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养肉鸽的最佳技术【热门20篇】

蓝莓是杜鹃花科越橘属灌木多年生植物,因果实呈蓝色而得名,如果想要种植的话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推荐蓝莓的种植技术,希望能帮到你。

浏览

1898

文章

1000

区块链技术加强音乐作品的可溯性,保护版权利益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投资方和艺人将会是平等的地位,创作者、使用者之间是平等伙伴的关系,创作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不公平的合约被废除。

第二,根据每个人对创作过程的贡献,公平分配收入。无论是作词作曲者和表演者,还是其他艺人以及工程师,每个人都能够从唱片当中获利,而不仅仅只是让唱片商和发行方获得更多的利润。

第三,透明账本分布,一首歌曲创造了的收入数量,流量的时间点,谁获得了多少比例,这些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每一笔收入都能够容易做帐、容易缴税。

第四,微型计量微型帐。不只是音乐收入也可以分布式地进行。如果音乐采取剂量收费的方式,也就是消费者每播放一次就微型支付一次,那么,版税也可以立即流入艺人或者其他贡献者的户头,不再延迟入账,不再每半年或者每季度检查一次版税收入。

举个例子,直播下载每0.2秒付费千分之几分钱。使用多重签证与时间交易原子性及综合完整性运算。影片制作者只需要提供确实付费的影片,消费者只需为实际播放的影片付费,他们每秒钟自动对这个交易契约。结算五次,如果任何一方在某个时间点退出这个契约,就停止他们兑现他们之间最有利的交易。

第五,丰富的资料库。把核心的版权资料、录音和他们的封面文字说明,插图单曲、作者表演者、愿意授权的东西、授权条款联络资讯等内容在数字账本上面完美结合,不再有不完整的权利资料库,直接可以看到所有音乐产品信息。

第六,使用情形资料分析,使用分析来吸引适当的潜在广告商、赞助者安排巡回演出、规划市场销售以及群众募资活动的其他艺人来进行未来的创作协作。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NFC即将全面爆发 中国企业如何抢占NFC技术高地

全文共 2026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2月,基于近场通信技术(NFC)技术的Apple Pay入华,引发了业内新一轮对于NFC技术的追捧。时至今日,虽然Apple Pay入华后的发展热度未及预估,但NFC技术阵营的实力日益雄厚,竞争也更加激烈。

NFC技术是手机近场移动支付应用影响最大、支持企业和组织最多的方案,主要的银行、移动运营商、智能卡商、移动终端制造商几乎全都加入了NFC阵营。除了移动支付之外,NFC技术还有其它很多应用场景,带有NFC功能的设备允许使用者无论在何处都可以存储和获取各种个人数据,如消息、图片、MP3文件等,还可用于电子票证等。笔者通过对全球范围内NFC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检索和分析,以期为我国相关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各大企业纷纷入局

笔者经过专利检索发现,截至2017年4月10日,全球涉及NFC技术的相关专利申请共1.455万件。

2004年之前可以看作是NFC技术的萌芽期。NFC技术最初是由飞利浦、诺基亚和索尼主推的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IP-1),并向ECMA国际组织提交了标准草案。该领域的相关专利申请主要掌握在参与NFC最初开发和标准制定的极少数的大公司手中,如索尼、NXP、诺基亚等,其中,索尼迅速成为持有NFC技术的龙头企业。这一时期的专利申请量虽然少,但包括了大量基础专利和重要专利,含金量较高。例如,索尼在2002年提交的关于NFC的基础专利申请JP2004200840A,全面公开了NFC最初的开放式技术标准NFCIP-1。索尼围绕该基础专利,进行了完善的专利布局。

2005年至2009年,NFC领域的专利申请从2005年的175件缓慢增长到2009年的356件。这一时期,NFC基础专利持有者开始在各国跑马圈地,进行广泛的专利布局,努力保持专利优势,例如,2003年和2004年,索尼分别在华提交了两件基础技术的专利申请CN1692566A和CN1578185A,此后不断以这两件专利申请为基础进行专利布局,内容涉及基于NFC技术的移动终端和读卡器等多个方面。同时,其它虽未参与NFC最初开发但在通信领域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也纷纷加入NFC研发阵营,包括Blaze Mobile、三星、中兴通讯、博通、佳能等。

从2010年开始,NFC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迅猛增长,2011年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增长到1196件,2012年增长到2312件,2013年和2014年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长力度有所放缓。这一时期,移动支付在各国发展迅速,近场移动支付以其安全性、快捷性而被企业看好,NFC作为近场移动支付的主要通信标准获得了广泛认可,标准渐趋统一,谷歌、三星、苹果等主要通信企业都相继推出了基于NFC技术的近场移动支付方案,带动业界加大了对NFC技术的研发力度,专利申请大幅增长。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带动了NFC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NFC在数据传输、电子票证等其它领域的快速发展。这一时期,索尼、NXP、诺基亚等NFC技术的引领者进一步保持研发优势,继续加强在世界各地的专利布局。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专利布局还需加强

笔者分析了全球NFC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排名,三星、佳能、诺基亚、LG、索尼、谷歌、黑莓、高通、中兴通讯、NXP占据排名的前十位,申请量排名前20的申请人均为企业,且以通信行业的国外大公司为主,英特尔、博通都位列其中。

作为NFC技术的引领者,索尼、诺基亚、NXP、高通、三星掌握着大量的基础专利,且在各国都有专利布局。以中、美、欧、日、韩5个国家或地区作为分析范围,索尼、NXP、高通均有超过50%的专利申请至少在以上3个国家或地区中同时布局。三星NFC技术的全球专利申请量最多,技术商用化程度也较好。

NFC技术在我国主要随着移动支付应用的兴起而开始,因此起步较晚,国内企业的基础专利持有量较少,且专利布局明显偏弱。中兴通讯是国内企业中在NFC专利方面的领先企业,持有的专利申请数量居国内企业之首,围绕核心技术也进行了一定的专利布局,但布局力度明显弱于三星、索尼等大公司。

我国是智能手机应用大国,同时具有移动支付商用的广阔市场,具备NFC技术发展的优越条件。但目前我国的近场移动支付市场还是以二维码支付为主,NFC技术只在有限的领域具有优势,例如公交卡。可以说,我国NFC技术的产业应用性尚不成熟,这对于国内NFC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近年来,我国NFC技术方面的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但大多分布较为零散,技术研发的深度和系统性不够。相关企业应增强研发的深入性和系统性,针对已有专利加强外围专利布局。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通信企业走向海外市场,其全球专利布局的意识也要提高,才能为产品输出保驾护航。

企业除了增强自身的技术研发外,专利收购也是快速提升专利竞争实力的有效方法。由于我国的NFC技术在基础专利方面较为薄弱,通过专利并购的方式获取NFC技术的基础专利成为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java区块链技术是什么?区块链有何特征?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提到区块技术多数人都会想到比特币,却很少有人会提及java区块链技术。普通人对区块链了解少,不知道java区块链技术,也不知道java是编写区块链技术的一种编程语言。区块链是多种底层技术的合集,现在被大家当成一种新兴技术,它有多种特性,并不是一种编程语言写出来的。但是单独使用java技术依旧可以编写出简单的区块链。下面一起来学学java区块链技术是什么?区块链有何特征

一、java区块链技术是什么区块链技术刚开始只是用来创造比特币,没想到比特币的行情随着时间不断上涨,随即全球各国都将关注点聚焦在比特币和区块链上。此时很多擅长编程的技术人员也尝试用java编写区块链技术。其实java区块链技术就是java语言编写出来的区块链,同样会具有去中心化和开源代码等特性。要是你对区块链技术感兴趣,又懂得java编程,可以尝试编一个试试。毕竟只要先将区块呈现出来,然后将区块链链接,再通过挖矿方式不断挖出新的区块就行。不过我们现在常见的区块链技术可不只是java一种编程技术,而是融入了C++和C#等多种编程技术。

二、java区块链有什么特征对于用户来说java编程语言很少接触,所以会觉得懵。但是区块链技术这几年很流行,所以普用人对java区块链技术都有所了解。区块链因为是采用的开源代码,所以它的所有代码都是公开透明没有秘密的。而且区块链技术还具有去中心化的特性,不会受到企业机构或者人的影响,而java也可以让区块链保持这一特性。当然区块链还具有防篡改性,数据一旦记录就不更改,而且对于用户的身份信息具有隐匿性。区块链还有可追溯性,可以查看到数据的来源,能够运用到一些需要追溯责任的领域。

这几年全球各个国家都很注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区块链不再只是数字货币专属技术,它被运用到了更多的领域。现在java区块链技术不但促进着数字货币的发展,在各国的金融、交通、医疗和农业领域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要是你对区块链技术感兴趣,可以到OKLink上学习它的基础知识,也可以从上面的各种虚拟币开始了解。当你学会使用OKLink浏览器,你还可以通过所学的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知识做投资,毕竟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做数字货币投资赚了钱。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什么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Zigbee

全文共 4333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Zigbee

引言

对于嵌入式系统应用,往往需要相互间的通信,以交换测量数据和控制指令。目前采用的方式多是有线连接,包括点对点或总线方式,如RS485、CAN、Modbus等。随着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在一些不便于或需要消除有线连接的场合,无线通信技术便有了它的用武之地。

目前,市场上已有多家公司推出应用于近距离通信的RF芯片产品,如工作在2.4GHz的nRF24E1(Nordic)、CC1020/2500(Chipcon),工作在300~450MHz的MAX7044/7033(Maxim)等。不少嵌入式应用也采用了这类技术,但它们大部分只提供解决无线通信的射频通道,没有标准规范(或采用自己的专用标准)来制定MAC层、链路层和网络层的通信协议,不具备兼容性;对通信的控制软件完全依赖目标系统设计,由用户自己完成,不仅额外增加了工作量,而且编制代码的可靠性、效率都较低,对组网应用更可能存在问题;不同厂家的产品不具备互操作能力,不具有通用性。

Zigbee是一种近年来才兴起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标准。它出现的时间较短,2004年底才由Zigbee联盟发布了1.0版本规范,尚未进入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和应用;但是,它的上升势头十分明显,已有Chipcon、Freescale、CompXs、Ember四家公司在今年4月通过了Zigbee联盟对其产品所作的测试和兼容性验证。预计从2006年开始,基于Zigbee的无线通信产品和应用会迅速得到普及和高速发展。

