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3061

文章

377

篇1:圣保禄圣路易教堂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圣保禄圣路易教堂是巴黎玛莱区的一座教堂,17世纪路易十三下令建造。教堂面临圣安托万路,毗邻同样由耶稣会士建立的查理曼中学。这座教堂称为“圣保禄圣路易教堂”,以纪念毁于1796年的圣保禄教堂。

这座教堂同时具有意大利和法国两种传统的建筑元素。的确,正如安德烈沙泰尔所说:“耶稣会十分关注当地的传统”,因此,人们可以轻松地将其比作罗马的耶稣教堂,但它的高度和宽度较大。该设计是耶稣教堂的两侧排列小圣堂和法国传统的拉丁十字之间的妥协,耳堂拉长,相当突出,半圆形后殿较短,高大的窗户使得光线充足,上方的圆顶让人想起了稍早的意大利建筑师卡罗马德尔诺的设计。其较高的比例相当接近法国哥特式建筑。其立面为意大利风格,但加上哥特式的垂直性和华丽的荷兰式样。

Saint-Paul-Saint-Louis

必去理由:巴黎玛莱区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法国[France]

景点所在省、州:法兰西岛大区 [Ile-de-France Region]

景点所在城市:巴黎 [Paris]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圣安德鲁斯圣公会教堂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圣安德鲁斯公会教堂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是莫斯科市唯一的圣公会教堂,亦是俄罗斯国内三大圣公会教堂之一。该教堂最早建成于1885年,但自16世纪中叶开始在俄罗斯经商的英国人就秉承圣公会的礼拜传统,一直持续到今天。目前,该教堂由俄罗斯公司经营运转,主要用于慈善事业。

俄国十月革命后,圣安德鲁斯圣公会教堂-关闭并被用作机枪站点来阻挡临时政府的军队入侵克里姆林宫。后来,该教堂又曾被用于芬兰和爱沙尼亚外交官的招待所、录音室等,直至1994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这里,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意恢复教堂的职能,圣安德鲁斯圣公会教堂才逐渐履行教堂的职能。如今,这里已成为很多圣公会教徒们做礼拜的胜地,每周星期天都有150个教徒在此虔诚的礼拜。当然,也是莫斯科著名的观光地。

St. Andrews Anglican Church, Moscow

必去理由:莫斯科唯一的圣公会教堂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俄罗斯[Russia]

景点所在省、州:莫斯科自治市 [Moscow]

景点所在城市:莫斯科 [Moscow]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教堂“三部曲”之一,风之教堂安藤忠雄

全文共 1986 字

+ 加入清单

上一篇中我们讲到了城市文化中位于北海道夕张山脉东北部群山环抱之中的一块平地上的水的教堂。它与大自然混为一体,让你与壮观的景观一起见证你们的爱情,那么在这篇文章中小编要说的是教堂“三部曲”之一的风之教堂。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神奇的教堂吧。

日本设计师安藤忠雄的“教堂三部曲”(风之教堂、光之教堂、水之教堂)之一,位于日本兵库县。教堂呈“凹”字形,包括正厅、钟塔、“风之长廊”以及限定用地的围墙。“风之教堂”为安藤忠雄系列教堂的第一个力作。

从基地平面图来看,两个呈“凹”字的部分首尾相接。一是教堂主体,另一个功能类似于过道,根据游客的描述,风之教堂坐落于海拔800米的临海峭壁之上,穿过狭窄的楼梯、灰暗的走廊以及半日式的园林一面是矮墙,而另一面是浓密的灌木。入口前面的花园没有太多的通常的处理手法,只有草坪和边缘处的树。仍然看不到海。然后便进入“风之长廊”的入口。

这个通道式的部分似乎显得相当普通,然而与主体呈30度的特征,使得沿阶而上的人,得以顺利地在运动中观察“风之长廊”的形体。通过这“第四度空间”对于建筑印象油然而生,不待堆叠穿斫、测量推度,自然涌现,随着视线的游动,感受到音乐般的节奏——把物象之美转化为意境之美的生命体悟。

另一个特征,就是路线的相似。在长长的廊道尽头,风之教堂正厅的入口被设计成一个180度转向的曲折入口,这一点同样可以在上山的这条路径上找到呼应,如同反复出现的主题,一张一弛,具有轻快的韵律感。

连廊为直筒形,尽端意外地径直通向峭壁与海,而是在近尽头右侧门以一种非常隐讳的方式连接教堂主厅——大气的联通手法、用钢结构的分割模拟柱廊效果、磨砂玻璃形成的半封闭空间以及地势引起的落差(下降),拉长了时空距离,模糊了尺度感。海风贯穿而过,沁人心脾——“风之教堂”由此得名。

风之长廊不能简单将之定义为通道,因为它具备柱列的元素。

柱廊的序列特点充分利用结构本身造成的丰富的光影和虚实的变化,使得建筑表达具有相当的叙事性,同自然互相渗透,关系和谐——但是由于磨砂玻璃的半透处理,大大削弱了光影的眩晕感。另外,安藤曾经为了避免柱子对空间单纯性的干扰而将墙做到与柱子等厚。做这样的取舍,却在另一方面戏剧般的增加了通道的纵深感,使得每前进一步都在积累一份敬畏与思考。

区别于普遍意义上的教堂——人们常在正厅内十字架前获得灵魂的救赎,六甲山礼拜堂则不仅仅局限于主体部分,在这“风之长廊”你依旧能够体验到宗教的狂热。不过前者趋于神秘主义和纪念性,后者则更加符合东方自然审美的趣味。

“墙体剥夺了柱子的意义、神圣的特性和韵律……原生的风景是一种隐藏在黑暗之中的意识,是一束在深度中逐渐消失的光线,是一种冰冷的触觉,是在幽暗空间中另人恐惧的柱列。从柱列中发出的笑声,回应着昏暗、摇曳的光线。”——安藤忠雄。

