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旧址介绍(汇集8篇)

大家知道核桃有什么功效与营养价值吗?接下来,请看下文。

浏览

6168

文章

8

篇1:宋巷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旧址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宋巷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旧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宋巷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竹箦镇宋巷里村,为二进两厢庭院式民房,是陈毅率领的新四军一支队于溧阳竹箦桥会议后在苏南革命根据地承上启下的重要依据,是重要的革命文物。

1938年夏,根据中共中央、毛泽东指示,新四军先遣支队和第一、第二支队在陈毅、粟裕、傅秋涛、张鼎丞率领下,相继由皖南东进苏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同年深秋,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从茅山地区南移至宋巷,后曾一度转移至水西、棠荫、王渚等地。宋巷就此成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的领导和指挥机关所在地。

2019年,宋巷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入选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芜湖市繁昌县,年代为民国。

938年12月,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由南陵沙滩角移驻本县中分村。司令部设于村南徐家淦宅,副司令员谭震林住在司令部对门徐崇道家。建国后,徐家淦、徐崇道两户房屋已改建,三支队练兵的操场尚存。

1938年11月26日,日军占领了铜陵县城及大通、顺安等地,后又占领了大半个铜陵县。国民党守军撤退后,国民党第三战区将皖江抗日的前线铜陵、繁昌、南陵四区划归新四军防区。12月,第三支队奉命从南芜宣地区逐步移防到铜南繁地区,支队司令部驻在南陵的沙滩脚,政治部驻铜陵的燕子牧,第五团团部驻凤凰山。后因对日军作战需要,军部又先后调一支队一团、二支队三团来铜繁前线,这样在铜繁前线统归三支队指挥的新四军共有2000余人。1939年4月,为便于领导和指挥三支队在铜繁地区的活动,三支队司令部、政治部和五团团部迁驻中分村,直到1940年4月转移到铜陵桥头杨。他们在铜南繁地区一直战斗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前夕。

2012年,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建筑本体,十四座领导人旧居及庭院。

建设控制地带:分为四块。区块一东至徐建春房屋,西至淮九路,南至徐有托家房屋,北至李宝国房屋。区块二东至谢才友房屋,西至徐敏家房屋,南至徐文锦房屋,北至村内土路。区块三东至徐有贺房屋,西至徐新荣房屋,南至黄英房屋,北至村内水泥路。区块四东至距何志远旧居约30米,西至沈自根房屋,南至徐文通房屋,北至徐修宏房屋。

孙村镇:孙村镇位于芜湖市西南40公里,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沿江高速、芜铜公路、沪陵铁路穿境而过,境内铁矿、石灰石、膨润土、沸石矿储量丰富,待开发的资源有钾矿(探明储量3000万吨)、墨玉石矿(5000万立方)、库容390万立方钳口水库旅游区开发项目。全镇地域面积153.15平方公理,人口5.83万,著名的欧亚古人类早期活动遗址--“人字洞”和国家三-旅游区--马仁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孝感市大悟县白果树湾,距大悟县31公里。村庄因有一棵大白果树-银杏树而得名。此村坐东朝西,门面整全,南面可见巍峨的大悟山和小悟山,如两头雄狮,守候村庄;北面是泉水岭,酷似一条卧龙,傲视苍穹;东面是奇石怪林,陡壁悬崖,形成天然屏障;西面有一条峡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村庄周围,环境非常清幽。

1939年3月,李先念--率抗日军队鄂豫挺进纵队,来到白果树湾,创立以大悟山为中心的鄂豫皖抗日民主根据地。1941年春,纵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委,白果树湾成为五师司令部和鄂豫边区党委及行政公署驻地。周边农村还建有印钞厂,弹药厂、印刷厂、造纸厂、卷烟厂等一系列行政、军事、经济机关。复原了五师司令部旧址,位于村庄南头,砖木结构,外间为正厅,中央一天井,上房为司令部办公室,下房为会客厅。天井后部为任质斌同志宿舍,陈列有几件任质斌同志的遗物;其左侧内间上房为李先念--休息室,下间为办公室;右侧为警卫人员宿舍。司令部占地面积100平方米,司令部北部建有纪念馆,陈列了大量有关抗战时期的图片和说明以及一些文物。