1 Zigbee技术及应用

1.1主要技术特点

Zigbee一词源自蜜蜂群在发现花粉位置时,通过跳ZigZag形舞蹈来告知同伴,达到交换信息的目的。可以说是一种小的动物通过简捷的方式实现“无线”的沟通。人们借此称呼一种专注于低功耗、低成本、低复杂度、低速率的近程无线网络通信技术,亦包含寓意。

Zigbee技术并不是完全独有、全新的标准。它的物理层、MAC层和链路层采用了IEEE802.15.4(无线个人区域网)协议标准,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扩展。其网络层、应用会聚层和高层应用规范(API)由Zigbee联盟进行了制定,整个协议架构如图1所示。

Zigbee是以一个个独立的工作节点为依托,通过无线通信组成星状、片状或网状网络,因此,每个节点的功能并非都相同。为降低成本,系统中大部分的节点为子节点,从组网通信上,它只是其功能的一个子集,称为精简功能设备;而另外还有一些节点,负责与所控制的子节点通信、汇集数据和发布控制,或起到通信路由的作用,称之为全功能设备(也称为协调器),如图2所示。

Zigbee的特点突出,尤其在低功耗、低成本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低功耗。在低耗电待机模式下,2节5号干电池可支持1个节点工作6~24个月,甚至更长。这是Zigbee的突出优势。相比较,蓝牙能工作数周、WiFi可工作数小时。

②低成本。通过大幅简化协议(不到蓝牙的1/10),降低了对通信控制器的要求,按预测分析,以8051的8位微控制器测算,全功能的主节点需要32KB代码,子功能节点少至4KB代码,而且Zigbee免协议专利费。

③低速率。Zigbee工作在20~250kbps的较低速率,分别提供250kbps(2.4 GHz)、40 kbps(915 MHz)和20 kbps(868 MHz)的原始数据吞吐率,满足低速率传输数据的应用需求。

④近距离。传输范围一般介于10~100m之间,在增加RF发射功率后,亦可增加到1~3km。这指的是相邻节点间的距离。如果通过路由和节点间通信的接力,传输距离将可以更远。

⑤短时延。Zigbee的响应速度较快,一般从睡眠转入工作状态只需15ms,节点连接进入网络只需30ms,进一步节省了电能。相比较,蓝牙需要3~10 s、WiFi需要3 s。

⑥高容量。Zigbee可采用星状、片状和网状网络结构,由一个主节点管理若干子节点,最多一个主节点可管理254个子节点;同时主节点还可由上一层网络节点管理,最多可组成65000个节点的大网。

⑦高安全。Zigbee提供了三级安全模式,包括无安全设定、使用接入控制清单(ACL)防止非法获取数据以及采用高级加密标准(AES128)的对称密码,以灵活确定其安全属性。

⑧免执照频段。采用直接序列扩频在工业科学医疗(ISM)频段,2.4GHz(全球)、915MHz(美国)和868 MHz(欧洲)。

1.2Zigbee产品应用

Zigbee主要应用在距离短、功耗低且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典型的传输数据类型有周期性数据、间歇性数据和低反应时间数据。根据设想,它的应用目标主要是:工业控制(如自动控制设备、无线传感器网络),医护(如监视和传感),家庭智能控制(如照明、水电气计量及报警),消费类电子设备的遥控装置、PC外设的无线连接等领域。

一般而言,满足如下一些特点的应用场合,是Zigbee应用极具优势的地方:

①需要无线通信交换信息的低成本装置;

②数据的交换量较小、传输的速率要求不高;

③功耗要求极低,采用电池供电且需要维持较长时间;

④需要多个(尤其是大量)设备组成无线通信网络,主要进行监测和控制的场合。

依据Zigbee联盟和参与联盟的主要厂商的基本设想,产品应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以方便应用,使那些不熟悉RF技术的人员也能迅速上手。因此其产品不仅提供RF的无线信道解决方案,同时其内置的协议栈将Zigbee的通信、组网等无线沟通方面的工作已完全由产品实现,用户只需要根据协议提供的标准接口进行应用软件编程。由于协议栈的简化,完成Zigbee协议的内嵌处理器一般可采用低价低功耗的8位MCU。

Chipcon公司推出的高度整合的系统级射频收发器CC2430,如图3所示,集成了RF前端、128KB闪存、8KBRAM以及8051八位MCU核;另外还集成了模数转换器(ADC)、定时器、AES128协同处理器、看门狗、32 kHz晶振休眠定时器、上电复位和掉电检测电路,以及21个可编程I/O引脚。使这款产品就是一个具备Zigbee功能的SoC,可用于各种Zigbee无线网络节点,包括协调器、路由器和终端设备等。

此外,不少厂商也推出了Zigbee的产品和全套解决方案。如Freescale公司发布的低功耗2.45GHz集成射频器件MC13192,包含802.15.4物理层,支持星型和网状网络,并在一个配套的MCU上实现Zigbee的协议栈;传输速率为250kbps,采用正交QPSK调制和直接序列扩频编码,通过1个四线串行接口与MCU通信。Helicomm公司推出的IPLink1200 Zigbee开发工具和产品,包含符合802.15.4标准的2.4 GHz射频组件、低功耗的8位微控制器、Zigbee网络软件和全波长天线,每次接力通信都能在75 m范围内提供250 kbps的速率;支持最新的RS232mesh透明串行模式,能在网状或多次跳接(multihop)无线网络内支持串行数据路由,速率最高可达38.4 kbps。

可以看出,一些国际著名的半导体厂商已在积极推出Zigbee产品,有望在今后一段时间通过商业化推进,使Zigbee产品应用得到极大扩展。但同时,也有一些RF厂商在发展自己的专有产品,如Zensys公司就积极推进它的ZWave无线协议,尤其在家庭自动化领域与其争夺市场;另外,Dust公司坚持使用自己的技术;Ember公司虽然大举进军Zigbee领域,但也计划继续提供自己的专有EmberNet技术。可以说,Zigbee的应用并非一片坦途,需要Zigbee联盟及厂商的持续努力和市场的广泛认同。

2与其他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目前,市场上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无线局域网WiFi、蓝牙和一些专用标准(如Adhoc网等)的产品。一些大公司为开拓市场和应用领域,也在积极研究和制定一些新的无线组网通信技术标准,如无线USB、超宽带通信UWB和WiMax等。下面对这些技术作一些简要介绍和比较。

蓝牙技术发展从1999年起已经历了多个年头,一直受芯片价格高、厂商支持力度不够、传输距离限制及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的困扰。目前主要应用在无线耳机等不需要很高传输带宽的领域,且互通性方面也存在问题。

WiFi在Intel的大力支持下,借迅驰处理器迅速占领市场;采用IEEE802.11b标准,使用2.4GHz直接序列扩频,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11Mbps,并可根据信号强弱把传输率调整为5.5 Mbps、2 Mbps和1 Mbps带宽;采用最新的802.11g时,速率可达54 Mbps,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无线网络传输协议。

借助USB在PC上的广泛应用,无线USB也受Intel、HP、微软等几家PC领域大公司的力推,已于近期制定了无线USB规范。使用WiMedia联盟的MBOFDM超宽带MAC和PHY层,通信距离在3~10m,最高速率在480Mbps,有望短期内在PC周边设备的无线连接上得到大量应用。

UWB是一种未来短距离宽带无线传输技术。由于未采用通常无线收发中的载波调制技术,因此它不需要混频、过滤和射频/中频转换模块,实现了低成本、低功耗和高带宽性能。目前有两大技术阵营竞争技术标准,预期的通信距离5~10m,速率甚至可高达1Gbps,非常适合于家用消费电子产品之间的大容量数据传输。

作为WiFi下一代技术的WiMax,被设想成一项无线城域网接入技术,在传输距离和速度方面均胜过WiFi,最高接入速率为70Mbps,信号传输半径可达到50km。图4是以上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速率/距离比较。

从图4中看,主要的无线技术都集中在1Mbps以上的速率,新的标准还在追求更快的速率;而Zigbee恰恰是填补低速率端无线通信技术的空缺,与其他标准在应用上几乎无交叉。在实际应用环境中,低速率、低成本的无线通信在自动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家居自动化等诸多领域更贴近日常生活,同样具有广泛的市场。从现今的市场看,每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的产品都有各自的一些特点,或在距离、或在成本、或在速率等方面,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虽然会有一些竞争,但仍会有多种无线通信技术的产品在市场上共存。

结语

无线组网通信是当今工业控制、计算机应用、家庭自动化等方面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而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网络要求令Zigbee应运而生;高度集成化的软、硬件架构和产品,也使应用人员如虎添翼,更快、更方便地进行最终产品设计。这些显示出Zigbee具有超强的生命力和优势,应用前景十分看好,值得广大嵌入式应用的技术人员关注,并加入到它的应用行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空调风机有哪些技术优点 空调风机技术优点介绍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空调风机作为一种新型的的通风机,既节省能源又可以改变转速,噪声小,效率高,而且这种风机和之前的类型相比结构非常紧凑、安装简便、体积不大但风量不小、压力虽高、但振动低,可以说是空调、净化等行业理想的搭档。那么它新在哪里呢,都有哪些突破呢?

