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兴化市湿地公园(实用20篇)

湿地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下面,问学吧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湿地生态功能。仅供参考。

浏览

4527

文章

573

篇1:金塔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金塔北海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金塔县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金塔县西北端的西坝乡、中东镇和古城乡三乡(镇)以北,集荒漠、湿地、动植物及人文景观于一体,为各类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湿地公园的中心地带为咸水湖,北面分布有被片石覆盖的石质戈壁,南面分布着芦苇、盐碱沼泽,东面分布着沙地、白刺包,西面分布着草本沼泽、盐碱沼泽。走进北海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蔚蓝湖面,岸边的芦苇荡和远处的青山相映成趣,形成了水天一色的奇景。广袤的沼泽湿地内水草摇曳、波光粼粼、候鸟翻飞,湖泊与沙丘共存,蓝天与碧水相接,集大漠戈壁、芦苇、候鸟、湖泊于一体,构成了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647 字

+ 加入清单

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法库县西部的秀水河子镇和叶茂台镇之间,距沈阳母城70公里,101国道北侧,规划总面积2799.4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2047.40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景观资源和开发建设条件良好。具有非常高的生态价值、旅游价值、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目前,湿地公园管理和规划编制基本完成。

法库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的景观,贵在原始、原生态。这里基本保持了较为原始的湿地景观,湿地周边除农田生态系统和部分村落外,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湿地公园拥有沼泽、滩涂、河渠、森林等多样化的栖息地生境,自然资源丰富,景观优美。

1989年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等级;1996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等级;1997年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濒危等级;200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极危等级。目前,全世界约有白鹤3000多只,是濒临灭绝的动物之一。白鹤种群的98%在我国的鄱阳湖越冬,每年春季北迁至西伯利亚繁殖、秋季南迁至鄱阳湖越冬的路径中,第一大站即为辽宁省法库县的獾子洞湿地。

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的土地类型主要包括水库、库区周边滩地、林地等几种类型,湿地植被以草甸和水生植物为主,公园内水植物郁郁葱葱,种类繁多,生长着高等维管植物52科135属204种,其中芦苇、香蒲和三江藨草等水生植物群落为该区域优势群落物种,有国家II级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

公园位于辽河水系秀水河支流三合成河上。上游的三合成水库和拉马章水库汇流后进入规划区。公园周边还分布有太平河、四官窝堡西沟等7条河沟,总集水面积近300平方公里,且地下水层厚达35米。整个湿地水清且浅,犹如一面宝镜镶嵌在法库大地。

公园内鸟类资源较为丰富,共有12目27科70属144种。区内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27种,其中有白鹤、白头鹤、丹顶鹤、白枕鹤、灰鹤、东方白鹳、黑鹳、大鸨等多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此外,还有21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23种鸟类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的濒危物种。目前,这里已经成为候鸟迁徙过程的重要停歇地,每年春、秋两季,这里都有众多数量的珍稀濒危水禽取食、停歇。此外,区内还有各种哺乳、两栖、爬行类动物及46种鱼类。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赋予獾子洞湿地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和较高的科学研究意义,使其具备了开展湿地保护和科普宣教的独特资源条件。

2012年9月,獾子洞湿地被批准成为沈阳市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被有关专家称为“城市之肺”。为更好的推动獾子洞湿地发展,目前,法库县正在积极申报国际重要湿地。“獾子洞湿地的地质地貌、气候以及水文价值等都符合湿地特征,并拥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鸟类的天堂,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各种鸟类在此栖息、繁衍,更可贵的是每年超过全球70%的白鹤到此逗留,加之我县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努力把獾子洞建设成国际重要湿地!”法库县委书记冯守权说。

中国白鹤之乡

法库境内的獾子洞湿地位于秀水河子镇和叶茂台镇之间,距离沈阳70公里,距离法库县城35公里,距离秀水河子歼灭战纪念馆4公里,是法库县一个重要的旅游景区。这里拥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7种,每年春秋两季,白鹤、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灰鹤、东方白鹳等数万只禽鸟会齐聚法库獾子洞湿地,停留时间大约在90-100天。高峰时各种野生鸟类可达6万多只。呈现出“飞时遮尽云和日,落时不见湖边草”壮观景象。而在所有鹤、雁、鸳鸯等鸟类中,价值最高的就是白鹤。

白鹤是一种大型涉禽,全长约130厘米,略小于丹顶鹤,翼展210~250厘米,体重7~10千克;头的前半部为红色裸皮,嘴和脚也呈红色;除初级飞羽为黑色之外,全体洁白色,站立时其黑色初级飞羽不易看见,仅飞翔时黑色翅端明显。白鹤对浅水湿地的依恋性很强,喜欢大面积的淡水和开阔的视野,主要以植物的根、地下茎、芽、种子、浆果为食物。白鹤是单配制,产卵期从5月下旬到6月中旬,每窝产卵2枚,孵化期约为27天,孵化率仅为1/3,90日龄能够飞翔。

1989年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等级;1996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等级;1997年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濒危等级;200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极危等级。目前,全世界约有白鹤3000多只,是濒临灭绝的动物之一。白鹤种群的98%在我国的鄱阳湖越冬,每年春季北迁至西伯利亚繁殖、秋季南迁至鄱阳湖越冬的路径中,第一大站即为辽宁省法库县的獾子洞湿地。

