天依然无人知晓。

在1980年9月9日巨轮德拜夏尔号在此失踪后,仅仅过了几年,她的两艘姐妹船只同样在此遇难。

2002年1月,一艘中国货船林杰号及船上19名船员,在日本长崎港外的海面上突然就消失了。没有求救呼叫,没找着残骸,货船就仿佛在人间蒸发了,人们无法知道他们遭遇了什么。

离奇事件

1957年3月19日,菲律宾总统麦格赛赛的座机在宿雾附近失踪,总统本人和24名机员与随员也同.时失踪,搜索之后也末发现飞机残骸。科学家猜测,在那几天内,从菲律宾到日本上空可能发生一次严重的空中地震,所以才会同时发生4架飞机失踪。1957年3月因此被称为是航空史上的恶月。在恶月前后,在龙三角上空神秘失踪的还有:美国fl——3b双引擎全天候战斗机在空中消失,日本海上自卫队一架p2v——7反潜巡逻机失去踪影.一架im——1单座训练机在龙三角上空失踪等等。在龙三角失踪的飞机4船只及人员,是已经沉没在海底,或是被uf0俘虏,飞机和船只被送进外星人的博物馆;人则被关进外星人的动物园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