以前的空调都作用仅限于低级的制冷制热和搬运冷热空气,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空调都优化增至了很多的保健和智能化技术 。

1.通过变频节能系统,将产品损耗降到最低。

2.对气体进行转换。对室内外的空气进行实时更新,确保房间内空气的新鲜。

3.保健功能,通过内部的复杂设施加大室内的活性氧和负离子含量,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

4.智能化系统操控。如今的空调不仅注重身体健康、节能减排、降低噪音和增加舒适度,而且从外观上也进行革新,使得产品更加美观大方,时尚精美。

空调风机主要是由叶轮、机壳、外转子和进风口电机四部分组成。

机身整体运用镀锌的钢板或者是优质的冷轧板咬合制作,它的外形十分流畅、抗热、抗潮、不易磨损,寿命长。

叶轮的前面多是翼园弧型叶片和前盘、中盘铆接而成,要经过严格的动静平衡的校验,确保运转的平稳、高效率、噪声低。

进风口:电机经过基本模具的加工,和轴向平行的切面呈流线型,使得经过的气体流畅、阻力减小。

外转子电机两端都固定在进风口上,之前说的叶轮与电机的旋转外壳直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动中的损失,提高了风机的工作效率。

以上介绍的就是空调风机新动力,在加上三相调压器或变频器后,便可以实行无级调速。这些新的技术要求十分适和噪声要求高、风量变化范围大的通风换气场所。当然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正在走向新的阶段,也相信它将更成熟的服务人类,服务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5:Wi-Fi定位技术原理及应用

全文共 1815 字

+ 加入清单

Wi-Fi定位技术:无线局域网络(WLAN)已是目前所有智能手机平台的标配了,利用广泛普有的WIFI系统来做定位是一项低成本容易实现的技术。微软开发的RADAR 系统是最早的基于WiFi 网络的定位系统。它采用射频指纹匹配方法,从指纹库中查找最接近的K 个邻居,取它们坐标的平均作为坐标估计。室内定位系统基于RSSI 信号的统计特性,采用贝叶斯公式,通过计算目标位置的后验概率分布,来进行定位。

Wi-Fi定位技术是室内定位技术中的一种,指通过无线接入点(包括无线路由器)组成的无线局域网络(WLAN),可以实现复杂环境中的定位、监测和追踪任务。它以网络节点(无线接入点)的位置信息为基础和前提,采用经验测试和信号传播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对已接入的移动设备进行位置定位,最高精确度大约在1米至20米之间。如果定位测算仅基于当前连接的Wi-Fi接入点,而不是参照周边Wi-Fi的信号强度合成图,则Wi-Fi定位就很容易存在误差(例如:定位楼层错误)。另外,Wi-Fi接入点通常都只能覆盖半径90米左右的区域,而且很容易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从而影响其精度,定位器的能耗也较高。

Wi-Fi定位技术原理

1.每一个无线AP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MAC地址,并且一般来说无线AP在一段时间内是不会移动的

2.设备在开启Wi-Fi的情况下,即可扫描并收集周围的AP信号,无论是否加密,是否已连接,甚至信号强度不足以显示在无线信号列表中,都可以获取到AP广播出来的MAC地址

3.设备将这些能够标示AP的数据发送到位置服务器,服务器检索出每一个AP的地理位置,并结合每个信号的强弱程度,计算出设备的地理位置并返回到用户设备

4.位置服务商要不断更新、补充自己的数据库,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毕竟无线AP不像基站塔那样基本100%不会移动

Wi-Fi定位技术方式

这样的位置服务商现在来说只有Skyhook和Google两家。他们收集位置数据的方式也是相似的

1.主动采集:Google的街景拍摄车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采集沿途的无线信号,并打上通过GPS定位出的坐标回传至服务器;

Skyhook在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也是直接开着信号采集车采集AP和基站的信号数据,相对来说覆盖城市没有Google多,目前中国仅有少数城市有覆盖,并且他们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招募有偿工作者,以协助Skyhook收集位置数据。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在其网站上提交一个MAC地址。

2.用户提交: 通常是以静默方式向同时拥有Wi-Fi和GPS的终端用户收集位置数据

Android手机用户在开启“使用无线网络定位”时会提示是否允许Google的定位服务手机匿名地点数据;

同样的Skyhook的最大客户Apple也在iPhone的User Guide中说明会以不能识别用户身份的方式收集位置数据。

Wi-Fi定位技术的条件测试

使用这种方式定位一般来说需要与位置服务器进行即时的网络交互,Android正是如此,最好的证明就是关闭电话和GPS后,单单打开Wifi但不连接任何一个无线网络或者连接一个没有接入互联网的网络时,是无法进行定位的。实际测试的时候,发现这种情况下部分软件仍然可以定位,但是无论将设备移动到哪里,应用中的位置始终不会变化。因为Android的API中提供的方法是LocaTIonManager.getLastKnownPosiTIon,只要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到的位置数据,Android是不会立即定位的,而是将最后一次定位的数据返回给应用,除非应用发起更新位置的请求。

在开启Wi-Fi而不连接网络的情况下,iOS仍然何以提供定位服务,而关闭Wi-Fi后其实跟Android无网络的情况相同,不是实时的定位

基本上可以确定,是iOS缓存了历史地点及附近一定范围内的位置数据(并且范围不小,因为有人曾经去到一个从未去过的10公里外的度假村,无连接状态仍然成功定位)位置的计算直接在本机进行。

常见的位置信息来源主要包GPS、IP、RFID、AP MAC、cell ID等。那么它的定位效果如何呢?

测试结果如下:

无线开启、任意联网状态:较准确的定位、且坐标有波动

无线开启、不联网:无法定位

无线关闭、有线联网:可定位、偏差较远、始终是同一个坐标

无线关闭、不联网:无法定位

第一种:只要无线开关是打开的,周围有无线网络,不管是否连接无线网络、是否是通过无线接入互联网,只要可以接入互联网即可进行准确定位

第三种:应该是通过IP定位

第二、四种:无法连接位置服务器,故无法定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区块链”和“分布式分类帐技术”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区块链”和“分布式分类技术”,许多人都对混淆这两个术语。但是尽管它们的含义在许多领域有所重叠,但它们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它们通常都引用整个网络上分布的信息记录,与早期的集中式数据库或数字记录相比,它们都可以提高透明度和开放性。但这就是类比结束的地方,因为区块链和分布式分类帐技术(DLT)各自具有各自重要的区别特征。

开放性,去中心化,密码学

有两个很大的区别,根据在比特币与区块链频谱上的位置而定,有些人认为比特币式区块链在很大程度上比其分布式账本同行更具创新性,而另一些人则认为DLT在日常商业用途中更有用。

实现DLT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区块链。

首先,区块链通常是公共的,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查看其交易历史,并且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成为节点来参与其操作。

简而言之区块链的公共方面通常意味着三件相互关联的事物:

1)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区块链;

2)任何人都可以充当区块链的验证节点;

3)任何成为节点的人都可以依次充当该区块链治理机制的一部分。

从理论上讲,这使区块链的分散和民主结构可以抵抗任何一方的不当控制或影响。

相比之下,分布式分类帐通常不会启用任何或大部分这些公共功能。它限制了谁可以使用和访问它,并且还限制了谁可以作为节点进行操作。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治理决策留给单个集中式公司或机构进行。与公共,分散式区块链的理想相比,它的存在纯粹是为了服务于一群集中的商业参与者的利益和利益。

第二个主要区别:

顾名思义,区块链由一系列带时间戳的“块”组成,这些“块”记录了整个区块链/加密货币的当时状态,并且需要由大多数网络进行密码验证才能形成下一个条目在链中。

但是,尽管某些分布式分类帐不是经过密码验证的区块链,但值得强调的是其中一些是-或者它们仍然具有密码共识。

但是,假设分布式分类帐是私有的,并且不是加密共识产生的带有时间戳记的区块链,则它通常仅相当于相当传统的数据库,恰好在选定的一组参与者之间共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区块链底层技术详解包括哪几种技术?分别有何作用?

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只知道区块链是一种技术,但并不知道区块链底层技术。那么区块链底层技术详解包括哪些技术?区块链底层技术详解中,这些技术分别有何作用?因为区块链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的合集,所以它包含着多种基础的技术。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和分布式记账等多种特征,就是因为它包含了多种基础技术。下面就和大家讲讲区块链底层技术详解中有哪些技术?这些技术分别有何作用?

区块链底层技术详解包括哪几种技术?分别有何作用?

一、共享账本技术区块链底层技术详解基础技术中包括共享账本技术,因为这个技术在实质上是可以进行多个站点和不同位置进行分享一种数据库。在网络里可以构建一个唯一且真实的账本,这样可以记录各种所需记录的数据。

二、共识算法除了上面说的共享账本,其实区块链底层技术详解还包括共识算法。区块链技术包含不止一种共识算法,包含了pow和pos在内的多种共识算法。因为有了共识机制,所以可以进行挖矿。挖矿就能创造出新的比特币,直到将所有比特币都挖完。而且挖出的区块上可以记录交易的次数,以及区块大小和高度等数据。

三、P2P网络区块链底层技术详解了P2P网络,P2P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技术,可以让多台电脑都处于同等的地位,谁也不控制谁。各个电脑的功能差不多,没有主电脑和次电脑的区别,大家互相共同完成任务。而且整个网络不需要依赖传统的中心机构和几种的服务器,这样不需要专用的工作站台,也不需要受到任何组织或者人为的控制,可以让区块链技术根据市场和行情自由的发展。正因为区块链技术包含了这些技术,所以它才可以融入和运用多诸多行业。

区块链底层技术详解包括了几种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却很牛的技术。若是大家想要了解区块链,可以先从这几种底层技术开始学习。只不过区块链技术非常复杂,普通人没法在短时间内学会,需要长期坚持的毅力和编程基础。若是普用人想要通过区块链赚钱,倒是可以试试投资数字货币。想要投资数字货币,不论你是想要投资比特币、以太币,还是莱特币,都要了解下载OKLink浏览器搜索它的价格和行情,这样才不回吃苦和上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区块链技术开源代码的原因是什么?代码开源有什么风险?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一些喜欢研究区块代码编写的朋友,对于区块链技术源代码应该是耳熟能详的,网络上或者一些专业的数据库托管平台中都可以轻松的检索到区块链技术开源代码。一些并不太了解信息技术的朋友对此就会特别担心,害怕一旦这些技术代码开源之后是不是会对整个区块链项目形成潜在威胁。想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要对区块链技术开源代码的原因和特点说起。

1、区块链技术开源代码的原因是什么?

对信息软件技术懂一些的朋友都知道,在软件编写领域有两种形式的产品存在,一种就是所谓的开源代码,另外一种则是闭源代码。如我们很多人所使用的安卓操作系统,它就是典型的开源代码系统,而平台的IOS系统则是典型的闭源系统。这两种系统有何差别呢?简单来说开源代码就是整个软件的编译代码是可以通过工具获取的,获取方可以在开源基础上进行修改或者二次开发。闭源代码则是一种看不到代码的软件,其他方根本不知道代码的内容。

那么为什么区块链技术开源代码呢?根本原因在于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无中心化的数据库,它的存在和运转必须要将控制权下放给区块链当中的一个节点。如果其采用闭源的代码形式,那就意味着跟苹果公司一样变成了一个高度中心控制的网络系统。因此区块链技术的代码必须要采用开源的方式。从目前市场上所出现的区块链项目来看,无一例外都是采用了开源的方式。

2、代码开源有什么风险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涉及到金融、保险、交通物流等很多方面。对此有一些朋友就会心存疑虑,如果区块链技术采用代码开源的方式,会不会给这些应用了区块链技术的项目带来什么潜在的风险呢?