然而风之长廊的“柱”列思想却似乎与预期效果相悖——也许大师也从未考虑作一个正真正意义上的“柱”廊,尔后对于光影的至高理解则全部倾注于“光之十字”的诞生。

通过连廊,步下楼梯,右转90度,打开钢门,便进入了正厅。主体部分包含2个6.5米直径的概念球体,构成了大师心中的“纯粹空间”。再转90度,便能直面圣坛——因为受地形、植被限制导致的一个180度转向的教堂入口。入口运动路线的曲折,与长廊直截了当的简洁表达形成鲜明反差,丰富了空间形式。

内部空间最值得注意的是引入光线的表达方法。如果与大阪茨木教堂的“光之十字”比对,也许我们可以将六甲山的落地窗戏称为“影之十字”——前者以光线从缝隙中倾泻制造神迹,后者则意欲通过分割投影达到同样的效果。

很显然,“影之十字”从视觉震撼的角度来讲还不够有力——关注了内外空间的渗透,但是缺乏“光之十字”的象征意图,但是从形式上来看可以推断风之教堂的正厅采光的做法是“光之十字”的雏形。从气氛上来说,相对于“影之十字”创造的自然幽静空间,“光之十字”的表达太过强势,通过黑暗的内部空间的压抑作用,使目光不由自主受到光的引导。

教堂中各种摆设的比例、材料感觉、功能和结构问题都得到审慎考虑,与空间主体互依互存。造型的简洁同时也提供了空间的张力。

风、水、光系列教堂堪称近年日本宗教空间设计的领军之作。

从“风之长廊”忘我的身心愉悦、“镜面湖”与自然的精神对话直至最后的“光之十字”高唱的天国赞歌,安藤的思想从质朴的感动蜕变为冰冷的震慑,同时也走到了尽头。

风之教堂格调清新明快,富人文主义精神。沐浴于光与风的福泽,思考随着情绪的微张至饱和,丝毫不显压抑和沉重。

【结束语】风之教堂中,除了主体的围合外,墙的意图显得比较被动——作为限定,温和的回归其原本的作为。至于反叛之心却是在光之教堂的空间形式上发挥到淋漓尽致。

你可能也喜欢:

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

什么是道教,道教文化的基本意义

天涯海角在哪里,你想去吗

别出心裁的教堂,安藤忠雄水之教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北京珠市口教堂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珠市口教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珠市口教堂是美以美会(卫理公会)在北京创设的一座基督教堂,也是北京目前仍在使用中的几座基督教堂之一。

珠市口堂位于东城区前门大街129号,即广安大街和前门大街两条繁华路段的交汇处。这座教堂始建于1904年,是1900年以后卫理公会在北京南城新建的8座教堂中的第一座。1923年建成。该堂具有简易哥特式风格外貌。

珠市口堂从建堂一开始就有中国牧师主持。从1926年开始珠市口教堂推行自养,但继续通过美以美会(卫理公会)华北年议会接受美国差会的津贴。

珠市口教堂

1958年北京基督教新教各宗派教堂实行联合礼拜,60余座教堂中保留了4座,珠市口教堂是其中所谓的基督教南堂。南城其它各教派教堂信徒都被归并该堂。

1966年文革开始,珠市口堂-停止活动,1980年以后恢复开放。

1921年该堂进行了扩建,基本形成了今天珠市口教堂三层的建筑格局。由于当时没有安装防火、抗震等设施,在修建广安大街过程中,这里的安全问题被提上日程。市、区领导对此非常重视,为了保留这处教堂,修建“广大”路时,特意从此绕了一个弯儿。

这座教堂的外观和内部装饰也很简朴,原本毫不起眼。但在2000年拓宽修建两广路时,为不影响教堂,专门在其南北修建了延伸辅路,使珠市口教堂原地不动,成为广安大街上的一个小环岛,后又耗资百万元对教堂作了维护修缮,使它显得颇为醒目和独特了。

2002年6月,北京市财政局又拨款100余万元,对珠市口教堂进行了第三次大规模加固、维修。修复后的教堂,安装了闭路电视,信徒可同时观看牧师在二层主堂进行的礼拜活动。

活动备注

四(姊妹会):9:00—10:30

六(晚礼拜):19:00—20:30

五(查经聚会):9:00—10:30

日(主日崇拜):08:00—09:00

日(主日崇拜):10:00—11:30

三(青年聚会):19:00—20:00

二(祷告见证会):09:00—10:30

二、四、日(布道会):13:30—15:00

一、三、五、日(圣经资料片):13:30—15:0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129号

类型:教堂

电话:010-63016678

开放时间:

只能参观外观。

信息来源: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广州自驾游-石室圣心大教堂

全文共 2026 字

+ 加入清单

广州石室圣心教堂坐落于广州市区中心一德路。圣心大教堂于1863年6月18日圣心瞻礼日正式举行奠基典礼,故命名圣心大教堂。历时25年始建成,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石室圣心大教堂由法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工匠建造而成。

教堂建筑总面积为2754平方米,东西宽35米,南北长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石室圣心大教堂1861年耗资40万法郎建立,可与闻名世界的法国巴黎圣母院相媲美。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大教堂,国内现存最宏伟的双尖塔哥特式建筑之一,东南亚最大的石结构天主教建筑,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由于教堂的全部墙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岗岩石砌造,所以又称之为“石室”或“石室耶稣圣心堂”、“石室天主教堂”。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元素

教堂的真正指挥完成建造全是由广东揭西坪上镇尖田村的石匠——客家人蔡孝所完成的,看到的这幢奇特的哥特式建筑里,又溶入了不少中国元素,整座教堂的建造,全用了中国的土办法糯米桐油代替水泥,这样既防水又牢固,穹顶石块也从中凿双孔中用铁枝穿起来,这样更牢固,教堂楼顶的出水口,也改成了中国狮子造型,地板也改掉了原先设计的石块改成广东大阶砖,这样防湿性更好,门上也刻上了广式木雕。

结构布局

石室的平面为拉丁十字形平面。在远古时代,“十”字在世界各地都是太阳和火的象征,也即光明的象征;后成为____的标志。石室的平面采用拉丁十字形,但两翼突出较少,这是法国教堂常见的平面形制,与英国教堂平面的两翼突出很长有显著区别。

