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土地盐碱化主要原因(汇编8篇)

浏览

2980

文章

8

篇1: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203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人口增长。人口不断增长,而土地的面积却在不断变小,导致了土地过度利用。

2

过度放牧,过度垦荒,过度砍伐。这些行为导致了土地荒漠化或者土地荒漠化加重。

3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不合理开矿。这对土地沙漠化也有着不小的影响。

4

还有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这些地方容易发生土地沙漠化。

5

最后就是气候的影响。当气候变干时,沙漠化就发展,气候变湿润时,荒漠化就逆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土地沙漠化会恶化生态环境,破坏生存条件,加剧自然灾害发生,制约经济发展,加深了贫困程度,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给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土地荒漠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它是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异为荒漠化形成、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其过程缓慢,人类活动则激发和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成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由于过去追求粮食产量,大片草原、荒地被开垦种植,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耕种或过分耕种,过度放牧和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加速了土壤沙化。据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所的调查,我国北方现代沙漠化扩大的成因中,94.5%为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对土壤沙化和沙漠化的加速作用影响很大。

沙漠化的产生是从植被破坏产生土壤风蚀开始的,但沙漠化的治理却不能仅仅限于种树种草,而是要从解决沙漠化土地上过重的人口压力出发,从经济学、生态学和沙漠学相结合的角度,把沙漠化治理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沙漠化防治的生态经济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沙漠化治理应该按照降低土地上的人口压力和形成稳定生态系统的总体目标,有层次、按时序进行。

今天小编对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土地沙漠化如何防治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盐渍土是在一定的气候、地形、土地、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人类活动、历史上的洪、涝、旱灾害,河道变迁,以及土地利用、农业、水利技术措施等,又对土壤盐渍化的发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般将土壤层0.2m厚度内可溶盐含量大于0.1%的土壤称为盐渍土。土壤盐渍化分盐化与碱化两种类型,故又称为土壤盐碱化。当土壤表层中的中性盐含量超过0.2%时,称为盐化土(盐土);以碳酸盐为主的盐渍土,土中代换性钠含量大,通常称为碱化土。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土壤盐碱化形成的因素很多,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候干旱,土壤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等重要条件所制约,以及地形、母质、植被等自然条件综合影响的结合所造成的。

1.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气候因素是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根本因素,如果没有强烈的蒸发作用,土壤表层就不会强烈积盐。地貌因素特别是盆地、洼地等低洼地形有利于水、盐的汇集。地质因素主要反映在土壤母质上。即土壤母质本身含盐,含盐的母质有的是在某个地质历史时期聚积下来的盐分,或者为滨海或盐湖的新沉积物,由于其出露成为陆地,而使土壤含盐。

2.人为因素表现为人类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各种活动。例如1956年~1961年间,在华北平原大搞引黄灌溉。

今天小编对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防治土壤盐碱化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土地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那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1.人为活动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乱挖中药材、毁林等更是直接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人为活动。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

2.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

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脆弱的环境地带。当气候变干时,荒漠化就发展,气候变湿润时,荒漠化就逆转。近年来频繁发生于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地区的沙尘暴,更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荒漠化过程。

土地荒漠化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它恶化生态环境,破坏生存条件,加剧自然灾害发生,制约经济发展,加深了贫困程度,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给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今天小编关于土地荒漠化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何还想了解土地荒漠化的危害有哪些等相关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土地盐碱化的主要危害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土壤盐碱化主要影响是土壤板结与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使得大片土地荒芜,农耕地减少,土壤中水、肥等因素互不协调,影响农作物产量。同时还使土壤物理性恶化,地下水矿化度提高,水变苦,地下水源不能充分利用。

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及受海水侵灌的海滨低地区域。中国盐渍土地总面积14.87亿亩,其中现代盐渍土壤5.54亿亩,潜在盐渍化土壤2.60亿亩;中国受盐碱化危害的耕地达1.4亿亩。它们主要分布在新疆、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河套平原、银川平原、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西部,以及滨海地区。其中西北内陆地区盐碱化耕地面积占总耕地总面积的15%。我国盐碱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地区及滨海地区。

在中国的盐碱耕地中,大约73%属轻度盐碱化,对农业生产影响不严重,其余27%为中强度盐碱化,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按自然地理条件及土壤形成过程,划分为滨海湿润-半湿润海浸盐渍区、东北半湿润-半干旱草原-草甸盐渍区、黄淮海半湿润-半干旱旱作草甸盐渍区、甘新漠境盐渍区、青海极漠境盐渍区及西藏高寒漠境盐渍区等分区内。