区块链技术开源代码具有很多优势,例如利于区块链技术的推广和区块链项目的正常运转,但是也可能会导致一些潜在的风险存在。了解信息技术行业的朋友都知道,黑客实施网络攻击时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找到系统漏洞,而通过对数以万行的代码的分析是最有可能找到漏洞的方式。因此,代码开源就会流下这种隐患,相当于将自己的技术构成公开给了黑客。这一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光电技术研究所提出基于光纤器件的相干偏振合成技术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日前,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李新阳、耿超课题组在相干偏振合成技术研究上取得新进展:提出了基于光纤器件的相干偏振合成技术,分别采用相位控制和偏振控制的方法实现了高效的光纤内相干偏振合成。该技术基于全保偏光纤器件,无需考虑空间误差的影响,系统稳定性高、可靠性好、易于与其他光纤器件相结合,在基于相控阵的空间相干光通信系统中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相关结果以杨燕为第一作者分别发表于近期的Applied OpTIcs和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为了缓解大气湍流对相干光通信的影响,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技术手段,分别是“大口径望远镜+单孔径自适应光学技术”和“相控阵技术”。相较于第一种技术,相控阵技术具有望远镜尺寸小、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在基于相控阵的空间相干光通信系统中,接收光束被接收阵列分成多束。因此,如何将多束携带通信信号的子光束高效地合成至一束激光十分重要。针对这一问题,该课题组提出了基于光纤器件的相干偏振合成技术。两束偏振态互相垂直的线偏振光可利用光纤偏振合束器合为一束光,由于输入光束相位差的变化,合成光束为任意偏振态(图a)。为了控制合成光束为线偏振光,以进行下一级合成或用于通信信号的解调,该课题组分别提出了相位控制(图b)和偏振控制(图c)两种方法,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均能实现高效的相干偏振合成,将多束线偏振光高效地合成至一根保偏光纤中,并输出线偏振光。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创新基金和西部之光等项目的支持。

相干偏振合成原理图(a)开环(b)相位控制闭环(c)偏振控制闭环

PBC为光纤偏振合束器,PC为光纤相位补偿器,DPC为偏振控制器

基于偏振控制的3路相干偏振合成实验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冰箱真空排湿干燥技术是什么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当电冰箱制冷系统出现冰堵,而蒸发器和冷凝器等部件又无法拆卸时,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排除。

l、加热抽真空

用真空泵对系统进行抽真空,同时使压缩机启动运转。经过一段时间后,压缩机的温度达到80℃左右,此时因压缩机内温度较高,同时系统内的真空度已逐渐达到0.088——0.095MPa,使含在绕组中的水分蒸发,并被抽出压缩机.这时,再用喷灯或电热吹风机烘烤蒸发器、冷凝器、干燥过滤器及高低压管道,其烘烤温度在通常情况下80℃一90℃。由于抽真空,促使管道内水分的饱和温度降低,再辅以加热烘烤,促使管道内的水分快速气化而被排出系统。经30min的加热抽真空后,先关闭三通修理阀,然后再使真空泵和压缩机停机,同时也完成了对制冷系统的排湿干燥和抽真空处理。

2、充氮抽真空干燥法

连接好管路,对制冷系统抽真空约30min,然后经三通修理阀向制冷系统内充入约0.6MPa的干燥氮气,使其吸收系统内的一部分水分,再启动真空泵,将吸水的氮气排出,然后向系统内充入高压氮气,再抽真空.经过3—4次的充入和抽真空,即可关闭三通修理阀,同时完成对制冷系统的干燥和抽真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区块链技术助力海鲜产品溯源

全文共 1220 字

+ 加入清单

可持续性和可追溯性是海产品行业的关键。目前海鲜产品及其历史可以保存在不变的块链中。

挪威科技公司SeafoodChain已经发布了企业块链平台。该企业应用构建在UNISOT支持的开源块链上,为海产品提供全球可追溯性、质量证明和产品来源。

如今,消费者越来越担心他们的食物来自何处,以及如何桌上如何处理。同时监管也越来越严:要求食品有即时、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现今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可持续来源的食品,而海鲜产业是全球食品市场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然而,保存在当今海鲜供应链中的记录都由手工纪录来完成,这使海鲜售卖系统非常容易出错。

但如果借助SeafoodChain,供应链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就可以确保海产品符合有关捕获和售卖海产品的法律法规,同时这些海产品是可追溯信息的。确保使用区块技术,可实时跟踪供应链中的产品,还可以降低供应链中海产品运输的总成本。

无论是渔夫在海中捕捞鱼,还是在鱼孵化场中鱼卵的DNA历史,贯穿整个繁殖周期,无论是饲养周期、环境条件、捕鱼期,还是加工期、分销期、零售期,海鲜供应链的任何一个产品都可以被跟踪。

SeafoodChain公司宣称,在区块链中利用ERP的角度,在SAPS4HANA和MicrosoftDynamics365等ERP系统中构筑企业应用程序是独特的。同时,该技术构建在开放的块链上。

从渔民智能手机APP和鱼蛋生产厂到物联网自动传感器、ERP插件、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该系统能够掌握供应链整个环节的数据,监控数据。

SeafoodChain公司为海产品和水产养殖业提供解决方案,具体记录展示整个供应链。这就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性并且能够使得供应链参与者和消费者基于产品的真实性、质量和可持续性做出选择。科技的发展也使得法律监管更容易。

从最初始的野生产品经过物流,产品分配最后到消费者手上都能全程追踪产品,具体来说每一个在供应链的参与者能够提供和分享具体的信息,从而实现可持续和环保的选择。这样可以减少浪费,提高宝贵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消费者扫描一个在产品上的QR代码,来获得和相关产品内容,物流证明,发源地证明,并且在烹饪食品方法上获得建议。养殖商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优化制造过程,提高质量,并加强客户与产品的联系。

采用区块链技术使餐饮业和水产养殖业建立了一个环节,制造商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获得产品质量反馈,从而有效地优化制造和分销过程。

UNISOTAS首席执行官斯蒂芬尼尔森(StephanNilsson)拥有20年开发价值链和ERP集成的经验。他看到了一场跨企业的开放的由区块链提供的解决方案带来的机遇革命。

在解决有巨大产出吞吐量的企业的问题方面,拥有稳定性和点对点支付,和低成本是非常必要的。确保供应链中区块链技术的不变特点,在建立信任防止数据篡改的同时,为企业提供了透明度。

更不用说品牌声誉和客户满意度对未来全球企业增长的重要程度了,希望更多企业关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无线通信六大技术热点

全文共 3563 字

+ 加入清单

无线通信六大技术热点

移动通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了大发展阶段,全球用户数每20个月翻一番,目前全球用户数已经超过7亿,到2001年底估计要突破10亿。我国移动用户也在高速增长,从发展之初到1000万户,用了10年时间。今年第一季度就已成为世界上突破1亿大关的第二个国家,从1000万户到1亿户,只用了不到4年时间,创下了世界之最。最近的统计数字表明,今年7月底,我国移动通信用户达到1.206亿户,超过美国1.201亿户而跃居世界第一。据ITU预测,全球移动用户数在2001年到2007年之间的某个时候将超过固定用户。随着移动通信的大发展,无线通信日益受重视,其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当前,移动通信领域有六大技术热点。 移动与因特网相结合 移动因特网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提高接入速率,第二个问题是手机上网浏览,第三个问题是移动性。 目前,包括GPRS和2.5G CDMA在内的2G+移动技术只解决了手机接入互联网的问题,不能为IP连接的移动性带来改善,它们不提供IP漫游。 2G将给移动运营商带来IP能力,但是为了实施IP移动性方案还必须引入IETF的移动IP标准、采纳新的IP技术以及与其他IP业务提供商签订漫游协议,以允许移动终端不管是在固定网环境,还是在无线环境下在任何地方都可进行无缝的连接。从目前来看,只有cdma2000将提供真正的IETF移动IP环境,而WCDMA的移动性管理是基于GPRS协议,而不是基于IP的,故必须把这两种标准协调好才能够实现IP漫游,保证总的移动性。所以,想真正实现移动IP中的移动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未来,据国外预测,到2002年全球范围内将有1亿多部移动电话接入因特网,到2003年美国和欧洲的通信厂商将会向市场推出5.25亿台WAP设备。亚太地区具有WAP功能的手机用户将达到1亿,其中中国的用户将达到1400万。