拉丁十字平面的教堂也被比拟为一个神秘的人体。左右的两个侧厅相当于两臂;唱诗班所在的位置,相当于人的胸部,是心脏部分;而中殿及两侧的侧廊,相当于身体的下半部分。后堂则象征人的头部和大脑。后堂代表着____圣灵的精神性空间,而教堂的其余部分,则代表着世俗世界的物质性空间。

内部设计

走进教堂,左右各有10根巨型石柱支撑交叉、急剧上升的尖拱,使整个教堂内部保留着和外观一致的向上的升腾感觉。堂顶中间最高,两侧稍低,呈现起伏的态势。从大门向祭坛方向,由于石柱的排列和堂顶的尖拱结构,整个大堂有一种向上和向前延伸的感觉,渲染出庄重的宗教气氛。

石室中正面、东面、西面各有直径7米的圆形玫瑰花窗,用深红、深蓝、紫黄等玻璃镶嵌。窗花心为一小十字,共有放射花瓣24瓣,花瓣之间顶尖上有12个小圆,圆之间又有12个小十字,组成一朵玫瑰图案。正面大门上面和四周墙壁分布的花窗棂,都是合掌式,彩色玻璃窗历经百年,多有损坏,多用国产的蓝绿色玻璃修补。而在当时,这些玻璃窗上所绘的是圣经故事。

外观设计

圣心堂原占地6000多平方米,除教堂外,还有医院、神学院及中、小学校等房舍,现存教堂、主教府和东西的颐铎堂,门前为广场,周边为商铺及民居。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坐北向南,分为3层。

底层开3个尖拱券门,门框外有层层退入的7对柱线与7层尖拱肋,中部正中有直径6米、石雕镂空的玫瑰窗。东西两侧的墙下方分别刻有“Jenuslem1863”和“Roma1863”拉丁文。

二层当中是一用石头雕刻镂空的圆形玫瑰窗。

三层为钟楼,一对八角形的尖形塔顶高峻陡峭,大钟楼装有四具从法国运来的大铜钟;西边钟楼的西、南、北三个塔面安装有罗马字钟面的时钟,东边钟楼内悬挂着以圣母玛利亚命名的铜钟组;堂内以二排纵向束柱把空间分为中厅和侧廊,采用尖形肋骨十字拱顶,东西两侧的外墙建有飞拱和飞扶壁,凌空斜撑。整座建筑的尖形拱窗、玫瑰窗、女儿墙及室内装饰精细,束柱的柱头以变形的麦穗作装饰,束柱柱础并在一起表示坚如磐石;出水口为中国传统风格的石狮式样。

石室教堂正面是典型的左右三段式和上下三段式格局,基座是三座尖拱门,中央大门最大,左右门对称,这三座门及东西两侧的横门都是层层叠叠的尖券门,具有很强的透视效果。门楣上有精致的石雕图案,中间是硕大的玫瑰花窗,两侧对称的窗子和三楼的两扇窗都是合掌式的,与大门一样的暗红色,同样装饰尖券,在上下两部分之间,都刻有排列有序的栏杆。

建筑风格

哥特式

双塔石室圣心大教堂正面是一对高耸的尖顶石塔,象征升向天堂,皈依天主;正立面的钟楼上耸立尖塔,是哥特式教堂建筑风格的特征,也是建筑造型艺术魅力的内是尖形肋骨高叉的拱形穹窿;尖塔为空心的八角形锥体,用石块砌成,其下是三层楼房,尖塔越往上越陡峭,最后像锥尖刺向苍穹。

石室通常的哥特式建筑,石柱一般称作束柱,感觉是一束柱子被捆绑在一起。从外观上看,石室的石柱似乎和普通束柱有所区别,这里的每根石柱都是由整块的花岗岩垒成,石面之间严丝合缝,对榫准确,石块之间是用桐油糯米浆粘合。

彩色窗户教堂正立面和东西侧立面各有一个直径近7米的圆形玫瑰花窗。所有门窗都以法国制造的较深的红、黄、蓝、绿等七彩玻璃镶嵌。这玻璃可避免室外强光射入,使室内光线终年保持着柔和,形成慈祥、肃穆的宗教气氛。这正是哥特式教堂的特色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格拉斯哥大教堂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格拉斯哥教堂是西元1136年为了奉献给格拉斯哥的守护神St.Mungo而建,历经三百年完工,是宗教改革前的哥德式建筑物的典范,亦是英国唯一改革后能够保存下来的苏格兰大教堂。目前大部分的建筑都是建自15世纪,只有西塔在-中遭到毁坏。在15世纪晚期,大教堂中间增加了一条石制的祭坛围屏,把教堂的间隔分成两部份。围屏旁边有7对石像装饰,用来代表“-”。最有趣的地方是有条楼梯可通往矮教堂。密布的柱子营造出一种气势,包围着圣芒戈的墓碑。爱德华一世在1301年曾到过这个神殿3次。

教堂左前方的St.Mungo博物馆,陈列着关于宗教的生活与艺术的收藏。这里不光只有天主教的东西,印度教的湿婆像和禅宗或庭圆在这也有一席之地。Museum对面的古老建筑是全市最老的Provands Lordship,忠实呈现西元15世纪富商巨贾的生活原貌,从西元1471年保存至今。

地址:Castle Street4 门 票/开 放 时 间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9月,周一~周六 9:30~18:00,周日14:00~5:00;10~3月,周一~周六 9:30~16:00,周日 14:00~16:00。

英国格拉斯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基督的礼仪介绍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希望能够帮到你哦!____的礼仪因教派不同而有所不同。天主教和东正教部认为有七桩圣事:洗礼、坚振、告解、圣餐、终傅、圣职和婚配。基督____宗只承认洗礼和圣餐为圣事。

洗礼:____的入教仪式,分注水礼和浸礼两种。

坚振:亦称坚信礼、坚振礼。入教者在领受洗礼一定时间后,再接受主教的按手礼,如此,可使圣灵降于其身,以坚定信仰,振奋心灵。

告解:是耶稣基督为赦免教徒在领洗后对上帝所犯各种罪,使他们重新获得上帝恩宠而定立的。举行告解时,由教徒向神甫告明对上帝所犯罪过,以示忏悔。神甫对教徒所告各种罪,应严守秘密,并指示今后应如何补赎。