5月15日,经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专家组讨论审核,决定授予我县“中国白鹤之乡”称号。

5月21日,法库县在沈阳金城宾馆举办了沈阳法库荣获“中国白鹤之乡”称号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受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委托宣读了授予沈阳法库“中国白鹤之乡”称号。这不仅是沈阳,也是辽宁省首个“中国白鹤之乡”称号的县区。

多年来,法库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白鹤及獾子洞湿地栖息鸟类的保护工作,专门成立了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制定了《獾子洞湿地保护方案》,恢复林网、路网,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治理河道、关停污染企业,保存湿地面积,收回湿地周边开荒地、耕地千余亩,在白鹤迁徙期严禁在湿地捕鱼,减少人类活动对白鹤生存环境的干扰,加强湿地周边环境治理,为白鹤及其他鸟类提供了更加适宜的栖息环境。现在湿地周边村民的动物保护意识已经大大增强了,几个村已经相继成立了护鸟小组。到目前为止,法库当地村民已经成功营救并放生了一只白鹤、三只白枕鹤。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法库这个“白鹤之乡、候鸟天堂”必然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所关注!

注:传说鹤是仙禽,有“鹤寿千年”之说。鹤与合谐音,故有“六合”同春之意(六合指天地和东西南北),亦有富贵长寿之说。鹤有一品鸟之称,又意一品当朝或高升一品。它是鸟类中吉祥长寿的代表。因此在帝王时代,鹤被作为一品鸟而应用于有相当品级官的各种装饰中。

叶茂台镇:法库县辖镇。1961年设叶茂台公社,1984年置乡,1985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45公里。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2.2万。北(京)沈(阳)北线公路过境。辖刘家、太平庄、阎荒地、庙台山、当石山、簿坨子、母坨子、四架山、小荒地、二台子、头台子、叶茂台、榛子街、太平山、四官堡、石庄子1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商贸、矿泉水厂等。农业主产玉米、花生。名胜古迹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玛多冬格措那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玛多冬格措那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冬格措纳湖”为藏语,蒙语称为"托索湖",意思均为黑海.座落在玛多县花石峡镇西北约16公里处,也意为"一千座山围成的湖".该湖地处海拔4117米的高原之上,湖水呈深蓝色,淡水,可饮用;湖底凸凹不平.站立山巅,遥望湖面,如同一块跌落人间、千山环抱的碧玉翡翠.这里山势险峻,怪石林立,湖光秀丽,水天一色,岛上栖息着多种鸟类,尤为野生黑颈鹤,也时见棕熊出没.湖鸟泛波嬉戏,闲鱼逐浪遨游,恍如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被当地藏族群众奉为"神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泗县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宿州市湿地公园。石龙湖湿地地处泗县城南15公里处,湿地正常水面约1万多亩,是保存完好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区内水质优良,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野趣的生态湿地和纯真质朴的田园风光,构画出秀丽的碧水清波,周围分布着明朝开国名将邓愈故里、西楚霸王项羽驻兵地等历史景观,极具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史沿革

2009年,石龙湖湿地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县政府也把建设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生态旅游,打造“湿地泗州”作为促进泗县发展的一个有力支撑。科学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温泉勘查就是石龙湖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约定,省地矿局327地质队将在泗县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地热预查勘测活动,为石龙湖温泉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010年1月15日,县政府与安徽省地矿局327地质队正式签定委托书,由省地矿局327地质队负责在泗开展石龙湖湿地公园温泉勘查工作,这标志着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温泉开发建设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2016年9月,通过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名单。

泗县石龙湖位于泗县城南15公里处,大路口乡、墩集镇境内。湿地面积约1万亩,汛期水面达3万亩,湖泊最深处约10米,是目前保存完好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水质优良,动植物种类繁多,大面积的芦苇、睡莲、荷花、水浮莲、香蒲、水冲、菱角等野生植物,以及青鱼、鲶鱼、草鱼、鲢鱼、大虾等近百种野生鱼类,栖息着麻雀、大白鹭、野鸡、芦苇莺、布谷鸟、斑鹭、红头长尾山雀等几十种鸟类,以及獾、刺猬、狐、兔、蛇等近二十种野生动物。

环境介绍

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宿州市湿地公园。石龙湖湿地地处泗县城南15公里处,湿地正常水面约1万多亩,是保存完好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区内水质优良,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野趣的生态湿地和纯真质朴的田园风光,构画出秀丽的碧水清波,周围分布着明朝开国名将邓愈故里、西楚霸王项羽驻兵地等历史景观,极具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湖中有泉眼,周围水温常年稳定在23-24℃之间,当地人称之为龙眼。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黑龙江虎林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黑龙江虎林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虎林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虎林市东部,在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侧且相邻,与保护区以虎(头)--饶(河)路为分界线,规划总面积4353.51hm2,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七虎林河项目区,北部为阿布沁河项目区。七虎林河与阿布沁河均为乌苏里江一级支流。南部七虎林河项目区面积2336.17hm2,北部阿布沁河项目区面积2017.34hm2。

保护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热多雨,年平均气温2.5℃。植物区系组成系长白植物区系。有高等植物600种,分属130科。