移动与固定相结合 IP已成为沟通各种网络的共同语言。IP技术除了在创造新的移动业务和应用方面起主要作用外,现还被业界看作固定网和移动网这两种基础设施的融合剂。 现在大多数公司认为,固定网与移动网的综合应从核心网开始,逐渐扩展到边缘,把各种速率的数据流通过接入节点提供给用户,从而把固定网与移动网的功能通过IP这一黏合剂融合在一起。估计三五年内移动交换中心?MSC 将开始被交换式路由器所取代,并由服务器来控制,电路交换将过渡为基于IP客户机-服务器的分组交换,从而带来网络基础设施成本下降、软件容易升级、降低管理开销、有利于业务生成等好处。 但这一过渡也许要10年以上,而且在取代之前,必须先把许多存在于原MSC内的网络控制功能和智能网功能转移到基于IP的智能平台上。基站也要改换角色,用作接入节点, 具有智能网关的功能,把各种数据流?包括话音 变为IP分组,直接送到IP路由器,而不再通过交换机。话音和数据都先进入IP网,必须与PSTN用户沟通的电话则通过网关送出。 逐渐走向成熟的LMDS 自美国第一家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 运营公司Winstar开始提供LMDS商用业务以来,很多业界人士对LMDS的发展持乐观的态度,认为在未来的2~3年内LMDS将有迅猛的发展。但实际上,由于设备成本过高、没有标准组织专门为LMDS制订标准、没有划分相应的频谱、许可证的颁发无规则可循等原因,除了美国有几家LMDS许可证持有者将其投入市场外,很多国家或运营者仍持观望态度,LMDS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然而,作为一项主要的固定无线宽带接入技术,LMDS正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企业、住宅用户的一个选择。LMDS提供的是类光纤速率?可高达155Mbps 的业务,能将话音和高速数据业务捆绑在一起提供,这对业务量较大的企业很有吸引力,特别适用于未得到宽带服务的特定市场。在那些基础设施不发达的国家,LMDS也是一种便宜、风险低、灵活的系统,能在几个月内迅速地提供业务,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近来业界对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市场看好,特别是解决干扰和互操作等问题的空中接口标准推出之后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预计到2003年宽带无线接入的业务市场可达到74亿美元,能提高频谱使用效率的TDD开始热起来,有逐渐占据上风的趋势。另据Pioneer Consulting的研究,LMDS的设备市场将从1999年的2.41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23亿美元。用户数每年的增长率在70%~80%之间,到2008年,可达到1100万。 不容小视的无线定位 这里所说的无线定位技术是用来判定在某一半径范围内蜂窝电话用户的物理位置的技术。无线定位可提供的业务主要分四类,即公共安全服务?营救、报警、旅馆定位器之类的保卫业务等 、跟位置相关的计费、跟踪业务?车队监视管理、丢失车辆定位等 、基于定位的信息服务?导航、交通报告、观光导游、定位广告、移动黄页等 。这些应用可以给运营商开辟新的收入来源。 在现存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引入无线定位是很自然的,无线定位的应用场合也一定会越来越广泛。据Strategis Group公司预计,美国的无线定位业务市场在10年内可达84亿美元。 东山再起的无线LAN 无线LAN已经存在将近十年了,但一直没有推广开,直到最近才出现广泛使用的趋势。问题在于原来把无线LAN定位于有线LAN的延伸,而现在则把它用作高速无线因特网接入技术,应用于机场、市区和人口密集的郊区等地区。 第一个无线LAN标准802.11是在1977年由IEEE推出的。由于802.11无线LAN具有形成宽带移动数据连接的潜在能力,所以它提供数据业务的能力远远超过蜂窝电话系统。 802.11标准的无线LAN使用不需许可证的2.4GHz频段。其好处是运营者不必申请频谱许可证,随时可以建网试验。不利之处是,一旦试验成功,他人很容易参与竞争。当然,也可以在其它需要许可证的频谱上建无线LAN。目前802.11标准的无线LAN大约最多可以容纳127个用户。 据WLANA统计,2000年WLAN设备的发货量已从1998年的4.25亿美元增加到10亿。 自由空间光系统 自由空间光系统?FSO 是光纤通信与无线通信的结合。它通过大气而不是光纤传送光信号。目前,许多企业和机构都不具备光纤线路,但它们需要比TI或T3更高的速率。 FSO可以取代固定无线接入,其可提供的带宽高达lGbps以上。 FSO技术既能提供类似光纤的速率,又不需在频谱这样的稀有资源方面有很大的初始没资?因为无需许可证 。FSO已经在企业和多住户单元?MDU 市场得到使用。 在上述发展趋势中,有的涉及面大,有的涉及面小;有的涉及全网,有的涉及局部。但不管怎样,无线通信首先要把宝贵的频率资源用好,除了合理规划和分配外,需要研究各种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技术,包括高效率调制技术、频谱共享技术、多址技术、小区规划和智能天线技术等。近期内要抓好跟发展手机上网、移动商务相关的技术,包括高速接入、微浏览器、大屏幕手机、操作系统、端到端安全、网站建设、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的技术等,为无线通信开辟更广阔的应用提供技术平台。长远一点,应研发包括第三代在内的更高频段的宽带无线技术,跟上固定网宽带化的步伐,逐渐与固定网融为一体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跨入了崭新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许多新科技相继出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2000年,在全世界炒得最“火”的大概就是手机上网了,许多电信公司也开通了WAP手机上网服务。WAP,也就是无线应用协议,是在数字移动电话、因特网等应用之间进行通讯的开放全球标准。正如手机公司所说,通过这种技术,无论你在何地、何时,打开WAP手机,就可以享受丰富的网上信息和资源。但实际上,更多的用户也只是用手机发送信息而已。所以,WAP手机并没有预想中受欢迎。

和WAP手机一样,去年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1999年时,电子商务也曾被炒的沸沸扬扬,但2000年可以说是电子商务发展低迷的一年。世界最大的网络零售商——亚马逊书店的弗雷泽表示,2000年对电子商务来说,是悲观的一年,但期待2001年的情况会好一些。

2001年,无线传输技术大概会有较大的发展。人们期待已久的蓝牙技术会在2001年推出。蓝牙技术指的是,在众多的通信设备之间,建立“不费力的”、“及时的”无线连接,被称为是“随时随地无线接入网络的最新技术”。有了“蓝牙”技术,今后就可以将自己的移动电话放在手提箱里,用一个独立的无线耳机和话筒来回电话。日本电信电话移动通信公司也计划2001年5月开通名为“IMT-2000”的新一代移动电话服务,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无线网,无线通信技术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4902 字

+ 加入清单

无线网,无线通信技术是什么意思

无线通信技术介绍

无线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如今每一天大约有15万人成为新的无线用户,全球范围内的无线用户数量目前已经超过2亿。这些人包括大学教授、仓库管理员、护士、商店负责人、办公室经理和卡车司机。他们使用无线技术的方式和他们自身的工作一样都在不断地更新。

从七十年代,人们就开始了无线网的研究。在整个八十年代,伴随着以太局域网的迅猛发展,以具有不用架线、灵活性强等优点的无线网以己之长补"有线"所短,也赢得了特定市场的认可,但也正是因为当时的无线网是作为有线以太网的一种补充,遵循了IEEE802.3标准,使直接架构于802.3上的无线网产品存在着易受其他微波噪声干扰,性能不稳定,传输速率低且不易升级等弱点,不同厂商的产品相互也不兼容,这一切都限制了无线网的进一步应用。

这样,制定一个有利于无线网自身发展的标准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到1997年6月,IEEE终于通过了802.11标准。

802.11标准是IEEE制定的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是对网络的物理层(PH)和媒质访问控制层(MAC)进行了规定,其中对MAC层的规定是重点。各厂商的产品在同一物理层上可以互操作,逻辑链路控制层(LLC)是一致的,即MAC层以下对网络应用是透明的(如图一所示)。这样就使得无线网的两种主要用途----"(同网段内)多点接入"和"多网段互连",易于质优价廉地实现。对应用来说,更重要的是,某种程度上的"兼容"就意味着竞争开始出现;而在IT这个行业,"兼容",就意味着"十倍速时代"降临了。

在MAC层以下,802.11规定了三种发送及接收技术:扩频(SpreadSpectrum)技术;红外(Infared)技术;窄带(NarrowBand)技术。而扩频又分为直接序列(DirectSequence,DS)扩频技术(简称直扩),和跳频(FrequencyHopping,FH)扩频技术。直序扩频技术,通常又会结合码分多址CDMA技术。根据预测,今后几年,无线网在全世界将有较大的发展,单只美国无线局域网销售额就将从1997年的2.1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8亿美元。

无线局域网介绍

一般来讲,凡是采用无线传输媒体的计算机局域网都可称为无线局域网。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有线网络以其传输速度高,产品的品牌及数量众多和技术发展速度快等优点,在市场上有着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然而,随着无线网络在技术上的成熟,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加和产品成本下降,未来几年,无线网在全世界将有较大的发展。无线局域网应用越来越多,它将扩展有线局域网或在某些情况下取而代之。可以预期,在未来信息无所不在的时代,无线网将依靠其无法比拟的灵活性,可移动性和极强的可扩容性,使人们真正享受到简单、方便、快捷的连接。

下面从传输方式、网络拓扑、网络接口及对移动计算的支持这四个方面来描述无线局域网。

传输方式

传输方式涉及无线局域网采用的传输媒体、选择的频段及调制方式。目前无线局域网采用的传输媒体主要有两种,即微波与红外线。在采用微波做为传输媒体的无线局域网依调制方式不同,又可分为扩展频谱方式与窄带调制方式。

1、扩展频谱方式

在扩展频谱方式中,数据基带信号的频谱被扩展至几倍~几十倍再被搬移至射频发射出去。这一做法虽然牺牲了频带带宽,却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由于单位频带内的功率降低,对其它电子设备的干扰也减小了。采用扩展频谱方式的无线局域网一般选择所谓的ISM频段,这里ISM分别取自Industrial、Scientific及Medical的第一个字母。许多工业、科研和医疗设备辐射的能量集中于该频段。欧美日等国家的无线管理机构分别设置了各自的ISM频段。例如美国的ISM频段由902MHZ~928MHZ,2.4GHz~2.484GHz, 5.725GHz~5.850GHz三个频段组成。如果发射功率及带外辐射满足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要求,则无需向FCC提出专门的申请即可使用这些ISM频段。

2、窄带调制方式

在窄带调制方式中,数据基带信号的频谱不做任何扩展即被直接搬移到射频发射出去。与扩展频谱方式相比,窄带调制方式占用频带少,频带利用率高。采用窄带调制方式的无线局域网一般选用专用频段,需要经过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的许可方可使用。当然,也可选用ISM频段,这样可免去向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申请。但带来的问题是,当临近的仪器设备或通信设备也在使用这一频段时,会严重影响通信质量,通信的可靠性无法得到保障。

3、红外线方式

基于红外线的传输技术最近几年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广泛使用的家电遥控器几乎都是采用的红外线传输技术。做为无线局域网的传输方式,红外线方式的最大优点是这种传输方式不受无线电干扰,且红外线的使用不受国家无线管理委员会的限制。然而,红外线对非透明物体的透过性极差,这导致传输距离受限制。

网络拓扑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机构可归结为两类:无中心或叫对等式(PEER TO PEER)拓扑和有中心(HUB-BASED)拓扑。

1、无中心拓扑

无中心拓扑的网络要求网中任意两个站点均可直接通信。采用这种拓扑结构的网络一般使用公用广播信道,个站点都可竞争公用信道,而信道接入控制(MAC)协议大多采用CSMA(载波监测多址接入)类型的多址接入协议。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网络抗毁性好、建网容易、且费用较低。但当网中用户数(站点数)过多时,信道竞争成为限制网络性能的要害。并且为了满足任意两个站点可直接通信,为了中站点布局受环境限制较大。因此这种为了拓扑结构适用于用户数相对较少的工作群为了规模。