圣餐:天主教称圣体圣事,其礼仪称弥撒。东正教称圣体血。____新教称圣餐。

终傅:教徒临终时敷擦圣油。一般在教徒年迈或病危时,由神甫用经过主教祝圣过的橄榄油,抹在病人的耳、目、口、鼻、手、足,并念一段祈祷经文,认为这样可帮助受敷者缓解病痛,赦免一生的罪过,心安理得地去见上帝。

____圣职人员

圣职:人担任神职时,要举行祝圣礼。神甫或主教念一段祈祷经文,宣称担任神职者可以圣化,成为圣者,今后有资格主持圣事。

婚配:男女信徒成亲时,要到教堂举行结婚典礼,求得上帝的祝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西直门教堂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西直门教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西直门西堂是1723年意大利神父得利格所建,但在1811年被毁。现在的西堂是于1912年重修的“哥特式”建筑。教堂内部高大的科林斯柱和尖顶窗定能让您感受到西堂的典雅、庄严与华丽!

西直门天主教堂为北京著名的四大天主教堂之一。

弥撒时间:

主日:早8:30晚6:30

平日(周一—周四、周六):早7:00周五晚6:30

明供圣体:每周三早8:00至11:00周五晚8:00至9:00

彻夜朝拜圣体:每月的第一个周五

慕道班学习:每周日下午3:00至5:00

信息来源: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奥卢大教堂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奥卢大教堂是一个路德福音教会大教堂和奥卢的主教座堂,坐落在奥卢市中心广场上。该大教堂最早建立于1777年,当年建立的初衷是向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致敬,以他的王妃的名字命名为——索非亚•马格达莱纳(Sofia Magdalena)教堂。

不幸的是,最初建造的奥卢大教堂是木制结构,在1822年毁于一场大火。此后,教堂又在原教堂的遗迹上重建,由著名德国建筑师卡尔•路德维希•恩格尔(Carl Ludvig Engel)重新设计,重建工程完成于1832年,但是教堂的钟楼直到1845年才完成建设。

截止现在,奥卢大教堂已经历经了将近两个世纪的风雨洗礼,我们现在看到的奥卢大教堂全部由岩石砌成,十字架和钟楼都是铜制的。2002年2003年又分别对教堂进行了翻新,如今,奥卢大教堂已经成为新古典风格的代表建筑。

Oulu Cathedral

必去理由:奥卢最主要的大教堂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芬兰[Finland]

景点所在省、州:北博滕区 [Northern Ostrobothnia Region]

景点所在城市:奥卢 [Oulu]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广州圣心大教堂多高 广州圣心大教堂什么时候开放的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广州圣心大教堂的高度达到58.5米,能够和法国巴黎圣母院对比,拥有着出色的优势。这一座被称之为百年教堂的圣心大教堂,位置是在广州市越秀区。

广州圣心大教堂什么时候开放

圣心大教堂是在1863年6月18日开始奠基,在经过25年的时间之后建成,然后对外开放。这是一个比较有特色,而且比较宏伟的大教堂,在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大的一个教堂,在如今的国内市场上,都是一个具有双尖塔哥特式的建筑之一,具有着宏伟的视觉效果,让无数人觉得佩服。

广州圣心大教堂特点

整体的面积接近2754平方米,南北之间长度为78.69米,东西之间宽度为35米,由地面到塔尖的高度大概是58.5米,甚至还能够有机会和法国巴黎圣母院相提比较,具有文明全世界的优势。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知名度,有无数人都会来到这里游玩,感受着当地的文化。

广州圣心大教堂有哪一些主要的吸引力?

这里的墙壁还有柱子,基本都是用花岗岩石创建,又被大家称之为石室天主教堂。在经过多年的酝酿之后,现在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广州拥有着较高的知名度,而且非常的有特色,但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僻,位置是在广州越秀区的一德路。而且并不是靠近马路的边上,即便拥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如果没有留意,很有可能就会擦身而过。如今伴随着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壮丽的建筑风格,得到无数网友的喜欢,慢慢的就会成为一处网红景点。有无数的游客全部都会慕名而来,让大家能有效感受到老城区的独特文化魅力,也能让无数的人都了解到这座历史名城,如果有兴趣都可以去感受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林雪平大教堂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瑞典的林雪平市城区面积并不大,最显眼的是高107米的林雪平大教堂塔楼了,每每去林雪平游览的人也必定会把大教堂作为一个重要的景点。林雪平大教堂是林雪平教区的主教座堂,处在林雪平城堡的正对面,高耸的塔楼异常醒目。

近800年来,当地及周边的人们一直前往林雪平大教堂祈祷、许愿。大教堂的建造始于1230年,主建筑结构在1520年完工,钟楼和西侧翼是在1885年附加建造的。作为区域总堂,本教堂采用了哥特式建筑风格,因此,林雪平全城的建筑风格都受到其深远的影响,就连1627年建成的瑞典第三大高等学府——林雪平大学,它现在的也是得名于这座闻名的大教堂。

林雪平大教堂是瑞典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中世纪教堂建筑,在这里,您可以观看近800年的工匠大师们的手艺。堂内观穹顶相当漂亮,教堂内立柱上的浮雕也做的很精致,其中有“生命之树”的故事出自于圣经。

Linköping Cathedral

必去理由:瑞典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中世纪教堂建筑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瑞典[Sweden]

景点所在省、州:东约特兰省 [Östergötland County]

景点所在城市:林雪平 [Linköping]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赞美天主,英国十大教堂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英国,大部分民众都是信奉天主教的,所以在英国有着许多的各式各样的教堂,那么英国十大教堂都有哪一些呢?本期城市文化就带你一起去了解一下英国十大教堂,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英国最具诗情画意的教堂——Wells Cathedral(韦尔斯大教堂)

韦尔斯大教堂坐落在英格兰索美塞特郡韦尔斯,建设于1175年至1490年期间。它是巴斯和韦尔斯大主教的座堂,因其美丽的外观而被评为英格兰最美丽和最具诗意的教堂之一。