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黄菠萝、水曲柳、核桃揪、野大豆四种。在低平原岛状林中树种有几十种和几十种中草药材以及小叶樟、修氏苔草、乌拉苔草等。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初步调查有鸟类52种,分属13个目27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丹顶鹤、白鹤、白尾海雕、白头雕四种。保护区兽类5目11科235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马鹿、驼鹿、黑熊、棕熊、猞猁、水獭、雪兔等七种。保护区有鱼类45种,隶属7目10科41属。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颍泉泉水湾湿地公园

全文共 2186 字

+ 加入清单

颍泉泉水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一、基本情况

泉水湾湿地公园位于阜阳市颍泉区,地处沃野千里的淮北平原腹地,介于东经115°33′~115°55′、北纬32°54′~33°07′之间。泉水湾位于泉河北畔,南临泉河,东起泉颖闸,西起坎河溜闸,位于老泉河河道上,全长15千米,规划总面积452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为288.47公顷,占湿地公园土地总面积的63.82%。

根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的分类系统,参照安徽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湿地公园内湿地主要为自然河流湿地(水面及河滩地),还有一小部分的库塘湿地。

二、动植物资源

(一)湿地植物

经本次调查初步统计颍泉区泉水湾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植物46科90属102种(含种下分类单位,下同),其中蕨类植物有3科3属3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41科85属97种。在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34科69属78种;单子叶植物7科16属19种。

阜阳颍泉区泉水湾湿地公园的水生维管植物在皖北还算是比较丰富的,共有19科34属40种。由于湿地植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水体、水体基质、大气、光照及其形态结构密切相关,因此湿地植物的生活型可以分为以下5种:A.挺水植物:根系着生于水体基质,植株大部分挺出水面接受光照,缺水时可耐潮湿性陆生;B.浮叶植物:根系悬生于水体,叶浮于水面接受光照,叶柄长,或因变态茎上的叶生长期不同而叶片浮于水面,植株不耐干旱;C.湿沼生植物:根系着生于潮湿或水环境基质,植株在水湿或沼泽环境中完成生活周期,花序挺出水面,风媒或虫媒;D.沉水植物:根系着生于水体基质,植株沉入水体,花序或花各部简化,花期露出水面或于水中,水媒或自花传粉;E.耐湿植物:近水体生长的中生植物,生活周期能适应阶段性水湿与干旱,往往花果期处于后种生境,为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

按上述不同生活型划分湿地公园内水生植物有挺水植物6种,浮叶植物3种,湿沼生植物19种,沉水植物3种,耐湿植物9种。在皖北湿地生态系统中多样性明显,但以湿沼生与耐湿植物较多。从生境条件来看,此两类生活型分布于水域生境与中生环境间的过渡带。

根据198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和1999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湿地公园内现有国家I级保护的有1种,即银杏,属银杏科、银杏属,单属单种落叶大乔木。属国家Ⅱ级保护的一种,即莲。

(二)湿地动物

泉水湾湿地拥有十分丰富的动物资源,共记录到野生脊椎动物198种,隶属于29目55科。

泉水湾湿地属淮河水系,淡水鱼类资源丰富。经本次初步调查,在泉水湾湿地共发现有41种鱼类分布,以鲤形目为主。其中,鲤形目2科34种,非鲤形目7科7种;泉水湾湿地分布有两栖动物1目3科7种,分布有爬行动物6种,隶属于3目3科。泉水湾湿地内的哺乳类已知有5目7科14种,从种数看,以啮齿目2科8种,食肉目2科2种为主(见表5),具有明显的农田水域兽类特征。

调查发现,泉水湾湿地共分布有鸟类130种,隶属于15目33科。在130种鸟类中,雀形目计有58种,占湿地公园内分布的鸟类种数的44.6%,其中仅鹟科就有19种,是种类最多的一科;另有非雀形目鸟类72种,共占湿地公园鸟类种数的55.4%。从鸟类生态类型上看,泉水湾湿地公园分布有游禽类、涉禽类、陆禽类、攀禽类、猛禽类、鸣禽类等。在130种鸟类中,留鸟36种,占全部种类的27.7%,夏候鸟24种,占全部种类的18.5%,冬候鸟38种,占全部种类的29.2%,旅鸟32种,占全部种类的24.6%

泉水湾湿地内分布着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这些国家级保护动物全部为鸟类,包括白琵鹭、白额雁、小天鹅、黑鸢、雀鹰、普通鵟、白尾鹞、鹊鹞、红隼、燕隼、阿穆尔隼、褐翅鸦鹃、鹰鸮、短耳鸮等共计14种,占该湿地脊椎动物总数(198种)的7.1%。

在泉水湾湿地内还分布有38种安徽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脊椎动物。其中,两栖类中金线蛙、黑斑蛙、中华蟾蜍、花背蟾蜍等4种为安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爬行类中,中华鳖、乌梢蛇2种被列为安徽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兽类中,有2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即豹猫和黄鼬。鸟类中,含30种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如绿头鸭、花脸鸭、鸿雁、豆雁、大杜鹃、灰头绿啄木鸟、金腰燕、棕背伯劳、黑枕黄鹂、灰喜鹊、环颈雉等。