2、有中心拓扑

在有中心拓扑结构中,要求一个无线站点充当中心站,所有站点对网络的访问均由其控制。这样,当网络业务量增大时网络吞吐性能及网络时延性能的恶化并不据烈。由于每个站点只需在中心站覆盖范围内就可与其它站点通信,故网络中心点布局受环境限制亦小。此外,中心站为接入有线主干网提供了一个逻辑接入点。有中心网络拓扑结构的弱点是抗毁性差,中心站点的故障容易导致整个网络瘫痪,并且中心站点的引入增加了网络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无线局域网往往与有线主干网络结合起来使用。这时,中心站点充当无线局域网与有线主干网的转接器。

网络接口

这涉及无线局域网中站点从哪一层接入网络系统。一般来讲,网络接口可以选择在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或数据链路层。所谓物理层接口指使用无线信道替代通常的有线信道,而物理层以上各层不变。这样做的最大优点是上层的网络操作系统及相应的驱动程序可不做任何修改。这种接口方式在使用时一般做为有线局域网的集线器和无线转发器以实现有线局域网间互联或扩大有线局域网的覆盖范围。

另一种接口方法是从数据链路层接入网络。这种接口方法并不沿用有线局域网的MAC协议,而采用更合适无线传输环境的MAC协议。在实时,MAC层及其以下层对上层是透明的,配置相应的驱动程序来完成与上层的接口,这样可保证现有的有线局域网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可在无线局域网上正常运行。目前,大部分无线局域网厂商都采用数据链路层接口方法。

对移动计算网络的支持

在无线局域网发展的初期阶段,无线局域网的最大特征是用无线媒体替代缆线,这样可省去布线,网络安装简便。随着笔记本型、膝上型、掌上型电脑个人数字助手(PDA)、以及便携式终端等的普及应用,支持移动计算网络的无线局域网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移动通信的观点来讲,移动计算网络应提供以下几个功能:

(1)小区内的站点可移动,同一小区内的站点可直接或经AP间接通信;

(2)不同小区内站点可经过网络接入点AP及主干网进行通信;

(3)当某一站点由一个小区移动至另一个小区时,通过越区切换协议或算法,该站点被切换至新的小区。在新的小区中该站点仍和在以前小区时一样保持与外界的连接;

(4)小区中的站点可通过主干网上的路由器访问公共网或被公共网访问。

无线组网特点

通信可靠

抗射频干扰性能强,具有理想的接收灵敏度,宽范围天线能够提供强大的、可靠的无线传输。

成本低

使用无线局域网可以避免安装线缆的高成本费用、租用线路的月租费用以及当设备需要移动而增加的相关费用。

灵活性

由于没有线缆的限制,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增加工作站或重新配置工作站。

移动性

无线局域网设置允许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网络数据,不需要指定明确的访问地点,因此用户可以在网络中漫游。

高吞吐量

无线局域网也可以实现11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这个数字高于T1、E1线路的速率;快速安装无线局域网的安装工作非常简单,它无需施工许可证,不需要布线或开挖沟槽,安装时间只有安装有线网络时间的零头。

安全性等同于有线

在无线通信领域,安全性是人们一直关注的一个问题,WaveLAN通过使用额外的安全机制使其安全性超过了有线系统的安全性。这些安全机制包括:DSSS扩频技术;在单个工作站一级实现访问控制;使用网络标识和一种基于RC4加密技术的可选加密机制等。

保护用户已有投资

无线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因此用户难以避免需要向未来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升级。朗讯科技的WavePOINT II采用双重PC卡槽设计,可以使用户将未来的、与IEEE802.11兼容的高速技术与他们已经安装的WaveLAN基站集成起来,从而保护用户的投资。

WaveLAN的领先技术

WaveLAN产品是采用射频(RF)技术和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网络产品系列。这些产品包括WavePOINT无线接入节点,用于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卡、天线系统和WaveMANAGER网络控制软件。WaveLAN可以为终端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网络连接,并可实现与有线系统相同的高性能,同时它又具有无线系统所特有的灵活性、可移动性和成本低等优点。由于WaveLAN可以与现有的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互相兼容,用户可以利用它来构建一个纯粹的无线局域网结构,并将它加入现有的无线网络之中,或者在现有的有线网络中利用它们来实现无线网络的延伸。

无线通信应用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范围非常广范,如果将其应用划分为室内和室外的话,室内应用包括大型办公室、车间、智能仓库、临时办公室、会议室、证券市场;室外应用包括城市建筑群间通信、学校校园网络、工矿企业厂区自动化控制与管理网络、银行金融证券城区网、矿山、水利、油田、港口、码头、江河湖坝区、野外勘测实验、军事流动网、公安流动网等。

有线网络的备份

对于某些关键应用,如金融、证券、税务、军事以及公安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于增强竞争力、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战斗力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银行系统,可靠的网络对于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军事系统,网络系统的故障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怎样在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是一个非常重的课题。利用计算机无线网络作为有线网络的备份可以大幅度提高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当有线网络出现故障时,系统可自动切换到无线网络,应用可照常进行。

移动通信

无线网络相对于有线网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无线网络的站点可以按照需要在一定的区域内移动(漫游),从而实现移动通信。移动通信可用于实现流动银行、流动税收、移动备份等系统。

有线网络的替代

在组建城域网或广域网时,无线网络相对于有线网络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可作为DDN,FR,X.25等的替代。

利用无线网络技术组建城域网或广域网可避免昂贵的线路租用费。无线网络的速率比一般的租用线路高的多,但价格相对较便宜 ,由于网络设备属于自己,便于维护和管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不适于布线的地方

在难于布线的室外环境下,无线局域网可充分发挥其高速率、组网灵活之优点。尤其在公共通信网不发达的状态下,无线局域网可作为区域网(覆盖范围几十公里)使用。

下面列出几种应用情况:

城市建筑群间通信;

学校校园网络;

工矿企业厂区自动化控制与管理网络;

银行、金融证券城区网络;

城市交通信息网络;

矿山、水利、油田等区域网络;

港口、码头、江河湖坝区网络;

野外勘测、实验等流动网络;

军事、公安流动网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区块链是合法的吗,全国知名的区块链技术有哪些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提到区块链,绝对算的上是近几年网络上最热门的词汇。随着全国知名的区块链技术被应用在越来越多领域,大家对区块链的认可逐渐加深。不过伴随全国知名的区块链技术被应用的同时,区块链身上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新闻,例如区块链诈骗、区块链骗局等等。很多对区块链不甚了解的人被这些新闻引导对区块链产生偏见,那么区块链是合法的吗,全国知名的区块链技术具体又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区块链是合法的吗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区块链是一种合法合规,并且被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技术。这个时候有朋友可能要提出,为什么在网上搜索区块链词条,还会出现一些负面的新闻呢?这是因为在区块链数字货币交易当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家对区块链数字货币不了解的特点,打着区块链数字货币的旗号进行诈骗,发行一些完全不具有投资价值的传销币,收敛了不少钱财。骗局曝光以后,大家只记得区块链数字货币涉及到诈骗,却忽略了这只是打着区块链旗号进行的诈骗行为,事实上,区块链本身是合法的,区块链数字货币也只是区块链应用的一小部分,并不能完全代表区块链。

2、全国知名的区块链技术有哪些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案例很多,首先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区块链数字货币,以比特币为例,比特币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数字货币,单枚价值最高时达到19850美元。比特币交易遍布世界范围,由于便于携带与交易,很多国际性的大宗交易会使用比特币作为媒介。区块链的应用不只在于数字货币,还包括其他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例如将国家税务系统与区块链相结合推出的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用户可以在区块链数据库中自助查询和打印,节省人力物力。区块链技术还被应用在交通物流、金融保险、公共服务、公益等领域。

通过上述讲解,大家可以得出结论,区块链是合法的,全国知名的区块链技术被应用在很多地方,这些应用使得行业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目前国家也在加紧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希望通过通过区块链,解决困扰经济发展的合约与信用问题。随着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区块链技术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近场通信技术及其应用

全文共 5057 字

+ 加入清单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允许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点对点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近场通信最初是由恩智浦(NXP)和索尼公司在 2002 年共同联合开发的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并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接收为标准。之后,为推动 NFC 技术的发展,2004 年由恩智浦、索尼和诺基亚公司创建了 NFC 论坛,目前 NFC论坛在全球拥有超过 140个成员,其中包括许多知名企业,且发展态势相当迅速。

由于近场通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而被认为在移动支付等领域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当前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在不久的将来 NFC技术与手机结合可以完全替代各种卡片、证件等,实现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干所有事的目标。

1 常见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各种便携式通信设备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各种设备间的信息交互有了强烈的需求,希望通过一个小型的、短距离的无线网络实现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与任何人进行通信与数据交换,从而促使以蓝牙、Wi⁃Fi、ZigBee、NFC、超宽带(UWB)等技术为代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特征为低成本、低功耗和对等性。根据数据传输速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分为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和低速短距离无线通信。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最高速率大于 100 Mb/s,通信距离小于 10 m,典型技术有高速 UWB 和 60 GHz;低速短距离无线通信最低速率小于 1 Mb/s,通信距离小于 100 m,典型技术有低速UWB、ZigBee、蓝牙。目前蓝牙、WiFi(802.11)、ZigBee、红外(IrDA)、超宽带、近场通信(NFC)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较受关注,它们在传输速度、传输距离、功耗、可扩展性等方面各有优势,但没有一种技术可以满足所有应用需求。

蓝牙是一种使用全球通用的 2.4 GHz ISM 频段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规范,自蓝牙规范 1.0 版推出后到现在的 4.0 核心规范,蓝牙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蓝牙技术的主要特点有全球范围适用、可同时传输语音和数据、可以建立临时性的对等连接、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很小的体积、开放的标准接口以及低功耗、低成本等。

WiFi技术与蓝牙技术一样也是使用 2.4 GHz ISM附近的无线频段,该技术目前有两个标准即 IEEE 802.11a 和 IEEE 802.11b。WiFi 技术的主要特点有数据传输速率高、覆盖范围较宽,适合在办公室、家庭以及公共场所中布设热点,可作为有线宽带的一种延伸与补充。