不仅外观雄伟壮丽,其内饰也毫不逊色,用不同颜色的石砖所堆砌起来的圆形石柱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乃是此教堂的一大亮点。

庄严凝重的韦尔斯大教堂,坐落于一个让人惊叹的围庭内,从1180年到1508年的300多年间,大教堂分阶段逐步建成。这幢建筑融合了丰富的哥特式建筑艺术风格,但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精美的West front,也就是一座巨大的、超过300件雕塑作品的艺术馆。这些雕塑大部分创作于13世纪,但在1986年才重新获得了往日的光彩。

教堂内最令人难忘的应该是将中殿与唱诗席分隔开的剪型拱璧,它完美解决了因为中心塔楼沉降带来的问题,在北面十字形翼部的上方是建造于1392年的精美机械钟,也是英格兰现存第二古老的大钟。大钟标示出了各个行星的方位和月球所处的不同阶段。

你可能也喜欢:

看了有点慌!世界十大名犬排名

韩国饮食文化概述,有多少你爱的?

秀起东南第一巅:三明金饶山

天然石头动物园:永安鳞隐石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圣母升天大教堂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圣母升天教堂坐落在市区克利亚济马河岩陡峭高地上,是俄罗斯现存最古老的教堂。以12世纪当地流行的“无色人工宝石建筑结构”而闻名,是12世纪俄罗斯建筑中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在12到15世纪期间,沙皇都在此加冕。在共产主义禁教时期,唯有此教堂仍为民众敞开大门,受到东正教的推崇。到了19世纪,由于原教堂不再使用,在原教堂右侧盖了白色大石教堂。教堂内还有文化中心、图书馆等。

大教堂白石上装饰着《亚历山大·马其顿升天》等石刻画面,以及狮头和妇女头像浮雕,象征着基督永生,也表明教堂用于圣母崇拜。教堂西部的水彩壁画《最后的审判》,有部分被保存下来。教堂里面安葬着12~13世纪弗拉基米尔的大公和主教等。 交 通

地址:B. Moskovskaya St, Sobornaye Sq。

电话::(4922)32-52-01。

门 票/开 放 时 间工作时间:13:30——16:30,星期一休假。

俄罗斯弗拉基米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亚穆苏克罗和平圣母大教堂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坐落在亚穆苏克罗和平圣母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堂之一,是科特迪瓦重要的旅游景点。亚穆苏克罗和平圣母大教堂是科特迪瓦行政首都亚穆苏克罗的一座罗马天主教次级圣殿,兴建于1985-1989年,耗资3亿美元,面积30000平方米,长195米,高158米,其面积是圣彼得教堂的4倍大,即使是论高度,和平圣母大教堂凭借着158米的高度,也是排名世界第二,仅比最高的位于德国的哥特式新教教堂乌尔姆大教堂矮3.5米。

亚穆苏克罗和平圣母大教堂圆顶和环形广场的设计就是受到了梵蒂冈的圣伯多禄大殿的启示,不过并非完全模仿,圆顶略低于圣伯多禄大殿,而顶部的十字架更大一些。建造这座大殿,从意大利进口了大理石,从法国进口7000平方米的花窗玻璃。堂内大量的圆柱风格并不一致,较小者用于建筑结构,较大者用于装饰、容纳电梯以及排泄屋顶的雨水。大堂内有7000个座位,站立室内另可容纳11000人,即总共可容纳18000名信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布尔戈斯大教堂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布尔戈斯教堂是唯一一座独立被宣布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大教堂,是十三世纪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布尔戈斯大教堂是西班牙天主教堂,是一座规模仅次于塞维利亚大教堂和托莱多大教堂,在西班牙排行第三的重要教堂,位于西班牙北部历史名城和旅游胜地布尔戈斯市。

1221年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国王费尔南多三世(1217~1252年)和布尔戈斯主教毛里西奥下令修建布尔戈斯大教堂。然而,从国王亲自铺下第一块奠基石,到 1567年竣工,整整经历了三个多世纪。竣工后的教堂与原始设计图相比,已增添了许多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新的建筑。该教堂高84米,雄伟壮观,气势非凡;在高耸的两座塔楼顶部,配有一对石刻透雕的针状尖塔直插云霄;教堂内部有主座堂、统帅小教堂、金梯、侧殿、回廊等主要建筑。

布尔戈斯大教堂以其华丽的建筑和无可比拟的艺术品收藏闻名于世,展示着哥特艺术的整个发展历史。教堂中的油画、唱诗班席位、长排座椅和彩色玻璃窗等都刻画出独特的艺术之美。

Burgos Cathedral

必去理由:唯一一座独立被宣布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大教堂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西班牙[Spain]

景点所在省、州:卡斯蒂利亚-莱昂自治区 [Castile and León Autonomous Community]

景点所在城市:布尔戈斯 [Burgos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浪漫西式婚礼须知:教堂婚礼的流程

全文共 212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经常会见到教堂中有新人在举行教堂婚礼,代表着庄严和神圣。那么你们知道西方教堂婚礼的准确流程吗?本期的城市文化就带你了解,浪漫西式婚礼须知:教堂婚礼的流程,看看西式婚礼是如何进行的。

最常见的西式婚礼举行时间一般有两种:一是在下午或傍晚举行婚礼仪式;二是在上午11点左右举行婚礼仪式,然后接着举行午餐宴会派对。晚上的婚宴通常在市内举行,更为正式。午餐婚宴则常常在花园、草坪等室外场合举行,轻松愉快。婚礼一般定在周末或公共假日,以方便宾客出席。

一、新人最后的准备

婚礼仪式前的几个小时是新人忙于穿戴装扮的时刻。主伴娘、伴娘们早早地聚集到新人的家中,帮助新娘换好婚纱。这时,化妆师也到场了,开始为新娘上妆及换发型。伴娘们则纷纷换上自己的伴娘服,并帮助新娘整理好要带到婚礼现场的物品。

在新郎家中,新郎和伴郎们也在忙于换上礼服,做最后的准备。婚礼上使用的捧花、胸花及花童用的花篮和花瓣送到两家,分发给每个人。在一切打点妥当之后,婚礼团成员与新娘、新郎的父母便纷纷出发去婚礼仪式现场,新娘与父母通常是最后出发的,因为在仪式开始前不能让宾客看到新娘的打扮,所以赶在最后一分钟才到。