三、水文气候

颍泉泉水湾湿地公园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关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4.9℃,无霜期220天,年均降水91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14.5℃~15.0℃,1月平均气温1.0℃~1.2℃,7月平均气温28℃;常年月气温波动幅度以2月最大,可达9℃,以9月最小,一般在3.5℃;极端最高气温平均值接近37℃,极端最低温度平均值在—12℃左右;年平均无霜期221天。年平均降水量950mm左右,最大降水量为1722mm,最小降水量为389.6mm。地区年蒸发量1600~1930mm,随季节变化而不等,以夏季蒸发量最大,冬季最小,春季大于秋季。一年之中,6月份蒸发量最大,1月份蒸发量最小。泉水湾湿地公园位于半湿润区域,相对湿度稳定。3~6月相对湿度较大,在82%以上;10月至翌年1月较小,在78%以下;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兰坪箐花甸湿地

在澜沧江和金沙江中间,老君山巍然屹立。其西麓,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四季牧歌,山水-,乃摄客之天堂。这里的春夏秋冬各有韵味,百里“字溪”潺潺清流。盛夏芬芳,有杜鹃花海;寒冬凌然,有茫茫雪域。

老君山最高峰拉巴峰,云遮雾罩,密林簇拥。其四维,有凸起之绝峰,有静谧之神湖。登高极目时,丹霞隐约,树影婆娑。

眼前弯弯曲曲处,是水,也不是水;绵延起伏里,是山,也不是山。春意正浓处,饮马神田边。俯仰间,牛羊悠然,风光无限。低徊处,微观世界,激动人心。

放歌滇西北,回音阵阵,天人合一。缠缠绵绵,是景,也不是景;虚实之间,是色,也不是色。行行摄摄,勾魂无限,这就是兰坪老君山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山东蟠龙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山东蟠龙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蟠龙河生态湿地蟠龙山西北约里许,有一段弯弯曲曲的河道,它就是蟠龙河河道。蟠龙河曲曲十八弯,河侧有许多塘坳,里面莳莲养鱼,岸畔植杨插柳。夏季里绿荫浓郁,清流绕门,荷花映日,微风散馥……。如今可见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道弯,由于长年失修,河道的河床大都坍塌了,与塘坳连成一片,它失去了往年的恬淡情趣,却有些返璞归真。塘坳里长满芦苇,每逢夏季,这里便是“蒹葭苍苍”的景象。芦苇荡里,无规则地分布着十几个土墩,上面生长着杨、柳、槐;芦苇荡外面是芊芊莽莽的青纱帐,远处是绵亘不断的青山。芦苇丛中,蟠龙河道的轮廓依稀可见。河里的水缓缓流动,却丝毫不犯塘水,故而格外的清纯;水中的水草或针状或线状或带状或羽毛状,尽管参差不齐,却一色的嫩绿;水中的游鱼忒欢,逗引得长喙水鸟在水面上飞来掠去,忙个不休。树上有知了,芦苇中有苇子,水边有青蛙,田间有蝈蝈儿,它们都是天才的歌唱家。每逢雨过天晴,风和日丽,它们就欢快地唱个不停,分外悦耳动听。这里的歌声或粗犷或悠扬,这里的景致或阳刚或阴柔,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芦苇荡与青纱帐接壤处,有一条蜿蜒的小路。路两边茅草萋萋,达到了“道狭草木长”的境界。清晨,茅草上挂着晶莹的露珠,朝阳照来,忽闪忽闪,宛如初恋女子的秋波;到了巳时,露珠消失了,这里便是蚂蚱和蛐蛐的世界。小路上斜岔出一条狭窄的便道,直通芦苇深处。岔道尽处是一个大土墩,上面有一棵古槐。那树虽有年岁却不衰老,不仅枝杈繁茂,而且叶子葳蕤。树冠遮蔽了整个土墩,树荫下有半块光滑的青石碑。这里是弄竿垂钓的好地方--钓着鱼不见喜形于色,钓不着也毫无沮丧之情,意趣并不在钓鱼上,而是在钓自然、钓灵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九莲洲生态湿地公园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九莲洲生态湿地公园,位于主城区滨江路北端,占地面积1.08平方公里,水网密布,岛屿众多,是一片“退耕还湿”的滨江湿地。公园借鉴西昌邛海湿地、杭州西溪湿地等成功经验,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路,引入涪江水源,扩大水域面积,建立完善湿地净化系统,既发挥了生态湿地功能,又凸显了景观艺术特色。公园连接整合绿色廊道,建成杨柳滩、水花园、席家洲、浮茶庐、仙踪林、吴家洲六个主题景点,引进画家村民宿酒店、茶天下等业态,增设儿童乐园、内湖游船、滨水栈道、自行车慢行系统等配套设施。自今年1月开园迎客以来,先后承接遂理一家亲、万人健步走等大型活动10余场次,每日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九莲洲生态湿地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最佳去处。

信息来源:船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贵阳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自驾游攻略

全文共 1474 字

+ 加入清单

小车河片区地处贵阳市中心城区,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规划建设了南郊公园、苗圃所及保护林地,森林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优势明显,有植物400余种、动物200余种;山、水、洞、林、泉齐备,拥有中心城区内唯一的溶洞景观——白龙洞,以及长2。3公里的小车河。但长期以来该片区基础设施滞后、配套功能不完善,公园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园内及周边脏乱差现象严重,游客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根据规划,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贵阳特色”的要求,充分发挥生态多样性的优势,突出海拔落差和梯次植被特色,彰显良好的河谷生态,重点建设主体景观、湿地保护区、儿童游乐区、溶洞景观区、康体休闲区、综合服务区,并配套完善垃圾处理、排污治理、慢行系统等功能,建成展示贵阳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