ZigBee 主要应用在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不高的场合,使用的频段分别为 2.4 GHz和 868 MHz/915 MHz,是一种基于 IEEE 802.15.4 标准的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成本、低数据速率、短时延、大容量、高安全的无线网络技术,特别适合于星状、簇状和网状结构应用,并具有自组织、自维护能力。

超宽带技术是一种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进行数据传输的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因而其所占的频谱范围非常宽,在 3.1~60 GHz 频段中占用 500 MHz 以上的带宽,在 10 m 左右范围内支持高达 110 Mb/s 的数据传输速率,特别适合视频数据传输,具有传输速率高、良好的通信保密性、极强的穿透能力以及系统结构实现较简单等特点。

红外通信是利用 900 nm 近红外波段的红外线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由于波长较短,因而更适合应用于短距离点对点的直线数据传输,具有简单、小型和低成本的优点,目前绝大多数家用电器中的遥控器就是使用了红外数据传输技术。

2 近场通信与射频识别技术的区别

射频识别技术是 20世纪 90年代兴起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又称为电子标签技术,它利用无线电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在 RFID 系统中主要由射频卡(应答器)和读写器组成,射频卡和读写器之间通过电感耦合或电磁耦合方式实现能量和数据的传输。在电感耦合方式的 RFID 系统中,一般采用低频和高频频率,典型频率有 125 kHz、135 kHz、6.78 MHz、13.56 MHz 和 27.125 MHz。该方式的读取距离一般在 0~100 cm,涉及 的 标 准 有 ISO11784/11785、ISO14443、ISO15693 和 ISO18000⁃3 等。在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的 RFID系统中,一般适合于微波频段,典型频率有433 MHz、800 MHz/ 900 MHz、2.45 GHz 和 5.8 GHz。该方式的读取距离一般大于 1 m,涉及的标准有 ISO18000⁃4、ISO18000⁃6 和 ISO18000⁃7 等。目前在 RFID 系统中,射频卡和读写器均有各自专用芯片,有的读写器专用芯片还支持多协议,但射频卡和读写器之间不能进行角色互换。

NFC 是从射频识别技术演变而来的,与其相近的是频率为 13.56 MHz、符合 ISO14443[4] 标准的高频 RFID 系统。NFC 技术在单一芯片上实现了读卡器、卡片和点对点的多重功能,即根据不同应用需求可在不同工作模式间转换,可以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相互识别和数据交换。

与射频识别一样,近场通信中数据也是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传递,但近场通信由于采取了特殊的信号衰减技术,其传输范围比射频识别要小,相对于射频识别来说近场通信具有成本低、带宽高、功耗小等特点。与射频识别不同的是,近场通信具有双向连接和识别的特点,且其传输速率可变为 106 Kb/s,212 Kb/s,424 Kb/s 或更高,而 ISO14443 标准下的 RFID 系统其传输速率单一且固定为 106 Kb/s。另外在安全性方面,近场通信更安全,响应时间更短,更适合在移动支付等无线短距离传输环境下的应用。

3 PN511系列芯片原理及应用

PN511、PN512、PN531、PN533 以 及 PN544 是 NXP 公司推出的系列 NFC 芯片。该系列 NFC 芯片支持卡、读写器及 NFC 三种不同的应用模式,工作频率均为 13.56 MHz,作用距离为10 cm左右,数据传输速率可以选择106 Kb/s,212 Kb/s,424 Kb/s,今后可提高至1 Mb/s,兼容应用广泛的 ISO14443 Type⁃A、B以及 FeliCa标准。

3.1 基本原理

与 RFID 一样,NFC 工作于 13.56 MHz 频率范围,兼容 ISO14443及 Felica标准,也是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传递数据。与 RFID 不同的是,NFC 的传输范围比 RFID 小,具有双向连接和识别的特点,其传输速率可变。下面以 PN511为例进行分析。

PN511[5] 支持 3种不同的工作模式:支持ISO14443A/ Mifare和 FeliCa模式的读写器模式;支持 ISO14443A/Mi⁃ fare和FeliCa模式的卡工作模式;NFCIP⁃1模式。

此外,PN512[6] 与 PN511的区别是还支持 ISO14443B 读写器模式,而 PN531[7] 与 PN511、PN512 的区别是内部增加了一个 51 内核的微处理器,并且提供多种接口。 PN533[8] 不仅支持完整的卡协议,还支持 Mifare Crypto加密算法,传输速率可达 848 Kb/s。PN544[9] 是第二代 NFC 控制器,功能更强大,应用于手机和便携式设备。

3.1.1 读写器模式

PN511通常支持 2种读写器模式,即 ISO14443A/Mi⁃ fare 读写器或 FeliCa 读写器,如图 1 所示。在读写器模式下,PN511 能够与非接触 ISO14443A/Mifare、FeliCa 卡进行通信。

(1)ISO14443A/Mifare读写器模式

ISO14443A/Mifare 读写器模式是根据 ISO14443A/ Mifare 规范进行通信的普通读写器,图 2 描述了通信过程,表 1列出了通信参数。

(2)FeliCa读写器模式

FeliCa 读写器模式是根据 FeliCa 规范进行通信的普通读写器。图 3 描述了通信过程,表 2 列出了通信参数。

3.1.2 卡模式

PN511 可以像 ISO14443A/Mifare或 FeliCa卡那样寻址,并可以根据 ISO14443A/Mifare 或 FeliCa 接口所描述的采用负载调制的方法产生应答。但 PN511 不支持完整的卡协议,须由控制器或专门的安全访问模块(SAM)来处理。如图4所示。Mifare卡工作模式通信参数、FeliCa 卡工作模式通信参数同上。

3.1.3 NFCIP⁃1模式

PN511 支持 NFCIP⁃1 标准的主动式和被动式通信模式。主动式通信指主设备与目标设备都使用自己的射频场来发送数据,被动式通信指目标设备采用负载调制的方法对发起端命令进行应答。传输速率为 NFCIP⁃1 标准所定义的 106 Kb/s,212 Kb/s 和 424 Kb/s。如图 5 所示。其中主设备指产生射频能量场并发起 NFCIP⁃1 通信,目标设备指采用被动式通信模式中的负载调制方法或使用主动式通信模式中自己生成和调制的射频场来对主设备的命令作出响应。

(1)主动式通信模式

在主动模式下,主设备和目标设备都使用自己的射频场来发送数据,这是对等网络通信的标准模式,可以获得快速的连接设置。通信双方采用发送前侦听协议来发起一个半双工通信。如图 6所示。

(2)被动式通信模式

在被动模式下,主设备产生射频场并选择一种传输速率将数据发送到目标设备,目标设备不必产生射频场,而采用负载调制方式对主设备命令进行应答。如图7所示。

3.2 主要应用

NXP 公司的 NFC 系列芯片支持 3 种工作模式,即读写器模式、卡模拟模式、点对点模式。

在读写器模式下,可以作为非接触读写器使用,支持 ISO14443A/Mifare 或 FeliCa 标准,实现与标准 RFID

在卡模拟模式下,可以模拟成一张非接触卡,支持 ISO14443A/Mifare 或 FeliCa 标准,但不支持完整的卡协议,不能完全替代标准 RFID 卡,如门禁卡(只识别序列号)等。

在点对点模式下,可以实现两个设备间点对点数据传输。使用该模式,多个具有 NFC 功能的设备之间就可以进行无线互连,实现数据交换。

4 近场通信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随着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发展,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手机为载体,通过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已日益成为国内外市场的热点。当前使用手机就可以实现移动支付、身份验证、一卡通、电子门禁、电子门票等多种应用。目前移动支付具有两种基本支付方式,即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的现场支付业务和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的远程支付业务。

由于移动支付涉及从芯片、卡片、手机终端、POS 机到后台系统等诸多环节,因而是一个跨行业的应用。国内在移动支付应用上的解决方案主要有[10] :

(1)基于 13.56 MHz非接触技术的 NFC方案;

(2)基于 13.56 MHz非接触技术的双界面卡方案;

(3)13.56 MHz非接触技术的 SD 卡方案;

(4)基于 2.4 GHz的 RF⁃SIM 卡方案。

目前被国内主流运营商认可的是基于 13.56 MHz非接触技术的 NFC方案。该方案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将非接触通信前端、安全芯片集成在手机上,但改造成本较高,未获得大规模商用;另一种是将支付应用与射频模块分离,在移动终端中增加射频模块及天线,由于安全模块集成在 SIM 卡上,用户更换手机后,所有原来的服务仍可以继续使用,现在市场上已有支持 NFC 功能的智能手机。后一种方式还可以支持卡模拟模式、读卡器模式和点对点模式,另外通过 SIM 卡本身的安全机制以及不同应用间的隔离因而在安全性上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5 结 语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旨在解决设备之间近距离互连问题,其有效通信距离在厘米到百米的范围内,在众多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中,近场通信是一项很有特色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近场通信的短距离交互简化了认证识别过程,使电子设备之间的互相访问更直接与安全。通过 NFC,手机、数码相机等移动设备间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连接,实现数据交换。随着在手机支付、电子门禁等领域的成功应用,NFC 技术将更加普及,同时与手机的结合也将越来越紧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DLT技术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DLT技术

DLT(Digital Linear Tape-数字线性磁带)技术源于1/2英寸磁带机。1/2英寸磁带机技术出现很早,主要用于数据的实时采集,如程控交换机上话务信息的记录,地震设备的震动信号记录等等。DLT磁带由DEC和Quantum(昆腾)公司联合开发。由于磁带体积庞大,DLT磁带机全部是5.25英寸全高格式。DLT产品由于高容量,主要定位于中、高级的服务器市场与磁带库系统。目前DLT驱动器的容量从10GB到80GB不等,数据传送速度相应由1.25MB/秒至10MB/秒。另外,一种基于DLT的Super DLT(SDLT)是昆腾公司2001年推出的格式,它在DLT技术基础上结合新型磁带记录技术,使用激光导引磁记录(LGMR)技术,通过增加磁带表面的记录磁道数使记录容量增加。目前SDLT的容量为160GB,近3倍于DLT磁带系列产品,传输速率为11MB/s,是DLT的2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如何让Excel里面人名显示更完美的排列技术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一、删除姓名中的空格

删除姓名中的空格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 :替换法。选中姓名所在的A列,执行“编辑→替换”命令,在“查找内容”栏中输入一个空格,在“替换为”栏中不填任何内容,单击“全部替换”命令,确定退出后即可。