二、宾客到场

婚礼正式开始前半个小时左右,宾客陆续到场。婚礼上的座位设置一般分为左右两排。左排按传统是女方家人有亲友的坐席,右排则为男方的家人与亲友。担任迎宾的婚礼团成员会在席位入口处邀请到达者签名,然后引导他们入席。宾客座位正对的前方是婚礼台。如果是教堂婚礼,那么混乱里台就是平时的布道台。

如果是非宗教的婚礼,则常常是一个鲜花装饰的拱门。犹太教的婚礼上,混乱里台是一个用四根杆子支起的布幔顶棚,布幔是由许多瓷砖大小的方形小碎布拼成的。而这些小碎布都是由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们事先画上图案,写上祝福的话语,最后才拼到一起的。面对婚礼台最前方的靠中间走道第一排座位是为新人父母留的座位,别的人不可以坐。

女方父母的座位在左边靠中间走道的两个位置,男方父母则在右边。随着时间的推进,座位上渐渐坐满了宾客。这是,弦乐四重奏的乐队开始拉起了舒缓抑扬的古典曲目。人们的交谈声渐渐轻了下来。不少人开始引颈盼望,因为婚礼即将开始了。

三、婚礼入场式

主婚人进场

音乐停止后,主婚人是第一个走过婚礼甬道走上婚礼台的人。他走到婚礼台的正中位置,面对宾客站定下来。

新郎与父母入场

接下来进场的是新郎。传统习俗中,新郎的父母是在婚礼开始前就由迎宾员引导至事先留好的座位上。不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觉得这样的仪式不能突出父母的重要地位。所以,许多新郎会选择与父母一同在众人注视下走过婚礼的甬道,走到父母的座位处站定。然后新郎与母亲亲吻后,父母入座,新郎走到主婚人的左手边(即宾客的右边),面对宾客站定。

伴郎、伴娘入场

伴郎、伴娘入场是在新郎入场以后,新娘入场之前。伴郎、伴娘们入场的方法有几种:1、伴郎先鱼贯而入,然后伴娘在音乐声中一个个走入婚礼甬道;2、主伴郎与新郎一同入场,其他伴郎与伴娘一对对并肩走入,最后主伴娘单独走入;3、伴郎与伴娘以一对对的形式走过婚礼甬道。在婚礼台上的站立顺序则是最先入场的伴郎、伴娘站在最尾端的两头,而主伴娘和主伴郎站在最靠近主婚人和新郎的地方。

花童与戒童入场

花童与戒童入场是在伴郎、伴娘入场以后,新娘入场之前。在花童与戒童入场之前,迎宾员会将台前卷好的白色长条地毯展开至婚礼场地的最后段。花童手持装满花瓣的花篮,戒童则手持一个小戒枕(通常,这里用的是假戒指,真的戒指藏在主伴郎的口袋里)。前行时,花童一路把花瓣撒在新娘将要经过的白地毯上。到了婚礼台前,女花童站到主伴娘身后,男戒童站到主伴郎身后。

新娘与父母入场

婚礼入场式进入到这一刻,最激动人心的场面到了,新娘即将入场。传统习俗中,新娘是由父亲陪伴入场的。新娘的母亲则同传统中的新郎的父母一样,在入场式开始之前就由迎宾员送至座位坐下。不过现在的婚礼上,越来越多的新娘认为,母亲在她们生活中的意义与父亲一样重要。所以,由父母同时陪伴入场,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

当新娘与父母的身影在婚礼白地毯最尾端出现的时候,他们会稍作停顿。新娘双手持捧花,父亲站在新娘的右手边,母亲站在左手边,两人的手臂轻轻挽住新娘。乐队高奏《婚礼进行曲》,这时,所有的宾客都会起立,面向新娘,以表示对她的尊敬。在乐曲声中,新娘与父母缓步走至婚礼台前站定,新郎迎上前去。

父亲撩开女儿的面纱,亲吻她的脸颊,然后新娘再转头,同母亲亲吻。新娘的面纱自此到婚礼结束为止都是掀开的。新娘上前一步,把捧花移到左手,将右手移进新郎的臂弯。新娘父母归座。新娘与新郎走到婚礼台正前方,以女左男右的形式面向主婚人站定,婚礼仪式即将开始

四、婚礼仪式

1、主婚人致辞

2、新人互致结婚誓言

3、交换戒指

4、点蜡烛仪式

5、鲜花仪式

6、婚礼诵读

7、签写婚约

8、宣告成婚

【结束语】教堂婚礼在小编看来,是很庄严,很神圣的。有父母,有花童,有宾客的祝福和见证,这种的仪式感会让人觉得很幸福,充斥着浪漫,祝福的一场仪式。就代表着接受了上帝的祝福。而西方教堂婚礼也渐渐的成为了一种时尚。

你可能也喜欢:

藏地人民的神圣领域,西藏四大神山

揭秘:西藏圣湖为什么充满了神秘色彩

宗教文化:什么是佛教文化

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教堂结婚礼仪

全文共 1915 字

+ 加入清单

最常见的西式婚礼举行时间一般有两种:一是在下午或傍晚举行婚礼仪式;二是在上午11点左右举行婚礼仪式,然后接着举行午餐宴会派对。 晚上的婚宴通常在市内举行,更为正式。午餐婚宴则常常在花园、草坪等室外场合举行,轻松愉快。 婚礼一般定在周末或公共假日,以方便宾客出席。

新人最后的准备

婚礼仪式前的几个小时是新人忙于穿戴装扮的时刻。主伴娘、伴娘们早早地聚集到新人的家中,帮助新娘换好婚纱。这时,化妆师也到场了,开始为新娘上妆及换发型。伴娘们则纷纷换上自己的伴娘服,并帮助新娘整理好要带到婚礼现场的物品。