意义:

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项目地处南明河上游,位于花溪大道西侧、西二环东侧、贵黄路南侧,属于二环四路城市带重要控制区域,居于中心城区的核心部位。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将使贵阳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9.23平方米提高到12.3平方米,直接惠及城市西、南部的60万居民。[4] 规划建设和保护好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呵护好中心城区林带,充分发挥“绿肺”净化空气、增加氧份的作用;有利于控制支流污染物排放,巩固提升南明河治理和保护的成果;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市民娱乐、休闲、康体需求,进一步提高生活品质;有利于推动二环四路城市带开发,形成展示贵阳形象新的标志性区域。

景点解读

景点一,樱花大道。沿着公园入口500余米长的延安南路延伸段往公园走,便是公园入口的一大景观--樱花大道,虽然是秋天了,但那100余米长的樱花大道在万紫千红的鲜花的映衬下,也显得美丽迷人。

景点二,公园北广场。据了解,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的北广场有20000多平方米,广场上临樱花大道,下接小车河,广场古树参天,其周边那连片的五颜六色的鲜花成为壮美的花海,花海与河水相互辉映,俨然成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景点三,风雨桥。该桥是公园里独具特色的景点之一,它是按照侗乡风雨桥桥型建设的,该风雨桥建筑集桥、廊、亭三者于一身,长43.8米,宽6米,其中,桥中间的亭子有5层,桥两端的亭子有3层,在亭子里,绘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歌舞图画。据悉,该桥所用圆木柱130余根皆是杉木,大的树径有50厘米,长的有14米,整座风雨桥已经完工。于此同时,在风雨桥的旁边,还有侗族的鼓楼及苗寨式的吊脚楼,站在风雨桥上,也能欣赏它旁边美丽的田园式的风光。

景点四,儿童游乐园。该园建设规模10余万平方米,在那里,不但有疯狂列车、袋鼠跳、梦幻世界等10个疯狂刺激的娱乐设施,还有儿童喜欢的音乐喷泉、画室及DIY手工坊。

景点五,木兰林语。该景点的最大诱惑是它成片的草坪,在公园里,拥有一大片的草坪绿地,宛如走进了一个高尔夫球场的感觉,更让人兴奋至极。

景点六,听鸟谷。在听鸟谷,坐在小屋里,你能静听鸟儿的欢歌笑语,也能品位飘香茗茶。

景点七,芰荷深处。芰荷深处主要由休闲广场和湿地组成,在那里,你不但能欣赏美丽的河景风光,还能闲钓河中鲜美的鱼儿。

景点八,水磨时光。如练的水瀑,石步、平湖、浅滩、石磨和繁茂的树林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景点九,花谷。花谷是公园的景观之一,那里环山拥抱,河水潺潺。花谷的花草种类多,待繁花盛开是,将是人们拍摄婚纱的理想选择地,同时,那里的风车和温室,其旁边的一口甘甜的古泉井,为景点增添了更多的乐趣。

景点十,康体中心。该康体中心设有室内游泳池、羽毛球馆和网球馆,有5人制足球场6个,标准的篮球场7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来安池杉湖省级湿地公园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池杉湖湿地公园位于滁州市来安县东部,毗邻南京市六合区,总面积143.2公顷。

池杉湖湿地公园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主要划分为3大类7个类型,湿地率达到68.19%。

公园核心区域的千亩池杉林是国内稀有的水上森林资源,林中有水,水中有林,林中有鸟,水中有鱼,形成了类似于亚马逊河的独特的生态景观。

园区内水生动植物丰富,具较高科研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有水禽数十种,数量可达数万只。其中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夜鹭、苍鹭、金丝鹭、猫头鹰、潜鸟、野鸡、野鸭、骨顶鸡、斑鸠、八哥、戴胜、水雉等都有种群分布;水中有各种淡水鱼虾蟹鳖龟;还有新近引进的白天鹅、黑天鹅、鸿雁、灰雁、斑头雁、赤麻鸭、翘鼻麻鸭、绿头鸭、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鸳鸯、扬子鳄、豪猪等国家一、二级保护珍贵野生动物。水生植物有各种莲荷、浮萍、芡实(鸡头莲)、角菱、水苋、四叶萍、茭白、芦苇、荻、香蒲等等。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2种,安徽省级重点保护动物9种。

湿地公园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已经安徽相关部门批准,按省级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共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计划三年建成,建成后的池杉湖湿地公园,将集湿地生态科普教育、观光游赏、休闲体验、利用示范为一体,成为江北风景的亮点、科普教育的课堂、生态旅游的明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平天湖湿地公园

全文共 1334 字

+ 加入清单

平天湖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一、基本情况

平天湖湿地公园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境内,东连教育园区,北靠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接站前区,西与主城区紧密相连。其地理座标是:东经117°2928至117°3420,北纬30°3731至30°4159。

根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的湿地分类系统,在安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统计,平天湖湿地公园共有4种湿地类,即湖泊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和沼泽湿地;湿地型共有6种,湖泊湿地类有永久性淡水湖1种湿地型,河流湿地类有永久性河流1种湿地型,人工湿地类有水产养殖场、人工输水河和库塘3种湿地型,沼泽湿地类主要是草本沼泽湿地型。平天湖湿地公园总面积为290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2083公顷,占公园面积的71.8%,包括湖泊湿地1609.4公顷、河流湿地20公顷、沼泽湿地352公顷、人工湿地101.6公顷。