景点位置

湖北省大悟县芳畈镇白果树湾

白果树湾村:白果树湾村是新四军第五师所在地,是孝感市唯一一家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国家确定白果树湾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景区。现有人口2190人,36名中-员,17个村民小组,20个自然湾,450户,1317亩农田,1500亩山场,(其中村集体4900亩),两座小二型水库(泉水庵水库已除险加固,楼子沟水库),现有茶园面积1200亩,3个茶叶专业合作社,村级纯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新四军苏浙军区三次反顽战役司令部旧址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苏浙军区三次反顽战役司令部旧址为安吉县文物保护单位。

新四军苏浙军区三次反顽战役司令部旧址位(含新四军苏浙军区三次反顽战役后方医院旧址、新四军苏浙军区三次反顽战役前线指挥部旧址、羊角岭战斗遗址)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子湖镇迂迢村迂迢自然村、天荒坪镇马吉村吴家道自然村中心、报福镇深溪村冰坑自然村冰坑桥头至上墅董岭的山体中,时代为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0年10月,新四军苏浙军区三次反顽战役司令部旧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迂迢村:迂迢村位于天子湖镇西北面,比邻良村村,山水相依,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既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资源,又有历史积淀深厚的人文景观,有“书画迂迢”之美誉。目前全村总人口1650人,农户452户,共有12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村域面积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00亩,林地10292亩。全村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民风勤劳淳朴。村级集体和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毛竹、三产(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旧址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旧址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新四军四师司令部旧址位于县城北22.5公里的新兴集。1938年9月,彭雪枫同志受命担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指战员373人,从河南确山县竹沟镇出发,到新兴集建立抗日根据地。1939年11月上旬中原局书记-同志视察新兴集时,曾在这里住数日,就边区建设和创建抗日根据地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四师在新兴期间,集内设有司令部直属机关,如政治部、除0部、-部、参谋部、军法处、副官处、借给处以及当时大名赫赫的“佛晓报社”等十几个机关单位。

司令部旧址在1940年的“六一”战斗中,被日军焚毁后又修复。现在,院内塑有彭雪枫师长戎装骑战马铜像一尊,室内布置有革命文物和各种图片陈列,对外开放,已成为市爱教基地,参观者络绎不绝。1961年被公布为“省重点文保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江都区大桥镇永济社区繁荣街,原系利用民国时期开明绅士刘厚宅第而设。当地人称为“刘家大院”。这座庭院建于清末民初,1938年新四军渡江北上抗日时,陈毅指挥的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在此设立司令部。鉴于该建筑对研究新四军抗战史十分重要,省文物局将之列入抗战文物抢救性保护项目。目前其修缮工程均已结束,未来将用于历史文化陈列和展览。

2019年3月,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入选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宣州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宣州新四军支队司令部旧址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宣州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年代为1938—1939年。

2019年,宣州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狸桥镇:狸桥镇地处皖东南,是宣城的东北门户,北与江苏南京接壤,处于苏、皖两省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2002年1月,经区划调整由原昝村、南湖、卫东、狸桥三乡一镇合并为新的狸桥镇。现镇域面积228平方公里,辖12个村、1个社区,总人口6.5万人。距宣城市区40公里,距南京110公里,距南京禄口机场80公里。宣宁公路穿境而过,“十一五”期间重点工程宁宣黄高速公路将在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支队司令部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俗称仕峰厝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龙泉村。建于清末,是一座三厅二厢房平房建筑,占地1400平方米。1938年1月,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部、政治部设于此。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罗忠毅、王集成等居住于此。后院留下抗日标语“反对在抗战中任何动摇妥协!铲除汉奸亲日派及托派匪徒”。建于清代,坐东朝西,三进两厢房土木结构祠堂式平房建筑,占地1400平方米,陈姓民居。中轴线自西向东依次为围墙、灰坪、前厅、天井、中厅(正厅)、廊道、后厅及左右厢房,整座房屋有6大、小厅堂30个房间,5个回廊,6个天井。大门朝南,抬梁木构架单檐歇山顶。右侧有1口井。后面还有个半月形一米高的石围墙。该厝是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从事革命活动和是新四军第二支队组建的重要历史见证。2001年被新罗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东肖红色旧址群邓子恢故居(隆德堂)桐冈书院邓子恢纪念馆后田暴动指挥部旧址龙岩华侨历史博物馆新四军第二支队纪念馆东肖革命烈士纪念碑

展开阅读全文