在新郎家中,新郎和伴郎们也在忙于换上礼服,做最后的准备。婚礼上使用的捧花、胸花及花童用的花篮和花瓣送到两家,分发给每个人。在一切打点妥当之后,婚礼团成员与新娘、新郎的父母便纷纷出发去婚礼仪式现场,新娘与父母通常是最后出发的,因为在仪式开始前不能让宾客看到新娘的打扮,所以赶在最后一分钟才到。

宾客到场

婚礼正式开始前半个小时左右,宾客陆续到场。婚礼上的座位设置一般分为左右两排。左排按传统是女方家人有亲友的坐席,右排则为男方的家人与亲友。担任迎宾的婚礼团成员会在席位入口处邀请到达者签名,然后引导他们入席。宾客座位正对的前方是婚礼台。如果是教堂婚礼,那么混乱里台就是平时的布道台。

如果是非宗教的婚礼,则常常是一个鲜花装饰的拱门。犹太教的婚礼上,混乱里台是一个用四根杆子支起的布幔顶棚,布幔是由许多瓷砖大小的方形小碎布拼成的。而这些小碎布都是由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们事先画上图案,写上祝福的话语,最后才拼到一起的。面对婚礼台最前方的靠中间走道第一排座位是为新人父母留的座位,别的人不可以坐。

女方父母的座位在左边靠中间走道的两个位置,男方父母则在右边。随着时间的推进,座位上渐渐坐满了宾客。这是,弦乐四重奏的乐队开始拉起了舒缓抑扬的古典曲目。人们的交谈声渐渐轻了下来。不少人开始引颈盼望,因为婚礼即将开始了。

婚礼入场式

主婚人进场

音乐停止后,主婚人是第一个走过婚礼甬道走上婚礼台的人。他走到婚礼台的正中位置,面对宾客站定下来。

新郎与父母入场

接下来进场的是新郎。传统习俗中,新郎的父母是在婚礼开始前就由迎宾员引导至事先留好的座位上。不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觉得这样的仪式不能突出父母的重要地位。所以,许多新郎会选择与父母一同在众人注视下走过婚礼的甬道,走到父母的座位处站定。然后新郎与母亲亲吻后,父母入座,新郎走到主婚人的左手边(即宾客的右边),面对宾客站定。

伴郎、伴娘入场

伴郎、伴娘入场是在新郎入场以后,新娘入场之前。伴郎、伴娘们入场的方法有几种:1.伴郎先鱼贯而入,然后伴娘在音乐声中一个个走入婚礼甬道;2.主伴郎与新郎一同入场,其他伴郎与伴娘一对对并肩走入,最后主伴娘单独走入;3.伴郎与伴娘以一对对的形式走过婚礼甬道。在婚礼台上的站立顺序则是最先入场的伴郎、伴娘站在最尾端的两头,而主伴娘和主伴郎站在最靠近主婚人和新郎的地方。

花童与戒童入场

花童与戒童入场是在伴郎、伴娘入场以后,新娘入场之前。在花童与戒童入场之前,迎宾员会将台前卷好的白色长条地毯展开至婚礼场地的最后段。花童手持装满花瓣的花篮,戒童则手持一个小戒枕(通常,这里用的是假戒指,真的戒指藏在主伴郎的口袋里)。前行时,花童一路把花瓣撒在新娘将要经过的白地毯上。到了婚礼台前,女花童站到主伴娘身后,男戒童站到主伴郎身后。

新娘与父母入场

婚礼入场式进入到这一刻,最激动人心的场面到了,新娘即将入场。 传统习俗中,新娘是由父亲陪伴入场的。新娘的母亲则同传统中的新郎的父母一样,在入场式开始之前就由迎宾员送至座位坐下。不过现在的婚礼上,越来越多的新娘认为,母亲在她们生活中的意义与父亲一样重要。所以,由父母同时陪伴入场,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

当新娘与父母的身影在婚礼白地毯最尾端出现的时候,他们会稍作停顿。新娘双手持捧花,父亲站在新娘的右手边,母亲站在左手边,两人的手臂轻轻挽住新娘。乐队高奏《婚礼进行曲》,这时,所有的宾客都会起立,面向新娘,以表示对她的尊敬。在乐曲声中,新娘与父母缓步走至婚礼台前站定,新郎迎上前去。

父亲撩开女儿的面纱,亲吻她的脸颊,然后新娘再转头,同母亲亲吻。新娘的面纱自此到婚礼结束为止都是掀开的。新娘上前一步,把捧花移到左手,将右手移进新郎的臂弯。新娘父母归座。新娘与新郎走到婚礼台正前方,以女左男右的形式面向主婚人站定,婚礼仪式即将开始。

婚礼仪式

1、主婚人致辞

2、新人互致结婚誓言

婚礼仪式

1、主婚人致辞

2、新人互致结婚誓言

3、交换戒指

4、点蜡烛仪式

5、鲜花仪式

6、婚礼诵读

7、签写婚约

8、宣告成婚

3、交换戒指

4、点蜡烛仪式

5、鲜花仪式

6、婚礼诵读

7、签写婚约

8、宣告成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代尔夫特新教堂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代尔夫特教堂位于荷兰南荷兰省代尔夫特,是这个小城的标志性建筑。新教堂坐落在代尔夫特集市广场上,正对着代尔夫特市政厅。离新教堂不远处有13世纪已扩建的老教堂,是代尔夫特最精美的建筑之一,里面埋葬着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列文虎克。

代尔夫特是荷兰共和国第一任执政——威廉一世发起革命的基地,1548年,威廉一世被埋葬于此的一座陵墓里,陵墓由亨德里克(Hendrick)与彼得•德•凯泽(Pieter de Keyser)共同设计。从那以后,奥兰治-拿骚家(House of Orange-Nassau)的成员便都葬于该教堂的皇室地下室中。最近葬于此的是2004年朱莉安娜女王(Juliana of the Netherlands)及其丈夫伯恩哈德亲王(Prince Bernhard),这座私人的皇室地下室不对公众开放。

代尔夫特新教堂是这个小城的象征,109米高的尖耸塔楼像一柱擎天,为荷兰第二高的教堂。奋勇登上379级台阶,不仅可以将全城尽收眼底,还可以远望看到海牙和鹿特丹。

Nieuwe Kerk (Delft)