今天小编对土地盐碱化的主要危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防治土壤盐碱化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新疆土地盐碱化原因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新疆绿洲灌溉面积仅为5.87万平方千米,占土地面积的3.57%,而绿洲与荒漠间的过渡带大都已遭到破坏。约1/3的耕地发生土壤次生盐碱化。其中,强盐化的占18%,中等盐化的占33%,轻度盐化的占49%。荒漠中盐碱地的面积占到37%,碱土主要分布于天山北麓的准噶尔南缘的古老冲积扇,碱化的耕地面积约40万hm2,荒漠中碱化的土壤约有466.7万hm2。新疆盐碱化的土壤分布广泛,据20世纪80年代末对215.29万hm2的面积统计,不同程度盐碱化土壤有71.61万hm2,占耕地面积的33.26%。

新疆土壤盐碱化成因

干旱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母质含盐量高是造成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因素;次生盐碱化则主要与灌溉的快速扩张、不合理的灌排系统和土地利用不当有关。

盐碱土形成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的自然因素涵盖气候、地质、水动力与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新疆四周为高山所环绕,是一个远离海洋的封闭内陆盆地,土壤中的盐分易于在洪积扇或洪积-冲积平原中下部积聚。人为因素包含水土资源不平衡与灌区内部结构不够合理,平原水库蒸发、渗漏严重,渠系利用系数尚待提高,田间灌溉过量与排水不足等问题。形成盐碱土的自然因素是很难改变的,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形成盐碱土的人为因素进行调控,部分盐碱土完全是可以改良好的。

今天小编对新疆土地盐碱化原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防治土壤盐碱化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造成土地盐碱化的普遍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1291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国内很多地区都出现土地盐碱化的现象,让很多人对其现象不是很了解,那么造成土地盐碱化的普遍原因是什么?今天本文小编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土壤盐渍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人为因素表现为人类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各种活动。其中气候因素是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根本因素,如果没有强烈的蒸发作用,土壤表层就不会强烈积盐。

气候

垦区气候属于暖温带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具有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等特点。这样的气候条件对土壤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干旱少雨造成地面植被稀疏,生物积累较弱,使得土壤的淋溶作用十分微弱,土壤石灰反应通体都很强烈。因而本区多数自然土壤及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都不高。蒸发量大则造成本区盐土和盐渍化土壤面积的重要原因。

水的作用

地表水:全区大小水系约16条,对垦区影响最大的水系主要有阿克苏河水系、塔里木河水系和台兰河水系,高山冰川积雪融水是其最主要的水源,全区有冰川1293条,冰川面积4098平方公里,估计储水量约2154亿立方米,估算年径流量为136.7亿立方米。大区地下水运行方向和排泄方向一致都是由北向南,这些水沿途接纳山区裂隙水和局部天然回归水,由于天山南麓有较多的含盐土层,当河流流经含盐土层时,土层中易融盐融于水中,使水中矿化度增高。当地下水流经扇缘的尾部,由于接受了更多的回归水和强烈的蒸发作用,使地下水浓缩,也是地下水矿化度的转移过程,由于盐分的迁移和累积,加上场地排水不畅通,致使地下水中的盐分大量聚集,这些水既是盐分搬运的动力,又是场地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水源,这就是造成了场地高矿化水的原因。经过取样分析场地地下水矿化度一般在5~15g/l之间,PH值为7─8之间,为弱碱性咸水和盐水,不能作为灌溉水,场地地下水矿化度大于10克/升属高矿化度盐水、且不能饮用和灌溉的占到了场地总面积的94.29%。

地下水:经过本次土壤调查资料来看,各灌区浅层地下水具有埋藏浅,矿化度高两大特点,其地下水运行方向和排泄方向也都是由北向南。地下水埋深在1.0~3.0m之间,它们之和占到了总面积的94.64%。全农一师仅在四团、五团和六团北部以及河流两岸存在有淡水带,在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埋藏浅而矿化度高的地下水是垦区土壤盐分的主要来源,也是垦区内盐土和盐渍化土壤面积大的最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影响

工程区气候、水文、地形,土壤岩性及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土壤盐渍化发生与发展的基础,而人为活动的影响,则是其向一定的方向演变发展的条件。目前灌区仍有部分土地采用大水漫灌方式,灌溉水量大,区内斗渠和农渠均为土渠,渗漏严重,因此大量的渠系田间水渗入补给浅层潜水,渠水及田间入渗转化的地下水一部分排泄于排渠之中,排渠坍塌、淤积严重,排水不畅,其余以蒸发作用形式排泄,水中的矿物质滞留于表层土中,致使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

温馨提示,造成土地盐碱化的原因上面都有介绍,所以说让更多人对其海洋灾害小知识有所了解,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其滨海地区土地盐碱化有哪些治理方案等进行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土地荒漠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土地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即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

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在人类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荒漠化意味着人类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那么,土地荒漠化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产生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干旱、地表松散物质、大风吹扬等。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的自然环境恰恰具有这些发生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产生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包括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柴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从荒漠化和人类的关系来看,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和社会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不仅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活跃因素,同时人类又是它的直接受害者。按照相关的书籍介绍,土地荒漠化按作用程度,即造成荒漠化土地的面积的大小,可以分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这三种人为因素的影响。

今天小编关于土地荒漠化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何还想了解土地荒漠化的危害有哪些等相关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