二、动植物资源

植被属皖南山地丘陵植被区,处于常绿阔叶林向落叶阔叶林过渡地带,常绿树和落叶树混生。森林植被丰富,主要植物有壳斗科、樟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漆树科、八角科、楝科、茜草科等。其中香果树、冬青、柳等20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树种。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提供了适宜场所。境内现有鸟类16目40科172种,兽类7目12科20种,两栖动物有1目3科6种,爬行类动物有2目7科15种,鱼类7目14科38种,2011年7月调查平天湖水域湿地(包括沿河岸边)植物,发现有70科175属230种。

三、水文气候

平天湖地处亚热带北缘,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气候温和,季风明显,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植物生长期长。四季特征:春温多变,雨水较多。夏热多雨,梅雨显著。秋季少雨、晴朗稳定。冬季寒冷,干燥少雨。

平天湖年平均日照时数1730-2100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16.1℃。年内气温以1月份最低,为3.1℃-3.5℃;7月份达到最高值,为27.9℃-28.7℃。平均无霜期220天。

平天湖降水丰富,年降水总量在1400-1590毫米之间,大多数年份超过1000毫米。地区之间有明显差异,东南部山区多,沿江低岗平原区少。降水量还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海拔升高100米,年降水量增加60毫米。降水量季节分配也不均匀,春夏两季约占70%,秋冬降水较少。

平天湖周围河流水系均发源于九华山脉和黄山山脉,河流主要有白沙河、包家河。白沙河发源于贵池区里山六峰山山麓,河道全长8.63公里,流域面积19.84平方公里;全年径流量1472万立方米,20年、30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为147.3立方米/秒、187.5立方米/秒。平天湖西侧包家河发源于贵池区里山百冲水库,河道全长7.93公里,流域面积14.2平方公里。全年径流量1054万立方米,20年、30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为96.7立方米/秒、75.7立方米/秒。丰水期一般4-8月份,枯水在冬季。在汛期长江水位高于平天湖时,可通过白沙泵站抽排入长江。当长江水位低于平天湖时,可由清溪闸控制,自排入长江。

平天湖多为分布在屿垦区域,形成历史悠久。常年水位12.8米,最高水位13.0米,最低水位12.5米。常年水位稳定。为农业灌溉和沿江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黄果树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果树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黄果树国家湿地公园待建区域为553.8公顷,北起翁寨村,向南经石头寨西南侧、陡坡塘瀑布、黄果树大瀑布、滑石哨等地至三岔桥,在三岔桥处分成向东和向南的两个方向,向东沿王二河延伸至三岔湾村东侧;向南沿三岔河,途经天星桥、红岩、郎宫等地,至郎宫南面的打邦河水系交汇处。

根据规划,黄果树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提出“三湾一水几分田,十里河溪鹭跃鸣”的规划愿景,把公园定位为以反映喀斯特地貌湿地景观为特色,体现瀑乡多样水态、河谷梯度景观、布依文化与田园风光等重点景观风貌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该区域将通过建立一套从湿地公园到风景名胜区的“大景观”体系,寻求公园和风景区的发展平衡点,以水系为中心向周边扩展,渐进式地协调保护与开发,生态与旅游、生活,人与动植物的关系,实现“-共享、发展共荣”。

公园建设完成后,将以白水河、王二河、三岔河三条水系为轴,称之为“三湾”;结合公园的功能分区,将湿地公园划分为九大主题景区,称之为“九景”,将湿地公园划为生态核心区、生态缓冲区、湿地游览区、管理服务区四个类型。

景点位置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洞口平溪江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371 字

+ 加入清单

洞口平溪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湖南洞口平溪江国家湿地公园湖南洞口平溪江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洞口县,以对平溪江实施整体保护为原则,西与罗溪国家森林公园龙眼洞景区比邻,东与资江0汇,全长43.8公里,东经110°327"~110°5153",北纬27°314"~27°611"。规划总面积981.6公顷。洞口县属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亦是衡邵干旱走廊的重度干旱县,水资源的保护具有迫切性与必要性。

平溪江作为洞口县的母亲河,西处雪峰山东麓,东入资水口,经县城穿经而过,不仅是雪峰山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的重要廊道,是构建湖南"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的粮食生产及沿岸20多万居民饮用水源安全提供了水源保障;并地处为我国南北鸟类迁徙带上,为众多迁徙水禽提供了重要停歇地和觅食场所;湿地公园生态区位优良。湿地公园内湿地面积704.9公顷,湿地率71.8%,其中:永久性河流湿地588.5公顷,洪泛平原湿地116.4公顷,洲岛11处,河滩密布。湿地公园地形开阔、河床相对宽阔,水流平缓,河道弯曲,漫滩、江心洲发育,两岸级阶段地平垣开阔,一般高出河床2-3米,体现出溪谷平原区与丘岗区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在湖南省具有代表性,在湘西南山地区具有独特性。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有维管植物149科,412属,804种,占湖南省维管植物种数的18.6%,其中有以菖蒲、短尖苔草、虉草、节节草、益母草、球果蔊菜等为优势种的湿生植物100余种。分布有野生脊椎动物154种,隶属25目67科,占湖南省已知脊椎动物总种数的16.8%,其中有鸟类93种。湿地公园内发现有国家重点二级保护植物樟树、野大豆、金荞麦;有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0种,有中日候鸟保护物种29种;有中澳候鸟保护物种8种;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16种,中国特有物种12种,湿地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类群多样,代表物种齐全,无论物种数还是科数,在省内都占较高比例,在湖南省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彰显了湿地公园内生物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重要的珍稀保护价值。