必去理由:代尔夫特最高的建筑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荷兰[Netherlands]

景点所在省、州:南荷兰省 [South Holland]

景点所在城市:代尔夫特 [Delft]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嘉积教堂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嘉积教堂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嘉积教堂位于琼海市嘉积镇,时代为近现代。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本体边缘为界,东面向外延伸14.23米,南面向外延伸9.11米,西面向外延伸8.93米,北面向外延伸5.48米,总面积1306.02平方米。

嘉积镇:嘉积镇是琼海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海南东部的重要商埠,位于美丽的万泉河畔,面积196平方公里,辖47个村(居)委会,常住人口19.8万,2017年11月被评为全国文明镇。2018年,全镇社会总产值61.37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农业总产值16.21亿元,同比增长5%;乡镇企业总产值39.3亿元,同比增长9%;工业总产值5.86亿元,同比增长9%。农民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布尔日大教堂的建造历史及景点评价

全文共 1864 字

+ 加入清单

布尔日大教堂,全称布尔日圣埃蒂安大教堂(CathedraleSaint-tiennedeBourges),位于法国巴黎南部大约200公里远的谢尔省布尔日市。布尔日大教堂始建于1195年,历时60多年才完工,是法国中世纪基督教的权力中心,与沙特尔大教堂一样是第一批哥特式建筑,隶属于同种风格建筑中的佼佼者,以匀称的比例、雕刻、绘画以及彩色玻璃闻名。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

布尔日大教堂,位于法国中部,距首都巴黎以南约200公里。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布尔日大教堂作为文化遗产,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以设计协调和比例均衡而令人称羡的布尔日·圣·斯蒂芬大教堂建于12-13世纪,是杰出的哥特式建筑之一。它的门楣,雕塑和彩色玻璃窗特别引人注目,除了建筑的美观性外,它还显示了法国基督教的权力性。 布尔日大教堂位于巴黎南部大约200公里远的地方。始建于1195年,历时60多年才完工。与沙特尔大教堂一样是第一批哥特式建筑,隶属于同种风格建筑中的佼佼者。与沙特尔大教堂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布尔日教堂是具有风格独特的、典型法国哥特式建筑的起点。唱诗班的席位于1214年完成,中心广场于1225-1250年之间建成,但西面的正面建筑直到13世纪70年代才告竣工。北面的塔楼于1505年倒塌,1542年又得以重建。教堂设计风格俭朴,两个侧面的走廊、两个回廊,没有教堂的十字型翼部。据说这种建筑风格的灵感来自于巴黎的兰斯大教堂。但教堂的内部与兰斯教堂的风格迥然相异。中心广场的面积几乎同沙特大教堂的一样大,15米宽,37米高。但是拱廊的高度达20米,这比沙特尔大教堂的高度要高出6米,因此在视觉上收到了更好的效果。由于没有十字型翼部,广场的空间获得了侧面的透视效果和紧凑感。 第一个回廊的天花板的高度是21.3m,第二个是9.3m。两个回廊天花板高度的不同使得第二个回廊也能像第一个那样修建三拱式拱廊和天窗。第一个回廊、小型化处理第二个回廊和中心广场的空间构成了独特的金字塔空间形式。大门上粘贴的图画是"最后的审判"的主题画。其后右侧大门上的是"圣艾蒂安"主题画,左侧的是"圣母玛丽亚"的主题画。当地下室还处于建筑中时,还没有制定修建后殿的计划。当地下室完成后,后殿也将被建筑。因此后殿因该很小,并且建筑在地下室的基座上。 布尔日大教堂尤以其设计协调和比例均衡而引人称羡不已,它的门楣,雕塑和彩色玻璃窗特别引人注目,不仅仅具有建筑上的美观性,大教堂的存在同样显示了法国基督教的权力性。 大教堂坐落在一个花团锦簇的花园中,厅堂的四周环绕着间隔整齐的高大扶壁,格外引人注目。看起来仿佛是在腾飞跳跃。在欧洲的哥特式建筑中,布尔日大教堂堪称其中的典范。 布尔日大教堂景点评价一种在13世纪早期罕见的华丽彩色玻璃装饰着三层唱诗班,也使光照在石头上形成五彩的光斑。布尔日大教堂的花窗表达了对“光的连续性”的追求,伴随着12世纪精神的澎湃浪潮。光线效果和内部空间体现了整体设计。 教堂的彩绘玻璃教堂的大约是这样的:末日审判的基督和启示录、圣母玛丽亚和圣埃蒂安由行会人员侧面侍立,平行的画面有新约旧约故事以及圣徒和殉教者、布尔日大主教、先知和使徒的生平。教堂内部15世纪和17世纪造的附属的礼拜堂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格,它们的装饰玻璃窗是由布尔日的显贵代办,其中最好的是在雅各·科尔礼拜堂(lachapelleduPalaisJacquesCoeur)关于天使报喜的彩色玻璃。 在雕有末日审判主体的门楣上,大天使圣米迦勒、死而复生的少年、裹着长袍的上帝的选民带着微笑仰视着基督,而地狱里则满是魔鬼和受痛苦折磨的生物。该石雕位于西侧正面的正中入口处,生动表现出上帝的仁慈。这是哥特式雕刻在1240年代的杰作。雕刻于同一时间的圣坛屏在1757年被移走,其残片目前在一个低级的教堂中被展出。在1160年左右完成的侧门入口处的石雕是罗马式雕刻的杰作。整个教堂有这个时代的许多雕塑精品。 在牧师会礼堂的圣器收藏室发现了一幅有象征意义的壁画,这幅画由雅各·科尔为纪念查理七世而装饰。在此之后,又在杜·布吕尔礼拜堂发现了一幅更意想不到的壁画,这幅壁画作于1475年左右,以海为背景描绘了基督的受难和复活。布尔日大教堂的高大倩影俯视贝里香槟区,方圆几公里都可以看到。教堂里的天文钟的钟面上绘有黄道十二宫的图案,由让·奥尔良(JeandOrleans)绘制,现已修复。机械原件是加农·夫索利(CanonFusoris)的作品,现保存完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