方法二 :函数公式法。Excel中的“SUBSTITUDE()”函数,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将姓名中的空格都去掉。在B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BSTITUTE(A2," ","")”,确定后利用填充柄将该公式进行复制就可以了。

注意:公式中的第一个引号中间要有一个空格,而第二个引号中是无空格的。

二、让姓名左右对齐

学生的姓名用字,有的是三个汉字,有的是两个汉字,打印出来很不美观,要使学生姓名用字是两个字的与三个字的左右对齐也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 :格式设置法。选中我们已经删除完空格的姓名单元格,单击“格式→单元格”在打开的“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的水平对齐方式中选择“分散对齐”选项,确定退出后即可使学生姓名用字左右对齐。

方法二: 函数公式法。利用Excel中的“IF”、“LEN”、“MID”三种函数组合可使学生姓名用字左右对齐。具体示例为:在C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LEN(B2)>=3,B2,(MID(B2,1,1)&&" "&&MID(B2,2,1)))”,确定后利用填充柄将该公式进行复制即可。

经过上述方法的处理,学生的姓名变得美观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技术有什么优势?区块链未来会如何发展?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区块链,其实很多人都不会感觉到陌生,毕竟区块链现在的发展真的非常的迅速。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技术是非常强大的技术,那么,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技术到底是一项怎样的技术,这样的技术有传统记账技术相比有什么优势呢?区块链未来的发展一直都是受到高度关注的,毕竟现在投资区块链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投资区块链的队伍中,那么,区块链未来会如何发展呢?

一、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技术有什么优势?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系统,非常的庞大。这个系统主要的特点就是没有中心管理者,所有的操作都是靠的只能合约的调用。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技术非常的厉害,这个技术就是不在同一个地方进行记账,而是分布六个点进行记账,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数据篡改。传统的记账就是在某一个点记录数据,这样只要修改某一个点的数据,就可以达到数据篡改的目的,但是区块链分布式记账就不行,即便账本遭到黑客攻击,修改了一个点的数据也对全部的数据没有任何的影响,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技术用来打假是非常合适的。

二、区块链未来会如何发展?区块链这样的系统未来的发展会非常的好,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就是区块链现在的发展是很快的,而且越来越多的人都了解到了区块链是个什么东西。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技术已经为很多企业进行了服务,还有很多的公司都在开发这种技术软件。区块链这样的系统能够安全高效的进行服务,这样的系统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所以它未来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系统。有这样的发展前景作保,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投资区块链,成就区块链更高的价值。

三、区块链如何投资?区块链的投资模式是很多的,你可以选择现货投资,也可以选择期货投资。期货又分为长期和短期。区块链这样的投资项目是非常大的,说它是全球最大的投资体系是不为过的,毕竟这个投资项目里面包含了很多小的投资项目。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技术很重要,一定要了解。投资区块链不能盲目,先上OKLink去看看区块链的详情,增加自己对区块链的了解,这样以后再去投资就简单得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区块链简史:区块链基础技术发展历程

全文共 2355 字

+ 加入清单

区块技术的产生是偶然也是必然。当技术达到一定的原始积累加之思想理论的迭代,在某个特定事件的推动下,会迸发出新事物的火花。

区块链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密码学和分布式计算。

1976年,迪菲和赫尔曼发表了一篇开创性论文《密码学的新方向》(New Directions in Cryptography)首次提出公共密钥加密协议与数字签名概念,构成了现代互联网中广泛使用的加密算法体系的基石,同时这也是密码货币和区块链技术诞生的技术基础

同年,哈耶克出版了《货币的非国家化》,哈耶克从经济自由主义出发,认为竞争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关键,而政府对货币发行权的垄断对经济的均衡造成了破坏,通过研究竞争货币制度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哈耶克提出非主权货币(货币非国家化)、竞争发行(由私营银行发行竞争性的货币,即自由货币)等概念,从理论层面引导去中心化密码货币技术的发展

区块链科普之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如果说有区块链信仰,除了中本聪,当属哈耶克了。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是奥地利出生的英国知名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广泛誉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及社会思想家之一。

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主要任教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芝加哥大学以及德国弗赖堡大学,他被广泛视为奥地利经济学派最重要的成员之一,但与芝加哥经济学派关系密切。他坚持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自由主义,主要代表作包括《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负》、《自由秩序原理》等。

1974年哈耶克与冈纳·缪尔达尔同获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理由是“他们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

这一结果震惊当时经济学圈,因为当时哈耶克已经长达三十年不再怎么研究经济,其最主要、影响力最大的著作也不属于传统的经济学领域,其代表的奥地利学派(自由市场)也已经被其学术对手凯恩斯主义压制了近四十年。一朝获奖,如同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然而哈耶克对诺贝经济学奖本身,却并无太多敬意。他甚至鲜明地指出:自由世界当时所面临的,无法摆脱的不断加剧的通货膨胀威胁,正是大多数经济学家曾经推荐甚至极力促使政府采取的政策,所带来的必然后果;而那些经济学家中的一部分已经获得了该奖,还有更多将在未来继续获得该奖委员会的青睐。

就是一直崇尚自由主义的哈耶克,给区块链的诞生埋下了深厚的伏笔。

1977年4月,罗纳德·李维斯特(Ron Rivest)、阿迪·萨莫尔(Adi Shamir)和伦纳德·阿德曼(Leonard Adleman)参加了犹太逾越节的聚会,喝了些酒。回到家后李维斯特怎么都睡不着,于是信手翻阅起心爱的数学书来,这时一个灵感从他脑海浮现出来,于是连夜整理自己的思路,一气呵成写出了论文《A Method for Obtaining Digital Signatures and Public-Key Cryptosystems》,次日李维斯特将论文拿给阿德曼审阅讨论,已经做好了再一次被击破的心理准备,但这一次阿德曼却认输了,认为这个方案应该是可行的。在此之前阿德曼已经四十多次击破李维斯特和萨莫尔的算法。按照惯例,李维斯特按姓氏字母序将三人的名字署在论文上,也就是阿德曼、李维斯特、萨莫尔。这篇论文提出了大名鼎鼎的RSA算法,RSA是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后来在数字安全领域被广泛使用,这一工作成果被认为是《密码学新方向》的延续。

1979年,Merkle Ralf 提出了 Merkle-Tree 数据结构和相应的算法,现在被广泛应用于校验分布式网络中数据同步的正确性,对密码学和分布式计算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也是比特币中用来做区块同步校验的重要手段。Merkle Ralf是《密码学新方向》的两位作者之一Hellman的博士生(另一位作者 Diffie是Hellman的研究助理),实际上《密码学的新方向》就是 Merkle Ralf的博士生研究方向。

1982年,莱斯利、兰伯特(Lamport)提出拜占庭将军问题,并证明了在将军总数大于3f,背叛者个数小于等于f时,忠诚的将军们可以达成一致,标志着分布式计算理论和实践正逐渐走向成熟。

同年,大卫·乔姆公布了密码学支付系统ECash,随着密码学的发展,具有远见的密码货币先驱们开始尝试将其运用到货币、支付等相关领域,ECash是密码货币最早的先驱之一。

1985年,Koblitz和Miller各自独立发明了著名的椭圆曲线加密算法(ECC)。由于RSA的算法计算量大,实际落地时遇到困难,ECC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非对称加密体系真正进入生产实践领域并发挥巨大影响。ECC算法标志着现代密码学理论和技术开始走向更加普遍的应用。

1997年,Adam Back 提出了 Hashcash 算法,用于解决垃圾邮件(email spam)和DoS(Denial-of-Service)攻击问题,Hashcash是一种PoW算法,后来被比特币系统采纳使用。

1998年,华裔工程师戴伟(Wei Dai)和尼克·萨博各自独立提出密码货币的概念,其中戴伟的B-Money被公认为比特币的精神先驱,而尼克·萨博的比特黄金(Bitgold)设想基本就是比特币的雏形,以至于至今仍有人怀疑萨博就是中本聪,但被尼克·萨博本人否定了。

二十一世纪初,点对点分布式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先后诞生了 Napster、BitTorrent等流行应用,为密码货币实现夯实了技术基础。

2008年11月,神秘的中本聪先生发表了论文,描述了一种完全去中心化的密码货币-比特币,而区块链则作为其底层技术进入公众视野。经过十年发展,区块链技术正逐渐成为最有可能改变世界的技术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吗?比特币之父是谁?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区块链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这个说法在网上很是火爆,那么,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这个说法是不是正确的呢?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让你更懂区块链技术,更懂比特币。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现在价值是很大的,很多人在了解比特币的时候对于比特币创造者是五体投地的。那么,比特币这样神奇的虚拟币币种的创造之父是谁呢?

1、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吗?区块链这样的去中心化系统现在算是一个热门的服务系统。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这个说法是成立的。比特币系统的基层建设技术就是区块链技术。比特币也是去中心化系统,它产生了区块链技术,同时也是属于区块链技术建设范畴的系统。比特币这样的系统现在虽然不是主流的服务系统,但是这样的系统未来的发展前景是相当好的,成为主流的服务系统并不是多大的难事。进行区块链投资也可以选择投资比特币,毕竟比特币现在是区块链范畴最值得投资的项目,是最有价值的。

2、比特币之父是谁?投资比特币自然是不能不知道比特币之父的。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比特币是多强大的一个系统。能够开发这个系统的人真的很伟大。比特币之父就是中本聪,这个人对区块链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卓越的,所以它的名字将会永远被了解区块链的人记住。比特币现在发展很好,但是当初这款数字货币发行的时候也不是非常值钱,哪个时候1300枚比特币才等于一美元,只是它发展很好,短短是十年时间就完成了价值千万倍的增长,这真的是相当可怕的一种增长速度。

3、比特币现在值多少钱?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现在真的赚钱。一枚比特币价值一万美元,即便是全球最贵的货币也没有比特币万分之一值钱。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很有说服力,比特币真的很强,很值得投资。比特币的服务系统还有这样的数字货币未来都是可以持续发展的,毕竟看好的人很多。当然,无论你是想要了解比特币系统还是投资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你都需要上OKLink多看看信息。掌握的数据信息多了,进行投资也就相对稳妥多了。毕竟知己知彼才能够不盲目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