湿地公园湿地景观资源丰富,形成了以洲?水?林?园为载体,融古、红、绿、蓝于一体。肖氏宗祠、钟元帅庙、文昌塔、青云塔等国家、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点缀其中,古色古调;贺龙、肖克的临时战斗指挥部和红军主力宿营地以及红军标语墙等展现出深厚的红色文化;回龙洲、伏龙洲为代表的等众多洲滩,洲内古木参天,群鸟展翅,枫杨林、垂柳林、樟树林、楠竹林、芦苇滩等多类型的植被景观,葱绿苍翠;平溪江、西洋江、黄泥江等蜿蜒曲折、婀娜多姿,水质清幽、形成连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蓝色纽带。湿地景观多样性类型效应明显。湿地公园秉承"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区划为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功能区。保护保育区区划为"一江两系":即平溪江水质保护保育小区、支流水系保护保育小区、洪泛平原湿地生态体系保护保育小区;面积600.7公顷,占总面积的61.2%。规划沿平溪江及支流水系周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社区生活垃圾的处理等防治措施,加强水岸的保护、修复,构建健康的水岸生态系统,保障湿地公园水质与水系的自然特性;对洪泛平原湿地生态体系进行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加强湿地植被的多样性的建设,适度开展栖息地恢复和营建项目,提升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

恢复重建区区划为"一带两区":即"两岸"防护景观林带重建小区、上渡头采砂迹地恢复小区、石江河水系优化疏通小区;面积249.3公顷,占总面积的25.3%。规划以保持平溪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目的,旨在通过对现有河岸的人工林、纯林进行植被改造,对两侧植被不连续的区域实施景观防护林的重建,形成湿地公园完整的绿色景观防护带,构建农田生态系统与湿地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廊道。并通过对上渡头、石江河等河段开展水系疏通、水系优化等措施,以恢复和重建结构完善、功能完备和景观优美的生态河段,维持湿地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

科普宣教区区划为"两洲一廊":即伏龙洲文化展示园、回龙洲生态科普宣教园、木瓜桥"十里画廊"宣教带;面积34.5公顷,占总面积的3.5%。规划将回龙洲定位为以生态保护为主,以生态科普宣教为主题,集休闲、旅游为一体生态科普宣教园;将伏龙洲定位为以文化保护为核心,传承民俗文化、宗祠文化、湿地文化为一体的民俗文化园;将木瓜桥"十里画廊"定位为观光、体验、欣赏湿地公园洲?水?林?园的景观长廊。以形成生态科普、文化展示、生态休闲为一体、零距离接近大自然的理想场所。合理利用区区划为"三洲一带":即田家洲生态农林观光园、水脚下洲生态农林产业基地、石湾洲雪峰密桔观赏采摘园以及县城区沿江风光带;面积89.3公顷,占总面积的9.1%。规划建设形成生态观光、果蔬采摘、农作体验等各具特色的绿色农林产业园与市民生态休闲、生态旅游、科普宣教等为一体的集散带,满足湿地公园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市民生态休闲,周边农耕产业和谐发展的需要。

管理服务区区划为"一区三站四点"的建设格局:即桃花岛湿地公园管理服务区、三个湿地保护管理站、四个社区共建共管点。面积7.8公顷,占总面积的0.8%,规划按着精简、高效、实用的原则,将湿地公园管理服务区打造成管理、科研、监测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集散中心,满足湿地公园的发展需求。在功能分区的指导下,规划通过"三江、两岸、六洲、五园、多点"的总体布局,将湿地公园打造成以雪峰山-资江水系廊道生态系统保护保育为核心,以独具特色的洲?水?林?园于一体的生态系统为特色,以宗祠、塔、庙等重点保护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生态保护、科普宣教、生态旅游、科研监测于一体国家级湿地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常宁天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常宁天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天湖湿地形成于1966年,位于洋泉镇、天堂山办事处的两个乡镇范围内,涉及洋泉镇颈塘村、杉桥村、毛田村、巷坪村、泉峰村;天堂山办事处林峰村、谭井村、黄洞村、黄江村等,以洋泉水库为主体,包括周边与湿地等,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质极优,40多年来担负着区域11个乡镇17万亩农田, 35万人口提供生产生活水源的重任,加之湖内植物种类日益增加,生物多样性得到显著改善。为了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维护自然生态环境,2010年,市政府在"十二五生态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天湖湿地公园。该湿地公园以天然的水库、河流和河滩湿地为主,山清水秀,风光明媚,历史人文景观保存完好,湿地景观资源丰富多彩,为各种生物营造了安全的觅食、栖息、繁殖场所。公园内湿地生态系统较为完整且具有典型的内陆河流湿地系统,它的建 立对于保护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2013年4月,我市委托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规划设计院等进行综合科学考察(科考报告),对常宁市天湖湿地公园进行了总体规划,规划范围地理坐标为北纬26°14′18″-26°16′24″,东经112°15′9″-112°17′58″,总面积为891.7公顷,有湖泊湿地、永久性河流湿地、洪泛平原湿地、草本沼泽湿地、库塘湿地和运河/输水河湿地4类6型湿地,湿地面积317.0公顷,占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的35.6%,林地面积557.5公顷(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地面积305.3公顷,商品林地面积252.2公顷)。通过实地调查公园共有维管束植物148科483属797种。野生脊椎动物5纲23目61科148种,其中,鱼纲37种,两栖纲10种,爬行纲15种,鸟纲175种,哺乳纲11种。天湖湿地公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我国南岭多民族区域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湖南常宁天湖国家湿地公园于2013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林湿发[2013]243号文件)批准为国家级试点湿地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新疆尼雅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新疆尼雅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尼雅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民丰县境内,发源于昆仑山、止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其对于减缓当地气候变化,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荒漠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生命线和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生态屏障,可以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

2018年1月,经国家林业局验收,新疆尼雅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乌齐里克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乌齐里克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乌齐里克国家湿地公园

克兰河被称为阿勒泰的母亲河,它奔流不息滋养着阿勒泰。公园核心区纯净的冰雪融水,从源头出发急流迴旋,或流入湖泊、或集于湿地、或穿过森林、或渗入草甸、或以明水显于小溪、或以暗流穿于石下,浪花欢腾流至山口再次相聚。

乌齐里克湿地公园地处阿尔泰山中段,地理位置于东经88度00分至88度38分北纬48度18分至47度56分之间。

总面积达11.0188万公顷。

湿地公园内有沼泽河流、湖泊等湿地类型;有亚高山湿源及零星分布在高山阴坡的冰雪斗;大面积的典型泥炭湿地,是乌齐里克湿地最典型的代表,在疆内及国内都非常少见,具有很高的教育、学术科研及湿地旅游价值。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据野外实地调查和区域科考资料湿地公园内及周边区域统计有高等植物968种。

隶属81科385属,代表性植物有西伯利亚落叶松、西伯利亚冷杉、疣枝桦、欧洲山杨及高山柳小叶桦、忍冬接骨木、悬钩子及锦鸡儿等,维管束植物更是枚不胜说,达上千种之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贵州碧江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贵州碧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贵州碧江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的东南边缘,享有“黔东门户”之美誉的碧江区境内,包括后洞河水库及下游的小江后洞河至清水塘电站以及周边一定缓冲区域,由东北向西南呈片带状走向。地理坐标为:东经109°9′14″~109°14′25″,北纬27°45′48″~27°51′47″。湿地公园总面积416.75公顷。

湿地公园以人工湖泊和具有丰富水量的自然河流为核心,以由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库塘与森林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为特色,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贵州碧江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主要湿地类型为库塘型人工湿地,同时兼有河流湿地,规划区内汇入的主要河流有后洞河、小江河,然后流入锦江;是以后洞河谷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为基调,以峡谷悬崖峭壁、喀斯特河谷植物景观、水库大坝和周边浓厚纯朴的民族风情为特色,集湿地保育、防洪调蓄、发电灌溉、湿地生态功能展示、生态观光、科研科普、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湿地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巢湖半岛湿地公园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巢湖半岛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巢湖半岛湿地公园—— 打造最大芦花观赏地

跨巢湖中庙办事处、黄麓镇、烔炀镇,地处巢湖北部半岛,拟规划的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为1052.1公顷,西起中庙办事处,南至巢湖,北至滨湖大道,东至烔炀鸡裕河,其中,湿地面积623.45公顷,湿地率 59.2%。主要包括芦溪湿地、花塘河湿地、烔炀河湿地、鸡裕河湿地以及滨湖大道内侧区域等。

湿地公园内含河流、库塘、湖泊等多种湿地类型,它们特有的动植物资源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湿地景观。规划区域内共调查到维管束植物75科398种,其中野菱被列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此外,据调查,公园内的动物种类共有54科106种,其中,鸟类有25科55种,目前鸟类分布较广的有:苍鹭、中白鹭、绿翅鸭、绿头鸭等。小鸦鹃、黑耳鸢、白尾鹞列入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着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

公园规划区域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恢复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其中,恢复重建区主要在花塘河、青草河两侧区域以及王家疃南侧区域、烔炀河东侧区域。在此营造壮观精美的芦苇荡景观,将成为我国最大的芦花观赏胜地,同时可以结合木栈道、小游船等基础设施让游客身临其境,成为摄影爱好者、写生作画的自然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乌兰淖尔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乌兰淖尔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内蒙古达拉特旗乌兰淖尔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鄂尔多斯市北部达拉特旗境内,规划建设总面积904.88公顷,公园内湿地总面积643.43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71.11%。乌兰淖尔湿地地处库不其沙漠与黄河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是阻挡库不其沙漠北侵的生态屏障,对提高黄河水质及黄河中下游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乌兰淖尔湿地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湿地内有包括黑鹳、大鸨、大天鹅、小天鹅等144种鸟类,有国家Ⅰ级、Ⅱ级保护鸟类18种。通过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有效推动了当地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的开展,对保护和扩大鸟类种群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